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5731A - 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5731A
CN111205731A CN202010095142.6A CN202010095142A CN111205731A CN 111205731 A CN111205731 A CN 111205731A CN 202010095142 A CN202010095142 A CN 202010095142A CN 111205731 A CN111205731 A CN 111205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coating
inorganic nano
composite inorganic
nano material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51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赫金德
吴越
石非凡
徐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u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u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u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u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951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057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05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57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epoxy resin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71Feed mechanis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3Powdery paints
    • C09D5/033Powdery pai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8Anti-corrosive pa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1/00Mix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mixed materials or by the application field
    • B01F2101/30Mixing paints or paint ingredients, e.g. pigments, dyes, colours, lacquers or enam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2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96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zin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28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282Binary compounds of nitrogen with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添加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解决了粉末涂料韧性与附着力低的问题,并结合自动加料系统实现精准加料,解决了粉末涂料加工复杂,原料控制不佳导致最终影响粉末涂料的性能的问题,最终制备的粉末涂料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状态,并加入后续的环氧树脂以及聚酯树脂中,具有更佳的兼容性以及结合度,显著提高粉末涂料的韧性以及附着力,且涂层具有耐候、防腐的效果。另外能简化人工操作流程,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可以缩短取料时间,减少原料对工人可能造成的伤害,并保证原料的称量更加精准,保证了粉末涂料生产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涂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粉末涂料制备过程中,各种原料混合工艺可以以简单的混合过程在圆周速度低和停留时间短的情况下在混合机中进行,但由于比重和静电放电行为的差异,导致金属颜料和粘合剂在粉末涂覆过程中分离。因此,对于根据此方法生产的粉末涂料,不再给出包含金属颜料的这种粉末涂料的可回收性,而且制备的粉末涂料一般耐候性以及韧性显效较差,限制了其应用。另外,在现有的粉末涂料的制备领域,添加剂的添加也会影响粉末涂料原料之间的结合效果,进而会影响涂层的附着力,因此,原料的含量控制以及混合程度控制,也会影响最终制备的粉末涂料的质量。
如中国专利号为CN10811225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粉末涂料,其包含至少一种基础粉末涂料和至少一种效果粉末涂料,所述至少一种效果粉末涂料具有效果颜料,所述效果颜料分散在由透明效果粉末涂料制成的熔体中。但该发明粉末涂料的原料控制然后不够精准。又如WO2016038036A1公开了一种粉末涂料,用于生产在250℃或更高的高温环境中显示出优异的耐热性并能够长时间保持优异性能的涂层。但该粉末涂料并不能延迟弯折,其韧性效果不能显效。
在制备粉末涂料领域,其实际应用中的亟待处理的实际问题还有很多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所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其包括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其中,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为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的混合物,且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粒径为10-100nm,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满足以下条件:
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之间的强度因子i≥0.35,i值由以下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2384327460000021
式中
Figure BDA0002384327460000022
其中,Δa、Δb和Δc为z、x和y坐标变量,ΔD转印助剂由分光光度计直接测得,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通过将所述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三种物料等重量比例混合,通过摩擦静电相互作用使所得的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带电,建立稳定的摩擦静电带电状态,将所述带电的混合物朝向两块带相反电荷的板,通过分光光度计的检测计算得到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并用于制备所述的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的电脑配比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粉末涂料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0-25份、聚酯树脂10-23份、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5份、二甲氨基丙胺6-12份、醇6-10份、改性复合填料5-10份、流平剂0.5-1.5份、除气剂0.2-1.0份、颜填料4-13份、高分子蜡1-6份。
可选地,所述分光光度计能测定所述转印助剂的光谱反射率为ΔD转印助剂,所述分光光度计能测定所述氮化铝的光谱反射率为Δa,所述分光光度计能测定所述氧化铝的光谱反射率为Δb、所述分光光度计能测定所述氧化锌的光谱反射率为Δc,并根据测定的光谱反射率来计算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光谱反射率为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计算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光谱反射率和转印助剂光谱反射率的比率。
可选地,所述醇为甲醇、丙二醇中一种。
可选地,所述改性复合填料为钛白粉、滑石粉、碳酸钙、沉淀硫酸钡、立德粉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经过改性得到。
可选地,所述改性复合填料的改性方法为:将所述钛白粉、滑石粉、碳酸钙、沉淀硫酸钡、立德粉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均匀地平铺在多孔材料的表面,将聚合物溶液加入到蒸发容器中,所述聚合物选自受热可分解成自由基的聚合物、受热可蒸发或升华或可随溶剂蒸发的聚合物中的一种,基于化学气相沉积、真空蒸镀法或真空喷雾法,加热蒸发容器中聚合物的材料逸出成膜的分子或形成极细的汽雾,形成蒸汽入射到上述复合填料表面形成超薄的绝缘薄膜,得到改性复合填料。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自动加料系统,将所述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三种物料等重量比例混合,得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备用;
(2)所述转印助剂的制备为将4-15份的改性膨润土加入到固体搅拌机中,加入改性膨润土重量比2-5倍量的硅烷偶联剂,搅拌20-60min,充分混合分散均匀后,得到转印助剂,备用,且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氨基硅烷偶联剂和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和几种;
(3)通过自动加料系统,将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A;
(4)将环氧树脂以及聚酯树脂混合,搅拌1-5min后,加入混合物A以及总重量份1/2的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继续搅拌8-15min后,加入二甲氨基丙胺以及醇,最后在缓慢滴入剩下的1/2的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反应1-2h,得到混合物B;
(5)通过所述自动加料系统往混合物B中加入改性复合填料、流平剂以及除气剂,搅拌5-20min后加入颜填料与高分子蜡,经混合的物料,用加料器输送到熔融混合挤出机,通过压片机压成薄片、冷却、经破碎机破碎后,输送到空气分级磨中进行细粉碎,通过旋风分离器捕集大部分被粉碎的半成品,再经筛粉机除去杂物和粗粉末后得到粉末涂料成品。
可选地,所述自动加料系统包括:电脑配比系统,用于控制各类原料的加入量;若干加料装置,用于提供原料的装载;若干称量装置,用于对原料进行称量;输送管道,用于连接所述加料装置与所述称量装置,且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电控加料阀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脑配比系统以及所述电控加料阀门。
可选地,所述电脑配比系统能根据生产实际需求,设置各加料装置所负责的原料品种的目标重量和/或根据设置在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加料装置中的分光光度计以及设置在转印助剂加料装置中的分光光度计检测得到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中,所述控制器对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对应的控制指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特定比例的复合无机纳米材料进行混合,并通过设定与转印助剂之间的强度因子i≥0.35,对制备粉末涂料提高其韧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使得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状态,并加入后续的环氧树脂以及聚酯树脂中,具有更佳的兼容性以及结合度。
2、本发明通过设置分光光度计对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之间的检测与电脑配比系统结合,能更精准地控制加入的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之间的量,能显著提高粉末涂料的韧性以及附着力。
3、本发明通过加入改性复合填料,该改性复合填料能在表面形成极薄的绝缘薄膜,将其与其它成分复配混合,具有较佳的相容性,抑制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对粉末涂料的防腐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整体上起到促进涂层具有耐候、防腐的效果。
4、本发明的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简单,通过自动加料系统,不仅能简化人工操作流程,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可以缩短取料时间,减少原料对工人可能造成的伤害,并保证原料的称量更加精准,保证了粉末涂料生产的质量。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的涂层放大10000倍的SEM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的在剪切力作用下破碎断层放大10000倍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发明为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根据图1-2所示讲述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其包括复合无机纳米材料4-20份以及转印助剂1-15份,其中,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为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的混合物,且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粒径为10-100nm,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满足以下条件: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之间的强度因子i≥0.35,i值由以下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2384327460000061
式中
Figure BDA0002384327460000062
其中,Δa、Δb和Δc为z、x和y坐标变量,ΔD转印助剂由分光光度计直接测得,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通过将所述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三种物料等重量比例混合,通过摩擦静电相互作用使所得的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带电,建立稳定的摩擦静电带电状态,将所述带电的混合物朝向两块带相反电荷的板,通过分光光度计的检测计算得到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即通过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得到氮化铝的光谱反射率Δa、氧化铝的光谱反射率Δb以及氧化锌的光谱反射率Δc,后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384327460000063
计算得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光谱反射率为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并用于制备所述的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的电脑配比系统中。
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粉末涂料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0-25份、聚酯树脂10-23份、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5份、二甲氨基丙胺6-12份、醇6-10份、改性复合填料5-10份、流平剂0.5-1.5份、除气剂0.2-1.0份、颜填料4-13份、高分子蜡1-6份。
其中,所述醇为甲醇、丙二醇中一种;所述改性复合填料为钛白粉、滑石粉、碳酸钙、沉淀硫酸钡、立德粉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经过改性得到;所述改性复合填料的改性方法为:将所述钛白粉、滑石粉、碳酸钙、沉淀硫酸钡、立德粉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均匀地平铺在多孔材料的表面,将聚合物溶液加入到蒸发容器中,所述聚合物选自受热可分解成自由基的聚合物、受热可蒸发或升华或可随溶剂蒸发的聚合物中的一种,基于化学气相沉积、真空蒸镀法或真空喷雾法,加热蒸发容器中聚合物的材料逸出成膜的分子或形成极细的汽雾,形成蒸汽入射到上述复合填料表面形成超薄的绝缘薄膜,得到改性复合填料。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聚合物包括聚乙炔、聚噻吩、聚吡咯、聚苯胺、聚苯撑、聚苯撑乙烯和聚双炔中的一种。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自动加料系统,将所述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三种物料等重量比例混合,得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备用;
(2)所述转印助剂的制备为将4-15份的改性膨润土加入到固体搅拌机中,加入改性膨润土重量比2-5倍量的硅烷偶联剂,搅拌20-60min,充分混合分散均匀后,得到转印助剂,备用,且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氨基硅烷偶联剂和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和几种;
(3)通过自动加料系统,将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A;
(4)将环氧树脂以及聚酯树脂混合,搅拌3min后,加入混合物A以及总重量份1/2的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继续搅拌8min后,加入二甲氨基丙胺以及醇,最后在缓慢滴入剩下的1/2的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反应1-2h,得到混合物B;
(5)通过所述自动加料系统往混合物B中加入改性复合填料、流平剂以及除气剂,搅拌5-20min后加入颜填料与高分子蜡,经混合的物料,用加料器输送到熔融混合挤出机,通过压片机压成薄片、冷却、经破碎机破碎后,输送到空气分级磨中进行细粉碎,通过旋风分离器捕集大部分被粉碎的半成品,再经筛粉机除去杂物和粗粉末后得到粉末涂料成品。
在本实施例的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自动加料系统包括:电脑配比系统,用于控制各类原料的加入量;若干加料装置,用于提供原料的装载;若干称量装置,用于对原料进行称量;输送管道,用于连接所述加料装置与所述称量装置,且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电控加料阀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脑配比系统以及所述电控加料阀门。所述电脑配比系统能根据生产实际需求,设置各加料装置所负责的原料品种的目标重量和/或根据设置在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加料装置中的分光光度计以及设置在转印助剂加料装置中的分光光度计检测得到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中,所述控制器对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分光光度计能测定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的光谱反射率,根据测定的光谱反射率来计算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的比率。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光光度计包括光源模块,单块半导体基底、一个或多个波长色散装置、以及一个或多个波长探测装置,其中所述单块基底具有波导装置和一个或多个谐振器,这些谐振器充当特定光线波长的探测器,且被布置成靠近波导装置,使得针对所述光波长可出现逐渐消失的光耦合。当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通过摩擦静电作用使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带电,以建立稳定的摩擦静电电荷状态。通过分光光度计的z、x和y坐标变量得到Δa、Δb和Δc,得到数据信息。
实施例2:
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环氧树脂10份、聚酯树脂10份、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二甲氨基丙胺6份、醇份、改性复合填料5份、流平剂0.份、除气剂0.2份、颜填料4份、高分子蜡1份、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份以及转印助剂1份,其中,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为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的混合物,且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粒径为10-100nm,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满足以下条件: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之间的强度因子i=0.35,i值由以下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2384327460000091
式中
Figure BDA0002384327460000092
其中,Δa、Δb和Δc为z、x和y坐标变量,ΔD转印助剂由分光光度计直接测得,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通过将所述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三种物料等重量比例混合,通过摩擦静电相互作用使所得的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带电,建立稳定的摩擦静电带电状态,将所述带电的混合物朝向两块带相反电荷的板,通过分光光度计的检测计算得到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即通过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得到氮化铝的光谱反射率Δa、氧化铝的光谱反射率Δb以及氧化锌的光谱反射率Δc,后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384327460000093
计算得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光谱反射率为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并用于制备所述的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的电脑配比系统中。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无机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正是由于基本组成单位尺度小,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具有很多其他普通尺度的材料所不具备的效应,具体包括体积效应、表面效应、介电限域、量子尺寸、量子隧道等,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体积效应和介电限域。体积效应是指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粒子足够小时,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催化性、热阻、内压、光吸收性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应用这个特性应用在粉末涂料的制备中,具有质量轻、厚度薄、吸波频带宽等优点。而介电效应是指复合纳米材料处于一定的介质包围之中时,由于不同材料对光的折射率不同,无机纳米表面及其附近的场强增大,对粉末涂料的制备具有促进作用。
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粉末涂料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其中,所述醇为甲醇;所述改性复合填料为钛白粉和滑石粉的混合物,经过改性得到;所述改性复合填料的改性方法为:将所述钛白粉和滑石粉混合,均匀地平铺在多孔材料的表面,将聚合物溶液加入到蒸发容器中,所述聚合物选自聚乙炔,基于化学气相沉积法,加热蒸发容器中聚合物的材料逸出成膜的分子或形成极细的汽雾,形成蒸汽入射到上述复合填料表面形成超薄的绝缘薄膜,得到改性复合填料。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自动加料系统,将所述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三种物料等重量比例混合,得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备用;
(2)所述转印助剂的制备为将4份的改性膨润土加入到固体搅拌机中,加入改性膨润土重量比2倍量的硅烷偶联剂,搅拌20-60min,充分混合分散均匀后,得到转印助剂,备用,且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氨基硅烷偶联剂和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和几种;
(3)通过自动加料系统,将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A;
(4)将环氧树脂以及聚酯树脂混合,搅拌1-5min后,加入混合物A以及总重量份1/2的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继续搅拌8-15min后,加入二甲氨基丙胺以及醇,最后在缓慢滴入剩下的1/2的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反应1-2h,得到混合物B;
(5)通过所述自动加料系统往混合物B中加入改性复合填料、流平剂以及除气剂,搅拌5-20min后加入颜填料与高分子蜡,经混合的物料,用加料器输送到熔融混合挤出机,通过压片机压成薄片、冷却、经破碎机破碎后,输送到空气分级磨中进行细粉碎,通过旋风分离器捕集大部分被粉碎的半成品,再经筛粉机除去杂物和粗粉末后得到粉末涂料成品。
在本实施例的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自动加料系统包括:电脑配比系统,用于控制各类原料的加入量;若干加料装置,用于提供原料的装载;若干称量装置,用于对原料进行称量;输送管道,用于连接所述加料装置与所述称量装置,且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电控加料阀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脑配比系统以及所述电控加料阀门。所述电脑配比系统能根据生产实际需求,设置各加料装置所负责的原料品种的目标重量和/或根据设置在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加料装置中的分光光度计以及设置在转印助剂加料装置中的分光光度计检测得到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中,所述控制器对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分光光度计能测定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的光谱反射率,根据测定的光谱反射率来计算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的比率。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光光度计包括光源模块,单块半导体基底、一个或多个波长色散装置、以及一个或多个波长探测装置,其中所述单块基底具有波导装置和一个或多个谐振器,这些谐振器充当特定光线波长的探测器,且被布置成靠近波导装置,使得针对所述光波长可出现逐渐消失的光耦合。当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通过摩擦静电作用使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带电,以建立稳定的摩擦静电电荷状态。通过分光光度计的z、x和y坐标变量得到Δa、Δb和Δc,得到数据信息。
实施例3:
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其包括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环氧树脂10份、聚酯树脂3份、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二甲氨基丙胺12份、份、改性复合填料10份、流平剂1.5份、除气剂1.0份、颜填料13份、高分子蜡6份其中,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为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的混合物,且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粒径为10-100nm,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满足以下条件: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之间的强度因子i=0.46,i值由以下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2384327460000121
式中
Figure BDA0002384327460000122
其中,Δa、Δb和Δc为z、x和y坐标变量,ΔD转印助剂由分光光度计直接测得,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通过将所述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三种物料等重量比例混合,通过摩擦静电相互作用使所得的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带电,建立稳定的摩擦静电带电状态,将所述带电的混合物朝向两块带相反电荷的板,通过分光光度计的检测计算得到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并用于制备所述的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的电脑配比系统中。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无机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正是由于基本组成单位尺度小,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具有很多其他普通尺度的材料所不具备的效应,具体包括体积效应、表面效应、介电限域、量子尺寸、量子隧道等,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体积效应和介电限域。体积效应是指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粒子足够小时,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催化性、热阻、内压、光吸收性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应用这个特性应用在粉末涂料的制备中,具有质量轻、厚度薄、吸波频带宽等优点。而介电效应是指复合纳米材料处于一定的介质包围之中时,由于不同材料对光的折射率不同,无机纳米表面及其附近的场强增大,对粉末涂料的制备具有促进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光光度计能测定所述转印助剂的光谱反射率为ΔD转印助剂,所述分光光度计能测定所述氮化铝的光谱反射率为Δa,所述分光光度计能测定所述氧化铝的光谱反射率为Δb、所述分光光度计能测定所述氧化锌的光谱反射率为Δc,并根据测定的光谱反射率来计算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光谱反射率为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计算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光谱反射率和转印助剂光谱反射率的比率。
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粉末涂料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其中,所述醇为甲醇;所述改性复合填料为钛白粉和滑石粉的混合物,经过改性得到;所述改性复合填料的改性方法为:将所述钛白粉和滑石粉混合,均匀地平铺在多孔材料的表面,将聚合物溶液加入到蒸发容器中,所述聚合物选自聚吡咯,基于化学气相沉积法,加热蒸发容器中聚合物的材料逸出成膜的分子或形成极细的汽雾,形成蒸汽入射到上述复合填料表面形成超薄的绝缘薄膜,得到改性复合填料。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自动加料系统,将所述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三种物料等重量比例混合,得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备用;
(2)所述转印助剂的制备为将15份的改性膨润土加入到固体搅拌机中,加入改性膨润土重量比5倍量的硅烷偶联剂,搅拌20-60min,充分混合分散均匀后,得到转印助剂,备用,且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氨基硅烷偶联剂和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和几种;
(3)通过自动加料系统,将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A;
(4)将环氧树脂以及聚酯树脂混合,搅拌5min后,加入混合物A以及总重量份1/2的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继续搅拌15min后,加入二甲氨基丙胺以及醇,最后在缓慢滴入剩下的1/2的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反应1-2h,得到混合物B;
(5)通过所述自动加料系统往混合物B中加入改性复合填料、流平剂以及除气剂,搅拌20min后加入颜填料与高分子蜡,经混合的物料,用加料器输送到熔融混合挤出机,通过压片机压成薄片、冷却、经破碎机破碎后,输送到空气分级磨中进行细粉碎,通过旋风分离器捕集大部分被粉碎的半成品,再经筛粉机除去杂物和粗粉末后得到粉末涂料成品。
在本实施例的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自动加料系统包括:电脑配比系统,用于控制各类原料的加入量;若干加料装置,用于提供原料的装载;若干称量装置,用于对原料进行称量;输送管道,用于连接所述加料装置与所述称量装置,且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电控加料阀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脑配比系统以及所述电控加料阀门。所述电脑配比系统能根据生产实际需求,设置各加料装置所负责的原料品种的目标重量和/或根据设置在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加料装置中的分光光度计以及设置在转印助剂加料装置中的分光光度计检测得到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中,所述控制器对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分光光度计能测定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的光谱反射率,根据测定的光谱反射率来计算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的比率。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光光度计包括光源模块,单块半导体基底、一个或多个波长色散装置、以及一个或多个波长探测装置,其中所述单块基底具有波导装置和一个或多个谐振器,这些谐振器充当特定光线波长的探测器,且被布置成靠近波导装置,使得针对所述光波长可出现逐渐消失的光耦合。当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通过摩擦静电作用使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带电,以建立稳定的摩擦静电电荷状态。通过分光光度计的z、x和y坐标变量得到Δa、Δb和Δc,得到数据信息。
实施例4
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其包括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环氧树脂15份、聚酯树脂16份、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份、二甲氨基丙胺10份、醇8份、改性复合填料8份、流平剂1.0份、除气剂0.6份、颜填料7份、高分子蜡3份其中,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为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的混合物,且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粒径为10-100nm,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满足以下条件: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之间的强度因子i=0.50,i值由以下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2384327460000151
式中
Figure BDA0002384327460000152
其中,Δa、Δb和Δc为z、x和y坐标变量,ΔD转印助剂由分光光度计直接测得的转印助剂的光谱反射率,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通过将所述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三种物料等重量比例混合,通过摩擦静电相互作用使所得的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带电,建立稳定的摩擦静电带电状态,将所述带电的混合物朝向两块带相反电荷的板,通过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得到氮化铝的光谱反射率Δa、氧化铝的光谱反射率Δb以及氧化锌的光谱反射率Δc,后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384327460000153
计算得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光谱反射率为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并用于制备所述的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的电脑配比系统中。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无机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正是由于基本组成单位尺度小,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具有很多其他普通尺度的材料所不具备的效应,具体包括体积效应、表面效应、介电限域、量子尺寸、量子隧道等,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体积效应和介电限域。体积效应是指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粒子足够小时,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催化性、热阻、内压、光吸收性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应用这个特性应用在粉末涂料的制备中,具有质量轻、厚度薄、吸波频带宽等优点。而介电效应是指复合纳米材料处于一定的介质包围之中时,由于不同材料对光的折射率不同,无机纳米表面及其附近的场强增大,对粉末涂料的制备具有促进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流平剂为德国德信利化学的PV88;所述除气剂为六安捷通达新材料有限公司SA500。
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粉末涂料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其中,所述醇为丙二醇;所述改性复合填料为碳酸钙和沉淀硫酸钡的混合物,经过改性得到;所述改性复合填料的改性方法为:将所述碳酸钙和沉淀硫酸钡混合,均匀地平铺在多孔材料的表面,将聚合物溶液加入到蒸发容器中,所述聚合物选自聚吡咯,基于化学气相沉积法,加热蒸发容器中聚合物的材料逸出成膜的分子或形成极细的汽雾,形成蒸汽入射到上述复合填料表面形成超薄的绝缘薄膜,得到改性复合填料。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自动加料系统,将所述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三种物料等重量比例混合,得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备用;
(2)所述转印助剂的制备为将10份的改性膨润土加入到固体搅拌机中,加入改性膨润土重量比4倍量的硅烷偶联剂,搅拌20-60min,充分混合分散均匀后,得到转印助剂,备用,且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氨基硅烷偶联剂和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和几种;
(3)通过自动加料系统,将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A;
(4)将环氧树脂以及聚酯树脂混合,搅拌5min后,加入混合物A以及总重量份1/2的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继续搅拌15min后,加入二甲氨基丙胺以及醇,最后在缓慢滴入剩下的1/2的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反应1-2h,得到混合物B;
(5)通过所述自动加料系统往混合物B中加入改性复合填料、流平剂以及除气剂,搅拌20min后加入颜填料与高分子蜡,经混合的物料,用加料器输送到熔融混合挤出机,通过压片机压成薄片、冷却、经破碎机破碎后,输送到空气分级磨中进行细粉碎,通过旋风分离器捕集大部分被粉碎的半成品,再经筛粉机除去杂物和粗粉末后得到粉末涂料成品。且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双螺杆挤压机,从进料段到机头分为6个加热区域,工作温度依次为:100℃,120℃,140℃,160℃,135℃,115℃。
在本实施例的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自动加料系统包括:电脑配比系统,用于控制各类原料的加入量;若干加料装置,用于提供原料的装载;若干称量装置,用于对原料进行称量;输送管道,用于连接所述加料装置与所述称量装置,且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电控加料阀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脑配比系统以及所述电控加料阀门。所述电脑配比系统能根据生产实际需求,设置各加料装置所负责的原料品种的目标重量和/或根据设置在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加料装置中的分光光度计以及设置在转印助剂加料装置中的分光光度计检测得到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中,所述控制器对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分光光度计能测定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的光谱反射率,根据测定的光谱反射率来计算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的比率。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光光度计包括光源模块,单块半导体基底、一个或多个波长色散装置、以及一个或多个波长探测装置,其中所述单块基底具有波导装置和一个或多个谐振器,这些谐振器充当特定光线波长的探测器,且被布置成靠近波导装置,使得针对所述光波长可出现逐渐消失的光耦合。当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通过摩擦静电作用使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带电,以建立稳定的摩擦静电电荷状态。通过分光光度计的z、x和y坐标变量得到Δa、Δb和Δc,得到数据信息。另外,本实施例中自动加料系统还包括加料装置指示灯,当加料装置指示灯常亮为绿色时,证明自动加料系统正在加料,当加料装置指示灯为红色时,说明缺乏该原料,需要补充料体,当补充料体后,通过设置控制器,继续重复加料过程,使得加料过程正常。
对比例1
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其包括复合无机纳米材料3份、转印助剂0.5份、环氧树脂15份、聚酯树脂16份、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份、二甲氨基丙胺10份、醇8份、改性复合填料8份、流平剂1.0份、除气剂0.6份、颜填料7份、高分子蜡3份其中,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为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的混合物,且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粒径为10-100nm,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满足以下条件: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之间的强度因子i=0.2,i值由以下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2384327460000181
式中
Figure BDA0002384327460000182
其中,Δa、Δb和Δc为z、x和y坐标变量,ΔD转印助剂由分光光度计直接测得,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通过将所述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三种物料等重量比例混合,通过摩擦静电相互作用使所得的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带电,建立稳定的摩擦静电带电状态,将所述带电的混合物朝向两块带相反电荷的板,通过分光光度计的检测计算得到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即通过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得到氮化铝的光谱反射率Δa、氧化铝的光谱反射率Δb以及氧化锌的光谱反射率Δc,后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384327460000183
计算得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光谱反射率为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后用于制备所述的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的电脑配比系统中。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无机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正是由于基本组成单位尺度小,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具有很多其他普通尺度的材料所不具备的效应,具体包括体积效应、表面效应、介电限域、量子尺寸、量子隧道等,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体积效应和介电限域。体积效应是指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粒子足够小时,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催化性、热阻、内压、光吸收性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应用这个特性应用在粉末涂料的制备中,具有质量轻、厚度薄、吸波频带宽等优点。而介电效应是指复合纳米材料处于一定的介质包围之中时,由于不同材料对光的折射率不同,无机纳米表面及其附近的场强增大,对粉末涂料的制备具有促进作用。
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粉末涂料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其中,所述醇为丙二醇;所述改性复合填料为碳酸钙和沉淀硫酸钡的混合物,经过改性得到;所述改性复合填料的改性方法为:将所述碳酸钙和沉淀硫酸钡混合,均匀地平铺在多孔材料的表面,将聚合物溶液加入到蒸发容器中,所述聚合物选自聚吡咯,基于化学气相沉积法,加热蒸发容器中聚合物的材料逸出成膜的分子或形成极细的汽雾,形成蒸汽入射到上述复合填料表面形成超薄的绝缘薄膜,得到改性复合填料。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自动加料系统,将所述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三种物料等重量比例混合,得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备用;
(2)所述转印助剂的制备为将10份的改性膨润土加入到固体搅拌机中,加入改性膨润土重量比4倍量的硅烷偶联剂,搅拌20-60min,充分混合分散均匀后,得到转印助剂,备用,且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氨基硅烷偶联剂和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和几种;
(3)通过自动加料系统,将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A;
(4)将环氧树脂以及聚酯树脂混合,搅拌5min后,加入混合物A以及总重量份1/2的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继续搅拌15min后,加入二甲氨基丙胺以及醇,最后在缓慢滴入剩下的1/2的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反应1-2h,得到混合物B;
(5)通过所述自动加料系统往混合物B中加入改性复合填料、流平剂以及除气剂,搅拌20min后加入颜填料与高分子蜡,经混合的物料,用加料器输送到熔融混合挤出机,通过压片机压成薄片、冷却、经破碎机破碎后,输送到空气分级磨中进行细粉碎,通过旋风分离器捕集大部分被粉碎的半成品,再经筛粉机除去杂物和粗粉末后得到粉末涂料成品。
在本实施例的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自动加料系统包括:电脑配比系统,用于控制各类原料的加入量;若干加料装置,用于提供原料的装载;若干称量装置,用于对原料进行称量;输送管道,用于连接所述加料装置与所述称量装置,且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电控加料阀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脑配比系统以及所述电控加料阀门。所述电脑配比系统能根据生产实际需求,设置各加料装置所负责的原料品种的目标重量和/或根据设置在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加料装置中的分光光度计以及设置在转印助剂加料装置中的分光光度计检测得到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中,所述控制器对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分光光度计能测定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的光谱反射率,根据测定的光谱反射率来计算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的比率。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光光度计包括光源模块,单块半导体基底、一个或多个波长色散装置、以及一个或多个波长探测装置,其中所述单块基底具有波导装置和一个或多个谐振器,这些谐振器充当特定光线波长的探测器,且被布置成靠近波导装置,使得针对所述光波长可出现逐渐消失的光耦合。当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通过摩擦静电作用使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带电,以建立稳定的摩擦静电电荷状态。通过分光光度计的z、x和y坐标变量得到Δa、Δb和Δc,得到数据信息。另外,本实施例中自动加料系统还包括加料装置指示灯,当加料装置指示灯常亮为绿色时,证明自动加料系统正在加料,当加料装置指示灯为红色时,说明缺乏该原料,需要补充料体,当补充料体后,通过设置控制器,继续重复加料过程,使得加料过程正常。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4的区别为直接将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三种物料等重量比例混合后,直接加入到粉末涂料的制备工艺中,无需与转印助剂预先混合。
将实施例2-4与对比例1-2制备得到的粉末涂料分别静电喷涂在钢板表面,然后于165℃固化15min,对形成的涂膜进行性能测试。耐盐雾测试方法参照GB/T 1771-2007《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试》,将钢板放入到温度为(35±2)℃、PH为6.5、氯化钠质量浓度为(50±5)g/L的盐雾箱中,每隔72h检查一次;附着力测试方法参照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组别 2000h划线单向锈蚀 附着性
实施例2 ≤0.9mm 1级
实施例3 ≤0.9mm 1级
实施例4 ≤0.9mm 1级
对比例1 ≤1.9mm 0级
对比例2 ≤1.9mm 0级
另外,还做了如下试验:
将上述实施例2-4及对比例1-2所制得的粉末涂料用静电喷涂的方法分别喷涂在处理好的铝型材上,单层喷涂,在230℃烘烤5分钟,得到干膜厚为350um。分别对各个配方的涂膜按照“国家标准SY/T0315--2013《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规范》附录D涂层抗弯曲性能试验、附录E涂层抗冲击性能试验及附录G涂层的附着力测定”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84327460000221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水煮等级1中的条件为75℃,24h;水煮等级2中的条件为75℃,28d;抗弯曲性能的条件为-30℃、3°;抗冲击性能的条件为-30℃、1.5J。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粉末涂料具有较高的韧性和热稳定,且使得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状态,并加入后续的环氧树脂以及聚酯树脂中,具有更佳的兼容性以及结合度。更精准地控制加入的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之间的量,能显著提高粉末涂料的韧性以及附着力以及整体上起到促进涂层具有耐候、防腐的效果。
综合上,本发明的粉末涂料的制备过程中通过自动加料系统,不仅能简化人工操作流程,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可以缩短取料时间,减少原料对工人可能造成的伤害,并保证原料的称量更加精准,保证了粉末涂料生产的质量。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
综上,其旨在上述详细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以下权利要求(包括所有等同物)旨在限定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其中,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为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的混合物,且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粒径为10-100nm,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满足以下条件:
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转印助剂之间的强度因子i≥0.35,i值由以下公式得到:
Figure FDA0002384327450000011
且式中
Figure FDA0002384327450000012
其中,Δa、Δb和Δc为z、x和y坐标变量,ΔD转印助剂由分光光度计直接测得,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通过将所述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三种物料等重量比例混合,通过摩擦静电相互作用使所得的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带电,建立稳定的摩擦静电带电状态,将所述带电的混合物朝向两块带相反电荷的板,通过分光光度计的检测计算得到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并用于制备所述的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的电脑配比系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涂料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0-25份、聚酯树脂10-23份、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5份、二甲氨基丙胺6-12份、醇6-10份、改性复合填料5-10份、流平剂0.5-1.5份、除气剂0.2-1.0份、颜填料4-13份、高分子蜡1-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光度计能测定所述转印助剂的光谱反射率为ΔD转印助剂,所述分光光度计能测定所述氮化铝的光谱反射率为Δa,所述分光光度计能测定所述氧化铝的光谱反射率为Δb、所述分光光度计能测定所述氧化锌的光谱反射率为Δc,并根据测定的光谱反射率来计算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的光谱反射率为ΔD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以及计算所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光谱反射率和转印助剂光谱反射率的比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醇为甲醇、丙二醇中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复合填料为钛白粉、滑石粉、碳酸钙、沉淀硫酸钡、立德粉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经过改性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复合填料的改性方法为:将所述钛白粉、滑石粉、碳酸钙、沉淀硫酸钡、立德粉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均匀地平铺在多孔材料的表面,将聚合物溶液加入到蒸发容器中,所述聚合物选自受热可分解成自由基的聚合物、受热可蒸发或升华或可随溶剂蒸发的聚合物中的一种,基于化学气相沉积、真空蒸镀法或真空喷雾法,加热蒸发容器中聚合物的材料逸出成膜的分子或形成极细的汽雾,形成蒸汽入射到上述复合填料表面形成超薄的绝缘薄膜,得到改性复合填料。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自动加料系统,将所述氮化铝、氧化铝以及氧化锌三种物料等重量比例混合,得到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备用;
(2)所述转印助剂的制备为将4-15份的改性膨润土加入到固体搅拌机中,加入改性膨润土重量比2-5倍量的硅烷偶联剂,搅拌20-60min,充分混合分散均匀后,得到转印助剂,备用,且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氨基硅烷偶联剂和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和几种;
(3)通过自动加料系统,将复合无机纳米材料与转印助剂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A;
(4)将环氧树脂以及聚酯树脂混合,搅拌1-5min后,加入混合物A以及总重量份1/2的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继续搅拌8-15min后,加入二甲氨基丙胺以及醇,最后在缓慢滴入剩下的1/2的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反应1-2h,得到混合物B;
(5)通过所述自动加料系统往混合物B中加入改性复合填料、流平剂以及除气剂,搅拌5-20min后加入颜填料与高分子蜡,经混合的物料,用加料器输送到熔融混合挤出机,通过压片机压成薄片、冷却、经破碎机破碎后,输送到空气分级磨中进行细粉碎,通过旋风分离器捕集大部分被粉碎的半成品,再经筛粉机除去杂物和粗粉末后得到粉末涂料成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加料系统包括:电脑配比系统,用于控制各类原料的加入量;若干加料装置,用于提供原料的装载;若干称量装置,用于对原料进行称量;输送管道,用于连接所述加料装置与所述称量装置,且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电控加料阀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脑配比系统以及所述电控加料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配比系统能根据生产实际需求,设置各加料装置所负责的原料品种的目标重量和/或根据设置在复合无机纳米材料加料装置中的分光光度计以及设置在转印助剂加料装置中的分光光度计检测得到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中,所述控制器对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对应的控制指令。
CN202010095142.6A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2057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5142.6A CN111205731A (zh)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5142.6A CN111205731A (zh)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5731A true CN111205731A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80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5142.6A Pending CN111205731A (zh) 2020-02-14 2020-02-14 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057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6142A (zh) * 2020-10-22 2021-01-15 湖北博宇粉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候型粉末涂料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6442A (zh) * 2000-02-08 2003-06-25 国际涂料有限公司 粉末涂料组合物
CN101608088A (zh) * 2009-07-07 2009-12-23 宁波市派特勒粉末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7639A (zh) * 2013-09-24 2014-01-08 安徽锐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韧性高流平性粉末涂料
CN104194583A (zh) * 2014-08-27 2014-12-10 山东朗法博粉末涂装科技有限公司 取代铝型材铬化处理工艺的耐候型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2588A (zh) * 2016-08-10 2016-11-09 桐乡华锐自控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玻纤行业化工生产的自动加料系统及方法
CN106318143A (zh) * 2016-08-24 2017-01-11 六安科瑞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铝型材用木纹转印粉末涂料
CN106634476A (zh) * 2016-09-30 2017-05-10 浙江传化天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固化高柔韧性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00833A (zh) * 2017-05-31 2017-09-26 广东猛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树脂固化预涂防腐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50419A (zh) * 2018-01-16 2018-07-06 浙江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型粉末涂料用强折弯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29524A (zh) * 2018-03-08 2018-07-2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填料的改性方法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6442A (zh) * 2000-02-08 2003-06-25 国际涂料有限公司 粉末涂料组合物
CN101608088A (zh) * 2009-07-07 2009-12-23 宁波市派特勒粉末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7639A (zh) * 2013-09-24 2014-01-08 安徽锐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韧性高流平性粉末涂料
CN104194583A (zh) * 2014-08-27 2014-12-10 山东朗法博粉末涂装科技有限公司 取代铝型材铬化处理工艺的耐候型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2588A (zh) * 2016-08-10 2016-11-09 桐乡华锐自控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玻纤行业化工生产的自动加料系统及方法
CN106318143A (zh) * 2016-08-24 2017-01-11 六安科瑞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铝型材用木纹转印粉末涂料
CN106634476A (zh) * 2016-09-30 2017-05-10 浙江传化天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固化高柔韧性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00833A (zh) * 2017-05-31 2017-09-26 广东猛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树脂固化预涂防腐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50419A (zh) * 2018-01-16 2018-07-06 浙江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型粉末涂料用强折弯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29524A (zh) * 2018-03-08 2018-07-2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填料的改性方法及其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6142A (zh) * 2020-10-22 2021-01-15 湖北博宇粉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候型粉末涂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3690B2 (en) Thin leaf-like indium particl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glitter pigment, and water-based paint and coating film
EP2634146B1 (en) Indium tin oxide powder,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dispersion, paint, and functional thin film
CN103987796B (zh) 光辉性颜料、和含有该光辉性颜料的光辉性涂料组合物及汽车外板涂敷物
Yong et al. Synthesis and surface analysis of self-matt coating based on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resin and study on the matt mechanism
CN101511948B (zh) 珍珠光泽颜料
Zha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silica nanocomposites via double in situ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
CN101668819A (zh) 光亮性颜料、含有其的光亮性涂料组合物及汽车外板涂敷物
US20120141780A1 (en) High-Refractive Index Powd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Same
CN115558384B (zh) 一种低温固化高边角覆盖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EP2743320B1 (de) Mehrstufiges Verfahren zur Beschichtung von Stahl vor einer Warmumformung
CN102985174A (zh) 无机微粒用分散剂、使用其的无机微粒分散体
US7157024B2 (en) Metal oxide particl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CN111205731A (zh) 一种高韧性延迟折弯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7931B (zh) 户外银色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4616B (zh) 铈掺杂的磷酸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防腐涂料
Akgün et al. Perspectives of aerosol-photopolymerization: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nanoparticles
EP3357865A1 (en) Infrared absorbing particles, and dispersion liquid, dispersion, laminated transparent substrate, film, and glass using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El-Ghaffar et al. Boron phosphate/poly (p-phenylenediamine) as a corrosion inhibitive system for steel protection
EP2512650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eingekapselten metall-kolloiden als anorganische farbpigmente
US20210260611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imized coating, and coating which can be obtained using said method
KR20200052644A (ko) 실란 커플링 반응을 이용한 친수성 아연 플레이크의 제조방법
Gong et al.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of MANs/poly (MMA-co-BA) nanocomposite latex by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
CN102898881A (zh) 一种耐高温腻子及其制备方法
RU2689745C2 (ru) Порошковое покрытие
JP3107289B2 (ja) 粉体塗料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