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0651U - 一种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760651U CN216760651U CN202220343101.9U CN202220343101U CN216760651U CN 216760651 U CN216760651 U CN 216760651U CN 202220343101 U CN202220343101 U CN 202220343101U CN 216760651 U CN216760651 U CN 2167606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charger
- mold
- baffle
- co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包括顶模和底模,顶模模仁上设置有充电器外壳的凹槽;底模模仁上设置有充电器外壳的内腔的凸起,当底模和顶模合膜时,凹槽与凸起相配合并形成模型腔;凸起于充电器两插脚之间位置上设置有支撑块,或者,凹槽于充电器两插脚之间位置上设置有顶压块。在进行注塑生产时,先将顶模和底模合模,再于模型腔中注入相应的熔融状态的塑料,形成充电器外壳。熔融状态的塑料在冷却时,若在插脚处发生收缩情况时,则会导致两个插脚形成内八字或外八字的问题;因此,通过支撑块对两个插脚进行支撑,或者通过顶压块进行顶抵,以使得两个插脚位置不会发生收缩的情况,进而提高充电器外壳注塑生产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具体的,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在模具制造时,对于产品精度要求不同,则会提高工艺和模具结构的设计和/或制造的难度。对于充电器外壳的模具制造过程,若在注塑时发生内缩或外缩的情况时,会导致产品外观出现瑕疵,导致次品率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旨在改善在通过模具注塑制造充电器外壳时,容易在充电器插脚处发生内缩或外缩的情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包括:
顶模,其模仁上设置有充电器外壳的凹槽;及
底模,其模仁上设置有充电器外壳的内腔的凸起,当所述底模和所述顶模合膜时,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相配合并形成模型腔;
所述凸起于充电器两插脚之间位置上设置有支撑块,或者,所述凹槽于充电器两插脚之间位置上设置有顶压块。
优选的,所述底模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挡板、芯模板和底板,所述挡板可相对于所述芯模板平移移动,所述芯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芯模板上,所述凸起贯穿所述挡板设置。
优选的,所述芯模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防脱杆,所述第一防脱杆贯穿所述挡板设置,所述第一防脱杆的末端设置有凸肩,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肩相顶抵配合的胶塞。
优选的,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防脱杆相同数量的通孔,所述第一防脱杆穿过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顶模上,所述胶塞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挡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的第二防脱杆,所述第二防脱杆设置在所述顶模内,所述第二防脱杆用于防止所述顶模与所述底模在分离时发生脱离并带动所述挡板移动。
优选的,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等间距排布设置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进行注塑生产时,先将顶模和底模合模,再于模型腔中注入相应的熔融状态的塑料,形成充电器外壳。熔融状态的塑料在冷却时,若在插脚处发生收缩情况时,则会导致两个插脚形成内八字或外八字的问题;因此,通过支撑块对两个插脚进行支撑,或者通过顶压块进行顶抵,以使得两个插脚位置不会发生收缩的情况,进而提高充电器外壳注塑生产的质量。
2、通过第一防脱杆和胶塞的配合时,可以避免挡板与芯模板发生脱离,通过第二防脱杆则可以避免底模与顶模脱离。因此当进行分模时,顶模会沿着第二防脱杆进行滑动,使得顶模与底模分离,直至顶模与第二防脱杆的末端顶抵接触时,顶模则带动挡板沿着第一防脱杆进行移动,带动挡板将凸起上的充电器外壳顶抵脱离,达到对充电器外壳进行无痕脱模的效果。同时,可以达到防止顶模与底模之间发生脱离的情况,便于合膜,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的局部图;
图4是图3中A标记圆中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的底模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的顶模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顶模;101、凹槽;
20、底模;201、凸起;202、挡板;203、芯模板;204、底板;
205、第一防脱杆;206、胶塞;207、第二防脱杆;
2011、支撑块;2021、通孔;2051、凸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包括顶模10和底模20,顶模10模仁上设置有充电器外壳的凹槽101;底模20模仁上设置有充电器外壳的内腔的凸起201,当底模20和顶模10合膜时,凹槽101与凸起201相配合并形成模型腔;凸起201于充电器两插脚之间位置上设置有支撑块2011,或者,凹槽101于充电器两插脚之间位置上设置有顶压块。
本实施例中的成型模具是用于注塑充电器的外壳,而充电器的外壳上具有两个插脚,而在注塑成型过程中,若在插脚处发生收缩情况时,则会导致两个插脚形成内八字或外八字的问题,导致生产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本实施例中通过设计相应的支撑块2011或顶压块解决该问题,进而提高生产质量。
具体的,先将顶模10和底模20合模,再于模型腔中注入相应的熔融状态的塑料,在模型腔中形成充电器外壳。同时,在熔融状态的塑料冷却时,通过支撑块2011对两个插脚进行支撑(如图4所示),或者通过顶压块进行顶抵,以使得两个插脚位置的充电器壳体不会发生收缩的情况,进而保持两个插脚在注塑后不会发生倾斜,达到提高充电器外壳注塑生产质量的目的。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底模2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挡板202、芯模板203和底板204,挡板202可相对于芯模板203平移移动,芯模板203固定设置在底板204上,凸起201设置在芯模板203上,凸起201贯穿所述挡板202设置。底模20设置多层的结构,便于通过挡板202的移动将凸起201上的充电器外壳脱离下,无需通过顶针将产品顶出,避免在产品表面产生顶抵的痕迹,达到提高产品脱模的表面光滑度的目的。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芯模板20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防脱杆205,第一防脱杆205贯穿挡板202设置,第一防脱杆205的末端设置有凸肩2051,挡板202上设置有与凸肩2051相顶抵配合的胶塞206。当顶模10和底模20分离后,挡板202也会与芯模板203进行分离,通过挡板202的分离将凸起201注塑完成的充电器外壳进行顶抵脱模,且挡板202会沿着多个第一防脱杆205进行移动,直至第一防脱杆205上的凸肩2051与胶塞206相互顶抵阻挡,避免挡板202脱离第一防脱杆205,同时达到无需顶针对充电器外壳进行脱模,提高充电器外壳的生产质量。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挡板202上设置有与第一防脱杆205相同数量的通孔2021,第一防脱杆205穿过通孔2021设置在顶模10上,胶塞206设置在通孔2021内。通孔2021的直径会大于第一防脱杆205的直径,因此挡板202可以沿着第一防脱杆205进行滑动,且在通孔2021内安装胶塞206,可以形成对胶塞206的稳定固定,而且可以保证挡板202不会发生脱离第一防脱板的情况,提高实用性。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挡板20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的第二防脱杆207,第二防脱杆207设置在顶模10内,第二防脱杆207用于防止顶模10与底模20在分离时发生脱离并带动挡板202移动。当底模20和顶模10进行分离时,顶模10会沿着第二防脱杆207进行滑动,使得顶模10与底模20分离,直至顶模10与第二防脱杆207的末端顶抵接触时,顶模10则带动挡板202沿着第一防脱杆205进行移动,带动挡板202将凸起201上的充电器外壳顶抵脱离,达到对充电器外壳进行无痕脱模的效果。同时,可以达到防止顶模10与底模20之间发生脱离的情况,便于合膜,提高实用性。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凸起201和凹槽101等间距排布设置有多个,设置多个的凸起201和凹槽101,可以使得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在一次注塑出多个产品的目的,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模,其模仁上设置有充电器外壳的凹槽;及
底模,其模仁上设置有充电器外壳的内腔的凸起,当所述底模和所述顶模合膜时,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相配合并形成模型腔;
所述凸起于充电器两插脚之间位置上设置有支撑块,或者,所述凹槽于充电器两插脚之间位置上设置有顶压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挡板、芯模板和底板,所述挡板可相对于所述芯模板平移移动,所述芯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芯模板上,所述凸起贯穿所述挡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防脱杆,所述第一防脱杆贯穿所述挡板设置,所述第一防脱杆的末端设置有凸肩,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肩相顶抵配合的胶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防脱杆相同数量的通孔,所述第一防脱杆穿过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顶模上,所述胶塞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的第二防脱杆,所述第二防脱杆设置在所述顶模内,所述第二防脱杆用于防止所述顶模与所述底模在分离时发生脱离并带动所述挡板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等间距排布设置有多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43101.9U CN216760651U (zh) | 2022-02-21 | 2022-02-21 | 一种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43101.9U CN216760651U (zh) | 2022-02-21 | 2022-02-21 | 一种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760651U true CN216760651U (zh) | 2022-06-17 |
Family
ID=81956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343101.9U Active CN216760651U (zh) | 2022-02-21 | 2022-02-21 | 一种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760651U (zh) |
-
2022
- 2022-02-21 CN CN202220343101.9U patent/CN2167606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760651U (zh) | 一种充电器外壳的成型模具 | |
CN212072835U (zh) | 一种大倒扣的软胶产品吹气顶出模具 | |
CN214447725U (zh) | 一种新型精密型塑胶成型模具 | |
CN216139320U (zh) | 一种高精密模具接插件 | |
CN211389852U (zh) | 一种游戏摇杆双色模具 | |
CN206653615U (zh) | 一种加工气动接头钢珠座的塑料模具 | |
CN213533648U (zh) | 一种透明灯壳生产模具 | |
CN213472084U (zh) | 一种大灯透明壳体生产模具 | |
CN216683172U (zh) | 一种新型插头模具 | |
CN219338442U (zh) | 一种玩具的注塑成型模具 | |
CN216782561U (zh) | 一种带有倒扣脱模机构的注塑模具 | |
CN219988285U (zh) | 一种用于制造汽车abs刹车控制器的注塑模具结构 | |
CN216760778U (zh) | 一种注塑吹塑一体的成型模具 | |
CN215151464U (zh) | 一种平稳复位的光学镜片模具 | |
CN217169548U (zh) | 一种扫描枪的成型模具 | |
CN212147409U (zh) | 一种v型薄壁注塑件的侧脱模机构 | |
CN214773671U (zh) | 一种快速成型的模具 | |
CN215472726U (zh) | 风冷模具 | |
CN215320169U (zh) | 一种全部由筋条构成的软胶模具 | |
CN215434772U (zh) | 一种橡胶工具箱制造模具 | |
CN216100168U (zh) | 一种蓝牙音箱底座高效注塑模具 | |
CN219748764U (zh) | 一种模具、机床及生产线 | |
CN212021555U (zh) | 一种真空吸的模具结构 | |
CN218196378U (zh) | 一种大长径比的橡胶塞脱模治具 | |
CN215550490U (zh) | 一种用于转向灯面罩的模具成型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