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1477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1477B
CN111381477B CN201911378145.4A CN201911378145A CN111381477B CN 111381477 B CN111381477 B CN 111381477B CN 201911378145 A CN201911378145 A CN 201911378145A CN 111381477 B CN111381477 B CN 1113814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secondary transfer
transfer roller
roller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81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81477A (zh
Inventor
松崎健太
相庭祥造
斋藤智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381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1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81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1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03G15/16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with means for conditioning the transfer element, e.g. clea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03G15/167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ias applied in the transfer nip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80Details relating to power supplies, circuits boards, electrical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6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174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plural rotations of recording member to produce multicoloured copy
    • G03G2215/0177Rotating set of developing uni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47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 G03G2215/1657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of transfer dru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图像形成装置。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承载构件7、转印辊8、供电构件9、电压源E2、检测手段32和用于调整转印电压的控制手段50。转印辊的周长是2K以及沿着转印辊的外周从供电部到转印部测量的距离k满足0.8K≦k≦1.2K。控制器控制电压源以使其满足0.7T≦t≦1.3T,其中2T是转印辊转一圈所需的时间,t是在设定模式的操作中电压源供应每一级别的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的时间。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诸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使用电子照相型方式或静电记录方式的打印装置或者具有其多个功能的多功能机器。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在使用电子照相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调色剂图像从诸如感光构件或中间转印构件之类的图像承载构件转印到诸如纸之类的记录材料,并且这种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由此形成图像作为印刷品。调色剂图像到记录材料上的转印常常通过向转印构件施加转印电压来执行,这形成与图像承载构件的外周面接触的转印部。此外,作为转印构件,常常使用作为辊状转印构件的转印辊。
已知的转印辊具有导电轴芯和在轴芯的外周上设置的外周层,离子导电剂分散在外周层中,由此提供适当的导电性。
已知使用离子导电剂的转印辊容易受到诸如环境温度之类的环境条件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JP-A-2-264278中所公开的,作为转印电压控制的ATVC控制(主动转印电压控制)是已知的,其中调整转印电压,使得最佳的转印电流流过转印辊,而不管转印辊的电阻的波动如何。即,基于当时生成的电压,以预定的电流值向转印辊施加恒定电流控制的电压,并且设定在转印期间提供恒定电压控制施加的转印电压。在ATVC控制中,在许多情况下,通过使用多级别电流值重复电压测量来取得电流-电压特性。此外,在ATVC控制中,为了减小在转印辊的圆周方向上的不均匀电阻的影响,基于当对于每一级施加预定电流的时间长于转印辊转动一整圈时电压的平均值来设定转印电压。此外,一般而言,ATVC控制在图像形成工作开始时在前旋转处理中执行。
此外,如上所述,对于使用离子导电剂的转印辊,其电阻容易受到诸如环境温度之类的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多个记录材料上连续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提供最佳转印电流的转印电压会由于诸如环境温度之类的环境改变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在连续图像形成期间提供最佳转印电流的转印电压,如上所述的ATVC控制可以在所谓的片材间处理中校正转印电压,该处理对应于在连续馈送的相邻记录材料之间。如果相邻片材之间的时间段太短以至于是不能确保转印辊一个或多个完整旋转的时间段,那么基于在多个片材间时段中检测到的电压的平均值来校正转印电压,由此减少在转印辊的圆周方向上的不均匀电阻的影响。如果试图在片材间时段内以多个级别进行检测,那么必须针对每个级别在多个片材间时段内执行检测,并且必须针对每个级别将与多个片材间时段内检测到的转印辊的一个完整旋转对应的检测结果求平均。
在此,一般而言,在作业开始时的前旋转处理中执行的ATVC控制被称为“正常ATVC控制”,而在片材间时段内执行的ATVC控制被称为“片材间ATVC控制”。
在此,在使用离子导电剂的转印辊中,通过施加转印电压,由于离子导电剂被偏置(极化)到外围层的外表面侧或轴向中心侧,电阻会随着通电时间而增大。并且,当增大转印电压的绝对值时,必须在输出电压超过功率容量之前根据电阻的增大来更换转印辊,以施加必要的转印电压。因此,离子导电剂的极化会是缩短转印辊寿命的因素。JP-A-2005-316200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方案,即,提供与转印辊的表面接触的供电辊,并且通过供电辊将转印电压施加到转印辊,由此抑制由于离子导电剂的极化导致的转印辊的电阻增大。
如上所述,通常在作业开始时的前旋转处理中执行正常ATVC控制。因此,通常,ATVC控制导致FCOT(第一复印输出时间)的延迟,FCOT是从输入图像形成开始指令到输出形成图像的第一记录材料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为了尽可能快地执行ATVC控制,在转印辊一个或多个完整旋转的时段中施加预定电流时,可以考虑多次重复检测电压,由此取得由线性函数公式表示的转印辊的电流-电压特性。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少在转印辊的圆周方向上的不均匀电阻的影响,检测时间也足够长以与辊的多于一个完整旋转对应,从而针对每个级别取得检测结果,因此,总共需要转印辊的多于两次旋转。此外,转印辊的电流-电压特性可以具有二次函数关系,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基于由从两个级别的检测结果获得的线性函数表示的电流-电压特性的转印电压设定值,那么电压会偏离最佳电压值。此外,高压变压器的输出可能偏置电压值的预测会偏离,并且可能无法准确地获得对转印电压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的限制器控制中的限制器电压值。因此,期望从三个或更多个级别的检测结果获得由二次函数或更高函数表达的电流-电压特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与转印辊的至少三次完整旋转对应的检测时间。
此外,对于片材间ATVC控制,在当片材间处理时间短时基于多个片材间处理中的检测结果的平均值来减小转印辊圆周方向上的电阻不均匀的影响的常规方法中,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充分减小在转印辊的圆周方向上的电阻不均匀的影响。此外,在这种常规方法中,当在片材间处理中执行多个级别的检测时,每个级别所需的片材间处理中的检测时间长。另一方面,能够延长片材间时段以减小在转印辊的圆周方向上的电阻不均匀的影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所需的检测时间也更长。在片材间ATVC控制中,通过将电压施加到转印辊,可能已经附着在图像承载构件上的片材之间的区域的调色剂(雾状调色剂)被主动吸引到转印辊。因此,如果片材间ATVC控制中的检测时间长,那么在一些情况下,由于雾状调色剂附着到转印辊,因此会促进在随后的图像形成期间在记录材料的背面上发生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缩短转印电压控制所需的时间的同时提高转印电压控制的精度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承载构件,被配置成携带调色剂图像;可旋转的转印辊,与所述图像承载构件接触以形成转印部,并且被配置成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构件转印到通过图像承载构件的记录材料上;导电构件,与所述转印辊的外周面接触以提供接触部;电压源,被配置成通过如下电流路径将电流供应给所述转印辊,该电流路径通过所述转印辊形成在所述图像承载构件和所述导电构件之间;检测器,被配置成检测在从所述电压源供应电流时的电压,或者检测在从所述电压源供应电压时的电流;以及控制器,被配置成在非图像转印时段中执行设定模式的操作,在该设定模式中,所述电压源供应一个或多个级别的预定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所述检测器检测在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被供应时的电压或电流,并且,基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在图像转印操作中由所述电压源施加的电压被设定,其中,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转印辊的旋转轴的截面中,所述导电构件满足0.8K≦k≦1.2K,其中2K是所述转印辊的周长,k是沿着所述转印辊的外周从所述供电部到所述转印部测得的距离,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压源以满足0.7T≦t≦1.3T,其中2T是所述转印辊转一圈所需的时间,t是在设定模式的操作中所述电压源供应每一级别的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的时间。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与二次转印相关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在其中未设置供电辊的结构中的二次转印部的电气路径的示意图。
图4是在其中设置有供电辊的结构中的二次转印部的电气路径的示意图。
图5是解释二次转印电流和转印效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6是示出正常ATVC控制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通过ATVC控制获得的电流-电压特性的曲线图。
图8的部分(a)和(b)是示出在连续图像形成操作期间二次转印电流的改变的示例的曲线图。
图9是示出片材间ATVC控制的处理的概况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
[实施例1]
1.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布置和操作
图1是这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示意性截面图。这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是串联型多功能机(其具有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的功能),其采用可以使用电子照相类型处理形成全色图像的中间转印系统。
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分别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Bk)图像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站)UY、UM、UC和UBk。四个图像形成单元UY、UM、UC和UBk沿着中间转印带7的表面的移动方向以规则的间隔布置成一行,这将在下文中描述。对于每个图像形成单元UY、UM、UC、UBk中具有相同或对应结构或功能的元件,可以省略参考字符末尾的后缀Y、M、C、Bk,这意味着本描述适用于不同颜色的所有元件。在这个实施例中,图像形成部U包括感光鼓1、带电辊2、曝光设备3、显影设备4、一次转印辊5、鼓清洁设备6等,这些将在下面描述。
作为第一图像承载构件的鼓型(圆筒形)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感光鼓1被驱动以便以预定圆周速度在图中箭头R1的方向(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旋转的感光鼓1的表面被作为带电手段的辊状带电构件的带电辊2均匀地带电至具有预定极性(在这个实施例中为负极性)的预定电位。在带电处理中,通过带电电源(未示出)将预定的带电电压(带电偏压)施加到带电辊2。被带电的感光鼓1的表面通过作为曝光手段的曝光设备3根据图像信息被扫描并暴露于图像光,从而在感光鼓1上形成静电图像(静电潜像)。在这个实施例中,曝光设备3是沿着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旋转轴方向)偏转根据图像信息被调制的激光束的激光扫描仪设备。
在感光鼓1上形成的静电图像通过由作为显影手段的显影设备4供应的调色剂而显影(可视化),从而在感光鼓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在这个实施例中,显影设备4是使用主要包含调色剂(非磁性调色剂颗粒)和载体(磁性载体颗粒)的二组分显影剂的二组分显影型显影类型设备。显影设备4通过作为可旋转的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显影套筒将显影剂供送给面对感光鼓1的部分(显影部分)。并且,通过将预定的显影电压(显影偏压)施加到显影套筒,与静电图像对应地,调色剂从显影套筒上的显影剂转印到感光鼓1。在这个实施例中,在显影处理期间,通过显影电源将叠加有负的DC电压分量和AC电压分量的显影电压施加到显影套筒。此外,在这个示例中,带电的调色剂附着到具有与感光鼓1的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在这个实施例中为负极性)的部分,即,附着到感光鼓1上的暴露部分(图像部分),其中在均匀带电之后通过按图像曝光来降低电位的绝对值(反向显影方式)。在这个实施例中,调色剂的正常带电极性为负,这是显影期间调色剂的带电极性。显影设备4Y、4M、4C和4Bk分别包含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调色剂。
设置作为第二图像承载构件的中间转印带7(其是由环形带构成的中间转印构件)以便面对四个感光鼓1Y、1M、1C和1Bk。中间转印带7缠绕在多个张紧辊(支撑辊)、驱动辊11、第一、第二和第三惰辊12、13、14和张紧辊15上,并通过张力而被拉伸。在这个实施例中,驱动辊11还用作二次转印对辊,该二次转印对辊是二次转印辊8的对向构件(对向电极),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通过驱动辊(二次转印对辊)11旋转,驱动力被传输到中间转印带7,并且中间转印带7在图中箭头R2的方向(逆时针方向)上以预定速度在预定方向上旋转(圆周移动)。在这个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处理速度(与中间转印带7的圆周速度对应)为320毫米/秒。在中间转印带7的内周表面侧,与作为一次转印手段的辊状的一次转印构件的每个感光鼓1对应地设置一次转印辊5。一次转印辊5通过中间转印带7被压向感光鼓1以形成一次转印部(一次转印压合部)N1,其中感光鼓1和中间转印带7彼此接触。如上所述,通过一次转印辊5的作用,在感光鼓1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一次转印部N1内的旋转的中间转印带7上。在一次转印处理期间,通过一次转印电源E1,向一次转印辊5供应一次转印电压(一次转印偏压),该电压是具有与调色剂的正常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在这个实施例中为正极性)的DC电压。例如,当形成全色图像时,在相应感光鼓1上形成的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被顺序地一次转印,从而在一次转印部N1中叠加在中间转印带7上。
在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面侧,在与兼用作驱动辊的二次转印对辊11相对的位置上,部署作为二次转印手段的二次转印辊8(其是辊状的二次转印构件)。二次转印辊8通过中间转印带7压向二次转印对辊11,并且中间转印带7和二次转印辊8彼此接触的二次转印部N2(二次转印压合部)被形成。如上所述,通过二次转印辊8在二次转印部N2中的作用,在中间转印带7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夹在中间转印带7和二次转印辊之间并馈送的诸如纸之类的记录材料(转印材料,片材)P上。在二次转印处理期间,通过二次转印电源E2,向二次转印辊8供应二次转印电压(二次转印偏压),该电压是具有与调色剂的正常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在这个实施例中为正极性)的DC电压。从诸如记录材料盒之类的记录材料容纳部(未示出)馈送记录材料P,并且通过馈送辊(未示出)等将记录材料P馈送到对齐辊对21。然后,通过对齐辊对21在与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图像相同的定时将这个记录材料P馈送到二次转印部N2。在此,除了纸之外,记录材料P还可以是诸如OHP片的塑料片材、由诸如防水纸之类的树脂制成的合成纸或布材料。
其上已经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被馈送到作为定影手段的定影设备(未示出)。在定影设备中,例如,在定影辊和加压辊之间的定影部分(定影压合部)处夹持并馈送记录材料P的处理中,通过按压和加热携带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调色剂图像被定影(熔融或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在其上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被排出(输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组件的外部。
此外,在一次转印其间残留在感光鼓1上而未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一次未转印的残留调色剂)从感光鼓1中移除,并由作为感光构件清洁手段的鼓清洁设备6收集。此外,在面对张紧辊15的位置处,在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面侧,设置带清洁设备16作为中间转印构件清洁设备。在二次转印期间没有被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的残留在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二次未转印残留调色剂)或附着到中间转印带7的纸粉从中间转印带7上被移除并收集。
在此,在这个示例中,在每个图像形成部U中,作为作用在感光鼓1上的处理手段,感光鼓1、带电辊2、显影设备4和鼓清洁设备6构成处理盒,它可以作为单元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组件或从其上拆卸。
2.二次转印部的结构
图2是这个实施例中的二次转印部N2附近的结构的示意图。在这个实施例中,中间转印带7被夹在二次转印对辊11和二次转印辊8之间,并且作为能够将电荷供应给二次转印辊8的电源构件(导电构件,导电辊)的供电辊9与二次转印辊8的外周面接触。并且,二次转印电压通过供电辊9施加到二次转印辊8。中间转印带7和二次转印辊8之间的接触部是二次转印部N2。此外,二次转印辊8和供电辊9之间的接触部是馈电部(馈电压合部)N3。在此,二次转印部N2和供电部N3的位置分别由二次转印辊8和供电辊9的圆周方向(旋转方向)上的中心位置表示。
二次转印辊(转印构件,转印转子)8包括导电轴芯(芯材,芯金属)8a和在轴芯8a的外周上形成的弹性层(外周层)8b。在这个实施例中,轴芯8a是由诸如不锈钢之类的金属制成的柱状构件,该金属是导电材料。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弹性层8b由海绵状或固体弹性材料形成。可旋转的二次转印辊8的这个示例包括具有离子导电性的层,形成与图像承载构件接触的转印部,并且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构件被转印到通过该转印部的记录材料。在这个实施例中,弹性层8b的厚度为大约4mm,并且二次转印辊8的总直径(辊直径)为大约20mm。作为构成弹性层8b的弹性材料,可以使用诸如N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和EPDM(乙丙橡胶)之类的弹性体以及其它合成树脂。将诸如金属络合物之类的弹性导电材料(离子导电剂)添加到构成弹性层8b的弹性材料,并提供适当的导电性(半导电性)。在此,作为离子导电剂,可以将诸如表氯醇橡胶之类的半导体聚合物与弹性层8b的基材混炼,或者可以组合使用半导体聚合物和金属络合物。此外,诸如碳或金属氧化物之类的导电性导电剂(电子导电剂)和离子导电剂可以分散在弹性层8b的材料中。简而言之,如果二次转印辊8的外周层包含离子导电剂,那么就足够了。
二次转印对辊11包括由诸如EPDM之类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层11b,以及支撑弹性层11b的金属轴芯(芯材料,芯棒)11a。在这个实施例中,弹性层11b的厚度为约0.5毫米,并且二次转印对辊11的总直径(辊直径)为约16毫米。向构成弹性层11b的材料添加与上述导电剂相似的离子导电剂和诸如碳之类的电子导电剂,从而提供适当的导电性。此外,弹性层11b的硬度优选地为70°(例如,使用Asker C型测量仪测量测定)。二次转印对辊11被电接地(连接到地)。
供电辊(供电构件,供电可旋转构件)9是金属辊,其被形成为辊状,并以诸如SUM或SUS之类的金属作为导体。在这个实施例中,供电辊9的直径(辊直径)为约8毫米。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在与二次转印辊8的弹性层8b的表面(外周面)接触的状态下,随着二次转印辊8旋转,供电辊9被驱动旋转。在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将辊状构件用作供电构件,但是例如也可以使用刷状构件或垫状构件。
如图2中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设有二次转印电源E2作为向二次转印辊8供应电力(电流或电压)的电源(高压电源)。二次转印电源E2通过供电辊9向二次转印辊8施加二次转印电压,该二次转印电压是具有与调色剂的正常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在这个实施例中为正极性)的DC电压,以形成实现图像在二次转印部N2上的二次转印的电场。在这个实施例中,二次转印电源E2是恒压电源。电压控制电路30连接到二次转印电源E2。电压控制电路30在控制器50的控制下控制二次转印电源E2通过供电辊9施加到二次转印辊8的电压。电压控制电路30设有作为电流检测手段的电流检测电路31和作为电压检测手段的电压检测电路32。
在电压控制电路30中,可以在恒定电流下控制由二次转印电源E2通过供电辊9施加到二次转印辊8的电压。即,在电压控制电路30中,当二次转印电源E2通过供电辊9向二次转印辊8施加电压时,电流检测电路31检测流过二次转印电源E2(即,供电辊9、二次转印辊8或二次转印部N2)的电流。并且,电压控制电路30可以通过控制二次转印电源E2的输出以使得由电流检测电路31检测到的电流接近目标值(在目标值处基本恒定)来执行恒定电流控制。此外,在电压控制电路30中,可以在恒定电压下控制由二次转印电源E2通过供电辊9施加到二次转印辊8的电压。即,在电压控制电路30中,当二次转印电源E2通过供电辊9将电压施加到二次转印辊8时,由二次转印电源E2输出的电压由电压检测电路32检测。并且,电压控制电路30可以通过控制二次转印电源E2的输出以使得由电压检测电路32检测到的电压接近目标值(在目标值处基本恒定)来执行上述恒定电压控制。
3.供电辊的动作
图3是示意性截面视图(沿着基本上垂直于二次转印辊8的旋转轴的平面截取),其图示了在电压施加到二次转印辊8的轴芯8a的结构中电荷向二次转印部N2的移动,这与这个实施例不同。利用这种结构,当关注在二次转印辊8的圆周方向上的某个位置处的弹性层8b时,施加到该位置的电场总是朝向相同方向。因此,在这个结构中,在二次转印辊8的弹性层8b中产生离子导电剂的极化,其结果是二次转印辊8的电阻随着二次转印辊8的使用而增大。
相反,图4是示意性截面视图(沿着基本上垂直于二次转印辊8的旋转轴的平面截取的截面),其解释在这个实施例中电荷从供电辊9向二次转印部N2的移动。在这个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是这样的:从供电辊9供应的电荷通过二次转印辊8的轴芯8a到达二次转印部N2。利用从供电辊9供应的电荷不通过二次转印辊8的轴芯8a而到达二次转印部N2的结构,不能抑制归因于二次转印辊8的弹性层8b中离子导电剂的极化的二次转印辊8的电阻增大。在这个实施例中,二次转印对辊11和供电辊9彼此面对,并且二次转印辊8介于它们之间。换句话说,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基本上垂直于二次转印辊8的旋转轴的截面中,二次转印部N2和供电部N3布置在相对于二次转印辊8的旋转中心相差大约180度的相位中。由此,当关注在二次转印辊8的圆周方向上的某个点处的弹性层8b时,每次二次转印辊8旋转半圈时,施加于该点的电场的方向反转。因此,可以抑制二次转印辊8的弹性层8b中的离子导电剂的极化,从而可以抑制二次转印辊8的电阻的增大。在此,在下文中,将关于这个实施例中的常规ATVC控制来更详细地描述供电辊9的位置。
4.控制系统
图2是示出这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系统的示意性控制框图。在这个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设有作为控制手段的控制部(控制器)50。控制器50包括作为用于执行算术处理的中心元件的且作为算术控制手段的CPU 51以及作为存储手段的诸如ROM和RAM之类的存储器(存储介质)52。ROM存储控制程序、预先获得的数据表,而作为可重写存储器的RAM存储输入到控制器50的信息、检测到的信息、计算结果等。CPU 51以及诸如ROM和RAM之类的存储器52可以相对于彼此传送和读取数据。
在这个示例中,用于在控制器50的控制下控制由二次转印电源E2施加到二次转印辊8的电压的电压控制电路30连接到控制器50。此外,操作部60连接到控制器50。操作部60包括:作为用于向诸如用户和服务人员之类的操作者显示信息的显示手段的显示器;作为操作者向控制器50输入诸如各种设定之类的信息的输入手段的输入部分。此外,连接到控制器50的还有作为用于检测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或外部的温度和湿度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环境信息的环境检测手段的环境传感器40。在这个实施例中,环境传感器(温度/湿度传感器)40检测图像形成装置100内部(机器内部)的湿气量和图像形成装置100外部(机器外部)的温度以确定装置内部的相对湿度。指示出环境传感器40的检测结果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到控制器50。
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读取设备(未示出)或诸如个人计算机之类的外部设备(未示出)向控制器50输入图像形成信号(图像数据、控制命令)等。根据图像形成信号,控制器50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每个部分以执行顺序操作并执行图像形成操作。
在此,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由一个开始指令开始并且是用于在单个或多个记录材料P上形成并输出图像的一系列操作的作业(打印操作)。一般而言,作业包括图像形成处理、前旋转处理、在多个记录材料P上形成图像时的片材间处理以及后旋转处理。在图像形成操作期间(图像形成时段),图像形成处理执行要在记录材料P上输出的静电图像形成、调色剂图像形成、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和图像的二次转印。更具体而言,图像形成的定时取决于执行这些静电图像形成操作、调色剂图像形成、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和二次转印步骤的位置而不同。在从输入开始指令到实际图像形成开始为止执行图像形成处理前的准备操作期间的时段中执行前旋转处理。片材间处理是当在多个记录材料P上连续执行图像形成(连续图像形成)时与记录材料P和下一个记录材料P之间对应的时段。后旋转处理是在图像形成处理之后执行组织操作(准备操作)的时段中执行的。非图像形成时段是除图像形成时段之外的时段,并且包括前旋转处理、片材间处理、后旋转处理以及当图像形成装置100被开启或从睡眠状态返回时作为准备操作的多次前旋转处理。
5.正常ATVC控制
如上所述,已知使用离子导电剂的二次转印辊8容易受到诸如环境温度之类的环境的影响。如图5中所示,二次转印部N2中的转印效率(在中间转印带7上携带的调色剂中的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的调色剂的比率)一般在某个二次转印电流值处表现出峰值(白圈点)。当二次转印辊8的电阻波动并因此使得二次转印电流值偏离峰值转印效率(黑点)时,转印效率降低,因此,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的图像的质量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当执行转印电压控制(调整操作)时,将执行正常ATVC控制(转印电压设定模式)。在正常ATVC控制中,根据转印效率示出峰值的二次转印电流值的目标值,确定二次转印期间二次转印电压的电压值,以使得在记录材料P插入在二次转印部N2中的状态下具有目标值的二次转印电流流动。在此,更具体而言,二次转印时段是记录材料P穿过二次转印部N2的时段。
即,当在二次转印部N2中没有调色剂图像或记录材料P时,在二次转印辊8和中间转印带7彼此接触的状态下,预定的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从二次转印电源E2通过供电辊9施加到二次转印辊8。并且,检测当施加预定测试电流时的电压或当施加预定测试电压时的电流,取得作为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的电流-电压特性。由此,取得关于二次转印部N2(在这个实施例中主要是二次转印辊8)的电阻的信息。特别地,在这个实施例中,在恒定电流控制下施加预定的测试电流,检测此时生成的电压。此外,基于取得的电流-电压特性,确定作为与目标值It对应的电压值的二次转印部部分电压Vb。并且,将通过将确定的二次转印部电压Vb与预设的记录材料部分电压Vp相加而获得的电压值Vt=Vb+Vp确定为在二次转印期间要通过恒定电压控制经供电辊9施加到二次转印辊8的二次转印电压的电压值。通常,ATVC控制在作业开始时的前旋转处理中执行。此外,取决于记录材料P的种类(基重、材料等)和环境(在这个实施例中为温度和湿度)预先设定目标值It和记录材料部分电压Vp。在此,在这个实施例中,二次转印电源E2的最大输出(可以施加的电压的最大绝对值)Vm1被设定为6500[V]。
在此,二次转印辊8使用弹性材料作为弹性层8b,并且电阻在圆周方向上不均匀。因此,如图3所示,在将电压施加到二次转印辊8的轴芯8a的结构的情况下,测试电压或测试电流在二次转印辊8的一个或多个完整旋转中被施加,并且必须基于平均值来确定最佳二次转印电压设定。这是因为,在图3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电流路径仅通过二次转印辊8的半径,因此,除非确保二次转印辊8的一个或多个完整旋转所需的检测时间,否则不能充分确定二次转印辊8的电阻不均匀。在图3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确保二次转印辊8的一个或多个完整旋转所需的检测时间,可以在减小在二次转印辊8的圆周方向上不均匀电阻的影响的情况下准确地获得二次转印电压的设定值。
但是,如上面所提到的,正常ATVC控制造成FCOT延迟。为了尽可能快地执行正常ATVC控制,可以想到基于二次转印辊8的电流-电压特性来获得二次转印电压的设定值,该电流-电压特性由从两个级别的检测结果获得的线性函数等式表达。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小在二次转印辊8的圆周方向上的电阻不均匀的影响,需要等于或大于二次转印辊8的一整圈的时间段以便获得针对每个级别的检测结果,因此,总体上需要二次转印辊8的两整圈或更多整圈的检测时间。此外,二次转印辊8的电流-电压特性可以具有二次函数关系,因此,即使使用基于由从两级别检测结果获得的线性函数等式表示的电流-电压特性的二次转印电压的设定值,也存在偏离最佳电压值的情况。此外,高压变压器的输出可能偏置值的预测会偏离,其结果是无法准确地获得对二次转印电压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的限制器控制中的限制器电压值。因此,期望从三个或更多个级别的检测结果获得由二次函数或更高函数表达的电流-电压特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二次转印辊8的至少三个完整旋转的检测时间段。
相反,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被构成为通过供电辊9向二次转印辊8施加二次转印电压。并且,在这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从供电辊9供应的电荷经由二次转印辊8的轴芯8a到达二次转印部N2。在这个结构中,由于使用了穿过二次转印辊8的直径的电流路径,因此,在小于二次转印辊8的一个完整旋转的检测时间内,可以充分地取得二次转印辊8的电阻不均匀。
更具体而言,优选地,供电辊9部署在以下描述的位置处。即,在基本上垂直于二次转印辊8的旋转轴的截面中,二次转印辊8的周长(外周距离)为2K,并且经由二次转印辊8的外周从供电部N3到二次转印部N2的距离为k。优选地满足以下不等式(1)。
0.8K≦k≦1.2K....(1)
即,优选地将供电辊9放置在满足上述要求的位置。
如上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在二次转印辊8介于其间的情况下二次转印对辊11和供电辊9彼此相对(更具体而言,它们布置在满足上述不等式(1)的范围内)。换句话说,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基本垂直于二次转印辊8的旋转轴的截面中,二次转印部N2和供电部N3相对于二次转印辊8的旋转中心以大约180度的相位差布置(更具体而言,布置在满足上式(1)的范围内)。
由此,在正常ATVC控制中,利用小于二次转印辊8的一个完整旋转(典型地大约半圈(约1/2圈))的检测时间来取得对于每个级别的检测结果,可以充分减小二次转印辊8的圆周方向上不均匀电阻的影响。因此,尤其是在获得3个级别或更多级别的检测结果时,或者即使在获得2个级别或更少级别的检测结果时,也可以缩短总检测时间。换句话说,如果总检测时间相同,那么可以取得更多级别的检测结果。
更具体而言,优选地小于二次转印辊8的一个完整旋转的时间如下。即,二次转印辊8的一个完整旋转的时间是2T,并且将每级别的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供应给二次转印辊8的时间(检测时间)是t。此时,优选地满足以下的不等式(2)。
0.7T≦t≦1.3T....(2)
此外,还优选地满足以下的不等式(3)。
0.9T≦t≦1.1T....(3)
在此,将每级别的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施加到二次转印辊8的时间段(检测时间)t更具体地设定为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值升高到并稳定在适于电压或电流采样的级别的时间段。在这个检测时间t期间,允许预定的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的值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等在误差范围内变化。
在这个实施例中,用于取得每个级别的检测结果的检测时间是与二次转印辊8的大约1/2个完整旋转对应的时间(更具体而言,满足以上表达式(3)的时间)。即使利用这种短的检测时间,根据这个实施例,也可以充分减小二次转印辊8的圆周方向上的不均匀电阻的影响。
接下来,将进一步描述这个实施例中的正常ATVC控制的操作。
图6是示出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正常ATVC控制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接收到作业开始指令后,控制器50在记录材料P到达二次转印部N2之前的前旋转处理中开始正常ATVC控制(S101)。接下来,控制器50通过环境传感器40取得对机器内部相对湿度的检测结果(S102)。在此,在这个实施例中,控制器50基于机器中的水分量(更具体而言,显影设备4上的水分量)和机器外部的温度来通过环境传感器40计算机器内部的相对湿度。接下来,控制器50基于机器中的相对湿度的检测结果以及作业开始时操作者对记录材料P的类型的设定结果来确定正常ATVC控制下的测试电流的值(S103)。在这个实施例中,如表1中所示,根据为每种类型的记录材料P设定的环境(相对湿度)类别针对全色模式和黑色单色模式中的每一个的二次转印电流值的目标值It的信息被预先设定并存储在存储器(ROM)52中。作为示例,表1示出了关于普通纸的目标值It的信息,并且在这个实施例中,为单面打印和双面打印中的每一个设定目标值It。在此,基于诸如普通纸、厚纸、薄纸、光面纸、铜版纸和压纹纸之类的一般特性,记录材料P的类型包括可以区分记录材料P的任何信息,诸如属性、制造商、品牌、产品编号、基重、厚度、尺寸等。此外,当操作者未指定记录材料P的类型时,控制器50可以确定使用标准记录材料P(例如,普通纸)。在这个实施例中,控制器50确定测试电流I1至I3以使目标值It落在测试电流I1至I3的范围内,这将在下文中描述。
表格1
接下来,控制器50基于电流检测电路31的检测结果利用恒定电流控制通过供电辊9将来自二次转印电源E2的电压施加到二次转印辊8,从而使预定的第一测试电流(目标电流)I1流动(S104)。此外,基于电压检测电路32的检测结果,控制器50获得此时生成的电压值的平均值V1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器(RAM)52中(S105)。在这个实施例中,此时,为了获得每个级别的检测结果,在小于二次转印辊8的一个完整旋转的检测时间内施加测试电流,并且对电压值进行检测和平均。在此,电压值的平均值可以是在小于二次转印辊8的一个完整旋转的检测时间内以预定间隔采样的值的平均值。
接下来,基于电流检测电路31的检测结果,控制器50通过恒定电流控制通过供电辊9将来自二次转印电源E2的电压施加到二次转印辊8,从而使预定的第二测试电流I2(>I1)流动(S106)。此外,基于电压检测电路32的检测结果,控制器50获得此时生成的电压值的平均值V2,并将结果存储在存储器(RAM)52中(S107)。
接下来,基于电流检测电路31的检测结果,控制器50通过恒定电流控制通过供电辊9将来自二次转印电源E2的电压施加到二次转印辊8,从而使预定的第三测试电流I3(>I2)流动(S108)。此外,基于电压检测电路32的检测结果,控制器50获得此时生成的电压值的平均值V3,并将结果存储在存储器(RAM)52中(S109)。
接下来,基于取得的I1、I2、I3、V1、V2、V3,控制器50获得与目标值It对应的二次转印部部分电压Vb,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器(RAM)52中(S110)。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控制器50通过二次函数表达式来近似获得的I1、I2、I3、V1、V2和V3之间的关系(电流-电压特性),然后,控制器50将目标值It应用于所获得的二次函数表达式,以获得与目标值It对应的二次转印部部分电压Vb,并将结果存储在存储器(RAM)52中。在此,根据取得的三级别电流和电压检测结果获得由二次函数表达的电流-电压特性的方法是任意的,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最小二乘法来获得的。并且,控制器50将记录材料部分电压Vp与获得的二次转印部部分电压Vb相加,以确定二次转印期间通过恒定电压控制施加的二次转印电压(目标电压)Vt的设定值(S111)。根据记录材料P的类型和环境条件等来预设记录材料部分电压Vp信息,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器(ROM)52中。确定的二次转印电压设定值Vt作为备份值存储在存储器(RAM)52中,并且用作在开始图像形成时通过恒定电压控制施加的二次转印电压设定值。此后,控制器50完成正常ATVC控制(S112)。
在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在正常ATVC控制中,基于三个级别的检测结果,使用二次函数等式来确定二次转印电压的设定值,但是不限于这个示例。作为另一个示例,从优先缩短检测时间的观点出发,可以基于两个级别的检测结果使用线性表达式来确定二次转印电压的设定值。此外,从优先提高二次转印辊8的电流-电压特性的检测精度的观点出发,可以基于四个级别或更多级别的检测结果使用二次函数表达式来获得二次转印电压的设定值。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基于10个级别或更少级别的检测结果,可以以足够的精度获得电流-电压特性。
如上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检测单元31和32,检测单元31和32检测在将电流供应到转印辊8时的电压或在将电压供应到转印辊8时的电流。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控制器50,该控制器50在非图像形成时段期间通过供电构件9从电源E2向转印辊8供应一个或多个级别的预定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并且当供应用于执行调整操作的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时,基于检测手段31和32的检测结果来调整用于图像转印的转印电压设定。并且,当转印辊8的周长是2K并且沿着转印辊8的外周从供电部N3到转印部N2的距离是k时,在基本上垂直于转印辊8的旋转轴的截面中,供电辊9部署在满足以下不等式的位置处:0.8K≦k≦1.2K。此外,在控制器50的调整操作中,用于将每级别的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供应给转印辊8的时间小于转印辊8进行一个完整旋转所花费的时间。即,在控制器50的调整操作中,当转印辊8进行一个完整旋转所需的时间为2T时,用于将每级别的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供应给转印辊8的时间t满足0.7T≦t≦1.3T。此外,优选地,在控制器50的调整操作中,用于将每级别的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供应给转印辊8的时间t满足0.9T≦t≦1.1T。在这个实施例中,控制器50在从图像形成开始指令的输入到图像形成的开始的时段期间执行调整操作,并且在调整操作中将三个级别或更多级别中每一个级别的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供应给转印辊8。
根据这个实施例,在正常ATVC控制中取得每个级别的检测结果所需的时间可以被设定为小于二次转印辊8一个完整旋转的时间。因此,根据这个实施例,可以缩短正常ATVC控制中的总检测时间,或者如果总检测时间相等,那么可以增大在该时间期间施加的测试电压或测试电流级别的数量。在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处理速度(与中间转印带7的圆周速度对应)为320毫米/秒。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二次转印辊8的大约1/2完整旋转所需的时间大约是0.1毫秒。即,根据这个实施例,例如,能够根据三个或更多个级别的检测结果获得由二次函数表达的电流-电压特性,并且以高精度将二次转印电压设定为最佳电压值,同时抑制FCOT延迟。此外,可以提高从高压变压器输出的偏压值的预测精度,并且可以以高精度获得对二次转印电压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的限制器控制中的限制器电压值。即,根据这个实施例,在相同转印电压控制精度的情况下,能够缩短转印电压控制时间,或者,在相同控制时间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转印电压控制精度。
[实施例2]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这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结构和操作与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结构和操作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简化,具有与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同或对应功能或结构的元件由与实施例1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实施例1中,执行在前旋转处理中执行的正常ATVC控制,但是在这个实施例中,执行在片材间时段中执行的片材间ATVC控制。
在此,将描述在连续图像形成期间对二次转印辊8的影响,在连续图像形成中,执行在多个记录材料P上的连续图像形成。在连续图像形成作业中,在从记录材料容器(诸如记录材料盒)顺序地馈送的记录材料P上顺序地形成并输出图像。当执行连续图像形成时,在作业开始时的前旋转处理中,执行在实施例1中描述的正常ATVC控制,并且确定二次转印时(当记录材料P通过二次转印部N2时)的二次转印电压的电压值。并且,在连续图像形成期间,在前旋转处理中确定的二次转印电压的电压值通常用于通过二次转印部N2的多个记录材料P。
此外,在连续图像形成期间,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壳体内部的温度由于定影设备(未示出)等生成的热而升高。此外,由二次转印辊8的轴芯8a与轴承构件(未示出)直接的滑动而生成摩擦热。因此,在连续图像形成期间,二次转印辊8的温度随着时间升高,并且电流-电压特性改变,并且特别地,弹性层8b的电阻改变。此外,二次转印辊8的电阻也可以由于湿度的改变、由于连续使用而导致的二次转印辊8的表面上的污染等而改变。
因此,如果在连续图像形成期间二次转印电压的设定值恒定,那么由于二次转印辊8的电阻的改变,二次转印电流会偏离目标值It。如图8的部分(a)和(b)中所示。在图8的部分(a)和(b)所示的示例中,由于在连续图像形成期间的温度升高,因此二次转印辊8的电阻减小,使得二次转印期间针对第五记录材料P的二次转印电流比目标值It大ΔI。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二次转印电流偏离峰值转印效率(图3中的黑点),那么转印效率降低,并且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的图像的质量会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在连续图像形成期间,在预定定时处的片材间处理中执行片材间ATVC控制,以校正二次转印电压设定。此时,如图3所示,在对二次转印辊8的轴芯8a施加电压的结构的情况下,如果纸张处理之间的时间短并且不能确保二次转印辊8的一个旋转的检测时间,那么已有做法如下。即,基于片材间处理中的检测结果的平均值来校正二次转印电压的设定值,由此,二次转印辊8的圆周方向上的不均匀电阻的影响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尝试在片材间时段中检测多个级别,那么必须针对每个级别在多个片材间时段中执行检测,并且对于每个级别在多个片材间时段中的与二次转印辊8的一个完整旋转对应的检测结果被求平均。但是,在片材间处理时间短时基于多个片材间处理中的检测结果的平均值来减小二次转印辊8的圆周方向上的不均匀电阻的影响的常规方法中,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充分减小二次转印辊8的圆周方向上的不均匀电阻的影响。此外,在这种常规方法中,当在片材间时段中执行多个级别的检测时,每个级别所需的片材间时段中的检测时间更长。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延长片材间处理以减小二次转印辊8的圆周方向上的不均匀电阻的影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检测时间也更长。在片材间ATVC控制中,通过将电压施加到二次转印辊8,可能已经附着到与中间转印带7上的片材间空间对应的区域上的调色剂(雾状调色剂)被主动地吸附到二次转印辊8。因此,如果片材间ATVC控制中的检测时间较长,那么由于雾状调色剂附着到二次转印辊8,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在后续的图像形成中会生成记录材料P的背面污染。
相反,在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如图4所示,通过供电辊9将二次转印电压施加到二次转印辊8。并且,在这个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被构成为使得从供电辊9供应的电荷经由二次转印辊8的轴芯8a到达二次转印部N2。因此,如实施例1所解释的,可以以比与二次转印辊8的一个完整旋转对应的检测时间短的检测时间充分地取得二次转印辊8的电阻的不均匀。因此,在相邻片材之间的ATVC控制中,利用小于二次转印辊8的一个完整旋转(大约半圈(约1/2圈))的检测时间,可以充分减小二次转印辊8的圆周方向上的不均匀电阻的影响,以获得对于每个级别的检测结果。因此,即使片材间处理的时间短,在不延长片材间时段的情况下,也可以充分减小二次转印辊8的圆周方向上的不均匀电阻的影响。通常,为了检测二次转印辊8的圆周方向上的不均匀电阻,没必要针对每个级别在多个片材间处理中进行检测并且将检测结果求平均。因此,即使当取得3个级别或更多级别的检测结果时,如果获得2个级别或一个级别的检测结果,也可以进一步缩短总检测时间。
接下来,将进一步描述这个实施例中的片材间ATVC控制的操作。图9是示出这个实施例中的片材间ATVC控制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在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当在连续图像形成期间形成的图像数量达到指定图像数量时,在当前图像和要形成的下一个图像之间的片材间时段中执行片材间ATVC控制。
当执行片材间ATVC控制的定时到来时,控制器50在片材间时段期间(当中间转印带7上的图像区域和下一图像区域之间的非图像区域通过二次转印部P时)开始片材间ATVC控制(S201)。在此,中间转印带7上的图像区域是中间转印带7上的可以形成要转印到一个记录材料P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区域,并且中间转印带7上的非图像区域是中间转印带7上的图像区域以外的区域。接下来,控制器50基于在前旋转处理期间检测到的机器中的相对湿度以及在作业开始时由操作者设定记录材料P的类型的结果来确定片材间ATVC控制中的测试电流的值(S202)。在这个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正常ATVC控制类似地,控制器50确定后面将描述的测试电流I1至I3。
因而,控制器50执行图9的S203至S211的处理,该处理与图6的S104至S112的处理相同。在这个实施例中,对于每个片材间处理执行一个级别的检测,从而基于在多个片材间处理中检测到的多个级别的检测结果(在这个示例中为三个级别),以与正常ATVC控制相同的方式,确定二次转印电压的设定值。例如,在确定要开始片材间ATVC控制之后,在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之间的片材间处理中执行第一级别检测,然后在第二和第四片材之间的任何片材间时段中执行第二级别检测,并且在第四和第六片材之间的任何片材间时段中执行第三级别检测。新确定的二次转印电压设定值Vt被覆写并作为备份值存储在存储器(RAM)52中,并且用作连续的图像形成中在随后的图像形成期间通过恒定电压控制施加的二次转印电压的设定值。
在这个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一样,处理速度(与中间转印带7的圆周速度对应)为320毫米/秒。并且,当使用A4尺寸的记录材料P时,一张片材通过二次转印部N2所需的时间约为0.3毫秒。另一方面,二次转印辊8的大约1/2完整旋转的时间约为0.1毫秒,并且二次转印电源E2的电压的上升和下降所需的时间是0.1毫秒。在此,如果片材之间的时间段甚至更短,那么对于每个级别在多个片材间处理中执行检测并且基于平均检测结果的结果来设定二次转印电压是令人满意的。即使在那种情况下,每个级别所需的片材间处理中的检测时间也可以是与二次转印辊8的大约1/2完整旋转对应的时间。
根据这个实施例,不使用基于多个片材间处理中的检测结果的平均值来减小二次转印辊8的圆周方向上的不均匀电阻的影响的方法,能够减少电阻不均匀的影响并以高精度执行片材间ATVC。此外,即使当使用基于多个片材间处理中的检测结果的平均值来减少二次转印辊8的圆周方向上的不均匀电阻的影响的方法时,也可以减少每个级别所需的偏置电压施加时间(大约一半)。为此,可以增大对于每级别所需的偏置电压施加时间的可施加到一个片材到片材处理的时间的百分比,并且可以减少在二次转印辊8的圆周方向上的不均匀电阻的影响。由此,取决于在连续图像形成期间发生的二次转印辊8的电阻(电流-电压特性)的改变,能够通过以短时间间隔以高精度将二次转印电流控制到最佳值来抑制连续图像形成期间的转印效率的降低。此外,在不延长片材间处理的情况下,可以准确地校正二次转印电压的设定值,因此,在执行片材间ATVC控制时,有效地抑制雾状调色剂向二次转印辊8的吸附,可以抑制在随后的图像形成期间记录材料P的背面污染。
在此,在这个实施例中片材之间的ATVC控制中,使用基于三个级别的检测结果获得的二次函数等式来校正二次转印电压的设定值,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个示例。例如,优先缩短检测时间,可以使用基于两个级别的检测结果获得的线性表达式来获得二次转印电压的设定值。此外,如下所述,可以校正通过正常ATVC控制取得的电流-电压特性,并且可以基于经校正的电流-电压特性来确定二次转印电压的设定值。即,在片材之间的ATVC控制中,基于比正常ATVC控制中低的级别(例如,2个级别或1个级别)的检测结果,确定与目标值对应的二次转印部部分电压Vb。此外,基于目标值It与通过将由片材间ATVC控制获得的二次转印部部分电压Vb应用于由预先执行正常ATVC控制取得的电流-电压特性而获得的电流值之间的比率,校正通过正常ATVC控制获得的电流-电压特性。此外,通过将目标值It应用于经校正的电流-电压特性,获得经校正的电流-电压特性中与目标值It对应的二次转印部部分电压Vb。并且,可以通过将二次转印部部分电压Vb和记录材料部分电压Vp相加来获得二次转印电压的设定值。如上所述,通过与正常ATVC控制相比减小片材间ATVC控制中的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的级别,能够缩短片材间ATVC控制中的检测时间,从而进一步抑制由于调色剂附着到二次转印辊8上而引起的记录材料P的背面污染。
如上所述,在这个示例中,控制器50在该时段期间执行调整操作,并且在每个时段期间对于0.7T以上且1.3T以下的时段施加至少一个级别的指定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而不改变在多个记录材料P上连续形成图像的连续图像形成中图像承载构件上的图像区域和下一个图像区域之间的区域通过转印部N2的时段的长度。在此,控制器50可以在从图像形成开始指令被输入的时间到图像形成开始的时间的第一时段中以及在多个记录材料P上连续形成图像的连续图像形成中在图像承载构件上的图像区域和下一个图像区域之间的区域通过转印部N2的第二时段中执行调整操作。并且,控制器50在第一时段中执行的调整操作中将三个或更多个级别的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供应给转印辊8,并且控制器50在第二时段中执行的调整操作中向转印辊8供应较少数量的级别(少于第一时段中)的测试电流或电压。
[其它]
在上文中,已经根据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在这个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其中二次转印对辊11被电接地(连接到地)并且转印电流通过供电辊9被供应到二次转印辊8的示例。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示例。例如,结构可以使得供电辊9电接地(连接到地),并且二次转印电源E2连接到二次转印对辊11,并且从二次转印对辊11向二次转印辊8供应转印电流。同样在这种情况下,每次二次转印辊8进行半个完整旋转时,转印电流的方向反转,因此,可以提供抑制二次转印辊8的电阻增大的效果。在任何情况下,二次转印电源E2都通过使电流流过借助于二次转印辊8在中间转印带7与供电辊9之间形成的电流路径来向二次转印辊8供应转印电流。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被应用于二次转印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示例。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仅包括单个图像承载构件的单色图像形成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构件转印到记录材料的转印部。在此,这个图像承载构件可以例如是鼓状或带状感光构件或静电记录介电构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恒定电流方式来控制转印电压,但是即使当以恒定电压方式来控制转印电压时,也可以应用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在转印电压控制中,基于所取得的电流-电压特性,可以确定二次转印期间提供目标电流值所需的电压的目标值(初始值)、二次转印期间提供目标电压值所需的电流目标值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通常在前旋转处理中执行ATVC控制,但是也可以在前多旋转(pre-multi-rotation)处理或后旋转处理中执行ATVC控制。此外,正常ATVC控制不限于在每个前旋转处理、前多旋转处理或后旋转处理中执行的控制,而是可以在预定的定时(基于从之前的执行开始所经过的时间、环境改变、与图像形成相关的部分的替换等)执行。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连续图像形成期间每形成预定数量的图像就执行片材间ATVC控制,但是它可以基于从之前的执行开始所经过的时间或环境改变等来执行。它可以在每次相邻片材之间的间隔中执行。
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部,被配置成形成调色剂图像;
带,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上面;
转印辊,邻接所述带的外周面并形成转印压合部,用于将形成在所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
对辊,与所述转印辊相对,其中所述带部署在它们之间,并且所述对辊与所述转印辊配合形成所述转印压合部;
导电辊,被配置为在与所述转印压合部相对的一侧接触所述转印辊的外周面;
电源,被配置为使转印电流传输通过经由所述转印辊从所述导电辊到所述对辊形成的电流路径;
检测部,被配置为检测由所述电源输出的电压或电流;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在从输入图像形成开始指令到开始将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材料的准备时段中执行设定模式中的操作,用于基于在所述电源供应测试电压或测试电流时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检测结果,设定在将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材料时要由所述电源供应的电压或电流,
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源以在设定模式的操作中供应多个级别的测试电压或测试电流,并控制所述电源以满足:
0.7T≦t≦1.3T,
其中2T是所述转印辊转一整圈所需的时间,t是在设定模式的操作中所述电源供应每一级别的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的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源以便满足0.9T≦t≦1.1T。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操作所述电源以在调整模式的操作中向所述转印辊供应不少于三个级别的测试电流或测试电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所述转印辊的周长为2K并且沿着所述转印辊的外周从所述导电辊接触所述转印辊的接触部到所述转印压合部在旋转方向上测量的距离为k时,满足0.8K≦k≦1.2K。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转印辊包括导电轴芯和在所述轴芯的外周上形成的弹性层,以及所述电源被配置为通过在所述轴芯与所述导电辊之间的第一电流路径以及在所述轴芯与所述转印压合部之间的第二电流路径传输电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进行恒定电流控制,以在所述设定模式的操作中向所述转印辊供应预定的目标电流,并基于在所述恒定电流控制期间检测的所述检测部的所述检测结果来设定在将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材料时要由所述电源供应的电压。
CN201911378145.4A 2018-12-28 2019-12-27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13814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48743A JP7237580B2 (ja) 2018-12-28 2018-12-28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248743 2018-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1477A CN111381477A (zh) 2020-07-07
CN111381477B true CN111381477B (zh) 2023-07-25

Family

ID=71123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8145.4A Active CN111381477B (zh) 2018-12-28 2019-12-27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9815B2 (zh)
JP (1) JP7237580B2 (zh)
CN (1) CN1113814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204721A (ja) * 2019-06-18 2020-12-24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電気バイアスを用いる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1039234A (ja) * 2019-09-03 2021-03-11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印刷媒体の抵抗測定を行う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2029383A (ja) * 2020-08-04 2022-0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44409B1 (zh) * 1968-07-04 1976-11-29
US5179397A (en) 1989-04-03 1993-01-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nstant voltage and constant current control
JP2614309B2 (ja) 1989-04-03 1997-05-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5253022A (en) 1989-05-18 1993-10-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268751B2 (ja) * 1998-03-13 2002-03-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16200A (ja) * 2004-04-28 2005-11-10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転写装置
JP6168815B2 (ja) * 2012-04-03 2017-07-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94516B2 (ja) * 2012-09-20 2016-09-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25993A (ja) * 2016-01-15 2017-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25991A (ja) * 2016-01-15 2017-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25995A (ja) * 2016-01-15 2017-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19582A (ja) * 2016-06-03 2017-1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36625A (ja) 2016-08-30 2018-03-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97009A (ja) * 2016-12-07 2018-06-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24408A (ja) * 2017-01-31 2018-08-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09785A1 (en) 2020-07-02
JP7237580B2 (ja) 2023-03-13
US11009815B2 (en) 2021-05-18
CN111381477A (zh) 2020-07-07
JP2020109434A (ja) 2020-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1292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02962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1381477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30445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a set voltage to be applied during an image formation operation
WO2014077416A1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92776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1017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35053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54542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90484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35053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99659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4016841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49407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2621420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JP7256989B2 (ja) 被帯電体表面層厚検知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被帯電体表面層厚検知方法
JP744313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4006136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205436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402774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121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0158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8206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6053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9565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