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10019B - 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10019B
CN111110019B CN201811287821.2A CN201811287821A CN111110019B CN 111110019 B CN111110019 B CN 111110019B CN 201811287821 A CN201811287821 A CN 201811287821A CN 111110019 B CN111110019 B CN 1111100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transistor
control
cooking appliance
tr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878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10019A (zh
Inventor
姚斌
樊杜平
朱春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878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10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10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10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10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10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2Control mechanisms for pressure-coo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6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built-in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盖体、密封件、电磁部件与控制装置;煲体设置有内锅;盖体可盖合至煲体,当盖体盖合至煲体时,盖体和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盖体上设置有与烹饪空间连通的排气孔;密封件具有开启排气孔的开启位置和关闭排气孔的关闭位置;电磁部件包括固定部和可动部,固定部包括线圈,可动部和密封件连接;控制装置和线圈电连接,控制装置通过电磁部件控制可动部从而控制密封件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切换,控制装置控制线圈的电流或电压的大小,以控制可动部施加至密封件的作用力的大小。由此,可以减小线圈两端的电压或电流,进而降低线圈的发热效率,避免电磁部件的温度过高。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电加热器具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的盖体上设置有连通烹饪器具的烹饪空间和外界环境的排气孔。烹饪器具设置有密封件和弹簧,密封件具有开启排气孔的开启位置和关闭(堵塞)排气孔的关闭位置。弹簧和密封件连接,以对密封件施加使密封件向开启位置移动的作用力。密封件和电磁部件的可动部连接,电磁部件的线圈通过三极管和电源连接。烹饪器具通过控制三极管的通断,进而控制电源向电磁部件的线圈通电或断开线圈和电源之间的电路。由此控制电磁部件产生磁场力,以使密封件向关闭位置移动。
烹饪器具还包括气泵。烹饪器具的工作过程包括抽气阶段和保压阶段。在烹饪器具的抽气阶段中,烹饪器具通过气泵在抽出烹饪空间内的气体,以使烹饪空间内的气体的负压P(烹饪空间内的气体的压力和外界环境的大气压力的差值,此时烹饪空间内的气体的压力小于外界环境的大气压力)达到预设的负压值。烹饪器具的保压阶段在烹饪器具的抽气阶段之后。在烹饪器具的保压阶段中,烹饪器具保持烹饪空间内的气体的负压值的大小,并且气泵150停止抽出烹饪空间内的气体。在烹饪器具的抽气阶段和保压阶段中,密封件一直位于关闭位置以密封排气孔,以避免烹饪空间内的气体从排气孔流出烹饪空间。
现有技术中,在烹饪器具的抽气阶段和保压阶段中,烹饪器具控制三极管一直处于导通状态,进而控制电磁部件的线圈一直处于通电状态。以使密封件一直位于关闭位置以密封排气孔。也就是说,在烹饪器具的抽气阶段和保压阶段中,电磁部件一直处于全功率工作状态,这样由于电磁部件的线圈存在电阻,线圈通电会发热。因此在烹饪器具的抽气阶段和保压阶段中,全功率工作的电磁部件中,线圈温度高,这样电磁部件的可动部和线圈的温度高(在烹饪器具的抽气阶段和保压阶段持续的时间长的情况下,可动部和线圈的温度可能会超过150℃),温度高会导致电磁部件的寿命减少。同时线圈的温度高能导致线圈的阻值增大,进而减低流过线圈的电流,这样使线圈产生磁场力减小,使密封件对排气孔的密封效果差,进而可能导致烹饪器具漏气。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煲体设置有内锅;盖体,盖体可盖合至煲体,当盖体盖合至煲体时,盖体和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盖体上设置有与烹饪空间连通的排气孔;密封件,密封件具有开启排气孔的开启位置和关闭排气孔的关闭位置;电磁部件,电磁部件包括固定部和可动部,固定部包括线圈,可动部和密封件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和线圈电连接,控制装置通过电磁部件控制可动部从而控制密封件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切换,控制装置控制线圈的电流或电压的大小,以控制可动部施加至密封件的作用力的大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当烹饪器具需要保持烹饪空间内的负压值时,利用外界环境的大气对密封件的作用力的补偿,可以保证密封件对排气孔的密封性的同时,能够减小可动部对密封件的作用力。因此可以减小线圈两端的电压或电流,进而降低线圈的发热效率,避免电磁部件的温度过高。
可选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用于连接电源;第一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控制输入端,用于连接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输入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电感,电感串联在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线圈的输入端之间,线圈的输出端接地;电容,电容并联在线圈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由此,通过控制装置可以减小线圈两端的电压。
可选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一控制输入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由此,通过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的共同作用,能够使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电压值更大的电源VCC,进而增加可动部对密封件的作用力。可动部对密封件的作用力增大,密封件的密封效果增强,因而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能够增大烹饪空间内的气体的负压。
可选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第一限流电阻串联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第二限流电阻串联在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一控制输入端之间。由此能够避免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的电流过大,避免损坏第一三极管;并且避免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一控制输入端之间的电流过大,避免损坏第二三极管。
可选地,通过第一控制输入端向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发送的高电平的占空比为10%至90%。
可选地,控制装置包括:第二电源输入端,用于连接电源,第二电源输入端和线圈的输入端连接;第三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线圈的输出端连接;第四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电阻,电阻并联在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之间;第二控制输入端,用于连接第二控制器的第一端,第二控制输入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控制输入端,用于连接第二控制器的第二端,第三控制输入端和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由此,通过控制装置可以减小通过线圈的电流。
可选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限流电阻和第四限流电阻,第三限流电阻串联在第二控制输入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之间,第四限流电阻串联在第三控制输入端和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之间。由此,避免第二控制输入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之间的电流过大,避免损坏第三三极管;并且能够避免第三控制输入端和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之间的电流过大,避免损坏第四三极管。
可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弹簧,弹簧和密封件连接,弹簧向密封件施加使密封件向开启位置移动的作用力。由此,可以使密封件向开启位置移动。
可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气泵,盖体上还设置有抽气孔,气泵与抽气孔连通以在排气孔被密封时对烹饪空间进行抽气以使烹饪空间的内部形成负压状态。由此,在排气孔被密封件密封时,气泵可以用于抽出烹饪空间内的气体。
可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电磁阀,气泵的进气口和电磁阀的出气口连通,电磁阀的进气口通过抽气孔和烹饪空间连通。由此,电磁阀可以用于开启或关闭气泵和烹饪空间之间的气体流路。
可选地,控制装置设置为在烹饪器具保持烹饪空间内部的负压的状态下,线圈在气泵工作时的电压或电流大于线圈在气泵停止工作时的电压或电流。由此,能够降低电磁部件的温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前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当烹饪器具保持烹饪空间内部的负压时,使线圈在气泵工作时的电压或电流大于线圈在气泵停止工作时的电压或电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当烹饪器具需要保持烹饪空间内的负压值时,利用外界环境的大气对密封件的作用力的补偿,可以保证密封件对排气孔的密封性的同时,能够减小可动部对密封件的作用力。因此可以减小线圈两端的电压或电流,进而降低线圈的发热效率,避免电磁部件的温度过高。
可选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用于连接电源;第一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控制输入端,第一控制输入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电感,电感串联在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线圈的输入端之间,线圈的输出端接地;电容,电容并联在线圈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控制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一控制输入端向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发送的高电平的占空比为10%至90%。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发明。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发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盖体、气泵、电磁阀、密封件和电磁部件的可动部连接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密封件 120:盖体
121:排气孔 122:抽气孔
130:电磁部件 131:线圈
132:可动部 140:控制装置
141:电源输入端 142:第一三极管
143:第一控制输入端 144:电感
145:电容 146:第二三极管
147:第一限流电阻 148:第二限流电阻
150:气泵 160:电磁阀
231:线圈 240:控制装置
241:第二电源输入端 242:第三三极管
243:第二控制输入端 246:第四三极管
247:第三限流电阻 248:第四限流电阻
249:电阻 270:第三控制输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发明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进行说明。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例如IH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或其它电加热器具,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
实施方式一
烹饪器具主要包括煲体和盖体120。煲体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进行清洗。内锅的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向内锅中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盖体120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与煲体的形状基本上对应。盖体120以可开合的方式枢转连接至煲体,用于盖合煲体。当盖体120盖合在煲体上时,盖体120和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
如图1所示,盖体120上设置有排气孔121。排气孔121连通烹饪器具的烹饪空间和外界环境。通过排气孔121可将烹饪空间内的气体排至外界环境。
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气泵150。盖体120上还设置有和烹饪空间连通的抽气孔122。气泵150的进气口通过电磁阀160和抽气孔122连通。气泵150的出气口和大气环境连通。由此,在排气孔121被密封件110密封时,气泵150可以用于抽出烹饪空间内的气体。密封件110将在后文进行描述。
进一步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电磁阀160。电磁阀160的出气口和气泵150的进气口连通,电磁阀160的进气口通过抽气孔122和烹饪空间连通。由此,电磁阀160可以用于开启或关闭气泵150和烹饪空间之间的气体流路。
本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包括密封件110和弹簧。密封件110具有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当密封件110处于开启位置时,密封件110远离排气孔121,排气孔121开启,这样烹饪空间通过排气孔121和外界环境连通,烹饪空间内的气体可以通过排气孔121排至外界环境。当密封件110处于关闭位置时,密封件110堵塞排气孔121,排气孔121关闭,烹饪空间和外界环境隔离。弹簧和密封件110连接。弹簧的弹力作用在密封件110上,以使密封件110向开启位置移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件110在弹簧和电磁部件130的作用下,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电磁部件130将在后文进行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烹饪器具包括电磁部件130和控制装置140。控制装置140将电源VCC(直流电源正极)的电能提供给电磁部件130时,电磁部件130产生驱动密封件110堵塞排气孔121的磁场力;控制装置140断开时,电源VCC(直流电源正极)不提供电能至电磁部件130,电磁部件130上没有电流,磁场力消失。具体地,电磁部件130包括固定部和可动部132。固定部包括线圈131。可动部132为铁合金材质制成。线圈131通过控制装置140和电源VCC连接。当电源VCC通过控制装置140向线圈131提供电能时,线圈131产生使可动部132移动的磁场力;当控制装置140断开时,电源VCC(直流电源正极)不提供电能至线圈131,线圈131上没有电流,磁场力消失。本实施方式中,可动部132和密封件110连接,这样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可动部132带动密封件110克服弹簧的弹力而移动,即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可动部132对密封件110施加使密封件110堵塞排气孔121的作用力。
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40包括用于连接电源VCC的第一电源输入端141、第一三极管142与第一控制输入端143。第一三极管142的发射极和第一电源输入端141连接,第一三极管142的集电极和线圈131的输入端电连接,线圈131的输出端接地。第一控制输入端143用于和第一控制器连接,以接收第一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高电平或低电平)。第一控制输入端143和第一三极管142的基极电连接。这样,第一控制器通过第一控制输入端143向第一三极管142的基极发送控制信号,进而控制第一三极管142的通断,进而控制控制装置140的通断。第一控制器可以是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
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40能够通过控制线圈13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压大小,进而控制可动部132施加至密封件110的作用力的大小。具体地,控制装置140还包括电感144和电容145。电感144串联在第一三极管142的发射极和线圈131的输入端之间。电容145的一端和线圈131的输入端连接,电容145的另一端和线圈131的输出端连接,这样电容145并联在线圈13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这样,电感144和电容145构成一个BUCK电路(降压电路)。本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能够通过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技术,控制通过第一控制输入端143输入第一三极管142的基极的高电平的占空比(在一个脉冲循环内,第一控制输入端143输入第一三极管142的基极的高电平的时间和一个脉冲循环的时间的比值)的大小,以及通过BUCK电路的电容145的滤波和储能的作用,可以控制线圈13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压的大小。
优选地,控制装置140还包括第二三极管146。第二三极管146的集电极和第一三极管14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146的基极和第一控制输入端143连接,第二三极管146的发射极接地。这样,第二三极管146导通会使第一三极管142也导通,第二三极管146不导通会使第一三极管142也不导通。因此第一控制输入端143的控制信号可以间接控制第一三极管142的导通。由此,通过第一三极管142和第二三极管146的共同作用,能够使第一电源输入端141连接电压值更大的电源VCC,进而增加可动部132对密封件110的作用力。
本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在抽气阶段时,当烹饪空间内的气体负压P没有达到预设的负压值前,可以通过第一控制输入端143向第二三极管146的基极发送占空比为100%的高电平,保持电容145上的电压和电源VCC的电压一致。这样电磁部件130全功率工作,线圈13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压值最大,线圈131对可动部132的磁场力最大,可动部132对密封件110的作用力最大,密封件110堵塞排气孔121的作用力最大,最大化的提高密封件110对排气孔121的密封效果。
当抽气过程结束后,烹饪空间内的气体的负压P达到预设的负压值。烹饪器具进入保压阶段,气泵150停止抽出烹饪空间内的气体。此时,由于烹饪空间内的气体存在负压P,因此外界环境的大气对密封件110产生作用力F=P*S,其中S为排气孔121的截面积。作用力F的方向和可动部132对密封件110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同。此时,作用力F和可动部132对密封件110的作用力共同使密封件堵塞排气孔121。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在抽气阶段和保压阶段,密封件110堵塞排气孔121以密封排气孔121。
需要说明的是,烹饪器具在保压阶段,烹饪空间内的气体的压力值稳定。只要使密封件110堵塞排气孔121的作用力大于烹饪空间内的气体的压力,即可保证密封件110对排气孔121的密封性。而在烹饪器具的保压阶段,由于外界环境的大气对密封件110的作用力F的补偿,以及烹饪空间内的气体的压力值稳定。因此在烹饪器具的保压阶段,在保证密封件110对排气孔121的密封性的前提下,可以减小可动部132对密封件110的作用力。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控制装置140减小线圈13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压,即减小通过第一控制输入端143向第二三极管146的基极发送的高电平的占空比,进而减小可动部132对密封件110的作用力。而减小线圈13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压能够减少线圈131的发热,降低线圈131的发热效率,进而使整个电磁部件130的温度低,进而延长电磁部件130的寿命。并且电磁部件130温度低,线圈131的阻值将小,流过线圈131的电流大,线圈131对可动部132的磁场力大。因此电磁部件130温度低可以增大可动部132对密封件110的作用力,从而增强密封件110堵塞排气孔121的密封效果。即控制装置140能根据烹饪空间内的气体的不同负压,具体调整通过第一控制输入端143向第二三极管146的基极发送的高电平的占空比的大小,保证密封件110对排气孔121的密封效果的同时,降低电磁部件的温度。
因此,当烹饪器具需要保持烹饪空间内的负压值(例如烹饪器具在保压阶段)时,利用外界环境的大气对密封件110的作用力的补偿,可以保证密封件110对排气孔121的密封性的同时,能够减小可动部132对密封件110的作用力。因此可以减小线圈131两端的电压,进而降低线圈131的发热效率,避免电磁部件130的温度过高。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控制输入端143向第二三极管146的基极发送的高电平的占空比可以和烹饪空间内的气体的负压成反比。烹饪空间内的气体的负压越大,可以通过第一控制输入端143向第二三极管146的基极发送越小的高电平的占空比。烹饪空间内的气体的负压越小,可以通过第一控制输入端143向第二三极管146的基极发送越大的高电平的占空比。通过第一控制输入端143向第二三极管146的基极发送的高电平的占空比的具体大小,可以根据烹饪空间内的气体的实际负压进行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控制装置140包括第一限流电阻147和第二限流电阻148。第一限流电阻147串联在第一三极管142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146的集电极之间,以避免第一三极管142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146的集电极之间的电流过大,避免损坏第一三极管142。
第二限流电阻148串联在第二三极管146的基极和第一控制输入端143之间,以避免第二三极管146的基极和第一控制输入端143之间的电流过大,避免损坏第二三极管146。
优选地,控制装置140设置为在烹饪器具保持烹饪空间内部的负压的状态下,线圈131在气泵150工作时的电压大于线圈131在气泵150停止工作时的电压。由此,能够降低电磁部件130的温度。
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当烹饪器具保持烹饪空间内部的负压时,即当烹饪器具进入保压阶段时,控制气泵150停止工作,关闭电磁阀160,通过控制通过第一控制输入端143向第二三极管146的基极(即向第一三极管142的基极)发送高电平的占空比的大小,控制线圈13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压小于在气泵150工作时线圈13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压。
优选地,控制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一控制输入端143向第一三极管142的基极发送的高电平的占空比为10%至90%。
实施方式二
如图3所示,实施方式二和实施方式一的控制装置不同,并且实施方式二通过控制流过线圈231的电流的大小,控制可动部对密封件的作用力的大小。具体地,实施方式二的控制装置240包括用于连接电源VCC的第二电源输入端241、第三三极管242、第四三极管246、电阻249、第二控制输入端243与第三控制输入端270。第二电源输入端241和线圈231的输入端连接,以使电源VCC为线圈231提供电能。第三三极管242的集电极和线圈231的输出端连接,第三三极管242通过第四三极管246接地,第三三极管242的基极和第二控制输入端243连接,第二控制输入端243和第二控制器的第一端(引脚)连接。这样第二控制器通过第二控制输入端243向第三三极管242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第三三极管242的通断,进而控制整个控制装置240的通断。
本实施方式中,第四三极管246的集电极和第三三极管242的发射极连接,第四三极管246的发射极接地;第四三极管246的基极和第三控制输入端270连接,第三控制输入端270和第二控制器的第二端(引脚)连接。这样,第二控制器通过第三控制输入端270向第四三极管246的基极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第四三极管246的通断。第二控制器可以是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
电阻249的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242的集电极,电阻249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242的发射极。这样电阻249并联在第三三极管242的集电极和第三三极管242的发射极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在烹饪器具的抽气阶段,第二控制器通过第二控制输入端243控制第三三极管242导通,同时第二控制器通过第三控制输入端270控制第四三极管246导通。此时电阻249被第三三极管24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短接,电源VCC的电流经过线圈231的输入端,从线圈231的输出端进入第三三极管242的集电极,从第三三极管242的发射极进入第四三极管246的集电极,从第四三极管246的发射极流出。此时流过线圈231的电流值最大,即电磁部件以全功率工作,可动部对密封件的作用力最大,密封件对排气孔的密封效果好。
当抽气过程结束后,烹饪空间内的气体的负压P达到预设的负压值。烹饪器具进入保压阶段。气泵停止抽出烹饪空间内的气体。第二控制器通过第二控制输入端243控制第三三极管242不导通,同时第二控制器通过第三控制输入端270控制第四三极管246导通。此时电源VCC的电流经过线圈231的输入端,从线圈231的输出端进入电阻249,从电阻249进入第四三极管246的集电极,从第四三极管246的发射极流出。此时,由于电阻249的限流作用,流过线圈231的电流值减小。电流值减小能够减低线圈231的温度,进而减低电磁部件的温度。
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二的控制装置240还包括第三限流电阻247和第四限流电阻248。第三限流电阻247串联在第二控制输入端243和第三三极管242的基极之间,以避免第二控制输入端243和第三三极管242的基极之间的电流过大,避免损坏第三三极管242。第四限流电阻248串联在第三控制输入端270和第四三极管246的基极之间,以避免第三控制输入端270和第四三极管246的基极之间的电流过大,避免损坏第四三极管246。
优选地,控制装置240设置为在烹饪器具保持烹饪空间内部的负压的状态下,线圈231在气泵工作时的电流大于线圈231在气泵停止工作时的电流。由此,能够降低电磁部件的温度。
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当烹饪器具保持烹饪空间内部的负压时,即当烹饪器具进入保压阶段时,控制气泵停止工作,关闭电磁阀,通过控制第三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的通断,控制流过线圈231的电流小于在气泵工作时流过线圈231的电流。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9)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设置有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可盖合至所述煲体,当所述盖体盖合至所述煲体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的排气孔,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的抽气孔;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具有开启所述排气孔的开启位置和关闭所述排气孔的关闭位置;
电磁部件,所述电磁部件包括固定部和可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线圈,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密封件连接;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线圈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电磁部件控制所述可动部从而控制所述密封件在所述开启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切换,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线圈的电压的大小,以控制所述可动部施加至所述密封件的作用力的大小;
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抽气孔连通以在所述排气孔被密封时对所述烹饪空间进行抽气以使所述烹饪空间的内部形成负压状态,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为在所述烹饪器具保持所述烹饪空间内部的负压的状态下,使所述线圈在所述气泵工作时的电压大于所述线圈在所述气泵停止工作时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电源输入端,用于连接电源;
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
第一控制输入端,用于连接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电感,所述电感串联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线圈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线圈的输出端接地;
电容,所述电容并联在所述线圈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所述第一限流电阻串联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第二限流电阻串联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泵工作时,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端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发送的高电平的占空比为100%,在所述气泵停止工作时,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端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发送的高电平的占空比为10%至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和所述密封件连接,所述弹簧向所述密封件施加使所述密封件向所述开启位置移动的作用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电磁阀,所述气泵的进气口和所述电磁阀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电磁阀的进气口通过所述抽气孔和所述烹饪空间连通。
8.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烹饪器具保持所述烹饪空间内部的负压时,使所述线圈在所述气泵工作时的电压大于所述线圈在所述气泵停止工作时的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电源输入端,用于连接电源;
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
第一控制输入端,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电感,所述电感串联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线圈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线圈的输出端接地;
电容,所述电容并联在所述线圈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气泵工作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端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发送的高电平的占空比为100%,在所述气泵停止工作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端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发送的高电平的占空比为10%至90%。
CN201811287821.2A 2018-10-31 2018-10-31 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110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7821.2A CN111110019B (zh) 2018-10-31 2018-10-31 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7821.2A CN111110019B (zh) 2018-10-31 2018-10-31 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10019A CN111110019A (zh) 2020-05-08
CN111110019B true CN111110019B (zh) 2022-02-01

Family

ID=70485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87821.2A Active CN111110019B (zh) 2018-10-31 2018-10-31 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100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200010142A1 (it) * 2022-05-16 2023-11-16 Francesco Vettor Dispositivo di cottura a camera stagna con dispositivo di ventilazione forzata per il contenimento di odori, fumi e vapori.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48955A (ja) * 2006-08-25 2008-03-06 Toshiba Home Technology Corp 炊飯器
CN202839463U (zh) * 2012-08-23 2013-03-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继电器控制电路及电饭煲
CN207118816U (zh) * 2017-03-03 2018-03-2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阀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7186532U (zh) * 2017-04-07 2018-04-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电磁排气阀和烹饪器具
CN108261057A (zh) * 2016-12-30 2018-07-1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08338658A (zh) * 2017-01-23 2018-07-31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8626466A (zh) * 2017-03-20 2018-10-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电磁排气阀、排气方法和烹饪器具
CN208024610U (zh) * 2018-01-23 2018-10-30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散热装置的电路以及烹饪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7487A (en) * 1992-03-17 1998-06-16 Tippmann; Eugene R.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cooking device
CN201200295Y (zh) * 2008-05-06 2009-03-04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低压电饭煲
CN105626494B (zh) * 2014-11-06 2017-05-31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直流水泵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水泵组件和蒸汽烹饪器具
US9854931B2 (en) * 2015-01-30 2018-01-02 Marc Rocklinger Steam cooking apparatus
CN105534317A (zh) * 2016-01-28 2016-05-04 上海烹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电磁阀蒸汽控制装置
CN206792245U (zh) * 2017-01-20 2017-12-26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08338671B (zh) * 2017-01-23 2021-01-22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207768098U (zh) * 2017-06-29 2018-08-2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48955A (ja) * 2006-08-25 2008-03-06 Toshiba Home Technology Corp 炊飯器
CN202839463U (zh) * 2012-08-23 2013-03-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继电器控制电路及电饭煲
CN108261057A (zh) * 2016-12-30 2018-07-1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08338658A (zh) * 2017-01-23 2018-07-31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207118816U (zh) * 2017-03-03 2018-03-2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阀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08626466A (zh) * 2017-03-20 2018-10-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电磁排气阀、排气方法和烹饪器具
CN207186532U (zh) * 2017-04-07 2018-04-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电磁排气阀和烹饪器具
CN208024610U (zh) * 2018-01-23 2018-10-30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散热装置的电路以及烹饪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10019A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38671B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KR102060028B1 (ko) 조리 기구 및 제어 방법
CN108338658B (zh)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11110019B (zh) 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JPWO2009122683A1 (ja)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CN109090989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排气阀组件
US20100163768A1 (en) Electromechanical Vlave
US7542261B2 (en) Device for driving and electromagnet, particularly for operating pumps
CN106352145A (zh) 基于清洁尾气用电磁阀结构
KR102350545B1 (ko) 조리 기구
CN102052290B (zh) 家电设备的压电泵的控制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家电设备
CN207125621U (zh) 压力调节装置及烹饪器具
WO2019080355A1 (zh) 磁控管灯丝控制电路及磁控管供电电路
CN209090759U (zh) 烹饪器具
JP2019519255A (ja) 炊飯器の制御方法及び炊飯器
CN109965665B (zh) 烹饪器具
CN212950318U (zh) 可适用于车辆的烹饪器具
CN212297760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阀体装置
JP6548314B2 (ja) 調理器具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07487284U (zh) 一种烤架自动滑出的真空烤箱
CN210227833U (zh) 烹饪器具
CN214544813U (zh) 一种功率控制电路
CN215424111U (zh) 锅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426584U (zh) 一种电容投切开关
CN214623348U (zh) 一种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