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0767A - 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及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及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0767A
CN111300767A CN202010261918.7A CN202010261918A CN111300767A CN 111300767 A CN111300767 A CN 111300767A CN 202010261918 A CN202010261918 A CN 202010261918A CN 111300767 A CN111300767 A CN 111300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pper
air
base station
wall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19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光
李宁
王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2619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007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00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076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4Moulds having ve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3/0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B13/06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by drying
    • B29B13/065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by drying of powder or pel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8Feeding the material into the 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i.e. feeding the non-plastified material into the injection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45/77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of velocity or pressure of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003Measured parameter
    • B29C2945/76006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及工作方法,包括基台,所述基台的顶部一端设有模腔,还包括控制器、凸模、注料机构和抽气机构,所述注料机构设在基台的顶部一端以用来向模腔注料,注料机构包括料斗、风干组件和挤压组件,料斗与模腔之间设有连通管,所述抽气机构设在基台的外壁上以用来抽出模腔内的空气,抽气机构包括密封组件和抽出组件,所述风干组件、挤压组件、密封组件、抽出组件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本发明涉的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及工作方法,能彻底抽出模腔内的空气,同时可将原料中的水分有效排出,保证其在高温加热后不会使产品形成气泡。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及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但在注塑时产品内含气泡是个常见但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通常的,注塑件内含气泡包括以下原因:一是空气原因,即注射速度过快,模腔内的空气不能急及时排出,困在模内形成气泡,二是水气原因,即塑胶颗粒从空气中吸收了水分,需要彻底排除才不至于在高温加热后释放出来,跑到产品内。
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1711223958.7;公开日:2018.05.04公开了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定位设备,包括模具定位设备本体、防漏挡块和进料管道,所述第一模具的内部安装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下端固定有移动挡板,所述旋转杆的外侧固定有把手,所述防漏挡块设置于第一模具的右侧,且防漏挡块的内侧连接有防漏凹槽,所述旋转杆的内侧安装有旋转轴,且旋转杆的上端连接有抽风软管,所述抽风软管的右侧安装有抽风机。该注塑成型用模具定位设备第一模具通过防漏挡块与防漏凹槽构成滑动结构,防漏挡块使产品成型之后的边缘没有多余的边角,旋转杆通过旋转轴与模具定位设备本体构成旋转结构,可以让成型区里面的空气从移动挡板被吸出,使产品成型内部的气泡含量减少,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
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1410844261.1;公开日:2015.06.24公开了一种用于拼镶环换能器的浇注硫化模具,该浇注硫化模具由模底、支撑柱、具有均三分布孔的环氧板、浇注型聚氨酯透声橡胶、压电元件、模盖、电缆引出端的圆锥形硫化腔体、电缆孔、模腔、浇注孔和浇注腔体构成,采用上述结构的浇注硫化模具,浇注孔的数量为三个,在浇注时可保证一个浇注孔进胶,两个浇注孔排空气,优化排空气的效率,减少窝气泡的概率;同时,浇注型聚氨酯透声橡胶将其同圆心完全包裹,很好的解决了拼镶环换能器的压电元件在模具中定位困难的难题,又实现了以较小的硫化空间实现了电缆引出端的水密硫化目标,水密可靠性高。
以上两个发明的问题存在以下不足:
1.设计的用于抽出模腔内部空气的结构比较简单,在抽取模腔内部空气时,没有设计可以防止空气泻出的密封性的部件,因而无法确保模腔内的空气能彻底排出。
2.注塑产品出现气泡的原因存在多种,想要彻底排空模腔内部的空气,就需要从源头解决,即用于注塑的原料,原料从空气中吸收了水份,因而会在高温加热后释放出来,跑到产品里去,导致产品出现气泡,影响产品质量,而上述发明并未设计可以排除原料水分的结构,实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彻底抽出模腔内的空气,同时可将原料中的水分有效排出,保证其在高温加热后不会使产品形成气泡的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及工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及工作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包括基台,所述基台的顶部一端设有模腔,还包括控制器、凸模、注料机构和抽气机构,所述控制器固定设在基台的顶部,所述凸模滑动设置在基台的顶部,所述注料机构设在基台的顶部一端以用来向模腔注料,注料机构包括料斗、风干组件和挤压组件,所述料斗呈竖直设在基台的顶部,料斗与模腔之间设有连通管,并且料斗的底部为漏斗状态,所述风干组件设在料斗的内壁上,所述挤压组件设在基台的顶部并与料斗连通,所述抽气机构设在基台的外壁上以用来抽出模腔内的空气,抽气机构包括密封组件和抽出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设在基台的内壁上,所述抽出组件设在基台的外壁上,所述风干组件、挤压组件、密封组件、抽出组件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风干组件包括风扇、驱动电机和四个电加热管,所述基台的顶部固定设有立板,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在立板的顶部,所述风扇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料斗的圆周方向上的内壁上等间距设置有四个安装孔,每个电加热管均插设在一个安装孔的内部,并且每个安装孔的顶部均插设有防护塞,所述料斗远离导风口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内部固定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并且安装盒远离料斗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滑动设置有拉板,所述拉板上设有把手,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驱动电机和四个电加热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料斗靠近风扇的外壁上设有导风口,所述导风口的内部贴合设置有隔断板,所述隔断板上设有若干个通风孔,导风口远离隔断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风扇位于密封盖的内部,并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密封盖插设连接,隔断板、密封盖和风扇的轴线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还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立板的外壁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立板的外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上插设有旋转轴,并且轴承的内圈与旋转轴的外壁个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旋转轴靠近立板的一端外壁上套设有第三齿轮,第一齿轮、第三齿轮均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旋转轴远离第三齿轮的一端与料斗插设连接,并且旋转轴远离第三齿轮的一端套设有搅拌棍。
进一步的,所述料斗的顶部设有注料口,所述注料口的顶部设有旋盖,料斗的顶部还固定设有排气阀,料斗的外壁上设有观察窗,料斗的底部设有排料口,所述连通管与排料口连通,并且连通管靠近排料口的一端设有第一电磁阀,连通管靠近基台的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基台的内壁上设有与进料口轴线方向一致的圆孔,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气泵、压力计和进气管,所述料斗的顶部中心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顶部贴合设置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进气管插设在第一密封圈的内部,所述气泵固定设在基台的顶部,并且进气管远离进气口的一端与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压力计插设在进气管的外壁上,所述气泵与压力计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挡板、插杆和电动推杆,所述基台的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挡板嵌设在凹槽的内部,并且挡板由密封隔热材料制成,所述插杆插设在基台的内壁上,插杆靠近凹槽的一端与挡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设在基台的外壁上,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与插杆远离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凹槽与模腔的内壁之间设有通孔,所述电动推杆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抽出组件包括真空泵、抽气管和排气管,所述真空泵固定设在基台的外壁上,所述基台的侧壁上固定设有安装套,所述抽气管插设在安装套的内部并与真空泵的一端连通,基台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插孔,插孔的外壁上贴合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抽气管远离真空泵的一端穿过第二密封圈与插孔插接,并且抽气管远离真空泵的一端与挡板贴合,抽气管与通孔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排气管连通设置在真空泵的另一端,所述真空泵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基台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L”形杆结构,所述凸模靠近支撑杆的一端外壁上固定设有滑块,支撑杆靠近凸模一端外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支撑杆的顶部呈竖直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通过法兰与凸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楔形固定块,凸模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杆和插针,基台的顶部设有可供若干个导向杆和插针插设的对应孔,基台的底部呈对称设置有四个支撑脚,所述液压杆与控制器电连接。
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及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凸模与基台的合紧:
启动液压杆,从而使其输出端向靠近模腔的一端伸出,直至凸模的底部与基台的顶部贴合,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从而保证凸模与基台合模时更加平稳,若干个导向杆和插针与若干个对应孔在合模时插接,保证凸模和基台紧密合紧,有利于模腔内部的空气的排空;
S2:模腔内部的空气排空处理:
通过控制器启动电动推杆,从而使其输出端向远离基台的一端伸出,由于挡块与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推块与插杆固定连接,插杆的另一端与挡板个固定连接,又因为挡板与凹槽滑动连接,因而通过插杆带动挡板于凹槽的内部向靠近推块的一端滑动,当挡板于凹槽内部滑动至靠近插杆的一端时,通孔留出,此时,通过控制器启动真空泵,由于抽气管远离真空泵的一端与挡板贴合,又因为抽气管与通孔的轴线方向一致,因而使得抽气管与通孔对接,进而通过抽气管将模腔内部的空气抽至真空泵内,再由排气管排出;
S3:注塑原料的干燥处理:
通过控制器启动驱动电机和四个电加热管,四个电加热管对原料进行加热,风扇则受到驱动电机输出端带动而旋转,从而产生风力对料斗内部进行吹风,进而方便热流在料斗内部分散和回转,使得原料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蒸发,达到排除效果,即完成对原料的干燥处理,不同类型的原料,其干燥的温度也不一样,在干燥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加热温度,当达到该原料的干燥温度时,将这一信号发送给控制器,从而通过控制器断电四个电热管和风扇,停止加热和吹风,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干燥后料斗内部的原料的水分含量,进一步保证原料的干燥效果,防止原料上含有的剩余水分熔融后跑到产品内部,使其产生气泡,当驱动电机旋转时,其输出端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由于第二齿轮与立板转动连接,第三齿轮通过旋转轴与立板转动连接,又因为旋转轴与料斗插设连接,搅拌棍与旋转轴出去如料斗的一端固定连接,加之第一齿轮、第三齿轮均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因而带动搅拌棍进行旋转,从而在干燥过程进行的同时,对料斗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以方便料斗内所有的原料均被干燥到,提升干燥效率;
S4:产品的注塑:
原料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经过干燥完全排除后,通过控制器启动四个电加热管对原料进行加热,直至原料由固体变为流体状态,然后通过控制器启动气泵,从而通过进气管向料斗的内部充气,以将料斗内部的流体状态下的原料向料斗底部的排料口处挤压,当挤压至排料口处时,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从而使得原料在受到电加热管加熔融融后,从排料口进入连通管的内部,再依次经过连通管上的进料口和基台内壁上的圆孔注入模腔的内部,完成注塑,压力计实时检测压力值,从而控制挤压力度,有利于提升产品的注塑质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计密封组件和抽出组件,通过二者相互配合将模腔内部的空气排出,同时在抽气管的外壁上套设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又与基台的外壁贴合连接,从而保证抽出的气体不会泄露,提高抽取的效率,同时密封隔热材料制成的挡板,在模腔抽气完成后,起到遮挡通孔的作用,确保外部空气无法进入模腔的内部,进而保证注塑的顺利和产品的注塑质量。
2. 本发明通过设计风干组件,通过加热烘干的方式将注塑用的原料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及时有效的排除,达到原料的干燥效果,进而防止吸收的水分在原料受高温加热后释放出来于模腔跑至产品内,而致使产品形成气泡,通过排除原料内水分的方式来防止模腔内产生空气,相较于现有技术,进一步保证了模腔内的空气彻底排空,同时通过设计温度传感器,在原料到达所需干燥温度时,自动断电四个电加热管,实用性强,机械化程度高,并且设计了适度传感器,检测干燥后料斗内部的原料的水分含量,进一步保证原料的干燥效果,防止原料上含有的剩余水分熔融后跑到产品内部,使其产生气泡。
3.本发明通过设计挤压组件,并利用压力计实时监测原料注塑时的挤压力度,防止原料注射速度过快,从而有利于提升产品的注塑质量。
4.本发明设计的风扇和搅拌棍配合电加热管起到干燥原料的同时,二者亦为联动式结构,有利于降低设备的造价,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基台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C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料斗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的D处放大图;
图中:基台1,模腔10,连通管11,第一电磁阀110,第二电磁阀111,支撑杆12,液压杆120,控制器2,凸模3,滑块30,注料机构4,料斗40,隔断板400,密封盖401,排气阀402,风干组件41,风扇410,驱动电机411,电加热管412,温度传感器413,湿度传感器414,第一齿轮415,第二齿轮416,旋转轴417,第三齿轮418,搅拌棍419,挤压组件42,气泵420,压力421计,进气管422,抽气机构5,密封组件50,挡板500,插杆501,电动推杆502,抽出组件51,真空泵510,抽气管511,排气管5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参照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包括基台1,所述基台1的顶部一端设有模腔10,还包括控制器2、凸模3、注料机构4和抽气机构5,所述控制器2固定设在基台1的顶部,所述凸模3滑动设置在基台1的顶部,所述注料机构4设在基台1的顶部一端以用来向模腔10注料,注料机构4包括料斗40、风干组件41和挤压组件42,所述料斗40呈竖直设在基台1的顶部,料斗40与模腔10之间设有连通管11,并且料斗40的底部为漏斗状态,所述风干组件41设在料斗40的内壁上,所述挤压组件42设在基台1的顶部并与料斗40连通,所述抽气机构5设在基台1的外壁上以用来抽出模腔10内的空气,抽气机构5包括密封组件50和抽出组件51,所述密封组件50设在基台1的内壁上,所述抽出组件51设在基台1的外壁上,所述风干组件41、挤压组件42、密封组件50、抽出组件51与控制器2为电性连接。
所述风干组件41包括风扇410、驱动电机411和四个电加热管412,所述基台1的顶部固定设有立板,所述驱动电机411固定设在立板的顶部,所述风扇410套设在驱动电机411的输出端上,所述料斗40的圆周方向上的内壁上等间距设置有四个安装孔,每个电加热管412均插设在一个安装孔的内部,并且每个安装孔的顶部均插设有防护塞,所述料斗40远离导风口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内部固定设有温度传感器413和湿度传感器414,并且安装盒远离料斗40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滑动设置有拉板,所述拉板上设有把手,温度传感器413、湿度传感器414、驱动电机411和四个电加热均与控制器2电连接,当原料倒入料斗40的内部后,通过控制器2启动驱动电机411和四个电加热管412,四个电加热管412对原料进行加热,风扇410则受到驱动电机411输出端带动而旋转,从而产生风力对料斗40内部进行吹风,进而方便热流在料斗40内部分散和回转,使得原料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蒸发,达到排除效果,即完成对原料的干燥处理,不同类型的原料,其干燥的温度也不一样,在干燥过程中,温度传感器413实时检测加热温度,当达到该原料的干燥温度时,将这一信号发送给控制器2,从而通过控制器2断电四个电热管和风扇410,停止加热和吹风,湿度传感器414可检测干燥后料斗40内部的原料的水分含量,进一步保证原料的干燥效果,防止原料上含有的剩余水分熔融后跑到产品内部,使其产生气泡。
所述料斗40靠近风扇410的外壁上设有导风口,所述导风口的内部贴合设置有隔断板400,所述隔断板400上设有若干个通风孔,导风口远离隔断板4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401,风扇410位于密封盖401的内部,并且驱动电机411的输出端与密封盖401插设连接,隔断板400、密封盖401和风扇410的轴线方向一致,导风口和通风口均用于风扇410向料斗40内部吹风,隔断板400用于将风扇410与原料隔断,防止二者触碰,损坏风扇410,密封盖401用来遮挡风扇410和定位旋转轴417,不仅使得旋转轴417顺利运作,同时起到美观效果。
所述驱动电机411的输出端上还套设有第一齿轮415,所述立板的外壁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齿轮416,所述立板的外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上插设有旋转轴417,并且轴承的内圈与旋转轴417的外壁个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旋转轴417靠近立板的一端外壁上套设有第三齿轮418,第一齿轮415、第三齿轮418均与第二齿轮416啮合连接,旋转轴417远离第三齿轮418的一端与料斗40插设连接,并且旋转轴417远离第三齿轮418的一端套设有搅拌棍419,当驱动电机411旋转时,其输出端带动第一齿轮415旋转,由于第二齿轮416与立板转动连接,第三齿轮418通过旋转轴417与立板转动连接,又因为旋转轴417与料斗40插设连接,搅拌棍419与旋转轴417出去如料斗40的一端固定连接,加之第一齿轮415、第三齿轮418均与第二齿轮416啮合连接,因而带动搅拌棍419进行旋转,从而在干燥过程进行的同时,对料斗40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以方便料斗40内所有的原料均被干燥到,提升干燥效率。
所述料斗40的顶部设有注料口,所述注料口的顶部设有旋盖,料斗40的顶部还固定设有排气阀402,料斗40的外壁上设有观察窗,料斗40的底部设有排料口,所述连通管11与排料口连通,并且连通管11靠近排料口的一端设有第一电磁阀110,连通管11靠近基台1的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11,基台1的内壁上设有与进料口轴线方向一致的圆孔,所述第一电磁阀110和第二电磁阀111均与控制器2电连接,料斗40用来盛放注塑用的原料,首先打开旋盖,将原料由注料口倒入料斗40的内部,然后将旋盖盖紧,当原料被挤压组件42挤压至排料口处时,通过控制器2启动第一电磁阀110和第二电磁阀111,从而使得原料在受到电加热管412加熔融融后,从排料口进入连通管11的内部,再依次经过连通管11上的进料口和基台1内壁上的圆孔注入模腔10的内部,完成注塑,排气阀402的设计防止原料进行高温加热时致使料斗40受热爆裂。
所述挤压组件42包括气泵420、压力421计和进气管422,所述料斗40的顶部中心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顶部贴合设置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进气管422插设在第一密封圈的内部,所述气泵420固定设在基台1的顶部,并且进气管422远离进气口的一端与气泵4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压力421计插设在进气管422的外壁上,所述气泵420与压力421计均与控制器2电连接,当原料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经过干燥完全排除后,通过控制器2启动四个电加热管412对原料进行加热,直至原料由固体变为流体状态,然后通过控制器2启动气泵420,从而通过进气管422向料斗40的内部充气,以将料斗40内部的流体状态下的原料向料斗40底部的排料口处挤压,压力421计实时检测压力421值,从而控制挤压力421度,有利于提升产品的注塑质量。
所述密封组件50包括挡板500、插杆501和电动推杆502,所述基台1的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挡板500嵌设在凹槽的内部,并且挡板500由密封隔热材料制成,所述插杆501插设在基台1的内壁上,插杆501靠近凹槽的一端与挡板5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502固定设在基台1的外壁上,电动推杆502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推块503,所述推块503与插杆501远离挡板500的一端固定连接,凹槽与模腔10的内壁之间设有通孔,所述电动推杆502与控制器2电连接,当凸模3与基台1合紧时,通过控制器2启动电动推杆502,从而使其输出端向远离基台1的一端伸出,由于挡块与电动推杆5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推块503与插杆501固定连接,插杆501的另一端与挡板500个固定连接,又因为挡板500与凹槽滑动连接,因而通过插杆501带动挡板500于凹槽的内部向靠近推块503的一端滑动,以为抽出组件51留出抽气空间,通孔的设计为抽出组件51抽模腔10内的空气提供通道,密封隔热材料制成的挡板500,在模腔10抽气完成后,起到遮挡通孔的作用,确保外部空气无法进入模腔10的内部,进而保证注塑的顺利和产品的质量。
所述抽出组件51包括真空泵510、抽气管511和排气管512,所述真空泵510固定设在基台1的外壁上,所述基台1的侧壁上固定设有安装套,所述抽气管511插设在安装套的内部并与真空泵510的一端连通,基台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插孔,插孔的外壁上贴合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抽气管511远离真空泵510的一端穿过第二密封圈与插孔插接,并且抽气管511远离真空泵510的一端与挡板500贴合,抽气管511与通孔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排气管512连通设置在真空泵510的另一端,所述真空泵510与控制器2电连接,当挡板500于凹槽内部滑动至靠近插杆501的一端时,通孔留出,此时,通过控制器2启动真空泵510,由于抽气管511远离真空泵510的一端与挡板500贴合,又因为抽气管511与通孔的轴线方向一致,因而使得抽气管511与通孔对接,进而通过抽气管511将模腔10内部的空气抽至真空泵510内,再由排气管512排出。
所述基台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为“L”形杆结构,所述凸模3靠近支撑杆12的一端外壁上固定设有滑块30,支撑杆12靠近凸模3一端外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块30滑动连接,支撑杆12的顶部呈竖直设有液压杆120,所述液压杆120的输出端通过法兰与凸模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2上固定连接有楔形固定块,凸模3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杆和插针,基台1的顶部设有可供若干个导向杆和插针插设的对应孔,基台1的底部呈对称设置有四个支撑脚,所述液压杆120与控制器2电连接,当进行注塑时,首先通过控制器2启动液压杆120,从而使其输出端向靠近模腔10的一端伸出,直至凸模3的底部与基台1的顶部贴合,滑块30与滑槽滑动连接,从而保证凸模3与基台1合模时更加平稳,若干个导向杆和插针与若干个对应孔在合模时插接,保证凸模3和基台1紧密合紧,有利于模腔10内部的空气的排空。
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及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凸模3与基台1的合紧:
启动液压杆120,从而使其输出端向靠近模腔10的一端伸出,直至凸模3的底部与基台1的顶部贴合,滑块30与滑槽滑动连接,从而保证凸模3与基台1合模时更加平稳,若干个导向杆和插针与若干个对应孔在合模时插接,保证凸模3和基台1紧密合紧,有利于模腔10内部的空气的排空;
S2:模腔10内部的空气排空处理:
通过控制器2启动电动推杆502,从而使其输出端向远离基台1的一端伸出,由于挡块与电动推杆5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推块503与插杆501固定连接,插杆501的另一端与挡板500个固定连接,又因为挡板500与凹槽滑动连接,因而通过插杆501带动挡板500于凹槽的内部向靠近推块503的一端滑动,当挡板500于凹槽内部滑动至靠近插杆501的一端时,通孔留出,此时,通过控制器2启动真空泵510,由于抽气管511远离真空泵510的一端与挡板500贴合,又因为抽气管511与通孔的轴线方向一致,因而使得抽气管511与通孔对接,进而通过抽气管511将模腔10内部的空气抽至真空泵510内,再由排气管512排出;
S3:注塑原料的干燥处理:
通过控制器2启动驱动电机411和四个电加热管412,四个电加热管412对原料进行加热,风扇410则受到驱动电机411输出端带动而旋转,从而产生风力对料斗40内部进行吹风,进而方便热流在料斗40内部分散和回转,使得原料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蒸发,达到排除效果,即完成对原料的干燥处理,不同类型的原料,其干燥的温度也不一样,在干燥过程中,温度传感器413实时检测加热温度,当达到该原料的干燥温度时,将这一信号发送给控制器2,从而通过控制器2断电四个电热管和风扇410,停止加热和吹风,湿度传感器414可检测干燥后料斗40内部的原料的水分含量,进一步保证原料的干燥效果,防止原料上含有的剩余水分熔融后跑到产品内部,使其产生气泡,当驱动电机411旋转时,其输出端带动第一齿轮415旋转,由于第二齿轮416与立板转动连接,第三齿轮418通过旋转轴417与立板转动连接,又因为旋转轴417与料斗40插设连接,搅拌棍419与旋转轴417出去如料斗40的一端固定连接,加之第一齿轮415、第三齿轮418均与第二齿轮416啮合连接,因而带动搅拌棍419进行旋转,从而在干燥过程进行的同时,对料斗40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以方便料斗40内所有的原料均被干燥到,提升干燥效率;
S4:产品的注塑:
原料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经过干燥完全排除后,通过控制器2启动四个电加热管412对原料进行加热,直至原料由固体变为流体状态,然后通过控制器2启动气泵420,从而通过进气管422向料斗40的内部充气,以将料斗40内部的流体状态下的原料向料斗40底部的排料口处挤压,当挤压至排料口处时,通过控制器2启动第一电磁阀110和第二电磁阀111,从而使得原料在受到电加热管412加熔融融后,从排料口进入连通管11的内部,再依次经过连通管11上的进料口和基台1内壁上的圆孔注入模腔10的内部,完成注塑,压力421计实时检测压力421值,从而控制挤压力421度,有利于提升产品的注塑质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进行注塑时,首先通过控制器2启动液压杆120,从而使其输出端向靠近模腔10的一端伸出,直至凸模3的底部与基台1的顶部贴合,滑块30与滑槽滑动连接,从而保证凸模3与基台1合模时更加平稳,若干个导向杆和插针与若干个对应孔在合模时插接,保证凸模3和基台1紧密合紧,有利于模腔10内部的空气的排空。
当凸模3与基台1合紧时,通过控制器2启动电动推杆502,从而使其输出端向远离基台1的一端伸出,由于挡块与电动推杆5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推块503与插杆501固定连接,插杆501的另一端与挡板500个固定连接,又因为挡板500与凹槽滑动连接,因而通过插杆501带动挡板500于凹槽的内部向靠近推块503的一端滑动,当挡板500于凹槽内部滑动至靠近插杆501的一端时,通孔留出,此时,通过控制器2启动真空泵510,由于抽气管511远离真空泵510的一端与挡板500贴合,又因为抽气管511与通孔的轴线方向一致,因而使得抽气管511与通孔对接,进而通过抽气管511将模腔10内部的空气抽至真空泵510内,再由排气管512排出,密封隔热材料制成的挡板500,在模腔10抽气完成后,起到遮挡通孔的作用,确保外部空气无法进入模腔10的内部,进而保证注塑的顺利和产品的质量。
料斗40用来盛放注塑用的原料,首先打开旋盖,将原料由注料口倒入料斗40的内部,然后将旋盖盖紧,当原料倒入料斗40的内部后,通过控制器2启动驱动电机411和四个电加热管412,四个电加热管412对原料进行加热,风扇410则受到驱动电机411输出端带动而旋转,从而产生风力对料斗40内部进行吹风,进而方便热流在料斗40内部分散和回转,使得原料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蒸发,达到排除效果,即完成对原料的干燥处理,不同类型的原料,其干燥的温度也不一样,在干燥过程中,温度传感器413实时检测加热温度,当达到该原料的干燥温度时,将这一信号发送给控制器2,从而通过控制器2断电四个电热管和风扇410,停止加热和吹风,湿度传感器414可检测干燥后料斗40内部的原料的水分含量,进一步保证原料的干燥效果,防止原料上含有的剩余水分熔融后跑到产品内部,使其产生气泡。
当驱动电机411旋转时,其输出端带动第一齿轮415旋转,由于第二齿轮416与立板转动连接,第三齿轮418通过旋转轴417与立板转动连接,又因为旋转轴417与料斗40插设连接,搅拌棍419与旋转轴417出去如料斗40的一端固定连接,加之第一齿轮415、第三齿轮418均与第二齿轮416啮合连接,因而带动搅拌棍419进行旋转,从而在干燥过程进行的同时,对料斗40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以方便料斗40内所有的原料均被干燥到,提升干燥效率。
当原料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经过干燥完全排除后,通过控制器2启动四个电加热管412对原料进行加热,直至原料由固体变为流体状态,然后通过控制器2启动气泵420,从而通过进气管422向料斗40的内部充气,以将料斗40内部的流体状态下的原料向料斗40底部的排料口处挤压,当挤压至排料口处时,通过控制器2启动第一电磁阀110和第二电磁阀111,从而使得原料在受到电加热管412加熔融融后,从排料口进入连通管11的内部,再依次经过连通管11上的进料口和基台1内壁上的圆孔注入模腔10的内部,完成注塑,压力421计实时检测压力421值,从而控制挤压力421度,有利于提升产品的注塑质量。

Claims (10)

1.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包括基台(1),所述基台(1)的顶部一端设有模腔(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2)、凸模(3)、注料机构(4)和抽气机构(5),所述控制器(2)固定设在基台(1)的顶部,所述凸模(3)滑动设置在基台(1)的顶部,所述注料机构(4)设在基台(1)的顶部一端以用来向模腔(10)注料,注料机构(4)包括料斗(40)、风干组件(41)和挤压组件(42),所述料斗(40)呈竖直设在基台(1)的顶部,料斗(40)与模腔(10)之间设有连通管(11),并且料斗(40)的底部为漏斗状态,所述风干组件(41)设在料斗(40)的内壁上,所述挤压组件(42)设在基台(1)的顶部并与料斗(40)连通,所述抽气机构(5)设在基台(1)的外壁上以用来抽出模腔(10)内的空气,抽气机构(5)包括密封组件(50)和抽出组件(51),所述密封组件(50)设在基台(1)的内壁上,所述抽出组件(51)设在基台(1)的外壁上,所述风干组件(41)、挤压组件(42)、密封组件(50)、抽出组件(51)与控制器(2)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组件(41)包括风扇(410)、驱动电机(411)和四个电加热管(412),所述基台(1)的顶部固定设有立板,所述驱动电机(411)固定设在立板的顶部,所述风扇(410)套设在驱动电机(411)的输出端上,所述料斗(40)的圆周方向上的内壁上等间距设置有四个安装孔,每个电加热管(412)均插设在一个安装孔的内部,并且每个安装孔的顶部均插设有防护塞,所述料斗(40)远离导风口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内部固定设有温度传感器(413)和湿度传感器(414),并且安装盒远离料斗(40)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滑动设置有拉板,所述拉板上设有把手,温度传感器(413)、湿度传感器(414)、驱动电机(411)和四个电加热均与控制器(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40)靠近风扇(410)的外壁上设有导风口,所述导风口的内部贴合设置有隔断板(400),所述隔断板(400)上设有若干个通风孔,导风口远离隔断板(4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401),风扇(410)位于密封盖(401)的内部,并且驱动电机(411)的输出端与密封盖(401)插设连接,隔断板(400)、密封盖(401)和风扇(410)的轴线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411)的输出端上还套设有第一齿轮(415),所述立板的外壁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齿轮(416),所述立板的外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上插设有旋转轴(417),并且轴承的内圈与旋转轴(417)的外壁个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旋转轴(417)靠近立板的一端外壁上套设有第三齿轮(418),第一齿轮(415)、第三齿轮(418)均与第二齿轮(416)啮合连接,旋转轴(417)远离第三齿轮(418)的一端与料斗(40)插设连接,并且旋转轴(417)远离第三齿轮(418)的一端套设有搅拌棍(4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40)的顶部设有注料口,所述注料口的顶部设有旋盖,料斗(40)的顶部还固定设有排气阀(402),料斗(40)的外壁上设有观察窗,料斗(40)的底部设有排料口,所述连通管(11)与排料口连通,并且连通管(11)靠近排料口的一端设有第一电磁阀(110),连通管(11)靠近基台(1)的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11),基台(1)的内壁上设有与进料口轴线方向一致的圆孔,所述第一电磁阀(110)和第二电磁阀(111)均与控制器(2)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42)包括气泵(420)、压力(421)计和进气管(422),所述料斗(40)的顶部中心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顶部贴合设置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进气管(422)插设在第一密封圈的内部,所述气泵(420)固定设在基台(1)的顶部,并且进气管(422)远离进气口的一端与气泵(4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压力(421)计插设在进气管(422)的外壁上,所述气泵(420)与压力(421)计均与控制器(2)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50)包括挡板(500)、插杆(501)和电动推杆(502),所述基台(1)的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挡板(500)嵌设在凹槽的内部,并且挡板(500)由密封隔热材料制成,所述插杆(501)插设在基台(1)的内壁上,插杆(501)靠近凹槽的一端与挡板(5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502)固定设在基台(1)的外壁上,电动推杆(502)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推块(503),所述推块(503)与插杆(501)远离挡板(500)的一端固定连接,凹槽与模腔(10)的内壁之间设有通孔,所述电动推杆(502)与控制器(2)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出组件(51)包括真空泵(510)、抽气管(511)和抽气管(512),所述真空泵(510)固定设在基台(1)的外壁上,所述基台(1)的侧壁上固定设有安装套,所述抽气管(511)插设在安装套的内部并与真空泵(510)的一端连通,基台(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插孔,插孔的外壁上贴合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抽气管(511)远离真空泵(510)的一端穿过第二密封圈与插孔插接,并且抽气管(511)远离真空泵(510)的一端与挡板(500)贴合,抽气管(511)与通孔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抽气管(512)连通设置在真空泵(510)的另一端,所述真空泵(510)与控制器(2)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为“L”形杆结构,所述凸模(3)靠近支撑杆(12)的一端外壁上固定设有滑块(30),支撑杆(12)靠近凸模(3)一端外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块(30)滑动连接,支撑杆(12)的顶部呈竖直设有液压杆(120),所述液压杆(120)的输出端通过法兰与凸模(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2)上固定连接有楔形固定块,凸模(3)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杆和插针,基台(1)的顶部设有可供若干个导向杆和插针插设的对应孔,基台(1)的底部呈对称设置有四个支撑脚,所述液压杆(120)与控制器(2)电连接。
10.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及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凸模(3)与基台(1)的合紧:
启动液压杆(120),从而使其输出端向靠近模腔(10)的一端伸出,直至凸模(3)的底部与基台(1)的顶部贴合,滑块(30)与滑槽滑动连接,从而保证凸模(3)与基台(1)合模时更加平稳,若干个导向杆和插针与若干个对应孔在合模时插接,保证凸模(3)和基台(1)紧密合紧,有利于模腔(10)内部的空气的排空;
S2:模腔(10)内部的空气排空处理:
通过控制器(2)启动电动推杆(502),从而使其输出端向远离基台(1)的一端伸出,由于挡块与电动推杆(5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推块(503)与插杆(501)固定连接,插杆(501)的另一端与挡板(500)个固定连接,又因为挡板(500)与凹槽滑动连接,因而通过插杆(501)带动挡板(500)于凹槽的内部向靠近推块(503)的一端滑动,当挡板(500)于凹槽内部滑动至靠近插杆(501)的一端时,通孔留出,此时,通过控制器(2)启动真空泵(510),由于抽气管(511)远离真空泵(510)的一端与挡板(500)贴合,又因为抽气管(511)与通孔的轴线方向一致,因而使得抽气管(511)与通孔对接,进而通过抽气管(511)将模腔(10)内部的空气抽至真空泵(510)内,再由抽气管(512)排出;
S3:注塑原料的干燥处理:
通过控制器(2)启动驱动电机(411)和四个电加热管(412),四个电加热管(412)对原料进行加热,风扇(410)则受到驱动电机(411)输出端带动而旋转,从而产生风力对料斗(40)内部进行吹风,进而方便热流在料斗(40)内部分散和回转,使得原料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蒸发,达到排除效果,即完成对原料的干燥处理,不同类型的原料,其干燥的温度也不一样,在干燥过程中,温度传感器(413)实时检测加热温度,当达到该原料的干燥温度时,将这一信号发送给控制器(2),从而通过控制器(2)断电四个电热管和风扇(410),停止加热和吹风,湿度传感器(414)可检测干燥后料斗(40)内部的原料的水分含量,进一步保证原料的干燥效果,防止原料上含有的剩余水分熔融后跑到产品内部,使其产生气泡,当驱动电机(411)旋转时,其输出端带动第一齿轮(415)旋转,由于第二齿轮(416)与立板转动连接,第三齿轮(418)通过旋转轴(417)与立板转动连接,又因为旋转轴(417)与料斗(40)插设连接,搅拌棍(419)与旋转轴(417)出去如料斗(40)的一端固定连接,加之第一齿轮(415)、第三齿轮(418)均与第二齿轮(416)啮合连接,因而带动搅拌棍(419)进行旋转,从而在干燥过程进行的同时,对料斗(40)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以方便料斗(40)内所有的原料均被干燥到,提升干燥效率;
S4:产品的注塑:
原料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经过干燥完全排除后,通过控制器(2)启动四个电加热管(412)对原料进行加热,直至原料由固体变为流体状态,然后通过控制器(2)启动气泵(420),从而通过进气管(422)向料斗(40)的内部充气,以将料斗(40)内部的流体状态下的原料向料斗(40)底部的排料口处挤压,当挤压至排料口处时,通过控制器(2)启动第一电磁阀(110)和第二电磁阀(111),从而使得原料在受到电加热管(412)加熔融融后,从排料口进入连通管(11)的内部,再依次经过连通管(11)上的进料口和基台(1)内壁上的圆孔注入模腔(10)的内部,完成注塑,压力(421)计实时检测压力(421)值,从而控制挤压力(421)度,有利于提升产品的注塑质量。
CN202010261918.7A 2020-04-05 2020-04-05 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及工作方法 Withdrawn CN1113007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1918.7A CN111300767A (zh) 2020-04-05 2020-04-05 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及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1918.7A CN111300767A (zh) 2020-04-05 2020-04-05 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及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0767A true CN111300767A (zh) 2020-06-19

Family

ID=71157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1918.7A Withdrawn CN111300767A (zh) 2020-04-05 2020-04-05 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及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00767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4621A (zh) * 2020-07-07 2020-10-30 潘武杰 一种用于塑料件注塑送料装置
CN111958931A (zh) * 2020-07-23 2020-11-20 重庆诚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无气泡的塑胶玩具生产工艺
CN112060511A (zh) * 2020-10-16 2020-12-11 合肥厚为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状态下高分子材料浇铸成型设备
CN112405916A (zh) * 2020-09-25 2021-02-26 九天起宏(江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加热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生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46400A (zh) * 2021-07-02 2021-08-13 李晶晶 一种热固性塑料注塑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7863387A (zh) * 2024-03-11 2024-04-12 常州市赫尔嘉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输出轴注塑自动上料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4621A (zh) * 2020-07-07 2020-10-30 潘武杰 一种用于塑料件注塑送料装置
CN111844621B (zh) * 2020-07-07 2022-07-26 嘉兴市洲洋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塑料件注塑送料装置
CN111958931A (zh) * 2020-07-23 2020-11-20 重庆诚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无气泡的塑胶玩具生产工艺
CN112405916A (zh) * 2020-09-25 2021-02-26 九天起宏(江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加热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生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060511A (zh) * 2020-10-16 2020-12-11 合肥厚为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状态下高分子材料浇铸成型设备
CN113246400A (zh) * 2021-07-02 2021-08-13 李晶晶 一种热固性塑料注塑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7863387A (zh) * 2024-03-11 2024-04-12 常州市赫尔嘉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输出轴注塑自动上料装置
CN117863387B (zh) * 2024-03-11 2024-05-14 常州市赫尔嘉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输出轴注塑自动上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0767A (zh) 一种注塑用模具腔体气泡排空设备及工作方法
CN211763033U (zh) 一种注塑生产用储料装置
CN111016072A (zh) 注塑生产装置
CN206493527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智能化供料装置
CN214726270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汽车零件注塑模具
CN105946169B (zh) Pet排气式注塑一体机
CN207594133U (zh) 一种注塑成型机
CN213500440U (zh) 医疗床板加工用注射树脂传递模塑装置
CN209320148U (zh) 注塑用烘料斗
CN202498704U (zh) 压滤机隔膜滤板真空搅拌注塑系统
CN22078471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双浇口结构
CN219903153U (zh) 一种带侧部锁紧结构的注塑装置
CN220269935U (zh) 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的加工设备
CN212684560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高效干燥设备
CN216226875U (zh) 一种汽车壳体精铸模具
CN219600317U (zh) 一种水冷式注塑模具
CN215157642U (zh) 一种聚双环戊二烯反应注射成型配方料生产用存储装置
CN220288112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环保混凝土烘干装置
CN115183553B (zh) 一种注塑材料烘干装置
CN219820463U (zh) 一种下料防堵结构的注塑机
CN219093107U (zh) 化制烘干一体机
CN219563519U (zh) 一种秸秆回收加工设备
CN214111053U (zh) 一种塑料制品原材料预处理装置
CN220179991U (zh) 一种塑胶注塑机的下料结构
CN218535455U (zh) 一种模具成型快速冷却脱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