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6161B - 图传设备和具有该图传设备的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图传设备和具有该图传设备的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6161B
CN111466161B CN201980005396.XA CN201980005396A CN111466161B CN 111466161 B CN111466161 B CN 111466161B CN 201980005396 A CN201980005396 A CN 201980005396A CN 111466161 B CN111466161 B CN 1114661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pipe
board
substrate
heat co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53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66161A (zh
Inventor
詹雪超
张雅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466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6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66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61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9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09Outer radiating structures o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fins integrated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36Inner thermal coupling elements i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protrusions or depressions integrally formed in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传设备和具有该图传设备的无人机,所述图传设备包括:外壳(1),包括底壳(11)和侧部(12),侧部设有进风部(121)和出风部(122);显示屏(2),设在外壳上并与底壳相对设置,并且,显示屏和外壳形成一收容空间;电路板(3);设于收容空间内,并与外壳间隔设置;散热器(4),设于收容空间内,且散热器与进风部、出风部分别配合;第一导热基板(5),与电路板远离显示屏的一侧接触导热;以及第一热管(6),第一热管与第一导热基板、散热器分别接触导热;第一导热基板、第一热管与底壳间隔设置。本发明的图传设备能够进行快速散热,并具有较好的用户触摸体验。

Description

图传设备和具有该图传设备的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传设备和具有该图传设备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确保图传设备的满足防水性能,图传设备外壳的密封性通常涉及的较好,这就导致图传设备内部的热量大量集聚。热量大量集聚,会对图传设备的显示屏、图传设备内部的电路板等造成较大影响,例如,图传设备内部的电路板可能会因温度过高无法正常工作甚至烧毁。对于上述问题,通常会基于该图传设备的外壳将图传设备内部的热量传导至图传设备的外部,这就导致外壳上会集聚大量热量,用户触摸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传设备和具有该图传设备的无人机。
具体地,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传设备,所述图传设备包括:
外壳,包括底壳和侧部,所述侧部设有进风部和出风部;
显示屏,设在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底壳相对设置,并且,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外壳形成一收容空间;
电路板;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
散热器,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散热器与所述进风部、所述出风部分别配合;
第一导热基板,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接触导热;以及
第一热管,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所述散热器分别接触导热;
所述第一导热基板、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底壳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控制器和图传设备,所述机身上搭载有拍摄装置,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机身,并与所述拍摄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图传设备无线通信,并且所述控制器能够将所述拍摄装置采集的图像传输至所述图传设备;其中,所述图传设备包括:
外壳,包括底壳和侧部,所述侧部设有进风部和出风部;
显示屏,设在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底壳相对设置,并且,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外壳形成一收容空间;
电路板;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
散热器,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散热器与所述进风部、所述出风部分别配合;
第一导热基板,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接触导热;以及
第一热管,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所述散热器分别接触导热;
所述第一导热基板、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底壳间隔设置。
由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通过在图传设备的外壳内设置散热器、第一导热板和第一热管,第一导热基板、第一热管和外壳内的电路板基于导热方式将热量传递至散热器,并由散热器将热量传导至外壳的外部,实现快速散热的效果;同时,第一导热基板、第一热管与底壳间隔设置,尽可能避免热量传递导至外壳上,从而提高用户触摸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图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图传设备在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图传设备在又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图传设备在还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图传设备的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图传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图传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7B是图7A所示实施例的图传设备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图传设备的另一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图传设备的又一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机身;
200:控制器;
300:图传设备;1:外壳;11:底壳;12:侧部;121:进风部;1211:第一进风部;1212:第二进风部;122:出风部;123:第一侧部;124:第二侧部;125:第三侧部;126:第四侧部;127:电池槽;2:显示屏;3:电路板;31:射频板;32:图传板;33:图像处理板;4:散热器;41:风扇;42:第一散热器;421:通道;43:第二散热器;5:第一导热基板;51:第一导热区域;52:第二导热区域;6:第一热管;7:第二导热基板;8:第二热管;9:第三热管;10:供电电池;
400:拍摄装置;
500: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图传设备和具有该图传设备的无人机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传设备300,该图传设备300可包括外壳1、显示屏2、电路板3、散热器4、第一导热基板5和第一热管6。其中,外壳1包括底壳11和侧部12,本实施例的侧部12设有进风部121和出风部122。显示屏2设在外壳1上,并且,显示屏2与底壳11相对设置。可选的,显示屏2卡接在侧壁远离底壳11一侧的内圈。本实施例中,显示屏2和外壳1形成一收容空间,电路板3设于收容空间内,且电路板3与外壳1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散热器4设于收容空间内,且散热器4与进风部121、出风部122分别配合。第一导热基板5与电路板3远离显示屏2的一侧接触导热,第一热管6与第一导热基板5、散热器4分别接触导热,并且,第一导热基板5、第一热管6与底壳11间隔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图传设备300,通过在外壳1内设置散热器4、第一导热板和第一热管6,第一导热基板5、第一热管6和外壳1内的电路板3基于导热方式将热量传递至散热器4,并由散热器4将热量传导至外壳1的外部,实现快速散热的效果;同时,第一导热基板5、第一热管6与底壳11间隔设置,尽可能避免热量传递至外壳1上,从而提高用户触摸体验。
本实施例的外壳1大致呈长方体、正方体或其他形状。
本实施例中,侧部12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123和第二侧部124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部125和第四侧部126。可选的,第一侧部12和/或第二侧部124设有按键和/或接口,如开机按键、回放按键、存储卡接口、数据接口等。进风部121设于第三侧部125和/或第四侧部126,出风部122设于第三侧部125和/或第四侧部126,提高图传设备300的美观性。可选的,当外壳1呈长方体时,第一侧部123和第二侧部124为两个相对设置的短边,第三侧部125和第四侧部126为两个相对设置的长边,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结合图1、图2以及图5,进风部121可包括第一进风部1211,出风部122包括第一出风部,第一进风部1211和第一出风部相对设置在侧部12的两侧。例如,当外壳1呈长方体时,侧部12包括两个相对而设的长边和两个相对而设的短边。第一进风部1211可设于其中一长边上,第一出风部可设于另一长边上。
可选的,第一进风部1211包括一个或多个进风孔,或者其他进风结构。可选的,第一出风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出风孔,或者其他出风结构。以第一进风部1211包括多个进风孔、第一出风部包括多个出风孔为例,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部1211的多个进风孔与第一出风部的多个出风孔相对。可选的,第一进风部1211的中心与第一出风部的中心连线与短边大致平行。
参见图5,散热器4可包括风扇41和第一散热器42,该风扇41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进风口与第一进风部1211配合。可选的,进风口与第一进风部1211对准,如进风口与第一进风部1211正对。第一散热器42设于出风口一侧,出风口经第一散热器42与第一出风部配合。可选的,第一散热器42的一端与出风口对准,第一散热器42的另一端与第一出风部对准,如第一散热器42的一端与出风口正对,第一散热器42的另一端与第一出风部正对。
本实施例通过风扇41、第一散热器42以及第一进风部1211和第一出风部的配合,能够将收容空间内的热量及时散至外部,避免显示屏2、电路板3的工作受到影响。
结合图5、图6以及图8,本实施例的散热器4还可包括第二散热器43,该第二散热器43可设于风扇41进风口与第一进风部121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散热器43可包括基板和设于基板上的鳍片。通过第二散热器43与第一进风部1211的配合,将收容空间内的热量带入风扇41,再由第一散热器42将热量从第一出风部散出,对收容空间进一步散热。
此外,为进一步减少传递至外壳1的热量,在一实施例中,散热器4与底壳11间隔设置。本实施例的散热器4可通过快拆件与底壳11可拆卸连接,方便散热器4的安装与维修。可选的,该快拆件的材质为非导热材质如塑料,进一步避免热量由散热器4传递至外壳1上。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散热器4也可采用其他方式与底壳11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3、底壳11以及显示屏2大致平行,这种排布方式使得结构更加紧凑,能够减小图传设备300的厚度,从而减小图传设备300的体积;同时,这种排布方式有利于第一导热基本、第一热管6的放置。
本实施例的电路板3可设有发热元件如处理器、电阻等电子元件,第一导热基板5与电路板3远离显示屏2一侧的发热元件接触导热。可选的,第一导热基板5与电路板3远离显示屏2一侧的发热元件贴设,实现接触导热。
参见图5,本实施例的电路板3包括射频板31、图传板32和图像处理板33,其中,射频板31经图传板32与图像处理板33通信。本实施例的射频板31基于射频通信方式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可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图像,该图像可为单张图片,也可为视频流。图传板32负责将射频板31接收的图像传输至图像处理板33,图像处理板33可对图像进行处理,如去噪、增强等。
本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板33为一独立电路板3,若图像处理板33损坏,不会影响射频板31与图传板32的使用,且图像处理板33独立设置,方便更换与维修。本实施例的散热器4和图像处理板33可相对设置在射频板31与图传板32的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射频板31与图传板32为一整体。在另一实施例中,射频板31与图传板32为相互独立的电路板3,射频板31与图传板32并排设置。本实施例中,射频板31和图传板32其中一个损坏,不会影响另一块的使用,且射频板31和图传板32分开设置,方便射频板31和图传板32的更换与维修。可选的,射频板31与图传板32的排布方向与外壳1的短边大致平行,有利于结构的布局。
为将射频板31和/或图传板32产生的热量快速散走,可选地,结合图5和图6,第一导热基板5的一部分与射频板31和/或图传板32远离显示屏2的一侧接触导热,且第一导热基板5的另一部分与第一散热器42接触导热。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热基板5的一部分直接盖设在射频板31和/或图传板32远离显示屏2的一侧表面,射频板31和/或图传板32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传导至第一导热基板5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热管6设于第一导热基板5远离射频板31和图传板32的一侧,从而通过第一热管6将第一导热基板5上的热量快速传导至第一散热器42上。
参见图5,第一散热器42位于射频板31与图传板32的一侧,并且,第一散热器42设于底壳11与第一散热基板之间,通过第一散热器42隔开第一散热基板与底壳11,进一步防止第一散热板上的热量传递至外壳1。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6和图7A,第一导热基板5可包括第一导热区域51和第二导热区域52,其中,第一导热区域51与射频板31和/或图传板32远离显示屏2的一侧接触导热,第二导热区域52与第一散热器42接触导热。可选的,第一导热区域51盖设射频板31和图传板32远离显示屏2的一侧,以将射频板31和图传板32产生的热量尽快散走。可选的,第二导热区域52盖设第一散热器42,通过风扇41和第一散热器42的配合,将第二导热区域52上集聚的热量迅速散去。
进一步的,第一热管6的一部分与第一导热区域51接触导热,第一热管6的另一部分与第二导热区域52接触导热,通过第一热管6将第一导热区域51的热量更快地传导至第二导热区域52,使得第一导热基板5的热量尽快传导至第一散热器42而散出。
更进一步的,结合图7A和图7B,第二导热区域52与第一散热器42配合形成密封的通道421,通道421的一端与风扇41的出风口配合,通道421的另一端与第一出风部配合,提高散热效率。在一些例子中,通道421包括一个。在另一些例子中,通道421包括多个子通道,相邻子通道相互隔开。在本实施例中,相邻子通道之间可通过隔挡片隔开。可选的,隔挡片设于第一散热器42和第二导热区域52中的一个上,如隔挡片设于第一散热器42,第二导热区盖设隔挡片,即可形成多个子通道。可选的,隔挡片包括设于第二导热区域52的上隔挡片和设于第一散热器42的下隔挡片,上隔挡片和下隔挡片对应配合,形成多个子通道。
可选的,第一导热基板5设有凹槽,第一热管6至少部分嵌设在第一导热基板5的凹槽中,能够实现第一热管6与第一导热基板5之间的稳定接触。进一步的,第一导热基板5与第一热管6之间可设有导热填充材料,通过填充材料填充第一热管6与第一导热基板5之间的缝隙,确保第一热管6与第一导热基板5的充分接触,从而使得热量由第一导热基板5快速传导至第一热管6上。可选的,填充材料为粉末状或丝状的金属。
本实施例中,第一热管6的导热系数大于第一导热基板5的导热系数。可选的,第一热管6为铜管或其他材质。可选的,第一导热基板5为铝材质、镁材质或其他材质制成的基板,可考虑重量、体积、导热效率等因素来选择第一导热基板5的材质。
可选的,第一热管6呈扁平状,减小第一热管6的占用空间。当然,第一热管6也可设计为其他形状。
参见图8,本实施例的图传设备300还可包括第二导热基板7和第二热管8,其中,第二导热基板7与图像处理板33朝向显示屏2的一侧接触导热,第二热管8的一端与第二导热基板7接触导热,第二热管8的另一端与第一散热器42接触导热。本实施例通过第二导热基板7将图像处理板33的热量传导至第二热管8,再由第二热管8将第二导热基板7上的热量传导至第一散热器42,实现图像处理板33的散热。
可选的,第二热管8的一端设于第二导热基板7与显示屏2之间。
可选的,第二导热基板7设有凹槽,第二热管8至少部分嵌设在第二导热基板7的凹槽中,能够实现第二热管8与第二导热基板7之间的稳定接触。进一步的,第二导热基板7与第二热管8之间可设有导热填充材料,通过填充材料填充第二热管8与第二导热基板7之间的缝隙,确保第二热管8与第二导热基板7的充分接触,从而使得热量由第二导热基板7快速传导至第二热管8上。可选的,填充材料为粉末状或丝状的金属。
本实施例中,第二热管8的导热系数大于第二导热基板7的导热系数。可选的,第二热管8为铜管或其他材质。可选的,第二导热基板7为铝材质、镁材质或其他材质制成的基板,可考虑重量、体积、导热效率等因素来选择第二导热基板7的材质。
第二热管8呈扁平状,减小第二热管8的占用空间。当然,第二热管8也可设计为其他形状。
参见图9,本实施例的图传设备300还包括第三热管9,第三热管9设于图像处理板33与显示屏2之间,且第三热管9的一部分与显示屏2接触导热,第三热管9的另一部分至少与第一散热器42接触导热。本实施例通过第三热管9及时对显示屏2散热,防止显示屏2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热管9与第二热管8为同一部件,降低散热设计的成本且尽量减小散热结构给图传设备300增加的重量。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热管9与第二热管8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件,图像处理板33的散热结构以及显示屏2的散热结构独立,有利于实现图像处理板33与显示屏2的快速散热效果,且方便安装。
可选的,参见图9,第三热管9沿着侧部12边缘分布,防止第三热管9对其他结构造成安装困扰。并且,第三热管9与侧部12间隔设置,第三热管9上的热量不会大量传导至侧部12,从而确保外壳1具备良好的触摸体验。
本实施例中,可综合考虑显示屏2的散热需求、图传设备300的体积和重量设计等因素来确定第三热管9的数量。可选的,第三热管9包括两个,两个第三热管9的同一端通过焊接方式与显示屏2靠近图像处理板33的一端相连接。参见图9,其中一个第三热管9的另一端与第一散热器42接触导热,另一个第三热管9的另一端设于风扇41的进风口与第一进风部1211之间。可选的,另一个第三热管9的另一端与第二散热器43接触导热。
此外,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进风部121还可包括第二进风部1212,第二进风部1212对准图像处理板33,有利于外部气流进入收容空间,并带走图像处理板33的热量。可选的,第二进风部1212与图像处理板33正对。可选的,第二进风部1212包括一个或多个出风孔,或者其他出风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第一热管6、第二热管8、第三热管9均为专门的导热器件,为现有结构。
又结合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底壳11还设有电池槽127。图传设备300还可包括供电电池10以及设于电池槽127中的电连接部,该电连接部与上述实施例的电路板3电连接。供电电池10可插接在电池槽127中,并与电连接部接触而实现供电电池10与电路板3的电连接,从而通过供电电池10对图传设备300供电。
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机身100、控制器200和图传设备300。其中,机身100上搭载有拍摄装置400。可选的,拍摄装置400通过云台500搭载在机身100上,通过云台500对拍摄装置400进行增稳,该云台500可为单轴云台、两轴云台或三轴云台等。
进一步的,控制器200设于机身100,并且,该控制器200与拍摄装置400通信连接。本实施例的控制器200与图传设备300无线通信,具体的,控制器200与图传设备300的射频板31基于射频通信方式实现通信。本实施例的控制器200能够将拍摄装置400采集的图像传输至图传设备300。可选的,该控制器200可以是但不限于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传设备和具有该图传设备的无人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50)

1.一种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传设备包括:
外壳,包括底壳和侧部,所述侧部设有进风部和出风部;
显示屏,设在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底壳相对设置,并且,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外壳形成一收容空间;
电路板;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
散热器,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散热器与所述进风部、所述出风部分别配合;
第一导热基板,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接触导热;以及
第一热管,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所述散热器分别接触导热;
所述第一导热基板、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底壳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导热基板包括第一导热区域和第二导热区域,所述第一导热区域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接触导热,所述第二导热区域与所述散热器接触导热,所述第一热管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导热区域接触导热,所述第一热管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导热区域接触导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包括第一进风部,所述出风部包括第一出风部,所述第一进风部和所述第一出风部相对设置在所述侧部的两侧;
所述散热器包括风扇和设于风扇出风口一侧的第一散热器,所述风扇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部配合,所述风扇的出风口经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第一出风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设于风扇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部之间的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包括基板和设于基板上的鳍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底壳间隔设置,并通过快拆件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射频板、图传板和图像处理板,所述射频板经所述图传板与所述图像处理板通信;
所述射频板与所述图传板为一整体,或者,所述射频板与所述图传板并排设置;
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图像处理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射频板与所述图传板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的一部分与所述射频板和/或所述图传板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接触导热,所述第一导热基板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散热器接触导热;
所述第一热管设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远离所述射频板和所述图传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位于所述射频板与所述图传板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散热器设于所述底壳与所述第一散热基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区域与所述射频板和/或所述图传板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接触导热,所述第二导热区域与所述第一散热器接触导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区域与所述第一散热器配合形成密封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风扇的出风口配合,所述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多个子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传设备还包括第二导热基板和第二热管;
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与所述图像处理板朝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接触导热;
所述第二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热基板接触导热,所述第二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器接触导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管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与所述显示屏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还包括第二进风部,所述第二进风部对准所述图像处理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传设备还包括第三热管,所述第三热管设于所述图像处理板与所述显示屏之间,且所述第三热管的一部分与所述显示屏接触导热,所述第三热管的另一部分至少与所述第一散热器接触导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热管与所述第二热管为同一部件;或者,
所述第三热管与所述第二热管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热管沿着所述侧部边缘分布,并与所述侧部间隔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热管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三热管的同一端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显示屏靠近所述图像处理板的一端相连接;
其中一个第三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器接触导热,另一个第三热管的另一端设于所述风扇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部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和/或所述第二导热基板分别设有凹槽,所述第一热管至少部分嵌设在所述第一导热基板的凹槽中;和/或
所述第二热管的一部分嵌设在所述第二导热基板的凹槽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与所述第一热管之间设有导热填充材料;和/或
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与所述第二热管之间设有导热填充材料。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的导热系数;和/或
所述第二热管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第二导热基板的导热系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和/或所述第二热管为铜管,所述第一导热基板和/或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为铝材质或镁材质制成的基板。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和/或所述第二热管呈扁平状。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设有发热元件,所述第一导热基板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显示屏一侧的发热元件接触导热。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
所述第一侧侧部和/或所述第二侧部设有按键和/或接口;
所述进风部设于所述第三侧部和/或所述第四侧部,所述出风部设于所述第三侧部和/或所述第四侧部。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底壳以及所述显示屏大致平行。
26.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控制器和图传设备,所述机身上搭载有拍摄装置,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机身,并与所述拍摄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图传设备无线通信,并且所述控制器能够将所述拍摄装置采集的图像传输至所述图传设备;其中,所述图传设备包括:
外壳,包括底壳和侧部,所述侧部设有进风部和出风部;
显示屏,设在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底壳相对设置,并且,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外壳形成一收容空间;
电路板;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
散热器,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散热器与所述进风部、所述出风部分别配合;
第一导热基板,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接触导热;以及
第一热管,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所述散热器分别接触导热;
所述第一导热基板、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底壳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导热基板包括第一导热区域和第二导热区域,所述第一导热区域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接触导热,所述第二导热区域与所述散热器接触导热,所述第一热管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导热区域接触导热,所述第一热管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导热区域接触导热。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包括第一进风部,所述出风部包括第一出风部,所述第一进风部和所述第一出风部相对设置在所述侧部的两侧;
所述散热器包括风扇和设于风扇出风口一侧的第一散热器,所述风扇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部配合,所述风扇的出风口经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第一出风部配合。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设于风扇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部之间的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包括基板和设于基板上的鳍片。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底壳间隔设置,并通过快拆件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射频板、图传板和图像处理板,所述射频板经所述图传板与所述图像处理板通信;
所述射频板与所述图传板为一整体,或者,所述射频板与所述图传板并排设置;
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图像处理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射频板与所述图传板的两侧。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的一部分与所述射频板和/或所述图传板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接触导热,所述第一导热基板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散热器接触导热;
所述第一热管设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远离所述射频板和所述图传板的一侧。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位于所述射频板与所述图传板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散热器设于所述底壳与所述第一散热基板之间。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区域与所述射频板和/或所述图传板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接触导热,所述第二导热区域与所述第一散热器接触导热。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区域与所述第一散热器配合形成密封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风扇的出风口配合,所述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部配合。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多个子通道。
3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图传设备还包括第二导热基板和第二热管;
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与所述图像处理板朝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接触导热;
所述第二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热基板接触导热,所述第二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器接触导热。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管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与所述显示屏之间。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还包括第二进风部,所述第二进风部对准所述图像处理板。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图传设备还包括第三热管,所述第三热管设于所述图像处理板与所述显示屏之间,且所述第三热管的一部分与所述显示屏接触导热,所述第三热管的另一部分至少与所述第一散热器接触导热。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热管与所述第二热管为同一部件;或者,
所述第三热管与所述第二热管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件。
41.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热管沿着所述侧部边缘分布,并与所述侧部间隔设置。
42.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热管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三热管的同一端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显示屏靠近所述图像处理板的一端相连接;
其中一个第三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器接触导热,另一个第三热管的另一端设于所述风扇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部之间。
43.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和/或所述第二导热基板分别设有凹槽,所述第一热管至少部分嵌设在所述第一导热基板的凹槽中;和/或
所述第二热管的一部分嵌设在所述第二导热基板的凹槽中。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与所述第一热管之间设有导热填充材料;和/或
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与所述第二热管之间设有导热填充材料。
45.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的导热系数;和/或
所述第二热管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第二导热基板的导热系数。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和/或所述第二热管为铜管,所述第一导热基板和/或所述第二导热基板为铝材质或镁材质制成的基板。
47.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和/或所述第二热管呈扁平状。
4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设有发热元件,所述第一导热基板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显示屏一侧的发热元件接触导热。
4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
所述第一侧侧部和/或所述第二侧部设有按键和/或接口;
所述进风部设于所述第三侧部和/或所述第四侧部,所述出风部设于所述第三侧部和/或所述第四侧部。
5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底壳以及所述显示屏大致平行。
CN201980005396.XA 2019-01-25 2019-01-25 图传设备和具有该图传设备的无人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4661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73144 WO2020150995A1 (zh) 2019-01-25 2019-01-25 图传设备和具有该图传设备的无人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6161A CN111466161A (zh) 2020-07-28
CN111466161B true CN111466161B (zh) 2021-06-18

Family

ID=71679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539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466161B (zh) 2019-01-25 2019-01-25 图传设备和具有该图传设备的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6161B (zh)
WO (1) WO2020150995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1739A (zh) * 2008-04-28 2009-11-04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及其散热装置
CN204925875U (zh) * 2015-07-09 2015-12-30 佛山市森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集成的aio电脑一体机
CN206402613U (zh) * 2016-12-29 2017-08-11 重庆零度智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组件及无人机
CN108702855A (zh) * 2017-12-19 2018-10-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结构、遥控设备、无人机套装
CN208029299U (zh) * 2018-04-13 2018-10-30 北京中科遥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29198U (en) * 2007-06-27 2008-03-21 Wistron Corp Heat-dissipating module connecting to a plurality of heat-generating components and motherboard using the heat-dissipating module
JP5775062B2 (ja) * 2012-12-27 2015-09-09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1739A (zh) * 2008-04-28 2009-11-04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及其散热装置
CN204925875U (zh) * 2015-07-09 2015-12-30 佛山市森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集成的aio电脑一体机
CN206402613U (zh) * 2016-12-29 2017-08-11 重庆零度智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组件及无人机
CN108702855A (zh) * 2017-12-19 2018-10-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结构、遥控设备、无人机套装
CN208029299U (zh) * 2018-04-13 2018-10-30 北京中科遥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50995A1 (zh) 2020-07-30
CN111466161A (zh)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0342B2 (en) Camera heat sink
US728932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waterproof and 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JP6491316B2 (ja) 画像取込モジュール、及び航空機
EP2525632B1 (en) Systems for circuit board heat transfe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EP170160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waterproof 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US11122707B2 (en) Raised pathway heat sink
KR20200049620A (ko) 안테나 장치
JP7329757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に対して取り付け可能な外付け冷却ユニット
WO2019061096A1 (zh) 机壳组件及具有其的拍摄设备
KR20140026612A (ko) 열관리 특징부를 갖는 전자 디바이스 인클로져 및 히트 싱크 구조체
JP2017069500A (ja) 電子機器の放熱構造
CN111466161B (zh) 图传设备和具有该图传设备的无人机
CN207543209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工业相机
WO2019024567A1 (zh) 电磁屏蔽结构及具有此电磁屏蔽结构的电子设备
JP4320401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実装方法
JP2011066039A (ja) 無線通信装置
TWI607675B (zh) Dc/dc電源模組及dc/dc電源系統組裝結構
CN112639671A (zh) 电子装置
CN210244901U (zh) 一种led显示屏
CN210183285U (zh) 接线盒、光伏组件和幕墙
RU2659042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крытого монтажа устанавливаемого в здании электро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CN211239923U (zh) 摄像装置及无人驾驶设备
CN220067542U (zh) 图像获取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2006278359A (ja) 電子機器、支持ユニット、電子機器の冷却システム及び電子機器の冷却方法
JPH1187959A (ja) 放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