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4678A - 离心式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离心式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4678A
CN102444678A CN201010502470XA CN201010502470A CN102444678A CN 102444678 A CN102444678 A CN 102444678A CN 201010502470X A CN201010502470X A CN 201010502470XA CN 201010502470 A CN201010502470 A CN 201010502470A CN 102444678 A CN102444678 A CN 102444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governor weight
weight piece
centrifugal clutch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24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启豪
谭镇麒
巫善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0247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446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44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46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3/00Automatic clutches
    • F16D43/02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 F16D43/04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 F16D43/14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actuat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directly in a direction which has at least a radial component;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themselves be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43/18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actuat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directly in a direction which has at least a radial component;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themselves be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riction clutch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3/00Automatic clutches
    • F16D43/02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 F16D43/04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 F16D43/14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actuat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directly in a direction which has at least a radial component;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themselves be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2043/145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actuat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directly in a direction which has at least a radial component;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themselves being the clutching members the centrifugal masses being pivo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离心式离合器,包含一驱动单元、一摩擦单元,及一辅助单元。该驱动单元包括一基盘,及一驱动盘。该摩擦单元包括多个轴杆、多个枢设于每一轴杆上的离心配重块、多个设置于每一离心配重块上的摩擦件、多个连接两相邻之离心配重块的弹性元件,及一环绕所述摩擦件的外盖。该辅助单元包括多个定位销、多个驱动销、多个套设于所述定位销与驱动销上的连动件,及一设置于该驱动盘上的定位环。利用所述驱动销与连动件及定位销增加作用于每一离心配重块上的作用力,提高每一离心配重块与该外盖的摩擦力,有效避免发生打滑并减少摩擦热与颤震。

Description

离心式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离合器,特别是关于一种离心式离合器。
【背景技术】
参阅图1,现有离心式离合器1是设置在一传动系统100上。该传动系统100包括一主动轮101、一与该主动轮101间隔设置的被动轮102、一套覆该主动轮101与该被动轮102的套合件103,及一穿伸于该被动轮102的驱动轴104。
参阅图2、3,并一并回顾图1,该离心式离合器1包括一设于该被动轮102上的基盘11、一与该基盘11间隔设置的驱动盘12、多个穿设于该基盘11与该驱动盘12的枢轴13、多个枢设于每一枢轴13上且位于该基盘11与驱动盘12之间的离心配重块14、多个连接两相邻之离心配重块14的弹簧15、一卡合于该驱动轴104上且罩附于该基盘11与该驱动盘12的外盖16,及多个设置于每一离心配重块14侧缘的摩擦片17。
利用该主动轮101配合该套合件103以驱动该被动轮102转动,进而连动该离心式离合器1,藉由离心力驱动所述离心配重块14在一如图2所示的分离位置,及一如图3所示的靠合位置间移动。
当所述离心配重块14位于该分离位置时,所述离心配重块14与摩擦片17是与该外盖16相互分离,而无法藉由驱动该外盖16而带动该驱动轴104转动;当所述离心配重块14位于该靠合位置时,所述离心配重块14会因为离心力而驱使每一摩擦片17靠抵与该外盖16上,进而利用摩擦力驱动该外盖16转动,以带动该驱动轴104转动而传递该主动轮101的动力。
但是,当驱动该驱动轴104所需的扭力大于该外盖16与所述摩擦片17间的摩擦力时,或是所述摩擦片17的摩擦阻力降低时,不但会造成所述摩擦片17与该外盖16间因滑动接触产生高温,而缩短了整体的使用寿命;也会使所述摩擦片17与该外盖16产生间歇性的靠抵,而形成颤震并产生噪音。
为了改善上述缺点,相关业者提出如中国台湾公告第I296255号「高掣动力且掣动平稳之离合器」发明专利所揭露的技术,其改善之处在于:该主动盘能利用所述承转件带动连动盘转动;并于连动盘承受转动阻力时,由该承转件的压缩变形,形成主动盘与连动盘间的小角度错动,使主动盘将扭力经由所述限定部转而压推在掣动块之V形靠掣槽的斜靠掣面上,强化所述来令片对该被动盘件的掣动能力,且在基盘座组转速明显减慢时,能够由该承转件的反弹力,立即带动该限定部回位。
如此虽能提高所述来令片与该被动盘件间的掣动力,但是,仍具有下列缺点有待改善:
1.体积大增:整体零组件数量较现有之离心式离合器1(显示于图1)多出许多,不但造成整体的体积大增,更会连带提高生产成本,也使得组装与维修的困难度大增。
2.使用寿命短:由于所述限定部仅一端固定于主动盘上,另一端是悬空设置强度较低,因此当主动盘带动所述限定部压推于每一掣动块上时,不但会因相互撞击而产生噪音,更会造成所述限定部悬空的另一端承受一侧向反作用力,容易使所述限定部产生弯曲变形,影响整体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种体积小且使用寿命长的离心式离合器。
于是,本发明离心式离合器适用于一具有一动力源的交通工具的传动系统上,该离心式离合器包含一驱动单元、一位于该驱动单元中的摩擦单元,及一辅助驱动该摩擦单元的辅助单元。
该驱动单元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一基盘与一驱动盘,其中,该基盘形成有多个定位孔,而该驱动盘形成有多个对应每一定位孔的长条孔。
该摩擦单元包括多个轴向穿伸于相对应的定位孔与长条孔的轴杆、多个枢设于每一轴杆上的离心配重块、多个设置于每一离心配重块外周缘上的摩擦件、多个连接两相邻的离心配重块的弹性元件,及一罩覆所述摩擦件的外盖,其中,每一离心配重块皆形成有一被相对应的轴杆穿设的穿孔,所述摩擦件是位于每一离心配重块于该外盖之间。
该辅助单元包括多个自每一离心配重块朝该驱动盘方向延伸的定位销、多个自该驱动盘朝该基盘方向延伸的驱动销、多个套设于相对应的定位销与驱动销上的连动件,及一设置于该驱动盘上且形成有多个套合孔的定位环,其中,所述定位销是位于每一离心配重块相反于所枢设的轴杆的一端,该定位环的所述套合孔能与每一定位孔相配合地定位每一轴杆。
该传动系统能经由动力源的动力而驱动所述离心配重块相对该外盖在一动力传输位置与一非动力传输位置间移动,当位于该动力传输位置时,所述摩擦件是靠抵于该外盖上,且所述驱动销与连动件能将该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至相对应的定位销上而形成作用于每一离心配重块上的作用力,而当位于该非动力传输位置时,所述弹性元件会驱动每一离心配重块使所述摩擦件与该外盖分离。
所述的离心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的驱动盘更形成有多个供每一驱动销穿置的安装孔。
所述的离心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的驱动盘具有一穿置该定位环中的安装部,及一自该安装部底缘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所述长条孔与安装孔皆是形成于该凸缘部上。
所述的离心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传动系统包括一被该动力源驱动的主动轮、一与该主动轮间隔设置的被动轮、一将该主动轮的动力传递至该被动轮的传递件,及一穿伸于该被动轮而能输出动力的驱动轴,而该离心式离合器的驱动单元的基盘是设置于该被动轮上,且该驱动轴是穿伸于该基盘与驱动盘并与该外盖相互卡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离心式离合器,适用于一具有一动力源的交通工具的传动系统上,该离心式离合器包含:
一驱动单元,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一基盘与一驱动盘,其中,该基盘形成有多个定位孔,而该驱动盘形成有多个对应每一定位孔的套合孔;
一摩擦单元,包括多个轴向穿置于相对应的定位孔与套合孔的轴杆、多个枢设于每一轴杆上的离心配重块、多个设置于每一离心配重块外周缘上的摩擦件、多个连接两相邻的离心配重块的弹性元件,及一罩覆所述摩擦件的外盖,其特征在于:每一离心配重块皆形成有一被相对应的轴杆穿设的长条孔,而所述轴杆相反的两端则是定位穿置于每一套合孔与定位孔中,所述摩擦件是位于每一离心配重块与该外盖之间;及
一辅助单元,包括多个自每一离心配重块朝该驱动盘方向延伸的定位销、多个自该驱动盘朝该基盘方向延伸的驱动销,及多个套设于相对应的定位销与驱动销上的连动件,其中,所述定位销是位于每一离心配重块相反于所枢设的轴杆的一端;
该传动系统能经由动力源的动力而驱动所述离心配重块相对该外盖在一动力传输位置与一非动力传输位置间移动,当位于该动力传输位置时,所述摩擦件是靠抵于该外盖上,且所述驱动销与连动件能将该动力源的动力传递至相对应的定位销上而形成作用于每一离心配重块上的作用力,而当位于该非动力传输位置时,所述弹性元件会驱动每一离心配重块使所述摩擦件与该外盖分离。
所述的离心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摩擦单元更包括多个设置于每一离心配重块的长条孔中的衬套,所述轴杆是穿置于每一衬套中而穿设于相对应的长条孔中。
所述的离心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的驱动盘更形成有多个供每一驱动销穿置的安装孔。
所述的离心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的驱动盘还具有一安装部,及一自该安装部底缘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所述安装孔与套合孔皆是形成于该凸缘部上。
所述的离心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传动系统包括一被该动力源驱动的主动轮、一与该主动轮间隔设置的被动轮、一将该主动轮的动力传递至该被动轮的传递件,及一穿伸于该被动轮而能输出动力的驱动轴,而该离心式离合器的驱动单元的基盘是设置于该被动轮上,且该驱动轴是穿伸于该基盘与驱动盘并与该外盖相互卡合。
本发明之功效利用所述驱动销与连动件以将该动力源的动力传递至相对应的定位销上,进而形成作用于每一离心配重块上的作用力,避免该外盖与每一离心配重块上的摩擦件发生打滑,以减少摩擦热与颤震的产生,且整体构造简单、体积小、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一现有的离心式离合器;
图2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离心式离合器位在一分离位置;
图3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离心式离合器位在一靠合位置;
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发明离心式离合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5是一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
图6是一剖视图,说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在一非动力传输位置;
图7是一剖视图,说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在一动力传输位置;及
图8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发明离心式离合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
2·····离心式离合器
3·····驱动单元
31····基盘
311····定位孔
32····驱动盘
321····安装部
322····凸缘部
323····长条孔
324····安装孔
325····套合孔
4·····摩擦单元
40····外盖
41····轴杆
42····离心配重块
420····穿孔
421····长条孔
43····摩擦件
44····弹性元件
45····衬套
5·····辅助单元
51····定位销
52····驱动销
53····连动件
54····定位环
541····套合孔
6·····动力源
7·····传动系统
72····主动轮
73····被动轮
74····传递件
75····驱动轴
81····箭头
82····作用力
83····正向力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之两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4,本发明离心式离合器2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驱动单元3、一位于该驱动单元3中的摩擦单元4,及一辅助驱动该摩擦单元4的辅助单元5。
该驱动单元3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一基盘31与一驱动盘32,其中,该基盘31形成有多个定位孔311,而该驱动盘32具有一安装部321、一自该安装部321底缘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322、多个对应每一定位孔311而形成于该凸缘部322上的长条孔323,及多个与每一长条孔323相互间隔地形成于该凸缘部322上的安装孔324。
该摩擦单元4包括多个轴向穿伸于相对应的定位孔311与长条孔323的轴杆41、多个枢设于每一轴杆41上的离心配重块42、多个设置于每一离心配重块42外周缘上的摩擦件43、多个连接两相邻之离心配重块42的弹性元件44,及一罩覆所述摩擦件43的外盖40,其中,每一离心配重块42皆形成有一被相对应之轴杆41穿设的穿孔420,所述摩擦件43是位于每一离心配重块42于该外盖40之间。
该辅助单元5包括多个自每一离心配重块42朝该驱动盘32方向延伸的定位销51、多个穿置于每一安装孔324而自该驱动盘32朝该基盘31方向延伸的驱动销52、多个套设于相对应之定位销51与驱动销52上的连动件53,及一设置于该驱动盘32之安装部321上且形成有多个套合孔541的定位环54,其中,所述定位销51是位于每一离心配重块42相反于所枢设之轴杆41的一端,该定位环54的所述套合孔541能与每一定位孔311相配合地定位每一轴杆41。
参阅图5,该离心式离合器2是设置于一具有一动力源6的交通工具(图未示)的传动系统7上,该传动系统7包括一被该动力源6驱动的主动轮72、一与该主动轮72间隔设置的被动轮73、一将该主动轮72的动力传递至该被动轮73的传递件74,及一穿伸于该被动轮73而能输出动力的驱动轴75。其中,该离心式离合器2的基盘31是设置于该被动轮73上,而该驱动轴75是穿伸于该基盘31与驱动盘32并与该外盖40相互卡合。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上,该离心式离合器2的基盘31也可以是设置于该主动轮72上,依然可以达成相同的效果,并不以本实施例的揭露所囿限。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交通工具是一摩托车,该动力源6是一内燃机引擎,而该传递件74是一皮带而该主动轮72与被动轮73则皆是皮带轮。而该动力源6当然也可以是电动马达或混合动力机,依然可以达成驱动该主动轮72的功效。
但是在实际应用上,该交通工具也可以是一全地形车(ATV车)、UV车或三轮车,当然该传递件74也可以是链条,而此时该主动轮72与被动轮73则皆是链轮;若该主动轮72与被动轮73皆是齿轮时,该传递件74则是可以与该主动轮72与被动轮73相互啮合的惰轮,依然可以达成传递动力的功效。
参阅图6、7,并一并回顾图5,为方便说明图6、7中的驱动盘32是以假想线绘制,利用该传递件74将该动力源6驱动该主动轮72转动的动力传递带动该被动轮73转动,而该被动轮73则能带动该基盘31与所述轴杆41如图6中箭头81所示方向随之转动,使所述轴杆41相对于每一长条孔323中错位移动至图7所示位置,而一并带动该驱动盘32随该基盘3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驱动销52连动每一连动件53,利用每一连动件53将该驱动盘32的所述驱动销52转动的动力传递至每一定位销51上,配合该基盘31转动时所产生的离心力驱使每一离心配重块42自图6所示的非动力传输位置,移动至如图7所示的动力传输位置,而拉伸所述弹性元件44,并使所述摩擦件43能靠抵于该外盖40上,利用所述摩擦件43与该外盖40间的摩擦力,而驱动该外盖40带动该驱动轴75转动而输出动力。
此时,利用所述驱动销52与连动件53及定位销51,将转动的动力变成作用于每一离心配重块42上的作用力82,而该作用力82作用于该外盖40上时,可以产生与该外盖40之切线方向相互垂直的正向力83,利用所述作用力82的正向力83能增加所述摩擦件43与该外盖40间的摩擦力,有效避免该外盖40与每一离心配重块42上的摩擦件43发生打滑以避免功率丧失,同时也能减少摩擦热与颤震的产生,以降低作动温度增加整体的使用寿命。
而当转动速度下降时,所述弹性元件44的弹性回复力会驱动每一离心配重块42自动力传输位置回复至非动力传输位置,使所述摩擦件43与该外盖40分离,而断离该驱动轴75的动力输出。
藉由上述设计,该离心式离合器2具有下列优点:
1.稳定度高使用寿命长:利用所述驱动销52与连动件53以将该动力源6的动力传递至相对应的定位销51上,进而形成作用于每一离心配重块42上的作用力82,增加每一离心配重块42上的摩擦件43与该外盖40间的摩擦力,避免该外盖40与每一离心配重块42上的摩擦件43发生打滑,以减少摩擦热与颤震的产生,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2.体积小构造简单:该离心式离合器2与现有离心式离合器相较,仅增加辅助单元5,因此,不但构件少可以有效缩减体积,更可以降低原料成本并使组装与维修的更为简便迅速。
参阅图8,本发明离心式离合器2之第二较佳实施例大致是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包含一驱动单元3、一位于该驱动单元3中的摩擦单元4,及一辅助驱动该摩擦单元4的辅助单元5。
其中,不相同的地方在于:每一离心配重块42皆形成有一枢设于相对应之轴杆41上的长条孔421,且该摩擦单元4更包括多个设置于每一离心配重块42之长条孔421中的衬套45,而该驱动盘32则形成有多个对应每一定位孔311的套合孔325,所述轴杆41是穿置于每一衬套45中而穿设于相对应的长条孔421中,且相反的两端则是定位穿置于每一套合孔325与定位孔311中。
由于本较佳实施例,大致是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所以当可达成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功效,利用所述衬套45可以避免所述离心配重块42被所述轴杆41所磨损,增加使用寿命,此外,也是提供一种不同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实施态样供使用者选择。
综上所述,本发明之离心式离合器2利用所述驱动销52与连动件53以将该动力源6的动力传递至相对应的定位销51上,进而形成作用于每一离心配重块42上的作用力82,增加所述摩擦件43与该外盖40间的摩擦力,避免该外盖40与每一离心配重块42上的摩擦件43发生打滑,以减少摩擦热与颤震的产生,且整体构造简单、体积小、寿命长,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之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离心式离合器,适用于一具有一动力源的交通工具的传动系统上,该离心式离合器包含:
一驱动单元,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一基盘与一驱动盘,其特征在于:该基盘形成有多个定位孔,而该驱动盘形成有多个对应每一定位孔的长条孔;
一摩擦单元,包括多个轴向穿伸于相对应的定位孔与长条孔的轴杆、多个枢设于每一轴杆上的离心配重块、多个设置于每一离心配重块外周缘上的摩擦件、多个连接两相邻的离心配重块的弹性元件,及一罩覆所述摩擦件的外盖,其中,每一离心配重块皆形成有一被相对应的轴杆穿设的穿孔,所述摩擦件是位于每一离心配重块与该外盖之间;及
一辅助单元,包括多个自每一离心配重块朝该驱动盘方向延伸的定位销、多个自该驱动盘朝该基盘方向延伸的驱动销、多个套设于相对应的定位销与驱动销上的连动件,及一设置于该驱动盘上且形成有多个套合孔的定位环,其中,所述定位销是位于每一离心配重块相反于所枢设的轴杆的一端,该定位环的所述套合孔能与每一定位孔相配合定位每一轴杆;
该传动系统能经由动力源的动力而驱动所述离心配重块相对该外盖在一动力传输位置与一非动力传输位置间移动,当位于该动力传输位置时,所述摩擦件是靠抵于该外盖上,且所述驱动销与连动件能将该动力源的动力传递至相对应的定位销上而形成作用于每一离心配重块上的作用力,而当位于该非动力传输位置时,所述弹性元件会驱动每一离心配重块使所述摩擦件与该外盖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的驱动盘更形成有多个供每一驱动销穿置的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的驱动盘具有一穿置该定位环中的安装部,及一自该安装部底缘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所述长条孔与安装孔皆是形成于该凸缘部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传动系统包括一被该动力源驱动的主动轮、一与该主动轮间隔设置的被动轮、一将该主动轮的动力传递至该被动轮的传递件,及一穿伸于该被动轮而能输出动力的驱动轴,而该离心式离合器的驱动单元的基盘是设置于该被动轮上,且该驱动轴是穿伸于该基盘与驱动盘并与该外盖相互卡合。
5.一种离心式离合器,适用于一具有一动力源的交通工具的传动系统上,该离心式离合器包含:
一驱动单元,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一基盘与一驱动盘,其中,该基盘形成有多个定位孔,而该驱动盘形成有多个对应每一定位孔的套合孔;
一摩擦单元,包括多个轴向穿置于相对应的定位孔与套合孔的轴杆、多个枢设于每一轴杆上的离心配重块、多个设置于每一离心配重块外周缘上的摩擦件、多个连接两相邻的离心配重块的弹性元件,及一罩覆所述摩擦件的外盖,其特征在于:每一离心配重块皆形成有一被相对应的轴杆穿设的长条孔,而所述轴杆相反的两端则是定位穿置于每一套合孔与定位孔中,所述摩擦件是位于每一离心配重块与该外盖之间;及
一辅助单元,包括多个自每一离心配重块朝该驱动盘方向延伸的定位销、多个自该驱动盘朝该基盘方向延伸的驱动销,及多个套设于相对应的定位销与驱动销上的连动件,其中,所述定位销是位于每一离心配重块相反于所枢设的轴杆的一端;
该传动系统能经由动力源的动力而驱动所述离心配重块相对该外盖在一动力传输位置与一非动力传输位置间移动,当位于该动力传输位置时,所述摩擦件是靠抵于该外盖上,且所述驱动销与连动件能将该动力源的动力传递至相对应的定位销上而形成作用于每一离心配重块上的作用力,而当位于该非动力传输位置时,所述弹性元件会驱动每一离心配重块使所述摩擦件与该外盖分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摩擦单元更包括多个设置于每一离心配重块的长条孔中的衬套,所述轴杆是穿置于每一衬套中而穿设于相对应的长条孔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的驱动盘更形成有多个供每一驱动销穿置的安装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心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的驱动盘还具有一安装部,及一自该安装部底缘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所述安装孔与套合孔皆是形成于该凸缘部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传动系统包括一被该动力源驱动的主动轮、一与该主动轮间隔设置的被动轮、一将该主动轮的动力传递至该被动轮的传递件,及一穿伸于该被动轮而能输出动力的驱动轴,而该离心式离合器的驱动单元的基盘是设置于该被动轮上,且该驱动轴是穿伸于该基盘与驱动盘并与该外盖相互卡合。
CN201010502470XA 2010-09-30 2010-09-30 离心式离合器 Pending CN1024446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2470XA CN102444678A (zh) 2010-09-30 2010-09-30 离心式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2470XA CN102444678A (zh) 2010-09-30 2010-09-30 离心式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4678A true CN102444678A (zh) 2012-05-09

Family

ID=46007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2470XA Pending CN102444678A (zh) 2010-09-30 2010-09-30 离心式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44678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2558A (zh) * 2015-04-10 2015-08-12 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冷却系统
CN106917834A (zh) * 2015-12-28 2017-07-04 陈长江 一种自动离合器
CN109154339A (zh) * 2016-07-15 2019-01-04 株式会社F.C.C. 离心离合器
CN111356853A (zh) * 2018-01-15 2020-06-30 株式会社F.C.C. 离心离合器
CN111356854A (zh) * 2018-01-15 2020-06-30 株式会社F.C.C. 离心离合器
CN112074668A (zh) * 2018-05-18 2020-12-11 株式会社F.C.C. 离心离合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96193A (en) * 1948-07-22 1952-05-13 Dana Corp Centrifugal clutch
US6000519A (en) * 1997-05-24 1999-12-14 Andreas Stihl Ag & Co. Centrifugal clutch
CN2727488Y (zh) * 2004-09-15 2005-09-21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摩托车自动离心式离合器
CN101096983A (zh) * 2006-06-30 2008-01-02 段惠 高掣动力且掣动平稳的离合器
CN201027846Y (zh) * 2007-04-20 2008-02-27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器结构
CN201265613Y (zh) * 2008-07-03 2009-07-01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离合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96193A (en) * 1948-07-22 1952-05-13 Dana Corp Centrifugal clutch
US6000519A (en) * 1997-05-24 1999-12-14 Andreas Stihl Ag & Co. Centrifugal clutch
CN2727488Y (zh) * 2004-09-15 2005-09-21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摩托车自动离心式离合器
CN101096983A (zh) * 2006-06-30 2008-01-02 段惠 高掣动力且掣动平稳的离合器
CN201027846Y (zh) * 2007-04-20 2008-02-27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器结构
CN201265613Y (zh) * 2008-07-03 2009-07-01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离合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2558A (zh) * 2015-04-10 2015-08-12 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冷却系统
CN106917834A (zh) * 2015-12-28 2017-07-04 陈长江 一种自动离合器
CN106917834B (zh) * 2015-12-28 2020-01-07 陈长江 一种自动离合器
CN109154339A (zh) * 2016-07-15 2019-01-04 株式会社F.C.C. 离心离合器
CN109154339B (zh) * 2016-07-15 2020-08-11 株式会社F.C.C. 离心离合器
CN111356853A (zh) * 2018-01-15 2020-06-30 株式会社F.C.C. 离心离合器
CN111356854A (zh) * 2018-01-15 2020-06-30 株式会社F.C.C. 离心离合器
CN112074668A (zh) * 2018-05-18 2020-12-11 株式会社F.C.C. 离心离合器
CN112074668B (zh) * 2018-05-18 2023-01-17 株式会社F.C.C. 离心离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4678A (zh) 离心式离合器
US7966901B2 (en) Torque transfer device
KR102557409B1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드라이브트레인
JP6522675B2 (ja) トルクカップリングユニット
CN207015150U (zh) 混合动力系统
CN107054047A (zh) 混合动力系统
CN103629300A (zh) 飞轮质量和转矩传递装置
CN103453036B (zh) 三盘式双离合机构
KR20070074113A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토크 컨버터
CN107002828A (zh) 用于汽车、尤其是至少两轮式机动车辆的运动的速度传递装置、使用该速度传递装置的尤其是用于混合车辆的动力系
CN204236238U (zh) 一种机动车辆发动机直联传动系统
CN104832593B (zh) 平衡轴总成和发动机
CN210661105U (zh) 离合器
CN201258073Y (zh) 摩托车曲轴连杆总成
CN207333494U (zh)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
CN212717864U (zh) 一种新能源机电utv高速平衡变速器
CN202418306U (zh) 一种支承块铆接式离合器从动盘
CN2878189Y (zh) 一种改进的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
TWI391577B (zh) Centrifugal clutch
CN2748692Y (zh) 一种摩托车湿式离合器
CN201721325U (zh) 电动车传动系统
CN201100335Y (zh) 汽车离合器盖总成
CN214189277U (zh) 一种电驱动总成的传动装置
CN201827347U (zh) 具油润的消除齿背隙装置
CN2656237Y (zh) 一种平地机车轮湿式多片制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