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3295A - 一种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3295A
CN111423295A CN202010279357.3A CN202010279357A CN111423295A CN 111423295 A CN111423295 A CN 111423295A CN 202010279357 A CN202010279357 A CN 202010279357A CN 111423295 A CN111423295 A CN 111423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onator
machine
mould
conveying device
detonat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93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3295B (zh
Inventor
陈池钦
王文斌
刘振茂
王宝
朱浩
李泉铭
黄竺
李志雄
邓云云
程建
龙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Huaw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Guizhou Panjiang Civil Explos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Huaw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Guizhou Panjiang Civil Explos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Huaw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Guizhou Panjiang Civil Explos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Huaw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793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32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3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3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3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3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6EXPLOSIVES; MATCHES
    • C06CDETONATING OR PRIMING DEVICES; FUSES; CHEMICAL LIGHTERS; PYROPHORIC COMPOSITIONS
    • C06C7/00Non-electric detonators; Blasting caps; Primers
    • C06C7/02Manufacture; Pa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及生产方法,属于雷管生产技术领域。本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包括雷管模具投放装置、第一输送装置、基础雷管排布机、装配机、雷管卡口机、雷管编码机、装箱机和雷管模具回收装置,雷管模具投放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连接,第一输送装置的另一端与雷管模具回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基础雷管排布机、所述装配机、所述雷管卡口机、所述雷管编码机和所述装箱机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侧。本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的效果是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来代替人工进行装配操作,使得人工仅需要巡检即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雷管是一种爆破工程的主要起爆材料,它的作用是产生起爆能来引爆各种炸药、导爆索及传爆管。雷管生产分为两部分,先生产制备成基础雷管,再将基础雷管与另外单独制备的导爆管或电子点火模块进行拼装得到成品雷管。而导爆管雷管是由导爆管、基础雷管和胶塞装配组成的。胶塞是用于连接导爆管和基础雷管的连接件。
目前生产工艺中,是通过人工将胶塞塞入到生产好的基础雷管的管口中,再将导爆管的一端插入到胶塞中,最后通过夹具将基础雷管管口挤压将胶塞固定。现有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不高,同时生产时由于均有人工操作,容易出现误操作引发安全事故,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及生产方法,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来代替人工进行装配操作,使得人工仅需要巡检即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包括雷管模具投放装置、第一输送装置、基础雷管排布机、装配机、雷管卡口机、雷管编码机、装箱机和雷管模具回收装置,所述雷管模具投放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雷管模具回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基础雷管排布机、所述装配机、所述雷管卡口机、所述雷管编码机和所述装箱机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基础雷管排布机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连通,所述装配机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连通,所述雷管卡口机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连通,所述雷管编码机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连通,所述装箱机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基础雷管排布机将基础雷管整齐排列安放到雷管模具中,再通过装配机将胶塞和导爆管安装到雷管的管口中,实现自动将雷管与胶塞和导爆管装配,不需要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雷管卡口机对装配后的雷管进行挤压,使得胶塞和导爆管固定在雷管中,不再需要人工单独进行操作,通过雷管编码机对雷管进行镭雕编码,方便对雷管进行分类,生产的成品雷管通过装箱机自动装箱,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完全替代人工去生产,减少人工与炸药的接触率,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检测机,所述检测机位于所述雷管卡口机和所述装配机之间,所述检测机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方,所述检测机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检测雷管模具上是否安放有雷管,提高了雷管装配的生产质量。
进一步,所述检测机包括检测外壳、激光发射器和红外传感器,所述检测外壳的下端为敞口,所述激光发射器设置在所述检测外壳内,所述检测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滑轨,两所述第一滑轨之间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的两端滑动设在两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激光发射器滑动设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发射端朝向竖直下方,所述检测外壳下端的侧壁上向下延伸有延伸板,所述红外传感器固定设在所述延伸板上,所述检测机通过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激光发射器配合检测雷管模具上雷管安放情况。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对不同位置的模具进行检测,检测效果更好。
进一步,还包括排胶塞机、第二输送装置、拼接机、第三输送装置、排导爆管机和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排胶塞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装配机连接,所述拼接机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拼接机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连通,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拼接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连接,所述拼接机拼接胶塞和导爆管,并经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输送到装配机上,所述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将导爆管模具投放到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或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回收,所述排导爆管机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排导爆管机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连通,所述排导爆管机将导爆管安放到导爆管模具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排胶塞机能将胶塞排到胶塞模具中,通过排导爆管机将导爆管安放到导爆管模具中,再通过拼接机将胶塞和导爆管拼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先拼接胶塞和导爆管,再将其与雷管进行装配,装配时更方便,同时更利于进行自动化操作,不需要人工来操作。
进一步,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上层输送带、第一下层输送带、多个第一支架、多个第一上辊轮和多个第一下辊轮,多个所述第一上辊轮和多个所述第一下辊轮与多个所述第一支架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上辊轮和所述第一下辊轮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上层输送带铺设在多个所述第一上辊轮上,所述第一下层输送带铺设在多个所述第一下辊轮上,所述第一上层输送带输送胶塞模具从所述排胶塞机移动到所述装配机,所述第一下层输送带输送胶塞模具从所述装配机回到所述排胶塞机。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上层输送带投放胶塞模具,通过第一下层输送带回收胶塞模具,便于循环利于胶塞模具,同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包括第二上层输送带、第二下层输送带、多个第二支架、多个第二上辊轮和多个第二下辊轮,多个所述第二上辊轮和多个所述第二下辊轮与多个所述第二支架一一对应,所述第二上辊轮和所述第二下辊轮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上层输送带铺设在多个所述第二上辊轮上,所述第二下层输送带铺设在多个所述第二下辊轮上,所述第二上层输送带输送导爆管模具从所述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移动到所述拼接机,所述第二下层输送带输送导爆管模具从所述拼接机回到所述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上层输送带投放导爆管模具,通过第二下层输送带回收导爆管模具,使得导爆管模具循环利用,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第四输送装置,所述第四输送装置一端与所述装箱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输送装置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到暂存仓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将生产好的整箱成品雷管直接输送到暂存仓内储存。
进一步,还包括防爆生产区,所述防爆生产区包括基础雷管排布工序室、装配工序室、卡口工序室、编码工序室和装箱工序室,所述雷管模具投放装置和所述雷管模具回收装置分别位于防爆生产区的两侧,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基础雷管排布工序室、所述装配工序室、所述卡口工序室、所述编码工序室和所述装箱工序室,所述基础雷管排布机设在所述基础雷管排布工序室内,所述装配机设在所述装配工序室内,所述雷管卡口机设在所述卡口工序室内,所述雷管编码机设在所述编码工序室内,所述装箱机设在所述装箱工序室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方便生产区将各个生产工序分隔开,便于进行检修,同时能够提高生产的安全性,避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所述雷管模具投放装置将雷管模具投放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所述雷管模具经第一输送装置输送到所述基础雷管排布机,通过所述基础雷管排布机将基础雷管安放到雷管模具上,得到负载雷管模具;
S2、所述负载雷管模具跟随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移动进入到所述装配机中,通过所述装配机将胶塞和导爆管安装到负载雷管模具上的雷管管口上,得到装配雷管模具,并返回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
S3、所述装配雷管模具跟随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移动进入到所述雷管卡口机中,通过所述雷管卡口机将所述装配雷管模具上的雷管的管口挤压将胶塞和导爆管固定,得到半成品雷管模具,并返回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
S4、所述半成品雷管模具跟随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移动进入到所述雷管编码机中,通过所述雷管编码机对所述半成品雷管模具上的半成品雷管编码,得到成品雷管模具,并返回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
S5、所述成品雷管模具跟随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移动进入到所述装箱机中,所述装箱机将所述成品雷管模具上的成品雷管取出并分装到纸箱中,得到整箱成品雷管和空载雷管模具,所述空载雷管模具返回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
S6、所述整箱成品雷管移动到暂存仓,所述空载雷管模具跟随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移动到所述雷管模具回收装置中回收。
本生产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生产方法来装配雷管,装配速度快,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生产效率高,装配生产出来的成品雷管质量稳定。
进一步,在步骤S2中,还包括将胶塞安放到胶塞模具中,得到负载胶塞模具;将导爆管安放到导爆管模具中,得到负载导爆管模具;将所述负载胶塞模具和所述负载导爆管模具拼接,将所述负载导爆管模具上的导爆管插入到所述负载胶塞模具上的胶塞中,得到导爆管拼接胶塞模具,将所述导爆管拼接胶塞模具输送到所述装配机中。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先将胶塞与导爆管进行拼接,能够提高胶塞与雷管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检测机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雷管模具投放装置,2、基础雷管排布机,3、检测机,4、装配机,5、排胶塞机,6、拼接机,8、排导爆管机,9、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10、雷管卡口机,11、雷管编码机,12、装箱机,13、雷管模具回收装置,14、第一输送装置,15、第二输送装置,16、第三输送装置,17、第四输送装置,18、检测外壳,19、激光发射器,20、第一滑轨,21、第二滑轨,22、发射端,23、延伸板,24、红外传感器,25、第一上层输送带,26、第一下层输送带,27、第一支架,28、第一上辊轮,29、第一下辊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包括雷管模具投放装置1、第一输送装置14、基础雷管排布机2、装配机4、雷管卡口机10、雷管编码机11、装箱机12和雷管模具回收装置13,雷管模具投放装置1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装置14的一端连接,其中雷管模具投放装置1将雷管模具投放到第一输送装置14上,使得第一输送装置14带动雷管模具进行移动,第一输送装置14的另一端与雷管模具回收装置13的输入端连接,其中雷管模具回收装置13用于回收使用之后的雷管模具,基础雷管排布机2、装配机4、雷管卡口机10、雷管编码机11和装箱机12依次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14的同一侧,使得雷管模具经第一输送装置14依次经过基础雷管排布机2、装配机4、雷管卡口机10、雷管编码机11和装箱机12进行处理,基础雷管排布机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输送装置14连通,其中基础雷管排布机2用于将生产好的基础雷管安放到雷管模具上,装配机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输送装置14连通,装配机4将胶塞和导爆管转入到基础雷管的管口上,雷管卡口机1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输送装置14连通,其中雷管卡口机10用于将已经装配好胶塞和导爆管的雷管的管口挤压,使得雷管管口变形将胶塞和导爆管固定住,雷管编码机1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输送装置14连通,其中雷管编码机11用于在雷管的外壳上镭雕型号和标识,用于区分不同型号类型的雷管,装箱机1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输送装置14连通,其中装箱机12用于将制备好的雷管从雷管模具上取下,整齐排列装入包装箱中,进行封装成成品。其中雷管模具投放装置1、第一输送装置14、基础雷管排布机2、装配机4、雷管卡口机10、雷管编码机11、装箱机12和雷管模具回收装置13均为现有技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为公知技术,故其具体结构不再过多赘述。通过本生产线能够完全替代人工进行操作,人员仅需要进行巡检即可,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人工直接操作,从而能够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检测机3,检测机3位于雷管卡口机10和装配机4之间,检测机3位于第一输送装置14上方,检测机3的输出端朝向第一输送装置14。检测机3用于检测雷管模具上是否安放有雷管,当出现某个模具口上未安放有雷管时,会及时发出警示,便于巡检人员及时调整。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检测机3包括检测外壳18、激光发射器19和红外传感器24,其中检测外壳18为方形,检测外壳18的下端为敞口,激光发射器19设置在检测外壳18内,检测外壳18的内壁上固定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滑轨20,两第一滑轨20之间设有第二滑轨21,第二滑轨21的两端滑动设在两第一滑轨20上,其中第一滑轨20和第二滑轨21均为电动滑轨,通过电控来控制,激光发射器19滑动设在第二滑轨21上,使得激光发射器19能够在横向和纵向进行移动,能够进行全面检测,激光发射器19的发射端22朝向竖直下方,激光发射器19发射激光照射到竖直下方,检测外壳18下端的侧壁上向下延伸有延伸板23,红外传感器24固定设在延伸板23上,检测机3通过红外传感器24与激光发射器19配合检测雷管模具上雷管安放情况,具体为,当激光发射器19发射激光照射到雷管时,雷管反射出光线,由红外传感器24检测到光线,说明此处安放有雷管,当模具上出现未安放有雷管的空孔时,激光发射器19照射出的激光直接照射到空孔中,不会产生反射光线,此时红外传感器24无法接收到光线,会发出警示。其中激光发射器19、第一滑轨20、第二滑轨21和红外传感器24均为现有技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为公知技术,其具体结构不再过多赘述。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排胶塞机5、第二输送装置15、拼接机6、第三输送装置16、排导爆管机8和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9,第二输送装置15的一端与排胶塞机5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送装置15的另一端与装配机4连接,拼接机6位于第二输送装置15的一侧,拼接机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第二输送装置15连通,第三输送装置16的一端与拼接机6连接,另一端与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9连接,拼接机6拼接胶塞和导爆管,并经第二输送装置15输送到装配机4上,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9将导爆管模具投放到第三输送装置16上或从第三输送装置16上回收,排导爆管机8位于第三输送装置16的一侧,排导爆管机8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第三输送装置16连通,排导爆管机8将导爆管安放到导爆管模具上,其中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9将空载导爆管模具投放到第三输送装置16上,跟随第三输送装置16移动到排导爆管机8,并从排导爆管机8的输入端进入排导爆管机8中,排导爆管机8将导爆管排列放置到导爆管模具中,再从排导爆管机8的输出端返回到第三输送装置16,经第三输送装置16输送到拼接机6;排胶塞机5将胶塞整齐排列放入胶塞模具中,经第二输送装置15输送到拼接机6,其中负载胶塞模具和负载导爆管模具同时进入拼接机6,拼接机6将两个模具拼接在一起,使得导爆管插入到对应胶塞中,再将导爆管模具取出经第三输送装置16返回到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9,而拼接之后的导爆管拼接胶塞模具从拼接机6返回到第二输送装置15中,经第二输送装置15输送到装配机4,与雷管进行装配。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装置15包括第一上层输送带25、第一下层输送带26、多个第一支架27、多个第一上辊轮28和多个第一下辊轮29,多个第一上辊轮28和多个第一下辊轮29与多个第一支架27一一对应,第一上辊轮28和第一下辊轮29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第一支架27上,第一上层输送带25铺设在多个第一上辊轮28上,多个第一上辊轮28带动第一上层输送带25进行转动,第一下层输送带26铺设在多个第一下辊轮29上,多个第一下辊轮29带动第一下层输送带26转动,第一上层输送带25输送胶塞模具从排胶塞机5移动到装配机4,从而便于进行装配,第一下层输送带26输送胶塞模具从装配机4回到排胶塞机5。第一下层输送带26用于回收胶塞模具。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三输送装置16包括第二上层输送带、第二下层输送带、多个第二支架、多个第二上辊轮和多个第二下辊轮,多个第二上辊轮和多个第二下辊轮与多个第二支架一一对应,第二上辊轮和第二下辊轮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第二支架上,第二上层输送带铺设在多个第二上辊轮上,第二下层输送带铺设在多个第二下辊轮上,第二上层输送带输送导爆管模具从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9移动到拼接机6,第二下层输送带输送导爆管模具从拼接机6回到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9。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输送装置17,第四输送装置17一端与装箱机12的输出端连接,第四输送装置17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到暂存仓内。第四输送装置17为履带式输送装置,通过第四输送装置17将装箱机12分装得到的整箱成品雷管输送到暂存仓进行暂存,方便后期移动到防爆仓库储存。其中第四输送装置17为现有技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为公知技术,其具体结构不再过多描述。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防爆生产区,防爆生产区包括基础雷管排布工序室、装配工序室、卡口工序室、编码工序室和装箱工序室,还包括拼接工序室和排导爆管工序室,雷管模具投放装置1和雷管模具回收装置13分别位于防爆生产区的两侧,第一输送装置14的一端依次穿过基础雷管排布工序室、装配工序室、卡口工序室、编码工序室和装箱工序室,其中拼接工序室位于装配工序室的一侧边,排导爆管工序室与拼接工序室紧挨着,基础雷管排布机2设在基础雷管排布工序室内,装配机4设在装配工序室内,雷管卡口机10设在卡口工序室内,雷管编码机11设在编码工序室内,装箱机12设在装箱工序室内,其中排胶塞机5位于拼接工序室的外边,第二输送装置15的一端穿过拼接工序室置于装配工序室内。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9位于排导爆管工序室外部,第三输送装置16的一端穿过排导爆管工序室后置于拼接工序室内。其中防爆生产区的墙面为钢板加混泥土制成,防爆效果好。同时各个工序室上设有用于巡检的门。
其中需要说明的,第一输送装置14、第二输送装置15和第三输送装置16上设有多个用于移动模具进出各个设备的机械手。
需要说明的,本生产线还包括PLC电控系统,PLC电控系统分别与雷管模具投放装置1、第一输送装置14、基础雷管排布机2、装配机4、雷管卡口机10、雷管编码机11、装箱机12、雷管模具回收装置13、第二输送装置15、第三输送装置16、第四输送装置17、检测机3、排胶塞机5、拼接机6、排导爆管机8和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9电连接,通过PLC电控系统来控制各个设备之间的协调运转,其中PLC电控系统为现有的系统即可实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为公知技术。
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雷管模具投放装置1将雷管模具投放到第一输送装置14上,雷管模具经第一输送装置14输送到基础雷管排布机2,将基础雷管加入到基础雷管排布机2中,通过基础雷管排布机2将基础雷管安放到雷管模具上,得到负载雷管模具,再返回到第一输送装置14上,负载雷管模具跟随第一输送装置14移动。
S201、负载雷管模具跟随第一输送装置14移动,当移动到装配机4前方时,从装配机4的输入端进入到装配机4中,同时,将胶塞加入到排胶塞机5中,排胶塞机5将胶塞安放到胶塞模具中,得到负载胶塞模具,并从排胶塞机5的输出端输送到第一上层输送带25上,负载胶塞模具跟随第一上层输送带25移动到拼接机6处,从拼接机6的输入端进入到拼接机6中。
S202、同时将导爆管加入到排导爆管机8中,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9将导爆管模具投放到第二上层输送带上,导爆管模具跟随第二上层输送带移动到排导爆管机8处,排导爆管机8将导爆管安放到导爆管模具中,得到负载导爆管模具,并继续跟随第二上层输送带移动,移动到拼接机6内。拼接机6将负载胶塞模具和负载导爆管模具拼接,使得负载导爆管模具上的导爆管插入到负载胶塞模具上的胶塞中,得到导爆管拼接胶塞模具,将导爆管拼接胶塞模具返回到第一上层输送带25中,导爆管拼接胶塞模具跟随第一上层输送带25移动装配机4中。其中空载导爆管模具从第二下层输送带返回到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9进行循环利用。
S203、再通过装配机4将输送来的导爆管拼接胶塞模具上拼接好的导爆管和胶塞安装到负载雷管模具上的雷管管口上,得到装配雷管模具,并返回到第一输送装置14上。而空载的胶塞模具从第一下层输送带26返回到排胶塞机5中循环使用。
S3、装配雷管模具跟随第一输送装置14移动到雷管卡口机10处,从雷管卡口机10的输入端进入到雷管卡口机10中,通过雷管卡口机10将装配雷管模具上的雷管的管口挤压将胶塞和导爆管固定,得到半成品雷管模具,并从雷管卡口机10的输出端返回到第一输送装置14上。
S4、半成品雷管模具跟随第一输送装置14移动到雷管编码机11处,从雷管编码机11的输入端进入到雷管编码机11中,通过雷管编码机11对半成品雷管模具上的半成品雷管镭雕编码,标注出雷管的类别与型号,以便于区分,得到成品雷管模具,并从雷管编码机11的输出端返回到第一输送装置14上。
S5、成品雷管模具跟随第一输送装置14移动到装箱机12处,从装箱机12的输入端进入到装箱机12中,装箱机12将成品雷管模具上的成品雷管取出并分装到纸箱中,得到整箱成品雷管和空载雷管模具,其中空载雷管模具从装箱机12的输出端返回到第一输送装置14上。
S6、整箱成品雷管移动到第四输送装置17上,通过第四输送装置17移动到暂存仓中储存。空载雷管模具跟随第一输送装置14移动到雷管模具回收装置13中,通过雷管模具回收装置13回收,再通过人工搬运到雷管模具投放装置1循环使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雷管模具投放装置(1)、第一输送装置(14)、基础雷管排布机(2)、装配机(4)、雷管卡口机(10)、雷管编码机(11)、装箱机(12)和雷管模具回收装置(13),所述雷管模具投放装置(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的另一端与所述雷管模具回收装置(1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基础雷管排布机(2)、所述装配机(4)、所述雷管卡口机(10)、所述雷管编码机(11)和所述装箱机(12)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的一侧,所述基础雷管排布机(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连通,所述装配机(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连通,所述雷管卡口机(1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连通,所述雷管编码机(1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连通,所述装箱机(1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机(3),所述检测机(3)位于所述雷管卡口机(10)和所述装配机(4)之间,所述检测机(3)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上方,所述检测机(3)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3)包括检测外壳(18)、激光发射器(19)和红外传感器(24),所述检测外壳(18)的下端为敞口,所述激光发射器(19)设置在所述检测外壳(18)内,所述检测外壳(18)的内壁上固定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滑轨(20),两所述第一滑轨(20)之间设有第二滑轨(21),所述第二滑轨(21)的两端滑动设在两所述第一滑轨(20)上,所述激光发射器(19)滑动设在所述第二滑轨(21)上,所述激光发射器(19)的发射端(22)朝向竖直下方,所述检测外壳(18)下端的侧壁上向下延伸有延伸板(23),所述红外传感器(24)固定设在所述延伸板(23)上,所述检测机(3)通过所述红外传感器(24)与所述激光发射器(19)配合检测雷管模具上雷管安放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胶塞机(5)、第二输送装置(15)、拼接机(6)、第三输送装置(16)、排导爆管机(8)和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9),所述第二输送装置(15)的一端与所述排胶塞机(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装置(15)的另一端与所述装配机(4)连接,所述拼接机(6)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15)的一侧,所述拼接机(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15)连通,所述第三输送装置(16)的一端与所述拼接机(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9)连接,所述拼接机(6)拼接胶塞和导爆管,并经所述第二输送装置(15)输送到装配机(4)上,所述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9)将导爆管模具投放到所述第三输送装置(16)上或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16)上回收,所述排导爆管机(8)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16)的一侧,所述排导爆管机(8)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16)连通,所述排导爆管机(8)将导爆管安放到导爆管模具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15)包括第一上层输送带(25)、第一下层输送带(26)、多个第一支架(27)、多个第一上辊轮(28)和多个第一下辊轮(29),多个所述第一上辊轮(28)和多个所述第一下辊轮(29)与多个所述第一支架(27)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上辊轮(28)和所述第一下辊轮(29)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所述第一支架(27)上,所述第一上层输送带(25)铺设在多个所述第一上辊轮(28)上,所述第一下层输送带(26)铺设在多个所述第一下辊轮(29)上,所述第一上层输送带(25)输送胶塞模具从所述排胶塞机(5)移动到所述装配机(4),所述第一下层输送带(26)输送胶塞模具从所述装配机(4)回到所述排胶塞机(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16)包括第二上层输送带、第二下层输送带、多个第二支架、多个第二上辊轮和多个第二下辊轮,多个所述第二上辊轮和多个所述第二下辊轮与多个所述第二支架一一对应,所述第二上辊轮和所述第二下辊轮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上层输送带铺设在多个所述第二上辊轮上,所述第二下层输送带铺设在多个所述第二下辊轮上,所述第二上层输送带输送导爆管模具从所述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9)移动到所述拼接机(6),所述第二下层输送带输送导爆管模具从所述拼接机(6)回到所述导爆管模具回收投放装置(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输送装置(17),所述第四输送装置(17)一端与所述装箱机(1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输送装置(17)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到暂存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爆生产区,所述防爆生产区包括基础雷管排布工序室、装配工序室、卡口工序室、编码工序室和装箱工序室,所述雷管模具投放装置(1)和所述雷管模具回收装置(13)分别位于防爆生产区的两侧,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基础雷管排布工序室、所述装配工序室、所述卡口工序室、所述编码工序室和所述装箱工序室,所述基础雷管排布机(2)设在所述基础雷管排布工序室内,所述装配机(4)设在所述装配工序室内,所述雷管卡口机(10)设在所述卡口工序室内,所述雷管编码机(11)设在所述编码工序室内,所述装箱机(12)设在所述装箱工序室内。
9.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所述雷管模具投放装置(1)将雷管模具投放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上,所述雷管模具经第一输送装置(14)输送到所述基础雷管排布机(2),通过所述基础雷管排布机(2)将基础雷管安放到雷管模具上,得到负载雷管模具;
S2、所述负载雷管模具跟随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移动进入到所述装配机(4)中,通过所述装配机(4)将胶塞和导爆管安装到负载雷管模具上的雷管管口上,得到装配雷管模具,并返回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上;
S3、所述装配雷管模具跟随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移动进入到所述雷管卡口机(10)中,通过所述雷管卡口机(10)将所述装配雷管模具上的雷管的管口挤压将胶塞和导爆管固定,得到半成品雷管模具,并返回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上;
S4、所述半成品雷管模具跟随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移动进入到所述雷管编码机(11)中,通过所述雷管编码机(11)对所述半成品雷管模具上的半成品雷管编码,得到成品雷管模具,并返回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上;
S5、所述成品雷管模具跟随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移动进入到所述装箱机(12)中,所述装箱机(12)将所述成品雷管模具上的成品雷管取出并分装到纸箱中,得到整箱成品雷管和空载雷管模具,所述空载雷管模具返回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上;
S6、所述整箱成品雷管移动到暂存仓,所述空载雷管模具跟随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移动到所述雷管模具回收装置(13)中回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还包括将胶塞安放到胶塞模具中,得到负载胶塞模具;将导爆管安放到导爆管模具中,得到负载导爆管模具;将所述负载胶塞模具和所述负载导爆管模具拼接,将所述负载导爆管模具上的导爆管插入到所述负载胶塞模具上的胶塞中,得到导爆管拼接胶塞模具,将所述导爆管拼接胶塞模具输送到所述装配机(4)中。
CN202010279357.3A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Active CN1114232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9357.3A CN111423295B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9357.3A CN111423295B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3295A true CN111423295A (zh) 2020-07-17
CN111423295B CN111423295B (zh) 2023-09-05

Family

ID=71553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9357.3A Active CN111423295B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32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9282A (zh) * 2020-11-27 2022-01-21 深圳市锐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雷管生产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33661A2 (en) * 1980-02-04 1981-08-12 George King A thief detection device
CN106187654A (zh) * 2016-08-30 2016-12-07 北京凯米迈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发工业雷管一体化装配生产装置及工艺
CN106225609A (zh) * 2016-08-31 2016-12-14 湖南神斧集团向红机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雷管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
CN106748603A (zh) * 2017-03-10 2017-05-31 贵州全安密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雷管自动装配、检测、打标识方法及系统
CN107607005A (zh) * 2016-07-12 2018-01-19 湖南神斧集团向红机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全自动雷管内外同步编码卡口一体机
CN107602314A (zh) * 2017-09-28 2018-01-19 北京金源恒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导爆管雷管自动装配流水线及装配方法
CN109443116A (zh) * 2018-11-27 2019-03-08 东莞市创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雷管生产线
CN208720917U (zh) * 2018-09-05 2019-04-09 贵州盘江民爆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雷管自动连续化装配生产线
CN110006909A (zh) * 2019-04-22 2019-07-12 安徽大学 一种雷管自动化连续检测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33661A2 (en) * 1980-02-04 1981-08-12 George King A thief detection device
CN107607005A (zh) * 2016-07-12 2018-01-19 湖南神斧集团向红机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全自动雷管内外同步编码卡口一体机
CN106187654A (zh) * 2016-08-30 2016-12-07 北京凯米迈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发工业雷管一体化装配生产装置及工艺
CN106225609A (zh) * 2016-08-31 2016-12-14 湖南神斧集团向红机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雷管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
CN106748603A (zh) * 2017-03-10 2017-05-31 贵州全安密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雷管自动装配、检测、打标识方法及系统
CN107602314A (zh) * 2017-09-28 2018-01-19 北京金源恒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导爆管雷管自动装配流水线及装配方法
CN208720917U (zh) * 2018-09-05 2019-04-09 贵州盘江民爆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雷管自动连续化装配生产线
CN109443116A (zh) * 2018-11-27 2019-03-08 东莞市创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雷管生产线
CN110006909A (zh) * 2019-04-22 2019-07-12 安徽大学 一种雷管自动化连续检测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9282A (zh) * 2020-11-27 2022-01-21 深圳市锐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雷管生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3295B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47151A (zh) 一种电雷管自动装配线
CN210682481U (zh) 一种条烟叠垛装置
CN105196022B (zh) 一种防水盲堵自动插入设备
CN204548589U (zh) 一种适用于杆状物料的包装设备
CN111423295A (zh) 一种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CN107602314B (zh) 导爆管雷管自动装配流水线及装配方法
CN212560040U (zh) 一种导爆管雷管装配生产线
CN104669563A (zh) 一种医疗用采血管自动取出及装箱系统
CN105691679A (zh) 一种全自动四工位托盘循环供料组装机
CN110371398A (zh) 一种自动添加内衬装置及其方法
CN109969441B (zh) 雷管自动装盒机
CN208134786U (zh) 基于物联网的工程刀具检测包装智能集成生产设备
CN107607005A (zh) 全自动雷管内外同步编码卡口一体机
CN110013963B (zh) 一种电池盒自动化生产工艺
CN209503483U (zh) 一种小儿吊瓶筒体组装线
CN215591129U (zh) 雷管全自动装盒机
CN214979150U (zh) 一种注射器自动组装系统
CN214922180U (zh) 一种自动组装上料设备
CN110624846A (zh) 一种雷管外壳装模检测装置
CN212501183U (zh) 一种有机大米包装后的自动装箱设备
CN104859092A (zh) 智能生产线
CN214060373U (zh) 雷管自动化装配生产线
CN208086760U (zh) 基于编码识别的智能工程刀具检测传送系统
CN210285800U (zh) 一种带有扶正机构的自动包装生产线
CN107891571B (zh) 一种全自动卧式注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