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69491A - 一种烯烃气相聚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烯烃气相聚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69491A
CN111269491A CN202010213347.XA CN202010213347A CN111269491A CN 111269491 A CN111269491 A CN 111269491A CN 202010213347 A CN202010213347 A CN 202010213347A CN 111269491 A CN111269491 A CN 111269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or
olefin
gas
condensing medium
prop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133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69491B (zh
Inventor
蒋斌波
蒋超
阳永荣
王靖岱
黄正梁
孙婧元
杨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0102133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694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69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9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69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9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10/00Hom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10/04Monomers containing three or four carbon atoms
    • C08F110/06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1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pha-alkenes, e.g. EP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6Elastomeric ethene-propene or ethene-propene-diene copolymers, e.g. EPR and EPDM rub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气相聚合方法。在惰性冷凝介质的存在下,烯烃单体在聚合条件和在高活性反应底物的存在下聚合或共聚生产一种聚丙烯组合物。高活性反应底物为聚丙烯粒子,所述惰性冷凝介质可以调节气相反应器循环气流的露点,提高气相反应器中烯烃单体的共聚活性以及烯烃共聚物的分子量。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具有颗粒细粉含量减少,不易黏釜以及乙烯含量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烯烃气相聚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气相聚合方法,具体涉及在惰性冷凝介质的存在下,烯烃单体在聚合条件和在高活性反应底物的存在下聚合或共聚生产一种聚丙烯组合物。所述惰性冷凝介质可以调节气相反应器循环气流的露点,提高气相反应器中烯烃单体的共聚活性以及烯烃共聚物的分子量,并且解决了共聚聚丙烯易发粘的问题。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抗冲聚丙烯的聚合工艺中,典型的方法是分两个反应阶段串联生产。首先,在液态或气态丙烯中生产等规聚丙烯(iPP)颗粒。这些聚丙烯颗粒被转移到气相流化床反应器中,在等规聚丙烯基体内共聚产生弹性体相。等规聚丙烯可以在液态环管反应器内或者气相反应器中生产,但是乙烯丙烯气相共聚总是在气相反应器中进行,以避免无定形共聚物的溶解,因此不能使用淤浆法工艺生产。
现有技术生产高抗冲共聚聚丙烯时得到的聚合产物都易发粘,容易堵塞管线,并粘附在反应釜壁上,使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因此现有技术在生产共聚聚丙烯时,常加入阻粘剂---LPN(低纯氮气),用来阻止聚合物颗粒表面生成不希望有的发粘的共聚物,但加入大量LPN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LPN中的氧气与分子量调节剂氢气爆炸极限很宽,加上聚合物表面静电的作用,存在氢氧爆炸的潜在危险性,为了安全起见,致使装置在生产共聚物时不能加入氢气,限制了产品性能优化和不同级别产品的生产。
另外,乙烯丙烯气相共聚的活性经过前一工段生产等规聚丙烯后衰减的很快,现有技术主要是提高催化剂的共聚活性或者降低均聚聚丙烯生产的停留时间以实现较高的共聚活性,但是这样操作导致催化剂的生产能力降低。如本领域所共知,相同的聚丙烯均聚物基质,抗冲聚丙烯的共聚物分子量越大,抗冲聚丙烯的冲击强度就越高。因此为了保证抗冲聚丙烯有着更高的冲击强度,应设法使得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分子量更高。现有技术主要是选择合适的聚丙烯催化剂以匹配理想的共聚物分子量,对催化剂的特性选择要求较高。
气相共聚反应器由于乙烯、丙烯反应介质热容较小,反应器撤热能力有限。虽然乙烯丙烯共聚反应聚合热比乙烯聚合热低约33%,但是由于乙丙无定形的橡胶受热更易熔融,传热控制差会导致产品粘结在一起,严重时甚至造成黏釜和反应器停车。因此,气相共聚反应温度的良好控制以及传热能力的有效加强十分重要。美国专利US 4543399,US4588790公开的工艺将循环气体冷却到露点以下,实现流化床的带液操作,该工艺称为“冷凝模式聚烯烃工艺”,简称“冷凝模式”或“冷凝工艺”。由于液体物流气化可以吸收大量的热,提高了流化床反应的移热能力,进而提高了反应器的时空收率。
在冷凝模式操作中引用的最新技术使用氮气作为循环气流的非挥发性成分,同时允许存在少量的乙烷和甲烷增加循环气流的热容。惰性冷凝介质如异戊烷和正己烷通常作为中等挥发性组分,蒸发带走大部分聚合热并显著增加循环气流的热容。美国专利US4588790、US5436304、US5405922、US5352749公开了在一种具有流化床和流化介质的气相反应器中聚合α烯烃的方法,通过加入惰性冷凝液体增加反应器的撤热能力。WO2011147539公开了一种在流化床反应器中以包含惰性气体的气流以干燥模式或(超级)冷凝模式气相聚合一种或多种烯烃单体的方法,优选为乙烯的气相聚合方法。
这些方法的特征是,气相反应器中的循环气流包含含量可高达50%的惰性冷凝液体,通过增加循环气流的热容和冷凝液体的气化吸热带走大量的聚合热,借以提高反应器的时空收率。因此,在惰性冷凝介质的存在下,聚丙烯粒子内进行气相烯烃单体的共聚反应具有聚丙烯组合物细粉含量减少,共聚物分子量提高、不易黏釜、共聚活性显著提高以及乙烯含量高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技术手段和技术效果上均有显著的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烯烃气相聚合方法,在惰性冷凝介质的存在下,烯烃单体在聚合条件和在高活性反应底物的存在下聚合或共聚生产一种聚丙烯组合物。所述惰性冷凝介质可以调节气相反应器循环气流的露点,提高气相反应器中烯烃单体的共聚活性以及烯烃共聚物的分子量。该方法反应器聚合活性提高30~60%,适合生产高乙烯含量抗冲聚丙烯。聚合物细粉含量有效减少,不需要加入阻粘剂,装置能够稳定长周期运行。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气相反应器中的烯烃单体在聚合条件下和在高活性反应底物的存在下聚合或共聚,采用外部热交换器冷却循环气流。其中,循环气流至少包含惰性冷凝介质,用于调节循环气流的露点,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至少以下组成引入气相反应器:
·具有聚合活性的聚丙烯粒子成为高活性反应底物;
·至少一种分子量小于120g/mol的惰性冷凝介质,所述惰性冷凝介质是对烯烃单体、氢气和烯烃聚合催化剂具有反应惰性;
·一种或多种烯烃单体;
在所述惰性冷凝介质的存在下(惰性冷凝液体在进入热交换器前完全挥发),在高活性反应底物聚丙烯颗粒内聚合形成烯烃共聚物,得到聚丙烯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气相聚合方法,发现在气相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的惰性冷凝介质不会造成无定形的乙烯丙烯共聚物的溶解,反而会增加烯烃单体的共聚活性,并且无定形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更倾向在聚丙烯粒子内部生长而不会流出表面。从而避免了聚合过程中聚丙烯组合物粒子间发粘结块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惰性冷凝介质选自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环己烷、正己烷或正庚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烷烃。优选自异戊烷和正己烷。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高活性反应底物是具有催化活性的聚丙烯粒子,烯烃单体优选为乙烯和丙烯,在聚丙烯粒子内形成乙烯丙烯共聚物。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聚丙烯粒子来源于气相反应器上一工段,主要生产均聚聚丙烯或者丙烯与α烯烃共聚物,进入气相反应器后具有聚合活性。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气相反应器为立式搅拌反应器,气相反应器内一次性加入适量的正己烷作为惰性冷凝介质,然后快速提高至反应温度后,在聚丙烯颗粒作为种子床的条件下,加入乙烯丙烯混合气进行共聚反应。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惰性冷凝介质调节反应器内循环气流的露点,监测气相反应器出口循环气流的温度变化,适量增减惰性冷凝介质的加入量。如出口循环气流的温度高于自身露点以上某一阈值,则通过控制系统增加惰性冷凝介质的加入量,反之,出口循环气流的温度低于某一阈值,则通过控制系统减少惰性冷凝介质的加入量。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聚丙烯组合物是聚丙烯粒子内生长乙烯丙烯共聚物,得到的聚丙烯组合物颗粒细粉含量减少,同样的气相单体组成下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分子量提高,适用于生产高橡胶含量不易黏釜的抗冲聚丙烯。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惰性冷凝介质以液体形式进入气相搅拌床反应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聚合条件下循环气流的露点以下反应,没有发现橡胶溶解粘附釜内壁的现象。因此,本发明建议工业上在露点下2~10℃范围内进行气相共聚反应同样是可行的。
所述气相共聚反应器选自气相流化床、立式或卧式气相搅拌床,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反应器形式为立式气相搅拌床。
所述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选自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无机铬催化剂和有机铬催化剂。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催化剂为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气相共聚反应器中加入适量惰性冷凝介质后,反应气体混合物温度接近(略高于)露点条件下,共聚活性提高了39.34%。在温度控制更加精准的情况下,还能显著提高共聚反应活性,解决了乙烯丙烯气相共聚活性衰减很快,共聚停留时间长的问题。此外,惰性冷凝介质的加入改善了反应器的撤热能力,因此还有利于增加反应器的时空收率。
与现有高抗冲聚丙烯生产工艺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无需加入阻粘剂-LPN,仅通过在气相反应器中加入惰性冷凝介质就可以使发粘共聚物优先生长在聚丙烯粒子内部而聚合物表面不发粘。本发明在不调控气相反应前一工段高活性反应底物的活性基础上,仅通过在气相反应器中加入惰性冷凝介质就可以使得丙烯乙烯共聚活性有了明显提高。本发明不需要更换催化剂而仅通过在气相反应器中加入惰性冷凝介质就可以使得共聚物的分子量有显著的提高。
现有技术中并未涉及惰性冷凝介质的存在下,在聚丙烯颗粒中进行共聚反应,改变了活性位点处共聚单体组成和浓度,提高气相反应器中烯烃单体的共聚活性以及烯烃共聚物的分子量,并且解决了共聚聚丙烯易发粘的问题。
除此之外,本发明的方法传热效率高,实现精确调控气相共聚温度。本发明可以减少聚合物细粉含量以及显著提高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分子量。本发明还改善了橡胶在聚丙烯粒子中的分散,适用于生产高橡胶含量不易黏釜的抗冲聚丙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生产一种烯烃气相聚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气相共聚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的变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在未加入惰性冷凝介质和加入惰性冷凝介质后的活性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所述实施例和附图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示例性的描述,而并不能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所有包含在本发明的发明宗旨范围内的合理的变换和组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在气相共聚反应器中加入冷凝介质生产抗冲聚丙烯的简化流程图,包括:
催化剂、助催化剂和外给电子体混合的溶剂(如正庚烷)管路1;
助催化剂(如三甲基铝TEA)管路2;
提高聚丙烯等规度的外给电子体(如D-donor)管路3;
主催化剂(如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管路4;
用于作为丙烯聚合反应原料的丙烯气体管路5;
用于作为调节丙烯均聚物及共聚物分子量的分子量调节气(如氢气)管路6;
丙烯预聚合过程的反应器7;
丙烯淤浆均聚过程的反应器8;
真空脱除聚丙烯颗粒中溶剂的闪蒸罐9;
乙烯丙烯气相共聚反应的反应器10;
通入一定组成的乙烯丙烯混合气体管路11;
冷却循环气流的热交换器12;
气相反应器出口处循环气流管路13;
补充的惰性冷凝介质(如正己烷)管道14;
气相反应器入口处循环气流管道15;
用于采出抗冲聚丙烯产品的管路16;
将催化剂管路4、外给电子体管路3和助催化剂管路2预先混合,溶剂(例如正庚烷)管路1将预混合好的催化剂带入丙烯预聚合反应器7。
反应器7内经丙烯气体管路5、氢气管路6通入丙烯和氢气,反应温度为10~30℃,反应压力为1~2bar。
预聚合1~30分钟后,将反应器7内浆料泵入丙烯均聚反应器8。反应器8内经丙烯气体管路5、氢气管路6通入丙烯和氢气,反应温度为70~75℃,反应压力为4~8bar。
均聚15~60分钟后,将反应器8内浆料泵入闪蒸罐9。闪蒸罐9溶剂(例如正庚烷)脱除后得到高活性反应底物,将高活性反应底物输送进入气相共聚反应器10。
反应器10内经乙烯丙烯混合气体管路11、氢气管路6通入乙烯丙烯混合气或氢气,另外通过惰性冷凝介质(例如正己烷)管路14加入冷凝剂,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压力为3~6bar。通过气相反应器出口处循环气流13进入冷却循环气流的热交换器12进行换热后,与补充随产品损失的惰性冷凝介质(对于工业上连续反应需要补加损失的惰性冷凝介质,间歇反应无需补加)管道14从气相反应器入口处循环气流管道15进入气相反应器10。共聚反应10~60分钟,经采出抗冲聚丙烯产品的管路16得到抗冲聚丙烯产品,经脱挥或造粒后进入料仓。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气相共聚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的变化示意图,提供了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温度控制范围比较。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气相共聚反应器中未加入惰性冷凝介质如正己烷的活性随时间(2~9min)的变化,加入12毫升惰性冷凝介质如正己烷后活性随时间(12~21min)的变化。9~13min是抽出气相反应器中的丙烯乙烯气体,冲入氮气后加入12毫升惰性冷凝介质的操作时间。惰性冷凝介质加入后反应活性至少提高了39.34%
实施例1:(8mL正己烷)
在图1所示的一种烯烃气相聚合方法生产高抗冲聚丙烯,在初始温度为30℃,预聚合搅拌釜式反应器7维持真空的条件下,对体积为1.1L的搅拌釜式反应器7中进行催化剂加料操作。催化剂为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每次取用量为42~46mg,同时通过催化剂管路4,通过外给电子体管路3加入相应的外给电子体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donor)0.10~0.13ml,以及通过助催化剂管路2加入助催化剂三乙基铝(TEA)0.60~0.75ml。使用溶剂正庚烷管路1加入150~250ml正庚烷,将催化剂通过催化剂管路4加入搅拌釜式反应器7中。
打开搅拌,维持转速500rpm。保证釜内液体充分湍动,通过氢气管路6加入定量的氢气,通过丙烯管路5加入丙烯单体,维持体系压力为1bar。预聚阶段停留时间维持15min,观察釜内有少量聚合物颗粒产生。将预聚合产物转移至均聚反应器8,反应器8温度维持在68~75℃,通过丙烯管路5通入丙烯单体保持体系压力维持在6bar,温度控制在70℃。均聚结束后,反应器8内聚丙烯基质转移至闪蒸罐9,闪蒸罐9溶剂正庚烷脱除后进入气相共聚反应器10。反应器10内经乙烯丙烯混合气体管路11通入乙烯丙烯摩尔比1:1的混合气,另外通过惰性冷凝介质正己烷管路14加入8mL正己烷冷凝剂,反应温度为75~80℃,反应压力为5bar。共聚反应15分钟,经采出抗冲聚丙烯产品的管路16得到抗冲聚丙烯产品。
实施例2:(12mL正己烷)
在图1所示的一种烯烃气相聚合方法生产高抗冲聚丙烯,在初始温度为30℃,预聚合搅拌釜式反应器7维持真空的条件下,对体积为1.1L的搅拌釜式反应器7中进行催化剂加料操作。催化剂为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每次取用量为42~46mg,同时通过催化剂管路4,通过外给电子体管路3加入相应的外给电子体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donor)0.10~0.13ml,以及通过助催化剂管路2加入助催化剂三乙基铝(TEA)0.60~0.75ml。使用溶剂正庚烷管路1加入150~250ml正庚烷,将催化剂通过催化剂管路4加入搅拌釜式反应器7中。
打开搅拌,维持转速500rpm。保证釜内液体充分湍动,通过氢气管路6加入定量的氢气,通过丙烯管路5加入丙烯单体,维持体系压力为1bar。预聚阶段停留时间维持15min,观察釜内有少量聚合物颗粒产生。将预聚合产物转移至均聚反应器8,反应器8温度维持在68~75℃,通过丙烯管路5通入丙烯单体保持体系压力维持在6bar,温度控制在70℃。均聚结束后,反应器8内聚丙烯基质转移至闪蒸罐9,闪蒸罐9溶剂正庚烷脱除后进入气相共聚反应器10。反应器10内经乙烯丙烯混合气体管路11通入乙烯丙烯摩尔比1:1的混合气,另外通过惰性冷凝介质正己烷管路14加入12mL正己烷冷凝剂,反应温度为72.4-77.2℃,反应压力为5bar。共聚反应15分钟,经采出抗冲聚丙烯产品的管路16得到抗冲聚丙烯产品。
实施例3:(16mL正己烷)
在图1所示的一种烯烃气相聚合方法生产高抗冲聚丙烯,在初始温度为30℃,预聚合搅拌釜式反应器7维持真空的条件下,对体积为1.1L的搅拌釜式反应器7中进行催化剂加料操作。催化剂为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每次取用量为42~46mg,同时通过催化剂管路4,通过外给电子体管路3加入相应的外给电子体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donor)0.10~0.13ml,以及通过助催化剂管路2加入助催化剂三乙基铝(TEA)0.60~0.75ml。使用溶剂正庚烷管路1加入150~250ml正庚烷,将催化剂通过催化剂管路4加入搅拌釜式反应器7中。
打开搅拌,维持转速500rpm。保证釜内液体充分湍动,通过氢气管路6加入定量的氢气,通过丙烯管路5加入丙烯单体,维持体系压力为1bar。预聚阶段停留时间维持15min,观察釜内有少量聚合物颗粒产生。将预聚合产物转移至均聚反应器8,反应器8温度维持在68~75℃,通过丙烯管路5通入丙烯单体保持体系压力维持在6bar,温度控制在70℃。均聚结束后,反应器8内聚丙烯基质转移至闪蒸罐9,闪蒸罐9溶剂正庚烷脱除后进入气相共聚反应器10。反应器10内经乙烯丙烯混合气体管路11通入乙烯丙烯摩尔比1:1的混合气,另外通过惰性冷凝介质正己烷管路14加入16mL正己烷冷凝剂,反应温度为72.5~74℃,反应压力为5bar。共聚反应15分钟,经采出抗冲聚丙烯产品的管路16得到抗冲聚丙烯产品。
对比例1:(0mL正己烷)
在图1所示的一种烯烃气相聚合方法生产高抗冲聚丙烯,在初始温度为30℃,预聚合搅拌釜式反应器7维持真空的条件下,对体积为1.1L的搅拌釜式反应器7中进行催化剂加料操作。催化剂为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每次取用量为42~46mg,同时通过催化剂管路4,通过外给电子体管路3加入相应的外给电子体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donor)0.10~0.13ml,以及通过助催化剂管路2加入助催化剂三乙基铝(TEA)0.60~0.75ml。使用溶剂正庚烷管路1加入150~250ml正庚烷,将催化剂通过催化剂管路4加入搅拌釜式反应器7中。
打开搅拌,维持转速500rpm。保证釜内液体充分湍动,通过氢气管路6加入定量的氢气,通过丙烯管路5加入丙烯单体,维持体系压力为1bar。预聚阶段停留时间维持15min,观察釜内有少量聚合物颗粒产生。将预聚合产物转移至均聚反应器8,反应器8温度维持在68~75℃,通过丙烯管路5通入丙烯单体保持体系压力维持在6bar,温度控制在70℃。均聚结束后,反应器8内聚丙烯基质转移至闪蒸罐9,闪蒸罐9溶剂正庚烷脱除后进入气相共聚反应器10。反应器10内经乙烯丙烯混合气体管路11通入乙烯丙烯摩尔比1:1的混合气,反应温度为72.5~84.7℃,反应压力为5bar。共聚反应15分钟,经采出抗冲聚丙烯产品的管路16得到抗冲聚丙烯产品。
对比例2~7
所述步骤于对比例1相同,区别在于反应器10内经乙烯丙烯混合气体管路11通入乙烯丙烯摩尔比不同,乙烯丙烯摩尔比分别为1.5、2、2.5、3、4、5。
将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得的高抗冲共聚聚丙烯进行乙烯含量、橡胶含量及分子量等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2423562100000091
将对比例1~7制得的高抗冲共聚聚丙烯进行乙烯含量、橡胶含量及分子量等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Figure BDA0002423562100000092
Figure BDA0002423562100000101
从表1的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在气相反应器中加入惰性冷凝介质的烯烃聚合方法制得的聚丙烯组合物的共聚温度控制(相同的撤热条件)明显优于对比例,温度波动的区间随着惰性冷凝介质加入量增加而减小,具体可见说明书附图2;橡胶含量也有较大幅度上升,相同气相组成和反应时间下,橡胶含量增加约两倍;细粉含量有效减少。
此外,实施例1~3和对比例1的气相共聚的丙烯/乙烯摩尔比P/E都为1,实施例中加入惰性冷凝介质后,共聚组成的乙烯含量明显减少,说明惰性冷凝介质改变了高活性反应底物活性位点处局部的烯烃单体浓度和组成。与对比例2~7比较可知,实施例1的橡胶乙烯含量为65.22%,对比例2的橡胶乙烯含量为67.51%,相当于高活性反应底物活性位点处局部的丙烯/乙烯摩尔比P/E组成从1改变为1.5,但实施例1的重均分子量为408692,对比例2的重均分子量为302323,表明相同乙烯含量下,实施例1的橡胶分子量增加约35.2%;实施例2的橡胶乙烯含量为45.06%,对比例4的橡胶乙烯含量为44.08%,相当于高活性反应底物活性位点处局部的丙烯/乙烯摩尔比P/E组成从1改变为2.5,但实施例2的重均分子量为366684,对比例4的重均分子量为165520,表明相同乙烯含量下,实施例2的橡胶分子量增加约121.5%;而工业上橡胶的分子量越大,抗冲聚丙烯的冲击性能就越好。因此,本申请不需要更换催化剂而仅通过在气相反应器中加入惰性冷凝介质就可以使得橡胶的分子量有显著的提高。因此,本发明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由附图3可知,加入惰性冷凝介质后丙烯和乙烯的共聚活性会显著提高,这对增加气相反应器的时空收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解决了工业上丙烯乙烯气相反应共聚活性不足,共聚的橡胶含量不满足要求的难题。本发明在不调控气相反应前一工段高活性反应底物的活性基础上,仅通过在气相反应器中加入惰性冷凝介质就可以使得丙烯乙烯共聚活性有了明显提高,因此,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以上虽然已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这些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来确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主旨的范围内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而这些变更后的实施方式显然也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烯烃气相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气相反应器中的烯烃单体在高活性反应底物的存在下聚合或共聚,采用外部热交换器冷却反应器出口的循环气流;其中,循环气流至少包含惰性冷凝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至少以下组成引入气相反应器:
a)具有聚合活性的聚丙烯粒子作为高活性反应底物;
b)至少一种分子量小于120g/mol的惰性冷凝介质,所述惰性冷凝介质对烯烃单体、氢气和烯烃聚合催化剂具有反应惰性;
c)一种或多种烯烃单体;
在所述惰性冷凝介质的存在下,烯烃单体在高活性反应底物聚丙烯粒子内聚合形成烯烃共聚物,得到聚丙烯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冷凝介质的分子量为30g/mol~114g/mo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冷凝介质选自C2~C8中至少一种烷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冷凝介质选自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环己烷、正己烷或正庚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烷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活性反应底物是具有催化活性的聚丙烯粒子,烯烃单体在聚丙烯粒子内聚合形成烯烃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粒子选自丙烯均聚物或丙烯与α烯烃共聚物,并且进入气相反应器后依旧具有烯烃聚合的活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反应器选自流化床反应器、立式搅拌床反应器和卧式搅拌床反应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冷凝介质调节循环气流的露点,保证在聚合条件下气相反应器出口循环气流的温度高于自身露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烯烃单体选自乙烯、丙烯、丁烯、己烯和辛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烯烃单体优选自乙烯和丙烯。
CN202010213347.XA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烯烃气相聚合方法 Active CN1112694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3347.XA CN111269491B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烯烃气相聚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3347.XA CN111269491B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烯烃气相聚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69491A true CN111269491A (zh) 2020-06-12
CN111269491B CN111269491B (zh) 2021-06-22

Family

ID=70996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13347.XA Active CN111269491B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烯烃气相聚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6949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6616A (zh) * 2020-09-30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聚烯烃的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8790A (en) * 1982-03-24 1986-05-13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luidized bed polymerization
US20080045676A1 (en) * 2004-05-20 2008-02-21 Univation Technologies, Llc Polymerization process
JP2011099043A (ja) * 2009-11-06 2011-05-19 Japan Polypropylene Corp ポリプロピレン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2947351A (zh) * 2010-05-27 2013-02-27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烯烃气相聚合
CN104558349A (zh) * 2013-10-15 2015-04-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流化床装置进行烯烃聚合的方法、由此得到的烯烃聚合物及其应用
CN105330955A (zh) * 2014-06-30 2016-02-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冲聚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9627570A (zh) * 2017-10-09 2019-04-16 高煦 丙烯多段聚合方法
CN109776703A (zh) * 2017-11-10 2019-05-21 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 抗冲聚丙烯的聚合方法
CN109929185A (zh) * 2019-03-13 2019-06-25 浙江大学 一种生产聚丙烯组合物的方法
US10570219B2 (en) * 2015-06-05 2020-02-25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Production of heterophasic polymers in gas or slurry phas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8790A (en) * 1982-03-24 1986-05-13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luidized bed polymerization
US20080045676A1 (en) * 2004-05-20 2008-02-21 Univation Technologies, Llc Polymerization process
JP2011099043A (ja) * 2009-11-06 2011-05-19 Japan Polypropylene Corp ポリプロピレン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2947351A (zh) * 2010-05-27 2013-02-27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烯烃气相聚合
CN104558349A (zh) * 2013-10-15 2015-04-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流化床装置进行烯烃聚合的方法、由此得到的烯烃聚合物及其应用
CN105330955A (zh) * 2014-06-30 2016-02-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冲聚丙烯的制备方法
US10570219B2 (en) * 2015-06-05 2020-02-25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Production of heterophasic polymers in gas or slurry phase
CN109627570A (zh) * 2017-10-09 2019-04-16 高煦 丙烯多段聚合方法
CN109776703A (zh) * 2017-11-10 2019-05-21 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 抗冲聚丙烯的聚合方法
CN109929185A (zh) * 2019-03-13 2019-06-25 浙江大学 一种生产聚丙烯组合物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UO, LEI: "《Dynamics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gas-phase bulk polymerization of propylene》",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
王兴仁等: "《纳米材料对乙丙多相共聚的影响》",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6616A (zh) * 2020-09-30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聚烯烃的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69491B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73963B1 (en) Gas phas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EP0541760B1 (en) Process for the gas-phase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JP5787379B2 (ja) オレフィン気相重合
EP0820474B1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fouling and sheeting in gas phase reactors
CN101627058B (zh) 利用烷基铝的分阶段加入的气相丙烯聚合法
EP1246853B1 (en) Process for the gas phase polymerization and copolymerization of olefin monomers
US7323525B2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ropylene copolymers
CN111269491B (zh) 一种烯烃气相聚合方法
CN113999334B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073634B (zh) 聚1-丁烯的制备方法以及聚1-丁烯
CN114591455B (zh) 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烯烃聚合催化剂体系
CN108699168B (zh) 用于不相容催化剂之间转换的方法
WO2008145271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lpha-olefin polymer resin
CN114437259B (zh) 一种烯烃聚合物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和烯烃聚合方法
CN106589197A (zh) 一种丙烯聚合方法及其制得的产物
CN116769084A (zh) 一种聚丁烯-1的制备工艺
JP3295640B2 (ja) 改良された気体流動層重合方法
EP0493637A1 (en) Process for (co-)polymerizing ethylene
CN116410384A (zh) Hdpe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589198A (zh) 一种丙烯聚合方法及其制得的产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ang Binbo

Inventor after: Jiang Chao

Inventor after: Ren Congjing

Inventor after: Yang Yongrong

Inventor after: Wang Jingdai

Inventor after: Huang Zhengliang

Inventor after: Sun Jingyuan

Inventor after: Yang Yao

Inventor before: Jiang Binbo

Inventor before: Jiang Chao

Inventor before: Yang Yongr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Jingdai

Inventor before: Huang Zhengliang

Inventor before: Sun Jingyuan

Inventor before: Yang 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