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9906B - 一种变胞机构式助力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胞机构式助力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9906B
CN111109906B CN202010067299.8A CN202010067299A CN111109906B CN 111109906 B CN111109906 B CN 111109906B CN 202010067299 A CN202010067299 A CN 202010067299A CN 111109906 B CN111109906 B CN 1111099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onnecting rod
seat
driving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72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09906A (zh
Inventor
黄诗展
余裕浩
杨瀚林
姜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qi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qi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qi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qi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0672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099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09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9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09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9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02Seat parts
    • A47C7/14Seat parts of adjustable shape; elastically mounted ; adaptable to a user contour or ergonomic seating 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special, e.g. adjustable, lumbar region support profile; "Ackerblom" profile chai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50Supports for the feet or the legs coupled to fixed parts of the chair
    • A47C7/506Supports for the feet or the legs coupled to fixed parts of the chair of adjustable type
    • A47C7/5066Supports for the feet or the legs coupled to fixed parts of the chair of adjustable type by rotation
    • A47C7/5068Supports for the feet or the legs coupled to fixed parts of the chair of adjustable type by rotation actuated by linkag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胞机构式助力椅,涉及座椅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座椅撑部、座位部、背靠部、连杆机构、推动机构以及控制机构;座椅撑部具有一水平放置台;座位部开设有座腔,且座位部可翻转的配置于水平放置台上;背靠部可翻转的配置于座位部远离座椅撑部的一端,背靠部均相对水平放置台竖向设置;连杆机构包含主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座位部与主动杆相连;第三连杆为机架,主动杆以及第二连杆沿机架转动,背靠部与第一连杆相连;推动机构驱动主动杆转动,操作便利且实用性强。且通过控制机构以控制推动机构的启停,实现座位部与背靠部的翻转联动,便于用户使用和推广普及。

Description

一种变胞机构式助力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胞机构式助力椅。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中国的失能、病态老人数量越来越多。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伤病者、年迈老人和重症病人,由于他们体力极弱,行动极为不便。尤其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如关节炎、腰间盘突出等病症会严重影响老年人起坐。这些人久坐后,经常站不起来,腿部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他们的身体。
目前座椅辅助产品还处于初级阶段,创新性不够突出,功能形式上也比较繁琐,且装置庞大,比较笨重,成本也比较高。例如,中国专利号为CN108577285A所述的一种方便起身的老人用座椅,解决了对于行动不便肌肉无力的老人来说,因为自身行动不便,有时坐在座椅上很难进行起身的问题。然而,该座椅装置是通过齿轮、螺杆等复杂的传动机构来实现,导致了座椅结构相对复杂,且功能较为局限,不利于操作,并不适应于市场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胞机构式助力椅,旨在改善现有辅助座椅结构复杂以及功能较为局限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方案:
一种变胞机构式助力椅,包括:座椅撑部、座位部、背靠部、连杆机构、推动机构以及控制机构;座椅撑部具有一水平放置台;座位部可翻转的配置于所述水平放置台上,所述座位部具有竖向配置在所述水平放置台上的竖立状态以及横置于所述水平放置台上的平放状态;背靠部可翻转的配置于所述座位部远离所述座椅撑部的一端,所述座位部处于竖立状态或平放状态时,所述背靠部均相对所述水平放置台竖向设置,以供用户倚靠使用;连杆机构至少包含主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所述座位部与所述主动杆相连,从而跟随所述主动杆相对移动;其中,所述第三连杆为机架,所述主动杆以及第二连杆沿机架转动,对应使得配置于所述主动杆上的所述座位部在竖立状态和平放状态之间转换;所述背靠部与所述第一连杆相连,且所述背靠部在所述座位部处于竖立状态或平放状态时,均相对所述水平放置台竖向设置;推动机构驱动所述主动杆沿所述第三连杆转动,使得所述座位部在竖立状态和平放状态之间转换,对应辅助用户站立或坐下;控制机构用以控制所述推动机构的启停。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座椅撑部包含前支腿和后支腿,且至少设有四个,以平稳放置所述座椅撑部;所述支腿之间均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设于各支腿的顶端,且所述横梁之间围合形成所述水平放置台。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机构为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第三连杆相对延伸固设在其中一所述前支腿上,所述主动杆与第二连杆与所述横梁相适配,且所述主动杆转动至横置于对应的所述横梁上,使得所述座位部处于平放状态;所述主动杆一端连接到第一连杆上,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连接到第二连杆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与主动杆连接,以联动形成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座位部处于平放状态时,所述连杆机构大致呈矩形,所述第一连杆、第三连杆分别与所述主动杆或所述第二连杆相垂直;所述座位部处于竖立状态时,所述主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均大致竖向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杆、第三连杆分别与所述主动杆或所述第二连杆相平行。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之间均通过转动副相互铰接;所述连杆机构为双摇杆连杆机构,所述主动杆、第二连杆为长边,且所述主动杆、第二连杆均为摇杆,所述第一连杆对应为连接杆。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一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可活动配置于所述座椅撑部的一侧;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前支腿和后支腿之间横置有一安装杆,所述电动推杆铰接配置于所述安装杆上,且其输出轴铰接至所述主动杆或所述座位部上,从而推动所述座位部在竖立状态和平放状态之间移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杆的后端铰接在所述后支腿的底端,其前端相对所述前支腿活动设置,且部分延伸至所述前支腿的前侧;所述前支腿所在的前端面配置有一可升降移动的脚踏部,所述安装板的前端与所述脚踏部相联动,使得所述脚踏部受控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电动推杆相对伸长或收缩,经由其输出轴反向推动或拉动所述安装杆沿其铰接处转动,对应带动所述脚踏部下降或上升移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杆的前端沿其杆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脚踏部对应凸出设有一容置于所述导向槽内的定位柱,所述安装杆相对转动以带动所述定位柱沿所述导向槽内来回移动,从而驱动所述脚踏部升降。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脚踏部包含呈L型的踏板和靠板;所述靠板相对竖向配置,且所述靠板与座椅撑部之间设有带动所述脚踏部上下升降移动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含沿竖向配置在所述座椅撑部上的滑轨以及与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座,所述靠板与所述滑座固定相连。
作为进一步改进,具有两个所述连杆机构,且分别配置于所述水平放置台的左右两侧位置,所述推动机构对应设有两个,且单独驱动每一所述连杆机构运转;所述座位部连接设置于两所述主动杆之间,两所述第一连杆之间连接有一横向杆,所述背靠部竖向配置在所述横向杆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杆相平行设置,经由所述连杆机构转动,所述背靠部与所述第一连杆保持相互平行。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杆沿第一连杆向外延伸设置,且其延伸处配置有供用户抓握使用的扶手部,所述扶手部上装配有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与所述控制机构之间电连接,从而控制所述推动机构的伸缩推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座位部开设有一与用户臀部相适配的座腔,所述座腔大致位于所述座位部的端面的中间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助力椅,通过推动机构驱动连杆机构,能在瞬时使得座位部、背靠部与座椅撑部之间发生合并/分离、并使机构有效构件数或自由度数发生变化,以从而产生新构型的机构,便于用户对应站立或坐下使用。具体地,可翻转配置在座椅撑部上的座位部以及可翻转配置在座位部上的背靠部之间的独立翻转配合,使得座位部在竖立状态和平放状态之间切换,对应辅助用户站立或坐下,且背靠部始终与水平放置台竖向设置以供用户倚靠使用,操作便利且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连杆机构的主动杆与座位部相连,第一连杆与背靠部相连。第三连杆为机架,主动杆以及第二连杆沿机架转动,对应使得配置于主动杆上的座位部在竖立状态和平放状态之间转换。且背靠部在座位部处于竖立状态或平放状态时,均相对水平放置台竖向设置,经由推动机构驱动主动杆沿第三连杆转动,使得座位部在竖立状态和平放状态之间转换,对应辅助用户站立或坐下,且通过控制机构以控制推动机构的启停,实现座位部与背靠部的翻转联动,便于用户使用和推广普及。
进一步地,连杆机构为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第三连杆相对延伸固设在其中一前支腿上,使得第三连杆为连杆机构的固定机架。主动杆与第二连杆与横梁相适配,且主动杆转动至横置于对应的横梁上,使得座位部处于平放状态。其中,座位部处于平放状态时,连杆机构大致呈矩形,第一连杆、第三连杆分别与主动杆或第二连杆相垂直。座位部处于竖立状态时,主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均大致竖向设置,且第一连杆、第三连杆分别与主动杆或第二连杆相平行,对应使得主动杆带动座位部沿第三连杆翻转移动,且第一连杆带动背靠部在座位部的两状态下均为相对水平放置台竖向设置,以供用户倚靠使用。
进一步地,推动机构的电动推杆可活动配置于座椅撑部的一侧,位于同一侧的前支腿和后支腿之间横置有一安装杆,电动推杆铰接配置于安装杆上,且其输出轴铰接至主动杆或座位部上,从而推动座位部在竖立状态和平放状态之间移动。其中,安装杆的后端铰接在后支腿的底端,其前端相对前支腿活动设置,且部分延伸至前支腿的前侧。前支腿所在的前端面配置有一可升降移动的脚踏部,安装板的前端与脚踏部相联动,使得脚踏部受控于安装板,电动推杆相对伸长或收缩,经由其输出轴反向推动或拉动安装杆沿其铰接处转动,对应带动脚踏部下降或上升移动。仅通过一个电动推杆即可实现座位部的状态切换,以及与座位部位于不同位置上的脚踏部的相对联动以控制其升降,结构简单且功能多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助力椅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座位部处于竖立状态;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助力椅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座位部处于平放状态;
图3是图1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I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助力椅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座位部处于平放状态;
图8是图7中座位部处于竖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助力椅的使用状态图,其中,箭头表示电动推杆的伸缩方向,G表示用户的重心位置。
图标:1-座椅撑部;11-水平放置台;12-支腿;121-前支腿;122-后支腿;13-横梁;14-安装杆;141-导向槽;15-横向杆;2-座位部;21-座腔;3-背靠部;5-连杆机构;51-主动杆;52-第一连杆;53-第二连杆;54-第三连杆;6-推动机构;61-电动推杆;7-脚踏部;71-踏板;72-靠板;73-定位柱;8-滑动组件;81-滑轨;82-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胞机构式助力椅,包括:座椅撑部1、座位部2、背靠部3、连杆机构5、推动机构6以及控制机构(未图示)。
其中,座椅撑部1具有一水平放置台11。在本实施例中,座椅撑部1包含前支腿121和后支腿122,且至少设有四个,以平稳放置座椅撑部1。支腿12之间均连接有横梁13,横梁13设于各支腿12的顶端,且横梁13之间围合形成该水平放置台11。优选地,各支腿12、横梁13均为铝型材,质轻且便于拆装及搬运。
座位部2可翻转的配置于水平放置台11上,座位部2具有竖向配置在水平放置台11上的竖立状态以及横置于水平放置台11上的平放状态。背靠部3可翻转的配置于座位部2远离座椅撑部1的一端,座位部2处于竖立状态或平放状态时,背靠部3均相对水平放置台11竖向设置,以供用户倚靠使用。通过可翻转配置在座椅撑部1上的座位部2以及可翻转配置在座位部2上的背靠部3之间的翻转配合,使得座位部2在竖立状态和平放状态之间切换,对应辅助用户站立或坐下,且背靠部3始终与水平放置台11竖向设置以供用户倚靠使用,操作便利且实用性强。
具体地,座位部2及背靠部3是这样实现之间的翻转设置的。连杆机构5至少包含主动杆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53以及第三连杆54。座位部2与主动杆51相连,从而跟随主动杆51相对移动。其中,第三连杆54为连杆机构5中的机架,主动杆51以及第二连杆53沿机架转动,对应使得配置于主动杆51上的座位部2在竖立状态和平放状态之间转换。背靠部3与第一连杆52相连,且背靠部3在座位部2处于竖立状态或平放状态时,均相对水平放置台11竖向设置,经由推动机构6驱动主动杆51沿第三连杆54转动,使得座位部2在竖立状态和平放状态之间转换,对应辅助用户站立或坐下,且通过控制机构用以控制推动机构6的启停,进而实现座位部2与背靠部3的翻转联动。推杆机构以及控制机构的具体设置在后文作进一步详述。
更进一步地,连杆机构5为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5。第三连杆54相对延伸固设在其中一前支腿121上,以作为连杆机构5中的固定机架。主动杆51为连杆机构5中的受力杆,且主动杆51与第二连杆53与横梁13相适配,使得主动杆51受外力作用以转动至横置于对应的横梁13上,从而带动座位部2处于平放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主动杆51一端连接到第一连杆52上,另一端与第三连杆54相连接。第一连杆52另一端连接到第二连杆53上,第二连杆5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52和第三连杆54相连接,第三连杆54另一端与主动杆51连接,以联动形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5。优选地,主动杆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53、第三连杆54之间均通过转动副相互铰接。且连杆机构5为双摇杆连杆机构5,主动杆51、第二连杆53为长边,且主动杆51、第二连杆53均为摇杆,第一连杆52对应为连接杆,实现四连杆机构5的高效联动。
在本实施例中,座位部2处于平放状态时,连杆机构5大致呈矩形,此时第一连杆52、第三连杆54分别与主动杆51或第二连杆53相垂直。座位部2处于竖立状态时,主动杆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53和第三连杆54均大致竖向设置,且第一连杆52、第三连杆54分别与主动杆51或第二连杆53相平行。其中,四连杆机构5的每一铰接点分别且最多配置在其中一个杆体中的端点位置,使得连杆机构5转动以带动座位部2处于竖立状态时,各个杆体的长度因铰接点的逐一设置,足够使得连杆机构5之间的杆体大致呈竖向平行设置,进而保证了第一杆体在座位部2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均处于相对竖向设置,从而使得连接配置在第一杆体一侧的背靠部3在座位部2处于两种不同状态下均相对水平放置台11竖向设置。
请参阅图2、图3、图5、图7和图8,推动机构6驱动主动杆51沿第三连杆54转动,其中,推动机构6包括一电动推杆61。电动推杆61可活动配置于座椅撑部1的一侧。位于同一侧的前支腿121和后支腿122之间横置有一安装杆14,电动推杆61铰接配置于安装杆14上,且其输出轴铰接至主动杆51或座位部2上,从而推动座位部2在竖立状态和平放状态之间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推杆61的输出轴铰接至主动杆51上,电动推杆61伸缩移动进而推动主动杆51带动座位部2沿其与第三连杆54的铰接点转动,使得座位部2在竖立状态和平放状态之间翻转切换。输出轴与主动杆51的铰接点大致位于主动杆51的中间位置,且电动推杆61与安装杆14的铰接点大致位于安装杆14的中间位置,以更为省力推动。且电动推杆61与主动杆51之间铰接设置,确保主动杆51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与电动推杆61之间产生干涉。
更进一步地,安装杆14的后端铰接在后支腿122的底端,其前端相对前支腿121活动设置,且部分延伸至前支腿121的前侧。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杆14配置在支腿12的靠外一侧,以避免延伸的安装杆14端部与前支腿121之间产生干涉,影响安装杆14在其与后支腿122的铰接点处的转动。安装杆14可活动的铰接在后支腿122底端,使得配置在安装杆14上的电动推杆61在座位部2处于平放状态且用户坐在座位部2上以提供相应重力时,电动推杆61的输出轴一端相对限位固定,使得电动推杆61在伸缩驱动时,电动推杆61远离输出轴的一端反向推动或拉动安装杆14沿其铰接处转动,直至推动安装杆14抵接在地面上时,经由地面的支撑力,使得处于伸长驱动的电动推杆61沿输出轴一端正向带动主动杆51转动,进而实现座位部2的状态切换。
较佳地,前支腿121所在的前端面配置有一可升降移动的脚踏部7。且安装板的前端与脚踏部7相联动,使得脚踏部7受控于安装板,电动推杆61相对伸长或收缩,经由其输出轴反向推动或拉动安装杆14沿其与后支腿122的铰接处转动,对应带动脚踏部7下降或上升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处于竖立状态的座位部2以及配置在座位部2一端且竖向设置在水平放置台11上的背靠部3均位于两前支腿121之间的横梁13上,对应与脚踏部7同侧设置,以方便用户站立使用。在电动推杆61的反向推动或拉动下,安装杆14沿其后端处相对转动,从而使得与安装杆14前端相联动的脚踏部7沿竖向升降移动,以下降放置在地面位置供用户踩踏使用,或者是相对上升移动调节处于坐下状态的用户的双腿高度。
具体地,安装杆14的前端沿其杆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141,脚踏部7对应凸出设有一容置于导向槽141内的定位柱73。安装杆14相对转动以带动定位柱73沿导向槽141内来回移动,从而驱动脚踏部7升降。其中,导向槽141的长度至少能够容置处于地面位置以及上升到一定高度位置的脚踏部7中的定位柱73在导向槽141内的相对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脚踏部7包含呈L型的踏板71和靠板72。靠板72相对竖向配置,且靠板72与座椅撑部1之间设有带动脚踏部7沿竖向方向升降移动的滑动组件8。滑动组件8包含沿竖向配置在座椅撑部1上的滑轨81以及可滑动设置在滑轨81上的滑座82,靠板72与滑座82固定相连,从而在安装杆14的联动下,带动脚踏部7沿滑座82与滑轨81的滑动配合方向升降移动。
请参阅图2和图5,本申请的助力椅具有两个连杆机构5,且分别配置于水平放置台11的左右两侧位置。与之对应的,推动机构6设有两个,且单独驱动每一连杆机构5运转。在本实施例中,座位部2连接固设于两主动杆51之间,以跟随主动杆51相移动。座位部2大致呈矩形,供用户坐下使用。其中,两第一连杆52之间连接有一横向杆15,背靠部3竖向配置在横向杆15上且与第一连杆52相平行设置,经由连杆机构5转动,背靠部3与第一连杆52保持相互平行设置,以使背靠部3相对水平放置台11竖向设置,供用户倚靠使用。
进一步地,横向杆15沿第一连杆52向外延伸设置,且其延伸处配置有供用户抓握使用的扶手部(未图示)。扶手部上装配有按钮开关(未图示),方便用户控制使用。按钮开关与控制机构之间电连接,从而控制推动机构6的伸缩推动。需要说明的是,按钮开关、控制机构以及推动机构6之间均为电连接,通过按钮开关进一步控制推动机构6中的电动推杆61的伸缩移动,以实现座位部2、背靠部3及脚踏部7之间的联动控制。
更佳地,座位部2开设有一与用户臀部相适配的座腔21,座腔21大致位于座位部2的端面的中间位置。且座椅撑部1中与处于平放状态的座位部2上的座腔21对应设有用户如厕后收集排泄物的容器(未图示),使得本申请的助力椅用以供用户如厕时的辅助用户坐下使用以及如厕后辅助用户站立。
本实施例的助力椅的工作方式如下(具体如图9所示):
用户在未使用时,电动推杆61伸长驱动主动杆51以带动座位部2、背靠部3处于相对竖向设置,且位于同侧的脚踏部7在电动推杆61反向推动下驱动安装杆14带动脚踏部7下降至地面位置。
用户使用座椅时,通过站立在脚踏部7上,且依靠在座位部2和背靠部3上。启动电动推杆61使得电动推杆61收缩驱动,此时安装杆14在用户双脚提供的重力作用下处于相对固定,从而通过输出轴带动座位部2沿竖立状态翻转至平放状态,且背靠部3处于相对水平放置台11竖向设置,供用户继续倚靠使用。
直至座位部2翻转至平放状态,此时用户的重心转移至座位部2上,使得安装杆14上的电动推杆61在座位部2处于平放状态且用户坐在座位部2上以提供相应重力时,电动推杆61的输出轴一端相对限位固定,使得电动推杆61在继续收缩驱动时,电动推杆61远离输出轴的一端反向拉动安装杆14沿其后端的铰接点处转动,带动与安装杆14前端相联动的脚踏部7相对上升移动调节处于坐下状态的用户的双腿高度,对应调整合适坐姿后,停止电动推杆61的驱动。
直至用户需要站立时,启动电动推杆61使得电动推杆61伸长驱动,电动推杆61远离输出轴的一端反向推动安装杆14沿其后端的铰接点处转动,带动与安装杆14前端相联动的脚踏部7相对下降移动,直至推动安装杆14抵接在地面上时,经由地面的支撑力,使得处于伸长驱动的电动推杆61沿输出轴一端正向带动主动杆51转动,以带动座位部2翻转直至竖立状态,使得用户站立起身,同时座位部2、背靠部3以及脚踏部7均位于用户未使用时的初始位置上。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变胞机构式助力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撑部(1),具有一水平放置台(11);
座位部(2),可翻转的配置于所述水平放置台(11)上,所述座位部(2)具有竖向配置在所述水平放置台(11)上的竖立状态以及横置于所述水平放置台(11)上的平放状态;
背靠部(3),可翻转的配置于所述座位部(2)远离所述座椅撑部(1)的一端,所述座位部(2)处于竖立状态或平放状态时,所述背靠部(3)均相对所述水平放置台(11)竖向设置,以供用户倚靠使用;
连杆机构(5),至少包含主动杆(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53)以及第三连杆(54);所述座位部(2)与所述主动杆(51)相连,从而跟随所述主动杆(51)相对移动;其中,所述第三连杆(54)为机架,所述主动杆(51)以及第二连杆(53)沿机架转动,对应使得配置于所述主动杆(51)上的所述座位部(2)在竖立状态和平放状态之间转换;所述背靠部(3)与所述第一连杆(52)相连,且所述背靠部(3)在所述座位部(2)处于竖立状态或平放状态时,均相对所述水平放置台(11)竖向设置;
推动机构(6),驱动所述主动杆(51)沿所述第三连杆(54)转动,使得所述座位部(2)在竖立状态和平放状态之间转换,对应辅助用户站立或坐下;
控制机构,用以控制所述推动机构(6)的启停;所述座椅撑部(1)包含前支腿(121)和后支腿(122),且至少设有四个,以平稳放置所述座椅撑部(1);所述支腿(12)之间均连接有横梁(13),所述横梁(13)设于各支腿(12)的顶端,且所述横梁(13)之间围合形成所述水平放置台(11);所述连杆机构(5)为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5),所述第三连杆(54)相对延伸固设在其中一所述前支腿(121)上,所述主动杆(51)、第二连杆(53)均与所述横梁(13)相适配,且所述主动杆(51)转动至横置于对应的所述横梁(13)上,使得所述座位部(2)处于平放状态;所述主动杆(51)一端连接到第一连杆(52)上,另一端与第三连杆(54)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52)另一端连接到第二连杆(53)上,所述第二连杆(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52)和第三连杆(54)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杆(54)另一端与主动杆(51)连接,以联动形成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5);所述推动机构(6)包括一电动推杆(61),所述电动推杆(61)可活动配置于所述座椅撑部(1)的一侧;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前支腿(121)和后支腿(122)之间横置有一安装杆(14),所述电动推杆(61)铰接配置于所述安装杆(14)上,且其输出轴铰接至所述主动杆(51)或所述座位部(2)上,从而推动所述座位部(2)在竖立状态和平放状态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部(2)处于平放状态时,所述连杆机构(5)大致呈矩形,所述第一连杆(52)、第三连杆(54)分别与所述主动杆(51)或所述第二连杆(53)相垂直;所述座位部(2)处于竖立状态时,所述主动杆(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53)和第三连杆(54)均大致竖向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杆(52)、第三连杆(54)分别与所述主动杆(51)或所述第二连杆(53)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助力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杆(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53)、第三连杆(54)之间均通过转动副相互铰接;所述连杆机构(5)为双摇杆连杆机构(5),所述主动杆(51)、第二连杆(53)为长边,且所述主动杆(51)、第二连杆(53)均为摇杆,所述第一连杆(52)对应为连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4)的后端铰接在所述后支腿(122)的底端,其前端相对所述前支腿(121)活动设置,且部分延伸至所述前支腿(121)的前侧;所述前支腿(121)所在的前端面配置有一可升降移动的脚踏部(7),所述脚踏部(7)包含呈L型的踏板(71)和靠板(72);所述靠板(72)相对竖向配置,且所述靠板(72)与座椅撑部(1)之间设有带动所述脚踏部(7)上下升降移动的滑动组件(8);所述滑动组件(8)包含沿竖向配置在所述座椅撑部(1)上的滑轨(81)以及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81)上的滑座(82),所述靠板(72)与所述滑座(82)固定相连;所述安装杆(14)的前端与所述脚踏部(7)相联动,使得所述脚踏部(7)受控于所述安装杆(14),所述电动推杆(61)相对伸长或收缩,经由其输出轴反向推动或拉动所述安装杆(14)沿其铰接处转动,对应带动所述脚踏部(7)下降或上升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力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4)的前端沿其杆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脚踏部(7)对应凸出设有一容置于所述导向槽内的定位柱(73),所述安装杆(14)相对转动以带动所述定位柱(73)沿所述导向槽内来回移动,从而驱动所述脚踏部(7)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椅,其特征在于,具有两个所述连杆机构(5),且分别配置于所述水平放置台(11)的左右两侧位置,所述推动机构(6)对应设有两个,且单独驱动每一所述连杆机构(5)运转;所述座位部(2)连接设置于两所述主动杆(51)之间,两所述第一连杆(52)之间连接有一横向杆(15),所述背靠部(3)竖向配置在所述横向杆(15)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杆(52)相平行设置,经由所述连杆机构(5)转动,所述背靠部(3)与所述第一连杆(52)保持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力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杆(15)沿第一连杆(52)向外延伸设置,且其延伸处配置有供用户抓握使用的扶手部,
所述扶手部上装配有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与所述控制机构之间电连接,
从而控制所述推动机构(6)的伸缩推动。
CN202010067299.8A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变胞机构式助力椅 Active CN111109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7299.8A CN111109906B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变胞机构式助力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7299.8A CN111109906B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变胞机构式助力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9906A CN111109906A (zh) 2020-05-08
CN111109906B true CN111109906B (zh) 2024-05-14

Family

ID=70492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7299.8A Active CN111109906B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变胞机构式助力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990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74979A (da) * 1978-02-22 1979-08-23 S A G Andreasson Invalidestol
WO1990008669A1 (en) * 1989-02-01 1990-08-09 Retec Pr, Inc. Combination wheelchair and walker apparatus
CN206792104U (zh) * 2016-06-29 2017-12-26 浙江恒林椅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倾倒双电机分动椅
CN107901802A (zh) * 2017-11-27 2018-04-13 洛阳理工学院 公交车用悬吊式折叠座椅系统
CN110179271A (zh) * 2019-05-30 2019-08-30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助力老人椅
CN211431782U (zh) * 2020-01-20 2020-09-08 华侨大学 一种变胞机构式助力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90768B (en) * 2003-05-12 2004-06-11 Advantek Taiwan Inc Wheelchair structure
US20070089238A1 (en) * 2005-10-26 2007-04-26 Leisure-Lift, Inc. Multipositional bariatric bed
CA2903552C (en) * 2013-03-15 2021-08-24 Stryker Corporation Medical support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74979A (da) * 1978-02-22 1979-08-23 S A G Andreasson Invalidestol
WO1990008669A1 (en) * 1989-02-01 1990-08-09 Retec Pr, Inc. Combination wheelchair and walker apparatus
CN206792104U (zh) * 2016-06-29 2017-12-26 浙江恒林椅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倾倒双电机分动椅
CN107901802A (zh) * 2017-11-27 2018-04-13 洛阳理工学院 公交车用悬吊式折叠座椅系统
CN110179271A (zh) * 2019-05-30 2019-08-30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助力老人椅
CN211431782U (zh) * 2020-01-20 2020-09-08 华侨大学 一种变胞机构式助力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9906A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4561B (zh) 一种多功能如厕助力椅
US20040227331A1 (en) Multi-functional wheelchair
KR102490831B1 (ko) 다기능 휠체어
US5309583A (en) Powered lift toilet seat
CN211633024U (zh) 一种多功能如厕助力椅
JP5166592B1 (ja) 補助機構付き着座具
EP1286638B1 (en) A chair for handicapped or disabled persons
JPH1170146A (ja) 車椅子
CN111134475A (zh) 一种带有腋下支撑装置的助力椅
JP4410845B2 (ja) ポ−タブルトイレ用フレ−ム
JP2000300611A (ja) 起立介助椅子
CN211431782U (zh) 一种变胞机构式助力椅
JP2014217733A (ja) 補助機構付きチェアー
CN111109906B (zh) 一种变胞机构式助力椅
CN211533479U (zh) 一种带有腋下支撑装置的助力椅
CN210408249U (zh) 一种坐便起身助力装置
JPH10137294A (ja) 介護装置
JP2606353Y2 (ja) リフトアップチェア
CN216316610U (zh) 一种辅助起身装置及休闲椅
US5445431A (en) Seat uplift apparatus
KR102423485B1 (ko) 승강과 이동이 가능한 하지마비 환자용 자동 승강-이동 체어 장치
US9421138B1 (en) Self-propelling standing commode wheelchair
US5833315A (en) Seat uplift apparatus
US5468049A (en) Manually operated uplift apparatus
JP3210254B2 (ja) 立ち上り補助椅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