CN112411153A - 一种衬衫干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衬衫干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1153A
CN112411153A CN202011170039.XA CN202011170039A CN112411153A CN 112411153 A CN112411153 A CN 112411153A CN 202011170039 A CN202011170039 A CN 202011170039A CN 112411153 A CN112411153 A CN 112411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rt
shell
air
dry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00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花
李伟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1700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111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11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11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9/00Supports adapted to retain the shape of particular articles being dried, e.g. incorporating heating means
    • D06F59/02Supports adapted to retain the shape of particular articles being dried, e.g. incorporating heating means for gar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衬衫干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衬衫干燥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器;所述干燥器包括壳体、壳盖、电机、转轴、扇叶、磁铁和加热网,所述壳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电机设置在壳体内部靠近顶部的部位,且所述电机顶部通过连杆与所述壳盖固连,所述电机底部的输出轴与转轴固连,且所述转轴底部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扇叶;本发明通过在商务衬衫衣领和衣身的结合部上表面安装干燥器,使得干燥器向衣身内部的一号导管注入干燥且经过加热的流动空气并作用于衣身内部,使得不易干燥的衣身内部得到充分的干燥作用,从而使得商务衬衫迅速得到干燥并满足使用者的穿戴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衬衫干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衬衫干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衬衫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衬衫是一种穿在内外上衣之间、也可单独穿用的上衣,男衬衫通常胸前有口袋,袖口有袖头。中国周代已有衬衫,称中衣,后称中单。汉代称近身的衫为厕牏。宋代已用衬衫之名。现称之为中式衬衫。公元前16世纪古埃及第18王朝已有衬衫,是无领、袖的束腰衣。14世纪诺曼底人穿的衬衫有领和袖头。16世纪欧洲盛行在衬衫的领和前胸绣花,或在领口、袖口、胸前装饰花边。18世纪末,英国人穿硬高领衬衫。维多利亚女王时期(1837—1901年间),高领衬衫被淘汰,形成现代的立翻领西式衬衫。19世纪40年代,西式衬衫传入中国。衬衫最初多为男用,20世纪50年代渐被女子采用,现成为常用服装之一。
但是,当衬衫在清洗后遇到了阴雨天气时,衬衫往往无法及时得到干燥,尤其是衬衫衣身的前片衣身和后片衣身往往粘附在一起,使得衣身内表面之间的区域与外界隔绝,从而使得衣身内表面难以得到干燥;另外当衬衫急需使用时,通常采用的衬衫干燥方法是使用吹风机对衬衫进行干燥处理,但是吹风机仅能干燥衬衫的作用面积小导致衬衫的干燥不均匀,且使用吹风机进行干燥处理需要使用者时刻进行操作,提高了衬衫干燥处理的难度,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鉴于此,本发明通过在衬衫衣领和衣身的结合部上表面安装干燥器,再通过干燥器内部电机带动扇叶的作用和加热网的加热作用,使得干燥器向衣身内部的一号导管注入干燥且经过加热的流动空气;流动空气通过一号导管的二号通孔均匀作用于衣身内部,使得不易干燥的衣身内部得到充分的干燥作用,从而使得衬衫迅速得到干燥并满足使用者的穿戴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衬衫干燥方法在阴雨天气中难以使衬衫得到彻底的干燥作用,无法及时满足使用者的穿戴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衬衫干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衬衫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对还未干燥的衬衫进行整理,将衬衫上折皱的部位整理平直,随后将干燥装置安装在衬衫上,并对干燥装置进行检查防止发生漏电;
S2:在确定干燥装置正常后启动干燥装置,使干燥装置作用于衬衫并使潮湿的衬衫迅速干燥,在干燥装置启动的同时将衬衫连同干燥装置放置于通风干燥的场所,使得衬衫加快干燥;每隔10min检查一次衬衫是否完全干燥,直到确定衬衫完全干燥后拆除干燥装置,此时衬衫能够满足使用者的穿戴需要;
S1所述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器,所述干燥器安装在衬衫上,所述衬衫包括衣领、衣袖和衣身;所述衣领设置在衣身顶部,所述衣袖设置在衣身两侧,所述衣身包括前片衣身和后片衣身,所述前片衣身包括两部分并通过纽扣相连,所述前片衣身的外表面设有口袋,所述衣领和衣身的结合部上表面安装有干燥器;所述干燥器包括壳体、壳盖、电机、转轴、扇叶、磁铁和加热网,所述壳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所述壳盖上表面均匀设置有一号通孔;所述电机设置在壳体内部靠近顶部的部位,且所述电机顶部通过连杆与所述壳盖固连,所述电机底部的输出轴与转轴固连,且所述转轴底部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扇叶;所述加热网通过加热丝编制而成,所述加热网设置在壳体内部位于扇叶下方的部位,且所述加热网的端部通过弹簧与所述壳体侧壁内表面相连;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的下表面,且所述衣领和衣身的结合部上表面的对应位置均匀设置有铁片;所述壳体侧壁靠近底部的部位均匀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端部伸入所述壳体外侧;所述衣身内部均匀设有一号导管,所述一号导管表面均匀设有二号通孔,且所述一号导管靠近所述干燥器的端部与所述连接管端部相连;通过干燥器的作用,使得潮湿的衬衫迅速得到干燥。
使用时,为了使潮湿的衬衫迅速干燥,将干燥器安装在衣领和衣身的结合部上表面,通过干燥器底部的磁铁与衣身上表面对应位置所均匀设置的铁片之间的吸引作用,使得干燥器固定在衣领和衣身的结合部上表面;同时启动电机使得电机输出轴带动转轴转动,转动的转轴带动扇叶转动使得壳体内部的空气受到向下的力,因此壳体内部的空气通过加热网后进入连接管;进入连接管的空气流入一号导管后从一号导管表面均匀设置的二号通孔流出并作用衣身内部,随后空气从衣身的缝隙中流出;从二号通孔流入衣身的空气使得衣身内部和衣身附近区域的空气流速加快,从而使得衣身所含有的水分加速蒸发;壳体内部的空气因此减少,使得壳体内部的气压降低,此时壳体外侧的空气通过壳盖上表面所设置的一号通孔流入壳体内部并补充壳体内部空气的损耗;在电机启动的同时,对加热网通电,加热网开始发热并使得通过加热网的空气温度升高;因此当空气通过加热网进入一号导管并作用于衣身时,经过加热网加热后的空气将热量传递给衣身,使得衣身的温度升高,衣身所带有的水分蒸发的更加迅速,从而使得衬衫干燥得更加彻底;当衬衫得到彻底干燥后,将干燥器从衬衫上拆下,防止干燥器影响衬衫的穿戴。
优选的,所述壳盖下表面设有多层棉布,且所述棉布均受到干燥处理,所述棉布的端部均与所述壳盖下表面固连;通过多层棉布的作用,使得进入干燥器内部的空气保持洁净和干燥,从而使得衬衫干燥得更加彻底;使用时,在扇叶作用下壳体外侧的空气通过壳盖上表面均匀设置的一组一号通孔进入壳体内部,从而补充壳体内部空气的损耗使得干燥器能够持续向一号导管注入空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号通孔的空气受到了设置在壳盖下表面的多层棉布的作用,因此空气中的灰尘受到棉布的过滤作用而被除去,避免了壳体外侧的空气中所带有的灰尘随空气的流动进入衣身内部从而污染衣身;另外,经过干燥处理的棉布在空气通过的同时尽可能彻底地除去了空气中含有的水分,使得进入一号导管并作用于衣身的空气更加干燥,从而使得衣身干燥得更加彻底。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上表面均匀设有一组一号杆,所述一号杆端部贯穿所述加热网并与所述加热网滑动连接;所述一号杆外表面嵌套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所述一号杆间隙配合,所述环形板上表面与所述加热网下表面相接触,且所述环形板下表面通过弹簧与所述壳体底部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环形板端部设有二号杆且所述二号杆与所述环形板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二号杆端部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的一号槽伸入到所述壳体外侧,且所述二号杆端部设有钩形块;所述衣身外表面靠近干燥器的对应位置上均匀设有一组一号环;通过环形板在壳体内部受压下移的作用,使得二号杆端部的钩形块带动一号环上移,从而使得前片衣身和后片衣身分离,有利于衬衫的干燥;使用时,在启动电机前将二号杆端部所设置的钩形块与衣身外表面的一号环相连;在电机启动后,位于壳体内部的环形板受到壳体内部空气向下流动时的冲击作用,同时加热网因为壳体内部空气的冲击作用而向下移动并挤压环形板;因此环形板在壳体内部空气和加热网的共同作用下沿着一号杆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环形板压动二号杆,使得二号杆与环形板相连的端部向下转动,又因为二号杆中间部分受到一号槽内表面的支撑作用,使得二号杆位于壳体外侧的端部向上转动;因此二号杆端部的钩形块带动一号环向上转动,一号环拉动衣身使得衣身的前片衣身和后片衣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前片衣身和后片衣身之间的间隙增大,有利于空气通过前片衣身和后片衣身之间的间隙,并加速衣身靠近内表面的部位所含有的水分的蒸发,因此衬衫在干燥器的作用下干燥得更加彻底。
优选的,所述二号杆材质为铝合金材质,且所述二号杆位于所述壳体外侧的部分套有一层石棉布;通过二号杆将加热网的热量传递给衣身,使得衬衫加速干燥;使用时,因为二号杆为铝合金材质,因此二号杆的导热性能较好;当加热网通电发热时,加热网所释放的一部分热量通过二号杆传递到与二号杆相接触的衣身部位,从而加快衣身所带有的水分的蒸发;另外,二号杆位于所述壳体外侧的部分套有一层石棉布,二号杆的热量可以通过石棉布缝隙的空气传递给衣身,且石棉布所具有的优秀的隔热性能也能防止铝合金的温度过高导致衣身发生损坏,从而保证衬衫的完好性。
优选的,所述一号导管在衣身内部依照S形进行安装,通过S形安装的一号导管使得衣身的受热更加均匀,从而使得衬衫干燥得更加彻底;使用时,因为一号导管在衣身内部依照S形进行安装,因此在一号导管与衣身的接触面积更大,且当加热后的空气通过连接管进入一号导管后在一号导管中停留的时间更长,因此衣身所受到的空气的加热作用更加充分且均匀,从而使得衬衫的干燥更加彻底。
优选的,所述衣身底部的内表面均匀设有一组一号气囊,所述一号气囊与所述一号导管靠近所述衣身底部的端部相连;通过一号气囊的作用,使得前片衣身底部和后片衣身底部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使得空气顺利通过衣身内部并加速衣身的干燥;使用时,流入一号导管的空气有一部分从二号通孔流出并作用于衣身内部,其余的空气沿着一号导管流入与一号导管端部相连的一号气囊,使得一号气囊内部气体增加并开始膨胀;因为一号气囊设置在衣身底部的内表面,因此一号气囊膨胀的同时相互挤压,使得衣身底部在一号气囊的作用下受压摆动,从而使得衣身的前片衣身底部和后片衣身底部之间的间隙变大,有利于空气通过前片衣身底部和后片衣身底部之间的间隙流入衣身内部并作用于衣身内表面,使得衣身内表面充分受到外界空气的作用从而加速干燥。
优选的,所述壳盖上表面设有连接钩,所述连接钩与所述壳盖上表面转动连接;通过连接钩的作用,将衬衫挂在挂在晾衣杆或晾衣绳上,加速衬衫的干燥;使用时,壳盖上表面所设置的连接钩可以在衣架不足的情况下代替衣架将衬衫固定在晾衣杆或晾衣绳上,使得衬衫充分受到干燥作用;在不需要使用连接钩时,将连接钩转动并与壳盖上表面紧密贴合,避免连接钩阻碍干燥器的正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锥形,且所述连接管截面较小的端部与所述一号导管相连,通过连接管的作用使得进入一号导管的空气流速加快,从而加速衬衫的干燥;使用时,当空气从壳体内部流入连接管时,因为连接管为锥形,且连接管截面较小的端部与一号导管相连,使得空气在通过连接管的过程中受压,因此进入一号导管的空气在连接管的作用下温度升高且流速加快,使得衣身所带有的水分在一号导管中流出的气体的作用下蒸发得更加迅速,从而使得衬衫干燥得更加彻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衬衫干燥方法,通过在衬衫衣领和衣身的结合部上表面安装干燥器,再通过干燥器内部电机带动扇叶的作用和加热网的加热作用,使得干燥器向衣身内部的一号导管注入干燥且经过加热的流动空气;流动空气通过一号导管的二号通孔均匀作用于衣身内部,使得不易干燥的衣身内部得到充分的干燥作用,从而使得衬衫迅速得到干燥并满足使用者的穿戴要求。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衬衫干燥方法,通过在干燥器内部设置环形板并在环形板端部设置二号杆,使得环形板在壳体内部的流动空气和加热网的共同作用下带动二号杆转动,转动的二号杆通过端部设置的锥形块带动一号环转动,使得衣身的前片衣身和后片衣身在一号环的拉动下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摆动,从而使得前片衣身和后片衣身之间的间隙增大,有利于衣身内表面的干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采用的干燥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除尘器的立体图;
图4是图2的左视图;
图5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衣领1、衣袖2、衣身3、前片衣身31、后片衣身32、纽扣33、口袋34、一号导管35、二号通孔351、一号环36、一号气囊37、干燥器4、壳体41、连接管411、一号杆412、环形板413、二号杆414、一号槽415、钩形块416、石棉布417、壳盖42、一号通孔421、棉布422、连接钩423、电机43、转轴44、扇叶45、磁铁46、铁片461、加热网4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衬衫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对还未干燥的衬衫进行整理,将衬衫上折皱的部位整理平直,随后将干燥装置安装在衬衫上,并对干燥装置进行检查防止发生漏电;
S2:在确定干燥装置正常后启动干燥装置,使干燥装置作用于衬衫并使潮湿的衬衫迅速干燥,在干燥装置启动的同时将衬衫连同干燥装置放置于通风干燥的场所,使得衬衫加快干燥;每隔10min检查一次衬衫是否完全干燥,直到确定衬衫完全干燥后拆除干燥装置,此时衬衫能够满足使用者的穿戴需要;
S1所述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器4,所述干燥器4安装在衬衫上,所述衬衫包括衣领1、衣袖2和衣身3;所述衣袖2设置在衣身3两侧,所述衣身3包括前片衣身31和后片衣身32,所述前片衣身31包括两部分并通过纽扣33相连,所述前片衣身31的外表面设有口袋34,所述衣领1和衣身3的结合部上表面安装有干燥器4;所述干燥器4包括壳体41、壳盖42、电机43、转轴44、扇叶45、磁铁46和加热网47,所述壳盖42设置在所述壳体41的顶部,且所述壳盖42上表面均匀设置有一号通孔421;所述电机43设置在壳体41内部靠近顶部的部位,且所述电机43顶部通过连杆与所述壳盖42固连,所述电机43底部的输出轴与转轴44固连,且所述转轴44底部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扇叶45;所述加热网47通过加热丝编制而成,所述加热网47设置在壳体41内部位于扇叶45下方的部位,且所述加热网47的端部通过弹簧与所述壳体41侧壁内表面相连;所述磁铁46设置在所述壳体41底部的下表面,且所述衣领1和衣身3的结合部上表面的对应位置均匀设置有铁片461;所述壳体41侧壁靠近底部的部位均匀设置有连接管411,所述连接管411端部伸入所述壳体41外侧;所述衣身3内部均匀设有一号导管35,所述一号导管35表面均匀设有二号通孔351,且所述一号导管35靠近所述干燥器4的端部与所述连接管411端部相连;通过干燥器4的作用,使得潮湿的衬衫迅速得到干燥。
使用时,为了使潮湿的衬衫迅速干燥,将干燥器4安装在衣领1和衣身3的结合部上表面,通过干燥器4底部的磁铁46与衣身3上表面对应位置所均匀设置的铁片461之间的吸引作用,使得干燥器4固定在衣领1和衣身3的结合部上表面;同时启动电机43使得电机43输出轴带动转轴44转动,转动的转轴44带动扇叶45转动使得壳体41内部的空气受到向下的力,因此壳体41内部的空气通过加热网47后进入连接管411;进入连接管411的空气流入一号导管35后从一号导管35表面均匀设置的二号通孔351流出并作用衣身3内部,随后空气从衣身3的缝隙中流出;从二号通孔351流入衣身3的空气使得衣身3内部和衣身3附近区域的空气流速加快,从而使得衣身3所含有的水分加速蒸发;壳体41内部的空气因此减少,使得壳体41内部的气压降低,此时壳体41外侧的空气通过壳盖42上表面所设置的一号通孔421流入壳体41内部并补充壳体41内部空气的损耗;在电机43启动的同时,对加热网47通电,加热网47开始发热并使得通过加热网47的空气温度升高;因此当空气通过加热网47进入一号导管35并作用于衣身3时,经过加热网47加热后的空气将热量传递给衣身3,使得衣身3的温度升高,衣身3所带有的水分蒸发的更加迅速,从而使得衬衫干燥得更加彻底;当衬衫得到彻底干燥后,将干燥器4从衬衫上拆下,防止干燥器4影响衬衫的穿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盖42下表面设有多层棉布422,且所述棉布422均受到干燥处理,所述棉布422的端部均与所述壳盖42下表面固连;通过多层棉布422的作用,使得进入干燥器4内部的空气保持洁净和干燥,从而使得衬衫干燥得更加彻底;使用时,在扇叶45作用下壳体41外侧的空气通过壳盖42上表面均匀设置的一组一号通孔421进入壳体41内部,从而补充壳体41内部空气的损耗使得干燥器4能够持续向一号导管35注入空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号通孔421的空气受到了设置在壳盖42下表面的多层棉布422的作用,因此空气中的灰尘受到棉布422的过滤作用而被除去,避免了壳体41外侧的空气中所带有的灰尘随空气的流动进入衣身3内部从而污染衣身3;另外,经过干燥处理的棉布422在空气通过的同时尽可能彻底地除去了空气中含有的水分,使得进入一号导管35并作用于衣身3的空气更加干燥,从而使得衣身3干燥得更加彻底。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41底部上表面均匀设有一组一号杆412,所述一号杆412端部贯穿所述加热网47并与所述加热网47滑动连接;所述一号杆412外表面嵌套有环形板413,所述环形板413与所述一号杆412间隙配合,所述环形板413上表面与所述加热网47下表面相接触,且所述环形板413下表面通过弹簧与所述壳体41底部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环形板413端部设有二号杆414且所述二号杆414与所述环形板413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二号杆414端部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41侧壁的一号槽415伸入到所述壳体41外侧,且所述二号杆414端部设有钩形块416;所述衣身3外表面靠近干燥器4的对应位置上均匀设有一组一号环36;通过环形板413在壳体41内部受压下移的作用,使得二号杆414端部的钩形块416带动一号环36上移,从而使得前片衣身31和后片衣身32分离,有利于衬衫的干燥;使用时,在启动电机43前将二号杆414端部所设置的钩形块416与衣身3外表面的一号环36相连;在电机43启动后,位于壳体41内部的环形板413受到壳体41内部空气向下流动时的冲击作用,同时加热网47因为壳体41内部空气的冲击作用而向下移动并挤压环形板413;因此环形板413在壳体41内部空气和加热网47的共同作用下沿着一号杆412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环形板413压动二号杆414,使得二号杆414与环形板413相连的端部向下转动,又因为二号杆414中间部分受到一号槽415内表面的支撑作用,使得二号杆414位于壳体41外侧的端部向上转动;因此二号杆414端部的钩形块416带动一号环36向上转动,一号环36拉动衣身3使得衣身3的前片衣身31和后片衣身3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前片衣身31和后片衣身32之间的间隙增大,有利于空气通过前片衣身31和后片衣身32之间的间隙,并加速衣身3靠近内表面的部位所含有的水分的蒸发,因此衬衫在干燥器4的作用下干燥得更加彻底。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二号杆414材质为铝合金材质,且所述二号杆414位于所述壳体41外侧的部分套有一层石棉布417;通过二号杆414将加热网47的热量传递给衣身3,使得衬衫加速干燥;使用时,因为二号杆414为铝合金材质,因此二号杆414的导热性能较好;当加热网47通电发热时,加热网47所释放的一部分热量通过二号杆414传递到与二号杆414相接触的衣身3部位,从而加快衣身3所带有的水分的蒸发;另外,二号杆414位于所述壳体41外侧的部分套有一层石棉布417,二号杆414的热量可以通过石棉布417缝隙的空气传递给衣身3,且石棉布417所具有的优秀的隔热性能也能防止铝合金的温度过高导致衣身3发生损坏,从而保证衬衫的完好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一号导管35在衣身3内部依照S形进行安装,通过S形安装的一号导管35使得衣身3的受热更加均匀,从而使得衬衫干燥得更加彻底;使用时,因为一号导管35在衣身3内部依照S形进行安装,因此在一号导管35与衣身3的接触面积更大,且当加热后的空气通过连接管411进入一号导管35后在一号导管35中停留的时间更长,因此衣身3所受到的空气的加热作用更加充分且均匀,从而使得衬衫的干燥更加彻底。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衣身3底部的内表面均匀设有一组一号气囊37,所述一号气囊37与所述一号导管35靠近所述衣身3底部的端部相连;通过一号气囊37的作用,使得前片衣身31底部和后片衣身32底部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使得空气顺利通过衣身3内部并加速衣身3的干燥;使用时,流入一号导管35的空气有一部分从二号通孔351流出并作用于衣身3内部,其余的空气沿着一号导管35流入与一号导管35端部相连的一号气囊37,使得一号气囊37内部气体增加并开始膨胀;因为一号气囊37设置在衣身3底部的内表面,因此一号气囊37膨胀的同时相互挤压,使得衣身3的底部在一号气囊37的作用下受压摆动,从而使得衣身3的前片衣身31底部和后片衣身32底部之间的间隙变大,有利于空气通过前片衣身31底部和后片衣身32底部之间的间隙流入衣身3内部并作用于衣身3内表面,使得衣身3内表面充分受到外界空气的作用从而加速干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盖42上表面设有连接钩423,所述连接钩423与所述壳盖42上表面转动连接;通过连接钩423的作用,将衬衫挂在挂在晾衣杆或晾衣绳上,加速衬衫的干燥;使用时,壳盖42上表面所设置的连接钩423可以在衣架不足的情况下代替衣架将衬衫固定在晾衣杆或晾衣绳上,使得衬衫充分受到干燥作用;在不需要使用连接钩423时,将连接钩423转动并与壳盖42上表面紧密贴合,避免连接钩423阻碍干燥器4的正常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411为锥形,且所述连接管411截面较小的端部与所述一号导管35相连,通过连接管411的作用使得进入一号导管35的空气流速加快,从而加速衬衫的干燥;使用时,当空气从壳体41内部流入连接管411时,因为连接管411为锥形,且连接管411截面较小的端部与一号导管35相连,使得空气在通过连接管411的过程中受压,因此进入一号导管35的空气在连接管411的作用下温度升高且流速加快,使得衣身3所带有的水分在一号导管35中流出的气体的作用下蒸发得更加迅速,从而使得衬衫干燥得更加彻底。
使用时,为了使潮湿的衬衫迅速干燥,将干燥器4安装在衣领1和衣身3的结合部上表面,通过干燥器4底部的磁铁46与衣身3上表面对应位置所均匀设置的铁片461之间的吸引作用,使得干燥器4固定在衣领1和衣身3的结合部上表面;同时启动电机43使得电机43输出轴带动转轴44转动,转动的转轴44带动扇叶45转动使得壳体41内部的空气受到向下的力,因此壳体41内部的空气通过加热网47后进入连接管411;进入连接管411的空气流入一号导管35后从一号导管35表面均匀设置的二号通孔351流出并作用衣身3内部,随后空气从衣身3的缝隙中流出;从二号通孔351流入衣身3的空气使得衣身3内部和衣身3附近区域的空气流速加快,从而使得衣身3所含有的水分加速蒸发;壳体41内部的空气因此减少,使得壳体41内部的气压降低,此时壳体41外侧的空气通过壳盖42上表面所设置的一号通孔421流入壳体41内部并补充壳体41内部空气的损耗;在电机43启动的同时,对加热网47通电,加热网47开始发热并使得通过加热网47的空气温度升高;因此当空气通过加热网47进入一号导管35并作用于衣身3时,经过加热网47加热后的空气将热量传递给衣身3,使得衣身3的温度升高,衣身3所带有的水分蒸发的更加迅速,从而使得衬衫干燥得更加彻底;另外,在扇叶45作用下壳体41外侧的空气通过壳盖42上表面均匀设置的一组一号通孔421进入壳体41内部,从而补充壳体41内部空气的损耗使得干燥器4能够持续向一号导管35注入空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号通孔421的空气受到了设置在壳盖42下表面的多层棉布422的作用,因此空气中的灰尘受到棉布422的过滤作用而被除去,避免了壳体41外侧的空气中所带有的灰尘随空气的流动进入衣身3内部从而污染衣身3;另外,经过干燥处理的棉布422在空气通过的同时尽可能彻底地除去了空气中含有的水分,使得进入一号导管35并作用于衣身3的空气更加干燥,从而使得衣身3干燥得更加彻底;在启动电机43前将二号杆414端部所设置的钩形块416与衣身3外表面的一号环36相连;在电机43启动后,位于壳体41内部的环形板413受到壳体41内部空气向下流动时的冲击作用,同时加热网47因为壳体41内部空气的冲击作用而向下移动并挤压环形板413;因此环形板413在壳体41内部空气和加热网47的共同作用下沿着一号杆412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环形板413压动二号杆414,使得二号杆414与环形板413相连的端部向下转动,又因为二号杆414中间部分受到一号槽415内表面的支撑作用,使得二号杆414位于壳体41外侧的端部向上转动;因此二号杆414端部的钩形块416带动一号环36向上转动,一号环36拉动衣身3使得衣身3的前片衣身31和后片衣身3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前片衣身31和后片衣身32之间的间隙增大,有利于空气通过前片衣身31和后片衣身32之间的间隙,并加速衣身3靠近内表面的部位所含有的水分的蒸发,因此衬衫在干燥器4的作用下干燥得更加彻底;因为二号杆414为铝合金材质,因此二号杆414的导热性能较好;当加热网47通电发热时,加热网47所释放的一部分热量通过二号杆414传递到与二号杆414相接触的衣身3部位,从而加快衣身3所带有的水分的蒸发;另外,二号杆414位于所述壳体41外侧的部分套有一层石棉布417,二号杆414的热量可以通过石棉布417缝隙的空气传递给衣身3,且石棉布417所具有的优秀的隔热性能也能防止铝合金的温度过高导致衣身3发生损坏,从而保证衬衫的完好性;因为一号导管35在衣身3内部依照S形进行安装,因此在一号导管35与衣身3的接触面积更大,且当加热后的空气通过连接管411进入一号导管35后在一号导管35中停留的时间更长,因此衣身3所受到的空气的加热作用更加充分且均匀,从而使得衬衫的干燥更加彻底;流入一号导管35的空气有一部分从二号通孔351流出并作用于衣身3内部,其余的空气沿着一号导管35流入与一号导管35端部相连的一号气囊37,使得一号气囊37内部气体增加并开始膨胀;因为一号气囊37设置在衣身3底部的内表面,因此一号气囊37膨胀的同时相互挤压,使得衣身3的底部在一号气囊37的作用下受压摆动,从而使得衣身3的前片衣身31底部和后片衣身32底部之间的间隙变大,有利于空气通过前片衣身31底部和后片衣身32底部之间的间隙流入衣身3内部并作用于衣身3内表面,使得衣身3内表面充分受到外界空气的作用从而加速干燥;当衬衫得到彻底干燥后,将干燥器4从衬衫上拆下,防止干燥器4影响衬衫的穿戴。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2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衬衫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对还未干燥的衬衫进行整理,将衬衫上折皱的部位整理平直,随后将干燥装置安装在衬衫上,并对干燥装置进行检查防止发生漏电;
S2:在确定干燥装置正常后启动干燥装置,使干燥装置作用于衬衫并使潮湿的衬衫迅速干燥,在干燥装置启动的同时将衬衫连同干燥装置放置于通风干燥的场所,使得衬衫加快干燥;每隔10min检查一次衬衫是否完全干燥,直到确定衬衫完全干燥后拆除干燥装置,此时衬衫能够满足使用者的穿戴需要;
S1所述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器(4),所述干燥器(4)安装在衬衫上,所述衬衫包括衣领(1)、衣袖(2)和衣身(3);所述衣领(1)设置在衣身(3)顶部,所述衣袖(2)设置在衣身(3)两侧,所述衣身(3)包括前片衣身(31)和后片衣身(32),所述前片衣身(31)包括两部分并通过纽扣(33)相连,所述前片衣身(31)的外表面设有口袋(34),所述衣领(1)和衣身(3)的结合部上表面安装有干燥器(4);所述干燥器(4)包括壳体(41)、壳盖(42)、电机(43)、转轴(44)、扇叶(45)、磁铁(46)和加热网(47),所述壳盖(42)设置在所述壳体(41)的顶部,且所述壳盖(42)上表面均匀设置有一号通孔(421);所述电机(43)设置在壳体(41)内部靠近顶部的部位,且所述电机(43)顶部通过连杆与所述壳盖(42)固连,所述电机(43)底部的输出轴与转轴(44)固连,且所述转轴(44)底部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扇叶(45);所述加热网(47)通过加热丝编制而成,所述加热网(47)设置在壳体(41)内部位于扇叶(45)下方的部位,且所述加热网(47)的端部通过弹簧与所述壳体(41)侧壁内表面相连;所述磁铁(46)设置在所述壳体(41)底部的下表面,且所述衣领(1)和衣身(3)的结合部上表面的对应位置均匀设置有铁片(461);所述壳体(41)侧壁靠近底部的部位均匀设置有连接管(411),所述连接管(411)端部伸入所述壳体(41)外侧;所述衣身(3)内部均匀设有一号导管(35),所述一号导管(35)表面均匀设有二号通孔(351),且所述一号导管(35)靠近所述干燥器(4)的端部与所述连接管(411)端部相连;通过干燥器(4)的作用,使得潮湿的衬衫迅速得到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衬衫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42)下表面设有多层棉布(422),且所述棉布(422)均受到干燥处理,所述棉布(422)的端部均与所述壳盖(42)下表面固连;通过多层棉布(422)的作用,使得进入干燥器(4)内部的空气保持洁净和干燥,从而使得衬衫干燥得更加彻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衬衫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1)底部上表面均匀设有一组一号杆(412),所述一号杆(412)端部贯穿所述加热网(47)并与所述加热网(47)滑动连接;所述一号杆(412)外表面嵌套有环形板(413),所述环形板(413)与所述一号杆(412)间隙配合,所述环形板(413)上表面与所述加热网(47)下表面相接触,且所述环形板(413)下表面通过弹簧与所述壳体(41)底部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环形板(413)端部设有二号杆(414)且所述二号杆(414)与所述环形板(413)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二号杆(414)端部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41)侧壁的一号槽(415)伸入到所述壳体(41)外侧,且所述二号杆(414)端部设有钩形块(416);所述衣身(3)外表面靠近干燥器(4)的对应位置上均匀设有一组一号环(36);通过环形板(413)在壳体(41)内部受压下移的作用,使得二号杆(414)端部的钩形块(416)带动一号环(36)上移,从而使得前片衣身(31)和后片衣身(32)分离,有利于衬衫的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衬衫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杆(414)材质为铝合金材质,且所述二号杆(414)位于所述壳体(41)外侧的部分套有一层石棉布(417);通过二号杆(414)将加热网(47)的热量传递给衣身(3),使得衬衫加速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衬衫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导管(35)在衣身(3)内部依照S形进行安装,通过S形安装的一号导管(35)使得衣身(3)的受热更加均匀,从而使得衬衫干燥得更加彻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衬衫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身(3)底部的内表面均匀设有一组一号气囊(37),所述一号气囊(37)与所述一号导管(35)靠近所述衣身(3)底部的端部相连;通过一号气囊(37)的作用,使得前片衣身(31)底部和后片衣身(32)底部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使得空气顺利通过衣身(3)内部并加速衣身(3)的干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衬衫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42)上表面设有连接钩(423),所述连接钩(423)与所述壳盖(42)上表面转动连接;通过连接钩(423)的作用,将衬衫固定在晾衣杆或晾衣绳上,加速衬衫的干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衬衫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11)为锥形,且所述连接管(411)截面较小的端部与所述一号导管(35)相连,通过连接管(411)的作用使得进入一号导管(35)的空气流速加快,从而加速衬衫的干燥。
CN202011170039.XA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衬衫干燥方法 Pending CN1124111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0039.XA CN112411153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衬衫干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0039.XA CN112411153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衬衫干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1153A true CN112411153A (zh) 2021-02-26

Family

ID=74841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0039.XA Pending CN112411153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衬衫干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11153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26177A1 (en) * 2005-03-30 2006-10-12 Mcjunkin James G Wetsuit Hanger Dryer
US20080034622A1 (en) * 2006-08-10 2008-02-14 Mitsuyuki Uchikoshi Shirt finishing machine
CN201668011U (zh) * 2010-05-06 2010-12-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病号服
CN201713705U (zh) * 2010-07-09 2011-01-19 郭雄斌 干衣定型气囊
CN206090127U (zh) * 2016-09-28 2017-04-12 重庆交通大学 新型干衣器
CN107881737A (zh) * 2016-09-29 2018-04-06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支撑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快速干衣机
CN207919191U (zh) * 2018-01-26 2018-09-28 福建七好展示道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模特衣架
US20190382946A1 (en) * 2018-01-10 2019-12-19 Zackery Ray Alolabi Inflatable Shirt Drying System
CN111501256A (zh) * 2020-04-24 2020-08-07 宿州学院 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
CN211547014U (zh) * 2019-07-29 2020-09-22 诗图莎(苏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衣物护理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26177A1 (en) * 2005-03-30 2006-10-12 Mcjunkin James G Wetsuit Hanger Dryer
US20080034622A1 (en) * 2006-08-10 2008-02-14 Mitsuyuki Uchikoshi Shirt finishing machine
CN201668011U (zh) * 2010-05-06 2010-12-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病号服
CN201713705U (zh) * 2010-07-09 2011-01-19 郭雄斌 干衣定型气囊
CN206090127U (zh) * 2016-09-28 2017-04-12 重庆交通大学 新型干衣器
CN107881737A (zh) * 2016-09-29 2018-04-06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支撑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快速干衣机
US20190382946A1 (en) * 2018-01-10 2019-12-19 Zackery Ray Alolabi Inflatable Shirt Drying System
CN207919191U (zh) * 2018-01-26 2018-09-28 福建七好展示道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模特衣架
CN211547014U (zh) * 2019-07-29 2020-09-22 诗图莎(苏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衣物护理机
CN111501256A (zh) * 2020-04-24 2020-08-07 宿州学院 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快速清洗干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61341B (zh) 一种干衣机
CN207031861U (zh) 烘衣机
WO2018033001A1 (zh) 一种快速干衣装置
WO2018130039A1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快速干衣机
US6041517A (en) Method and related blowing model for drying and synchronously ironing out clothing by using a blowing model
JP2009082688A (ja) 衣類を乾燥並びにアイロン掛けするための吹込みモデルの分配装置
CN112411153A (zh) 一种衬衫干燥方法
CN206831996U (zh) 一种快速大批量服装加工烘干装置
JP2000037598A (ja) 負圧低温衣類静止乾燥装置
CN206173700U (zh) 一种大容量可调干衣装置
JP2001120899A (ja) 衣類乾燥システム
CN108677433A (zh) 一种服装面料生产专用烘干机
CN107142699A (zh) 便携式衣物烘干装置
CN111691165A (zh) 智能熨烫加热一体成型设备
JP2003010598A (ja) 衣類仕上げ装置
CN106192330A (zh) 可微缩干衣机及其挂架
CN207878126U (zh) 可加速风干的服装生产用服装架
CN214992519U (zh) 一种用于服装加工的烘干装置
CN220846751U (zh) 一种西服旋转烘干装置
JP2003199994A (ja) 衣類仕上げ装置
JP2003088700A (ja) 衣類仕上げ装置
JP3931629B2 (ja) 衣類仕上げ装置
US20220396912A1 (en) Clothes Dry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ying an Item of Clothing
CN2866569Y (zh) 折叠型节能干衣机
CN217419084U (zh) 熨烘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