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69671B - 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69671B
CN111369671B CN202010182765.7A CN202010182765A CN111369671B CN 111369671 B CN111369671 B CN 111369671B CN 202010182765 A CN202010182765 A CN 202010182765A CN 111369671 B CN111369671 B CN 1113696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coordinates
ground
preset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27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69671A (zh
Inventor
黄劲
许巧龄
黄钢
王珂晟
侯正科
吴哲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bo Si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bo Si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bo Si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bo Si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827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69671B/zh
Priority to US16/847,746 priority patent/US11184577B2/en
Priority to TW109116801A priority patent/TWI7525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69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9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69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96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04N5/655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chassis, e.g. for varying the elevation of the tub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G01B11/245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using a plurality of fixed, simultaneously operating transduc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06Topological mapping of higher dimensional structures onto lower dimensional su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06T7/73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 G06T7/75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involving mod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6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with both visual and audible presentation of the material to be studied
    • G09B5/065Combinations of audio and video presentations, e.g. videotapes, videodiscs, televi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82Image signal generators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corresponding to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e.g. multi-view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4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involving 3D image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8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involving all processing steps from image acquisition to 3D model gene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04Still image; Photographic image
    • G06T2207/10012Stereo im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9/00Indexing scheme for 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9/20Indexing scheme for editing of 3D models
    • G06T2219/2004Aligning objects, relative positioning of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Drawing Aids And Blackboard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本公开建立目标空间的三维模型,通过该三维模型和划定教室中上课学生的分布位置调整多媒体黑板,保证了上课学生能够获得较佳的观看多媒体黑板,减少了上课的疲劳感,有助于提高听课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黑板,是一个可以反复书写的平面,板面坚硬,是一种可反复擦写的书写工具。通常用于教学,会议讨论,或个人与家庭记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已经成为教育机构课堂的常用设备。由于多媒体的播放内容必须在课前准备好,现场编辑多媒体的播放内容比较繁琐。从而促使多媒体黑板应运而生。多媒体黑板是将多媒体的功能和传统黑板的功能结合在一起,既能在多媒体黑板上书写板书,也能在该多媒体黑板中播放多媒体资料。例如,在多媒体黑板中包括两块显示区域,一块显示区域显示讲课教师的全身讲课视频,另一块显示区域显示该教师的讲课内容,比如PPT讲稿内容。
由于多媒体黑板的高度较高,面积较大,不可避免的,受表面的材质影响,光射到上面会发生漫反射和/或镜面反射。当从某个角度看多媒体黑板时,由于镜面反射强度较大,造成从该角度看多媒体黑板时会很刺眼,无法看清多媒体黑板的展示内容。
特别是大学中能够容纳上百人的教室,为了照顾各个位置学生的听讲效果,多媒体黑板的固定位置比较适合在教室中间的学生,能够舒适观看多媒体黑板的展示内容。但是当这个教室中仅有十几个学生同时听课时,如果学生都集中在教室中部,教师和学生间会存在一种空间隔阂感,影响教学效果。
发明内容
提供该发明内容部分以便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该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能够解决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包括: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原水平面的地面投影区域图中确定有效平面区域图;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包括:原点、水平轴、垂直轴和纵轴,所述原水平面为所述水平轴和所述纵轴确定的平面,所述地面投影区域图为三维地面在原水平面的投影区域图;
分析所述有效平面区域图,获取平面核心坐标;
基于预设核心高度、所述平面核心坐标和所述三维地面获取三维核心坐标;
获取至少三个三维板面点坐标,并基于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确定三维板面平面;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为多媒体黑板板面中预设板面点对应的坐标,其中,预设板面点包括一个预设关键点,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包括预设关键点对应的三维关键坐标;
根据三维关键坐标和所述三维核心坐标生成三维关键直线;
基于所述三维关键直线与所述三维板面平面的预设位置关系调整所述多媒体黑板。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装置,包括:
确定有效平面区域图单元,用于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原水平面的地面投影区域图中确定有效平面区域图;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包括:原点、水平轴、垂直轴和纵轴,所述原水平面为所述水平轴和所述纵轴确定的平面,所述地面投影区域图为三维地面在原水平面的投影区域图;
分析有效平面区域图单元,用于分析所述有效平面区域图,获取平面核心坐标;
获取三维核心坐标单元,用于基于预设核心高度、所述平面核心坐标和所述三维地面获取三维核心坐标;
确定三维板面平面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三个三维板面点坐标,并基于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确定三维板面平面;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为多媒体黑板板面中预设板面点对应的坐标,其中,预设板面点包括一个预设关键点,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包括预设关键点对应的三维关键坐标;
生成三维关键直线单元,用于根据三维关键坐标和所述三维核心坐标生成三维关键直线;
调整多媒体黑板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三维关键直线与所述三维板面平面的预设位置关系调整所述多媒体黑板。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本公开建立目标空间的三维模型,通过该三维模型和划定教室中上课学生的分布位置调整多媒体黑板,保证了上课学生能够获得较佳的观看多媒体黑板,减少了上课的疲劳感,有助于提高听课的效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的多媒体黑板的正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的多媒体黑板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的目标空间的正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的目标空间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整多媒体黑板的装置的单元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
对本公开提供的第一实施例,即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的实施例。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要在目标空间(比如教室)中调整多媒体黑板达到预设的位置,首先需要在目标空间中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建立三维模型,也就是将目标空间中的目标纳入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进行管理。例如,将教室中的多媒体黑板纳入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进行管理。因此,在调整多媒体黑板前,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建立目标空间的三维模型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1,确定空间直角坐标系,并根据预设板面点确定三维板面点坐标,及根据所述预设关键点确定所述三维关键坐标。
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包括:原点、水平轴、垂直轴和纵轴。所述原水平面为所述水平轴和所述纵轴确定的平面。例如,请参见图4和图5所示,水平轴为x轴,垂直轴为y轴,纵轴为z轴;原水平面为xoz平面。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可以设置在空间的任意位置。
预设板面点是用于确定多媒体黑板板面平面的点。因此,在多媒体黑板板面中至少设置三个预设板面点。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为多媒体黑板板面中预设板面点对应的坐标。其中,预设板面点包括一个预设关键点,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包括预设关键点对应的三维关键坐标。本公开实施例的预设关键点为学生视线对多媒体黑板板面集中度比较高的点。例如,预设关键点为多媒体黑板板面的对称中心。当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在多媒体黑板上时,则在三维模型初始化时能够通过测量的方式确定预设板面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三维板面点坐标。
步骤S100-2,通过多目摄像头同时获取多个目标空间图像,并确定至少四个地面结合点在所述目标空间图像中的地面结合点位置。
多目摄像头至少包括2个摄像头,用于测量目标空间中指定目标点的距离,进而生成目标空间的三维模型。
请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建立三维模型时,所述多媒体黑板包括水平直线排列的所述多目摄像头,所述多目摄像头光轴方向均平行于原水平面且均垂直于所述多媒体黑板板面。也就是多媒体黑板板面垂直于水平面。例如,将多目摄像头固定在多媒体黑板的顶部,或将多目摄像头隐藏在多媒体黑板的板面中。
可选的,由于目标空间的三维模型是通过多目摄像头建立的,为了计算方便,将多目摄像头中拍摄方向上最左边的摄像头确定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所述地面结合点为目标空间地面与至少一个或多个目标空间面同时相交形成的相交线上的点。例如,请参见图4和图5所示,b点或c点分别是目标空间地面与两个墙面相交形成的直线的交叉点;a点或d点分别是目标空间地面与一个墙面相交形成的直线上的点。目标空间地面的形状,包括:直线和/或曲线。
确定地面结合点位置是为了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三维地面,然后通过三维地面和目标空间中目标离三维地面的高度确定目标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从而将目标纳入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进行管理。因此,为了保证三维地面的有效性,地面结合点限制在目标空间地面的范围内,且在多目摄像头的摄像范围内。例如,将教室中坐在座椅上的学生眼睛作为目标,并纳入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进行管理;如果教室的地面是阶梯状,可以依据阶梯形状确定地面结合点位置;也可以根据阶梯的坡度确定四个地面结合点位置,从而确定三维地面为一个平面。
地面结合点位置包括地面结合点在所述目标空间图像中的像素坐标。
步骤S100-3,根据所述目标空间图像、所述地面结合点位置和所述多目摄像头的镜头信息生成对应地面结合点的三维地面结合点坐标。
镜头信息包括摄像头的镜头焦距。
步骤S100-4,根据预设结合点连接关系和所述三维地面结合点坐标生成三维地面。
例如,请参见图4和图5所示,a点、b点、c点和d点分别是在一个具有坡度的地面上确定的地面结合点,则根据上述地面结合点生成abcd三维地面。
通过上述步骤建立的特定目标空间的三维模型,本公开实施例基于该三维模型调整多媒体黑板。请参见图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原水平面的地面投影区域图中确定有效平面区域图。
所述地面投影区域图为三维地面在原水平面的投影区域。
有效平面区域图用于限定地面投影区域图中的有效区域,根据有效平面区域图生成调整多媒体黑板的参数。例如,有效平面区域图用于限定学生在教室里的就坐区域,通过有效平面区域图结合教室座椅的平面分布图,能够提示学生如何就坐,从而获取当前较好的观看多媒体黑板的位置。
所述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原水平面的地面投影区域图中确定有效平面区域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1,根据预设映射关系获取所述地面投影区域图的二维映射图。
将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地面投影区域图转换成平面图形。例如,预设映射关系是等比例缩放关系,三维地面是一个矩形图,则地面投影区域图也是矩形图,等比例缩放后,二维映射图形也是矩形图。
步骤S101-2,在所述二维映射图中确定二维有效图。
二维有效图可以通过预设的图形工具绘制。图形工具,包括:矩形图工具、椭圆形图工具和/或多边形图工具。例如,借助椭圆形图工具,二维有效图是一个绘制在二维映射图中的圆形图。
步骤S101-3,根据预设映射关系将所述二维有效图绘制到所述地面投影区域图中。
将平面图形转换到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水平面中的图形。上述步骤避免了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绘图的繁琐。
步骤S102,分析所述有效平面区域图,获取平面核心坐标。
平面核心坐标也就是在有效平面区域图中核心点的坐标。通过平面核心坐标可以获取较佳的观看多媒体黑板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有效平面区域图包括中心对称图形,所述平面核心坐标包括所述中心对称图形的平面对称中心坐标。
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称为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称为对称中心。对称中心在平面内的坐标称为平面对称中心坐标。
所述分析所述有效平面区域图,获取平面核心坐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1,分析所述中心对称图形,获取所述中心对称图形的平面对称中心坐标。
步骤S103,基于预设核心高度、所述平面核心坐标和所述三维地面获取三维核心坐标。
例如,预设核心高度为学生坐在教室中的眼睛离地面的高度。
本步骤的目的是获取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在指定范围内观看多媒体黑板的较佳位置坐标。也就是将原水平面中的平面核心坐标转换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对应学生眼睛的位置坐标。
所述基于预设核心高度、所述平面核心坐标和所述三维地面获取三维核心坐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3-1,基于所述平面核心坐标的水平坐标和纵坐标从所述三维地面中获取对应的地面核心坐标。
步骤S103-2,计算所述地面核心坐标的垂直坐标与预设核心高度的和,获取所述三维核心坐标的垂直坐标。
其中,所述三维核心坐标的水平坐标等于所述地面核心坐标的水平坐标,所述三维核心坐标的纵坐标等于所述地面核心坐标的纵坐标。
步骤S104,获取至少三个三维板面点坐标,并基于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确定三维板面平面。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三维板面平面用于表示多媒体黑板板面的平面。
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包括预设关键点对应的三维关键坐标。
步骤S105,根据三维关键坐标和所述三维核心坐标生成三维关键直线。
所述三维关键坐标为多媒体黑板板面中预设关键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步骤S106,基于所述三维关键直线与所述三维板面平面的预设位置关系调整所述多媒体黑板。
可选的,所述预设位置关系包括所述三维关键直线垂直于所述三维板面平面,且相交于所述三维关键坐标。
所述基于所述三维关键直线与所述三维板面平面的预设位置关系调整所述多媒体黑板,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6-1,调整所述多媒体黑板,使所述三维关键直线垂直于所述三维板面平面,且相交于所述三维关键坐标。
也就是说,处于三维核心坐标位置的眼睛观看多媒体黑板的效果比较好。
在所述调整所述多媒体黑板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7,获取并保存调整后预设板面点对应的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
由于每次调整多媒体黑板后,预设板面点都可能发生位置移动,为了保证下次调整多媒体黑板时能够获取有效的三维板面点坐标和三维关键坐标,本公开实施例在每次调整后重新计算预设板面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新的三维板面点坐标。当调整时,通过计算预设板面点调整运动轨迹获取三维板面点坐标。
本公开实施例建立目标空间的三维模型,通过该三维模型和划定教室中上课学生的分布位置调整多媒体黑板,保证了上课学生能够获得较佳的观看多媒体黑板,减少了上课的疲劳感,有助于提高听课的效率。
与本公开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第二实施例,即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装置。由于第二实施例基本相似于第一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的部分请参见第一实施例的对应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图6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装置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6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装置,包括:确定有效平面区域图单元601,分析有效平面区域图单元602,获取三维核心坐标单元603,确定三维板面平面单元604,生成三维关键直线单元605,调整多媒体黑板单元606。
确定有效平面区域图单元601,用于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原水平面的地面投影区域图中确定有效平面区域图;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包括:原点、水平轴、垂直轴和纵轴,所述原水平面为所述水平轴和所述纵轴确定的平面,所述地面投影区域图为三维地面在原水平面的投影区域图;
分析有效平面区域图单元602,用于分析所述有效平面区域图,获取平面核心坐标;
获取三维核心坐标单元603,用于基于预设核心高度、所述平面核心坐标和所述三维地面获取三维核心坐标;
确定三维板面平面单元604,用于获取至少三个三维板面点坐标,并基于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确定三维板面平面;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为多媒体黑板板面中预设板面点对应的坐标,其中,预设板面点包括一个预设关键点,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包括预设关键点对应的三维关键坐标;
生成三维关键直线单元605,用于根据三维关键坐标和所述三维核心坐标生成三维关键直线;
调整多媒体黑板单元606,用于基于所述三维关键直线与所述三维板面平面的预设位置关系调整所述多媒体黑板。
可选的,所述有效平面区域图包括中心对称图形,所述平面核心坐标包括所述中心对称图形的平面对称中心坐标;
在所述分析有效平面区域图单元602中,包括:
分析中心对称图形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中心对称图形,获取所述中心对称图形的平面对称中心坐标。
可选的,在所述获取三维核心坐标单元603中,包括:
获取地面核心坐标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平面核心坐标的水平坐标和纵坐标从所述三维地面中获取对应的地面核心坐标;
获取三维核心坐标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地面核心坐标的垂直坐标与预设核心高度的和,获取所述三维核心坐标的垂直坐标;其中,所述三维核心坐标的水平坐标等于所述地面核心坐标的水平坐标,所述三维核心坐标的纵坐标等于所述地面核心坐标的纵坐标。
可选的,在所述确定有效平面区域图单元601中,包括:
获取二维映射图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映射关系获取所述地面投影区域图的二维映射图;
确定二维有效图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二维映射图中确定二维有效图;
绘制二维有效图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映射关系将所述二维有效图绘制到所述地面投影区域图中。
可选的,所述预设位置关系包括所述三维关键直线垂直于所述三维板面平面,且相交于所述三维关键坐标;
在所述调整多媒体黑板单元606中,包括:
调整多媒体黑板子单元,用于调整所述多媒体黑板,使所述三维关键直线垂直于所述三维板面平面,且相交于所述三维关键坐标。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保存三维板面点坐标单元,用于获取并保存调整后预设板面点对应的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建立三维模型单元;
在所述建立三维模型单元中,包括:
确定空间直角坐标系和三维板面点坐标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并根据所述预设板面点确定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及根据所述预设关键点确定所述三维关键坐标;
确定地面结合点位置子单元,用于通过多目摄像头同时获取多个目标空间图像,并确定至少四个地面结合点在所述目标空间图像中的地面结合点位置;其中,所述多媒体黑板包括水平直线排列的所述多目摄像头,所述多目摄像头光轴方向均平行于原水平面且均垂直于所述多媒体黑板板面;所述地面结合点为目标空间地面同时与至少一个或多个目标空间面的相交线上的点;
生成三维地面结合点坐标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空间图像、所述地面结合点位置和所述多目摄像头的镜头信息生成对应地面结合点的三维地面结合点坐标;
生成三维地面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结合点连接关系和所述三维地面结合点坐标生成三维地面。
本公开实施例建立目标空间的三维模型,通过该三维模型和划定教室中上课学生的分布位置调整多媒体黑板,保证了上课学生能够获得较佳的观看多媒体黑板,减少了上课的疲劳感,有助于提高听课的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第三实施例,即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用于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第一实施例所述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第四实施例,即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
下面参考图7,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7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7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7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701、ROM 702以及RAM 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7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7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7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708;以及通信装置709。通信装置7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7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708被安装,或者从ROM 7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7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10)

1.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原水平面的地面投影区域图中确定有效平面区域图;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包括:原点、水平轴、垂直轴和纵轴,所述原水平面为所述水平轴和所述纵轴确定的平面,所述地面投影区域图为三维地面在原水平面的投影区域图;
分析所述有效平面区域图,获取平面核心坐标;
基于预设核心高度、所述平面核心坐标和所述三维地面获取三维核心坐标;
获取至少三个三维板面点坐标,并基于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确定三维板面平面;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为多媒体黑板板面中预设板面点对应的坐标,其中,预设板面点包括一个预设关键点,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包括预设关键点对应的三维关键坐标;
根据三维关键坐标和所述三维核心坐标生成三维关键直线;
基于所述三维关键直线与所述三维板面平面的预设位置关系调整所述多媒体黑板;
其中,所述有效平面区域图用于限定学生在教室里的就坐区域;
所述预设核心高度为学生坐在教室中的眼睛离地面的高度;
所述预设关键点为学生视线对多媒体黑板板面集中度比较高的点;
所述预设位置关系包括所述三维关键直线垂直于所述三维板面平面,且相交于所述三维关键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平面区域图包括中心对称图形,所述平面核心坐标包括所述中心对称图形的平面对称中心坐标;
所述分析所述有效平面区域图,获取平面核心坐标,包括:
分析所述中心对称图形,获取所述中心对称图形的平面对称中心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核心高度、所述平面核心坐标和所述三维地面获取三维核心坐标,包括:
基于所述平面核心坐标的水平坐标和纵坐标从所述三维地面中获取对应的地面核心坐标;
计算所述地面核心坐标的垂直坐标与预设核心高度的和,获取所述三维核心坐标的垂直坐标;其中,所述三维核心坐标的水平坐标等于所述地面核心坐标的水平坐标,所述三维核心坐标的纵坐标等于所述地面核心坐标的纵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原水平面的地面投影区域图中确定有效平面区域图,包括:
根据预设映射关系获取所述地面投影区域图的二维映射图;
在所述二维映射图中确定二维有效图;
根据预设映射关系将所述二维有效图绘制到所述地面投影区域图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三维关键直线与所述三维板面平面的预设位置关系调整所述多媒体黑板,包括:
调整所述多媒体黑板,使所述三维关键直线垂直于所述三维板面平面,且相交于所述三维关键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整所述多媒体黑板后,还包括:
获取并保存调整后预设板面点对应的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有效平面区域图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并根据所述预设板面点确定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及根据所述预设关键点确定所述三维关键坐标;
通过多目摄像头同时获取多个目标空间图像,并确定至少四个地面结合点在所述目标空间图像中的地面结合点位置;其中,所述多媒体黑板包括水平直线排列的所述多目摄像头,所述多目摄像头光轴方向均平行于原水平面且均垂直于所述多媒体黑板板面;所述地面结合点为目标空间地面同时与至少一个或多个目标空间面的相交线上的点;
根据所述目标空间图像、所述地面结合点位置和所述多目摄像头的镜头信息生成对应地面结合点的三维地面结合点坐标;
根据预设结合点连接关系和所述三维地面结合点坐标生成三维地面。
8.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有效平面区域图单元,用于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原水平面的地面投影区域图中确定有效平面区域图;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包括:原点、水平轴、垂直轴和纵轴,所述原水平面为所述水平轴和所述纵轴确定的平面,所述地面投影区域图为三维地面在原水平面的投影区域图;
分析有效平面区域图单元,用于分析所述有效平面区域图,获取平面核心坐标;
获取三维核心坐标单元,用于基于预设核心高度、所述平面核心坐标和所述三维地面获取三维核心坐标;
确定三维板面平面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三个三维板面点坐标,并基于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确定三维板面平面;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为多媒体黑板板面中预设板面点对应的坐标,其中,预设板面点包括一个预设关键点,所述三维板面点坐标包括预设关键点对应的三维关键坐标;
生成三维关键直线单元,用于根据三维关键坐标和所述三维核心坐标生成三维关键直线;
调整多媒体黑板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三维关键直线与所述三维板面平面的预设位置关系调整所述多媒体黑板;
其中,所述有效平面区域图用于限定学生在教室里的就坐区域;
所述预设核心高度为学生坐在教室中的眼睛离地面的高度;
所述预设关键点为学生视线对多媒体黑板板面集中度比较高的点;
所述预设位置关系包括所述三维关键直线垂直于所述三维板面平面,且相交于所述三维关键坐标。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182765.7A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3696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2765.7A CN111369671B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US16/847,746 US11184577B2 (en) 2020-03-16 2020-04-14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multimedia blackboard,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109116801A TWI752504B (zh) 2020-03-16 2020-05-20 調整多媒體黑板的方法、裝置、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和電子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2765.7A CN111369671B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9671A CN111369671A (zh) 2020-07-03
CN111369671B true CN111369671B (zh) 2023-11-17

Family

ID=71207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2765.7A Active CN111369671B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84577B2 (zh)
CN (1) CN111369671B (zh)
TW (1) TWI75250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7314B1 (en) * 1999-03-31 2002-08-20 Hitachi Software Engineering Co., Ltd. Coordinate input pen, and electronic board, coordinate input system and electronic board system using the coordinate input pen
CN109085882A (zh) * 2018-06-12 2018-12-2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控制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9189244A (zh) * 2018-08-02 2019-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展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68143B2 (ja) * 2001-03-26 2011-09-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入出力装置、情報入出力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6944259B2 (en) * 2001-09-26 2005-09-1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ersatile cone-beam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502148B2 (en) * 2007-02-16 2009-03-10 Cmos Sensor, Inc. Multiple lightguide electronic document imaging device
JP5218402B2 (ja) * 2007-05-18 2013-06-26 株式会社セガ デジタイザ機能付液晶表示装置、情報処理用電子機器及びゲーム装置
JP2011065409A (ja) * 2009-09-17 2011-03-31 Seiko Epson Corp 光学式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位置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JP2011064936A (ja) * 2009-09-17 2011-03-31 Seiko Epson Corp 受光素子付きスクリーン装置および位置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JP5493674B2 (ja) * 2009-10-13 2014-05-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検出器、光学式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位置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JP2011090604A (ja) * 2009-10-26 2011-05-06 Seiko Epson Corp 光学式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位置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JP5558973B2 (ja) * 2010-08-31 2014-07-23 株式会社日立情報通信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画像補正装置、補正画像生成方法、補正テーブル生成装置、補正テーブル生成方法、補正テーブル生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補正画像生成プログラム
CN102445998A (zh) * 2011-09-16 2012-05-09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遥控光点投影位置的获取方法及交互式投影系统
CN107066975B (zh) * 2017-04-17 2019-09-13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深度传感器的视频识别与跟踪系统及其方法
KR102452455B1 (ko) * 2017-07-27 2022-10-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상기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CN110288656A (zh) * 2019-07-01 2019-09-27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单目摄像头的目标定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7314B1 (en) * 1999-03-31 2002-08-20 Hitachi Software Engineering Co., Ltd. Coordinate input pen, and electronic board, coordinate input system and electronic board system using the coordinate input pen
CN109085882A (zh) * 2018-06-12 2018-12-2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控制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9189244A (zh) * 2018-08-02 2019-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展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9671A (zh) 2020-07-03
TW202137145A (zh) 2021-10-01
TWI752504B (zh) 2022-01-11
US20210289161A1 (en) 2021-09-16
US11184577B2 (en)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29582A (zh) 一种特效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085775B (zh) 图像处理的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TWI794905B (zh) 直播課堂中視頻幀圖像控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120529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erting an image into a determined region of a target eye image
US20200413029A1 (en) System for projecting naked-eye 3d image from selected 2d image
CN110969159B (zh) 图像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166868A1 (zh) 漫游视图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068609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862349A (zh) 虚拟画笔实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69671B (zh) 一种调整多媒体黑板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20259152A1 (zh) 贴纸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070617B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硬件装置
CN111401244B (zh) 自适应控制多媒体黑板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415393B (zh) 一种调节多媒体黑板显示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486380B (zh) 一种显示界面的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367485B (zh) 一种控制组合多媒体黑板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083518B (zh) 一种追踪直播目标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354070A (zh) 一种立体图形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89428B (zh) 图像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92245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987934B (zh) 一种人像识别交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170674B (zh) 基于单张图像的相机主点标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141464B (zh) 摄像头的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275813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6563090A (zh) 特效图像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