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5637B - 轧制控制装置、轧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轧制控制装置、轧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5637B
CN111375637B CN201911053969.4A CN201911053969A CN111375637B CN 111375637 B CN111375637 B CN 111375637B CN 201911053969 A CN201911053969 A CN 201911053969A CN 111375637 B CN111375637 B CN 1113756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rolling
rolled
speed
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39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5637A (zh
Inventor
服部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375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5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5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5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47/00Winding-up, coiling or winding-off metal wire, metal band or other flexible metal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evant to metal processing only
    • B21C47/003Regulation of tension or speed; Bra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21B1/4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foils which present special problems, e.g. because of thin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16Control of thickness, width, diameter or other transverse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46Roll speed or drive motor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58Roll-force control; Roll-gap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61/00Product parameters
    • B21B2261/02Transverse dimensions
    • B21B2261/04Thickness, gau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65/00Forming parameters
    • B21B2265/02Ten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71/00Mill stand parameters
    • B21B2271/02Roll gap, screw-down position, draft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75/00Mill drive parameters
    • B21B2275/02Speed
    • B21B2275/04Roll 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48Tension control; Compression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48Tension control; Compression control
    • B21B37/52Tension control; Compression control by drive motor control
    • B21B37/54Tension control; Compression control by drive motor control including coiler drive control, e.g. reversing mill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进行箔轧制时,也能够抑制被轧制材料的板厚变动的轧制控制装置、轧制控制方法和轧制控制程序。本发明的轧制控制装置(11)对由轧辊对(R)进行轧制的轧制机(1)进行控制,具备:根据板厚控制轧辊间隔并根据张力将输入侧(TR2)的转矩控制为恒定值的单元;根据板厚控制轧辊间隔并根据张力控制从输入侧(TR2)送出的被轧制材料的速度的单元;根据张力控制轧辊间隔并根据板厚控制从输入侧(TR2)送出的被轧制材料的速度的单元;根据轧制状态选择基于上述各单元的控制中的任意一个的控制方式选择单元;以及根据板厚选择可否控制轧辊周速度并在选择了周速度的控制的情况下控制轧辊的周速度的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

Description

轧制控制装置、轧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制控制装置、轧制控制方法、以及轧制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作为将被轧制材料轧制为金属板的轧制机,例如公知有使用将被轧制材料送出或者卷绕的张力卷轴,使卷出的被轧制材料通过一对轧辊之间进行轧制的设备。
在这样的轧制机中,例如,进行如下调整:使用控制轧辊对的间隔的板厚控制、和对施加于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或从张力卷轴送出被轧制材料的速度进行调整的张力控制,并对它们进行适当组合,由此得到稳定的板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13629号公报
然而,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也根据轧辊的温度、轧辊与被轧制材料的摩擦这样的经时累月的重要因素而发生变动,在使用上述那样的现有的轧制机对金属箔这样的极薄的板材进行轧制的情况下,由于轧制开始时的过渡状态下的板厚的急剧变化,上述的板厚控制、张力控制赶不上,有可能产生被轧制材料的破断等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以上那样的事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进行箔轧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的变动并提高输出侧板厚精度的轧制控制装置、轧制控制方法、以及轧制控制程序。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发明是一种轧制控制装置,其是对通过轧辊对来轧制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机进行控制的轧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轧制控制装置具备:
张力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将向上述轧制机送出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卷轴的转矩控制为恒定值;
速度张力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
速度板厚控制单元,其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上述轧辊对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
控制方式选择单元,其根据上述被轧制材料的轧制状态,选择上述张力控制单元所进行的控制、上述速度张力控制单元所进行的控制、以及上述速度板厚控制单元所进行的控制中的任意一个控制方式;以及
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选择是否控制上述轧辊对的轧辊的周速度,并且在已选择上述周速度的控制的情况下控制上述轧辊的周速度。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它发明是一种轧制控制装置,其是对通过轧辊对来轧制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机进行控制的轧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轧制控制装置具备:
张力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将向上述轧制机送出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卷轴的转矩控制为恒定值;以及
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选择是否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的周速度,并且在已选择上述周速度的控制的情况下控制上述轧辊的周速度。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它发明是一种轧制控制装置,其是对通过轧辊对来轧制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机进行控制的轧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轧制控制装置具备:
速度张力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以及
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选择是否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的周速度,并且在已选择上述周速度的控制的情况下控制上述轧辊的周速度。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它发明是一种轧制控制装置,其是对通过轧辊对来轧制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机进行控制的轧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轧制控制装置具备:
速度板厚控制单元,其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以及
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选择是否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的周速度,并且在已选择上述周速度的控制的情况下控制上述轧辊的周速度。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它发明是一种轧制控制方法,其是对通过轧辊对来轧制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机进行控制的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轧制控制方法具备:
根据上述被轧制材料的轧制状态从如下的控制方式中选择任意一个控制方式,并且执行该选择出的控制方式的步骤;以及
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选择是否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的周速度,并且已选择上述周速度的控制的情况下控制上述轧辊的周速度的步骤,
上述控制方式包括:
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将向上述轧制机送出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卷轴的转矩控制为恒定值的控制方式;
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的控制方式;以及
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的控制方式。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它发明是一种轧制控制程序,其是对通过轧辊对来轧制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机进行控制的轧制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轧制控制程序具备:
根据上述被轧制材料的轧制状态从如下的控制方式中选择任意一个控制方式,并且执行该选择出的控制方式的步骤;以及
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选择是否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的周速度,并且在已选择上述周速度的控制的情况下控制上述轧辊的周速度的步骤,
上述控制方式包括:
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将向上述轧制机送出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卷轴的转矩控制为恒定值的控制方式;
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的控制方式;以及
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的控制方式。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在例如进行箔轧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所轧制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的变动并提高输出侧板厚精度的轧制控制装置、轧制控制方法、以及轧制控制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用于对箔轧制时的轧辊对的举动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箔轧制开始时的输出侧板厚偏差的变化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箔轧制开始时的板厚控制中的输出侧板厚偏差的变化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输入侧TR速度指令部中的处理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输入侧TR控制部中的处理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板厚控制部以及张力控制部中的处理的示意图。
图8是控制方法选择部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表示控制方式选择部所进行的控制方式的选择例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控制方式选择部所进行的控制方式的选择例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控制方式选择部所进行的控制方式的其他选择例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中的处理的示意图,其中,(a)示出轧制速度设定部的处理,(b)示出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的处理,(c)示出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所进行的控制的一个例子。
图13是表示控制输出选择部中的处理的示意图。
图14是对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工序的开始时)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5是对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工序整体)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储存最佳控制方式的数据库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进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图。
图19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控制方法选择部的示意性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图。
图21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控制方法选择部的示意性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框图。
图23是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控制方法选择部的示意性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m被轧制材料;R轧辊对;R1轧辊(上工作轧辊);R2轧辊(下工作轧辊);1轧制机;2输入侧张力卷轴;3输出侧张力卷轴;11~14轧制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示意性地,轧制装置由轧制机1、输入侧张力卷轴2(以下,也称为“输入侧TR2”)、输出侧张力卷轴3(以下,也称为“输出侧TR3”)、以及轧制控制装置构成。通过各实施方式对上述轧制控制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输入侧”是指被轧制材料m朝向轧制机1被送出的一侧(轧制机1的上游侧),“输出侧”是指被轧制材料m从轧制机1被送出的一侧(轧制机1的下游侧)。另外,“偏差”是指设定值、预测值与实测值(实绩值)的差分。
轧制机1具有由上工作轧辊R1(以下,也仅称为“轧辊R1”)和下工作轧辊R2(以下,也仅称为“轧辊R2”)构成的轧辊对R,通过接收来自轧制控制装置中的后述的轧辊间隙控制部21以及轧制速度控制部31的信号,并调整以规定的周速度旋转的轧辊对中的轧辊(上工作轧辊R1以及下工作轧辊R2)之间的间隔(以下,也称为“轧辊间隙”)来轧制通过轧辊之间的被轧制材料m。
输入侧TR2以及输出侧TR3分别接收来自轧制控制装置中的后述的输入侧TR控制部42、输出侧TR控制部52的信号,使用设置于输入侧TR2以及输出侧TR3的电动机(未图示)在输入侧TR2中向轧制机1送出被轧制材料m,在输出侧TR3中卷绕被轧制机1轧制的被轧制材料m。
这里,对与使用了轧辊对R的轧制机1中的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变动有关的轧制现象进行说明。由于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在产品品质上很重要,所以实施板厚控制。在该控制中,使用由输出侧板厚计a2检测出的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的实绩值,例如,通过轧辊间隙控制部21操作上·下工作轧辊R1、R2间的轧辊间隙来调整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
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实际上根据轧辊R1、R2的热膨胀、轧辊R1、R2与被轧制材料m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变动、由于被轧制材料m的变形阻力等引起的轧辊R1、R2的弹性变形等而发生变化。
首先,对于由轧辊R1、R2的热膨胀引起的板厚变化进行说明。图2是用于对轧制金属箔这样的薄板(以下,也称为“箔轧制”)时的轧辊对R的举动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如图2中的(a)所示,被轧制材料m的轧制通过上下工作轧辊R1、R2压下被轧制材料m来进行。由于轧制所需要的轧制载荷施加于轧辊R1、R2的两端(参照图2的箭头),所以成为通过轧制载荷使轧辊R1、R2挠曲的状态。此时,在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为厚壁的轧制状态中,如图2中的(b)所示,即使是轧辊R1、R2挠曲的状态,由于在被轧制材料m的整个板宽度方向敞开有轧辊间隙,所以能够通过变更该轧辊间隙来变更施加于被轧制材料m的轧制力,由此,能够使轧制状态变化来控制轧制机1的输出侧板厚。
另一方面,在被轧制材料m的箔轧制时,如图2中的(c)所示,上下工作轧辊R1、R2的两端部成为相互接触的状态,成为未对被轧制材料m施加足够的轧制力的状态。因此,将发生不能使被轧制材料m从弹性变形状态(输入侧板厚与输出侧板厚相同的状态)转入塑性变形状态(输出侧板厚比输入侧板厚小的状态)、或者即使转入塑性变形状态也不能得到设定的输出侧板厚的状态。若成为这样的状态,则即使轧制机1的轧辊间隙控制部21想要变更轧辊间隙,也由于上下工作轧辊R1、R2的两端接触而不能变更施加于被轧制材料m的轧制力。
然而,上下工作轧辊R1、R2以从后述的轧制速度控制部31输出的轧制速度旋转,伴随着由上下工作轧辊R1、R2与被轧制材料m的接触引起的发热,该接触区域L中的轧辊R1、R2的温度上升。因此,在接触区域L及其附近,上下工作轧辊R1、R2热膨胀而轧辊半径R1d1增大。此时,如图2中的(d)所示,由于轧辊半径R1d2的增大,轧辊R1、R2两端部的接触状态消除而轧辊间隙敞开,成为能够对于被轧制材料m施加轧制力的状态。
接下来,对由轧辊R1、R2的弹性变形引起的板厚变化进行说明。由于轧制机1的轧辊R1、R2是由金属制作的弹性体,所以在轧制时工作轧辊R1、R2弹性变形。例如,在4辊轧制机的情况中,支承辊和工作轧辊分别变形,在6辊轧制机的情况中,支承辊、中间轧辊、以及工作轧辊(均未图示)分别变形,但在这些轧辊的变形中,对于板厚变化而言,与被轧制材料m接触的工作轧辊R1、R2的弹性变形很重要。即,若关闭轧辊间隙,则成为工作轧辊R1、R2挠曲的状态,而被轧制材料m与工作轧辊R1、R2的接触区域L的面积增加。因此,施加于被轧制材料的每单位面积的载荷达到顶点,若上述载荷不增加,则成为被轧制材料m不塑性变形的状态。这意味着存在将工作轧辊R1、R2的挠曲作为一个因素的可轧制的最小板厚。若轧辊R1、R2的弹性系数越小,且被轧制材料m的变形阻力(塑性变形所需要的轧制载荷)越大,且被轧制材料m与轧辊R1、R2之间的摩擦系数越大,则这样的工作轧辊R1、R2的挠曲越大。
这里,上述的可轧制的最小板厚能够由以下那样的近似式表示。
hmin∝[R×μ×(k-σ)]/E···(1)。
在上述式(1)中,hmin表示可轧制的最小板厚,E表示轧辊的弹性系数(杨氏模量),R表示工作轧辊径,μ表示摩擦系数,k表示变形阻力,σ表示输入侧输出侧张力平均值。
在上述式(1)中,轧辊的弹性系数E以及工作轧辊径R取决于轧制机的结构,变形阻力k取决于被轧制材料的结构。摩擦系数μ起因于被轧制材料与轧辊之间产生的摩擦,取决于注入被轧制材料与工作轧辊之间的润滑油、工作轧辊的表面粗度、轧制速度等。关于其中摩擦系数μ的轧制速度依存性,一般在轧制速度快的情况下较小,在轧制速度慢的情况下较大。因此,一般来说,轧制速度越大,可轧制的最小板厚越小,例如,由于操作开始时的轧制速度的低速而不能成为塑性变形状态的被轧制材料也将由于轧制速度的上升而成为可塑性变形的状态。另外,如上述式(1)所示,也能够通过增大轧制机的输入侧以及输出侧的张力来减小可轧制的最小板厚。
这里,参照图3对箔轧制开始时的被轧制材料m的输出侧板厚偏差进行说明。在将被轧制材料m轧制成薄板时,轧辊间隙恒定的情况下,若轧制速度是低速则轧制是弹性变形状态,通过轧制机的加速而轧制速度超过了一定值时轧制转入塑性变形状态。
此外,在转入塑性变形状态时,由于即使轧辊间隙恒定,因为轧制速度的上升,输出侧板厚也变薄,所以若例如想要仅通过输出侧板厚的实绩值来进行板厚控制并在弹性变形状态期间关闭轧辊间隙,则如图4所示,在转入塑性变形之后板厚会过薄(下冲)。在产生这样的下冲的情况下,向适当的板厚的收敛需要时间,并且呈非标准件长度(板厚为规格外或者不稳定的被轧制材料的全长)变长的趋势。
如以上所述,在箔轧制中,通过轧制,被轧制材料m从弹性变形状态改变为塑性变形状态,或者即使是塑性变形状态,与厚板的轧制相比,输出侧板厚也易于产生变化。
以下,基于上述的箔轧制时的轧制现象,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轧制控制装置、轧制控制方法、以及轧制控制程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该附图所记载的实施方式。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使用张力卷轴(输入侧TR2以及输出侧TR3)的代表性的轧制机亦即单机架轧制机。
[第一实施方式]
(轧制控制装置)
该轧制控制装置是对通过轧辊对来轧制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机进行控制的轧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轧制控制装置具备:
张力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将向上述轧制机送出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卷轴的转矩控制为恒定值(以下,将该控制方法也称为“控制方法(A)”);
速度张力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以下,将该控制方法也称为“控制方法(B)”);
速度板厚控制单元,其根据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以下,将该控制方法也称为“控制方法(C)”);
控制方式选择单元,其根据上述被轧制材料的轧制状态,选择上述张力控制单元所进行的控制、上述速度张力控制单元所进行的控制、以及上述速度板厚控制单元所进行的控制中的任意一个控制方式;以及
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选择是否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的周速度,并且在已选择上述周速度的控制的情况下控制上述轧辊的周速度(以下,也将该控制方法称为“控制方法(D)”)。
该轧制控制装置11是对通过轧辊对R轧制被轧制材料m的轧制机1进行控制的轧制控制装置,由于执行上述的张力控制单元、速度张力控制单元、速度板厚控制单元、控制方式选择单元、以及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所进行的控制方法(A)~(D),所以具体而言,例如图1所示,能够由轧辊间隙控制部21、轧制速度控制部31、输入侧TR速度指令部41、输入侧张力设定部43、输出侧张力设定部53、输入侧张力电流转换部44、输出侧张力电流转换部54、输入侧TR控制部42、输出侧TR控制部52、输入侧张力控制部46、输出侧张力控制部56、压下板厚控制部61、速度板厚控制部62、速度张力控制部63、压下张力控制部64、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65、轧制速度设定部81、以及控制方法选择部71(控制方式选择部711、速度修正选择部712以及控制输出选择部713)构成。此外,该轧制控制装置11并不仅局限于这些具体结构。
轧辊间隙控制部21控制上·下工作轧辊R1、R2之间的轧辊间隙。
轧制速度控制部31控制轧制机1的速度(上·下工作轧辊R1、R2的周速度)。该轧制速度控制部31在轧制时接收从轧制速度设定部81输出的速度指令并实施使轧制机1的速度(上·下工作轧辊R1、R2的周速度)成为恒定这样的控制。
如图5所示,输入侧TR速度指令部41利用基准速度设定部82使用通过操作人员的手动操作由轧制速度设定部81决定的轧制速度VMILL和轧制机输入侧后进率b生成的输入侧TR速度VETR、和来自控制方法选择部71的输入侧TR速度变更量△V,生成输入侧TR速度指令VETRref并将其输出到输入侧TR控制部42。
输入侧TR控制部42具有根据电流指令进行转矩恒定控制(电流恒定控制)的运转模式(转矩恒定控制模式)和根据速度指令进行速度恒定控制的运转模式(TR速度恒定控制模式),根据来自输入侧TR速度指令部41的输入侧TR速度指令VETRref、来自输入侧张力电流转换部44的电流指令IETRset、以及来自控制方法选择部71的指令,切换上述转矩恒定控制模式和TR速度恒定控制模式并输出朝向输入侧TR2的电流。这里,输入侧TR2由张力卷轴和用于使其动作的电动机(未图示)构成,向输入侧TR2输出的电流是指朝向电动机的电流。
如图6所述,具体而言,输入侧TR控制部42由以使速度指令VETRref和速度实绩VETRfb一致的方式生成朝向电动机的电流指令IETRref的P控制421以及I控制422、以及控制为所生成的电流指令IETRref和流向输入侧TR2的电动机的电流IETRfb一致的电流控制423构成。
例如,在选择了转矩恒定控制模式的情况下,输入侧TR控制部42用来自输入侧张力电流转换部44的输入侧TR电流设定值IETRset置换I控制422。另一方面,在选择了TR速度恒定控制模式的情况(未选择转矩恒定控制模式的情况)下,输入侧TR控制部42按照输入侧TR速度偏差来变更P控制421以及I控制422。在该状态下选择了转矩恒定控制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电流修正424进行修正以免输入侧TR电流指令ITERref不连续地变化。
通过这样构成输入侧TR控制部42,在轧制操作中也能够自由地将输入侧TR控制部42的控制模式从转矩恒定控制切换为速度控制、或者从速度控制切换为转矩恒定控制,能够自由地切换控制方法(A)、控制方法(B)、以及控制方法(C)。
输入侧张力设定部43以及输出侧张力设定部53分别计算输入侧以及输出侧的张力设定值。
输入侧张力电流转换部44以及输出侧张力电流转换部54分别接收来自输入侧张力设定部43以及输出侧张力设定部53的信号,根据TR(张力卷轴)机械系统以及TR(张力卷轴)控制部的模型,求出用于得到输入侧以及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m成为张力设定值这样的电动机的转矩的电流值。
输入侧TR控制部42以及输出侧TR控制部52分别接收来自输入侧张力电流转换部44以及输出侧张力电流转换部54的信号,控制电动机的电流以使其成为上述电流值。
输入侧张力控制部46以及输出侧张力控制部56使用由分别设置于轧制机1的输入侧以及输出侧的输入侧张力计b1以及输出侧张力计b2测量出的张力的实绩值修正控制模型的误差。该输入侧张力控制部46以及输出侧张力控制部56分别对输入侧张力电流转换部44以及输出侧张力电流转换部54赋予修正值,由此,修正了向输入侧TR控制部42以及输出侧TR控制部52设定的电流值。
这里,对上述的张力控制单元、速度张力控制单元、速度板厚控制单元、控制方式选择单元、以及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进行详细描述。
上述的张力控制单元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插入轧制机的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将向轧制机送出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卷轴的转矩控制为恒定值(控制方法(A))。就该张力控制单元所进行的控制方法(A)的执行而言,具体来说,例如能够通过使用来自压下板厚控制部61的输出、或者使用由输入侧张力计b1、输出侧张力计b2测量出的张力的实绩值修正向电动机的电流指令(例如,使向电动机的电流恒定的修正等)而将施加于被轧制材料m的张力控制为恒定来进行。
上述的速度张力控制单元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轧辊对中的轧辊间的间隔,并且根据插入轧制机的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从张力卷轴送出的被轧制材料的速度(控制方法(B))。就该速度张力控制单元所进行的控制方法(B)的执行而言,具体来说,例如能够使用来自压下板厚控制部61的输出和来自速度张力控制部63的输出进行。
上述的速度板厚控制单元根据插入轧制机的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从张力卷轴送出的被轧制材料的速度(控制方法(C))。就该速度板厚控制单元进行的控制方法(C)的执行而言,具体来说,例如能够使用来自速度板厚控制部62的输出和来自压下张力控制部64的输出执行。
这里,对上述压下板厚控制部61、速度板厚控制部62、速度张力控制部63、以及压下张力控制部64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压下板厚控制部61使用由输出侧板厚计a2测量出的输出侧板厚实绩值hfb与输出侧板厚设定值href之差即输出侧板厚偏差△h,对该输出侧板厚偏差△h乘以调整增益以及从输出侧板厚偏差△h向轧辊间隙的转换增益而得的值进行积分(I控制),输出该积分值与上次的积分值的差分△△SAGC。此外,在图7中,M表示轧制机的轧制常量,Q表示被轧制材料的塑性常量。
速度板厚控制部62使用上述的输出侧板厚偏差△h,对该输出侧板厚偏差△h乘以调整增益以及从输出侧板厚偏差△h向输入侧速度的转换增益而得的值进行积分(I控制),输出该积分值与上次的积分值的差分△(△V/V)AGC
速度张力控制部63使用由输入侧张力计8测量出的输入侧张力实绩值Tbfbb与输入侧张力设定值Tbref的差即输入侧张力偏差△Tb,对该输入侧张力偏差△Tb乘以调整增益以及从输入侧张力偏差△Tb向输入侧速度的转换增益而得的值进行积分(I控制),输出该积分值与上次的积分值的差分△(△V/V)ATR。
压下张力控制部64使用上述的输入侧张力偏差△Tb,对该输入侧张力偏差△Tb乘以调整增益以及从输入侧张力偏差△Tb向轧辊间隙的转换增益而得的值进行积分(I控制),输出该积分值与上次的积分值的差分△△SATR
此外,作为上述的压下板厚控制部61、速度板厚控制部62、速度张力控制部63、以及压下张力控制部64各个的积分方法,除了积分(I控制)以外,也可以采用比例积分(PI控制)、微分比例积分(PID控制)等其他方法。
上述的控制方式选择单元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选择张力控制单元所进行的控制(控制方法(A))、速度张力控制单元所进行的控制(控制方法(B))、以及速度板厚控制单元所进行的控制(控制方法(C))中的任意一个控制方式。作为该控制方式的选择方法,例如,能够采用基于对轧辊间隙施加阶梯状的变化(干扰)时的输出侧板厚的变化的方法等。例如能够由图8所示的控制方法选择部71的控制方式选择部711执行上述控制方式选择单元所进行的控制。
控制方式选择部711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选择执行控制方法(A)、控制方法(B)以及控制方法(C)中的哪一个控制方式。
这里,优选基于被轧制材料m的轧制中使轧辊之间的间隔阶梯状地变化时的被插入轧制机1的被轧制材料m的张力的变动、以及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的变动,来进行控制方式选择部711中的控制方式的选择。
图9以及图10是表示控制方式选择部711所进行的控制方式的选择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例如图9所示,控制方式选择部711测量对轧辊间隙施加干扰之后的输入侧张力的变动量dTb以及变动时间TbT和输出侧板厚的变动量dh。此时,由于可以认为控制方法(A)~(C)中的最佳的控制方法根据被轧制材料的钢种、输出侧板厚以及轧制速度而改变,所以例如,将轧制速度分成低速、中速、高速3个阶段,在各阶段中对轧辊间隙施加干扰(阶梯状变更S1~S3)并测量输入侧张力的变动量dTb以及变动时间TbT和输出侧板厚的变动量dh。
接下来,如图10所示,控制方式选择部711在通过(dh/href)/(dTb/Tbref)计算出的值是规定的阈值(控制方法(C)选择值)以下的情况下选择控制方法(C),在TbT是规定的阈值(控制方法(B)选择值)以上的情况下选择控制方法(B),在上述以外的情况下选择控制方法(A)。此外,控制方法(C)选择值、控制方法(B)选择值能够通过过去的实绩值、轧制机1的模拟等预先求出并设定。另外,在图9以及图10中,例示出在被分成3个阶段的轧制速度中,低速选择控制方法(A),中速选择控制方法(B),高速选择控制方法(C)作为最佳控制方法的情况。
这样,该轧制控制装置11能够通过控制方式选择单元(控制方式选择部711)基于被轧制材料m的张力的变动以及板厚的变动来选择控制方式,由此顺利地选择最佳的控制方式,能够进行板厚稳定的轧制。
此外,上述的控制方式选择部711所进行的控制方法的决定方法是例示,例如图11中的(a)~(d)所示,也可以使用轧制现象模型根据轧制实绩求出影响系数,并根据所得到的影响系数的大小关系选择最佳的控制方法。另外,也可以在产品的制作中通过在不对被轧制材料m的产品品质造成影响的范围内施加上述干扰来进行该测量。另外,由于在测量变动时间TbT时使用使张力卷轴的转矩为恒定的张力控制,所以在使轧辊间隙阶梯状地变化的情况下,预先选择控制方法(A)。
上述的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轧辊对中的轧辊的周速度(控制方法(D))。就该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所进行的控制方法(D)的执行而言,具体来说,例如能够使用来自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65的输出来执行。
如图12中的(b)所示,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65使用根据由输出侧板厚计a2测量出的板厚求出的输出侧板厚偏差,从该输出侧板厚偏差减去偏差小判定值,在对上述输出侧板厚偏差给予了偏移量后与转换增益以及积分增益相乘并进行处理,利用限制处理仅取出加速方向,从而将轧制速度变更指令△VAGCMref输出到轧制速度设定部81。此外,在操作人员通过速度指令作成部811实施了轧制速度的保持的情况下,给出积分增益KIMILL,在实施了轧制速度的加减速的情况下保持指令为关闭,通过保持指令的关闭而积分增益KIMILL=0并停止输出。另外,在轧制开始时轧制速度是低速度且已经成为塑性加工状态的情况下,不需要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65所进行的板厚控制(控制方法(D))。
这里,图12中的(c)示出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65所进行的控制的一个例子。例如,输出侧板厚偏差大于偏差大判定值的情况下增大轧制速度,若输出侧板厚偏差小于偏差大判定值则使轧辊间隙控制部21所进行的压下或者操作输入侧TR2的板厚控制进行动作,减小轧制速度的变化量并且继续板厚控制。另一方面,若输出侧板厚偏差小于偏差小判定值则停止轧制速度的操作。这样在输出侧板厚偏差小于偏差小判定值的情况下,轧辊间隙控制部21所进行的压下或者操作输入侧TR2的板厚控制有效,由此塑性加工状态持续,并且继续轧制速度操作的停止,但若输出侧板厚偏差大于偏差小判定值,则轧辊间隙控制部21所进行的压下或者操作输入侧TR2的板厚控制的效果变少,所以判断为不再是可轧制的板厚,从而将轧制速度增速直至输出侧板厚偏差小于偏差小判定值为止。
如图12中的(a)所示,轧制速度设定部81使用轧制机1的操作人员通过速度指令作成部811作成的轧制速度指令值MRHref,通过S-Curve电路计算上述轧制速度指令值MRHref与轧制速度的实测值VMILLref的差分亦速度指令偏差△Vref,以使得轧制速度指令不成为折线状,通过对该计算值进行时间积分来计算轧制速度指令VMILLref。另外,轧制速度设定部81在从速度指令作成部811输出轧制速度的保持指令的情况下,通过使针对S-Curve电路的MRHref-VMILLref的输入值成为0,来维持该时刻的轧制速度。
具体而言,轧制速度设定部81在操作人员想要对轧制速度进行加减速而速度指令作成部811输出加减速的指令的情况下,根据该指令输出加减速,在操作人员想要保持轧制速度而速度指令作成部811输出保持指令的情况下,速度修正选择部712(控制方法选择部71)允许控制方法(D)的执行,能够通过与S-Curve电路的输出值相加并进行积分来使轧制速度指令VMILLref变化。
另外,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除了基于上述控制方法(D)的控制以外,还选择是否执行该控制方法(D)。例如能够由图8所示的控制方法选择部71的速度修正选择部712来执行是否进行基于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的控制方法(D)的选择。
速度修正选择部712根据被轧制材料m的轧制状态(例如,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m是弹性变形状态还是塑性变形状态),选择是否进行轧制速度板厚控制(控制方法(D))。具体而言,该速度修正选择部712通过由输出侧板厚计a2测量出的输出侧板厚与由输入侧板厚计a1测量出的输入侧板厚(在没有输入侧板厚计的情况下为上次轧制时的输入侧板厚的测量值等)的比较来判定是弹性变形状态还是塑性变形状态,在是弹性变形状态的情况下输出用于执行控制方法(D)的指令以便使被轧制材料m被稳定地轧制成塑性变形状态。此外,若在通板速度(轧制开始前的被轧制材料通过轧制机的速度)下已经是塑性变形状态,则不需要基于控制方法(D)的控制(被轧制材料被稳定地轧制成塑性变形状态),所以速度修正选择部712也可以仅允许板厚控制,使用于执行控制方法(D)的指令为关闭。
此外,若在操作人员所进行的手动加速中选择板厚控制且该板厚控制开始,则如上述那样输出侧板厚偏差下冲。为此,速度修正选择部712也可以以防止上述下冲为目的,输出速度修正输出侧板厚修正值△hcmp。具体而言,速度修正选择部712对于使用输出侧板厚计a2求出的输出侧板厚偏差△h进行基于速度修正输出侧板厚修正值△hcmp的修正,如图14所示,在轧制速度成为塑性变形开始预测速度的时刻锁定输出侧板厚偏差,输出△hcmp=0这样的修正值。由此,在即使成为塑性变形开始预测速度而输出侧板厚也不变薄的情况下,通过板厚控制关闭轧辊间隙来促进向塑性变形状态的转入,在转入塑性变形状态后以跟随速度修正输出侧板厚修正值△hcmp的方式控制输出侧板厚偏差,从而能够防止成为过控制状态。此外,上述的塑性变形开始预测速度例如也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预先设定,并根据轧制时的实绩适时地修正上述设定。
由上述的控制方式选择单元选择的控制方法(A)~(C)以及由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选择的控制方法(D)的控制经由图8所示的控制方法选择部71的控制输出选择部713来进行。如图13所示,该控制输出选择部713将来自压下板厚控制部61、速度板厚控制部62、速度张力控制部63、压下张力控制部64、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65的输出、来自控制方式选择部711的控制方式的选择结果、来自速度修正选择部712的控制方法(D)的选择结果、板厚控制的输出许可信号作为输入,向轧辊间隙控制部21、输入侧TR速度指令部41、输入侧TR控制部42、轧制速度设定部81输出控制指令。以下示出该控制输出选择部713所进行的处理。
在控制方式选择部711选择了控制方法(A)的情况下,控制输出选择部713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来控制轧辊对R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所以通过积分处理部713a对来自压下板厚控制部61的输出进行积分处理并输出到轧辊间隙控制部21。另外,控制输出选择部713根据插入轧制机1的被轧制材料m的张力将向轧制机1送出被轧制材料m的张力卷轴的转矩控制为恒定值,所以将转矩恒定控制模式的选择输出到输入侧TR控制部42。
在控制方式选择部711选择了控制方法(B)的情况下,控制输出选择部713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来控制轧辊对R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所以通过积分处理部713a对来自压下板厚控制部61的输出进行积分处理并输出到轧辊间隙控制部21。另外,控制输出选择部713根据插入轧制机1的被轧制材料m的张力来控制从张力卷轴送出的被轧制材料m的速度,所以通过积分处理部713b对来自速度张力控制部63的输出进行积分处理并输出到输入侧TR速度指令部41。
在控制方式选择部711选择了控制方法(C)的情况下,控制输出选择部713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来控制被从张力卷轴送出的被轧制材料m的速度,所以通过积分处理部713b对来自速度板厚控制部62的输出进行积分处理并输出到输入侧TR速度指令部41。另外,控制输出选择部713根据被插入轧制机1的被轧制材料m的张力来控制轧辊对R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所以通过积分处理部713b对来自压下张力控制部64的输出进行积分处理并输出到轧辊间隙控制部21。
在速度修正选择部712选择了控制方法(D)的情况下,控制输出选择部713控制轧辊的周速度,所以向轧制速度设定部81输出来自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65的输出。另外,控制输出选择部713根据来自速度修正选择部712的板厚控制输出的许可信号,决定各板厚控制、张力控制的输出可否(向积分项的输入可否)。
由于控制输出选择部713为上述结构,从而即使是轧制操作中,也能够例如根据轧制速度相互切换控制方法(A)~(C),并且能够实施轧制速度板厚控制(控制方法(D))。
(轧制控制方法)
该轧制控制方法是对通过轧辊对轧制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机进行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轧制控制方法方法具备:根据上述被轧制材料的轧制状态从下述的控制方式中选择任意一个控制方式,并且执行该选择出的控制方式的步骤(以下,也称为“第一步骤”);以及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选择是否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的周速度,并且在选择了上述周速度的控制的情况下控制上述轧辊的周速度的步骤(以下,也称为“第二步骤”),上述控制方式包括: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将向上述轧制机送出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卷轴的转矩控制为恒定值的控制方式;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的控制方式;以及根据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的控制方式。
图14以及图15是对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示意图。这里,采取上述的轧制控制装置11为例进行说明。在进行轧制时,首先,进行轧辊间隙的初始设定。该初始设定也可以根据例如过去进行的轧制的经验而预先决定。而且,在轧制开始时,如图14所示,例如作为生产效率提高等目的,操作人员以手动方式对轧制速度进行增速(手动加速)。在箔轧制中,伴随着轧制速度的增速,从弹性变形状态转入塑性变形状态,所以在手动加速中由于塑性变形而输出侧板厚变薄,若轧制速度达到塑性变形开始预测速度,则控制方式选择单元(控制方式选择部711)如上述那样选择控制方式,并且输出许可以便使速度修正选择部712执行上述控制方式,并根据来自控制输出选择部713的输出执行选择的控制方式(第一步骤)。此外,这里,例示出使用来自压下板厚控制部61、速度板厚控制部62的输出的控制方式。
此外,由于在控制方法(A)、控制方法(B)以及(C)中输入侧TR2的控制方法不同,所以也有在轧制操作中不能切换的情况。该情况下,只要通过控制方法(A)继续进行轧制操作,在下次同一钢种、同一板宽度的被轧制材料到来的情况下切换控制方法即可。另外,在根据轧制设备而不能在轧制操作中进行控制方法(A)、控制方法(B)以及控制方法(C)的切换的情况下,可以代替控制方法(A)而使用控制方法(B)。这样一来,在虽然在低速中是控制方法(A)但在高速中控制方法(C)最佳的被轧制材料的情况下,通过在低速中选择控制方法(B)并且在高速中选择控制方法(C),由此能够在全速度域中稳定并且高精度地轧制。
这里,控制方式选择部711决定的最佳的控制方法也可以是将被轧制材料m的钢种、输出侧板厚以及轧制速度域作为参数预先记录到数据库(参照图16),例如,在下次的轧制时,能够将上述参数作为搜索键搜索最佳控制方式。
另外,为了防止切换的控制方式开始时的输出侧板厚偏差的下冲,上述的速度修正选择部712也可以输出速度修正输出侧板厚修正值△hcmp。
接下来,若通过由手动加速进行的增速而轧制速度接近目标速度,则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速度修正选择部712)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选择是否控制轧辊对R中的轧辊R1、R2的周速度,并且在选择了周速度的控制的情况下根据来自控制输出选择部713的输出控制轧辊R1、R2的周速度(第二步骤)。由此,通过控制方法(D)控制轧制速度来稳定地进行轧制。接下来,在轧制结束时,如图15所示,从基于控制方法(D)的控制移至由操作人员进行的手动的轧制速度的减速(手动减速),通过该手动减速而减速到通板速度并结束1次的轧制。此外,在手动减速时,与在手动加速时相反,在塑性变形开始预测速度下输出侧板厚与输入侧板厚相等(从塑性变形状态移至弹性变形状态)并输出速度修正输出侧板厚修正值,在轧制速度小于塑性变形开始预测速度的时刻结束上述控制方式(压下板厚控制或者速度板厚控制)。
另外,在上述的轧制方法中,对操作人员在轧制开始时以及轧制结束时手动地进行加减速(手动加速、手动减速)的轧制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公知方法自动地进行加减速。特别优选在结束轧制时的减速时,计算被轧制材料的余量,优选以不产生该余量(余量≈0)的方式停止轧制机。
(轧制控制程序)
该轧制控制程序是对通过轧辊对轧制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机进行控制的程序,该轧制控制程序具备:根据上述被轧制材料的轧制状态从下述的控制方式中选择任意一个控制方式,并且执行该选择出的控制方式的步骤(以下,也称为“第一步骤”);以及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选择是否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的周速度,并且在选择了上述周速度的控制的情况下控制上述轧辊的周速度的步骤(以下,也称为“第二步骤”),上述控制方式包括: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将向上述轧制机送出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卷轴的转矩控制为恒定值的控制方式;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的控制方式;以及根据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的控制方式。
此外,由该轧制控制程序执行的控制方法与在(轧制控制装置)以及(轧制控制方法)各部分中描述的控制方法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这里,上述的轧制控制装置11、轧制控制方法、以及轧制控制程序中的控制能够通过组合硬件和软件来实现。作为上述硬件,如图17所示,例如,能够由中央处理装置(CPU)91、随机访问存储器(RAM)92、只读存储器(ROM)93、硬盘驱动器(HDD)94、接口(I/F)95、总线96等构成。
CPU91是处理信息的运算单元,通过处理后的信息控制轧制控制装置11整体的动作。RAM92是可读写信息的易失性存储介质,被用作CPU91处理信息时的工作区域使用。ROM93是只读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储存有程序(软件)。HDD94是能够读写信息的非易失性的存储介质,储存有执行OS(操作系统)、上述的轧制控制方法等的轧制控制程序等(软件)。I/F95显示轧制控制装置11的信息或者进行向轧制控制装置11的信息的输入,例如,由显示器装置951、键盘952等构成。总线96连接CPU91、HDD94等。
如以上所述,上述的轧制控制装置11、轧制控制方法、以及轧制控制程序是上述结构,从而能够通过与轧制状态对应的控制方法(A)、控制方法(B)、控制方法(C)的切换来选择最佳的控制构成作为输出侧板厚控制以及输入侧板厚控制,并且通过轧制速度板厚控制(控制方法(D))维持稳定的塑性加工状态,即使是进行例如箔轧制的情况,也能够抑制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的变动,提高输出侧板厚精度。其结果使,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产品品质、操作效率。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轧制控制装置12具备:张力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插入轧制机的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将向轧制机送出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卷轴的转矩控制为恒定值(控制方法(A));以及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选择是否控制轧辊对中的轧辊的周速度,并且在选择了周速度的控制的情况下控制轧辊的周速度(控制方法(D))。
由于该轧制控制装置12执行上述的张力控制单元以及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进行的控制方法(A)以及(D),所以具体而言,例如图18所示,能够由轧辊间隙控制部21、轧制速度控制部31、输入侧TR速度指令部41、输入侧张力设定部43、输出侧张力设定部53、输入侧张力电流转换部44、输出侧张力电流转换部54、输入侧TR控制部42、输出侧TR控制部52、输入侧张力控制部46、输出侧张力控制部56、压下板厚控制部61、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65、轧制速度设定部81、以及控制方法选择部72构成。此外,该轧制控制装置12也可以并不局限于以下所示的具体结构。另外,控制方法选择部72以外的各部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相同,所以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另外,使用该轧制控制装置12的轧制控制方法除了控制方式被限定于控制方法(A)以及(D)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引用其说明。
控制方法选择部72根据被轧制材料m的轧制状态,使用上述的控制方法(A)以及(D)的控制方法进行轧制。如图19所示,该控制方法选择部72示意性地由速度修正选择部712、控制方式选择部721、以及控制输出选择部723构成。此外,速度修正选择部712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控制方式选择部721输出用于执行控制方法(A)的指令。
控制输出选择部723将来自压下板厚控制部61、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65的输出、来自速度修正选择部712的控制方法(D)的选择结果、控制方法(A)的输出许可信号作为输入,向轧辊间隙控制部21、输入侧TR速度指令部41、输入侧TR控制部42、轧制速度设定部81输出控制指令。
具体而言,为了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来控制轧辊对R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控制输出选择部723通过积分处理部对来自压下板厚控制部61的输出进行积分处理并输出到轧辊间隙控制部21。另外,为了根据插入轧制机1的被轧制材料m的张力将向轧制机1送出被轧制材料m的张力卷轴的转矩控制为恒定值,控制输出选择部723将转矩恒定控制模式的选择输出到输入侧TR控制部42。
另外,在速度修正选择部712选择了控制方法(D)的情况下,为了控制轧辊R1、R2的周速度,控制输出选择部723向轧制速度设定部81输出来自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65的输出。
如以上所述,由于该轧制控制装置12是上述结构,从而能够使用控制方法(A)以及轧制速度板厚控制(控制方法(D))维持稳定的塑性加工状态,即使在进行例如箔轧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的变动,提高输出侧板厚精度。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轧制控制装置13具备:速度张力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插入轧制机的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从张力卷轴送出的被轧制材料的速度(控制方法(B));以及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选择是否控制轧辊对中的轧辊的周速度,并且在选择了周速度的控制的情况下控制轧辊的周速度(控制方法(D))。
该轧制控制装置13执行上述的速度张力控制单元以及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所进行的控制方法(B)以及(D),所以具体而言,例如图20所示,能够由轧辊间隙控制部21、轧制速度控制部31、输入侧TR速度指令部41、输入侧张力设定部43、输出侧张力设定部53、输入侧张力电流转换部44、输出侧张力电流转换部54、输入侧TR控制部42、输出侧TR控制部52、输入侧张力控制部46、输出侧张力控制部56、压下板厚控制部61、速度张力控制部63、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65、轧制速度设定部81、以及控制方法选择部73构成。此外,该轧制控制装置13并不局限于以下所示的具体结构。另外,控制方法选择部73以外的各部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另外,使用该轧制控制装置13的轧制控制方法除了控制方式限定于控制方法(B)以及(D)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引用其说明。
控制方法选择部73根据被轧制材料m的轧制状态使用上述的控制方法(B)以及(D)的控制方法进行轧制。如图21所示,该控制方法选择部73示意性地由速度修正选择部712、控制方式选择部731、以及控制输出选择部733构成。此外,速度修正选择部712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控制方式选择部731输出用于执行控制方法(B)的指令。
控制输出选择部733将来自压下板厚控制部61、速度张力控制部63、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65的输出、来自速度修正选择部712的控制方法(D)的选择结果、控制方法(B)的输出许可信号作为输入,向轧辊间隙控制部21、输入侧TR速度指令部41、输入侧TR控制部42、轧制速度设定部81输出控制指令。
具体而言,为了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来控制轧辊对R中的轧辊间的间隔,控制输出选择部733通过积分处理部对来自压下板厚控制部61的输出进行积分处理并输出到轧辊间隙控制部21。另外,为了根据插入轧制机1的被轧制材料m的张力来控制从张力卷轴送出的被轧制材料m的速度,控制输出选择部733通过积分处理部对来自速度张力控制部63的输出进行积分处理并输出到输入侧TR速度指令部41。
另外,控制输出选择部733在速度修正选择部712选择了控制方法(D)的情况下,为了控制轧辊R1、R2的周速度,向轧制速度设定部81输出来自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65的输出。
如以上所述,由于该轧制控制装置13是上述结构,从而能够使用控制方法(B)以及控制方法(D)维持稳定的塑性加工状态,即使在进行例如箔轧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的变动,提高输出侧板厚精度。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轧制控制装置14具备:速度板厚控制单元,其根据插入轧制机的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从张力卷轴送出的被轧制材料的速度(控制方法(C));以及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选择是否控制轧辊对中的轧辊的周速度,并且在选择了周速度的控制的情况下控制轧辊的周速度(控制方法(D))。
该轧制控制装置14执行上述的速度板厚控制单元以及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进行的控制方法(C)以及(D),所以具体而言,例如图22所示,能够由轧辊间隙控制部21、轧制速度控制部31、输入侧TR速度指令部41、输入侧张力设定部43、输出侧张力设定部53、输入侧张力电流转换部44、输出侧张力电流转换部54、输入侧TR控制部42、输出侧TR控制部52、输入侧张力控制部46、输出侧张力控制部56、速度板厚控制部62、压下张力控制部64、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65、轧制速度设定部81、以及控制方法选择部74构成。此外,该轧制控制装置14并不局限于以下所示的具体结构。另外,控制方法选择部74以外的各部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另外,使用该轧制控制装置14的轧制控制方法除了控制方式被限定为控制方法(C)以及(D)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引用其说明。
控制方法选择部74根据被轧制材料m的轧制状态,使用上述的控制方法(C)以及(D)的控制方法进行轧制。如图23所示,该控制方法选择部74示意性地由速度修正选择部712、控制方式选择部741、以及控制输出选择部743构成。此外,由于速度修正选择部712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控制方式选择部741输出用于执行控制方法(B)的指令。
控制输出选择部743将来自速度板厚控制部62、压下张力控制部64、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65的输出、来自速度修正选择部712的控制方法(D)的选择结果、控制方法(C)的输出许可信号作为输入,向轧辊间隙控制部21、输入侧TR速度指令部41、输入侧TR控制部42、轧制速度设定部81输出控制指令。
具体而言,为了根据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来控制从张力卷轴送出的被轧制材料m的速度,控制输出选择部743通过积分处理部对来自速度板厚控制部62的输出进行积分处理并输出到输入侧TR速度指令部42。另外,为了根据插入轧制机1的被轧制材料m的张力来控制轧辊对R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控制输出选择部743对来自压下张力控制部64的输出进行积分处理并输出到轧辊间隙控制部21。
另外,在速度修正选择部712选择了控制方法(D)的情况下,为了控制轧辊R1、R2的周速度,控制输出选择部743向轧制速度设定部81输出来自轧制速度板厚控制部65的输出。
如以上所述,由于该轧制控制装置14是上述结构,从而能够使用控制方法(C)以及控制方法(D)维持稳定的塑性加工状态,即使是进行例如箔轧制的情况,也能够抑制被轧制的被轧制材料m的板厚的变动,提高输出侧板厚精度。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而使表示为由权利要求书所示出,且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轧制控制装置11~14控制的轧制机1例示出单机架轧制机对轧制控制装置等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进行具有多个机架的串联轧制机(未图示)的控制的轧制控制装置。对于这样的串联轧制机所使用的轧制控制装置而言,只要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控制最下游的机架(多个机架中的最后段的机架)的轧制速度以便使在串联轧制机的多个机架全部中被轧制材料成为塑性变形状态即可。该情况下,输出侧板厚能够通过设置于各机架的输出侧的板厚计来计测、或者通过比较前后的机架的轧制速度而获得。

Claims (4)

1.一种轧制控制装置,其是对通过轧辊对轧制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机进行控制的轧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轧制控制装置具备:
张力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将向上述轧制机送出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卷轴的转矩控制为恒定值;
速度张力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
速度板厚控制单元,其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
控制方式选择单元,其根据上述被轧制材料的轧制状态,选择上述张力控制单元所进行的控制、上述速度张力控制单元所进行的控制、以及上述速度板厚控制单元所进行的控制中的任意一个控制方式;以及
轧辊速度选择控制单元,其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选择是否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的周速度,并且在选择了上述周速度的控制的情况下控制上述轧辊的周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在上述被轧制材料的轧制中使上述轧辊间的间隔阶梯状地变化时的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的变动、以及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的变动来选择上述控制方式选择单元中的控制方式。
3.一种轧制控制方法,其是对通过轧辊对轧制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机进行控制的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轧制控制方法具备:
根据上述被轧制材料的轧制状态从如下的控制方式中选择任意一个控制方式,并且执行该选择出的控制方式的步骤;以及
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选择是否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的周速度,并且在选择了上述周速度的控制的情况下控制上述轧辊的周速度的步骤,
上述控制方式包括:
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将向上述轧制机送出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卷轴的转矩控制为恒定值的控制方式;
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的控制方式;以及
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的控制方式。
4.一种存储有轧制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所述轧制控制程序用于使轧制控制装置对通过轧辊对轧制被轧制材料的轧制机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该轧制控制程序使所述轧制控制装置执行:
根据上述被轧制材料的轧制状态从如下的控制方式中选择任意一个控制方式,并且执行该选择出的控制方式的步骤;以及
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选择是否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的周速度,并且在选择了上述周速度的控制的情况下控制上述轧辊的周速度的步骤,
上述控制方式包括:
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将向上述轧制机送出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卷轴的转矩控制为恒定值的控制方式;
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的控制方式;以及
根据被插入上述轧制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张力来控制上述轧辊对中的轧辊之间的间隔,并且根据被轧制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来控制从上述张力卷轴送出的上述被轧制材料的速度的控制方式。
CN201911053969.4A 2018-12-28 2019-10-31 轧制控制装置、轧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3756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47424A JP6966417B2 (ja) 2018-12-28 2018-12-28 圧延制御装置、圧延制御方法、および圧延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8-247424 2018-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5637A CN111375637A (zh) 2020-07-07
CN111375637B true CN111375637B (zh) 2022-03-18

Family

ID=71079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3969.4A Active CN111375637B (zh) 2018-12-28 2019-10-31 轧制控制装置、轧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66417B2 (zh)
CN (1) CN111375637B (zh)
DE (1) DE1020192199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9207B (zh) * 2020-12-07 2023-05-09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镀锡基板的表面粗糙度控制方法
JP2023173650A (ja) 2022-05-26 2023-12-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6670A (zh) * 2009-04-01 2010-10-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滚轧机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85003A (zh) * 2009-05-14 2010-11-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轧制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368606A (zh) * 2013-08-12 2015-02-2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轧制控制装置、轧制控制方法以及轧制控制程序
CN104384412A (zh) * 2014-11-18 2015-03-04 扬州市江都永坚有限公司 多向模锻工艺试验装置
CN105598180A (zh) * 2014-11-14 2016-05-2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轧制控制装置和轧制控制方法
CN105665449A (zh) * 2014-12-05 2016-06-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连轧机的控制装置和连轧机的控制方法
WO2016151855A1 (ja) * 2015-03-26 2016-09-29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圧延材の板厚制御装置
CN108453137A (zh) * 2017-02-22 2018-08-2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轧机的控制装置、轧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61103B2 (ja) * 2012-12-11 2016-08-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圧延制御装置、圧延制御方法および圧延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173898B2 (ja) * 2013-12-10 2017-08-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圧延制御装置、圧延制御方法および圧延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839053B2 (ja) * 2014-01-06 2016-01-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圧延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6670A (zh) * 2009-04-01 2010-10-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滚轧机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85003A (zh) * 2009-05-14 2010-11-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轧制设备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368606A (zh) * 2013-08-12 2015-02-2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轧制控制装置、轧制控制方法以及轧制控制程序
CN105598180A (zh) * 2014-11-14 2016-05-2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轧制控制装置和轧制控制方法
CN104384412A (zh) * 2014-11-18 2015-03-04 扬州市江都永坚有限公司 多向模锻工艺试验装置
CN105665449A (zh) * 2014-12-05 2016-06-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连轧机的控制装置和连轧机的控制方法
WO2016151855A1 (ja) * 2015-03-26 2016-09-29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圧延材の板厚制御装置
CN108453137A (zh) * 2017-02-22 2018-08-2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轧机的控制装置、轧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5637A (zh) 2020-07-07
DE102019219917A1 (de) 2020-07-02
JP6966417B2 (ja) 2021-11-17
JP2020104165A (ja) 2020-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73898B2 (ja) 圧延制御装置、圧延制御方法および圧延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1701646B1 (ko) 압연 제어 장치, 압연 제어 방법 및 기록매체
KR101524372B1 (ko) 압연 제어 장치, 압연 제어 방법 및 압연 제어 프로그램을 저장한 컴퓨터로 판독 가능한 기억 매체
CN111375637B (zh) 轧制控制装置、轧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EP3025798B1 (en) Rolling control device and rolling control method
JP6308927B2 (ja) 圧延制御装置、圧延制御方法および圧延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638515B2 (en) Method for actuating a tandem roll train, control and/or regulating device for a tandem roll train, machine-readable program code, storage medium and tandem roll train
JP4795148B2 (ja) 連続圧延機における張力制御方法及び連続圧延機
KR20180056721A (ko) 압연 스톡의 압연 방법, 그리고 압연기
JP6663872B2 (ja) 圧延機の制御装置、圧延機の制御方法及び圧延機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202157B2 (ja) タンデム圧延装置の板厚張力制御方法及び板厚張力制御装置
CN111495981B (zh) 设备控制装置以及轧制控制装置
JP6373800B2 (ja) 圧延制御装置、圧延制御方法および圧延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222790B2 (ja) 圧延制御装置、圧延制御方法および圧延機
JP4996889B2 (ja) 形状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RU2198753C1 (ru) Способ задания скоростного режима непрерывной группы прокатных клетей стана горячей прокатки металла с обеспечением минимального натяжения в межклетевых промежутках
JP2010253501A (ja) 多段圧延機の張力制御方法及び多段圧延機の張力制御装置
JPH07214125A (ja) タンデム圧延機における板厚制御方法
JP2004268084A (ja) タンデム圧延機の板厚制御方法
BENGTSSON Improved AGC control in cold rolling using learning technology
Pittner et al. Conventional Control
Hol et al. Optimal Feedforward Filter Design for Flying Gauge Changes of a Continuous Cold Mill
JP2010214426A (ja) 多段圧延機における板厚制御方法及び板厚制御装置
JP2011000633A (ja) 多段圧延機における尾端部の張力制御方法及び多段圧延機における尾端部の張力制御装置
JPH07223013A (ja) 圧延機のスタンド間張力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