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4517A - 一种恒张力包带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恒张力包带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4517A
CN111354517A CN202010284731.9A CN202010284731A CN111354517A CN 111354517 A CN111354517 A CN 111354517A CN 202010284731 A CN202010284731 A CN 202010284731A CN 111354517 A CN111354517 A CN 111354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support
tension
main shaft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47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仕燕
梁建峰
周建运
杨小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nlan Wanji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nlan Wanj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nlan Wanji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nlan Wanj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47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545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54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45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6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8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by winding
    • H01B13/0858Details of winding apparatus; Auxiliary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6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8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by winding
    • H01B13/0858Details of winding apparatus; Auxiliary devices
    • H01B13/0866Brakes or tension regul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H01B13/26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by winding, braiding or longitudinal la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张力包带机,包括基板、放带装置、包带装置和控制器,固定座上端转动设置有主轴,主轴与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放带装置固设于主轴右端,主轴内转动设置有内轴,内轴设有过线孔,内轴一端和/或两端与基板固定连接;放带装置包括张力调节机构、左挡板、储带筒和右挡板,左挡板、储带筒和右挡板依次滑动套接于主轴右端,右挡板通过健体与主轴传动连接,张力调节机构能够通过调节左挡板和右挡板作用于储带筒两端面上的压力实现对放出带料上的张力控制;包带装置固设于主轴的右端部。该包带机的放带装置和包带装置采用同一传动系统,控制器通过张力调节机构实时为储带筒施加摩擦转矩,以达到对放出带料张力值的恒定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恒张力包带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张力包带机。
背景技术
包带机主要由包带装置和放带装置组成,其中,包带装置负责把带料缠绕到芯线上,放带装置负责输出带料。带料一般储存在储带筒中,储带筒转动即可输出带料,而带料的输出速度必须与包带装置的缠绕速度相匹配才能保证包带工作的正常进行。
放带装置所放出带料的张力恒定情况是影响线缆包带质量的关键因素。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带料的张力恒定,一种解决方式为:包带机除了设置包带装置的主传动系统,还为放带装置设置单独传动系统,以求为放带装置提供动力,使放带装置所放出带料的张力值恒定,但该包带机的整体结构复杂,制造加工和维护难度较大;另一种解决方式为:包带机采用磁滞张力器或磁粉张力器作为包带盘放带时的张力源,以保证包带盘上带料的带径变化时放带装置所放出带料的张力值始终保持在一个恒定范围,但由于磁滞张力器或磁粉张力器长时间工作后磁粉老化,长时间工作温度升高会导致磁粉高温引起部分疤结或磁粉颗粒受潮发生粘连导致失去功能,需经常更换磁粉,维护不便,而且磁滞张力器或磁粉张力器容易出现消磁现象,使得放带装置所放出带料的张力值不稳定,进而影响线缆产品的包带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恒张力包带机,其中放带装置和包带装置采用同一传动系统,该包带机在工作过程,控制器通过张力调节机构实时为储带筒施加摩擦转矩,以达到对放带装置所放出带料上张力值的恒定控制,该放带机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实时可行性高,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恒张力包带机,包括基板、放带装置、包带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基板的上端面固设有固定座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座上端转动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与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放带装置固设于主轴右端,所述主轴的轴向中心通孔内转动设置有内轴,所述内轴设有贯穿轴线的过线孔,所述内轴的两端均延伸于主轴外部,且内轴的一端和/或两端与基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放带装置包括张力调节机构、左挡板、储带筒、和右挡板,所述张力调节机构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主轴的右端部螺接固定有双螺母,所述右挡板滑动套接于主轴的右端部,且右挡板邻接位于双螺母的左侧,并通过健体与主轴的外侧壁传动连接,所述左挡板和储带筒均滑动套接于所述右挡板左侧的主轴上,且储带筒位于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所述张力调节机构与左挡板的左端面相抵接,所述张力调节机构能够通过调节左挡板和右挡板作用于所述储带筒两端面上的压力实现对放出带料上的张力控制;所述包带装置固设于主轴的右端部,且所述包带装置环向对称分布于所述放带装置的外周侧。
本发明一种恒张力包带机的放带装置和包带装置采用同一传动系统,该包带机在工作过程,控制器通过张力调节机构实时为储带筒施加摩擦转矩,以达到对放带装置所放出带料上张力值的恒定控制,该放带机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实时可行性高,实用性强。
为了便于该包带机的顺利制备和应用实施,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放带装置上的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加力盘、摆臂、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支架,所述加力盘滑动套接于主轴上,且加力盘与所述左挡板的左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均固设于基板上端面的右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铰接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固设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所述摆臂转动安装于第一支架上,所述摆臂上端与所述加力盘下端固定连接,摆臂下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架上。该张力调节机构结构简单,控制器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摆臂带动加力盘沿着主轴左右滑动,实现左挡板和右挡板作用于储带筒两端面上的压力控制,进而实现左挡板和右挡板对储带筒两端面上摩擦转矩的实时控制,达到带料上张力值的恒定控制。
为了便于张力调节机构各部件的转动安装,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均为U型结构,所述摆臂为Y字型结构。各支架设为U型结构,一方面便于张力调节机构各部件的转动安装,另一方面保证了张力调节机构的使用稳定性;摆臂设为Y字型结构,便于其与各支架间的转动安装。
为了便于包带装置的顺利制备实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主轴右端固设有法兰,所述法兰位于加力盘和放带装置间;所述包带装置包括包带盘、支撑环、若干支撑杆和若干水平杆,所述包带盘同轴固设于所述法兰的右端面,所述支撑杆径向对称固设于套筒的外周侧,所述支撑环同轴固设于所述支撑杆的左端面,所述包带盘、支撑环和支撑杆上对应设有安装孔,所述水平杆的两端均设有连接螺杆,所述包带盘、支撑环和支撑杆通过水平杆和螺母相互平行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和支撑杆位于所述主轴的右端外部,且套筒活动套接于所述内轴的右端部;所述水平杆上固设有过渡导辊,所述支撑杆的右侧面间隔固设有牵引导辊组件。该包带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其中支撑杆、水平杆、过渡导辊和牵引导辊组件均环向对称分别于主轴的右端,保证了该包带装置的重力平衡,提高了该包带装置工作时的动态平衡性和稳定性。
为了保证带料上张力值的协调一致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牵引导辊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水平杆外周侧的第一牵引导辊和位于所述水平杆内周侧的第二牵引导辊,且第二牵引导辊位于第一牵引导辊右侧。过渡导辊、第一牵引导辊和第二牵引导辊形成顺畅的带料传输路径,保证了储带筒上带料的顺利输出以及带料在芯线上的缠绕效率:储带筒上的带料依次经过渡导辊、第一牵引导辊和第二牵引导辊缠绕于芯线上,其中过渡导辊与储带筒的位置相对应,便于储带筒上带料的顺利放出,并将带料进行角度转换后引至第一牵引导辊上;第一牵引导辊将过渡导辊上角度转换后的带料引至第二牵引导辊上,第二牵引导辊的右侧缘与内轴的右端部相对应,便于带料顺利缠绕于芯线上。
为了确保张力调节机构对储带筒上摩擦转矩的调节效率,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放带装置还包括若干环向间隔分布于所述主轴外侧的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推杆一端贯穿水平垂直固设于法兰和包带盘连接处的直线轴承内圈并与所述左挡板固定连接,推杆另一端固设有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内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外侧缘与所述加力盘的右端面滚动相接。推杆一端固定于左挡板上,另一端通过第三轴承与加力盘的右端面滚动相接,减小了加力盘与左挡板之间的静摩擦力,有效保证了张力调节机构对带料上张力调节的灵敏性,同时也降低了推杆转动时对加力盘的磨损程度,保证了包带机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气缸。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普适性强,保证了该包带机的顺利制备和应用实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还包括L型固定架,所述L型固定架一端与内轴的左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内轴左端通过L型固定架与固定座顶部固定连接,即内轴与基板的固定连接方式简单,便于该包带机的顺利制备实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主动带轮,所述主轴的左端固设有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通过传输带与主动带轮同步传动。第一驱动机构与主轴的同步传动方式简单,便于该包带机的顺利制备实施。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一种恒张力包带机的放带装置和包带装置采用同一传动系统,该包带机在工作过程,控制器通过张力调节机构实时为储带筒施加摩擦转矩,以达到对放带装置所放出带料上张力值的恒定控制,该放带机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实时可行性高,实用性强。
2、张力调节机构结构简单,控制器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摆臂带动加力盘沿着主轴左右滑动,实现左挡板和右挡板作用于储带筒两端面上的压力控制,进而实现左挡板和右挡板对储带筒两端面上摩擦转矩的实时控制,达到带料上张力值的恒定控制。
3、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均为U型结构,所述摆臂为Y字型结构。各支架设为U型结构,一方面便于张力调节机构各部件的转动安装,另一方面保证了张力调节机构的使用稳定性;摆臂设为Y字型结构,便于其与各支架间的转动安装。
4、该包带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其中支撑杆、水平杆、过渡导辊和牵引导辊组件均环向对称分别于主轴的右端,保证了该包带装置的重力平衡,提高了该包带装置工作时的动态平衡性和稳定性。
5、所述牵引导辊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水平杆外周侧的第一牵引导辊和位于所述水平杆内周侧的第二牵引导辊,且第二牵引导辊位于第一牵引导辊右侧。过渡导辊、第一牵引导辊和第二牵引导辊形成顺畅的带料传输路径,保证了储带筒上带料的顺利输出以及带料在芯线上的缠绕效率:储带筒上的带料依次经过渡导辊、第一牵引导辊和第二牵引导辊缠绕于芯线上,其中过渡导辊与储带筒的位置相对应,便于储带筒上带料的顺利放出,并将带料进行角度转换后引至第一牵引导辊上;第一牵引导辊将过渡导辊上角度转换后的带料引至第二牵引导辊上,第二牵引导辊的右侧缘与内轴的右端部相对应,便于带料顺利缠绕于芯线上。
6、推杆一端固定于左挡板上,另一端通过第三轴承与加力盘的右端面滚动相接,减小了加力盘与左挡板之间的静摩擦力,有效保证了张力调节机构对带料上张力调节的灵敏性,同时也降低了推杆转动时对加力盘的磨损程度,保证了包带机的使用寿命。
7、还包括L型固定架,所述L型固定架一端与内轴的左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内轴左端通过L型固定架与固定座顶部固定连接,即内轴与基板的固定连接方式简单,便于该包带机的顺利制备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恒张力包带机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恒张力包带机右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恒张力包带机在加力盘位置沿A-A方向的截面视图。
图中:1、基板;2、固定座;3、第一驱动机构;4、主动带轮;5、传输带;6、从动带轮;7、法兰;8、第一轴承;9、第一端盖;10、内轴;11、L型固定架;12、主轴;13、第三端盖;14、第二轴承;15、第四端盖;16、加力盘;17、第三轴承;18、第一转轴;19、U型支架;20、螺母;21、推杆;22、螺钉;23、包带盘;24、直线轴承;25、套筒;26、滑动轴套;27、左挡板;28、第一摩擦盘;29、水平杆;30、过渡导辊;31、支撑环;32、支撑杆;33、第一牵引导辊;34、第二牵引导辊;35、储带筒;36、第四轴承;37、隔套;38、弹性挡圈;39、第二摩擦盘;40、右挡板;41、健体;42、双螺母;43、第二端盖;44、摆臂;45、第二转轴;46、第一支架;47、第三转轴;48、第二支架;49、第二驱动机构;50、第三支架;51、带料;52、销轴;53、芯线;10-1、过线孔;11-1、紧定螺钉;29-1、连接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恒张力包带机,包括基板1、放带装置、包带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基板1的上端面固设有固定座2和第一驱动机构3,所述固定座2上端转动设置有主轴12,所述主轴12与第一驱动机构3传动连接,所述放带装置固设于主轴12右端,所述主轴12的轴向中心通孔内转动设置有内轴10,所述内轴10设有贯穿轴线的过线孔10-1,所述内轴10的两端均延伸于主轴12外部,且内轴10的一端和/或两端与基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放带装置包括张力调节机构、左挡板27、储带筒35、和右挡板40,所述张力调节机构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主轴12的右端部螺接固定有双螺母42,所述右挡板40滑动套接于主轴12的右端部,且右挡板40邻接位于双螺母42的左侧,并通过健体41与主轴12的外侧壁传动连接,所述左挡板27和储带筒35均滑动套接于所述右挡板40左侧的主轴12上,且储带筒35位于左挡板27和右挡板40之间,所述张力调节机构与左挡板27的左端面相抵接,所述张力调节机构能够通过调节左挡板27和右挡板40作用于所述储带筒35两端面上的压力实现对放出带料51上的张力控制;所述包带装置固设于主轴12的右端部,且所述包带装置环向对称分布于所述放带装置的外周侧。
其中,固定座2上端设有水平通孔,水平通孔左右两端分别设为沉头槽结构,水平通孔左右两端的沉头槽内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轴承14,水平通孔左端固设有第三端盖13、右端固设有第四端盖15,第三端盖13和第四端盖15将两个第二轴承14的外圈分别固定抵接于固定座2上水平通孔左右两端的沉头槽内,从而实现对两个第二轴承14的轴向定位,第三端盖13和第四端盖15设有内径大于主轴12外径的中心圆孔,主轴12贯穿第三端盖13和第四端盖15的中心圆孔并与两个第二轴承14的内圈固定抵紧连接;主轴12上轴向中心通孔左右两端分别设为沉头槽结构,且轴向中心通孔左右两端的沉头槽内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轴承8,轴向中心通孔左端固设有第一端盖9、右端固设有第二端盖43,第一端盖9和第二端盖43将两个第一轴承8的外圈分别固定抵接于轴向中心通孔左右两端的沉头槽内,从而实现对两个第一轴承8的轴向定位,第一端盖9和第二端盖43设有内径大于内轴10外径的中心圆孔,内轴10贯穿第一端盖9和第二端盖43的中心圆孔并与两个第一轴承8的内圈固定抵紧连接;主轴12右端外侧设有沉头台阶,沉头台阶上套接有两个第四轴承36,两个第四轴承36之间设有隔套37,两个第四轴承36和隔套37邻接位于右挡板40的左侧,且位于右侧的第四轴承36通过套接于主轴12上的弹性挡圈38轴向定位,储带筒35套接于两个第四轴承36的外圈上并与两个第四轴承36的外圈间隙配合,以方便储带筒35的安装或拆卸;左挡板27的内孔与滑动轴套26的外圆过盈配合,滑动轴套26的内孔与主轴12间隙配合,使得左挡板27可随滑动轴套26在主轴12的外圆面上轴向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放带装置上的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加力盘16、摆臂44、第一支架46、第二支架48、第二驱动机构49和第三支架50,所述加力盘16滑动套接于主轴12上,且加力盘16与所述左挡板27的左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一支架46和第三支架50均固设于基板1上端面的右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9铰接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架50上,所述第二支架48固设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9的输出轴上,所述摆臂44转动安装于第一支架46上,所述摆臂44上端与所述加力盘16下端固定连接,摆臂44下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架48上。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支架46、第二支架48和第三支架50均为U型结构,所述摆臂44为Y字型结构。其中,加力盘16下端两侧通过两个销轴52转动安装于摆臂44上端,摆臂44中部通过第二转轴45转动安装于第一支架46上,摆臂44下端通过第三转轴47转动安装于第二支架48上。
作为进一步优选还有,所述主轴12右端固设有法兰7,所述法兰7位于加力盘16和放带装置间;所述包带装置包括包带盘23、支撑环31、若干支撑杆32和若干水平杆29,所述包带盘23同轴固设于所述法兰7的右端面,所述支撑杆32径向对称固设于套筒25的外周侧,所述支撑环31同轴固设于所述支撑杆32的左端面,所述包带盘23、支撑环31和支撑杆32上对应设有安装孔,所述水平杆29的两端均设有连接螺杆29-1,所述包带盘23、支撑环31和支撑杆32通过水平杆29和螺母20相互平行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31和支撑杆32位于所述主轴12的右端外部,且套筒25活动套接于所述内轴10的右端部;所述水平杆29上固设有过渡导辊30,所述支撑杆32的右侧面间隔固设有牵引导辊组件。包带盘23通过螺钉22与法兰7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还有,所述牵引导辊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水平杆29外周侧的第一牵引导辊33和位于所述水平杆29内周侧的第二牵引导辊34,且第二牵引导辊34位于第一牵引导辊33右侧。
作为进一步优选还有,所述放带装置还包括若干环向间隔分布于所述主轴12外侧的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21,推杆21一端贯穿水平垂直固设于法兰7和包带盘23连接处的直线轴承24内圈并与所述左挡板27固定连接,推杆21另一端固设有U型支架19,所述U型支架19内设有第三轴承17,所述第三轴承17的外侧缘与所述加力盘16的右端面滚动相接。法兰7和包带盘23的连接处环向间隔设有若干沿主轴12长度方向的阶梯孔,阶梯孔中安装有直线轴承24;左挡板27上设有螺纹孔,推杆21与左挡板27固定连接的一端设有螺纹外表面,推杆21设有螺纹外表面的一端螺接固定于左挡板27上的螺纹孔内;第三轴承17的内圈固设于第一转轴18上,第一转轴18的两端分别固定于U型支架19的两个侧臂上。
作为进一步优选还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为伺服电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9为气缸。
作为进一步优选还有,还包括L型固定架11,所述L型固定架11一端与内轴10的左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L型固定架11下端设有内径大于内轴10外径的水平安装孔,且L型固定架11的下端部还设有与水平安装孔贯通的竖直螺孔,内轴10贯穿该水平安装孔并通过紧定螺钉11-1与L型固定架11的下端固定连接;L型固定架11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固定座2的顶部。
作为进一步优选还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主动带轮4,所述主轴12的左端固设有从动带轮6,所述从动带轮6通过传输带5与主动带轮4同步传动。其中,第一驱动机构3由螺钉固定在基板1上端面的左端,主动带轮4由紧定螺钉固定在第一驱动机构3的输出轴上,并经键体41传递扭矩;从动带轮6由紧定螺钉固定在主轴12的左端,并经键体41传递扭矩。
作为进一步优选还有,所述左挡板27的右端面固设有第一摩擦盘28,所述右挡板40的左端面固设有第二摩擦盘39。
本发明一种恒张力包带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1)假设已知带料的宽度w、厚度h,已知储带筒35上带料51的总长度L,已知储带筒35上储带部分的宽度l、储带筒35的底径d0(储带筒35上无带料51时的直径),储带筒35上带料部分的直径D,根据体积相等公式
Lwh=π(D2-d0 2)l/4
可计算出储带筒35上带料部分的直径D,进而计算出带料部分的半径R=D/2;
(2)已知芯线53的外形尺寸,可计算出在芯线53上缠绕一圈所需带料51的长度;
(3)储带筒35在第一摩擦盘28、第二摩擦盘39对其两端夹紧状态下,压力N与摩擦转矩Mf关系为:
Figure BDA0002448081630000111
μ—第一摩擦盘28、第二摩擦盘39与储带筒35之间摩擦系数;
Rf—第一摩擦盘28、第二摩擦盘39的外径;
rf—第一摩擦盘28、第二摩擦盘39的内径;
而带料51的张力F对储带筒35产生的力矩M为:
M=FR
由Mf=M
可得
Figure BDA0002448081630000112
(4)控制第二驱动机构49的活塞杆缩回,带动摆臂44逆时针摆动,加力盘16左移,与第三轴承17脱离接触,推杆21、左挡板27都处于可自由滑动状态,依次安装储带筒35、右挡板40、双螺母42、支撑杆32,芯线53穿过内轴10的过线孔10-1,带料51从储带筒35中引出,经过过渡导辊30、第一牵引导辊33、第二牵引导辊34并固定在芯线53上;
(5)根据包带要求的张力及当前储带筒35上带料部分直径D、半径R,获得当前储带筒35需要摩擦转矩Mf大小,根据步骤(3)中的公式计算得加载到储带筒35两侧的压力N,进而获得第二驱动机构49的工作压力;
(6)控制器通过调节压力控制阀设定第二驱动机构49的工作压力;
(7)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机构49活塞杆伸出,带动摆臂44顺时针摆动,加力盘16右移,经过第三轴承17、推杆21,推动左挡板27、储带筒35、右挡板40右移,当右挡板40与双螺母42左侧接触后停止移动,此时储带筒35两侧获得需要的工作压力N;
(8)启动第一驱动机构3,经过一系列传动后,带动包带盘23、第一摩擦盘28、第二摩擦盘39转动,包带盘23带动过渡导辊30、第一牵引导辊33、第二牵引导辊34绕主轴12轴线转动完成对芯线53的包带动作;在第一摩擦盘28、第二摩擦盘39施加的摩擦转矩Mf驱动下储带筒35绕主轴12轴线转动;储带筒35同时受到带料51的张力F,导致储带筒35同时相对第一摩擦盘28、第二摩擦盘39滑动进行放带动作,即包带动作、放带动作协同配合把带料51缠绕到芯线53上;
(9)控制器不断记录第一驱动机构3转过的圈数,可计算出包带盘23转过的圈数,即获得带料51已缠绕在芯线53上的圈数、长度,进而获得储带筒35上剩余带料51的长度、储带筒35上带料部分直径D、半径R;
(10)循环执行步骤(5)、(6)和(9),即可完成对芯线53的包带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恒张力包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放带装置、包带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基板(1)的上端面固设有固定座(2)和第一驱动机构(3),所述固定座(2)上端转动设置有主轴(12),所述主轴(12)与第一驱动机构(3)传动连接,所述放带装置固设于主轴(12)右端,所述主轴(12)的轴向中心通孔内转动设置有内轴(10),所述内轴(10)设有贯穿轴线的过线孔(10-1),所述内轴(10)的两端均延伸于主轴(12)外部,且内轴(10)的一端和/或两端与基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放带装置包括张力调节机构、左挡板(27)、储带筒(35)、和右挡板(40),所述张力调节机构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主轴(12)的右端部螺接固定有双螺母(42),所述右挡板(40)滑动套接于主轴(12)的右端部,且右挡板(40)邻接位于双螺母(42)的左侧,并通过健体(41)与主轴(12)的外侧壁传动连接,所述左挡板(27)和储带筒(35)均滑动套接于所述右挡板(40)左侧的主轴(12)上,且储带筒(35)位于左挡板(27)和右挡板(40)之间,所述张力调节机构与左挡板(27)的左端面相抵接,所述张力调节机构能够通过调节左挡板(27)和右挡板(40)作用于所述储带筒(35)两端面上的压力实现对放出带料(51)上的张力控制;
所述包带装置固设于主轴(12)的右端部,且所述包带装置环向对称分布于所述放带装置的外周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张力包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带装置上的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加力盘(16)、摆臂(44)、第一支架(46)、第二支架(48)、第二驱动机构(49)和第三支架(50),所述加力盘(16)滑动套接于主轴(12)上,且加力盘(16)与所述左挡板(27)的左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一支架(46)和第三支架(50)均固设于基板(1)上端面的右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9)铰接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架(50)上,所述第二支架(48)固设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9)的输出轴上,所述摆臂(44)转动安装于第一支架(46)上,所述摆臂(44)上端与所述加力盘(16)下端固定连接,摆臂(44)下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架(48)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张力包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6)、第二支架(48)和第三支架(50)均为U型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张力包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2)右端固设有法兰(7),所述法兰(7)位于加力盘(16)和放带装置间;所述包带装置包括包带盘(23)、支撑环(31)、若干支撑杆(32)和若干水平杆(29),所述包带盘(23)同轴固设于所述法兰(7)的右端面,所述支撑杆(32)径向对称固设于套筒(25)的外周侧,所述支撑环(31)同轴固设于所述支撑杆(32)的左端面,所述包带盘(23)、支撑环(31)和支撑杆(32)上对应设有安装孔,所述水平杆(29)的两端均设有连接螺杆(29-1),所述包带盘(23)、支撑环(31)和支撑杆(32)通过水平杆(29)和螺母(20)相互平行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31)和支撑杆(32)位于所述主轴(12)的右端外部,且套筒(25)活动套接于所述内轴(10)的右端部;所述水平杆(29)上固设有过渡导辊(30),所述支撑杆(32)的右侧面间隔固设有牵引导辊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张力包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导辊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水平杆(29)外周侧的第一牵引导辊(33)和位于所述水平杆(29)内周侧的第二牵引导辊(34),且第二牵引导辊(34)位于第一牵引导辊(33)右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张力包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带装置还包括若干环向间隔分布于所述主轴(12)外侧的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21),推杆(21)一端贯穿水平垂直固设于法兰(7)和包带盘(23)连接处的直线轴承(24)内圈并与所述左挡板(27)固定连接,推杆(21)另一端固设有U型支架(19),所述U型支架(19)内设有第三轴承(17),所述第三轴承(17)的外侧缘与所述加力盘(16)的右端面滚动相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恒张力包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为伺服电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9)为气缸,所述摆臂(44)为Y字型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张力包带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型固定架(11),所述L型固定架(11)一端与内轴(10)的左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恒张力包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主动带轮(4),所述主轴(12)的左端固设有从动带轮(6),所述从动带轮(6)通过传输带(5)与主动带轮(4)同步传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恒张力包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板(27)的右端面固设有第一摩擦盘(28),所述右挡板(40)的左端面固设有第二摩擦盘(39)。
CN202010284731.9A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恒张力包带机 Pending CN1113545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4731.9A CN111354517A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恒张力包带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4731.9A CN111354517A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恒张力包带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4517A true CN111354517A (zh) 2020-06-30

Family

ID=71196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4731.9A Pending CN111354517A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恒张力包带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5451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3357A (zh) * 2020-07-22 2020-10-30 江苏苏阳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的包覆层绕制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3357A (zh) * 2020-07-22 2020-10-30 江苏苏阳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的包覆层绕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60433B (zh) 一种恒张力绞车及线缆收放装置
RU2468981C2 (ru) Машина для спиральной намотки с моторизованными катушками
CN109817392B (zh) 一种电缆绕包方法
CN109132706A (zh) 一种线缆排线方法
CN113371485B (zh) 一种石膏建材输送速率调控系统及方法
CN111354517A (zh) 一种恒张力包带机
CN113443511A (zh) 一种电力线卷线装置
CN211529702U (zh) 一种恒张力包带机
CN109264511B (zh) 一种纱线均匀上蜡装置
CN201793269U (zh) 中心及摩擦卷绕装置
CN212531776U (zh) 一种电缆收卷装置
CN210516339U (zh) 一种双边包带机
CN206203587U (zh) 一种络筒机的上蜡装置
CN208814426U (zh) 一种排缆机构
CN210026305U (zh) 一种连续玻纤复合增强管缠绕机
CN210594646U (zh) 一种设置行星式绕线盘的双盘收线机
CN208916387U (zh) 一种多级控制的密封带绕卷装置
CN111775439A (zh) 管道包膜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8730145U (zh) 钢带铠装机
CN112810867A (zh) 解水布机
CN208066941U (zh) 一种用于生产钢卷的卷取机传动结构
CN219489068U (zh) 一种具有隔离结构的缠绕收卷装置
CN217564652U (zh) 变速缠线器
CN113788363B (zh) 一种胎圈钢丝收线张紧装置
CN218809273U (zh) 宽度可调的带材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