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2388A - 中继电线 - Google Patents

中继电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2388A
CN111162388A CN201911069238.9A CN201911069238A CN111162388A CN 111162388 A CN111162388 A CN 111162388A CN 201911069238 A CN201911069238 A CN 201911069238A CN 111162388 A CN111162388 A CN 111162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able
wire body
relay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692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2388B (zh
Inventor
坂井祐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yo Cosmo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Cosmo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Cosmo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yo Cosmo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62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2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2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2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185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adapted for axial insertion of a wire en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 Processing Of Terminal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接线柱与电缆之间的良好的电连接的中继电线。中继电线具备:电线主体部(10),由金属部件形成为筒状;开口部(11),在电线主体部(10)的一端侧形成为能够将电缆(20)插入以使电缆(20)与电线主体部(10)内连通;以及前端部(12),在电线主体部(10)的另一端侧形成为能够插入到接线柱(100)的电缆插入口(110),电线主体部(10)通过与从开口部(11)插入到该电线主体部(10)内的电缆(20)的裸线(21)接触而与电缆(20)电连接,通过将前端部(12)插入到电缆插入口(110)并按压固定于接线柱(100)内的电连接部件(120)而与接线柱(100)电连接。

Description

中继电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继电线。
背景技术
已知有音频设备等中使用的信号传输用的电缆。
这种电缆一般以被绝缘材料包覆的状态设置,在该电缆的前端所露出的裸线插入到设置于接线柱的电缆插入口,从而进行与接线柱之间的电气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011067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有时为了抑制信号传输时的信号劣化,作为这种电缆而使用比接线柱的电缆插入口粗的电缆。在使用这样的较粗的电缆的情况下,在保持原样的状态下,无法将电缆插入到接线柱的电缆插入口,因此,以往采用在将电缆内的裸线的一部分削除后,将该电缆插入到电缆插入口的方法等。
但是,在这样的方法中,作业人员个别地进行电缆内的裸线的削除,因此,有时与接线柱连接的裸线的根数过少,或与接线柱连接的裸线散开,从而导致电缆与接线柱之间的电连接状态不稳定。另外,其结果,有可能发生信号传输时的信号劣化。而且,也存在如下问题,即,上述的作业极其复杂。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接线柱与电缆之间的良好的电连接的中继电线。
解决问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的课题的本发明的中继电线是对接线柱与信号传输用的电缆之间的电连接进行中继的中继电线,其具备:
电线主体部,由金属部件形成为筒状;
开口部,在所述电线主体部的一端侧形成为能够将所述电缆插入以使所述电缆与所述电线主体部内连通;以及
前端部,在所述电线主体部的另一端侧形成为能够插入到所述接线柱的电缆插入口,
所述电线主体部通过与从所述开口部插入到该电线主体部内的所述电缆的裸线接触而与所述电缆电连接,
所述电线主体部通过将所述前端部插入到所述电缆插入口并按压固定于所述接线柱内的电连接部件而与所述接线柱电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中继电线,能够实现接线柱与电缆之间的良好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的整体结构的外观图。
图2是沿长度方向将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剖开的剖面图。
图3是沿短边方向将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剖开的剖面图。
图4A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的安装方法的图。
图4B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的安装方法的图。
图5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安装于接线柱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按压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由第二实施方式的按压部件从外部按压中继电线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中继电线
10 电线主体部
10a 中空部
11 开口部
12 前端部
20 电缆
21 裸线
30 按压部件
30a、30b 板状部件
100 接线柱
100a 壳体
110 电缆插入口
120 电连接部件
130 固定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对实际上具有相同功能的标以相同的符号,从而省略重复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中继电线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1~图5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的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的中继电线适用于音频设备的形态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1的整体结构的外观图。图2是沿长度方向将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1剖开的剖面图。图3是沿短边方向将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1剖开的剖面图。
图4A、图4B是对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1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4A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电缆20与中继电线1连接时的作业的图。图4B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接着图4A所示的工序的工序中将中继电线1与接线柱100连接时的作业的图。
图5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1安装到接线柱100后的状态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1例如被适用于音频设备。而且,中继电线1将从音频设备的主体延伸的电缆20和设置于音频扬声器的接线柱100电连接。应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缆20具有比接线柱100的电缆插入口110的内径大的外径。
首先,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接线柱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接线柱100例如具有:壳体100a、在壳体100a的侧面形成的电缆插入口110、在壳体100a内设置的电连接部件120、以及在壳体100a内与电连接部件120对置的位置设置的固定部件130。
固定部件130例如构成为能够通过作业人员的操作相对于电连接部件120上下移动,即,构成为能够向电连接部件120突出,且能够从电连接部件120侧离开。固定部件130在将连接对象(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中继电线1)插入到壳体100a内之前设置于从电连接部件120离开的位置,为能够从电缆插入口110向壳体100a内插入连接对象的状态。此外,在将该连接对象插入到壳体100a内之后,固定部件130以将该连接对象推压到电连接部件120的方式,从该连接对象的上方下降(即,由从电连接部件120侧离开的状态,向电连接部件120侧突出),而在与电连接部件120之间将该连接对象按压固定。由此,电连接部件120与从电缆插入口110插入到壳体100a内的连接对象接触,与该连接对象电连接。
此外,本发明的接线柱100只要是具有电缆插入口110的以往公知的按压固定式的接线柱,就可以是任意的形态。
接着,对中继电线1的结构进行说明。
中继电线1具备:筒状的电线主体部10、在电线主体部10的一端侧形成的开口部11、以及在电线主体部10的另一端侧形成的前端部12。
中继电线1典型地以如下方式使用,即,在电线主体部10的一端侧,经由开口部11向该电线主体部10内插入电缆20,在电线主体部10的另一端侧,将前端部12插入到接线柱100的电缆插入口110。
电线主体部10由金属部件形成为筒状,在该电线主体部10内具有沿着电缆20的外形的中空部10a。而且,电线主体部10在该中空部10a的内周侧面,与从插入到该电线主体部10内的电缆20的前端露出的裸线21接触,从而与电缆20电连接。
电线主体部10内的中空部10a的内径典型地是随着从开口部11侧朝向前端部12侧逐渐减小。由此,在将电缆20插进电线主体部10内时,能够以由电线主体部10的中空部10a的内周侧面将电缆20的前端的裸线21压缩的方式,在电线主体部10内支撑电缆20。由此,确保电线主体部10内的电缆20的机械稳定性。并且,由此,使电线主体部10的内周侧面与电缆2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确保良好的电连接状态。
应予说明,电线主体部10的外形典型地呈随着从开口部11侧朝向前端部12侧而外径减小的圆锥台形状。
构成电线主体部10的金属部件例如呈由多个金属线形成的编织结构。由此,能够使中继电线1柔软地变形。
构成电线主体部10的金属部件例如由与电缆20的裸线21相同的金属材料构成,典型地,为包含铜材料而构成。由此,成为无需经由焊料等不同种类材料而在电缆20与接线柱100之间进行电连接,在信号传输时不易产生反射功率的结构。
开口部11形成于电线主体部10的一端侧,并与电线主体部10内的中空部10a连通。开口部11例如具有电缆20的外径以上的内径,构成为能够经由该开口部11将电缆20插入到中空部10a内。此外,设为开口部11的内径例如通过使电线主体部10变形而可变。
前端部12是在电线主体部10的另一端侧形成的以线状延伸的部位。前端部12具有接线柱100的电缆插入口110的内径以下的外径,构成为能够插入到接线柱100的电缆插入口110。
前端部12通过插入到电缆插入口110并被按压固定于接线柱100内的电连接部件120,从而与该电连接部件120电连接。
前端部12例如与电线主体部10一体构成,电线主体部10的外径随着从一端侧(开口部11侧)朝向另一端侧渐渐缩小,从而前端部12形成为该电线主体部10的另一端侧的前端。
另外,前端部12的至少一部分,例如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通过焊接(例如电弧焊接)将构成电线主体部10的编织结构的多个金属线的前端捆扎。也就是,前端部12在被接线柱100内的电连接部件120按压时柔软地变形。这样,通过构成为前端部12能够柔软地变形,从而确保前端部12与电连接部件120之间的接触面积,并维持前端部12与电连接部件120之间的良好的电连接状态。
应予说明,优选对电线主体部10的外侧区域施加绝缘处理或防氧化处理。由此,能够抑制由于与中继电线1的外侧接触的异物而在中继电线1传输的电信号上叠加噪声的情况。另外,由此,能够抑制中继电线1的电气特性的劣化。作为绝缘处理或防氧化处理的方法,例如可采用通过电镀在电线主体部10的外侧形成绝缘膜或防氧化膜的方法等。
[中继电线的安装方法]
接着,参照图4A、图4B、图5,对中继电线1的安装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应予说明,例如通过作业人员的手工作业来进行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1的安装。
在使用中继电线1进行电缆20与接线柱100之间的电连接时,作业人员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作业。
首先,作业人员准备在前端露出了裸线21的状态的电缆20,将该电缆20从中继电线1的开口部11插入到电线主体部10内(参照图4A)。
此时,作业人员将电缆20向电线主体部10内压入,直到电缆20的前端(裸线21)使电线主体部10的中空部10a扩展,作为其反作用,被中空部10a的内周侧面压缩为止。由此,电缆20的裸线21被电线主体部10的中空部10a的内周侧面按压,成为电缆20的裸线21被电线主体部10的中空部10a的内周侧面支撑,且与电线主体部10电连接的状态。
接着,作业人员将中继电线1的前端部12插入到接线柱100的电缆插入口110(参照图4B)。
接着,作业人员在中继电线1的前端部12插入到接线柱100的电缆插入口110的状态下,使设置于接线柱100的固定部件130向电连接部件120侧下降(参照图5)。由此,在接线柱100内,中继电线1的前端部12以被夹持在固定部件130与电连接部件120之间的方式被按压固定。而且,由此,在中继电线1与电连接部件120之间电连接。
如以上那样,中继电线1成为分别与电缆20和接线柱100电连接,能够对电缆20与接线柱100之间的电信号的传输进行中继的状态。
[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1,即使在使用接线柱100的电缆插入口110的允许直径以上粗细的电缆20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确保良好的电连接状态的状态下,对接线柱100与电缆20之间进行电连接。加之,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1,能够无需经由焊料等不同种类材料而在电缆20与接线柱100之间进行电连接,因此,在信号传输时不易产生反射功率,能够抑制信号传输时的信号劣化。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1,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进行接线柱100与电缆20之间的电连接,从这一点来看也是有用的。
应予说明,尤其是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1由柔软的金属材料(尤其是编织结构的金属材料)形成。因此,前端部12在被按压固定于接线柱100内的电连接部件120时,以被压宽的方式发生变形。其结果,使得在前端部12与接线柱100内的电连接部件120之间确保较宽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确保良好的电连接状态。而且,由于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将中继电线1插入到接线柱100的电缆插入口110内时的布线的自由度。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图7,对第二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1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电线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被按压部件30从外部按压,通过被该按压部件30按压而将电缆20压缩固定于电线主体部10内。此外,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按压部件30的结构的图。图7是表示由本实施方式的按压部件30从外部按压中继电线1的状态的图。
按压部件30例如由一对板状部件30a、30b构成。而且,以一对板状部件30a、30b从上方和下方夹持中继电线1的方式,从外部按压中继电线1。一对板状部件30a、30b例如以将中继电线1夹在中间的状态通过螺钉和螺母被紧固固定,由此,从外部按压中继电线1。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一对板状部件30a、30b各自的与中继电线1的抵接面具有凹凸结构。由此,提高了中继电线1的支撑状态的机械稳定性。
如上所述,通过设置按压部件30,在将电缆20插入电线主体部10内时,能够以由电线主体部10的内周侧面将电缆20的前端的裸线21按压固定的方式,在电线主体部10内支撑电缆20。
由此,能够确保电线主体部10内的电缆20的机械稳定性,加之,能够使该电线主体部10的内周侧面与电缆2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能够确保良好的电连接状态。
应予说明,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设置按压部件30的情况下,电缆20被按压部件30固定。因此,并不必须采用使电线主体部10内的中空部10a的内径随着从开口部11侧朝向前端部12侧逐渐减小的结构。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考虑各种变形形态。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接线柱100的一例示出了以从上下方向的两侧夹持的方式对插入到电缆插入口110的电缆20(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中继电线1)进行按压固定的形态。但是,接线柱100只要是通过将电缆20插入到电缆插入口110来卡止电缆20的类型,就可以是任意的形态。例如,接线柱100也可以为:通过螺钉将插入到电缆插入口110的电缆20按压固定于电连接部件12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中继电线1的一例示出了使用由多个金属线形成的编织结构的金属部件的形态。但是,中继电线1(电线主体部10)只要是能够柔软地变形的形态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将金属箔卷成筒状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中继电线1的适用方式的一例示出了音频设备。但是,除了音频设备以外,本发明的中继电线1也可以适用于机器人等各种设备。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这些只不过是示例,不用来限定权利要求的范围。在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中,包括对以上示例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形、改变后的内容。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中继电线,能够实现接线柱与电缆之间的良好的电连接。

Claims (9)

1.一种中继电线,是对接线柱与信号传输用的电缆之间的电连接进行中继的中继电线,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线主体部,由金属部件形成为筒状;
开口部,在所述电线主体部的一端侧形成为能够将所述电缆插入以使所述电缆与所述电线主体部内连通;以及
前端部,在所述电线主体部的另一端侧形成为能够插入到所述接线柱的电缆插入口,
所述电线主体部通过与从所述开口部插入到该电线主体部内的所述电缆的裸线接触而与所述电缆电连接,
所述电线主体部通过将所述前端部插入到所述电缆插入口并按压固定于所述接线柱内的电连接部件而与所述接线柱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电线,其中,
所述金属部件呈由多个金属线形成的编织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电线,其中,
在所述前端部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焊接将所述多个金属线捆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电线,其中,
所述金属部件由与所述电缆的裸线相同的金属材料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电线,其中,
所述金属部件包含铜材料而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电线,其中,
所述电线主体部内的内径随着从所述一端侧朝向所述另一端侧逐渐减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电线,其中,
所述电线主体部以被按压部件从外部按压的状态设置,
所述电线主体部通过被该按压部件按压而将所述电缆压缩固定于该电线主体部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继电线,其中,
所述按压部件的与所述电线主体部的抵接面具有凹凸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电线,其中,
所述开口部的内径为所述电缆的外径以上,所述前端部的外径为所述电缆插入口的内径以下。
CN201911069238.9A 2018-11-07 2019-11-05 中继电线 Active CN1111623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09762 2018-11-07
JP2018209762A JP7163142B2 (ja) 2018-11-07 2018-11-07 中継電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2388A true CN111162388A (zh) 2020-05-15
CN111162388B CN111162388B (zh) 2021-07-06

Family

ID=70555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9238.9A Active CN111162388B (zh) 2018-11-07 2019-11-05 中继电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63142B2 (zh)
CN (1) CN11116238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4262A (en) * 1974-08-14 1978-09-19 Dansk Signal Industri A/S Cable connector
GB2052891A (en) * 1979-06-27 1981-01-28 Kabel Metallwerke Ghh Method of attaching a contact element to an electric line
CN87103751A (zh) * 1987-05-22 1988-12-07 麦克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接线夹
CN2372794Y (zh) * 1999-02-12 2000-04-05 马明朴 具有插接功能的电线连接装置
CN204179789U (zh) * 2014-11-05 2015-02-25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线圈引线与电缆连接件
CN105140671A (zh) * 2015-10-16 2015-12-09 林溶钢 全包围电缆接线端子
CN107248627A (zh) * 2017-05-22 2017-10-13 刘旭玲 一种弱电线缆连接装置
CN207069093U (zh) * 2017-07-07 2018-03-02 长园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铝箔护套接地组件及其接地连接结构
CN207677132U (zh) * 2017-11-21 2018-07-31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安康供电公司 一种电表用过渡连接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64897A (ja) * 2013-02-22 2014-09-0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4262A (en) * 1974-08-14 1978-09-19 Dansk Signal Industri A/S Cable connector
GB2052891A (en) * 1979-06-27 1981-01-28 Kabel Metallwerke Ghh Method of attaching a contact element to an electric line
CN87103751A (zh) * 1987-05-22 1988-12-07 麦克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接线夹
CN2372794Y (zh) * 1999-02-12 2000-04-05 马明朴 具有插接功能的电线连接装置
CN204179789U (zh) * 2014-11-05 2015-02-25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线圈引线与电缆连接件
CN105140671A (zh) * 2015-10-16 2015-12-09 林溶钢 全包围电缆接线端子
CN107248627A (zh) * 2017-05-22 2017-10-13 刘旭玲 一种弱电线缆连接装置
CN207069093U (zh) * 2017-07-07 2018-03-02 长园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铝箔护套接地组件及其接地连接结构
CN207677132U (zh) * 2017-11-21 2018-07-31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安康供电公司 一种电表用过渡连接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77518A (ja) 2020-05-21
CN111162388B (zh) 2021-07-06
JP7163142B2 (ja) 2022-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90082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US5496968A (en) Shielded cable connecting terminal
KR20100129739A (ko) 후프 부재, 내부 전도체 터미널 및 동축 커넥터 제조 방법
WO2011126115A1 (ja) 電線接続方法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4606932B2 (ja) 同軸ケーブル、同軸ケーブルの端末処理構造、及び、同軸ケーブル用シールド端子
JP4640986B2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及びケーブル接続方法
KR101540983B1 (ko) 와이어 연결 장치
US7607953B2 (en) Spring-loaded contact for electrical conductors
US20140353361A1 (en) Electric wire connecting method and connecting device thereof
JP5059481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111162388B (zh) 中继电线
JP2018038135A (ja) ケーブル接続装置及び電力ケーブル
JP5156467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15130266A (ja) 同軸コネクタ装置
JP2009037748A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及びケーブル接続方法
US10630003B2 (en) Conductor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wire harness
US8389859B2 (en) Modular power connector
JP5132505B2 (ja) 同軸ケーブル固定機構
JP2006344487A (ja) シールド電線のアース線接続構造
JP2009054357A (ja) シールド電線の端末接続構造ならびに端子付きシールド電線および端子付きシールド電線の製造方法
JP7334648B2 (ja) 圧接端子及び電子装置
JP2017010713A (ja) プラグ付き同軸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4807796B2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及びケーブル接続方法
JP2006294514A (ja) シールド金具及び該シールド金具を備えたシールド構造
JP7439650B2 (ja) 電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