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9353B - 模具装置及成型系统 - Google Patents
模具装置及成型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69353B CN111469353B CN202010330192.8A CN202010330192A CN111469353B CN 111469353 B CN111469353 B CN 111469353B CN 202010330192 A CN202010330192 A CN 202010330192A CN 111469353 B CN111469353 B CN 1114693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cavity
- groove
- mold
- v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40000003917 Bambusa tulda Speci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23 S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71 blow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3298 conjugation with cellular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29 step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6676 system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1037 unidirectional conju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87 whit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4—Moulds having venting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装置及成型系统,模具装置包括第一模座、第二模座、第一模仁、第二模仁和顶推组件,第一模座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模座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一模仁设在第一安装槽内;第二模仁设在第二安装槽内,第二模仁上设有多个通孔;顶推组件设有多个并与通孔一一对应,顶推组件包括顶针和司筒,司筒的第一端能够通过通孔伸入成型腔内,司筒的第一端上还设有与成型腔相通的通气槽。第一模仁安装在第一模座上,第二模仁安装在第二模座上,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之间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位于成型腔的底部的气体可以通过司筒上的通气槽排出,从而解决了注塑成型时制品底部气体无法顺利排出的问题,从而提升了产品的外观和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形构件的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装置及成型系统。
背景技术
模具,是一种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的统称。简而言之,模具就是用来制作各种成型物品的工具,其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对物品外形的加工。许多塑胶制品都是采用模具通过注塑成型得到。
对于带有大量异形特征的制品,如电脑主机面板、散热机箱面板格栅等,通常携带有大量的六角通孔或圆形通孔。这些制品在实际的注塑加工过程中,常规的模具通常难以保证品质,容易出现制品瑕疵,如局部六角孔或圆孔的侧壁或表面出现困气、烧焦、发白等现象,不仅影响到了制品的外观,而且还降低了制品的结构强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模具装置及成型系统;该模具装置能够提高注塑成型时的排气能力,从而提升制品的外观和结构强度;该成型系统包括前述的模具装置,提高加工品质。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装置,包括:
第一模座,第一模座设有第一安装槽;
第二模座,第二模座与第一模座可拆卸固定,第二模座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朝第一安装槽的方向开设;
第一模仁,第一模仁设在第一安装槽内;
第二模仁,第二模仁设在第二安装槽内,第二模仁与第一模仁可拆卸固定,以得到成型腔,第二模仁上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呈间隔设置;
顶推组件,顶推组件设有多个并与通孔一一对应,顶推组件包括顶针和司筒,顶针设在第二模座上,司筒套设在顶针上且司筒能够沿顶针的长度方向进行伸缩移动,司筒的第一端能够通过通孔伸入成型腔内,司筒的第一端上还设有通气槽,通气槽沿司筒的长度方向开设并与成型腔相通;
所述第一模座设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二模座设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二模座与所述第一模座固定时所述第二型腔与所述第一型腔配合形成所述成型腔;所述第一模仁还设有排气孔、倒角和第一排气槽,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第一模仁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型腔相通,所述倒角设在所述第一模仁的外边缘,所述倒角沿所述外边缘的长度方向开设并与所述第一模座的内壁配合形成边缘腔,所述第一排气槽连通所述排气孔和所述边缘腔;
所述第一模仁设有第一异形结构,所述第一异形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型腔内,所述第二模仁设有第二异形结构,所述第二异形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型腔内,所述第二异形结构与所述第一异形结构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异形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异形部,多个所述第二异形部呈间隔排布在所述第二型腔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异形部为六角形凸块或圆形凸块,所述顶针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设在所述顶针上位于所述成型腔内的一端,所述配合部为与所述第二异形部对应设置的六角形凸块或圆形凸块。
上述模具装置,第一模仁安装在第一模座上,第二模仁安装在第二模座上,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之间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位于成型腔的底部的气体可以通过司筒上的通气槽排出,从而解决了注塑成型时制品底部气体无法顺利排出的问题,从而提升了产品的外观和结构强度。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司筒还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环绕司筒的外周设置,环形槽与成型腔相通,通气槽延伸至环形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司筒还设有凸环,凸环环绕司筒的外周设置且凸环的外环直径小于司筒的外筒直径,凸环位于司筒上朝向成型腔的一侧且与环形槽紧邻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气槽设有至少两个并相互间隔开设在司筒的外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模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注液孔,第一注液孔贯穿第一模座设置,第一模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注液孔,第二注液孔贯穿第一模仁设置并与成型腔相通,第二注液孔与第一注液孔相通并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仁呈矩形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倒角为倒C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模仁还设有第二排气槽,第二排气槽设在第二异形结构上,第二排气槽的设置位置与第一排气槽的设置位置对应;
第二模仁和第一模仁固定时,成型腔、第二排气槽、排气孔、第一排气槽和边缘腔相通并形成排气腔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排气孔设有多个并呈间隔设置,第二排气槽设有多个并与排气孔一一对应,第一排气槽设有多个并呈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个第二异形部上设有一个第二排气槽,第二排气槽相互间隔地设在对应的第二异形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气槽为开设在所述第二异形部的顶面上且具有预设深度的十字形开槽。
另一方面,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成型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模具装置。
上述成型系统,采用前述的模具装置进行制品的注塑成型加工,提升了制品的加工品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模具装置的整体爆炸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模具装置的截面结构图;
图3为图2中排气孔与第二排气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第一模仁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实施例中第一模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实施例中第二模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第二异形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1实施例中第二模仁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实施例中多个顶推组件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司筒上的通气槽、环形槽和凸环以及顶针上的配合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1实施例中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照图1,成型系统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加工塑胶产品,如电脑主机面板、散热机箱面板格栅等。成型系统在工作的时候,通常需要用到模具装置,模具装置包括第一模座100、第二模座200、第一模仁300、第二模仁400和顶推组件500,注塑成型的时候,通过注塑机将注塑液注入第一模仁300和第二模仁400形成的成型腔内,以使注塑液逐渐成型,之后,第一模仁300和第二模仁400分开,并通过顶推组件500将成型后的制品600推出,以使制品600脱离第一模仁300(或第二模仁400),之后通过其他系统对制品600进一步加工生产。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装置,请参照图1、图2、图9和图10,该模具装置包括第一模座100、第二模座200、第一模仁300、第二模仁400和顶推组件500。
第一模座100用于安装和固定第一模仁300,第二模座200用于安装和固定第二模仁400,第一模仁300和第二模仁400在配合固定后,其内部形成有成型腔,注塑的时候,将注塑液注入该成型腔内。
顶推组件500设在第二模座200上,用于通过顶推作用力使注塑成型后的制品600脱离第一模仁300或第二模仁400(第一模仁300和第二模仁400,一者为定模仁,则另一者为动模仁)。
具体地,如图1、图2、图9和图10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模座100设有第一安装槽110,第一模仁300设在第一安装槽110内。第一安装槽110的结构与第一模仁300的结构对应设置,以便于第一模仁300的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模座200与第一模座100可拆卸固定,第二模座200设有第二安装槽210,第二安装槽210朝第一安装槽110的方向开设,第二模仁400设在第二安装槽210内。第二安装槽210朝向第一安装槽110的方向开设,第二安装槽210的结构与第二模仁400的结构对应设置,以使第一模座100和第二模座200配合固定的时候,第一安装槽110和第二安装槽210配合形成用于安装第一模仁300和第二模仁400的腔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模仁400与第一模仁300可拆卸固定,以得到成型腔,第二模仁400上设有多个通孔410,多个通孔410呈间隔设置。
成型腔用于注塑时注塑液的流动并凝固得到制品600,通孔410用于使顶推组件500能够进行顶推制品600。当然,如图8所示,第二模仁400的外部(或背面)同样设置用于使顶推组件500通过的孔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9和图10,顶推组件500设有多个并与通孔410一一对应,顶推组件500包括顶针520和司筒510,顶针520设在第二模座200上,司筒510套设在顶针520上且司筒510能够沿顶针520的长度方向进行伸缩移动,司筒510的第一端能够通过通孔410伸入成型腔内,司筒510的第一端上还设有通气槽511,通气槽511沿司筒510的长度方向开设并与成型腔相通。
具体地,司筒510与顶针520配套设置,顶针520的下端固定在第二模座200上,司筒510套在顶针520上,且第二模座200或外部配套有带动司筒510在顶针520上伸缩的驱动件,以使司筒510顶推冷却成型的制品600。如驱动件可以是能够输出直线动力的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顶推的时候,驱动件推动司筒510沿着顶针520的长度方向伸缩移动,并能够通过通孔410使司筒510的第一端(图1和图9中指上端)伸入成型腔内,以将冷却成型的制品600施加作用力。
由于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当制品600是具有大量的异形结构,如图11所示,制品600上具有大量的六角形通孔410的时候,第二模仁400上相应具有大量的使注塑后形成异形结构的第二异形结构420,因此,这些第二异形结构420使得注塑液在注入后流动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各种复杂的通道才能流动均匀和完全,这样,就很容易导致部分区域流动的过程中,气体无法全部排出,这些气体在成型的过程中就容易存留在制品600的底部影响到制品600最终的成品质量。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通气槽511,使得通气槽511与成型腔相通,如此设置,便可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使位于制品600的底部的气体通过通气槽511与外界连通,从而排出这些气体,避免导致产品破损并影响到制品600外观和结构强度。
如当所加工的制品600是图11所示的结构时,由于该制品600具有大量的孔结构,整体的制品600由孔与孔之间的结构连接为一个构件,因此,若某个位置破损,则不仅外观不佳,而且相应位置的结构强度也受到极大影响。
另外,相比传统的顶杆,司筒510的筒径更大,从而不会由于接触面积过小而造成损坏制品600的情况。同时,多个顶推组件500的设置,使得对制品600的顶推作用力更加平衡和稳定,使制品600安全稳定的顶出脱离。
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具装置,第一模仁300安装在第一模座100上,第二模仁400安装在第二模座200上,第一模仁300和第二模仁400之间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位于成型腔的底部的气体可以通过司筒510上的通气槽511排出,从而解决了注塑成型时制品600底部气体无法顺利排出的问题,从而提升了产品的外观和结构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司筒510还设有环形槽512,环形槽512环绕司筒510的外周设置,环形槽512与成型腔相通,通气槽511延伸至环形槽512。
图10所示实施例中,通气槽511沿司筒510的径向上下开设,环形槽512设在司筒510上,并位于通气槽511的最上方位置(也即第一端),以与通气槽511相通。如此设置,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制品600下方的气体便可首先进入环形槽512,然后再经由通气槽511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司筒510还设有凸环513,凸环513环绕司筒510的外周设置且凸环513的外环直径小于司筒510的外筒直径,凸环513位于司筒510上朝向成型腔的一侧且与环形槽512紧邻设置。
由于环形槽512与成型腔相通,而凸环513的外环直径又小于司筒510的外筒直径,且凸环513位于司筒510上朝向成型腔的一侧,因此,凸环513和环形槽512均与成型腔相通,气体通过凸环513和环形槽512后再经由通气槽511排出。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环形槽512的横截面可以是呈弧形,也可以是呈矩形(即环绕司筒510的外周开设具有一定深度的矩形槽),凸环513位于朝向成型腔的一侧且与环形槽512紧邻设置,图10中,凸环513位于环形槽512的上方位置。
具体地,凸环513的外环直径比司筒510的外筒直径小0.02mm。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气槽511设有至少两个并相互间隔开设在司筒510的外周。
通气槽511可以在司筒510的外周开设至少两个,以便于排气。
进一步地,通气槽511的横截面可以是扁状设置,如椭圆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4,第一模座100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注液孔120,第一注液孔120贯穿第一模座100设置,第一模仁300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注液孔310,第二注液孔310贯穿第一模仁300设置并与成型腔相通,第二注液孔310与第一注液孔120相通并一一对应。
当第一模仁300安装在第一模座100上之后,第一模仁300和第二模仁400合体,同时,第一模座100和第二模座200合体,这时,第一注液孔120和第二注液孔310相通,注液系统通过第一注液孔120和第二注液孔310将注塑液注入成型腔内。
可选地,第一模座100上设有两个第一注液孔120,而第一模仁300上设有两个第二注液孔310。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和图6,第一模座100设有第一型腔360,第二模座200设有第二型腔440,第二模座200与第一模座100固定时第二型腔440与第一型腔360配合形成成型腔。
第一型腔360和第二型腔440形成用于容纳注塑液和成型为制品600的成型腔,第一型腔360和第二型腔440的具体结构基于所需制品600的结构进行设定,以在第一型腔360和第二型腔440配合后,注塑液能够根据第一型腔360的内壁结构和第二型腔440的内壁结构冷却成型为所需制品600的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和图6,第一模仁300设有第一异形结构320,第一异形结构320位于第一型腔360内,第二模仁400设有第二异形结构420,第二异形结构420位于第二型腔440内,第二异形结构420与第一异形结构320对应设置。
同样地,第一异形结构320和第二异形结构420均根据所需制品600的结构进行实际设定,该异形结构能够使注塑成型后的制品600上各种异形结构是所需的异形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图3,第一模仁300还设有排气孔330、倒角340和第一排气槽350,排气孔330贯穿第一模仁300设置并与第一型腔360相通,倒角340设在第一模仁300的外边缘,倒角340沿外边缘的长度方向开设并与第一模座100的内壁配合形成边缘腔,第一排气槽350连通排气孔330和边缘腔。
具体地,如图2所示,排气孔330的下端与第一型腔360相通,也即排气孔330的下端与成型腔相通;如图3所示,排气孔330的上端与第一排气槽350相通,当第一模仁300安装在第一模座100上之后,第一排气槽350的槽壁与第一模座100上第一安装槽110的槽内壁配合形成腔体,而第一排气槽350延伸至倒角340所在区域,从而使第一排气槽350可以连通排气孔330和边缘腔,也即,第一排气槽350与第一模座100的内壁形成的腔体与倒角340与第一模座100的内壁形成的边缘腔相通。
如此设置,当浇筑成型的时候,成型腔内的气体(如真空气体)可以通过排气孔330进入第一排气槽350,再经由第一排气槽350进入边缘腔,最终通过第一模座100的内壁与第一模仁300的外壁之间的间隙排出。
这样,注塑成型加工的过程中,制品600下部的气体通过司筒510上的通气槽511排出,制品600上部的气体(如真空气体)由排气孔330、第一排气槽350和边缘腔排出,从而实现全方位的排气,避免出现困气等排气问题,提升注塑后产品的外观和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模仁300大致呈矩形设置,第一模仁300的外边缘均设有倒角340,所有倒角340与第一模座100的内壁之间形成的边缘腔均相互连通,而第一排气槽350与相邻的一个倒角340对应的边缘腔连通。如此,以确保排气通畅,并提高排气能力。
另外,倒角340可以是倒C角,便于加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图6和图7,第二模仁400还设有第二排气槽430,第二排气槽430设在第二异形结构420上,第二排气槽430的设置位置与第一排气槽350的设置位置对应。
工作时,当第二模仁400和第一模仁300固定的时候,成型腔、第二排气槽430、排气孔330、第一排气槽350和边缘腔相通并形成排气腔道。气体在排出的时候,从成型腔集中到第二排气槽430的位置,之后,通过第二排气槽430进入排气孔330内,排气孔330内的气体再经由第一排气槽350和边缘腔最终通过第一模仁300和第一模座100之间的缝隙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至图7,排气孔330设有多个并呈间隔设置,第二排气槽430设有多个并与排气孔330一一对应,第一排气槽350设有多个并呈间隔设置。
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一个第一排气槽350对应有两个排气孔330。而每个排气孔330对应有一个第二排气槽430。如图7所示,第二排气槽430呈间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异形结构420包括多个第二异形部421,多个第二异形部421呈间隔排布在第二型腔440的底壁上,一个第二异形部421上设有一个第二排气槽430,第二排气槽430相互间隔地设在对应的第二异形部421上。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第二异形部421上仅设置有一个第二排气槽430,而第二排气槽430是与排气孔330对应的,也就是说,第二排气槽430的数量并不与第二异形部421的数量相同,第二排气槽430的数量小于第二异形部421的数量。因此,并非所有的第二异形部421上都设有第二排气槽430,第二排气槽430与排气孔330相互对应的相互间隔排布设在对应位置的第二异形部421上。
第二异形部421根据制品600上的异形结构来确定,如图11所示,制品600上具有多个六角形通孔410,则第二异形部421为六角形凸块,以在注塑后成型为六角形通孔410,多个呈间隔排布的第二异形部421则会在注塑后形成多个六角形通孔410。
进一步的,第二异形部421为六角形凸块或圆形凸块。若第二异形部421为六角形凸块,则对应制品600上形成的是六角形的孔或槽;若第二异形部421为圆形凸块,则对应制品600上形成的是圆形的孔或槽。当然,第二异形部421根据制品600的结构确定,可以是多边形凸块或不规则凸块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图7,第二排气槽430为开设在第二异形部421的顶面上且具有预设深度的十字形开槽。
如图7所示,第二异形部421的顶端开设有呈十字形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开槽,也即十字形开槽,该开槽与排气孔330的位置对应。
如图3所示,当第一模仁300和第二模仁400合体固定在一起后,第二排气槽430与第一模仁300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一方面,该间隙与成型腔相通,另一方面,该间隙又与排气孔330相通,从而实现成型腔内的气体排出的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顶针520设有配合部521,配合部521设在顶针520上位于成型腔内的一端,配合部521为与第二异形部421对应设置的六角形凸块或圆形凸块。
顶针520的一端通过第二模仁400的通孔410处于成型腔内,因此,为了保证顶针520所在区域不影响第二模仁400对制品600的塑形,在顶针520的端部设置配合部521,配合部521与第二异形部421的结构对应,相当于作为第二模仁400的第二异形部421的一部分,如图10中,配合部521为与图7中第二异形部421相同的六角形凸块,以在成型后形成均是六角形通孔410的制品600。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成型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模具装置。
该成型系统,采用前述的模具装置进行制品600的注塑成型加工,提升了制品600的加工品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2)
1.一种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座,所述第一模座设有第一安装槽;
第二模座,所述第二模座与所述第一模座可拆卸固定,所述第二模座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朝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方向开设;
第一模仁,所述第一模仁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第二模仁,所述第二模仁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模仁与所述第一模仁可拆卸固定,以得到成型腔,所述第二模仁上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呈间隔设置;
顶推组件,所述顶推组件设有多个并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所述顶推组件包括顶针和司筒,所述顶针设在所述第二模座上,所述司筒套设在所述顶针上且所述司筒能够沿所述顶针的长度方向进行伸缩移动,所述司筒的第一端能够通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成型腔内,所述司筒的第一端上还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沿所述司筒的长度方向开设并与所述成型腔相通;
所述第一模座设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二模座设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二模座与所述第一模座固定时所述第二型腔与所述第一型腔配合形成所述成型腔;所述第一模仁还设有排气孔、倒角和第一排气槽,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第一模仁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型腔相通,所述倒角设在所述第一模仁的外边缘,所述倒角沿所述外边缘的长度方向开设并与所述第一模座的内壁配合形成边缘腔,所述第一排气槽连通所述排气孔和所述边缘腔;
所述第一模仁设有第一异形结构,所述第一异形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型腔内,所述第二模仁设有第二异形结构,所述第二异形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型腔内,所述第二异形结构与所述第一异形结构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异形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异形部,多个所述第二异形部呈间隔排布在所述第二型腔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异形部为六角形凸块或圆形凸块,所述顶针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设在所述顶针上位于所述成型腔内的一端,所述配合部为与所述第二异形部对应设置的六角形凸块或圆形凸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司筒还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环绕所述司筒的外周设置,所述环形槽与所述成型腔相通,所述通气槽延伸至所述环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司筒还设有凸环,所述凸环环绕所述司筒的外周设置且所述凸环的外环直径小于所述司筒的外筒直径,所述凸环位于所述司筒上朝向所述成型腔的一侧且与所述环形槽紧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槽设有至少两个并相互间隔开设在所述司筒的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注液孔,所述第一注液孔贯穿所述第一模座设置,所述第一模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注液孔,所述第二注液孔贯穿所述第一模仁设置并与所述成型腔相通,所述第二注液孔与所述第一注液孔相通并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仁呈矩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为倒C角。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仁还设有第二排气槽,所述第二排气槽设在所述第二异形结构上,所述第二排气槽的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一排气槽的设置位置对应;
所述第二模仁和所述第一模仁固定时,所述成型腔、所述第二排气槽、所述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槽和所述边缘腔相通并形成排气腔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设有多个并呈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排气槽设有多个并与所述排气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排气槽设有多个并呈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二异形部上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排气槽,所述第二排气槽相互间隔地设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异形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槽为开设在所述第二异形部的顶面上且具有预设深度的十字形开槽。
12.一种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模具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30192.8A CN111469353B (zh) | 2020-04-24 | 2020-04-24 | 模具装置及成型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30192.8A CN111469353B (zh) | 2020-04-24 | 2020-04-24 | 模具装置及成型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69353A CN111469353A (zh) | 2020-07-31 |
CN111469353B true CN111469353B (zh) | 2022-03-11 |
Family
ID=71763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30192.8A Active CN111469353B (zh) | 2020-04-24 | 2020-04-24 | 模具装置及成型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469353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22502A (zh) * | 2012-07-03 | 2014-01-22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 |
CN205075296U (zh) * | 2015-09-18 | 2016-03-09 | 广东兴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排气结构及具有该排气结构的模具 |
CN206870282U (zh) * | 2017-06-22 | 2018-01-12 | 东莞市鑫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pvc软质滚轮的制造模具 |
CN207630415U (zh) * | 2017-12-04 | 2018-07-20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模具及其抽排气结构 |
CN207983911U (zh) * | 2018-03-16 | 2018-10-19 | 东莞理工学院 | 一种成型模具 |
CN209365145U (zh) * | 2018-12-13 | 2019-09-10 | 深圳市金三维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塑胶模具的顶针排气结构 |
CN212241974U (zh) * | 2020-04-30 | 2020-12-29 | 山东统亚模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排气注塑模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931059Y (zh) * | 2006-07-28 | 2007-08-08 |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模具结构 |
CN206568490U (zh) * | 2017-01-20 | 2017-10-20 | 中山市精立方模具有限公司 | 具有排气功能的注塑装置 |
-
2020
- 2020-04-24 CN CN202010330192.8A patent/CN11146935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22502A (zh) * | 2012-07-03 | 2014-01-22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 |
CN205075296U (zh) * | 2015-09-18 | 2016-03-09 | 广东兴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排气结构及具有该排气结构的模具 |
CN206870282U (zh) * | 2017-06-22 | 2018-01-12 | 东莞市鑫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pvc软质滚轮的制造模具 |
CN207630415U (zh) * | 2017-12-04 | 2018-07-20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模具及其抽排气结构 |
CN207983911U (zh) * | 2018-03-16 | 2018-10-19 | 东莞理工学院 | 一种成型模具 |
CN209365145U (zh) * | 2018-12-13 | 2019-09-10 | 深圳市金三维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塑胶模具的顶针排气结构 |
CN212241974U (zh) * | 2020-04-30 | 2020-12-29 | 山东统亚模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排气注塑模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69353A (zh) | 2020-07-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69353B (zh) | 模具装置及成型系统 | |
KR102350748B1 (ko) | 금형 및 그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성형체의 제조 방법 | |
CN108340514A (zh) | 轮胎硫化模具 | |
CN208164199U (zh) | 一种微型开关外壳的注塑模具 | |
CN215661647U (zh) | 一种模具的脱模顶出结构 | |
JP6985591B2 (ja) | 樹脂製パネル及び製造方法 | |
CN211763161U (zh) | 圆筒状产品的注塑模具 | |
CN215472726U (zh) | 风冷模具 | |
CN215550422U (zh) | 便于替换的注塑模具 | |
CN214726149U (zh) | 一种模具螺纹产品内缩结构 | |
CN214920250U (zh) | 一种易脱模的锡条模具组件 | |
CN216544523U (zh) | 一种模具的快速排气结构 | |
CN217944138U (zh) | 瓶胚成型模具 | |
CN218083704U (zh) | 快锁结构及塑料杯成型模具 | |
CN211763018U (zh) | 一种汽车零件外壳二次包胶结构 | |
CN216760651U (zh) | 一种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 | |
CN108773059A (zh) | 一种用于片材成型定型工艺的模具 | |
CN217047284U (zh) | 一种快速换装自动包裹金属的模具 | |
CN212764550U (zh) | 一种用于可移动cpu风扇底座组合模仁 | |
CN218519086U (zh) | 圆形外壳注塑模具 | |
CN214645158U (zh) | 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可快速脱模的模具 | |
EP3268206B1 (en) | Methods, assemblies,systems, and intermediate stage pre-assembly multi-chamber containers to make a multi-chamber container | |
CN212554801U (zh) | 一种模塑保险杠用模具 | |
CN215151464U (zh) | 一种平稳复位的光学镜片模具 | |
CN215882400U (zh) | 用于成型灯配件的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20 Address after: 528300 a2-05, 2nd floor, building A1, 1 Panpu Road, Biguiyuan community,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02-2, 7th floor, country garden center, No.1 Country Garden Avenue, Country Garden neighborhood committee,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300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bozhil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Ltd.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