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5507A - 燃料喷射阀 - Google Patents

燃料喷射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5507A
CN111295507A CN201780096433.3A CN201780096433A CN111295507A CN 111295507 A CN111295507 A CN 111295507A CN 201780096433 A CN201780096433 A CN 201780096433A CN 111295507 A CN111295507 A CN 111295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yoke
outer diameter
peripheral surface
arm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64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5507B (zh
Inventor
福富范久
渡邉恭辅
新宫章男
宗实毅
平井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295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5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5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5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1/00Fuel-injec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electrically
    • F02M51/06Injectors peculiar thereto with means directly operating the valve need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1/00Fuel-injec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 F02M57/00 or F02M67/00
    • F02M61/16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 apparatus of groups F02M61/02 - F02M61/14
    • F02M61/18Injection nozzles, e.g. having valve seats; Details of valve member seated en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喷射阀,能够抑制由于焊接后的轭部收缩等而使薄壁化的阀保持件的部分变形。在燃料喷射阀(1)中,配置在芯部(7)与电枢(8)之间的间隙(6)的外径侧的阀保持件(9)的间隙外径部(9b)薄壁化,在轭部闭阀侧部(11b)的内周面与保持件压入部(9d)的外周面之间产生的轴向的摩擦力比间隙外径部(9b)开始塑性变形的轴向(X)的变形负载小。

Description

燃料喷射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设在发动机上的电磁式燃料喷射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料喷射阀如专利文献1的图1、图2所示,在电枢17与芯部2之间的气隙58的外径侧具有磁性节流部13,配置在线圈外侧的轭部45的轴向的两端与芯部2及阀保持件10焊接。
该类型的燃料喷射阀是通过如专利文献2的图所示的孔板22的变形使阀座18位移来调节阀芯的升程量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96/247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92/036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伴随着车辆的排气限制的强化,发动机需要高精度的空燃比控制,要求即使是微小量也能高精度地喷射的燃料喷射阀。如果提高燃料喷射阀的弹簧负载并提前闭阀时间,则在闭阀时喷射的燃料喷射量减少,即使是微小的喷射量也能够高精度地喷射。另一方面,如果提高弹簧负载而开阀时的电磁力不足,则在发动机起动时的驱动电压低的条件下,存在因电磁力不足而无法开阀这样的问题。为了增加电磁力,可以考虑将电枢大型化,但是由于电枢的质量增加而闭阀时间延迟,无法减少燃料喷射量。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燃料喷射阀中,如果使磁性节流部13变薄,则该部分的穿过磁通减少,穿过气隙58的磁通增加,因此,即使不使电枢17大型化,也能够增大电磁力。但是,由于焊接了轭部45的轴向的两端后的冷却引起的轭部45的收缩,在焊接间的结构中对最薄的磁性节流部13集中地施加应力,有可能会产生变形。包括磁性节流部13的阀保持件10收容芯部2和电枢17,由于磁性节流部13的变形,芯部2和电枢17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阀升程量发生变化。在专利文献1的燃料喷射阀中,磁性节流部13的内周面成为与电枢滑动部36的滑动面,在磁性节流部13弯曲的情况下,电枢滑动部36与磁性节流部13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消失,从而导致电枢17的滑动不良。
因此,寻求一种燃料喷射阀,即使在为了增加在芯部与电枢之间的间隙中流动的磁通而使阀保持件薄壁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于焊接后的轭部收缩等使薄壁化的阀保持件的部分变形。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燃料喷射阀包括:
阀座,所述阀座形成有燃料通路;
阀芯,所述阀芯向轴向的开阀侧移动,与所述阀座分开而打开所述燃料通路,或者所述阀芯向轴向的闭阀侧移动,与所述阀座抵接而关闭所述燃料通路;
筒状的线圈;
筒状的芯部,所述芯部配置在所述线圈的内径侧;
筒状的电枢,所述电枢与所述芯部隔开间隙而配置在所述芯部的轴向的闭阀侧,所述电枢通过由所述线圈的通电产生的磁通而被吸引到轴向的开阀侧,使所述阀芯向轴向的开阀侧移动;
筒状的阀保持件,所述阀保持件在内径侧收容所述阀座、所述阀芯及所述电枢;以及
筒状的轭部,所述轭部覆盖所述线圈的外侧,
所述轭部具有:筒状的轭部外径部,所述轭部外径部覆盖所述线圈的外径侧;筒状的轭部闭阀侧部,所述轭部闭阀侧部从所述轭部外径部向轴向的闭阀侧延伸;以及轭部开阀侧部,所述轭部开阀侧部从所述轭部外径部向轴向的开阀侧延伸,并焊接于所述芯部的外周面,
所述阀保持件具有:芯部连接部,所述芯部连接部的内周面嵌合并焊接于所述芯部的外周面;间隙外径部,所述间隙外径部是比所述芯部连接部更靠轴向的闭阀侧的部分,并且所述间隙外径部配置于所述芯部与所述电枢之间的所述间隙的外径侧;电枢滑动部,所述电枢滑动部是比所述间隙外径部更靠轴向的闭阀侧的部分,并且所述电枢滑动部的内周面与所述电枢的外周面滑动;以及保持件压入部,所述保持件压入部是比所述电枢滑动部更靠轴向的闭阀侧的部分,并且所述保持件压入部的外周面压入所述轭部闭阀侧部的内周面,
所述间隙外径部形成为比所述芯部连接部、所述电枢滑动部及所述保持件压入部更薄,
所述轭部闭阀侧部的内周面与所述保持件压入部的外周面之间产生的轴向的摩擦力比所述间隙外径部开始塑性变形的轴向的变形负载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燃料喷射阀,配置在芯部与电枢之间的间隙的外径侧的阀保持件的间隙外径部薄壁化,因此,能够减少穿过间隙外径部的磁通,增加穿过间隙的磁通,并增大电枢的吸引力。芯部与轭部的轭部开阀侧部焊接,但阀保持件的保持件压入部和轭部的轭部闭阀侧部通过压入而连结。因此,比间隙外径部更靠轴向的闭阀侧的部分通过由压入部的面压产生的摩擦力而与轭部连结,因此,构成为通过压入部相互滑动,能够释放轴向的负载。而且,压入部的轴向的摩擦力比间隙外径部的轴向的变形负载小,因此,由于焊接后的轭部的收缩等而施加于间隙外径部的轴向的负载在到达间隙外径部的变形负载之前,轭部闭阀侧部的内周面与阀保持件的保持件压入部的外周面相互滑动,能够减少轴向的负载,能够抑制薄壁化的间隙外径部的变形。
另外,由于间隙外径部薄壁化而电枢滑动部没有薄壁化,因此,即使在间隙外径部由于制造偏差而万一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电枢滑动部变形。因此,能够抑制产生电枢滑动部和电枢的滑动不良,能够降低燃料喷射阀的动作不良的风险。另外,电枢滑动部配置在比保持件压入部更靠轴向的开阀侧,而不压入轭部闭阀侧部。因此,电枢滑动部不容易由于压入而变形,能够不易产生由于电枢滑动部的内周面的变形而引起的滑动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燃料喷射阀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燃料喷射阀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阀升程量的调节的燃料喷射阀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轭部的加工的剖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轭部的加工的剖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轭部闭阀侧部的刮削加工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1的燃料喷射阀1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1在穿过轴心Y的平面上切断的剖视图。图2是燃料喷射阀1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另外,图1和图2是闭阀状态的燃料喷射阀1的图。
燃料喷射阀1的前端部安装成露出至发动机的吸气通路(未图示),将燃料供给到燃料喷射阀1的后端部。燃料喷射阀1通过来自控制装置的电信号来开阀并向吸气通路内喷射燃料。
燃料喷射阀1包括:形成有燃料通路3a的阀座3;以及打开、关闭燃料通路3a的阀芯2。当阀芯2移动到轴向的开阀侧X1时,与阀座3分开而打开燃料通路3a,当阀芯2移动到轴向的闭阀侧X2时,与阀座3接触而关闭燃料通路3a。阀芯2配置在燃料通路3a的轴向的开阀侧X1。阀芯2是具有堵塞燃料通路3a的球状的前端部2a、从前端部2a向轴向的开阀侧X1延伸的筒状(在本例中为圆筒状)的管2b的针状阀。在管2b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孔,管2b通过焊接固定在前端部2a。燃料喷射阀1设置在阀座3的轴向上的闭阀侧X2,且包括形成有喷射孔4a的孔板4。
在本发明中,将阀芯2移动的方向定义为轴向X。轴向X与各筒状构件的轴心Y平行。轴向的闭阀侧X2是燃料喷射阀1的前端侧,轴向的开阀侧X1是燃料喷射阀1的后端侧。另外,各筒状构件配置在轴心Y的周围。
在燃料喷射阀1的轴向的闭阀侧X2的端部(前端部)配置有阀座3、孔板4,以喷射燃料。燃料喷射阀1的轴向的开阀侧X1的端部(后端部)开口于轴向的开阀侧X1,从燃料管(未图示)向开口部供给300kPa左右的燃料。O形环13嵌入燃料喷射阀1的后端部的外周面,与燃料管的连接被密封。
燃料喷射阀1包括:筒状的线圈5;筒状的芯部7,所述芯部7配置在线圈5的内径侧;筒状的电枢8,所述电枢8与芯部7隔着间隙6配置在芯部7的轴向的闭阀侧X2,通过线圈5的通电而产生的磁通被吸引到轴向的开阀侧X1;以及筒状的轭部11,所述轭部11覆盖线圈5的外侧。芯部7、轭部11、电枢8由铁等磁性体构成。线圈5具有卷绕有铜线的绕线管5a。绕线管5a与后述的端子12的支承构件一体形成。芯部7延伸到燃料喷射阀1的轴向开阀侧X1的端部(后端部)。
电枢8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8a;以及圆筒状的轴套部8b,所述轴套部8b是从主体部8a向轴向的闭阀侧X2延伸的部分,轴套部8b的内径与主体部8a相同,外径比主体部8a小。芯部7(后述的芯部小径部7a)的轴向的闭阀侧X2的端面和电枢8(主体部8a)的轴向的开阀侧X1的端面在轴向X上相对。芯部7与电枢8之间的轴向X的间隙6在闭阀状态产生,并且在开阀状态消失。主体部8a的轴向的闭阀侧X2的部分的外径比轴向的开阀侧X1的部分大,并形成与阀保持件9的电枢滑动部9c的内周面滑动的滑动面。电枢8的内周面通过压入而嵌合并固定于管2b的轴向的开阀侧X1的端部的外周面。
燃料喷射阀1配置在芯部7的内径侧,并包括将电枢8向轴向的闭阀侧X2按压的弹簧15。弹簧15的轴向的开阀侧X1的端部由筒状(在本例中为圆筒状)的杆16支承,弹簧15的轴向的闭阀侧X2的端部将固定于电枢8的管2b向轴向的闭阀侧X2按压。杆16的外周面通过压入而嵌合并固定于芯部7的内周面。
燃料喷射阀1包括用于将线圈5连接到外部控制装置的端子12。端子12配置在燃料喷射阀1的侧方部分。当从控制装置向端子12供电时,线圈5产生磁通,并且由线圈5的磁通产生将电枢8向轴向的开阀侧X1吸引的吸引力。向轴向的开阀侧X1的磁通的吸引力超过向轴向的闭阀侧X2的弹簧15的按压力,电枢8及阀芯2向轴向的开阀侧X1移动,阀芯2与阀座3分开而成为开阀状态。另一方面,当从控制装置向端子12的电力供给停止时,向轴向的开阀侧X1的磁通的吸引力消失,在向轴向的闭阀侧X2的弹簧15的按压力的作用下,电枢8和阀芯2向轴向的闭阀侧X2移动,阀芯2与阀座3抵接而成为闭阀状态。
燃料喷射阀1包括将阀座3、阀芯2及电枢8收容在内径侧的筒状的阀保持件9。阀保持件9也将孔板4收容在内径侧。
孔板4包括:焊接在阀座3的轴向的闭阀侧X2的部分上的焊接部4c;以及焊接在阀保持件9上的焊接部4b。即,阀座3经由孔板4固定在阀保持件9上。
轭部11具有:筒状的轭部外径部11a,所述轭部外径部11a覆盖线圈5的外径侧;筒状的轭部闭阀侧部11b,所述轭部闭阀侧部11b从轭部外径部11a向轴向的闭阀侧X2延伸,并支承阀保持件9;以及轭部开阀侧部11c,所述轭部开阀侧部11c从轭部外径部11a向轴向的开阀侧X1延伸,并焊接于芯部7的外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轭部外径部11a和轭部闭阀侧部11b是一体形成的构件,并形成为轭部闭阀侧部11b的直径比轭部外径部11a的直径小两段的两段圆筒状。轭部开阀侧部11c是板状的构件,具有焊接在芯部7的外周面上的焊接部11d和焊接在轭部外径部11a上的焊接部11e。轭部开阀侧部11c是将配置有端子12的周向的部分切开而成的圆环板状的构件,并将芯部7的外周面与轭部外径部11a的内周面之间的圆筒状空间的轴向的开阀侧X1的开口堵塞。
阀保持件9具有:芯部连接部9a,所述芯部连接部9a的内周面嵌合并焊接于芯部7的外周面;间隙外径部9b,所述间隙外径部9b是比芯部连接部9a更靠轴向的闭阀侧X2的部分,所述间隙外径部9b配置在芯部7与电枢8之间的间隙6的外径侧;电枢滑动部9c,所述电枢滑动部9c是比间隙外径部9b更靠轴向的闭阀侧X2的部分,所述电枢滑动部9c的内周面与电枢8(主体部8a的轴向的闭阀侧X2的部分)的外周面滑动;以及保持件压入部9d,所述保持件压入部9d是比电枢滑动部9c更靠轴向的闭阀侧X2的部分,所述保持件压入部9d的外周面压入轭部闭阀侧部11b的内周面。另外,阀保持件9是比保持件压入部9d更靠轴向的闭阀侧X2的部分,并具有在内径侧收容阀座3、阀芯2及孔板4的保持件前端部9e。
电枢滑动部9c的外径构成为比保持件压入部9d的外径小,电枢滑动部9c的外周面构成为不接触且不压入轭部闭阀侧部11b的内周面。
芯部7的轴向的闭阀侧X2的端部是外径比开阀侧X1的部分小的圆筒状的芯部小径部7a,在线圈5(绕线管5a)的内周面与芯部小径部7a的外周面之间,产生在轴向的闭阀侧X2开口的圆筒状的间隙7b(以下称为芯部小径部间隙7b)。在该芯部小径部间隙7b处配置有阀保持件9的芯部连接部9a。阀保持件9的芯部连接部9a形成为圆筒状,在芯部连接部9a的内周面通过压入而嵌合于芯部小径部7a的外周面的状态下,通过焊接部9f将芯部连接部9a焊接于芯部小径部7a。
<间隙外径部9b的薄壁化及其技术问题>
间隙外径部9b形成为比芯部连接部9a、电枢滑动部9c以及保持件压入部9d更薄。即,间隙外径部9b的径向厚度形成为比芯部连接部9a、电枢滑动部9c以及保持件压入部9d的径向厚度更薄。通过薄壁化,能够减少穿过间隙外径部9b的磁通,增加穿过芯部7与电枢8之间的间隙6的磁通,并增大电枢8的吸引力。
但是,如果间隙外径部9b薄壁化,则间隙外径部9b容易变形。比间隙外径部9b更靠轴向的开阀侧X1的部分和轴向的闭阀侧X2的部分经由轭部11连结,如果由焊接后的冷却使轭部11收缩,则在间隙外径部9b上会施加轴向X的负载。如果轴向X的负载超过间隙外径部9b开始塑性变形的轴向的变形负载B,则间隙外径部9b变形,间隙6的间隔变窄,开阀时的电枢8向轴向的开阀侧X1的移动量减少,产生开阀不良。因此,期望一种燃料喷射阀1,即使由于焊接后的冷却而使轭部11收缩等,进而向间隙外径部9b施加轴向X的负载,也能够抑制间隙外径部9b的变形。
<抑制薄壁化的间隙外径部9b的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间隙外径部9b更靠轴向的开阀侧X1处,阀保持件9的芯部连接部9a和芯部7通过焊接部9f焊接,芯部7和轭部11(轭部开阀侧部11c)通过焊接部11d焊接。因此,比间隙外径部9b更靠轴向的开阀侧X1的部分通过焊接连结到轭部11,因此,不能释放轴向X的负载。另一方面,在比间隙外径部9b更靠轴向的闭阀侧X2处,阀保持件9的保持件压入部9d和轭部11(轭部闭阀侧部11b)通过压入而连结。因此,比间隙外径部9b更靠轴向的闭阀侧X2的部分通过由压入部的面压产生的摩擦力A而与轭部11连结,因此,构成为通过压入部相互滑动,能够释放轴向X的负载。
因此,在轭部11的轭部闭阀侧部11b的内周面与阀保持件9的保持件压入部9d的外周面之间产生的轴向X的摩擦力A,比阀保持件9的间隙外径部9b开始塑性变形的轴向的变形负载B小(A<B)。
根据该结构,由于焊接后的轭部11的收缩等而施加在间隙外径部9b上的轴向X的负载在到达间隙外径部9b的变形负载B之前,轭部闭阀侧部11b的内周面和阀保持件9的保持件压入部9d的外周面相互地滑动,能够使轴向X的负载减小,从而能够抑制间隙外径部9b的变形。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间隙外径部9b薄壁化而电枢滑动部9c没有薄壁化,因此,即使在间隙外径部9b由于制造偏差而万一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电枢滑动部9c变形。因此,能够抑制产生电枢滑动部9c和电枢8(主体部8a的轴向的闭阀侧X2的部分)的滑动不良,能够降低燃料喷射阀1的动作不良的风险。
另外,如上所述,电枢滑动部9c配置在比保持件压入部9d更靠轴向的开阀侧X1上,而不压入轭部闭阀侧部11b。因此,电枢滑动部9c不容易由于压入而变形,能够不易产生由于电枢滑动部9c的内周面的变形而引起的滑动不良。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间隙外径部9b到电枢滑动部9c为止的阀保持件9的内周面为相同直径的圆筒面。根据该结构,由于同时地管理间隙外径部9b和电枢滑动部9c的内径,因此,与电枢滑动部9c相同,能够高精度地管理间隙外径部9b的内径,能够抑制间隙外径部9b的变形负载B的偏差。
<燃料喷射阀1的组装>
首先,将芯部7的芯部小径部7a的外周面压入阀保持件9的芯部连接部9a的内周面,之后,将芯部连接部9a和芯部小径部7a焊接而形成焊接部9f。
并且,将与芯部7一体化的阀保持件9的保持件压入部9d的外周面压入与轭部外径部11a一体形成的轭部闭阀侧部11b的内周面。然后,将与端子12一体形成的线圈5插入芯部7的外周面与轭部外径部11a的内周面之间的圆筒状空间中。并且,将欠缺端子12部分的圆环板状的轭部开阀侧部11c配置在圆筒状空间的轴向的开阀侧X1的开口部,将轭部外径部11a和轭部开阀侧部11c的边界焊接而形成焊接部11e,将芯部7和轭部开阀侧部11c的边界焊接而形成焊接部11d。
在芯部7和轭部开阀侧部11c焊接时,通过激光照射,芯部7和轭部开阀侧部11c的一部分金属熔融,周围金属的温度上升。激光照射结束后,由于熔融金属的凝固、温度下降引起的金属收缩,产生使轭部11相对于芯部7向轴向的开阀侧X1移动的应力。此时,如上所述,轭部11的轭部闭阀侧部11b的内周面和阀保持件9的保持件压入部9d的外周面相互地滑动,能够抑制施加于薄壁化的阀保持件9的间隙外径部9b的轴向X的负载到达变形负载B,能够抑制间隙外径部9b的变形。
然后,对组装后的上述部件模塑树脂18。然后,将杆16的外周面压入芯部7的内周面。然后,将弹簧15、压入管2b的电枢8以及阀芯2插入芯部7和阀保持件9的内侧。将通过焊接部4c相互焊接的孔板4和阀座3插入阀保持件9的内侧并相对于阀保持件9定位后,将孔板4的外周部和阀保持件9的内周面以遍及整周的方式焊接而形成焊接部4b。
接着,如图3所示,在固定了燃料喷射阀1的轴向的开阀侧X1的端部(后端部)的状态下,通过圆柱状的夹具19,将孔板4向轴向的开阀侧X1按压。夹具19的前端具有向轴向的开阀侧X1突出的圆筒状的突出部19a。突出部19a通过按压焊接部4c附近,使焊接部4c与焊接部4b之间的孔板4的部分塑性变形,从而使阀座3相对于阀保持件9向轴向的开阀侧X1位移,以调节芯部7与电枢8之间的间隙6的轴向X的间隔,进而调节阀升程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阀保持件9的间隙外径部9b(径向的厚度)为了增加电枢8的吸引力而比孔板4(板的厚度)薄壁化,阀保持件9的间隙外径部9b开始塑性变形的轴向的变形负载B形成为比孔板4开始塑性变形的轴向的变形负载C小。
因此,如果使孔板4塑性变形的夹具19的按压力直接传递到间隙外径部9b,则间隙外径部9b有可能会变形。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孔板4开始塑性变形的轴向X的变形负载C形成为比压入的轭部闭阀侧部11b的内周面与保持件压入部9d的外周面之间产生的轴向X的摩擦力A和薄壁化的间隙外径部9b开始塑性变形的轴向X的变形负载B的合计值小(C<A+B)。
根据该结构,如果通过夹具19以与孔板4的变形负载C相当的按压力来按压孔板4,则能够由轭部闭阀侧部11b和保持件压入部9d的摩擦力A与间隙外径部9b的变形负载B的合计值来承受按压力,从而能够抑制间隙外径部9b变形。因此,能够在薄壁化的间隙外径部9b没有变形的情况下使孔板4变形,从而调节阀升程量。
作为形成为两段圆筒状的一体构件的轭部外径部11a和轭部闭阀侧部11b通过拉深加工和刮削加工而形成。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通过前端形成为两段圆柱状的冲头(未图示)冲压板材进行拉深加工。之后,通过切削加工,将不需要的部分切断而形成图5的状态。此时,如图4所示,为了使下端开口,通过冲裁工具20冲裁中心部,此时,如图5所示,在轭部闭阀侧部11b的内周面上产生内径扩大的内径扩大部11f。因此,如图6所示,通过切削工具21,进行削去轭部闭阀侧部11b的内周面而形成笔直的圆筒面的刮削加工。其结果是,轭部闭阀侧部11b是通过拉深加工形成的拉深加工部,成为通过刮削加工将内周面形成为圆筒状的刮削加工部。
这样,通过拉深加工和刮削加工,可以廉价地制作成为压入部的轭部闭阀侧部11b。通过刮削加工,能够使轭部闭阀侧部11b的内周面成为适于压入的笔直的圆筒面,并且能够高精度地调节其内径。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调节压入部的面压、摩擦力A,能够抑制间隙外径部9b的变形。
另外,本发明能够在该发明的范围内对实施方式进行适当变形、省略。
(符号说明)
1燃料喷射阀、2阀芯、3阀座、3a燃料通路、4孔板、4a喷射孔、5线圈、6间隙、7芯部、8电枢、9阀保持件、9a芯部连接部、9b间隙外径部、9c电枢滑动部、9d保持件压入部、11轭部、11a轭部外径部、11b轭部闭阀侧部、11c轭部开阀侧部、X轴向、X1轴向的开阀侧、X2轴向的闭阀侧。

Claims (5)

1.一种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座,所述阀座形成有燃料通路;
阀芯,所述阀芯向轴向的开阀侧移动,与所述阀座分开而打开所述燃料通路,或者所述阀芯向轴向的闭阀侧移动,与所述阀座抵接而关闭所述燃料通路;
筒状的线圈;
筒状的芯部,所述芯部配置在所述线圈的内径侧;筒状的电枢,所述电枢与所述芯部隔开间隙而配置在所述芯部的轴向的闭阀侧,所述电枢通过由所述线圈的通电产生的磁通而被吸引到轴向的开阀侧,使所述阀芯向轴向的开阀侧移动;
筒状的阀保持件,所述阀保持件在内径侧收容所述阀座、所述阀芯及所述电枢;以及
筒状的轭部,所述轭部覆盖所述线圈的外侧,
所述轭部具有:筒状的轭部外径部,所述轭部外径部覆盖所述线圈的外径侧;筒状的轭部闭阀侧部,所述轭部闭阀侧部从所述轭部外径部向轴向的闭阀侧延伸;以及轭部开阀侧部,所述轭部开阀侧部从所述轭部外径部向轴向的开阀侧延伸,并焊接于所述芯部的外周面,
所述阀保持件具有:芯部连接部,所述芯部连接部的内周面嵌合并焊接于所述芯部的外周面;间隙外径部,所述间隙外径部是比所述芯部连接部更靠轴向的闭阀侧的部分,并且所述间隙外径部配置于所述芯部与所述电枢之间的所述间隙的外径侧;电枢滑动部,所述电枢滑动部是比所述间隙外径部更靠轴向的闭阀侧的部分,并且所述电枢滑动部的内周面与所述电枢的外周面滑动;以及保持件压入部,所述保持件压入部是比所述电枢滑动部更靠轴向的闭阀侧的部分,并且所述保持件压入部的外周面压入所述轭部闭阀侧部的内周面,
所述间隙外径部形成为比所述芯部连接部、所述电枢滑动部及所述保持件压入部更薄,
所述轭部闭阀侧部的内周面与所述保持件压入部的外周面之间产生的轴向的摩擦力比所述间隙外径部开始塑性变形的轴向的变形负载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喷射阀还包括形成有喷射孔的孔板,
所述孔板包括:焊接在所述阀座的轴向的闭阀侧的部分的焊接部;以及焊接在所述阀保持件的焊接部,所述阀座经由所述孔板固定在所述阀保持件,
所述孔板开始塑性变形的轴向的变形负载比所述轭部闭阀侧部的内周面与所述保持件压入部的外周面之间产生的轴向的摩擦力和所述间隙外径部开始塑性变形的轴向的变形负载的合计值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外径部开始塑性变形的轴向的变形负载比所述孔板开始塑性变形的轴向的变形负载小。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轭部外径部及所述轭部闭阀侧部是一体形成的构件,并形成为所述轭部闭阀侧部的直径比所述轭部外径部的直径小两段的两段圆筒状,所述轭部闭阀侧部是通过拉深加工形成的拉深加工部,且是通过刮削加工使内周面形成为圆筒状的刮削加工部,
所述轭部开阀侧部是板状的构件,并具有焊接在所述芯部的外周面的焊接部和焊接在所述轭部外径部的焊接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间隙外径部到所述电枢滑动部为止的所述阀保持件的内周面是相同直径的圆筒面。
CN201780096433.3A 2017-11-13 2017-11-13 燃料喷射阀 Active CN1112955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40688 WO2019092875A1 (ja) 2017-11-13 2017-11-13 燃料噴射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5507A true CN111295507A (zh) 2020-06-16
CN111295507B CN111295507B (zh) 2021-11-12

Family

ID=66438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6433.3A Active CN111295507B (zh) 2017-11-13 2017-11-13 燃料喷射阀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21268B2 (zh)
CN (1) CN111295507B (zh)
WO (1) WO2019092875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53A (zh) * 1995-02-06 1997-03-19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电磁式控制的喷嘴
CN102678412A (zh) * 2011-03-10 2012-09-19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燃料喷射装置
JP2014218926A (ja) * 2013-05-08 2014-11-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燃料噴射弁
CN106687682A (zh) * 2014-09-18 2017-05-17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燃料喷射装置
CN107076075A (zh) * 2014-10-28 2017-08-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燃料喷射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20751B2 (ja) * 2010-08-31 2014-06-1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燃料噴射弁
WO2015072031A1 (ja) * 2013-11-18 2015-05-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燃料噴射弁、及び燃料噴射弁の製造方法
EP2896812B1 (en) * 2014-01-16 2017-09-0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Fuel injector
WO2017163574A1 (ja) * 2016-03-25 2017-09-2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燃料噴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53A (zh) * 1995-02-06 1997-03-19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电磁式控制的喷嘴
CN102678412A (zh) * 2011-03-10 2012-09-19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燃料喷射装置
JP2014218926A (ja) * 2013-05-08 2014-11-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燃料噴射弁
CN106687682A (zh) * 2014-09-18 2017-05-17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燃料喷射装置
CN107076075A (zh) * 2014-10-28 2017-08-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燃料喷射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092875A1 (ja) 2020-02-06
WO2019092875A1 (ja) 2019-05-16
JP6721268B2 (ja) 2020-07-08
CN111295507B (zh) 2021-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90441B2 (ja) 電磁燃料噴射弁及びその組立て方法
EP2570648B1 (en) Electromagnetic fuel-injection valve
US20090301442A1 (en) Fuel injector
US10280886B2 (en) Fuel injection valve
US10030621B2 (en) Fuel injection valve
US8313084B2 (en) Electromagnetically operatable valve
JP5063789B2 (ja) 電磁燃料噴射弁及びその組立て方法
US20210278007A1 (en) Solenoid
JP4588782B2 (ja) 燃料噴射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49903B2 (ja) 燃料噴射弁、及び燃料噴射弁の製造方法
JP2013167194A (ja) 燃料噴射弁
JP2005201413A (ja) 電磁弁
JP2004316855A (ja) 比例電磁弁
US9334842B2 (en) Fuel injection valv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11295507B (zh) 燃料喷射阀
US9057446B2 (en) Pressure control apparatus
JP2007107652A (ja) 電磁弁及びこの電磁弁の製造方法
JP2002213320A (ja) 低質量で効率性の高い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を有しかつ一体的なフィルタと動的調節アセンブリとを有するモジュラー燃料インジェクタ
CN107542612B (zh) 用于喷射阀的阀组件以及喷射阀
JP2002227744A (ja) 一体的又は交換可能な入口管を有しかつ一体的なフィルタ及びダイナミック調整アセンブリを有するモジューラ燃料インジェクタ
WO2019224929A1 (ja) 燃料噴射弁
JPWO2019054036A1 (ja) 流量制御装置、および流量制御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210064376A (ko) 솔레노이드
JP4117487B2 (ja) 燃料噴射弁
US20080061170A1 (en) Electromagnetic fuel injection val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