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2627A - 一种上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2627A
CN111422627A CN202010289975.6A CN202010289975A CN111422627A CN 111422627 A CN111422627 A CN 111422627A CN 202010289975 A CN202010289975 A CN 202010289975A CN 111422627 A CN111422627 A CN 1114226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conveying
plate
rotating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99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2627B (zh
Inventor
王明海
杨志强
冯树荣
张念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99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26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2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2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2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26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9/00De-stacking of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9/00De-stacking of articles
    • B65G59/02De-stacking from the top of the stack
    • B65G59/026De-stacking from the top of the stack with a stepwise upward movement of the stack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料设备,包括旋转装置和上料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安装座、旋转件、旋转动力件;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固定座的上方;所述旋转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动力件固定于固定底座上,且旋转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旋转件相连接,使得旋转件在旋转动力件的作用下实现旋转;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两个上料机构均包括升降组件和物料支撑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且升降机构的动力源输出端与物料支撑组件相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料设备无法同时实现旋转和升降功能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上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改造,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自动化生产线上,在产品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将生产所需物料或部件进行提升运送,即将所需物料或部件输送至下一生产工序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上料机构只有单一的升降上料或者单一的旋转上料,上述所述的上料方式中均无法同时实现旋转和升降功能,由此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设备,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上料设备无法同时实现旋转和升降功能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料设备,包括:
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
固定底座;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固定座的上方;
旋转件,所述旋转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
旋转动力件,所述旋转动力件固定于固定底座上,且旋转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旋转件相连接,使得旋转件在旋转动力件的作用下实现旋转;
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两个上料机构均包括升降组件和物料支撑组件;
所述升降组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且升降机构的动力源输出端与物料支撑组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物料支撑组件包括:
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
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沿着竖直轴线方向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滑动设置有第一运送件,且所述第一运送件与升降组件的动力源输出端相接,且能够沿着第一支撑架的延伸方向来回滑动;
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沿着竖直轴线方向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滑动设置有第二运送件,且所述第二运送件与升降组件的动力源输出端相接,且能够沿着第二支撑件的延伸方向来回滑动;且所述第一运送件与第二运送件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
优选的,第一支撑件包括安装板和多层物料支撑板;
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沿着竖直轴线方向向上延伸;多层所述物料支撑板沿着安装板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物料支撑板均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且在外力作用下,每个所述物料支撑板只能够沿横向轴线向上转动,外力消除后,所述物料支撑板自动复位。
第一运送件包括运送板和多层运送支撑板;
所述运送板与安装板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并能够沿着安装板的延伸方向来回滑动;
多层所述运送支撑板沿着运送板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每个运送支撑板均与运送支撑板转动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每个运送支撑板只能够沿横向轴线向上转动,外力消除后,所述运送支撑板自动复位。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上设有销轴;且第一限位件的上端面与所述物料支撑件的下端面相接,且通过所述销轴使得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物料支撑板转动连接;
所述运送板与所述运送支撑板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且所述运送支撑板的下端面上设有限位凸缘。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升降滑轨,且所述升降滑轨沿着安装板的延伸方向由安装板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所述运送板上设有运送滑块,且所述运送板通过运送滑块与升降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运送板能够沿着升降滑轨的延伸方向上下滑动。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光电检测件,所述光电检测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光电检测接收器和光电检测发射器,所述光电检测发射器设置于第一支撑件的安装板上;所述光电检测发射器设置于第二支撑件的安装板上。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的一端与第一运送件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运送件固定连接;
升降动力件,所述升降动力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升降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导向件相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动力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用于检测定位所述安装座的位置;所述升降动力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接近开关和第四接近开关,用于检测定位物料支撑组件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料机构还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调节件、转动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件与转动件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螺纹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螺纹转动连接;
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在转动件的转动作用下,沿着调距导轨做相向或相对的直线运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与固定板之间设有空腔;
所述旋转件固定于所述旋转台上,且所述旋转台上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呈半圆环状设置于所述旋转件的一侧;
所述旋转动力件设置于固定板,且所述旋转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伸入所述空腔内,并与一连接件相连接;
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旋转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其另一端穿过所述转动槽与安装座固定连接;且在旋转动力件的作用下,使得连接件带动安装座沿着转动槽转动。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调距滑轨,
所述第一支撑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第一滑块与所述调距滑轨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调距滑轨滑动连接;
且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能够在滑轨上进行相对或相向的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上料设备,其包括旋转装置和上料装置。旋转装置包括固定底座,通过在固定底座上设置旋转件和旋转动力件,且旋转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转件相连接,同时旋转件的一端连接有安装座,由此在旋转动力件的作用下,使得旋转件带动安装座发生转动。
同时,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安装于安装座上,由此上料装置能够随着安装座一起转动,即在旋转件的作用下实现了第一上料机构与第二上料机构位置的切换,当第一上料机构上的工件全部被取走后,通过转动旋转装置,使得第一上料机构与第二上料机构工位互换,然后装满物料的第二上料机构继续运送工件。由此使得上料装置一次能够承载更多的物料,减少了人工上料的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上料机构中设置有升降组件和物料支撑组件,物料支撑组件用于放置工件,且升降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物料支撑组件相连接,在升降组件的动力下,使得物料支撑组件上的工件被传送至相应位置,以备下一道工序所用。
由此通过旋转装置与上料装置的相配合,使得上料装置能够随着旋转底座的转动而转动,即实现了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之间工位的切换,并且在升降组件的动力作用下,使得物料支撑组件上的工件被运送至所需位置。本申请中的上料设备同时具备旋转和升降的功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料设备无法同时实现旋转和升降功能,而使得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上料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发明中上料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发明中旋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旋转装置;11、固定底座;111、固定板;112、旋转台;113、转动槽;12、旋转件;13、旋转动力件;14、安装座;141、调距滑轨;15、连接件;
2、上料装置;21、第一支撑件;22、第二支撑件;23、第一运送件;24、第二运送件;
211、安装板;212、物料支撑板;213、限位件;214、销轴;215、升降滑轨;
231、运送板;232、运送支撑板;233、滑块;
25、升降组件;251、导向件;252、导套;253、升降动力件;
26、调整组件;261、第一连接件;262、第二连接件;263、调节件;264、转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上料装置2无法同时实现旋转和升降功能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上料设备,通过设置旋转装置1与上料装置2,且上料装置2安装于旋转装置1上,由此使得上料装置2能够随着旋转装置1的转动而转动,即实现了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之间工位的切换,并且在升降组件25的动力作用下,使得物料支撑组件上的物料被运送至所需位置,即实现自动为下一道工序提供所需的物料。由此本申请中的上料设备同时具备旋转和升降的功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料设备无法同时实现旋转和升降功能,从而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且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上料设备,包括旋转装置1和上料装置2。
如图1-3所示,旋转装置1包括固定底座11、旋转件12、安装座14、旋转动力件13。安装座14位于固定底座11的上方,且旋转件12的一端与固定底座11相接,其另一端与安装座14相连接。旋转动力件13安装于固定底座11上,且其动力输出端与旋转件12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固定底座11包括固定板111和旋转台112,旋转台112固定于固定板111上,且旋转台112与固定板111之间形成空腔。具体的,旋转台112包括侧壁和上盖,侧壁固定设置于固定板111上,上盖与侧壁固定连接,由此所述旋转台112形成空心结构。同时,旋转台112的侧壁上设有一开口,其上盖上设有转动槽113,且转动槽113采用半圆环形结构,且转动槽113的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旋转件12采用旋转中心轴,其一端固定于旋转台112上,其另一端与安装座14相连接。同时,转动槽113环绕于旋转中心轴的一侧。进一步,旋转动力件13固定设置于固定板111上。本实施例中,旋转动力件13采用气缸,气缸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侧壁上的开口伸入旋转台112与固定板111之间的空腔内且连接有一连接件15,所述连接件15穿过转动槽113与安装座14相连接。由此气缸能够推动连接件15,使得连接件15带动安装座14沿着转动槽113进行转动。当气缸伸出时,安装座14转动180°,当气缸复位时,安装座14反向转动180°返回至初始位置。
进一步,安装座14采用板状结构,其中心处设于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使得安装座14固定于旋转中心轴上。同时安装座14上设有两组调距滑轨141,两组调距滑轨141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每组调距滑轨141均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滑轨,每组调距滑轨141内滑轨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上料装置2,所述上料装置2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本实施例中,第一上料机构与第二上料机构平行设置。两个上料机构均包括升降组件25和物料支撑组件,升降组件25固定于所述安装座14上,且升降组件25的动力源输出端与物料支撑组件相连接。
如图4-5所示,第一上料机构包括物料支撑组件和升降组件25。物料支撑组件包括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第一支撑件21与第二支撑件22均滑动设置于安装座14的调距滑轨141上。具体的,第一支撑件2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块232,第一支撑件21通过第一滑块232与所述调距滑轨141滑动连接;第二支撑件22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滑块232,第二支撑件22通过第二滑块232与调距滑轨141滑动连接。
更具体的,第一支撑件21包括安装板211,安装板211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4上,且安装板211沿着竖直轴线方向向上延伸,即安装板211垂直设置于安装座14上。进一步,安装板2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232,所述第一滑块232的结构与调距滑轨141的结构相配合,使得安装板211通过所述第一滑块232与调距滑轨141滑动连接。同时,安装板211上设置有多层物料支撑板212,用于放置物料。且物料支撑板212沿着安装板211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安装板211设置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对称设置于安装板211的两侧,物料支撑板212沿着安装槽由上至下均匀安装于安装槽上。具体的,每层均包括两个物料支撑板212,且两个物料支撑板212对称设置于两个安装槽内。通过在每层中安装有两个物料支撑板212,提高了物料存放时的稳定性。同时,安装槽内还固定设置有多个限位件213,每个限位件213上均设置有销轴214,且每个限位件213均设置在物料支撑板212的下方,且限位件213的上端面与物料支撑板212的下端面相接,即每个物料支撑板212的下方均设置有限位件213;且物料支撑板212通过销轴214与限位件213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限位件213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安装板211上,其另一端延伸至物料支撑板212的下方。由此对物料支撑板212的转动起到限位的作用,即当物料支撑板212在受到外力时只能沿着销轴214向上运动,外力消除后,物料支撑板212自动复位。换句话说,通过设置限位件213是在保证物料支撑板212能够沿着横向轴线转动的前提下,限制物料支撑板212向低于其所在的水平面以下转动。因为物料支撑板212用于放置物料,若不限制其向下转动,将无法对物料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安装板211上还设置有升降滑轨215,且升降滑轨215沿着安装板211的延伸方向,即沿着安装板211的高度方向由安装板21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且升降滑轨215上滑动安装有第一运送件23。
进一步,安装板211的顶部安状有光电检测件(图中未标出),具体的,光电检测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光电检测接收器和光电检测发射器,光电检测发射器设置于第一支撑件21的安装板211上;光电检测发射器设置于第二支撑件22的安装板211上。用于检测安装板211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212上是否有物料存在。
具体的,第一运送件23包括运送板231,运送板231滑动安装于安装板211上,且运送板231的延伸方向与安装板211的延伸方向一致。同时,运送板231上设置有运送滑块232,所述运送滑块232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结构与升降滑轨215的结构相配合,使得运送滑块232能够滑动安装于升降滑轨215上,且能够沿着升降滑轨215的延伸方向来回移动。由此使得运送板231能够沿着升降滑轨215的延伸方向来回滑动。
同时,运送板231上设置有多层运送支撑板232,多层运送支撑板232沿着运送板231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且每个运送支撑板232均与运送板231转动连接,在外力作用下,使得每个所述运送支撑板232只能够沿销轴214向上转动,外力消除后,所述运送支撑板232自动复位。具体的,每个运送支撑板232上均设置有销轴214,且通过销轴214使得运送支撑板232与运送板231转动连接;同时,运送支撑板23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凸缘。通过采用此结构,限制了运送支撑板232在受到外力时向下转动,由此保证了运料支撑板承载物料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每层均包括一个运送支撑板232,运送支撑板232与物料支撑板212对应设置,即位于同一层中两个物料支撑板212之间均设置有运送支撑板232,且运送支撑板232的支撑端面与同一层中的物料支撑板212的支撑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第二支撑件22包括安装板211,安装板211上设置有两个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多层物料支撑板212,且物料支撑板212均匀分布于安装槽上,且与第一支撑件21上的物料支撑板212相对应设置。即通过第一支撑件21与第二支撑件22相结合,使得每层中包括四个物料支撑板212,由此使得物料能够稳定的放置于每层的物料支撑板212上。
第二支撑件22上设置有第二运送件24,且第二运送件24与第一运动件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第二运送件24包括运送板231,运送板231上设置有多层运送支撑板232,且运送支撑板232均匀分布于运送板231上,且与第一运动件上的运送支撑板232相对应设置。即通过第一运送件23与第二运送件24相结合,使得每层中包括两个运送支撑件,由此使得物料能够稳定的被输送。
升降组件25,其包括导向件251和升降动力件253。本实施例中,导向件251采用T型导轨结构,且T型导轨的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套252和第二导套252,第一导套252固定罩于导轨的一端,第二导套252固定罩于导轨的另一端。同时,第一导套252与第一运送件23中的运送板231固定连接,第二导套252与第二运送件24的运送板23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升降动力件253采用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上端面与导向件251固定连接,连接板为方形结构,通过采用此连接板能够增大升降动力件253与导向件251的接触面积,增加升降过程的稳定性。由此,使得导向件251能够在升降动力件253的作用下上下移动。进一步,由于导向件251与运送板231固定连接,使得升降动力件253能够带动托着物料的第一运送件23和第二运送件24同时向上移动,由此实现第一运送件23与第二运送件24对物料的移送。
如图6所示,调整组件26,其包括第一连接件261、第二连接件262、调节件263、转动件264;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61与第二连接件262均采用螺母结构,调节件263采用手动轮,转动件264采用螺杆结构。第一连接件261与第二连接件262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上。转动件26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261螺纹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螺纹连接,即转动件264与第一连接件261、第二连接件262形成丝杠螺母副结构。所述手动轮与转动件264固定连接,由此通过转动手动轮来带动转动件264转动。根据丝杠螺母副的工作原理,转动件264的转动可以转化为第一连接件261、第二连接件262的直线运动。同时,可以通过改变转动件264的转动方向,使得第一连接件261与第二连接件262之间发生相向或相对的直线运动。通过采用此调节组件,使得第一支撑件21与第二支撑件22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由此能够放置不同尺寸的物料。
进一步,旋转气缸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其用于检测定位旋转气缸的初始位置及伸出后的位置,即进一步定位检测安装座14所在的位置;升降气缸的两端扥别设置第三接近开关和第四接近开光,其用于检测定位升降气缸初始位置及伸出后的位置,即进一步定位运送件所在的位置。由此用于控制旋转装置1的旋转角度,和上料装置2的升降高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在上料设备中第一上料机构与第二上料机构工位需要转换时,可以通过调节旋转装置1,即旋转气缸推出带动安装座14旋转180°,由于第一上料机构与第二上料机构平行设置于安装座14上,因此安装座14旋转180°,使得第一上料机构与第二上料机构的工位发生转换。当上料机构中物料需要向上一层移送时,通过调节升降组件25,使得升降气缸推动运送件托着物料向上移动,由此使得物料被运送。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下面以图1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为例就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做进一步的说明:
当第一上料机构处于上料工位时,位于安装上最上层的物料被机器人抓取后,此时安装板211顶部的光电检测件进行检测,此时检测到安装板211最上层的物料支撑板212上无物料存放。然后,控制器控制升降气缸伸出,升降气缸在第三接近开关的作用下,升高至一定的高度,此处设定的升高高度等于或略大于相邻三层物料支撑板212之间的间距。此时,在升降气缸的推动下,使得导向件251推动第一运送件23和第二运送件24,即运送板231向上运动,由此使得运送支撑板232带动物料向上运动。
在向上运动过程中,首先运送支撑板232由A层向上运动至A+1层,此时,运送支撑板232与A+1层上的物料底部接触。运送板231带动物料继续向上运动,运送支撑板232托着物料由A+1层向上运动至A+2层,此时,A+2层处的物料支撑板212由于受到物料的推动,使得A+2层处的物料支撑板212绕着销轴214向上转动,并斜靠在物料上方。运送板231带动物料继续向上运动,直至到达A+3层处的物料支撑板212的上方,此时,A+2层处的物料支撑板212处在物料正下方,而A+2层处的物料支撑板212绕着销轴214向上转动,并斜靠在物料上方。然后,升降气缸复位,通过第四开关定位检测到初始位置,使得升降气缸准确复位。在升降气缸的作用下,运送板231向下运动到A+2层处,此时,物料坐落在A+2层处的物料支撑板212上。运送板231继续向下运动到A+1层处,此时,由于物料的阻挡,支撑板212绕着销轴214向上运动,并斜靠在物料上方。运送板231带动物料继续向下运动到A层处,此时,由于物料的阻挡,支撑板212斜靠在A层物料上方。通过以上动作,使得每层的物料均升高一层,由此完成物料的传送。
以上动作循环进行,直至第一上料机构的物料全部被抓取完后,此时光电检测件反馈至控制系统。然后,旋转装置1开始动作。具体的,旋转气缸伸出,在第一接近开关的作用下,使得旋转气缸伸出至设定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在旋转气缸的作用下,使得安装座14旋转至180°。此时,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的工位发生互换,第二上料机构继续上料工作。同时,控制系统发出信号,通知工人对第一上料机构进行装料。当第二送料机构上的物料被运送完后,第一上料机构与第二上料机构再次交换工位,此时旋转气缸进行复位动作。通过第二接近开关检测定位到初始位置,使得旋转气缸准确复位。在旋转气缸的带动下,使得安装座14反向旋转180°,即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的工位在此完成互换,以此循环进行。
上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第一”“第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属于“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时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简介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1)

1.一种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
固定底座;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固定座的上方;
旋转件,所述旋转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
旋转动力件,所述旋转动力件固定于固定底座上,且旋转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旋转件相连接,使得旋转件在旋转动力件的作用下实现旋转;
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两个上料机构均包括升降组件和物料支撑组件;
所述升降组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且升降机构的动力源输出端与物料支撑组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支撑组件包括:
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
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沿着竖直轴线方向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滑动设置有第一运送件,且所述第一运送件与升降组件的动力源输出端相接,且能够沿着第一支撑架的延伸方向来回滑动;
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沿着竖直轴线方向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滑动设置有第二运送件,且所述第二运送件与升降组件的动力源输出端相接,且能够沿着第二支撑件的延伸方向来回滑动;且所述第一运送件与第二运送件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
第一支撑件包括安装板和多层物料支撑板;
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沿着竖直轴线方向向上延伸;多层所述物料支撑板沿着安装板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物料支撑板均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且在外力作用下,每个所述物料支撑板只能够沿横向轴线向上转动,外力消除后,所述物料支撑板自动复位;
第一运送件包括运送板和多层运送支撑板;
所述运送板与安装板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并能够沿着安装板的延伸方向来回滑动;
多层所述运送支撑板沿着运送板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每个运送支撑板均与运送支撑板转动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每个运送支撑板只能够沿横向轴线向上转动,外力消除后,所述运送支撑板自动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上设有销轴;且第一限位件的上端面与所述物料支撑件的下端面相接,且通过所述销轴使得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物料支撑板转动连接;
所述运送板与所述运送支撑板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且所述运送支撑板的下端面上设有限位凸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升降滑轨,且所述升降滑轨沿着安装板的延伸方向由安装板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所述运送板上设有运送滑块,且所述运送板通过运送滑块与升降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运送板能够沿着升降滑轨的延伸方向上下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光电检测件,所述光电检测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光电检测接收器和光电检测发射器,所述光电检测发射器设置于第一支撑件的安装板上;所述光电检测发射器设置于第二支撑件的安装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的一端与第一运送件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运送件固定连接;
升降动力件,所述升降动力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升降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导向件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动力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用于检测定位所述安装座的位置;所述升降动力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接近开关和第四接近开关,用于检测定位物料支撑组件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还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调节件、转动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件与转动件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螺纹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螺纹转动连接;
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在转动件的转动作用下,沿着调距导轨做相向或相对的直线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与固定板之间设有空腔;
所述旋转件固定于所述旋转台上,且所述旋转台上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呈半圆环状设置于所述旋转件的一侧;
所述旋转动力件设置于固定板,且所述旋转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伸入所述空腔内,并与一连接件相连接;
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旋转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其另一端穿过所述转动槽与安装座固定连接;且在旋转动力件的作用下,使得连接件带动安装座沿着转动槽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调距滑轨,
所述第一支撑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第一滑块与所述调距滑轨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调距滑轨滑动连接;
且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能够在滑轨上进行相对或相向的滑动。
CN202010289975.6A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上料设备 Active CN1114226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9975.6A CN111422627B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上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9975.6A CN111422627B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上料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2627A true CN111422627A (zh) 2020-07-17
CN111422627B CN111422627B (zh) 2022-01-14

Family

ID=71556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9975.6A Active CN111422627B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上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262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8778A (zh) * 2020-12-25 2021-04-16 无锡威孚奥特凯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加工中心的自动上下料系统
CN113753511A (zh) * 2021-09-10 2021-12-07 江苏一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集移动与升降一体化的多功能物料台
CN114871551A (zh) * 2022-03-04 2022-08-09 珠海市宏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点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66460A1 (en) * 2011-09-14 2013-03-14 Roger Blaine Trivette Automated destack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5151683A (zh) * 2015-08-18 2015-12-16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工件自动送料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6743198A (zh) * 2017-01-22 2017-05-31 扬州君禾机械有限公司 嵌环定位输送装置
CN107161712A (zh) * 2017-05-11 2017-09-15 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上下料设备和生产线
CN107350872A (zh) * 2017-07-28 2017-11-17 陕西海力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多工位旋转升降组合上料仓储装置
CN206969693U (zh) * 2017-07-07 2018-02-06 昆山睿力得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自动输送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66460A1 (en) * 2011-09-14 2013-03-14 Roger Blaine Trivette Automated destack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5151683A (zh) * 2015-08-18 2015-12-16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工件自动送料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6743198A (zh) * 2017-01-22 2017-05-31 扬州君禾机械有限公司 嵌环定位输送装置
CN107161712A (zh) * 2017-05-11 2017-09-15 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上下料设备和生产线
CN206969693U (zh) * 2017-07-07 2018-02-06 昆山睿力得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自动输送机构
CN107350872A (zh) * 2017-07-28 2017-11-17 陕西海力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多工位旋转升降组合上料仓储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8778A (zh) * 2020-12-25 2021-04-16 无锡威孚奥特凯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加工中心的自动上下料系统
CN113753511A (zh) * 2021-09-10 2021-12-07 江苏一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集移动与升降一体化的多功能物料台
CN114871551A (zh) * 2022-03-04 2022-08-09 珠海市宏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点焊装置
CN114871551B (zh) * 2022-03-04 2024-03-19 珠海市宏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点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2627B (zh)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22627B (zh) 一种上料设备
CN107841726B (zh) 全自动镀膜机
CN214398748U (zh) 一种顶升机构及传输装置
CN209367194U (zh) 一种用于载具循环的流水线
CN110562711B (zh) 应用于自动生产运输线上可翻转及自动传输的装置
KR101307993B1 (ko) 워크지지이송장치
WO2022089042A1 (zh) 输送装置、输送系统及打印设备
CN214421596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多层传输设备
CN116002512B (zh) 一种夹具及转运设备
CN210046204U (zh) 一种立柱焊接机器人生产线
KR101068221B1 (ko) 고속 트랜스퍼 원자재 공급시스템
CN115980085A (zh) 一种自动化pcb板检测系统
CN216996476U (zh) 整板装置和板料生产线
WO2019119804A1 (zh) 基板架回传装置及基板架回传方法、全自动镀膜机
CN216686490U (zh) 陶瓷杯转运装置
CN213922971U (zh) 应用于自动生产运输线上可翻转及自动传输的装置
KR101484801B1 (ko) 리프터 지지 기구를 갖춘 반송 로봇 시스템
KR101566927B1 (ko) 부품실장기의 컨베이어장치
CN110282378B (zh) 一种用于avi检测机的自动上下料机
CN213562588U (zh) 片舟转运机械手
CN211365992U (zh) 多功能行走机器人小车
CN211664004U (zh) 一种卫浴陶瓷坯体输送机
CN212049533U (zh) 一种硅片载盘推齐定位装置及载板输送系统
CN113291810A (zh) 一种玻璃板批量转料机
KR101704357B1 (ko) 요동 방지 기능이 구비된 반송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