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7165B - 一种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7165B
CN111487165B CN202010493283.3A CN202010493283A CN111487165B CN 111487165 B CN111487165 B CN 111487165B CN 202010493283 A CN202010493283 A CN 202010493283A CN 111487165 B CN111487165 B CN 1114871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abric
backup pad
test
dro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932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87165A (zh
Inventor
姚宝国
徐佩
薛殿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49328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71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7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7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87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71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3/00Investigating surface or boundary effects, e.g. wetting power; Investigating diffusion effect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surface, boundary, or diffusion effe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36Textiles
    • G01N33/367Fabric or woven texti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5/00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板、支撑机构、滴油机构、倾斜机构和测试机构,所述滴油机构、倾斜机构和测试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滴油机构位于放置待测织物的测试板的上方,所述倾斜机构与所述测试板连接,并用于调节所述测试板的倾斜角度;所述测试机构位于所述测试板的下方,包括托盘、触力传感器、底座,底座放置于底板上侧,托盘与底座之间设有触力传感器,所述托盘用于承接从所述待测织物上滑落的油滴,并由所述触力传感器获得其重量。测试方法为通过滴油机构将注射器中的油滴入到待测织物的表面,静置30秒待油滴充分润湿织物样本之后,通过倾斜机构将测试板迅速放下70度,使之前滴落的油滴沿着倾斜方向滑落至托盘中,通过设置在托盘下方的触力传感器来测量滑落的油滴的质量。通过测试并计算得到憎油率特性指标,以此表征织物的拒油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织物物理特性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服装面料,厨房用品,餐桌布料,装饰,工业,军用等为了满足特殊环境下作业的要求,拒油织物的发展非常迅速,比如,当织物有一定的防水,防污、易去污或拒水拒油等能力时,既能降低人们的洗衣强度,又能节省衣物的洗涤次数,对衣物整洁和整体的形象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织物的拒油性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这些产品能保证在一般的雨淋,茶水溅射,油渍粘上时,依旧保持良好的外观,减少洗涤次数和强度,方便消费者。因此对织物的拒油性能进行测试在纺织品的研发中显得尤为重要。
总结现有的织物拒油性能测试方法,主要是实验法,即在织物的表面滴上油滴,使油滴在纺织品的表面停留30秒,然后观察纺织品上油滴的形状。这种办法的误差较大,也很容易受到人为的干扰以及环境因素的作用,并且测试速度不是很迅速。
在文献“Atmospheric plasma treatment to improve durability of a waterand oil repellent finishing for acrylic fabrics”(Alberto Ceria,PeterJ.Hauser,Surface&Coatings Technology 204(2010)1535–1541)中报道了大气等离子体处理对织物防水和防油整理剂的持久性的影响,并通过标准测试方法测量拒水拒油性能。
中国专利CN102494914A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波轮式洗衣机洗涤易去污等级评定方法,该方法通过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协作实现,硬件部分应可以实现沾污织物试样图像的高精度获取,软件部分可以现实图像的获取、保存、裁剪,以及图像的灰度特征统计和易去污等级评定,但该专利中油污污染布试样为人工制作且该方法对于光源要求极为严格。中国专利CN102830045A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织物沾水等级客观评定方法,该方法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织物沾水等级进行客观评价的方法,但该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润湿织物的时间不利于严格控制,容易造成误差。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尚难以对织物进行快速、简便、精确的拒油性能测试,工业和生活中无法根据织物拒油性能的测试来选择合适的纺织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对织物拒油性能测试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快速、简便、精确地完成对织物拒油性能测试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板、支撑机构、滴油机构、倾斜机构和测试机构,所述滴油机构、倾斜机构和测试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滴油机构位于放置待测织物的测试板的上方,所述倾斜机构与所述测试板连接,并用于调节所述测试板的倾斜角度;所述测试机构位于所述测试板的下方,包括托盘、触力传感器、底座,底座放置于底板上方,托盘与底座之间设有触力传感器,所述托盘用于承接从待测织物上滑落的油滴,并由所述触力传感器获得其重量。
可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垫块、底板、左U型支撑板、滑块B、导轨、左L型支撑板、轴支撑板、右L型支撑板和右U型支撑板,所述底板下方设有四个垫块,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U型支撑板和右U型支撑板,所述左U型支撑板下方左侧设有步进电机A,左U型支撑板与右U型支撑板上方均设有导轨,所述导轨内设有滑块B,左右两侧的滑块B分别与左L型支撑板及右L型支撑板相连,右L型支撑板上方右侧设有步进电机B,右L型支撑板上方左侧设有轴支撑板。
可选的,所述滴油机构包括注射器支架、把手、注射器、活塞顶板、导套、导柱、齿条、蜗轮、蜗杆和步进电机B,所述注射器支架与左L型支撑板和右L型支撑板连接,注射器支架中间外侧设有把手,注射器支架和活塞顶板之间垂直方向设有导柱以及两根注射器,活塞顶板上方设有导套,活塞顶板的右侧与齿条相连,轴支撑板上设有蜗轮,蜗轮与蜗杆相连,蜗杆与步进电机B相连接,齿条与蜗轮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倾斜机构包括步进电机A、曲柄、连接键A、连杆、导杆、滑块A、连接键B、夹子、光轴、滚轮和滚轮支架,所述曲柄与步进电机A相连接,曲柄与连杆之间设有连接键A,左U型支撑板与右U型支撑板上方之间设有光轴,所述光轴与测试板相连接,所述连杆通过连接键B与滑块A连接,所述滚轮与滚轮支架连接,滚轮支架与滑块A固定连接,所述夹子置于测试板上方,所述滚轮通过滚轮支架与曲柄滑块机构相连接,以调节所述测试板的倾斜角度,所述步进电机A、曲柄、连接键A、连杆和滑块A组成曲柄滑块机构。
可选的,采用以下步骤实现:通过步进电机B、蜗轮、蜗杆、齿条以及活塞顶板实现注射器的上下运动,从而将注射器中的油滴入到待测织物的表面,静置30秒,待油滴充分润湿织物样本之后,通过倾斜机构将置有待测织物样本的测试板放下至与水平面的夹角成70度,使之前滴落的油滴沿着倾斜方向滑落至托盘中,通过设置在托盘下方的触力传感器来测量滑落的油滴的质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织物拒油性能测试方法,基于上述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阶段:将待测织物平放于测试板表面上,利用夹子将所述待测织物的两个对角进行夹持固定,并且使测试板及织物处于水平位置;
第二阶段:滴油机构向织物表面滴有固定质量的油滴,使得油滴在织物表面静置30秒钟,待油滴充分润湿织物样本;
第三阶段:由倾斜机构将测试板迅速放下70度的角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0度),使之前滴落的油滴沿着倾斜方向滑落。
第四阶段:在滑落线的末端底部装有测试机构,油滴滑落至托盘中,通过触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出滑落的油滴的质量,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织物的拒油性能。
可选的,设定标准油滴质量为m0,每次滑落下的油滴质量为mn,定义憎油率C为滑落下的油滴质量mn与标准油滴质量m0之间的比值;根据憎油率C的大小来判断织物拒油性能的好坏,憎油率C数值越大,滑落后的油滴质量越大,则表明织物吸收的油滴质量越小,拒油性能越好;反之,憎油率C数值越小,则拒油性能越差。
采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本发明,滴油机构可以滴出标准质量的油滴,倾斜机构可以便于油滴流过织物,不同拒油性能的织物,其被吸收的油滴质量则不同,未被吸收的油滴会滴落在托盘中,通过传感器测量其质量,就可以测量织物的拒油性能。通过本发明,能快速、简便、精确地完成对织物拒油性能的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块,2、底板,3、左U型支撑板,4、步进电机A,5、曲柄,6、连接键A,7、连杆,8、导杆,9、滑块A,10、连接键B,11、滑块B,12、导轨,13、注射器支架,14、把手,15、左L型支撑板,16、注射器,17、活塞顶板,18、导套,19、导柱,20、齿条,21、轴支撑板,22、蜗轮,23、蜗杆,24、步进电机B,25、右L型支撑板,26、夹子,27、光轴,28、测试板,29、滚轮,30、滚轮支架,31、右U型支撑板,32、托盘,33、触力传感器,3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发明涵盖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
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较为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所示,示意了本发明的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板、支撑机构、滴油机构、倾斜机构和测试机构,所述滴油机构、倾斜机构和测试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滴油机构位于放置待测织物的测试板28的上方,所述倾斜机构与所述测试板连接,并用于调节所述测试板的倾斜角度;所述测试机构位于所述测试板28的下方,包括托盘32、触力传感器33、底座34,底座34放置于底板2上侧,托盘32与底座34之间设有触力传感器33,所述托盘32用于承接从所述待测织物上滑落的油滴,并由所述触力传感器33获得其重量。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垫块1、底板2、左U型支撑板3、滑块B11、导轨12、左L型支撑板15、轴支撑板21、右L型支撑板25和右U型支撑板31,所述底板2下方设有四个垫块1,所述底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U型支撑板3和右U型支撑板31,所述左U型支撑板3下方左侧设有步进电机A4,左U型支撑板3与右U型支撑板31上方均设有导轨12,所述导轨12内设有滑块B11,左右两侧的滑块B11分别与左L型支撑板15及右L型支撑板25相连,右L型支撑板25上方右侧设有步进电机B24,右L型支撑板25上方左侧设有轴支撑板21。
所述滴油机构包括注射器支架13、把手14、注射器16、活塞顶板17、导套18、导柱19、齿条20、蜗轮22、蜗杆23和步进电机B24,所述注射器支架13与左L型支撑板15和右L型支撑板25连接,注射器支架13中间外侧设有把手14,注射器支架13和活塞顶板17之间垂直方向设有导柱19以及两根注射器16,活塞顶板17上方设有导套18,活塞顶板17的右侧与齿条20相连,轴支撑板21上设有蜗轮22,蜗轮22与蜗杆23相连,蜗杆23与步进电机B24相连接,齿条20与蜗轮22相连接。
所述倾斜机构包括曲柄5、连接键A6、连杆7、导杆8、滑块A9、连接键B10、夹子26、光轴27、滚轮29和滚轮支架30,所述曲柄5与步进电机A4相连接,曲柄5与连杆7之间设有连接键A6,左U型支撑板3与右U型支撑板31上方之间设有光轴27,所述光轴27与测试板28相连接,所述连杆7通过连接键B10与滑块A9连接,所述滚轮29与滚轮支架30连接,滚轮支架30与滑块A9固定连接,所述夹子26置于测试板28上方,滚轮29通过滚轮支架30与曲柄滑块机构相连接,以调节所述测试板的倾斜角度度,所述步进电机A4、曲柄5、连接键A6、连杆7和滑块A9组成曲柄滑块机构。
采用以下步骤实现:通过步进电机B24、蜗轮蜗杆传动机构、齿条20以及活塞顶板17实现注射器16的上下运动,从而将注射器中的油滴入到待测织物的表面,静置30秒,待油滴充分润湿织物样本之后,通过倾斜机构将置有待测织物样本的测试板28放下至与水平面的夹角成70度,使之前滴落的油滴沿着倾斜方向滑落至托盘32中,通过设置在托盘32下方的触力传感器33来测量滑落的油滴的质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织物拒油性能测试方法,基于上述所述的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阶段:将待测织物平放于测试板表面上,利用夹子将所述待测织物的两个对角进行夹持固定,并且使测试板及织物处于水平位置;
第二阶段:滴油机构向织物表面滴有固定质量的油滴,使得油滴在织物表面静置30秒钟,待油滴充分润湿织物样本;
第三阶段:由倾斜机构将测试板迅速放下70度的角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0度),使之前滴落的油滴沿着倾斜方向滑落。
第四阶段:在滑落线的末端底部装有测试机构,油滴滑落至托盘中,通过触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出滑落的油滴的质量,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织物的拒油性能。
可选的,设定标准油滴质量为m0,每次滑落下的油滴质量为mn,定义憎油率C为滑落下的油滴质量mn与标准油滴质量m0之间的比值;根据憎油率C的大小来判断织物拒油性能的好坏,憎油率C数值越大,滑落后的油滴质量越大,则表明织物吸收的油滴质量越小,拒油性能越好;反之,憎油率C数值越小,则拒油性能越差。
虽然以上将实施例分开说明和阐述,但涉及部分共通之技术,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看来,可以在实施例之间进行替换和整合,涉及其中一个实施例未明确记载的内容,则可参考有记载的另一个实施例。
以上仅就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总之,凡在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板、支撑机构、滴油机构、倾斜机构和测试机构,所述滴油机构、倾斜机构和测试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滴油机构位于放置待测织物的测试板(28)的上方,所述倾斜机构与所述测试板(28)连接,并用于调节所述测试板的倾斜角度;所述测试机构位于所述测试板(28)的下方,包括托盘(32)、触力传感器(33)、底座(34),底座(34)放置于底板(2)上方,托盘(32)与底座(34)之间设有触力传感器(33),所述托盘(32)用于承接从待测织物上滑落的油滴,并由所述触力传感器(33)获得其重量;
所述倾斜机构包括步进电机A(4)、曲柄(5)、连接键A(6)、连杆(7)、导杆(8)、滑块A(9)、连接键B(10)、夹子(26)、光轴(27)、滚轮(29)和滚轮支架(30),所述曲柄(5)与步进电机A(4)相连接,曲柄(5)与连杆(7)之间设有连接键A(6),左U型支撑板(3)与右U型支撑板(31)上方之间设有光轴(27),所述光轴(27)与测试板(28)相连接,所述连杆(7)通过连接键B(10)与滑块A(9)连接,所述滚轮(29)与滚轮支架(30)连接,滚轮支架(30)与滑块A(9)固定连接,所述夹子(26)置于测试板(28)上方,所述滚轮(29)通过滚轮支架(30)与曲柄滑块机构相连接,以调节所述测试板(28)的倾斜角度,所述步进电机A(4)、曲柄(5)、连接键A(6)、连杆(7)和滑块A(9)组成曲柄滑块机构;
所述滴油机构将油滴入到待测织物的表面,静置30秒,待油滴充分润湿织物样本之后,通过倾斜机构将置有待测织物样本的测试板(28)放下至与水平面的夹角成70度,使之前滴落的油滴沿着倾斜方向滑落至托盘(32)中,通过设置在托盘(32)下方的触力传感器(33)来测量滑落的油滴的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垫块(1)、底板(2)、左U型支撑板(3)、滑块B(11)、导轨(12)、左L型支撑板(15)、轴支撑板(21)、右L型支撑板(25)和右U型支撑板(31),所述底板(2)下方设有四个垫块(1),所述底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U型支撑板(3)和右U型支撑板(31),所述左U型支撑板(3)下方左侧设有步进电机A(4),左U型支撑板(3)与右U型支撑板(31)上方均设有导轨(12),所述导轨(12)内设有滑块B(11),左右两侧的滑块B(11)分别与左L型支撑板(15)及右L型支撑板(25)相连,右L型支撑板(25)上方右侧设有步进电机B(24),右L型支撑板(25)上方左侧设有轴支撑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油机构包括注射器支架(13)、把手(14)、注射器(16)、活塞顶板(17)、导套(18)、导柱(19)、齿条(20)、蜗轮(22)、蜗杆(23)和步进电机B(24),所述注射器支架(13)与左L型支撑板(15)和右L型支撑板(25)连接,注射器支架(13)中间外侧设有把手(14),注射器支架(13)和活塞顶板(17)之间垂直方向设有导柱(19)以及两根注射器(16),活塞顶板(17)上方设有导套(18),活塞顶板(17)的右侧与齿条(20)相连,轴支撑板(21)上设有蜗轮(22),蜗轮(22)与蜗杆(23)相连,蜗杆(23)与步进电机B(24)相连接,齿条(20)与蜗轮(22)相连接;
通过步进电机B(24)、蜗轮(22)、蜗杆(23)、齿条(20)以及活塞顶板(17)实现注射器(16)的上下运动,从而将注射器中的油滴入到待测织物的表面。
4.一种织物拒油性能测试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3任意一种所述的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阶段:将待测织物平放于测试板表面上,利用夹子将所述待测织物的两个对角进行夹持固定,并且使测试板及织物处于水平位置;
第二阶段:滴油机构向织物表面滴有固定质量的油滴,使得油滴在织物表面静置30秒钟,待油滴充分润湿织物样本;
第三阶段:由倾斜机构将测试板放下至与水平面的夹角成70度,使之前滴落的油滴沿着倾斜方向滑落;
第四阶段:在滑落线的末端底部装有测试机构,油滴滑落至托盘中,通过触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出滑落油滴的质量,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织物的拒油性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物拒油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标准油滴质量为m0,每次滑落下的油滴质量为mn,定义憎油率C为滑落下的油滴质量mn与标准油滴质量m0之间的比值;根据憎油率C的大小来判断织物防油性能的好坏,憎油率C数值越大,滑落后的油滴质量越大,则表明织物吸收的油滴的质量越小,拒油性能越好;反之,憎油率C数值越小,则拒油性能越差。
CN202010493283.3A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14871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3283.3A CN111487165B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3283.3A CN111487165B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7165A CN111487165A (zh) 2020-08-04
CN111487165B true CN111487165B (zh) 2023-06-20

Family

ID=71792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93283.3A Active CN111487165B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71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5775A (zh) * 2020-12-07 2021-03-19 保定华月胶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防粘附输送带的抗粘疏水性定量检测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40730A (ja) * 2005-08-01 2007-02-15 Toyota Motor Corp 撥液特性評価装置
CN108291036A (zh) * 2015-12-01 2018-07-17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包含弹性体共聚物的吸收性和保护性组合物
CN110950288A (zh) * 2019-12-13 2020-04-03 宁波市鄞州新茂粮油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罐装自动定量称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59457U (zh) * 2014-11-20 2015-04-15 湖南农业大学 参数可调振动逐稿分离试验台
CN205620415U (zh) * 2016-05-17 2016-10-05 深圳市振添光学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抗油性测试仪
CN207439869U (zh) * 2017-11-30 2018-06-01 苏州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纺织面料的拒油滴液检测系统
CN110618079B (zh) * 2019-09-19 2022-12-09 东华大学 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与方法及用途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40730A (ja) * 2005-08-01 2007-02-15 Toyota Motor Corp 撥液特性評価装置
CN108291036A (zh) * 2015-12-01 2018-07-17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包含弹性体共聚物的吸收性和保护性组合物
CN110950288A (zh) * 2019-12-13 2020-04-03 宁波市鄞州新茂粮油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罐装自动定量称重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纳米服装拒水拒油性能测试方法;康伟;叶毓辉;;针织工业(07);全文 *
织物拒水拒油特性测试方法研究和装置设计;徐佩;姚宝国;;上海纺织科技(07);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7165A (zh) 202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7165B (zh) 一种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5589229B (zh) 液晶屏自动点灯治具
CN205580846U (zh) 一种试管体液摇匀装置
CN203688403U (zh) 一种测试本征接触角的装置
CN106556601B (zh) 基于图像采集的布面毛羽分析及统计方法
CN209148516U (zh) 一种干湿摩擦色牢度测试仪
CN218823734U (zh) 一种检测油墨固化程度及耐磨性能的设备
CN110530778B (zh) 用于防水织物的防水性能自动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8489838A (zh) 接触面原位观测摩擦磨损实验台
CN106770306A (zh) 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机构
CN218726391U (zh) 一种3d接触角测量仪
CN106353330A (zh) 实验室测试机台
CN107384767B (zh) 一种用于微生物检测的涂片机
CN110108638B (zh) 用于纺织品的摩擦色牢度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4949882A (zh) 落球测试治具
CN106525846B (zh) 一种全自动织物毛羽测试仪
CN109739268A (zh) 成像调节装置
CN210347424U (zh) 一种摩擦色牢度仪
KR100633625B1 (ko) 차량용 부품의 도막 내찰상성 시험 장치
CN210893998U (zh) 全自动液体吸收性能试验仪
CN208736808U (zh) 屏幕缺陷多角度检测设备
CN218938039U (zh) 一种基于dff技术的裤类起毛起球快速测试装置
JP4759721B2 (ja) 拭き取り性試験装置
CN106908299B (zh) 用于纺织品耐皂洗色牢度检测的能力验证样品及其制备方法
CN210071589U (zh) 料浆扩散度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