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2067A -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生姜上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生姜上的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72067A CN111172067A CN202010015319.7A CN202010015319A CN111172067A CN 111172067 A CN111172067 A CN 111172067A CN 202010015319 A CN202010015319 A CN 202010015319A CN 111172067 A CN111172067 A CN 1111720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inger
- microbial
- bacillus
- bacillus thuringiensis
- grow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5—Root crops, e.g. potatoes, yams, beet or wasabi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5—Bacterial isolat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1—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using 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C12R2001/07—Bacillu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1—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using 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C12R2001/07—Bacillus
- C12R2001/075—Bacillus thuringiensi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1—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using 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C12R2001/07—Bacillus
- C12R2001/10—Bacillus licheniformi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生姜上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至少包括地衣芽孢杆菌LCDD6、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1、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2和蕈状芽孢杆菌TA‑203。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为生姜生长提供营养。采用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对生姜进行处理,能够增强生姜的根系活力,促进生姜地径的生长,增加生姜茎叶干湿重,从而提高植株生物量。从而提高生姜的生物产量和品质,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生姜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本发明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生姜,具有“菜中之祖”的美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用的调味植物,其具有很高的营养学价值的,其中的辛辣成分——姜油酮,是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而且生姜所含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等养分的含量也是极其丰富的。生姜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我国中医药的常用成分,它具有温胃、发汗、止呕、解毒、温肺止咳等作用,所以生姜在我国是主要的经济蔬果之一。
生姜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蔬果之一,在我国广泛种植,统计在2018年中国生姜种植面积就达到了29.9万hm2,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生姜栽培面积最大且生产总量最多的国家。但是随着种植的推广,许多问题也就逐渐凸显。生姜病害日益严重,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不能供给足够的营养给植物,还造成土壤和水等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寻求通过微生物复合菌剂改良生姜土壤营养成分从而促进大姜的生长。
微生物复合菌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肥料,其选用的微生物菌种均是来自于植物组织(根、茎、叶、鳞茎等)和根际土壤的有益菌,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能够有效防控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改善土壤营养结构和理化性质,保持生态平衡,使农业生态环境免受污染。然而现有技术中针对促进生姜生长的微生物复合菌剂仍然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生姜上的应用。本发明微生物复合菌剂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从而解决生姜的生长问题。
为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公开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活性成分至少包括地衣芽孢杆菌(Baclicus lincheniformis)LCDD6、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TA-201、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TA-202和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TA-203。
其中,所述地衣芽孢杆菌(Baclicus lincheniformis)LCDD6,该菌株已于2019年12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9225。
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TA-201,该菌株已于2019年12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9222。
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TA-202,该菌株已于2019年12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9223。
所述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TA-203,该菌株已于2019年12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9224。
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地衣芽孢杆菌LCDD6、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1、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2和蕈状芽孢杆菌TA-203的菌液体积比为1~5:1~5:1:1,优选为1:1:1:1。
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总有效活菌数量≥108cfu/mL。
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地衣芽孢杆菌LCDD6、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1、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2和蕈状芽孢杆菌TA-203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四种菌液按比例混合即得。
具体的,所述地衣芽孢杆菌LCDD6、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1、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2和蕈状芽孢杆菌TA-203的菌液体积比为1~5:1~5:1:1,优选为1:1:1:1。各菌株菌液的OD600在1.5~1.7。四种菌株的菌液体积之比是经肥效试验确定的。
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可用于促进作物生长。所述作物具体为生姜,具体促生长作用表现为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
1)增强生姜的根系活力;
2)促进生姜地径的生长;
3)增加生姜茎叶干湿重;
4)提高生姜生物量。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微生态复合制剂,所述微生态复合制剂其活性成分为用发酵培养基培养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得到的培养物(培养容器内的产物)。
所述微生态复合制剂中,地衣芽孢杆菌LCDD6、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1、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2和蕈状芽孢杆菌TA-203的菌液体积比为1~5:1~5:1:1,优选为1:1:1:1。
进一步的,所述微生态复合制剂中总有效活菌数量≥108cfu/mL。地衣芽孢杆菌LCDD6、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1、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2和蕈状芽孢杆菌TA-203的菌液体积比为1~5:1~5:1:1,优选为1:1:1:1,各菌株的菌液的OD600在1.5~1.7。四种菌株的菌液体积之比是经肥效试验确定的。
所述微生态复合制剂中,发酵培养基可以是液体LB培养基。
发酵培养条件具体为:在30~40℃(优选为37℃)培养20~30h(优选为24h),转速:160-200rpm(优选为180rpm)。
所述微生态复合制剂同样可用于促进作物生长。所述作物具体为生姜,具体促生长作用表现为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
1)增强生姜的根系活力;
2)促进生姜地径的生长;
3)增加生姜茎叶干湿重;
4)提高生姜生物量。
其中,所述植物具体为生姜,促进植物生长具体表现为:提高株高、根长、地径以及茎叶干湿重。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促进生姜生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生姜施用上述微生物复合菌剂或微生态复合制剂。
具体的,所述施用方法为:
施用微生物复合菌剂或微生态复合制剂浸泡姜种;
和/或在生姜定苗后,施用微生物复合菌剂或微生态复合制剂灌根处理;
和/或在姜种发芽后,施用微生物复合菌剂或微生态复合制剂灌根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为生姜生长提供营养。采用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对生姜进行处理,能够增强生姜的根系活力,促进生姜地径的生长,增加生姜茎叶干湿重,从而提高植株生物量。从而提高生姜的生物产量和品质;
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不污染环境,无毒副作用;现有技术中多种菌复合容易出现菌株之间相互抑制,影响生长的现象,本发明经过长期摸索,选择的菌株之间不会相互抑制,在定殖生长、功能效果上还能互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有效满足作物生长的营养需要。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复合物生物菌剂平板菌落图和镜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复合物生物菌剂盆栽试验促生效果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复合物生物菌剂大田试验促生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现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例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如果实施例中未注明的实验具体条件,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试剂公司所推荐的条件;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耗材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活性成分至少包括地衣芽孢杆菌LCDD6、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1、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2和蕈状芽孢杆菌TA-203。
其中,所述地衣芽孢杆菌LCDD6,该菌株已于2019年12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9225。
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1,该菌株已于2019年12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9222。
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2,该菌株已于2019年12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9223。
所述蕈状芽孢杆菌TA-203,该菌株已于2019年12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9224。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地衣芽孢杆菌LCDD6、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1、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2和蕈状芽孢杆菌TA-203的菌液体积比为1~5:1~5:1:1,优选为1:1:1:1。各菌株的菌液的OD600在1.5~1.7,四种菌株的体积之比是经肥效试验确定的。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有效活菌数量≥108cfu/mL。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地衣芽孢杆菌LCDD6、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1、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2和蕈状芽孢杆菌TA-203按比例混合即得。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可用于促进作物生长。所述作物具体为生姜,具体促生长作用表现为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
1)增强生姜的根系活力;
2)促进生姜地径的生长;
3)增加生姜茎叶干湿重;
4)提高生姜生物量。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微生态复合制剂,所述微生态复合制剂其活性成分为用发酵培养基培养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得到的培养物(培养容器内的产物)。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态复合制剂中地衣芽孢杆菌LCDD6、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1、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2和蕈状芽孢杆菌TA-203的菌液体积比为1~5:1~5:1:1,优选为1:1:1:1。各菌株的菌液的OD600在1.5~1.7。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态复合制剂中总有效活菌数量≥108cfu/mL。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态复合制剂中,发酵培养基可以是液体LB培养基。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发酵培养条件具体为:在30~40℃(优选为37℃)培养20~30h(优选为24h),转速:160-200rpm(优选为180rpm)。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态复合制剂同样可用于促进作物生长。所述作物具体为生姜,具体促生长作用表现为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
1)增强生姜的根系活力;
2)促进生姜地径的生长;
3)增加生姜茎叶干湿重;
4)提高生姜生物量。
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和所述微生态复合制剂还可包括载体,优选农药领域常用的且在生物学上是惰性的载体。
所述载体可为固体载体或液体载体。
所述固体载体为矿物材料、植物材料或高分子化合物;所述矿物材料为粘土、滑石、高岭土、蒙脱石、白碳、沸石、硅石和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植物材料为玉米粉、豆粉和淀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分子化合物为聚乙烯醇和/或聚二醇。所述液体载体为有机溶剂、植物油、矿物油或水;所述有机溶剂为癸烷和/或十二烷。所述菌剂中,所述活性成分可以以被培养的活细胞、活细胞的发酵液、细胞培养物的滤液或细胞与滤液的混合物的形式存在。
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和微生态复合制剂的剂型可为多种剂型,如液剂、乳剂、悬浮剂、粉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
根据需要,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和微生态复合制剂中还可添加表面活性剂(如吐温20、吐温80等)、粘合剂、稳定剂(如抗氧化剂)、pH调节剂等。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促进生姜生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生姜施用上述微生物复合菌剂或微生态复合制剂。
具体的,所述施用方法为:
施用微生物复合菌剂或微生态复合制剂浸泡姜种;
和/或在生姜定苗后,施用微生物复合菌剂或微生态复合制剂灌根处理;
和/或在姜种发芽后,施用微生物复合菌剂或微生态复合制剂灌根处理。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为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进行。
实施例1:菌株鉴定
本发明微生物复合菌剂中地衣芽孢杆菌LCDD6、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1、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2和蕈状芽孢杆菌TA-203的菌落和菌体特征如图1所示,其生理生化指标如下表1。
表1
(“+”为阳性,“-”为阴性.模式菌株参考《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东秀珠等)
同时经16S rDNA鉴定,确定上述菌株分别为地衣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蕈状芽孢杆菌。
实施例2:复合物生物菌剂生姜的促生试验
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将斜面保存的地衣芽孢杆菌LCDD6、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1、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2和蕈状芽孢杆菌TA-203四种微生物菌株分别转接到装有LB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放在恒温摇床中培养12h,温度:37℃,转速:180rpm;将活化好的菌液按1%接种量接入到LB液体培养基中,放入摇床培养24h,温度:37℃,转速:180rpm,分别培养4种微生物细胞至对数生长期后期。将地衣芽孢杆菌LCDD6、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1、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2和蕈状芽孢杆菌TA-203(各菌液OD600约为1.6),四种的菌液按照体积比1:1:1:1混合,稀释控制有效活菌数量≥108cfu/mL。
将生姜幼苗移栽栽培土壤中,在生姜定苗后取2mL复合微生物菌剂稀释(稀释倍数为100倍),然后以盆栽中每株生姜200mL稀释后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用量进行灌根处理(CK组为取2mL灭菌LB液体培养基稀释到200mL后进行灌根处理)。在培养50d后检测对生姜的促生效果,结果如表2以及图2所示。可以看出:在盆栽条件下,用本发明微生物复合菌剂在实际土壤条件下对生姜生长初期灌根处理后,能够对生姜产生很好的促生效果,生姜株高、生姜地径、最大根长、茎叶湿重等较对照组均有很大的增加,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同时,本发明还采用大田条件下对生姜促生效果进行研究,采用本发明的复合菌剂菌悬液剂浸泡姜种10min后栽种,待生姜收获时进行检测,结果见图3和表3,实验结果表明能够增强生姜的根系活力,促进生姜地径的生长,提高植株生物量。
表2盆栽促生效果
菌株 | 株高(cm) | 地径(mm) | 最大根长(cm) | 茎叶湿重(g) |
CK | 28.63±1.20 | 6.02±0.28 | 5.20±1.39 | 2.89±0.61 |
复合菌剂 | 42.83±8.20 | 8.07±0.72 | 9.33±0.46 | 7.24±2.50 |
表3大田促生效果
本研究在盆栽条件下对生姜促生效果的研究,所采用的试验方法更贴近实际应用状态,通过直接以土壤种植生姜为试验样品,接近于生姜的农业种植方式,这也有力地说明了在生产种植中对生姜促生方面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同时,本试验检测了盆栽生姜株高、最大根长、地径以及茎叶湿重,有力的证明了本菌株的促生效果。
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对生姜促生效果的研究,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和条件与已有的文献报道相比,更贴近实际应用状态,这也有力地说明了对生姜促生方面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应注意的是,以上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所给出的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活性成分至少包括包括地衣芽孢杆菌(Baclicus lincheniformis)LCDD6、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TA-201、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TA-202和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TA-203;
其中,所述地衣芽孢杆菌(Baclicus lincheniformis)LCDD6,该菌株已于2019年12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No.19225;
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TA-201,该菌株已于2019年12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No.19222;
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TA-202,该菌株已于2019年12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No.19223;
所述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TA-203,该菌株已于2019年12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92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地衣芽孢杆菌LCDD6、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1、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2和蕈状芽孢杆菌TA-203菌液体积比为1~5:1~5:1:1,优选为1:1: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有效活菌数量≥108cfu/mL。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地衣芽孢杆菌LCDD6、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1、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2和蕈状芽孢杆菌TA-203混合即得。
5.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在促进作物生长中的应用;优选的,所述作物具体为生姜;
促生长作用表现为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
1)增强生姜的根系活力;
2)促进生姜地径的生长;
3)增加生姜茎叶干湿重;
4)提高生姜生物量。
6.一种微生态复合制剂,所述微生态复合制剂其活性成分为用发酵培养基培养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得到的培养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生态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态复合制剂中地衣芽孢杆菌LCDD6、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1、苏云金芽孢杆菌TA-202和蕈状芽孢杆菌TA-203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期按照体积比为1~5:1~5:1:1混匀,优选为1:1:1:1;
优选的,所述微生态复合制剂中总有效活菌数量≥108cfu/mL。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生态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是液体LB培养基;
发酵培养条件具体为:在30~40℃(优选为37℃)培养20~30h(优选为24h),转速:160-200rpm(优选为180rpm)。
9.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微生态复合菌剂在促进作物生长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作物具体为生姜,促生长作用表现为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
1)增强生姜的根系活力;
2)促进生姜地径的生长;
3)增加生姜茎叶干湿重;
4)提高生姜生物量。
10.一种促进生姜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生姜施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或权利要求6-8所述微生态复合制剂;
所述施用方法为:
施用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或微生态复合制剂浸泡姜种;
和/或在生姜定苗后,施用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或微生态复合制剂灌根处理;
和/或在姜种发芽后,施用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或微生态复合制剂灌根处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15319.7A CN111172067A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生姜上的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15319.7A CN111172067A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生姜上的应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72067A true CN111172067A (zh) | 2020-05-19 |
Family
ID=70647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15319.7A Withdrawn CN111172067A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生姜上的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17206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08572A (zh) * | 2020-07-17 | 2021-04-27 | 兰州理工大学 | 一种提高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2020
- 2020-01-07 CN CN202010015319.7A patent/CN111172067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08572A (zh) * | 2020-07-17 | 2021-04-27 | 兰州理工大学 | 一种提高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2708572B (zh) * | 2020-07-17 | 2023-10-24 | 兰州理工大学 | 一种提高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77911B (zh) | 一株短小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 |
CN101659932B (zh) | 防除连作烟草青枯病的拮抗菌及用其微生物有机肥料 | |
EP2479253A1 (en) | Antagonistic bacteria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anama wilt disease of continuously planted banana and microorganism organic fertilizer thereof | |
CN111004760B (zh) | 一株苏云金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 |
CN104928212A (zh) | 巨大芽孢杆菌x3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
CN103484396B (zh) | 一种嗜热一氧化碳链霉菌新菌株及其应用 | |
CN110295129B (zh) | 一种用于防治黄瓜灰霉病和白粉病的生防菌及应用 | |
CN109320355B (zh) | 一种改良设施土壤盐渍化的生物活性调理剂及其应用 | |
CN113564065A (zh) | 一株弗氏链霉菌g-1及其应用 | |
CN113699075A (zh) | 一种产蛋白酶、解钾的萎缩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 |
CN110484473B (zh) | 一种促进鹤羽田戴尔福特菌在植物根际定殖的方法 | |
CN105907661A (zh) | 一种枯草芽胞杆菌的工业发酵方法 | |
CN103173387B (zh) | 用于促进油菜生长的促生菌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 | |
CN104651267A (zh) | 一种具有发酵产碱功能的微生物菌及其应用的有机肥料 | |
CN103409357A (zh) | 微生物菌剂及其养殖废弃物处理的应用 | |
CN107628894A (zh) | 提高土壤肥力的复合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1088169B (zh) | 一种木霉菌、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 |
CN116676238B (zh) | 一种番茄青枯病高效生防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 |
CN111172067A (zh) |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生姜上的应用 | |
CN111484368A (zh) | 一种微生物肥料固体发酵生产方法及固体复合微生物肥料 | |
CN116622542A (zh) | 一株热带芽孢杆菌及其在生姜上的应用 | |
CN105018395A (zh) | 一株短小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中的应用 | |
CN106927955B (zh) | 一种用于土壤培肥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683875A (zh) | 一种预防烤烟青枯病的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4542721A (zh) | 一种防治根线虫的生物物智能菌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