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3630A - 一种同轴接触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轴接触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3630A
CN111463630A CN202010342824.2A CN202010342824A CN111463630A CN 111463630 A CN111463630 A CN 111463630A CN 202010342824 A CN202010342824 A CN 202010342824A CN 111463630 A CN111463630 A CN 111463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onductor
elastic
piece
insulat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28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理
陆文举
邹紫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ayang Aerospac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ayang Aerospac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ayang Aerospac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ayang Aerospac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28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36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3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36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1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轴接触件,包括相互对接的浮动组件和固定组件,浮动组件和固定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弹性间隔抵靠的弹性件和用于浮动限位的挡圈;浮动组件包括内导体合件以及套设在内导体合件外部的第一外壳合件,内导体合件与第一外壳合件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介质;固定组件包括能与内导体合件对接的转接孔合件,以及套设在所述转接孔合件外部的第二外壳合件,转接孔合件与第二外壳合件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介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轴接触件,接触件接电缆后安装在集成模块中,能够实现自身浮动,电缆可固定不动,同时满足电气性能要求,特别适用于有防水密封,电缆需线束绑扎固定处理的使用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同轴接触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射频同轴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轴接触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高频率的发展,特别是对集成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的可靠性,密封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射频同轴连接器主要用来实现射频信号的转接和传输,广泛应用于通讯系统、微波测量系统以及仪器仪表等领域。射频同轴连接器通常情况下包括同轴装配在一起的外导体、内导体以及内、外导体之间的绝缘体;按其实现的功能划分,可分为配接电缆连接器、微带连接器及转接器等类型。
配接电缆射频同轴连接器主要用于与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实现信号的传输,射频同轴电缆由芯线、屏蔽层和绝缘层组成,连接器与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就是将电缆芯线与连接器内导体连接,将电缆屏蔽层与连接器外壳连接,连接时还要保证特性阻抗的连续性,以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
上述射频同轴连接器在生产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当电缆弯曲或者热胀冷缩时,其芯线往往会带动连接器的内导体伸缩,这就是业内常说的缩针现象,此种现象一旦出现,轻则造成连接器内部结构尺寸的改变,重则直接会导致内导体与适配连接器断开,出现接触不良或断路的问题。
现有技术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了改进,例如,专利申请号:CN201210291892.6 ,专利名称:配接电缆射频同轴连接器,公开了配接电缆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外导体及装配在外导体中的内导体,所述外导体中设有绝缘的硬质止退体,所述硬质止退体位于内导体的后端处且具有供对应同轴电缆的芯线穿过的过线孔,当该连接器与对应的同轴电缆连接后,同轴电缆的屏蔽层挡止硬质止退体在外导体中向后的移动,硬质止退体抵住内导体并阻止内导体在外导体中向后移动。现有技术虽然设置了硬质止退体阻止内导体在外导体中向后移动,解决现有的配接电缆射频同轴连接器的缩针问题,但是依然不能吸收对接时产生的机械应力,无法解决同轴电缆位移的问题。
对于集成模块中的射频同轴接触件而言,不仅需要实现射频信号的传输,还需要射频同轴接触件在集成模块中能自由浮动,满足机械安装的可靠要求;同时由于集成模块对密封要求的提高,需要对集成模块进行密封处理;另外对于长的集成电缆组件,需要对电缆组件进行线束处理,绑扎固定。
现有技术的射频同轴接触件,为满足连接器的浮动要求,多采用连接器跟随电缆自由浮动,存在的问题是:电缆不能固定;特别是对于较长的集成电缆组件,不固定电缆,连接器尾端受力较大,可靠性大大降低;同时也无法满足有防水、密封要求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同轴接触件,接触件接电缆后安装在集成模块中,能够实现自身浮动,电缆可固定不动,同时满足电气性能要求,特别适用于有防水密封,电缆需线束绑扎固定处理的使用环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同轴接触件,包括相互对接的浮动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浮动组件和所述固定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弹性间隔抵靠的弹性件和用于浮动限位的挡圈;浮动组件包括内导体合件以及套设在所述内导体合件外部的第一外壳合件,所述内导体合件与所述第一外壳合件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介质;固定组件包括能与所述内导体合件对接的转接孔合件,以及套设在所述转接孔合件外部的第二外壳合件,所述转接孔合件与所述第二外壳合件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介质。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外壳合件包括中通的第一外导体,所述第一外导体的一端的外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簧片,所述第一外导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壳合件对接。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内导体合件包括穿设在所述第一绝缘介质内的中心导体,以及将第一绝缘介质和中心导体组装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合件腔体内部的弹性导体。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环形结构的所述弹性导体一端嵌设在所述第一绝缘介质与所述第一外导体之间;所述弹性导体另一端弹性嵌设在所述第一绝缘介质与所述第二外导体之间。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外导体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挡圈配合提供浮动限位的空间。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弹性导体另一端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抵靠在所述第一绝缘介质上的弹性舌簧,所述弹性舌簧与所述第二外导体弹性接触。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中心导体包括与所述转接孔合件对应插接的针端,以及穿设在所述第一外导体内的对接端;所述针端与所述对接端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绝缘介质穿设套接的限位段。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二外壳合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外导体对接的对接套管,所述对接套管一端设置有环槽二,所述对接套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插入电缆的插入端。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转接孔合件包括通过第二绝缘介质支撑的转接孔,转接孔两端设置有内孔,一端的内孔与所述中心导体弹性接触,另一端的内孔与插接入所述第二外壳合件的电缆的芯线固定。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对接套管靠近所述插入端的一侧的外部设置有环台,所述对接套管的外部套设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活动限定在所述环台和所述第一外壳合件之间构成的活动收纳腔内。
本发明解决了技术背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接触件,接触件接电缆后安装在集成模块中,能够实现自身浮动,电缆可固定不动,同时满足电气性能要求,特别适用于有防水密封,电缆需线束绑扎固定处理的使用环境。
轴接触件通过挡圈将浮动组件与固定组件活动限位组合,并通过弹性件实现浮动;弹性导体的弹性舌簧与第二外导体实现弹性接触,中心导体的针端与转接孔通过针孔插合实现弹性接触,既满足机械性能又满足电气性能;通过电缆将第二外壳合件与转接孔合件固定连接;从而满足了接触件接电缆安装后,能实现连接器自身浮动,能保证电缆固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安装在集成模块中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安装在集成模块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其中,1-浮动组件,11-第一外壳合件,111-簧片,112-第一外导体,12-内导体合件,121-弹性导体,122-第一绝缘介质,123-中心导体,2-固定组件,21-第二外壳合件,211-弹性件,212-第二外导体,22-转接孔合件,221-转接孔,222-第二绝缘介质,223-垫片,3-挡圈,4-电缆,X-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底、顶等),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6所示,一种同轴接触件,包括相互对接的浮动组件1和固定组件2,浮动组件1和固定组件2之间设置有用于弹性间隔抵靠的弹性件211和用于浮动限位的挡圈3。浮动组件1在外力作用在能相对固定组件2在轴向上进行直线往复动作;并通过浮动组件1和固定组件2之间设置的用于弹性间隔抵靠的弹性件211进行弹性抵靠或弹性复位。弹性件211优选弹簧,但不仅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弹性结构产品。利用浮动组件1和固定组件2之间设置有用于弹性间隔抵靠的弹性件211和用于限位衔接的挡圈3,在轴向上进行直线往复动作时的浮动限位。更具体的,同轴接触件中的浮动组件1和固定组件2通过弹性件211以及挡圈3组合后的成品形成了由中心轴线向外套设组装的内导体、绝缘体、外导体的同轴接触件结构。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浮动组件1包括内导体合件12以及套设在内导体合件12外部的第一外壳合件11,内导体合件12与第一外壳合件11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介质122。
具体的,第一外壳合件11包括中通的第一外导体112,第一外导体112的一端设置有卡槽,卡槽内设置有簧片111,优选的,卡槽是环槽一,环槽一外套接或环绕有簧片111;第一外导体112的另一端与固定组件2对接。进一步的,簧片111上有凸点。
具体的,内导体合件12包括穿设在第一绝缘介质122内的中心导体123,以及套设在第一绝缘介质122与第一外导体112之间的弹性导体121。更具体的,中心导体123包括一与固定组件2对应插接的针端,以及另一端穿设在第一外导体112内的对接端,针端与对接端之间设置有与第一绝缘介质122穿设套接的限位段。优选的,中心导体123头部的对接端设置有舌簧,实现接触件整体在使用对接时插合有力。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浮动组件1的第一绝缘介质122套设在内导体合件12中的中心导体123的限位段上,内导体合件12中的弹性导体121套设在第一绝缘介质122外部,弹性导体121与第一绝缘介质122外部相互嵌设卡接。弹性导体121将第一绝缘介质122和中心导体123组装设置在第一外壳合件11腔体内部。环形结构的弹性导体121一端嵌设在第一绝缘介质122与第一外导体112之间,弹性导体121另一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抵靠在第一绝缘介质122上的弹性舌簧,弹性舌簧与固定组件2弹性接触,且弹性导体121与第一外壳合件11之间预留有间隙。弹性导体121与第一绝缘介质122配合将中心导体123同轴限定在第一外导体112内,将中心导体123与第一外导体112间隔开不产生电接触。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固定组件2包括能与内导体合件12对接的转接孔合件22,以及套设在转接孔合件22外部的第二外壳合件21,转接孔合件22与第二外壳合件21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介质222,第二绝缘介质222嵌设在第二外壳合件21的腔体内,且第二绝缘介质222将转接孔合件22支撑嵌设在第二外壳合件21的腔体内。
具体的,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二外壳合件21包括与第一外导体112对接的对接套管,对接套管靠近第一外导体112的一端的内部上设置有凸台,固定组件2通过凸台能与浮动组件1中弹性舌簧上外凸的卡环或凸块实现对接卡合、抵靠限位,实现固定组件2与浮动组件1的活动对接。
更具有的,对接套管靠近第一外导体112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环槽二,对接套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插入电缆4的插入端。且第一外导体112靠近第二外壳合件21的一端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与环槽二对应且环槽二内嵌设有滑动嵌设在环槽二内的挡圈,限位槽与挡圈3以及环槽二提供浮动限位。
进一步的,对接套管靠近插入端的一侧的外部设置有环台,对接套管的外部套设有弹性件211,弹性件211活动限定在环台和第一外壳合件11之间构成的活动收纳腔内。构成固定组件2与浮动组件1的弹性抵靠。
具体的,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转接孔合件22包括通过第二绝缘介质222支撑的转接孔221,以及嵌设在第二外壳合件21内部的垫片223。转接孔221两端设置有内孔,一端的内孔与中心导体123弹性接触,另一端的内孔与插接入第二外壳合件21的电缆4的芯线固定。更具体的,第二外导体212与电缆4屏蔽层固定。
本发明工作原理:
如图1~6所示,第一外壳合件11和与第一外壳合件11活动对接的第二外壳合件21形成外导体;内导体合件12和与内导体合件12对应插接的转接孔合件22形成内导体;而内导体与外导体通过绝缘体间隔安装,绝缘体包括套设在第一外壳合件11与内导体合件12之间的第一绝缘介质122,以及套设在第二外壳合件21与转接孔合件22之间的第二绝缘介质222。第一外壳合件11与第二外壳合件21之间设置有用于弹性间隔抵靠的弹性件211,且第一外壳合件11与第二外壳合件2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位衔接的挡圈。通过内导体123的针端与转接孔221的内孔通过针孔插合实现弹性接触。
使用时:当浮动组件1轴向受力时,弹性件211压缩,浮动组件1和固定组件2的两个弹性接触部分发生错位位移,弹性件211的压缩实现同轴接触件中浮动组件1的轴向浮动。电缆4与同轴接触件的固定组件2安装对插使用时,弹性件211压缩,电缆4与固定组件2不移动。
当力撤销,弹性件211回弹,上下浮动距离通过挡圈3限位;在同轴接触件内部,内导体合件12中弹性导体121上设有弹性舌簧,弹性舌簧与第二外导体212弹性接触,内导体合件12中的中心导体123针端与转接孔221通过针孔配合,弹性接触,当同轴接触件接电缆4后,转接孔合件22与第二外壳合件21固定在一起,此时同轴接触件受力压缩时,可实现浮动。
为避免电缆4跟随同轴接触件上下浮动,导致不能对电缆4固定处理的问题,在同轴接触件内部设置转接孔221,在同轴接触件外部设置弹性件211,挡圈3浮动机构,在电缆4组装到同轴接触件上后,第二外导体212、电缆4、转接孔合件22固定在一起。同轴接触件安装到集成模块里,同轴接触件对插时,弹性件压缩,只有同轴接触件的浮动组件1移动,固定组件2与其固定连接的电缆4位置固定不动。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发明提出的方案思想的具体支持,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本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等同变化或等效的改动,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同轴接触件,包括相互对接的浮动组件(1)和固定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组件(1)和所述固定组件(2)之间设置有用于弹性间隔抵靠的弹性件(211)和用于浮动限位的挡圈(3);
浮动组件(1)包括内导体合件(12)以及套设在所述内导体合件(12)外部的第一外壳合件(11),所述内导体合件(12)与所述第一外壳合件(11)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介质(122);
固定组件(2)包括能与所述内导体合件(12)对接的转接孔合件(22),以及套设在所述转接孔合件(22)外部的第二外壳合件(21),所述转接孔合件(22)与所述第二外壳合件(21)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介质(2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合件(11)包括中通的第一外导体(112),所述第一外导体(112)的一端的外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簧片(111),所述第一外导体(1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壳合件(21)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轴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内导体合件(12)包括穿设在所述第一绝缘介质(122)内的中心导体(123),以及将第一绝缘介质(122)和中心导体(123)组装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合件(11)腔体内部的弹性导体(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轴接触件,其特征在于:环形结构的所述弹性导体(121)一端嵌设在所述第一绝缘介质(122)与所述第一外导体(112)之间;所述弹性导体(121)另一端弹性嵌设在所述第一绝缘介质(122)与所述第二外导体(2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轴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导体(112)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挡圈(3)配合提供浮动限位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同轴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体(121)另一端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抵靠在所述第一绝缘介质(122)上的弹性舌簧,所述弹性舌簧与所述第二外导体(212)弹性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同轴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体(123)包括与所述转接孔合件(22)对应插接的针端,以及穿设在所述第一外导体(112)内的对接端;所述针端与所述对接端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绝缘介质(122)穿设套接的限位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同轴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合件(21)包括与所述第一外导体(112)对接的对接套管,所述对接套管一端设置有环槽二,所述对接套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插入电缆(4)的插入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同轴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孔合件(22)包括通过第二绝缘介质(222)支撑的转接孔(221),转接孔(221)两端设置有内孔,转接孔(221)一端的内孔与所述中心导体(123)弹性接触,转接孔(221)另一端的内孔与插接入所述第二外壳合件(21)的电缆(4)的芯线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同轴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套管靠近所述插入端的一侧的外部设置有环台,所述对接套管的外部套设有所述弹性件(211),所述弹性件(211)活动限定在所述环台和所述第一外壳合件(11)之间构成的活动收纳腔内。
CN202010342824.2A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同轴接触件 Pending CN1114636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2824.2A CN111463630A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同轴接触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2824.2A CN111463630A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同轴接触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3630A true CN111463630A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83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2824.2A Pending CN111463630A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同轴接触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36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0852A (zh) * 2021-07-22 2021-10-22 淮南文峰航天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电缆接连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0852A (zh) * 2021-07-22 2021-10-22 淮南文峰航天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电缆接连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05453B2 (ja) 同軸コネクタ
KR100874190B1 (ko) 동축접촉장치
JP5204839B2 (ja) 同軸コネクタ
EP1381120B1 (en) PCB-mounted switch
CN109782034B (zh) 一种多通道探针
CN110720161B (zh) 弹簧加载电连接器
CN113167817A (zh) 探针
CN212062909U (zh) 一种同轴接触件
CN111463630A (zh) 一种同轴接触件
CN104737375B (zh) 插接连接器
JP5186330B2 (ja) 同軸コネクタ及び同軸多極コネクタ
KR101230978B1 (ko) 결합위치 보상용 커넥터
CN113346285A (zh) 电连接器及车载电子装置
EP2896094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2740488B (zh) 壳体一体型基板配合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5224521A (zh) 浮动连接器及其组合
US1016437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ing assembly
KR100833802B1 (ko) 쉴드쉘 커넥터 조립체
KR100971668B1 (ko) 반도체 검사장비 및 통신장비용 케이블 커넥터의 접속구조
CN219696691U (zh) 一种适用于衰减器的弹性接触连接器
US11936145B2 (en) Controlled impedance compressible connector
CN113871919B (zh) 一种浮动结构的射频接触件及其连接器
US20230076375A1 (en) Terminal and a Connector
KR102461036B1 (ko) 어댑터 커넥터
KR200340388Y1 (ko) 보드실장이 용이한 에스엠에이 커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