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2502A - 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22502A CN103522502A CN201310275084.5A CN201310275084A CN103522502A CN 103522502 A CN103522502 A CN 103522502A CN 201310275084 A CN201310275084 A CN 201310275084A CN 103522502 A CN103522502 A CN 1035225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jection molding
- side form
- pin core
- gas
- gas v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4—Moulds having vent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包括:固定侧模;销芯,构造成沿轴向方向插入到固定侧模中;活动侧模,与固定侧模接合并且构造成形成用于注塑模制的腔体;以及第一气体出口,通过贯穿销芯而形成并且构造成将注塑模制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注塑模具包括固定侧模具板和活动侧模具板。通过将活动侧模具板与固定侧模具板紧密接触(因此称为“模具闭合”),在固定侧模具板与活动侧模具板之间形成一个或多个腔体,在所述腔体中注射熔融树脂并且模制出产品。将熔融树脂加压注射到腔体中以模制所述产品,并且一旦模制好的产品冷却并硬化,则将活动侧模具板与固定侧模具板分离(因此称为“模具打开”),并且将模制好的产品取出。在此,为了生产品质良好的产品,在注射熔融树脂时,需将腔体内的任何空气以及由熔融树脂产生的任何气体容易地排出所述模具。特别地,将焊线处的空气和气体排出是重要的,经由闸道(gate)注射的熔融树脂聚集在所述焊线处。
特别地,对于导光板、聚碳酸酯模具产品等(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高透明度或者使用包含大量玻璃的材料来模制所述产品),将在模制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或者残余气体容易地排出是必要的。
在典型的注塑模制中,在固定侧模具板与活动侧模具板相接的分模线(parting line)中设置有围绕腔体的小的通风间隙,以便将空气和气体排出腔体,并且在通风间隙的外周中形成有通风槽,以允许排出空气和气体。如果固定侧模具板与活动侧模具板之间的通风间隙过大,则在模制好的产品中经常出现毛刺(沿着分模线形成在模制好的产品周围的一种凸起(build-up)),需要将产品再加工并且会浪费树脂。可替换地,在腔体的下部中安装颗粒芯(具有形成在其侧壁上的大约0.01mm-0.05mm的间隙),或者使用推顶销(ejector pin)之间的精细间隙来排出空气和气体。然而,这些做法导致不足的通风效果,并且难以将这些构造与焊线或者空气或气体聚集之处对应地安装。因此,对于会产生大量气体的任何树脂来说,或者在模制需要高度透明的产品(诸如导光板或聚碳酸酯模具产品)时,产品缺陷常常是由气体造成的。
本发明的背景技术在韩国专利公开No.2012-0027643(日期:2012年3月22日;具有堆叠型通风芯的注塑模具(INJECTION MOULD WITHSTACKED TYPE VENT CORE))中披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该装置能改进由气体引起的产品品质方面的问题(诸如注量不足(short shot)、焊线、尺寸误差等),并且通过将注塑模制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至外部而缩短生产时间。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特征在于一种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包括:固定侧模;销芯(pin core),构造成在轴向方向上插入到固定侧模中;活动侧模,与固定侧模接合并且构造成形成用于注塑模制的腔体;以及第一气体出口,通过贯穿销芯而形成并且构造成将注塑模制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
销芯的顶面可与活动侧模的底面分离,以形成气体在其中移动的通路,该通路能够与第一气体出口联接。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可另外包括第二气体出口,所述第二气体出口通过使销芯的外周形成得小于固定侧模的内周而形成,并且所述第二气体出口构造成将注塑模制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经由销芯与固定侧模之间的间隙排出。
第一气体出口可通过贯穿销芯的中心部分而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可另外包括熔融树脂注射开口,该熔融树脂注射开口形成在固定侧模中并且构造成注射用于注塑模制的熔融树脂。
固定侧模可包括:第一模,构造成围绕销芯;第二模,构造成围绕腔体;以及第三模,构造成围绕固定侧模。
销芯可具有沟槽,该沟槽在在销芯的上部中形成于销芯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的通路的放大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可存在本发明的各种改变和实施例,因而将参照附图说明和描述特定的实施例。然而,这决不将本发明限于特定的实施例,而是本发明应当被解释为包括由本发明的理念和范围覆盖的所有改变、等同物和替换。贯穿本发明的说明书,当确认描述某种技术会规避本发明的要点时,将省略相关的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仅仅旨在描述特定的实施例,并且决不限制本发明。除非另外明确地使用,否则单数形式的表述包括复数形式的含义。在本说明书中,诸如“包括”或“包含”的表述旨在指明特性、数量、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者其组合,而不应被解释为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的特性、数量、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的任何存在和可能。
诸如“第一”和“第二”的术语可用在描述各个元件中,但是上述元件不受上述术语限制。上述术语仅用于将元件彼此区分。例如,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也可称为第二元件,反之亦然。术语“和/或”应包含多个所列举项目中的组合或者所述多个所列举项目中的任一个。
当一个元件被描述为“连接”或“通向”另一个元件时,其应当被解释成直接地连接或通向另一个元件,并且还应当被解释成可能存在介于其间的另一个元件。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通向”另一个元件,其应当被解释为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其他元件。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一些实施例。无论图号如何,相同或对应的元件将给定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将不重复对于所述相同或对应的元件的任何冗余的描述。
如在图1和图2中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可包括固定侧模100、销芯200、活动侧模300、第一气体出口400。
如在图1和图3中所示,固定侧模100可包括:第一模110,构造成围绕销芯200并且布置在固定侧模100的下部中;第二模120,布置在第一模110上方并且构造成围绕活动侧模300以形成腔体C;以及第三模130,布置在第二模120上方并且构造成围绕活动侧模300。
第一模110可使销芯200沿轴向方向插入在其中心中。如在图2中所示,销芯200可具有的其上部的外周比其下部的外周相对更小。
活动侧模300插入到形成在固定侧模100的插孔中,并且与固定侧模100紧密地接合。在此,腔体C可形成在活动侧模300与固定侧模100之间,所述腔体与使用者所期望的产品的形状相对应。
也即,在通过使活动侧模300插入在固定侧模100中而在活动侧模300与固定侧模100之间形成腔体C之后,将熔融树脂注射到活动侧模300与固定侧模100之间的腔体C中,并且然后使注入的熔融树脂硬化以形成产品的期望形状。
在注塑模制操作过程中,熔融的注入材料中会产生气体,并且所述气体会引起注塑模制过程中的问题。气体的产生引起产品的品质问题,诸如注量不足、焊线、尺寸误差等,并且除非气体从模具中适当地排出,否则注射压力变大,延长生产时间并且缩短模具的寿命。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包括第一气体出口400,该第一气体出口贯穿销芯200的中心部分(如在图1中所示),并且因此可将注塑模制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至外部并解决由所产生的气体引起的上述问题。
在第一气体出口400形成为贯穿销芯200的中心的同时,第一气体出口400的上部可与气体移动通路410联接,该气体移动通路由销芯200的顶面与活动侧模300的底面之间隔开的空间形成。
因此,注塑模制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在销芯200的顶面与活动侧模300的底面之间形成的气体移动通路410中移动,并且然后经由与气体移动通路410联接的第一气体出口400而排出至外部。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除了第一气体出口400外还包括第二气体出口500,以便将注塑模制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
通过将销芯200的外周形成得小于第一模110的内周而由销芯200与固定侧模100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气体出口500,以便允许注塑模制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至外部。
销芯200与固定侧模100之间的间隙应当形成得充分小以防止可注射到腔体C中的用于注塑模制的熔融树脂经由形成在固定侧模100与销芯200的上部中的间隙而流下。
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不仅包含贯穿销芯200中心部分的第一气体出口400,还包含形成在销芯200与固定侧模100之间的第二气体出口500,以便解决由注塑模制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引起的问题。
因此,注塑模制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容易地排出至外部,从而解决由注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引起的问题。
第一气体出口400可形成在销芯200的固定的中心部分(dead centerportion,死点部分)中。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认识到的是,通路410需要设置成允许腔体C与第一气体出口400联接,如上文所述。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可另外包括用以注射用于注塑模制的熔融树脂的熔融树脂注射开口。
熔融树脂注射开口可形成在固定侧模100的一侧上。
如在图2中所示,熔融树脂注射开口可形成在第一模110的上部中或第二模120的一侧上,以允许熔融树脂注射到腔体C中。
如在图3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可具有形成在销芯200上部中的沟槽510。
由于在销芯200上部中在销芯200的内部形成有沟槽510,因而注塑模制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经由形成在销芯200与固定侧模100之间的第二气体出口500容易地排出。
换言之,在第二气体出口500的上部需要充分窄以便防止熔融树脂向下流至第二气体出口500的同时,第二气体出口500的与所述上部联接的部分形成得足够宽以允许气体流动,并且因此注塑模制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容易地排出。
上述实施例包括各种形式。尽管不可能对所有可能的组合进行描述以说明所述各种形式,然而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其他的组合是可能的。因此,应当认识到的是,本发明包含属于所附权利要求的所有的其他替换、修改和改变。
Claims (7)
1.一种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包括:
固定侧模;
销芯,构造成沿轴向方向插入到所述固定侧模中;
活动侧模,与所述固定侧模接合并且构造成形成用于注塑模制的腔体;以及
第一气体出口,通过贯穿所述销芯而形成并且构造成将注塑模制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销芯的顶面与所述活动侧模的底面分离,以形成通路,气体在所述通路中移动,并且所述通路与所述第一气体出口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气体出口,所述第二气体出口通过使所述销芯的外周形成为小于所述固定侧模的内周而形成,并且所述第二气体出口构造成将注塑模制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经由所述销芯与所述固定侧模之间的间隙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气体出口通过贯穿所述销芯的中心部分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熔融树脂注射开口,所述熔融树脂注射开口形成在所述固定侧模中并且构造成注射用于注塑模制的熔融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固定侧模包括:
第一模,构造成围绕所述销芯;
第二模,构造成围绕所述腔体;以及
第三模,构造成围绕所述固定侧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销芯具有沟槽,所述沟槽在所述销芯的上部中形成于所述锁芯内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2-0072184 | 2012-07-03 | ||
KR1020120072184A KR101393614B1 (ko) | 2012-07-03 | 2012-07-03 | 사출성형 금형장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22502A true CN103522502A (zh) | 2014-01-22 |
Family
ID=49925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75084.5A Pending CN103522502A (zh) | 2012-07-03 | 2013-07-02 | 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722390B2 (zh) |
KR (1) | KR101393614B1 (zh) |
CN (1) | CN10352250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69353A (zh) * | 2020-04-24 | 2020-07-31 | 广东博智林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模具装置及成型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134480B1 (ko) | 2018-10-12 | 2020-07-16 | 정대욱 | 악세서리 부자재용 평면형 체인 |
KR102086810B1 (ko) * | 2019-08-29 | 2020-03-09 | 이춘성 | 금형 코어의 가스 배출장치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74116A (en) * | 1996-04-19 | 1999-02-23 | Nanbu Plastic Co., Ltd. |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having a divided degassing pin |
JP2004299084A (ja) * | 2003-03-28 | 2004-10-28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 射出成形用金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202071301U (zh) * | 2011-05-03 | 2011-12-14 | 宁波远东制模有限公司 | 一种多片式高效排气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39218A (en) * | 1989-07-07 | 1991-02-20 | Hitachi Ltd | Mold for molding of plastic lens |
KR0136506Y1 (ko) * | 1993-10-30 | 1999-05-15 | 윤종용 | 가스 배출장치가 설치된 사출성형기 |
KR950022959U (ko) * | 1994-01-31 | 1995-08-21 | 다공제품의 사출금형 | |
JPH1177764A (ja) * | 1997-09-05 | 1999-03-23 | Sekisui Chem Co Ltd | 射出成形金型用コアピン |
KR20070002979A (ko) * | 2005-06-30 | 2007-01-05 |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 사출성형용 금형 |
-
2012
- 2012-07-03 KR KR1020120072184A patent/KR10139361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
- 2013-06-21 JP JP2013130487A patent/JP572239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7-02 CN CN201310275084.5A patent/CN10352250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74116A (en) * | 1996-04-19 | 1999-02-23 | Nanbu Plastic Co., Ltd. |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having a divided degassing pin |
JP2004299084A (ja) * | 2003-03-28 | 2004-10-28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 射出成形用金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202071301U (zh) * | 2011-05-03 | 2011-12-14 | 宁波远东制模有限公司 | 一种多片式高效排气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69353A (zh) * | 2020-04-24 | 2020-07-31 | 广东博智林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模具装置及成型系统 |
CN111469353B (zh) * | 2020-04-24 | 2022-03-11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模具装置及成型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4012404A (ja) | 2014-01-23 |
JP5722390B2 (ja) | 2015-05-20 |
KR20140004472A (ko) | 2014-01-13 |
KR101393614B1 (ko) | 2014-05-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339032B1 (ko) | 금형 내 구조적 취약부분을 보강하기 위한 슬라이딩 코어를 갖는 이중사출금형 | |
CN101767406B (zh) | 一种成型手机导光板的模具及制造手机导光板的工艺 | |
KR20090111310A (ko) | 열경화성수지로 이루어지는 성형품의 제조방법 및 사출 성형장치 | |
CN103522502A (zh) | 用于注塑模制的装置 | |
JP2012204313A (ja) | 車両用灯具のレンズカバー | |
KR101221408B1 (ko) | 적층형 벤트코어가 장착된 사출성형 금형 | |
KR101039315B1 (ko) | 고진공 다이캐스팅용 금형장치 | |
KR101902327B1 (ko) | 커팅 밀핀을 가지는 금형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품 제조 방법 | |
JP2016203512A (ja) | 成形用金型、成形品及び成形品の成形方法 | |
JP5774891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前記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14773691U (zh) | 一种用于制备力学测试样品的模具 | |
KR100917678B1 (ko) | 정밀주조에 의한 수도계량기 패턴의 성형방법 | |
KR20100117260A (ko) | 다이캐스팅용 고진공 주조장치 | |
CN203752402U (zh) | 碳纤维复合材料塑料制品的成型模具 | |
KR20200047025A (ko) | 진공 금형 장치를 이용한 성형방법 | |
KR20210103080A (ko) | 품질향상을 위한 사출성형 금형장치 | |
KR101813677B1 (ko) | 사출 성형 장치 | |
CN212194066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用的排气结构 | |
CN102398326B (zh) | 加工新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型腔不垂直脱模产品的方法 | |
KR101360770B1 (ko) | 금형 내 구조적 취약부분을 보강하기 위한 슬라이딩 코어 및 앵귤러 핀을 가진 이중사출금형 | |
CN214645468U (zh) | 智能手机触屏笔的PCB-Holder注塑模具 | |
CN208714395U (zh) | 汽车出风口叶片和模具 | |
JP2004276529A (ja) | 中空成形品の成形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成形用金型 | |
WO2011065205A1 (ja) | 射出成形金型及び樹脂成形品 | |
JPH0478510A (en) | Production of hollow resin produc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