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8122B - 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8122B
CN111418122B CN201780097214.7A CN201780097214A CN111418122B CN 111418122 B CN111418122 B CN 111418122B CN 201780097214 A CN201780097214 A CN 201780097214A CN 111418122 B CN111418122 B CN 1114181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duct
switching device
plates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72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8122A (zh
Inventor
S·帕德尔
河西克纪
井上直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418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8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8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8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3/00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 H02B13/02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with metal casing
    • H02B13/025Safety arrangements, e.g. in case of excessive pressure or fire due to electrical defec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开关装置,确保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释放路径的气密性,可靠性高。在排列方向上贯穿沿排列方向排列于电气室内的开关装置(100A、100B)的共用管道(15)与将共用管道(15)和电气室的外部连通的排气管道(16)的连接部处,设置使共用管道(15)的端部朝内侧弯折而形成的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a2)和使排气管道(16)的端部朝外侧弯折而形成的共用管道接合部(16a6),在使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a2)的外表面与共用管道接合部(16a6)的内表面抵接的状态下,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a2)与共用管道接合部(16a6)被两组以上螺栓(46)、焊接螺母(47a)紧固固定。

Description

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其具有将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向外部释放的释压结构。
背景技术
在开关装置内发生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的情况下,在开关装置内部会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要求防止这种高温高压气体泄漏到开关装置周围,因此,除了使开关装置的框体具有充分的气密性和刚性之外,一般设置用于将高温高压气体向外部释放来释压的释压结构。以往,存在如下方式,在母线室释压板的前表面设置利用母线室内部的异常压力朝前表面侧移动的褶皱结构的通路,并且利用短路时产生的气体的压力扩开通路,以确保气体的释放路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存在如下方式,释压面板的中央部被配电盘的侧壁呈直角分隔并在各自的分隔区间设置有释压孔,通过将上述释压面板安装于配电盘的侧壁,并使释压面板的分隔区间与配电盘的断路器室、负荷电缆室分别连通,从而即使在配电盘内的任意部位发生电弧发生事故,也能够在不影响其他区间的情况下释放压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此外,存在如下方式,将内部被分隔为连接有进气管道的进气室和连接有排气管道的排气室的框体夹在一对配电盘之间,并且使成对的配电盘各自的下部与吸气室连通,并使上部与排气室连通,以对变压器等进行冷却并将变暖后的空气经由排气管道向室外排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8-1915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实开昭58-8740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实开昭62-1326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的技术那样将褶皱结构的通路扩开的情况下,存在在褶皱部分出现因变形引起的强度降低,从而可能无法确保气密性这样的问题。此外,由于在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中需要可靠地抑制高温高压气体在意想不到的部位泄漏,高温高压气体的释放路径要求高气密性,因此,尤其需要确保管道之间的连接部的气密性。关于这一点,专利文献2中并未公开与释压面板和配电盘的连接部分相关的内容,专利文献3中也并未公开与排气管道和排气室的连接部分相关的内容。另外,通过普通的螺栓连接,在管道的板与螺栓之间会产生间隙,可能无法确保充分的气密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开关装置,确保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释放路径的气密性,可靠性高。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沿排列方向排列于电气室内,在各自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区间,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沿排列方向贯穿开关装置,并通过释压管道与多个区间的每一个连通;以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将第一管道与电气室的外部连通,其中,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第一接合部,在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部处,第一管道的端部朝内侧弯折而形成所述第一接合部;以及第二接合部,在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部处,第二管道的端部朝外侧弯折而形成所述第二接合部,在第一接合部的外表面与第二接合部的内表面抵接的状态下,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被两组以上紧固构件紧固固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一种开关装置,确保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释放路径的气密性,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开关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其是实施方式1的开关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共用管道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B部详细图,其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共用管道的上板及下板与正面板的接合部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排气管道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C部详细图,其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排气管道分割上板的接合部与分割下板的接合部的图。
图7是图5的D部详细图,其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排气管道的上板及下板与正面板的接合部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共用管道彼此的连接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共用管道与排气管道的连接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开关装置内的高温高压气体的流动的侧面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开关装置内的高温高压气体的流动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共用管道与排气管道的连接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排气管道的上板以及下板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图1至图11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开关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其是图1的开关装置100A的侧面剖视图。本发明的开关装置是在电气室内沿规定的排列方向排列多个的开关装置,在各图中,将开关装置的排列方向设为x方向,将从开关装置的正面向背面的方向设为y方向,将铅锤方向设为z方向。在图1中,将位于排列的端部的开关装置设为开关装置100A,将另一个开关装置设为开关装置100B。开关装置100A、100B的内部通过隔板形成多个区间,在实施方式1中,在下层设有对沿z方向延伸的电压电缆81进行收容的电缆室1,在中层设有对上下两层结构的断路器82进行收容的断路器室2。此外,在上层,从正面侧依次设有对控制各设备的控制回路(未图示)进行收容的控制室4和对三相母线分别进行收容的前母线室3A及后母线室3B。后母线室3B截面呈倒L字型,在下方的一部分形成有供后述的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配置的空间。另外,各区间的配置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开关装置100A和开关装置100B中使各区间的配置不同。
在前母线室3A以及后母线室3B的上方设有沿x方向贯穿开关装置100A和开关装置100B的共用管道15、即第一管道。共用管道15通过使设置于开关装置100A和开关装置100B各自上的部分被连接,从而构成贯穿开关装置的排列整体的一个管道。此外,开关装置100A的共用管道15的电气室外侧的端部与排气管道16、即第二管道连接。排气管道16延伸至电气室外,并将电气室外与共用管道15连通。
在电缆室1与中层的区间之间的隔板设有开口部1a,在断路器室2与上层的区间之间的隔板设有开口部2a。此外,在前母线室3A以及后母线室3B的顶板分别设置有开口部3Aa以及开口部3Ba。
在开关装置100A的背面与断路器室2之间设置有沿z方向延伸的电缆室释压管道11。此外,在开关装置的100A的背面与后母线室3B之间设置有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该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由分别沿x方向以及z方向延伸的两个部位构成。断路器室2和电缆室释压管道11被隔板分隔,后母线室3B和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被隔板分隔。电缆室释压管道11在下端经由开口部1a而与电缆室1连接,在上端与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连接。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在沿x方向延伸的部位的下端经由开口部2a而与断路器室2连接,在沿z方向延伸的部位的上端与共用管道15连接。此外,在共用管道15与前母线室3A以及后母线室3B之间设置有前母线室释压管道13A、后母线室释压管道13B。前母线室释压力管道13A、后母线室释压管道13B在下端经由开口部3Aa、3Ba而与前母线室3A、后母线室3B连接,在上端与共用管道15连接。前母线室释压管道13A、后母线室释压管道13B被隔板相互分隔。这样,电缆室释压管道11使电缆室1与共用管道15连通,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使断路器室2与共用管道15连通,前母线室释压管道13A使前母线室3A与共用管道15连通,后母线室释压管道13B使后母线室3B与共用管道15连通。
在电缆室管道11的上端安装有电缆室释压板51,该电缆室释压板51将电缆室释压管道11上端的开口开闭,在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的沿x方向延伸的部位安装有断路器室释压板52,该断路器室释压板52将开口部2a开闭。此外,在前母线室释压管道13A、后母线室释压管道13B的下端安装有母线室释压板53,该母线室释压板53将开口部3Aa、3Ba开闭。另外,将开口部3Ba开闭的母线室释压板53省略图示。电缆室释压板51在来自下方、即电缆室侧的压力的作用下朝上方打开,因此,在电缆室1中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的情况下,在该压力的作用下朝上方打开而从电缆室1内释放压力,但不会在来自上方的压力的作用下打开。关于断路器室释压板52以及母线室释压板53,也同样地分别在来自断路器室2侧、前母线室3A侧以及后母线室3B侧的压力的作用下朝上方打开,并从断路器室2内、前母线室3A内以及后母线室3B内释放压力,但不会在来自上方的压力的作用下打开。
接着,对共用管道15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共用管道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B部详细图,其是表示共用管道的上板以及下板与正面板的接合部的图。另外,图3、图4所示的共用管道是表示贯穿排列多个的开关装置100A、100B的共用管道中的、贯穿一个开关装置100A或100B的部分的图。贯穿排列多个的开关装置整体的共用管道15通过将图3所示的共用管道15连接而构成。
如图3所示,共用管道15将分别沿x方向延伸的上板15a、正面板15b、下板15c以及背面板15d各自的侧端部接合以构成截面呈矩形的管道,在下板15c形成有分别与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前母线室释压管道13A、后母线室释压管道13B对应的开口。
如图4所示,上板15a以及下板15c的正面侧的侧端部分别朝下方以及上方弯折,而分别形成有正面板接合部15a1、15c1。此外,正面板15b的上下两方的侧端部分别朝背面侧弯折,而形成上下板接合部15b1。在正面板接合部15a1以及正面板15b的相互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供螺栓46贯穿的螺栓孔(未图示)。此外,在正面板接合部15c1以及正面板15b的相互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供螺栓46贯穿的螺栓孔(未图示)。在正背面15b的内表面侧,以与螺栓孔的位置对齐的方式焊接有焊接螺母47a。螺栓46以及焊接螺母47a相当于紧固构件。
在上板15a以及下板15c与正面板15b的接合中,通过在使正面板接合部15a1、15c1的内表面分别与正面板15b的外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使螺栓46从正面板接合部15a1、15c1侧沿y方向贯穿并与焊接于正面板15b的内表面的焊接螺母47a螺合,并且在使上下板接合部15b1的外表面与上板15a以及下板15c的内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使螺栓46从上板15a、下板15c侧沿z方向贯穿并与焊接于上下板接合部15b1的内表面的焊接螺母47a螺合,从而将上板15a以及下板15c与正面板15b紧固固定。由此,正面板15b与上板15a以及下板15c因各自的侧端部被两组紧固构件在两个紧固方向上双向紧固固定而被接合。另外,在此,对正面板15b与上板15a以及下板15c的接合进行了说明,但背面板15d与上板15a以及下板15cd的接合亦是如此。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两组紧固构件,但只要使用两组以上紧固构件在两个紧固方向上进行紧固固定即可,因此,也可以使用三组以上紧固构件。此外,在此,两个紧固方向为y方向和z方向且相互正交,但两个紧固方向只要为相互交叉的方向即可。
接着,对排气管道16的结构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排气管道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C部详细图,其是表示排气管道的分割上板的接合部以及分割下板的接合部的图。此外,图7是D部详细图,其是表示排气管道的上板以及下板与正面板的接合部的图。
如图5所示,排气管道16是将分别沿x方向延伸的上板16a、正面板16b、下板16c以及背面板16d各自的侧端部接合而构成截面呈矩形的管道的构件。上板16a在y方向上被分割,其由正面侧的分割上板16a1以及背面侧的分割上板16a2这两个分割上板、即分割板构成。下板16c也在y方向上被分割,其由正面侧的分割下板16c1以及背面侧的分割下板16c2、即分割板的两个分割下板构成。
如图6所示,分割上板16a1、16a2在相互相对的一侧的侧端部分别设置有接合部16a3、16a4、即分割板接合部。接合部16a3、16a4为分别使分割上板16a1、16a2的侧端部呈L型立起而形成的构件,因此,以使位置相互对应的方式形成有螺栓孔(未图示)。此外,在接合部16a3、16a4的下方,追加板41与分割上板16a1、16a2的内表面抵接。在追加板41和分割上板16a1、16a2的相互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螺栓孔(未图示)。在追加板41的内表面侧,以与螺栓孔的位置对准的方式焊接有焊接螺母47a。在分割上板16a1、16a2的接合中,通过在使接合部16a3、16a4的相对面抵接的状态下,使螺栓46从接合部16a4侧沿y方向贯穿并与接合部16a3侧的螺母47螺合,并且使螺栓46从分割上板16a1、16a2侧沿z方向贯穿并与追加板41的焊接螺母47a螺合。这样,分割上板16a1、16a2被三组紧固构件在两个紧固方向上紧固固定而被接合。
关于分割下板16c1、16c2,也同样地通过螺栓46和螺母47将使相相互对的一侧的侧端部呈L型立起而形成的接合部16c3、16c4紧固固定,并且将在接合部16c3、16c4的上方抵接于分割下板16c1、16c2的内表面的追加板41与分割下板16c1、16c2紧固固定。由此,分割上板16c1、16c2也被三组紧固构件在两个紧固方向上紧固固定而被接合。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两个紧固方向为y方向和z方向且相互正交,但两个紧固方向只要为相互交叉的方向即可。此外,将上板16a以及下板16c分别分割为两个分割上板以及两个分割下板,但分割数也可以为三个以上。此外,分割的板并不局限于上板16a以及下板16c,也可以是将正面板16b以及背面板16d分割的结构。
如图7所示,分割上板16a1以及分割下板16c1的正面侧的侧端部分别朝上方以及下方弯折,以分别形成有正面板接合部16a5、16c5。在正面板接合部16a5、16c5以及正面板16b的相互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供螺栓46贯穿的螺栓孔(未图示)。此外,在分割上板16a1的正面侧下方配置有由水平部和垂直部构成的L型追加板42。L型追加板42的水平部与分割上板16a1的内表面抵接,并且L型追加板42的垂直部与正面板16b的内表面抵接。在分割上板16a1以及L型追加板42的水平部的相互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供螺栓46贯穿的螺栓孔(未图示)。此外,在正面板16b以及L型追加板42的垂直部的相互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供螺栓46贯穿的螺栓孔(未图示)。在L型追加板的垂直部以及水平部的内表面侧,以与螺栓孔的位置对准的方式分别焊接有焊接螺母47a。
在分割上板16a1以及分割下板16c1与正面板16b的接合中,通过在使正面板接合部16a5、16c5的外表面分别与正面板16b的内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使螺栓46从正面板16b侧沿y方向贯穿并与正面板接合部16a5、16c5的内表面侧的螺母47螺合。在使L型追加板42的水平部与分割上板16a1以及分割下板16c1抵接的状态下,使螺栓46沿z方向贯穿并与焊接于L型追加板42的水平部的焊接螺母47a螺合,并且在使L型追加板42的垂直部与正面板16b抵接的状态下,使螺栓46从正面板16b侧沿y方向贯穿并与焊接于L型追加板42的垂直部的焊接螺母47a螺合。这样,分割上板16a1、分割下板16c1除了通过螺栓46以及螺母47直接紧固固定于正面板16b之外,还通过螺母46以及焊接螺母47a紧固固定于L型追加板42,而该L型追加板42被紧固固定于正面板16b,由此,分割上板16a1、分割下板16c1也被间接地固定于正面板16b。由此,正面板16b与分割上板16a1以及分割下板16c1因各自的侧端部被三组紧固构件在两个紧固方向上紧固固定而被接合。
另外,在此,对正面板16b与分割上板16a1以及分割下板16c1的接合进行了说明,但背面板16d与分割上板16a2以及分割下板16c2的接合亦是如此。此外,在此,两个紧固方向为y方向和z方向且相互正交,但两个紧固方向并不局限于正交方向,只要为相互交叉的方向即可。
接着,对共用管道彼此的连接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分别设置于相互相邻的开关装置的共用管道中的、共用管道彼此的连接部的结构的剖视图,其示出了开关装置100B的共用管道15与开关装置100A的共用管道15的连接部。分别构成相相互邻的开关装置的共用管道15彼此通过将构成各个共用管道15的各板接合而被连接。另外,在图8中对上板以及下板的接合进行说明,但正面板以及背面板的接合亦是如此。如图8所示,在开关装置100A的共用管道15中,上板15a以及下板15c在开关装置100B侧的端部处朝管道内侧弯折,形成有接合部15a4以及接合部15c4。此外,在开关装置100B的共用管道15中,上板15a以及下板15c在开关装置100A侧的端部处朝管道内侧弯折,形成有接合部15a5以及接合部15c5。接合部15a4、15a5、15c4以及15c5形成有供螺栓46贯穿的螺栓孔(未图示)。
接合部15a4以及接合部15a5在将彼此的外表面抵接的状态下被U型追加板19从下方夹住。U型追加板19在与接合部15a4以及接合部15a5的螺栓孔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螺栓孔(未图示),其内表面与接合部15a4以及接合部15a5抵接。U型追加板19以及接合部15a4、15a5被从开关装置100A侧贯穿并在开关装置100B侧与螺母47螺合的螺栓46紧固固定。接合部15a4以及接合部15a5通过以上述方式针对每个U型追加板19进行紧固固定而被接合。关于下板15c,接合部15c4以及接合部15c5也同样地在将彼此的外表面抵接的状态下被U型追加板19从上方夹住,并通过螺栓46以及螺母47针对每个U型追加板19进行紧固固定而被接合。
如上所述,通过分别将上板15a彼此和下板15c彼此进行接合,从而能无间隙地将开关装置100A侧的共用管道15与开关装置100B侧的共用管道15的连接部固定,以防止高温高压气体从共用管道彼此的接合部漏出。
接着,对共用管道与排气管道的连接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共用管道与排气管道的连接部的结构的剖视图。共用管道15以及排气管道16通过将构成共用管道15以及排气管道16的各板接合而被连接。另外,在图9中对上板以及下板的接合进行说明,但正面板以及背面板的接合亦是如此。如图9所示,在共用管道15中,上板15a的排气管道16侧的端部朝管道内侧弯折而形成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a2、即第一接合部,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a2的前端部朝排气管道16侧弯折而形成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15a3、即第三接合部。此外,在排气管道16中,上板16a的共用管道15侧的端部朝管道外侧弯折而形成共用管道接合部16a6、即第二接合部。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a2的外表面与共用管道接合部16a6的内表面抵接,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15a3的外表面与上板16a的内表面抵接。此外,在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a2和共用管道接合部16a6的相互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螺栓孔(未图示),在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15a3和上板16a的相互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螺栓孔(未图示),在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a2的内表面以及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15a3的内表面,以与螺栓孔的位置对准的方式焊接有焊接螺母47a。
在共用管道15的上板15a与排气管道16的上板16a的接合中,在使共用管道接合部16a6的内表面和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a2的外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使螺栓46从共用管道接合部16a6侧沿x方向贯穿并与焊接于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a2的焊接螺母47a螺合,并且在使排气管道16的上板16a的内表面与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15a3的外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使螺栓46从上板16a侧沿z方向贯穿并与焊接于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15a3的焊接螺母47a螺合。共用管道15的上板15a和排气管道16的上板16a因以上述方式使各自的连接部被两组紧固构件在两个紧固方向上紧固固定而被接合。
关于下板15c和下板16c,也同样地在使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c2的外表面与共用管道接合部16c6的内表面抵接且使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15c3的外表面与下板16c的内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使螺栓46从共用管道接合部16c6侧沿x方向贯穿并与焊接于下板15c的焊接螺母47a螺合,并且使螺栓46从下板16c侧沿z方向贯穿并与焊接于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15c3的焊接螺母47a螺合。共用管道15的下板15c和排气管道16的下板16c因以上述方式使各自的连接部被两组紧固构件紧固固定而被接合。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两组紧固构件,但只要使用两组以上紧固构件在两个紧固方向上进行紧固固定即可,因此,也可以使用三组以上紧固构件。此外,在此,两个紧固方向为x方向和z方向并相互正交,但两个紧固方向只要为相互交叉的方向即可。
接着,对动作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开关装置内的高温高压气体的流动的侧面剖视图,图11是表示开关装置内的高温高压气体的流动的主视图。图10、图11中的箭头表示发生电弧事故时的高温高压气体的流动,在此,示出在开关装置100B内发生电弧事故的情况。
在电缆室1内发生电弧事故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电缆室1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在从开口部1a流入至电缆室释压管道11之后,在其压力的作用下将电缆室释压板51朝上方打开,并经过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流入至共用管道15。如图11所示,流入至共用管道15的高温高压气体在共用管道15内朝向位于排列的端部的开关装置100A流动,并经过开关装置100A的共用管道15流入至排气管道16。流入至排气管道16的高温高压气体就此沿x方向流动并释放至电气室外。
在断路器室2内发生电弧事故时,断路器室2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在其压力的作用下将断路器室释压板52打开,并在从开口部2a流入至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之后,在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内流动并流入至共用管道15。然后,与电缆室1中发生电弧事故的情况相同。在前母线室3A、后母线室3B中发生电弧事故的情况下,前母线室3A、后母线室3B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在其压力的作用下将母线室释压板53打开,并在从开口部3Aa、3Ba流入至前母线室释压管道13A、后母线室释压管道13B之后,在前母线室释压管道13A内、后母线室释压管道13B内流动并流入至共用管道15。然后,与电缆室1中发生电弧事故的情况相同。此外,在开关装置100A内发生电弧事故的情况下,仅在高温高压气体从共用管道15直接流入至排气管道16这一点上不同,除此以外,与在开关装置100B内发生电弧事故的情况相同。此外,内部短路事故的情况亦是如此。
电缆室1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如上所述经过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到达共用管道15的高温高压气体可能会流入至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以及前母线室释压管道13A、后母线室释压管道13B。然而,电缆室释压板51、断路器释压板52、母线室释压板53由于不会在来自各自上方的压力的作用下打开,因此,某个区间中产生的高压气体不会流入至其他区间。此外,从相邻的开关装置100B经由共用管道15流入的高温高压气体也不会流入至任一个区间。
根据实施方式1,在将排列多个的开关装置贯穿的共用管道与将共用管道和电气室外连通的排气管道的连接部处,使构成共用管道的各板朝内侧弯折而形成排气管道接合部,并使构成排气管道的各板朝外侧弯折而形成共用管道接合部,并且在使排气管道接合部的外表面与共用管道接合部的内表面抵接的状态下,利用两组以上紧固构件将共用管道接合部与排气管道接合部紧固固定,从而使各板被接合。因此,能够抑制因高温高压气体带来的热和压力引起的变形,能够确保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释放路径的气密性,以获得可靠性高的开关装置。
此外,共用管道的各板和排气管道的各板在相互交叉的两个紧固方向上被相互紧固固定,因此,即使在特定方向上施加了高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变形,能够进一步提高气密性。
此外,由于共用管道以及排气管道因被两组以上紧固构件在相互交叉的两个紧固方向上紧固固定而使各板被接合,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共用管道以及排气管道的气密性。
此外,在排气管道中,构成上板以及下板的分割上板以及分割下板在相互的接合部处被配置于管道内侧的追加板在相互正交的两个紧固方向上紧固固定,因此,分割上板以及分割下板的接合部中的变形得到抑制,进一步确保排气管道的气密性。
此外,由于将焊接螺母焊接于共用管道以及排气管道的内部,因此,在组装时只要从外部将螺栓插入并与焊接螺母螺合即可,组装作业容易。
实施方式2
以下,基于图1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的共用管道与排气管道的连接部与实施方式1不同。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共用管道与排气管道的连接部的结构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2中对上板以及下板的接合进行说明,但正面板以及背面板的接合亦是如此。如图12所示,在共用管道25中,上板25a的排气管道26侧的端部朝管道内侧弯折而形成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25a2,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25a2的前端部朝排气管道26侧弯折而形成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25a3。此外,在排气管道26中,上板26a的共用管道25侧的端部朝管道外侧弯折而形成共用管道接合部26a6,共用管道接合部26a6的前端部朝共用管道25侧弯折而形成第二共用管道接合部26a7、即第四接合部。上板25a的外表面与第二共用管道接合部26a7的内表面抵接,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25a2的外表面与共用管道接合部26a6的内表面抵接,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25a3的外表面与上板26a的内表面抵接。此外,在第二共用管道接合部26a7与上板25a的相互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螺栓孔(未图示),在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25a3与上板26a的相互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螺栓孔(未图示),在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25a3的内表面以及上板25a的内表面,以与螺栓孔的位置对准的方式焊接有焊接螺母47a。
在共用管道25的上板25a和排气管道26的上板26a的接合中,在使第二共用管道接合部26a7的内表面与上板25a的外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使螺栓46从第二共用管道接合部26a7侧沿z方向贯穿并与焊接于上板25a的焊接螺母47a螺合,并且在使排气管道26的上板26a的内表面与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25a3的外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使螺栓46从上板26a侧沿z方向贯穿并与焊接于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25a3的焊接螺母47a螺合。共用管道25的上板25a和排气管道26的上板26a因以上述方式使各自的连接部被两组紧固构件紧固固定而被接合。
关于下板25c和下板26c,也同样地在使下板25c的外表面与第二共用管道接合部26c7的内表面抵接、使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25c2的外表面与共用管道接合部26c6的内表面抵接并使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25c3的外表面与下板26c的内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使螺栓46从第二共用管道接合部26c7侧沿z方向贯穿并与焊接于下板25c的焊接螺母47a螺合,并且使螺栓46从下板26c侧沿z方向贯穿并与焊接于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25c3的焊接螺母47a螺合。共用管道25的下板25c和排气管道26的下板26c因以上述方式使各自的连接部被两组紧固构件紧固固定而被接合。
另外,各板只要使用两组以上紧固构件进行紧固固定即可,因此,也可以使用三组以上紧固构件。
关于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根据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由于共用管道与排气管道的连接部因被两组以上紧固构件紧固固定而被接合,因此,能够抑制因高温高压气体带来的热和压力引起的变形。因此,能够获得一种确保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释放路径的气密性、可靠性高的开关装置。
此外,由于采用如下结构:将朝共用管道侧弯折的第二共用管道接合部设置于排气管道,并将第二共用管道接合部和共用管道的各板接合,并将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和排气管道的各板接合,因此,在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与共用管道接合部的接合部处不进行由紧固构件实现的紧固固定。因此,能够减小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以及共用管道接合部的尺寸,并且能够减小共用管道的截面积与排气管道的截面积之差。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排气管道的气压上升及由此引起的倒流,能够维持高气密性,并且能够提高共用管道与排气管道的接合部的持续力。
实施方式3
以下,基于图1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实施方式3的排气管道的分割上板和分割下板的接合部与实施方式1不同。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排气管道的上板以及下板的结构的剖视图。如图13所示,构成排气管道36的上板36a的分割上板36a1、36a2在相相互对一侧的侧端部分别设置有接合部36a3、36a4。接合部36a3、36a4是分别使分割上板36a1、36a2的侧端部呈L型立起而形成的构件,因此,以使位置相互对应的方式分别形成有螺栓孔(未图示)。此外,接合部36a3、36a4在使彼此的外表面抵接的状态下被U型追加板43、即夹持构件从上方夹住。U型追加板43的内表面与接合部36a3、36a4抵接,并在与接合部36a3、36a4的螺栓孔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螺栓孔。U型追加板43以及分割上板36a1、36a2通过从接合部36a4侧沿y方向贯穿并在接合部36a3侧与螺母47螺合的螺栓46而被紧固固定。分割上板36a1、36a2通过以上述方式利用紧固构件针对将接合部36a3、36a4夹住的每个U型追加板43进行紧固固定而被接合。关于构成下板36c的分割下板36c1、36c2,也同样地,使相相互对一侧的侧端部呈L型立起而形成的接合部36c3、36c4在将相互的外表面抵接的状态下被U型追加板43从下方夹住。分割下板36c1、36c2通过利用紧固构件针对将接合部36c3、36c4夹住的每个U型追加板43进行紧固固定而被接合。
关于其他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根据实施方式3,能获得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排气管道的分割上板以及分割下板的接合中,通过利用U型追加板将呈L型立起而形成的接合部夹住,并针对每个U型追加板对接合部进行紧固固定,从而将分割上板与分割下板接合。因此,在分割上板以及分割下板的接合中所需的紧固构件只要一组即可,并且无需在管道内侧使用焊接螺母,仅通过在排气管道外侧的作业,就能够实现分割上板以及分割上板的接合。
本发明能够在其发明的范围内对各实施方式进行自由组合。此外,还能够对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变形、省略。
(符号说明)
1电缆室;2断路器室;3A前母线室;3B后母线室;11电缆室释压管道;12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3A前母线室释压管道;13B后母线室释压管道;15、25共用管道;15a、25a上板;15a1正面板接合部;15a2、25a2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a3、25a3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15b正面板;15b1上下板接合部;15c、25c下板;15c1正面板接合部;15c2、25c2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c3、25c3第二排气管道接合部;15d背面板;16、26、36排气管道;16a、26a、36a上板;16a1、16a2、36a1、36a2分割上板;16a3、16a4、36a3、36a4接合部;16a5正面板接合部;16a6、26a6共用管道接合部;26a7第二共用管道接合部;16b正面板;16c、26c、36c下板;16c1、16c2、36c1、36c2分割下板;16c3、16c4、36c3、36c4接合部;16c5、正面板接合部;16c6、26c6共用管道接合部;26c7第二共用管道接合部;16d背面板;41追加板;42L型追加板;43U型追加板;46螺栓;47螺母;47a焊接螺母;100A、100B开关装置。

Claims (22)

1.一种开关装置,
所述开关装置沿排列方向排列于电气室内,在各自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区间,
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沿所述排列方向贯穿所述开关装置,并通过释压管道与多个所述区间的每一个连通;以及
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将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电气室的外部连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接合部,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连接部处,所述第一管道的端部朝内侧弯折而形成所述第一接合部;以及
第二接合部,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连接部处,所述第二管道的端部朝外侧弯折而形成所述第二接合部,
在所述第一接合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接合部的内表面抵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被两组以上紧固构件紧固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在相互交叉的两个紧固方向上被紧固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合部具有第三接合部,所述第三接合部朝所述第二管道侧弯折并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内表面抵接,
所述第二接合部具有第四接合部,所述第四接合部朝所述第一管道侧弯折并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外表面抵接,
所述第三接合部与所述第二管道紧固固定,并且所述第四接合部与所述第一管道紧固固定。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道的构成各面的板被两组以上紧固构件相互紧固固定。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道的构成各面的板被两组以上紧固构件相互紧固固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道的构成各面的板被两组以上紧固构件相互紧固固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道的构成各面的板在相互交叉的两个紧固方向上被紧固固定。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道的构成各面的板在相互交叉的两个紧固方向上被紧固固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道的构成各面的板在相互交叉的两个紧固方向上被紧固固定。
10.如权利要求1至3、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道的构成各面的板被分割为多个分割板,并且多个所述分割板经由使多个所述分割板的端部立起而形成的分割板接合部而被接合,从而构成所述第二管道。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道的构成各面的板被分割为多个分割板,并且多个所述分割板经由使多个所述分割板的端部立起而形成的分割板接合部而被接合,从而构成所述第二管道。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道的构成各面的板被分割为多个分割板,并且多个所述分割板经由使多个所述分割板的端部立起而形成的分割板接合部而被接合,从而构成所述第二管道。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分割板在相互交叉的两组以上紧固方向上被相互紧固固定。
14.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分割板在相互交叉的两组以上紧固方向上被相互紧固固定。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分割板中的所述分割板接合部被夹持构件夹持,多个所述分割板被贯穿所述夹持构件以及分割板接合部的紧固构件紧固固定。
16.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分割板中的所述分割板接合部被夹持构件夹持,多个所述分割板被贯穿所述夹持构件以及分割板接合部的紧固构件紧固固定。
17.如权利要求1至3、权利要求6至9、权利要求11至13、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构件是焊接螺母和螺栓,其中,所述焊接螺母焊接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管道的内表面,所述螺栓与所述焊接螺母螺合。
1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构件是焊接螺母和螺栓,其中,所述焊接螺母焊接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管道的内表面,所述螺栓与所述焊接螺母螺合。
1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构件是焊接螺母和螺栓,其中,所述焊接螺母焊接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管道的内表面,所述螺栓与所述焊接螺母螺合。
20.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构件是焊接螺母和螺栓,其中,所述焊接螺母焊接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管道的内表面,所述螺栓与所述焊接螺母螺合。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构件是焊接螺母和螺栓,其中,所述焊接螺母焊接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管道的内表面,所述螺栓与所述焊接螺母螺合。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构件是焊接螺母和螺栓,其中,所述焊接螺母焊接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管道的内表面,所述螺栓与所述焊接螺母螺合。
CN201780097214.7A 2017-12-07 2017-12-07 开关装置 Active CN1114181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44022 WO2019111378A1 (ja) 2017-12-07 2017-12-07 スイッチギ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8122A CN111418122A (zh) 2020-07-14
CN111418122B true CN111418122B (zh) 2022-03-01

Family

ID=62779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7214.7A Active CN111418122B (zh) 2017-12-07 2017-12-07 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88306B2 (zh)
JP (1) JP6351921B1 (zh)
CN (1) CN111418122B (zh)
DE (1) DE112017008254T5 (zh)
WO (1) WO2019111378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32609U (zh) * 1986-02-13 1987-08-21
JP2008064354A (ja) * 2006-09-05 2008-03-21 Sanyo Denki Co Ltd 屋外設置型ラジエータ装置
JP3155105U (ja) * 2009-08-27 2009-11-05 株式会社ハイマート産業 ダクトの構造
CN102326308A (zh) * 2009-02-25 2012-01-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106898954A (zh) * 2017-04-24 2017-06-27 武汉大学 一种开关柜泄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87406U (ja) 1981-12-09 1983-06-14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配電盤の放圧パネル
US4461499A (en) * 1983-03-23 1984-07-24 Industrial Air, Inc. Transverse joint system for sheet metal ducts
JPH0242990Y2 (zh) 1985-09-17 1990-11-15
JPS62145407U (zh) 1986-03-06 1987-09-14
US4976114A (en) * 1990-02-26 1990-12-11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unit hav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hich is suitable for mounting on the roof of a building
JPH08191510A (ja) 1995-01-09 1996-07-23 Toshiba Corp 閉鎖配電盤
DE10114742C1 (de) * 2001-03-20 2002-11-14 Siemens Ag Elektrische Anlage mit Druckentlastungskanal
JP4289255B2 (ja) 2004-08-04 2009-07-01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ラック
US8482903B2 (en) * 2010-06-07 2013-07-09 Abd El And Larson Holdings Llc Front accessible switchgear assembly
CN103794988B (zh) * 2012-10-26 2017-07-28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送气组件
US8791361B2 (en) * 2012-11-14 2014-07-29 Central Electric Company Arc-resistant switchgear enclosure with vent prop and latch
WO2014137336A1 (en) * 2013-03-06 2014-09-12 Schneider Electric USA, Inc. Deforming pressure ring seal for an arc-resistant switchgear duct
GB2526149A (en) * 2014-05-16 2015-11-18 Sig Plc Ducting apparatus to provide transport of a gas
CN107171191B (zh) * 2016-03-07 2021-02-26 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互连的排气系统的开关装置封壳
US10375843B2 (en) * 2017-06-06 2019-08-06 Automatisation Grimard Inc. Switchgear exhaust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32609U (zh) * 1986-02-13 1987-08-21
JP2008064354A (ja) * 2006-09-05 2008-03-21 Sanyo Denki Co Ltd 屋外設置型ラジエータ装置
CN102326308A (zh) * 2009-02-25 2012-01-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JP3155105U (ja) * 2009-08-27 2009-11-05 株式会社ハイマート産業 ダクトの構造
CN106898954A (zh) * 2017-04-24 2017-06-27 武汉大学 一种开关柜泄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8122A (zh) 2020-07-14
JP6351921B1 (ja) 2018-07-04
JPWO2019111378A1 (ja) 2019-12-12
DE112017008254T5 (de) 2020-08-13
US11588306B2 (en) 2023-02-21
US20200412108A1 (en) 2020-12-31
WO2019111378A1 (ja) 2019-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09523B2 (ja) 閉鎖配電盤
US7334315B2 (en) Method of servicing a channel bus splice assembly
JP2019075191A (ja) 蓄電装置
MX2008016201A (es) Conjunto de barra colectora modular para un centro de carga.
WO2016030144A1 (de) Batteriemodulsystem
CN101553964A (zh) 多相线路熔断器模块
US9768593B2 (en) Intra-compartment cooling channel component for a metal-clad switchgear assembly
CN111418122B (zh) 开关装置
EP0476654A1 (en) A wiring structure for interior units
RU2624468C2 (ru) Деформируемое уплотнительное кольцо для дугостойкого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ого канала
CN106415958B (zh) 开关机构
US11451017B2 (en) Switchgear cabinet
JP5108144B2 (ja) スイッチギヤ
KR101175255B1 (ko) 조립식 분전반
US20230231346A1 (en) Electric Connection Assembly, Control Cabinet And Robot System
JP5283840B2 (ja) 分岐ユニット及びバスダクトシステム
RU2796430C1 (ru) Конструкционный профиль дл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шкафа
KR20190111450A (ko) 설치가 용이한 분전함 유닛
WO2020065907A1 (ja) スイッチギヤ
JP2013021801A (ja) プラグイン分電盤
TWI710728B (zh) 流體供給系統
CN113892217A (zh) 用于电气柜的结构型材
JP2018191438A (ja) バスダクト配電システム
JPS5845408A (ja) 複数燃焼装置の煙道
JPH08163716A (ja) 配電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10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