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9329A - 框贴装置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框贴装置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9329A
CN111459329A CN202010236856.4A CN202010236856A CN111459329A CN 111459329 A CN111459329 A CN 111459329A CN 202010236856 A CN202010236856 A CN 202010236856A CN 111459329 A CN111459329 A CN 1114593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l
air pressure
time
pressure value
touch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68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59329B (zh
Inventor
周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68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93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9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9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593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93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框贴装置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中的框贴装置包括气压表、真空泵、控制模块和作业空间,本申请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作业空间内的实时真空度比值介于设定范围内,进而提高了触控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又满足触控功能的要求。

Description

框贴装置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框贴装置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制备框贴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方法中,一般在贴合设备中采用抽真空的方式进行制备。
但是在设备中进行抽真空贴合时,由于受设备不稳定的影响,真空度不易控制,进而导致作业腔体内的气压和外界的气压的气压差不易控制。当真空度过大时会出现触控显示面板显示不均的问题。当真空度不足时会出现触控失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框贴装置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在进行抽真空贴合时,容易出现触控显示面板显示不均或触控失效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框贴装置,用于制备触控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框贴装置包括:
平台,所述平台用于放置触控显示模组;
密闭罩,所述密闭罩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用于与所述平台形成一密闭的作业空间;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作业空间连通,用于对所述作业空间抽真空;
气压表,所述气压表设置在所述密闭罩的外侧,用于感测当地的原始气压和抽真空时的实时气压;以及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真空泵和所述气压表,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气压表感测到的原始气压值和实时气压值,计算得出实时真空度占所述原始气压值的实时真空度比值,并判断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是否处在设定范围内,如果是,所述控制模块则关断所述真空泵;所述设定范围介于-5%至-20%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框贴装置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气压表感测到的所述原始气压值和所述实时气压值;
运算单元,所述运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原始气压值和所述实时气压值,计算出实时真空度比值,所述实时真空比值=实时真空度/原始气压值*100%,实时真空度=实时气压值-原始气压值;
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判断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是否处于所述设定范围内;以及
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发送的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真空泵是否关断。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框贴装置中,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所述真空泵;当所述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开关单元维持所述真空泵处于工作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框贴装置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一调速单元,所述调速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真空比值,调整所述真空泵的抽气速率,所述实时真空比值越接近所述设定范围,所述真空泵的抽气速率越低。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框贴装置中,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触控显示基板、框胶和盖板;所述框贴装置还包括热压机构,所述热压机构包括热压板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热压板上,用于驱动所述热压板上下移动;所述热压板设置在所述密闭罩内,用于压合所述盖板和所述触控显示基板。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框贴装置;所述框贴装置包括平台、密封罩、真空泵、气压表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真空泵和所述气压表;
将所述触控显示基板放置在所述平台上,并在所述触控显示基板上依次叠加框胶和盖板;
下降所述封闭罩,并与所述平台形成密闭的作用空间;
所述真空泵对所述作业空间进行抽真空;
所述气压表实时感测当地的原始气压和所述作业空间内抽真空时的实时气压;
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气压表感测到的原始气压值和实时气压值,计算得出实时真空度占所述原始气压值的实时真空度比值,并判断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是否处在设定范围内,如果是,所述控制模块则关断所述真空泵;所述设定范围介于-5%至-20%之间;
所述盖板和所述触控显示基板通过所述框胶热贴合连接,形成触控显示模组。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获取单元、运算单元、判断单元和开关单元;
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气压表感测到的原始气压值和实时气压值,计算得出实时真空度占所述原始气压值的实时真空度比值,并判断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是否处在设定范围内,如果是,所述控制模块则关断所述真空泵,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气压表感测到的所述原始气压值和所述实时气压值;
所述运算单元根据所述原始气压值和所述实时气压值,计算出实时真空度比值,所述实时真空比值=实时真空度/原始气压值*100%,实时真空度=实时气压值-原始气压值;
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判断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是否处于所述设定范围内;
所述开关单元根据所述判断单元发送的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真空泵是否关断,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所述真空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中,当所述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开关单元维持所述真空泵处于工作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一调速单元;
在所述运算单元根据所述原始气压值和所述实时气压值,计算出实时真空度比值,之后,且在所述开关单元根据所述判断单元发送的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真空泵是否关断,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调速单元根据所述实时真空比值,调整所述真空泵的抽气速率,所述实时真空比值越接近所述设定范围,所述真空泵的抽气速率越低。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框贴装置还包括热压机构,所述热压机构包括热压板和驱动组件,所述热压板设置在所述密闭罩内;
所述盖板和所述触控显示基板通过所述框胶热贴合连接,包括步骤:
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热压板下压;
所述热压板下压并加热所述盖板,使所述框胶粘结所述盖板和所述触控显示基板。
本申请的框贴装置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中,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作业空间内的实时真空度比值介于设定范围内,进而提高了触控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又满足触控功能的要求。也就是说,避免了触控显示模组出现显示不均(mura)的问题,且使得触控功能良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框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框贴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6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模组处于步骤S6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7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框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框贴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框贴装置100,用于制备触控显示模组。框贴装置100包括平台11、密闭罩12、真空泵13、气压表14、控制模块15和热压机构16。触控显示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触控显示基板、框胶和盖板。
平台11用于放置触控显示模组。密闭罩12设置在平台11上,用于与平台11形成一密闭的作业空间D。真空泵13与作业空间D连通,用于对作业空间D抽真空。气压表14设置在密闭罩12的外侧,用于感测当地的原始气压和抽真空时的实时气压。
控制模块15分别电性连接真空泵13和气压表14。控制模块15用于获取气压表14感测到的原始气压值和实时气压值,计算得出实时真空度占所述原始气压值的实时真空度比值,并判断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是否处在设定范围内,如果是,所述控制模块15则关断所述真空泵13;所述设定范围介于-5%至-20%之间。
热压机构16包括热压板161和驱动组件162,驱动组件162设置在所述热压板161上,用于驱动所述热压板161上下移动。热压板161设置在所述密闭罩12内,用于压合所述盖板和所述触控显示基板。
本申请实施例的框贴装置100采用控制模块15的设置实现作业空间D内真空度的可控。具体的,在框贴装置100制备触控显示模组的过程中,将作业空间D内的实时真空度比值控制在设定范围内,以提高触控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以及保证良好的触控功能,避免了触控显示模组的显示不均(mura)。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为-5%时,表示作业空间D内的原始气压值降低了5%。当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为-20%时,表示作业空间D内的原始气压值降低了20%。可选的,当实时真空度比值为-5%、-7.5%、-10%、-12.5%、-15%、-17.5%、-20%中的一个时,便关断真空泵13。在本实施例中,当实时真空度比值为-12.5%时,便关断真空泵13。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框贴装置100中,控制模块15包括获取单元151、运算单元152、判断单元153、开关单元154和调速单元155。
获取单元151用于获取气压表14感测到的所述原始气压值和所述实时气压值。
运算单元152电性连接于获取单元151。运算单元152用于根据所述原始气压值和所述实时气压值,计算出实时真空度比值。所述实时真空比值=实时真空度/原始气压值*100%,实时真空度=实时气压值-原始气压值。
判断单元153电性连接于运算单元152。判断单元153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判断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是否处于所述设定范围内。
开关单元154电性连接于判断单元153。开关单元154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153发送的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真空泵13是否关断。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所述真空泵13;当所述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开关单元154维持所述真空泵13处于工作状态。
调速单元155分别电性连接于运算单元152和真空泵13。调速单元155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真空比值,调整所述真空泵13的抽气速率,所述实时真空比值越接近所述设定范围,所述真空泵的抽气速率越低。
调速单元155的设置便可控制真空泵13的抽气速率。比如,将所述设定范围前面的数值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第一阶段至第三阶段的实时气压值依次递减。当实时真空度比值处于第一阶段时,真空泵13的抽气速率为第一速率;当实时真空度比值处于第二阶段时,真空泵13的抽气速率为第二速率;当实时真空度比值处于第三阶段时,真空泵13的抽气速率为第三速率;其中第一速率大于第二速率,第二速率大于第三速率。上述的设置,便于精准的控制在设定范围内关断真空泵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5也可以直接获取作业空间D内的实时气压值,并判断实时气压值是否处于设定气压范围。只要将实时真空度转换为对应的实时气压值便可。
请参照图3,本申请还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一框贴装置;所述框贴装置包括平台、密封罩和真空控制机构,所述真空控制机构包括真空泵、气压表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真空泵和所述气压表;
步骤S2:将所述触控显示基板放置在所述平台上,并在所述触控显示基板上依次叠加框胶和盖板;
步骤S3:下降所述封闭罩,并与所述平台形成密闭的作用空间;
步骤S4:所述真空泵对所述作业空间进行抽真空;
步骤S5:所述气压表实时感测当地的原始气压和所述作业空间内抽真空时的实时气压;
步骤S6: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气压表感测到的原始气压值和实时气压值,计算得出实时真空度占所述原始气压值的实时真空度比值,并判断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是否处在设定范围内,如果是,所述控制模块则关断所述真空泵;所述设定范围介于-5%至-20%之间;
步骤S7:所述盖板和所述触控显示基板通过所述框胶热贴合连接,形成触控显示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采用控制模块15的设置实现作业空间D内真空度的可控。具体的,在框贴装置制备触控显示模组的过程中,将作业空间D内的实时真空度比值控制在设定范围(设定范围介于-5%至-20%之间)内,以提高触控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以及保证良好的触控功能,避免了触控显示模组的显示不均(mura)。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中提供的框贴装置为上述实施例的框贴装置100。本实施例的框贴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2。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进行阐述。
在步骤S1中,请参照图1和图2,提供一框贴装置100。框贴装置100包括平台11、密封罩12、真空泵13、气压表14和控制模块15。控制模块15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真空泵13和所述气压表14。随后转入步骤S2。
在步骤S2中,可参考图5,将所述触控显示基板21放置在所述平台11上,并在所述触控显示基板21上依次叠加框胶22和盖板23。随后转入步骤S3。
在步骤S3中,下降所述封闭罩12,并与所述平台11形成密闭的作用空间D。随后转入步骤S4。
在步骤S4中,所述真空泵13对所述作业空间D进行抽真空。也就是说,真空泵13对所述作业空间D开始抽真空处理。随后转入步骤S5。
在步骤S5中,所述气压表14实时感测当地的原始气压和所述作业空间D内抽真空时的实时气压。其中,当地的原始气压值等于作业空间D未抽真空时的气压值。随后转入步骤S6。
在步骤S6中,所述控制模块15获取所述气压表14感测到的原始气压值和实时气压值,计算得出实时真空度占所述原始气压值的实时真空度比值,并判断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是否处在设定范围内,如果是,所述控制模块15则关断所述真空泵13。所述设定范围介于-5%至-20%之间。
其中,当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为-5%时,表示作业空间D内的原始气压值降低了5%。当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为-20%时,表示作业空间D内的原始气压值降低了20%。可选的,当实时真空度比值为-17.5%,便关断真空泵13。将作业空间D内的工作真空度比值设置在设定范围内,提高了触控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且保证了触控功能良好性。
具体的,请参照图4,控制模块15包括获取单元151、运算单元152、判断单元153、开关单元154和调速单元155。
步骤S6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所述获取单元151获取所述气压表14感测到的所述原始气压值和所述实时气压值;
步骤S62,所述运算单元152根据所述原始气压值和所述实时气压值,计算出实时真空度比值。所述实时真空比值=实时真空度/原始气压值*100%,实时真空度=实时气压值-原始气压值;
步骤S63,所述调速单元155根据所述实时真空比值,调整所述真空泵13的抽气速率,所述实时真空比值越接近所述设定范围,所述真空泵的抽气速率越低。
步骤S64,所述判断单元153根据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判断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是否处于所述设定范围内;
步骤S65,所述开关单元154根据所述判断单元153发送的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真空泵13是否关断,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开关单元154关断所述真空泵13;当所述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开关单元154维持所述真空泵13处于工作状态。
其中,在步骤S63中,调速单元155的设置便可控制真空泵13的抽气速率。比如,将所述设定范围前面的数值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第一阶段至第三阶段的实时气压值依次递减。当实时真空度比值处于第一阶段时,真空泵13的抽气速率为第一速率;当实时真空度比值处于第二阶段时,真空泵13的抽气速率为第二速率;当实时真空度比值处于第三阶段时,真空泵13的抽气速率为第三速率;其中第一速率大于第二速率,第二速率大于第三速率。上述的设置,便于精准的控制在设定范围内关断真空泵13。
随后转入步骤S7。
步骤S7:所述盖板23和所述触控显示基板21通过所述框胶22热贴合连接,形成触控显示模组200。
具体的,请参照图6,所述框贴装置100还包括热压机构16。热压机构16包括热压板161和驱动组件162,热压板161设置在所述密闭罩12内。
步骤S7包括步骤:
步骤S71:所述驱动组件162驱动所述热压板161下压;
步骤S72:所述热压板161下压并加热所述盖板23,使所述框胶22粘结所述盖板23和所述触控显示基板21。
这样便完成了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模组200的制备过程。
本申请的框贴装置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中,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作业空间内的实时真空度比值介于设定范围内,进而提高了触控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又满足触控功能的要求。也就是说,避免了触控显示模组出现显示不均(mura)的问题,且使得触控功能良好。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框贴装置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框贴装置,用于制备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贴装置包括:
平台,所述平台用于放置触控显示模组;
密闭罩,所述密闭罩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用于与所述平台形成一密闭的作业空间;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作业空间连通,用于对所述作业空间抽真空;
气压表,所述气压表设置在所述密闭罩的外侧,用于感测当地的原始气压和抽真空时的实时气压;以及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真空泵和所述气压表,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气压表感测到的原始气压值和实时气压值,计算得出实时真空度占所述原始气压值的实时真空度比值,并判断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是否处在设定范围内,如果是,所述控制模块则关断所述真空泵;所述设定范围介于-5%至-2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气压表感测到的所述原始气压值和所述实时气压值;
运算单元,所述运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原始气压值和所述实时气压值,计算出实时真空度比值,所述实时真空比值=实时真空度/原始气压值*100%,实时真空度=实时气压值-原始气压值;
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判断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是否处于所述设定范围内;以及
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发送的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真空泵是否关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贴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所述真空泵;当所述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开关单元维持所述真空泵处于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一调速单元,所述调速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真空比值,调整所述真空泵的抽气速率,所述实时真空比值越接近所述设定范围,所述真空泵的抽气速率越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触控显示基板、框胶和盖板;所述框贴装置还包括热压机构,所述热压机构包括热压板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热压板上,用于驱动所述热压板上下移动;所述热压板设置在所述密闭罩内,用于压合所述盖板和所述触控显示基板。
6.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框贴装置;所述框贴装置包括平台、密封罩、真空泵、气压表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真空泵和所述气压表;
将所述触控显示基板放置在所述平台上,并在所述触控显示基板上依次叠加框胶和盖板;
下降所述封闭罩,并与所述平台形成密闭的作用空间;
所述真空泵对所述作业空间进行抽真空;
所述气压表实时感测当地的原始气压和所述作业空间内抽真空时的实时气压;
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气压表感测到的原始气压值和实时气压值,计算得出实时真空度占所述原始气压值的实时真空度比值,并判断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是否处在设定范围内,如果是,所述控制模块则关断所述真空泵;所述设定范围介于-5%至-20%之间;
所述盖板和所述触控显示基板通过所述框胶热贴合连接,形成触控显示模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获取单元、运算单元、判断单元和开关单元;
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气压表感测到的原始气压值和实时气压值,计算得出实时真空度占所述原始气压值的实时真空度比值,并判断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是否处在设定范围内,如果是,所述控制模块则关断所述真空泵,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气压表感测到的所述原始气压值和所述实时气压值;
所述运算单元根据所述原始气压值和所述实时气压值,计算出实时真空度比值,所述实时真空比值=实时真空度/原始气压值*100%,实时真空度=实时气压值-原始气压值;
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判断所述实时真空度比值是否处于所述设定范围内;
所述开关单元根据所述判断单元发送的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真空泵是否关断,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所述真空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开关单元维持所述真空泵处于工作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一调速单元;
在所述运算单元根据所述原始气压值和所述实时气压值,计算出实时真空度比值,之后,且在所述开关单元根据所述判断单元发送的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真空泵是否关断,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调速单元根据所述实时真空比值,调整所述真空泵的抽气速率,所述实时真空比值越接近所述设定范围,所述真空泵的抽气速率越低。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贴装置还包括热压机构,所述热压机构包括热压板和驱动组件,所述热压板设置在所述密闭罩内;
所述盖板和所述触控显示基板通过所述框胶热贴合连接,包括步骤:
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热压板下压;
所述热压板下压并加热所述盖板,使所述框胶粘结所述盖板和所述触控显示基板。
CN202010236856.4A 2020-03-30 2020-03-30 框贴装置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4593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6856.4A CN111459329B (zh) 2020-03-30 2020-03-30 框贴装置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6856.4A CN111459329B (zh) 2020-03-30 2020-03-30 框贴装置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9329A true CN111459329A (zh) 2020-07-28
CN111459329B CN111459329B (zh) 2023-10-17

Family

ID=71685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6856.4A Active CN111459329B (zh) 2020-03-30 2020-03-30 框贴装置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932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8044A1 (en) * 2002-12-10 2004-06-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05243413A (ja) * 2004-02-26 2005-09-08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1602696A (zh) * 2014-07-03 2016-01-16 高雄晶傑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液晶面板之基板組件及其組立方法
US20160262273A1 (en) * 2015-03-06 2016-09-08 Nlt Technologies,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9445200A (zh) * 2018-11-14 2019-03-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基板及对位贴合方法
CN109508121A (zh) * 2018-12-28 2019-03-22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CN109656404A (zh) * 2018-10-29 2019-04-19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及显示模组
CN110058730A (zh) * 2019-03-25 2019-07-2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制作触控显示面板的方法以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10413150A (zh) * 2019-07-09 2019-11-0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8044A1 (en) * 2002-12-10 2004-06-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05243413A (ja) * 2004-02-26 2005-09-08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1602696A (zh) * 2014-07-03 2016-01-16 高雄晶傑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液晶面板之基板組件及其組立方法
US20160262273A1 (en) * 2015-03-06 2016-09-08 Nlt Technologies,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9656404A (zh) * 2018-10-29 2019-04-19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及显示模组
CN109445200A (zh) * 2018-11-14 2019-03-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基板及对位贴合方法
CN109508121A (zh) * 2018-12-28 2019-03-22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CN110058730A (zh) * 2019-03-25 2019-07-2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制作触控显示面板的方法以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10413150A (zh) * 2019-07-09 2019-11-0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9329B (zh) 202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4799B (zh) 真空对盒装置及对盒方法和生产设备
JP2003270646A (ja) 液晶表示素子用貼り合わせ装置
JP4308769B2 (ja) ラミネート装置
CN104145345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及层压装置
KR20140070635A (ko) 라미네이트 방법 및 라미네이트 장치
JP4513235B2 (ja) フリップチップ実装装置
CN111459329A (zh) 框贴装置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JP2003077953A (ja) フリップチップ実装方法及び装置、半導体装置
CN217496649U (zh) 一种全自动真空封口装置
JP3037201U (ja) ラミネート装置
CN209903937U (zh) 真空贴膜机
JP3795790B2 (ja) 樹脂封止方法
CN115091763A (zh) 一种应用于电池盒结构胶的在线加热固化设备
CN210484300U (zh) 一种显示器贴合设备
CN211412585U (zh) 一种自动供胶桶结构
CN208078002U (zh) 一种新型层压主机
CN206680387U (zh) 真空玻璃及中空玻璃
CN111459331B (zh) 框贴装置及触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CN207942792U (zh) 一种真空叠层机
JP4421868B2 (ja) 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ギャップ調整装置
CN206781190U (zh) 一种层压太阳电池组件用的层压部件
KR101124495B1 (ko) 단일공정 적층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10082411U (zh) 一种屏幕加工装置
CN117774293A (zh) 贴膜方法及贴膜装置
KR101094101B1 (ko) 패널 접합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