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56350A - 一种管卡及管卡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卡及管卡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56350A
CN111156350A CN202010122917.4A CN202010122917A CN111156350A CN 111156350 A CN111156350 A CN 111156350A CN 202010122917 A CN202010122917 A CN 202010122917A CN 111156350 A CN111156350 A CN 111156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section
pipe clamp
pin
pipe
radi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29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艳青
李波
张菊
钱轩
刘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29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5635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1079 priority patent/WO202116895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156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63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00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 F16L3/08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ubstantially surrounding the pipe, cable or protective tubing
    • F16L3/10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ubstantially surrounding the pipe, cable or protective tubing divided, i.e. with two or more members engaging the pipe, cable or protective tubing
    • F16L3/1075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ubstantially surrounding the pipe, cable or protective tubing divided, i.e. with two or more members engaging the pipe, cable or protective tubing with two members, the two members being joined with a hinge on one side and fastened together on the other s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 F16J15/061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position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卡及管卡组件,管卡包括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所述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用于将管件端对端地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耦接段的一端和第二耦接段的一端相互别合,所述第一耦接段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耦接段的另一端螺接;管卡组件包括与管卡相适配的密封件;管卡采用一端采用别合的连接方式,另一端采用螺接的连接方式,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单螺栓快装管卡的销轴易脱落的问题,且相对于双螺栓的管卡,能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密封件的设计,能够有效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管卡及管卡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卡及管卡组件。
背景技术
管卡用于管道间的连接,管卡一般包括两个半圆环状的结构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到一起,现有的单螺栓快装管卡,一般使用销轴进行连接,实现管卡的快速拆卸和安装,该类的管卡需要增加一个销轴,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销轴进行锚定,该产品用于带压管道上时,通入流体后会产生轻微震动,所锚定的销轴在长期震动下有脱落的风险,此外,此类结构扩展难度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单螺栓快装管卡的销轴存的在脱落风险、难以扩展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管卡及管卡组件。
一种管卡,包括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所述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用于将管件端对端地固定在一起;
所述第一耦接段的一端和第二耦接段的一端相互别合,所述第一耦接段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耦接段的另一端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耦接段的一端延伸出别脚连接件,所述第二耦接段的一端延伸出别柱连接件,所述别脚连接件和所述别柱连接件别合。
进一步地,所述别脚连接件包括从所述第一耦接段一端的两侧边缘分别延伸出的第一别脚和第二别脚;所述别柱连接件包括从所述第二耦接段的一端延伸出的连接体,以及与所述连接体连接的别柱,所述连接体卡入所述第一别脚和第二别脚之间,所述别柱与所述第一别脚和第二别脚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别脚和第二别脚沿延伸方向逐渐变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别脚和第二别脚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别柱相适配的弧形面,所述别柱与所述弧形面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耦接段的外表面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别脚相连接的第一加强筋;
所述第一耦接段的外表面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别脚相连接的第二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一别脚为一体成形;
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别脚为一体成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沿延伸方向逐渐变细。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面向所述第一耦接段的一侧设有过渡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耦接段的外表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耦接段的内表面两侧设有与管件接触的第一弧段,所述第一弧段为半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段的圆心到所述第一弧段端部的第一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弧段圆心到第一弧段中端的第二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径大于第二半径1-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耦接段的内表面两侧设有与管件接触的第二弧段,所述第二弧段为半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弧段的圆心到所述第二弧段端部的第三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弧段圆心到所述第二弧段中端的第四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半径大于所述第四半径1-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耦接段螺接的一端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耦接段螺接的一端设有第二螺栓孔;
所述管卡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实现所述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的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栓孔上设置有随型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耦接段螺接的一端设有凸结构或者凹结构,所述第二耦接段螺接的一端设有与之相适配的凹结构或者凸结构。
一种管卡组件,包括上述的管卡,还包括与所述管卡配合的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主体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密封件面向所述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的一面设有凹面,所述凹面与所述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的内表面形成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两侧向内延伸出唇边。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内形成有舌部。
进一步地,所述舌部为圆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舌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段。
进一步地,所述段的数量为4-10个且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4-10个段的总弧长为所述密封件内表面圆周的40%-70%。
进一步地,所述舌部呈齿轮状。
进一步地,所述唇边上间隔设置有定位凸起。
进一步地,每一侧的唇边上的定位凸起为4-10个且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起呈齿轮状分布在所述唇边上。
一种管卡,包括第三耦接段和第四耦接段;
所述第三耦接段的一端和第四耦接段的一端通过多个别合机构相互别合,所述第三耦接段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耦接段的另一端通过多个螺接机构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耦接段的一端延伸出多个别脚,所述第四耦接段的一端延伸出多个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设有别柱,所述多个别脚分别伸入相邻的别脚之间并与所述别柱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别脚沿延伸方向逐渐变细。
进一步地,所述别脚端部设有与所述别柱相适配的弧形面,所述别柱与所述弧形面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耦接段外表面分布有多条第五加强筋,多条所述第五加强筋分别与多个别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加强筋和所述别脚为一体成形。
进一步地,连接体沿延伸方向逐渐变细。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面向所述第一耦接段的一侧设有过渡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耦接段的外表面分布有多条第六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多条第六加强筋与所述多个连接体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耦接段的内表面的纵截面为半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耦接段内表面的纵截面的圆心到端部的第五半径,大于圆心到中端的第六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半径大于第六半径1-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耦接段的内表面的纵截面为半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耦接段内表面的纵截面的圆心到端部的第七半径,大于圆心到中端的第八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七半径大于第八半径1-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耦接段螺接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三螺栓孔,所述第四耦接段螺接的一端设有多个第四螺栓孔;
所述管卡还包括多个螺栓,所述多个螺栓分别穿过所述多个第三螺栓孔和第四螺栓孔实现所述第三耦接段和第四耦接段的螺接。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四螺栓孔上分别设置有随型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耦接段螺接的一端设有凸结构或者凹结构,所述第四耦接段螺接的一端设有与之相适配的凹结构或者凸结构。
一种管卡组件,包括上述的管卡,还包括与所述管卡相适配的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内设置有密封水线。
本发明提供的管卡及管卡组件,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一端采用别合的连接方式,另一端采用螺接的连接方式,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单螺栓快装管卡的销轴易脱落的问题,且相对于双螺栓的管卡,能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2)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上加强筋的设计,可以将管卡锁紧时的应力传导至别脚连接件和别柱连接件上,降低管卡的应力集中,实现材料的节约,使材料更叫有效的发挥其性能;
(3)密封件的设计,能够有效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4)内部形成椭圆形,可以使得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两端连接时的紧固力通过椭圆形较长半径和较短半径配合产生的杠杆力矩产生出向心的变形力量,抱紧管件,使得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的内壁更加贴合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管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管卡的第一耦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管卡的第二耦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管卡的第一耦接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管卡的第二耦接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管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管卡组件中的第一种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管卡组件中的第一种密封件的分段舌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管卡组件中的第一种密封件的分段舌部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管卡组件中的第一种密封件的齿轮状舌部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管卡组件中的第一种密封件的齿轮状舌部剖面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管卡组件中的第一种密封件未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管卡组件中的第一种密封件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管卡组件中的第一种密封件安装后通入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管卡组件中的第二种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管卡的第二种密封件未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管卡组件中的第二种密封件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管卡组件中的第二种密封件安装后通入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管卡组件中的第三种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管卡组件中的第三种密封件未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管卡组件中的第三种密封件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管卡组件中的第三种密封件安装后通入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管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管卡的第三耦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管卡的第四耦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管卡的第三耦接段的截面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管卡的第四耦接段的截面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提供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管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提供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管卡组件中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至图6,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管卡100,包括第一耦接段11和第二耦接段12,第一耦接段11和第二耦接段12用于将管件端对端地固定在一起;
第一耦接段11的一端和第二耦接段11的一端相互别合,第一耦接段11的另一端和第二耦接段12的另一端螺接。
其中,管件的端部具有圆柱形的外表面。第一耦接段11和第二耦接段12跨接在管件端对端的连接部,第一耦接段11和第二耦接段12内壁与管件贴合,第一耦接段11和第二耦接段12跨接于管件上的两端分别通过别合的方式和螺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具体地,第一耦接段11的一端延伸出别脚连接件101,第二耦接段12的一端延伸出别柱连接件,别脚连接件101和别柱连接件别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别合”,为别脚连接件101伸入别柱连接件中并与别柱连接件相抵形成稳固的连接。
更进一步地,别脚连接件101包括从第一耦接段11一端的两侧边缘分别延伸出的第一别脚101a和第二别脚101b;别柱连接件包括从第二耦接段12的一端延伸出的连接体102a,以及与连接体102a连接的别柱102b,其中,连接体102a与别柱102b的圆周面连接且二者为一体成形,连接体102a卡入第一别脚101a和第二别脚101b之间,别柱102b与第一别脚101a和第二别脚101b相抵。
具体地,第一别脚101a和第二别脚101b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大于连接体102a的宽度,连接体102a可通过此间隙,使得别柱102b与第一别脚101a和第二别脚101b的端部相抵,实现第一耦接段11和第二耦接段12一端的相互别合,从而实现两种结构体的纵向和横向的相互别合,但轴向仍可运动,最终实现组装体的两个结构的相互开合。
第一别脚101a和第二别脚101b沿延伸方向逐渐变细,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第一别脚101a和第二别脚101b的端部设有与别柱102b相适配的弧形面,别柱102b与弧形面相抵,使得别柱102b与第一别脚101a和第二别脚101b之间的别合更加稳固。
第一耦接段11的外表面一侧设有与第一别脚101a相连接的第一加强筋103;
第一耦接段11的外表面另一侧设有与第二别脚101b相连接的第二加强筋104。
具体地,第一加强筋103分布于第一耦接段11外表面的一侧,从螺接的一端延伸到别合的一端,第二加强筋104分布于第一耦接段的另一侧,从螺接的一端延伸至别合的一端。即第一加强筋103和第二加强筋104的形状为弧形,且与第一耦接段11内表面的弧段同心,第一加强筋103和第二加强筋104的设计,能够有效加强第一别脚101a和第二别脚101b的连接强度。
第一加强筋103和第一别脚101a为一体成形;第二加强筋104与第二别脚为一体成形。一体成形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加强第一别脚101a和第二别脚101b的连接强度。
连接体102a沿延伸方向逐渐变细。
具体地,连接体102a设置在第二耦接段102一端的外表面中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体102a与第二耦接段102为一体成形。
为了加强连接体102a的连接强度,连接体102a面向所述第一耦接段的一侧设有过渡结构102c。
进一步地,第二耦接段12的外表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加强筋105和第四加强筋106。
第三加强筋105分布于第二耦接段12外表面的一侧,从螺接的一端延伸到别合的一端,第四加强筋106分布于第二耦接段12的另一侧,从螺接的一端延伸至别合的一端。即第三加强筋105和第四加强筋106的形状为弧形,且与第二耦接段12内表面的弧段同心,第三加强筋105和第四加强筋106的设计,能够有效加强第二耦接段12的强度。
第一耦接段11的内表面两侧设有与管件接触的第一弧段107,第一弧段107为半椭圆形,第一弧段107卡入管件的定位槽中实现定位。更进一步地,第一弧段107的圆心到第一弧段107端部的第一半径a,大于第一弧段107圆心到第一弧段107中端的第二半径b。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半径a大于第二半径b约1-5毫米。
第二耦接段12的内表面两侧设有与管件接触的第二弧段108,第二弧段108为半椭圆形。更进一步地,第二弧段108的圆心到第二弧段端部的第三半径c,大于第二弧段108圆心到第二弧段108中端的第四半径d。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三半径c大于第四半径d约1-5毫米。
具体地,第一耦接段11和第二耦接段12跨接在端对端的管件上时,其内部形成于管件贴合的接近圆环形的结构,由于第一耦接段11和第二耦接段12与管件接触的部分均为半椭圆形,因此围成的形状为椭圆形,可以使得第一耦接段11和第二耦接段12两端连接时的紧固力通过椭圆形较长半径和较短半径配合产生的杠杆力矩产生出向心的变形力量,抱紧管件,使得第一耦接段11和第二耦接段12的内壁更加贴合管件。
进一步地,第一耦接段11螺接的一端设有第一螺栓孔109,第二耦接段12螺接的一端设有第二螺栓孔110,其中第二螺栓孔110为开口螺栓孔。
管卡还包括螺栓120,螺栓120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109和第二螺栓孔110实现第一耦接段11和第二耦接段12的螺接。
为了保证开口螺栓孔、螺栓的有效固定,第二螺栓孔110上设置有随型凸起111。
为了更好的实现第一耦接段11和第二耦接段12开合时的配合,第一耦接段11螺接的一端设有凸结构112,第二耦接段12螺接的一端设有与凸结构112相适配的凹结构。
此外,也可在第一耦接段设置凹结构,第二耦接段设置凸结构。
现有的双螺栓管卡装配的步骤为:拆卸螺栓-安装密封件-对齐管道-安装管卡-拧紧螺栓两次,共6个动作,约5-7分钟,而本实施例提供的管卡的安装步骤为:拆卸螺栓-安装密封件-对齐管道-拧紧螺栓一次,共四个动作,约3-4分钟,提高了约40-70%的安装效率。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管卡100,一端采用别合的连接方式,另一端采用螺接的连接方式,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单螺栓快装管卡的销轴易脱落的问题,且相对于双螺栓的管卡,能有效提高装配效率。此外,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上加强筋的设计,可以将管卡锁紧时的应力传导至别脚连接件和别柱连接件上,降低管卡的应力集中,实现材料的节约,使材料更叫有效的发挥其性能。
参考图7,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管卡组件200,包括上述的管卡100,还包括与管卡100配合的密封件21。
参考图8,密封件21主体为圆环形结构,其外径与管卡100的内径相当,密封件21两侧向内延伸出唇边211,此外,密封件21内中部还形成有舌部212,舌部212用于对管件进行定位。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舌部212为圆环形结构,即舌部212绕密封件21内壁一周。
可选地,参考图9和图10,舌部21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段212a,即舌部212为分段结构。段212a的数量为4-10个且均匀分布。4-10个段的总弧长为所述密封件内表面圆周的40%-70%。分段结构的舌部,能够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图11和图12,舌部212呈齿轮状。齿轮状的舌部,能够保证定位的准确性以及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图8,密封件21面向所述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的一面设有凹面213,即外表面形成有凹面213,凹面213与所述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的内表面形成腔体。
参考图13和图14,密封件21的凹面213,在管件内未通入流体时,该凹面213与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的内壁形成的腔体214,当流体通过管道时,参考图15,密封件21内壁在压力的作用下收缩,凹面213与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的内壁接触,舌部212收缩至唇边211的内部,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舌部212的尺寸大小,进而减轻整个密封件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结构的密封件22,密封件22面向所述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的一面设有凹面222,参考图16,密封件22的唇边221上间隔设有定位凸起223,定位凸起223的端面形成定位面,在管件安装时定位面对管件进行定位,定位凸起223对管道的中心轴进行定位,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每一侧的唇边上的定位凸起223的数量为4-10个且均匀分布。间隔设置的定位凸起223,有利于材料的节约,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图17和图18,密封件22的凹面222,在管件内未通入流体时,该凹面222与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的内壁形成的腔体224,当流体通过管道时,参考图19,密封件22内壁在压力的作用下收缩,凹面222与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的内壁接触,相较于舌部定位,间隔设置的定位凸起223可以更进一步节约材料。
此外,参考图20,本实施例还提供第三种结构的密封件23,密封件23面向所述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的一面设有凹面232,密封件23的唇边231上间隔设有齿轮状定位凸起233,齿轮状定位凸起233的端面形成定位面,在管件安装时定位面对管件进行定位,齿轮状定位凸起233对管道的中心轴进行定位,齿轮状定位凸起233,有利于材料的节约,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图21和图22,密封件23的凹面232,在管件内未通入流体时,该凹面232与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的内壁形成的腔体234,当流体通过管道时,参考图23,密封件23内壁在压力的作用下收缩,凹面232与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的内壁接触,相较于舌部定位,齿轮状定位凸起233可以更进一步节约材料。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卡组件200,其密封件外表面形成的凹面、间隔设置的定位凸起以及齿轮状的定位凸起,能够有效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图24至图26,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管卡300,包括第三耦接段31和第四耦接段32;
第三耦接段31的一端和第四耦接段32的一端通过多个别合机构相互别合,第三耦接段31的另一端和第四耦接段32的另一端通过多个螺接机构螺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卡300,第三耦接段31和第四耦接段32在轴向上具有较长的长度,因此其一端通过多个别合机构相互别合,另一端采用多个螺接机构进行螺接。
别合机构包括别脚、别柱和连接体,第三耦接段31的一端延伸出多个别脚311,第四耦接段32的一端延伸出多个连接体321,相邻的别脚311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大于连接体321的宽度,连接体321可通过此间隙,使得连接体321上的别柱322与别脚311的端部相抵,实现第三耦接段31和第四耦接段32的相互别合,从而实现两种结构体的纵向和横向的相互别合,但轴向仍可运动,最终实现组装体的两个结构的相互开合。
更进一步地,连接体321与别柱的圆周面连接且二者为一体成形。
别脚311沿延伸方向逐渐变细,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别脚311端部设有与别柱322相适配的弧形面,别柱322与弧形面相抵。使得别柱322与别脚311之间的别合更加稳固。
第三耦接段31外表面分布有多条第五加强筋312,多条第五加强筋312分别与多个别脚311连接。第四耦接段32的外表面分布有多条第六加强筋323。
具体地,第五加强筋312分布于第三耦接段31外表面的一侧,从螺接的一端延伸到别合的一端,第六加强筋323分布于第四耦接段32的另一侧,从螺接的一端延伸至别合的一端。即第五加强筋312和第六加强筋323的形状为弧形,且第五加强筋312与第三耦接段11内表面的弧段同心,第六加强筋323与第四耦接段32内表面的弧段同心,加强筋的设计,能够有效加强别脚的连接强度。
第五加强筋103和别脚311为一体成形。一体成形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加强别脚311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连接体321沿延伸方向逐渐变细,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加强连接体321的连接强度,连接体321面向所述第三耦接段的一侧设有过渡结构324。
多条第六加强筋323与多个连接体321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参考图27,第三耦接段31的内表面的纵截面为半椭圆形,第三耦接段31内表面的纵截面的圆心到端部的第五半径e,大于圆心到中端的第六半径f。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五半径e大于第六半径f约1-5毫米。
进一步地,参考图28,第四耦接段32的内表面的纵截面为半椭圆形,第四耦接段32内表面的纵截面的圆心到端部的第七半径g,大于圆心到中端的第八半径h。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七半径大于第八半径约1-5毫米。
具体地,第三耦接段31和第四耦接段32跨接在管件上时,其内部形成于管件贴合的接近圆环形的结构,由于第三耦接段31和第二耦接段32与管件接触的部分均为半椭圆形,因此围成的形状为椭圆形,可以使得第三耦接段31和第四耦接段32两端连接时的紧固力通过椭圆形较长半径和较短半径配合产生的杠杆力矩产生出向心的变形力量,抱紧管件,使得第三耦接段31和第四耦接段32的内壁更加贴合管件。
进一步地,第三耦接段31螺接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三螺栓孔313,第四耦接段32螺接的一端设有多个第四螺栓孔324;
管卡300还包括多个螺栓,多个螺栓分别穿过所述多个第三螺栓孔313和第四螺栓孔324实现第三耦接段31和第四耦接段32的螺接。
为了保证开口螺栓孔、螺栓的有效固定,多个第四螺栓孔324上分别设置有随型凸起325。
为了更好的实现第三耦接段31和第四耦接段32开合时的配合,第三耦接段31螺接的一端设有凸结构314,第四耦接段32螺接的一端设有与凸结构314相适配的凹结构326。
此外,也可在第三耦接段设置凹结构,第四耦接段设置凸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卡300,可以用于管道连接,管道补漏,管道应急处理等,而且可以根据管道的长度使用不同数量的组合,形成不同长度,应对不同场景。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管卡300,一端采用多个别合机构别合的连接方式,另一端采用多个螺接机构螺接的连接方式,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单螺栓快装管不易扩展的问题。此外,第三耦接段和第四耦接段上加强筋的设计,可以将管卡锁紧时的应力传导至别脚和别柱上,降低管卡的应力集中,实现材料的节约,使材料更叫有效的发挥其性能。
参考图29和图30,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提供一种管卡组件400,包括上述的管卡300,还包括与管卡300相适配的密封件401。
具体地,密封件401的形状与管卡300的内部形状相适配,密封件401在轴向上有较长的长度,密封件401内设置有密封水线402,密封水线402与管件接触时,管道上的不平整,锈,或其他杂质,可以进入密封水线402的间隔,不影响密封。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2)

1.一种管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所述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用于将管件端对端地固定在一起;
所述第一耦接段的一端和第二耦接段的一端相互别合,所述第一耦接段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耦接段的另一端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接段的一端延伸出别脚连接件,所述第二耦接段的一端延伸出别柱连接件,所述别脚连接件和所述别柱连接件别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别脚连接件包括从所述第一耦接段一端的两侧边缘分别延伸出的第一别脚和第二别脚;所述别柱连接件包括从所述第二耦接段的一端延伸出的连接体,以及与所述连接体连接的别柱,所述连接体卡入所述第一别脚和第二别脚之间,所述别柱与所述第一别脚和第二别脚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别脚和第二别脚沿延伸方向逐渐变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别脚和第二别脚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别柱相适配的弧形面,所述别柱与所述弧形面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接段的外表面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别脚相连接的第一加强筋;
所述第一耦接段的外表面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别脚相连接的第二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一别脚为一体成形;
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别脚为一体成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沿延伸方向逐渐变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面向所述第一耦接段的一侧设有过渡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接段的外表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接段的内表面两侧设有与管件接触的第一弧段,所述第一弧段为半椭圆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段的圆心到所述第一弧段端部的第一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弧段圆心到第一弧段中端的第二半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径大于第二半径1-5毫米。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接段的内表面两侧设有与管件接触的第二弧段,所述第二弧段为半椭圆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段的圆心到所述第二弧段端部的第三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弧段圆心到所述第二弧段中端的第四半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半径大于所述第四半径1-5毫米。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接段螺接的一端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耦接段螺接的一端设有第二螺栓孔;
所述管卡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实现所述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的螺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孔上设置有随型凸起。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接段螺接的一端设有凸结构或者凹结构,所述第二耦接段螺接的一端设有与之相适配的凹结构或者凸结构。
20.一种管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9任一所述的管卡,还包括与所述管卡配合的密封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管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主体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密封件面向所述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的一面设有凹面,所述凹面与所述第一耦接段和第二耦接段的内表面形成腔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管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两侧向内延伸出唇边。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管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内形成有舌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管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为圆环形结构。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管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段。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管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段的数量为4-10个且均匀分布。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管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4-10个段的总弧长为所述密封件内表面圆周的40%-70%。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管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呈齿轮状。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管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唇边上设置有定位凸起。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管卡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侧的唇边上的定位凸起为4-10个且均匀分布。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管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呈齿轮状分布在所述唇边上。
32.一种管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耦接段和第四耦接段;
所述第三耦接段的一端和第四耦接段的一端通过多个别合机构相互别合,所述第三耦接段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耦接段的另一端通过多个螺接机构螺接。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耦接段的一端延伸出多个别脚,所述第四耦接段的一端延伸出多个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设有别柱,所述多个别脚分别伸入相邻的别脚之间并与所述别柱相抵。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别脚沿延伸方向逐渐变细。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别脚端部设有与所述别柱相适配的弧形面,所述别柱与所述弧形面相抵。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耦接段外表面分布有多条第五加强筋,多条所述第五加强筋分别与多个别脚连接。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加强筋和所述别脚为一体成形。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连接体沿延伸方向逐渐变细。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面向所述第一耦接段的一侧设有过渡结构。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耦接段的外表面分布有多条第六加强筋。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第六加强筋与所述多个连接体间隔设置。
42.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耦接段的内表面的纵截面为半椭圆形。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耦接段内表面的纵截面的圆心到端部的第五半径,大于圆心到中端的第六半径。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半径大于第六半径1-5毫米。
4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耦接段的内表面的纵截面为半椭圆形。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耦接段内表面的纵截面的圆心到端部的第七半径,大于圆心到中端的第八半径。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半径大于第八半径1-5毫米。
48.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耦接段螺接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三螺栓孔,所述第四耦接段螺接的一端设有多个第四螺栓孔;
所述管卡还包括多个螺栓,所述多个螺栓分别穿过所述多个第三螺栓孔和第四螺栓孔实现所述第三耦接段和第四耦接段的螺接。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四螺栓孔上分别设置有随型凸起。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耦接段螺接的一端设有凸结构或者凹结构,所述第四耦接段螺接的一端设有与之相适配的凹结构或者凸结构。
51.一种管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2-50任一所述的管卡,还包括与所述管卡相适配的密封件。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管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内设置有密封水线。
CN202010122917.4A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管卡及管卡组件 Pending CN1111563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2917.4A CN111156350A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管卡及管卡组件
PCT/CN2020/081079 WO2021168957A1 (zh) 2020-02-27 2020-03-25 一种管卡及管卡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2917.4A CN111156350A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管卡及管卡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6350A true CN111156350A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66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2917.4A Pending CN111156350A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管卡及管卡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56350A (zh)
WO (1) WO202116895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8983A (zh) * 2020-12-11 2021-12-03 上海威逊机械连接件有限公司 快装式管件组件及其应用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205720U (zh) * 1985-12-28 1986-10-15 西安煤矿设计研究院 椭圆形内腔断面的管箍接头
CN86208027U (zh) * 1986-10-28 1987-09-23 陈维东 管箍接头
CN102656397A (zh) * 2009-10-27 2012-09-05 泰科消防产品有限合伙公司 用于管连接器的系统及方法
CN103062532A (zh) * 2011-10-23 2013-04-24 林锐志 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卡箍
DE202014102463U1 (de) * 2014-05-26 2014-06-12 Bti Befestigungstechnik Gmbh & Co. Kg Rohrschelle sowie Befestigungsset
CN204879161U (zh) * 2015-07-28 2015-12-16 沧州市三庆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椭圆式卡箍
CN105587935A (zh) * 2015-12-24 2016-05-18 乐清市东博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卡箍及该卡箍的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CN205908908U (zh) * 2016-07-13 2017-01-25 东莞市尼嘉斯塑胶机械有限公司 管道连接器
CN206072653U (zh) * 2016-07-22 2017-04-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管道堵漏卡箍
CN206268619U (zh) * 2016-12-23 2017-06-20 江苏农垦盐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施工用管道稳固装置
CN207975328U (zh) * 2017-10-31 2018-10-16 山东亿佰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连接卡箍
CN208185618U (zh) * 2018-04-04 2018-12-04 成都新力紧科技有限公司 抗震支架用重型管束
CN109442108A (zh) * 2018-12-14 2019-03-08 山东莱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快连卡箍
CN208634520U (zh) * 2018-06-09 2019-03-22 山东亿佰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箍
CN209294388U (zh) * 2019-01-09 2019-08-23 深圳市铭杰模具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压力可调的机械密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96846A (ja) * 1996-12-27 1998-07-31 Maruichi Kk 長尺物の配設用支持装置
US11378208B2 (en) * 2016-12-14 2022-07-05 ASC Engineered Solutions, LLC Pipe couplings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205720U (zh) * 1985-12-28 1986-10-15 西安煤矿设计研究院 椭圆形内腔断面的管箍接头
CN86208027U (zh) * 1986-10-28 1987-09-23 陈维东 管箍接头
CN102656397A (zh) * 2009-10-27 2012-09-05 泰科消防产品有限合伙公司 用于管连接器的系统及方法
CN103062532A (zh) * 2011-10-23 2013-04-24 林锐志 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卡箍
DE202014102463U1 (de) * 2014-05-26 2014-06-12 Bti Befestigungstechnik Gmbh & Co. Kg Rohrschelle sowie Befestigungsset
CN204879161U (zh) * 2015-07-28 2015-12-16 沧州市三庆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椭圆式卡箍
CN105587935A (zh) * 2015-12-24 2016-05-18 乐清市东博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卡箍及该卡箍的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CN205908908U (zh) * 2016-07-13 2017-01-25 东莞市尼嘉斯塑胶机械有限公司 管道连接器
CN206072653U (zh) * 2016-07-22 2017-04-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管道堵漏卡箍
CN206268619U (zh) * 2016-12-23 2017-06-20 江苏农垦盐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施工用管道稳固装置
CN207975328U (zh) * 2017-10-31 2018-10-16 山东亿佰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连接卡箍
CN208185618U (zh) * 2018-04-04 2018-12-04 成都新力紧科技有限公司 抗震支架用重型管束
CN208634520U (zh) * 2018-06-09 2019-03-22 山东亿佰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箍
CN109442108A (zh) * 2018-12-14 2019-03-08 山东莱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快连卡箍
CN209294388U (zh) * 2019-01-09 2019-08-23 深圳市铭杰模具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压力可调的机械密封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 31 March 2004,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8983A (zh) * 2020-12-11 2021-12-03 上海威逊机械连接件有限公司 快装式管件组件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68957A1 (zh) 2021-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22478B1 (en) Fittings having arcuate stiffness ribs
US4471979A (en) Quick-connect coupling for thin-walled pipes
US9851028B2 (en) Coupling and joint for fixedly and sealingly securing components to one another
KR101433155B1 (ko) 각 배향된 키 표면을 갖는 커플링
KR100999943B1 (ko) 조립성 및 밀봉성이 향상된 무용접 파이프 연결 조인트
CN108027071B (zh) 阀和联接件
CA2566272A1 (en) Method of securing facing end portions of pipe elements
WO2013157987A1 (ru) Узел соединения полимерных труб
RU2483238C1 (ru) Узел соединения элемента трубопроводной арматуры с трубой из полимер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 элемент трубопроводной арматуры для него
US20240077156A1 (en) Bar linkage for friction-fit range reducer
CN108368956A (zh) 具有斜坡表面的联接件密封件
WO2015075966A1 (ja) 管継手構造体
CN111156350A (zh) 一种管卡及管卡组件
CN111188955B (zh) 一种可实现快速连接的管卡及管卡组件
KR200432862Y1 (ko) 파이프 연결용 커플링
CN217108728U (zh) 一种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法兰端口的对接构件
JPH0341286A (ja) 管継手密封装置
KR101973850B1 (ko) 관 연결용 조인트
RU2158872C1 (ru) Соединение трубопроводов
EP3121500B1 (en) Coupling for fixedly and sealingly securing components to one another with improved sealing
KR200402964Y1 (ko) 파이프 결합장치
CN218236485U (zh) 一种新型自锚式管道接口
KR200424916Y1 (ko) 파이프 이음관
RU2298718C1 (ru) Муфта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гладких труб
US2761706A (en) Pipe coupling for use in limited sp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