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4529A - 运输装置、运输单元以及用于运行运输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运输装置、运输单元以及用于运行运输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4529A
CN111224529A CN201911147606.7A CN201911147606A CN111224529A CN 111224529 A CN111224529 A CN 111224529A CN 201911147606 A CN201911147606 A CN 201911147606A CN 111224529 A CN111224529 A CN 1112245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
tei
pole
transport uni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476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韦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 Industrial Automation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R Industrial Automation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 Industrial Automation GmbH filed Critical B&R Industrial Automation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1224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45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4/00Non-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54/02Non-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ostatic, electric, or magne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3/00Electric propulsion for monorail vehicles, suspension vehicles or rack railways;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 B60L13/03Electric propulsion by linear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22Arrangements or mountings of driving motors
    • B65G23/23Arrangements or mountings of driving motors of electric linear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 H02K41/031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81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kind or type of conveyors
    • B65G2812/99Conveyor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06Disassembling, repairing or modifying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3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near Motors (AREA)
  • Non-Mechanical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定子线性马达形式的运输装置(1),其具有运输路线(2),至少两个运输单元(TEi)能沿着所述运输路线沿纵向方向运动,在所述运输路线(2)上沿纵向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驱动线圈(3)并且在各运输单元(TEi)上分别沿纵向方向以确定的极距离(TP)依次设置有多个磁极(5),所述多个磁极与所述驱动线圈(3)以电磁的方式协同作用,以便使所述运输单元(TEi)运动,其中,每个磁极(5)具有至少一个永磁体(6),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运输单元(TEi)的磁极(5)具有不同的极距离(TP),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长定子线性马达形式的运输装置的运输单元以及一种用于运行长定子线性马达形式的运输装置的方法。

Description

运输装置、运输单元以及用于运行运输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定子线性马达形式的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具有运输路线,至少两个运输单元能沿着该运输路线沿纵向方向运动,其中,在运输路线上沿纵向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驱动线圈并且在各运输单元上分别沿纵向方向隔开确定的极距离地依次设置有多个磁极,所述多个磁极与驱动线圈以电磁的方式协同作用,以便使运输单元运动,其中,每个磁极具有至少一个永磁体。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长定子线性马达形式的运输装置的运输单元以及一种用于长定子线性马达形式的运输装置的运输单元的磁化装置和一种用于运行长定子线性马达形式的运输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长定子线性马达中,多个形成定子的电驱动线圈并排地沿着运输路线位置固定地设置。在运输单元上,一定数量的驱动磁体大多数作为永磁体或作为电线圈来设置,所述永磁体或电线圈与驱动线圈协同作用。驱动磁体和驱动线圈的(电)磁场协同作用,以便将驱动力产生到运输单元上,该驱动力使运输单元向前运动。长定子线性马达可以实施为同步电机,既可以实施为自励或他励同步电机,也可以实施为异步电机。通过操控各个驱动线圈,以用于对磁通量进行闭环控制,影响了驱动力的大小并且运输单元可以以期望的方式沿着运输路线运动。在此,也可行的是,沿着运输路线设置有多个运输单元,所述多个运输单元的运动可以单个地且相互独立地控制,其方式为,给分别与运输单元协同作用的驱动线圈通电,通常通过施加电压来通电。
长定子线性马达的驱动线圈通常单个地由功率电子设备单元通电,其方式为,功率电子设备单元将由闭环控制装置预定的线圈电压施加到驱动线圈上。功率电子设备单元当然针对最大的电流或最大的电压来设计,从而在长定子线性马达的结构上的构造给定时也预定运输单元的可达到的驱动力和可达到的速度。因此,对于大的速度范围和高的驱动力,功率电子设备单元以及驱动线圈必须相应地有功率能力地设计。在长定子线性马达的驱动线圈和功率电子设备单元的数量大时,这当然与高的耗费和成本相关联,并且因此通常是不期望的。
长定子线性马达的突出之处尤其是在于在运动(位置、速度、加速度)的整个工作范围上的更好且更灵活的利用、运输单元沿着运输路线的单独的闭环控制/开环控制、改进的能量利用、由于磨损部件的数量更少而引起的维护成本的降低、运输单元的简单的替换、高效的监控和故障探测和产品流沿着运输路线的优化。这种长定子线性马达的示例可以由WO 2013/143783 A1,US 6,876,107 b2,US 2013/0074724 A1或WO 2004/103792 A1得知。
运输装置的运输单元大多数都相同地实施,这具有如下优点:所述运输单元例如在损坏或维护的情况下能被简单替换。
US 8,427,015 b2和US 8,674,561 b2公开了长定子线性马达形式的运输装置,一个是以无芯的设计方案并且一个是具有线圈芯。驱动线圈在此设置在运输单元上并且永磁体设置在定子上。为了实现具有不同大小的推力的运输单元而各运输单元的结构长度并不显著区分开,提出,永磁体的数量与具有大推力的运输单元的驱动线圈的数量之比不同于永磁体的数量与具有小推力的运输单元的驱动线圈的数量之比。各运输单元的长度取决于与驱动线圈协同作用的永磁体的数量。在此不利的一方面是,运输单元需要用于驱动线圈的能量供应装置并且对于不同的运输单元需要不同大小的驱动线圈,这是非常耗费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定子线性马达形式的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能实现更灵活的运行。
按照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至少两个运输单元的磁极具有不同的极距离。由此,在运输路线上可以使用多个具有不同的可达到的最大速度的运输单元。如果极距离增大,则施加在驱动线圈上的自感电压减小,由此提高了可达到的最大速度,并且反之亦然。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长定子线性马达的弱磁运行,利用该弱磁运行可以附加地增大可达到的最大速度水平。由此,可以在负载限定的情况下实现运输单元的不同的最大速度,而基本上不改变运输装置的能量上的边界条件(功率电子设备单元的最大电流或最大电压)。
当所述至少两个运输单元具有不同数量的磁极和/或所述至少两个运输单元的磁极具有不同的极宽度时,可以影响运输单元的可达到的最大驱动力。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规定,在至少一个运输单元上,磁极的数量和/或极距离和/或磁极的极宽度能在运输单沿着运输路线运动期间和/或在静止状态中改变,其中,为了改变磁极的数量和/或极距离和/或磁极的极宽度能优选更换运输单元的至少一个永磁体。由此,多个运输单元可以单独地与期望的边界条件在可达到的最大速度和驱动力方面相适配。当所述改变在运输单元的运动期间进行时,例如不需要为了改变可达到的最大速度而将运输单元从运输路线移开,由此可以在时间上优化运动流程。但是所述改变也可以在静止状态中实现,例如其方式为,将运输单元从运输路线取出。
有利地,为了改变磁极的数量和/或极距离和/或磁极的极宽度,在运输装置中设有磁化装置,借助该磁化装置能改变运输单元的至少一个永磁体的磁特性,其中,该磁化装置集成在运输装置的运输路线中或平行于运输路线设置。由此,可以简单且灵活地改变可达到的最大速度。
优选地,所述磁化装置具有磁化单元和磁化控制单元,其中,该磁化单元设置用于产生磁场,以便改变运输单元的至少一个永磁体的磁特性,以便改变磁极的极距离,并且其中,磁化控制单元设置用于操控磁化单元。
所述磁化单元有利地设置用于产生磁场,以便改变运输单元的至少一个永磁体的磁特性,以便改变磁极的数量和/或极宽度。
此外,有利的是,所述磁化单元为了产生磁场而具有至少一个磁化线圈,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磁化线圈优选具有如下磁化线圈宽度,该磁化线圈宽度相应于运输单元的永磁体的磁体宽度或相应于运输单元的永磁体的磁体宽度m的整数多倍。由此,可以例如以仅一个磁化线圈宽度有针对性地依次改变多个永磁体的磁特性。
当磁化装置集成在运输路线中时,有利的是,运输路线的至少一个驱动线圈构成为磁化单元的磁化线圈。当磁化装置平行于运输路线设置时,有利的是,磁化装置是位置固定的或相对于运输路线可运动,以便在运输单元的静止状态中或在其运动期间改变运输单元的至少一个永磁体的磁特性。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规定,为了改变运输单元的磁极的极距离能借助设置在运输单元上的调节装置改变至少一个永磁体沿运输单元的纵向方向的位置。由此,可以例如设有机械的或机电的调节装置,利用所述机械的或机电的调节装置可以简单且灵活地在静止状态中或在运动期间改变可达到的最大速度。
优选地,驱动线圈沿纵向方向沿着运输路线的线圈距离不同于运输单元的极距离,其中,线圈距离优选在整个运输路线上是恒定的。由此,可以避免卡入(镶齿效应)的不利效果。
此外,所述目的利用一种运输单元来实现,在该运输单元上,运输单元的磁极的极距离是可改变的,其中,在运输单元上优选设有调节装置,借助该调节装置能改变各永磁体中的至少一个永磁体沿运输单元的纵向方向的位置,以便改变极距离。特别优选地,调节装置以机械的方式实施并且具有传动机构或连杆和/或至少一个弹簧元件,以用于调节极距离;或调节装置以机电的方式实施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机电的执行机构和用于操控执行机构的控制单元,以便改变极距离。由此,极距离可以在运输单元的运动期间或在静止状态中改变、例如也可以在离开运输路线的情况下被改变。
有利地,所述运输单元具有用于触发极距离的调节的触发单元,其中,该触发单元能够手动地操纵或由长定子线性马达形式的运输装置的操纵单元来操纵。由此,例如可行的是,自动地在运输路线的确定的点上触发极距离的调节。
按照另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为了改变极距离和/或磁极的数量和/或磁极的极宽度,运输单元的至少一个永磁体是可更换的和/或能借助磁化装置改变至少一个永磁体的磁特性。由此,提供一种用于在没有复杂的机械结构的情况下改变极距离的替代的可行方案,并且附加地可以改变磁极的数量和/或极宽度,由此可以影响最大的驱动力。
此外,所述目的利用开头提及的方法来实现,其中,在运输装置中使用至少两个运输单元,所述至少两个运输单元的磁极具有不同的极距离。
特别优选地,在至少一个运输单元上,在运输单元沿着运输路线运动期间和/或在静止状态中改变极距离和/或磁极的数量和/或磁极的极宽度。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示例性地、示意性地且非限制性地示出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的图1至4详细阐释本发明的主题。附图中:
图1示出长定子线性马达形式的运输装置,
图2a-2b示出具有能以机械的方式调节的磁极的运输单元,
图3a-d示出具有不同的极距离的运输单元,
图4示出运输路线上的磁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按照本发明的长定子线性马达形式的运输装置1。该运输装置以已知的方式具有运输路线2,多个运输单元TEi能沿着该运输路线运动(脚注i表示相应的运输单元TE1-TEi)。运输路线2构成长定子线性马达的定子并且具有多个驱动线圈3,所述多个驱动线圈沿纵向方向依次设置。运输路线2可以就如在所示出的示例中那样也具有多个运输部段TSi,多个驱动线圈3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运输部段上。由此,能实现模块化构造并且由少量标准化的运输部段TSi就可以构造具有各种不同的几何结构的运输路线2。示例性地,在图1中示出直线的运输部段TS1和弯曲的运输部段TS2。这种模块化构造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并且当然也能设想运输路线2或运输部段TSi的其他设计。
各驱动线圈3通常以恒定的间距(即所谓的线圈距离ΤS)沿纵向方向相互隔开间距地设置在运输路线2上,其中,线圈距离ΤS涉及各线圈轴线的间距。线圈距离TS通常在整个运输路线2上是恒定的,以便沿纵向方向产生尽可能均匀的磁场。在所示出的示例中,驱动线圈3设置在铁磁芯4的齿上(例如铁制叠片组)。但是,驱动线圈3也可以构造为无芯的。运输单元TEi分别具有多个磁极5,所述磁极沿纵向方向看以所谓的极距离ΤP相互隔开间距,其中,极距离TP分别涉及磁极5(沿纵向方向看)的中间。在此,一个磁极5具有至少一个永磁体6,但是当然也可以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永磁体6,所述永磁体具有相同指向的磁化、亦即相同的极性,如随后还详细阐释的那样。
在运输单元TEi与运输路线2的驱动线圈3之间以已知的方式设有空气间隙,如在图1中示出的那样。为了使空气间隙沿着整个运输路线2尽可能保持恒定,通常也设有(未示出的)用于在运输路线2上引导运输单元TEi的引导装置。这种引导装置不是必然需要的,但是除了维持空气间隙以外有利的是,用来确保运输单元TEi尤其是在弯道中不从运输路线2掉落。在运输路线2上例如可以设有引导轨道并且在运输单元TEi上可以设有在其中被引导的滚子。这种具有不同的引导元件、如滚子、轮、滑动面、磁体等的引导结构是已知的,因此在这一点上不详细进行讨论。
运输路线2当然也可以完全地或部分地以所谓的双梳式设计方案的形式来构造,如示例性地借助图1中的运输路线区段A所示出的那样。运输路线2在此沿横向方向(横向于纵向方向)具有相互隔开间距的运输路线区段2a,2b,运输单元TEi能在各运输路线区段之间运动。在此闭合地构造的运输路线区段2a在此在路线区段A中平行于第二运输路线区段2b延伸。这两个运输路线区段2a,2b在道岔W的区域中岔开,其中,运输单元TEi在道岔W中视运动方向而定可以从第一运输路线区段2a过渡到第二运输路线区段2b上或反之亦然。在双梳(运输路线区段A)的区域中,当然又可以在第二运输路线区段2a上设置有驱动线圈3,所述驱动线圈与运输单元TEi的磁极5协同作用,所述磁极优选沿横向方向设置在运输单元TEi的两侧上,如示例性地对于运输单元TE1所示出的那样。双梳式设计方案的优点例如是,较高的驱动力可以被施加到运输单元TE1上,因为在运输单元TE1的两侧上磁极5与驱动线圈3协同作用,这例如对于重的负载的运动或在有斜坡或大的加速度的情况下可以是需要的或有利的。当运输单元TEi仅在一侧上具有磁极5时(如所示出的其余运输单元TEi那样),例如可以仅第二运输路线区段2a的引导装置用于附加地引导运输单元TEi,而不产生附加的驱动力。
运输单元TEi的运动的控制通常经由一个或多个闭环控制单元7(硬件和/或软件)来进行,所述闭环控制单元相应于期望的运动流程操控或闭环控制驱动线圈3。为此,可以预定理论值形式的确定的理论运动流程,例如运输单元TEi的确定的理论位置和/或理论速度和/或理论加速度。闭环控制单元7给驱动线圈3供应相应的电压和/或电流,以便维持或达到预定的理论值。基本上,驱动线圈3被这样供应电压/电流,使得由驱动线圈3产生沿纵向方向相对于运输路线2运动的磁场,该磁场与磁极5协同作用,以便使运输单元5运动。在运输路线2(或运输单元TEi)上当然也可以设有对于闭环控制所需要的(未示出的)用于检测实际值的传感器,例如实际位置或实际速度。但是,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纯开环控制(前馈控制)而不是闭环控制(反馈控制),例如当运动的边界条件和影响因素已知时(例如运输单元TEi的已知的确定的运动流程、已知的被运输的负载等)。
如开头提到的那样,在运输装置1结构上的构造预定时运输单元TEi的可实现的最大速度基本上通过最大线圈电压和/或最大线圈电流来限制,该最大线圈电压和/或最大线圈电流能由功率电子设备施加到驱动线圈3上。最大线圈电压或最大线圈电流通常通过运输装置1和尤其是驱动线圈3的功率电子设备的结构上的设计来预定并且不可以或不应当被超过,以便不损伤驱动线圈3和功率电子设备。为了尽管如此仍能在运输单元TEi的负载给定时在运输装置1上选择性地实现不同的可达到的最大速度,按照本发明规定,所述至少两个运输单元TEi的磁极5具有不同的极距离TP,其中,一个运输单元TEi的所有磁极5的极距离TP优选是恒定的。通过改变极距离TP可以影响运输单元TEi的可达到的最大速度。原则上通常认为,极距离TP越大,在运输单元TEi的负载限定时可达到的最大速度就越高,并且反之亦然。但是,在此必要时要考虑到长定子线性马达的已知的弱磁运行,利用该弱磁运行仍可以在运输单元TEi的负载限定时进一步提高可达到的最大速度。亦即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产生一定的重叠区域,在该重叠区域中,具有较小的极距离TP的在弱磁运行中的运输单元TEi与具有相对于前述极距离更大的极距离TP的没有弱磁运行的运输单元相比可以达到更高的最大速度。然而当具有不同的极距离TP的运输单元TEi分别在弱磁运行中运行时,在负载限定时具有更大极距离TP的运输单元TEi一般而言达到更高的最大速度。在电压极限的范围内在运输单元TEi的速度相同时,通过提高极距离TP可以比在极距离TP较小时将更高的电流施加到驱动线圈3中。
这由下面的公式关系来得出。
U=R*i+j*ω*L*i+ω*ΨP
在此,U是施加到驱动线圈3上的线圈电压,ω是频率,L是驱动线圈3的感应系数,i是线圈电流,R是电阻并且ΨP是链式磁通量。第一电压项(R*i)与线圈电流i成比例并且由于技术方案的考虑可以被忽略。第一电压项在空运转中(电流i=0)变成零。第二电压项(j*ω*L*i)相应于所谓的自感电压并且在长定子线性马达的空运转中(负载或线圈电流i=0)同样变成零。第三电压项(ω*ΨP)相应于所谓的互感电压,该互感电压独立于所施加的线圈电流i。互感电压对于空运转而言是决定性的参数。
如果极距离TP提高,则由此频率ω减小。在正常运行中(在负载确定时)这意味着,第二电压项(j*ω*L*i)由于更小的频率ω而变小,由此更高的电流i可以被施加到驱动线圈3中。由此,例如在运输单元TEi的速度相同时在极距离TP更大的情况下可以比在极距离TP更小的情况下产生更大的驱动力。但是另一方面,这种电流优势也可以被用来使运输单元TEi在弱磁运行中运行并且因而在负载限定时提高可达到的最大速度。然而如果运输单元TEi不在弱磁运行中运行,那么通常在极距离TP更大时的空运转速度小于在极距离TP更小时的空运转速度(该空运转速度应类似于在旋转式电动马达中的空运转转速那样理解为这样的速度,在该速度下负载或电流i是零)。这可以通过如下来解释:通过提高极距离TP通常磁通量ΨP也升高,由此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完全地或部分地补偿或过补偿频率ω的减小。
总之这意味着,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确定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极距离TP可以提高运输单元TEi的最大速度。然而要注意的是,这通常此外可导致运输单元TEi的位置精度降低。
在图1中所示出的运输装置1中,示出具有数量为j2=4的磁极5的第二运输单元TE2和具有数量为j3=3的磁极5的第三运输单元TE3。第二运输单元TE2的磁极5具有第二极距离TP2,并且第三运输单元TE3的磁极5具有第三极距离TP3,该第三极距离大于第二极距离TP2。在运输路线2的驱动线圈3的恒定的线圈距离TS被预定且能量上和结构上的边界条件(最大线圈电流,最大线圈电压,恒定的空气间隙)被预定时,由此第三运输单元TE3的可达到的最大速度在给定相同的负载时通常大于第二运输单元TE2的那个可达到的最大速度(必要时在考虑到弱磁运行的情况下)。运输单元TEi的磁极5的数量j的提高(在极距离TP相同时)对运输单元TEi的相应可达到的最大速度基本上没有影响,然而该提高影响相应的运输单元TEi的可达到的最大驱动力。在磁极5(例如在其磁场强度、极宽度b、极距离TP方面)的结构上的设计给定时,由此可以在提高磁极5的数量j时在最大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最大的驱动力并且反之亦然。
磁极5的极宽度b在极距离TP给定时有利地这样选择,使得在两个邻接的磁极5之间尽可能不出现间隙或在磁极5之间的可能的由结构引起的间隙最小化。极宽度b于是基本上相应于极距离TP并且运输单元TEi的所有磁极5的纵向延伸长度L相应于基本上磁极5的极宽度b的总和,一般性L=∑b*j。两个运输单元TEi例如可以具有磁极5的基本上大小相同的纵向延伸长度L,但是具有不同数量j的磁极5和不同的极距离TP,即如借助图1中的第二运输单元TE2和第三运输单元TE3所示出的。在第二运输单元TE2上设有具有恒定的极距离TP2的j=4个磁极5,同时纵向延伸长度L2=4*TP2。在第三运输单元TE3上设有具有恒定的极距离TP3的j=3个磁极5,同时纵向延伸长度L3=3*TP3,其中,L2=L3。当运输单元TEi的磁极5通过具有间隙宽度S的间隙相互隔开间距时,纵向延伸长度L由极宽度b的总和以及间隙宽度S的总和得到为L=∑b+∑S。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磁极5的数量j和/或磁极5的极距离TP和/或极宽度b在至少一个运输单元TEi上是可变的,以便在负载给定时的最大速度或运输单元TEi的精度可以简单且灵活地与给定的边界条件相适配。在此,可调节性可以例如在运输单元TEi在运输路线2中静止的状态下实现或运输单元TEi可以从运输路线2取走,以便执行磁极5的数量j、极宽度b或极距离TP的调节。然而特别有利的是,在运输单元TEi的运动期间可以直接地在运输路线2上执行调节。随后借助图2a-2b和图3a-3d详细阐释一种有利的、可调节性可以如何具体实现的可行方案。极距离TP的调节有利地这样进行,使得极距离TP尽可能在整个运输路线2上不同于驱动线圈3的线圈距离TS(其中,线圈距离TS优选在整个运输路线2上是恒定的)。由此,可以避免,运输单元TEi的磁极5分别直接地与运输路线2的驱动线圈3相对置,由此可以避免运输单元TEi的“卡入”(所谓的镶齿效应)。但是当然可以短时间地发生:极距离TP和驱动线圈3的线圈距离TS一样大,例如当极距离TP在运输单元TEi的运动期间从极距离TP<TS向极距离TP>TS进行调节时。在此,区域Tp=TS仅短时间地在实际的调节过程期间出现并且因此不作用或仅以非常小的程度作用于运输单元TEi的运动。
在图2a中以俯视图示出运输单元TEi。运输单元TEi具有j=7个磁极5,各磁极沿纵向方向依次设置。磁极5在此各自具有一个永磁体6,其中,邻接的永磁体6具有相反的极性或磁化方向,如通过画阴影线的面所示出的那样。但是也可以每个磁极5设有超过一个永磁体6,其中,一个磁极5的永磁体6具有相同的极性或磁化方向。各磁极5具有极宽度b并且以恒定的极距离TPa相互隔开间距。由于每个磁极5通过一个永磁体6构成,因此极宽度b在此相应于永磁体6的磁体宽度m。各磁极5这样设置,它们直接地彼此邻接、亦即基本上在各磁极5之间没有间隙。
为了调节磁极5沿纵向方向的位置,在运输单元TEi上设有调节装置8。调节装置8可以例如实施为纯机械的调节装置8或实施成机电的调节装置。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例如能设想:调节装置8构成为一种引导轨道,磁极5可移动地设置在该引导轨道中。为了调节极距离TP,运输单元TEi可以从运输路线2取出,并且磁极5可以手动地在引导轨道中移动、带到期望的位置中并且又被固定。为了固定磁极5的位置,当然要将适合的(未示出的)保持元件设置在运输单元TEi上。由此,极距离可以非常简单地从第一极距离TPa增大到第二极距离TPb,如在图2b中所示出的。在具有固定的极宽度b的磁极5的位置改变时,当然在各磁极5之间产生具有间隙宽度S的一定的间隙。
另一种可行方案例如是,在各磁极5之间设有弹簧元件9(在图2a+b中示出),极距离TP可以通过所述弹簧元件从(小的)第一极距离TPa调节至(更大的)第二极距离TPb。为此,弹簧元件9可以例如在磁极5的按照图2a的位置中被预紧,其中,磁极5借助适合的(未示出的)保持元件、例如销固定在其位置中。通过适合的(未示出的)触发单元可以松开保持元件,由此磁极5由于弹簧元件9的弹簧力彼此压开并且调整到第二极距离TPb(图2b)。当然为了在按照图2b的位置中进行位置固定又可以设有适合的保持元件、例如销。当然在相应地设计弹簧元件9、保持元件和触发单元时,也可以借此实现向更大的第三极距离TPc>TPb的另一种可调节性。在此,触发单元的触发又可以手动地进行,其方式为,将运输单元TEi从运输路线2取走。
但是,在相应地布置和设计触发单元时,该触发也可以在设置在运输路线2上的运输单元TEi处于静止状态下时或在运输单元TEi运动期间执行。当要在运输单元TEi运动期间进行调节时,可以例如将适合的操纵单元设置在运输路线2上的期望的触发点上,当运输单元TEi经过触发点时,该操纵单元操纵触发单元。但是作为替代的机械的调节装置8,例如也可以设有一种连杆13或一般性传动机构,借助该传动机构可以借助适合的驱动设备基本上无级地调节磁极5。所提到的设计方案当然仅应理解为示例性的,并且能设想机械的调节装置8的具体设计的多个进一步的变型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所述进一步的变型方案中选择适合的变型方案。
但是替代纯机械的调节装置8,在运输单元TEi上也可以设有机电的调节装置8。例如能设想:设有中央的执行机构10,例如以适合的优选可电操控的致动器为形式,利用该致动器可以调节磁极5的位置。电磁致动器、气动致动器、液压致动器或压电致动器例如可以被用作致动器。中央的执行机构10又可以操纵连杆13(或另一种传动机构),以便调节磁极5的极距离TP。当然替代中央的执行机构10也可以每个磁极5或每个永磁体6设有一个自有的执行机构或可以类似于弹簧元件9在各磁极5之间分别设有一个适合的执行机构。为了操控,在运输单元TEi上优选设置有控制单元11,该控制单元相应地操控调节装置8,以便调整到期望的极距离TP。
为了给控制单元11和执行机构10(或多个执行机构)供应能量在运输单元TEi上也可以设置有蓄能器12。除了在调整到预定的极距离TP意义下的纯开环控制以外,当然也能设想:在控制单元11中集成适合的用于极距离TP的闭环控制的闭环控制器。例如能设想:不是固定地调整到极距离TP,而是根据运输单元TEi的规定最大速度由控制单元11调节极距离TP。为此,控制单元11也可以与运输装置的闭环控制单元7通信,例如以便获得理论值或实际值。但是,用于闭环控制的实际值、例如实际速度的确定也可以借助运输单元TEi本身进行,例如通过适合的传感设备。和在上面所描述的纯机械的调节装置8相类似,在机电的设计方案中也能设想:控制单元11用作触发单元,并且在运输路线2上的确定的触发点上设置有操纵单元。当运输单元TEi经过操纵单元时,例如电信号可以被传输到控制单元11上,并且控制单元11操纵执行机构10,以用于相应于期望的极距离TP调节磁极5。
运输路线2例如可以具有用于引回未被装载的运输单元TEi的引回区段。在引回区段上,对运输单元TEi的位置或速度的精确的闭环控制不是重要的,而是例如可以仅期望使运输单元TEi尽可能快速地运动返回到运输路线2的确定的初始点上。例如运动返回到如下点,在该点上,运输单元被重新装载物件。在这种情况下,该触发点可以设置在运输路线2的引回区段的起点处,以便增大引回区段区域中的极距离TP并且因而提高最大速度。在引回区段的终点处,极距离TP又可以被减小到原来的极距离TP。当例如在运输装置的闭环控制单元7与运输单元TEi的控制单元11之间设有无线通信时,极距离TP的调节也可以独立于触发点在运输路线2的任意其他点上进行。
在图3a-3d中示出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图3a中的运输单元TEi具有数量为j=4的磁极5,其中,每个磁极5由数量为p=4的永磁体6构成。亦即总共在运输单元TEi上沿纵向方向依次设置有十六个永磁体6,其中,每个永磁体6具有磁体宽度m。一个磁极5的永磁体6具有相同的极性,如通过阴影线表示的那样,以便构成磁极5。为了改变磁极5的数量j和/或极距离TP和/或极宽度b,可以改变各个永磁体6的磁特性。为此,永磁体6由适合的可磁化的材料构造,例如由AlNiCo构造。磁特性的改变例如应理解为永磁体6的磁场强度的改变。这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永磁体6被换极(在北极和南极反过来的意义下)和/或永磁体6的磁场强度改变或永磁体6被退磁。当然也能设想组合方案、例如进行换极的同时减小或提高磁场强度。但是退磁就此而言不必然理解为绝对的退磁(磁场强度等于零的意义下),因为这在实际中(尤其是在短的时间中)由于磁滞而难以实现。亦即足够的可以是,如此程度地减小磁场强度,使得相应的永磁体6不再对产生相关的运输单元TEi的驱动力做出显著的贡献。为了改变永磁体6的磁特性,相应一个永磁体6或一组永磁体6暴露于外部磁场,该外部磁场强得足以改变所述一个或多个永磁体6的磁化方向(换极)和/或改变磁场强度或使一个或多个永磁体6退磁。但是替代地,永磁体6也可以可更换地设置在运输单元TEi上并且可以被替换,而不是再磁化极,以便实现磁极5的数量j或极距离TP或极宽度的期望的改变。
图3b中的运输单元TEi具有例如数量为j=8的磁极5,各磁极分别由p=2个永磁体6构成。由此,相比于图3a,在总共十六个永磁体6的数量不改变时使磁极5的数量j翻倍,其中,极距离TP和极宽度b变成一半。从图3a出发,永磁体6可以总是相应地成对地换极,以便实现按照图3b的设计或永磁体6可以被成对地替换,如通过图3a中的双箭头所示出的那样。以类似的方式可以在同时减小极距离TP和极宽度b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磁极5的数量j,如借助图3c所示出的。在此每个磁极5通过一个永磁体6构成,因此运输单元TEi具有数量为j=16个磁极5,并且极距离TP和极宽度b相应于永磁体6的磁体宽度m。从图3b出发,可以实现按照图3c的变型方案,其方式为,例如分别对单个的永磁体6进行替换或换极。当然,附加地也可以改变永磁体6的磁场强度,例如,以便可以产生更大的驱动力。
在图3d中,最后示出具有数量为j=3个磁极5的运输单元TEi,其中,永磁体6的数量p不变,为p=16。由于永磁体6的数量p=16与磁极5的数量j之比p/j在这种情况下不得到整数,因此每个磁极5仅设有五个具有相同的极性的永磁体6,这对于三个磁极5总共得到15个永磁体6。其余永磁体6(在此右侧最外面的永磁体)在此优选不作为磁极5的一部分来使用以可以达到恒定的极距离TP和极宽度b,并且或是被移开或是被退磁,这又可以借助适合的外部磁场实现。因为绝对的退磁由于磁滞而实际上经常可能难以实现,所以当然足够的也可以是,磁场强度如此程度地减少,使得相应的永磁体6不再对产生驱动力做出显著的贡献。极距离TP和极宽度b在按照图3d的示例中相应于这五个永磁体6的磁体宽度m的总和。亦即可见,通过对运输单元TEi的永磁体6进行替换或再磁化或退磁可以非常灵活地适配磁极5的数量j、极距离TP和极宽度b。然而,与再磁化或退磁相反,各个永磁体6的手动替换不可以在运输单元TEi在运输路线2上运动期间执行。随后借助图4详细阐释能如何执行永磁体6在运输装置上的再磁化或退磁。
在图4中示出运输装置1在直线的运输路线区段的区域中的局部。在运输路线2上以已知的方式设置驱动线圈3,所述驱动线圈通常以恒定的间距(即线圈距离TS)沿纵向方向相互隔开间距并且具有确定的固定的线圈宽度BS。驱动线圈3可以例如基本上圆形地实施并且围绕铁磁芯4的齿14设置。在此,平行于运输路线2设置有磁化装置15,该磁化装置设置用于使运输单元TEi的永磁体6再磁化或退磁,如借助图3a-3d所描述的那样。磁化装置15在此设置用于具有设置在两侧的磁极5的运输单元TEi,如其用于双梳式设计方案中的运输路线2那样,例如在图1中的运输路线区段A中那样。磁化装置15可以作为单独的单元,如像在图4中实施的那样,但是例如也可以集成在运输路线中,如在图1中通过第二运输路线区段2b上的虚线的区域所示出的那样。
为了不阻碍运输路线2的其余运输单元TEi的运动流程,磁化装置15例如也可以设置在专门为其设置的以“旁轨”为形式的(未示出的)运输路线区段中。其永磁体6要被再磁化或退磁的运输单元TEi,例如可以借助道岔从闭合的运输路线2运动到单独的运输路线区段上,并且在该单独的运输路线区段上借助磁化装置15来再磁化或退磁,而其余运输单元TEi可以不受干扰地继续其在运输路线上的预定的运动流程。当再磁化或退磁结束时,相应的运输单元TEi又可以从单独的运输路线区段沿相反方向运动返回到闭合的运输路线2上,这又可以在呈“旁轨”形式的运输路线区段的情况下经由道岔来实现。但是,该运输路线区段也可以实施为具有两个道岔的平行的区段,其中,运输单元TEi可以经由第一道岔从运输路线运动到平行的运输路线区段上,在这之后沿着平行的运输路线区段运动至磁化设备15并且经由第二道岔沿相同的运动方向又运动返回到运输路线2上。由此,例如也可行的是,多个运输单元TEi可以按顺序再磁化或退磁,而不在移出返回到运输路线2上时相互阻碍。
图4中的运输单元TEi在两侧分别具有数量为p=6个永磁体6,所述永磁体构成第一磁极5a(沿运动方向左边)和第二磁极5b(沿运动方向右边)。沿运动方向(图4中的箭头)在磁化装置15之前看,第一磁极5a和第二磁极5b分别通过两个具有相同的极性和优选相同的磁场强度的永磁体6形成。因此,运输单元TEi在磁化装置15之前在两侧上具有相同数量j=3的磁极5,所述磁极具有第一极距离TPa和第一极宽度ba,其中,极宽度ba相应于两个永磁体6的宽度(b=2m)。第一极距离TPa基本上相应于第一极宽度ba,因为永磁体6基本上没有间隙地直接彼此邻接。运输单元TEi可以以已知的方式通过磁极5a与运输路线2的驱动线圈3的协同作用沿运动方向运动,如通过运输单元TEi上的箭头所表示的那样。
磁化装置15具有磁化单元16,该磁化单元在此以多个磁化线圈17的形式构成。磁化线圈17以和运输路线2的驱动线圈3类似的方式沿纵向方向依次设置在磁化装置15上并且分别具有确定的磁化线圈宽度BM。磁化线圈17这样实施,使得所述磁化线圈可以产生足够强的磁场,该磁场适用于改变运输单元TEi的永磁体6的磁特性、亦即例如换极或退磁。磁化装置15沿横向方向这样设置,使得在磁化线圈17与永磁体6之间设有确定的磁间隙LM。为了改进例如换极或退磁的作用,有利的是,磁间隙LM尽可能小地实施,因为由此由磁化线圈17产生的磁场可以更好地施加到永磁体6中(较小的磁间隙LM意味着较小的磁阻)。特别有利的是,磁间隙LM被完全避免并且永磁体6基本上直接地贴靠在磁化线圈17上,因为由此可以减小、尤其是避免磁间隙的磁阻。
有利地,磁化线圈宽度BM根据运输单元TEi的永磁体6的磁体宽度m来选择。当例如期望每个单个的永磁体6可以被换极或退磁时,磁化线圈宽度BM应优选为磁体宽度m的最大磁体宽度(BM≤m),以便不使与要换极的永磁体6邻接的永磁体6同样以相同的方式换极。当然不完全恰恰是这样,而是例如也取决于,在各永磁体之间是否设有间隙或永磁体6是否基本上直接地彼此邻接,就如在图4中所示出的那样。当然这种限制不是必然需要的,磁化线圈17的磁化线圈宽度BM当然也可以选择得更大,有利地,磁化线圈宽度BM为磁体宽度m的整数倍(bM~x*m;
Figure BDA0002282637950000171
),其中,最大的磁化线圈宽度BM要这样选择,使得由可用的数量P的永磁体6可实现至少两个磁极5,在所示出的示例中,最大的磁化线圈宽度BM因此为bM=3*m。
换极或退磁或一般而言永磁体6的磁特性的改变可以在运输单元TEi的静止状态中实现,但是也可以在运输单元TEi运动沿着运输路线2期间实现,例如当磁化装置15本身可以平行于运输路线2运动时,如通过图4中的双箭头所示出的那样。在此,该运动优选以相同的速度进行,运输单元TEi以该速度沿着运输路线2运动。在完成换极(图4中为中间+右边)之后,运输单元在面向运输路线2的一侧上具有不变的数量的j=3个磁极5,分别具有数量为=2的永磁体6。在运输单元TEi的相对置的侧上,在该侧上通过磁化装置15进行换极(在北极和南极反过来的意义下),运输单元TEi从现在起具有数量为j=6的磁极5,各磁极分别由一个永磁体6构成。当然替代换极也可以又实现永磁体6的磁场强度的改变,其中,优选一个运输单元TEi的所有永磁体6具有大小相同的磁场强度。运输单元TEi据此例如可以运动到双梳形式的运输路线区段中,如通过虚线的第二运输路线区段2b所示出的那样。运输单元TEi的运动于是可以通过第二运输路线区段2b的驱动线圈3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并且在第一运输路线区段2a中可以集成另一个磁化装置15,如在图4中所示出的那样。
但是当然磁化单元16不必如所示出的那样具有多个磁化线圈17,而是例如也可以足够的是,在磁化单元16中仅设置有一个磁化线圈17。运输单元TEi便这样在运输路线2上运动,使得要换极的永磁体6分别由磁化线圈17加载并且在换极结束之后,运输单元TEi继续运动相应的路程,以便将下一个永磁体6或下一组永磁体6带到磁化线圈17的区域中及诸如此类。除了换极以外,当然也可又实现磁场强度的改变或退磁。运输单元TEi的运动控制可以以传统的方式经由运输装置1的闭环控制单元7实现。磁化装置15的控制可以例如经由设置在磁化装置15的内部或外部的磁化控制单元18来实现。
磁化控制单元18也可以与运输装置1的闭环控制单元7连接,例如以便获得运输单元TEi的位置数据或用于换极或退磁的理论值。这种理论值可以例如是磁极5的期望的数量j、确定的运输单元TEi的极距离TP或极宽度b。磁化控制单元18便可以例如基于所获得的理论值相应地操控磁化单元16、尤其是设置在该磁化单元中的磁化线圈17,例如以确定的电压、电流和电流方向进行操控,以便实现期望的换极和/或磁场强度的改变或配设给磁化线圈17的永磁体6的退磁。磁化装置15的能量供应当然同样可以经由磁化控制单元18实现或也可以通过单独的(未示出的)电压供应装置实现。此外,磁化装置15也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9,所述传感器例如设置用于确定运输单元TEi相对于磁化装置15、尤其是相对于磁化线圈17的位置。由此可以实现在永磁体6与磁化线圈17之间的非常精确的同步。为此,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9当然又可以与磁化控制单元18连接。磁化控制单元18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7的位置信号来操控运输装置1的闭环控制单元7,该闭环控制单元控制运输单元TEi的位置,以便同步永磁体6和磁化线圈17。
当磁化装置15本身沿纵向方向可运动地实施时(如通过图4中的水平的双箭头所示出的那样),换极和/或磁场强度的改变或退磁也可以在运输单元TEi的运动期间执行。由此,可以在时间上进一步优化运输装置1的运动流程,因为不需要使运输单元TEi静止。磁化装置15的运动又可以由磁化控制单元18控制,其中,当然要设有相应的(未示出的)引导装置和适合的驱动装置。为了使磁间隙LM保持地尽可能小(这对于磁特性的迅速且有意义的改变(换极/退磁/磁场强度的改变)而言是有利的),例如也能设想:磁化装置15附加于纵向运动(或独立于该纵向运动,当磁化装置15沿纵向方向不可运动时)实施成沿横向方向可运动,如通过图4中的竖直的双箭头所示出的。当要换极的运输单元TEi定位在磁化装置15中并且相应地与磁化线圈17同步时,磁化装置15可以沿横向方向朝向运输单元TEi运动,以便减小磁间隙LM。优选地,磁间隙LM被最小化到磁间隙LM=0,以便在磁化线圈17与永磁体6之间产生直接接触,由此可以改进换极/退磁的过程、尤其是可以加速该过程。
但磁化装置15不一定必须如在图4中所示出的那样实施为固定的运输装置1的组成部分,而是该磁化装置例如也可以实施为外部的可承载的单元,该可承载的单元在需要时可以被用于使运输单元TEi的永磁体6换极或退磁。这可以直接地在运输路线上实现,类似如图4中所示出的那样,但是也可以离开运输路线2地实现,例如在将相应的运输单元TEi设置在运输路线2上之前或当运输单元TEi从运输路线2取出时。当然,在磁化装置15上也可以设置有自有的(未示出的)操作单元,使用者可以经由该操作单元在期望的换极/退磁的方面进行调节。
按照磁化装置15的另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磁化装置15直接地集成在运输装置1的运输路线2中,如通过虚线的区域在图4中的运输路线2的右端部上所示出的(也参见图1中的第二运输路线区段2b)。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改变永磁体6的磁特性(换极/退磁/磁场强度的改变)可以使用运输路线3的驱动线圈3并且不需要单独的磁化线圈17。在此,驱动线圈3要相应地实施,以便可以产生足够强的磁场,该磁场适合于使永磁体6换极或退磁。这意味着,在对驱动线圈3相应地进行结构设计并且相应地操控驱动线圈3时基本上可以将整个运输路线2用作磁化装置15。
当驱动线圈3的线圈宽度BS大于运输单元TEi的永磁体6的磁体宽度m时,可行的是,不是每个永磁体6可以被单个地换极,而是各永磁体6在一些情况下仅可以被成对地或成组地换极。当尽管如此仍期望单个的永磁体6单独换极时(这提高在磁极5的数量j、极距离TP和极宽度b方面的灵活性),例如运输路线2的受限的区段可以实施为磁化装置15,其中,在该区段中的驱动线圈3的线圈宽度BS小于运输路线2的其余驱动线圈3的线圈宽度BS,并且优选基本上相应于永磁体6的磁体宽度m。
当然,在磁化装置15集成到运输路线2中时,位置同步也是有利的,以便使设置用于换极的驱动线圈3与相应的永磁体6的相协调。这又可以借助磁化控制单元18和相应的传感器19来实现或也可以直接地借助运输装置1的闭环控制单元7来实现。当运输路线2由各个沿纵向方向依次设置的运输部段TSi模块化地构造时,例如可设想,运输部段TSi实施为磁化装置15。由此,可以例如将存在的运输路线2简单地扩展成磁化装置15,例如其方式为,通过磁化装置15形式的运输部段替换传统的运输部段TSi(如图1中借助运输部段TS3所示出的那样)。

Claims (18)

1.长定子线性马达形式的运输装置(1),所述运输装置具有运输路线(2),至少两个运输单元(TEi)能沿着所述运输路线沿纵向方向运动,其中,在所述运输路线(2)上沿纵向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驱动线圈(3)并且在各运输单元(TEi)上分别沿纵向方向以确定的极距离(TP)依次设置有多个磁极(5),所述多个磁极与所述驱动线圈(3)以电磁的方式协同作用,以便使所述运输单元(TEi)运动,其中,每个磁极(5)具有至少一个永磁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运输单元(TEi)的磁极(5)具有不同的极距离(T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运输单元(TEi)具有不同的数量(j)的磁极(5)和/或所述至少两个运输单元(TEi)的磁极(5)具有不同的极宽度(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输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运输单元(TEi)上,磁极(5)的数量(j)和/或极距离(TP)和/或磁极(5)的极宽度(b)能在所述运输单元(TEi)沿着所述运输路线(2)运动期间和/或在静止状态中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装置(1),其特征在于,为了改变所述磁极(5)的数量(j)和/或所述极距离(TP)和/或所述磁极(5)的极宽度(b),运输单元(TEi)的至少一个永磁体(6)是可更换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运输装置(1),其特征在于,为了改变所述磁极(5)的数量(j)和/或所述极距离(TP)和/或所述磁极(5)的极宽度(b),在所述运输装置(1)中设有磁化装置(15),借助该磁化装置能改变运输单元(TEi)的至少一个永磁体(6)的磁特性,其中,所述磁化装置(15)集成在所述运输装置(1)的运输路线(2)中或平行于所述运输路线(2)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化装置(15)具有磁化单元(16)和磁化控制单元(18),其中,所述磁化单元(16)设置用于产生磁场,以便改变所述运输单元(TEi)的至少一个永磁体(6)的磁特性,以便改变所述磁极(5)的极距离(TP),并且所述磁化控制单元(18)设置用于操控所述磁化单元(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化单元(16)设置用于产生磁场,以便改变所述运输单元(TEi)的至少一个永磁体(6)的磁特性,以便改变所述磁极(5)的数量(j)和/或极宽度(b)。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运输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化单元(16)为了产生磁场而具有至少一个磁化线圈(17),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磁化线圈(17)优选具有如下磁化线圈宽度(bM),该磁化线圈宽度相应于所述运输单元(TEi)的永磁体(6)的磁体宽度(m)或相应于所述运输单元(TEi)的永磁体(6)的磁体宽度(m)的整数多倍。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之一所述的运输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化装置(15)集成在所述运输路线(2)中,其中,所述运输路线(2)的驱动线圈(3)之中的至少一个驱动线圈构成为所述磁化单元(16)的磁化线圈(17);或所述磁化装置(15)平行于所述运输路线(2)设置,其中,所述磁化装置(15)是位置固定的或相对于运输路线(2)可运动,以便在所述运输单元(TEi)的静止状态中或在其运动期间改变所述运输单元(TEi)的至少一个永磁体(6)的磁特性。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中之一所述的运输装置(1),其特征在于,为了改变运输单元(TEi)的磁极(5)的极距离(TP),能借助设置在所述运输单元(TEi)上的调节装置(8)来改变至少一个永磁体(6)的沿所述运输单元(TEi)的纵向方向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之一所述的运输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圈(3)沿纵向方向沿着所述运输路线(2)的线圈距离(TS)不同于所述运输单元(TEi)的极距离(TP),其中,所述线圈距离(TS)优选在整个运输路线(2)上是恒定的。
12.用于长定子线性马达形式的运输装置(1)的运输单元(TEi),该运输单元具有多个沿所述运输单元(TEi)的纵向方向以确定的极距离(TP)依次设置的磁极(5),其中,每个磁极(5)具有至少一个永磁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单元(TEi)的磁极(5)的极距离(TP)是可改变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运输单元(TE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输单元(TEi)上设有调节装置(8),借助该调节装置能改变至少一个永磁体(6)沿所述运输单元(TEi)的纵向方向的位置,以便改变所述磁极(5)的极距离(TP)。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运输单元(TEi),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8)以机械的方式实施,其中,所述调节装置(8)具有传动机构或连杆和/或至少一个弹簧元件(9)以用于调节极距离(TP);或所述调节装置(8)以机电的方式实施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机电的执行机构(10),其中,在所述运输单元(TEi)上设有用于操控所述至少一个执行机构(10)的控制单元(11),以便改变所述极距离(TP)。
15.根据权利13或14要求所述的运输单元(TEi),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单元(TEi)具有用于触发所述极距离(TP)的调节的触发单元,其中,所述触发单元能够手动地操纵或由长定子线性马达形式的运输装置(1)的操纵单元来操纵。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之一所述的运输单元(TEi),其特征在于,为了改变所述极距离(TP)和/或所述磁极(5)的数量(j)和/或所述磁极(5)的极宽度(b),所述运输单元(TEi)的至少一个永磁体(6)是可更换的和/或能借助磁化装置(15)改变至少一个永磁体(6)的磁特性。
17.用于运行长定子线性马达形式的运输装置(1)的方法,该运输装置包括具有多个沿纵向方向依次设置的驱动线圈(3)的运输路线(2)并且包括多个具有多个沿纵向方向以确定的极距离(TP)依次设置的磁极(5)的运输单元(TEi),所述磁极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永磁体(6),所述永磁体与所述驱动线圈(3)以电磁的方式协同作用,以便使所述运输单元(TEi)沿着所述运输路线(2)运动,其特征在于,将至少两个运输单元(TEi)使用在所述运输装置(1)中,所述至少两个运输单元的磁极(5)具有不同的极距离(TP)。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运输单元(TEi)上,在所述运输单元(TEi)沿着所述运输路线(2)运动期间和/或在静止状态中改变所述极距离(TP)和/或所述磁极(5)的数量(j)和/或所述磁极(5)的极宽度(b)。
CN201911147606.7A 2018-11-27 2019-11-21 运输装置、运输单元以及用于运行运输装置的方法 Pending CN1112245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208683.5 2018-11-27
EP18208683.5A EP3661033A1 (de) 2018-11-27 2018-11-27 Transporteinrichtung in form eines langstatorlinearmotor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4529A true CN111224529A (zh) 2020-06-02

Family

ID=64556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7606.7A Pending CN111224529A (zh) 2018-11-27 2019-11-21 运输装置、运输单元以及用于运行运输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69157A1 (zh)
EP (1) EP3661033A1 (zh)
JP (1) JP2020083657A (zh)
KR (1) KR20200064001A (zh)
CN (1) CN111224529A (zh)
CA (1) CA306223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1188A (zh) * 2020-12-03 2021-04-16 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磁悬浮长定子线圈智能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3726262A (zh) * 2021-09-02 2021-11-30 实时侠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输送线驱动系统、磁输送线和磁输送线驱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23217A1 (de) * 2019-11-27 2021-06-15 B & R Ind Automation Gmbh Transporteinrichtung
JP2022072437A (ja) * 2020-10-29 2022-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真空装置、加工システム及び物品の製造方法
US20220204284A1 (en) * 2020-12-24 2022-06-30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Variable DC Bus Voltage in an Independent Cart System
EP4391352A1 (de) 2022-12-23 2024-06-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linearmotorbasierten transportsystems und transportsystem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8496A (en) * 1990-09-17 1993-05-04 Maglev Technology, Inc.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having variable pole pitches
DE19732564A1 (de) * 1997-07-29 1999-02-04 Sew Eurodrive Gmbh & Co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Waren oder Gepäckstücke
US5952742A (en) * 1995-02-03 1999-09-14 Krauss-Maffei Ag Synchronous linear motor with improved means for positioning and fastening permanent magnets
US20030230941A1 (en) * 2002-06-05 2003-12-18 Keith Jacobs Controlled motion system
JP2006263758A (ja) * 2005-03-23 2006-10-05 Asahi-Seiki Mfg Co Ltd トランスファ装置
CN101689797A (zh) * 2007-04-16 2010-03-31 克瑞斯普兰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线性同步马达驱动的分类系统
CN104167896A (zh) * 2014-08-07 2014-11-26 江苏大学 一种t型磁通切换永磁直线电机及其模组
DE102016218777A1 (de) * 2015-11-19 2017-05-24 Robert Bosch Gmbh Transport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AT519238B1 (de) * 2017-03-13 2018-05-15 B & R Ind Automation Gmbh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Absolutposition eines Läuf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103792A1 (de) 2003-05-21 2004-12-02 Schierholz-Translift Schweiz Ag Schienenanordnung, weiche und transportvorrichtung mit magnetostriktiven sensoren
US9032880B2 (en) 2009-01-23 2015-05-19 Magnemotion, Inc. Transport system powered by short block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s and switching mechanism
JP5018910B2 (ja) 2009-08-18 2012-09-05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マルチヘッド形コアレスリニアモータ
JP5018945B2 (ja) 2010-09-13 2012-09-05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マルチヘッド形コア付きリニアモータ
DE202012013152U1 (de) 2012-03-27 2015-02-11 Beckhoff Automation Gmbh Statorvorrichtung für einen Linearmotor und lineares Transportsystem
KR101683870B1 (ko) * 2015-09-07 2016-12-09 디씨티 주식회사 선형 이송 장치
AT518354B1 (de) * 2016-02-02 2018-06-15 B & R Ind Automation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Fördereinrichtung in Form eines Langstatorlinearmotor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8496A (en) * 1990-09-17 1993-05-04 Maglev Technology, Inc.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having variable pole pitches
US5952742A (en) * 1995-02-03 1999-09-14 Krauss-Maffei Ag Synchronous linear motor with improved means for positioning and fastening permanent magnets
DE19732564A1 (de) * 1997-07-29 1999-02-04 Sew Eurodrive Gmbh & Co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Waren oder Gepäckstücke
US20030230941A1 (en) * 2002-06-05 2003-12-18 Keith Jacobs Controlled motion system
US6876107B2 (en) * 2002-06-05 2005-04-05 Jacobs Automation Controlled motion system
JP2006263758A (ja) * 2005-03-23 2006-10-05 Asahi-Seiki Mfg Co Ltd トランスファ装置
CN101689797A (zh) * 2007-04-16 2010-03-31 克瑞斯普兰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线性同步马达驱动的分类系统
CN104167896A (zh) * 2014-08-07 2014-11-26 江苏大学 一种t型磁通切换永磁直线电机及其模组
DE102016218777A1 (de) * 2015-11-19 2017-05-24 Robert Bosch Gmbh Transport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AT519238B1 (de) * 2017-03-13 2018-05-15 B & R Ind Automation Gmbh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Absolutposition eines Läufer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1188A (zh) * 2020-12-03 2021-04-16 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磁悬浮长定子线圈智能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3726262A (zh) * 2021-09-02 2021-11-30 实时侠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输送线驱动系统、磁输送线和磁输送线驱动方法
CN113726262B (zh) * 2021-09-02 2024-04-19 上海捷勃特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磁输送线驱动系统、磁输送线和磁输送线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61033A1 (de) 2020-06-03
US20200169157A1 (en) 2020-05-28
CA3062239A1 (en) 2020-05-27
JP2020083657A (ja) 2020-06-04
KR20200064001A (ko) 2020-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4529A (zh) 运输装置、运输单元以及用于运行运输装置的方法
CN109217616B (zh) 用于运行运输装置的方法及其应用和运输装置及其应用
CN108631540B (zh) 用于控制长定子直线电机的传送单元的法向力的方法
US20160380562A1 (en) Method and long stator linear motor for transferring a transport unit at a transfer position
JP5025797B2 (ja) 誘導加熱方法
CN111384835B (zh) 驱动器以及包括驱动器的锁止单元
US10848047B2 (en) Method and long-stator linear motor for transferring a transport unit at a transfer position
US10974909B2 (en) Magnet switch for a transport system
KR101328587B1 (ko) 영구자석 조작기
JP2003206908A (ja) エアサーボバルブ
US20110156522A1 (en) External field interaction motor
KR20100029609A (ko) 전자 선형 조작기
JP2010012782A (ja) 被印刷物のためのセグメント化された搬送系の少なくとも2つのブリッジを個別化する方法
US7498700B2 (en) Linear drive system
CN109835686B (zh) 呈长定子线性马达形式的带有转向区段的运输装置
JP2020025436A5 (zh)
CN101537799A (zh) 一种电磁型磁浮列车的永磁电磁混合磁铁结构
TW201233613A (en) Conveyance system
WO2012056843A1 (ja) 離散配置リニアモータの乗り移り制御装置
CN100519259C (zh) 一种电磁型磁浮列车的永磁电磁混合磁铁设计方法
JP2985313B2 (ja) ギャップ制御装置
Jiang et al. LINEAR BI-STABLE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P1049114A3 (en)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armature of a high speed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KR20210082220A (ko) 발리스틱 단극성 쌍 안정 액추에이터
JPH01177803A (ja) 磁気浮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