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8151B - 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主体支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主体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8151B
CN111408151B CN202010246964.XA CN202010246964A CN111408151B CN 111408151 B CN111408151 B CN 111408151B CN 202010246964 A CN202010246964 A CN 202010246964A CN 111408151 B CN111408151 B CN 1114081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tongue
vehicle body
item
mode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69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08151A (zh
Inventor
奥托·卡尔·阿尔门丁格
凯西·克里斯汀·简斯·克里斯滕森
亚当·科尔·尤因
乔纳森·斯科特·伍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xxas LP
Original Assignee
Traxxas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xxas LP filed Critical Traxxas LP
Publication of CN111408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8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08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81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1/00Gearing for toys
    • A63H31/08Gear-control mechanisms; Gears for imparting a reciprocating mo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7/00Toy vehicles, e.g. with self-drive; ; Cranes, winches or the like; Accessori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7/00Toy vehicles, e.g. with self-drive; ; Cranes, winches or the like;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3H17/26Details;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7/00Toy vehicles, e.g. with self-drive; ; Cranes, winches or the like;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3H17/26Details; Accessories
    • A63H17/262Chassis; Wheel mountings; Wheels; Axles; Suspensions; Fitting body portions to chas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7/00Toy vehicles, e.g. with self-drive; ; Cranes, winches or the like;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3H17/26Details; Accessories
    • A63H17/264Coupling mech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7/00Toy vehicles, e.g. with self-drive; ; Cranes, winches or the like;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3H17/26Details; Accessories
    • A63H17/36Steering-mechanisms for toy veh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23/00Toy boats; Floating toys; Other aquatic toy devices
    • A63H23/02Boats; Sailing boa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27/00Toy aircraft; Other flying toys
    • A63H27/02Model aircraf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27/00Toy aircraft; Other flying toys
    • A63H27/12Helicopters ; Flying to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29/00Drive mechanisms for toys in gener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29/00Drive mechanisms for toys in general
    • A63H29/22Electric dr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29/00Drive mechanisms for toys in general
    • A63H29/24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drive mechanisms, e.g. means for winding-up or starting toy eng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0/00Remote-control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oys, e.g. for toy vehicles
    • A63H30/02Electrical arrangements
    • A63H30/04Electrical arrangements us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马达操作的模型交通工具。提供了用于交通工具的方法、装置和物品,例如或涉及可以用于交通工具的装配、操作和控制的橇板震动吸收器、主体支架、底盘组件、部件固定、发动机安装、滑动式离合器和变速器壳体。

Description

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主体支架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9月21日,申请号为201680068183.8,发明名称为“马达操作的模型交通工具”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发明背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涉及并要求序列号为62/222,094、于2015年9月22日提交的名称为MOTOR-OPERATED MODEL VEHICLE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提交日的权益,出于所有目的,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设计并且在遥控交通工具和模型交通工具(model vehicle)的设计中具有特别的应用。
发明背景
遥控和模型交通工具是由在交通工具的装配、操作和控制中采用的各种部件和零件装配而成的。
概述
提供了用于在交通工具的装配、操作和控制中使用的方法、设备和物品。
本申请还涉及以下方面:
项目1.一种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驱动组件,包括:
小齿轮,其耦合到马达;
正齿轮,其耦合到所述小齿轮;
变速器输入轴,其耦合到所述正齿轮,以用于与所述正齿轮一起旋转;
变速器输入齿轮,其耦合到所述变速器输入轴,以用于与所述变速器输入轴一起旋转;
驱动输入齿轮,其耦合到所述变速器输入齿轮并且耦合到驱动轴,以用于与驱动轴一起旋转;
第一齿轮减速装置,其在马达输出轴与所述变速器输入轴之间,所述第一齿轮减速装置包括所述正齿轮和所述小齿轮;和
第二齿轮减速装置,其在所述变速器输入轴和所述驱动轴之间,所述第二齿轮减速装置包括所述变速器输入齿轮和驱动齿轮。
项目2.根据项目1所述的驱动组件,还包括:
壳体,其至少包围所述第一齿轮减速装置和所述第二齿轮减速装置。
项目3.根据项目1所述的驱动组件,还包括:
壳体,其至少包围所述小齿轮和所述驱动输入齿轮。
项目4.根据项目1所述的驱动组件,还包括:
驱动轴;和
第一变速器差速器,其至少通过所述驱动轴耦合到所述驱动输入齿轮。
项目5.根据项目4所述的驱动组件,还包括:
第二变速器差速器,其至少通过所述驱动轴耦合到所述驱动输入齿轮。
项目6.根据项目4所述的驱动组件,还包括:
壳体,其至少包围所述驱动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齿轮减速装置、所述第二齿轮减速装置和所述第一变速器差速器。
项目7.一种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驱动组件,包括:
壳体;
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减速耦合器,所述第一减速耦合器构造成接收来自马达的扭矩;和
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减速耦合器;和
驱动轴,其耦合到所述第二减速耦合器。
项目8.根据项目7所述的驱动组件,还包括:
马达,其构造成向所述第一减速耦合器提供扭矩;并且
其中所述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壳体的外部。
项目9.根据项目7所述的驱动组件,还包括:
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变速器差速器;
所述驱动轴将所述第二减速耦合器耦合至所述第一变速器差速器;并且
其中耦合到所述第二减速耦合器的所述驱动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
项目10.根据项目9所述的驱动组件,还包括:
第二变速器差速器,其耦合到所述驱动轴,其中所述第二变速器差速器布置在所述壳体的外部。
项目11.一种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驱动组件,包括:
变速器输入耦合器;
第一减速耦合器,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变速器输入耦合器,所述第一减速耦合器构造成将动力传递到所述变速器输入耦合器;
驱动轴;和
第二减速耦合器,其可操作地连接在所述变速器输入耦合器与所述驱动轴之间。
项目12.根据项目11所述的驱动组件,还包括:
壳体,其至少包围所述第一减速耦合器和所述第二减速耦合器。
项目13.根据项目11所述的驱动组件,还包括:
第一变速器差速器,其耦合到所述驱动轴。
项目14.根据项目13所述的驱动组件,还包括:
第二变速器差速器,其耦合到所述驱动轴。
项目15.根据项目13所述的驱动组件,还包括:
壳体,其至少包围所述第一减速耦合器、所述第二减速耦合器、所述第一变速器差速器和所述驱动轴的至少一部分。
项目16.根据项目1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齿轮减速装置包括变速器输入齿轮和驱动齿轮。
项目17.一种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震动吸收器,包括:
吸收器主体,其具有宽度并且定位成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底盘的端部相邻,其中所述吸收器主体的宽度水平地延伸跨过所述底盘的所述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和
支撑构件,其中所述支撑构件构造成将所述震动吸收器固定到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橇板。
项目18.根据项目17所述的震动吸收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缓冲凹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凹部形成在所述吸收器主体的表面中。
项目19.根据项目17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吸收器主体的所述宽度水平地延伸跨过所述底盘的整个端部。
项目20.根据项目17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吸收器主体和所述支撑构件是单个一体式结构。
项目21.根据项目17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吸收器主体和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类似弹簧的材料,例如泡沫、橡胶、塑料及类似物。
项目22.根据项目17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通过使所述支撑构件互锁在所述橇板上的两个凸出部之间,所述震动吸收器被固定到所述橇板。
项目23.根据项目17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支撑构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支撑构件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缓冲凹部。
项目24.根据项目18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当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端部受到撞击时,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凹部减小传递至所述底盘的力。
项目25.根据项目18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凹部包括四边形形状。
项目26.根据项目18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凹部的形状能够大体上遵循所述吸收器主体的周界形状。
项目27.根据项目18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凹部形成在所述吸收器主体的顶表面或底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中。
项目28.根据项目18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凹部在所述吸收器主体的两个表面之间形成中空开口。
项目29.根据项目18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凹部还包括机械式震动吸收器,以在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端部受到撞击时减小传递到所述底盘的力。
项目30.根据项目18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当所述橇板受到撞击时,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凹部减小传递到所述底盘的力。
项目31.根据项目18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凹部在所述支撑构件的两个表面之间形成中空开口。
项目32.根据项目23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凹部还包括机械式震动吸收器,以在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端部受到撞击时减小传递到所述底盘的力。
项目33.根据项目29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机械式震动吸收器包括弹簧或缓冲筒。
项目34.根据项目32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机械式震动吸收器包括弹簧或缓冲筒。
项目35.一种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震动吸收器,包括:
吸收器主体,其具有宽度并且定位成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底盘的端部相邻,其中所述吸收器主体的宽度水平地延伸跨过所述底盘的所述端部的至少一部分;
至少一个缓冲凹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凹部形成在所述吸收器主体的表面中;和
支撑构件,其从所述吸收器延伸,其中所述支撑构件构造成将所述震动吸收器固定到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橇板。
项目36.根据项目35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当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端部受到撞击时,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凹部减少传递至所述底盘的力。
项目37.根据项目35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震动吸收器主体的宽度水平地延伸跨过所述底盘的整个端部。
项目38.根据项目35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凹部包括四边形形状。
项目39.根据项目35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凹部的形状能够大体上遵循所述吸收器主体的周界形状。
项目40.根据项目35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凹部形成在所述吸收器主体的顶表面或底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中。
项目41.根据项目35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凹部在所述吸收器主体的两个表面之间形成中空开口。
项目42.根据项目35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凹部还包括机械式震动吸收器,以在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端部受到撞击时减小传递到所述底盘的力。
项目43.根据项目35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吸收器主体和所述支撑构件是单个一体式结构。
项目44.根据项目35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吸收器主体和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类似弹簧的材料,例如泡沫、橡胶、塑料以及类似物。
项目45.根据项目35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通过使所述支撑构件互锁在所述橇板上的两个凸出部之间,所述震动吸收器被固定到所述橇板。
项目46.根据项目35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支撑构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支撑构件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缓冲凹部。
项目47.根据项目35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凹部在所述支撑构件的两个表面之间形成中空开口。
项目48.根据项目41所述的震动吸收器,其中,所述机械式震动吸收器包括弹簧或缓冲筒。
项目49.一种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主体支架,包括:
舌状构件,其中所述舌状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模型交通工具主体和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纵向地延伸;
固定构件,其跨越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宽度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舌状构件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构造成接合所述固定构件;并且
其中当所述舌状构件接合至所述固定构件时,所述舌状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布置在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之间。
项目50.根据项目49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舌状构件构造成附接到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其中所述舌状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距所述舌状构件附接至其的所述主体的内表面的一定距离处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纵向地延伸,并且其中当所述舌状构件被接合时,所述固定构件布置在所述舌状构件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之间。
项目51.根据项目49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舌状构件以一体式结构构造为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部分。
项目52.根据项目49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舌状构件还包括远离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内表面延伸的第一舌状构件和从所述第一舌状构件延伸的第二舌状构件。
项目53.根据项目49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舌状构件接合到所述固定构件时,所述舌状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固定构件与所述第一舌状构件接触,同时布置在所述第二舌状构件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之间。
项目54.根据项目52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一舌状构件和所述第二舌状构件构造成形成大体上的直角,使得所述第二舌状构件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纵向地延伸。
项目55.根据项目52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二舌状构件还包括锥形尖端。
项目56.根据项目52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二舌状构件的顶表面还包括始于所述第一舌状构件的向下成斜坡的平面,使得当所述舌状构件接合所述固定构件时,所述舌状构件能够作为凸轮操作,以朝向所述固定构件拉动所述交通工具主体。
项目57.根据项目52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二舌状构件的顶表面与所述第一舌状构件附接至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的点之间的距离能够大体上匹配所述固定构件的厚度,使得当所述舌状构件接合所述交通工具主体时,所述固定构件能够紧密地固定在所述舌状构件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之间。
项目58.一种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主体支架,包括:
联动构件,其包括均从联动枢轴延伸的颚式夹具和联动手柄,其中所述联动枢轴构造成附接到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使得所述联动手柄在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外表面之上从所述联动枢轴延伸并且所述颚式夹具在所述交通工具主体内表面之下从所述联动枢轴延伸;
其中,所述颚式夹具和所述联动手柄被固定以围绕穿过所述联动枢轴延伸的旋转轴线一起旋转,使得所述颚式夹具或所述联动手柄中的任一个的移动引起另一个的移动;
其中,所述联动手柄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旋转引起所述颚式夹具从打开位置到接合位置的旋转;并且
其中,所述颚式夹具构造成当所述颚式夹具处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接合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固定到所述模型交通工具并且跨越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宽度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当所述颚式夹具接合到所述固定构件时,所述固定构件布置在所述颚式夹具的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纵向延伸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之间。
项目59.根据项目58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联动手柄构造成用于围绕所述联动枢轴进行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旋转运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联动手柄的至少一部分远离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所述顶表面向上延伸,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联动手柄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顶表面大体上平行。
项目60.根据项目58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颚式夹具构造成用于围绕所述联动枢轴进行从所述打开位置向所述接合位置的旋转运动,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颚式夹具的所述至少一部分远离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所述内表面向下延伸,在所述接合位置中,所述颚式夹具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纵向地延伸,并且所述颚式夹具接合到所述固定构件。
项目61.根据项目58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联动构件以一体式结构构造为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部分。
项目62.根据项目58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颚式夹具还包括第一颚式构件和第二颚式构件,所述第一颚式构件从所述联动枢轴延伸,当所述颚式夹具处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二颚式构件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纵向地延伸。
项目63.根据项目62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一颚式构件和所述联动手柄围绕所述联动枢轴大体上形成直角。
项目64.根据项目62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一颚式构件和所述第二颚式构件大体上形成直角。
项目65.根据项目62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颚式夹具接合至所述固定构件时,所述颚式夹具构造成使得所述固定构件与所述第一颚式构件接触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二颚式构件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之间。
项目66.根据项目62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颚式夹具还包括从所述第二颚式构件延伸的第三颚式构件,其中所述第三颚式构件与所述第一颚式构件相对,使得所述颚式夹具是大致C形形状的。
项目67.根据项目66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颚式夹具接合至所述固定构件时,所述颚式夹具构造成使得当所述固定构件布置在所述第二颚式构件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之间时,所述固定构件互锁在所述第一颚式构件与所述第三颚式构件之间。
项目68.根据项目66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三颚构造成以倾斜角度从所述第二颚式构件延伸,使得当所述颚式夹具朝向所述接合位置旋转以接合所述固定构件时,所述颚式夹具能够作为凸轮操作以将所述交通工具主体向前推动。
项目69.根据项目59所述的主体支架,还包括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包括:
旋转构件,其延伸穿过所述联动手柄,使得所述旋转构件的顶端部沿所述联动手柄的一侧延伸,并且所述旋转构件的底端部沿所述联动手柄的相对侧延伸,其中所述旋转构件构造成用于沿垂直于所述联动手柄的竖直轴线旋转;
所述交通工具主体中的开口,所述开口构造成当所述联动手柄旋转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接纳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底端部,其中当所述联动手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底端部在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之下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底端部还包括从所述旋转构件的周界表面延伸的至少一个锁定构件。
项目70.根据项目69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相应地旋转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使得所述旋转构件使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
项目71.根据项目70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交通工具主体中的所述开口构造成仅当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旋转到所述解锁位置时,接纳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底端部和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
项目72.根据项目71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联动手柄旋转到所述第二位置中,且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底端部和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穿过所述开口被插入时,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到所述锁定位置的旋转防止所述联动手柄从所述第二位置旋转到所述第一位置并且防止所述颚式夹具从所述接合位置旋转到所述打开位置。
项目73.根据项目71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保持机构还包括沿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的至少一个叶片弹簧止动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叶片弹簧止动件构造成接触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并将力施加在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上,以防止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的意外旋转。
项目74.根据项目71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保持机构还包括延伸出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所述内表面的至少一个阻挡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阻挡构件构造成当旋转时接触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以防止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的过度旋转。
项目75.根据项目73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联动手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的旋转需要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以足够的力被旋转以克服所述至少一个叶片弹簧止动件。
项目76.根据项目74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旋转到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与所述至少一个阻挡构件接触。
项目77.一种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主体支架,包括:
舌状构件,其中所述舌状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模型交通工具主体和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纵向地延伸;
第一固定构件,其跨越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宽度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舌状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构造成接合所述第一固定构件;
其中,当所述舌状构件接合至所述第一固定构件时,所述舌状构件和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布置在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之间;
联动构件,其包括均从联动枢轴延伸的颚式夹具和联动手柄,其中所述联动枢轴构造成附接到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使得所述联动手柄在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外表面之上从所述联动枢轴延伸,并且所述颚式夹具在所述交通工具主体内表面之下从所述联动枢轴延伸;
其中,所述颚式夹具和所述联动手柄被固定以围绕穿过所述联动枢轴延伸的旋转轴线一起旋转,使得所述颚式夹具或所述联动手柄中的任一个的移动引起另一个的移动;
其中,所述联动手柄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旋转引起所述颚式夹具从打开位置到接合位置的旋转;并且
其中,所述颚式夹具构造成当所述颚式夹具处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接合第二固定构件,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固定到所述模型交通工具并且跨越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宽度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当所述颚式夹具接合到所述第二固定构件时,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布置在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纵向延伸的所述颚式夹具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之间。
项目78.根据项目77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舌状构件构造成附接到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其中所述舌状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距所述舌状构件附接至其的所述主体的内表面的一定距离处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纵向地延伸,并且其中当所述舌状构件被接合时,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布置在所述舌状构件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之间。
项目79.根据项目77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主体支架构造成以这样的方式将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安装到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使得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能够在不利用额外的外部紧固件的情况下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移除。
项目80.根据项目77所述的主体支架,还包括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包括:
旋转构件,其延伸穿过所述联动手柄,使得所述旋转构件的顶端部沿所述联动手柄的一侧延伸,并且所述旋转构件的底端部沿所述联动手柄的相对侧延伸,其中所述旋转构件构造成用于沿垂直于所述联动手柄的竖直轴线旋转;
所述交通工具主体中的开口,所述开口构造成当所述联动手柄旋转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接纳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底端部,其中当所述联动手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底端部在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之下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底端部还包括从所述旋转构件的周界表面延伸的至少一个锁定构件。
项目81.根据项目77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舌状构件还包括远离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内表面延伸的第一舌状构件和从所述第一舌状构件延伸的第二舌状构件。
项目82.根据项目77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联动手柄构造成用于围绕所述联动枢轴进行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旋转运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联动手柄的至少一部分远离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所述顶表面向上延伸,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联动手柄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所述顶表面大体上平行。
项目83.根据项目77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颚式夹具构造成用于围绕所述联动枢轴进行从所述打开位置向所述接合位置的旋转运动,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颚式夹具的所述至少一部分远离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所述内表面向下延伸,在所述接合位置中,所述颚式夹具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纵向地延伸,并且所述颚式夹具接合到所述第二固定构件。
项目84.根据项目77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联动构件以一体式结构构造为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部分。
项目85.根据项目77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颚式夹具还包括第一颚式构件和第二颚式构件,所述第一颚式构件从所述联动枢轴延伸,当所述颚式夹具处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二颚式构件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纵向地延伸。
项目86.根据项目78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舌状构件以一体式结构构造为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部分。
项目87.根据项目80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相应地旋转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使得所述旋转构件使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
项目88.根据项目80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交通工具主体中的所述开口构造成仅当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旋转到所述解锁位置时,接纳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底端部和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
项目89.根据项目80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联动手柄旋转到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底端部和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穿过所述开口被插入时,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向所述锁定位置的旋转防止所述联动手柄从所述第二位置旋转到所述第一位置并且防止所述颚式夹具从所述接合位置旋转到所述打开位置。
项目90.根据项目80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保持机构还包括沿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的至少一个叶片弹簧止动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叶片弹簧止动件构造成接触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并将力施加在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上,以防止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的意外旋转。
项目91.根据项目80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保持机构还包括延伸出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所述内表面的至少一个阻挡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阻挡构件构造成当旋转时接触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以防止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的过度旋转。
项目92.根据项目81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舌状构件接合到所述第一固定构件时,所述舌状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固定构件与所述第一舌状构件接触,同时布置在所述第二舌状构件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之间。
项目93.根据项目81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一舌状构件和所述第二舌状构件构造成形成大体上的直角,使得所述第二舌状构件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纵向地延伸。
项目94.根据项目81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二舌状构件还包括锥形尖端。
项目95.根据项目81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二舌状构件的顶表面还包括从所述第一舌状构件开始的向下成斜坡的平面,使得当所述舌状构件接合所述第一固定构件时,所述舌状构件能够作为凸轮操作,以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构件拉动所述交通工具主体。
项目96.根据项目81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二舌状构件的顶表面与所述第一舌状构件附接至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的点之间的距离能够大体上匹配所述第一固定构件的厚度,使得当所述舌状构件接合所述交通工具主体时,所述第一固定构件能够紧密地固定在所述舌状构件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之间。
项目97.根据项目85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一颚式构件和所述联动手柄围绕所述联动枢轴大体上形成直角。
项目98.根据项目85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一颚式构件和所述第二颚式构件大体上形成直角。
项目99.根据项目85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颚式夹具接合至所述第二固定构件时,所述颚式夹具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二固定构件与所述第一颚式构件接触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二颚式构件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之间。
项目100.根据项目85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颚式夹具还包括从所述第二颚式构件延伸的第三颚式构件,其中所述第三颚式构件与所述第一颚式构件相对,使得所述颚式夹具是大致为C形形状的。
项目101.根据项目87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联动手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的旋转需要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以足够的力被旋转以克服所述至少一个叶片弹簧止动件。
项目102.根据项目88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旋转到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与所述至少一个阻挡构件接触。
项目103.根据项目100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颚式夹具接合至所述第二固定构件时,所述颚式夹具构造成使得当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布置在所述第二颚式构件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之间时,所述第二固定构件互锁在所述第一颚式构件与所述第三颚式构件之间。
项目104.根据项目100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三颚构造成以倾斜角度从所述第二颚式构件延伸,使得当所述颚式夹具朝向所述接合位置旋转以接合所述第二固定构件时,所述颚式夹具能够作为凸轮操作以将所述交通工具主体向前推动。
项目105.一种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卡扣式模块结构,包括:
模型交通工具底盘,其具有底盘端部和隔板端部,其中所述底盘端部构造成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所述隔板端部接合;
第一紧固件,其形成在所述隔板端部处;
第二紧固件,其形成在所述底盘端部处;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构造成当所述隔板端部与所述底盘端部接合时卡扣在一起。
项目106.根据项目105所述的结构,其中,构造成与所述第二紧固件卡扣的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与至少一个卡扣式止动件耦合的至少一个卡扣式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止动件构造成接纳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构件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项目107.根据项目105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隔板端部还包括第一锥形角部和第二锥形角部,使得所述隔板端部大体上类似于梯形。
项目108.根据项目105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隔板端部和所述底盘端部之间的接合将所述隔板和所述底盘暂时稳定地装配在一起。
项目109.根据项目105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底盘还包括第二底盘端部,所述第二底盘端部构造成与第二隔板的第二隔板端部接合。
项目110.根据项目106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底盘端部包括构造成接纳所述隔板端部的空腔,其中所述隔板端部通过将所述隔板端部插入所述空腔而接合所述底盘端部。
项目111.根据项目106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构件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以圆弧边缘的形式从所述隔板端部或所述底盘端部的角部延伸。
项目112.根据项目106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止动件的形状形成为大体上匹配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构件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周界形状。
项目113.根据项目106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止动件包括弹簧构件,所述弹簧构件构造成在所述隔板端部与所述底盘端部接合时,当被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构件最初接触时,在弹回并且完全地接合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构件之前,暂时加宽。
项目114.根据项目106所述的结构,其中,当所述隔板端部与所述底盘端部接合时,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止动件抵靠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构件施加力。
项目115.根据项目107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隔板端部的宽度大体上匹配所述底盘中的所述空腔的宽度,使得当所述隔板端部插入到所述空腔中时,从所述隔板端部延伸的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构件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接触所述空腔的内表面。
项目116.根据项目107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隔板构造成具有在所述隔板端部的第一角部和第二角部中的每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卡扣式构件,并且其中所述空腔构造成具有相应数量的卡扣式止动件,使得当所述隔板端部插入所述空腔中时,所述隔板端部上的卡扣式构件中的每一个由相应的卡扣式止动件接纳。
项目117.一种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卡扣式模块结构,包括:
模型交通工具底盘,其具有第一底盘端部和第二底盘端部,其中所述第一底盘端部构造成与第一模型交通工具隔板的第一隔板端部接合,并且所述第二底盘端部构造成与第二模型交通工具隔板的第二隔板端部接合;
第一紧固件,其形成在所述第一隔板端部处;
第二紧固件,其形成在所述第一底盘端部处;
第三紧固件,其形成在所述第二隔板端部处;
第四紧固件,其形成在所述第二底盘端部处;
其中,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构造成当所述第一隔板端部与所述第一底盘端部接合时卡扣在一起;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紧固件和所述第四紧固件构造成当所述第二隔板端部与所述第二底盘端部接合时卡扣在一起。
项目118.根据项目117所述的结构,其中,构造成与所述第二紧固件卡扣的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构造成与所述第四紧固件卡扣的所述第三紧固件中的每一个包括与至少一个卡扣式止动件耦合的至少一个卡扣式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止动件构造成接纳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构件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项目119.根据项目117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底盘端部包括构造成接纳所述第一隔板端部的第一空腔,并且所述第二底盘端部包括构造成接纳所述第二隔板端部的第二空腔,其中通过将所述第一隔板端部和所述第二隔板端部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中,所述第一隔板端部和第二隔板端部分别接合所述第一底盘端部和第二底盘端部。
项目120.根据项目117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端部和所述第二隔板端部中的每一个还包括第一锥形角部和第二锥形角部,使得所述第一隔板端部和第二隔板端部中的每一个大体上类似于梯形。
项目121.根据项目117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端部和所述第二隔板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底盘端部和第二底盘端部之间的接合暂时稳定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底盘的装配。
项目122.根据项目118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构件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以圆弧边缘的形式从所述第一隔板端部、所述第二隔板端部、所述第一底盘端部或所述第二底盘端部的角部延伸。
项目123.根据项目118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止动件的形状形成为大体上匹配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构件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周界形状。
项目124.根据项目118所述的紧固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止动件包括弹簧构件,所述弹簧构件构造成在所述第一隔板端部和所述第二隔板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底盘端部和所述第二底盘端部接合时,当被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构件最初接触时,在弹回并且完全地接合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构件之前,暂时加宽。
项目125.根据项目118所述的结构,其中,当所述第一隔板端部和所述第二隔板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底盘端部和所述第二底盘端部接合时,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止动件抵靠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式构件施加力。
项目126.一种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部件保持架,包括:
部件支撑表面,其构造成接纳和支撑部件;
部件固定构件,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允许部件从所述部件固定构件和所述部件支撑表面之间移除,并且所述第二位置防止所述部件从所述部件支撑表面和所述部件固定构件之间移除;
铰链,其耦合到所述固定构件,所述铰链构造成允许所述部件固定构件相对于所述部件支撑表面的枢转和滑动;
锁定构件,其从所述部件固定构件延伸;
锁定表面,当所述部件固定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中时,所述锁定表面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部件固定构件和所述铰链之间;并且
其中,当所述部件固定构件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中时,所述部件固定构件枢转以使所述锁定构件定位成与所述锁定表面相邻,所述锁定表面布置在所述锁定部件和所述铰链之间,所述部件固定构件相对于所述部件支撑表面朝向所述铰链滑动,并且所述锁定构件接合所述锁定表面以限制所述部件固定构件朝向所述第一位置枢转。
项目127.根据项目126所述的部件保持架,其中,所述铰链包括槽和销,所述槽和销支撑所述部件固定构件以用于枢转运动和滑动运动两者。
项目128.根据项目126所述的部件保持架,其中,所述锁定表面包括夹子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夹子构造成当所述部件固定构件滑动到所述第二位置中时,接纳所述锁定构件。
项目129.根据项目126所述的部件保持架,还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弹性构件,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弹性构件施加约束力以防止所述锁定构件的与所述锁定表面脱离接合的运动。
项目130.根据项目126所述的部件保持架,其中,所述部件支撑表面包括托架的至少部分,所述托架构造成接纳部件。
项目131.根据项目126所述的部件保持架,还包括止动件,所述止动件阻止所述锁定构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移动。
项目132.一种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部件保持架,包括:
托架,其构造成接纳部件;
盖,其固定到所述托架上,以用于打开位置和固定位置之间的枢转和滑动运动;
铰链,其固定所述盖的至少一部分以相对于所述托架进行枢转和滑动运动;
柱,其从所述盖延伸,以用于将所述盖保持在所述固定位置中;和
夹子,其用于当所述盖处于所述固定位置中时接纳所述柱,所述夹子具有口部,所述口部定位成当所述盖移动到所述固定位置中时,在所述盖在朝向所述铰链的方向滑动时,接纳所述柱。
项目133.根据项目132所述的部件保持架,其中,所述铰链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推动所述盖朝向所述铰链和所述柱滑动到所述夹子中。
项目134.根据项目132所述的部件保持架,其中,所述铰链包括铰链槽和铰链柱,所述铰链柱构造成在所述铰链槽内滑动和枢转,并且所述槽还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约束表面,以当所述盖处于所述固定位置中时,阻止所述铰链柱的滑动。
项目135.根据项目132所述的部件保持架,其中,所述夹子包括叶片弹簧和约束表面,以用于当所述盖处于所述固定位置中时,阻止所述柱从所述夹子移除。
项目136.根据项目132所述的部件保持架,其中:
所述铰链包括铰链槽和铰链柱,所述铰链柱构造成在所述铰链槽内滑动和枢转,并且所述槽还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约束表面,以在所述盖处于所述固定位置中时,阻止所述铰链柱的滑动;并且
所述夹子包括叶片弹簧和约束表面,以用于当所述盖处于所述固定位置中时,阻止所述柱从所述夹子移除。
项目137.根据项目132所述的部件保持架,其中,所述夹子还包括止动件,所述止动件阻止所述柱朝向所述夹子的口部移动。
项目138.一种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马达支架,包括:
马达支撑件,其构造成用于将模型交通工具马达安装在模型交通工具上;
位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上的部件支撑表面,所述部件支撑表面构造成接纳所述马达支撑件;
安装组件,其用于将所述马达支撑件临时地固定到所述部件支撑表面上的安装位置;并且
其中,将所述马达支撑件和所述马达固定到所述部件支撑表面上的所述安装位置为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上的所述马达设定齿轮啮合。
项目139.根据项目138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所述安装组件构造成将所述马达支撑件固定到所述部件支撑表面上的至少两个安装位置。
项目140.根据项目138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所述马达支撑件构造成保持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马达。
项目141.根据项目138的所述马达支架,其中,所述马达支撑件和所述马达是一体式结构。
项目142.根据项目138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将安装销的第一端部插入所述马达支架的底表面中的支撑销孔中,并且将所述安装销的第二端部插入所述部件支撑表面的顶表面中的安装销孔中。
项目143.根据项目138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使用所述马达支撑件和所述安装组件将所述马达固定到所述部件支撑表面为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上的所述马达设定齿轮啮合,而不需要在所述马达安装到所述部件支撑表面后另外地调节所述齿轮啮合。
项目144.根据项目138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所述部件支撑表面构造成使所述马达支撑件定位成紧邻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变速器组件。
项目145.根据项目139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将所述马达支撑件和所述马达固定到所述部件支撑表面上的所述至少两个安装位置中的每一个为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上的所述马达设定独特的齿轮啮合。
项目146.根据项目139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安装位置中的每一个通过将所述马达支撑件的底表面中的至少两个支撑销孔中的一个与所述部件支撑表面的顶表面中的至少两个安装销孔中的一个对准来确定。
项目147.根据项目139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将安装销的第一端部插入所述马达支架的所述底表面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支撑销孔中的一个中,和将所述安装销的第二端部插入所述部件支撑表面的所述顶表面中的所述至少两个安装销孔中的一个中。
项目148.根据项目140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所述马达支撑件包括前部支撑件和后部支撑件,所述前部支撑件和所述后部支撑件构造成各自保持所述模型交通工具马达的一部分。
项目149.根据项目14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所述马达支撑件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支撑销孔中的每一个具有从所述至少两个安装销孔中选择的对应的安装销孔,所述对应的安装销孔指定用于将所述马达和所述马达支撑件固定到所述部件支持表面的特定安装位置并为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上的所述马达设定独特的齿轮啮合。
项目150.根据项目148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所述安装组件将所述前部支撑件固定到所述部件支撑表面上的两个安装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将所述后部支撑件固定到所述部件支撑表面上的两个安装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项目151.一种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马达支架,包括:
马达支撑件,其构造成用于将模型交通工具马达安装在模型交通工具上;
位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上的部件支撑表面,所述部件支撑表面构造成接纳所述马达支撑件;
安装组件,其用于将马达支撑件临时固定到所述部件支撑表面上的至少两个安装位置中的一个;并且
其中,将所述马达支撑件和所述马达固定到所述部件支撑表面上的所述至少两个安装位置中的一个为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上的所述马达设定独特的齿轮啮合。
项目152.根据项目151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所述马达支撑件构造成保持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马达。
项目153.根据项目151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将安装销的第一端部插入所述马达支架的底表面中的支撑销孔中和将安装销的第二端部插入所述部件支撑表面的顶表面中的安装销孔中。
项目154.根据项目151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使用所述马达支撑件和所述安装组件将所述马达固定到所述部件支撑表面为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上的所述马达设定齿轮啮合,而不需要在所述马达安装到部件支撑表面后另外地调节所述齿轮啮合。
项目155.根据项目151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所述部件支撑表面构造成使所述马达支撑件紧邻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变速器组件定位。
项目156.根据项目151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安装位置中的每一个通过将所述马达支撑件的底表面中的至少两个支撑销孔中的一个与所述部件支撑表面的顶表面中的至少两个安装销孔中的一个对准来确定。
项目157.根据项目156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将安装销的第一端部插入所述马达支架的所述底表面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支撑销孔中的一个中,和将所述安装销的第二端部插入所述部件支撑表面的所述顶表面中的所述至少两个安装销孔中的一个中。
项目158.根据项目152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所述马达支撑件包括前部支撑件和后部支撑件,所述前部支撑件和所述后部支撑件构造成各自保持所述模型交通工具马达的一部分。
项目159.根据项目156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所述马达支撑件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支撑销孔中的每一个具有从所述至少两个安装销孔中选择的对应的安装销孔,所述对应的安装销孔指定用于将所述马达和所述马达支撑件固定到所述部件支持表面的特定安装位置并为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上的所述马达设定独特的齿轮啮合。
项目160.根据项目158所述的马达支架,其中,所述安装组件将所述前部支撑件固定到所述部件支撑表面上的两个安装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安装位置并且将所述后部支撑件固定到所述部件支撑表面上的两个安装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安装位置。
项目161.一种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离合器,包括:
第一离合器板,其包括开口和延伸跨过所述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的一个或更多个第一风扇叶片;
第二离合器板,其包括开口;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板和所述第二离合器板构造成固定在一起时所述第一离合器板的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离合器的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对齐以允许空气穿过两个开口通过。
项目162.根据项目161的离合器,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风扇叶片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轴向风扇叶片。
项目163.根据项目161的离合器,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风扇叶片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离心式风扇叶片。
项目164.根据项目161所述的离合器,其中,所述第二离合器板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第二风扇叶片,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风扇叶片延伸跨过所述第二离合器板的开口的至少一部分。
项目165.根据项目164所述的离合器,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风扇叶片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离心式风扇叶片。
项目166.根据项目164所述的离合器,其中:
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风扇叶片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轴向风扇叶片;且
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风扇叶片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离心式风扇叶片。
项目167.根据项目164所述的离合器,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板和所述第二离合器板形成双级风扇,所述双级风扇包括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风扇叶片和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风扇叶片。
项目168.根据项目161所述的离合器,还包括:
弹簧,其构造成施加将所述第一离合器板和所述第二离合器板压在一起的压紧力,其中所述弹簧构造成可调节以改变所述压紧力;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板和所述第二离合器板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成以不改变由所述弹簧施加的所述压紧力的方式固定到正齿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现在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在附图中:
图1A是模型交通工具的前视图;
图1B是模型交通工具的主组件的透视图;
图1C是模型交通工具的主组件的前视图;
图1D是模型交通工具的主组件的截面侧视图;
图1E是模型交通工具的主组件的后视图;
图1F是模型交通工具的主组件的俯视图;
图1G是模型交通工具的主组件的仰视图;
图1H是模型交通工具的主组件底部的透视图;
图2A是具有橇板震动吸收器的模型交通工具的前部的透视图;
图2B-图2E是橇板震动吸收器的透视图、俯视图、仰视图、以及纵向侧视图;
图2F是模型交通工具中的前橇板震动吸收器的分解图;
图2G是具有橇板震动吸收器的模型交通工具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2H是具有橇板震动吸收器的模型交通工具的前部的透视截面图;
图2I是仅前橇板震动吸收器和周围零件的分解图;
图2J是具有橇板震动吸收器的模型交通工具的后部的透视图;
图2K是模型交通工具中的后橇板震动吸收器的分解图;
图2L-图2N是具有橇板震动吸收器的模型交通工具的后部的透视图、俯视图和纵向侧视图;
图2O是仅后部橇板震动吸收器和周围零件的分解图;
图3A是沿具有舌状主体支架和联动主体支架的模型交通工具的大致中间截取的纵向截面图;
图3B是具有舌状主体支架和联动主体支架的交通工具主体的透视图;
图3C是交通工具主体上的舌状主体支架的透视图;
图3D是交通工具主体上的联动主体支架的透视图;
图3E是交通工具主体上的紧邻前部减震架的主体支架的纵向侧视图;
图3F是接合到前横梁的舌状主体支架的纵向截面图;
图3G是接合前横梁之前的舌状主体支架的透视图;
图3H是接合到前横梁的舌状主体支架的透视图;
图3I是接合的联动主体支架和交通工具主体的俯视图;
图3J是接合的联动主体支架和交通工具主体的透视图;
图3K是接合的联动主体支架和交通工具主体的内部下方的透视图;
图3L是部分接合的联动主体支架的透视图;
图3M是分离的联动主体支架的透视图;
图3N是未接合的联动主体支架和交通工具主体的内部下方的透视图;
图3O-图3Q是仅在多个接合位置中的联动主体支架的透视图;
图3R是联动主体支架的纵向剖视图,其中颚式夹具(jaw clamp)完全接合到横梁;
图3S是联动主体支架的保持系统的仰视图;
图3T-图3V示出了将联动主体支架固定在接合位置中的保持系统;
图3W是当联动主体支架接合并固定时保持系统的特写纵向截面图;
图3X是在后部减震架上方仅处于接合位置中的联动主体支架的透视剖视图;
图3Y是仅处于与后部减震架的横梁接合的接合位置中的联动主体支架的透视图;
图4A是接合到具有所附接的底部橇板的底盘的前部底盘隔板(bulkheads)和后部底盘隔板的仰视图;
图4B是与底盘和底部橇板分离的前部底盘隔板和后部底盘隔板的底部的透视图;
图4C是与底盘和底部橇板分离的前部底盘隔板和后部底盘隔板的顶部的透视图;
图4D和图4E是底盘的透视图和仰视图;
图4F和图4G分别是前部底盘隔板和后部底盘隔板的透视图;
图4H是移除底部橇板的情况下接合到底盘的前部隔板和后部隔板的仰视图以及“卡扣式(snap in)”特征的详细视图;
图4I-图4K是在接合和分离底盘和下部后底盘隔板之间的“卡扣式”特征之间转换的详细仰视图;
图4L是具有底盘和底部橇板的前部底盘隔板和后部底盘隔板的透视分解图;
图4M是接合到底盘和底部橇板的前部隔板和后部隔板的仰视图;
图4N是接合到底盘的前部底盘隔板和后部底盘隔板的俯视图;
图5A是模型交通工具底盘的一部分和电池容纳件(battery hold down)的俯视图;
图5B-图5D是电池保持器的透视图、侧视图和前视图;
图5E和图5F是支撑构件的透视图和侧视图;
图5G-图5I是在打开位置中的电池容纳件的透视图、端视图和纵向侧视图;
图5J-图5M是从打开位置朝向闭合位置转换的电池容纳件的端视图;
图5N是在闭合和夹持位置中的电池容纳件的透视图;
图5O和图5P是当电池容纳件闭合时,在未夹持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转换的电池容纳件的端视图;
图5Q-图5R是在未夹持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转换的电池容纳件的特写截面图;
图5S1-图5S2是支撑构件的可选实施方案的特写视图,其中滑动件构件在具有弹簧或止动特征的滑动件开口内;
图5T和图5U是当电池容纳件处于打开位置中时插入到底盘的电池的透视图和侧视图;
图5V和图5W是处于保持插入在底盘中的电池的闭合和夹持位置中的电池容纳件的透视图和侧视图;
图5X是装配在模型交通工具底盘的一部分上的电池容纳件的分解图;
图6A是安装在后部底盘隔板上的马达和马达支架的透视图;
图6B是马达的透视图,其中马达支架从后部底盘隔板被拆下;
图6C是在后部底盘隔板上方的马达支架的透视图;
图6D-6E是后部底盘隔板和马达支架中的销孔的俯视图;
图6F是后部底盘隔板中的销孔的俯视图,其中固定齿轮啮合销的位置被标记;
图6G和图6H是具有前马达支架和后马达支架的马达的透视图;
图6I是由前马达支架和后马达支架保持的马达的透视图;
图6J是保持在马达支架中并定位在后部底盘隔板上方的马达的透视图;
图6K是可以定位在底盘上,以用于引导齿轮啮合销的放置的标记的视图;
图7A和图7B是用于在模型交通工具中使用的滑动式离合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7C、图7D和图7E是滑动式离合器组件的前视图、后视图和纵向侧视图;
图7F和图7G是从一端部看的滑动式离合器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和截面剖视透视图;
图7H和图7I是从另一端部看的滑动式离合器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和截面剖视透视图;
图7J是离合器盘驱动板的透视图;
图7K是离合器盘从动板的透视图;
图8A是后部组件上的整体式变速器壳体的透视图;
图8B是整体式变速器壳体和马达的俯视图;
图8C是整体式变速器壳体的一部分和马达的俯视图;
图8D是整体式变速器壳体的一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8E是整体式变速器壳体的另一部分的另一纵向截面图;
图8F和图8G是整体式变速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和横截面图;
图8H和图8I是整体式变速器的另一部分的俯视图和横截面图;
图8J是装配在具有马达、离合器、驱动系和后差速器的下部后底盘隔板上的整体式变速器壳体的透视分解图。
详细描述
在以下的讨论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本发明的彻底的理解。然而,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不使用这样的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下,某些具体的细节以及类似物已经省略,因为这样的细节不被认为对于获得本发明的完全理解是必要的,并且被认为在相关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范围内。
2015年9月22日提交的名称为“MOTOR-OPERATED MODEL VEHICLE”的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222,094的全部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模型交通工具通用结构
现在转到图1A,示出了模型交通工具100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模型交通工具100可以是机动化的或是以其它方式自行推进的。模型交通工具100可以以众所周知的方式经由无线电控制信号来远程控制。模型交通工具100可以是地面交通工具,例如,汽车或卡车。可选地,模型交通工具100可以是船只、小船以及诸如此类的。此外,模型交通工具100可以是航空器、直升机、四轴飞行器、飞机以及诸如此类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例如,模型交通工具100可以是越野货车的模型。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模型交通工具100可以包括交通工具主体350,交通工具主体350可拆卸地安装到并固定到模型交通工具主组件102。模型交通工具主组件102(下文称为主组件102)可以设置有用于将交通工具主体350的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安装到主组件102的特定安装系统300、302。在图1B中,主组件102可以包括模型交通工具前部组件104、模型交通工具后部组件106和特定构造的底盘400。在图1C中,模型交通工具前部组件104(在下文中称为前部组件104)可以设置在下部前底盘隔板(lower front chassis bulkhead)232上并连接至底盘400。在图1E中,模型交通工具后部组件106(在下文中称为后部组件106)可以设置在下部后底盘隔板236上并连接到底盘400。如图1D、图1G和图1H中所示,设置在前部组件104和后部组件106上的下部前底盘隔板232和下部后底盘隔板236可以构造成用特定的“卡扣式(snap in)”连接而连接到底盘400。
在图1F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主组件102可以设置有安装在前部组件104和后部组件106两者上的特定橇板震动吸收器200。前部组件104和后部组件106中的每一个处的橇板震动吸收器200可以设置成分别缓冲由前部橇板(skid-plate)220和后部橇板222产生的撞击。主组件102可以设置有特定的阻尼器490,以形成主组件102的悬架系统的一部分。阻尼器490可构造成将模型交通工具100的轮子连接到前部组件104和后部组件106。阻尼器490可以在模型交通工具100的操作期间提供震动吸收和阻尼功能。主组件102可以设置有用于将悬架系统固定在前部组件104和后部组件106上的特定连杆(tie-bar)492、493、494、495、496、497构造。
主组件102可以设置有用于将一个或更多个电池固定到底盘400的特定构造。底盘400可以构造成具有一对电池槽520,每个电池槽能够容纳至少一个电池。主组件102可以为底盘400中的每个电池槽520中的至少一个电池设置电池容纳件500,电池容纳件500安装在底盘400上。主组件102可设置有用于安装伺服机构的特定构造。主组件102上的伺服机构可以包括致动器组件800,致动器组件800内部地安装在前部组件104上。
主组件102可以设置有用于将马达610可调节地安装在后部组件106上的特定构造600。后部组件106可以设置有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该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邻近下部后底盘隔板236上的马达610安装。主组件102可以设置有安装到底盘400上的驱动系900。驱动系900可以从底盘400跨越到前部组件104和后部组件106,以将主组件102的轮子组件1000耦合到马达610。后部组件102可以设置有整体式变速器壳体800,其包封马达610、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的部分和驱动系900部分。
橇板震动吸收器
图2A示出了橇板震动吸收器200,该橇板震动吸收器200可用作用于模型交通工具100中的前部底盘差速器盖230和下部前底盘隔板(图2F中的232)的缓冲器。当前橇板220受到撞击时,橇板震动吸收器200可减少传递到模型交通工具100的前部底盘差速器盖230或下部前底盘隔板(图2F中的232)上的力。
转到图2B-图2E,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橇板震动吸收器200、202可以包括具有前表面212、顶表面214和底表面216的矩形棱柱。前表面212可以具有仅延伸出前表面212的上部、中间部分的延伸构件210。如图2B中所示,延伸构件210的顶表面可以与顶表面214齐平。如图2D中所示,延伸构件210可仅纵向地延伸出前表面214的上部三分之一部分,并且,如图2C中所示,横向地延伸出前表面214的中间三分之一部分。
延伸构件210可在延伸构件210的与前表面212相对的侧上具有负锥形表面211,使得延伸构件210可形成像延伸出前表面212的“断崖(cliff)”。负锥形面211可以通过从延伸构件210的在前表面212的相对侧上的表面切去直角三角棱柱来形成,其中从延伸构件210的表面切去的直角三角棱柱的直角平面与延伸构件210的前表面212和底表面相对。从延伸构件210切去的直角三角棱柱可以基本上去除延伸构件210的这个边缘,在该边缘处延伸构件210的底表面和与前表面212相对的表面相交。延伸构件210的所切去的底表面的部分可以小于延伸构件210的与前表面212相对的表面的部分。橇板震动吸收器200、202也可以切去沿前表面212和底表面216相交的边缘形成的类似的直角三棱柱,如图2E中所示。这也可以沿前表面212的前底部边缘产生负锥形表面。
如图2B、图2C和图2D中所见,橇板震动吸收器200、202还可以在延伸构件210的顶表面、顶表面214和底表面216中具有一系列正方形的凹形凹部218a-g。延伸构件210可以具有正方形凹部218a,该正方形凹部218a大体上与延伸构件210的外边缘和延伸构件210从前表面212延伸的过渡区域接界。如图2C中所示,在顶表面214中,可以存在三个独立的正方形的凹形凹部218b-d。顶表面214可以包括与延伸构件210中的正方形凹部218a直接相邻的正方形的凹形凹部218c和位于正方形的凹形凹部218c侧面的一对较小正方形的凹形凹部218b、218d。侧面的正方形的凹形凹部218b、218d可以成形为与沿顶表面214的外边缘的曲线接界并匹配。橇板震动吸收器200、202的底表面218可以包括三个正方形的凹形凹部218e-g,其大体上与顶表面214上的三个正方形的凹形凹部218b-d成镜像。在所示实施方案中,延伸构件210的底表面可以不包括任何正方形的凹形凹部。然而,在可选实施方案中,橇板震动吸收器200可包括额外的震动吸收特征,例如延伸构件210的底表面上的额外凹形凹部。
当模型交通工具100的前橇板220或后橇板222被撞击时,正方形的凹形凹部218可以缓冲所传递的机械力。凹形凹部218a-g的正方形形状可以仅是可用于震动吸收器中以缓冲机械力的凹部的一种形状。可选地,可以使用其它形状的凹部以在震动吸收器200、202中形成空间和空气缓冲器。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橇板震动吸收器200、202也可以是大体上实心的,完全没有任何所成形的凹部。橇板震动吸收器200、202也可以用各种其它力缓冲特性,例如充气的中空结构、具有完整的通孔而不是凹槽(notches)以及诸如此类的来构造。此外,橇板震动吸收器200、202还可以用其它类似弹簧的材料或缓冲性材料(例如泡沫、橡胶以及诸如此类的)来构造,以缓冲前橇板220或后橇板222处所经受的撞击。橇板震动吸收器200、202还可以用可以缓冲机械力的另外的机械固定装置来构造,诸如带有弹簧、缓冲筒(dash pot)等等的橇板震动吸收器200、202。
在图2F-图2H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橇板震动吸收器200可以定位在前橇板220的后面并且位于前部底盘差速器盖230和下部前底盘隔板232的前方以充当缓冲器。前橇板220可以始于橇板震动吸收器200的前方并且在震动吸收器200以下弯曲并且在下部前底盘隔板232下方延伸。通过使延伸构件210在一对前橇板延伸构件224之间互锁,可以将橇板震动吸收器200固定到前橇板220。如图2F中所示,橇板延伸构件224可以位于前橇板220的内表面上,并且可以被间隔开略微小于延伸构件210的宽度。当延伸构件210紧密配合在前橇板延伸构件224之间时,这可以允许一定的张力以固定橇板震动吸收器200。前橇板延伸构件224还可防止橇板震动吸收器200在前橇板220受到撞击时发生任何横向移动或被移位。橇板震动吸收器200可以在不使用单独的紧固件或工具的情况下安装并固定到前橇板220。可选地,橇板震动吸收器200可以通过互锁在前部底盘差速器盖230或下部前底盘隔板232中被固定。
如图2H中所示,沿前表面212的前底部边缘的负锥形表面可允许橇板震动吸收器200的底表面216紧密接触前橇板220的弯曲的内表面。橇板震动吸收器200也可以构造成至少与前部底盘差速器盖230和下部前底盘隔板232的整个端部一样宽,以完全缓冲前部底盘差速器盖230和下部前底盘隔板232以免前橇板220受到任何撞击。可选地,橇板震动吸收器200可以比前部底盘差速器盖230和下部前底盘隔板232更宽或更窄。橇板震动吸收器200也可构造成与前部底盘差速器盖230和下部前底盘隔板232的组合高度一样高。这可以允许单个橇板震动吸收器200缓冲前部底盘差速器盖230和下部前底盘隔板232两者。因此,橇板震动吸收器200可以定位成直接与前部底盘差速器盖230和下部前底盘隔板232接触,以当前橇板220受到撞击时吸收并减小传递到两者的力。可选地,可以使用单独的橇板震动吸收器200来缓冲前部底盘差速器盖230和下部前底盘隔板232中的每一个。如果使用多于一个橇板震动吸收器200,则橇板震动吸收器20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延伸构件210,该延伸构件210可以互锁到前橇板220、前部底盘差速器盖230,或下部前底盘隔板232中的至少一个中,以使所使用的每个相应的橇板震动吸收器200固定在适当位置中。
图2I图示了橇板震动吸收器200如何与前橇板220、前部底盘差速器盖230和下部前底盘隔板232装配,其中模型交通工具100的其余部分被移除以避免遮挡视图。
现在转到图2J和图2K,可以在模型交通工具100的后部部分上使用橇板震动吸收器202,以减小当模型交通工具100在后橇板222处被撞击时由后部底盘差速器盖234或下部前底盘隔板(图2K中的236)所经受的力。当模型交通工具100的后橇板222受到撞击时,模型交通工具100中的橇板震动吸收器202可以充当抵抗力的缓冲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橇板震动吸收器202可以定位在后橇板222的后面并且位于后部底盘差速器盖234和下部后底盘隔板236的前方以充当缓冲器。后橇板222可以始于橇板震动吸收器202的前方并且在震动吸收器202的下方弯曲并且在下部后底盘隔板236的下方延伸。通过使延伸构件210在一对后橇板延伸构件226之间互锁,可以将橇板震动吸收器202固定到后橇板222。如图2L中所示,橇板延伸构件226可以位于后橇板222的内表面上,并且可以被间隔开略微小于延伸构件210的宽度。当延伸构件210紧密配合在后橇板延伸构件226之间时,这可以允许一定的张力以固定橇板震动吸收器202。后橇板延伸构件226还可防止橇板震动吸收器202在后橇板222受到撞击时发生任何横向移动或被移位。橇板震动吸收器200、202可以在不使用单独的紧固件或工具的情况下安装并固定到后橇板222。可选地,橇板震动吸收器202可以通过互锁在后部底盘差速器盖234或下部后底盘隔板236中被固定。
如图2N中所示,沿橇板震动吸收器202的前表面212的前底部边缘的负锥形表面可以不与后橇板222接触。仅底部216的其余部分可以接触后橇板222的内表面。橇板震动吸收器200还可构造成至少与后部底盘差速器盖234和下部前底盘隔板236的整个端部一样宽,以完全缓冲该两个部分以免后橇板222受到任何撞击。可选地,橇板震动吸收器200可以比后部底盘差速器盖234和下部前底盘隔板236更宽或更窄。如图2N中所示,橇板震动吸收器202也可以构造成与后部底盘差速器盖234和下部后底盘隔板236的组合高度一样高。这可以允许单个橇板震动吸收器202缓冲两个部分。因此,橇板震动吸收器202可以定位成直接与后部底盘差速器盖234和下部后底盘隔板236接触,以当后橇板222受到撞击时吸收和减小传递到两个部分上的力。可选地,可以使用单独的橇板震动吸收器202来缓冲后部底盘差速器盖234和下部后底盘隔板236中的每一个。如果使用多于一个橇板震动吸收器202,则橇板震动吸收器202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延伸构件210,该延伸构件210可以互锁到后橇板222、后部底盘差速器盖234、或下部后底盘隔板236中的至少一个中,以使所使用的每个相应的橇板震动吸收器202固定在适当位置中。
图2O图示了橇板震动吸收器202如何与后橇板222、后部底盘差速器盖234和下部后底盘隔板236装配,其中模型交通工具100的其余部分被移除以避免遮挡视图。
主体安装设置
图3A和图3B图示了模型交通工具100,其具有使用前部中的舌状主体支架(tonguebody mount)300和后部中的联动主体支架(lever body mount)302所安装的交通工具主体35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舌状主体支架300可以用于将交通工具主体350的前部安装到前部减震架(shock tower)320。联动主体支架302可用于将交通工具主体350的后部安装到后部减震架324。可选地,模型交通工具100可以是船只、小船以及诸如此类的。此外,模型交通工具100也可以是航空器、直升机、四轴飞行器、飞机以及诸如此类的。此外,交通工具主体350可以是汽车主体、船舱口、四轴飞行器顶篷以及诸如此类的。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交通工具主体350可以是待安装在模型交通工具100上的卡车主体。舌状主体支架300或联动主体支架30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各自用于安装用于模型交通工具100的交通工具主体350的任何部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舌状主体支架300可用于固定用于模型交通工具100的前部部分、后部部分或整个交通工具主体350。可选地,至少一个联动主体支架302可以用于固定用于模型交通工具100的前部部分、后部部分或整个交通工具主体350。
在图3C中,舌状主体支架300可以包括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其可以构造成与模型交通工具100的前部减震架(图3G中的320)接合。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可以连接到一对舌状支架前支撑臂312和一对舌状支架后支撑臂314,以将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固定到交通工具主体350。前舌状支架支撑臂312或后舌状支架支撑臂314可通过粘合剂、螺钉、螺栓、夹子、捆束物、磁铁、机械紧固件或类似物固定到交通工具主体350。包括前舌状支架支撑臂312和后舌状支架支撑臂314的舌状主体支架300也可以以整体结构构造成交通工具主体350的部分。舌状主体支架300可以不是必须需要一对舌状支架前支撑臂312或一对舌状支架后支撑臂314以将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固定到交通工具主体350。舌状主体支架300可以包括前部和/或后部中的单个支撑臂,或整体上用于将舌状主体支架300固定到交通工具主体350的单个支撑臂。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也可以直接附接到交通工具主体350。
如图3D中所示的联动主体支架302可以包括颚式夹具332,该颚式夹具332可以是可移动的以接合模型交通工具100的后部减震架(图3W中的324)。颚式夹具332可以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图3D当前出了处于接合位置的颚式夹具332。联动主体支架302可通过一对联动支架前支撑臂362和一对联动支架后支撑臂364固定到交通工具主体350。前部联动支架支撑臂362和后部赶支架支撑臂364可以使用粘合剂、螺钉、螺栓、夹子、捆束物、磁铁、机械紧固件或类似物固定到交通工具主体350。包括前部联动支架支撑臂362和后部联动支架支撑臂364的联动主体支架302也可以以一体式结构构造成交通工具主体350的一部分。联动主体支架302可以不是必须需要一对联动支架前支撑臂362或一对联动支架后支撑臂364以将联动主体支架302固定到交通工具主体350。联动主体支架302可以替代地包括单个前支撑臂和/或后支撑臂,或整体上用于将联动主体支架302固定到交通工具主体350的单个支撑臂。
转到图3E-图3H,舌状主体支架300通过使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与模型交通工具100的前部减震架320的前横梁(图3F中的322)接合来安装交通工具主体35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3F中所示,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可以包括竖直的第一舌状构件315和水平的第二舌状构件316。第一舌状构件315可连接到前舌状支架支撑臂312和后舌状支架支撑臂314以将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固定到交通工具主体350。可选地,第一舌状构件315可以直接附接到交通工具主体350的内表面352。第二舌状构件316可以与第一舌状构件315形成大体上的直角,使得第二舌状构件316可以大体上平行于交通工具主体350。
第二舌状构件316可以包括向上成斜坡的锥形尖端311,其可以帮助将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接合到前横梁322。向上成斜坡的锥形尖端311可以具有来自锥形尖端311的底部的倾斜的成角度的切口,使得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可以避免在接合前横梁322时阻碍(snagging)前横梁322下面的部分。第二舌状构件316的顶表面313可以是下倾的成斜坡的表面。从第二舌状构件316连接到第一舌状构件315的位置开始,顶表面313可以开始朝向锥形尖端311向下成斜坡。
为了将舌状主体支架300安装到前部减震架320,容纳舌状主体支架300的交通工具主体350可以定位在前部减震架320的后方,如图3E中所示。舌状主体支架310然后可以朝向前部减震架320移动,使得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可以接合前横梁322。如图3F中所示,然后,第二舌状构件316可以在前横梁322的下方滑动,使得前横梁322可以在第二舌状构件316和前舌状支架支撑臂312之间被互锁。图3F、图3G和图3H分别图示了接合前部减震架320的前横梁322的舌状主体支架300,以及接合前横梁322的舌状主体支架300(没有示出交通工具主体350,以避免阻挡视图)。
当前横梁322沿第二舌状构件316的顶部上的顶表面313滑动时,前横梁322也可以通过朝向第一舌状构件315向上滑动第二舌状316的向下成斜坡的顶表面而朝向交通工具主体350滑动。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的向下成斜坡的顶表面313可以像凸轮一样起作用,以将交通工具主体350向下拉动在一起更靠近前部减震架320。前横梁322可以沿第二舌状构件316的顶表面313向上滑动,直到前横梁322接触第一舌状构件315。此时,如图3F中所示,可以朝向前部减震架320向下拉动交通工具主体350,使得内表面352可以直接接触前部减震架320的顶表面321或可以完全由前部减震架320的顶表面321支撑。第一舌状构件315的在第二舌状构件316与前舌状支架支撑臂312之间的高度也可以与前横梁322的高度大体相似,使得当前横梁322接触第一舌状构件315时,前横梁322可以紧密地互锁在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内。通过使前横梁322紧密地配合在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以及与交通工具主体350直接接触的前部减震架320之间,交通工具主体350可以通过舌状主体支架300被牢固地安装,而不发出咔嗒声(rattling)。
为了使交通工具主体350和舌状主体支架300与前横梁322分离,容纳舌状主体支架300的交通工具主体350可以向后移动,使成角度的构件总体上与前横梁322、前部减震架320和模型交通工具100的其余部分分离。
可选地,代替具有第一舌状构件315和第二舌状构件316,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可替代地包括单个下倾的成角度的舌状构件,其源于前舌状支架支撑臂312和后舌状支架支撑臂314,或源于交通工具主体350的内表面352并且以与交通工具主体350成大致45度的角度延伸。此外,舌状主体支架300可以不限于仅单个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舌状主体支架300可以包括多于一个的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以将交通工具主体350固定到前部减震架320。如前所提到的,舌状主体支架300也可以在模型交通工具100的不同部分上使用以固定交通工具主体350。交通工具主体350还可以包括多于一个的舌状主体支架300以安装交通工具主体350。
转向图3I-图3K,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联动主体支架302可以附接到交通工具主体350的后部部分,以用于安装交通工具主体350的后部部分。联动主体支架302可以将颚式夹具332定位在围绕后横梁(图3R和图3W中的326)的锁定位置中,以将交通工具主体350固定到后部减震架(图3R和图3W中的324)。可选地,联动主体支架302可以在交通工具主体350的任何其它部分上或交通工具主体350的多个部分上使用以安装交通工具主体350。
在图3M-图3N中,联动主体支架302可以包括联动活板门(lever hatch)331,其在铰链340处连接到颚式夹具332。联动活板门331和颚式夹具332均可以从铰链340延伸并围绕铰链340旋转。颚式夹具332可以通过围绕铰链旋转的联动活板门331而被致动。颚式夹具332也可以在由围绕铰链340旋转的联动活板门331供应的旋转力的作用下绕铰链340旋转。颚式夹具332和杠活板门331可大致位于铰链340的相对侧上。
联动活板门331可以包括联动手柄330,联动手柄330可以被抓持以将联动活板门331从大体上与交通工具主体350的顶表面354垂直的位置(如图3M中所示)旋转到大体上与顶表面354齐平的位置(如图3J中所示)。联动活板门331的旋转可以使连接到联动活板门331的颚式夹具332在打开或分离位置与闭合或接合位置之间移动。如图3K中所示,将联动活板门331移动到与交通工具主体350的顶表面354齐平的位置可将颚式夹具332移动到闭合或锁定位置中。如图3N中所示,将联动活板门331定位成与顶表面354垂直可以将颚式夹具332移动到打开或分离位置中。
如图3R中所示,颚式夹具332可以构造成当处于锁定位置时,包围在后横梁326周围。颚式夹具332可包括形成三面钩的三个面板,该三面钩具有从铰链340延伸的第一面板370、远离联动活板门331从第一面板370延伸的第二面板371、以及从第二面板371延伸的向上成斜坡的第三面板372,其中第二面板371可与第一面板370一起形成大体上的直角,其中第三面板372可以在第一面板370对面但是远离第一面板370倾斜。第三面板372可大致与第一面板370相对,使得颚式夹具332的三个面板370、371、372包括“C”形形状的钩。向上成斜坡的第三面板372可以大致形成从第二面板371开始的倾斜平面,使得第三面板372和第二面板371大致形成钝角。如图3R中所示,当颚式夹具332接合至后横梁326时,第二面板371可以与后横梁326的底表面381直接接触。这样,在第一面板370和第三面板372之间延伸的第二面板371可以被设定尺寸成具有与后横梁326的底表面381的宽度大致相同的长度,使得当颚式夹具332接合时,后横梁326可以紧密配合在颚式夹具332的第一面板370和第三面板372之间。这可以允许联动主体支架302将交通工具主体350更牢固地安装到后部减震架324,并且防止当模型交通工具100正被操作时交通工具主体350发出卡塔声。
在图3R中,通过围绕后横梁326旋转颚式夹具332,联动主体支架302可以安装到后部减震架324。联动活板门331和颚式夹具332作为联动的相对端部围绕铰链340进行操作。如图3R中所示,将联动活板门331移动到与顶表面354齐平的位置可以相应地使颚式夹具332旋转到围绕后横梁326的接合位置中。当颚式夹具332围绕后横梁326闭合时,颚式夹具332的第二面板371接触后横梁326的底表面381,以使联动主体支架302和交通工具主体350与后部减震架324更接近。然后可以使后部减震架324的顶表面325与联动主体支架302的底表面380直接接触,以将交通工具主体350固定到后部减震架324。
如图3N中所示,联动主体支架302可以包括一对第一支撑构件385和一对第二支撑构件383。为了将交通工具主体350的后部部分安装到模型交通工具100,联动主体支架302的底表面380可以与后部减震架324接触。当联动主体支架302与后横梁326接触时,联动主体支架的第一支撑构件385可推动交通工具主体350并将后横梁326固定在第一支撑构件358和第二支撑构件383之间。当安装交通工具主体350的后部部分时,向前推动交通工具主体350的第一支撑构件385可以进一步固定舌状主体支架300。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的第一舌状构件316可以进一步压紧在前横梁322上。
当颚式夹具332围绕后横梁326接合时,联动主体支架302还可以作为凸轮操作以向前推动交通工具主体350以安装交通工具主体350。当颚式夹具332旋转以接合后横梁326时,颚式夹具332的向上成斜坡的第三面板372可以是颚式夹具332的第一部分以接触后横梁326。为了进一步移动颚式夹具332使得第二面板371可以与后横梁326接触,颚式夹具332可以进一步旋转以使第三面板372向上朝向交通工具主体350。这可以将第三面板372定位在后横梁326的后部处。因此,颚式夹具332的完全向后旋转可以产生联动主体支架302的向前位移,其可以将整个安装的交通工具主体350相对于后横梁326向前推动。这可以在颚式夹具332接合到后横梁326时,导致交通工具主体350的向前调节。如图3H中所示,交通工具主体350的向前调节可进一步将所接合的舌状主体支架300固定到前部减震架320。向前调节可以进一步抵着前横梁322推动成角度的舌状构件310的第一舌状构件315,这可以在舌状主体支架300和前横梁322之间提供更大的接触和接合。如果前横梁322已经完全接触第一舌状构件315,则向前调节可以进一步将舌状主体支架300压紧到前横梁322中。额外的压紧可以进一步确保交通工具主体350的内表面354与前部减震架320和后部减震架324之间的接触。
图3O-图3Q图示了联动主体支架302的转换位置,其中颚式夹具332在图3L-图3N中所示的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交通工具主体350被移除以避免遮挡视图。
转到图3R和图3S,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联动主体支架302还可以包括位于交通工具主体350的顶表面354中的保持系统304,联动活板门331可以接合该保持系统以防止颚式夹具332从后横梁326的无意释放。保持系统304可以配合到交通工具主体350中,使得保持系统304在结构上位于与顶表面354相同的平面内。如图3J中所示,保持系统304可以与铰链340相邻定位,使得联动活板门331可在围绕铰链340旋转到闭合位置或与顶表面354齐平的位置时接合保持系统304。
保持系统304可以包括槽337,当联动活板门331闭合时,连接到联动手柄330的锁定构件334可以与槽337接合。锁定构件334可以在联动活板门331的相对侧上处在联动手柄330的相对端部上。如图3O中所示,锁定构件334可以包括一对锁定臂335。联动手柄330的旋转可相应地旋转锁定构件334和锁定臂335。槽337可以成形为使得当锁定臂旋转到第一位置时,具有锁定臂335的锁定构件334可以仅穿过槽337配合。使锁定构件334和锁定臂335相应地旋转出第一位置的联动手柄330的旋转可防止锁定构件334和锁定臂335穿过槽337配合。图3S示出了保持系统304,锁定构件334和锁定臂335恰好在穿过槽337配合之前在第一位置中与槽337对齐。
保持系统304还可以包括一对叶片弹簧止动件336,锁定臂335可以接合该一对叶片弹簧止动件336,以在接合到保持系统304时,将联动活板门331保持在锁定位置中。每个叶片弹簧止动件336可以位于槽337的相对侧上,并且可以具有倾斜表面338和下倾表面339,倾斜表面338和下倾表面339分别朝向邻近于且垂直于左侧弹簧止动件336的阻挡面板342延伸,如图3S中所示。与阻挡面板342中的每一个相邻并且从阻挡面板342中的每一个延伸的可以是支撑面板344,每个支撑面板344沿槽337的周界的局部部分形成。支撑面板344中的每一个可以与其对应的阻挡面板342大致形成直角并且可以远离叶片弹簧止动件336延伸。具有连接的支撑面板344的一对阻挡面板342可形成为锁定臂335在插入穿过槽337时不可以越过的至少一定高度。叶片弹簧止动件336中的每一个的下倾表面339可以朝向其相邻且垂直的阻挡面板342向下成斜坡。叶片弹簧止动件336中的每一个可以构造成使下倾表面从远离其对应的阻挡面板342一距离开始,该距离大于锁定臂335的越过叶片弹簧止动件336的宽度。
转到图3T-图3V,在锁定构件334穿过槽337配合以将联动活板门331接合到保持系统304后,锁定构件334和锁定臂335可旋转到第二位置以将联动活板门331固定到保持系统304。当锁定臂335旋转到第一位置时,锁定构件334与槽337对齐,如图3T中所示。在该位置中,锁定构件334和锁定臂335可以穿过槽337自由地配合。在该位置中,联动活板门331可以自由地与保持系统304接合或分离。联动手柄330以及相应地,锁定构件334从图3T中所示的第一位置中离开的旋转重新定位锁定构件334并且因此防止锁定构件334穿过槽337配合。图3U和图3V示出了锁定构件334的示例,其中锁定臂335旋转离开图3T中的第一位置。当旋转到如图3V中所示的第二位置时,锁定臂335可以大体垂直于槽337延伸并向外延伸超过槽337的宽度。图3U示出了锁定构件334,其部分地在图3T中的第一位置和图3V中的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在第一位置中,锁定构件334未被固定,在第二位置锁定构件334被固定。如在图3V中,当联动活板门331被固定时,锁定臂335可以延伸超过槽337的宽度,这防止了锁定构件334穿过槽337向后回退。这防止联动活板门331被移动,并因此可以将颚式夹具332固定在围绕后横梁326的接合位置中,如图3R中所示。
当在如图3T中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如图3V中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旋转锁定臂335时,阻挡面板342和支撑面板344可以防止锁定构件335的过度旋转。当从图3T中的第一位置转换到图3V中的第二位置时,与叶片弹簧止动件336中的每一个相邻的阻挡面板342可防止锁定构件335的过度旋转。当锁定臂335朝向第二位置旋转时,一旦到达第二位置,锁定臂335可以接触阻挡面板342。在没有阻挡面板342的情况下,锁定臂335超过图3V中的位置的过度旋转可以使锁定臂335返回到图3T中所示的第一位置,当试图将联动活板门331固定到保持系统304时,这可能不是所需要的。
当将锁定构件334从图3V中的第二位置旋转到图3T中的第一位置时,连接到阻挡面板342中的每一个的支撑面板344可以防止过度旋转。锁定构件334可以从第二固定位置朝向第一位置旋转,直到锁定臂335接触对应的支撑面板344。当到达第一位置时,支撑面板344防止锁定构件334的过度旋转。在锁定构件334旋转到图3T中的第一位置后,锁定构件334和锁定臂335然后可以穿过槽337配合,这可以使得联动活板门331能够从保持系统304自由地分离。
当锁定构件334朝向图3V中的固定位置旋转时,叶片弹簧止动件336可被锁定臂335接合并被压下。如图3W中所示,一旦锁定构件334旋转并固定在第二位置中,叶片弹簧止动件336可帮助将锁定构件334保持在固定位置中。叶片弹簧止动件336可以包括止动峰状物341,在该止动峰状物341处倾斜表面338和下倾表面339会合,这在锁定臂335已经越过叶片弹簧止动件336之后,可以对相关联的锁定臂335施加压紧力。叶片弹簧止动件336可以构造成呈现有类似弹簧的特征以以对锁定臂335施加压紧力,或者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可选地构造成具有另外的外部弹簧。当旋转到第二位置时,锁定臂335然后可以保持在叶片弹簧止动件336的止动峰状物341与阻挡面板342之间,如图3W中所示。由叶片弹簧止动件336对锁定臂335施加的压紧力将锁定构件334固定在保持器系统304中,使得可能需要另外的力以使锁定构件334旋转脱离与叶片弹簧止动件336接合并且朝向图3T中的第一位置返回。这可以防止联动活板门331从保持器系统304的意外释放,以及颚式夹具332与后横梁326的对应的意外分离。当锁定构件334返回到第一位置中时,联动活板门331然后可以与保持系统304分离,这将相应地将连接的颚式夹具332与后横梁326分离。然后,交通工具主体350和联动主体支架302可以从模型交通工具100的后部减震架324移除。
图3X和图3Y分别示出了处于分离位置和接合位置中的联动主体支架302和后部减震架324,没有交通工具主体350以避免遮挡视图。在图3Y中,联动主体支架302被接合,使得当联动活板门331与保持系统304接合时,颚式夹具332可以包围在后横梁326周围。
卡扣式模块化结构设置
在图4A中,下部前底盘隔板232和下部后底盘隔板236被示出为接合到模型交通工具的底盘400和底部橇板45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底部橇板450可以附接到底盘400以形成底盘组件410。当在生产或维修期间装配模型交通工具时,为了将前部底盘隔板232和后部底盘隔板236连接到底盘400,底盘隔板232、236可以接合到底盘组件410。图4B和图4C示出了底盘隔板232、236,其定位在底盘组件410的相应端部中的每一个处,以准备好接合。前部隔板232可以插入底盘组件410中以使前部隔板232与底盘400上的前表面404接合。后隔板236可以插入到底盘组件410中以使后隔板236与底盘400上的后表面406接合。
前部底盘隔板232和后部底盘隔板236可以使用延伸构件和止动件系统分别“卡扣”到底盘组件410中。底盘隔板232、236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一对圆弧构件430,其可以各自对应地卡扣到底盘400中的一对圆弧止动件420中。在模型交通工具的装配期间,底盘隔板232、236可以插入底盘组件410中,直到底盘隔板232、236中的每一个“卡扣”到底盘组件410中。“卡扣式”特征可以将底盘组件410牢固地连接至底盘隔板232、236以便于装配或维修过程。“卡扣式”特征可以在装配期间暂时稳定底盘组件410和连接的底盘隔板232、236,以允许螺钉或其它机械固定件进一步将底盘组件410和底盘隔板232、236固定在一起。“卡扣式”特征还可以稳定底盘组件410和底盘隔板232、236以允许模型交通工具的其它部分被安装和连接以进一步装配模型交通工具。“卡扣式”特征可以提供底盘组件410和底盘隔板232、236之间的这种牢固连接,使得模型交通工具可以在不使用任何另外的机械固定件、螺钉或支撑件的情况下操作。
转向图4D和图4E,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底盘400可以包括底表面402、下部前底盘隔板232连接到其的前表面404以及下部后底盘隔板236连接到其的后表面406。底盘400可以包括中间主体401,其两侧是与前表面404相邻的四边形切口405以及与后表面406相邻的四边形开口407。
在前表面404处,四边形切口405可以从底盘400中的底表面402延伸到顶表面408,并且从前表面404横向地延伸到底盘400的除连接表面403外的主体中。连接表面403可以沿前表面404的周界与切口405接界,其中高度仅包括底盘400的一部分,使得底表面402中的切口405的一部分可以从中间主体401延伸穿过前表面404。连接表面403可以从底盘400的顶表面408向下延伸到底盘400的高度的大约一半。后表面406处的四边形开口407可以从底表面402延伸穿过底盘400;并从后表面406延伸直到底盘400的中间主体401。四边形开口407可以基本上是从底盘400的主体切出的矩形棱柱。
一对圆弧止动件420可以形成在四边形切口405和四边形开口407中以接合底盘隔板232、236。在切口405处,底盘400可以包括一对内表面411,该对内表面411与接界开口405的第一中间表面412相邻。内表面411可以包括从底盘400的底表面402朝向顶表面408延伸的肋凸出部。肋凸出部可以跨过四边形切口405内的两个内表面411间断地间隔开。在内表面411中的每一个与第一中间表面412相交的切口405的角部处,圆弧止动件420可以形成在内表面411中的每一个中。在开口407处,底盘400可以包括一对内表面413,该对内表面413与接界开口407的第二中间表面414相邻。内表面413可以包括从底盘400的底表面402朝向顶表面408延伸的肋凸出部。肋凸出部可以跨过四边形开口407内的两个内表面413间断地间隔开。在内表面413中的每一个与第二中间表面414相交的开口407的角部处,圆弧止动件420还可以形成在内表面413中的每一个中。
圆弧止动件42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分别从中间表面412、414延伸的初始平面,接着是分别朝向内表面412、414中的每一个延伸的圆弧曲线。内表面412、414与止动件420的圆弧部分之间可以存在间隙,间隙可以为止动件420提供类似弹簧的特征,以允许止动件临时变宽,以用于对应的圆弧构件(图4D和图4E中的430)“卡扣”到其中或与之接合。止动件420的圆弧部分中的每一个可形成在朝向底盘400的顶表面延伸的圆柱形基部上。具有止动件420的圆柱形基部中的每一个还可以包括孔472,在圆弧构件430中的每一个与它们的相应的圆弧止动件420接合之后,螺钉可以旋拧穿过孔472以进一步将底盘隔隔板234、236固定到底盘400。
如图4E中所示,底盘400可以包括从底盘400的前表面404延伸出来的一对前部底盘构件422。前部底盘构件422中的每一个可以从前表面404的相对端部,远离中间主体401延伸。从前表面404延伸的前部底盘构件422中的每一个可包括具有弯曲表面424的成角度的凸出部,弯曲表面424从连接表面403的端部延伸并与从底盘400的外表面延伸的成角度的表面425相交。两个表面424、425可相交以形成前部底盘构件422中的每一个的圆弧尖端,圆弧尖端可接合前部底盘隔板232。前部底盘构件422的端部处的圆弧尖端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孔481。如图4E和图4N中所示,前部底盘构件422中的每一个还可以包括第二孔481,其靠近每个构件422的外边缘以有助于将底盘400固定到前部隔板232。前部底盘构件422可以形成为朝向彼此稍微地成角度。前部底盘构件422可以包括大体上类似于连接表面403的高度,并且可以仅从底盘400的中间部分延伸至底盘400的顶表面。前部底盘构件422中的每一个的高度可以与连接表面403的高度匹配。
底盘400可以包括从后表面406延伸的一对后部底盘构件423。后部底盘构件423中的每一个可以从后表面406的相对端部,远离中间主体401延伸。从后表面406延伸的后部底盘构件423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具有弯曲表面426的成角度的凸出部,弯曲表面426从后表面406延伸并且与从底盘400的外表面延伸的成角度的表面427相交。两个表面426、427可相交以形成后部底盘构件423中的每一个的圆弧尖端,圆弧尖端可接合后部底盘隔板236。后部底盘构件423的端部处的圆弧尖端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孔483。如图4E和图4N中所示,后部底盘构件423中的每一个还可以包括靠近每个构件423的外边缘的第二孔483,以有助于将底盘400固定到后部隔板236。后部底盘构件423可以形成为朝向彼此成角度,使得可以在外角部中的每一个处形成斜切,使从后表面406延伸的后部底盘构件423中的每一个的形状像三角棱柱。后部底盘构件423可以仅从底盘400的中间部分开始形成并朝向底盘400的顶表面延伸。后部底盘构件423的底表面可以不与底盘400的底表面402齐平。
现在转到图4F,下部前底盘隔板232可以通过插入底盘400的前表面404中的四边形切口405中而连接到底盘400和底盘组件410。下部前底盘隔板232可以包括四边形延伸部431,该四边形延伸部431具有前端部接触表面432,其邻近每侧上的一对前侧接触表面433。前侧接触表面433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圆弧构件430,圆弧构件430就在前侧接触表面433中的每一个与前端部接触表面432相交的位置之前形成。圆弧构件43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突出的圆弧表面,该突出的圆弧表面通过从相应的前侧接触表面433延伸出来并且在沿对角线笔直地延伸以与前端部接触表面432相交之前向后弯曲以形成圆弧弯曲特征而形成。从圆弧构件430中的每一个到前端部接触表面432的其相应端部的延伸部可以形成斜切,斜切跨过前侧接触表面433和前端部接触表面432已经形成的角部中的每一个。这可以沿下部前底盘隔板232的前端部接触表面432形成梯形表面。圆弧构件430中的每一个还可以包括孔471,在圆弧构件430中的每一个与它们的相应的圆弧止动件420接合之后,螺钉可以旋拧穿过孔471以进一步将下部前底盘隔板232固定到底盘400。圆弧构件430中的孔可以与圆柱形基部中孔472对齐,圆弧止动件420从该孔472延伸。
下部前底盘隔板232还可以包括一对前部底盘翼434,其从下部前底盘隔板232的与四边形延伸部431相邻的两侧延伸。前部底盘翼434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从下部前底盘隔板232的中间部分横向延伸的前翼基部435。前翼基部435中的每一个可以与沿前翼基部435的一部分延伸的前翼边缘436部分地接界。前翼基部435可以成形为像三角形,该三角形具有沿下部前底盘隔板232的侧面从四边形延伸部431的基部朝向下部前底盘隔板232的尖端延伸的边缘、从下部前底盘隔板232的侧面横向地延伸出来的短边缘、以及从该短边缘的端部返回朝向隔板232的尖端延伸的长边缘。前翼边缘436沿翼基部435的长边缘接界并且可以向下延伸,在翼基部435下方产生三角形包围部。如图4B和图4M中所示,前部底盘翼434可以是当将下部前底盘隔板232的四边形延伸部431插入到底盘400中的切口405中时,前部底盘构件422中的每一个可以对应地插入的位置。
现在转到图4G,下部后底盘隔板236可以通过插入底盘400的后表面406中的四边形开口407中而连接到底盘400。下部后底盘隔板236可包括具有后端部接触表面441的四边形延伸部440,后端部接触表面441与后端接触表面441的每一侧上的一对后侧接触表面442相邻。后侧接触表面442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圆弧构件430,圆弧构件430就在后侧接触表面442中的每一个与后端部接触表面441相交的位置之前形成。圆弧构件43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突出的圆弧表面,该突出的圆弧表面通过从相应的前侧接触表面442延伸出来并且在沿对角线笔直地延伸以与后端部接触表面441相交之前弯曲以形成圆弧特征而形成。从圆弧构件430中的每一个到后端部接触表面441的其相应端部的延伸部可以形成斜切,斜切跨过后侧接触表面442和后端部接触表面441可以相交的角部中的每一个。这可以沿下部后底盘隔板462的后端部接触表面441形成梯形形状的凸出部。圆弧构件430中的每一个还可以包括孔473,在圆弧构件430中的每一个与它们的相应的圆弧止动件420接合之后,螺钉可以旋拧穿过孔473以进一步将下部后底盘隔板236固定到底盘400。可选地,螺钉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机械紧固件,包括夹子、螺栓、杆、销以及诸如此类的。圆弧构件430中的孔473可以与圆柱形基部中孔472对齐,圆弧止动件420可以从该孔472延伸。
下部后底盘隔板236还可以包括一对后部底盘翼443,其从下部后底盘隔板236的与四边形延伸部440相邻的两侧延伸。后部底盘翼443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从下部后底盘隔板236的中间部分横向延伸的后翼基部444。后翼基部444可以与沿后翼基部444的一部分延伸的后翼边缘445部分地接界。后翼基部444可以成形为像三角形,该三角形包括沿下部后底盘隔板236的主体从四边形延伸部440的基部朝向下部后底盘隔板236的尖端延伸的边缘、从下部后底盘隔板236的侧面横向地延伸出来的短边缘、以及从该短边缘的端部返回朝向隔板236的尖端延伸的长边缘。如图4G中所示,后翼边缘445沿翼基部444的长边缘接界并且可以向下延伸,在后翼基部444下方产生三角形包围部。后部底盘翼443可以是当将下部后底盘隔板236的四边形延伸部440插入到底盘400中开口407中时,后部底盘构件423中的每一个可以对应地插入的位置。
前部底盘隔板232和后部底盘隔板236可以通过连接到底盘组件410而装配在模型交通工具上。底盘组件410可以通过将底部橇板450附接到底盘400来形成。如图4M中所示,底部橇板450可通过使螺钉480旋拧穿过底部橇板450中的四个孔474,进入底盘400中的四个孔482中而固定至底盘400的底表面402。可选地,螺钉480可以是螺栓、夹子、销、其它机械紧固件以及诸如此类的。如之前在图4B中示出的,底盘组件410可以包括靠近底盘400的前表面404的前空腔460以及在底盘400的后表面406处的后空腔462。空腔460、462可以通过将底部橇板450附接到底盘400来形成。
当将前部底盘隔板232或后部底盘隔板236连接到底盘组件410时,底盘隔板232、236的对应的四边形延伸部431、440可以插入到底盘组件410中的对应空腔460、462中。底盘隔板232、236中的每一个与底盘组件410中的相应空腔460、462之间的连接可表示阳/阴连接器,其中底盘隔板232、236的四边形切口431、440表示阳端部,并且底盘组件410的空腔460、462表示阴端部。底盘隔板232、236中的每一个可以插入到底盘组件410中的相应空腔460、462中,直到底盘隔板232、236中的每一个的圆弧构件430“卡扣”到底盘400中的圆弧止动件420中。
转到图4H,示出了与底盘400接合的前部底盘隔板232和后部底盘隔板236,其中底部橇板450被隐藏以示出当底盘隔板232、236被插入底盘组件410中时的“卡扣式”连接。当将或下部前底盘隔板232或下部后底盘隔板236经由“卡扣式”特征连接到底盘400时,对应的四边形延伸部431、440可以插入对应的切口405或开口407中以使四边形延伸部431、440的侧面上的圆弧构件430与沿切口405或开口407的内表面411、413的圆弧止动件420接合。如图4I至图4K中所示,通过将四边形延伸部440插入开口407中,直到沿后侧接触表面442中的每一个的圆弧构件430与沿内表面413的圆弧止动件接合为止,可将下部后底盘隔板236连接至底盘400。当圆弧构件与圆弧止动件420接合时,圆弧构件420的延伸的弯曲结构可以在将圆弧构件430支托在圆弧止动件420的圆弧部分中之前,初始地向外推动圆弧止动件420。当圆弧构件430到达圆弧止动件420的弯曲部分时,圆弧止动件420可“卡扣”回来并对后侧接触表面442施加压紧力。圆弧止动件420的压紧力可以将下部后底盘隔板236固定到底盘400,使得将需要额外的力以将圆弧构件430从圆弧止动件420中的弯曲表面拉出。当下部后底盘隔板236卡扣到底盘400中时,后端部接触表面441可以与中间主体401的第二中间表面414直接接触。此外,当下部后底盘隔板236“卡扣”到底盘400中时,圆弧构件430的顶表面可以与底盘400的底表面402齐平。
下部后底盘隔板236到底盘组件410在底盘400的后表面406处的空腔462中的插入可以伴随着底盘400的后表面406和后部底盘翼443处的互锁接合。如图4B和图4M中所示,互锁接合可以包括将四边形延伸部440插入到包括底盘400中的开口407的底盘组件410的空腔462中,以及将一对后部底盘构件423插入到在四边形延伸部440侧面的后部底盘翼443中的每一个中。包括后翼基部444的三角形后部底盘翼443可以成形为匹配成角度的后部底盘构件423。此外,后表面406在开口407的每一侧上的的边缘可成形为补充从下部后底盘隔板236的后侧接触表面442延伸的后翼基部444的短边缘的角度。当后部底盘构件423与后部底盘翼443接合时,开口407两侧上的后表面406可以与后翼基部444的短边缘直接接触,并且后翼基部444可以与底表面402齐平。
如本文所描述,将下部前底盘隔板232连接到底盘400的“卡扣式”特征可以大体上类似于下部后底盘隔板236至底盘400的连接。四边形延伸部431可以插入切口405中,使得延伸部431在连接表面403上滑动,使下部后底盘隔板236的前侧接触表面433与沿底盘400的两个内表面411间隔开的肋凸出部接触。可以插入四边形延伸部431,直到前侧接触表面433上的圆弧构件430接合沿内表面411的圆弧止动件。当接合时,前端部接触表面432可以与第一中间表面412直接接触,并且圆弧构件430的顶表面可以与底表面402大体齐平。
下部前底盘隔板232进入到底盘组件410中的插入也可以是互锁接合,包括将四边形延伸部431接合到前空腔460中以及将前部底盘构件422接合到前部底盘翼434中。前部底盘构件422和前部底盘翼434可以成形为大体上相似,使得前部底盘构件422可紧贴地配合到前部底盘翼434中,其中前部底盘构件422的外边缘与前翼边缘436直接接触。此外,前表面404在切口405的每一侧上的边缘可以成形为补充从下部前底盘隔板232的前侧接触表面433延伸的前翼基部435的短边缘的角度。当前部底盘构件422和后部底盘翼443接合时,切口405两侧的前表面404可以与前翼基部435的短边缘直接接触,并且前翼基部435可以与底盘400的底表面402齐平。
在下部前底盘隔板232和下部后底盘隔板236连接到底盘组件410之后,如图4M中所示,底部橇板450可以延伸跨过底盘400的中间主体401以及底盘隔板232、236上的四边形延伸部431、440中的每一个的一部分。然后,底部橇板450可以通过使附加的机械紧固件(例如螺钉、螺栓、夹子、杆、销以及诸如此类的)旋拧穿过底部橇板450中的四个孔475进入到底盘隔板232、236中而进一步固定到底盘隔板232、236。图4M示出了固定到底盘400的底部橇板450,其中四个紧固件旋拧穿过四个孔474并紧固到底盘400中。两个另外的紧固件可以旋拧穿过底部橇板450中靠近前部隔板232的两个孔475,并且被紧固到前部隔板232中的两个孔476中。两个其它另外的紧固件可以旋拧穿过底部橇板450中靠近后部底盘隔板236的两个孔475,并且被紧固到后部底盘隔板236中的两个孔477中。
底盘400和底盘隔板232、236可以通过从底盘400的顶表面408旋拧进入到底盘隔板232、236中的机械紧固件(例如螺钉、螺栓、夹子、杆、销以及诸如此类的)而进一步被固定。如图4N中所示,两个机械紧固件可以旋拧穿过底盘400中靠近前表面404的两个孔478,并且穿过孔471紧固到前部底盘隔板232中。两个紧固件可以旋拧穿过前部底盘构件422中每一个中的两个孔481,并且紧固到前部底盘隔板232中。四个机械紧固件可以旋拧穿过底盘400中靠近后表面406的四个孔479并且穿过至少孔473紧固到后部底盘隔板236中。两个紧固件可以旋拧穿过后部底盘构件423中每一个中的两个孔483,并且紧固到后部底盘隔板236中。
阻尼器盒
阻尼器盒490形成主组件102的悬架系统的一部分。
连杆安装
主组件102可以设置有用于将悬架系统固定在前部组件104和后部组件106上的特定连杆492、493、494、495、496、497构造。
电池容纳件
图5A示出了支撑在模型交通工具的底盘400上的电池容纳件500。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电池容纳件500可用于在底盘400上保持待连接到模型交通工具的至少一个电池(图5T中的550)。至少一个电池550可能能够被插入并保持在底盘400的左侧507和右侧509中的每一个上。底盘400的左侧507和右侧509可以包括彼此的镜像侧,每一侧都能够在底盘400上保持和固定至少一个电池550。所示实施方案可用于将单个电池550保持在底盘400的左侧507和右侧509中的每一个中。可选地,模型交通工具的其它实施方案可以仅需要单个电池来操作并被保持在底盘400上。如此,其它可选实施方案可以仅需要电池容纳件以保持单个电池550。底盘400的左侧507和右侧509可以通过连接表面403、四边形切口405、底盘中间主体401和四边形开口407隔开。电池容纳件500可防止在模型交通工具的操作期间,定位在底盘400的每一侧上的所连接的电池550移动或掉落。电池容纳件500还可以稳定所连接的电池中的每一个,以防止在模型交通工具的操作期间,为模型交通工具供电的连接件松脱或脱离。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电池容纳件500可以包括底盘400的左侧507上的第一电池保持器502,该第一电池保持器502铰接在第一支撑构件(图5G中的504)和第二支撑构件(图5G中的506)之间,以用于固定第一电池550。电池容纳件500还可以包括底盘400的右侧509上的第二电池保持器505,该第二电池保持器505铰接在第三支撑构件(图5G中的508)和第四支撑构件(图5G中的510)之间,以用于固定第二电池550。
转到图5B-图5D,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池保持器502和第二电池保持器505可各自包括矩形主体526、前端部(图5A中的501)和后端部(图5A中的503)。第一电池保持器502和第二电池保持器505中的每一个的前端部501可以是电池保持器502、505的朝向底盘400的前表面404定位的端部。第一电池保持器502和第二电池保持器505中的每一个的后端部503可以是电池保持器502、505的朝向底盘400的后表面406定位的端部。第一电池保持器502和第二电池保持器505的前端部501和后端部503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滑动构件524和楔形夹528。第一电池保持器502和第二电池保持器505的前端部501可以定位在底盘400的四边形切口405和连接表面403的侧面。第一电池保持器502和第二电池保持器505的后端部503可以定位在底盘400中的四边形开口407的侧面。
矩形主体526的前端部501和后端部503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从矩形主体526的一个角部延伸的滑动构件524以及在相同的相应端部处从矩形主体526的相邻角部延伸出来的楔形夹528。如图5B中所示,从前端部501和后端部503延伸的滑动构件524中的每一个可以位于矩形主体526的同一半部上,使得两个滑动构件524可以彼此直接对置地定位。滑动构件524可以包括远离矩形主体526延伸的圆柱形凸出部,圆柱形凸出部中的每一个的圆形基部分别与矩形主体的前端部501和后端部503处于同一平面上。楔形夹528中的每一个可连接到从矩形主体526延伸的延伸构件529。楔形夹528也可以定位在矩形主体526的相对角部上的同一半部上,使得电池保持器502、505的前端部501和后端部503处的楔形夹528和延伸构件529可以彼此直接对置地定位。矩形主体526的前端部501和后端部503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滑动构件524,滑动构件524与延伸的楔形夹528相邻,该楔形夹528可以定位成使得前端部501和后端部503可以是镜像的。楔形夹528中的每一个的延伸构件529从相邻的角部与相应的相邻滑动构件524一起延伸,使得滑动构件524和延伸构件529在相同方向上延伸并且大体上彼此平行。楔形夹528中的每一个可包括矩形楔形基部,其具有从形成峰状物的矩形楔形基部的相对侧延伸的一对倾斜平面。楔形夹528可以形成在延伸构件529上,从最接近延伸构件529的楔形基部开始,并且每个楔形夹528的峰状物远离延伸构件529和电池保持器502、505的其余部分指向并且远离延伸构件529和电池保持器502、505的其余部分最远地定位。楔形夹可以定向成使得每个楔形夹528的三角形基部可以沿与矩形主体526的顶表面525和底表面527相同的平面。
电池容纳件500还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构件504、第二支撑构件506、第三支撑构件508和第四支撑构件510铰接并保持在模型交通工具的底盘400上,以防止电池容纳件500自身在模型交通工具的操作期间松动或脱离。第一电池保持器502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构件504和第二支撑构件506被固定并可操作地连接到底盘400的左侧507。第二电池保持器505可分别通过第三支撑构件508和第四支撑构件510被固定并可操作地连接到底盘400的右侧509。
如图5E和图5F中所示,支撑构件504、506、508、510中的每一个可包括用于将支撑构件504、506、508、510中的每一个固定在底盘400中的基部530,用于与滑动构件524中的每一个接合的滑动件开口532,用于与楔形夹528中的每一个接合的楔形紧固件534。在支撑构件504、506、508、510中的每一个上,基部530可以包括不规则形状的横截面周界。底盘400可以包括匹配的不规则形状的切口(图5X中的531),使得基部530可以插入切口531中以将支撑构件504、506、508、510固定在底盘400中。楔形紧固件534可以包括“C”形通道或开口槽,该槽穿过每个支撑构件504、506、508、510的侧面中的一个的表面露出开口。朝向楔形紧固件534中的每一个中的开口,楔形紧固件534中的每一个的底部部分可以包括具有叶片弹簧止动件536的锥形尖端535,以在与楔形紧固件534接合时帮助保持延伸构件529。如图5F中所示,叶片弹簧止动件536可由从楔形紧固件534的底部处的锥形尖端535延伸的倾斜表面,接着是朝向楔形紧固件534的内部延伸的短的下倾表面形成。
如图5O和图5P中所示,支撑构件504、506、508、510中的每一个中的滑动件开口532可以在楔形紧固件534的相对侧上与楔形紧固件534相邻定位。滑动件开口532可以包括长形的矩形开口,其在开口的端部中的每一个端部处具有半圆形切口。半圆形端部的直径和开口532的长形部分的宽度可以至少稍大于滑动构件524的直径。滑动件开口532可以足够大,使得滑动构件524可以插入滑动件开口532的半圆形端部中的一个中,并且跨过开口滑动到滑动件开口532的另一个半圆形端部。滑动件开口532和楔形紧固件534在支撑构件504、506、508、510上的位置可以匹配滑动构件524和楔形夹528在电池保持器500、502的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上的近似相对位置。滑动件开口532、楔形紧固件534、滑动构件524和楔形夹528可定位成使得当滑动构件524与滑动件开口532接合时,楔形夹528可与楔形紧固件534接合。
底盘400的左侧507和右侧509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用于将支撑构件504、506、508、510中的一个插入在底盘400中的电池托架520的每一侧上的开口,以用于容纳待保持在底盘400的每一侧中的电池550。电池容纳件500的电池保持器502、505可以分别与底盘400的每一侧上的电池托架520中的一个接合,以便将插入的电池550保持在底盘400和相应的电池托架520中。在底盘400的左侧507和右侧509中的每一个上,可存在与基部530的横截面周界匹配的一对不规则形状的切口,以用于将支撑构件504、506、508、510中的一个插入到底盘400中。支撑构件504、506、508、510可以插入在电池托架520中的每一个与底盘400的前表面404和后表面406之间。在底盘400的左侧507上,支撑构件504可以被插入并定位在底盘400中的前表面404和电池托架520之间。支撑构件506可以被插入并定位在电池托架520和底盘400的后表面406之间。在底盘400的右侧509上,支撑构件508可以被插入并定位在底盘400中的前表面404和电池托架520之间。支撑构件510可以被插入并定位在电池托架520和底盘400的后表面406之间。
通过使用支撑构件504、506、508、510将电池保持器502、505安装到底盘400,电池容纳件500可以装配在底盘400上。为了将第一电池保持器502安装到底盘400的左侧507,第一电池保持器502可以首先与第一支撑构件504和第二支撑构件506接合。矩形主体526的前端部501处的滑动构件524可以插入第一支撑构件504中的滑动件开口532中,其中楔形紧固件534与楔形夹528相邻。矩形主体的后端部503处的滑动构件524可以插入到第二支撑构件506中的滑动件开口532中,其中矩形主体526的后端部503处的楔形夹528与第二支撑构件506中的楔形紧固件534相邻。在第一支撑构件504和第二支撑构件506的滑动件开口532与第一电池保持器502的前端部501和后端部503上的滑动构件524接合的情况下,支撑构件504、506的基部530可以插入到底盘400左侧中的、在电池托架520侧面的不规则形状的切口531中。第一支撑构件504可以插入底盘400的左侧507上的前表面404与电池托架520之间的不规则形状的切口531中。第二支撑构件506可以插入底盘400的左侧507上的后表面406与电池托架520之间的不规则形状的切口531中。支撑构件504、506可以被插入成使得楔形紧固件534可以更靠近底盘400的外边缘并且朝向底盘400的外边缘打开,其中第一支撑构件504的滑动件开口532更接近四边形切口405,并且第二支撑构件504的滑动件开口532更靠近四边形开口407。
第二电池保持器505可以以与第一电池保持器502相同的方式与底盘400装配在一起,以跨过底盘中间主体401产生电池容纳件500的镜像。第二电池保持器505上的滑动构件524可以与第三支撑构件508和第四支撑构件510上的滑动件开口532接合,其中第二电池保持器505的前端部501处的楔形夹528与第三支撑构件508中的楔形紧固件534相邻,并且在后端部503处的楔形夹528与第四支撑构件510中的楔形紧固件534相邻。在第三支撑构件508和第四支撑构件510可以接合到第二电池保持器505之后,第三支撑构件508和第四支撑构件510可以插入位于底盘400的右侧的,在电池托架520侧面的不规则形状的切口531中。第三支撑构件508可以插入底盘400的右侧509的前表面404与电池托架520之间的不规则形状的切口531中。第四支撑构件510可以插入底盘400的右侧509上的后表面406与电池托架520之间的不规则形状的切口531中。第三支撑构件508和第四支撑构件510可以插入底盘400的右侧509中,其中楔形紧固件532更靠近底盘400的外边缘并且朝向底盘400的外边缘打开,并且第三支撑构件508和第四支撑构件510中的滑动件开口532分别与连接表面403和四边形开口407相邻。支撑构件504、506、508、510可以通过螺钉、螺栓、耦合器、粘合剂、销、夹子,其它机械紧固件以及诸如此类的保持在底盘400中。
在电池容纳件500接合到底盘400的情况下,第一电池保持器502和第二电池保持器505中的每一个可用于将插入电池托架520中的电池550分别固定在底盘400的左侧507和右侧509中。电池保持器502、505可以定位在如图5G和图5H中所示的第一打开位置和如图5O中所示的第二闭合和未夹持位置以及如图5N和图5P中所示的第三闭合且夹持位置之间。在滑动构件524与滑动件开口532接合的情况下,滑动构件524和滑动件开口532可像滑动铰链一样操作,使得滑动构件524可以各自在滑动件开口532内的相对端部之间旋转和滑动。然后,滑动构件524中的每一个的可移动性可以允许所附接的电池保持器502、505本身在支撑构件中每一个的主体上方旋转和移动至滑动件开口532的长度的程度。电池保持器502、505的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的转换可以主要地通过滑动构件524中的每一个在其相应的滑动件开口532内的旋转和滑动来操作。
如图5J至图5M中所示,为了从图5G中所示的打开位置转换到图5N和图5P中所示的闭合和夹持位置,电池保持器502、505中的每一个的矩形主体526可以朝向它们相应的支撑构件504、506、508、510中的每一个的楔形紧固件534侧在支撑构件504、506、508、510的主体的上部和上方旋转。通过在滑动件开口532内旋转滑动构件524可以旋转矩形主体526。图5J至图5M示出了从图5G中所示的打开位置的转换,其中滑动构件524在距相应楔形紧固件534最远的半圆形端部处定位在滑动件开口532中。从此处向闭合位置转换可能需要使滑动构件524跨过滑动件开口532滑动到最接近相应的楔形紧固件534的半圆形端部。如果从其中滑动构件524已经处于滑动件开口532的最接近楔形紧固件534的半圆形端部中的打开位置转换,则从打开位置到闭合位置的转换可能仅需要在支撑构件504、506、508、510中的每一个上方旋转电池保持器502、505。
如图5O中所示,从打开位置的初始转换可以将电池保持器502、505定位在第二闭合且未夹持位置中。在电池保持器502、505处于闭合且未夹持位置的情况下,电池保持器502、505中的每一个的滑动构件524可以定位在其最接近相同的相应支撑构件504、506、508、510上的相应楔形紧固件534中的每一个的半圆形端部中的相应的滑动件开口532中。然后,电池保持器502、505的端部501、503中的每一个处的楔形夹528和延伸构件529可以与相同的相应支撑构件504、506、508、510中的每一个中的楔形紧固件534相邻,使得延伸构件529可以在楔形紧固件534的开口处与锥形尖端535接触并与锥形尖端535相邻,如图5Q中所示。为了从闭合且未夹持位置转换回到图7G和图7H中的打开位置,电池保持器502、505可以各自通过在滑动件开口532中的每一个中旋转滑动构件524来移动。电池保持器502、505可以旋转,使得楔形夹528和延伸构件529可以远离楔形紧固件534升起并且在支撑构件504、506、508、510上方朝向底盘400的中部旋转。在电池保持器502、505旋转到打开位置的情况下,支撑构件504、506、508、510中的每一个中的滑动构件524和滑动件开口532可以定位在楔形夹528和楔形紧固件534中的每一个之间。
如图5T和图5U中所示,在电池保持器502、505处于第一打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电池保持器502和第二电池保持器505的矩形主体526可以经由滑动构件524在每个相应的滑动件开口532内的移动旋转并且定位在底盘400的中间部分上方。然后,底盘400中的电池托架520可以变得露出,使得电池550可以,例如在模型交通工具的装配/维修或更换电池期间自由地插入、取出、调整或移动。底盘400中的电池托架520可以各自被设定尺寸成至少与模型交通工具的电池一样大。可选地,电池托架520可以被设定尺寸成比模型交通工具的电池大。
为了将电池550固定在底盘400中的电池托架520内,电池保持器可以转换到闭合和夹持位置。在电池保持器502、505处于如图5V和图5W中所示的闭合和夹持位置的情况下,矩形主体526的底表面527可以与电池550接触以将电池550保持在电池托架520内。电池保持器502、505中的每一个的矩形主体526可以防止插入电池托架520中的电池550在交通工具运行期间移动、松动或掉出。可选地,如果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正在使用的电池550可以较小,使得矩形主体526的底表面527在处于接合位置时可以不接触电池550,所插入的电池550可以通过在电池托架520中添加“搭扣”块来调节,搭扣块可以用于提升所插入和保持的电池550以接触底表面527。此外,可选地,矩形主体526的底表面527的所及范围可以通过添加块来延伸,块可以通过粘合剂、机械紧固件、尼龙搭扣(Velcro)以及诸如此类的被附接。块也可以由包括塑料、金属、泡沫、木材以及诸如此类的任何材料制成。块可以附接到矩形主体的底表面527,以使矩形主体526的底表面527与插入的电池550接触。
第一电池保持器502和第二电池保持器505的矩形主体526可以包括一对矩形凹口,其中矩形主体526的与楔形夹528中的每一个相邻的每个端部附近的一个凹口从电池保持器502、505中的每一个的相对角部延伸。在电池保持器502、505闭合的情况下,矩形凹口可以提供穿过电池保持器的开口,以允许目视检查插入电池的位置和存在。
转到图5O和图5P,在电池保持器502、505处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电池保持器502、505可以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转换,如图5O所示,在第二位置电池保持器502、505可以是未夹持的,如图5P所示,在第三位置电池保持器502、505可以是被夹持的。处于第二未夹持位置的电池保持器502、505可以包括处于闭合位置的电池保持器502、505,其中矩形主体526中的每一个位于底盘400中的相应电池托架520上方,并且电池保持器502、505的滑动构件524位于滑动件开口532的最接近楔形紧固件534的半圆形端部中。楔形夹528的延伸构件529可以仅在相应支撑构件504、506、508、510中的每一个上的楔形紧固件534的开口处与锥形尖端535接触。
为了将闭合的电池保持器502、505从第二未夹持位置转换到第三夹持位置,电池保持器502、505可以被转换以进一步接合相应支撑构件504、506、508、510中的每一个上的楔形紧固件534。图5Q和图5R示出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施加力以将延伸构件529的横向主体定位到楔形紧固件534的空腔中,电池保持器502、505可以进一步接合到相应的楔形紧固件534中。楔形夹528可以提供手柄,手柄待被用于将延伸构件529定位在未夹持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包括锥形尖端535和叶片弹簧止动件536的楔形紧固件534的底部部分可以构造成使得叶片弹簧止动件536可以呈现出类似弹簧的特征。在所示的当前实施方案中,圆形切口538可以形成在楔形紧固件534的底部部分与相应的支撑构件504、506、508、510之间的附接点中的每一个的上方和下方。圆形切口538可以使楔形紧固件534能够更自由地弯曲和弯折。如图5R中所示,当向楔形夹528施加力以将延伸构件529重新定位在楔形紧固件534的空腔内时,延伸构件529接触包括叶片弹簧止动件536的楔形紧固件534的底部部分并使包括叶片弹簧止动件536的楔形紧固件534的底部部分暂时地偏转分开,因为叶片弹簧弹簧止动件536的峰状物与楔形紧固件534的顶部部分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延伸构件529的直径。叶片弹簧止动件536的类似弹簧的特征使得楔形紧固件534的打开是柔性的并且暂时地分开。然后,延伸构件529可以在如图5Q中所示的楔形紧固件534的靠近锥形尖端535的空腔外部的未夹持位置和在如图5R中所示的楔形紧固件534的空腔内的夹持位置之间移动。
当处于如图5P和图5R中所示的夹持位置时,由于叶片弹簧止动件536施加在延伸构件529上的压紧力,延伸构件529可以固定在楔形紧固件534内。叶片弹簧止动件536有助于确保延伸构件529停留在楔形紧固件534内部的夹持位置,并且防止在模型交通工具的操作期间电池容纳件500的意外释放。叶片弹簧止动件536通过要求施加额外的力以从楔形紧固件534解开或拉动延伸构件529来固定延伸构件529。图5R示出了处于夹持位置中的电池保持器502、505,其中延伸构件529定位在楔紧固件534的空腔内并且叶片弹簧止动件536压紧在延伸构件529上。
如图5O-图5R中所示,楔形夹528和对应的延伸构件529在未夹持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的进出楔形紧固件534的横向运动可以通过相邻的滑动构件524的横向运动来实现。当将电池保持器502、505移动到夹持位置中时,滑动构件524中的每一个可以在滑动件开口532中从最接近相应楔紧固件534的半圆形端部移动到距楔形紧固件534最远的半圆形端部。图5N和图5P示出了闭合的并处于夹持位置中的电池保持器502、505。为了将电池保持器502、505转换回到第一打开位置,可能需要力以首先将闭合的电池保持器502、505从闭合的夹持位置转变到闭合的未夹持位置。为了解开电池保持器,通过将电池保持器502、505的滑动构件524中的每一个从距每个相应楔形紧固件534最远的半圆形端部重新定位到可以是最接近相应的楔形紧固件534中的每一个的半圆形端部,延伸构件529可以从楔紧固件534中退出。由滑动构件524的移动致动的电池保持器502、505的横向移动可允许延伸构件529从楔形紧固件534退出。
可选地,用于抵抗电池保持器502、505从支撑构件504、506、508、510内的夹持位置移动到未夹持位置的类似弹簧的特征可构造在支撑构件的不同部分处。如图5S1和图5S2中所示,一个示例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类似弹簧的特征,其位于支撑构件504、506、508、510中的每一个中的滑动件开口532内,以抵抗滑动构件524在其相应的滑动件开口532内的移动。由于将电池保持器502、505从第三夹持位置移动到第二未夹持位置可能需要在滑动件开口532内移动滑动构件524,因此将滑动件构件524固定在滑动件开口532的一部分内也可以将电池保持器502、505固定在第三夹持位置中。图5S1示出了当电池保持器502、505可以处于第二未夹持位置中时,滑动构件524在滑动件开口532内在弹簧或止动件特征的一侧上的位置。图5S2示出了当电池保持器502、505可以处于第三夹持位置中时,滑动构件524在滑动件开口532中在弹簧或止动件特征的另一侧上的移动位置。
图5X示出了第一电池保持器502与第一支撑构件504和第二支撑构件506的装配以及第二电池保持器505与第三支撑构件508和第四支撑构件510在底盘400上的装配。
伺服支架
主组件102可设置有用于安装伺服机构的特定构造。
马达支架
图6A-6C示出了模型交通工具的后部组件256,模型交通工具具有马达610,其安装在下部后底盘隔板236上,以下称之为隔板236。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马达610可以保持在马达支架616中,该马达支架616进而可以可调节地安装到隔板236。
转到图6D和图6E,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马达支架616可以包括前马达支架620和后马达支架622,其可以各自可调节地安装到紧邻变速器组件的隔板236。与马达支架616一起的马达610可以安装成使得在马达610与马达支架616一起安装并进一步安装到隔板236之后,可能不需要另外“手动设置”或精细地调整齿轮啮合。隔板236可以包括选择的销孔630,一对齿轮啮合销632可以设置到该选择的销孔630中。设置在隔板236中的齿轮啮合销632可以各自分别与马达支架616中的一组对应的销孔624R、624L配合以将马达支架616可调节地安装到隔板236。设置在隔板236中的可用于将马达支架616安装到隔板236的销孔630根据哪个销孔630可用于安装马达支架616而为马达610提供适当的齿轮啮合的固定选择。因此,选择特定销孔630以用于安装马达支架616并且因此安装马达610,进而当将马达610与马达支架616一起安装时,还选择马达610的齿轮啮合位置。一旦马达支架616的位置被选择并设置在隔板236中,马达610的齿轮啮合位置可以被固定并且将不移动。
隔板236可以包括矩形凹部,马达支架616和马达610可以可调节地安装到该矩形凹部中。如图6D中所示,隔板236中的矩形凹部可以包括用于选择马达支架616的安装位置的销孔630R、630L。可以存在两相邻行的五个销孔630L,其各自端对端地定位在矩形凹部的左侧上。一行五个销孔630L可以在矩形凹部的前半部中,并且第二行五个销孔630L可以在矩形凹部的后半部中。也可以存在两相邻行的四个销孔630R,其各自端对端地定位在矩形凹部的右侧上。在矩形凹部的前半部中,可以有一行四个销孔630R,该一行四个销孔在一行五个销孔630L的对面。在矩形凹部的后半部中,也可以有第二行四个销孔630R,该第二行四个销孔630R也恰好在一行五个销孔630L的对面。因此,矩形凹部的前半部和后半部可以各自包括在一行四个销孔630R对面的一行五个销孔630L。
在矩形凹部的前半部中的两行销孔630R、630L可以经由齿轮啮合销632与前马达支架620中的一组对应的销孔624R、624L配合。在矩形凹部的后半部中的两行销孔630R、630L可以与后马达支架622中的对应的一组销孔624R、624L配合。
如图6E中所示的前马达支架620和后马达支架622可各自包括一行五个销孔624L,该一行五个销孔624L在一行四个销孔624R的对面。该行五个销孔624L可以定位在每个支架620、622的左侧上,并且该行四个销孔624R可以定位在每个支架的右侧上。马达支架616上的销孔624L,624R的行中的每一行可以定位成使每个销孔624彼此对角。前马达支架620上,左侧上的该行五个销孔624L定位成最接近开口650、最接近马达支架620的左边缘的销孔624L,和距开口650最远、最接近中心的销孔624L。类似地,其中在前马达支架620的右侧上的该行四个销孔624R,最接近开口650的销孔624R可以定位成最接近马达支架620的右边缘,并且距开口650最远的销孔624R最接近中心。在后马达支架622上,该行销孔624相对于开口652类似地定位。后马达支架622的左侧上的该行五个销孔624L具有最接近开口652、最接近后马达支架622的左边缘的销孔624L。距开口650最远的销孔624R可以定位成最接近后马达支架622的中心。后马达支架的右侧上的该行四个销孔624R可以类似地定位成使得最接近后马达支架622中的开口652的销孔624R可以定位成最接近后马达支架622的右边缘。距开口652最远的销孔624R可以定位成最接近后马达支架622的中心。
转到图6G和图6H,马达610可以包括前端罩(endbell)612、后端罩614和马达转子660。当连接到前马达支架620时,前端罩612可接触前马达支架620的后表面621。当连接到后马达支架622时,后端罩614可接触后马达支架622的前表面625。前马达支架620可以包括开口650以及可以从前马达支架620的后表面621延伸的两个凸台658。前马达支架620可以包括与内表面621相邻的底部面板623,底部面板623可以在马达610下方延伸并且支托马达610。后马达支架622可以包括两个开口652、654和从后马达支架622的前表面625延伸的两个凸台656。后马达支架622还可以包括与前表面625相邻的后底部面板627,后底部面板627可以在马达610下方延伸并且支托马达610。
当马达610保持在马达支架616中时,前马达支架620和后马达支架622中的凸台656、658可以分别与端罩612、614接合。凸台656、658可以保持马达610并将可旋转地固定马达。当马达610运行时,凸台656、658还可以固定马达610并防止马达610因马达扭矩而旋转。凸台656、658还可以帮助将马达610竖直地和横向地保持在马达支架616中。
前马达支架和后马达支架的底部面板623、627可以包括用于将马达支架616可调节地安装到隔板236的一系列销孔624R、624L。如图6C中所示,底部面板623、627的可接触马达610的顶表面可形成为类似凹形凹部,以支托马达610的圆柱形结构的圆弧表面。底部面板623、627上的凹形凹部可以由前马达支架620和后马达支架622中的多行销孔624R、624L形成。销孔624R、624L可形成为在相应的马达支架620、622中的每一个的边缘附近最高,并且随着每个销孔624R、624L定位得朝向马达支架620、622的中心更靠近一些而向下降更低一些。凹形凹部可以与待升高的马达610所需要的一样高开始,并且朝向更接近马达支架中心的内部销孔624R、624L下降。马达610可以通过固定到前马达支架620和后马达支架622而保持在马达支架616中。
为了将马达610安装到隔板236,马达610可以首先由马达支架616保持。为了将马达610固定到马达支架616,马达610可以通过固定到前马达支架620和后马达支架622而被保持。如图6I中所示,当固定后马达支架622时,马达610的马达转子660可以穿过后马达支架622中的开口654被配合。然后,后端罩614可以与后马达支架622的前表面625和两个凸台656接触。后马达支架622可以通过使螺钉644穿过开口652配合到马达610的后端罩614中的螺纹孔中而固定到马达610。然后,小齿轮816可以在将马达610与马达支架616一起安装到隔板236之前,连接到马达转子660。为了将前马达支架620固定到马达610,前端罩612可以定位成与前马达支架620的后表面621和两个凸台658接触。然后,螺钉942可以穿过前马达支架620中的开口650被配合并且被紧固到马达610的前端罩612中的螺纹孔中。可选地,用于将马达610保持在马达支架620、622中的螺钉642、644可以代替地是粘合剂、销、螺栓、钉子、捆束物、夹子以及诸如此类的。
通过将两个齿轮啮合销632定位在隔板236中的销孔630R、630L与马达支架616中的销孔624R、624L之间,可将马达支架616设置在隔板236中的矩形凹部中。通过定位齿轮啮合销632以在前马达支架620中的销孔624R、624L中的一个与隔板236中的矩形凹部的前半部中的销孔630R、630L中的一个之间配合,前马达支架620可以设置在隔板236中的矩形凹部的前半部上。通过定位齿轮啮合销632以在后马达支架622中的销孔624R、624L中的一个与下部后底盘隔板236中的矩形凹部的后半部中的销孔630R、630L中的一个之间配合,后马达支架622可以设置在隔板236中的矩形凹部的后半部上。隔板236中的十八个销孔630R、630L和马达支架616中的十八个销孔624R、624L可以为待设置的两个齿轮啮合销632提供九个位置,其中矩形凹部的前半部中的九个销孔630R、630L中的一个中的一个齿轮啮合销632与前马达支架620中的销孔624R、624L中的一个配合,并且矩形凹部的后半部中的九个销孔630R、630L中的一个中的一个齿轮啮合销632与后马达支架622中的销孔624R、624L中的一个配合。两个齿轮啮合销632的九个不同放置可以允许马达支架616和相应的马达610定位在隔板236中的九个离散位置中。对于所示的实施方案,可以为相对于隔板236的矩形凹部中的销孔630R、630L定位的两个齿轮啮合销632提供的九个固定放置可以由图6F中所图示的编号系统来确定。图6F给出了所示实施方案中的马达支架616的不同放置的示例。可选地,不同的马达支架可以使用或需要不同放置的销或销孔以可调节地安装马达。
可以用于设置前马达支架620和后马达支架622的隔板236中的特定的一对销孔630R、630L可以基于模型交通工具的小齿轮和正齿轮啮合(pinion and spur gear mesh)的要求或偏好来选择。用于将两个齿轮啮合销632设置在隔板236中的销孔630R、630L中的九个固定放置提供了可用于设置马达610的九个不同的齿轮啮合设置。如图6F中所示,当安装马达610时,销孔630的九个离散位置提供了改变小齿轮-正齿轮的中心距(pinion-spurcenter-to-center distance)总计为4mm的选项。九个可用的位置允许小齿轮-正齿轮的中心距每一个从最小32mm到最大36mm以0.5mm的增量改变。在图6F中,当两个齿轮啮合销632插入隔板中的相应标记的销孔630R、630L中以安装马达610时,括号中示出了当前实施方案的固定位置中的每一个的中心距。
在当前实施方案中,隔板326中的矩形凹部的前半部和第二半部中的九个销孔630中的每一个被标记为1至9以帮助选择需要的小齿轮-正齿轮的中心距。如所示,矩形凹部的右侧上的该行的四个销孔630R在矩形凹部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中各自被标记为1至4。如所示,矩形凹部的左侧上的该行的五个销孔630L在矩形凹部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中各自被标记为5-9。作为示例,以说明如何使用如图6F中示出的所标记的销孔630将马达610安装在特定的小齿轮-正齿轮的中心距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32mm中心距的最小值可以在将一对齿轮啮合销632放置在所示标记为9的两个销孔中的每一个中时获得。相应地,当将马达支架616安装在插入到位置5处的销孔630中的一对齿轮啮合销632上时,在安装马达610时,可以获得36mm的中心距的最大值。插入一对齿轮啮合销632,分别地,一个与前马达支架620中的销孔624R、624L中的一个配合,并且另一个与后马达支架622中的销孔624R、624L中的一个分别地在任一位置5、6、7、8或9中配合,分别地可以产生36mm、35mm、34mm、33mm或32mm的中心距。在标记为1、2、3、4的位置中的每一个中插入一对齿轮啮合销632可以分别地产生32.5mm、33.5mm、34.5mm和35.5mm的中心距。在安装由马达支架616保持的马达610之前,可以首先选择特定的齿轮啮合销孔位置以及被插入的齿轮啮合销632。图6K示出了标记,其可以放置在隔板236中的矩形凹部中,以帮助识别和选择所提供的九个固定齿轮啮合位置中的一个。
一旦马达610被保持在马达支架616中,包括马达支架616和马达610的组件(以下称为马达-马达支架组件)可以通过首先将定位在隔板236中的九个可用放置的销孔630R、630L中的一个中的两个齿轮啮合销632配合到马达支架616中的销孔624R、624L中而安装到隔板236。马达支架616中的销孔624R、624L定位成使得一旦马达610被马达支架616保持,则马达支架616中可以仅存在可以与隔板236中的九个固定放置的齿轮啮合销632中的一个对齐和配合的一对销孔624R、624L。在隔板236中选择了齿轮啮合销位置并且插入齿轮啮合销632后,马达-马达支架组件可以随后定位在隔板236上方,并且当前马达支架620中的销孔624R、624L,以及后马达支架622中的销孔624R、624L各自与隔板236中的两个定位的齿轮啮合销632中的一个对齐时被设置。当马达-马达安装组件对齐并设置在齿轮啮合销632上方时,齿轮啮合销632可以向上推入到马达支架616的对齐的销孔624R、624L中。
在图6J中,一旦马达-马达支架组件可以安装到隔板236中的一对齿轮啮合销632,则前马达支架620和后马达支架622然后可以通过使螺钉640旋拧穿过隔板236进入前马达支架620和后马达支架622而进一步固定到隔板236。可选地,用于将前马达支架620和后马达支架622固定到下部后底盘隔板236的螺钉640可以替代地是粘合剂、销、螺栓、钉子、捆束物、夹子以及诸如此类的。
滑动式离合器
2012年11月27日颁布的标题为“SLIPPER CLUTCH FOR A MODEL VEHICLE”的美国专利第8,317,213号、2009年5月19日颁布的标题为“SLIPPER CLUTCH FOR A MODELVEHICLE”的美国专利第7,534,170号;以及2013年10月8日颁布的标题为“METHOD OFADJUSTING ASLIPPER CLUTCH AND SPUR GEAR ASSEMBLY FOR A MODEL VEHICLE”的美国专利第8,549,752号的全部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图7A-7B示出了用于在模型交通工具中使用以在模型交通工具运行时将扭矩从正齿轮702传递到变速器输入轴704的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如图6A中所示的马达610可能输送比驱动系在某个特定点可以处理的更多的功率时,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可以保护正齿轮702和驱动系900的其余部分免受严重的或急剧的撞击。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可以瞬时地“滑动”正齿轮702,允许正齿轮702以比变速器输入轴704更快的速度旋转,直到系统扭矩降至再耦合阈值扭矩以下。当从跳跃或急剧制动着陆之后突然制动时,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还可以保护驱动系免受过载。滑动式离合器也可用作扭矩限制型牵引控制辅助装置,例如当从低速加速时或在低牵引力表面上加速时减少轮子旋转。当未经受驱动系的剧烈撞击时,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优选地以很小的滑移或无滑移传递旋转扭矩。
转到图7F-图7I,可以装配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以允许移除正齿轮702,而不影响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的整体扭矩设置。正齿轮702可以用旋拧穿过正齿轮702的主体中的等距开口的螺栓708直接固定到离合器盘驱动板706。旋拧穿过正齿轮702的螺栓708还可旋拧到离合器盘驱动板706中的对齐的开口710中,如图7F中所示。从离合器盘驱动板706中的开口710移除螺栓708可允许将正齿轮702从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移除以用于维修或更换。
取决于施加到离合器盘驱动板706和离合器盘从动板712的压紧力,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在正齿轮702和变速器输入轴704之间传递扭矩。压紧力可以通过调节螺母714来调节,调节螺母714旋拧在从交通工具变速器延伸的变速器输入轴704的端部上。调节螺母714邻接并压紧安装在变速器输入轴704上的螺旋弹簧716以保持所需要的压紧力。可选地,弹簧716可以是其它合适的弹簧,例如弹簧垫圈、空气弹簧、扭转弹簧等等。弹簧716可以将径向滚珠轴承组件718压靠在离合器盘驱动板706上。离合器盘驱动板706上的压力进而可以将由离合器盘驱动板706保持的离合器板720压靠在由离合器盘从动板712保持的离合器摩擦插入件722上。由于由离合器盘从动板712保持的离合器摩擦插入件722,离合器板720和离合器盘从动板712之间的移动的摩擦阻力可以将正齿轮702耦合到变速器输入轴704。施加至离合器板720的压紧力越大,则可能所需要的用于引起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滑移的扭矩越大。
离合器盘驱动板706和离合器盘从动板712可以在模型交通工具的操作期间用作双级风扇,其可以将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保持在较低的温度下。如图7J中所示,离合器盘驱动板706可以包括具有轴向风扇叶片746的轴向风扇740。轴向风扇740可以包括三个轴向风扇叶片746,其在内环表面705和外环表面707之间延伸。轴向风扇叶片746可以从内环表面705延伸到外环707的内表面。内环705可以包括变速器输入轴704可以旋拧穿过其中的孔口728。外环表面707可以包括整体凸起的表面特征,该整体凸起的表面特征可以包括等距开口710,螺栓708可以穿过等距开口710以将正齿轮702固定到离合器盘驱动板706。当直接固定到离合器盘驱动板706时,正齿轮702可以安装在外环表面707的整体形成的凸起表面特征的上方。
如图7K中所示,离合器盘从动板712可以包括较大的离心式风扇742,该较大离心式风扇742包括一系列离心式风扇叶片748。离心式风扇叶片748可以从离合器盘从动板712的中心的内环表面732延伸并辐射至外环表面734。离心式风扇叶片748中的每一个可以继续延伸贯穿外环表面734,直到到达离合器盘从动板712的外周界边缘。
当离合器盘驱动板706和离合器盘从动板712被压紧并一起旋转时,双轴向风扇740和离心式风扇742可以一起旋转以通过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吸入空气。气流可以有助于消散由离合器摩擦插入件722在离合器盘720和离合器盘从动板712之间的摩擦所引起的热量。将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保持在低温下可防止制动蹄片制动失效。
除了传递来自弹簧714的压紧力外,滚珠轴承组件718还可以支撑具有附接的正齿轮702的离合器盘驱动板706,以用于围绕变速器输入轴704旋转。如图7J中所示,离合器盘驱动板706的内环705内的孔口728也可紧密地配合在滚珠轴承组件718上。滚珠轴承组件718还可以紧密地配合在变速器输入轴704上。这种构造可以减小变速器输入轴704和保持正齿轮702的离合器盘驱动板706之间遇到的总间隙,从而降低正齿轮702突出(run out)的风险。
如图7B中所示,离合器盘从动板712的旋转位置和轴向位置可以通过销724来固定,销724可以延伸穿过直径上延伸的孔,该孔穿过变速器输入轴704。如图7F和图7H中所示的销724的相对端部可以从变速器输入轴704延伸到离合器盘从动板712中的空腔中,以防止板围绕变速器输入轴704旋转。空腔可以从离合器盘从动板712中的内环表面732中的开口延伸。为了允许离合器盘从动板712被移动,或许为了装配、维修或更换,容纳销724的离合器盘从动板712的空腔可以在离合器盘从动板712的与和离合器摩擦插入件722接触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中具有一对开口736,如图7K中所示。离合器盘从动板712中的一对开口736可以暴露销724的从变速器输入轴704延伸的端部,并且允许离合器盘从动板712沿变速器输入轴704,远离延伸销724朝向调节螺母714轴向地移动。
离合器板720可以通过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的离合器盘驱动板706固定以防止移动。离合器板720可以具有与离合器盘驱动板706的圆形周界大体匹配的圆形外周界。然而,中心部分可以从离合器板720以不规则图案切下,该不规则的图案大体上与来自离合器盘驱动板706的表面的凸出部的类似图案匹配。在离合器板720中切下的不规则图案的周界可以配合在来自离合器盘驱动板706的类似图案的凸出部周围,以固定离合器板720,以用于与离合器盘驱动板706一起旋转。
离合器摩擦插入件722通过离合器盘从动板712固定以防止移动,以便在离合器板720和离合器盘从动板712之间产生摩擦阻力。离合器摩擦插入件722可以具有与离合器盘驱动板706的圆形周界大体匹配的圆形外周界。然而,中心部分可以从一对离合器摩擦插入件722以不规则图案切下,该不规则的图案大体上与来自离合器盘从动板712的表面的凸出部的类似图案匹配。在该对离合器摩擦插入件722中切下的图案的周界可以配合在来自离合器盘从动板712的类似图案的凸出部周围,以固定该对离合器摩擦插入件722,以用于与离合器盘从动板712一起旋转。
整体式变速器壳体
图8A-D示出了用于模型交通工具100的整体式变速器壳体组件80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整体式变速器壳体组件800可以包封马达610的部分、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差速器930A的部分以及变速器部件的组合,变速器部件的组合可以包括安装在下部后底盘隔板236上的轴、齿轮、耦合器和/或诸如此类的。在模型交通工具的操作期间,变速器壳体组件800可以保护所封闭的操作齿轮以及零件免受运行期间可能松动的交通工具的任何其它零件或可能在交通工具主体350下面的外部碎屑的干扰。根据这样的实施方案,整体式变速器壳体组件800可允许变速器部件的任何组合在模型交通工具100的相同部分上定位成与马达610相邻。模型交通工具100中的变速器可以是具有作为附加减速的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的单个减速变速器。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可将来自马达610的扭矩传递到模型交通工具100的变速器组件。然后,变速器组件可以继续通过驱动系900将动力传递到差速器930A。
整体式变速器壳体组件800可构造成使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驱动系900和差速器930A一起并且彼此相邻地容纳在下部后底盘隔板236上。整体式变速器壳体组件800可以包括变速器齿轮罩盖810、变速器顶轴盖812、上部后底盘隔板456和后部底盘差速器盖254。在可选实施方案中,整体式变速器壳体组件可以设置有与所示实施方案中的部件相比的另外的、更少的或不同的部件。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整体式变速器壳体组件800的两个或更多个部件可以结合在单个部件内,诸如变速器齿轮罩盖810和变速器顶轴盖812。可选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后部底盘差速器盖254和上部后底盘隔板456也可以结合在单个部件内。
如图8B中所示,变速器齿轮罩盖810可以邻近马达610安装在下部后底盘隔板236上。变速器齿轮罩盖810可以在马达610和上部后底盘隔板456的侧面。变速器齿轮罩盖810可以包封附接到从马达610延伸的马达转子960的端部的小齿轮816,以及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的部分(具体地,正齿轮702)。变速器齿轮罩盖810可以包括与小齿轮816(与正齿轮702相邻)的组合结构的横截面形状类似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尺寸被设定成配合在从下部后底盘隔板236延伸的小齿轮816和正齿轮702的部分上。如图8G中所示,小齿轮816可以与正齿轮702啮合,其中小齿轮816的中心可以与正齿轮702的中心的横向轴线形成约45度的角度,并且因此可以定位成高于正齿轮702。因此,变速器齿轮罩盖810可以包括双圆弧峰状物横截面形状,该横截面形状具有用于包围小齿轮816的较高圆弧峰状物和用于包围正齿轮702的较低圆弧峰状物。在变速器齿轮罩盖810的内表面与小齿轮816和正齿轮702之间可存在间隙区域,以允许小齿轮816和正齿轮702自由地旋转,而没有被罩盖810接触或干扰的风险。
变速器齿轮罩盖810还可以包括变速器齿轮罩盖810的第一表面811和第二表面813两者中的开口。第一表面811可以与马达支架616接触。第二表面813可以与接触变速器顶轴盖812的第一表面811相对。第一表面811可以包括开口817,其中马达转子960在马达610和小齿轮816之间延伸。如图8G中所示,第二表面813可以包括开口819,其中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的变速器输入轴704可以从正齿轮702延伸到由变速器顶轴盖812包封的变速器输入齿轮818。变速器齿轮罩盖810可以固定在小齿轮816和正齿轮702上,在变速器齿轮罩盖810和下部后底盘隔板236之间包封该两个部分。通过将机械固定装置820旋拧穿过变速器顶齿轮罩盖810中的两个孔,变速器顶齿轮罩盖810也可以固定到下部后底盘隔板236。用于固定变速器顶齿轮罩盖810的机械固定装置可以是螺钉、螺栓、销、夹子等等。
整体式变速器壳体组件800还可以包括变速器顶轴盖812,变速器顶轴盖812在马达610的相对侧上与变速器齿轮罩盖810相邻。变速器顶轴盖812可以包封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的部分,以在变速器输入轴704的端部处容纳变速器输入齿轮818。变速器顶轴盖812可以包括圆柱形横截面形状,该横截面形状可以被设定尺寸以配合在变速器输入齿轮818的圆柱形形状上。在变速器顶轴盖812的内表面和变速器输入齿轮818的齿之间可以存在间隙区域,以确保变速器输入齿轮818可以自由旋转,而没有来自变速器顶轴盖812的干扰的风险。变速器输入齿轮818通过变速器输入轴704连接到正齿轮702。因此,变速器输入轴704可以从变速器顶轴盖812下方的变速器输入齿轮818延伸到变速器齿轮罩盖810下方的正齿轮702。在变速器顶轴盖812的与变速器齿轮罩盖810相邻并接触的表面中可以具有开口,开口用于变速器输入轴704延伸穿过。如图8E中所示,顶轴盖812和变速器齿轮罩盖810可重叠以密封包括滑动式离合器700的内齿轮免于诸如污垢、碎屑、沙子、灰尘等等的外部环境。
变速器顶轴盖812还可以固定到下部后底盘隔板236,在下部后底盘隔板236和变速器顶轴盖812之间包封变速器输入齿轮818。变速器顶轴盖812可通过旋拧穿过变速器顶轴盖812中的四个孔的四个机械固定装置821a-d固定到下部后底盘隔板236。用于固定变速器顶轴盖812的机械固定装置可以是螺钉、螺栓、销、夹子等等。除了将变速器顶轴盖812固定到隔板236外,机械固定装置821b-c还将变速器顶轴盖812的部分固定在上部后底盘隔板456上,进入隔板236中。
整体式变速器壳体800还可以包括与变速器顶轴盖812和变速器顶齿轮罩盖810相邻的上部后底盘隔板456。如图8I中所示,由于来自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的变速器输入齿轮818和连接到驱动系900的主驱动输入齿轮912之间的啮合,上部后底盘隔板456可以与变速器顶轴盖812相邻,如图8B中所示。在变速器顶轴盖812和上部后底盘隔板456之间的表面中可以存在开口,以允许变速器输入齿轮818和主驱动输入齿轮912自由地啮合。变速器顶轴盖812也可以部分地固定到上部后底盘隔板456上以在不干扰两个齿轮啮合的情况下固定变速器顶轴盖812。图8B示出了将变速器顶轴盖812固定到上部后底盘隔板456的机械固定装置821b-c。可选地,机械固定装置821b-c可以是螺栓、销、夹子等等。此外,可选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变速器顶轴盖812和上部后底盘隔板456也可以是单个部件。
如图8D中所示,上部后底盘隔板456也可以与变速器齿轮罩盖810的一部分相邻并部分地重叠变速器齿轮罩盖810的一部分。上部后底盘隔板456可以包封驱动系900,驱动系900可以包括主驱动输入齿轮912。主驱动输入齿轮912可以将动力从滑动式离合器组件700传递到差速器930A。包括驱动轴918的驱动系900可以从主驱动输入齿轮912开始并且在小齿轮816、马达转子960和马达610下方延伸。因此,上部后底盘隔板456还可以包括与变速器齿轮罩盖810相邻的表面中的开口,以使驱动轴918从主驱动输入齿轮912朝向交通工具的前部延伸。上部后底盘隔板456可以包括圆锥形横截面形状以容纳主驱动输入齿轮912的圆锥形状。主驱动输入齿轮912可以包括大的圆柱形周界表面,该大的圆柱形周界表面与将主驱动输入齿轮912连接到驱动轴918的圆锥形端部相邻。上部后底盘隔板456可以被设定尺寸以匹配和包围主驱动输入齿轮912。上部后底盘隔板456的内表面与主驱动输入齿轮912的顶表面之间可以存在间隙区域。这可以允许主驱动输入齿轮912在操作期间自由旋转,而没有接触上部后底盘隔板456的风险。
上部后底盘隔板456可以在变速器齿轮罩盖810和后部底盘差速器盖254之间延伸。除了容纳主驱动输入齿轮912外,示出的上部后底盘隔板456还可以包封差速器930A的一部分,包括在差速器小齿轮920处连接到驱动系900的差速器环形齿轮932的部分。所示的上部后底盘隔板456可以仅部分地包封差速器环形齿轮932。因此,上部后底盘隔板456可以包括位于隔板后部朝向交通工具后部的开口822,其中主驱动输入齿轮912经由差速器小齿轮920输出到差速器环形齿轮932。上部后底盘隔板456中的开口822可以至少与差速器环形齿轮932的峰状物一样高。上部后底盘隔板456还可包括上部后底盘隔板456的内表面和差速器环形齿轮932的顶表面之间的间隙区域,以允许差速器环形齿轮932在交通工具的操作期间自由旋转。
上部后底盘隔板456可以在开口822处重叠后部底盘差速器盖254的部分,以完成差速器环形齿轮932的包围。后部底盘差速器盖254包封差速器环形齿轮932的未被上部后底盘隔板456容纳的剩余暴露部分。当向轮子输出动力时,后部底盘差速器盖254部分地保护后差速器932免受交通工具的在操作期间可能松动的任何部件的影响或免受在操作期间可能进入交通工具内的外部碎屑的影响。后部底盘差速器罩254可以包括一对半圆形开口,该一对半圆形开口在它们的附接点处与上部后底盘隔板456中的对应的半圆形开口匹配,以便差速器930A输出到轮子。后部底盘差速器盖254可以固定到上部后底盘隔板456,以闭合开口822以完全容纳差速器环形齿轮932。可选地,上部后隔板456和后部底盘差速器盖254可以是单个部件。
图8J示出了内部齿轮的分解图,其中整体式变速器壳体800装配在后部底盘隔板236上。
无销驱动系
主组件102可以设置有安装到底盘400的驱动系900。
轮子安装设置
驱动系900可以从底盘400跨越到前部组件104和后部组件106,以将主组件102的轮子组件1000耦合到马达610。
因此通过参考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某些已经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应注意,所公开的本发明是说明性的,而在本质上不是限制性的,且在前面的公开中考虑了各种变化、修改、改变和替换,且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一些特征可以被利用,而不相应地使用其它特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前面的描述的综述,许多这样的变化和修改可以被认为是期望的。因此,应理解,由该描述支持的任何权利要求应当广义地并以与本发明的范围相一致的方式来解释。

Claims (33)

1.一种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主体支架,包括:
舌状构件,其中所述舌状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模型交通工具主体和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纵向地延伸;
固定构件,其跨越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宽度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舌状构件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构造成接合所述固定构件;并且
其中当所述舌状构件接合至所述固定构件时,所述舌状构件和所述固定构件布置在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之间,
其中,所述舌状构件还包括远离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内表面延伸的第一舌状构件和从所述第一舌状构件延伸的第二舌状构件,
其中,所述第二舌状构件的顶表面与所述第一舌状构件附接至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的点之间的距离能够大体上匹配所述固定构件的厚度,使得当所述舌状构件接合所述交通工具主体时,所述固定构件能够紧密地固定在所述舌状构件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舌状构件构造成附接到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其中所述舌状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距所述舌状构件附接至其的所述主体的内表面的一定距离处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纵向地延伸,并且其中当所述舌状构件被接合时,所述固定构件布置在所述舌状构件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舌状构件以一体式结构构造为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舌状构件接合到所述固定构件时,所述舌状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固定构件与所述第一舌状构件接触,同时布置在所述第二舌状构件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一舌状构件和所述第二舌状构件构造成形成大体上的直角,使得所述第二舌状构件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纵向地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二舌状构件还包括锥形尖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二舌状构件的顶表面还包括始于所述第一舌状构件的向下成斜坡的平面,使得当所述舌状构件接合所述固定构件时,所述舌状构件能够作为凸轮操作,以朝向所述固定构件拉动所述交通工具主体。
8.一种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主体支架,包括:
舌状构件,其中所述舌状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模型交通工具主体和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纵向地延伸;
第一固定构件,其跨越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宽度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舌状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构造成接合所述第一固定构件;
其中,当所述舌状构件接合至所述第一固定构件时,所述舌状构件和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布置在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之间,
其中,所述舌状构件还包括远离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内表面延伸的第一舌状构件和从所述第一舌状构件延伸的第二舌状构件,
其中,所述第二舌状构件的顶表面与所述第一舌状构件附接至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的点之间的距离能够大体上匹配所述第一固定构件的厚度,使得当所述舌状构件接合所述交通工具主体时,所述第一固定构件能够紧密地固定在所述舌状构件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之间;
联动构件,其包括均从联动枢轴延伸的颚式夹具和联动手柄,其中所述联动枢轴构造成附接到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使得所述联动手柄在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外表面之上从所述联动枢轴延伸,并且所述颚式夹具在所述交通工具主体内表面之下从所述联动枢轴延伸;
其中,所述颚式夹具和所述联动手柄被固定以围绕穿过所述联动枢轴延伸的旋转轴线一起旋转,使得所述颚式夹具或所述联动手柄中的任一个的移动引起另一个的移动;
其中,所述联动手柄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旋转引起所述颚式夹具从打开位置到接合位置的旋转;并且
其中,所述颚式夹具构造成当所述颚式夹具处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接合第二固定构件,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固定到所述模型交通工具并且跨越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的宽度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当所述颚式夹具接合到所述第二固定构件时,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布置在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纵向延伸的所述颚式夹具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舌状构件构造成附接到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其中所述舌状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距所述舌状构件附接至其的所述主体的内表面的一定距离处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纵向地延伸,并且其中当所述舌状构件被接合时,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布置在所述舌状构件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主体支架构造成以这样的方式将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安装到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使得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能够在不利用额外的外部紧固件的情况下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移除。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体支架,还包括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包括:
旋转构件,其延伸穿过所述联动手柄,使得所述旋转构件的顶端部沿所述联动手柄的一侧延伸,并且所述旋转构件的底端部沿所述联动手柄的相对侧延伸,其中所述旋转构件构造成用于沿垂直于所述联动手柄的竖直轴线旋转;
所述交通工具主体中的开口,所述开口构造成当所述联动手柄旋转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接纳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底端部,其中当所述联动手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底端部在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之下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底端部还包括从所述旋转构件的周界表面延伸的至少一个锁定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联动手柄构造成用于围绕所述联动枢轴进行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旋转运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联动手柄的至少一部分远离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顶表面向上延伸,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联动手柄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所述顶表面大体上平行。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颚式夹具构造成用于围绕所述联动枢轴进行从所述打开位置向所述接合位置的旋转运动,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颚式夹具的所述至少一部分远离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所述内表面向下延伸,在所述接合位置中,所述颚式夹具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纵向地延伸,并且所述颚式夹具接合到所述第二固定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联动构件以一体式结构构造为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颚式夹具还包括第一颚式构件和第二颚式构件,所述第一颚式构件从所述联动枢轴延伸,当所述颚式夹具处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二颚式构件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纵向地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舌状构件以一体式结构构造为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相应地旋转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使得所述旋转构件使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交通工具主体中的所述开口构造成仅当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旋转到所述解锁位置时,接纳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底端部和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联动手柄旋转到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底端部和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穿过所述开口被插入时,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向所述锁定位置的旋转防止所述联动手柄从所述第二位置旋转到所述第一位置并且防止所述颚式夹具从所述接合位置旋转到所述打开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保持机构还包括沿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的至少一个叶片弹簧止动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叶片弹簧止动件构造成接触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并将力施加在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上,以防止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的意外旋转。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保持机构还包括延伸出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所述内表面的至少一个阻挡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阻挡构件构造成当旋转时接触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以防止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的过度旋转。
2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舌状构件接合到所述第一固定构件时,所述舌状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固定构件与所述第一舌状构件接触,同时布置在所述第二舌状构件与所述模型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一舌状构件和所述第二舌状构件构造成形成大体上的直角,使得所述第二舌状构件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纵向地延伸。
2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二舌状构件还包括锥形尖端。
2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二舌状构件的顶表面还包括从所述第一舌状构件开始的向下成斜坡的平面,使得当所述舌状构件接合所述第一固定构件时,所述舌状构件能够作为凸轮操作,以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构件拉动所述交通工具主体。
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一颚式构件和所述联动手柄围绕所述联动枢轴大体上形成直角。
2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一颚式构件和所述第二颚式构件大体上形成直角。
2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颚式夹具接合至所述第二固定构件时,所述颚式夹具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二固定构件与所述第一颚式构件接触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二颚式构件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之间。
2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颚式夹具还包括从所述第二颚式构件延伸的第三颚式构件,其中所述第三颚式构件与所述第一颚式构件相对,使得所述颚式夹具是大致为C形形状的。
3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联动手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的旋转需要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以足够的力被旋转以克服所述至少一个叶片弹簧止动件。
3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旋转到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与所述至少一个阻挡构件接触。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当所述颚式夹具接合至所述第二固定构件时,所述颚式夹具构造成使得当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布置在所述第二颚式构件与所述交通工具主体的内表面之间时,所述第二固定构件互锁在所述第一颚式构件与所述第三颚式构件之间。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主体支架,其中,所述第三颚构造成以倾斜角度从所述第二颚式构件延伸,使得当所述颚式夹具朝向所述接合位置旋转以接合所述第二固定构件时,所述颚式夹具能够作为凸轮操作以将所述交通工具主体向前推动。
CN202010246964.XA 2015-09-22 2016-09-21 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主体支架 Active CN1114081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22094P 2015-09-22 2015-09-22
US62/222,094 2015-09-22
CN201680068183.8A CN108290075B (zh) 2015-09-22 2016-09-21 马达操作的模型交通工具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8183.8A Division CN108290075B (zh) 2015-09-22 2016-09-21 马达操作的模型交通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8151A CN111408151A (zh) 2020-07-14
CN111408151B true CN111408151B (zh) 2022-01-18

Family

ID=571137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6964.XA Active CN111408151B (zh) 2015-09-22 2016-09-21 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主体支架
CN201680068183.8A Active CN108290075B (zh) 2015-09-22 2016-09-21 马达操作的模型交通工具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8183.8A Active CN108290075B (zh) 2015-09-22 2016-09-21 马达操作的模型交通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894218B2 (zh)
EP (1) EP3352870B1 (zh)
CN (2) CN111408151B (zh)
TW (1) TWI731878B (zh)
WO (1) WO20170534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20757S1 (en) * 2015-09-18 2018-06-19 Traxxas Lp Wheel for a model vehicle
WO2017053465A1 (en) * 2015-09-22 2017-03-30 Traxxas Lp Motor-operated model vehicle
USD828462S1 (en) 2017-01-20 2018-09-11 Traxxas, LP Wheel for a model vehicle
USD828878S1 (en) 2017-01-20 2018-09-18 Traxxas, LP Wheel for a model vehicle
USD862612S1 (en) 2017-01-27 2019-10-08 Traxxas Lp Wheel for a model vehicle
USD864031S1 (en) * 2017-04-28 2019-10-22 Oshkosh Defense, Llc Vehicle
CN110769905A (zh) 2017-06-16 2020-02-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内演出装置、车内演出系统、车内演出方法、程序及指示计测装置
US11794816B2 (en) * 2017-06-16 2023-10-24 Honda Motor Co., Ltd. Automated driving vehicle
US11586223B2 (en) 2017-06-16 2023-02-21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and service management device
USD865080S1 (en) 2018-01-02 2019-10-29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wheel
USD889565S1 (en) * 2018-05-08 2020-07-07 Traxxas Lp Wheel for a model vehicle
USD889566S1 (en) * 2019-01-28 2020-07-07 Traxxas Lp Wheel for a model vehicle
USD930087S1 (en) * 2019-04-18 2021-09-07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body assembly
USD964482S1 (en) * 2019-04-18 2022-09-20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platform
USD930760S1 (en) * 2019-04-18 2021-09-14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assembly
USD949982S1 (en) 2019-06-28 2022-04-26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wheel
USD951150S1 (en) * 2019-10-31 2022-05-10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lower suspension arm
USD951151S1 (en) * 2019-10-31 2022-05-10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lower suspension arm
USD951149S1 (en) * 2019-10-31 2022-05-10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upper suspension arm
USD951148S1 (en) * 2019-10-31 2022-05-10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lower suspension arm
USD944335S1 (en) 2019-11-13 2022-02-22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wheel
USD965701S1 (en) * 2019-11-22 2022-10-04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body
USD926265S1 (en) 2020-03-05 2021-07-27 Traxxas Lp Wheel for a model vehicle
USD999302S1 (en) * 2020-04-02 2023-09-19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assembly
USD947955S1 (en) * 2020-04-02 2022-04-05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body
USD897453S1 (en) * 2020-06-08 2020-09-29 Shenzhen Chengfeng Technology co., Ltd. Remote control car
US20220001290A1 (en) * 2020-07-02 2022-01-06 Traxxas, L.P. Body mounting system for a model vehicle
USD943035S1 (en) * 2020-11-02 2022-02-08 Bangle Cai Remote control car toy
USD936757S1 (en) * 2020-11-16 2021-11-23 Bangle Cai Remote control car toy
USD952058S1 (en) * 2020-12-11 2022-05-17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bumper
USD956147S1 (en) * 2020-12-11 2022-06-28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bumper
USD951369S1 (en) * 2020-12-11 2022-05-10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bumper
USD956148S1 (en) * 2020-12-11 2022-06-28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bumper
US11911708B2 (en) * 2020-12-18 2024-02-27 Traxxas, L.P. Body mounting system for a model vehicle
USD972656S1 (en) * 2021-08-12 2022-12-13 Shantou Xiangda Technology Co., Ltd. Toy car
USD979664S1 (en) * 2021-09-02 2023-02-28 Shenzhen Chengfeng Technology co., Ltd. Remote control car
USD985073S1 (en) * 2021-09-07 2023-05-02 Gengze Xu Toy truck
USD1008877S1 (en) * 2021-09-26 2023-12-26 Fujian Eastwest Lifewit Technology Co., Ltd Race car
USD1000332S1 (en) 2021-10-12 2023-10-03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light assembly
USD998720S1 (en) 2021-10-12 2023-09-12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light assembly
USD996529S1 (en) * 2021-11-16 2023-08-22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shock tower
USD998058S1 (en) * 2021-11-16 2023-09-05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shock tower
USD1014655S1 (en) 2021-11-16 2024-02-13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suspension arm
USD1014656S1 (en) 2021-11-16 2024-02-13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suspension arm
CN114001982B (zh) * 2021-11-25 2024-03-26 西安天之博特科技有限公司 阿克曼结构仿真车实验平台
USD1017485S1 (en) 2022-01-05 2024-03-12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bumper assembly
USD975203S1 (en) * 2022-03-28 2023-01-10 Shantou City Chenghai Jingwei Industrial Co., Ltd. Toy car
USD975204S1 (en) * 2022-03-28 2023-01-10 Shantou City Chenghai Jingwei Industrial Co., Ltd. Toy car
USD1023847S1 (en) 2022-07-27 2024-04-23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shock tower
USD1023849S1 (en) 2022-07-27 2024-04-23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shock tower
USD1026743S1 (en) 2022-09-07 2024-05-14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shock tower
USD1014385S1 (en) 2022-09-08 2024-02-13 Traxxas, L.P. Model vehicle wheel assembly
USD1003363S1 (en) * 2023-04-04 2023-10-31 Jingcheng Wang Bubble machin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64868A (en) * 1973-06-06 1975-02-11 Tobin Wolf Helicopter toy
US5002515A (en) * 1985-10-08 1991-03-26 Shisei Kogyo Co., Ltd Running toy movable in a direction other than the orientation of its body
US5322469A (en) * 1992-07-31 1994-06-21 Tyco Investment Corp Vehicle toy with elevating body
CN101085406A (zh) * 2007-06-14 2007-12-12 陈华胜 可自转的儿童车及其操作控制系统
CN102258871A (zh) * 2011-07-29 2011-11-30 宫兆荣 玩具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95968A (en) * 1932-10-24 1933-01-31 Hubley Mfg Co Toy vehicle
US2141267A (en) 1935-09-03 1938-12-27 Dillon Hugh Joseph Vehicle
US2691244A (en) 1951-04-27 1954-10-12 Clayton E Steinke Dump truck
US3653149A (en) 1970-09-18 1972-04-04 Mattel Inc Simulated high performance miniature toy vehicle
JPS6010626Y2 (ja) 1980-12-25 1985-04-10 株式会社タカラ 走行玩具
US4466215A (en) 1982-06-14 1984-08-21 Buddy L Corporation Miniature toy vehicle assembly
US4615686A (en) * 1985-07-03 1986-10-07 Parma International Inc. Slot car chassis
US4655727A (en) * 1985-10-15 1987-04-07 Mattel, Inc. Toy vehicle
US4764150A (en) 1987-04-30 1988-08-16 Kabushiki Kaisha Uchino Shoten Running toy
GB8817388D0 (en) * 1988-07-21 1988-08-24 Hang H L R Toy car
JPH0639754Y2 (ja) * 1989-08-08 1994-10-19 株式会社トミー 走行玩具のサイレン音吹鳴機構
US5292275A (en) * 1992-08-17 1994-03-08 Mattel, Inc. Toy vehicle having growling action
US5334078A (en) * 1992-08-17 1994-08-02 Mattel, Inc. Toy vehicle having articulated jaws
JP3290753B2 (ja) * 1993-05-26 2002-06-10 株式会社ニッコー ラジオコントロール走行玩具
US5482474A (en) * 1994-05-17 1996-01-09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dge-mountable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US5816888A (en) * 1996-10-30 1998-10-06 Myers; Jeff D. Remote controlled three-in-one vehicle
US6648723B2 (en) * 2001-01-16 2003-11-18 Leonard R. Clark, Jr. Bodyslammers toy racing vehicles
US6918627B2 (en) 2001-10-11 2005-07-19 The Best Automotive Toy Art Company (The B.A.T.A. Co.) Toy vehicles having interchangeable body styles
US7559822B2 (en) * 2003-04-28 2009-07-14 Traxxas Lp Electronic shift lockout for scale model vehicle
US7204779B2 (en) * 2003-09-26 2007-04-17 Koji Irikura Hydraulic steering transaxle and hydraulic driving vehicle
US7128634B2 (en) 2003-10-08 2006-10-31 Radioshack Corporation Convertible drive train for radio-controlled toy
US7641263B2 (en) * 2005-03-30 2010-01-05 Aleksandr Semenovich Ruslanov Vehicle designer (variants)
US7534170B2 (en) 2005-04-07 2009-05-19 Traxxas Lp Slipper clutch for a model vehicle
US7887074B2 (en) 2005-04-07 2011-02-15 Traxxas Lp Rocker arm assembly for a model vehicle
US7387558B2 (en) * 2006-05-04 2008-06-17 Mattel, Inc. Interactive toy vehicle
JP4875758B2 (ja) 2010-01-15 2012-02-15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玩具用継手構造
CN202242977U (zh) * 2011-10-09 2012-05-30 李祥 一种电动车上的变速差速电机总成
KR101327305B1 (ko) * 2012-02-24 2013-11-11 최신규 변신 자동차 완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놀이 장치
US20130309938A1 (en) * 2012-05-15 2013-11-21 Ridemakerz Toy vehicle having variable heights
CN202822774U (zh) * 2012-09-25 2013-03-27 樊书印 一种玩具汽车
CN105120972A (zh) * 2013-02-06 2015-12-02 奥拓拼装车有限责任公司 可互换交通工具系统
WO2017053465A1 (en) * 2015-09-22 2017-03-30 Traxxas Lp Motor-operated model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64868A (en) * 1973-06-06 1975-02-11 Tobin Wolf Helicopter toy
US5002515A (en) * 1985-10-08 1991-03-26 Shisei Kogyo Co., Ltd Running toy movable in a direction other than the orientation of its body
US5322469A (en) * 1992-07-31 1994-06-21 Tyco Investment Corp Vehicle toy with elevating body
CN101085406A (zh) * 2007-06-14 2007-12-12 陈华胜 可自转的儿童车及其操作控制系统
CN102258871A (zh) * 2011-07-29 2011-11-30 宫兆荣 玩具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52870B1 (en) 2021-05-26
US20170080350A1 (en) 2017-03-23
US10894218B2 (en) 2021-01-19
US20210046395A1 (en) 2021-02-18
EP3352870A1 (en) 2018-08-01
WO2017053465A1 (en) 2017-03-30
CN111408151A (zh) 2020-07-14
TWI731878B (zh) 2021-07-01
US11364447B2 (en) 2022-06-21
CN108290075B (zh) 2021-04-06
CN108290075A (zh) 2018-07-17
TW201726221A (zh) 201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8151B (zh) 用于模型交通工具的主体支架
CN204222957U (zh) 用于机动车的伸缩式转向柱组件
US10456698B2 (en) Toy vehicle with novel drive-train control assembly
AU2012230944B2 (en) Three wheeled vehicle
CN1857953A (zh) 可分离的中位连接部
CN103442975A (zh) 多功能的机动车支架
WO1990005082A1 (en) Steering wheel rod with sliding and tilting movements
US8763264B2 (en) Interface and a method for mounting together a piece of equipment and a rotary drive source in a rotorcraft power plant
US20120024102A1 (en) Articulation device for the steering column of a cycle
US20090114794A1 (en) Securing Systems
CN100441459C (zh) 具有可拆式端壁的摩擦牵引装置壳体
EP3314138B1 (de) Antriebsstra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reibungskupplung und reibungskupplung für einen antriebsstrang eines kraftfahrzeugs
JPH0292779A (ja) チルト及びテレスコ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
DE102013201759B4 (de) Radlagermodul zum Antreiben und/oder Lagern eines Kraftfahrzeugrads, Verwendung eines Radlagermoduls sowie Verfahren zum Antreiben und/oder Lagern eines Kraftfahrzeugrads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13183833B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安装机构
CN2474204Y (zh) 一种具有速度升级的遥控玩具车
CN216637480U (zh) 一种汽车动力总成保护装置
JP395659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取付構造
US20080252137A1 (en) Wheel covering system
WO2010100059A2 (de) Verbindungssystem und insbesondere dafür vorgesehenes adaptermodul
DE102022202191A1 (de) Fixierungsvorrichtung
JPH1085463A (ja) ラジコン模型用シャーシ
JP4023673B2 (ja) 間仕切パネルの連結装置
JPH0433683Y2 (zh)
DE102019111326A1 (de) Reibkupplung für eine elektrische Antriebsmaschine mit einer Rotationsach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