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9561A - 压接口和具有两个钳口的压线钳 - Google Patents

压接口和具有两个钳口的压线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9561A
CN111279561A CN201880069826.XA CN201880069826A CN111279561A CN 111279561 A CN111279561 A CN 111279561A CN 201880069826 A CN201880069826 A CN 201880069826A CN 111279561 A CN111279561 A CN 1112795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imp
crimping
ribs
rib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98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79561B (zh
Inventor
B.维斯海特
G.霍兰德-莫里茨
G.科尼格
M.恩特尔
R.莱格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filed Critical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1279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95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79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95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2Hand tools for crimping
    • H01R43/0424Hand tools for crimping with more than two radially actuated mandr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14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ssembling objects other than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14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ssembling objects other than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B25B27/146Clip clamping hand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5/00Clamps
    • B25B5/16Details, e.g. jaws, jaw attachments
    • B25B5/163Jaws or jaw attach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25B7/12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involving special transmission means between the handles and the jaws, e.g. toggle levers, gea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58Crimping mandre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58Crimping mandrels
    • H01R43/0585Crimping mandrels for crimping apparatus with more than two radially actuated mandr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Hand Tools For Fitting Together And Separating, Or Other Hand Tools (AREA)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个设计用于对置布置在压线钳(1)中的压接口(6、7),其中,压接口(6、7)具有沿肋纵向方向延伸的肋(29、31),肋在挤压时相互嵌入。为在操作技术和待实现的拼接方面进一步改进压接口而建议,构造横向于肋纵向方向(R)在肋(29、31)的工作区域外部延伸的引导面(F),其与对置压接口(6、7)的引导凸出部(38)共同作用。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压线钳的压接口,其具有构造用于相互嵌入的具有类纵向方向的肋,其中,肋分别配属于另一压接口地具有自由端面。此外本发明涉及具有两个钳口的压线钳,钳口设有对置布置的压接口。本发明还涉及两个设置用于对置布置在压线钳中的压接口,其中,压接口具有沿肋纵向方向延伸的肋,肋在挤压时相互嵌入并在此限界压接口开口。

Description

压接口和具有两个钳口的压线钳
技术领域
本发明首先涉及两个设计用于对置布置在压线钳中的压接口,其中,压接口具有沿肋纵向方向延伸的肋,肋在挤压时相互嵌入。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压线钳的压接口,压接口具有构造用于相互嵌入的肋,肋具有肋纵向方向,其中,肋分别与另一压接口对应地具有自由的端面。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两个钳口的压线钳,钳口设有对置布置的压接口。
本发明还涉及两个设计用于对置布置在压线钳中的压接口,其中,压接口具有沿肋纵向方向延伸的肋,肋在挤压时相互嵌入并且在此限界压接口开口,其中,压接口的肋以由多个并排延伸的肋形成的两个肋组的形式布置,并且参照垂直于在相互嵌入时的合拢方向并且朝肋的宽度侧观察的视图,肋组的肋在其自由的端部上分别具有棱线。
本发明此外还涉及用于挤压容纳在接线套筒中的导体端部的方法,以便通过从接线套筒的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开始至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的变形实现接线套筒与导体端部的抗拉的连接,其中,接线套筒具有壁部和壁部外表面。
背景技术
上述类型的压接口以及优选具有这种压接口的压线钳是已知的。它们例如用于拼接导体端部、例如在使用接线套筒的情况下拼接导体端部。为此使用的压接口是构造用于相互嵌入的成型部件,其必要时具有肋。已知的压线钳具有钳口,压接口固定在钳口上。钳口可以钳式或剪刀式地打开或关闭。
上述类型的压线钳例如由EP 0 732 779 B1(US 6,176,116 B1)已知。此外,上述类型的压接口尤其也由DE 198 18 482 C1(US 6,151,950 A)已知。
发明内容
鉴于之前描述的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操作技术上并且鉴于待实现的拼接进一步改进上述类型的压接口、压线钳和方法。
根据第一发明构思在压接口中提供该技术问题的可能的解决方案,其中规定,构造横向于肋纵向方向在肋的工作区域外部延伸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与来自对置的压接口的引导凸出部共同作用。
根据该设计方案,尤其在挤压过程和随之发生的压接口的相互嵌入期间提供对压接口的引导。可能的在挤压过程中沿肋纵向方向作用于一个和/或另一压接口的力能够导致一个压接口相对于另一压接口沿肋纵向方向的移位,所述力通过一个压接口的引导面与另一压接口的引导凸出部的共同作用被吸收。这导致符合规定的挤压或拼接。引导面可以被提供在相应另一压接口的引导凸出部上。但引导面也可以提供在另一压接口的其他的成形部上。例如引导面也可以提供在另一压接口的一个或多个肋的配属的(端部)区域上。
一个压接口的引导凸出部为此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凸出超过压接口的横向于压接口的合拢方向指向的分离平面,以用于优选贴靠在另一压接口的引导面上。
如原则上提到的那样,可以例如通过对(另一压接口的)肋沿其纵向延伸方向进行限界的肋端面形成引导面。
在压接口中提供该技术问题的另外的可能的解决方案,其中规定,在横向于肋纵向方向的横截面中看,端面具有居中最远凸出的倒圆的轮廓线。
通过建议的横截面造型、优选每个肋在端侧区域中的横截面造型,产生例如对接线套筒的更好的挤压或拼接。一个或两个压接口的所有肋可以具有倒圆的轮廓线。
在两个肋(肋在它们之间保留一个槽)之间朝对置的压接口或其槽底的方向指向的端面的最远凸出的区域优选基本上是倒圆的,在此可能在倒圆的轮廓线的延伸长度上具有始终不变的半径,但此外可能也具有关于倒圆的轮廓线不同的半径。在此优选地,至少端面轮廓的一部分设有半径,该半径小于横向于肋纵向延伸的肋厚度的尺寸,例如相应于厚度的0.5至0.3倍。
在上述类型的压线钳中,根据另一发明构思以如下方式提供该技术问题的可能的解决方案,即压接口可以共同围绕沿压接口的合拢方向指向的旋转轴线转动,并且压接口即使在合拢状态中也能够在不受钳口阻碍的情况下围绕旋转轴线转动。
在合拢状态中,压接口也不具有凸起,否则该凸起会在转动中与上方的和/或下方的钳口相撞。只要设置了引导凸出部,那么这也以如下方式实现,即,将本应由引导凸出部执行的引导任务分配给相应对置的压接口的配属的引导面、即分配给两个压接口。引导凸出部在给定的情况下也构造为,使得引导凸出部仅在如下范围内相互嵌入,即在压接口围绕提到的旋转轴线转动时不产生与钳口的相撞。
根据该设计方案说明了尤其在操作方面被改进的压线钳。压接口对可以通过围绕旋转轴线的转动而转动到对于待执行的挤压或拼接有利的位置中。压接口在此构造为,优选在每个合拢位置中、相应也在完全合拢的位置中能够实现压接口对的这种转动。
在具有横向于肋纵向方向在肋的工作区域外部延伸的引导面的压接口对中,也产生之前描述的用于在合拢状态中也能够实现压接口对的转动的设计方案,所述引导面与来自对置的压接口的引导凸出部共同作用。
此外,作为对之前描述的压接口的备选或补充,压线钳也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压接口,在横向于肋纵向方向的横截面中看,所述压接口的肋侧的端面具有居中最远凸出的倒圆的轮廓线。
关于压接口的设计方案,可以根据另外的发明构思规定,至少一个肋组的棱线在提到的视图中具有隆起部,隆起部凸出到压接口开口中。
因此优选地,从棱线的严格连续直线的设计方案产生例如朝压接口开口的方向凸出的隆起部。如优选的那样,隆起部可以参照棱线的纵向延伸局部地设置,即相应仅设置在部分区域上。
根据这种设计方案,可以产生与压接口开口的此外可能严格矩形-几何形状的横截面造型不同的横截面造型。
关于说明的方法,可以以如下方式提供该技术方案的可能的解决方案,即在使用具有关于之前描述的棱线构造的隆起部的压接口的情况下,压接口首先利用构造在肋上的隆起部与接线套筒的壁部外表面接触,并且借助隆起部在进一步挤压时在变形的接线套筒的基本上矩形的壁部中形成凹形延伸的壁部区段。
根据建议的方法,产生工件或接线套筒的有利的变形。由此尤其地,参照横向于被容纳导体端部的纵向延伸穿过被挤压的接线套筒的横截面,可以实现该横截面被导体端部的几乎完全的填充。根据建议的挤压方法,优选不产生空穴,否则该空穴会允许导体端部在挤压后的移位,并且因此可能导致导体端部的松弛。变形的接线套筒的自由的内部横截面优选完全、在一定程度上均匀地被填充以导体端部。由此,也可以实现导体端部在接线套筒中的均匀的布置。
在挤压过程期间,隆起部首先到达接线套筒的壁部外表面,相应首先对其进行加载。相应地,在通过隆起部加载的区域中产生接线套筒的壁部的凹形延伸的壁部区段。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随后也在附图描述中、经常在其与权利要求1和/或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或另外的权利要求的特征的优选的关联性中被阐述。但其也可以在与权利要求1和/或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独立权利要求或相应的另外的权利要求的仅若干单个特征的关联性中或分别单独地是重要的。
因此,相应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在每个压接口上可以参照肋纵向方向对置地构造引导凸出部。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所述引导凸出部与对置的压接口的相应同样参照肋纵向方向对置的引导面共同作用。由此总体上,尤其在合拢期间进一步改进对压接口的引导。根据提供的支撑阻止压接口相对彼此横向于合拢方向的移动。
引导凸出部可以在其横向于其纵向延伸、此外横向于合拢方向的横截面方面、并且此外优选在其纵向延伸方面相同地构成。根据优选的设计方案,相应的情况可以适用于引导面。
根据进一步优选的设计方案,对置的引导凸出部可以多重构造在压接口的第一侧面,具有横向于肋纵向方向保留的移入开口。在移入开口的区域中,产生用于对置的压接口的引导凸出部的引导面。因此,通过将一个压接口的引导凸出部移入另一压接口的两个引导凸出部之间,可以一方面通过在移入开口的区域中贴靠在引导面上而提供沿肋纵向方向的引导,并且通过贴靠在沿合拢方向相邻的引导凸出部上而提供横向于肋纵向方向的引导。
肋端面的居中最远凸出的倒圆的轮廓线可以连续弯曲地延伸,必要时除了形成最远凸出的区域的整平部以外。整平部在轮廓线方面优选显示为直线,该直线过渡至连续弯曲延伸的轮廓线。优选地,直线在两侧过渡为连续弯曲的走向。
弯曲部也可以延伸至并入肋的沿合拢方向直线延伸的侧面轮廓。肋为此可以参考之前描述的横截面在可能的、此外也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具有仅两个可能平行的轮廓线和之前描述的端面侧的弯曲部,此外可能具有形成最远凸出的区域的整平部。优选地,弯曲的(部分)轮廓线切向地过渡至平面轮廓。
在此描述的压接口优选由金属材料、例如钢材料构成。压接口可以多件式地或也单件式地构造。压接口可以变形,例如通过热成形、但也通过成型尤其通过精密铸造法例如制成为铸造件。此外也可以使用烧结法。
钳口也可以具有面对配属的压接口的上侧,其中,引导凸出部在压接口的合拢状态中以其沿合拢方向提供的表面与钳口的面对的表面保持间距,在压接口的完全合拢的状态中,这也是优选的。与压接口对围绕旋转轴线的转动位置无关地,能够实现引导凸出部朝钳口的面对的上侧的方向的无碰撞的移位。优选地,在完全合拢的状态中,引导凸出部也没有延伸超出对置的压接口。
在进一步建议的设计方案中,压接口可以具有转动销,转动销为了枢转支承在其中一个钳口中,其中,转动销可以可拆卸地保持在压接口中。根据优选的设计方案,压接口可以围绕穿过转动销的几何的转动轴线转动。转动销相应可以提供几何的转动轴线。
在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可以在压接口的已安装的位置中进行压接口围绕转动销的转动。
可以无级地、但此外备选地也可以分级地、例如沿周向观察以15°、30°或45°的步长提供围绕转动轴线的建议的可转动性。
例如为了更换压接口,进一步例如在压接口磨损之后更换压接口,或为了布置不同设计的匹配于压模的压接口,可以从转动销拆卸压接口。这可以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进行,但此外可能也在使用常见的工具、例如钳或螺丝刀的情况下进行。
可以通过插接部件形成对转动销的保持,插接部件形状配合地容纳在转动销和压接口上。为了从转动销拆卸压接口,相应去除插接部件,由此消除形状配合。
插接部件可以总体上构造为大约U形,相应具有两个优选基本上相互平行延伸的U形侧边,U形侧边通过U形接片相互连接。可以在U形侧边和/或U形接片的区域中实现形状配合。
插接部件也可以构造为弹性的,例如通过将插接部件构造为线形弹簧、尤其U形设计的线形弹簧将插接部件构造为弹性的。
在对于单独来看也可以是重要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转动销可以在配属的钳口中容纳在枢转铰接件中,以用于围绕横向于转动轴线延伸的枢转轴线枢转,其中,在从对置的钳口取下压接口时,压接口单独或一起为了拉出而可以沿转动轴线的方向从钳嘴转动出来。随着压接口从配属的钳口或配属的转动销取下,在相关的压接口朝另一压接口的方向移位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钳口的面对压接口的上侧与该压接口的间隔。在取下的压接口与面对的、钳口的上侧之间产生自由空间,该自由空间可以用于使压接口对围绕枢转轴线枢转,进一步尤其沿压接口对从钳嘴的区域运动出来所遵循的方向枢转。随后,在另一压接口从相关的转动销取下之后,压接口对可以基本上沿转动轴线的方向被拉出。因此,以操作技术中有利的方式能够实现压接口更换。
此外,如之前描述的那样,转动轴线和/或枢转轴线的构造在不具有引导元件或具有不同设计的引导元件的压接口中也是行的。
在可能的压接口中,所述压接口的肋具有朝压接口开口的方向凸出超过棱线的隆起部,隆起部可以在就一个肋组而言的肋的宽度侧看的视图中彼此重叠。
在可能的设计方案中,仅若干个肋组、即例如一个压接口的两个肋组可以具有这种隆起部,而另一压接口的肋组不具有这种隆起部。备选地,每个压接口的每个肋组也可以设有这种隆起部。在另外的设计方案中,两个压接口的所有肋组、相应地所有肋设有这种隆起部。
根据可能的设计方案,棱线可以连续延伸、即从棱线的一个端部沿纵向延伸方向直线状地延展地延伸至棱线的另一端部。这种棱线也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笔直延伸的区域,隆起部此外例如与该区域邻接。
此外,参照棱线的纵向延伸方向在隆起部的两侧也可以设置棱线的笔直延伸的区域,其具有不同的或相同的长度。
必要时设置在隆起部的两侧的直线延伸的区域能够以线性延长部相互过渡,从而在可能的、也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多个笔直延伸的区域沿在棱线的两个端点之间伸展的几何基线延伸。
隆起部朝压接口开口的方向超出这种虚拟的基线的最大的延伸部可以相当于在压接口开口刚刚闭合时形成的基线的最大的延伸部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在一种压接口移动位置中实现刚刚闭合的压接口开口,在所述压接口移动位置中,相向运动的压接口的相互嵌入的肋以其棱线沿周向完整地包围具有最大的横截面造型的压接口开口。
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肋的隆起部在每个压接口开口位置中起作用,相应优选在挤压不同的接线套筒横截面时在每个压接口开口中起作用。
隆起部的沿基线的延伸方向测得的长度也可以相当于在压接口开口刚刚闭合时形成的基线的最大的延伸部的三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棱线可以在隆起部的区域中圆弧形地以始终恒定的半径、必要时以沿延伸方向改变的半径构成。
在可能的设计方案中,也产生隆起部的最高点,隆起部的最高点关于假想的基线的压接口开口刚刚闭合时形成的最大的延伸部从肋的纵向中心错移。例如在挤压具有比较大的横截面、例如16mm2的接线套筒时可以提供该错移,直到达到整个隆起部的完全偏心的布置。在挤压具有更小的横截面、例如6mm2或2.5mm2的接线套筒时,在挤压时刻,可以参照有效的棱线形成隆起部的被纵向中心穿过的布置。
优选朝与该基线基本上垂直并且与该基线邻接的、相同压接口的以并排布置方式紧挨的肋的基线的方向形成所述错移。纵向中心在此涉及在压接口开口刚刚闭合时分别从端侧限制棱线的点之间的中心,该中心相应位于假想的基线上。
由此,关于建议的方法产生凹形,凹形关于垂直于此外线性延伸的棱基线取向的中心线非对称地构造。相应地尤其对于直径更大的横截面、例如16mm2或8mm2的横截面而言,相比于在横截面中观察的除此之外基本上矩形的壁部的壁部侧边,容易与角区域对应地形成被挤压的接线套筒的凹形延伸的壁部区段,而对应于对置的角区域,相关的壁部区段则优选直线地延伸。在更小的横截面中,甚至可以形成这样的壁部侧边,其具有凹形的壁部区段,所述凹形的壁部区段在两侧被至少近似一样长的、笔直的壁部区段包绕。在最小的横截面、例如2.5mm2中,甚至可以形成如下效果,即基本上仅形成连接此外基本上矩形的壁部的角区域的凹形的壁部区段。在很小的横截面中可以得到的是:在挤压期间不会导致挤压轮廓在隆起部的两侧的完全填充,相应没有形成直线延伸的壁部区段。
鉴于公开内容,之前和随后说明的范围或值范围或多次范围也包含所有的中间值、尤其相应的规格的十分之一步长、必要时也是无量纲的。五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的说明例如还包含五百分之十到两百分之九、五百分之十一到二百分之十、五百分之十一到两百分之九等等的公开。该公开可以一方面用于从下方和/或上方限制提到的范围极限,备选地或补充地用于公开来自相应说明的范围的一个或多个单值。
附图说明
随后根据附图阐述本发明,但附图仅示出了若干实施例。有的部件仅在一个实施例被阐述,而在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在那里强调的特殊性没有被另一部件替代,该部件因此也针对所述另一实施例被描述为至少可能存在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以立体图示出了在压嘴打开位置中的压线钳;
图2示出了其侧视图;
图3以俯视图示出了压线钳;
图4示出了压线钳的放大示出的正视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区域V的放大图;
图6示出了根据图5中的切割平面VI的截面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区域VII的放大图;
图8以立体细节图示出了与压接口打开位置有关的压接口装置;
图9示出了沿图8中的箭头方向IX来看的压接口装置的另一立体图;
图10示出了相应于图9的然而在去除固定压线钳上的压接口的插接部件之后的图示;
图11以立体分解图示出了具有配属的枢转销和插接部件的压接口;
图12示出了根据图4中的线XII-XII穿过压接口装置的截面图;
图13示出了相应于图12的然而在压接口对共同转动期间的图示;
图14以细节图示出了构造用于保持压接口的枢转销;
图15示出了枢转销的另一视图;
图16以立体图示出了枢转销;
图17示出了基本上相应于图9的然而在压接口在附属的枢转销上的固持被取消并且压接口对枢转到取出位置之后的图示;
图18示出了根据图3中的线XVIII-XVIII的截面图;
图19示出了在工件置入在压嘴中的情况下的与压接口打开位置有关的根据图8中的切割平面XIX得到的截面图;
图20示出了根据图19中的箭头XX的视图;
图21示出了相应于图18的与在挤压过程期间的中间位置有关的图示;
图22示出了相应于图19的与根据图21的挤压中间位置有关的图示;
图23示出了根据图22中的箭头XXIII的视图;
图24示出了在压接口进一步的移位期间的图22的后续图;
图25示出了根据图24中的箭头XXV的视图和另外的放大镜式的放大图;
图26示出了图21的后续图,其涉及作用在压接口上的保持部件的第一弯曲偏转的情况下的中间位置;
图27以细节图示出了保持部件;
图28示出了在进一步的挤压过程期间在保持部件的进一步的弹性弯曲时图26的后续图;
图29示出了根据图4的与压接口的第二实施例有关的侧视图;
图30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图29的实施方式的压接口对;
图31以示意性放大图示出了通过第二实施方式的压接口的肋限界的压接口开口;
图31a示出了图31中的区域XXXIa的放大图;
图32示出了在工件为被挤压而置入压接口开口中时对应于图29的图示;
图33示出了在挤压过程期间的图32的后续位置;
图34示出了图33的与挤压最终位置有关的后续图;
图35以细节图示出了利用根据图29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压接口对挤压的工件,其形式为容纳导体端部的接线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示出和描述了一种压线钳1,其主要具有两个钳口2、3、两个手柄件4、5以及第一压接口6和第二压接口7,第一压接口6和第二压接口7作为压接口对对置地布置。
图1至28示出了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压接口6和7的压线钳1。图29至35示出了压接口6和7的第二实施方式。
钳口2和配属的手柄件4以下分别被称为固定的,而钳口3和配属于该钳口的手柄件5进一步被称为可活动的。
第一压接口6配属于固定的钳口2,而可活动的钳口3承载第二压接口7。
固定的钳口2基本上由两个基本上相同设计的、横向于钳口2的纵向延伸相互间隔开的口部件8组成,所述口部件从端侧在背对压接口6和7的区域中过渡至与如此设计的钳口2刚性连接的手柄件4。后者、即手柄件例如此外还有可活动的手柄件5可以被把手套9或10包围。
可活动的钳口3围绕几何的转动轴线x可转动地保持在固定的钳口2上,其中,通过可活动的钳口3的止挡区段11在固定的钳口2的区段上的支撑,例如如图所示的那样在固定的钳口2的口部件8之间沿转动轴线x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销12上的支撑,对转动打开位置进行止挡限制。
转动轴线x基本上相对于尤其固定的钳口和与之相邻的手柄件4的纵向延伸方向横向指向地延伸。
此外,可活动的钳口3朝其止挡受限的转动打开位置的方向被弹簧加载。为此,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了弹簧13,其优选如所示的那样形式为柱形拉力弹簧,所述弹簧作用在可活动的钳口3的背对配属的第二压接口7的杠杆端部上。弹簧13的背对钳口3的端部连接至固定的钳口2的另一销14上。
彼此背对的杠杆区段基本上从几何的转动轴线x开始延伸,即一个基本上朝手柄件5的方向凸出的杠杆区段,弹簧13作用在该杠杆区段端部上,以及一个基本上背对手柄件5的朝压线钳2的端侧的方向指向的杠杆区段,配属的第二压接口7保持在该杠杆区段的端部区域上。
总体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优选通过材料持续均匀的板形的杠杆部件15形成可活动的钳口3。
此外,可活动的手柄件5基本上铰接在通过弹簧13加载的杠杆区段17的端部侧。相关的几何的转动轴线y以与可活动的钳口3的几何的转动轴线x平行的取向延伸。结合棘轮臂18产生肘节连接装置K,其涉及手柄件5的铰接和通过手柄件5到钳口3上的作用。
为此,棘轮臂18在一端铰接在固定的钳口2上,并且在另一端铰接在可活动的把手5上。相关的几何的转动轴线同样与几何的转动轴线x和几何的转动轴线y平行地延伸。
在棘轮臂18上成形有啮合的棘轮区段19,以用于在操纵压线钳1时与在可活动的手柄件5上可枢转运动地铰接的止动爪20共同作用。止动爪通过拉力弹簧21在可活动的手柄件5中的布置被弹簧预紧到基本位置中。
以已知的方式,通过从外部在固定的钳口2上可接近的、围绕几何的转动轴线(棘轮臂18也可在固定的钳口2的区域中围绕该转动轴线运动)可转动的调节部件22,能够实现对肘节连接装置K的调准,所述调节部件22可以在多个转动位置中卡止固定。调节部件22通过未示出的偏心轮作用到棘轮臂18的固定口侧的转动轴线上,从而由此可以实现相关的几何的转动轴线的相应的线性移位。
第一压接口6固定在弹性的保持部件23的端部侧。参照保持部件23的基本上在固定的钳口2和其延长部的纵向延伸中延伸到固定的手柄件4中的中心线a,从可活动的钳口3或可活动的部件5来看形成基本上凹形的走向,尤其在固持第一压接口6的自由端部与随后还将详细描述的止挡连接25之间的保持部件区段24的区域中产生基本上凹形的走向。
保持部件23优选在两侧被固定的钳口2的口部件8包绕,其中,背对承载第一压接口6的端部的保持部件区段26在端部侧与固定的钳口2连接,相应与口部件8和/或固定的手柄件4连接。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就此通过两个沿中心线a的延伸方向彼此间隔开的销连接提供固定连接27。
压接口6、7构造在压线钳1中以形成对置的布置。一个或两个压线钳6、7具有肋29、31。肋29、31根据其自由的端部投影在基本面上的走向具有肋纵向方向R,参见例如图11。在挤压中,肋29、31通常可以在其高度H的一部分上相互嵌入,同样参见图11。为此也参考图6、7。肋29、31的通常在挤压时与压模嵌接的区域被称为工作区域。在肋29、31的工作区域的外部,肋29、31具有引导面F,该引导面与从对置的压接口6、7出发的引导凸出部38共同作用。因此产生共同作用和进而沿肋纵向方向的移动阻碍或移动限制。附加地或备选地,也可以沿横向方向提供引导面。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这通过相应的沿该方向指向的端面S、必要时在引导凸出部38的两侧对置地提供,为此也参见例如图5。必要时沿横向方向提供的引导面与其说被用于移动限制,实际上更是用于通过对压接口相互间线性引导的方式提供额外的导引。优选已经通过相互嵌入的肋实现相关的移动限制。
压接口6和7优选相同地设计,在此进一步优选地首先具有基体28,主要参照压接口6在基体28上布置有肋29。例如优选材料统一地、一体式地形成肋29和基体28。
压接口6的肋29具有肋纵向方向R。参照垂直于该肋纵向方向R提供的观察方向,形成在平面图中基本上三角形的肋29,其具有基本上垂直于基体28或垂直于肋纵向方向R延伸的外部的肋端面30。从肋端面30出发,沿肋纵向方向R延伸的、面对对置的压接口的端面朝基体28的方向降低。
压接口6或7的相同指向的肋横向于肋纵向方向R相互间隔开地布置,尤其以基本上相当于沿间隔方向观察的肋厚度的距离相互间隔开地布置。
压接口6或7的另外的肋部分插入相同压接口6或7的间隔区域中。参考压接口6的正视图,在正视图中示出了肋29的三角形的平面形状,另外的嵌入之前描述的肋29的间隙中的另外的肋29基本上镜像对称地、但优选错开一个肋宽度地布置,相应同样具有基本上相对于基体28竖直延伸的外部的肋端面30,所述外部的肋端面30与之前描述的肋29的肋端面30对置。另外的肋29也沿肋纵向方向、朝基体28的方向降低。压接口6的相同指向的肋29形成肋组54或55(参见图8)。
对置的压接口7在肋的设计和布置方面设计相同,相应地参照从端侧观察的平面具有三角形的肋31,所述肋带有外部的肋端面32。
压接口6和7的肋29和31梳式地相互嵌入,其中,通过肋29和31的之前描述的三角形的平面设计以及在压接口6和7内的镜像对称的布置,与压接口6和7相互的间隔无关地,如例如在图1中可见地,形成具有优选四边形的、进一步优选正方形的平面的压接口开口33。在压接口6和7相互间的线性间距改变时,能够使压接口开口33的边长均匀地变化。
每个肋29、31面对另一压接口地具有自由的端面34,所述端面具有在根据图7中的图示的横截面图中横向于肋纵向方向产生的、居中最远凸出的倒圆的轮廓线35。倒圆的或弯曲延伸的轮廓线35在肋29、31的关于压接口6和7的合拢方向r优选直线地延伸的侧面轮廓36之间延伸,其中此外,关于肋29、31在两侧优选设置了平行延伸的侧面轮廓36。朝对置的压接口的方向来看,优选产生总体上凹形弯曲的轮廓线35。
弯曲的轮廓线35可以在整个横向于肋纵向方向来看的肋厚度上连续延伸,在此例如具有(不变的)曲率半径,该曲率半径可以相当于肋厚度尺寸的一半。
如此外示出的那样,轮廓线35的连续弯曲可以必要时被参考横截面大约居中的整平部37中断,整平部形成肋29、31的最远凸出的区域。整平部可以参考横截面相对于侧面轮廓36横向指向地并且必要时直线地延伸.
参考垂直于压接口6和7的合拢方向r的视图,朝肋端面30或32看,相应产生沿端面34的棱线56。棱线56在图1至28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优选连续直线地延伸(参见图4)。
横向于肋纵向方向地,在操纵压线钳1时、尤其在应实施的挤压期间,可以产生肋29和31的支撑,并且因此相应产生对压接口6和7的引导。
此外设置了尤其沿肋纵向方向的引导。为此,与相应的基体相连的每个压接口6、7具有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38,其具有沿合拢方向r观察的长度,该长度基本上可以相当于布置在相同的基体28上的肋29或31的沿相同的方向观察的长度。相对于肋纵向方向横向指向地,引导凸出部38在一个尺寸上延伸,该尺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覆盖两个或三个肋29、31的布置。
此外,引导凸出部38沿配属的肋端面30或32延伸。
在压接口6和7的使用位置中(在该使用位置中,肋29和31相互嵌入),引导凸出部38与形成引导面的肋端面30或32共同作用。
沿肋纵向方向观察对置地设置这种通过引导凸出部38的支撑,其中,对置的引导凸出部38在一侧双重地构造,以空出保留在其之间的居中的移入开口39,并且在对置的侧面优选仅被单重地构造,以用于移入另一压接口6、7的居中的移入开口。
由此附加地,通过两个压接口的梳式地共同作用的引导凸出部38的相互指向的纵向边缘面的贴靠也提供引导。
为了尤其在操作技术上进一步改进压线钳1,压接口6和7在固定的钳口2与可活动的钳口3之间的使用位置中可以共同围绕旋转轴线z转动,所述旋转轴线z沿合拢方向r并且横向于可活动的钳口3或可活动的手柄件5的几何的转动轴线y和y地指向。
可能的转动与压接口6和7的合拢位置无关,也就是说不仅在压接口基本位置中,例如根据图2中的图示,而且也在压线钳最终位置中,例如根据图28中的图示,此外还在基本位置与最终位置之间的每个中间位置中,都能实现转动。
在合拢位置中(在该合拢位置中压接口6和7完全相互嵌入,这在理论上只有在压接口开口33中没有待挤压的工件时才能实现)也基本上以如下方式实现围绕旋转轴线z的可转动性,即布置在对置的钳口上的压接口的引导凸出部的面对对置的钳口的表面40在该合拢位置中没有超出对置的压接口的基体28的下表面41。相应地始终在引导凸出部38的表面40与钳口的面对的上表面42之间形成距离,引导凸出部38移动到所述钳口上。
为了实现可转动性,首先相应与压接口6或7相关联地设置有转动销43。该转动销以穿过下表面41的方式位于压接口6、7的基体28的形状匹配的凹陷部44中。压接口6、7相对于转动销43可围绕旋转轴线z转动,而转动销43关于旋转轴线z优选不可移位地容纳在钳口2、3或杠杆部件15或保持部件23的相应配属的端部中。
压接口6或7可以可拆卸地保持在相应的转动销43上。为此,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有设计为U形的插接部件4,插接部件必要时可以从也成形为压接口开口33的端侧横向于旋转轴线z地被插入或取出。为此,在压接口6、7的基体28中设置了两个平行于和横向于旋转轴线z延伸的通道46,通过所述通道可以插入插接部件45的在未负载的状态下优选相互平行延伸的U形侧边。通道46在此横穿主要容纳转动销43的凹陷部44(参见图11)。
转动销43可以至少在与插接部件45共同作用的区段中设有多边形(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形式为八边形的)横截面。插接部件45的U形侧边贴靠在在此多边形地形成的转动销43的两个参照旋转轴线z对置的平面侧面上。因此提供插接部件45不仅在压接口6、7中而且也在转动销43上的形状锁合的容纳,因为之前描述的多边形构造方案尤其构造在转动销43的直径收缩的区域中,因此,U形侧边位于由此形成的环绕的环形槽中(也参见图6)。因此相应可以提供在多个转动位置中的转动卡止固定。
通过拉出在另外的设计方案中优选弹性地构造的插接部件45,压接口6、7可以从转动销43取下,以用于取出压接口6、7。
每个转动销43此外可以通过枢转铰接件47固定在配属的钳口2、3或配属的杠杆部件15或保持部件23上。几何的枢转轴线u是相对于旋转轴线z横向指向的、必要时也优选地是平行于可活动的钳口3和/或可活动的手柄件5的几何的转动轴线x和y取向的。
为此,在转动销43上、在容纳在压接口6、7的基体28中的区段的延长部中成形有枢转销48,枢转销在两侧、在端部侧可以被相对于销直径增大的引导口49覆盖。
相应的枢转销48容纳在配属的钳口2、3的形状匹配的凹部50中或配属的杠杆部件15或保持部件23中,凹部50优选在根据图15中的图示的横截面中延伸超过枢转销48的一半的周向延伸尺寸,以便因此提供对转动销43的防丢失的保持。
结合之前描述的围绕在此提供的枢转轴线u的可枢转性和压接口6、7从相应的转动销43的可拆卸性,能够实现压接口6、7的有利于操作的取出和该压接口的装配。因此,为了取出,例如首先可以去除配属于固定的钳口2的第一压接口6的插接部件45,随后,第一压接口6可以沿合拢方向r的方向在肋29和31的咬合的共同作用的情况下朝对置的第二压接口7移位。转动销43在此离开凹陷部44,随后压接口对可以总体上围绕配属于可活动的钳口3的第二压接口7的枢转轴线u向前朝外枢转,例如枢转大约15°至30°的枢转角。在该情况下,但也可以事先去除第二压接口7的另一插接部件45。随后,可以从第二压接口7的转动销43整体取下压接口对。压接口对的安装以相反的顺序进行。
也可以首先将第二压接口7从配属的转动销43上取下,并且随后朝第一压接口6的方向移位,随后,压接口对围绕第一压接口6的枢转轴线u向前朝外枢转,从转动销43取下第一压接口7,并且最后去除已经由此松脱的压接口对。
在其中一个钳口、如固定的钳口2中,配属的压接口6借助已经提到的保持部件23与固定的钳口2连接。保持部件23在其可以与卡压方向相反弹性地偏移的意义中原则上是弹性的。在固定连接的连接区域中,在利用压线钳挤压时没有产生保持部件23与固定的钳口2之间的相对运动,或在任何情况下实际上没有产生所述相对运动。
保持部件23可以此外在挤压时相对于固定的钳口2运动。至少基本上通过鉴于在挤压时作用于压接口6上的力导致的弹性变形产生运动,保持部件23吸收所述力。但根据止挡件限制可活动性,止挡件构造在保持部件23和/或固定的钳口2上,并且在保持部件23的相应的力作用或变形中导致保持部件23与固定的钳口2之间的止挡连接。当实现止挡连接时,在某种意义上产生保持部件23的弹性区域的缩短。在进一步的力作用中,保持部件23不再弹性地偏移相应的偏移量,保持部件之前在相应的力量值的情况下已经提前偏移了该偏移量。但仍然产生另外的可压缩性。
通过止挡件提供设置在配属于固定的钳口2的保持部件23的区域中的止挡连接25,具体地和优选地通过止挡区段51形成止挡件。止挡件可以朝保持部件23的边缘棱边贴靠。优选地并且在实施例中示出的是,保持部件23具有长孔53,在此优选形式为销52的止挡件容纳在长孔中。在所提供的情况下,如果就此设置,则长孔53以其沿纵向方向指向的中心轴线基本上大约垂直于保持部件23的之前描述的中心线a地延伸。
长孔53具有匹配于销52的直径的宽度,而与之垂直的长度可以相当于销直径的大约1.5至大约2倍。
保持部件23适用于在施加挤压力期间的弯曲变形,尤其适用于基本上与合拢方向r相反并且横向于中心线a的弯曲变形。该弯曲变形首先并且基本上通过在与固定的钳口2的固定连接27的区域中的夹紧产生,在所述弯曲变形过程中,保持部件23中的长孔53可以贴靠在止挡区段51或销52上。保持部件23仅在该止挡位置中在止挡连接25的区域中获得支撑,其在进一步导入挤压力期间、例如在挤压直径更大的工件W时,可能仅在保持部件区段24中导致保持部件23的大部分的弯曲应力。
如优选的和示出的那样,待挤压的工件W可以是接线套筒57,其包围线缆的导体端部58。通过挤压,通过接线套筒57的壁部59的变形实现接线套筒57和导体端部58的抗拉的连接。
保持部件23优选构造为扁平部件,该扁平部件具有与其长度l相比更小的厚度d。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长度l相当于厚度d的大约15至30倍,进一步相应于厚度d的大约20倍。保持部件也优选实际上直接贴靠在固定的钳口2的相应的平面侧面上。
此外,尤其在保持部件区段24和保持部件区段26的相应居中的区域中、至少在保持部件区段24和保持部件区段26的居中的三分之一长度处,产生横向于中心线a观察的最小的横截面b、b’。在固定连接27与止挡连接25之间的最小的横截面(尺寸b’)在此优选大于止挡连接25与用于第一压接口6的保持区域之间的最小的横截面(尺寸b)。止挡连接25与压接口保持件之间的最小的横截面b的尺寸可以相应于止挡连接25与固定连接27之间的最小的横截面b’的尺寸的0.3至0.8倍。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沿中心线a的延伸方向来看,从用于第一压接口6的保持区域开始朝止挡连接25的方向,在保持部件区段24的相关的长度的一半至2/3上连续地提供与在止挡连接25与固定连接27之间延伸的保持部件区段26的整个延伸长度上的横截面尺寸b’相比更小的横截面尺寸b。相应可以在保持部件区段24中,在止挡连接25与用于第一压接口6的保持区域之间产生最大变形的区域。
由此,能够实现有利的力-位移补偿,以便可以在没有更换压接口6和7的情况下挤压具有不同的直径的工件W。与工件直径无关地,尤其手柄件5的相应的杠杆位移直到达到如下位置都是相同的,在该位置中止动爪20离开棘轮区段19。随后被释放的可活动的手柄件5可复位枢转,同时压接口6和7相互打开或间隔开。
此外,借助于在配属于可活动的钳口3的或直接构造为钳口3的杠杆部件15的区域中、因此尤其在转动轴线x与相应第二压接口7的枢转铰接件47之间形成的杠杆区段16中的可能的弯曲变形,支持力-位移补偿,所述杠杆区段横向于其主要的纵向延伸观察具有比转动轴线x与可活动的部件5的枢转连接之间的杠杆区段17更小的最小横截面尺寸。
图29至34示出了具有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压接口6和7的压接口对。两个压接口6和7的肋29或31参照相应的棱线56设有隆起部60。
沿棱线56的纵向延伸方向,在隆起部60的两侧分别产生笔直延伸的区域61。该直线延伸的区域61沿连接棱线56的端部的基线62布置,隆起部60超出基线62朝压接口开口33的方向指向。
根据所示的实施例,隆起部60可以是凸出的造型,其参考根据图31中的图示的平面图是圆弧形的。
肋组54或55的隆起部60参考抵靠到肋端面30、32上的压接口6或7的视图相互重叠。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隆起部60超出假想的基线62、尤其在垂直于基线62相隔最远的最高点63的区域中的延伸尺寸e大约相当于在压接口开口33刚刚闭合时形成的基线62的最大的自由的延伸长度f的四十分之一至三十分之一(参见图31和附属的放大图)。
根据所示的实施例,隆起部60的沿基线62的延伸方向来看的长度g可以相应于基线62的之前描述的延伸长度f的大约七分之一至四分之一,进一步相应于基线62的之前描述的延伸长度f的大约五分之一。
如此外尤其从图31中的图示可看到的那样,隆起部60相对于棱线56的配属的基线62至少在压接口开口33刚刚闭合时参照垂直于基线62延伸的中心线M偏心地布置。因此,隆起部60此外可以相应在其整个长度g上完全偏心地布置。
此外,隆起部60可以相对于中心轴线M朝相同压接口6或7的直接相邻的肋29或31的交叉的、相对于具有隆起部60的基线62垂直延伸的基线62的偏心地错移。在考虑到肋端面30或32的情况下,相应关于中心轴线M偏心地朝通过相同压接口的肋形成的楔形部(Zwickel)的方向错移地构造隆起部60。
棱线56的具有长度k的第一直线延伸区域61从该楔形部延伸出,该长度可以相当于隆起部60的长度g的大约0.3至0.8倍,优选大约0.5倍。
棱线56的在另一端连接至隆起部60的另外的直线区域61在其长度h方面选择为比之前描述的直线区域明显更大,因此具有长度h,该长度h可以相当于隆起部60的长度的大约1.5至2.5倍,进一步相应于隆起部60的长度的大约2倍。
图32至34示出了在使用第二实施方式的压接口的情况下的挤压过程期间的先后依次的中间位置。
工件W以接线套筒57连同包括在其中的导体端部58的形式被引入压接口开口33中。接线套筒57的壁部59在挤压区域中首先、即在未变形的状态中具有根据图32中的图示的圆形的横截面。导体端部58松弛地、即在该位置中非抗拉地容纳在接线套筒57中。
在压接口6和7的肋29和31的相互嵌入期间,在肋侧的棱线56的区域中的隆起部60首先抵靠接线套筒57的壁部外表面。
在压接口6和7的进一步的相互嵌入期间,借助隆起部60成形接线套筒57的壁部59中的凹形延伸的壁部区段64。在此优选地,同时还通过变形导致壁部材料朝横向于合拢方向r形成在压接口6和7的相互指向的肋29和31之间的楔形部的偏移,并且在此沿棱线56在该压接口位置中可能更长的直线区域61成形为相应的在横截面中直线延伸的壁部区段。接线套筒57的两个直接连续的这种直线延伸的壁部区段在此例如相互包围出一个90度的角度。
直线延伸的壁部区段终止于通过隆起部60成形的凹形延伸的壁部区段64(参见图33)。
在压接口6和7的进一步的相互嵌入直到达到根据图34的挤压最终位置期间,接线套筒57的壁部59优选也在压接口6和7的肋之间被挤压到沿合拢方向r指向的楔形部中,相应匹配于棱线56的连接至隆起部60的更短的直线延伸的区域61。
为了挤压出更小的工件横截面,压接口6和7进一步合拢。利用横截面更小的压接口开口33进行挤压。在此,通过相互嵌入,导致较长的直线延伸的区域61的为挤压所用的区段的长度缩短。因此,在被挤压的工件W、例如接线套筒57上也可以参考横截面在凹形的壁部区段64两侧连接有大约相同长度的直线延伸的壁部区段。尤其在最小的横截面中,整个壁部侧边也可以基本上具有凹形的弯曲部,其必要时直接过渡至角区域。
因此在接线套筒57的变形的最终位置中产生总体上基本上矩形的、进一步尤其正方形的、具有多个凹形延伸的壁部区段64的横截面,根据图35中的图示,根据肋29和31的材料厚度在接线套筒57的壁部侧交替形成多个壁部区段64。在该图示中示出的上方的凹形延伸的壁部区段64通过压接口6的其中一个肋配对件54或55的肋29的隆起部60形成,而在该图示中示出的下方的凹形延伸的壁部区段64通过压接口7的肋组54或55的肋31的隆起部60形成。
凹形延伸的壁部区段64的沿工件纵向方向WL看的宽度m在此与垂直于肋纵向方向R看的肋厚度或者说端面34的厚度相关,所述肋厚度同时优选还预设隆起部60的相关的厚度。
上方的凹形延伸的壁部区段64相对于下方的凹形延伸的壁部区段64的错移对应于压接口6或7的相互嵌入的肋的错移,其中,形成大约相当于宽度尺寸m的距离n。由此进一步产生两个沿工件纵向方向WL并排布置的凹形延伸的壁部区段64之间的距离尺寸p,该距离尺寸p与压接口6或7的肋组54或55的两个相同指向的肋相互间的距离尺寸相关。因此如优选的那样,距离尺寸p可以大约相应于壁部区段64的宽度m的两倍。
如在图34中示出的那样,通过建议的方法,在使用具有隆起部60的压接口的情况下可以产生“均匀的”完全被填充以导体端部58的接线套筒57,所述接线套筒在横截面中不会留下留空区域,留空区域可能导致被容纳的导体端部58的松弛。
之前的实施方案用于阐述整个申请所涵盖的发明,其至少通过随后的特征组合分别也独立地改进现有技术,其中,两个、更多个或所有特征组合也可以被组合、即:
两个设置用于对置地布置在压线钳1中的压接口6、7,其特征在于,构造有横向于肋纵向方向在肋29、31的工作区域以外延伸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与从对置的压接口6、7出发的引导凸出部38共同作用。
压线钳,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压接口6、7上参照肋纵向方向对置地构造有引导凸出部38。
压线钳,其特征在于,对置的引导凸出部38多重地构造在压接口6、7的第一侧面,具有横向于肋纵向方向保留的移入开口39。
用于压线钳1的压接口6、7,其特征在于,在横向于肋纵向方向的横截面图中观察,端面34具有居中最远凸出的倒圆的轮廓线35。
压接口,其特征在于,必要时除了形成最远凸出的区域的整平部37以外,轮廓线35连续弯曲地延伸。
压接口,其特征在于,弯曲部延伸至并入肋29、31的沿合拢方向r直线延伸的侧面轮廓36。
压线钳,其特征在于,压接口6、7可以共同围绕沿压接口6、7的合拢的方向指向的旋转轴线z转动,并且压接口6、7即使在合拢状态中也能够在不受钳口2、3阻碍的情况下围绕旋转轴线z转动。
压线钳,其特征在于,钳口2、3具有面对配属的压接口6、7的表面,并且引导凸出部38在压接口6、7的合拢状态下以其沿合拢方向r提供的表面40与钳口2、3的面对的上表面42保持一定的距离。
压线钳,其特征在于,压接口6、7具有转动销43,转动销为了枢转支承在其中一个钳口2、3中,其中,转动销43可拆卸地保持在压接口6、7中。
压线钳,其特征在于,通过插接部件45形成对转动销43的保持,形状配合地容纳在转动销43上和压接口6、7上。
压线钳,其特征在于,插接部件45构造为U形的。
压线钳,其特征在于,插接部件45构造为弹性的。
压线钳,其特征在于,转动销43在配属的钳口2、3中容纳在枢转铰接件47中,以用于围绕横向于旋转轴线z延伸的枢转轴线u枢转,其中,在压接口6、7从对置的钳口2、3取下时,压接口6、7可以单独或共同围绕旋转轴线z从钳嘴转动出。
压接口,其特征在于,在任何情况下,肋组54、55的棱线56在提到的视图中具有隆起部60,隆起部凸出到压接口开口33中。
压接口,其特征在于,棱线56分别具有笔直延伸的区域61。
压接口,其特征在于,隆起部60朝压接口开口33的方向超出棱线56的作为假想的基线62线性延长的笔直的区域的最大的延伸部相当于基线62的在压接口开口33刚刚闭合时形成的最大的延伸部的五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压接口,其特征在于,隆起部60的沿基线62的延伸方向测得的长度g参照作为假想的基线62在笔直的区域上线性延长的棱线56的在压接口开口刚刚闭合时形成的最大的延伸部的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压接口,其特征在于,参照作为虚拟的基线62在笔直的区域61上线性延长的棱线56的在压接口开口刚刚闭合时形成的最大的延伸部,隆起部60的最高点63从肋29、31的纵向中心朝基本上与该基线62垂直并连接至该基线62的、相同压接口6、7的以并排布置方式紧挨的肋29、31的基线62错移。
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的压接口6、7时,压接口6、7首先利用构造在肋29、31上的隆起部60与接线套筒57的壁部外表面接触,并且借助隆起部60、在进一步挤压时在变形的接线套筒57的基本上矩形的壁部59中形成凹形延伸的壁部区段64。
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凹形关于垂直于此外线性延伸的棱基线取向的中心线M非对称地构造。
所有公开的特征(单独、但也相互组合)是对于本发明重要的。因此,附属的优先权文件(在先申请的文本)的公开内容也完整地包含到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中,目的也是为了将这些文件的特征包括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中。从属权利要求即使在没有引用的权利要求的特征的情况下也利用其特征表征现有技术的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扩展方案,尤其以便基于这些权利要求进行分案申请。在每个权利要求中说明的本发明附加地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在之前的描述中尤其设有附图标记的和/或在附图标记列表中说明的特征。本发明还涉及如下设计形式,在所述设计形式中没有实现若干在之前的描述中提到的特征的一个,尤其只要它们对于相应的使用目的明显是不必要的,或者可以用其他的技术上等效的方式代替。
附图标记清单
1 压线钳
2 钳口
3 钳口
4 手柄件
5 手柄件
6 压接口
7 压接口
8 口部件
9 把手套
10 把手套
11 止挡区段
12 销
13 弹簧
14 销
15 杠杆部件
16 杠杆区段
17 杠杆区段
18 棘轮臂
19 棘轮区段
20 止动爪
21 拉力弹簧
22 调节部件
23 保持部件
24 保持部件区段
25 止挡连接
26 保持部件区段
27 固定连接
28 基体
29 肋
30 肋端面
31 肋
32 肋端面
33 压接口开口
34 端面
35 轮廓线
36 侧面轮廓
37 整平部
38 引导凸出部
39 移入开口
40 表面
41 下表面
42 上表面
43 转动销
44 凹陷部
45 插接部件
46 通道
47 枢转铰接件
48 枢转销
49 引导口
50 凹部
51 止挡区段
52 销
53 长孔
54 肋组
55 肋组
56 棱线
57 接线套筒
58 导体端部
59 壁部
60 隆起部
61 区域
62 基线
63 最高点
64 壁部区段
F 引导面
H 高度
K 肘节连接装置
M 中心线
R 肋纵向方向
S 端面
W 工件
WL 工件纵向方向
a 中心线
b 横截面
b’横截面
c 距离
d 厚度
e 延伸尺寸
f 延伸长度
g 长度
h 长度
k 长度
l 长度
m 宽度
n 距离
p 距离
r 合拢方向
u 枢转轴线
x 转动轴线
y 转动轴线
z 旋转轴线

Claims (20)

1.两个设计用于对置布置在压线钳(1)中的压接口(6、7),其中,所述压接口(6、7)具有沿肋纵向方向延伸的肋(29、31),所述肋在挤压时相互嵌入,其特征在于,构造横向于肋纵向方向(R)在肋(29、31)的工作区域外部延伸的引导面(F),所述引导面与来自对置的压接口(6、7)的引导凸出部(38)共同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线钳,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压接口(6、7)上参照肋纵向方向(R)对置地构造引导凸出部(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线钳,其特征在于,在压接口(6、7)的第一侧面上多重地构造对置的引导凸出部(38),具有横向于肋纵向方向保留的移入开口(39)。
4.一种用于压线钳(1)的压接口(6、7),所述压接口具有构造用于相互嵌入的肋(29、31),所述肋具有肋纵向方向(R),其中,所述肋(29、31)分别与另一压接口(6、7)相对应地具有自由的端面(34),其特征在于,在横向于肋纵向方向(R)的横截面中看,所述端面(34)具有居中最远凸出的倒圆的轮廓线(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接口,其特征在于,必要时除了形成最远凸出的区域的整平部(37)以外,所述轮廓线(35)连续弯曲地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接口,其特征在于,弯曲部延伸至并入肋(39、31)的沿合拢方向(r)直线延伸的侧面轮廓(36)。
7.一种压线钳(1),器具有两个钳口(2、3),所述钳口设有对置布置的优选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的前序部分的特征或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接口(6、7),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口(6、7)能够共同围绕沿压接口(6、7)的合拢方向指向的旋转轴线(z)转动,并且所述压接口(6、7)即使在合拢状态中也能够在不受钳口(2、3)阻碍的情况下围绕所述旋转轴线(z)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线钳,其特征在于,钳口(2、3)具有面对配属的压接口(6、7)的表面(42),并且引导凸出部(38)在压接口(6、7)的合拢状态中以其沿合拢方向(r)提供的表面(40)与面对的、钳口(2、3)的表面(42)保持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压线钳,其特征在于,压接口(6、7)具有转动销(43),所述转动销为了枢转而支承在所述钳口(2、3)的其中一个钳口中,其中,所述转动销(43)可拆卸地保持在压接口(6、7)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线钳,其特征在于,通过插接部件(45)形成对转动销(43)的保持,所述插接部件形状配合地容纳在转动销(43)和压接口(6、7)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件(45)构造为U形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压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件(45)构造为弹性的。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销(43)在配属的钳口(2、3)中容纳在枢转铰接件(47)中,以用于围绕横向于旋转轴线(z)延伸的枢转轴线(u)枢转,其中,在从对置的钳口(2、3)取下压接口(6、7)时,所述压接口(6、7)单独或一起沿旋转轴线(z)从钳嘴转动出来。
14.两个设计用于对置布置在压线钳(1)中的压接口(6、7),其中,所述压接口(6、7)具有沿肋纵向方向延伸的肋(29、31),所述肋在挤压时相互嵌入,并且在此限界出压接口开口(33),其中,压接口(6、7)的肋(29、31)以由多个并排延伸的肋(29、31)形成的两个肋组(54、55)的形式布置,并且参照垂直于在相互嵌入时的合拢方向(r)并且朝肋(29、31)的宽度侧观察的视图,肋组(54、55)的肋(29、31)在其自由的端部上分别具有棱线(56),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肋组(54、55)的棱线(56)在所述视图中具有隆起部(60),所述隆起部凸出到压接口开口(33)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压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棱线(56)分别具有笔直延伸的区域(61)。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压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部(60)朝压接口开口(33)的方向超出棱线(56)的作为假想的基线(62)线性延长的笔直区域的最大的延伸部相当于基线(62)的在压接口开口(33)刚刚闭合时形成的最大的延伸部的五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压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部(60)的沿基线(62)的延伸方向测得的长度(g)相当于作为假想的基线(62)在笔直区域上线性延长的棱线(56)的在压接口开口刚刚闭合时形成的最大的延伸部的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接口,其特征在于,参照作为虚拟的基线(62)在笔直的区域(61)上线性延长的棱线(56)的在压接口开口刚刚闭合时形成的最大的延伸部,所述隆起部(60)的最高点(63)从肋(29、31)的纵向中心朝基本上与该基线(62)垂直并与该基线(62)邻接的、相同压接口(6、7)的以并排布置方式紧挨的肋(29、31)的基线(62)错移。
19.一种用于挤压容纳在接线套筒(57)中的导体端部(58)的方法,以便通过从接线套筒(57)的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开始至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的变形实现接线套筒(57)与导体端部(58)的抗拉的连接,其中,所述接线套筒(57)具有壁部(59)和壁部外表面,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接口(6、7)的情况下,所述压接口(6、7)首先利用构造在肋(39、31)上的隆起部(60)与接线套筒(57)的壁部外表面接触,并且借助隆起部(60)在进一步挤压时在变形的接线套筒(57)的基本上矩形的壁部(59)中形成凹形延伸的壁部区段(64)。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关于垂直于此外线性延伸的棱基线取向的中心线(M)非对称地构造凹形。
CN201880069826.XA 2017-12-01 2018-11-07 压接口和具有两个钳口的压线钳 Active CN1112795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128579 2017-12-01
DE102017128579.2 2017-12-01
DE102018101159.8A DE102018101159A1 (de) 2017-12-01 2018-01-19 Pressbacken, sowie Presszange mit zwei Zangenbacken
DE102018101159.8 2018-01-19
PCT/EP2018/080469 WO2019105703A1 (de) 2017-12-01 2018-11-07 Pressbacken, sowie presszange mit zwei zangenback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9561A true CN111279561A (zh) 2020-06-12
CN111279561B CN111279561B (zh) 2022-10-14

Family

ID=66548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9826.XA Active CN111279561B (zh) 2017-12-01 2018-11-07 压接口和具有两个钳口的压线钳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1682875B2 (zh)
EP (2) EP4311627A2 (zh)
JP (1) JP7344205B2 (zh)
KR (1) KR20200088462A (zh)
CN (1) CN111279561B (zh)
AU (1) AU2018374403B2 (zh)
CA (1) CA3081655A1 (zh)
DE (2) DE102018101159A1 (zh)
MX (1) MX2020005624A (zh)
TW (1) TWI791682B (zh)
WO (1) WO20191057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71916A (ja) * 2020-04-28 2021-11-01 ウェザッグ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アンド コー.ケージー 圧着プライヤダイおよび圧着プライヤ
EP3904006B1 (de) 2020-04-28 2023-06-07 WEZAG GmbH & Co. KG Crimpzangen-gesenk und crimpzange
DE102020121823A1 (de) 2020-08-20 2022-02-24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Zur Durchführung einer Vercrimpung ausgebildete Handzange sowie Handzange mit einem Zangenkopf
EP3984702B1 (de) 2020-10-19 2023-02-01 WEZAG GmbH & Co. KG Crimpzange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r gesenkhälfteneinheit
USD1000237S1 (en) * 2020-12-17 2023-10-03 Weidmue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Pliers
TWD214844S (zh) * 2020-12-21 2021-10-21 加捷實業有限公司 壓接手工具
TWD215831S (zh) * 2021-04-26 2021-12-01 加捷實業有限公司 壓接手工具
USD1018231S1 (en) * 2021-06-16 2024-03-19 Apex Brands, Inc. Locking pliers
DE102022107168A1 (de) 2021-12-17 2023-06-22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Presszange mit zwei Zangenbacken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8303A (en) * 1975-04-11 1978-03-14 Pressmaster A.B. Appliance for handling substantially cylindrical articles
US4604890A (en) * 1982-02-08 1986-08-12 Teledyne Penn-Union Compression tool
DE19509442A1 (de) * 1995-03-16 1996-09-19 Cartool Tech Entwicklungen Gmb Crimpzange
US6151950A (en) * 1998-04-24 2000-11-28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Hand pressing tool for crimping lead end sleeves
US6176116B1 (en) * 1995-03-02 2001-01-23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Crimping tool for crimping lead end sleeves and the like
EP1731267A2 (fr) * 2005-06-10 2006-12-13 M. Dubuis et Compagnie Jeu de deux matrices destinées à équiper une presse à réteindre et/ou à sertir
EP2027971A2 (de) * 2007-08-24 2009-02-25 REMS-WERK Christian Föll und Söhne GmbH Presszange zum radialen Verpressen von Rohren, Rohrstücken und dergleichen
CN102957078A (zh) * 2011-08-24 2013-03-06 韦扎格有限责任公司 压接钳
WO2014114609A1 (de) * 2013-01-28 2014-07-31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Crimpzange
CN105479357A (zh) * 2016-01-29 2016-04-13 济南无线电十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压接工具及使用方法
US20170170618A1 (en) * 2015-12-11 2017-06-15 Hanlong Industrial Co., Ltd. Crimping Clamp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09837A (en) * 1936-01-02 1938-03-01 Grace P Davis Method of joining power transmitting cables
US2411838A (en) * 1944-02-05 1946-11-26 Aircraft Marine Prod Inc Tool
US2744428A (en) * 1952-09-04 1956-05-08 Aircraft Marine Prod Inc Crimping tool with a plurality of movable dies operable singly or together
US2853908A (en) * 1956-06-27 1958-09-30 Thomas & Betts Corp Crimping tool
BE563464A (zh) 1956-12-28
US3314135A (en) * 1964-07-30 1967-04-18 Vaco Products Co Crimping tools and dies
US3557429A (en) * 1967-10-09 1971-01-26 Amp Inc Apparatus for crimping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s
US3771343A (en) * 1972-03-24 1973-11-13 Mc Donnell Douglas Corp Swaging tool
US4199972A (en) * 1976-01-08 1980-04-29 Pressmaster A.B. Gripping or pressing appliance
GB1581725A (en) * 1976-12-15 1980-12-17 Pressmaster Ab Appliances having cooperating working jaws
US4283933A (en) 1977-11-18 1981-08-18 Pressmaster A.B. Gripping or pressing tool
US4337635A (en) * 1980-07-03 1982-07-06 Teledyne Penn-Union Compression tool
DE4026332A1 (de) * 1990-08-21 1992-02-27 Wezag Gmbh Crimpzange zum verpressen von aderendhuelsen
US5117671A (en) * 1991-04-25 1992-06-0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pparatus for forming features on an elongated metal wire
DE4117305C2 (de) 1991-05-27 1994-07-21 Weidmueller Interface Zange zum Ergreifen und/oder Verpressen von Bearbeitungsgegenständen
DE19728685A1 (de) 1997-07-04 1999-01-07 Weidmueller Interface Zange
US6629443B2 (en) * 2002-01-16 2003-10-07 Yen Chao Chin Ergonomic crimping apparatus
DE10242345B3 (de) 2002-09-12 2004-02-26 Wezag Gmbh Werkzeugfabrik Zangenkopf zum Verpressen eines Werkstücks
US20040159194A1 (en) * 2003-02-19 2004-08-19 Cheng-Cheng Ting Joint of channel-lock pliers
US20110030447A1 (en) * 2009-08-06 2011-02-10 Thomas Emery Backenstoes Crimping tool with pivotable workpiece holder
US9142931B2 (en) * 2010-02-18 2015-09-2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rimp tool with cam actuated crimp jaw
US9543725B2 (en) * 2014-06-18 2017-01-10 Yu-Hsin Li Pliers for crimping electrical terminals
EP3179580A1 (en) * 2015-12-11 2017-06-14 Hanlong Industrial Co., Ltd. Crimping clamp
US10615558B2 (en) * 2016-01-13 2020-04-07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Llc Range taking die set
CN105563416A (zh) * 2016-02-22 2016-05-11 青岛森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杠杆式压力钳
TWM529974U (zh) * 2016-06-24 2016-10-01 Hanlong Ind Co Ltd 壓接鉗
SE541047C2 (en) 2017-07-11 2019-03-19 Pressmaster Ab Hand tool with self-resilient handle
JP2021171916A (ja) * 2020-04-28 2021-11-01 ウェザッグ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アンド コー.ケージー 圧着プライヤダイおよび圧着プライヤ
DE102020120825A1 (de) * 2020-08-06 2022-02-10 Gustav Klauke Gmbh Pressbacken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Presslings und Verfahren zum Verpressen mit Pressbacken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8303A (en) * 1975-04-11 1978-03-14 Pressmaster A.B. Appliance for handling substantially cylindrical articles
US4604890A (en) * 1982-02-08 1986-08-12 Teledyne Penn-Union Compression tool
US6176116B1 (en) * 1995-03-02 2001-01-23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Crimping tool for crimping lead end sleeves and the like
DE19509442A1 (de) * 1995-03-16 1996-09-19 Cartool Tech Entwicklungen Gmb Crimpzange
US6151950A (en) * 1998-04-24 2000-11-28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Hand pressing tool for crimping lead end sleeves
EP1731267A2 (fr) * 2005-06-10 2006-12-13 M. Dubuis et Compagnie Jeu de deux matrices destinées à équiper une presse à réteindre et/ou à sertir
EP2027971A2 (de) * 2007-08-24 2009-02-25 REMS-WERK Christian Föll und Söhne GmbH Presszange zum radialen Verpressen von Rohren, Rohrstücken und dergleichen
CN102957078A (zh) * 2011-08-24 2013-03-06 韦扎格有限责任公司 压接钳
WO2014114609A1 (de) * 2013-01-28 2014-07-31 Rennsteig Werkzeuge Gmbh Crimpzange
US20170170618A1 (en) * 2015-12-11 2017-06-15 Hanlong Industrial Co., Ltd. Crimping Clamp
CN105479357A (zh) * 2016-01-29 2016-04-13 济南无线电十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压接工具及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9561B (zh) 2022-10-14
KR20200088462A (ko) 2020-07-22
EP4311627A2 (de) 2024-01-31
AU2018374403A1 (en) 2020-05-07
TW201924868A (zh) 2019-07-01
RU2020121396A3 (zh) 2022-02-11
US11682875B2 (en) 2023-06-20
RU2020121396A (ru) 2022-01-04
TWI791682B (zh) 2023-02-11
US20210194198A1 (en) 2021-06-24
DE202018006658U1 (de) 2021-11-11
JP2021504902A (ja) 2021-02-15
AU2018374403B2 (en) 2022-10-27
CA3081655A1 (en) 2019-06-06
EP3718180A1 (de) 2020-10-07
MX2020005624A (es) 2020-08-20
JP7344205B2 (ja) 2023-09-13
WO2019105703A1 (de) 2019-06-06
DE102018101159A1 (de) 2019-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9561B (zh) 压接口和具有两个钳口的压线钳
CN111406349B (zh) 压力钳
US4353240A (en) Crimping tool
US7997116B2 (en) Link for crimping tool
CN112703088B (zh) 挤压工具
US20150349478A1 (en) Crimping tool and crimping die
US6151950A (en) Hand pressing tool for crimping lead end sleeves
US20070199364A1 (en) Crimping die and crimping tool
CA2042746C (en) Crimping tool having improved crimping dies
KR20230047437A (ko) 압박 턱부들 및 압박된 부품을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그리고 압박 턱부들로 압박하기 위한 방법
EP2511994A1 (en) Hand operated crimping tool
US9570869B2 (en) Wire-stripping and crimping pliers with forced lock
CN114378734A (zh) 压接钳、半模单元及其装配方法
RU2778558C2 (ru) Пресс-губки, а также пресс-клещи, имеющие две пресс-губки
RU2784461C2 (ru) Пресс-клещи
CN112775858A (zh) 具有成角度的压接开口的钳子
AU2021327144A1 (en) Hand pliers designed to carry out crimping, and hand pliers comprising a plier head
EP1320911B1 (en) Mechanical manual tooling for dismounting free air railway contact wire clamp connec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