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6857A - 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6857A
CN111086857A CN201811243666.4A CN201811243666A CN111086857A CN 111086857 A CN111086857 A CN 111086857A CN 201811243666 A CN201811243666 A CN 201811243666A CN 111086857 A CN111086857 A CN 111086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izontal
plate
ink
vertical
horizont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436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四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 NEO TECH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IA NEO TECH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NEO TECH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A NEO TECH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436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68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6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68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65G47/248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turning over or inverting th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39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Controll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3/00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 B05C13/02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先于垂直覆墨机构的下方规划出一滴墨收集空间,并驱动一翻板吸附器撷取该水平输送机上的卧式板件,然后令该翻板吸附器载运该卧式板件通过滴墨收集空间,其中该翻板吸附器载运卧式板件的移动过程中包含依序执行一水平直线轨迹的移动及一弧线轨迹的旋摆翻板动作,以令该卧式板件垂立于该垂直覆墨机构的底端。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能具体实施上述方法的翻板装置,以改善水平输送机或板件遭受垂直覆墨机构滴流的油墨沾染的问题,并且提升翻板的速率。

Description

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板件至涂覆油墨机构的技术,特别有关一种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翻板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例如是PCB等板件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于其板面上披覆有油墨,针对该覆墨作业,业者为了简化覆墨设备的占地空间,已泛见使用一种垂直式的覆墨机构,能利用水平相对配置的一对取料滚轮,将垂立的板件由下往上撷取移动,而后再利用水平相对配置的一对覆墨滚轮,将油墨滚覆(即涂覆)于板件的双侧板面,以完成板件的覆墨作业。
请参阅图1,说明在传统板件覆墨的自动化制程中,特别是在所述垂直覆墨机构10的前,板件9通常是利用常见的水平式输送机20(或称设备)来运送,使板件9能以平卧的方式自动的移动到垂直覆墨机构10的下方(或称底端),而后凭借一翻板机构30,来撷取平卧于输送机20上的卧式板件9,并且将卧式板件9翻转成垂立形式,以便垂直覆墨机构10中之一对取料滚轮11、12,能顺利的由下往上撷取该垂立板件9。
其中,该翻板机构在现阶段较佳的技术,可参见中国专利授权公告第CN205952959U号,其教示于一对方通固定架之间架设一转转,并于该转轴上配置一对可跟随转轴翻转的气压缸,利用该对气压缸的伸缩移动,可撷取平卧于输送机上的卧式板件,并且过转轴的定点转动,而将卧式板件9翻转成垂立形式。
由于此专利教示的翻板机构技术,其吸盘式的夹爪,只能作定点垂直伸降(取板)及翻转(翻板)的连然后动作,导致该翻板机构只能配置于如图1所示水平输送机20的上方以及垂直覆墨机构10的下方;如此一来,水平输送机20势必一定要延伸配置至垂直覆墨机构10的正下方,才能将板件9移送至翻板机构30的取料位置,如此实施下,却因垂直覆墨机构10在对板件9覆墨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滴墨现象,而沾染了垂直覆墨机构10正下方的水平输送机20、翻板机构30或该输送机上的卧式板件9,乃至于影响了板件9的覆墨品质,亟待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旨在杜绝作落于垂直覆墨机构正下方的水平输送设备,在载运及翻转板件过程中遭受垂直覆墨机构中油墨滴落的沾染,并且改善翻板机构在载运或翻转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正下方的过程中,减少遭受滴落的油墨的沾染。
为此,本发明构思后的具体作法,是使垂直覆墨机构的正下方腾出一滴墨收集空间,并且将翻板机构设置于该滴墨收集空间端侧的水平输送设备的上方,避免于该滴墨收集空间内配置水平输送机及翻板机构。
此外,本发明还驱使翻板机于构执行翻板动作过程中,包含一水平线性载运板件通过滴墨收集空间的动作,并且于该水平线性载运板件过程中同步完成翻转板件的动作,其中该水平线性载运且同步翻转板件的移动过程中没有中途的停顿点,以提升板件由水平翻转至垂直过程中的速度,并能如此减少板件遭受滴墨的沾染。
具体的说,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是提供一种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方法,其技术手段包括依序执行下述步骤(1)至(3):
(1)规划该垂直覆墨机构的下方保有一滴墨收集空间,该水平输送机排除延伸至该滴墨收集空间内;
(2)驱动一翻板吸附器撷取该水平输送机上的卧式板件;
(3)然后令该翻板吸附器载运该卧式板件通过滴墨收集空间;其中,该翻板吸附器载运卧式板件的移动过程中包含依序执行一水平直线轨迹的移动及一弧线轨迹的旋摆翻板动作,令该卧式板件垂立于该垂直覆墨机构的底端。
上述方法中,该翻板吸附器在撷取该卧式板件时,排除向下移动来接触该卧式板件;更具体的说,该水平输送机上的卧式板件先接受一升降式抬板器的抬举,而后接受该翻板吸附器的撷取,实施时,可将升降式抬板器配置于该水平输送机的内部或底部。
上述方法中,其中该水平直线轨迹及该弧线轨迹建构成一条一元二次移动轨迹。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具体执行上述方法的装置,其技术手段包括建构一滴墨收集空间、一水平线性滑台及一翻板吸附器。更具体的说,该滴墨收集空间,坐落于该垂直覆墨机构的下方,该水平输送机自外界延伸配置至该滴墨收集空间的端侧而且排除延伸至该滴墨收集空间内;该水平线性滑台,由两滑轨之间滑组一滑座而成,所述两滑轨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该滴墨收集空间的外围;该翻板吸附器枢置于该滑座上,且坐落于该水平输送机的上方;其中,该翻板吸附器包含一臂架及一动力缸,该臂架上设有多个负压吸盘,且该臂架枢置于该滑座上,该动力缸连结于该滑座与该臂架之间;该翻板吸附器经由所述多个负压吸盘撷取该水平输送机上的卧式板件,该翻板吸附器经由该水平线性滑台的带动而使该臂架及该动力缸沿一水平线性轨迹移动,该臂架并经由该动力缸的驱动而执行一弧线轨迹的旋摆翻板动作,以载运该卧式板件垂立于该垂直覆墨机构的底端。
上述装置中,该臂架具有一支点,该臂架经由该支点而枢置于该滑座上,且该臂架具有一抗力端及一施力端,所述多个负压吸盘呈面域状布设于该抗力端,且该动力缸连结于该滑座与该施力端之间。更具体的,该抗力端与该支点之间具有一第一力臂,该施力端与该支点之间具有一第二力臂,该第一力臂与该第二力臂之间互呈夹角关系。
上述装置中,该抗力端上设有一框架,所述多个负压吸盘经由该框架而布设于该抗力端。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发明所能产生的技术功效在于:
1.在垂直覆墨机构下方腾出一滴墨收集空间,可完全杜绝垂直覆墨机构所滴落的油墨沾染到水平输送机及摆放于该输送机上的卧式板件,以提升板件覆墨的合格率。
2.将翻板吸覆器由传统定点下推吸覆板件后直接原地翻转板件的作法,变更成翻板吸覆器自原位直接吸覆板件后,移动一由直线位移与翻转动作串接而成的一元二次轨迹的连然后动作,使得翻板吸覆器不需时时刻刻地位居于垂直覆墨机构的下方,如此一来,将可大幅度地改善并且减少翻板吸覆器在载运及翻转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正下方的过程中,遭受滴落的油墨的沾染,以提升板件覆墨的合格率。
3.翻板吸覆器载运板件执行一元二次轨迹的连然后动作,将能大幅提升翻板的速度。
4.改善翻板吸覆器成为不执行下推吸覆板件的动作,以简化翻板吸附器的结构复杂度,并且减少在驱动翻板吸覆器往覆位移过程中的动力负载。
在此所揭示的各实施例的特征及技术功效将呈现于下方的描述与图式中。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水平输送机、翻板机构及垂直覆墨机构之间相对位置的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翻板方法的步骤程序图。
图3是实施图2步骤所需翻板装置的前视配置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中触翻板吸附器执行一元二次轨迹移动的示意图。
图6至图8依序是图5的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垂直覆墨机构;11、12-取料滚轮;13、14-涂料滚轮;20、21-水平输送机;22-抬板器;30-翻板机构;40-滴墨收集空间;41-油墨收集槽;50-翻板吸附器;51-吸盘;52-臂架;52a-支点;52b-抗力端;52c-施力端;53-动力缸;60-水平线性滑台;61-滑轨;62-滑座;63-支撑杆;64-枢接座;9-板件;P1-取料点;P2-出料点;L-一元二次轨迹;L1-水平线性轨迹;L2-弧线轨迹;A1-第一力臂;A2-第二力臂;α-夹角;S1至S3-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合并参阅图2及图3,其中图2说明本发明在图3所示的水平输送机21与垂直覆墨机构10之间实施翻板的方法,包括依序执行下述步骤S1至S3:
步骤S1:规划一滴墨收集空间
本发明规划该滴墨收集空间40坐落于该垂直覆墨机构10的下方。具体的说,该滴墨收集空间40可存在于该垂直覆墨机构10的下方与地面之间,且该滴墨收集空间40内可摆放一油墨收集槽41,使得该垂直覆墨机构10中不慎自取料滚轮11、12上方的涂料滚轮13、14所滴落的油墨,能直接滴落至滴墨收集空间40或其油墨收集槽41内,而不致沾染到周边设备。为此,在图3所示的水平输送机21是配置于该滴墨收集空间40的端侧,换言之,水平输送机21没有延伸至该滴墨收集空间40内。
步骤S2:驱动翻板吸附器撷取卧式板件
周知,在自动化制程中,例如PCB等板件9是一片一片地间隔摆放于水平输送机21上载运,因此水平输送机21上的板件都呈卧置形态。其中,水平输送机21可以是由双侧的多个滚轮或皮带等相对间隔排列于一水平输送线上构成,并且从外界或覆墨的前一制程的出料口(未绘示),延伸布建至该滴墨收集空间40的一端侧。该翻板吸附器50能以水平输送机21邻近该滴墨收集空间40的近端作为一取料点P1,由取料点P1撷取摆放于水平输送机21上的卧式板件9。所述撷取,包含以自动夹爪夹取或吸盘吸覆等方式实施,都属本发明概括可知的应用范围。
此外,在进一步的实施中,该水平输送机21的内部或底部设有一只或一对升降式抬板器22;当水平输送机21将卧式板件9逐一的平移至取料点P1定位时,卧式板件9是先接受一升降式抬板器22的抬举,使卧式板件9的底面脱离(即不接触)水平输送机21之后,才接受该翻板吸附器50的撷取;另一种较佳方式,是令升降式抬板器22抬举卧式板件9上移去接触翻板吸附器50上所设的吸盘51,以完成撷取(或称吸附)的动作。
必须说明的是,本发明中该翻板吸附器50在撷取该卧式板件9时,其上的吸盘51并没有执行向下移动来接触并撷取卧式板件9的动作,因此翻板吸附器50上并不需要设置带动吸盘51下移的驱动器,以便于降低翻板吸附器50负载过多的驱动元件,并提升翻板吸附器50的动作速率。
步骤S3:翻板吸附器执行移载及翻板动作
在本发明中,翻板吸附器50不是只有单纯的执行定点的翻板动作;具体的说,请配合图5所示,揭示该翻板吸附器50在撷取卧式板件9之后,是执行一条一元二次轨迹L的移载及翻板动作。该一元二次轨迹L包含一水平线性轨迹L1及一弧线轨迹L2;翻板吸附器50在撷取卧式板件9之后,先载运卧式板件9延水平线性轨迹L1往滴墨收集空间40的方向移动,在水平线性移动进行中,不间断的连然后执行弧线轨迹L2的翻板动作,此弧线轨迹L2是介于水平0度至垂直90度之间,使得翻板吸附器50能载运卧式板件9通过滴墨收集空间40;更具体的说,当卧式板件9被载运至滴墨收集空间40时,翻板吸附器50执行弧线轨迹L2的翻板动作已完成,使得卧式板件9垂立于该垂直覆墨机构10底端的一出料点P2位置,以便于垂直覆墨机构10的取料滚轮11、12能从出料点P2位置自动地撷取垂立的卧式板件9上移,进而接受涂料滚轮13、14滚触式的垂直涂覆油墨作业。
为了能够具体实现上述方法,请合并参阅图3及图4,揭示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翻板装置,其具体描述执行上述方法的结构配置态样,包括建构该滴墨收集空间40,并且配置一水平线性滑台60及配置该翻板吸附器50的具体细结。
如图3所示,揭示出该滴墨收集空间40坐落于垂直覆墨机构10下方的具体位置,该水平输送机21自外界延伸配置至该滴墨收集空间40的一端侧,而且排除延伸至该滴墨收集空间40内。
图3及图4中还揭示出该水平线性滑台60是由双侧的两滑轨61之间滑组一滑座62而成,所述两滑轨61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该滴墨收集空间40的外围。其中,所述两滑轨61及滑座62的配置,可以选用市售的龙门式伺服滑台,因此所述两滑轨61本身即具动力带动滑座62在两滑轨61间往复位移。
该翻板吸附器50枢置于该滑座62上,且坐落于该水平输送机21的上方。具体的说,该翻板吸附器50包含有一臂架52及一动力缸53,该臂架52上设有多个负压吸盘51。该翻板吸附器50经由臂架52而枢置于该滑座62上,该臂架52与滑座62之间经由一支撑杆63相连结,且是利用支撑杆63的一端部来枢接该臂架52;此外,该滑座62上固设有一枢接座64,该动力缸53一端枢接于该枢接座64上,且该动力缸53的另一端枢接于该臂架52上,以使得该动力缸53能连结于该滑座62与该臂架52之间。
更进一步的说,该臂架52的端面概略呈多边形框架状,使得该臂架52端面的缘边能提供一支点52a,该臂架52经由该支点52a而与支撑杆63的端部枢接,以使该臂架52能够枢置于该滑座52上。
该臂架52端面的缘边还形成有一抗力端52b及一施力端52c,所述多个负压吸盘51呈面域状布设于该抗力端52b;进一步的说,该抗力端52b上设有一框架55,所述多个负压吸盘51经由该框架55而布设于该抗力端52b。此外,该动力缸53的所述另一端能枢接于臂架52的施力端52c,换言之,该动力缸53能连结于该滑座62与臂架52的施力端52c之间。
更具体的说,该抗力端52b与该支点52a之间具有一第一力臂A1,该施力端52c与该支点52a之间具有一第二力臂A2,该第一力臂A1与该第二力臂A2之间互呈一夹角α关系,如此设计,使得动力缸53能便利的驱动臂架52在滑座52上翻转,特别是在滑座52水平线性移动过程中稳定且顺利的使该臂架52进行翻转动作。
基于上述配置细节及特点,于动态实施时,请参阅图6至图8,依序说明该翻板吸附器50能凭借所述多个负压吸盘51在该取料点P1撷取该水平输送机21上的卧式板件9(如图6),该翻板吸附器50经由该水平线性滑台60的带动而使该臂架52及该动力缸53沿该水平线性轨迹L1移动(如图7),而且在此水平移动过程中,该臂架52经由该动力缸53的驱动而执行一弧线轨迹L2的旋摆翻板动作,以载运该卧式板件9垂立于该垂直覆墨机构10底端的出料点P2位置(如图8),以利于涂料滚轮13、14自动撷取出料点P2位置的垂立板件9接受覆墨作业。
由此可知,本发明不将水平输送机21延伸配置至该垂直覆墨机构10的下方,而使垂直覆墨机构10的下方腾出一滴墨收集空间40,确实能够改善油墨沾染到水平输送机21或板件9的问题,使板件在覆墨前能保持清洁。此外,在减轻翻板吸覆器50负载下移驱动元件的情况下,令翻板吸覆器50载运板件9执行一元二次轨迹L的连然后动作,确实能够大幅提升翻板的速度,因此本发明在技术上理当较背景技术更具进步性。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依序执行下述步骤(1)至(3):
(1)规划该垂直覆墨机构的下方保有一滴墨收集空间,该水平输送机排除延伸至该滴墨收集空间内;
(2)驱动一翻板吸附器撷取该水平输送机上的卧式板件;
(3)然后令该翻板吸附器载运该卧式板件通过滴墨收集空间;其中,该翻板吸附器载运卧式板件的移动过程中包含依序执行一水平直线轨迹的移动及一弧线轨迹的旋摆翻板动作,令该卧式板件垂立于该垂直覆墨机构的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翻板吸附器在撷取该卧式板件时,排除向下移动来接触该卧式板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水平输送机上的卧式板件先接受一升降式抬板器的抬举,而后接受该翻板吸附器的撷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升降式抬板器坐落于该水平输送机的内部或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翻板吸附器经由一可摆动的臂架来执行该弧线轨迹的旋摆动作,且该臂架坐落于一水平线性滑台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弧线轨迹由水平0度延伸至垂直90度。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水平直线轨迹及弧线轨迹建构成一条一元二次移动轨迹。
8.一种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一滴墨收集空间,坐落于该垂直覆墨机构的下方,该水平输送机自外界延伸配置至该滴墨收集空间的端侧而且排除延伸至该滴墨收集空间内;
一翻板吸附器,设有能撷取该水平输送机上的卧式板件的多个负压吸盘,以载运该卧式板件通过滴墨收集空间;
其中,该翻板吸附器载运卧式板件的移动轨迹包含一水平直线轨迹连接一弧线轨迹,以载运该卧式板件于通过滴墨收集空间时垂立于该垂直覆墨机构的底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滴墨收集空间内设有一集墨槽。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平输送机的内部或底部设有至少一升降式抬板器,该抬板器能挺伸抬高该水平输送机上的卧式板件以接受该翻板吸附器的撷取。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水平线性滑台,由两滑轨之间滑组一滑座而成,所述两滑轨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该滴墨收集空间的外围,该翻板吸附器枢置于该滑座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翻板吸附器包含一臂架及一动力缸,该臂架上设有多个负压吸盘,且该翻板吸附器经由该臂架而枢置于该滑座上,该动力缸连结于该滑座与该臂架之间,且该翻板吸附器的弧线轨迹移动经由该动力缸驱动该臂架旋摆而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臂架具有一支点,该臂架经由该支点而枢置于该滑座上,且该臂架具有一抗力端及一施力端,所述多个负压吸盘呈面域状布设于该抗力端,且该动力缸连结于该滑座与该施力端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抗力端与该支点之间具有一第一力臂,该施力端与该支点之间具有一第二力臂,该第一力臂与该第二力臂之间互呈夹角关系。
15.如权利要求8或14所述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抗力端上设有一框架,所述多个负压吸盘经由该框架而布设于该抗力端。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弧线轨迹由水平0度延伸至垂直90度。
17.如权利要求8或16所述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平直线轨迹及弧线轨迹建构成一条一元二次移动轨迹。
CN201811243666.4A 2018-10-24 2018-10-24 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10868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3666.4A CN111086857A (zh) 2018-10-24 2018-10-24 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3666.4A CN111086857A (zh) 2018-10-24 2018-10-24 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6857A true CN111086857A (zh) 2020-05-01

Family

ID=70391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43666.4A Pending CN111086857A (zh) 2018-10-24 2018-10-24 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8685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34197Y (zh) * 2002-03-22 2003-02-05 亚硕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自动上下料机
CN101844127A (zh) * 2010-06-02 2010-09-29 李荣根 垂直式pcb板自动双面涂布机
CN105457831A (zh) * 2015-12-24 2016-04-06 昆山铭益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全精度双滚涂布机
CN206868502U (zh) * 2017-06-13 2018-01-12 竞华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pcb涂布油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34197Y (zh) * 2002-03-22 2003-02-05 亚硕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自动上下料机
CN101844127A (zh) * 2010-06-02 2010-09-29 李荣根 垂直式pcb板自动双面涂布机
CN105457831A (zh) * 2015-12-24 2016-04-06 昆山铭益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全精度双滚涂布机
CN206868502U (zh) * 2017-06-13 2018-01-12 竞华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pcb涂布油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71578B (zh) 一种全自动双模式网印机及其整面印刷工作方法
CN105314422A (zh) 一种电路板测试系统
CN107244551A (zh) 一种可旋转式电路板自动抓取机器人
CN111439584A (zh) 一种磁性材料托盘交换机及其实现方法
CN109693929B (zh) 垂直整合转料机构和互转设备
CN211839090U (zh) 片材工件用视觉自动检测设备
CN107030077A (zh) 改进型玻璃镀膜擦拭设备
KR101968906B1 (ko) 이차전지용 리드탭 모서리 가공장치
TWM576536U (zh) a horizontal plate to draw a horizontal plate to a vertical inking mechanism
CN205038306U (zh) 一种采用风琴形吸盘抓取电路板的测试系统
CN110615280A (zh) 智能拆装装置
CN212625737U (zh) 金属锂自动叠片机
CN210763113U (zh) 双功能快速切换自动上下料设备
CN111086857A (zh) 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方法及装置
CN216996427U (zh) 一种可在输送线上作业的翻转机构
CN216710732U (zh) 片状物自动翻转设备
CN105319496A (zh) 一种采用风琴形吸盘抓取电路板的测试系统
TWI698351B (zh) 從水平輸送機擷取臥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機構的翻板方法及其裝置
CN217534412U (zh) 板料码垛设备
CN205061040U (zh) 一种电路板测试系统
CN213459774U (zh) 一种双层电池串出料机构
CN212021131U (zh) 一种陶瓷杯内壁自动上釉机构
CN211846318U (zh) 智能拆装装置
CN209618263U (zh) 从水平输送机撷取卧式板件至垂直覆墨机构的翻板装置
CN209363620U (zh) 一种铝板加工自动车床用机械手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