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45A - 电子炉 - Google Patents

电子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45A
CN1111745A CN95101652A CN95101652A CN1111745A CN 1111745 A CN1111745 A CN 1111745A CN 95101652 A CN95101652 A CN 95101652A CN 95101652 A CN95101652 A CN 95101652A CN 1111745 A CN1111745 A CN 1111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ke
magnetron
break period
selector
frozen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01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536C (zh
Inventor
森田美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1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5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3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2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using microwav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47Method of operation or details of the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related to the use of detectors or sensors
    • H05B6/6464Method of operation or details of the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related to the use of detectors or sensors using weight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47Method of operation or details of the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related to the use of detectors or sensors
    • H05B6/6458Method of operation or details of the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related to the use of detectors or sensors using humidity or vapor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6Circuits
    • H05B6/68Circui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
    • H05B6/688Circui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 for thaw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 Ovens (AREA)
  • Control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当对冷冻物解冻时,减少加热 不均匀,控制电路29具有多个对磁控管27的通断 周期模式,当冷冻物的重量在预定重量以下时,选择 短的通断周期模式,通过选择出来的通断周期模式对 磁控管27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了对磁控管的控制方式的电子炉。
作为电子炉,其中包括例如对冷冻物具有解冻功能的电子炉。这种电子炉备有磁控管,通过对该磁控管以单一模式的通断周期进行通断,实现对冷冻物的加热和解冻。
这种电子炉按照冷冻物的重量、种类以及希望加热的程度来改变加热时间。
通常总是希望对冷冻物进行均匀加热,但是,在上述先有的电子炉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使冷冻物的一部分比其他部分过分加热,从而发生加热不均匀的现象。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电子炉,它在对冷冻物解冻时尽可能不出现加热不均匀的现象。
本发明的第1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磁控管、选择器和控制器构成,选择器在对该磁控管具有多个通断周期模式的情况下,当冷冻物是设定在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条件下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控制器当对冷冻物解冻时,通过由该选择器选择出来的通断周期模式对磁控管进行控制(权利要求1的发明)。
本发明的第2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磁控管、选择器和控制器构成,选择器在对该磁控管具有多个通断周期模式的情况下,当冷冻物的重量在预定的重量以下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控制器当对冷冻物解冻时,通过由该选择器选择出来的通断周期模式对磁控管进行控制(权利要求2的发明)。
本发明的第3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磁控管、加热程度指定器、选择器和控制器构成,加热程度指定器在由该磁控管对冷冻物解冻时指定加热的强弱程度;选择器在对上述磁控管具有多个通断周期模式的情况下,当由上述加热程度指定器指定为强加热程度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控制器当对冷冻物解冻时,通过由该选择器选择出来的通断周期模式对磁控管进行控制(权利要求3的发明)。
本发明的第4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磁控管、判定冷冻物种类的判定器、选择器和控制器构成,选择器在对上述磁控管具有多个通断周期模式的情况下,按照由上述判定器判定出来的冷冻物的种类,选择通断周期模式;控制器当对冷冻物解冻时,通过由该选择器选择出来的通断周期模式对磁控管进行控制(权利要求4的发明)。
本发明的第5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4种装置中,当冷冻物是肉类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权利要求5的发明)。
本发明的第6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磁控管、检出冷冻物重量的重量检出器、选择器和控制器构成,选择器在对上述磁控管具有多个通断周期模式的情况下,当上述冷冻物的重量检出值在预定的基准值以下时,自动地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控制器当对冷冻物解冻时,通过由该选择器选择出来的通断周期模式对磁控管进行控制(权利要求6的发明)。
本发明的第7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磁控管、选择器和控制器构成,选择器在对该磁控管具有多个通断周期模式的情况下,当冷冻物的重量在预定的重量以下,而且磁控管对冷冻物为强加热程度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控制器当对冷冻物解冻时,通过由该选择器选择出来的通断周期模式对磁控管进行控制(权利要求7的发明)。
本发明的第8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磁控管、选择器和控制器构成,选择器在对该磁控管具有多个通断周期模式的情况下,当由磁控管对冷冻物设定为短的加热时间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控制器当对冷冻物解冻时,通过由该选择器选择出来的通断周期模式对磁控管进行控制(权利要求8的发明)。
本发明的第9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第1、第2、第3、第4、第6、第7和第8种装置中的任何一种装置中,把多个通断模式中的短通断周期模式的周期设定为长通断周期模式的周期的1/n(n为正整数)(权利要求9的发明)。
本发明的第10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第2、第3、第4、第6、第7和第8种装置中的任何一种装置中,当选择短通断周期模式时,控制器将该通断周期模式的最初给定周期当作连续接通的状态来进行控制(权利要求10的发明)。
在周期地通断磁控管对冷冻物通过感应加热进行解冻的情况下,当冷冻物的一部分融解变成水时,由于对水的感应加热效率高,该水的部分温度上升比其他部分高,所以,容易产生加热不均匀的现象。特别是,当磁控管连续接通的时间一长,加热不均匀有增大的趋势。由于注意到这一点,所以,考虑将磁控管的接通时间缩短。但是,在单纯缩短接通时间的情况下,如果要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加热功率,就有必要缩短切断时间。即,有必要缩短通断周期。这里,通断周期是指磁控管连续接通和连续切断的时间之和。
此外,在不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场合下,即使通断周期长,也没有关系,当对磁控管的通断进行通断控制的控制器使用继电器开关进行控制时,继电器开关的通断次数减少,这样就有可能延长继电器开关的使用寿命。
这样一来,在第1种装置中,具有多个对磁控管进行通断的周期模式,当冷冻物是设定在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条件下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由于通过选择出来的通断周期模式对磁控管进行控制,因而缩短了接通时间,从而可以防止发生对冷冻物加热不均匀。此外,当设定了不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条件时,由于选择了长的通断周期模式,因此当磁控管的通断控制器是继电器开关时,继电器开关的通断次数减少,延长了继电器开关的使用寿命。
在第2种装置中,由于当冷冻物的重量在预定重量以下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因此在冷冻物的重量较轻即冷冻物较小时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情况下,可以很好地抑制加热不均匀现象的发生。
在第3种装置中,由于当指定为强加热程度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因此在强加热程度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情况下,可以很好地抑制加热不均匀现象的发生。
在第4种装置中,由于是按照冷冻物的种类来选择通断周期模式的,因此,即使是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那一类冷冻物,也可以很好地抑制加热不均匀现象的发生。
在第5种装置中,由于当冷冻物是肉类时,选择器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因此,在与生鱼片等比较,表面形状多凹凸因而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肉类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加热不均匀现象的发生。
在第6种装置中,检出冷冻物的重量,由于当其检出值在预定的基准值以下时,自动地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所以,能很好地抑制加热不均匀现象的发生,此外,还能按照冷冻物的重量自动地选择模式,十分便利。
在第7种装置中,由于当冷冻物的预定的重量以下,而且,冷冻物是在强加热程度下进行解冻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所以,能够按照冷冻物的重量和加热程度很好地防止加热不均匀。
在第8种装置中,由于当对冷冻物设定为短的加热时间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所以,能够很好地防止加热不均匀。
在第9种装置中,由于把多个通断周期模式中短通断周期模式的周期设定为长通断周期模式的周期的1/n(n为正整数),所以,当用计算机进行模式设定时,可以容易地形成模式。
在第10种装置中,由于当选择短通断周期模式时,控制器将该通断周期模式的最初给定周期当作连续接通的状态来进行控制,所以,可以缩短加热时间。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2是电子炉的透视图;
图3是电子炉概略的纵断面正视图;
图4是表示通断模式的图;
图5是表示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一个处理例子中通断模式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通断模式的图;
图8是表示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通断模式的图;
图10是表示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基本的短周期模式的图;
图13是表示一个处理例子中通断模式的图;
图14是表示其他处理例子中通断模式的图;
图15是表示一个处理例子中输出状况的图;
图16是表示其他处理例子中输出状况的图。
1-电子炉主体
6c-强度设定键(加热程度指定器)
6c-肉类、鱼类切换指定键
9-重量传感器
26-继电器开关
27-磁控管
29-控制电路(选择器和控制器)
下面参照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图2是作为加热处理器的电子炉的透视图。在图2中,电子炉主体1设置了加热室3,加热室由门2来关闭,该加热室3的底面配置了转盘4。电子炉主体1的前面设有操作面板5。该操作面板5上配置有由多个键组成的操作部6,同时,还配置有显示器7。操作部6由解冻键6a、强度设定键6b、启动键6c和肉类、鱼类切换指定键6d组成,作为加热程度指定器的强度设定键6b切换地设定“强”、“标准”、“弱”三种加热程度,肉类、鱼类切换指定键6d是用来判别冷冻物种类的判定器。
图3是表示配置在电子炉主体1上的各种传感器配置状态的图。转盘4由驱动机构8旋转驱动,同时,被支持在与该驱动机构8设置成一体、作为重量检测器的重量传感器9上。在加热室3的侧壁上,配置有光传感器10。该光传感器10由发光元件10a和受光元件10b相对配置构成。在与加热室3连通的排气通道12上分别配置有酒精传感器13和气体传感器14。
图1示出电子炉的电路构成。从电源插头15引出的交流电源线16接到保险丝17和振荡停止装置18上。该振荡停止装置18由第1至第3炉门开关18a、18b、18c组成,当加热室3被炉门2关闭时,第1和第2炉门开关18a、18b是接通的,而第3炉门开关18c是切断的。
在交流电源线16之间分别接有切断控制电路19、栅格控制电路20、送风控制电路21和转盘控制电路22。切断控制电路19由开式加热器19a与开式风扇19b并联的电路与切断继电器开关19c串联构成。栅格控制电路20由栅格加热器20a和栅格继电器开关20b串联构成。送风控制电路21由送风风扇21a和送风继电器开关21b串联构成。转盘控制电路22由构成前述驱动机构8的转盘电机22a和电机继电器开关22b串联构成。
此外,磁控管驱动电路23具有升压变压器24和高压整流电路25,该升压变压器24的初级通过继电器开关26与交流电源线16相接,该磁控管驱动电路在供电状态下向作为加热装置的磁控管27提供高压。还有,该磁控管27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波导管向加热室3内部辐射微波。
直流电源电路28与交流电源线16相接,在供电状态下,向控制电路29提供直流电压。该控制电路29由计算机、各种A/D变换器和继电器驱动电路构成,具有选择器和控制器的功能。设在操作面板5上的操作部6把按照操作状态的信号向控制电路29输出。设在操作面板5上的显示器7显示按照来自控制电路29的显示指令的内容。蜂鸣器30按照来自控制器29的指令发声。酒精传感器13主要检测从加热室3排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气体传感器14主要检测从加热室3排出气体中的水蒸汽含量。这些酒精传感器13和气体传感器14,其阻抗值按照作为检测对象的气体浓度而变化,并向控制电路29输出按照其阻抗值的电压信号。重量传感器9向控制电路29输出按照装在转盘4上食品重量的电压信号。温度传感器11向控制电路29输出加热室3内的温度。
控制电路29按照操作部6的操作状态,以适当的定时,接通或切断各继电器开关19c、20b、21b、22b、26,同时,驱动磁控管驱动电路23进行加热处理,按照加热处理时间已过或者按照各种传感器9、11、13、14的检测出来的状态,结束加热处理。控制电路29特别把多个对磁控管27的通断周期模式(即最终使作为通断控制装置的继电器开关26通断的通断周期模式存储到了作为微计算机所具有的存储器ROM或外部存储器中。这些模式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通断周期有长模式Pa和短模式Pb,长周期模式Pa定为“30秒”一个周期,短周期模式Pb定为“15秒”一个周期。长模式Pa和短模式Pb的切断时间和接通时间,在加热处理的时间段中是不同的,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长周期模式Pa
剩余时间 接通时间(秒) 切断时间(秒) 输出功率(W)
8以上~9未满7以上~8未满6以上~7未满5以上~6未满4以上~5未满3以上~4未满2以上~3未满1以上~2未满0以上~1未满 201816141210987 101214161820212223 333300267233200167150133117
表1:长周期模式Pb
剩余时间 接通时间(秒) 切断时间(秒) 输出功率(W)
8以上~9未满7以上~8未满6以上~7未满5以上~6未满4以上~5未满3以上~4未满2以上~3未满1以上~2未满0以上~1未满 -----6654 -----991011 -----200200167133
由上面表格可知,加热处理时间段的每1分钟,就是接通时间和关断时间变化的一种模式。而且,设定为加热处理刚开始时的输出功率大,然后逐渐减少,因此,减少了加热的不均匀度。
下面说明上述构成的作用。图5是表示作为选择器和控制器的控制电路29动作的流程图。该流程图示出当按下了操作部6的解冻键6a时的动作。首先,在步骤S1中,通过读入来自重量传感器9的信号检测重量。
在步骤S2中,读入根据指定加热程度的强度设定键6b设定的内容(由使用者指定的加热程度)。而在步骤S3中,判断重量检出值是否为基准值“0-199g”,当为基准值“0-199g”时,转向步骤S4来决定处理时间。该处理时间的决定,如表3所示,取决于重量检出值和加热程度的设定。
例如,当重量检出值W为“45克”且加热设定为“标准”时,处理时间T定为“110秒”;同样的重量检出值,当加热设定为“弱”时,将处理时间T定为“标准”处理时间“110秒”乘以系数“0.9”所得到的值;此外,同样的重量检出值,当加热设定为“强”时,将处理时间T定为“120秒”。
还有,当重量检出值W例如为“100g”且加热设定为“标准”时,处理时间T定为:
T(秒)=0.6×W+90
同样的重量检出值,当加热设定为“弱”时,将处理时间T定为“标准”处理时间“0.6×W+90”乘以系数“0.9”所得到的值;此外,同样的重量检出值,当加热设定为“强”时,处理时间T为:
T(秒)=0.8×W+80
当在步骤S4之后按下启动键6c时(在步骤S5中进行判断),转向步骤S6,选择如图4b所示的通断周期短模式Pb,在该模式Pb下,对继电器开关26的通断、即,对磁控管27的通断进行控制。例如,在冷冻物的重量为180g、加热程度为“强”的情况下,在该控制的开始时刻,根据上面的表3将处理时间定为剩余时间“224秒”即“3分44秒”,如图6(b)所示,从6秒通·9秒断的15秒周期部分,开始进行加热。在这种情况下,与图6(a)进行比较可知,它与从10秒通·20秒断的30秒周期部分开始进行加热的情况相比,一次接通的时间变短了。
接着,转向步骤S7,在显示器7上顺次显示剩余时间。此后,一旦所定的处理时间完了之后(在步骤S8中进行判断),继电器开关26便释放,停止对磁控管27的驱动(步骤S9),加热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3中,当重量检出值不是“0~199g”时,转向步骤S10,与前述步骤S4一样地决定处理时间,而当启动键6c按下后(在步骤S11中进行判断),转向步骤S12,选择如图4(a)所示的通断周期长模式Pa,在该模式Pa下,对继电器开关26的通断,即,对磁控管27的通断进行控制。
而且,在步骤S13中,在显示器7上显示剩余时间。此后,转向步骤S8。
这里,在冷冻物的重量为“0~199g”和比较轻、即,冷冻物比较小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加热不均匀的倾向。其原因如下所述,虽然是同样地驱动磁控管27向加热室3内提供微波,但是,当加热室3内放置大的冷冻物时,由于该微波直接入射到该冷冻物的各部分上,被其吸收,所以加热不是那么不均匀就解冻了。而当冷冻物小的时候,与大的冷冻物的加热情况不同,由于加热室3的空间相对地大,于是微波从加热室3内壁各表面反射的机会变多,结果,微波通过加热室3中央部的机率变高。
这时考虑到冷冻物一般是放置在加热室3的中央部位上,可以认为入射到冷冻物上的微波密度高,因此,当冷冻物的一部分融解变成水时,由于对水的感应加热效率高,该水的部分温度上升比其他部分高,所以,容易产生加热不均匀的现象。这时,对冷冻物长时间连续照射微波进行加热的结果证实,实际上发生了加热不均匀。
然而,如果按照本实施例,具有多个对磁控管27进行通断的周期模式,当冷冻物是设定在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条件下(冷冻物的重量在预定重量之下时),由于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Pb,根据该通断周期模式Pb对磁控管27进行控制,所以,对冷冻物的接通时间变短,这样可以防止加热不均匀现象的发生。此外,相反地,当设定在不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条件下(冷冻物的重量超过预定重量时)。由于选择了长的通断周期模式Pa,在磁控管27的通断控制器中采用继电器开关26的情况下,该继电器开关26的开关次数变少,与一律使用短的通断周期的情况相比,继电器开关26的使用寿命变长。
在本实施例中特别是,冷冻物的重量由重量传感器9自动检出,当该检出值在预定的基准值“0~199g”以下时,自动地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Pb,这样,自动地选择按照冷冻物重量的模式,是很便利的。
还有,在当冷冻物的重量在预定重量之下且冷冻物的加热程度为“强”的情况下,由于选择了短的通断周期模式Pb,所以,能够按照冷冻物的重量和加热程度,很好地防止加热不均匀。
进而,对冷冻物的处理时间(加热时间)由前记的表3来决定,但是,当该加热时间设定得短时,由于选择了短的通断周期模式Pb,所以,能够很好地防止加热不均匀。
进而还有,由于把短模式Pb的通断周期设定为长模式Pa通断周期的1/2,因此象本实施例那样当用计算机来进行模式设定时,可以容易地形成模式。再有,这时如果将短模式Pb的通断周期设定为长模式Pa通断周期的1/n(n为正整数),也可以。
而且,把各周期的接通时间设定成逐渐减少的,据此,由于使磁控管27的输出功率逐渐减小,所以,也能够减小加热的不均匀。
图7和图8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在该第2实施例中,具有根据加热程度选择的通断周期模式。即,如图7所示,具有通断周期长的模式Pc和通断周期短的模式Pd,长周期模式Pc和第1实施例中的长周期模式Pa是同一种模式。虽然短周期模式Pd的通断周期为“15秒”,但其接通和切断时间为表4所示那样来设定。
表1:长周期模式Pd
剩余时间 接通时间(秒) 切断时间(秒) 输出功率(W)
8以上~9未满7以上~8未满6以上~7未满5以上~6未满4以上~5未满3以上~4未满2以上~3未满1以上~2未满0以上~1未满 1098765544 5678910101111 333300267233200167167133133
图8示出控制的内容。即,在步骤P1中,通过读入来自重量传感器9的信号,检测重量。在步骤P2中,读入根据指定加热程度的强度设定键6b设定的内容(由使用者指定的加热程度),判断该设定内容是否为“强”(步骤P3),如果是“强”,则转向步骤P4,决定处理时间。该处理时间的决定与第1实施例的情况(参照表3)是一样的。
此后,当按下启动键6c时(在步骤P5中进行判断),转向步骤P6,用短周期模式Pd对继电器开关26进行通断控制。即,选择短周期模式Pd,以该短周期对磁控管27进行通断控制。
接着,转向步骤P7在显示器7上顺次显示剩余时间。而且,一旦所定的处理时间完了之后(在步骤P8中进行判断),继电器开关26便释放,停止对磁控管27的驱动(步骤P9),加热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P3中判断为不是“强”(判断为“标准”或“弱”)时,则分别执行与上述步骤P4和步骤P5同样控制内容的步骤P10和步骤P11,在步骤P11中,一旦判断出启动键6c按下时,则利用长周期模式Pc控制磁控管的通断。此后,转向前述步骤P8。
如果根据这样的第2实施例,当指定为“强”的加热程度时,由于选择了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模式Pd),因此,在加热强度大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抑制加热不均匀现象的发生,同时,磁控管27通断控制器的继电器开关26的通断次数减少,继电器开关的使用寿命变长。
下面,图9和图10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在该第3实施例中,其通断周期模式如图9所示,具有通断周期长的模式Pe和通断周期短的模式Pf,这些模式设定为与前述第2实施例的长模式Pc和短模式Pd同样的模式。而且,在该第3实施例中,由图10的步骤G3可知,判断根据肉类、鱼类切换指定键6d指定的是否为“肉类”,在此基础上来改变通断周期模式。即,在步骤G3中,当判断为指定的是“肉类”时,如步骤G6所示,选择短周期模式Pf,以该周期模式Pf对磁控管27进行通断控制。再有,当判断为不是指定“肉类”时(指定为“鱼类”),由步骤G12可知,选择长周期模式Pe,以该周期模式Pe对磁控管27进行通断控制。
如果根据该第3实施例,由于是根据冷冻物的种类来选择通断周期模式,所以,即使是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那种冷冻物,也能够很好地抑制加热不均匀的发生。
特别是“肉类”,由于选择了短周期模式Pf,所以,特别有效。即,与生鱼片等比较,肉类表面形状多凹凸,因而是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物品。然而,在本实例中,能够很好地防止“肉类”的加热不均匀。
图11至图15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在该第4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当选择通断周期为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时,将该通断周期模式的最初给定周期当作连续接通的状态来进行控制。即,如图11所示,在步骤R1中读入重量检出值,在步骤R2中读入加热程度,在步骤R3中读入由使用者设定的处理时间。如步骤R4和步骤R5所示,判断该处理时间是在“0~3分59秒”的范围内还是在“4分00秒~5分59秒”的范围内,或者是超过了这一范围。
如果设定的处理时间超过了“4分00秒~5分59秒”的范围(步骤R5的“否”),则等待按下启动键6c(步骤R6中进行判断),显示剩余时间(步骤R7),而且,在短周期模式(1周期=15秒)的最初给定时间的最初3个周期内连续接通磁控管27(步骤R7),此后,从设定的处理时间减去上述3个周期的时间(即,45秒),求出剩余时间,在该剩余时间内,使用图12所示的基本短周期模式Pz的接通时间·切断时间对磁控管27进行通断控制。然后,转向步骤R10和步骤R11。
例如,当设定处理时间为“6分30秒”时,便变为图13(b)所示的通断模式。即,在从处理开始时刻起的3周期内连续接通磁控管27,其后,变成根据短周期模式Pz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图13(a)中示出未设定连续接通周期的通断模式,与此相比较可知,当磁控管总驱动时间相同(162秒)时,本实施例的图13(b)的这一方加热时间短。再有,该图13(b)输出功率的变化用图15的线B表示,图13(a)输出功率的变化用图15的线A表示。
另一方面,如果设定的调理时间在“4分00秒~5分59秒”的范围内(步骤R5的“是”),则等待按下启动键6c(步骤R12进行判断),显示剩余时间(步骤R13),而且,在短周期模式(1周期=15秒)的最初给定时间的最初2个周期内连续接通磁控管27(步骤R14),此后,从设定的处理时间减去上述2个周期的时间(即,30秒),求出剩余时间,在该剩余时间内,使用图12所示的基本短周期模式Pz的接通时间·切断时间对磁控管27进行通断控制。这时磁控管的通断情况如图14(b)所示。例如,当处理时间设定为“3分30秒”时,磁控管27的总驱动时间变为82秒。在不设连续接通的控制情况下(参照图14(a))要想得到82秒的总驱动时间,处理时间必须设定为4分19秒。即,在这种情况下,本实施例的加热时间也变短了。再有,该图14(b)输出功率的变化用图16的线B表示,图14(a)输出功率的变化用图16的线A表示。
此外,如果设定的处理时间在“0秒~3分59秒”的范围内(步骤R4的“是”),从步骤R18可知,则变成在最初的1个周期内连续接通磁控管27这样来进行控制。
在这样的第4实施例中,当通断周期选择为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时,由于将该通断周期模式的最初给定周期设定为连续接通这样来控制,所以,加热时间变短。这时,由于连续接通控制只是在从处理开始的最初的给定周期内进行,所以,不会发生加热不均匀的现象。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发明能够取得以下的效果。
因为具有多个对磁控管进行通断的周期模式,当冷冻物是设定在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条件下,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根据选择的通断周期模式对磁控管进行控制,所以,能够很好地防止加热不均匀的发生,此外,当磁控管的通断控制器是继电器开关时,可以使继电器开关的使用寿命变长。
因为当冷冻物的重量在预定重量以下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所以,在冷冻物的重量轻即冷冻物较小时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抑制加热不均匀现象的发生。
因为当指定为强的加热程度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所以,在强加热程度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抑制加热不均匀现象的发生。
因为是按照冷冻物的种类来选择通断周期模式,所以,即使是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那一类冷冻物,也能够很好地抑制加热不均匀现象的发生。
因为当冷冻物是肉类时,选择器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所以,在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肉类的情况下,能够尽量防止加热不均匀现象的发生。
因为当检出冷冻物的重量、其检出值在预定的基准值以下时,自动地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所以,能够很好地抑制加热不均匀现象的发生,同时,还能按照冷冻物的重量自动地选择模式,十分便利。
因为当冷冻物的重量在预定重量以下,而且,冷冻物是在强加热程度的情况下,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所以能够按照冷冻物的重量和加热程度很好地防止加热不均匀。
因为当对冷冻物设定为短的加热时间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所以,能够很好地防止加热不均匀。
因为把短模式的通断周期设定为长模式通断周期的1/n(n为正整数),所以,当用计算机来进行模式设定时,可以容易地形成模式。
因为当选择短通断周期模式时,控制器将该通断周期模式的最初给定周期当作连续接通的状态来进行控制,所以,一方面能够防止加热不均匀,另一方面还能够谋求缩短加热时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炉,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炉具有磁控管、选择器和控制器,选择器在对该磁控管具有多个通断周期模式的情况下,当冷冻物是设定在容易发生加热不均匀的条件下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控制器当对冷冻物解冻时,通过由该选择器选择出来的通断周期模式,对磁控管进行控制。
2、一种电子炉,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炉具有磁控管、选择器和控制器,选择器在对该磁控管具有多个通断周期模式的情况下,当冷冻物的重量在预定的重量以下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控制器当对冷冻物解冻时,通过由该选择器选择出来的通断周期模式对磁控管进行控制。
3、一种电子炉,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炉具有磁控管、加热程度指定器、选择器和控制器,加热程度指定器在由该磁控管对冷冻物解冻时指定加热的强弱程度;选择器在对上述磁控管具有多个通断周期模式的情况下,当由上述加热程度指定器指定为强加热程度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控制器当对冷冻物解冻时,通过由该选择器选择出来的通断周期模式对磁控管进行控制。
4、一种电子炉,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炉具有磁控管、判定冷冻物种类的判定器、选择器和控制器,选择器在对上述磁控管具有多个通断周期模式的情况下,按照由上述判定器判定出来的冷冻物的种类,选择通断周期模式;控制器当对冷冻物解冻时,通过由该选择器选择出来的通断周期模式对磁控管进行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炉,其特征在于,当冷冻物是肉类时,选择器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
6、一种电子炉,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炉具有磁控管、检出冷冻物重量的重量检出器、选择器和控制器,选择器在对上述磁控管具有多个通断周期模式的情况下,当上述冷冻物的重量检出值在预定基准值以下时,自动地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控制器当对冷冻物解冻时,通过由该选择器选择出来的通断周期模式对磁控管进行控制。
7、一种电子炉,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炉具有磁控器、选择器和控制器,选择器在对该磁控管具有多个通断周期模式的情况下,当冷冻物的重量在预定的重量以下而且磁控管对冷冻物为强加热程度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控制器当对冷冻物解冻时,通过由该选择器选择出来的通断周期模式对磁控管进行控制。
8、一种电子炉,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炉具有磁控管、选择器和控制器,选择器在对该磁控管具有多个通断周期模式的情况下,当由磁控管对冷冻物设定为短的加热时间时,选择短的通断周期模式;控制器当对冷冻物解冻时,通过由该选择器选择出来的通断周期模式对磁控管进行控制。
9、如权利要求1至8项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子炉,其特征在于,把多个通断模式中的短通断周期模式的周期设定为长通断周期模式的周期的1/n(n为正整数)。
10、如权利要求1至8项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子炉,其特征在于,当选择短通断周期模式时,控制器将该通断周期模式的最初给定周期当作连续接通状态来进行控制。
CN95101652A 1994-01-28 1995-01-28 电子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653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08513/1994 1994-01-28
JP00851394A JP3184694B2 (ja) 1994-01-28 1994-01-28 電子レンジ
JP008513/94 1994-0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45A true CN1111745A (zh) 1995-11-15
CN1106536C CN1106536C (zh) 2003-04-23

Family

ID=11695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016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6536C (zh) 1994-01-28 1995-01-28 电子炉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5548103A (zh)
JP (1) JP3184694B2 (zh)
KR (1) KR0177884B1 (zh)
CN (1) CN110653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70062531A (ko) * 1996-02-23 1997-09-12 김광호 전자렌지의 구동제어방법
US6084226A (en) 1998-04-21 2000-07-04 Cem Corporation Use of continuously variable power in microwave assisted chemistry
KR100284545B1 (ko) * 1998-04-30 2001-05-02 윤종용 전자렌지의 마그네트론 구동제어방법
SE520882C2 (sv) * 1999-01-15 2003-09-09 Whirlpool Co Förfarande för tining av frusen mat i en mikrovågsugn
JP3762580B2 (ja) * 1999-08-12 2006-04-05 株式会社東芝 加熱調理器
KR20020032939A (ko) * 2000-10-28 2002-05-04 윤종용 전자레인지의 해동방법
JP5295371B2 (ja) * 2009-08-10 2013-09-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高周波加熱調理器
US20130206015A1 (en) * 2011-08-12 2013-08-15 Bret David Jacoby Solid Fuel Grill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TWI581668B (zh) * 2011-12-20 2017-05-01 Panasonic Corp Microwave heating device
ITMI20120037A1 (it) * 2012-01-17 2013-07-18 C B S R L Metodo per la somministrazione di calore all'interno di un ambiente di cottura.
EP2807902B1 (en) * 2012-01-23 2020-08-19 CONNORS, Robert W. Compact microwave oven
JP6205284B2 (ja) * 2014-02-10 2017-09-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レンジ
US10524318B2 (en) 2014-02-10 2019-12-3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icrowave oven
KR102148491B1 (ko) 2015-12-14 2020-08-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트랜지스터 기판
WO2018003152A1 (ja) * 2016-06-27 2018-01-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高周波加熱装置
CN113790558A (zh) * 2021-09-18 2021-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JP7207777B1 (ja) * 2021-09-24 2023-01-18 シロカ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0756A (en) * 1976-03-29 1980-02-26 Amana Refrigeration, Inc. Digitally programmed microwave cooker
JPS5816667A (ja) * 1981-07-20 1983-01-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高周波加熱による解凍方法
US4507531A (en) * 1981-10-30 1985-03-26 Raytheon Company Regulated microwave oven and method, using uniformly spaced, integral cycle control
JPS61134525A (ja) * 1984-12-03 1986-06-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子制御式調理器
JPS6271190A (ja) * 1985-09-24 1987-04-01 株式会社東芝 調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950023903A (ko) 1995-08-18
KR0177884B1 (ko) 1999-03-20
JP3184694B2 (ja) 2001-07-09
JPH07217901A (ja) 1995-08-18
US5548103A (en) 1996-08-20
CN1106536C (zh) 2003-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36C (zh) 电子炉
CN1129350C (zh) 介电加热装置
CN1106535C (zh) 微波炉
CN1183806C (zh) 使用辐射和微波能的复合烤箱
CN1262148C (zh) 感应加热烹饪设备
JPS6364870B2 (zh)
CN1767698A (zh) 逆变器电路和感应加热式烹调装置及它们的操作方法
CN1093242C (zh) 一种微波炉和在其中烹调和加热食物的方法
CN1266162A (zh) 用于微波炉的自动烹饪控制方法
CN1175670A (zh) 用于控制微波炉烧煮的方法、这样的微波炉及其使用
CN1160526A (zh) 饭煲
CN1504155A (zh) 可自动烹饪的装置和方法
CN1105876C (zh) 烹调炉
CN1397766A (zh) 设有排气炉罩的高频加热装置
CN1116786C (zh) 微波炉磁控管驱动控制装置及微波炉磁控管驱动方法
CN1281101C (zh) 具有控制算法手动输入的复合烤箱与互动式加热方法
CN1089419C (zh) 控制微波炉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微波炉
CN1194355A (zh) 微波炉的烹调控制方法
CN1105878C (zh) 加热烹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888641A (zh) 对流微波炉的去潮方法
KR100432751B1 (ko) 전자레인지의 가열온도제어방법
CN1803077A (zh) 烧烤炉及加热烹饪器
KR200158726Y1 (ko) 슬러지 건조기
CN1704662A (zh) 微波炉及其控制方法
CN1216361A (zh) 微波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