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02613U - 一种温控组件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控组件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02613U
CN206402613U CN201621474813.5U CN201621474813U CN206402613U CN 206402613 U CN206402613 U CN 206402613U CN 201621474813 U CN201621474813 U CN 201621474813U CN 206402613 U CN206402613 U CN 206402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flow
temperature control
control component
camera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748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连红奎
潘兴强
杨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rotech Chongqing Intelligence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erotech Chongqing Intelligence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rotech Chongqing Intelligence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erotech Chongqing Intelligence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748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02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02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02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控组件及无人机,涉及电子设备领域。一种温控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镜头模组和电子模块。温控组件包括散热器和外壳,外壳内部形成通风通道,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分别与通风通道连通。散热器设置在通风通道内并与电子模块接触,进风口用于将外部的气流通过散热器导入至电子模块以对电子模块散热,经过电子模块的气流通过通风通道导向镜头模组,以对镜头模组散热或加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其采用了上述的温控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控组件及无人机能通过电子模块加热的气流直接向镜头模组进行加热或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温控组件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温控组件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无人机的主要发热元件为主板上的主芯片,一般采用 风扇和散热器结合的方式进行散热。由于无人机风行时间的限制,所以较少考虑摄像头的温度影响。然而镜头的工作温度一般在10℃-50℃,在高于55℃时镜头成像质量就会下降,严重影响客户满意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组件,其能够实现镜头模组的加热和散热,将镜头模组的工作温度保持在较窄的温度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其能够实现镜头模组的加热和散热,将镜头模组的工作温度保持在较窄的温度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温控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镜头模组和电子模块。述温控组件包括散热器和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通风通道,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与所述通风通道连通。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通风通道内并与所述电子模块接触,所述进风口用于将外部的气流通过所述散热器导入至所述电子模块以对所述电子模块散热,经过所述电子模块的气流通过所述通风通道导向所述镜头模组,以对所述镜头模组散热或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包括基板和多个第一散热片,所述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电子模块接触于所述第一侧面,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并行设置,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片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与所述通风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多个第二散热片,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并行设置,所述第二散热片沿其宽度方向朝向所述进风口,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散热片之间形成第一均流通道,所述第一均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对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多个第三散热片,多个所述第三散热片并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且通过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与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间隔设置,并且两个相邻的第三散热片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通道,并且所述第二导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均流通道和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多个第四散热片,多个所述第四散热片并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且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和多个所述第三散热片之间。多个所述第四散热片沿其宽度方向朝向所述进风口,并且相邻的两个第四散热片之间形成第二均流通道,所述第二均流通道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对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片上远离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端部和所述第四散热片上远离所述第三散热片的端部围成第三均流通道,所述第三均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均流通道和第二均流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三均流通道两端的第二散热片和所述第四散热片连接,以将所述第三均流通道的两端封闭。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还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散热片上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三散热片上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片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高度,所述第四散热片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三散热片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还开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导流通道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进风口,所述风扇通过所述进风口将气流导入至所述第二散热片和所述第四散热片。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镜头和IMU板,所述镜头暴露于所述外壳,所述IMU板设置于所述镜头靠近所述散热器的一侧,并且经过所述电子模块的气流通过所述通风通道导向所述IMU板和所述镜头。
一种无人机,包括电子模块、镜头模组和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散热器和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通风通道,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与所述通风通道连通,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通风通道内并与所述电子模块接触,所述进风口用于将外部的气流通过所述散热器导入至所述电子模块以对所述电子模块散热,经过所述电子模块的气流通过所述通风通道导向所述镜头模组,以对所述镜头模组散热或加热。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控组件和无人机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风扇将通风通道内的气流流动起来,气流流经电子模块,将电子模块产生的热量带走,完成电子模块的散热,并且经过电子模块加热的气流被导向镜头模组,以在低温环境下对镜头模组加热或者在高温环境下对镜头模组散热,使得镜头模组的工作温度保持在一个较窄的温度范围内,保证镜头模组的工作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与风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0-镜头模组;111-镜头;112-IMU板;120-电子模块;130-超声波发生器;200-温控组件;210-散热器;211-基板;2111-第一侧面;2112-第二侧面;212-第一散热片;2121-第一导流通道;2122-第一盖板;213-第二散热片;2131-第一均流通道;214-第三散热片;2141-第二导流通道;2142-第二盖板;215-第四散热片;2151-第二均流通道;216-第三均流通道;217-安装空间;220-外壳;221-通风通道;222-进风口;223-第一出风口;224-第二出风口;225-底板;226-侧板;230-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未标),其可以为无人机、云台或相机等。该电子设备包括镜头模组110、电子模块120以及温控组件200。镜头模组110和电子模块120分别与温控组件200连接。温控组件200用于给电子模块120散热,并且温控组件200将经过电子模块120加热的气流导向镜头模组110,以向镜头模组110加热或散热。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镜头模组110包括镜头111以及IMU板112,IMU板112设置于镜头111的一侧。具体地,IMU板112通过隔热件(图未标)设置于镜头111的一侧。隔热件可以为隔热垫、陶瓷或塑料等导热系数较差的材料。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超声波发生器130,超声波发生器130设置于电子模块120与镜头模组110之间,即温控组件200引导的气流依次经过电子模块120、超声波发生器130、IMU板112和镜头111。应当理解,超声波发生器130也可以不设置在镜头模组110和电子模块120之间,也可以设置于其他位置,即温控组件200引导的气流也可以不经过超声波发生器130。
温控组件200包括散热器210和外壳220。外壳220内部形成通风通道221,并且,外壳220上还开设有进风口222和第一出风口223,进风口222和第一出风口223分别与通风通道221连通,散热器210设置于通风通道221内并与电子模块120接触,进风口222用于将外部的气流通过散热器210导入至电子模块120以对电子模块120散热,经过电子模块120的气流通过通风通道221导向镜头模组110,以对镜头模组110加热或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镜头模组110和超声波发生器130均设置于通风通道221,以使气流可以给超声波发生器130散热,以及对镜头模组110加热或散热。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20包括底板225和侧板226,底板225与侧板226相连,进风口222开设于底板225上,第一出风口223开设于侧板226,并且镜头模组110邻近于第一出风口223设置,或者镜头模组110通过第一出风口223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镜头111通过第一出风口223伸出于外壳220,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镜头111也可以不设置于第一出风口223,镜头111也可以直接贯穿外壳220并伸出于外壳220。IMU板112设置于镜头111靠近散热器210的一侧,使得经过电子模块120加热的气流分别向IMU板112和镜头111加热或散热。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21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210包括基板211和第一散热片212。
其中,基板2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2111和第二侧面2112,电子模块120接触第一侧面2111,第一散热片212设置在第二侧面2112,电子模块120通过基板211将大部分热量由第一侧面2111传导至第二侧面2112,传递至第二侧面2112的热量散发至第二侧面2112一侧的气流中。通过基板211将电子模块120的热量进行扩散,降低电子模块120产生的热流密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片212为多个,多个第一散热片212并行设置在第二侧面2112,优选地,多个第一散热片212相互平行。并且,第一散热片212沿其宽度方向垂直于第二侧面2112。另外,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散热片212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导流通道2121,第一导流通道2121与通风通道221连通,并且,第一导流通道2121的一端朝向第一出风口223。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流通道2121也可以不朝向第一出风口223,第一导流通道2121只要与通风通道221连通即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210还包括与进风口222相对的第二散热片213,第二散热片213为多个,多个第二散热片213分别与多个第一散热片212一一对应连接,具体的,第二散热片21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散热片212的一端。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散热片213也可以不与第一散热片212一一对应连接,也可以交错且平行设置。
另外,多个第二散热片213并行设置在第二侧面2112,优选地,多个第二散热片213相互平行。并且,第二散热片213沿其宽度方向垂直于第二侧面2112。每两个相邻的第二散热片213之间形成第一均流通道2131,第一均流通道2131与第一导流通道2121对应连通,以将气流均匀地导入至第一导流通道2121。
应当理解,第一均流通道2131与第一导流通道2121可以一一对应连通,也可以是一个第一均流通道2131与多个第一导流通道2121连通,也可以是一个第一导流通道2121与多个第一均流通道2131连通。通过进风口222导入的气流会通过多个第一均流通道2131均匀导入至电子模块12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210还可包括第三散热片214,第三散热片214位于第一散热片212设置第二散热片213的一侧。第三散热片214为多个,多个第三散热片214并行设置在第二侧面2112上,优选地,多个第三散热片214相互平行。并且,第三散热片214沿其宽度方向垂直于第二侧面2112。另外,每两个第三散热片214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通道2141,第二导流通道2141与第一均流通道2131和第一导流通道2121连通,以将一部分气流通过第二导流通道2141导出。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210还可包括与进风口222相对的第四散热片215,第四散热片215为多个,多个第四散热片215分别与多个第三散热片214一一对应连接。具体地,第四散热片215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散热片214上靠近第二散热片213的一端。应当理解,第四散热片215与第三散热片214也可以不是一一对应连接,也可以是交错且平行设置。
另外,多个第四散热片215并行设置在第二侧面2112,优选地,多个第四散热片215相互平行。并且,第四散热片215沿其宽度方向垂直于第二侧面2112。每两个相邻的第四散热片215之间形成第二均流通道2151,第二均流通道2151与第二导流通道2141对应连通,以将气流均匀地导入至第二导流通道2141。
应当理解,第二均流通道2151与第二导流通道2141可以一一对应连通,也可以是一个第二均流通道2151与多个第二导流通道2141连通,也可以是一个第二导流通道2141与多个第二均流通道2151连通。通过所述进风口222导入的气流会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均流通道2131均匀导入至所述电子模块12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散热片213远离第一散热片212的端部与多个第四散热片215远离第三散热片214的端部围成第三均流通道216,第三均流通道216分别与第一均流通道2131和第二均流通道2151连通,第一均流通道2131和第二均流通道2151分别设置于第三均流通道216的两侧,以将气流均匀地导至第一均流通道2131和第二均流通道2151。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第三均流通道216的设置。
进一步地,位于第三均流通道216两端的第二散热片213和第四散热片215相连接,以将第三均流通道216的两端封闭起来,使得流动的气流可以全部通过第一均流通道2131和第二均流通道2151分别导至第一导流通道2121和第二导流通道2141。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位于第三均流通道216两端的第二散热片213和第四散热片215也可以不相连。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散热器210还包括第一盖板2122和第二盖板2142,第一盖板2122盖设在第一散热片212上远离第二侧面2112的一侧,以使第一导流通道2121的导向性更强。第二盖板2142盖设在第三散热片214上远离第二侧面2112的一侧,以使第二导流通道2141的导向性更强。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盖板2122和比第二盖板2142也可以不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散热片213的高度低于第一散热片212的高度,第四散热片215的高度低于第三散热片214的高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片212的高度与第三散热片214的高度相等。第二散热片213的高度与第四散热片215的高度相等。由于第二散热片213以及第四散热片215的高度低于第一散热片212以及第三散热片214,位于第二散热片213和第四散热片215上方形成安装空间217,并且安装空间217朝向进风口222。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散热片213的高度也可以与第一散热片212的高度相等,第四散热片215的高度和第三散热片214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地,外壳220上还开设有第二出风口224,第二出风口224贯穿外壳220,第二导流通道2141朝向第二出风口224,以将通过第二导流通道2141的气流直接导出至外壳220外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224与第一出风口223相对开设于侧板226上。应当理解,第一出风口223和第二出风口224的设置方式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出风口223和第二出风口224分别开设于相邻的侧板226。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温控组件200还包括风扇230。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210与风扇230连接的结构示意图。风扇230设置于进风口222处,具体地,风扇230安装于安装空间217,并且,第三均流通道216位于基板211与风扇230之间。风扇230由进风口222将气流导向由第二散热片213构成的第一均流通道2131、由第四散热片215构成的第二均流通道2151以及第三均流通道216。风扇230从外壳220外部将气流引入外壳220。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风扇230的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风扇230将外壳220外部的气流通过进风口222引向由第二散热片213构成的第一均流通道2131、由第四散热片215构成的第二均流通道2151以及第三均流通道216,再通过第一均流通道2131、第二均流通道2151和第三均流通道216引至电子模块120,给电子模块120散热,经过电子模块120加热的气流分别均流到第一均流通道2131和第二均流通道2151,再分别导向第一导流通道2121和第二导流通道2141。通过第一导流通道2121的气流导向至通风通道221,继而通过通风通道221流经超声波发生器130以及镜头模组110,给超声波发生器130散热,以及给镜头模组110散热或加热,然后通过第一出风口223流出外壳220。另外,分流至第二导流通道2141的气流直接由第二导流通道2141通过第二出风口224导出外壳220。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的均流通道仅需达到使从进风口222导入的气流均匀流至电子模块120即可,因此可仅有由第二散热片213构成的第一均流通道2131。则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第三均流通道216、第四散热片215以及由第四散热片215构成的第二均流通道2151的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温控组件200,散热器210作为系统的整体支撑结构,给电子模块120提供支撑。并且该电子设备通过风扇230从进风口222外部将气流引入并通过散热器210导向电子模块120,给电子模块120散热,经过电子模块120加热的气流通过通风通道221导向至镜头模组110,以向镜头模组110进行散热或加热,即在低温环境下向镜头模组110加热,在高温环境下给镜头模组110散热。该温控组件200同时给电子模块120和镜头111进行散热,并且也将IMU板112的温度变化范围保持在一个较小的区间,确保IMU板112检测的精度。进一步地,该电子设备提供了一体化的温控方案,减小了电子设备对系统的功率需求。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2、图3以及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和温控组件200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二实施例中取消了外壳220上的第二出风口224的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风扇230通过进风口222将气流引入至外壳220内,通过第三均流通道216,将气流均匀地分流到第一均流通道2131和第二均流通道2151。流经第一均流通道2131的气流通过第一导流通道2121导向通风通道221,再通过通风通道221导向镜头模组110,从第一出风口223排出。流经第二均流通道2151的气流通过第二导流通道2141导出,在外壳220内循环至通风通道221,再从第一出风口223导出。完成电子模块120的散热以及对镜头模组110的加热或散热。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散热片214以及第四散热片215为可选部件。具体地,由于本实施例中仅设置第一出风口223,因此,仅需经过电子模块120的气流通过由第一散热片212构成的第一导流通道2121导至第一出风口223即可。即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取消第三散热片214、由第三散热片214构成的第二导流通道2141、第四散热片215以及由第四散热片215构成的第二均流通道2151。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图未示),该无人机包括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110、电子模块120以及温控组件200,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110、电子模块120以及温控组件2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110、电子模块120以及温控组件200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相同。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电子模块120为无人机主芯片。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通过风扇230从进风口222外部将气流引入并通过散热器210导向电子模块120,给电子模块120散热,经过电子模块120加热的气流通过通风通道221导向至镜头模组110,以向镜头模组110进行散热或加热。该无人机有效地降低主芯片的温度,使得无人机性能更稳定,同时使得无人机可以运行更多的功能模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温控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镜头模组和电子模块,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散热器和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通风通道,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与所述通风通道连通,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通风通道内并与所述电子模块接触,所述进风口用于将外部的气流通过所述散热器导入至所述电子模块以对所述电子模块散热,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电子模块的气流通过所述通风通道导向所述镜头模组,以对所述镜头模组散热或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基板和多个第一散热片,所述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电子模块接触于所述第一侧面,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并行设置,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片之间形成第一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与所述通风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多个第二散热片,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并行设置,所述第二散热片沿其宽度方向朝向所述进风口,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散热片之间形成第一均流通道,所述第一均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对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多个第三散热片,多个所述第三散热片并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且通过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与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间隔设置,并且两个相邻的第三散热片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通道,并且所述第二导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均流通道和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多个第四散热片,多个所述第四散热片并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且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和多个所述第三散热片之间,多个所述第四散热片沿其宽度方向朝向所述进风口,并且相邻的两个第四散热片之间形成第二均流通道,所述第二均流通道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对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片上远离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端部和所述第四散热片上远离所述第三散热片的端部围成第三均流通道,所述第三均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均流通道和第二均流通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控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三均流通道两端的第二散热片和所述第四散热片连接,以将所述第三均流通道的两端封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散热片上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三散热片上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片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高度,所述第四散热片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三散热片的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开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导流通道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进风口,所述风扇通过所述进风口将气流导入至所述第二散热片和所述第四散热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温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镜头和IMU板,所述镜头暴露于所述外壳,所述IMU板设置于所述镜头靠近所述散热器的一侧,并且经过所述电子模块的气流通过所述通风通道导向所述IMU板和所述镜头。
14.一种无人机,包括电子模块和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温控组件,所述电子模块与所述散热器接触,所述镜头模组安装于所述通风通道内。
CN201621474813.5U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温控组件及无人机 Active CN206402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4813.5U CN206402613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温控组件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4813.5U CN206402613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温控组件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02613U true CN206402613U (zh) 2017-08-11

Family

ID=59515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74813.5U Active CN206402613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温控组件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026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9603A (zh) * 2018-04-16 2019-10-29 中光电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温控设备
CN111213439A (zh) * 2018-12-13 2020-05-2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466161A (zh) * 2019-01-25 2020-07-2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图传设备和具有该图传设备的无人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9603A (zh) * 2018-04-16 2019-10-29 中光电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温控设备
US11634221B2 (en) 2018-04-16 2023-04-25 Coretronic Intelligent Robotics Corporatio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ystem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equipment
CN111213439A (zh) * 2018-12-13 2020-05-2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213439B (zh) * 2018-12-13 2022-04-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466161A (zh) * 2019-01-25 2020-07-2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图传设备和具有该图传设备的无人机
WO2020150995A1 (zh) * 2019-01-25 2020-07-3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图传设备和具有该图传设备的无人机
CN111466161B (zh) * 2019-01-25 2021-06-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图传设备和具有该图传设备的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02613U (zh) 一种温控组件及无人机
CN107113996B (zh) 用于液体浸没冷却型电子器件的外壳
TWI303552B (en) Liquid cooling system
US20080314559A1 (en) Heat exchange structure and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5535740B2 (ja) 熱媒体加熱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070058339A1 (en) High velocity air cooling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RU2455577C2 (ru)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оздухоснабжения
TWI303306B (zh)
TR201816571T4 (tr) İnverter isi yayilim ci̇hazi ve i̇nverter
EP4149227A1 (en) Cooling system and cooling device
CN105071011B (zh) 一种用于有源相控阵天线的冷却板
CN105005368B (zh) 一种风冷散热装置
CN112243339B (zh) 一种双循环散热系统
WO2017211133A1 (zh) 防尘散热模组及投影装置
US10064309B2 (en) Shelf thermostat device and thermostat system
US11291143B2 (en) Cooling design for electronics enclosure
US10015914B2 (en) Enclosures and methods of managing heat in heat generating modules
CN110391598A (zh) 电子冷却模块
CN213152665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101029A (zh) 交换机
KR101654254B1 (ko) 3d프린터에 의하여 제조되는 액체 냉각식 하우징
US20070139888A1 (en) Heat transfer system
CN101415310A (zh) 散热装置
CN110325015A (zh) 电子装置
CN206402122U (zh) 一种风冷式高频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Temperature control components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0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1

Pledgee: XinDa national equity investment fund (Shanghai) partnership (L.P.)

Pledgor: ZEROTECH (BEIJI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Ltd.|CHONGQING ZERO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799000121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100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1

Pledgee: XinDa national equity investment fund (Shanghai) partnership (L.P.)

Pledgor: CHONGQING ZERO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79900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