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7586A - 一种口罩及口罩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口罩及口罩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7586A
CN111387586A CN202010104895.9A CN202010104895A CN111387586A CN 111387586 A CN111387586 A CN 111387586A CN 202010104895 A CN202010104895 A CN 202010104895A CN 111387586 A CN111387586 A CN 111387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ear
fabric
layer fabric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48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尚接
陈阳升
余富才
佘梅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MING PNV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MING PNV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MING PNV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MING PNV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048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875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87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75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07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A41D13/113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with a vertical fold or wel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A41H43/02Handling garment parts or blanks, e.g. feeding, piling, separating or reversing
    • A41H43/025Folding, unfolding or turning over
    • A41H43/0257Fol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A41H43/04Joining garment parts or blanks by gluing or welding ; Gluing p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生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罩及口罩生产工艺,其中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材料复合:将外层面料、中间层面料和内层面料通过圆辊热熔压合成面罩本体材料,同时将耳带材料通过圆辊热熔压合在中间层面料和内层面料之间,耳带材料位于面罩本体的两侧,得到复合材料;材料对折:将复合材料沿中线进行对折重叠;脸部焊合:以对折线为起点,将对折后的复合材料进行圆辊热熔压合;成品模切;成品分离。在本方案中,耳带材料通过圆辊热熔压合的方式粘结在口罩本体内,替代了传统的平压平超声波点焊的作业方式,提高了耳带与面罩本体的粘结效率,进而大幅度提高口罩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口罩及口罩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罩及口罩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一次性口罩,其面罩本体材料为无纺布,耳带材料常使用为氨纶丝,现有技术口罩切刀辊模用于旋转模切口罩本体,耳带采用线上或线下平压平超声波点焊在口罩本体上,生产速度慢。并且现有的口罩上鼻梁体一般为软质金属,需要通过超声波在软质金属四周的面罩本体上进行焊合,以便鼻梁体的固定,极大影响了口罩的生产效率,并且使用时还需要人为压合贴在鼻梁上,使用者忘记压合,则会导致防护效果出现较大削减。
此外,现有技术一次性口罩,因其本身没有可直观辨别的使用过的标识,所以容易出现使用过后丢弃的口罩,可能会出现被无良人士进行回收,简单处理后再次出售,及影响生产者的声誉,同时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口罩及口罩生产工艺,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一次性口罩生产效率低,使用不方便,防护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需要提供一种口罩,所述口罩包括面罩本体和耳带,所述面罩本体包括外层面料、中间层面料和内层面料,所述面罩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耳带,所述耳带通过热熔压合粘结于面罩本体内,且耳带上具有耳孔,所述内层面料、中间层面料、外层面料和耳带通过热熔压合粘结成一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口罩还包括鼻梁体,所述鼻梁体通过热熔压合粘结于面罩本体上,且位于外层面料之内,所述鼻梁体包括两鼻梁条,所述两鼻梁条沿面罩本体的中线对称分布,且两鼻梁条之间具有间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中间层面料为熔喷无纺布,所述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均为纺粘无纺布,所述鼻梁体由为超柔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超柔弹性材料为泡绵、弹性橡胶、乳胶或者硅胶、密封气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耳带的材质为可热熔压合的弹性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耳带的耳孔内具有耳孔废料,所述耳孔废料与耳带之间具有至少两个易撕连接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口罩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材料复合:将外层面料、中间层面料和内层面料通过圆辊热熔压合成面罩本体材料,同时将耳带材料通过圆辊热熔压合在面罩本体材料内部,耳带材料位于面罩本体的两侧,得到复合材料;
材料对折:将复合材料沿中线进行对折重叠;
脸部焊合:以对折线为起点,将对折后的复合材料进行圆辊热熔压合,形成脸部前端焊纹;
成品模切:将对折后的复合材料进行模切,得到成品口罩;
成品分离:将模切后的成品口罩与残料进行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材料复合”中包括:将外层面料、中间层面料和内层面料通过圆辊热熔压合成面罩本体材料,同时将耳带材料通过圆辊热熔压合在面罩本体材料内部,耳带材料位于面罩本体的两侧,并将鼻梁体材料通过圆辊热熔压合在位于外层面料内的面罩本体上,得到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在所述“成品模切”步骤中,耳带材料中耳孔处进行虚切加工,耳孔废料与耳带之间具有至少两个易撕连接点。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层材料为喷熔无纺布,所述内层材料和外层材料为纺粘无纺布,所述鼻梁体材料为超柔弹性材料,所述耳带材料为可热熔压合的弹性材料。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如下:本发明一种口罩及口罩生产工艺,其中所述口罩生产工艺中,所述外层面料、中间层面料和内层面料通过热熔压合粘结成一体形成面罩本体,在形成面罩本体的同时,将耳带材料通过热熔压合粘结于面罩本体内,且耳带材料位于面罩本体材料的两侧,并将鼻梁体材料通过圆辊热熔压合在位于外层面料内的面罩本体上。在本方案中,耳带材料通过圆辊热熔压合的方式粘结在口罩本体内,替代了传统的平压平超声波点焊的作业方式,提高了耳带与面罩本体的粘结效率,进而大幅度提高口罩的生产效率,增加生产者的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种口罩的斜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种口罩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种口罩的对折重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种口罩生产工艺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种口罩生产工艺的生产过程中口罩的状态变化示意图之一;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种口罩生产工艺的生产过程中口罩的状态变化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0、面罩本体;
200、耳带;210、耳孔废料;220、一撕连接点;
310、鼻梁条;
400、脸部前端焊纹;
500、面罩本体材料;
600、耳带材料;
700、圆状压纹;
800、鼻梁体材料;
900、对折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口罩,口罩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防护,可有效阻挡灰尘、细菌和病毒体进入使用者的口鼻中,起到日常保护的作用。具体的,所述口罩包括面罩本体100和耳带200,所述面罩本体100包括外层面料、中间层面料和内层面料,所述面罩本体100的两侧设置有耳带200,所述耳带200通过热熔压合粘结于面罩本体100内,且耳带200上具有耳孔,所述内层面料、中间层面料、外层面料和耳带200通过热熔压合粘结成一体。所述面罩本体100作为口罩的主体结构,面罩直接罩设在使用者的脸部,可遮挡住使用者的口鼻。具体的,面罩本体100的内层面料直接与使用者脸部接触,外层面料朝向外部,中层面料起到主要的灰尘、细菌和病毒体的阻隔过滤作用。所述耳带200主要作为使用者的佩戴固定结构,耳带200上的耳孔与使用者的双耳配合,使得口罩牢牢固定在使用者的脸部,防止口罩脱落,以保证防护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口罩本体由外层面料、中间层面料和内层面料三层组成,并且三层面料通过圆辊热熔压合进行粘结,圆辊热熔压合的粘结方式能够一次性将三层面料粘结成一体,效率高,适用于流水线式加工生产。此外,所述耳带200采用弹性无纺布等能够与面罩本体材料进行热熔压合的材料,而非传统的氨纶丝材料,所述耳带200通过热熔压合粘结于面罩本体100内,具体耳带200通过热熔压合粘结于中间层面料和内层面料之间或者外层面料和中层面料之间,使得其能够在面罩本体100的三层材料进行圆辊热熔压合的同时,将耳带200粘结于面罩本体100的两侧,也就是说通过圆辊热熔压合,使得内层面料、耳带200、中间层面料和外层面料能够一次性粘结固定,而无需单独采用超声波平压平点焊的方式来进行耳带200的复合固定,耳带200的固定效率大大提升,使其能够大幅度提供面罩的生产效率,进而满足口罩的生产需求量,保证生产者的生产效益。
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口罩还包括鼻梁体,所述鼻梁体通过热熔压合粘结于面罩本体100上,且位于外层面料之内,所述鼻梁体包括两鼻梁条310,所述两鼻梁条310沿面罩本体100的中线对称分布,且两鼻梁条310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鼻梁体作为口罩与使用者鼻梁之间的贴合结构,在本发明口罩使用时,鼻梁体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在佩戴时,鼻梁正上方能够保证位于两鼻梁条310的间隔区域,能够防止鼻梁将整条的鼻梁体顶起,影响口罩在鼻梁处的贴合。而鼻梁体中的两鼻梁条310则能够自动与鼻梁贴合,使用方便,以防出现传统的口罩需按压软质金属鼻梁条310才能够进行贴合,使用者忘记按压或者按压不充分的问题,从而稳定有效的保证口罩的防护效果。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面罩本体100为立体式结构,面罩本体100上的中线上下边缘处具有呈八字形的脸部前端焊纹400,以便于立体口罩的生产。优选的,所述鼻梁体可根据生产需要选择设置在中层面料和外层面料之间、中层面料和内层面料之间或者内层面料的内面上,即不直接设置于外层面料外裸露即可。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层面料为熔喷无纺布,所述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均为纺粘无纺布,所述鼻梁体由为超柔弹性材料制成。熔喷无纺布的过滤效果好、效率高,因此适合作为面罩本体100的中间面料。纺粘无纺布的耐高温性能好、耐老化、抗紫外线、延伸率高、稳定性和透气性好。因此纺粘无纺布作为面罩本体100的内外层面料,在进行圆辊热熔压合时,能够保证口罩本体不发生损坏以及变形。鼻梁体由超柔弹性材料制成,才能够更好的保证鼻梁体与使用者鼻梁处更好的自动贴合,而无需手动进行按压,使用方便。优选的,所述超柔弹性材料为泡绵、弹性橡胶、乳胶或者硅胶、密封气囊。上述材料制作而成的鼻梁体,质地较软,能够在面罩本体100的拉动下直接与鼻梁两侧的面部进行贴合,并且以上超柔弹性材料均能够通过圆辊热熔压合粘结在中间层面料和外层面料之间。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组成鼻梁体的两鼻梁条310,初始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经圆辊热熔压合进行四周封边,即从口罩本体的外层面料向里层面料热压,随即变成截面形状底平、顶圆的镘头形,所以鼻梁体平面底部朝脸部,更贴合鼻梁,圆形顶部朝外,美观度更高。
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耳带200的耳孔内具有耳孔废料210,所述耳孔废料210与耳带200之间具有至少两个易撕连接点220。所述耳孔废料210的设计具有较大的使用意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进行耳罩成型模切时,现有的生产工艺均是将耳带200上耳孔位置处的材料模切去除,形成带有镂空耳孔的耳带200,而在本实施例中,耳孔处采用虚切工艺,使得耳孔废料210与耳带200不完全切断,耳孔废料210与耳带200之间形成易于撕断的连接点,即废料还留在耳孔处,在需要使用时,使用者手动将废料拆除掉,能够起到很好的识别作用,防止使用过的口罩被无良人士拾取,重新进行销售,提高口罩的使用安全性,更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且在生产口罩时,因耳孔废料210没有模切掉,而无需进行此处废料的吸附收集,能够进一步提高口罩的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4和图5,在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口罩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用于生产加工上述口罩,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200,材料复合:将外层面料、中间层面料和内层面料通过圆辊热熔压合成面罩本体材料500,同时将耳带材料600通过圆辊热熔压合在面罩本体材料500内部,耳带材料600位于面罩本体的两侧,得到复合材料;输送到辊模压合装置的堆叠材料,在经过辊模压合装置的上圆辊和下花辊之间时,上下辊体的温度被加热到预设温度,上下辊体在加压加热的情况下,上圆辊和下花辊之间相对旋转,对内层面料、中间层面料、耳带材料600和外层面料进行一次性的热熔压合,形成初步的复合材料,并且耳带材料600面罩本体材料500之间形成圆状压纹700。
S300,材料对折:将复合材料沿中线进行对折重叠;复合材料继续向前运动,使用现有的折叠装置,将复合材料对折使之重叠,因为生产的口罩为对称的结构,将复合材料进行折叠后,只需要在相应位置进行一次模切,便可以得到沿折叠中线对称的口罩,在旋转模切时,减小单个口罩模切在刀辊上的占用位置,以便于在规格一定的辊模上设置更多的刀刃,以便于提高加工效率,同时能够提高口罩的模切精度。
S400,脸部焊合:以对折线900为起点,将对折后的复合材料进行圆辊热熔压合,形成脸部前端焊纹,脸部前端焊纹沿成型面罩本体的对折线900上下分布呈八字形结构;在折叠后的复合材料上进行脸部焊合,使得相对折的两片材料的中间位置出现粘合,以便形成立体口罩。
S500,成品模切:将对折后的复合材料进行模切,得到成品口罩;复合材料运送到旋转模切装置处,模辊的作用下,沿着模辊上设置的刀纹进行切割,从而根据刀纹的形状,形成相应的成品口罩。
S600,成品分离:将模切后的成品口罩与残料进行分离,残料在残料收集机构的带动下与成品口罩分离,以便于成品口罩向封装机构运动,从而对成品口罩进行封装。
如图4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S200,“材料复合”中包括:将外层面料、中间层面料和内层面料通过圆辊热熔压合成面罩本体材料500,同时将耳带材料600通过圆辊热熔压合在面罩本体材料500内部,耳带材料600位于面罩本体的两侧,并将鼻梁体材料800通过圆辊热熔压合在位于外层面料内的面罩本体上,得到复合材料。在通过圆辊热熔压合将内层面料、中间层面料、耳带材料600和外层面料粘结的时候,同时将鼻梁体热熔压合在外层面料与中间材料面料之间,替代传统的使用超声波在软质金属鼻梁条四周的面罩本体上进行平压点焊,大大提高了鼻梁体的固定效率,进而大幅度提高口罩的生产效率。
如图4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还包括S100,材料输送:按照预设的各口罩组成材料,依次进行输送。以耳带设置于中间层面料和内层面料之间,且鼻梁体位于中层面料和外层面料之间为例。“材料输送”步骤具体可以为:依次输送外层面料、鼻梁体材料800、中间层面料、耳带材料600和内层面料,外层面料、鼻梁体材料800、中间层面料、耳带材料600和内层面料依次堆叠;将卷状的外层面料、中间层面料、内层面料、耳带材料600和鼻梁体材料800,可通过输送辊向辊模压合装置输送,通过合理布设上述各材料的输送顺序,使得各材料按照口罩复合的先后顺序以及所处位置进行堆叠,以便于后续直接对堆叠后的材料进行复合,提高作业效率。
在将鼻梁体材料800输送堆叠到口罩本体的外层面料与中间材料面料之间时,鼻梁体包括两鼻梁条,鼻梁条为小段条状结构可通过吸附转移装置,将其放置到外层面料与中间层面料之间的指定位置,以便于后续的复合出料。当然,当耳带设置于中间层面料和外层面料之间时,鼻梁体位于中间层面料和内层面料之间时,根据需要相应调整材料输送顺序即可。
请参阅图5和图6,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所述S500“成品模切”步骤中,耳带材料600中耳孔处进行虚切加工,耳孔废料与耳带之间具有至少两个易撕连接点。在本实施例中,只需在模辊的耳带刀纹处设置相应数量的缺口,可以使得耳孔废料与耳带在形成虚切断口,耳孔废料与耳带不完全切断,耳孔废料与耳带之间通过易于撕断的连接点连接,使得耳孔废料继续留在耳带的耳孔位置处,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手动将废料拆除掉,能够起到很好的识别作用,防止使用过的口罩被无良人士拾取,重新进行销售,提高口罩的使用安全性,更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且在生产口罩时,因耳孔废料没有模切掉,而无需进行此处废料的吸附收集,能够进一步提高口罩的生产效率。
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层材料为喷熔无纺布,所述内层材料和外层材料为纺粘无纺布,所述鼻梁体材料800为超柔弹性材料,所述耳带材料600为可热熔压合的弹性材料,如弹性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的过滤效果好、效率高,因此适合作为面罩本体的中间面料。纺粘无纺布的耐高温性能好、耐老化、抗紫外线、延伸率高、稳定性和透气性好。因此纺粘无纺布作为面罩本体的内外层面料,在进行圆辊热熔压合时,能够保证口罩本体不发生损坏以及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包括面罩本体和耳带,所述面罩本体包括外层面料、中间层面料和内层面料,所述面罩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耳带,所述耳带通过热熔压合粘结于面罩本体内,且耳带上具有耳孔,所述内层面料、中间层面料、外层面料和耳带通过热熔压合粘结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还包括鼻梁体,所述鼻梁体通过热熔压合粘结于面罩本体上,且位于外层面料之内,所述鼻梁体包括两鼻梁条,所述两鼻梁条沿面罩本体的中线对称分布,且两鼻梁条之间具有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面料为熔喷无纺布,所述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均为纺粘无纺布,所述鼻梁体由为超柔弹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柔弹性材料为泡绵、弹性橡胶、乳胶或者硅胶、密封气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带的材质为可热熔压合的弹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带的耳孔内具有耳孔废料,所述耳孔废料与耳带之间具有至少两个易撕连接点。
7.一种口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材料复合:将外层面料、中间层面料和内层面料通过圆辊热熔压合成面罩本体材料,同时将耳带材料通过圆辊热熔压合在面罩本体材料内部,耳带材料位于面罩本体的两侧,得到复合材料;
材料对折:将复合材料沿中线进行对折重叠;
脸部焊合:以对折线为起点,将对折后的复合材料进行圆辊热熔压合,形成脸部前端焊纹;
成品模切:将对折后的复合材料进行模切,得到成品口罩;
成品分离:将模切后的成品口罩与残料进行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复合”中包括:将外层面料、中间层面料和内层面料通过圆辊热熔压合成面罩本体材料,同时将耳带材料通过圆辊热熔压合在面罩本体材料内部,耳带材料位于面罩本体的两侧,并将鼻梁体材料通过圆辊热熔压合在位于外层面料内的面罩本体上,得到复合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品模切”步骤中,耳带材料中耳孔处进行虚切加工,耳孔废料与耳带之间具有至少两个易撕连接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材料为喷熔无纺布,所述内层材料和外层材料为纺粘无纺布,所述鼻梁体材料为超柔弹性材料,所述耳带材料为可热熔压合的弹性材料。
CN202010104895.9A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口罩及口罩生产工艺 Pending CN1113875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4895.9A CN111387586A (zh)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口罩及口罩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4895.9A CN111387586A (zh)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口罩及口罩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7586A true CN111387586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10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4895.9A Pending CN111387586A (zh)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口罩及口罩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8758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3242A (zh) * 2020-07-14 2020-10-09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强化贴合式口罩
CN111805928A (zh) * 2020-07-14 2020-10-23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强化贴合式口罩的制备工艺
CN111802729A (zh) * 2020-07-14 2020-10-23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强化与脸部贴合性的口罩的制备工艺
CN112075687A (zh) * 2020-09-07 2020-12-15 苏州乐天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生产的口罩及其生产工艺
CN115969123A (zh) * 2023-01-05 2023-04-18 广东必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容量大的抗菌防尘便捷式口罩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15838B1 (en) * 2002-06-14 2003-09-09 De-Sheng Tsai Mask
KR200351118Y1 (ko) * 2004-03-08 2004-05-22 라영길 마스크
CN1879912A (zh) * 2005-06-14 2006-12-20 株式会社瑞光 口罩以及耳挂片和口罩的制造方法
JP2007159796A (ja) * 2005-12-14 2007-06-28 Dht Corp マスク
TW200732013A (en) * 2006-02-17 2007-09-01 Ya-Jing Yang Gauze mask capable of adjusting size according to face shape
KR20090109815A (ko) * 2008-04-16 2009-10-21 강희봉 다용도 방진 마스크
US20120125343A1 (en) * 2010-11-22 2012-05-24 Kang Na Hsiung Enterprise Co., Ltd. Face mask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203416832U (zh) * 2013-07-12 2014-02-05 浙江川本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新型无纺布口罩
CN104585924A (zh) * 2015-01-14 2015-05-06 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 一种易于复合的多层复合口罩及其制作方法
CN204763521U (zh) * 2015-06-08 2015-11-18 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折叠口罩机
CN106074188A (zh) * 2016-08-17 2016-11-09 何俊杰 挂耳式提拉瘦脸水凝胶面膜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15838B1 (en) * 2002-06-14 2003-09-09 De-Sheng Tsai Mask
KR200351118Y1 (ko) * 2004-03-08 2004-05-22 라영길 마스크
CN1879912A (zh) * 2005-06-14 2006-12-20 株式会社瑞光 口罩以及耳挂片和口罩的制造方法
JP2007159796A (ja) * 2005-12-14 2007-06-28 Dht Corp マスク
TW200732013A (en) * 2006-02-17 2007-09-01 Ya-Jing Yang Gauze mask capable of adjusting size according to face shape
KR20090109815A (ko) * 2008-04-16 2009-10-21 강희봉 다용도 방진 마스크
US20120125343A1 (en) * 2010-11-22 2012-05-24 Kang Na Hsiung Enterprise Co., Ltd. Face mask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203416832U (zh) * 2013-07-12 2014-02-05 浙江川本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新型无纺布口罩
CN104585924A (zh) * 2015-01-14 2015-05-06 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 一种易于复合的多层复合口罩及其制作方法
CN204763521U (zh) * 2015-06-08 2015-11-18 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折叠口罩机
CN106074188A (zh) * 2016-08-17 2016-11-09 何俊杰 挂耳式提拉瘦脸水凝胶面膜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3242A (zh) * 2020-07-14 2020-10-09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强化贴合式口罩
CN111805928A (zh) * 2020-07-14 2020-10-23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强化贴合式口罩的制备工艺
CN111802729A (zh) * 2020-07-14 2020-10-23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强化与脸部贴合性的口罩的制备工艺
CN111743242B (zh) * 2020-07-14 2022-06-10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强化贴合式口罩
CN112075687A (zh) * 2020-09-07 2020-12-15 苏州乐天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生产的口罩及其生产工艺
CN115969123A (zh) * 2023-01-05 2023-04-18 广东必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容量大的抗菌防尘便捷式口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87586A (zh) 一种口罩及口罩生产工艺
TWI645883B (zh) 具展翼之口罩及其製造工序
TWI406685B (zh) Printed mask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11469464A (zh) 采用高速旋转模切机生产kn95口罩的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CN111150163A (zh) 一种口罩生产工艺及用于实施该工艺的装置
CN102028316A (zh) 平面口罩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
CN111387606A (zh) 无鼻梁防护口罩及其高速旋转模切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
CN111248520A (zh) 一种儿童医用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223227A (ja) プリーツ型衛生マスク
CN111165984A (zh) 一种一次性口罩的制备方法
CN111616456A (zh) 一种口罩机生产线
CN211747146U (zh) 无耳带口罩生产设备
CN212393918U (zh) 一种新式防护口罩
JP2004242905A (ja) 使い捨ての防じんマス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940122A (en) Mask with elastic non-woven fabric ear strap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12137201A (zh) 一种加固型防护口罩及其加工方法
CN212437383U (zh) 一种口罩
CN212574201U (zh) 医用口罩及医用口罩组
CN111493411A (zh) 一种防护口罩及其改进方法
TWM608224U (zh) 全版印刷平面口罩
CN112075687A (zh) 一种便于生产的口罩及其生产工艺
CN212242274U (zh) 一种kn95口罩生产用高速旋转模切机
CN216906933U (zh) 一种柠檬精油止吐口罩
CN111743244A (zh) 一种强化与脸部贴合性的口罩
CN111227384A (zh) 一种防护型口罩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