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7493B - 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7493B
CN111417493B CN201880075766.2A CN201880075766A CN111417493B CN 111417493 B CN111417493 B CN 111417493B CN 201880075766 A CN201880075766 A CN 201880075766A CN 111417493 B CN111417493 B CN 111417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portion
power tool
electric power
hook
tool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57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7493A (zh
Inventor
沼田文年
武藤英治
小仓靖史
田伏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417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7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7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7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8Angle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182Level alarms, e.g. alarms responsive to variables exceeding a thresho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49/00Machines or devices for sawing with straight reciprocating saw blades, e.g. hacksaws
    • B23D49/10Hand-held or hand-operated sawing devices with straight saw blades
    • B23D49/16Hand-held or hand-operated sawing devices with straight saw blades actuated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ower or prime movers
    • B23D49/162Pad saw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在与外装壳体(40)一体地设置的环状的钩挂部(41)的内部设置有沿着环状的金属制的金属线(42)。通过金属线(42)加强钩挂部(41),由此能够防止电动工具伴随着钩挂部(41)的变形、破损而落下等。

Description

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能够安装例如铁环、绳等悬吊部件的钩挂部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4327115号公报中,公开了在外装部分具备环状的钩挂部的电动工具。铁环、绳等悬吊部件通过设置成环状的钩挂部的通孔(开口部)。通过将该悬吊部件钩挂于设置于扶手、立足处的钩子等,能够悬吊电动工具。
因悬吊电动工具而对钩挂部施加电动工具的重量大小的负荷。如果钩挂部变形或者裂缝进入钩挂部,则担忧钩挂部因悬吊时的负荷而破损进而电动工具落下。如果将钩挂部设置为较大使其能够对抗负荷,则会与使用者的臂、工作面等碰上而损害使用感。希望为了不使钩挂部产生变形、破损,在保持不对作业造成妨碍的形状的同时提高强度、韧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备能够安装用于钩挂于扶手、立足处等的铁环、绳等悬吊部件的钩挂部的电动工具中,防止钩挂部的变形、破损。
基于本发明的一个特征,电动工具具备:马达;电源,其向马达供给电力;以及环状的钩挂部,其以能够安装悬吊部件的方式设置于外装壳体的外表面,并且具有通孔。钩挂部设置为强度或者韧性比外装壳体高。因此,能够防止钩挂部的变形、破损。因此,能够防止电动工具伴随着钩挂部的变形、破损而落下等。
基于其他特征,在电动工具的钩挂部埋入有金属制的加强部件。因此,通过埋入有金属制的加强部件,能够抑制钩挂部的变形。另外,通过埋入有金属制的加强部件,能够防止环状的钩挂部断裂。
基于其他特征,电动工具具备金属线作为加强部件。因此,即使在万一形成钩挂部的整体形状的树脂等断裂的情况下,金属线也不断裂,从而能够防止电动工具的落下等。
基于其他特征,电动工具的钩挂部是沿通孔的贯通方向划分的半分割构造。加强部件被夹入至半分割的钩挂部彼此之间。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加强部件组装于钩挂部。
基于其他特征,钩挂部具备检测将钩挂部与重心连结的线与重力的方向一致的悬吊状态的悬吊检测部件。在悬吊检测部件检测出悬吊状态时,马达从电源电切断。因此,能够在电动工具为通过在钩挂部通过的铁环、绳等悬吊部件被悬吊的状态时,马达不启动。
基于其他特征,钩挂部具备检测钩挂部的变形的变形检测部件。电动工具具备在变形检测部件检测出钩挂部的比预先确定的规定量大的变形时从马达电切断的主开关。因此,能够在电动工具可能落下时,即钩挂部变形较大时、破损时,防止马达启动。例如,即使因电动工具的落下的冲击等而主开关成为接通状态,也能够防止马达启动。
基于其他特征,电动工具具备报告钩挂部的变形的报告单元。因此,使用者能够注意到钩挂部变形较大或者破损。
基于其他特征,在钩挂部设置有加强部件。加强部件支承于外装壳体,以便在钩挂部从初始状态产生规定以上的塑性变形时或者钩挂部破损时加强部件相对于钩挂部产生位置移动。因此,能够根据加强部件的位置在视觉上向使用者报告钩挂部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或者破损。
基于其他特征,外装壳体具有柱部。钩挂部具备具有挠性的线状部件。线状部件为包围通孔且使柱部位于内侧的环状。因此,由于线状部件具有挠性,所以难以因落下的冲击等而断裂。因此,即使在万一由树脂等形成的钩挂部断裂的情况下,线状部件也不断裂,线状部件维持电动工具的钩挂状态。而且,线状部件钩挂于强度比较高的柱部。因此,即使在钩挂部的一部分破损的情况下,线状部件也不从外装壳体脱离。这样,能够防止电动工具的落下等。另外,由于线状部件是比较简易的构造,所以能够比较廉价地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主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仰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面向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剖面向视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纵剖视图。
图6是图5的VI-VI线剖面向视图。
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主视图。
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仰视图。
图9是图8的IX-IX线剖面向视图。
图10是图8的X-X线剖面向视图。
图11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的XII-XII线剖面向视图。
图13是显示部以及报告灯的立体图。
图14是金属线以及变形检测部件的立体图。
图15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后视图。
图16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仰视图。
图17是图16的XVII-XVII线剖面向视图。
图18是加强部件产生了位置移动时的图16的XVII-XVII线剖面向视图。
图19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5的XX-XX线剖面向视图。
图21是包括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主体后部的纵剖视图的后视图。
图22是包括第七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主体后部的纵剖视图的后视图。
图23是第八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1中,作为一个例子,例示被称为所谓的研磨机的电动工具,该电动工具用于使盘形的前端工具旋转来研磨工作面。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1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工具主体部10。工具主体部10由马达收纳部2、齿轮头部3以及主体后部4构成,其中,马达收纳部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中央部,并且收纳马达20,齿轮头部3设置于马达收纳部2的前方,具备主轴30,主体后部4设置于马达收纳部2的后方,连接成电源线5进一步向后方延伸。在以下的说明中,针对前后上下方向,对于工具主体部10延伸的方向,将设置主轴30的一侧设为前侧,将主轴30突出的一侧设为下侧。使用者位于电动工具1的后方把持电动工具1。针对左右方向,以使用者为基准。
如图1、3所示,工具主体部10通过大致圆筒形状的主体壳体11覆盖外装部分。主体壳体11中的成为马达收纳部2的外装部的部分成为以使用者能够把持的方式通过弹性体材料覆盖的把持部6。在把持部6设置有开关杆(主开关)7。若操作开关杆7成为接通状态,则能够使马达20启动。若操作开关杆7成为断开状态,则能够使马达20停止。在主体后部4设置有树脂制的外装壳体40。外装壳体40覆盖主体壳体11的外周面。如图2所示,外装壳体40具有在左右方向上以大致中心为边界左右分为左半分割部40a和右半分割部40b的半分割构造。电源线5与设置于电动工具1的外部的电源电连接来供给电力。
如图3所示,马达20的马达轴21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收纳于马达收纳部2。马达轴21通过前侧轴承24和后侧轴承25支承为能够绕其轴旋转。马达20的定子22沿马达收纳部2中的主体壳体11的内周面配置。马达20的转子23设置为在马达轴21的径向与定子22对置。转子23与马达轴21成为一体来进行旋转。在比转子23靠前方,冷却风扇26设置为与马达轴21成为一体来进行旋转。在向比前侧轴承24靠前侧的齿轮头部3内延伸的马达轴21的前端部,驱动侧锥齿轮27设置为与马达轴21成为一体来进行旋转。
如图3所示,在齿轮头部3设置有在与马达轴21交叉(正交)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主轴30。主轴30通过上侧轴承31和下侧轴承32支承为能够绕其轴旋转。在上侧轴承31与下侧轴承32之间,从动侧锥齿轮33设置为与主轴30成为一体来进行旋转。从动侧锥齿轮33与驱动侧锥齿轮27啮合。马达轴21的旋转驱动经由驱动侧锥齿轮27和从动侧锥齿轮33向主轴30传递。
如图3所示,主轴30的前端部30a设置为向齿轮头部3的下方突出。在该前端部30a,前端工具34通过内凸缘35和外凸缘36在上下方向被夹住而被固定。通过主轴30旋转,前端工具34也与主轴30同轴地旋转。旋转的前端工具34的下端部研磨位于电动工具1的下方的工作面。在齿轮头部3的下方设置有覆盖前端工具34的后侧半周的上方以及径向外侧的轮罩37。通过设置轮罩37,能够防止因研磨产生的粉尘等向使用者侧飞散。
如图3、4所示,在外装壳体40的下部设置有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通孔41a的环状的钩挂部41。在钩挂部41的内部,强度高的金属制的金属线(加强部件)42以环状设置为包围通孔41a的径向外侧。金属线42通过钩挂部41的壁厚部分的大致中央来配置。金属线42的两端从外装壳体40的外周面向内周面突出。在金属线42的两端设置有防脱部42a以免金属线42从外装壳体40脱离。钩挂部41与左半分割部40a和右半分割部40b分别设置为一体。如左半分割部40a和右半分割部40b那样,钩挂部4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以大致中心为边界左右划分的半分割构造。金属线42以夹入成为半分割的左右的钩挂部41之间的状态组装于钩挂部41的内部。
如图1所示,铁环、绳等悬吊部件8能够在通孔41a通过而安装于钩挂部41。安装的悬吊部件8能够通过钩挂于设置于扶手、立足处的钩子等来悬吊电动工具1。电动工具1的重心G位于马达收纳部2附近。悬吊部件8垂挂于钩挂部41的后半周部分并从上方悬吊电动工具1。电动工具1以该悬吊部件8垂挂的位置为上侧、重心G为下侧、轴线J成为垂直的姿势被悬吊。
如以上说明那样,如图3所示,能够通过在钩挂部41的内部通过的强度高的金属制的金属线42提高钩挂部41的强度。由此,能够减少钩挂部41的变形、破损。另外,即使在万一形成钩挂部41的整体形状的树脂部件断裂的情况下,强度高的金属制的金属线42也不断裂。这样,如图1所示,能够防止在将在钩挂部41通过的悬吊部件8钩挂于设置于扶手、立足处的钩子等时电动工具1落下。并且,钩挂部41具有左右划分的半分割构造。由此,容易在钩挂部41的内部组装金属线42。
接下来,基于图5~6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取代图1~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1的钩挂部41,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50具有图5、6所示的钩挂部51。
如图5所示,在外装壳体40的下部设置有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通孔51a的环状的钩挂部51。在钩挂部51的内部,强度高的金属制的环(加强部件)52设置为包围通孔51a的径向外侧。环52具有圆形的通孔52a在圆板形状的中央部贯通的垫圈那种形状。环52的外径比钩挂部51的外径小。通孔52a的孔径和钩挂部51的通孔51a的孔径大小大致相同。如图6所示,环52通过钩挂部51的壁厚部分的大致中央来配置。外装壳体40和钩挂部51一体地设置成能够左右半分割。环52以被夹入成为半分割的左右的钩挂部51之间的状态组装于钩挂部51的内部。悬吊部件8在通孔51a和通孔52a双方通过来安装于钩挂部51。
如以上说明那样,如图5所示,在钩挂部51的壁厚部分设置有强度高的金属制的环52作为加强部件。由此,能够提高钩挂部51的强度,能够减少钩挂部51的变形、破损。在钩挂部51通过的悬吊部件8通过通孔51a和通孔52a双方。在具有通孔51a的钩挂部51的树脂部分万一断裂的情况下,具有通孔52a的环52也不断裂。这样,能够防止在将在钩挂部51通过的悬吊部件8钩挂于设置于扶手、立足处的钩子等时电动工具50落下。并且,钩挂部51具有左右划分的半分割构造。由此,容易在钩挂部51的内部组装环52。
接下来,基于图7~10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取代图1~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1的钩挂部41,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60具有图7~10所示的钩挂部61。
如图7、8所示,在外装壳体40的下部设置有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通孔61a的环状的钩挂部61。如图9所示,以从钩挂部61跨越至主体后部4的方式设置有杆(悬吊检测部件)62。外装壳体40和钩挂部61一体地设置为能够左右半分割。杆62以被夹入成为半分割的左右的钩挂部61之间的状态组装于钩挂部61的内部。杆62设置为能够以支点62b为中心旋转。杆62的下部的钩挂传感器部62a设置为沿通孔61a的后部分大致半周而露出。如图9、10所示,在杆62的上部且比支点62b靠上方,设置有钩状的按压操作部62c。在按压操作部62c的钩状部分的前方设置有开关63。在开关63成为被按压操作后的接通状态时,从电源电切断马达20。在开关63成为未被按压操作的断开状态时,能够从电源向马达20供给电力。杆62以钩挂传感器部62a以支点62b为中心向前方旋转的方式被施力,并以按压操作部62c向后方旋转的方式被施力。在该施力的状态下,由于按压操作部62c未按压开关63,所以开关63处于断开状态。
如图9、10所示,铁环、绳等悬吊部件8能够在通孔61a通过来安装于钩挂部61。安装的悬吊部件8能够通过钩挂于设置于扶手、立足处的钩子等来悬吊电动工具60。电动工具60的重心G位于马达收纳部2附近。悬吊部件8垂挂于钩挂部61的后部大致半周部分以及钩挂传感器部62a而从上方悬吊电动工具60。电动工具60以连结图9所示的钩挂传感器部62a与重心G的轴线J朝向重力方向的姿势并以重心G为下侧被悬吊。此时,悬吊部件8将钩挂传感器部62a向与重心G所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电动工具60的后方)拉动。由此,根据杠杆原理,杆62以支点62b为中心旋转。这样,图10所示的按压操作部62c向前方旋转而对开关63进行按压操作,开关63成为接通状态。
如以上说明那样,如图8~10所示,悬吊部件8以连结钩挂传感器部62a与重心G的轴线J朝向重力方向的姿势悬吊电动工具60。其结果是,通过悬吊部件8向上方拉动钩挂传感器部62a。由此,开关63成为接通状态,能够使马达20从电源电切断。因此,能够即使在悬吊状态的电动工具60的开关杆7成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马达20也不启动。并且,钩挂部61具有左右划分的半分割构造。由此,能够容易组装从钩挂部61的内部跨越至主体后部4的内部而设置的杆62。
接下来,基于图11~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取代图1~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1的钩挂部41,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70具有图12所示的钩挂部71。另外,电动工具70还具有图13、14所示的显示部73以及变形检测部件75。
如图12所示,在外装壳体40的下部设置有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通孔71a的环状的钩挂部71。钩挂部71由绝缘性高的例如树脂材料设置。外装壳体40和钩挂部71一体地设置为能够左右半分割。在钩挂部71的内部,强度高的金属制的金属线(加强部件)72以环状设置为包围通孔71a的径向外侧。对金属线72使用导电性高的例如铜线。金属线72在钩挂部71的壁厚部分的大致中央通过来配置。金属线72的两个端部72a从外装壳体40的外周面向内周面突出。如图12、14所示,两个端部72a与变形检测部件75电连接。变形检测部件75与电源、控制器电连接。
若金属线72的长度因钩挂部71的塑性变形而伸长,则金属线72的电阻变大,在金属线72流动的电流减少。如图12所示,即使在因在金属线72以及钩挂部71产生裂缝K而产生金属线72的剖面积特别小的部分的情况下,金属线72的电阻也变大,在金属线72流动的电流也减少。万一金属线72断裂,此时在金属线72中电流不再流动。通过变形检测部件75测量在金属线72流动的电流的变化,由此能够检测出金属线72的电阻的变化。通过像这样检测金属线72的电阻的变化,能够检测钩挂部71或金属线72的比预先确定的规定量大的变形、破损。能够检测的变形、破损是弹性变形、塑性变形、裂缝、断裂、未伴有变形阶段的破损等。在金属线72的电阻特别大时,钩挂部71可能破损或者处于正在破损的状态,因此检测非常有用。
如图11~13所示,若变形检测部件75检测出在金属线72流动的电流为规定值以下,则与变形检测部件75电连接的显示部73的报告灯(报告单元)74点亮。另外,若变形检测部件75检测出在金属线72流动的电流为规定值以下,则使开关杆7从马达20电切断。
如以上说明那样,如图12所示,若在钩挂部71或金属线72产生塑性变形、裂缝、断裂等,则变形检测部件75检测出钩挂部71或金属线72的变形。若变形检测部件75检测出变形,则作为报告单元的报告灯74点亮。因此,使用者能够根据报告灯74的点亮而注意到钩挂部71比规定量大地变形或者破损。
另外,在悬吊的电动工具70可能落下时,即钩挂部71变形较大时、破损时,能够防止马达20启动。例如,即使因电动工具70的落下的冲击等而开关杆(主开关)7成为接通状态,也能防止马达20启动。并且,钩挂部71具有左右划分的半分割构造。由此,容易组装金属线72、变形检测部件75。
接下来,基于图15~图20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取代图1~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1的钩挂部41,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80具有图15~20所示的钩挂部81。
如图15~17所示,在外装壳体40的下部设置有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通孔81a的环状的钩挂部81。在钩挂部81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心部,强度高的金属制的金属板(加强部件)82以板厚方向成为左右方向的姿势设置。金属板82具有从左右方向观察时比钩挂部81的树脂部分的外形稍微向径向的外侧探出的外形。金属板82具有以与通孔81a大致相同的形状沿左右方向贯通的通孔82a。悬吊部件8在通孔81a和通孔82a双方通过来安装于钩挂部81。
如图20所示,金属板82被左半分割部40a和右半分割部40b夹住来组装。在金属板82的上部设置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孔,例如螺钉紧固孔82c。使棒部件例如紧固螺钉83在螺钉紧固孔82c通过,在左半分割部40a、金属板82和右半分割部40b对紧固螺钉83进行紧固操作。由此,金属板82与外装壳体40螺钉紧固。
如图16~18所示,金属板82以紧固螺钉83为中心支承于外装壳体40。如图17所示,在金属板82设置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卡合孔82b。在钩挂部81的树脂部分设置有在左右半分割构造的边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突起部81b。在钩挂部81的树脂部分的形状和金属板82的形状成为在左右方向大致重叠的状态时,突起部81b设置于与卡合孔82b卡合的位置。该状态是能够如通常那样使用电动工具80的初始状态。通过突起部81b与卡合孔82b卡合,金属板82的位移因从左半分割部40a和右半分割部40b受到的摩擦阻力而受到抑制。由此,以紧固螺钉83为中心的金属板82的旋转受到抑制,金属板82相对于钩挂部81被维持在初始位置。
如图18所示,若钩挂部81的树脂部分因电动工具80落下的冲击等而产生塑性变形、破损,则存在突起部81b与卡合孔82b的卡合脱开的情况。此时,金属板82以紧固螺钉83为中心旋转,金属板82的外形与钩挂部81的树脂部分的外形错开而露出。金属板82通过紧固螺钉83而螺钉紧固于左半分割部40a和右半分割部40b双方。因此,即使金属板82与钩挂部81的树脂部分成为错开的状态,金属板82也不从外装壳体40脱落。
如以上说明那样,如图16、17所示,在钩挂部81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设置有强度高的金属制的金属板82作为加强部件。由此,能够提高钩挂部81的强度,能够减少钩挂部81的变形、破损。悬吊部件8在通孔81a和通孔82a双方通过。即使在万一具有通孔81a的钩挂部81的树脂部分断裂的情况下,具有通孔82a的金属板82也不断裂。这样,能够防止在将在钩挂部81通过的悬吊部件8钩挂于设置于扶手、立足处的钩子等时电动工具80落下。并且,钩挂部81具有左右划分的半分割构造。由此,容易在钩挂部81组装金属板82。
如图18所示,金属板82支承于外装壳体40,以便在钩挂部81的树脂部分受到从初始状态产生规定以上的较大的塑性变形或者破损的程度的冲击时,相对于钩挂部81产生位置移动而从钩挂部81露出。因此,使用者能够在视觉上看到钩挂部81产生规定以上的较大的塑性变形或者破损。即,金属板82也作为向使用者报告钩挂部81的变形或者破损的报告单元发挥功能。并且,如图15、19所示,金属板82具有从钩挂部81的树脂部分的外形向径向稍微探出的形状。因此,在将电动工具80载置于工作台、地板等时,金属板82比钩挂部81的树脂部分先与工作台、地板等接触。由此,能够抑制钩挂部81的磨耗。
接下来,基于图21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取代图1~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1的钩挂部41,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90具有图21所示的钩挂部91。图21所示的电动工具90是被称为所谓的往复锯的电动工具,在使锯刃往复运动来切断被切断件时使用。也可以取代往复锯,而该形态下的电动工具是图1等所示的研磨机。
如图21所示,在外装壳体40的下部设置有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通孔91a的环状的钩挂部91。外装壳体40和钩挂部91一体地设置为能够左右半分割。在通孔91a的上方附近安装有用于组装左右半分割的外装壳体40以及钩挂部91的紧固螺钉(柱部)93。
如图21所示,钩挂部91具有将通孔91a和紧固螺钉93双方包围在内侧的环状的线状部件92。线状部件92由难以因落下等冲击而断裂的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线状部件92具有能够悬吊电动工具90的重量的程度的拉伸强度(韧性)。线状部件92例如是由布、乙烯树脂构成的带。线状部件92以带的宽度方向成为左右方向的姿势在组装左右半分割构造的外装壳体40时收纳于钩挂部91以及外装壳体40的内部。
如以上说明那样,如图21所示,钩挂部91具备的线状部件92为将通孔91a和紧固螺钉(柱部)93双方包围在内侧的环状。由于线状部件92由具有挠性的材料设置,所以难以因落下的冲击等而断裂。悬吊部件8在通孔91a与线状部件92的环之中通过来安装。因此,即使在万一钩挂部91的树脂部分因落下等冲击而断裂的情况下,悬吊部件8也难以从线状部件92脱开。另外,线状部件92钩挂于强度比较高的紧固螺钉93。紧固螺钉93安装于外装壳体40。因此,即使在钩挂部91的一部分破损的情况下,线状部件92也不从外装壳体40脱离。这样,能够防止在将在钩挂部91通过的悬吊部件8钩挂于设置于扶手、立足处的钩子等时电动工具90落下等。
在图21所示的形态下,线状部件92将紧固螺钉93包围在内侧。取代于此,线条部件92也可以将突起部等其他柱部包围在内侧。柱部在外装壳体40内部左右延伸。例如,柱部设置于左半分割部40a和右半分割部40b中的任一方,且与另一方接触。因此,加强左半分割部40a和右半分割部40b在左右方向上的强度。通过线状部件92钩挂于这种柱部,线状部件92不会从外装壳体40脱离。并且,线状部件92是具有比较简易构造的布的带、乙烯树脂的带等。因此,能够轻型且比较廉价地形成线状部件92。
接下来,基于图22说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取代图21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90的钩挂部91,第七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100具有图22所示的环101。
如图22所示,在外装壳体40的下部安装有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通孔101a的环状的环(钩挂部)101。环101为金属制,强度比树脂高,由一个部件形成。在外装壳体40的下部设置有安装环101的上部的凹部40c。在凹部40c立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后侧支承部102和前侧支承部103。后侧支承部102和前侧支承部103支承外装壳体40的左右半分割体,加强外装壳体40的左右方向的强度。环101以后侧支承部102和前侧支承部103双方在通孔101a通过的状态来安装于左右半分割构造的外装壳体40。
如图22所示,后侧支承部102和前侧支承部103与外装壳体40一体地形成。后侧支承部102和前侧支承部103例如与外装壳体40相同为树脂制。后侧支承部102设置为直径比前侧支承部103大。因此,后侧支承部102的强度高,难以断裂,前侧支承部103比后侧支承部102强度弱,容易断裂。或者,后侧支承部102由比前侧支承部103强度高的材料来设置。后侧支承部102例如为强度高的金属制。前侧支承部103例如与外装壳体40一体地形成,为树脂制。因此,后侧支承部102的强度高,难以断裂,前侧支承部103比后侧支承部102强度弱,容易断裂。若前侧支承部103因电动工具100的落下等冲击而断裂,则如图22中的双点划线所示那样,前侧支承部103从通孔101a脱开,环101仅通过后侧支承部102支承。因此,若使悬吊部件8在通孔101a通过来悬吊电动工具100,则环101向后方倾斜。
如以上说明那样,如图22所示,环101以支承于后侧支承部(第一柱)102和前侧支承部(第二柱)103双方的状态安装于外装壳体40。后侧支承部102设置为强度比前侧支承部103高。因此,即使在万一前侧支承部103因落下等冲击而断裂的情况下,后侧支承部102也不断裂,环101保持于后侧支承部102。其结果是,环101仅支承于后侧支承部102而向后方倾斜。由此,环101兼作向使用者报告环101的支承构造破损的报告单元。由于环101为强度高的金属制,所以环101还具有作为加强部件的功能。并且,通过外装壳体40具有左右半分割构造,容易进行环101向外装壳体40的组装。
接下来,基于图23说明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取代图5、6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50的钩挂部51和环52,第八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110具备钩挂部和加强部件成为一体的图23所示的钩挂部111。钩挂部111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通孔111a。在通孔111a安装有悬吊部件8。钩挂部111通过被作为左右半分割构造的左半分割部40a和右半分割部40b夹住而组装于外装壳体40。
如以上说明那样,如图23所示,钩挂部111不仅具备作为能够安装悬吊部件8的钩挂部的功能,而且具备作为加强部件的功能。因此,能够将耐变形、耐破损的钩挂部111的构造简化。并且,通过外装壳体40具有左右半分割构造,容易进行钩挂部111向外装壳体40的组装。
能够对以上说明的第一~第八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1、50、60、70、80、90、100、110施加各种变更。钩挂部41、51、61、71、81、91、101、111的结构不仅可以分别单独地设置,也可以适当地组合来设置。在第一~第八实施方式中,电动工具具有用于从外部电源供给电力的电源线5。取代于此,电动工具也可以具有装卸电池组的电池安装部。电池组例如是能够通过另外准备的充电器充电而反复使用的充电式的电池组。
作为加强部件的金属线42、72、环52、101、金属板82、钩挂部111例如也可以由金属制、碳纤维强化塑料(CFRP)等高强度的材料形成。如上述所述,金属线42、72、环52、101、金属板82、线状部件92、钩挂部111等被夹入至左右半分割构造的外装壳体40而被组装。取代于此,它们也可以在成型钩挂部的树脂部分时通过嵌入成型而被组装。
如图9、10所示,悬吊检测部件具有钩挂传感器部62a。取代于此,悬吊检测部件也可以具有例如使用了微型开关、压力元件的电气部件。也可以取代图11所示的报告灯74,报告单元例如是蜂鸣器等声音的发声器。
电动工具1、50、60、70、80、110不限定于在第一~第五、第八实施方式中例示的马达20的配置姿势、把持部6的配置位置,也可以是其他配置。电动工具可以是研磨机、往复锯,也可以是其他各种手持式的电动工具、能够悬吊的电动工具。

Claims (24)

1.一种电动工具,具备:
马达;
电源,其向所述马达供给电力;以及
环状的钩挂部,其以能够安装悬吊部件的方式设置于外装壳体的外表面,并且具有通孔,
其中,
所述钩挂部与所述外装壳体相比强度或者韧性高,
在所述钩挂部埋入有金属制的加强部件,
所述钩挂部是沿所述通孔的贯通方向划分的半分割构造,
所述加强部件是被夹入至半分割的所述钩挂部彼此之间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所述加强部件是金属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所述钩挂部具备悬吊检测部件,所述悬吊检测部件检测将所述钩挂部与重心连结的线与重力的方向一致的悬吊状态,
在所述悬吊检测部件检测出所述悬吊状态时,所述马达从所述电源电切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所述钩挂部具备变形检测部件,所述变形检测部件检测所述钩挂部的变形,
所述电动工具具备主开关,在所述变形检测部件检测出所述钩挂部的比预先确定的规定量大的变形时,所述主开关从所述马达电切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所述电动工具具备报告单元,所述报告单元报告所述钩挂部的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在所述钩挂部设置有加强部件,
所述加强部件支承于所述外装壳体,以便在所述钩挂部从初始状态产生规定以上的塑性变形时或者所述钩挂部破损时所述加强部件相对于所述钩挂部产生位置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所述外装壳体具有柱部,
所述钩挂部具备具有挠性的线状部件,
所述线状部件为包围所述通孔且使所述柱部位于内侧的环状。
8.一种电动工具,具备:
马达;
电源,其向所述马达供给电力;以及
环状的钩挂部,其以能够安装悬吊部件的方式设置于外装壳体的外表面,并且具有通孔,
其中,
所述钩挂部与所述外装壳体相比强度或者韧性高,
所述钩挂部具备悬吊检测部件,所述悬吊检测部件检测将所述钩挂部与重心连结的线与重力的方向一致的悬吊状态,
在所述悬吊检测部件检测出所述悬吊状态时,所述马达从所述电源电切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在所述钩挂部埋入有金属制的加强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所述加强部件是金属线。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所述钩挂部具备变形检测部件,所述变形检测部件检测所述钩挂部的变形,
所述电动工具具备主开关,在所述变形检测部件检测出所述钩挂部的比预先确定的规定量大的变形时,所述主开关从所述马达电切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所述电动工具具备报告单元,所述报告单元报告所述钩挂部的变形。
13.根据权利要求8~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在所述钩挂部设置有加强部件,
所述加强部件支承于所述外装壳体,以便在所述钩挂部从初始状态产生规定以上的塑性变形时或者所述钩挂部破损时所述加强部件相对于所述钩挂部产生位置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8~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所述外装壳体具有柱部,
所述钩挂部具备具有挠性的线状部件,
所述线状部件为包围所述通孔且使所述柱部位于内侧的环状。
15.一种电动工具,具备:
马达;
电源,其向所述马达供给电力;以及
环状的钩挂部,其以能够安装悬吊部件的方式设置于外装壳体的外表面,并且具有通孔,
其中,
所述钩挂部与所述外装壳体相比强度或者韧性高,
所述钩挂部具备变形检测部件,所述变形检测部件检测所述钩挂部的变形,
所述电动工具具备主开关,在所述变形检测部件检测出所述钩挂部的比预先确定的规定量大的变形时,所述主开关从所述马达电切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在所述钩挂部埋入有金属制的加强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所述加强部件是金属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所述电动工具具备报告单元,所述报告单元报告所述钩挂部的变形。
19.根据权利要求15~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在所述钩挂部设置有加强部件,
所述加强部件支承于所述外装壳体,以便在所述钩挂部从初始状态产生规定以上的塑性变形时或者所述钩挂部破损时所述加强部件相对于所述钩挂部产生位置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5~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所述外装壳体具有柱部,
所述钩挂部具备具有挠性的线状部件,
所述线状部件为包围所述通孔且使所述柱部位于内侧的环状。
21.一种电动工具,具备:
马达;
电源,其向所述马达供给电力;以及
环状的钩挂部,其以能够安装悬吊部件的方式设置于外装壳体的外表面,并且具有通孔,
其中,
所述钩挂部与所述外装壳体相比强度或者韧性高,
所述外装壳体具有柱部,
所述钩挂部具备具有挠性的线状部件,
所述线状部件为包围所述通孔且使所述柱部位于内侧的环状。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在所述钩挂部埋入有金属制的加强部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所述加强部件是金属线。
24.根据权利要求21~2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
在所述钩挂部设置有加强部件,
所述加强部件支承于所述外装壳体,以便在所述钩挂部从初始状态产生规定以上的塑性变形时或者所述钩挂部破损时所述加强部件相对于所述钩挂部产生位置移动。
CN201880075766.2A 2017-11-22 2018-11-08 电动工具 Active CN1114174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24770A JP6976827B2 (ja) 2017-11-22 2017-11-22 電動工具
JP2017-224770 2017-11-22
PCT/JP2018/041460 WO2019102852A1 (ja) 2017-11-22 2018-11-08 電動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7493A CN111417493A (zh) 2020-07-14
CN111417493B true CN111417493B (zh) 2023-01-31

Family

ID=66630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5766.2A Active CN111417493B (zh) 2017-11-22 2018-11-08 电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71802B2 (zh)
JP (1) JP6976827B2 (zh)
CN (1) CN111417493B (zh)
DE (1) DE112018005964T5 (zh)
WO (1) WO20191028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96078B2 (en) * 2019-06-10 2022-07-26 Makita Corporation Grinder
DE102020216582A1 (de) * 2020-12-29 2022-06-30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Handwerkzeugmaschine
DE102022123059A1 (de) 2022-09-09 2024-03-14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Gehölzschneid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54358A (ja) * 2001-03-02 2002-09-10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工具
CN1705539A (zh) * 2002-11-26 2005-12-07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备有挂钩的移动式电动工具
TW200846560A (en) * 2008-06-10 2008-12-01 Hico Intellect Co Ltd Die casting carabiner hook of light alloy for safety belt
CN102441878A (zh) * 2010-10-07 2012-05-09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用悬挂件和装配有电动工具用悬挂件的电动工具
JP2012232377A (ja) * 2011-04-28 2012-11-29 Makita Corp 電動工具用吊り下げ具及び電動工具用吊り下げ具を固定した電動工具
JP2016124051A (ja) * 2014-12-26 2016-07-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および電動工具用吊下げ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3548A (ja) * 1998-12-16 2000-06-30 Fujitsu Ltd ストラップ取付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JP4327115B2 (ja) 2005-03-07 2009-09-09 有限会社徳和組 携帯電動工具用係止具
JP4969391B2 (ja) * 2007-10-02 2012-07-0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ストラップが取付け可能な携帯機器
US7896103B2 (en) * 2008-02-04 2011-03-01 Ingersoll Rand Company Power tool housing support structures
WO2011111465A1 (ja) * 2010-03-10 2011-09-15 株式会社 マキタ 電動工具におけるソケットの脱落防止構造
CN201785637U (zh) * 2010-08-05 2011-04-06 徐国明 安全节能挂烫机
CN204658304U (zh) * 2015-06-05 2015-09-23 杭州汤时林工具有限公司 扳手橡胶套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54358A (ja) * 2001-03-02 2002-09-10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工具
CN1705539A (zh) * 2002-11-26 2005-12-07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备有挂钩的移动式电动工具
TW200846560A (en) * 2008-06-10 2008-12-01 Hico Intellect Co Ltd Die casting carabiner hook of light alloy for safety belt
CN102441878A (zh) * 2010-10-07 2012-05-09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用悬挂件和装配有电动工具用悬挂件的电动工具
JP2012232377A (ja) * 2011-04-28 2012-11-29 Makita Corp 電動工具用吊り下げ具及び電動工具用吊り下げ具を固定した電動工具
JP2016124051A (ja) * 2014-12-26 2016-07-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および電動工具用吊下げ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7493A (zh) 2020-07-14
US11571802B2 (en) 2023-02-07
WO2019102852A1 (ja) 2019-05-31
US20200262047A1 (en) 2020-08-20
DE112018005964T5 (de) 2020-07-30
JP2019093477A (ja) 2019-06-20
JP6976827B2 (ja) 2021-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17493B (zh) 电动工具
EP2439024B1 (en) Electric power tool suspending attachments and electric power tool equipped with the same
US7661252B2 (en) Ground surface slide guide of a grass cutter and grass cutter
US9486867B2 (en) Chainsaw
WO2011111465A1 (ja) 電動工具におけるソケットの脱落防止構造
JP5307654B2 (ja) 安全帯用チェック装置
US20110002783A1 (en) Ceiling fan
WO2019194036A1 (ja) 手持ち工具
JP2010068802A (ja) 電動式剪定バサミ
JP5690647B2 (ja) 電動工具用吊り下げ具及び電動工具用吊り下げ具を固定した電動工具
CN212222232U (zh) 一种抓斗桥式起重机滑轮组的防护装置
JP6442222B2 (ja) 作業機
JP2019181598A (ja) 手持ち工具
TWI798276B (zh) 攜帶用工具以及電動工具
CN210307665U (zh) 电动工具
CN220162379U (zh) 旋转动力工具
JP6442223B2 (ja) 作業機
WO2023097281A1 (en) Grinder including enhanced sensing and component detection
CN214576966U (zh) 矿山洞采锯割机的钻孔断齿检测机构
JP4956336B2 (ja) 接地体の刈払機への取付構造
EP4063069A1 (en) Plate-like backing pad adapted for releasable attachment to a hand-held polishing or sanding power tool
JP2023128850A (ja) 作業機
KR101644484B1 (ko) 핸드 전동공구
JP5338882B2 (ja) 天井扇風機
KR20160003284U (ko) 비트 세트를 구비한 전동공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