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3706B - 线性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线性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3706B
CN111173706B CN201911077024.6A CN201911077024A CN111173706B CN 111173706 B CN111173706 B CN 111173706B CN 201911077024 A CN201911077024 A CN 201911077024A CN 111173706 B CN111173706 B CN 1111737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refrigerant
piston
cylinder tube
in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770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73706A (zh
Inventor
全宇宙
金烔汉
金泳泌
洪彦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173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3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73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3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F04B35/045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using soleno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0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adaptations of pist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2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2Cylinder blo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6Cylinder li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6Filtration; Moisture sepa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201/00Pump parameters
    • F04B2201/02Piston parameters
    • F04B2201/0201Position of the pist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性压缩机。本发明的线性压缩机包括:活塞,沿轴向进行往复运动;缸筒,以围绕活塞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在活塞的半径方向上的外侧;框架,以围绕缸筒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在缸筒的半径方向上的外侧;第一轴承间隙,形成在所述框架的内周面和所述缸筒的外周面之间;第二轴承间隙,形成在所述缸筒的内周面和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之间;轴承流入流路,形成在所述缸筒,以使流体从所述第一轴承间隙流入到所述第二轴承间隙;以及轴承侧流路,在所述缸筒的内周面沿圆周方向凹陷而形成,以使经由所述轴承流入流路流入到所述第二轴承间隙的流体在圆周方向上流动。

Description

线性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压缩机。
背景技术
通常,压缩机(Compressor)是接收从电动马达或涡轮等动力发生装置传递的动力,将空气或制冷剂或除此之外的多种工作气体进行压缩,从而提高其压力的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所述家用电器或整个工业领域中。
这样的压缩机可大致分为:往复式压缩机(Reciprocating compressor)、旋转式压缩机(Rotary compressor)以及涡旋式压缩机(Scroll compressor)。
所述往复式压缩机在活塞(Piston)和缸筒(Cylinder)之间形成能够吸入或排出工作气体的压缩空间,以使活塞在缸筒内部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并压缩制冷剂。
另外,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在偏心旋转的辊子(Roller)和缸筒之间形成吸入或排出工作气体的压缩空间,辊子沿着缸筒内壁进行偏心旋转并压缩制冷剂。
另外,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在绕动涡旋盘(Orbiting scroll)和固定涡旋盘 (Fixedscroll)之间形成吸入或排出工作气体的压缩空间,所述绕动涡旋盘沿着所述固定涡旋盘进行旋转并压缩制冷剂。
最近,在所述往复式压缩机中,开发有活塞直接连接于往复直线运动的驱动马达的线性压缩机。所述线性压缩机在不发生因运动转换引起的机械损失的情况下,提高压缩效率并由简单的结构构成。
所述线性压缩机的所述活塞在密闭的外壳内部利用所述驱动马达(线性马达)在缸筒内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根据所述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吸入制冷剂并进行压缩后排出。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可以通过向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的所述活塞供给制冷剂气体来执行轴承功能。即,所述线性压缩机可以通过使用制冷剂的气体轴承结构来进行驱动,而不使用额外的轴承流体(例如,油)。
关于具有这种气体轴承结构的线性压缩机,本申请人申请了现有文献1。
<现有文献1>
1.公开号:韩国第10-2016-0000324号(公开日:2016年1月4日)
2.发明名称:线性压缩机
在所述现有文献1的线性压缩机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过将制冷剂气体供应给缸筒和活塞之间的空间来执行轴承功能的气体轴承结构。所述制冷剂气体通过所述缸筒流到所述活塞的外周面,并对往复运动的活塞执行轴承作用。
详细地,所述缸筒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向内侧凹陷的气体流入部并容纳气体制冷剂。另外,从所述气体流入部到所述缸筒的内周面形成有孔口,容纳在所述气体流入部中的气体制冷剂通过所述孔口流动到所述活塞的外周面。
另外,关于具有这种气体轴承结构的线性压缩机,公开有现有文献2。
<现有文献2>
1.专利号:US9599130
2.发明名称:限流器和气体压缩机(FLOW RESTRICTOR AND GAS COMPRESSOR)
所述专利文献2涉及一种具有气体轴承的压缩机,其将执行轴承功能的气体制冷剂从缸筒的外周面供给到内周面。此时,所述缸筒中设置有供制冷剂流动的壳体(housing)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限流器(flow restrictor)。
此时,所述专利文献1和所述专利文献2的气体轴承结构存在如下问题。
(1)存在向所述活塞的外周面流动的气体制冷剂不能有效地支撑所述活塞的问题。详细地,仅在从所述缸筒供给制冷剂的部分具有支撑所述活塞的支撑力。因此,存在为了更稳定地支撑所述活塞而必须在所述缸筒中形成较多供制冷剂贯通的结构的问题。
(2)另外,当在所述缸筒形成较多供制冷剂贯通的结构时,存在必须供给相对大量的气体制冷剂的问题。如上所述,当相对大量的气体制冷剂供给到气体轴承时,存在整个系统的制冷剂流量减少且压缩效率降低的问题。
(3)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存在孔口被容纳在所述气体流入部的气体制冷剂所包含的异物堵塞的问题。因此,气体制冷剂不能通过所述孔口流动,结果存在活塞等驱动部可能破损的问题。
(4)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结构非常复杂,因此存在实际上难以实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需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提出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所述线性压缩机以相对较少量的气体制冷剂有效地支撑活塞。
详细地,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所述线性压缩机通过轴承流入流路和沿圆周方向连接所述轴承流入流路的轴承侧流路,从而沿圆周方向均支撑所述活塞。
另外,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所述线性压缩机使用相对较少量的气体制冷剂作为气体轴承,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制冷剂流量,并提高了压缩效率。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线性压缩机包括:活塞,沿轴向进行往复运动;缸筒,设置在所述活塞的半径方向上的外侧以围绕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以及框架,设置在所述缸筒的半径方向上的外侧以围绕所述缸筒的外周面。
并且,所述线性压缩机中形成有:第一轴承间隙,形成在所述框架的内周面和所述缸筒的外周面之间;以及第二轴承间隙,形成在所述缸筒的内周面和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之间。
此时,所述线性压缩机还包括轴承流入流路,所述轴承流入流路形成在所述缸筒,以使流体从所述第一轴承间隙流动到所述第二轴承间隙。并且,包括轴承侧流路,所述轴承侧流路在所述缸筒的内周面沿圆周方向凹陷而形成。
尤其,所述轴承侧流路形成为通过所述轴承流入流路而流动的流体在圆周方向上流动。因此,可以将流体布置成围绕所述活塞的外周面,并且可以更有效地支撑所述活塞。
另外,所述轴承流入流路在圆周方向上隔开形成有多个,所述轴承侧流路可以形成为将在圆周方向上隔开的多个轴承流入流路彼此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包括:活塞,沿轴向进行往复运动;缸筒,以围绕所述活塞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活塞的半径方向上的外侧;框架,以围绕所述缸筒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缸筒的半径方向上的外侧;第一轴承间隙,形成在所述框架的内周面和所述缸筒的外周面之间;第二轴承间隙,形成在所述缸筒的内周面和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之间;轴承流入流路,形成在所述缸筒,以使流体从所述第一轴承间隙流入到所述第二轴承间隙;以及轴承侧流路,在所述缸筒的内周面沿圆周方向凹陷而形成,以使经由所述轴承流入流路流入到所述第二轴承间隙的流体在圆周方向上流动。
所述轴承流入流路可以在圆周方向上隔开形成多个,所述轴承侧流路形成为将在圆周方向上隔开的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彼此连接。
所述轴承流入流路可以从形成在所述缸筒的外周面的轴承入口端延伸到形成在所述缸筒的内周面的轴承出口端,所述轴承侧流路从所述轴承出口端沿圆周方向延伸。
所述轴承流入流路可以在圆周方向上隔开形成多个,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的轴承入口端在所述缸筒的外周面沿圆周方向隔开,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的轴承出口端在所述缸筒的内周面沿圆周方向隔开。
所述轴承侧流路可以将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的轴承出口端彼此连接,以使通过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的轴承入口端分支到不同的流路而流动的流体在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的轴承出口端集合。
所述轴承流入流路可以包括:第一轴承流入流路,从所述轴承入口端沿半径方向向内侧延伸;以及第二轴承流入流路,从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延伸到所述轴承出口端。
所述第一轴承供给流路的横截面积可以小于所述第二轴承供给流路的横截面积。
所述轴承侧流路可以从所述第二轴承供给流路沿圆周方向延伸,所述轴承侧流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轴承供给流路的横截面积。
所述轴承侧流路可以在所述缸筒的内周面形成为环形的槽。
所述线性压缩机还包括:吸入管,沿轴向设置在所述活塞的轴向后方;以及压缩空间,形成在所述活塞的轴向前方和所述缸筒的内侧,以使在所述吸入管中流动的制冷剂被所述活塞压缩。
所述轴承侧流路可以沿轴向形成在所述吸入管和所述压缩空间之间。
所述线性压缩机还包括:排出空间,形成在所述缸筒和所述框架的轴向前方,以使从所述压缩空间排出的制冷剂流动;以及所述轴承供给流路,贯通所述框架而形成,以使排出到所述排出空间的制冷剂中的至少一部分流入到所述第一轴承间隙。
所述线性压缩机还包括多孔构件,所述多孔构件配置在所述轴承流入流路,以调节流入到所述轴承流入流路的制冷剂的量。
所述线性压缩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轴承流入流路的轴承过滤器,以过滤在所述第一轴承间隙中流动的流体。
所述轴承流入流路可以从所述缸筒的外周面向所述缸筒的内周面呈阶梯状地贯通所述缸筒而形成,以使所述轴承过滤器从所述缸筒的外周面安置。
所述轴承流入流路可以包括:多个袋,从所述缸筒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凹陷而形成;以及多个孔口,从每个袋沿半径方向的外侧形成至所述缸筒的外周面。
所述多个袋在轴向上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并且沿圆周方向彼此隔开,所述轴承侧流路可以形成为将沿圆周方向隔开的每个袋彼此连接。
所述多个袋包括:弯曲袋,从所述孔口向圆周方向的两侧延伸;以及线性袋,从所述孔口沿轴向一侧延伸。
所述轴承侧流路可以从所述弯曲袋沿圆周方向延伸。
发明效果
根据构成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具有如下效果。
由于活塞由相对较少量的气体制冷剂支撑,因此减少了气体轴承所需的制冷剂的消耗流量。因此,具有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制冷剂流量且提高了压缩效率的优点。
详细地,具有可以通过将制冷剂供给到缸筒的内周的轴承流入流路以及从所述轴承流入流路沿圆周方向延伸的轴承侧流路来有效地支撑所述活塞的优点。
尤其,所述轴承侧流路设置为沿圆周方向延伸的环形,从而具有可以沿圆周方向均支撑所述活塞的外周面的优点。另外,具有通过在所述缸筒的内周面凹陷而形成的轴承流入流路,从而能够容纳足以支撑所述活塞的量的制冷剂的优点。
此外,可以通过在轴向上位于同一平面且沿圆周方向间隔开的多个轴承流入流路来使容纳在内部的制冷剂保持在相对较高的压力。因此,具有增加用于支撑所述活塞的支撑力的优点。
另外,所述轴承侧流路形成为保持所述轴承流入流路的内部的压力,并引导较少量的制冷剂的流动。因此,具有可以使更多量的制冷剂支撑所述活塞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性地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构成的图。
图2A和图2B是示出对应于图1的II-II’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图。
图4是分解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外壳和外壳盖的图。
图5是分解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内部构成的图。
图6是沿着图3的VI-V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7是将图6中的框架、缸筒以及活塞的截面与轴承制冷剂的流动同时示出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缸筒的图。
图9是沿着图8的IX-IX’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0是沿着图8的X-X’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缸筒的图。
图12是沿着图11的XII-X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3是沿着图11的XIII-XI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缸筒的图。
图15是沿着图14的XV-XV’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6是沿着图14的XVI-XV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7是另一实施例的沿着图14的XV-XV’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8是另一实施例的沿着图14的XVI-XV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9是另一实施例的沿着图14的XV-XV’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缸筒的图。
图21是沿着图20的XI-XX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22是沿着图20的XXII-XX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示例性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在对附图的构成要素附加附图标记时,应当注意相同的构成要素虽然标记在不同的附图上但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判断为对关联公知构成或功能的具体说明会妨碍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理解时,省略其详细说明。
并且,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构成要素中,可以使用第一、第二、A、 B、a、b等用语。这种用语只是用于将其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区分,不会因其用语而限定相关构成要素的本质或次序或顺序等。如果记载为某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连接”、“结合”或“联接”时,其构成要素能够与其他构成要素直接连接或联接,但是,应该理解为各构成要素之间可能还会“连接”、“结合”或“联接”其他构成要素。
图1是概略性地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构成的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线性压缩机10包括:活塞130、缸筒120以及框架110。
所述活塞130对应于往复运动的结构。尤其,所述活塞130对应于在一个方向上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并压缩制冷剂的结构。此时,将所述一个方向称为轴向,所述轴向对应于图1上的横向方向。
所述缸筒120对应于容纳所述活塞130的结构。详细地,所述缸筒120配置在所述活塞130的半径方向上的外侧以围绕所述活塞130的外周面。
所述半径方向对应于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方向。在图1中,纵向可以理解为所述半径方向之一。并且,在所述半径方向上,将从所述活塞130朝向所述缸筒120的方向称为半径方向外侧,将其相反方向称为半径方向内侧。
另外,所述缸筒120对应于用于形成利用所述活塞130压缩制冷剂的压缩空间P的结构。所述压缩空间P对应于在所述活塞130的轴向前方和所述缸筒 120的内侧形成的空间。并且,所述活塞130可以向轴向前方移动以压缩容纳在所述压缩空间P的制冷剂。
另外,所述压缩空间P可以定义为在吸入阀135和排出阀161之间形成的空间。此时,所述吸入阀135和所述排出阀161对应于调节制冷剂的流动的结构。
所述框架110对应于容纳所述缸筒120的结构。详细地,所述框架110配置在所述缸筒120的半径方向外侧以围绕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包括吸入管104和排出管106。所述吸入管104 可以理解为供制冷剂流入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制冷剂管。另外,所述排出管106可以理解为供制冷剂从所述线性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管。
所述吸入管104配置在所述活塞130的轴向后方,以将制冷剂供给到所述压缩空间P。即,所述活塞130的轴向后方配置有所述吸入管104,所述活塞 130的轴向前方形成有所述压缩空间P。因此,可以将制冷剂所流动的方向理解成轴向前方。
此时,所述轴向可以理解为所述活塞130的往复运动方向。并且,在所述轴向上,将从所述吸入管104朝向所述压缩空间P的方向称为轴向前方,将其相反方向称为轴向后方。因此,当所述活塞130向轴向前方移动时,容纳在所述压缩空间P的制冷剂可以被压缩。
另外,所述吸入管104可以在所述活塞130的往复运动方向上延伸而设置。即,所述吸入管104在轴向上设置在所述活塞130的轴向后方。因此,用所述吸入管104吸入的制冷剂可以以最小限度的流动损失流入到所述压缩空间P并被压缩。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具有排出空间D,从所述压缩空间P排出的制冷剂在所述排出空间D中流动。所述排出空间D形成在所述缸筒120和所述框架110的轴向前方。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包括用于形成所述排出空间D的排出盖160。所述排出盖160可以结合到所述框架110的前方以形成所述排出空间D。所述排出管106可以配置在所述排出盖160的一侧,以使容纳在所述排出空间D 的制冷剂流动。
此时,在所述活塞130、所述缸筒120以及所述框架110之间存在规定的间隙(gap)。所述间隙是指规定的流体可以流过的程度的小间隙。
详细地,所述线性压缩机10包括第一轴承间隙200和第二轴承间隙300,所述第一轴承间隙200形成在所述框架110的内周面和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之间,所述第二轴承间隙300形成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和所述活塞130的外周面之间。
在图1和后述的图2A和图2B中,为了便于说明,相对较宽地示出了所述第一轴承间隙200和所述第二轴承间隙300。所述框架110、所述缸筒120以及所述活塞130在宏观上以彼此相接的状态设置。因此,在以与实际尺寸相似地示出的附图上(图6和图7),可能未图示所述第一轴承间隙200和所述第二轴承间隙300。
所述线性压缩机10包括轴承流入流路400,以供流体从所述第一轴承间隙200流到所述第二轴承间隙300。换言之,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可以理解为是从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向内周面延伸形成的流路。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包括轴承供给流路1109,以使流体流到所述第一轴承间隙200。所述轴承供给流路1109贯通所述框架110而形成。尤其,所述轴承供给流路1109形成为使得排出到所述排出空间D的制冷剂中的至少一部分流动到所述第一轴承间隙200。
因此,流动到所述第一轴承间隙200的制冷剂相当于流动到所述排出空间 D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并且,流动到所述第一轴承间隙200的制冷剂经由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流动到所述第二轴承间隙300。
即,由所述活塞130压缩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供给到所述活塞130的外周面。这种制冷剂可以用作支撑所述活塞130的轴承。以下,将其称为轴承制冷剂,并说明所述轴承制冷剂对所述活塞130的支撑力。
图2A和图2B是示出对应于图1的II-II’的剖视图。
如图2A和图2B所示,所述活塞130、所述缸筒120以及所述框架110在半径方向上依次布置。并且,所述第一轴承间隙200形成在所述框架110和所述缸筒 120之间,所述第二轴承间隙300形成在所述缸筒120和所述活塞130之间。
另外,所述缸筒120中形成有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所述轴承流入流路 400沿圆周方向隔开而形成有多个。例如,在图2A中,示出了四个轴承流入流路400在圆周方向上以90度间隔隔开。另外,在图2B中,示出了三个轴承流入流路400在圆周方向上以120度间隔隔开。
此时,多个轴承流入流路400形成不同的流路。详细地,每个轴承流入流路400从形成在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的轴承入口端延伸到形成在所述缸筒 120的内周面的轴承出口端。并且,多个轴承流入流路400的轴承入口端在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沿圆周方向隔开而形成。另外,多个轴承流入流路400的轴承出口端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沿圆周方向隔开而形成。
因此,从所述第一轴承间隙200流动到所述第二轴承间隙300的轴承制冷剂被分支成多个流路而流动。例如,在图2A的情况下,轴承制冷剂被分支成四个流路而流动,在图2B的情况下,轴承制冷剂被分支成三个流路而流动。
以上述方式流动的轴承制冷剂支撑所述活塞130。详细地,所述多个轴承流入流路400用作容纳所述轴承制冷剂的袋(pocket)。并且,如上所述,所述轴承制冷剂是被所述活塞130压缩的制冷剂,对应于高压的制冷剂气体。
因此,容纳有所述轴承制冷剂的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可以借助被加压的气体产生压力以支撑所述活塞130。并且,随着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的数量增加,可以更稳定地支撑所述活塞130。
这是因为在未形成有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的表面即所述第二轴承间隙 300中几乎不会产生支撑力。所述第二轴承间隙300设置得非常狭窄,使得非常少量的流体流动,且该流速非常大。因此,在所述第二轴承间隙300中产生的压力非常小,几乎无法支撑所述活塞130。
然而,随着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的数量增加,容纳在所述轴承流入流路 400的轴承制冷剂的量会增加。这意味着被所述活塞130压缩的制冷剂中相对大量的制冷剂循环,并且不能执行相应的功能。即,就整个系统而言,使所述轴承制冷剂的量最少为有效。
结果,需要使轴承制冷剂的量最少,并有效地支撑所述活塞。因此,本发明的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轴承侧流路500。
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使得经由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而流动的流体在圆周方向上流动。详细地,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沿着圆周方向凹陷而形成。
尤其,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形成为环形的槽。另外,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在所述活塞130的外侧以与所述活塞130的往复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式形成。因此,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以与轴向垂直的方式沿圆周方向延伸的环形的槽。
另外,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微小尺寸的槽,以使流入到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的流体中的微小流量的流体在所述槽中流动。因此,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可以容纳比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更少量的制冷剂。
另外,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使得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轴承流入流路400彼此连接。尤其,所述轴承侧流路500从所述多个轴承流入流路 400的轴承出口端沿圆周方向延伸而形成。
因此,经由所述多个轴承流入流路400的轴承入口端分支到不同的流路而流动的流体可以利用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在所述多个轴承流入流路400的轴承出口端彼此集合。换言之,所述多个轴承流入流路400从所述轴承侧流路500 向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分别延伸以形成不同的流路。
由于这种结构,所述活塞130不仅可以被容纳在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中的流体支撑,还可以被容纳在所述轴承侧流路500的流体支撑。
参照图2A,所述活塞130的外周面被容纳在所述轴承侧流路500的制冷剂进行四点(4spots)支撑。并且,剩余部分被容纳在所述轴承侧流路500的制冷剂进行支撑。
结果,可以在圆周方向上支撑所述活塞130的所有外周面。因此,如图 2B所示,即使减少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的数量,也可以有效地支撑所述活塞130。
并且,总结轴承制冷剂的流动,从所述压缩空间P流入到所述排出空间D 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对应于所述轴承制冷剂,从而流入到所述轴承供给流路 1109。流入到所述第一轴承间隙200的制冷剂经由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流动到所述第二轴承间隙300。
此时,所述轴承制冷剂分别经由所述多个轴承流入流路400而流动,并容纳到各个轴承流入流路400以产生支撑所述活塞130的压力。并且,容纳在每个轴承流入流路400中的轴承制冷剂中的一部分经由所述轴承侧流路500相互连通。并且,由容纳在所述轴承侧流路500的制冷剂产生支撑所述活塞130的压力。
参照图1,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和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在轴向上形成在所述吸入管104和所述压缩空间P之间。换言之,即使在所述活塞130的往复运动中,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和所述轴承侧流路500也可以位于所述活塞 130的外侧。这是因为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和所述轴承侧流路500相当于用于支撑所述活塞130的外周面的结构。
另外,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和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在所述活塞 130的往复运动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即,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和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在轴向上间隔开的多个。这是为了更稳定地支撑所述活塞 130。
以下,将具体说明上述特征以及本发明的线性压缩机10的具体形状。但是,这仅是示例,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形状和结构不限于此。
图3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图,图4是分解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外壳和外壳盖的图。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线性压缩机10包括:外壳101;以及外壳盖102、103,其结合于所述外壳101。广义上,可理解成所述外壳盖102、103 为所述外壳101的一个构成。
在所述外壳101的下侧可结合有底脚(leg)50。所述底脚50可结合于设置有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产品的底座。作为一例,所述产品可包括冰箱,所述底座可包括所述冰箱的机械室的底座。作为另一例,所述产品可包括空气调节器的室外机,所述底座可包括室外机的底座。
所述外壳101具有大致的圆筒形状,可以以横向平放的方式配置,或者可以以轴向平放的方式配置。以图3为基准,所述外壳101沿着横向长长地延伸,而在半径方向上可具有略低的高度。即,由于所述线性压缩机10可具有较低的高度,因此具有当将所述线性压缩机10设置于冰箱的机械室底座时,能够降低所述机械室的高度的优点。
在所述外壳101的外表面可设置有接线端子108。所述接线端子108具有向线性压缩机的马达组件140(参照图5)供给外部电源的结构。所述接线端子108可连接于线圈141c(参照图5)的引线。
所述接线端子108的外侧设置有托架109。所述托架109可包括围绕所述接线端子108的多个托架。所述托架109可起到从外部的冲击等中保护所述接线端子108的功能。
在所述外壳101的两侧形成开口。所述外壳盖102、103可结合于所述开口了的外壳101的两侧。具体而言,所述外壳盖102、103包括:第一外壳盖 102,其结合于开口了的所述外壳101的一侧;以及第二外壳盖103,其结合于开口了的所述外壳101的另一侧。所述外壳101的内部空间,可通过所述外壳盖102、103来形成密闭。
以图3为基准,所述第一外壳盖102位于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右侧,所述第二外壳盖103可位于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左侧。换言之,所述第一外壳盖102和第二外壳盖103可以相互面向而配置。
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多个管(pipe)104、105、106,其设置于所述外壳101或者所述外壳盖102、103且能够吸入、排出或者注入制冷剂。所述多个管104、105、106包括:吸入管104、排出管105以及工艺管(process pipe) 106。
所述吸入管104用于使制冷剂吸入到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内部。例如,所述吸入管104可结合于所述第一外壳盖102。制冷剂可经由所述吸入管104 沿着轴向吸入到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内部。
所述排出管105用于使被压缩的制冷剂从所述线性压缩机10排出。所述排出管105可结合于所述外壳101的外周面。经由所述吸入管104吸入的制冷剂可沿着轴向流动的同时被压缩。并且,所述被压缩的制冷剂可经由所述排出管105排出。与所述第一外壳盖102相比,所述排出管105可配置在更靠近所述第二外壳盖103的位置。
所述工艺管106用于向所述线性压缩机10补充制冷剂。所述工艺管106 可结合于所述外壳101的外周面。操作者通过所述工艺管106能够向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内部注入制冷剂。
此时,为了避免所述工艺管106与所述排出管105发生干扰,所述工艺管 106可以在与所述排出管105不同的高度上与所述外壳101结合。所述高度,是指以所述底脚50为起点的垂直方向(或者半径方向)上的距离。通过所述排出管105和所述工艺管106在互不相同的高度上与所述外壳101的外周面结合,由此可提高操作者的作业便利性。
在所述外壳101的与所述工艺管106结合的地点相对应的内周面,所述第二外壳盖103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内周面相邻地配置。换言之,所述第二外壳盖103的至少一部分,对经由所述工艺管106而注入的制冷剂可以起到阻力的作用。
因此,从制冷剂流路的观点上看,经由所述工艺管106流入的制冷剂的流路形成为越朝向所述外壳101的内部空间其大小越变小。在该过程中,制冷剂的压力减小而能够使制冷剂气化。
另外,在该过程中,可分离制冷剂所含有的油分。因此,分离出油分的气体制冷剂流入活塞130的内部,同时能够改善制冷剂的压缩性能。此时,所述油分可理解为存在于冷却系统中的液压油。
在所述第一外壳盖102的内侧面设置有盖支撑部102a。在所述盖支撑部 102a可结合有后述的第二支撑装置185。所述盖支撑部102a和所述第二支撑装置185可以为用于支撑线性压缩机10主体的装置。在此,所述压缩机的主体是指设置于所述外壳101内部的部件,可包括进行前后往复运动的驱动部和用于支撑所述驱动部的支撑部。
所述驱动部可包括如活塞130、磁铁架138、永磁体146、支架137以及吸入消音器(muffler)150等部件。并且,所述支撑部可包括如共振弹簧176a、 176b、后盖170、定子盖149、第一支撑装置165以及第二支撑装置185等部件。
在所述第一外壳盖102的内侧面可设置有止动件(stopper)102b。所述止动件102b可理解为,防止所述压缩机主体、尤其后述的马达组件140因在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搬运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或冲击等与所述外壳101发生碰撞而破损的结构。
尤其,所述止动件102b与后述的后盖170相邻而配置,从而在所述线性压缩机10发生晃动时,所述后盖170与所述止动件102b发生干涉,由此能够防止冲击传到所述马达组件140。
在所述外壳101的内周面可设置有弹簧连结部101a。例如,所述弹簧连结部101a可配置在与所述第二外壳盖103相邻的位置。所述弹簧连结部101a 可与后述的第一支撑装置165的第一支撑弹簧166相结合。通过所述弹簧连结部101a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165相结合,所述压缩机的主体可稳定地支撑于所述外壳101的内侧。
图5是分解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内部构成的图,图6是沿着图3的VI-VI’线剖开的剖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图5省略了所述外壳101 和所述外壳盖102、103等。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的线性压缩机10包括:框架110、缸筒120、活塞130以及马达组件140。所述马达组件140作为线性马达用于向所述活塞 130施加驱动力,当所述马达组件140驱动时,所述活塞130可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缸筒120容纳在所述框架110的内侧。此时,所述框架110可理解为用于使所述缸筒120固定的结构。例如,所述缸筒120可压入(press fitting) 于所述框架110的内侧。
另外,所述活塞130可移动地容纳在所述缸筒120的内侧。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容纳在所述活塞130的内侧的吸入消音器150。
所述吸入消音器150是用于降低由经由所述吸入管104吸入的制冷剂而产生的噪音的结构。详细地,经由所述吸入管104吸入的制冷剂,穿过所述吸入消音器150流入到所述活塞130的内部。在制冷剂穿过所述吸入消音器150的过程中,能够降低制冷剂的流动噪音。
所述吸入消音器150可包括多个消音器151、152、153。所述多个消音器 151、152、153,可包括相互结合的第一消音器151、第二消音器152以及第三消音器153。经由所述吸入管104吸入的制冷剂能够依次穿过所述第三消音器153、第二消音器152以及第一消音器151。
详细地,所述第一消音器151位于所述活塞130的内部,所述第二消音器 152结合于所述第一消音器151的后侧。并且,所述第三消音器153将所述第二消音器152容纳于其内部,并且可沿着所述第一消音器151的后方延伸。
另外,所述吸入消音器150还包括消音过滤器155。所述消音过滤器155 可位于所述第一消音器151和所述第二消音器152相结合的边界面。例如,所述消音过滤器155可具有圆形形状,所述消音过滤器155的外周部可支撑在所述第一、第二消音器151、152之间。
在所述缸筒120的内部可形成有制冷剂被所述活塞130压缩的压缩空间 P。并且,在所述活塞130的前面部形成有用于使制冷剂流入所述压缩空间P 的吸入孔133,在所述吸入孔133的前方设置有选择性地开放所述吸入孔133 的吸入阀135。所述吸入阀135可通过连结构件136结合于所述活塞130。
所述压缩空间P的前方设置有:排出盖160,其用于形成从所述压缩空间 P排出的制冷剂的排出空间D;以及排出阀组件161、163,其结合于所述排出盖160,并且用于选择性地排出在所述压缩空间P中被压缩的制冷剂。所述排出空间D包括被排出盖160的内部壁划分的多个空间部。所述多个空间部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并且可以互相连通。
所述排出阀组件161、163包括:排出阀161,其在所述压缩空间P的压力为排气压力以上时开放,由此使制冷剂流入到所述排出盖160的排出空间;以及弹簧组装体163,其设置在所述排出阀161和排出盖160之间,并在轴向上提供弹性力。
所述弹簧组装体163包括:阀弹簧163a;以及弹簧支撑部163b,其用于将所述阀弹簧163a支撑于所述排出盖160。例如,所述阀弹簧163a可包括板簧。并且,所述弹簧支撑部163b可通过注塑工艺与所述阀弹簧163a一体地注塑成型。
所述排出阀161与所述阀弹簧163a结合,并且所述排出阀161的后方或后表面配置成能够支撑于所述缸筒120的前表面。当所述排出阀161支撑于所述缸筒120的前表面时,所述压缩空间P保持密闭的状态,当所述排出阀161 从所述缸筒120的前表面分离时,所述压缩空间P被开放,由此能够排出所述压缩空间P内部被压缩的制冷剂。
因此,所述压缩空间P可理解为,在所述吸入阀135和所述排出阀161 之间形成的空间。并且,所述吸入阀135形成于所述压缩空间P的一侧,所述排出阀161形成于所述压缩空间P的另一侧,即可设置于所述吸入阀135的相反侧。
所述活塞130在所述缸筒120的内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压缩空间P的压力低于排出压力且为吸入压力以下时,所述吸入阀135被开放,由此制冷剂吸入到所述压缩空间P。相反,当所述压缩空间P的压力为所述吸入压力以上时,在所述吸入阀135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压缩空间P中的制冷剂被压缩。
另外,当所述压缩空间P的压力为所述排出压力以上时,所述阀弹簧163a 向前方变形,同时使所述排出阀161开放,由此制冷剂从所述压缩空间P向排出盖160的排出空间排出。当结束所述制冷剂的排出时,所述阀弹簧163a向所述排出阀161提供复原力,由此使所述排出阀161关闭。
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盖管(cover pipe)162a,其结合于所述排出盖 160,并且用于使在所述排出盖160的排出空间D流动的制冷剂排出。例如,所述盖管162a可由金属材质构成。
并且,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环状管162b,其结合于所述盖管162a,并且用于将在所述盖管162a中流动的制冷剂向所述排出管105传送。所述环状管162b的一侧结合于所述盖管162a,另一侧可结合于所述排出管105。
所述环状管162b由柔性材质构成,并且可形成为相对较长的形状。并且,所述环状管162b可以从所述盖管162a沿着所述外壳101的内周面弯曲延伸,由此可结合于所述排出管105。例如,所述环状管162b可具有缠绕的形状。
所述马达组件140包括:外定子141,其固定于所述框架110,且以围绕所述缸筒120的方式配置;内定子148,其在所述外定子141的内侧与所述外定子141隔开间隔而配置;以及永磁体146,其位于所述外定子141和内定子 148之间的空间。
所述永磁体146通过与所述外定子141和内定子148之间的相互电磁力能够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并且,所述永磁体146可以由具有一个极的单一磁铁构成,或者由具有三个极的多个磁铁构成。
所述永磁体146可设置于磁铁架138。所述磁铁架138具有大致的圆筒形状,并且能够以插入到所述外定子141和内定子148之间的空间的方式配置。
具体而言,以图6的剖视图为基准,所述磁铁架138从所述活塞130的后侧向半径方向上的外侧延伸,并且向前方弯曲。所述永磁体146可设置于所述磁铁架138的前方部。当所述永磁体146进行往复运动时,所述活塞130可与所述永磁体146一起在轴向上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外定子141可包括线圈绕组体141b、141c、141d以及定子铁心141a。所述线圈绕组体141b、141c、141d包括:线轴141b;以及沿着所述线轴141b 的圆周方向缠绕的线圈141c。并且,所述线圈绕组体141b、141c、141d还包括端子部141d,其用于引导与所述线圈141c连结的电源线向所述外定子141 的外部引出或者露出。
所述定子铁心141a包括多个芯块,所述多个芯块由多个叠片(lamination) 沿着圆周方向层叠而构成。所述多个芯块能够配置成围绕所述线圈绕组体 141b、141c的至少一部分。
在所述外定子141的一侧设置有定子盖149。即,所述外定子141的一侧被所述框架110支撑,另一侧可被所述定子盖149支撑。
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盖连结构件149a,其用于使所述定子盖149和所述框架110连结。所述盖连结构件149a贯通所述定子盖149并朝着所述框架110向前方延伸,并且可结合于所述框架110。
所述内定子148固定于所述框架110的外周面。并且,所述内定子148由多个叠片在所述框架110的外侧沿着圆周方向层叠而构成。
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活塞130的支架137。所述支架 137可以结合于所述活塞130的后侧,所述消音器150在其内侧贯通而配置。此时,所述活塞130、所述磁铁架138以及所述支架137可通过连结构件结合。
所述支架137可结合有配重179。所述配重179的重量可基于压缩机主体的运转频率的范围而确定。
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后盖170,其结合于所述定子盖149并向后方延伸。具体而言,所述后盖170包括三个支撑底脚,所述三个支撑底脚可结合于所述定子盖149的后表面。
在所述三个支撑底脚和所述定子盖149的后表面之间,可设置有垫片(spacer)181。通过调节所述垫片181的厚度,可确定从所述定子盖149到所述后盖170的后端部的距离。
并且,所述后盖170可弹性支撑于所述支架137。另外,所述后盖170的后侧可由后述的第二支撑装置185支撑。
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流入导向部156,其结合于所述后盖170并引导制冷剂流入到所述吸入消音器150。所述流入导向部156的至少一部分可插入所述吸入消音器150的内侧。
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分别调节了固有振动频率的多个共振弹簧176a、176b,使得所述活塞130能够进行共振运动。所述多个共振弹簧176a、 176b包括:第一共振弹簧176a,其支撑在所述支架137和定子盖149之间;以及第二共振弹簧176b,其支撑在所述支架137和后盖170之间。
通过所述多个共振弹簧176a、176b的作用,能够稳定地实现在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部的移动,并且能够降低由所述驱动部的移动而产生的振动或者噪音。另外,所述支架137可包括与所述第一共振弹簧176a相结合的第一弹簧支撑部137a。
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第一支撑装置165,其结合于所述排出盖160,并且用于支撑所述压缩机10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装置165邻接于所述第二外壳盖103而配置,由此能够弹性支撑所述压缩机10的主体。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支撑装置165包括第一支撑弹簧166。所述第一支撑弹簧166可与所述弹簧连结部101a相结合。
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第二支撑装置185,其结合于所述后盖170,并且用于支撑所述压缩机10主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装置185结合于所述第一外壳盖102,由此能够弹性支撑所述压缩机10的主体。具体而言,所述第二支撑装置185包括第二支撑弹簧186。所述第二支撑弹簧186可与所述盖支撑部102a相结合。
图7是将图6中的框架、缸筒以及活塞的截面与轴承制冷剂的流动同时示出的图。为了便于说明,图7省略其他结构,示出了所述框架110、所述缸筒 120以及所述活塞130。
如图7所示,所述框架110的内侧设置有所述缸筒120,所述缸筒120的内侧设置有所述活塞130。
所述框架110包括:框架主体111,其在轴向上延伸;以及框架凸缘112,其从所述框架主体111向半径方向上的外侧延伸。此时,所述框架主体111和所述框架凸缘112可彼此形成为一体。
所述框架主体111设置为圆筒形状,其在轴向上具有敞开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缸筒120容纳在所述框架主体111的半径方向内侧。另外,所述内定子 148结合到所述框架主体111的半径方向上的外侧,并且所述永磁体146和所述外定子141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111的半径方向上的外侧。
所述框架凸缘112设置为在轴向上具有规定的厚度的圆盘形状。尤其,所述框架凸缘112从所述框架主体111的前端部向半径方向延伸。因此,配置在所述框架主体111的半径方向上的外侧的所述内定子148、所述永磁体146和所述外定子141与所述框架凸缘112相比,配置在轴向后方。
另外,所述框架凸缘112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多个开口。此时,所述多个开口包括:排出连结孔1100(参照图5)、定子连结孔1102以及端子插入口 1104。
所述排出连结孔1100中插入有规定的连结构件(未图示),其用于连结所述排出盖160和所述框架110。详细地,所述连结构件(未图示)可以贯通所述排出盖160并在所述框架凸缘112的前方插入。
上述盖连结构件149a插入所述定子连结孔1102中。所述盖连结构件149a 结合所述定子盖149和所述框架凸缘112,以轴向固定配置在所述定子盖149 和所述框架凸缘112之间的所述外定子141。
上述外定子141的端子部141d可插入所述端子插入口1104中。即,所述端子部141d通过所述端子插入口1104从所述框架110的后方向前方贯通,由此引出或者露出到外部。
此时,可设置有多个所述排出连结孔1100、所述定子连结孔1102以及所述端子插入口1104,并且可以以沿圆周方向依次隔开的方式配置。例如,所述排出连结孔1100、所述定子连结孔1102以及所述端子插入口1104分别设置有三个,并且可以以沿圆周方向隔开120度的方式配置。
另外,所述端子插入口1104、所述排出连结孔1100以及所述定子连结孔 1102以沿圆周方向依次隔开的方式配置。另外,相邻的开口之间可沿圆周方向隔开30度的方式配置。
例如,每个所述端子插入口1104和所述排出连结孔1100以沿圆周方向隔开30度的方式配置。另外,每个所述排出连结孔1100和所述定子连结孔1102 以沿圆周方向隔开30度的方式配置。另外,每个所述端子插入口1104和所述定子连结孔1102以沿圆周方向隔开60度的方式配置。
每个配置以所述端子插入口1104、所述排出连结孔1100以及所述定子连结孔1102的圆周方向中心为基准。
另外,所述框架凸缘112形成有气体孔1106,其从所述框架凸缘112的前表面向后方凹陷。此时,流入到所述气体孔1106中的制冷剂对应于从所述压缩空间P流入到所述排出空间D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
这种制冷剂对应于执行轴承的功能的制冷剂,以下,称为轴承制冷剂。换言之,所述轴承制冷剂对应于在所述压缩空间P中被压缩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并且对应于在所述压缩机10中流动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
另外,所述框架110形成有轴承供给流路1109,其以从所述框架凸缘112 贯通到所述框架主体111并延伸的方式形成。所述轴承供给流路1109从所述气体孔1106延伸到所述框架主体111的内周面。因此,所述轴承供给流路1109 可形成为向半径方向和轴向倾斜。
另外,所述气体孔1106可设置有气体过滤器1107,其用于过滤所述轴承制冷剂的异物。例如,所述气体孔1106可形成为圆筒形状。另外,所述气体过滤器1107设置为圆形过滤器,并且可设置在所述气体孔1106的轴向后端。
另外,所述框架110设置有各种设置槽,其插入有用于增加与周边的部件间的结合力的密封构件。另外,在与所述框架110结合的周边的部件中可设置有插入密封构件的设置槽。
例如,所述框架凸缘112的前表面设置有向后方凹陷的第一设置槽1120。插入所述第一设置槽1120中的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110和所述排出盖160 之间,由此防止制冷剂的泄露并增加结合力。
另外,所述框架主体111的外周面设置有向内侧凹陷的第二设置槽1110。插入所述第二设置槽110中的密封构件可增加所述框架110与所述内定子146 的结合力。
所述缸筒120包括:缸筒主体121,其在轴向上延伸;缸筒凸缘122,其设置于所述缸筒主体121的前方部外侧。所述缸筒主体121形成为具有轴向上的中心轴的圆筒形状,并且插入于所述框架主体111的内部。由此,所述缸筒主体121的外周面可以面向所述框架主体111的内周面而配置。
所述缸筒凸缘122包括:第一凸缘122a,其从所述缸筒主体121的前方部向半径方向上的外侧延伸;以及第二凸缘122b,其从所述第一凸缘122a向前方延伸。当所述缸筒120容纳在所述框架110中时,所述第二凸缘122b发生变形并且可被压入。
所述缸筒主体121中可以形成有供所述轴承制冷剂流动的轴承流入流路400。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沿半径方向贯通所述缸筒主体121而形成。即,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从所述缸筒主体121的外周面延伸到内周面。
所述活塞130包括:活塞主体131,其大致呈圆筒形状;活塞凸缘132,其从所述活塞主体131向半径方向延伸。所述活塞主体131在所述缸筒120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所述活塞凸缘132可在所述缸筒120的外侧进行往复运动。
即,所述活塞主体131对应于容纳在所述缸筒120的内侧的部分。所述活塞主体131的前表面形成有上述吸入孔133。另外,所述吸入阀135利用所述连结构件136结合到所述活塞主体131的前表面。
详细地,所述吸入阀135固定在所述活塞主体131的前表面的中心部。并且,所述吸入阀135的外侧部通过所述活塞130的往复运动向前方弯曲,同时能够开放所述吸入孔133。并且,制冷剂可以通过所述吸入孔133流入所述压缩空间P中。
所述活塞凸缘132从所述活塞主体131向半径方向上的外侧延伸,并且可位于所述缸筒主体121的后方。另外,所述活塞凸缘132可设置有活塞结合孔 1320,用于与所述磁铁架138和所述支架137结合的连结构件插入所述活塞结合孔1320中。所述活塞结合孔1320设置为沿圆周方向隔开相同间隔的多个活塞结合孔1320。
参照这种结构,将描述图7中箭头所示的轴承制冷剂的流动。如上所述,所述轴承制冷剂被理解为从所述压缩空间P排出的制冷剂中流入到所述气体孔1106中的部分制冷剂。并且,所述轴承制冷剂可经由所述轴承供给流路1109 贯通所述框架110并流入到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
并且,所述轴承制冷剂可以经由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流入到所述活塞 130的外周面以支撑所述活塞130。尤其,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可以形成为能够容纳规定制冷剂的袋(pocket)的形式。
因此,所述活塞130可以被容纳在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的制冷剂的压力支撑。另外,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可以设置有多个,以支撑所述活塞130。
详细地,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可以设置为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尤其,多个轴承流入流路400在圆周方向上以相同间隔配置,从而可以稳定地支撑所述活塞130的外周面。以下,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轴承流入流路 400分成N个弧形轴承流入流路(N是大于1的自然数)。
另外,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可以设置为在轴向上间隔开的多个。当对所述活塞130在轴向上间隔开的位置处进行支撑时,可以防止所述活塞130以轴向为中心而扭曲。以下,可以将在轴向上间隔开的多个轴承流入流路400分成前方轴承流入流路和后方轴承流入流路。
另外,所述前方轴承流入流路和所述后方轴承流入流路分别设置有N个弧形轴承流入流路。此时,在圆周方向或轴向上间隔开的所述轴承流入流路 400的数量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根据设计而不同地设置。
以下,将一起说明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的形状和轴承侧流路500。为了便于记载,即使形状不同,但对于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轴承流入流路和轴承侧流路)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缸筒的图。另外,图9是沿着图8的IX-IX’线剖开的剖视图,图10是沿着图8的X-X’线剖开的剖视图。
如图8至图10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轴承流入流路400 中设置有多孔构件1400。所述多孔构件1400可以理解为用于调节流入到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的制冷剂的量的结构。
如上所述,所述轴承制冷剂是在系统中流动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需要使流动的量最少。因此,通过所述多孔构件1400来调节制冷剂的量,可以用少量的制冷剂确保必要的支撑力。例如,所述多孔构件1400中可以包括纤维 (fabric)材料。
另外,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通过在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形成的入口端和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形成的出口端以相同的尺寸贯通而形成。换言之,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以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在所述缸筒120贯通而形成。
并且,所述多孔构件1400可以以与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相对应的形状设置。即,所述多孔构件1400可以设置为圆筒形状。另外,所述多孔构件1400 可以压入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而结合。
另外,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由在轴向上间隔开的前方轴承流入流路和后方轴承流入流路形成。并且,所述前方轴承流入流路和后方轴承流入流路中分别包括四个弧形轴承流入流路。结果,所述缸筒120中形成有八个轴承流入流路400。
由于每个轴承流入流路400彼此隔开配置,因此所述轴承制冷剂流入到每个轴承流入流路400。即,所述轴承制冷剂可以分支成八个轴承流入流路400 而从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流入到内周面。这种轴承流入流路400的数量理解为是示例性的。
并且,所述轴承制冷剂可以容纳在每个轴承流入流路400中以支撑所述活塞130的外周面。此时,设置有使所述轴承制冷剂沿圆周方向流动的轴承侧流路500。详细地,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连接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
因此,容纳在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经由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在圆周方向上流动。另外,流入到每个轴承流入流路400的制冷剂通过所述轴承侧流路500相互连通。
如图9所示,所述轴承侧流路500连接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轴承流入流路400。尤其,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槽。参照图10,所述轴承侧流路500整体上形成为环形的槽。
另外,与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相比,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非常窄的流路。即,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引起少量的制冷剂的流动。因此,所述活塞130可以在圆周方向上均被支撑。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缸筒的图。另外,图12 是沿着图11的XII-XII’线剖开的剖视图,图13是沿着图11的XIII-XI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如图11至图13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轴承流入流路400 设置有轴承过滤器2400。所述轴承过滤器2400可以理解为过滤所述轴承制冷剂中包含的异物等的结构。
如上所述,所述轴承制冷剂是在系统中流动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可能包含异物等。当这种异物流入所述活塞130和所述缸筒120之间时,可以干扰所述活塞130的驱动。另外,由于阻挡了所述轴承制冷剂的流动,因此一些所述轴承制冷剂可能不会执行轴承的功能。
因此,设置所述轴承过滤器2400,以过滤轴承制冷剂中包含的异物或油分。例如,所述轴承过滤器2400可以由诸如不锈钢(stainless steel)等的金属材料制成。另外,这种金属材料可以具有规定的磁性,并且可以防止生锈。另外,所述轴承过滤器2400可以构造成具有多个过滤孔的网(mesh)状。
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形成为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并贯通所述缸筒120。另外,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呈阶梯状地贯通所述缸筒120,以使形成在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的入口端和形成在内周面的出口端具有不同的尺寸。
尤其,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形成为其入口端大于出口端,使得所述轴承过滤器2400从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安置。并且,所述轴承过滤器2400可以设置为与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的入口端相对应的形状。即,所述轴承过滤器 2400可以设置成圆盘形状。
因此,利用所述轴承过滤器2400而被过滤的制冷剂可以供给到所述缸筒 120的内周面。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的数量和配置以及轴承侧流路500可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引用图8至图10而省略对其说明。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缸筒的图。另外,图15 是沿着图14的XV-XV’线剖开的剖视图,图16是沿着图14的XVI-XVI’线剖开的剖视图。
如图14至图16所示,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沿半径方向贯通所述缸筒 120而形成。即,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从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向内周面延伸而形成。
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包括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和第二轴承流入流路 1204,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从形成在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的入口端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从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延伸形成到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的出口端。
因此,所述轴承制冷剂依次经由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和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而流动。
尤其,所述轴承制冷剂在半径方向上经由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从外侧流入到内侧。换言之,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相当于沿半径方向延伸的流路。详细地,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从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在半径方向上向内侧延伸。
此时,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可以被称为具有非常窄的横截面的孔口(orifice)。即,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可以理解为用于限制通过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而流动的制冷剂的量的结构。换言之,可以通过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来使非常少量的制冷剂流动。
另外,所述轴承制冷剂经由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在圆周方向上流动。换言之,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相当于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流路。尤其,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形成为从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凹陷。
此时,所述第一轴承供给流路1202的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二轴承供给流路 1204的横截面。即,与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的横截面相比,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的横截面非常宽。
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可以容纳经由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而流入的轴承制冷剂。此时,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可以被称为容纳轴承制冷剂的袋(pocket)。并且,可以经由容纳在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 的轴承制冷剂来支撑所述活塞130。
如图14至图16所示,所述缸筒120设置有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详细地,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可设置为沿轴向隔开的多个轴承流入流路400。沿轴向隔开的轴承流入流路400的数量和间隔是示例性的。
在图14至图16中,示出了沿轴向隔开的一对轴承流入流路400。为了便于说明,可将其区分为:位于轴向前方的前方轴承流入流路;以及位于轴向后方的后方轴承流入流路。此时,所述前方轴承流入流路可配置在所述缸筒凸缘 122的轴向后方。
另外,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可设置有沿圆周方向隔开的多个轴承流入流路400。在图14至图16中,示出了沿圆周方向隔开的一对轴承流入流路400。此时,将一对轴承流入流路400区分为第一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以及第二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b。
另外,沿圆周方向隔开的一对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400b沿轴向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在半径方向上以彼此相对(opposite)的方式配置。
另外,所述前方轴承流入流路和所述后方轴承流入流路分别包括所述一对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400b。因此,理解为所述缸筒120中形成有总共四个轴承流入流路400。
总之,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中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方向上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其至少一部分沿圆周方向隔开而配置。另外,所述轴承流入流路 400中的至少一部分以在半径方向上相对的方式配置。并且,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中的至少一部分沿轴向隔开而配置。
此时,由于所述前方轴承流入流路和所述后方轴承流入流路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因此将描述其中一个。因此,将描述沿轴向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多个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400b。
每个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400b分别包括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 和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即,形成有沿圆周方向隔开的一对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和一对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
此时,将所述第一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的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称为第一孔口1202a,将所述第二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b的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 称为第二孔口1202b。另外,将所述第一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的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称为第一袋1204a,将所述第二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b的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称为第二袋1204b。
所述第一孔口1202a和所述第二孔口1202b可沿半径方向配置在同一直线上。即,一对孔口1202a、1202b在圆周方向隔开最大距离而配置。此时,参照图15,由于所述孔口1202的流路或横截面积非常窄,因此其显示为在所述缸筒120中沿半径方向延伸的线。
并且,在图14和图16中,为了便于说明,略微放大了所述孔口1202的横截面。详细地,在图14中,所述孔口1202显示为在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中形成的孔。另外,在图16中,所述孔口1202显示为形成规定的流路的通道。
参照图15和图16,所述袋1204以所述孔口1202为中心延伸到圆周方向两侧。此时,一对袋1204a、1204b分别从一对孔口1202a、1202b延伸,以便彼此靠近。
另外,所述袋1204的横截面可形成为矩形形状。换言之,所述袋1204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上以矩形形状凹陷而形成。换言之,所述袋1204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上以矩形横截面沿圆周方向延伸而形成。
尤其,所述袋1204以相同的横截面沿圆周方向延伸而形成。因此,所述袋1204的两端也可以以相同的矩形形状凹陷而形成。
此时,随着所述袋1204沿圆周方向延伸,可有效地支撑所述活塞130。换言之,所述袋1204以围绕所述活塞130的外周面的方式沿圆周方向延伸,从而能够支撑所述活塞130。
然而,所述第一袋1204a和所述第二袋1204b以彼此隔开的状态配置。如果所述第一袋1204a和所述第二袋1204b相接时,所述第一袋1204a和所述第二袋1204b的内部压力降低。即,支撑所述活塞130的压力降低。
结果,所述第一袋1204a和所述第二袋1204b沿圆周方向延伸但以彼此隔开的状态配置。因此,形成有所述袋1204的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沿圆周方向形成为凹凸结构。
图16示出了经由所述袋1204的轴承制冷剂的流动。如图所示,流入所述孔口1202的轴承制冷剂可沿着所述袋1204沿圆周方向流动。即,所述轴承制冷剂可填充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凹陷的所述袋1204。
以下,将参照图16详细描述通过容纳在所述袋1204的轴承制冷剂的活塞130的支撑力。所述活塞130可移动地容纳在所述缸筒120的内侧。此时,所述缸筒120固定在所述框架110,所述活塞130进行往复运动。
因此,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和所述活塞130的外周面设计成具有规定的公差,使得所述活塞130可以移动。并且,根据所述活塞130的往复运动或设计等,所述活塞130可以在所述缸筒120的内部沿一个方向偏心设置。
例如,假设所述活塞130向所述第一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偏心的情况。因此,容纳在所述第一袋1204a中的轴承制冷剂受相对大的压力,容纳在所述第二袋1204b中的轴承制冷剂受相对小的压力。
即,在所述第一袋1204a和所述第二袋1204b之间产生压力差。因此,所述活塞130可受到远离所述第一袋1204a并靠近所述第二袋1204b的支撑力。因此,可固定所述活塞130的中心轴,并防止其与所述缸筒120摩擦。
此时,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轴承制冷剂在圆周方向上流动的轴承侧流路500。详细地,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连接所述轴承流入流路 400。尤其,所述轴承侧流路500从所述第二轴承供给流路1204沿圆周方向延伸而形成。
因此,容纳在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经由所述轴承侧流路500而在圆周方向上流动。即,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将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开的各个袋1204a、1204b彼此连接。因此,流入到所述第一袋 1204a和所述第二袋1204b的制冷剂经由所述轴承侧流路500而相互连通。
如图15所示,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将在圆周方向相邻的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进行连接。尤其,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在圆周方向延伸的槽。参考图16,所述轴承侧流路500整体上形成为环形的槽。
另外,与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相比,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非常窄的流路。即,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引起少量的制冷剂的流动。因此,所述活塞130可以在圆周方向上均被支撑。
此时,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可以形成为比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4宽。这是因为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4是为了制冷剂的流动阻力而形成的,并且所述轴承侧流路500是为了引起少量的制冷剂的流动而形成的。然而,这可以根据设计而不同地形成。
图17是另一实施例的沿着图14的XV-XV’线剖开的剖视图,图18是另一实施例的沿着图14的XVI-XV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7和图18相当于部分地改变了图15和图16所示的轴承流入流路400 的实施例。另外,图14对应于相同的形状。因此,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对于共通的部分,引用上述说明并省略。
如图17和图18所示,所述缸筒120中设置有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尤其,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可以在圆周方向上隔开设置多个。
在图17和图18中,示出了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开的四个轴承流入流路400。此时,四个轴承流入流路400在图18中顺时针方向分为第一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第二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b、第三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c以及第四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d。
另外,四个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400b、400c、400d沿轴向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另外,所述第一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和所述第三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c以及所述第二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b和第四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d 以在半径方向上相对的方式配置。
另外,所述前方轴承流入流路和所述后方轴承流入流路分别包括所述四个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400b、400c、400d。因此,可理解为所述缸筒120 中共形成有八个轴承流入流路400。
此时,由于所述前方轴承流入流路和所述后方轴承流入流路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因此将描述其中一个。因此,将描述沿轴向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多个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400b、400c、400d。
每个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400b、400c、400d分别包括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和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即,形成有沿圆周方向隔开的四个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和四个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
此时,将所述第一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的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称为第一孔口1202a,将所述第二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b的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 称为第二孔口1202b。并且,将所述第三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c的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称为第三孔口1202c,将所述第四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d的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称为第四孔口1202d。
另外,将所述第一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的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称为第一袋1204a,将所述第二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b的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 称为第二袋1204b。并且,将所述第三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c的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称为第三袋1204c,将所述第四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d的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称为第四袋1204d。
每个孔口1202a、1202b、1202c、1202d在圆周方向上隔开最大距离而配置。即,每个孔口1202a、1202b、1202c、1202d在圆周方向上以90度的间隔配置。因此,所述第一孔口1202a和所述第三孔口1202c以及所述第二孔口 1202b和所述第四孔口1202d可以沿半径方向配置在同一直线上。
此时,参照图17的横截面,由于所述孔口1202的流路或横截面积非常窄,因此其显示为在所述缸筒120中沿半径方向延伸的线。并且,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7中所述孔口1202显示为孔,在图18中所述孔口1202显示为形成规定的流路的通道。
参照图17和图18,所述袋1204以所述孔口1202为中心延伸到圆周方向两侧。此时,每个袋1204a、1204b、1204c、1204d以彼此靠近的方式从每个孔口1202a、1202b、1202c、1202d延伸。
另外,所述袋1204的横截面可形成为矩形形状。换言之,所述袋1204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上以矩形形状凹陷而形成。尤其,所述袋1204形成为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上以沿圆周方向改变横截面的方式延伸。
详细地,所述袋1204以其横截面积以所述孔口1202为中心逐渐减小的方式沿着圆周方向延伸。因此,如图18所示,所述袋1204的圆周方向横截面形成为新月(crecent)形。
此时,随着所述袋1204沿圆周方向延伸,可有效地支撑所述活塞130。换言之,所述袋1204以围绕所述活塞130的外周面的方式沿圆周方向延伸,以能够支撑所述活塞130。
然而,所述每个袋1204a、1204b、1204c、1204d以彼此隔开的状态配置。如果沿圆周方向相邻的袋彼此相接时,每个袋的内部压力降低。即,支撑所述活塞130的压力降低。
结果,所述第一袋1204a、第二袋1204b、第三袋1204c、第四袋1204d 沿圆周方向延伸但以彼此隔开的状态配置。因此,形成有所述袋1204的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沿圆周方向形成为凹凸结构。
图18示出了经由所述袋1204的轴承制冷剂的流动。如图所示,流入所述孔口1202的轴承制冷剂可沿着所述袋1204沿圆周方向流动。即,所述轴承制冷剂可填充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凹陷的所述袋1204。
以下,将参照图18详细描述通过容纳在所述袋1204的轴承制冷剂的活塞 130的支撑力。所述活塞130可移动地容纳在所述缸筒120的内侧。并且,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和所述活塞130的外周面设计成具有规定的公差,使得所述活塞130可以移动。
根据所述活塞130的往复运动或设计等,所述活塞130可在所述缸筒120 的内部沿一个方向偏心设置。例如,假设所述活塞130向所述第一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和所述第二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b侧偏心的情况。
因此,容纳在所述第一袋1204a和所述第二袋1204b中的轴承制冷剂受相对大的压力,容纳在所述第三袋1204c和所述第四1204d中的轴承制冷剂受相对小的压力。
即,所述第一袋1204a、第二袋1204b和所述第三袋1204c、第四袋1204d 之间产生压力差。因此,所述活塞130可受到远离所述第一袋1204a、第二袋 1204b并靠近所述第三袋1204c、第四袋1204d的支撑力。因此,可固定所述活塞130的中心轴,并防止与所述缸筒120摩擦。
此时,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轴承制冷剂在圆周方向上流动的轴承侧流路500。详细地,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连接所述轴承流入流路 400。尤其,所述轴承侧流路500从所述第二轴承供给流路1204沿圆周方向延伸而形成。
因此,容纳在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经由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在圆周方向上流动。即,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将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开的每个袋1204a、1204b、1204c、1204d彼此连接。因此,流入到所述第一袋1204a、第二袋1204b、第三袋1204c以及所述第四袋1204d的制冷剂经由所述轴承侧流路500而相互连通。
如图17所示,所述轴承侧流路500连接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尤其,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槽。参考图18,所述轴承侧流路500整体上形成为环形的槽。
另外,与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相比,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非常窄的流路。即,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引起少量的制冷剂的流动。因此,所述活塞130可以在圆周方向上均被支撑。
并且,由于与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相比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非常窄的流路,因此所述轴承侧流路500不会对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 的支撑力带来特别的影响。即,防止了在以彼此隔开的状态配置的袋彼此不相接且仅流动有少量的制冷剂时,每个袋的内部压力降低。
换言之,可以理解为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引起未容纳在所述轴承流入流路 400的制冷剂的流动。即,在所述活塞130和所述缸筒120之间广泛散布的制冷剂可以被收集以有效地支撑所述活塞130。
图19是另一实施例的沿着图14的XV-XV’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9相当于部分地改变了图15所示的轴承流入流路400的实施例。另外,图14和图16对应于相同的形状。因此,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对于共通的部分,引用上述说明并省略。
如图19所示,所述缸筒120中设置有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尤其,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可以在圆周方向上隔开设置多个。
如上所述,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包括: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以及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并且,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还包括第三轴承流入流路1206,其从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延伸到所述缸筒主体121 的内周面。
与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相同地,所述第三轴承流入流路1206从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上的外侧凹陷而形成。并且,所述第三轴承流入流路1206沿轴向延伸而形成。即,所述第三轴承流入流路1206在所述缸筒 120的内周面以与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垂直的方式形成。
此时,示为所述第三轴承流入流路1206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的横截面相同。然而,这只是示例性的,所述第三轴承流入流路1206 和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可以以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在所述缸筒120中凹陷而形成。
并且,所述第三轴承流入流路1206可容纳经由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 1202流入的轴承制冷剂。因此,所述第三轴承流入流路1206可与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一起被称为用于容纳轴承制冷剂的袋(pocket)。并且,可通过容纳在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第三轴承流入流路1206中的轴承制冷剂来支撑所述活塞130。
以下,将描述设置为所述一对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400b的所述前方轴承流入流路。
每个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400b分别包括: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 1202、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以及所述第三轴承流入流路1206。即,形成有沿圆周方向隔开的一对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一对第二轴承流入流路 1204以及一对第三轴承流入流路1206。
此时,将所述第一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的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称为第一孔口1202a,将所述第二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b的第一轴承流入流路1202 称为第二孔口1202b。
另外,将所述第一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a的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和所述第三轴承流入流路1206称为第一袋1204a、1206a。并且,为了区分,将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称为第一弯曲袋1204a,将所述第三轴承流入流路 1206称为第一线性袋1206a。
另外,将所述第二弧形轴承流入流路400b的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和所述第三轴承流入流路1206称为第二袋1204b、1206b。并且,为了区分,将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称为第二弯曲袋1204b,将所述第三轴承流入流路 1206称为第二线性袋1206b。
所述第一孔口1202a和所述第二孔口1202b可沿半径方向配置在同一直线上。即,一对孔口1202a、1202b在圆周方向上隔开最大距离而配置。参照图 19,由于所述孔口1202的流路或横截面积非常窄,因此其显示为在所述缸筒 120中沿半径方向延伸的线。
参照图19,所述袋1204、1206以所述孔口1202为中心延伸。
另外,所述袋1204、1206的横截面可形成为矩形形状。换言之,所述袋 1204、1206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上以矩形形状凹陷而形成。换言之,所述袋1204、1206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上以矩形横截面延伸而形成。
尤其,所述袋1204、1206以相同的横截面延伸而形成。因此,所述袋1204、 1206的端部(ends)也可以以矩形形状凹陷而形成。然而,这仅是示例,可以通过延伸以便改变其横截面而形成。
所述弯曲袋1204从所述孔口1202向圆周方向两侧延伸,尤其,所述弯曲袋1204a、1204b从一对孔口1202a、1202b对应地延伸,以便彼此靠近。
此时,随着所述弯曲袋1204沿圆周方向延伸,可有效地支撑所述活塞130。换言之,所述弯曲袋1204以围绕所述活塞130的外周面的方式沿圆周方向延伸,以能够支撑所述活塞130。
然而,所述第一弯曲袋1204a和所述第二弯曲袋1204b以彼此隔开的状态配置。如果所述第一弯曲袋1204a和所述第二弯曲袋1204b相接时,则所述第一弯曲袋1204a和所述第二弯曲袋1204b的内部压力降低。即,支撑所述活塞 130的压力降低。
结果,所述第一弯曲袋1204a和所述第二弯曲袋1204b沿圆周方向延伸,但以彼此隔开的状态配置。因此,形成有所述弯曲袋1204的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沿圆周方向形成为凹凸结构。
所述线性袋1206从所述孔口1202沿轴向延伸。尤其,所述线性袋1206a、 1206b在轴向一侧上彼此平行地延伸。如图19所示,每个线性袋1206a、1206b 沿着轴向向后延伸。
此时,所述后方轴承流入流路的线性袋向轴向前方延伸。因此,可理解为所述线性袋1206在轴方向上延伸以彼此靠近。然而,出于与所述弯曲袋1204 相同的理由,所述线性袋1206也彼此隔开而配置。
结果,所述后方轴承流入流路的线性袋和所述前方轴承流入流路的线性袋在轴方向上延伸以彼此靠近,但是在轴方向上彼此隔开而配置。因此,形成有所述线性袋1206的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在轴方向上形成为凹凸结构。另外,所述第一线性袋1206a和所述第二线性袋1206b在圆周方向上平行延伸。
除了线性袋的延伸方向之外,所述后方轴承流入流路和所述前方轴承流入流路形成为相同。因此,省略对所述后方轴承流入流路的描述,并引用对所述前方轴承流入流路的描述。
由于这种形状,所述袋1204、1206可设置为“T”字形。因此,流入所述孔口1202的轴承制冷剂可沿着所述袋1204、1206在圆周方向和轴向方向上流动。即,所述轴承制冷剂可填充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凹陷的所述袋1204、 1206。
此时,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轴承制冷剂在圆周方向上流动的轴承侧流路500。详细地,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连接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尤其,所述轴承侧流路500从所述第二轴承供给流路1204沿圆周方向延伸而形成。
因此,容纳在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经由所述轴承侧流路500而在圆周方向上流动。即,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将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开的每个弯曲袋1204a、1204b彼此连接。因此,流入到所述第一弯曲袋1204a和所述第二弯曲袋1204b的制冷剂经由所述轴承侧流路500而相互连通。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缸筒的图。另外,图21 是沿着图20的XI-XXI’线剖开的剖视图,图22是沿着图20的XXII-XX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如图20至图22所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轴承流入流路400 包括过滤器设置槽4400。所述过滤器设置槽4400在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凹陷而形成。此时,所述过滤器设置槽4400设置成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成环形。
由纤维等构成的螺纹过滤器(thread filiter)可以设置在所述过滤器设置槽4400。例如,所述螺纹过滤器可以在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沿圆周方向缠绕设置在所述过滤器设置槽4400。
另外,除所述过滤器设置槽4400以外的所述轴承流入流路400的形状与图15和图16所示的相同。因此,引用图15和图16中记载的说明并省略。
此时,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轴承制冷剂在圆周方向上流动的轴承侧流路500。详细地,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在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连接所述轴承流入流路 400。尤其,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从所述第二轴承供给流路1204沿圆周方向延伸而形成。
因此,容纳在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经由所述轴承侧流路500而在圆周方向上流动。即,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将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开的每个袋1204a、1204b彼此连接。因此,流入到所述第一袋 1204a和所述第二袋1204b的制冷剂经由所述轴承侧流路500而相互连通。
如图15所示,所述轴承侧流路500连接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第二轴承流入流路1204。尤其,所述轴承侧流路500形成为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槽。参考图16,所述轴承侧流路500整体上形成为环形的槽。
即,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形成有所述过滤器设置槽440,内周面形成有所述轴承侧流路500。此时,所述过滤器设置槽440和所述轴承侧流路500设置成环形以在半径方向上彼此形成同心圆。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轴承流入流路可以以各种形状形成在所述缸筒。另外,可以根据轴承流入流路的形状形成所述轴承侧流路,以更有效地支撑活塞。

Claims (6)

1.一种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活塞,沿轴向进行往复运动;
缸筒,以围绕所述活塞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活塞的半径方向上的外侧,形成制冷剂的压缩空间;
框架,以围绕所述缸筒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缸筒的半径方向上的外侧;
第一轴承间隙,形成在所述框架的内周面和所述缸筒的外周面之间,在所述压缩空间中被压缩的高压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制冷剂在所述第一轴承间隙中流动;
第二轴承间隙,形成在所述缸筒的内周面和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之间,所述第一轴承间隙的制冷剂流入到所述第二轴承间隙中;
多个轴承流入流路,具有在所述缸筒沿着圆周方向隔开形成的袋,以使所述第一轴承间隙的制冷剂分支而流入到所述第二轴承间隙,向所述第二轴承间隙供应制冷剂以支撑所述活塞的一部分外周面;以及
轴承侧流路,在所述缸筒的内周面沿圆周方向凹陷而形成,以使经由所述轴承流入流路流入到所述第二轴承间隙的流体在圆周方向上流动以支撑未被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支撑的所述活塞的另一部分外周面,
所述轴承侧流路在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之间具有弧形,以连接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
所述轴承流入流路包括:
第一轴承流入流路,从所述缸筒的外周面向内侧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轴承流入流路,从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延伸到所述缸筒的内周面,且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以轴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的轴向宽度的方式沿着圆周方向形成,
所述轴承侧流路从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沿着圆周方向延伸,
所述轴承侧流路的轴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的轴向宽度且小于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的轴向宽度,使得所述轴承侧流路容纳比在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中容纳的制冷剂更少量的制冷剂的同时连通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承流入流路和所述第二轴承流入流路从形成在所述缸筒的外周面的轴承入口端延伸到形成在所述缸筒的内周面的轴承出口端,
所述轴承侧流路从所述轴承出口端沿圆周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的轴承入口端在所述缸筒的外周面沿圆周方向隔开,
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的轴承出口端在所述缸筒的内周面沿圆周方向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侧流路将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的轴承出口端彼此连接,以使通过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的轴承入口端分支到不同的流路而流动的流体在多个所述轴承流入流路的轴承出口端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出空间,形成在所述缸筒和所述框架的轴向前方;以及
轴承供给流路,贯通所述框架而形成,以使排出到所述排出空间的制冷剂中的至少一部分流入到所述第一轴承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多孔构件,所述多孔构件配置在所述轴承流入流路,以调节流入到所述轴承流入流路的制冷剂的量。
CN201911077024.6A 2018-11-09 2019-11-06 线性压缩机 Active CN1111737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37122 2018-11-09
KR1020180137122A KR102204575B1 (ko) 2018-11-09 2018-11-09 리니어 압축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3706A CN111173706A (zh) 2020-05-19
CN111173706B true CN111173706B (zh) 2022-11-08

Family

ID=70550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77024.6A Active CN111173706B (zh) 2018-11-09 2019-11-06 线性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61855B2 (zh)
KR (1) KR102204575B1 (zh)
CN (1) CN1111737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44407B1 (ko) * 2019-10-10 2021-04-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압축기
KR102357646B1 (ko) * 2020-07-20 2022-02-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389036B1 (ko) 2020-09-18 2022-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07304A (en) * 1957-04-04 1959-10-06 Macks Elmer Fred Fluid actuated mechanism
KR100332818B1 (ko) * 2000-05-19 2002-04-19 구자홍 리니어 압축기의 고정자 고정구조
KR20090048174A (ko) * 2007-11-09 2009-05-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왕복동식 압축기
BRPI1105470A2 (pt) * 2011-11-16 2015-11-10 Whirlpool Sa luva de vedação para um cilindro de um compressor, compressor e aparelho de refrigeração
BRPI1105473B1 (pt) * 2011-11-16 2020-12-01 Embraco Indústria De Compressores E Soluções Em Refrigeração Ltda. compressor de gás compreendendo uma mancalização aerostática
EP2700816B1 (en) * 2012-08-24 2016-09-28 LG Electronics Inc.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CN104033353B (zh) * 2013-03-04 2016-09-28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线性压缩机及其供油润滑方法
KR102121585B1 (ko) * 2013-09-16 2020-06-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왕복동식 압축기
KR102233605B1 (ko) * 2014-06-24 2021-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191193B1 (ko) 2014-06-24 2020-1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278769B1 (ko) * 2014-06-24 2021-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GB2540208B (en) * 2015-07-10 2018-05-09 Ford Global Tech Llc Bearing interface with recesses to reduce friction
KR102238332B1 (ko) * 2016-04-19 2021-04-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238333B1 (ko) * 2016-04-28 2021-04-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088331B1 (ko) * 2018-07-03 2020-03-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04575B1 (ko) 2021-01-19
US20200149518A1 (en) 2020-05-14
CN111173706A (zh) 2020-05-19
KR20200053797A (ko) 2020-05-19
US11261855B2 (en)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1296B (zh) 线性压缩机
CN111173706B (zh) 线性压缩机
RU2677778C2 (ru) Линейный компрессор
EP3346127B1 (en) Linear compressor
EP2848810B1 (en)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EP3242024B1 (en) Linear compressor
EP3242021B1 (en) Linear compressor
EP2960503B1 (en) Linear compressor
CN107339217B (zh) 线性压缩机
CN107339210B (zh) 线性压缩机
EP3249224A2 (en) Linear compressor
EP3587813B1 (en)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EP3783223A1 (en) Linear compressor
KR102390176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CN110500258B (zh) 线性压缩机
KR101991443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217342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CN109098950B (zh) 线性压缩机
CN213235383U (zh) 线性压缩机
KR102244391B1 (ko) 압축기
CN112412747A (zh) 线性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