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35719A - 一种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35719A
CN111235719A CN202010124758.1A CN202010124758A CN111235719A CN 111235719 A CN111235719 A CN 111235719A CN 202010124758 A CN202010124758 A CN 202010124758A CN 111235719 A CN111235719 A CN 111235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p
pile warp
layer
pile
we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47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35719B (zh
Inventor
朱惠贤
孟彪
柏荣良
张国华
庄一美
汪的优
孙韶飞
许国栋
潘新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Innovation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nnovatio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nnovation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nnovatio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47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357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35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5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35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5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1/00Double or multi-ply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1/00Lappet- or swivel-woven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7/00Woven pile fabrics
    • D03D27/02Woven pile fabrics wherein the pile is formed by warp or weft
    • D03D27/06Warp pile fabr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丝绒由经纱、纬纱和绒经纱经织造割绒后整理形成,在丝绒基布表面具有后倾短毛区域、后倾长毛区域、前倾短毛区域和前倾长毛区域;在织造时包括后倾短毛区域的织造、后倾长毛区域的织造、前倾短毛区域的织造和前倾长毛区域的织造。本发明所涉及的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生产工艺,包括后倾短毛区域、后倾长毛区域、前倾短毛区域和前倾长毛区域的织造工艺,通过这四个区域的织造,可使得经割绒后的丝绒面料具有短绒毛、长绒毛,并且前倾倒伏和后倾倒伏,使得丝绒面料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形成一种新的丝绒面料。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丝绒面料的生产工艺,尤其是一种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丝绒华贵高雅,雍荣,近几十年来新品不断涌现,目不暇接,再加上织造设备,后整理设备的不断改造,制作工艺持续更新,丝绒的花样可以说是到了一个百花争艳的鼎盛时代。但毕竟丝绒还是一经一纬立体交叉织造而成,织疵还是偶然存在,例如在平整的绒毛上,偶见倒伏,偶见层叠,这对于价格昂贵、雍荣华丽的丝绒,是容不得这半点瑕疵的。对于工厂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但这种瑕疵,逆向思维,让他化作一幅阴影提花图案的丝绒。有种平静的湖水中出现涟漪的感觉,特有风格,也可以化腐朽为金帛,让她美不胜收,人们拭目期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提花丝绒的生产工艺,是在工厂克服织疵的情况下,逆向思维,干脆让织疵化作图案,让平整似湖面的绒面上产生涟漪的感觉,也是迎合市场一些客户猎奇的需要情况下产生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提花丝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丝绒由经纱、纬纱和绒经纱经织造割绒后整理而成,在丝绒基布表面具有后倾短毛区域、后倾长毛区域、前倾短毛区域和前倾长毛区域;
所述经纱包括上层经纱和下层经纱,所述上层经纱包括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所述下层经纱包括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
所述纬纱包括上层纬纱和下层纬纱;所述上层纬纱包括上层第一纬纱、上层第二纬纱、上层第三纬纱、上层第四纬纱、上层第五纬纱、上层第六纬纱、上层第七纬纱、上层第八纬纱、上层第九纬纱、上层第十纬纱、上层第十一纬纱、上层第十二纬纱、上层第十三纬纱、上层第十四纬纱、上层第十五纬纱、上层第十六纬纱、上层第十七纬纱、上层第十八纬纱,所述下层纬纱包括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三纬纱、下层第四纬纱、下层第五纬纱、下层第六纬纱、下层第七纬纱、下层第八纬纱、下层第九纬纱、下层第十纬纱、下层第十一纬纱、下层第十二纬纱、下层第十三纬纱、下层第十四纬纱、下层第十五纬纱、下层第十六纬纱、下层第十七纬纱、下层第十八纬纱;
所述绒经纱包括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和第六绒经纱;
所述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交织成上层基布,所述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交织形成下层基布;所述绒经纱与上层基布W固结织造之后,再与下层基布W固结织造,再返回至上层基布又返回至下层基布W固结连结织造。
所述的割绒后整理,是用割绒刀在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中间把连结上层基布下层基布的绒经纱割断剖开形成上层丝绒坯布和下层丝绒坯布,然后经染色梳毛刷毛等后整理。
生产工艺的具体工艺如下:
第一步、整经:
将上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下层第三经纱按此顺序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并作为紧经纱织轴;
将上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上层第四经纱、下层第四经纱按此顺序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并作为松经纱织轴;
紧经纱与松经纱的紧松比例在1:0.85-0.90之间;
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纱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按顺序排列放置在筒子架上;
第二步、穿综插筘:
将上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二经纱、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按照顺序穿综并插入第一筘齿内;
将上层第三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下层第四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和第六绒经纱,按照顺序穿综并插入第二筘齿内;
第三步、提综打纬织造:包括后倾短毛区域的织造、后倾长毛区域的织造、前倾短毛区域的织造和前倾长毛区域的织造;
第四步,割绒后整理,用割绒刀在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中间把连结上层基布下层基布的绒经纱割断剖开形成上层丝绒坯布和下层丝绒坯布,然后经染色梳毛刷毛等后整理,形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响图案的提花丝绒。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第三步中,后倾短毛区域的织造的具体引纬打纬顺序如下:
第一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六绒经纱往下沉;投入上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一纬纱,打纬;
第二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第五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第六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四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二纬纱,打纬;
第三梭:将上层第二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三纬纱、下层第三纬纱,打纬;
第四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五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六绒经纱往下沉,投入上层第四纬纱、下层第四纬纱,打纬;
第五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第五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第六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四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五纬纱,下层第五纬纱,打纬;
第六梭:将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六纬纱、下层第六纬纱,打纬;
至此,六梭一单元重复三次的十八梭一循环织造结束,进入下一循环织造。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第三步中,后倾长毛区域的织造的具体引纬打纬顺序如下:
第一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二纬纱,打纬;
第二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二纬纱,打纬;
第三梭:将上层第二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三纬纱、下层第三纬纱,打纬;
第四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打纬;
第五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五纬纱、下层第五纬纱,打纬;
第六梭:将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五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六纬纱、下层第六纬纱,打纬;
第七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七纬纱、下层第七纬纱,打纬;
第八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八纬纱、下层第八纬纱,打纬;
第九梭:将上层第二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九纬纱、下层第九纬纱,打纬;
第十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纬纱、下层第十纬纱,打纬;
第十一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结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一纬纱、下层第十一纬纱,打纬;
第十二梭:将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二纬纱、下层第十二纬纱,打纬;
第十三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五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三纬纱、下层第十三纬纱,打纬;
第十四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四纬纱、下导第十四纬纱,打纬;
第十五梭:将上层第二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五纬纱、下层第十五纬纱,打纬;
第十六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六纬纱、下层第十六纬纱,打纬;
第十七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纬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纬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七纬纱、下层第十七纬纱,打纬;
第十八梭:将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八纬纱、下层第十八纬纱,打纬;
至些十八梭一循环织造结束,进入下一循环织造。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第三步中,前倾短毛区域的织造的具体引纬打纬顺序如下:
第一梭:将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一纬纱,打纬;
第二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第五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第六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四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二纬纱,打纬;
第三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五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六绒经纱往下沉,投入上层第三纬纱、下层第三纬纱,打纬;
第四梭:将上层第二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四纬纱、下层第四纬纱,打纬;
第五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第五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第六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四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五纬纱、下层第五纬纱,打纬;
第六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六绒经纱往下沉,投入上层第六纬纱、下层第六纬纱,打纬;
至此,六梭一单元重复三次的十八梭一循环织结束,进入下一循环织造。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第三步中,前倾长毛区域的织造的具体引纬打纬顺序如下:
第一梭:将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主中间,投入上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一纬纱,打纬;
第二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二纬纱,打纬;
第三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三纬纱、下层第三纬纱,打纬;
第四梭:将上层第二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四纬纱、下层第四纬纱,打纬;
第五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五纬纱、下层第五纬纱,打纬;
第六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入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往上沉,将第一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六纬纱、下层第六纬纱,打纬;
第七梭:将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七纬纱、下层第七纬纱,打纬;
第八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八纬纱、下层第八纬纱,打纬;
第九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九纬纱、下层第九纬纱,打纬;
第十梭:将上层第二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往上提,第三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纬纱、下层第十纬纱,打纬;
第十一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一纬纱、下层第十一纬纱,打纬;
第十二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往上沉,将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二纬纱、下层第十二纬纱,打纬;
第十三梭:将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三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三纬纱、下层第十三纬纱,打纬;
第十四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四纬纱、下层第十四纬纱,打纬;
第十五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往上沉,将第一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五纬纱、下层第十五纬纱,打纬;
第十六梭:将上层第二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向上提,将第三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六纬纱、下层第十六纬纱,打纬;
第十七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第六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六纬纱、下层第十六纬纱,打纬;
第十八梭:将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三经纱、上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第二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八纬纱、下层第十八纬纱,打纬;
至此,十八梭一循环织造结束,进入下一循环织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生产工艺,包括后倾短毛区域、后倾长毛区域、前倾短毛区域和前倾长毛区域的织造工艺,通过这四个区域的织造,可使得经割绒后的丝绒面料具有短绒毛、长绒毛,并且前倾倒伏和后倾倒伏,使得丝绒面料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形成一种新的丝绒面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提花丝绒的绒面效果图;
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提花丝绒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提花丝绒绒面后倾短毛织造时组织结构图;
图3-a是后倾短毛织造时第一筘齿内纱线交织示意图;
图3-b是后倾短毛织造时第二筘齿内纱线交织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提花丝绒绒面后倾长毛织造时组织结构图;
图4-a是后倾长毛织造时第一筘齿内纱线交织示意图;
图4-b是后倾长毛织造时第二筘齿内纱线交织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提花丝绒绒面前倾短毛织造时组织结构图;
图5-a是前倾短毛织造时第一筘齿内纱线交织示意图;
图5-b是前倾短毛织造时第二筘齿内纱线交织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提花丝绒绒面前倾长毛织造时组织结构图;
图6-a是前倾长毛织造时第一筘齿内纱线交织示意图;
图6-b是前倾长毛织造时第二筘齿内纱线交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生产工艺中,所涉及的提花丝绒由经纱、纬纱和绒经纱织造割绒形成,在丝绒基布J表面具有后倾短毛区域A、后倾长毛区域B、前倾短毛区域C和前倾长毛区域D。
经纱包括上层经纱和下层经纱,上层经纱包括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下层经纱包括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
纬纱包括上层纬纱和下层纬纱;上层纬纱包括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上层第二纬纱W上2、上层第三纬纱W上3、上层第四纬纱W上4、上层第五纬纱W上5、上层第六纬纱W上6、上层第七纬纱W上7、上层第八纬纱W上8、上层第九纬纱W上9、上层第十纬纱W上10、上层第十一纬纱W上11、上层第十二纬纱W上12、上层第十三纬纱W上13、上层第十四纬纱W上14、上层第十五纬纱W上15、上层第十六纬纱W上16、上层第十七纬纱W上17、上层第十八纬纱W上18,下层纬纱包括下层第一纬纱W下1、下层第二纬纱W下2、下层第三纬纱W下3、下层第四纬纱W下4、下层第五纬纱W下5、下层第六纬纱W下6、下层第七纬纱W下7、下层第八纬纱W下8、下层第九纬纱W下9、下层第十纬纱W下10、下层第十一纬纱W下11、下层第十二纬纱W下12、下层第十三纬纱W下13、下层第十四纬纱W下14、下层第十五纬纱W下15、下层第十六纬纱W下16、下层第十七纬纱W下17、下层第十八纬纱W下18
绒经纱包括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和第六绒经纱R6
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交织成上层基布,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交织形成下层基布。绒经纱与上层基布呈W固结之后,再与下层基布W固结,再返回至上层基布返回至上层基布,循环固结织造。最后在上层基布与下层基布中间采用割绒刀将连结上层基布下层基布的绒经割断,形在上层丝绒坯布和下层丝绒坯布,最后经染色梳毛刷毛等后整理,形成一种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
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响图案的提花丝绒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整经:
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下层第三经纱T下3按此顺序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并作为紧经纱织轴。
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上层第四经纱T上4、下层第四经纱T下4按此顺序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并作为松经纱织轴。
紧经纱与松经纱的紧松比例在1:0.85-0.9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具体选择为1:0.90,即紧经纱的经纱张力与松经纱的张力比值为1:0.90。
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和第六绒经纱R6,按顺序排列放置在筒子架上。
第二步、穿综插筘:
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下层第二经纱T下2、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按照顺序穿综并插入第一筘齿内。
将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上层第四经纱T上4、下层第四经纱T下4、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和第六绒经纱R6,按照顺序穿综并插入第二筘齿内。
第三步、提综打纬织造:包括后倾短毛区域A的织造、后倾长毛区域B的织造、前倾短毛区域C的织造和前倾长毛区域D的织造;
第四步、割绒后整理:将上一步骤制备的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从中间使用割绒刀进行割绒,并进行后整理。对于割绒后的上层丝绒布和下层丝绒布,进行常规的后整理,不会破坏由于后倾短毛区域A、后倾长毛区域B、前倾短毛区域C和前倾长毛区域D所形成的图案。
结合图3-a、图3-b,第三步中后倾短毛区域A的织造的具体引纬顺序如下:
第一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投入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下层第一纬纱W下1,打纬。
第二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四绒经纱R4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二纬纱W上2、下层第二纬纱W下2,打纬。
第三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三纬纱W上3、下层第三纬纱W下3,打纬。
第四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投入上层第四纬纱W上4、下层第四纬纱W下4,打纬。
第五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四绒经纱R4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五纬纱W上5、下层第五纬纱W下5,打纬。
第六梭:将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六纬纱W上6、下层第六纬纱W下6,打纬。
至此,六梭一单元重复三次的十八梭一循环织结束,进入下一循环织造。在后倾短毛区域A的织造六梭为一循环,在图3-a、3-b中含有18根纬纱,为三个循环。在后倾短毛区域A的织造时,第一筘齿内的纱线的运动规律见下表:
Figure BDA0002394071470000081
后倾短毛区域A的织造时,第二筘齿纱线的运动规律为见下表:
Figure BDA0002394071470000091
结合图4-a、4-b,在第三步中,后倾长毛区域的织造的具体引纬顺序如下:
第一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下层第二纬纱W下1,打纬。
第二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二纬纱W上2、下层第二纬纱W下2,打纬。
第三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三纬纱W上3、下层第三纬纱W下3,打纬。
第四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R5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打纬。
第五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3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五纬纱W上5、下层第五纬纱W下5,打纬。
第六梭:将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往上提,将第五经纱R5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六纬纱W上6、下层第六纬纱W下6,打纬。
第七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R6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七纬纱W上7、下层第七纬纱W下7,打纬。
第八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八纬纱W上8、下层第八纬纱W下8,打纬。
第九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R6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九纬纱W上9、下层第九纬纱W下9,打纬。
第十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纬纱W上10、下层第十纬纱W下10,打纬。
第十一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结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一纬纱W上11、下层第十一纬纱W上11,打纬。
第十二梭:将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二纬纱W上12、下层第十二纬纱W下12,打纬。
第十三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三纬纱W上13、下层第十三纬纱W下13,打纬。
第十四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四纬纱W下14、下导第十四纬纱W下14,打纬。
第十五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五纬纱W上15、下层第十五纬纱W下15,打纬。
第十六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六纬纱W上16、下层第十六纬纱W下16,打纬。
第十七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纬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纬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七纬纱W上17、下层第十七纬纱W下17,打纬。
第十八梭:将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八纬纱W上18、下层第十八纬纱W下18,打纬。
至些十八梭一循环织造结束,进入下一循环织造。
在图4-a、4-b中,表示了后倾长毛区域的织造时第一筘齿和第二筘齿内的纱线交织规律。
第一筘齿内的纱线运动规律见下表:
Figure BDA0002394071470000111
Figure BDA0002394071470000121
第二筘齿内的纱线的运动规律见下表:
Figure BDA0002394071470000122
Figure BDA0002394071470000131
结合图5-a、5-b,在第三步中,前倾短毛区域的织造的具体引纬顺序如下:
第一梭:将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下层第一纬纱W下1,打纬。
第二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纬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纬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四绒经纱R4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二纬纱W上2、下层第二纬纱W下2,打纬。
第三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投入上层第三纬纱W上3、下层第三纬纱W下3,打纬。
第四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四纬纱W上4、下层第四纬纱W下4,打纬。
第五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四绒经纱R4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五纬纱W上5、下层第五纬纱W下5,打纬。
第六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投入上层第六纬纱W上6、下层第六纬纱W下6,打纬。
至此,六梭一单元重复三次的十八梭一循环织结束,进入下一循环织造。前倾短毛区域的织造六梭为一循环,在图5-a、5-b内显示了18根纬纱,为三个循环。
第一筘齿内纱线的运动规律见下表:
Figure BDA0002394071470000141
第二筘齿内纱线的运动规律见下表:
Figure BDA0002394071470000151
根据图6-a、6-b,在第三步中,前倾长毛区域的织造的具体引纬顺序如下:
第一梭:将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主中间,投入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下层第一纬纱W下1,打纬。
第二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二纬纱W上1、下层第二纬纱W下1,打纬。
第三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三纬纱W上3、下层第三纬纱W下3,打纬。
第四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四纬纱W上4、下层第四纬纱W下4,打纬。
第五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五纬纱W上5、下层第五纬纱W下5,打纬。
第六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入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往上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六纬纱W上6、下层第六纬纱W下6,打纬。
第七梭:将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七纬纱W上7、下层第七纬纱W下7,打纬。
第八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八纬纱W上8、下层第八纬纱W下8,打纬。
第九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下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九纬纱W上9、下层第九纬纱W下9,打纬。
第十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上提,第三绒经纱R3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纬纱W上10、下层第十纬纱W下10,打纬。
第十一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一纬纱W上11、下层第十一纬纱W下11,打纬。
第十二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上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二纬纱W上12、下层第十二纬纱W下12,打纬。
第十三梭:将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R5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三纬纱W上13、下层第十三纬纱W下13,打纬。
第十四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四纬纱W上14、下层第十四纬纱W下14,打纬。
第十五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R5往上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五纬纱W上15、下层第十五纬纱W下15,打纬。
第十六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R6向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六纬纱W上16、下层第十六纬纱W下16,打纬。
第十七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六纬纱W上16、下层第十六纬纱W下16,打纬。
第十八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R6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八纬纱W上18、下层第十八纬纱W下18,打纬。
至此,十八梭一循环织造结束,进入下一循环织造。
按照图6-a、6-b,第一筘齿内的纱线的运动规律见下表:
Figure BDA0002394071470000171
Figure BDA0002394071470000181
第二筘齿内纱线的运动规律见下表:
Figure BDA0002394071470000182
Figure BDA0002394071470000191
在纱线的运动规律表中,X表示基布经纱往上提,↑代表绒经往上提,-代表绒经放中间,↓代表绒经往下沉。
最后第四步,割绒后整理,用割绒刀在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中间把连结上层基布下层基布的绒经纱割断剖开形成上层丝绒坯布和下层丝绒坯布,然后经染色梳毛刷毛等后整理,形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
在本发明中,织造出短绒毛和长绒毛的原理如下:以第一绒经纱为例进行说明。在织后倾短毛时,第一绒经纱在下层基布中由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三纬纱三根纬纱W固结,在织造这三纬后返到上层,与上层基布中的上层第四纬纱、上层第五纬纱、上层第六纬纱三根纬纱W固结织造,这时的第一绒经纱从下层第三纬返到上层第四纬纱之间,几乎是与下层基布、上层基布相垂直的。则在第一绒经纱在上层基布与下层基布之间距离长度相对较短。
在织造后倾长毛时,第一绒经在下层基布中的下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三纬纱三根纬纱W固结后,返回至上层基布时要与上层第十纬纱、上层第十一纬纱、上层第十二纬纱才固结织造,相比后倾短毛时从下层基布返到上层基布要多跨越从第四纬纱至第十纬纱共六根纬纱的距离,则使得第一绒经纱在后倾长毛区域的上层基布与下层基布之间的的长度相对较长,从而形成长毛。
第二绒经纱、第三绒经纱、第四绒经纱、第五绒经纱和第六绒经纱在织造短毛和长毛时的原理与第一绒经纱相同。
直观的讲,例如,短绒毛从下层第三纬纱返回上层第四纬纱的垂直距离,假设为4mm。假如纬密为每厘米18根,那么后倾长毛时第一绒经纱从下层基布返回上层基布跨越的六根纬纱就有(18/6)等于3.3mm,那么根据勾股定理,第一绒经纱从下层第三纬纱返回上层第十纬纱之间的长度将达到4的平方加上3.3的平方之和的平方根等于5.18mm,经过割绒后,短绒毛为4/2等于是2mm,长绒毛为5.18/2等于2.59mm,长绒毛较短绒毛长了(2.59―2)等于0.59mm,在绒面时显得很明显。
在织造短毛和长毛出现前倾、后倾并呈倒伏状的原理如下:
例如在织造后倾短毛时,当第一绒经从下层第三纬纱返回上层第四纬纱时,由于下层第一经纱为紧经纱、将下层第三纬纱、下层第四纬纱分隔成分别位于下层紧经纱外侧和下层紧经纱内侧。因此当第一绒经纱经过割绒之后,下层第四纬纱对下层第三纬纱织造时的挤压力就对固结于下层基布的这段第一绒经经割绒形成的绒毛挤压得会向后倾斜倒伏。
再进一步的,由于上层第一经纱为紧经纱,将上层第三纬纱、上层第四纬纱分隔成上层紧经纱外侧的上层第三纬纱和上层紧经纱内侧的上层第四纬纱,使两者具有内外之分,因此,当第四绒经纱经割绒之后,上层第三纬纱对上层第四纬纱织时的挤压力,就对固结于上层基布的这段第四绒经经割绒形成的绒毛挤压而产生绒毛向后翘起向后倾斜倒伏。
再继续到下一个三纬,产生上下层交替的相同的使绒毛向后倾的作用和原理。再继续,织造后倾长毛,也是相同的原理。再继续,织造前倾短毛、前倾长毛,也是同样的原理,都是紧经纱内侧的纬纱对绒毛直接产生挤压,使之倾斜倒伏,紧经纱外侧的纬纱对绒根产生的挤压,而使得绒毛翘起而产生倒伏。
在对提花丝绒进行制备时,先织造若干后倾短毛区域,再织造若干后倾长毛区域,则后倾长毛覆盖着后倾短毛,形成叠状。再织造后倾短毛区域,后倾短毛区域并不能将后倾长毛区域进行覆盖,使得裸露的后倾长毛区域的一部分也呈成叠状,如此反复,这一片区域则可成为一特定的图案。
同样织造若干前倾短毛区域,再织造若干区域前倾长毛区域,前倾长毛覆盖前倾短毛,形成成叠状。再来织造前倾短毛区域,同样前倾短毛区域也不能将前倾长毛区域完全覆盖,使得祼露的前倾长毛区域的一部分也呈成叠状,如此反复这一片区域也成为一特定的图案。前一后倾区域成叠图案和这一前倾区域成叠图案,相比就构成了阴影提花图案。真好似平静似湖面的丝绒绒面,出现一片片涟漪的图案,深受人们喜爱。
需要提示的是本发明一种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不同于授权公告号为CN105121723B具有阴阳花纹的地毯和用于纺织具有阴阳花纹的地毯织物的方法,他的织造让绒毛倾斜,还不能象本发明那样倒伏,他在让绒毛倾斜的过程中,让绒毛倾斜的二根相邻的纬纱之间,除一根紧经纱让这二根纬纱形成一上一下二个位置以外,中间还有一根松经纱隔在中间,因此,他只能让绒毛有所倾斜,他还不能让绒毛再进一步倾斜而形成倒伏,而本发明让绒毛倾斜的二根相邻的纬纱之间,只有一根让这二根纬纱形成一上一下二个位置的紧经纱,没有松经纱,因此加大了这二根纬纱的挤压力,使绒毛不但能倾斜,而且能更进一步的倾斜,形成倒伏状。这是本发明在绒毛倾斜倒伏与发明号为CN105121723B的本质区别。
因此,这种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是丝绒花色品种的一个新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丝绒由经纱、纬纱和绒经纱织造割绒后整理形成,在丝绒基布(J)表面具有后倾短毛区域(A)、后倾长毛区域(B)、前倾短毛区域(C)和前倾长毛区域(D);
所述经纱包括上层经纱和下层经纱,上层经纱包括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下层经纱包括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
所述纬纱包括上层纬纱和下层纬纱;上层纬纱包括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上层第二纬纱(W上2)、上层第三纬纱(W上3)、上层第四纬纱(W上4)、上层第五纬纱(W上5)、上层第六纬纱(W上6)、上层第七纬纱(W上7)、上层第八纬纱(W上8)、上层第九纬纱(W上9)、上层第十纬纱(W上10)、上层第十一纬纱(W上11)、上层第十二纬纱(W上12)、上层第十三纬纱(W上13)、上层第十四纬纱(W上14)、上层第十五纬纱(W上15)、上层第十六纬纱(W上16)、上层第十七纬纱(W上17)、上层第十八纬纱(W上18),下层纬纱包括下层第一纬纱(W下1)、下层第二纬纱(W下2)、下层第三纬纱(W下3)、下层第四纬纱(W下4)、下层第五纬纱(W下5)、下层第六纬纱(W下6)、下层第七纬纱(W下7)、下层第八纬纱(W下8)、下层第九纬纱(W下9)、下层第十纬纱(W下10)、下层第十一纬纱(W下11)、下层第十二纬纱(W下12)、下层第十三纬纱(W下13)、下层第十四纬纱(W下14)、下层第十五纬纱(W下15)、下层第十六纬纱(W下16)、下层第十七纬纱(W下17)、下层第十八纬纱(W下18);
所述绒经纱包括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和第六绒经纱(R6);
所述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交织成上层基布,所述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交织形成下层基布;所述绒经纱与上层基布呈W固结织造之后,再与下层基布W固结织造,再返回至上层基布W固结织造,,再与下层基布W固结织造,循环固结把上层基布下层基布连结起来;最后割绒,后整理;
所述的生产工艺的具体工艺如下:
第一步、整经:
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下层第三经纱(T下3)按此顺序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并作为紧经纱织轴;
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上层第四经纱(T上4)、下层第四经纱(T下4)按此顺序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并作为松经纱织轴;
紧经纱与松经纱的紧松比例在1:0.85-0.90之间;
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和第六绒经纱(R6),按顺序排列放置在筒子架上;
第二步、穿综插筘:
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下层第二经纱(T下2)、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按照顺序穿综并插入第一筘齿内;
将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上层第四经纱(T上4)、下层第四经纱(T下4)、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和第六绒经纱(R6),按照顺序穿综并插入第二筘齿内;
第三步、提综打纬织造:包括后倾短毛区域(A)的织造、后倾长毛区域(B)的织造、前倾短毛区域(C)的织造和前倾长毛区域(D)的织造;
第四步,割绒后整理,用割绒刀在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中间把连结上层基布下层基布的绒经纱割断剖开形成上层丝绒坯布和下层丝绒坯布,然后经染色梳毛刷毛等后整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步中,后倾短毛区域的织造的具体引纬打纬顺序如下:
第一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投入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下层第一纬纱(W下1),打纬;
第二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四绒经纱(R4)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二纬纱(W上2)、下层第二纬纱(W下2),打纬;
第三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三纬纱(W上3)、下层第三纬纱(W下3),打纬;
第四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投入上层第四纬纱(W上4)、下层第四纬纱(W下4),打纬;
第五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四绒经纱(R4)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五纬纱(W上5)、下层第五纬纱(W下5),打纬;
第六梭:将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六纬纱(W上6)、下层第六纬纱(W下6),打纬;
至此,六梭为一小单元连续三次共十八梭一循环织造结束,进入下一循环织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步中,后倾长毛区域的织造的具体引纬打纬顺序如下:
第一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下层第二纬纱(W下1),打纬;
第二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二纬纱(W上2)、下层第二纬纱(W下2),打纬;
第三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三纬纱(W上3)、下层第三纬纱(W下3),打纬;
第四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R5)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打纬;
第五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3)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五纬纱(W上5)、下层第五纬纱(W下5),打纬;
第六梭:将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往上提,将第五经纱(R5)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六纬纱(W上6)、下层第六纬纱(W下6),打纬;
第七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R6)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七纬纱(W上7)、下层第七纬纱(W下7),打纬;
第八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八纬纱(W上8)、下层第八纬纱(W下8),打纬;
第九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R6)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九纬纱(W上9)、下层第九纬纱(W下9),打纬;
第十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纬纱(W上10)、下层第十纬纱(W下10),打纬;
第十一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结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一纬纱(W上11)、下层第十一纬纱(W上11),打纬;
第十二梭:将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二纬纱(W上12)、下层第十二纬纱(W下12),打纬;
第十三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三纬纱(W上13)、下层第十三纬纱(W下13),打纬;
第十四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四纬纱(W下14)、下导第十四纬纱(W下14),打纬;
第十五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五纬纱(W上15)、下层第十五纬纱(W下15),打纬;
第十六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六纬纱(W上16)、下层第十六纬纱(W下16),打纬;
第十七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纬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纬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七纬纱(W上17)、下层第十七纬纱(W下17),打纬;
第十八梭:将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八纬纱(W上18)、下层第十八纬纱(W下18),打纬;
至些十八梭一循环织造结束,进入下一循环织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步中,前倾短毛区域的织造的具体引纬打纬顺序如下:
第一梭:将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下层第一纬纱(W下1),打纬;
第二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纬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纬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四绒经纱(R4)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二纬纱(W上2)、下层第二纬纱(W下2),打纬;
第三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投入上层第三纬纱(W上3)、下层第三纬纱(W下3),打纬;
第四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四纬纱(W上4)、下层第四纬纱(W下4),打纬;
第五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四绒经纱(R4)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五纬纱(W上5)、下层第五纬纱(W下5),打纬;
第六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投入上层第六纬纱(W上6)、下层第六纬纱(W下6),打纬;
至此,六梭为一小单元连续三次共十八梭一循环织造结束,进入下一循环织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步中,前倾长毛区域的织造的具体引纬打纬顺序如下:
第一梭:将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主中间,投入上层第一纬纱(W上1)、下层第一纬纱(W下1),打纬;
第二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二纬纱(W上1)、下层第二纬纱(W下1),打纬;
第三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三纬纱(W上3)、下层第三纬纱(W下3),打纬;
第四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四纬纱(W上4)、下层第四纬纱(W下4),打纬;
第五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五纬纱(W上5)、下层第五纬纱(W下5),打纬;
第六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入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R5)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往上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六纬纱(W上6)、下层第六纬纱(W下6),打纬;
第七梭:将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七纬纱(W上7)、下层第七纬纱(W下7),打纬;
第八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八纬纱(W上8)、下层第八纬纱(W下8),打纬;
第九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下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R6)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九纬纱(W上9)、下层第九纬纱(W下9),打纬;
第十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上提,第三绒经纱(R3)往下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纬纱(W上10)、下层第十纬纱(W下10),打纬;
第十一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一纬纱(W上11)、下层第十一纬纱(W下11),打纬;
第十二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四绒经纱(R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往上沉,将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二纬纱(W上12)、下层第十二纬纱(W下12),打纬;
第十三梭:将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三经纱(T下3)、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R5)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三纬纱(W上13)、下层第十三纬纱(W下13),打纬;
第十四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四纬纱(W上14)、下层第十四纬纱(W下14),打纬;
第十五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二经纱(T上2)、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往上提,将第二绒经纱(R2)往上提,将第五绒经纱(R5)往上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五纬纱(W上15)、下层第十五纬纱(W下15),打纬;
第十六梭:将上层第二经纱(T上2)往上提,将下层第一经纱(T下1)、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三经纱(T下3)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R6)向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六纬纱(W上16)、下层第十六纬纱(W下16),打纬;
第十七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往上提,将下层第二经纱(T下2)、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六纬纱(W上16)、下层第十六纬纱(W下16),打纬;
第十八梭:将上层第一经纱(T上1)、上层第三经纱(T上3)、上层第四经纱(T上4)往上提,将下层第四经纱(T下4)往上提,将第六绒经纱(R6)往上提,将第三绒经纱(R3)往下沉,将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十八纬纱(W上18)、下层第十八纬纱(W下18),打纬;
至此,十八梭一循环织造结束,进入下一循环织造。
CN202010124758.1A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生产工艺 Active CN1112357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4758.1A CN111235719B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4758.1A CN111235719B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5719A true CN111235719A (zh) 2020-06-05
CN111235719B CN111235719B (zh) 2021-04-06

Family

ID=70867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4758.1A Active CN111235719B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357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3483A (zh) * 2021-05-28 2021-08-24 江苏盛泰克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前倾后倾对比明显的阴影提花丝绒的织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5958A (zh) * 2016-08-18 2017-02-22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有长绒毛有短绒毛有圈的工艺圈绒及其织造方法
CN109322031A (zh) * 2018-10-22 2019-02-12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轻便保暖的丝绒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9989149A (zh) * 2019-03-29 2019-07-09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的仿竹节露纬的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CN110129952A (zh) * 2019-06-27 2019-08-16 蒋伟泽 一种双面阴影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JP2020007674A (ja) * 2018-07-10 2020-01-16 槌屋ティスコ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布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5958A (zh) * 2016-08-18 2017-02-22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有长绒毛有短绒毛有圈的工艺圈绒及其织造方法
JP2020007674A (ja) * 2018-07-10 2020-01-16 槌屋ティスコ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布
CN109322031A (zh) * 2018-10-22 2019-02-12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轻便保暖的丝绒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9989149A (zh) * 2019-03-29 2019-07-09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的仿竹节露纬的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CN110129952A (zh) * 2019-06-27 2019-08-16 蒋伟泽 一种双面阴影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3483A (zh) * 2021-05-28 2021-08-24 江苏盛泰克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前倾后倾对比明显的阴影提花丝绒的织造方法
CN113293483B (zh) * 2021-05-28 2022-11-29 江苏盛泰克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前倾后倾对比明显的阴影提花丝绒的织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5719B (zh)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23664B (zh) 一种家纺丝绒的生产工艺
CN105734764B (zh) 一种三层基布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06012237A (zh) 3d间隔机织物
CN111235719B (zh) 一种利用倒伏层叠成阴影图案的提花丝绒生产工艺
CN203807659U (zh) 一种圈绒织物
US6343626B1 (en) Method for face-to-face weaving false boucle fabrics with cut pile, and fabrics woven according to this method
CN112267191A (zh) 一种可以双色阴影的提花组合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CN110295449B (zh) 一种双面倒顺提花毛圈布及其织造方法
CN104032454A (zh) 一种单层双面丝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209741359U (zh) 用于使地巾起波浪毛圈的组织结构
CN108239811B (zh) 一种丝绒露底处为蜂巢布的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CN111621908B (zh) 一种阴影纬割绒的提花绒的制作方法
CN103911746B (zh) 一种圈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11321502B (zh) 一种仿生短毛丝绒面料的生产工艺
CN218026566U (zh) 一种变色效果的梭织织物
CN110644118A (zh) 一种灯芯绒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18640B (zh) 一种无绒处为边框加粗的方孔的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CN111334915B (zh) 一种基布为二下一上三页斜纹丝绒的生产工艺
CN113265748B (zh) 一种苔茸绉立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CN111379062A (zh) 一种高密丝绒的生产工艺
CN113293483B (zh) 一种前倾后倾对比明显的阴影提花丝绒的织造方法
CN111636134B (zh) 将绒头复合于经纬弹面料反面的方法和取得的面料
CN114541012B (zh) 一种绒毛可纬向倾斜的阴影提花纬割绒及其织造方法
CN110205729B (zh) 一种利用上下层错位和间距来产生衍光的纺织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CN212611130U (zh) 一种基布为二下一上的三页斜纹丝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Jacquard Velvet Production Process Using Layered Fallen Layers to Form Shadow Pattern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6

Pledgee: Zhejiang Tongxia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Development Zone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INNOVATION TEXTI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7051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6

Pledgee: Zhejiang Tongxia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Development Zone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INNOVATION TEXTI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7051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