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8079B - 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与方法及用途 - Google Patents

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与方法及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8079B
CN110618079B CN201910885234.1A CN201910885234A CN110618079B CN 110618079 B CN110618079 B CN 110618079B CN 201910885234 A CN201910885234 A CN 201910885234A CN 110618079 B CN110618079 B CN 1106180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test
liquid
corrosion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52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18079A (zh
Inventor
刘洪玲
冯浩
于伟东
杨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88523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180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18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8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18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8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3/00Investigating surface or boundary effects, e.g. wetting power; Investigating diffusion effect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surface, boundary, or diffusion effects
    • G01N13/04Investigating osmotic effe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2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by forcing a fluid through a samp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与方法及用途。该装置包括可三轴移动和同轴联动倾斜的并可控制试样张力、压力和温度的试验平台机构;可水平方向观测浸润接触角和滚动角和垂直方向观测织物表面溶蚀与穿透的水平与垂直摄像系统;可实施定量滴液、补液和定压给液的滴定机构。其测量方法是将危化液体定量滴于试样表面,测量液滴的接触角或滚动角;静置一定时间由摄像系统观测液滴的穿透和织物表面的溶蚀发生与否,而测得液滴接触角及其变化率和织物溶蚀时间等参数。可用于抗浸润和溶蚀性的综合原位的测量与客观及标准评价。

Description

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与方法及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浸润性和溶蚀性的原位测量技术领域,是一种材料的原接触角测量和抗化学溶解性测量技术同机测量结合技术。本发明用于表征液滴在材料上的接触角、滚动角和渗透与溶蚀发生时间等防危化液体渗透与溶蚀功能的评价。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行业从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防护服装的产品标准和配备标准尚不完善,国内救援人员配备的大都是进口产品,相关检测也多由国外的机构完成。进口产品的价格较为昂贵,检测检验费用也非常高昂。这种状况制约了我国应急救援装备的配备水平,也阻碍了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国内安全生产发展现状很不适应。开发防护服装防化学品性能检测仪器,对于推动我国应急救援防护装备水平的发展乃至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防化服的评价分级主要试验方法为如GB 24540-2009所示的喷溅液密性测试方法,试验需要身着变色内衣的假人再身着防化服,在危化品喷淋装置下旋转,一段时间试验后观察内衣颜色变化情况。试验成本大,评价相对宏观和定性,无法给出溶蚀性的评价,更无法同时给出接触角、滚动角的精确测量。
GB23462-2009、ISO6529、EN369和ASTM F739中出现的渗透池可以用于检测防危化品材料与液体危化品大面积持续接触的防护性能,在防护服的实际应用中,危险液体大量聚集并直接残留在防化服对服装穿戴者造成威胁的情况极少发生,更多的液体危化品是以液滴的形式残留在服装的褶皱或布料衔接处,从微观角度来说,在不存在浸润的情况下,不会有溶蚀现象的发生。虽然理论上,当液滴与织物接触形成的接触角大于90°时,即为不可浸润,尤其当接触角大于140°时,溶蚀性的测量一般用溶蚀法来替代进行。这时表面的抗溶蚀性表征不具针对性,故无代表性。但溶蚀性依然需要测量,而且浸润性,即接触角的测量,并未涉及溶蚀性。故该装置在测量滴液接触角、滚动角、前进角、后退角的同时,还观察测量液滴在织物表面溶蚀情况,是目前已报道方法中未出现的测量方法。
目前,对接触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材料表面接触角和滚动角的变化。专利200910034768.5公开了一种控温湿同步测量液滴温度、表面张力、接触角的装置。但此装置的整个试验台设计为一个封闭盒子,盒子外接控温装置,整体仪器较大,设计过于繁杂,温控过程中试样盒子外壁易产生水雾,影响摄像机镜头影像拍摄,不能简单直接地测得温度对材料表面润湿行为的影响。专利201120359162.6公开了一种可直接用于接触角仪的控温平台装置,在现有的接触角仪器上增加了控温板,可以连续改变温度从而得到材料表面接触角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用以研究材料表面的润湿行为等。其缺点在于只能改变试样温度这一个变量。专利201410265907.0公开了一种超高压、高温下测试接触角和界面张力的装置和方法,通过密封加压腔室的设计能够测量材料在不同压力下接触角的变化。以上发明不仅与本发明所用的机构和原理均不同,而且既无法同时测量接触角、前进与后退角和滚动角(尤其是,当接触角大于130°时,实测接触角无法准确表征织物的不可浸润性而滚动角的测评更为精准),又无法测量织物或片状材料的溶蚀性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装置相对应的检测方法和用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原理是:模拟救援人员在实际救援现场的液态危化品高温溅射、大量泄露、高压接触的防护材料防溶蚀和渗透性能表征的基础上,对织物进行张力、温度和压力条件控制,以实现更符合实用功效和耐久度的精准评价,以使织物的功能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得以保障。
基于上述原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质心转轴,质心转轴支撑带动机架整体旋转,质心转轴带动机架整体旋转时仅有摩擦力矩,可随意稳态地转动;
试样平台机构,设于机架上,试样平台机构在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下带动多功能试样台沿x、y和z轴三个方向移动,方便测试;
多功能试样台位于可开合的试验腔内,试验腔与排气系统相连通,由排气系统将试验腔内的气体排出,其中,多功能试样台包括:可由计算机系统调控温度的控温试样台,试样平整铺展在控温试样台上;用于夹平试样的张力夹持机构;
接触角定位系统,用于精确测量试样的接触角和滚动角;
渗透试样系统,用于测量试样溶蚀与渗透性;
设于机架上的供液补液滴定装置,用于向控温试样台上的试样提供溶蚀性化学溶剂;
设于机架上的垂直摄像系统,垂直摄像系统连接计算机系统,用于观察危险化学溶剂下试样表面纤维溶蚀情况;
设于机架上的水平摄像系统,水平摄像系统连接计算机系统,用于观察试样表面浸润性能,还用于测量接触角、前进角、后退角。
优选地,所述试样平台机构包括升降装置及三轴移动系统,升降装置用于带动三轴移动系统及所述多功能试样台在z轴方向上上升、下降;三轴移动系统用于带动所述多功能试样台沿x、y和z轴三个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多功能试样台还包括张力感应器及拉伸距离刻度尺,张力感应器用于检测到所述张力夹持机构施加在所述试样上的张力,拉伸距离刻度尺用于提供对所述张力夹持机构输出的张力进行调节的参照。
优选地,所述多功能试样台还包括设于所述控温试样台上的用于加热所述控温试样台的控温板热电偶以及设于所述试验腔内的用于加热所述试验腔内腔室的腔室热电偶,控温板热电偶及腔室热电偶均与所述计算机系统相连。
优选地,所述接触角定位系统包括定位板、设于定位板上的定位孔、设于所述控温试样台上的接触角定位点,通过若干个定位孔向所述试样滴若干滴滴液。
优选地,渗透试样系统包括设于所述控温试样台上的若干个试验凹坑,沿每个试验凹坑的周向设有一圈压紧凹槽,控压罩通过压紧凹槽罩在相对应的试验凹坑外从而形成控压腔,由加压泵将控压腔施加压至预设压力,进行持续溶蚀试验。
优选地,所述供液补液滴定装置设于连接组件上,由连接组件控制所述供液补液滴定装置上下移动。
优选地,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位于所述水平摄像系统对侧的光源,光源与所述计算机系统相连,所述水平摄像系统设于角度微调机构,由角度微调机构调节所述水平摄像系统的拍摄角度;所述垂直摄像系统设于垂直移动连杆上,垂直移动连杆在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下带动所述垂直摄像系统上、下移动,所述垂直摄像系统上设有与所述计算机系统相连的同轴落射光源。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采用上述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准备试样,将试验布样裁剪成设定大小;
第二步、打开试验腔,将试样平铺于控温试样台上,用张力夹持机构夹住试样,并根据设定的预加张力对试样拉伸展平;
第三步、利用接触角定位系统的定位板在试样上滴上N滴滴液,即N个测量,用于取平均;关闭试验腔,将控温试样台温度调到预设温度,升高已经达到预设温度的控温试样台使之接触试样,并使得试样平整铺展在控温试样台上;
第四步、用水平摄像系统观察和测量滴液的接触角,用垂直摄像系统观察试样表面溶蚀情况;
第五步、采用供液补液滴定装置注入液体,测量前进角和吸出液体测量后退角;
第六步、利用转轴完成整体倾斜,记录液滴在试样表面滚动时刻试验机构的倾斜角度,完成滚动角的观察和测量;
第七步、使试样在控温试样台上沿渗透试样系统的试验凹坑凹陷,此时,在凹陷处滴入待测溶液,盖上渗透试样系统的控压罩,对由控压罩及凹陷形成的控压腔加到预设压力,进行持续溶蚀试验,如果液体挥发进行补液,0.5~1小时后移除液体,用排气系统将试验腔内有害气体抽干净,观察试样正反面溶蚀情况;
第八步、收集废液、清理仪器、完成试验。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上述的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装置测试在不变温度和张力下,材料与液态危化品持续接触时的表面浸润与溶蚀性能,用于评价复合功能织物对腐蚀性液体的抗浸润与抗溶蚀性,以及柔性材料耐液态危化品浸彻性的分析和防化服功能的评价及其新产品开发的评测。
在实际应用中,织物在承受张力和压力状态下接触危化品的情况频繁发生。本发明在测量材料在不同温控条件下的浸润性的同时,测得材料的溶蚀性。本发明装置的供液补液装置能经受危险化学品的侵蚀,试样夹持装置能对织物张力进行控制,且能通过垂直摄像装置观察危险化学品对织物表面的溶蚀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①通过张力夹持装置与力传感器的配合,可以测量材料在一定张力下表面接触角等参数;②控温试验板能够测量不同温度下织物接触角等参数的变化;③耐溶蚀供液补液滴定装置可以完成危险化学品液滴的滴定测试;④双摄像系统在测试织物接触角等性能的同时观察织物表面溶蚀时间等;⑤控温试验台凹坑设计可以观察液体与待测织物持续接触时的溶蚀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示意图;
图2是控温试样台31;
图3是控温试样台31纵截面;
图4是定位板51。
图中:1-机架;11-机座;12-主轴架;13-质心转轴;2-试样平台机构;21-升降装置;22-三轴移动系统;31-控温试样台;32-控温板热电偶;33-腔室热电偶;34-张力夹持机构;35-张力感应器;41-试验腔;42-排气口;43-排气管;44-抽气泵;51-定位板;52-定位孔;53-接触角定位点;61-试验凹坑;62-压紧凹槽;7-供液补液滴定装置;71-连接组件;81-垂直摄像系统;82-垂直移动连杆;83-同轴落射光源;84-水平摄像系统;85-角度微调机构;86-光源;9计算机系统;10-试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9中的原材料及设备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802802)资助项目。
如下实施例皆采用了图1、图2所示的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包括1个可三轴移动和倾斜的试验平台机构,可控制试样张力、压力、温度;2个摄影系统,水平方向测量织物接触角及滚动角等参数,垂直方向观测织物表面纤维溶蚀情况;供液补液滴定装置,可将危化液体定量滴于试样表面。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在主轴架12上的质心转轴13,质心转轴13用于支撑带动机架1及安装在支架1上的各个设备整体旋转。质心转轴13带动机架1整体旋转时仅有摩擦力矩,可随意稳态地转动。
机架1的机座上固定有试样平台机构2。试样平台机构2包括由计算机系统9控制的升降装置21及三轴移动系统22。升降装置21用于带动三轴移动系统22及安装在三轴移动系统22上的多功能试样台在z轴方向上上升、下降。三轴移动系统22则用于带动多功能试样台沿x、y和z轴三个方向移动。
多功能试样台安装在可开合的试验腔41内。试验腔41与排气系统相连通,由排气系统将试验腔41内的气体排出。本实施例中,排气系统包括设于试验腔41上的排气口42,排气口42经排气管43连接抽气泵44。在试验结束时,通过排气系统将试验腔41内的有害气体抽出,保护试验人员。
多功能试样台包括:可由计算机系统9调控温度的控温试样台31,试样10平整铺展在控温试样台31上。如图2所示,控温试样台31内安装与计算机系统9相连的控温板热电偶32。在试验腔41内同样设有用于加热试验腔41内腔室的腔室热电偶33,腔室热电偶33与计算机系统9相连。多功能试样台还包括用于夹平试样的张力夹持机构34,张力感应器35及拉伸距离刻度尺。张力感应器35用于检测到张力夹持机构34施加在试样10上的张力,保护试验人员根据反馈的张力值可以对张力夹持机构34进行调节时,调节时通过拉伸距离刻度尺来确定张力夹持机构34输出的张力。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还包括用于精确测量试样10的接触角和滚动角的接触角定位系统以及用于测量试样10溶蚀与渗透性的渗透试样系统。
如图4所示,接触角定位系统包括定位板51、设于定位板51上的8个定位孔52、设于控温试样台31上的8个接触角定位点53。通过定位孔52向试样10滴1~6滴滴液。
结合图2及图3,渗透试样系统包括设于控温试样台31上的3个试验凹坑61,沿每个试验凹坑61的周向设有一圈压紧凹槽62。控压罩63通过压紧凹槽62罩在相对应的试验凹坑61外从而形成控压腔。由加压泵67经由阀门66将控压腔施加压至预设压力,进行持续溶蚀试验,加压过程中通过压力表65来测试压力。
在机架1的左侧固定有供液补液滴定装置7,供液补液滴定装置7位于控温试样台31的上方。打开试验腔41后,由供液补液滴定装置7向控温试样台31上的试样10提供溶蚀性化学溶剂。本实施例中,供液补液滴定装置7连接组件71上,由连接组件71控制供液补液滴定装置7上下移动。
垂直摄像系统81通过垂直移动连杆82固定在机架1的顶部,垂直摄像系统81连接计算机系统9。垂直移动连杆82在计算机系统9的控制下带动所述垂直摄像系统81上、下移动。通过垂直摄像系统81观察危险化学溶剂下试样10表面纤维溶蚀情况。垂直摄像系统81上设有与计算机系统9相连的同轴落射光源83。
在机架1的左侧设有水平摄像系统84,在机架1的右侧设有光源86。光源86与水平摄像系统84相对布置。水平摄像系统84及光源86连接计算机系统9,用于观察试样10表面浸润性能,还用于测量接触角、前进角、后退角。在本实施例中,水平摄像系统84设于角度微调机构85上,由角度微调机构85调节水平摄像系统84的拍摄角度。
具体实施步骤为:
第一步、准备试样10,将试验布样裁剪成13cm×10cm;
第二步、打开试验腔41,将试样10平铺于控温试样台31上,用张力夹持机构34夹住试样10,并根据设定的预加张力对试样10拉伸展平;
第三步、利用接触角定位系统的定位板51在试样10上滴上5个滴液,即5个测量,用于取平均;关闭试验腔41,将控温试样台31温度调到预设温度,升高已经达到预设温度的控温试样台31使之接触试样10,并使得试样10平整铺展在控温试样台31上;
第四步、用水平摄像系统84观察和测量滴液的接触角,用垂直摄像系统81观察试样10表面溶蚀情况;
第五步、打开试验腔41后,采用供液补液滴定装置7注入液体,随后关闭试验腔41,测量前进角和吸出液体测量后退角;
第六步、利用转轴13完成整体倾斜,记录液滴在试样10表面滚动时刻试验机构的倾斜角度,完成滚动角的观察和测量;
第七步、使试样10在控温试样台31上沿渗透试样系统的试验凹坑61凹陷,此时,打开试验腔41后,在凹陷处滴入待测溶液,盖上渗透试样系统的控压罩,将由控压罩及凹陷形成的控压腔加到预设压力,关上试验腔41后,进行持续溶蚀试验,如果液体挥发进行补液,0.5~1小时后移除液体,用排气系统将试验腔41内有害气体抽干净,观察试样10正反面溶蚀情况;
第八步、收集废液、清理仪器、完成试验。
下表1列出了9个实施例子,即实施例1~9。
表1织物的静态和动态浸润性的原位测量试验条件与实测结果
Figure BDA0002207107830000081
注:①t为涂层织物表面发生明显溶孔的时间,即明显的溶坑或溶孔、未断纤维或溶解纤维断头出现、或液体明显渗透的3种情况发生的时间;②滚动角大于50°时,不再进行测量;③表中实施例1-3为经过涂层整理的同一芳纶织物;实施例4-6为经过涂层整理的同一普通涤纶织物;实施例7-9为未经过涂层整理的同一棉织物。
由上表中的实测结果可知,实施例1~9的接触角均与温度呈负相关而滚动角与温度呈正相关,显然温度的升高,将导致织物中纤维表面和液滴表面活性的增大,进而引起接触角的减小和滚动角的增大。而且实施例1~9的预加张力值升高亦与接触角呈负相关而与滚动角呈正相关,显然预加张力的升高,导致织物的孔隙增大、若涂层,会导致表面涂层膜的连续性下降和粗糙度的减小有关。故施加预加张力的大小与温度的作用相似,均导致涂层织物抗浸润性的衰减。实施例1~3(涂层芳纶)和实施例4~6(涂层涤纶)只是基布纤维组成的不同,相对而言,涤纶织物偏松和毛羽多,而造成表面双疏涂层的不连续,故涤纶织物的接触角偏小而滚动角偏大,即抗浸润性偏低。如此小的数值差异都可在本发明机构与装置上测得,证明该装置和机构的精准性与有效性。而实施例7~9(未经过涂层整理的棉织物)由于棉织物表面亲水,接触角随温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减少,而滚动角是不存在的。对于溶孔的时间来说,芳纶织物的抗溶孔性要明显大于经过涂层整理的涤纶织物,这除了与涤纶的本身的结构有关,而且与表面双疏涂层的不连续有很大关系。涤纶织物在温度达到100℃且预加张力增加到1N时,抗熔孔时间变为8分钟。而未经过整理的棉织物,其防护效果几乎为零。这一实测结果及其推理分析,只可能产生于本发明的原位综合表征法,这是现有接触角仪无法实现的。

Claims (9)

1.一种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质心转轴(13),质心转轴(13)支撑带动机架(1)整体旋转,质心转轴(13)带动机架(1)整体旋转时仅有摩擦力矩,能够随意稳态地转动;
试样平台机构(2),设于机架(1)上,试样平台机构(2)在计算机系统(9)的控制下带动多功能试样台沿x、y和z轴三个方向移动,方便测试;
多功能试样台位于可开合的试验腔(41)内,试验腔(41)与排气系统相连通,由排气系统将试验腔(41)内的气体排出,其中,多功能试样台包括:由计算机系统(9)调控温度的控温试样台(31),试样(10)平整铺展在控温试样台(31)上,计算机系统(9)将控温试样台(31)的温度调到预设温度,升高已经达到预设温度的控温试样台(31)使之接触试样(10);用于夹平试样的张力夹持机构(34),以设定的预加张力对试样(10)拉伸展平;
接触角定位系统,用于精确测量试样(10)的接触角和滚动角;
渗透试样系统,用于测量试样(10)的溶蚀与渗透性,渗透试样系统包括设于所述控温试样台(31)上的若干个试验凹坑(61),沿每个试验凹坑(61)的周向设有一圈压紧凹槽(62),控压罩通过压紧凹槽(62)罩在相对应的试验凹坑(61)外从而形成控压腔,由加压泵将控压腔施加压至预设压力,进行持续溶蚀试验;
设于机架(1)上的供液补液滴定装置(7),用于向控温试样台(31)上的试样(10)提供溶蚀性化学溶剂;
设于机架(1)上的垂直摄像系统(81),垂直摄像系统(81)连接计算机系统(9),用于观察危险化学溶剂下试样(10)表面纤维溶蚀情况;
设于机架(1)上的水平摄像系统(84),水平摄像系统(84)连接计算机系统(9),用于观察试样(10)表面浸润性能,还用于测量接触角、前进角、后退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平台机构(2)包括升降装置(21)及三轴移动系统(22),升降装置(21)用于带动三轴移动系统(22)及所述多功能试样台在z轴方向上上升、下降;三轴移动系统(22)用于带动所述多功能试样台沿x、y和z轴三个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试样台还包括张力感应器(35)及拉伸距离刻度尺,张力感应器(35)用于检测到所述张力夹持机构(34)施加在所述试样(10)上的张力,拉伸距离刻度尺用于提供对所述张力夹持机构(34)输出的张力进行调节的参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试样台还包括设于所述控温试样台(31)上的用于加热所述控温试样台(31)的控温板热电偶(32)以及设于所述试验腔(41)内的用于加热所述试验腔(41)内腔室的腔室热电偶(33),控温板热电偶(32)及腔室热电偶(33)均与所述计算机系统(9)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角定位系统包括定位板(51)、设于定位板(51)上的定位孔(52)、设于所述控温试样台(31)上的接触角定位点(53),通过若干个定位孔(52)向所述试样(10)滴若干滴滴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补液滴定装置(7)设于连接组件(71)上,由连接组件(71)控制所述供液补液滴定装置(7)上下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位于所述水平摄像系统(84)对侧的光源(86),光源(86)与所述计算机系统(9)相连,所述水平摄像系统(84)设于角度微调机构(85),由角度微调机构(85)调节所述水平摄像系统(84)的拍摄角度;所述垂直摄像系统(81)设于垂直移动连杆(82)上,垂直移动连杆(82)在所述计算机系统(9)的控制下带动所述垂直摄像系统(81)上、下移动,所述垂直摄像系统(81)上设有与所述计算机系统(9)相连的同轴落射光源(8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准备试样(10),将试验布样裁剪成设定大小;
第二步、打开试验腔(41),将试样(10)平铺于控温试样台(31)上,用张力夹持机构(34)夹住试样(10),并根据设定的预加张力对试样(10)拉伸展平;
第三步、利用接触角定位系统的定位板(51)在试样(10)上滴上N滴滴液,即进行N个测量,用于取平均;关闭试验腔(41),将控温试样台(31)温度调到预设温度,升高已经达到预设温度的控温试样台(31)使之接触试样(10),并使得试样(10)平整铺展在控温试样台(31)上;
第四步、用水平摄像系统(84)观察和测量滴液的接触角,用垂直摄像系统(81)观察试样(10)表面溶蚀情况;
第五步、采用供液补液滴定装置(7)注入液体,测量前进角和吸出液体测量后退角;
第六步、利用质心转轴(13)完成整体倾斜,记录液滴在试样(10)表面滚动时刻试验机构的倾斜角度,完成滚动角的观察和测量;
第七步、使试样(10)在控温试样台(31)上沿渗透试样系统的试验凹坑(61)凹陷,此时,在凹陷处滴入待测溶液,盖上渗透试样系统的控压罩,对由控压罩及凹陷形成的控压腔加到预设压力,进行持续溶蚀试验,如果液体挥发则进行补液,0.5~1小时后移除液体,用排气系统将试验腔(41)内有害气体抽干净,观察试样(10)正反面溶蚀情况;
第八步、收集废液、清理仪器、完成试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在不同温度和张力下织物与液态危化品持续接触时的表面浸润与溶蚀性能,用于评价复合功能织物对腐蚀性液体的抗浸润与抗溶蚀性,用于柔性材料耐液态危化品浸润性的分析和防化服功能的评价,以及用于防化服新产品开发的评测。
CN201910885234.1A 2019-09-19 2019-09-19 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与方法及用途 Active CN1106180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5234.1A CN110618079B (zh) 2019-09-19 2019-09-19 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与方法及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5234.1A CN110618079B (zh) 2019-09-19 2019-09-19 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与方法及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8079A CN110618079A (zh) 2019-12-27
CN110618079B true CN110618079B (zh) 2022-12-09

Family

ID=68923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5234.1A Active CN110618079B (zh) 2019-09-19 2019-09-19 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与方法及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180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9005B (zh) * 2020-03-12 2021-10-22 武汉大学 一种同步测量液固界面相互作用和液固接触面积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1579430B (zh) * 2020-05-12 2023-11-10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液滴运动轨迹的涂层均匀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1487165B (zh) * 2020-06-03 2023-06-20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织物拒油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3376060B (zh) * 2021-06-07 2023-08-1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测量组合变形下液滴动/静态性能的试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2618C (zh) * 2004-01-18 2006-08-30 东华大学 织物单面低张力压缩情况下压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1231226B (zh) * 2008-01-29 2010-12-15 成都理工大学 岩石高压渗透试验系统
CN101865807A (zh) * 2010-04-15 2010-10-20 上海梭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真实液滴法测试固-液动、静态接触角的仪器和方法
CN202275039U (zh) * 2011-09-22 2012-06-13 东华大学 一种可直接用于接触角仪的控温平台装置
CN102401775B (zh) * 2011-11-02 2013-03-2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可预加应力的薄膜接触角测量系统
CN102621042A (zh) * 2012-04-27 2012-08-01 南京大学 一种控温、控湿、控压条件下测量液滴接触角和滚动角的装置
CN105203432A (zh) * 2014-06-16 2015-12-30 上海梭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超高压、高温下测试接触角和界面张力的装置和方法
CN104122186B (zh) * 2014-08-01 2017-03-29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柔性防渗材料渗透溶蚀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TWM524464U (zh) * 2016-03-18 2016-06-21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測試裝置
CN106353236A (zh) * 2016-09-21 2017-01-25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纤维织物面内、面外渗透率测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8079A (zh) 2019-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8079B (zh) 织物静动态浸润性与溶蚀性原位测试装置与方法及用途
CN110618075B (zh) 试验温度、试样张力可控的接触角测量装置与方法及用途
CN112697953B (zh) 一种多可变参数环境条件下电缆燃烧及热解特性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0618073B (zh) 加热加压适用于长时浸润的织物溶蚀性测量装置与方法
CN104390746B (zh) 一种输液袋焊接质量检查装置和应用该装置的检查方法
CN113008669B (zh) 一种动态监测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方法
CN207799270U (zh) 液晶面板受力测试装置和测试系统
KR101339746B1 (ko) 페리클 프레임 내면으로의 점착제의 도포 방법
DE10000670B4 (de) Vorrichtung zum Messen der Feuchtigkeitsdampfdurchlaßrate eines Schuhs
KR101525415B1 (ko) 리크 테스터
RU2368881C1 (ru) Стенд для испытания на герметичность сварных изделий
CN208155543U (zh) 壳体测漏检测装置
CN108426868A (zh) 原位在线测定二氧化碳在纯水中溶解度的方法
KR101003608B1 (ko) 액정적하장치의 액정적하상태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소자검사시스템 및 검사방법
CN106979845A (zh) 一种零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09727446U (zh) 一种辊子检测平台
CN107101896B (zh) 一种渗压突变下砂砾介质细观结构演变实验装置及方法
CN208155542U (zh) 带内衬橡胶制品密封性检测装置
CN109931983A (zh) 一种可循环高强度长寿命的增压油管压力检测技术
DE102015219250A1 (de) Erfassung von Prüfgasschwankungen bei der Schnüffellecksuche
CN109489934A (zh) 基于剪切敏感液晶涂层的流道内壁面摩擦力场测量方法
CN206862828U (zh) 一种可改变背景颜色的梯度密度仪
JP7103124B2 (ja) 鋼管用ねじ継手の基礎試験装置
CN113092017A (zh) 一种机械密封件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9201267U (zh) 一种雾化切削液负压渗透能力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