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6853A - 离心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离心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6853A
CN111356853A CN201880074492.5A CN201880074492A CN111356853A CN 111356853 A CN111356853 A CN 111356853A CN 201880074492 A CN201880074492 A CN 201880074492A CN 111356853 A CN111356853 A CN 111356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protrusion
support pin
pin
dri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44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6853B (zh
Inventor
青野薰
市位诚之
横道友太
木根悠太
片冈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C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C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C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CC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8/03975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138649A1/ja
Publication of CN111356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6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6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6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3/00Automatic clutches
    • F16D43/02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 F16D43/04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 F16D43/14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actuat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directly in a direction which has at least a radial component;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themselves be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43/18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actuat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directly in a direction which has at least a radial component;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themselves be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riction clutch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3/00Automatic clutches
    • F16D43/02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 F16D43/04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 F16D43/14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actuat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directly in a direction which has at least a radial component;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themselves be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2043/145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actuat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directly in a direction which has at least a radial component;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themselves be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the centrifugal masses being pivo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32Friction members
    • F16H55/52Pulleys or friction discs of adjustable construction
    • F16H55/56Pulleys or friction discs of adjustable construction of which the bearing parts are relatively axially adjust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9/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9/0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9/04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 F16H9/1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 F16H9/16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using two pulleys, both built-up out of adjustable conical parts
    • F16H9/18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using two pulleys, both built-up out of adjustable conical parts only one flange of each pulley being adjus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离合器,其以简单的构成即可使离合器容量增加。离心离合器200具备通过引擎驱动力直接旋转驱动的驱动板210。驱动板210分别具备摆动支撑销214及导引部216。摆动支撑销214是嵌合于形成在离合器配重220的销滑动孔221而摆动自如地支撑离合器配重220。导引部216是向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后方且向外侧倾斜并延伸而形成为切口状或孔状,并接触离合器配重220的突出体224。销滑动孔221是形成为容许离合器配重220向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侧位移的长孔状。突出体224是由离合器配重220突出而形成。

Description

离心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离心离合器,其是在引擎到达预定转数前阻断旋转驱动力往从动侧的传达,并在引擎到达预定转数时将旋转驱动力传达至从动侧。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两轮机车或割草机等中,是使用在引擎到达预定转数时,将旋转驱动力传达至从动侧的离心离合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已公开一种离心离合器,其中设置于1片驱动板的离合器配重会随着引擎转数增加逐渐往离合器外罩侧位移,且设置于离合器配重的离合器蹄块会与离合器配重摩擦接触。又,下述专利文献2中已公开一种离心离合器,其构成为:在彼此相对旋转的第1驱动板及第2驱动板分别设置凸轮体及离合器配重,且离合器配重的一部分会爬上凸轮体。由此,下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离心离合器中,离合器蹄块会强压离合器外罩,借此增加可传达的动力大小,亦即所谓的离合器容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81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203429号公报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离心离合器中,因应引擎转数增加逐渐地离合器配重会摩擦接触离合器外罩,故会有以下问题:自引擎转数开始增加到离合器成为连结状态为止的时间较长并会使燃油消耗率降低,且离合器容量较小。另一方面,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离心离合器中,通过引擎旋转而旋转的驱动板是以第1驱动板及第2驱动板等2片所构成,故因零件数增加而会有构成复杂化且制造负担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是对应上述问题而研发者,其目的为提供可以简单构成使离合器容量增加的离心离合器。
发明内容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为具备:驱动板,接受引擎驱动力而与从动皮带轮以一体方式旋转驱动;离合器外罩,在驱动板的外侧具有与该驱动板相同圆心设置的圆筒面;离合器配重,形成为沿驱动板的圆周方向延伸,并具有面向离合器外罩的圆筒面的离合器蹄块,而圆周方向的一边的端部侧,经由摆动支撑销及销滑动孔可转动地安装于驱动板上,并且,另一边的端部侧则向离合器外罩的圆筒面侧位移;突出体,向着驱动板突出而设置于离合器配重上;以及导引部,设置于驱动板,在离合器配重的另一边的端部侧位移时使突出体爬上;摆动支撑销是设置于驱动板及离合器配重中的一者,并延伸至驱动板及离合器配重中的另一者侧而形成,销滑动孔是设置于驱动板及离合器配重中的另一者,并且形成为容许离合器配重的一边的端部侧向驱动板的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侧位移的长孔状,来供摆动支撑销滑动自如地嵌合于其中。在此,长孔是指:一方向的长度比与此一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长,且整体呈细长延伸的贯通孔或盲孔。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特征,离心离合器是以互相滑动自如地嵌合的长孔状销滑动孔及摆动支撑销连结驱动板与离合器配重,故通过驱动板进行旋转驱动使离合器蹄块接触离合器外罩,离合器配重会偏移到旋转驱动方向后方侧并且突出体会爬上导引部,使离合器蹄块急速地推压离合器外罩。亦即,离心离合器即使用1片驱动板也可使离合器蹄块强压于离合器外罩,以简单的构成即可使离合器容量增加。
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为:所述离心离合器中,摆动支撑销是设置于驱动板,而销滑动孔则设置于离合器配重。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离心离合器中,摆动支撑销是设置于驱动板且销滑动孔是设置于离合器配重,故相较于摆动支撑销设置于离合器配重的情形,可减轻离合器配重的制作负担。
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为:所述离心离合器中,销滑动孔由较摆动支撑销容易磨耗的材料所构成。在此情况下,销滑动孔例如可以硬度低于摆动支撑销的金属材料或树脂材料等材料所构成。具体而言,例如可由锌材构成销滑动孔且由碳钢或铁系烧结材等构成摆动支撑销。又,例如销滑动孔由与摆动支撑销相同材料所构成,且通过于摆动支撑销实施热处理或涂层等表面硬化处理亦可较销滑动孔更为提升耐磨耗性。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离心离合器由于销滑动孔由较摆动支撑销容易磨耗的材料所构成,故相较于摆动支撑销,销滑动孔更会被磨耗。在此情况下,销滑动孔是形成于具备离合器蹄块的离合器配重,故可通过因离合器蹄块磨耗而施行的离合器配重更换来进行更新。亦即,离心离合器中,通过因离合器蹄块磨耗所施行的离合器配重更换作业,销滑动孔同时也更换为新品,可减轻维修保养的负担。
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为:所述离心离合器中,销滑动孔形成为长孔,所述长孔长度为:即使离合器配重的所述一边的端部侧位移到驱动板的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的情形下,摆动支撑销也不会碰撞到支撑销滑动孔。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离心离合器形成有长孔,所述长孔长度为:使即使离合器配重的所述一边的端部侧位移到驱动板的旋转驱动方向后方的情形下,摆动支撑销也不会碰撞到销滑动孔的端部,可确保间隙,故离合器配重往驱动板的旋转驱动方向后方位移时,可使导引部充分爬上至突出体,并可使离合器蹄块更强压于离合器外罩。
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为:所述离心离合器中,突出体及导引部的至少一者由支撑成旋转自如的辊筒所构成。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离心离合器由于突出体及导引部的至少一者是以旋转自如的辊筒所构成,故突出体与导引部互相推压时,辊筒所构成的至少一者会转动,借此可抑制突出体与导引部之间的摩擦滑动所引起的摩擦阻力增加及磨耗所造成的损伤。又,在此情况下,可为突出体及导引部中的一者以辊筒构成且另一者形成为平面状或曲面状,也可为突出体及导引部分别以辊筒构成。
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为:所述离心离合器中,导引部是在折弯驱动板一部分的状态下形成。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离心离合器由于导引部是在折弯驱动板一部分的状态下形成,故相较以孔或切口构成导引部的情形,与突出体的接触面积容易确保为较大面积,可抑制导引部及突出体的损伤,并提高耐久性。又,在此情况下,导引部可以是将驱动板折弯的部分直接接触突出体,也可以是将用以接触突出体的其他零件装设在该折弯的部分并间接地接触。
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为:所述离心离合器中,导引部是将驱动板形成为孔状或切口状。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离心离合器由于导引部是将驱动板形成为孔状或切口状,故可使用切割加工或压制加工而容易地成型导引部。又,离心离合器在将导引部形成为孔状的情况下,可容易确保导引部本身及驱动板整体的刚性。
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为:所述离心离合器中,导引部具有制动部,所述制动部是通过碰撞突出体而限制离合器配重的另一边的端部侧向离合器外罩的圆筒面侧的位移。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离心离合器由于在导引部形成有制动部,所述制动部是用于通过碰撞突出体而限制离合器配重的所述另一边的端部侧向离合器外罩的圆筒面侧的位移,故可规定离合器蹄块能够接触离合器外罩的圆筒面的极限,并防止离合器配重接触该圆筒面。
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为:所述离心离合器中,进一步具备支点侧滑动构件,所述支点侧滑动构件是设置于摆动支撑销与销滑动孔之间并使两者滑动,摆动支撑销是通过支点侧滑动构件而滑动位移自如地嵌合。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离心离合器由于在摆动支撑销与销滑动孔之间设置有支点侧滑动构件,故可以提高摆动支撑销与销滑动孔之间的滑动性,并使离合器配重相对于离合器外罩更顺畅地转动位移。在此情况下,支点侧滑动构件可在相对于摆动支撑销无法旋转滑动的固定状态下设置,也可在可旋转滑动的状态下设置。
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为:所述离心离合器中,摆动支撑销及销滑动孔分别由金属材料所构成,支点侧滑动构件由树脂材料所构成。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离心离合器由于摆动支撑销及销滑动孔分别由金属材料所构成,且支点侧滑动构件由树脂材料所构成,故可提高摆动支撑销及销滑动孔与支点侧滑动构件之间的滑动性,且使离合器配重相对于离合器外罩更顺畅地转动位移,并可防止摆动支撑销及销滑动孔的磨耗。
在此情况下,构成支点侧滑动构件的树脂材料可使用具有耐热性及耐磨耗性的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优选为工程塑料或超级工程塑料。具体而言,热塑性树脂可使用聚醚醚酮树脂(PEEK)、聚苯硫醚树脂(PPS)、聚酰胺酰亚胺树脂(PAI)、氟树脂(PTFE)或聚酰亚胺树脂(PI),热固性树脂可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PDAP)、环氧树脂(EP)或硅树脂(SI)。
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为:所述离心离合器中,支点侧滑动构件是在对摆动支撑销旋转滑动自如的状态下嵌合。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离心离合器由于支点侧滑动构件是在对摆动支撑销旋转滑动自如的状态下嵌合,故可提高摆动支撑销与销滑动孔之间的滑动性,且使离合器配重相对于离合器外罩更顺畅地转动位移。
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为:所述离心离合器中,进一步具备支点侧滑动辅助构件,所述支点侧滑动辅助构件是设置于摆动支撑销与支点侧滑动构件之间并使两者滑动。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离心离合器由于进一步具备支点侧滑动辅助构件,所述支点侧滑动辅助构件是设置于摆动支撑销与支点侧滑动构件之间并使两者滑动,故可提高摆动支撑销与支点侧滑动构件之间的滑动性,且使离合器配重相对于离合器外罩更顺畅地转动位移。在此情况下,支点侧滑动辅助构件可在相对于摆动支撑销无法旋转滑动的固定状态下设置,也可在可旋转滑动的状态下设置。
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为:所述离心离合器中,突出体及导引部中,彼此互相滑动部分的一者由金属材料所构成,且另一者由树脂材料所构成。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离心离合器由于突出体及导引部中彼此互相滑动部分的一者由金属材料所构成,且另一者由树脂材料所构成,故可降低突出体与导引部之间的滑动阻力并使两者顺畅地滑动,且可防止两者的磨耗,可使离合器配重相对于离合器外罩更顺畅地转动位移。在此情况下,构成突出体或导引部的树脂材料可由与所述支点侧滑动构件相同的树脂材料所构成。
又,离心离合器通过分别以金属材料构成摆动支撑销及销滑动孔,并以树脂材料构成支点侧滑动构件,且突出体及导引部中彼此互相滑动部分的一者由金属材料所构成,且另一者由树脂材料所构成,可使离合器配重更顺畅地摆动位移。
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为:在所述离心离合器中,突出体是在旋转自如的状态下设置在设置于离合器配重的突出体支撑销上,且所述离心离合器具备摆动侧滑动辅助构件,所述摆动侧滑动辅助构件是设置于突出体支撑销与突出体之间并使两者滑动。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离心离合器中,突出体由于是在旋转自如的状态下设置在设置于离合器配重的突出体支撑销上,且离心离合器具备摆动侧滑动辅助构件,所述摆动侧滑动辅助构件是设置于突出体支撑销与突出体之间并使两者滑动,故可提高突出体支撑销与突出体之间的滑动性,并可使离合器配重相对于离合器外罩更顺畅地转动位移。在此情况下,摆动侧滑动辅助构件可在相对于突出体支撑销无法旋转滑动的固定状态下设置,也可在可旋转滑动的状态下设置。
又,摆动侧滑动辅助构件是形成为相对于突出体支撑销及突出体分别可互相滑动的筒状,借此,即使是摆动侧滑动辅助构件相对于突出体支撑销固定的情形以及摆动侧滑动辅助构件与突出体互相固定的情形,亦可确保突出体支撑销与突出体的滑动性。又,摆动侧滑动辅助构件除了铝材以外,可由与所述支点侧滑动构件相同的树脂材料所构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离心离合器的动力传达机构的构成的俯视剖面图。
图2是由图1所示2-2线观看的离心离合器的侧视图。
图3(A)、(B)是概略表示图1及图2分别所示离心离合器中驱动板的外观构成,(A)为由图1所示2-2线侧观看的驱动板的立体图,(B)为从与(A)相反侧观看的驱动板的立体图。
图4(A)、(B)是分别表示图1及图2分别所示离心离合器中离合器配重的外观构成,(A)为由图1所示2-2线侧观看的离合器配重的立体图,(B)为从与(A)相反侧观看的立体图。
图5是以剖面状态表示图2所示离心离合器中,离合器蹄块不接触于离合器外罩的部分放大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离心离合器中,在离合器蹄块未磨耗状态下接触于离合器外罩的连结状态的部分放大图。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离心离合器中,离合器配重往驱动板的径方向内侧倾倒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
图8是表示图6所示离心离合器中,在离合器蹄块的大部分已产生磨耗状态下接触于离合器外罩的连结状态的部分放大图。
图9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离心离合器中驱动板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图10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变形例的离心离合器中离合器配重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图11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变形例的离心离合器中驱动板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图12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变形例的离心离合器中离合器配重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图13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变形例的离心离合器中离合器配重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图14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变形例的离心离合器中离合器配重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图15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变形例的离心离合器中驱动板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图16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变形例的离心离合器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图17是概略表示由相反侧观看图16所示离心离合器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图18是概略表示图16所示离心离合器中驱动板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离心离合器的一实施方式。图1是概略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离心离合器200的动力传达机构100的构成的俯视剖面图。又,图2是由图1所示2-2线观看的离心离合器200的侧视图。具备此离心离合器200的动力传达机构100是下述机械装置:主要在速克达等机车中设置于引擎与作为驱动轮的后轮之间,一边自动变更相对于引擎转数的减速比,一边于后轮传达或阻断旋转驱动力。
(离心离合器200的构成)
此动力传达机构100主要分别具备变速器101及离心离合器200。变速器101是一机械装置,将来自图中未表示的引擎的旋转驱动力以无段方式减速并传达至离心离合器200,主要分别具备驱动皮带轮110、V型皮带120及从动皮带轮130而构成。此等中,驱动皮带轮110是一机械装置,设置于由引擎延伸的曲轴111上,并通过引擎的旋转驱动力而直接旋转驱动,主要分别具备有固定驱动板112及可动驱动板113而构成。
固定驱动板112是一零件,在与可动驱动板113一起夹住并保持V型皮带120的状态下旋转驱动,是将金属材料形成为圆锥筒状而构成。此固定驱动板112是在凸侧的面朝向可动驱动板113侧(引擎侧)的状态下固定装设于曲轴111上。亦即,固定驱动板112常时与曲轴111一体地旋转驱动。又,固定驱动板112中,在凹侧的面上以曲轴111的轴线为中心放射状地设置多块散热片112a。
可动驱动板113是一零件,在与固定驱动板112一起夹住并保持V型皮带120的状态下旋转驱动,是将金属材料形成为圆锥筒状而构成。此可动驱动板113是在凸侧的面面对固定驱动板112的方向装设于曲轴111。在此情况下,可动驱动板113是通过含浸轴衬而装设在对曲轴111固定地嵌合的套筒轴承114上,相对于套筒轴承114分别在轴方向及圆周方向滑动自如地装设。
另一方面,多个辊筒配重115是在通过斜坡板116推压的状态下设置于可动驱动板113的凹侧的面。辊筒配重115是一零件,用以通过因应可动驱动板113转数增加而往径方向外侧位移,与斜坡板116协同作用将可动驱动板113推压向固定驱动板112侧,是将金属材料形成为筒状而构成。又,斜坡板116是一零件,将辊筒配重115推压向可动驱动板113侧,是将金属板往可动驱动板113侧弯曲而构成。
V型皮带120是一零件,用以将驱动皮带轮110的旋转驱动力传达至从动皮带轮130,是形成为以树脂材料覆盖芯线的无端环状。此V型皮带120是配置于固定驱动板112与可动驱动板113之间,以及从动皮带轮130中的固定从动板131与可动从动板134之间,并架设于驱动皮带轮110与从动皮带轮130之间。
从动皮带轮130是一机械装置,通过分别通过驱动皮带轮110及V型皮带120传达来自引擎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驱动,主要分别具备固定从动板131及可动从动板134而构成。
固定从动板131是一零件,在与可动从动板134一起夹住并保持V型皮带120的状态下旋转驱动,是将金属材料形成为圆锥筒状而构成。此固定从动板131是在凸侧的面朝向可动从动板134侧的状态下固定地装设于从动套筒132上。
从动套筒132是一金属制筒状零件,与固定从动板131一体地旋转驱动,通过轴承而相对旋转自如地装设在驱动轴133。驱动轴133是一金属制旋转轴体,用以通过图中未表示的变速装置而驱动搭载此动力传达机构100的机车后轮。在此情况下,机车后轮是装设于驱动轴133中的一边(图示右侧)端部。
可动从动板134是一零件,在与固定从动板131一起夹住并保持V型皮带120的状态下旋转驱动,是将金属材料形成为圆锥筒状而构成。此可动从动板134是在凸侧的面面对固定从动板131的方向且相对于从动套筒132在轴方向滑动自如的状态下嵌合。
另一方面,可动从动板134的凹侧的面中,在与离心离合器200中的驱动板210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135。扭力弹簧135是将可动从动板134弹性地推压于固定从动板131侧的螺旋弹簧。亦即,此变速器101是通过下述两直径的大小关系而使引擎转数以无段方式变速:以固定驱动板112与可动驱动板113的间隔所规定的夹住V型皮带120的直径,以及以固定从动板131与可动从动板134的间隔所规定夹住V型皮带120的直径。接着,从动套筒132及驱动轴133中的各前端部侧设置有离心离合器200。
离心离合器200是一机械装置,将通过变速器101传达的引擎的旋转驱动力向驱动轴133传达或阻断,主要是分别具备驱动板210、3个离合器配重220及离合器外罩230而构成。
驱动板210是一零件,与从动套筒132一体地旋转驱动,是将金属材料形成为有阶差的圆板状而构成。更具体而言,驱动板210是分别如图3(A)、(B)所示为以下构成:在平板状的底部211的中央部形成有供从动套筒132贯通的贯通孔211a,并在竖立于此底部211周围的筒部212的前端部形成有凸缘状向外突出的突缘部213。突缘部213中,沿着圆周方向分别以等间隔各设置有3组摆动支撑销214、导引部216及阻尼器座销217。
摆动支撑销214是一零件,用以可转动地支撑后述离合器配重220中一边的端部侧并使另一边的端部侧摆动,是以金属制有阶差的棒体构成。在此情况下,摆动支撑销214由较构成离合器配重220中的销滑动孔221内周面材料更难摩耗的材料所构成。具体而言,摆动支撑销214由碳钢或铁系烧结材等所构成。此摆动支撑销214是通过安装螺栓214a固定地装设于突缘部213。又,摆动支撑销214在分别通过装设于摆动支撑销214前端部的E形扣环214b及配置于此E形扣环214b与离合器配重220之间的环状的侧板215夹住离合器配重220的状态下支撑。
导引部216是用以与后述突出体224协同作用并使离合器配重220往离合器外罩230侧位移的部分,由面对驱动板210径方向外侧的平坦倾斜面所构成。更具体而言,导引部216是形成为向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且向外侧倾斜并延伸。将突缘部213的外缘部的一部分往内侧方向且往板面直角方向折弯,借此形成此导引部216。在此情况下,驱动板210外周侧是相对于导引部216使突出体224位于此的方式切口。
阻尼器座销217是用以支撑阻尼器218的零件,由金属制棒体所构成。阻尼器218是一零件,导引离合器配重220中所述另一边的端部侧相对于离合器外罩230接近或离开的摆动运动,且在离开时成为缓冲材,是将橡胶材形成为圆筒状而构成。此阻尼器218是固定地嵌合于阻尼器座销217外周面上。
3个离合器配重220如图4(A)、(B)分别所示为一零件,用以分别因应驱动板210转数通过离合器蹄块223而与离合器外罩230接触或离开,借此将来自引擎的旋转驱动力向驱动轴133传达或阻断,是将金属材料(例如锌材)形成为沿着驱动板210的圆周方向延伸弯曲的形状而构成。
此等离合器配重220是分别在一边的端部侧通过销滑动孔221通过摆动支撑销214转动自如地支撑的状态下,另一边的端部侧通过连结弹簧222而连结于互相邻接的离合器配重220并向驱动板210的内侧方向牵引。亦即,离合器配重220是在设置有离合器蹄块223的所述另一边的端部侧相对离合器外罩230摆动自如的状态下,分别通过摆动支撑销214及销滑动孔221而被支撑于驱动板210上。
又,图2中,为了容易理解离合器配重220的构成,故分别以不同厚度方向的面将3个离合器配重220中1个离合器配重220中的2处剖面表示,并省略长度方向中央部的图示。又,图2中分别省略E形扣环214b及侧板215。
销滑动孔221是所述驱动板210中的摆动支撑销214转动自如且滑动自如地嵌合于其中的部分,是通过贯穿离合器配重220的厚度方向的贯通孔而构成。此销滑动孔221形成为长孔状,据以在离合器蹄块223接触到离合器外罩230时,使离合器配重220中的所述一边的端部侧向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侧位移。
在此情况下,构成销滑动孔221的长孔,是在一方向的长度比与此一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长,且整体细长延伸而形成。更具体而言,销滑动孔221在驱动板210径方向的宽度方向是形成为相对于摆动支撑销214的外径稍微大的间隙配合大小的内径。另一方面,销滑动孔221的长度方向是形成为在增强驱动盘210的导引部216往突出体224的推压并更加促进爬上动作的侧容许离合器配重220位移的方向上圆弧状或直线状地延伸。
本实施方式中,销滑动孔221是在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前方侧圆弧状地延伸而形成。在此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销滑动孔221是沿着以驱动板210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而形成,但也可沿着以其他位置为中心的圆弧而形成。
离合器蹄块223是一零件,用以增加对离合器外罩230的内周面的摩擦力,是将摩擦材形成为圆弧状延伸的板状而构成。此离合器蹄块223是设置于与各离合器配重220中的销滑动孔221相反侧的前端部侧外周面。又,各离合器配重220中面对驱动板210的面上,分别在面对导引部216的位置形成有突出体224。
突出体224是一零件,用以将离合器配重220往离合器外罩230侧推压,是由离合器配重220中面对驱动板210的面突出而形成。更具体而言,突出体224具有形成于驱动板210与导引部216相对且相对于该导引部216滑动的滑动部224a而构成。滑动部224a是与导引部216同样地,向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且向外侧倾斜并延伸而形成。本实施方式中,此滑动部224a是以向导引部216侧凸状突出的圆弧状曲面而构成。
离合器外罩230是与驱动轴133一体地旋转驱动的零件,是将金属材料形成为从驱动板210覆盖至离合器配重220外周面的杯状而构成。亦即,离合器外罩230是具有圆筒面231而构成,所述圆筒面231是与位移至驱动板210外周侧的离合器配重220的离合器蹄块223摩擦接触。
(离心离合器200的运作)
接着利用图5~图8说明如上述构成的离心离合器200的运作。又,此图5~8中省略E形扣环214b、侧板215及连结弹簧222。又,图6~8中分别以虚线箭头表示离心离合器200中的驱动板210、离合器外罩230及突出体224的各旋转驱动方向。
此离心离合器200构成动力传达机构100的一部分并发挥功能,所述动力传达机构100是配置于机车车辆(例如速克达)中的引擎与驱动轮的后轮之间。首先,在引擎怠速状态中,如图5所示,离心离合器200阻断引擎与驱动轴133之间的驱动力传达。具体而言,离心离合器200是通过变速器101传达的引擎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驱动驱动板210,并使离合器配重220旋转驱动。
但在此情况下离心离合器200由于作用于离合器配重220的离心力小于连结弹簧222的弹力(拉力),故离合器蹄块223不会接触离合器外罩230的圆筒面231,而引擎的旋转驱动力不会传达至驱动轴133。又,在此情况下,突出体224是通过连结弹簧222的弹力(拉力)而推压于导引部216并维持在接触状态。
接着,离合器配重220通过连结中的2个连结弹簧222之中从离摆动支撑销214较远位置拉伸的连结弹簧222(挂于邻接突出体224的位置的连结弹簧222)的拉力而被牵引。在此情况下,因销滑动孔221形成为长孔状,故离合器配重220会往挂于邻接突出体224的位置的连结弹簧222侧位移。由此,摆动支撑销214会位于销滑动孔221中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侧端部(参照图5)。
另一方面,离心离合器200是因应机车驾驶者的油门操作所致的引擎转数的增加,而将引擎的旋转驱动力传达至驱动轴133。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离心离合器200是随着引擎转数增加,作用于离合器配重220的离心力会大于连结弹簧222的弹力(拉力),离合器配重220会以摆动支撑销214为中心向径方向外侧转动位移。亦即,离心离合器200是随着引擎转数增加,离合器配重220会一边抵抗连结弹簧222的弹力(拉力),一边往离合器外罩230的圆筒面231侧转动位移,结果,离合器蹄块223会接触圆筒面231。
此离合器蹄块223接触圆筒面231时,如图7所示,离合器配重220通过离合器蹄块223而受到与旋转驱动方向相反方向的反作用力。在此情况下,销滑动孔221是形成为沿着驱动板210圆周方向的长孔状,并且摆动支撑销214位于销滑动孔221中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侧端部。亦即,离合器配重220由于是被容许向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位移的状态,故通过离合器蹄块223所受到的反作用力,会往与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相反方向进行相对位移。
由此,形成于离合器配重220的突出体224会强力推压于导引部216。因此,离合器配重220会随着突出体224爬上导引部216,而压在径方向外侧的离合器外罩230侧,且离合器蹄块223会推压于该圆筒面231。
其结果,离心离合器200在离合器蹄块223接触到离合器外罩230的圆筒面231后,在极为短时间(换言之为瞬间)会成为连结状态,所述连结状态是离合器蹄块223推压于圆筒面231并使引擎的旋转驱动力完全传达至驱动轴133。亦即,离合器配重220会成为在导引部216与离合器外罩230之间楔状嵌入的状态。
在此情况下,在离合器配重220楔状嵌入于导引部216与离合器外罩230之间的状态中,销滑动孔221形成为不接触摆动支撑销214的长度。亦即,销滑动孔221即使在在离合器配重220楔状嵌入导引部216与离合器外罩230之间的状态中,由于在与摆动支撑销214之间确保了间隙S,故不会阻碍离合器配重220嵌入于导引部216与离合器外罩230之间。
此连结状态中的离心离合器200由于维持离合器蹄块223推压于离合器外罩230的圆筒面231的状态,故驱动板210与离合器外罩230会一体地旋转驱动。由此,机车可通过引擎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驱动后轮并行走。
另一方面,在引擎转数减少时,离心离合器200会阻断引擎的旋转驱动力往驱动轴133的传达。具体而言,离心离合器200是随着引擎转数减少,作用于离合器配重220的离心力会小于连结弹簧222的弹力(拉力),离合器配重220会以摆动支撑销214为中心向径方向内侧转动位移。
在此情况下,销滑动孔221是形成为沿着驱动板210圆周方向的长孔状,且摆动支撑销214会位于较销滑动孔221中比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后方侧的端部更靠前方侧(参照图7)。亦即,离合器配重220由于是被容许向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前方位移的状态,故通过连结弹簧222的弹力(拉力)而朝向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前方,并相对于驱动板而相对旋转位移。在此情况下,离合器配重220一边使突出体224在导引部216上滑动一边进行位移。
由此,离合器配重220会回归到原来的位置(所述怠速时的位置)。亦即,离心离合器200是成为离合器蹄块223不与离合器外罩230接触且不传达旋转驱动力的阻隔状态。又,离合器配重220会往连结中的2个连结弹簧222中从离摆动支撑销214较远的位置拉伸的连结弹簧222(挂于邻接突出体224的位置的连结弹簧222)侧位移。由此,摆动支撑销214会位于销滑动孔221中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侧端部(参照图5)。
又,即使在离合器蹄块223因磨耗而减少厚度时,离心离合器200亦可将离合器蹄块223迅速地推压于离合器外罩230的圆筒面231,并成为连结状态。亦即,如图8所示,离心离合器200由于突出体224的滑动部224a形成为凸状的圆弧状,故即使在离合器蹄块223已磨耗的情况下,通过仅变化突出体224相对于导引部216的方向相当于此磨耗量的程度,即可维持离合器蹄块223向离合器外罩230的圆筒面231的推压力。
又,在此情况下,即使离合器配重220仅以相当于离合器蹄块223的磨耗量的程度楔状嵌入于导引部216与离合器外罩230之间时,销滑动孔221会形成为已确保不接触摆动支撑销214的间隙S的长度。因此,即使离合器配重220仅以相当于离合器蹄块223的磨耗量的程度楔状嵌入于导引部216与离合器外罩230之间时,销滑动孔221也不会阻碍离合器配重220往导引部216与离合器外罩230之间的嵌入。
由上述运作说明可理解: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离心离合器200由于以互相滑动自如地嵌合的长孔状销滑动孔221及摆动支撑销214连结驱动板210与离合器配重220,故通过驱动板210进行旋转驱动并使离合器蹄块223接触离合器外罩230,使离合器配重220偏移到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侧,并且突出体224会爬上导引部216,使离合器蹄块223急速地推压离合器外罩230。亦即,离心离合器200即使是使用1片驱动板210也可将离合器蹄块223强压于离合器外罩230,以简单的构成即可使离合器容量增加。
又,本发明的实施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超出本发明目的下可进行各种变更。另外,下述各变形例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心离合器200是用以下方式构成:将摆动支撑销214设置于驱动板210,且将销滑动孔221设置于离合器配重220。但是摆动支撑销214及销滑动孔221只要为一者设置于驱动板210或离合器配重220,且另一者设置于离合器配重220或驱动板210即可。因此,离心离合器200可用以下方式构成:将摆动支撑销214设置于离合器配重220,且将销滑动孔221设置于驱动板210。
又,上述实施方式中,销滑动孔221由圆弧状贯通孔所构成。但是,销滑动孔221只要形成为在离合器配重220的离合器蹄块223为离开离合器外罩230的圆筒面231最远的状态(参照图5)中,容许离合器配重220向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侧位移的长孔即可,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因此,销滑动孔221可形成为在与驱动板210径方向正交的切线方向上延伸的直线状。又,销滑动孔221也可为一边开口另一边阻塞的所谓盲孔的构成。
又,上述实施方式中,销滑动孔221是形成为长孔,所述长孔长度为:即使在离合器配重220位移到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侧的情形下,有确保摆动支撑销214不会碰撞到销滑动孔221的间隙S。由此,在离合器配重220向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位移时,离心离合器200可使突出体224充分爬上导引部216,并可使离合器蹄块223更强压于离合器外罩230。
但销滑动孔221亦可形成为在离合器配重220位移到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侧的情形下,摆动支撑销214会碰撞支撑到销滑动孔221的长度的长孔。由此,在离合器配重220向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位移时,离心离合器200由于通过摆动支撑销214碰撞销滑动孔221的端部来限制突出体224爬上导引部216,故可限制离合器蹄块223对离合器外罩230的推压力。
又,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心离合器200是以较摆动支撑销214容易磨耗的材料,具体而言是由锌材构成销滑动孔221。由此,离心离合器200由于销滑动孔221由较摆动支撑销214容易磨耗的材料所构成,故销滑动孔221比摆动支撑销214更会被磨耗。在此情况下,销滑动孔221由于是形成于具备离合器蹄块223的离合器配重220,故可通过离合器蹄块223磨耗所进行的离合器配重220更换而更新。亦即,离心离合器200可通过离合器蹄块223磨耗所进行的离合器配重220更换作业,同时将销滑动孔221更换为新品,可减轻维修保养的负担。
又,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心离合器200是互相以金属材料构成摆动支撑销214及销滑动孔221。但离心离合器200也可为摆动支撑销214及销滑动孔221中彼此互相滑动部分的一者由金属材料所构成,且另一者由树脂材料所构成。在此情况下,树脂材料可使用具有耐热性及耐磨耗性的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优选为工程塑料或超级工程塑料。具体而言,热塑性树脂可使用聚二醚酮树脂(PEEK)、聚苯硫醚树脂(PPS)、聚酰胺酰亚胺树脂(PAI)、氟树脂(PTFE)或聚酰亚胺树脂(PI),热固性树脂可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PDAP)、环氧树脂(EP)或硅树脂(SI)。又,此后将此等树脂材料记载为“上述各种树脂材料”。
又,如图9所示,离心离合器200可以下述方式构成:在摆动支撑销214与销滑动孔221之间设置支点侧滑动构件240,并使摆动支撑销214通过支点侧滑动构件240滑动位移自如地嵌合。在此情况下,支点侧滑动构件240是一零件,配置于摆动支撑销214与销滑动孔221之间并提高两者的滑动性,是将上述各种树脂材料形成为圆筒状,并对摆动支撑销214旋转滑动自如地嵌合。
此支点侧滑动构件240是形成为尺寸公差,所述尺寸公差是可分别对摆动支撑销214及销滑动孔221旋转滑动的内径及外径,亦即分别对摆动支撑销214及销滑动孔221间隙配合。由此,离心离合器200是以支点侧滑动构件240降低摆动支撑销214与销滑动孔221之间的滑动阻力,使两者顺利地滑动,并防止两者的磨耗。又,离心离合器200是以将支点侧滑动构件240可旋转滑动于摆动支撑销214外周部的方式构成,借此可容易组装于摆动支撑销214。
又,图9所示变形例中,支点侧滑动构件240是将树脂材料形成为圆筒状,并在可旋转滑动于摆动支撑销214外周部的状态下设置。换言之,支点侧滑动构件240构成为相对于摆动支撑销214作为辊筒而发挥功能。但是,支点侧滑动构件240只要构成为设置于摆动支撑销214与销滑动孔221之间并使两者滑动位移即可。
因此,支点侧滑动构件240可由树脂材料以外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所构成。在此情况下,支点侧滑动构件240可由与摆动支撑销214或销滑动孔221相同材料构成,也可由与摆动支撑销214或销滑动孔221相异材料构成。在此情况下,支点侧滑动构件240由较构成摆动支撑销214及/或销滑动孔221的材料更容易磨耗的材料所构成,借此可抑制摆动支撑销214及/或销滑动孔221的磨耗。又,支点侧滑动构件240由较构成摆动支撑销214及/或销滑动孔221的材料更具滑动性的材料(例如铝材)所构成,借此可提高摆动支撑销214与销滑动孔221之间的滑动性。又,支点侧滑动构件240亦可由具有耐热性及耐磨耗性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或陶瓷材)所构成。
又,支点侧滑动构件240可以无法旋转滑动于摆动支撑销214外周部的固定状态下设置。在此情况下,支点侧滑动构件240可形成为嵌合于摆动支撑销214的筒状,也可在摆动支撑销214形成切口部分并形成为嵌合于此切口部分的平面状或圆弧状延伸的板状。又,可于形成在摆动支撑销214的切口部分将树脂材料埋入射出成型,而构成支点侧滑动构件240。
又,支点侧滑动构件240可以设置于摆动支撑销214及销滑动孔221上或者取代摆动支撑销214而设置于销滑动孔221。例如图10所示,支点侧滑动构件241可构成为嵌合于销滑动孔221内的内周面的长孔筒状。在此情况下,支点侧滑动构件240内周部是形成为摆动支撑销214可滑动的大小。
又,支点侧滑动构件240也可直接设置于摆动支撑销214,但可如图11所示,通过支点侧滑动辅助构件242而设置于摆动支撑销214。支点侧滑动辅助构件242是设置于摆动支撑销214与支点侧滑动构件240之间并用以使两者滑动的零件,由与支点侧滑动构件240相同的圆筒体所构成。在此情况下,支点侧滑动辅助构件242可由与支点侧滑动构件240相同的树脂材料所构成,也可由与支点侧滑动构件240相异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所构成。又,支点侧滑动辅助构件242形成为可对支点侧滑动构件240旋转滑动,但也可在对摆动支撑销214旋转滑动自如的状态下设置,也可在无法旋转滑动的状态下设置。由此,离心离合器200会提高摆动支撑销214与支点侧滑动构件240之间的滑动性,并可使离合器配重220相对于离合器外罩230更顺畅地转动位移。又,支点侧滑动辅助构件242可在对支点侧滑动构件240无法旋转滑动的状态下设置。又,支点侧滑动辅助构件242可重迭2个以上来设置。
又,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心离合器200是将突出体224以与离合器配重220相同材料与离合器配重220一体形成。但是,突出体224也可为与离合器配重220为个别个体的构成。如图12所示,例如离心离合器200可为以下构成:突出体224使用与离合器配重220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金属材料或树脂材料)而形成为圆棒状,并装设于离合器配重220中面对驱动板210的面。在此情况下,突出体224可插入于离合器配重220而装设,也可使用焊接等接合。又,图12中,突出体224中插入于离合器配重220内的部分是以虚线表示。
又,上述实施方式中,突出体224是形成为具有曲面状的滑动部224a的大致四角柱状。但是,如所述图12所示,突出体224可形成为圆柱状之外,也可将滑动部224a形成为平面状。此等情形时,导引部216可由与突出体224平行的平面所构成,也可由相对于突出体224凸状突出的圆弧状曲面所构成。
又,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心离合器200是互相以金属材料构成导引部216及突出体224。但离心离合器200也可为:导引部216及突出体224中彼此互相滑动部分的一者由金属材料所构成,且另一者由上述各种树脂材料所构成。
例如图13所示,离心离合器200可构成为:以离合器配重220中面对驱动板210的面朝向该驱动板210突出的状态设置圆柱状的突出体支撑销243,且将树脂材料形成为圆筒状的突出体244在旋转滑动自如或无法旋转滑动的状态下嵌合于此突出体支撑销243。在此情况下,圆筒体所组成的突出体244的外周面是构成滑动部244a。由此,离心离合器200可通过树脂制突出体244降低与导引部216之间的滑动阻力,并使两者顺畅地滑动,同时防止两者的磨耗。又,使突出体244对突出体支撑销243旋转滑动自如地嵌合时,离心离合器200可更加降低导引部216与突出体244之间的滑动阻力,并可使两者顺畅地滑动,且可防止两者的磨耗。亦即,突出体244可构成为旋转自如地嵌合于突出体支撑销243的圆筒状的辊筒。
又,图13所示变形例中,在将树脂材料形成为圆筒状并可于突出体支撑销243外周部旋转滑动的状态下,设置突出体244。但是,突出体244只要是以面对导引部216的方式设置,并以通过在导引部216上滑动而将离合器配重220推出至外侧的方式形成即可。
亦即,只要突出体224、244及导引部216的至少一者向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侧往驱动板210外侧延伸而形成即可。在此情况下,突出体224、244及导引部216是朝向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侧,并且往驱动板210外侧延伸的部分形成突出体224、244及导引部216的整体或一部分即可。
因此,突出体244可由树脂材料以外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例如碳钢、铁系烧结材或铝材等)所构成。在此情况下,突出体244可由与突出体支撑销243或导引部216相同材料所构成,也可由与突出体支撑销243或导引部216相异的材料所构成。又,突出体244通过由较构成突出体支撑销243及/或导引部216的材料更容易磨耗的材料所构成,可抑制突出体支撑销243及/或导引部216的磨耗。又,突出体244通过由较构成突出体支撑销243及/或导引部216的材料更具滑动性的材料(例如铝材)所构成,可提高突出体支撑销243与导引部216之间的滑动性。又,突出体244可由具有耐热性及耐磨耗性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或陶瓷材)所构成。
又,在无法旋转滑动于突出体支撑销243外周部的固定状态下设置突出体244时,可形成为嵌合于突出体支撑销243的筒状,也可形成为于突出体支撑销243形成切口部分并嵌合于此切口部分的平面状或圆弧状延伸的板状。又,可在形成于突出体支撑销243的切口部分将树脂材料埋入射出成型,而构成突出体244。
又,突出体244可直接设置于突出体支撑销243,但亦可如图14所示通过摆动侧滑动辅助构件245而设置于突出体支撑销243。摆动侧滑动辅助构件245是设置于突出体支撑销243与突出体244之间并用以使两者滑动的零件,是形成为圆筒体。在此情况下,摆动侧滑动辅助构件245可由与突出体244相同的树脂材料所构成,也可由与突出体244相异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所构成。又,摆动侧滑动辅助构件245可以对突出体244旋转滑动的方式而形成,但也可在对突出体支撑销243旋转滑动自如的状态下设置,也可在无法旋转滑动的状态下设置。由此,离心离合器200会提高突出体支撑销243与突出体244之间的滑动性,并可使离合器配重220相对于离合器外罩230更顺畅地转动位移。又,摆动侧滑动辅助构件245也可在对突出体244无法旋转滑动的状态下设置。
又,图13及图14分别所示的各变形例中,离心离合器200是以树脂材构成突出体244,且以金属材料构成导引部216。但是,离心离合器200以彼此相异的材料构成突出体244与导引部216之外,也可以彼此相同的材料构成。在此情况下,离心离合器200可为突出体244及导引部216中彼此互相滑动部分的一者由金属材料所构成,且另一者由树脂材料所构成。
因此,离心离合器200可以金属材料构成突出体244,且以树脂材料构成导引部216。在此情况下,如图15所示,离心离合器200可为:将上述各种树脂材形成为板状而形成摆动侧滑动构件246,并将所述摆动侧滑动构件246贴于驱动板210中面对突出体244的部分,而构成导引部216。此摆动侧滑动构件246可形成为平面状或曲面状。又,摆动侧滑动构件246可由树脂材料以外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所构成,也可形成为板状以外的形状(例如圆柱状或圆筒状)而构成。
又,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心离合器200是通过折弯驱动板210一部分而形成导引部216。但是,导引部216可通过折弯驱动板210以外的手法而形成。例如分别于图16~18所示,导引部216可于驱动板210的突缘部213贯通孔状地形成。在此情况下,导引部216可使用切割加工或压制加工而成型。由此,离心离合器200可抑制导引部216本身及驱动板210整体的刚性的降低。
又,在此情况下,导引部216是具有限制突出体224在导引部上滑动的制动部247而构成。制动部247是限制离合器配重220的离合器蹄块223向离合器外罩230的圆筒面231位移的部分,以突出体224相对于导引部216会碰撞在驱动板210旋转方向的前侧的方式形成为壁状。由此,离心离合器200会规定离合器蹄块223可与离合器外罩230的圆筒面231接触的范围,并防止离合器配重220接触于该圆筒面231。
又,如图16至18分别所示的离心离合器200是以4个离合器配重220分别将多片钢板重迭且互相贴合而构成,并于此离合器配重220压入销状的突出体224的湿式型构成。亦即本发明的离心离合器可为如上述实施方式的干式型构成,也可为所述湿式型构成。
又,离心离合器200是贯通孔211a形成为具有花键的圆筒状,于此贯通孔211a花键嵌合至从引擎(无图示)延伸的曲轴,并且驱动轴(无图示)嵌合在该贯通孔211a的外周部。又,此离心离合器200是分别省略阻尼器座销217及阻尼器218而构成。又,图16是省略E形扣环214b及侧板的一部分而表示。又,图17是省略离合器外罩230而表示。
附图标记说明
S 间隙
100 动力传达机构
101 变速器
110 驱动皮带轮
111 曲轴
112 固定驱动板
112a 散热片
113 可动驱动板
114 套筒轴承
115 辊筒配重
116 斜坡板
120 V型皮带
130 从动皮带轮
131 固定从动板
132 从动套筒
133 驱动轴
134 可动从动板
135 扭力弹簧
200 离心离合器
210 驱动板
211 底部
211a 贯通孔
212 筒部
213 突缘部
214 摆动支撑销
214a 安装螺栓
214b E形扣环
215 侧板
216 导引部
217 阻尼器座销
218 阻尼器
220 离合器配重
221 销滑动孔
222 连结弹簧
223 离合器蹄块
224 突出体
224a 滑动部
230 离合器外罩
231 圆筒面
240、241 支点侧滑动构件
242 支点侧滑动辅助构件
243 突出体支撑销
244 突出体
244a 滑动部
245 摆动侧滑动辅助构件
246 摆动侧滑动构件
247 制动部

Claims (14)

1.一种离心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板,接受引擎驱动力而与从动皮带轮以一体方式旋转驱动;
离合器外罩,在所述驱动板的外侧具有与该驱动板相同圆心设置的圆筒面;
离合器配重,形成为沿所述驱动板的圆周方向延伸,并具有面向所述离合器外罩的圆筒面的离合器蹄块,而所述圆周方向的一边的端部侧,经由摆动支撑销及销滑动孔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驱动板上,并且,另一边的端部侧则向所述离合器外罩的圆筒面侧位移;
突出体,向着所述驱动板突出而设置于所述离合器配重上;以及
导引部,设置于所述驱动板,在所述离合器配重的所述另一边的端部侧位移时使所述突出体爬上;
所述摆动支撑销是设置于所述驱动板及所述离合器配重中的一者,并延伸至所述驱动板及所述离合器配重中的另一者侧而形成,
所述销滑动孔是设置于所述驱动板及所述离合器配重中的另一者,并且形成为容许所述离合器配重的所述一边的端部侧向所述驱动板的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侧的位移的长孔状,来供所述摆动支撑销滑动自如地嵌合于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支撑销是设置于所述驱动板,而所述销滑动孔则设置于所述离合器配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滑动孔由较所述摆动支撑销容易磨耗的材料所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滑动孔形成为长孔,所述长孔长度为:即使所述离合器配重的所述一边的端部侧位移到所述驱动板的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的情形下,所述摆动支撑销也不会碰撞到所述销滑动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体及所述导引部的至少一者由支撑成旋转自如的辊筒所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引部是在折弯所述驱动板一部分的状态下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引部是将所述驱动板形成为孔状或切口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引部具有制动部,所述制动部是通过碰撞所述突出体而限制所述离合器配重的所述另一边的端部侧向所述离合器外罩的圆筒面侧的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
支点侧滑动构件,所述支点侧滑动构件是设置于所述摆动支撑销与所述销滑动孔之间并使两者滑动,
所述摆动支撑销是通过所述支点侧滑动构件而滑动位移自如地嵌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心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支撑销及所述销滑动孔分别由金属材料所构成,所述支点侧滑动构件由树脂材料所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离心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点侧滑动构件是在对所述摆动支撑销旋转滑动自如的状态下嵌合。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
支点侧滑动辅助构件,所述支点侧滑动辅助构件是设置于所述摆动支撑销与所述支点侧滑动构件之间并使两者滑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体及所述导引部中,彼此互相滑动部分的一者由金属材料所构成,且另一者由树脂材料所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体是在旋转自如的状态下设置在设置于所述离合器配重的突出体支撑销上,
且所述离心离合器具备摆动侧滑动辅助构件,所述摆动侧滑动辅助构件是设置于所述突出体支撑销与所述突出体之间并使两者滑动。
CN201880074492.5A 2018-01-15 2018-10-25 离心离合器 Active CN1113568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4298 2018-01-15
JP2018004298 2018-01-15
PCT/JP2018/039758 WO2019138649A1 (ja) 2018-01-15 2018-10-25 遠心クラ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6853A true CN111356853A (zh) 2020-06-30
CN111356853B CN111356853B (zh) 2022-03-29

Family

ID=66429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4492.5A Active CN111356853B (zh) 2018-01-15 2018-10-25 离心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10159B1 (zh)
CN (1) CN111356853B (zh)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83380A (en) * 1927-04-13 1928-01-12 Aeg Centrifugal friction couplings
ES248361A1 (es) * 1958-04-03 1959-10-16 App Control Equip Moteurs UN DISPOSITIVO DE EMBRAGUE CENTRiFUGO, ESPECIALMENTE PARA VEHiCULOS LIGEROS
CH394000A (de) * 1960-05-19 1965-06-15 Leesona Corp Automatische Lieferspulen-Einstelleinrichtung an einer Spulmaschine
GB1290561A (zh) * 1969-04-25 1972-09-27
JPS49109752A (zh) * 1973-01-12 1974-10-18
EP0164183A2 (en) * 1984-04-02 1985-12-11 Borg-Warner Corporation Centrifugally activated roller clutch/overrunning clutch
ATA280386A (de) * 1986-10-22 1987-12-15 Steyr Daimler Puch Ag Fliehkraftkupplung, insbesondere fuer den antrieb eines kraftfahrzeuges
EP1224853A1 (en) * 2001-01-23 2002-07-24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raking and clutching device for bush cutting apparatus
EP1270302A2 (en) * 2001-06-26 2003-01-02 Hidaka Engineering Co., Ltd. Energy recovery mechanism in a scooter
US20040055851A1 (en) * 2002-07-05 2004-03-25 Takashi Ishizaka Centrifugal clutch
DE202006002559U1 (de) * 2006-02-17 2006-04-27 Skylotec Gmbh Auffanggerät mit Fliehkraftkupplung
BRPI0404596A (pt) * 2004-10-26 2006-06-06 Fcc Kk carcaça de embreagem
JP2009121522A (ja) * 2007-11-12 2009-06-04 F C C:Kk 遠心クラッチ装置
AU2008237570A1 (en) * 2008-10-28 2010-05-13 Chris Dell Clutch assembly for the engine
CN102444678A (zh) * 2010-09-30 2012-05-09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离心式离合器
CN103814229A (zh) * 2011-11-17 2014-05-21 株式会社F.C.C. 离合器装置
KR101451318B1 (ko) * 2014-08-12 2014-10-15 (주)중우엠텍 스프링을 이용한 동력전달 클러치
WO2015156130A1 (ja) * 2014-04-11 2015-10-15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遠心クラッチ
JP2017003049A (ja) * 2015-06-12 2017-01-05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遠心クラッチ
CN106605075A (zh) * 2014-10-14 2017-04-26 株式会社F.C.C. 离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83380A (en) * 1927-04-13 1928-01-12 Aeg Centrifugal friction couplings
ES248361A1 (es) * 1958-04-03 1959-10-16 App Control Equip Moteurs UN DISPOSITIVO DE EMBRAGUE CENTRiFUGO, ESPECIALMENTE PARA VEHiCULOS LIGEROS
CH394000A (de) * 1960-05-19 1965-06-15 Leesona Corp Automatische Lieferspulen-Einstelleinrichtung an einer Spulmaschine
GB1290561A (zh) * 1969-04-25 1972-09-27
JPS49109752A (zh) * 1973-01-12 1974-10-18
EP0164183A2 (en) * 1984-04-02 1985-12-11 Borg-Warner Corporation Centrifugally activated roller clutch/overrunning clutch
ATA280386A (de) * 1986-10-22 1987-12-15 Steyr Daimler Puch Ag Fliehkraftkupplung, insbesondere fuer den antrieb eines kraftfahrzeuges
EP1224853A1 (en) * 2001-01-23 2002-07-24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raking and clutching device for bush cutting apparatus
EP1270302A2 (en) * 2001-06-26 2003-01-02 Hidaka Engineering Co., Ltd. Energy recovery mechanism in a scooter
US20040055851A1 (en) * 2002-07-05 2004-03-25 Takashi Ishizaka Centrifugal clutch
BRPI0404596A (pt) * 2004-10-26 2006-06-06 Fcc Kk carcaça de embreagem
DE202006002559U1 (de) * 2006-02-17 2006-04-27 Skylotec Gmbh Auffanggerät mit Fliehkraftkupplung
JP2009121522A (ja) * 2007-11-12 2009-06-04 F C C:Kk 遠心クラッチ装置
AU2008237570A1 (en) * 2008-10-28 2010-05-13 Chris Dell Clutch assembly for the engine
CN102444678A (zh) * 2010-09-30 2012-05-09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离心式离合器
CN103814229A (zh) * 2011-11-17 2014-05-21 株式会社F.C.C. 离合器装置
WO2015156130A1 (ja) * 2014-04-11 2015-10-15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遠心クラッチ
KR101451318B1 (ko) * 2014-08-12 2014-10-15 (주)중우엠텍 스프링을 이용한 동력전달 클러치
CN106605075A (zh) * 2014-10-14 2017-04-26 株式会社F.C.C. 离合装置
JP2017003049A (ja) * 2015-06-12 2017-01-05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遠心クラッチ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董国震: "增力离心离合器研究", 《机械设计》 *
马齐备等: "离合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四)", 《摩托车信息》 *
魏工: "保时捷PDK双离合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汽车维修技师》 *
鹰眼: "无级变速器的选购与鉴别", 《摩托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138649A1 (ja) 2020-01-16
JP6510159B1 (ja) 2019-05-08
CN111356853B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4339B (zh) 离心离合器
CN112005027B (zh) 离心离合器
CN111356854B (zh) 离心离合器
EP3742015B1 (en) Centrifugal clutch
CN109983247B (zh) 离心离合器
US11415187B2 (en) Centrifugal clutch
EP3742016A1 (en) Centrifugal clutch
CN112088257B (zh) 离心离合器
CN111356853B (zh) 离心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