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3717A - 一种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3717A
CN111393717A CN202010162609.4A CN202010162609A CN111393717A CN 111393717 A CN111393717 A CN 111393717A CN 202010162609 A CN202010162609 A CN 202010162609A CN 111393717 A CN111393717 A CN 111393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degradable plastic
cellulose
washing
modified cellul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26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93717B (zh
Inventor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xing Precision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xing Precision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xing Precision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xing Precision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626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37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3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3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93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3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0Compositions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10Esters of organic acids, i.e. acy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00Preparation of cellulose esters of organic acids
    • C08B3/12Preparation of cellulose esters of organic acids of polybasic organ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3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itanium
    • C08K2003/2241Titanium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4Acids; Salts thereof
    • C08K3/26Carbonates; Bicarbonates
    • C08K2003/265Calcium, strontium or barium carbon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6Biodegradab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塑料的技术领域,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改性纤维素40~50份、聚丙烯10~15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8~12份、聚乳酸12~15份、增塑剂5~8份、润滑剂1~3份、填料4~7份、二氧化钛2~5份、硬脂酸铁1~3份以及膨润土3~5份。本发明通过对纤维素进行改性,使得改性纤维素与其它原料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好,从而使制备的可降解塑料力学性能优异且各处性能均一。

Description

一种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制品具有稳定性强、质轻、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近几十年来,塑料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大量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由于塑料本身的化学稳定性,使用完丢弃后在环境中会长期稳定存在,导致大量塑料废弃物在环境中累积,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处理塑料废弃物的常用方法主要是焚烧法、填埋法或回收再利用,这些方法已不能满足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出现了可降解塑料,可降解塑料废弃后,可利用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发生降解,因此可以降低塑料废弃物在环境中的累积,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授权公告号为CN101696284B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可降解塑料,包括以下原料组成:PP树脂30~35%、植物纤维淀粉54~60%、增塑剂2~10%、二氧化钛1.5~2%、润滑剂0.5~1%、热稳定剂0.5~1%,增塑剂为三醋酸甘油酯和甘油或尿素或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种,该发明制备的可降解塑料在自然环境下可生物降解,属于绿色环保制品。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植物纤维淀粉属于多羟基聚合物,容易形成分子内与分子间氢键,植物纤维淀粉与其它原料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差,导致制备的可降解塑料的力学性能各处不均,制备的塑料制品在应用上受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可降解塑料,纤维素与其它原料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好,制备的可降解塑料力学性能优异且各处性能均一;本发明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可降解塑料的制备方法,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降解塑料,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改性纤维素40~50份、聚丙烯10~15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8~12份、聚乳酸12~15份、增塑剂5~8份、润滑剂1~3份、填料4~7份、二氧化钛2~5份、硬脂酸铁1~3份以及膨润土3~5份,所述改性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为:1)按照1:20~25的料液比,将纤维素浸泡在碱液中3~5h,浸泡过程不停搅拌;2)浸泡结束后过滤,并洗涤多次直至滤液为中性,滤饼干燥后并研磨;3)按照质量份数计,将300~400份戊二酸酐熔融后,加入1~2份质量分数为98wt%的浓硫酸,再加入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纤维素搅拌均匀,向反应体系中通入氮气并升高温度至150~160℃常压反应30~90min,再减压反应60~120min;4)反应结束后过滤,再用无水乙醇抽滤洗涤3~5次,蒸馏水洗涤2~3次,洗涤结束后烘干,研磨即得改性纤维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维素浸泡在碱液中,能够破坏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之间的氢键结构,同时皂化半纤维素和其它组分内部分子的酯键,经过碱液浸泡后,纤维素表面变得粗糙,因此能够增大纤维素分子与配方中其它聚合物的接触面积,制备时熔融的聚合物能够渗入到纤维素表面粗糙的凹槽中,增强纤维素分子与聚合物分子之间的连接作用。改性纤维素依旧亲水,而其它聚合物疏水,纤维素与聚合物分子之间的表面能大,用戊二酸酐的酸酐基团取代纤维素分子中极性的羟基基团,能够降低纤维素的表面能,减小纤维素与聚合物分子之间的界面能,使得纤维素均匀分散,制备出的可降解塑料各处力学性能均一且制备的力学性能优异。
二氧化钛能够吸收紫外线,再与空气中的氧和水作用,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含氧基团,这些含氧基团可以进攻高分子的聚合物链,从而引发聚合物分子链断裂、分解,最终使塑料分解成小分子碎片,这些小分子碎片在地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分解。加入的膨润土能够作为微生物的培养基,促进小分子碎片分解。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碱液为质量分数为5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wt%的双氧水溶液按照质量比为4:1混合得到的混合溶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氢氧化钠水溶液与双氧水溶液混合后,能够加速纤维素的溶胀,除去纤维素内外表面的杂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碱液的温度为40~6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碱液反应温度升高,纤维素分子的运动加剧,分子之间碰撞的几率增加、纤维素分子中的果胶、木质素以及半纤维素等可以快速溶出,温度继续增加会对纤维素本身的结构产生影响,使得纤维素会部分降解。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增塑剂至少包括甘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甘油是小分子,容易嵌在有机物分子链之间,非极性部分隔开有机物分子的分子链,增加间距减弱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极性部分取代原有的极性基团的偶极吸引力,降低有机物分子的玻璃化温度,从而增加塑性。温度升高时,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分别插入到配方中的有机物分子链间,邻苯二甲酸二丁脂的极性酯基与有机物分子的极性基团相互作用,相容性好,不会排斥,从而使有机物分子间作用力减弱,塑性增加;另外邻苯二甲酸二丁脂的非极性烷基夹在有机物分子链间,覆盖住它们的极性基团,也削弱了有机物分子链间的作用力,增加有机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分子链的结晶性,从而使塑性增加。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甘油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质量比为1:1.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甘油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该比例下对可降解塑料的增速效果最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润滑剂至少包括氧化聚乙烯蜡、硅酮粉、硬脂酰胺中的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氧化聚乙烯蜡粘度低、软化点高、硬度高、热稳定性好、高温挥发性低,既有极优的外部润滑性,又有较强的内部润滑作用,氧化聚乙烯蜡含有羟基和羧基,与配方中的其它有机组分及无机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好。硅酮粉在体系中能够均匀分散,硅酮跟硅酮之间的摩擦系数小,能够提高加工的流动性,提高润滑性能。硬脂酰胺的润滑性好,且能够均匀分散,提高可降解塑料制备过程的润滑效果,方便挤出。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填料为重质碳酸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重质型碳酸钙的硬度大,加入到可降解塑料中,能够提高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硬度和刚度,同时还能改进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并使得可降解塑料的弹性模量显著提高;重质型碳酸钙在400℃以下不会分解,热稳定性好,因此可使可降解塑料的热膨胀系数、收缩率下降,使用本发明的可降解塑料制备的制品尺寸稳定性高。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降解塑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配方量称取聚丙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二氧化钛、硬脂酸铁、膨润土以及配方量一半的润滑剂混合均匀,然后挤出造粒,得到母粒,挤出温度为160~180℃;
步骤2、将改性纤维素、增塑剂、剩余的润滑剂、填料以及步骤1制备的母粒混合均匀,再次挤出即可得到可降解塑料,挤出温度为160~18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各原料混合均匀,进一步使得可降解塑料的力学性能趋向均一。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纤维素浸泡在碱液中,能够破坏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之间的氢键结构,同时皂化半纤维素和其它组分内部分子的酯键,经过碱液浸泡后,纤维素表面变得粗糙,因此能够增大纤维素分子与配方中其它聚合物的接触面积,制备时熔融的聚合物能够渗入到纤维素表面粗糙的凹槽中,增强纤维素分子与聚合物分子之间的连接作用。改性纤维素依旧亲水,而其它聚合物疏水,纤维素与聚合物分子之间的表面能大,用戊二酸酐的酸酐基团取代纤维素分子中极性的羟基基团,能够降低纤维素的表面能,减小纤维素与聚合物分子之间的界面能,使得纤维素均匀分散,制备出的可降解塑料各处力学性能均一且制备的力学性能优异;
2.随着碱液反应温度升高,纤维素分子的运动加剧,分子之间碰撞的几率增加、纤维素分子中的果胶、木质素以及半纤维素等可以快速溶出,温度继续增加会对纤维素本身的结构产生影响,使得纤维素会部分降解;
3.氧化聚乙烯蜡粘度低、软化点高、硬度高、热稳定性好、高温挥发性低,既有极优的外部润滑性,又有较强的内部润滑作用,氧化聚乙烯蜡含有羟基和羧基,与配方中的其它有机组分及无机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好。硅酮粉在体系中能够均匀分散,硅酮跟硅酮之间的摩擦系数小,能够提高加工的流动性,提高润滑性能。硬脂酰胺的润滑性好,且能够均匀分散,提高可降解塑料制备过程的润滑效果,方便挤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可降解塑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表1为实施例1的一种可降解塑料的各原料及其重量
组分 质量(kg) 组分 质量(kg)
改性纤维素 40 氧化聚乙烯蜡 1
聚丙烯 15 重质碳酸钙 4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8 二氧化钛 2
聚乳酸 12 硬脂酸铁 1
甘油 5 膨润土 5
其中改性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为:1)将100kg纤维素浸泡在2000kg碱液中5h,碱液为1600kg质量分数为5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400kg质量分数为2wt%的双氧水溶液的混合溶液,碱液温度为60℃,浸泡过程持续搅拌;2)浸泡结束后过滤,并洗涤4次至滤液为中性,滤饼干燥后并研磨;3)将300kg戊二酸酐熔融后,加入1kg质量分数为98wt%的浓硫酸,再加入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纤维素搅拌均匀,向反应体系中通入氮气并升高温度至150℃常压反应30min,再减压反应60min;4)反应结束后过滤,再用无水乙醇抽滤洗涤3次,蒸馏水洗涤3次,洗涤结束后烘干,研磨过100目筛即得改性纤维素。
一种可降解塑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实施例1的配方量称取聚丙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二氧化钛、硬脂酸铁、膨润土以及配方量一半的润滑剂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然后挤出造粒,得到母粒,挤出温度为160℃;
步骤2、将改性纤维素、增塑剂、剩余的润滑剂、填料以及步骤1制备的母粒在高速混炼机中混合均匀,然后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即可得到可降解塑料,挤出温度为180℃。
实施例2
表2为实施例2的一种可降解塑料的各原料及其重量
组分 质量(kg) 组分 质量(kg)
改性纤维素 45 硅酮粉 1
聚丙烯 10 重质碳酸钙 5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10 二氧化钛 3
聚乳酸 15 硬脂酸铁 2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5 膨润土 3
其中改性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为:1)将100kg纤维素浸泡在2200kg碱液中3h,碱液为1760kg质量分数为5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440kg质量分数为2wt%的双氧水溶液的混合溶液,碱液温度为60℃,浸泡过程持续搅拌;2)浸泡结束后过滤,并洗涤5次至滤液为中性,滤饼干燥后并研磨;3)按照质量份数计,将400kg戊二酸酐熔融后,加入2kg质量分数为98wt%的浓硫酸,再加入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纤维素搅拌均匀,向反应体系中通入氮气并升高温度至160℃常压反应30min,再减压反应120min;4)反应结束后过滤,再用无水乙醇抽滤洗涤5次,蒸馏水洗涤2次,洗涤结束后烘干,研磨后过100目筛即得改性纤维素。
一种可降解塑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实施例2的配方量称取聚丙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二氧化钛、硬脂酸铁、膨润土以及配方量一半的润滑剂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然后挤出造粒,得到母粒,挤出温度为170℃;
步骤2、将改性纤维素、增塑剂、剩余的润滑剂、填料以及步骤1制备的母粒在高速混炼机中混合均匀,然后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即可得到可降解塑料,挤出温度为180℃。
实施例3
表3为实施例3的一种可降解塑料的各原料及其重量
组分 质量(kg) 组分 质量(kg)
改性纤维素 50 硬脂酰胺 1
聚丙烯 12 重质碳酸钙 6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12 二氧化钛 4
聚乳酸 13 硬脂酸铁 3
甘油 5 膨润土 4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3
其中改性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为:1)将100kg纤维素浸泡在2400kg碱液中4h,碱液为1920kg质量分数为5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480kg质量分数为2wt%的双氧水溶液的混合溶液,碱液温度为40℃,浸泡过程持续搅拌;2)浸泡结束后过滤,并洗涤4次至滤液为中性,滤饼干燥后并研磨;3)按照质量份数计,将350kg戊二酸酐熔融后,加入1.5kg质量分数为98wt%的浓硫酸,再加入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纤维素搅拌均匀,向反应体系中通入氮气并升高温度至160℃常压反应60min,再减压反90min;4)反应结束后过滤,再用无水乙醇抽滤洗涤5次,蒸馏水洗涤3次,洗涤结束后烘干,研磨后过100目筛即得改性纤维素。
一种可降解塑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实施例3的配方量称取聚丙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二氧化钛、硬脂酸铁、膨润土以及配方量一半的润滑剂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然后挤出造粒,得到母粒,挤出温度为180℃;
步骤2、将改性纤维素、增塑剂、剩余的润滑剂、填料以及步骤1制备的母粒在高速混炼机中混合均匀,然后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即可得到可降解塑料,挤出温度为170℃。
实施例4
表4为实施例4的一种可降解塑料的各原料及其重量
组分 质量(kg) 组分 质量(kg)
改性纤维素 48 硅酮粉 1
聚丙烯 13 硬脂酰胺 0.5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8 重质碳酸钙 7
聚乳酸 14 二氧化钛 5
甘油 3 硬脂酸铁 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5 膨润土 3
氧化聚乙烯蜡 1.5
其中改性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为:1)将100kg纤维素浸泡在2000kg碱液中5h,碱液为1600kg质量分数为5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400kg质量分数为2wt%的双氧水溶液的混合溶液,碱液温度为50℃,浸泡过程持续搅拌;2)浸泡结束后过滤,并洗涤多次直至滤液为中性,滤饼干燥后并研磨;3)按照质量份数计,将325kg戊二酸酐熔融后,加入1.2kg质量分数为98wt%的浓硫酸,再加入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纤维素搅拌均匀,向反应体系中通入氮气并升高温度至150℃常压反应90min,再减压反应90min;4)反应结束后过滤,再用无水乙醇抽滤洗涤4次,蒸馏水洗涤3次,洗涤结束后烘干,研磨后过100目筛即得改性纤维素。
一种可降解塑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实施例4的配方量称取聚丙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二氧化钛、硬脂酸铁、膨润土以及配方量一半的润滑剂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然后挤出造粒,得到母粒,挤出温度为170℃;
步骤2、将改性纤维素、增塑剂、剩余的润滑剂、填料以及步骤1制备的母粒在高速混炼机中混合均匀,然后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即可得到可降解塑料,挤出温度为170℃。
实施例5
表5为实施例5的一种可降解塑料的各原料及其重量
组分 质量(kg) 组分 质量(kg)
改性纤维素 42 硅酮粉 0.5
聚丙烯 14 硬脂酰胺 1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12 重质碳酸钙 5
聚乳酸 15 二氧化钛 3
甘油 4 硬脂酸铁 1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4 膨润土 5
氧化聚乙烯蜡 0.5
其中改性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为:1)将100kg纤维素浸泡在2500kg碱液中4h,碱液为2000kg质量分数为5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500kg质量分数为2wt%的双氧水溶液的混合溶液,碱液温度为55℃,浸泡过程持续搅拌;2)浸泡结束后过滤,并洗涤多次直至滤液为中性,滤饼干燥后并研磨;3)按照质量份数计,将360kg戊二酸酐熔融后,加入1.8kg质量分数为98wt%的浓硫酸,再加入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纤维素搅拌均匀,向反应体系中通入氮气并升高温度至160℃常压反应60min,再减压反应60min;4)反应结束后过滤,再用无水乙醇抽滤洗涤5次,蒸馏水洗涤2次,洗涤结束后烘干,研磨过100目筛即得改性纤维素。
一种可降解塑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实施例5的配方量称取聚丙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二氧化钛、硬脂酸铁、膨润土以及配方量一半的润滑剂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然后挤出造粒,得到母粒,挤出温度为170℃;
步骤2、将改性纤维素、增塑剂、剩余的润滑剂、填料以及步骤1制备的母粒在高速混炼机中混合均匀,然后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即可得到可降解塑料,挤出温度为170℃。
实施例6
表6为实施例6的一种可降解塑料的各原料及其重量
组分 质量(kg) 组分 质量(kg)
改性纤维素 45 硅酮粉 1
聚丙烯 13 硬脂酰胺 1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10 重质碳酸钙 6
聚乳酸 14 二氧化钛 4
甘油 3 硬脂酸铁 2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3.75 膨润土 4
氧化聚乙烯蜡 1
其中改性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为:1)将100kg纤维素浸泡在2300kg碱液中4h,碱液为1840kg质量分数为5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460kg质量分数为2wt%的双氧水溶液的混合溶液,碱液温度为55℃,浸泡过程持续搅拌;2)浸泡结束后过滤,并洗涤多次直至滤液为中性,滤饼干燥后并研磨;3)按照质量份数计,将375kg戊二酸酐熔融后,加入1.5kg质量分数为98wt%的浓硫酸,再加入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纤维素搅拌均匀,向反应体系中通入氮气并升高温度至160℃常压反应60min,再减压反应120min;4)反应结束后过滤,再用无水乙醇抽滤洗涤5次,蒸馏水洗涤2次,洗涤结束后烘干,研磨过100目筛即得改性纤维素。
一种可降解塑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实施例6的配方量称取聚丙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二氧化钛、硬脂酸铁、膨润土以及配方量一半的润滑剂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然后挤出造粒,得到母粒,挤出温度为170℃;
步骤2、将改性纤维素、增塑剂、剩余的润滑剂、填料以及步骤1制备的母粒在高速混炼机中混合均匀,然后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即可得到可降解塑料,挤出温度为170℃。
对比例1
一种可降解塑料,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改性纤维素替换为纤维素,其它同实施例6。
对比例2
一种可降解塑料,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改性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为:1)将100kg纤维素浸泡在2300kg碱液中4h,碱液为1840kg质量分数为5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460kg质量分数为2wt%的双氧水溶液的混合溶液,碱液温度为55℃,浸泡过程持续搅拌;2)浸泡结束后过滤,并洗涤多次直至滤液为中性,滤饼干燥后并研磨,过100目筛即得改性纤维素,其它同实施例6。
性能检测
拉伸性能测试:参照GB/T1040.1-2018《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进行测试,实施例1~实施例6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2制备的可降解塑料按照标准的I型试样模具进行注塑成型,每个试样测试五组,记录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然后计算平均值;
冲击强度测试:参照GB/T1843-2008《塑料悬梁臂冲击强度的测定》进行测试光氧降解性能测试:制备的可降解塑料先称重并记录,然后放入到装有紫外灯的灯箱中,灯源与试样的垂直距离为10cm,常温常压下照射30天,记录试样质量,计算试样失重率。
表7为性能测试结果
拉伸强度(MPa) 拉断伸长率(%) 冲击强度(KJ/m<sup>2</sup>) 失重率(%)
实施例1 54.32 202.87 6.2 14.36
实施例2 55.18 206.35 6.4 14.84
实施例3 55.64 210.44 6.5 15.27
实施例4 56.48 218.92 6.7 15.93
实施例5 57.36 225.63 6.8 16.47
实施例6 58.26 232.45 7.1 17.52
对比例1 42.35 172.48 4.8 13.25
对比例2 45.61 177.56 5.1 13.68
根据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可降解塑料的失重率均满足国标对可降解塑料的要求,属于环保型塑料,该发明的可降解塑料废弃后,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根据实施例6和对比例1~对比例2说明,经过碱液浸泡并接枝酸酐制备的改性纤维素在聚合物中分散均匀且与其它原料之间的界面能低,因此使得制备的可降解塑料力学性能优异、稳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可降解塑料,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改性纤维素40~50份、聚丙烯10~15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8~12份、聚乳酸12~15份、增塑剂5~8份、润滑剂1~3份、填料4~7份、二氧化钛2~5份、硬脂酸铁1~3份以及膨润土3~5份,所述改性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为:1)按照1:20~25的料液比,将纤维素浸泡在碱液中3~5h,浸泡过程不停搅拌;2)浸泡结束后过滤,并洗涤多次直至滤液为中性,滤饼干燥后并研磨;3)按照质量份数计,将300~400份戊二酸酐熔融后,加入1~2份质量分数为98wt%的浓硫酸,再加入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纤维素搅拌均匀,向反应体系中通入氮气并升高温度至150~160℃常压反应30~90min,再减压反应60~120min;4)反应结束后过滤,再用无水乙醇抽滤洗涤3~5次,蒸馏水洗涤2~3次,洗涤结束后烘干,研磨即得改性纤维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为质量分数为5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wt%的双氧水溶液按照质量比为4:1混合得到的混合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温度为4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至少包括甘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质量比为1:1.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至少包括氧化聚乙烯蜡、硅酮粉、硬脂酰胺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重质碳酸钙。
8.一种可降解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配方量称取聚丙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二氧化钛、硬脂酸铁、膨润土以及配方量一半的润滑剂混合均匀,然后挤出造粒,得到母粒,挤出温度为160~180℃;
步骤2、将改性纤维素、增塑剂、剩余的润滑剂、填料以及步骤1制备的母粒混合均匀,再次挤出即可得到可降解塑料,挤出温度为160~180℃。
CN202010162609.4A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393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2609.4A CN111393717B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2609.4A CN111393717B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3717A true CN111393717A (zh) 2020-07-10
CN111393717B CN111393717B (zh) 2022-05-10

Family

ID=71424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2609.4A Active CN111393717B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371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0800A (zh) * 2021-05-31 2021-10-08 王川 一种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17931A (zh) * 2022-09-22 2022-12-02 上海同化益生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温型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449172A (zh) * 2022-10-12 2022-12-09 中山市百事顺业塑料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阻燃型塑料型材
CN116925478A (zh) * 2023-09-19 2023-10-24 南通通易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氧气面罩专用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603567A (zh) * 2023-12-18 2024-02-27 广州洛民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折叠箩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5839A (zh) * 2014-07-01 2014-09-17 东华大学 一种纤维素经过酸酐微波改性后的溶解方法
CN105199332A (zh) * 2015-09-17 2015-12-30 苏州新区佳合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高填充可降解塑料
CN105255207A (zh) * 2015-10-15 2016-01-20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改性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4201A (zh) * 2014-11-24 2016-06-22 上海晟事美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降解型复合材料
CN106147259A (zh) * 2015-04-08 2016-11-23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表面疏水片状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及该片状纤维素
CN107286602A (zh) * 2017-07-27 2017-10-24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多功能性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03645A (zh) * 2017-12-28 2018-05-08 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生物降解秸秆注塑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08230A (zh) * 2019-08-27 2019-11-05 李云全 一种利用废旧纤维和废旧塑料混合挤出加工塑料托盘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5839A (zh) * 2014-07-01 2014-09-17 东华大学 一种纤维素经过酸酐微波改性后的溶解方法
CN105694201A (zh) * 2014-11-24 2016-06-22 上海晟事美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降解型复合材料
CN106147259A (zh) * 2015-04-08 2016-11-23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表面疏水片状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及该片状纤维素
CN105199332A (zh) * 2015-09-17 2015-12-30 苏州新区佳合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高填充可降解塑料
CN105255207A (zh) * 2015-10-15 2016-01-20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改性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86602A (zh) * 2017-07-27 2017-10-24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多功能性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03645A (zh) * 2017-12-28 2018-05-08 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生物降解秸秆注塑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08230A (zh) * 2019-08-27 2019-11-05 李云全 一种利用废旧纤维和废旧塑料混合挤出加工塑料托盘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史军华: ""改性纳米纤维素/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精细化工》 *
宋启煌 等编: "《精细化工绿色生产工艺》", 31 March 2006,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张书华等编: "《高性能电缆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30 November 2015,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温变英 等编: "《高分子材料加工》", 30 June 2016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0800A (zh) * 2021-05-31 2021-10-08 王川 一种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80800B (zh) * 2021-05-31 2023-07-28 汕头市中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17931A (zh) * 2022-09-22 2022-12-02 上海同化益生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温型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417931B (zh) * 2022-09-22 2024-03-22 上海同化益生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温型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449172A (zh) * 2022-10-12 2022-12-09 中山市百事顺业塑料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阻燃型塑料型材
CN116925478A (zh) * 2023-09-19 2023-10-24 南通通易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氧气面罩专用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925478B (zh) * 2023-09-19 2023-12-01 南通通易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氧气面罩专用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603567A (zh) * 2023-12-18 2024-02-27 广州洛民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折叠箩及其制造方法
CN117603567B (zh) * 2023-12-18 2024-04-05 广州洛民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折叠箩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3717B (zh) 202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93717B (zh) 一种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21730B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H04500834A (ja) 生分解性プラスチック材料製物品の製造用ポリマー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080115B (zh) 一种用于环保餐具的高韧性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63154A (zh) 一种微孔可修复tpu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08843B (zh) 一种增强增韧聚乳酸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09765A (zh) 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袋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71285A (zh) 一种环氧化木质素改性的生物降解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08045B (zh) 一种抗老化的塑料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66589B (zh) 一种抗蠕变pba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333363B (zh) 生物质纤维改性制备环保复合纤维材料的方法
CN111187495A (zh) 一种高韧高耐热透明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230991B (zh) 一种改性环氧化植物油增韧的聚乳酸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608500A (zh) 热塑加工制备高性能环保聚乙烯醇薄膜的方法
CN113845714A (zh) 一种绿色环保型包装袋及其生产方法
CN111909449A (zh) 一种环境友好型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61475A (zh) 一种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36584B (zh) 一种聚乙烯醇中空容器的加工方法
CN111662485B (zh) 一种含木质素-碳水化合物的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551255A (zh) 一种可降解腰果酚基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535831A (zh) 一种热塑性交联淀粉填充改性的pbat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71085B (zh) 一种pvc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29613A (zh) 一种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64299A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6925514A (zh) 一种有机可降解新材料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