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对基于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100的构造进行说明。此外,转子100配置为在径向与定子101对置。即,通过转子100以及定子101来构成旋转电机102。而且,在旋转电机102中,构成为在定子101设置有线圈(未图示),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磁通量)和与定子101对置的转子100产生的磁场(磁通量)的相互作用,从而转子100旋转运动。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旋转轴线方向”是指转子100的旋转轴线方向(沿着轴C1(参照图1)的方向)。另外,“周方向”是指转子100的周方向(图2中的箭头B1方向或者箭头B2方向)。“径向”是指转子100的径向(图2中的箭头R1方向或者箭头R2方向)。另外,“内径侧”是指转子100的内径侧(箭头R1方向侧),“外径侧”是指转子100的外径侧(箭头R2方向侧)。
(转子的整体构造)
如图1所示,转子100具备轴10。此外,在轴10设置有将冷却用的冷媒M(参照图4)向转子芯20供给的冷媒供给口11。冷却用的冷媒M例如由油构成。另外,冷媒供给口11沿着轴10的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另外,轴10是中空的,在轴10的内部,冷媒M在沿着旋转轴线方向移动后,从冷媒供给口11向转子芯20侧供给。
另外,转子100具备转子芯20。转子芯20安装于轴10。另外,转子芯20由层叠的多个电磁钢板30构成。多个电磁钢板30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层叠。
另外,如图2所示,转子100具备埋入转子芯20的多个永久磁铁40。即,转子100构成多个永久磁铁40埋入转子100的内部的埋入永久磁铁型马达(IPM马达:InteriorPermanent Magnet Motor)的一部分。
另外,多个永久磁铁40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而沿着转子芯20的周方向设置。对多个永久磁铁40而言,通过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而配置为大致V字状的一对永久磁铁40a以及永久磁铁40b来构成一个极。例如,转子100设置有10组一对永久磁铁40a以及永久磁铁40b的组。即,通过20个永久磁铁40来构成10个极。
这里,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3以及图4所示,多个电磁钢板30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电磁钢板30(电磁钢板30b)分别包括:具有旋转轴线方向的厚度t1(参照图5)的第1部分31、具有比第1部分31小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厚度t2(参照图5)的在径向延伸的第2部分32。第2部分32具有槽状。而且,第2部分32构成从轴10的冷媒供给口11供给的冷媒M所流通的流路A2。此外,厚度t1以及厚度t2分别是权利要求书的“第1厚度”以及“第2厚度”的一个例子。
具体而言,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多个电磁钢板30包括未设置第2部分32的多个电磁钢板30a、与设置了第2部分32的多个电磁钢板30b。而且,设置了第2部分32的多个电磁钢板30b在层叠的多个电磁钢板30中配置于沿着旋转轴线方向的方向的中央部附近。另外,多个电磁钢板30b层叠为一个群(即,在多个电磁钢板30b之间不夹着电磁钢板30a)。此外,电磁钢板30a以及电磁钢板30b分别是权利要求书的“第1电磁钢板”以及“第2电磁钢板”的一个例子。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5以及图6所示,电磁钢板30(电磁钢板30b)的第2部分32通过电磁钢板30在厚度方向(沿着旋转轴方向(C1)的方向)被按压(冲压加工)而形成(加工)为槽状。即,具备第2部分32的电磁钢板30b是将电磁钢板30a在厚度方向进一步进行按压加工而成的。例如,通过带状的电磁钢板(未图示)被穿孔而形成电磁钢板30。具体而言,在带状的电磁钢板中,在通过冲头(未图示)穿孔出后述的轴插入孔部33、切口部34、磁铁插入孔部35以及冷媒用孔部36的工序、通过冲头(未图示)形成后述的嵌缝突起37的工序之后,通过电磁钢板30的外边缘部被穿孔,从而形成1片电磁钢板30。而且,在上述的工序中的任意的时刻,如图7所示,通过带状的电磁钢板(或者,电磁钢板30b)被冲头P按压(冲压加工),而形成第2部分32。
由于第2部分32通过被冲头P按压而形成,因此第2部分32的底面32a呈大致平坦面。另外,第1部分31与第2部分32的边界附近的部分32b在将电磁钢板30在厚度方向切断后的剖面下呈弯曲的形状。即,第2部分32从第1部分31与第2部分32的边界附近厚度t2缓缓地变小。
另外,第2部分32的深度d比电磁钢板30的厚度(厚度t1)的一半小。具体而言,第2部分32的深度d为电磁钢板30的厚度(厚度t1)的30%以下。由此,能够抑制因第2部分32的厚度t2过度地变小而电磁钢板30的强度降低。另外,第2部分32的深度d比第2部分32的沿着周方向的方向的宽度W小。另外,第2部分32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只设置于电磁钢板30的一侧的表面。由此,与第2部分32在旋转轴线方向上设置于电磁钢板30的两面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电磁钢板30的强度降低。另外,分别设置于层叠的电磁钢板30b的第2部分32独立地设置为相互不连接。即,通过在多个电磁钢板30b分别设置第2部分32,而单独地形成流路A2。
通过第2部分32被冲头P按压,从而第2部分32加工硬化。所谓加工硬化是若指向金属给予应力则因塑性变形而硬度增加的现象。加工硬化也被称为变形硬化。由此,由于第2部分32的硬度变得相对较高,因此电磁钢板30的强度提高。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电磁钢板30(电磁钢板30b)的第2部分32根据由多个永久磁铁40构成的多个极来设置多个。具体而言,如上述那样,通过一对永久磁铁40a以及永久磁铁40b而构成一个极。而且,在转子100设置有10个极。而且,在1片电磁钢板30设置有10个第2部分32。另外,第2部分32设置于在周方向邻接的2个极之间。即,设置于与2个极的一方的永久磁铁40a、与另一方的极的永久磁铁40b之间对应的位置。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设置于电磁钢板30(电磁钢板30b)的多个第2部分32具有相互相同的形状,并且多个第2部分32的各个旋转轴线方向的厚度t2相互相等。具体而言,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第2部分32具有在径向延伸的大致矩形形状(大致长方形形状)。另外,多个第2部分32的剖面的形状(参照图5)相互相等。另外,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多个第2部分32以大致等角度间隔设置。由此,与多个第2部分32不以大致等角度间隔设置的情况(偏移地设置的情况)不同,能够使转子100平衡较好地旋转。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电磁钢板30(电磁钢板30b)包括供轴10插入的轴插入孔部33。而且,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第2部分32设置为从电磁钢板30的轴插入孔部33(内径侧)至冷媒M的出口(永久磁铁40侧,外径侧)在径向延伸。此外,所谓“从轴插入孔部33至冷媒M的出口”,包括“在从轴插入孔部33至冷媒M的出口之间”这一概念。具体而言,如图3以及图6所示,电磁钢板30设置为与轴插入孔部33连续,包括构成冷媒M的沿着旋转轴方向的方向的流路A1的切口部34。而且,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第2部分32设置为从电磁钢板30的切口部34至冷媒M的出口在径向延伸。此外,切口部34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另外,切口部34与多个第2部分32设置相同的数量。由此,冷媒M顺畅地流入多个第2部分32。另外,在径向上,切口部34的长度比第2部分32的长度短。
另外,如图4所示,多个电磁钢板30b中的至少一部分从径向观察,构成为与轴10的冷媒供给口11重叠。而且,层叠的多个第2电磁钢板30b的切口部34构成连通于电磁钢板30b的第2部分32的、冷媒M的沿着旋转轴方向的方向的流路A1。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电磁钢板30(电磁钢板30a、电磁钢板30b)包括供永久磁铁40插入的磁铁插入孔部35。另外,电磁钢板30(电磁钢板30a)包括设置于磁铁插入孔部35的轴插入孔部33侧(内径侧)而构成冷媒M的沿着旋转轴线方向的方向的流路A3(参照图4)的冷媒用孔部36。而且,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第2部分32设置为从电磁钢板30的轴插入孔部33延伸至作为冷媒M的出口的冷媒用孔部36。具体而言,第2部分32设置为从电磁钢板30的切口部34延伸至冷媒用孔部36。
另外,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磁铁插入孔部35具有大致矩形形状以便与永久磁铁40的形状对应。另外,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冷媒用孔部36具有向外径侧突出的弧状。另外,通过在周方向邻接的构成一方的极的永久磁铁40a、与构成另一方的极的永久磁铁40b,来构成向外径侧突出的V字形状。而且,在构成向外径侧突出的V字形状的永久磁铁40a与永久磁铁40b之间配置弧状的冷媒用孔部36。即,通过将冷媒用孔部36形成为弧状,能够将冷媒用孔部36配置于永久磁铁40a以及永久磁铁40b的附近。
另外,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在冷媒用孔部36与永久磁铁40之间设置有嵌缝突起37。嵌缝突起37沿着周方向设置有多个(与第2部分32数目相同)。
(冷媒的流动方式)
参照图4,对冷媒M的流动方式进行说明。冷媒M在中空的轴10的内部沿着旋转轴线方向移动后,从冷媒供给口11流入转子芯20的流路A1。此外,流路A1通过层叠的多个电磁钢板30b的切口部34构成。而且,冷媒M从切口部34流入第2部分32(流路A2)。之后,冷媒M从第2部分32流入流路A3。此外,流路A3通过层叠的多个电磁钢板30b的冷媒用孔部36构成。而且,冷媒M从流路A3向转子芯20的外部排出。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8,对基于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200的构造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2部分132延伸至磁铁插入孔部135。
转子200的电磁钢板130包括供永久磁铁140插入的磁铁插入孔部135。而且,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第2部分132设置为从电磁钢板130的轴插入孔部133延伸至磁铁插入孔部135。具体而言,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第2部分132设置为从电磁钢板130的切口部134延伸至磁铁插入孔部135。此外,第2部分132在周方向以大致等角度间隔设置多个。另外,在永久磁铁140与磁铁插入孔部135之间设置有缝隙(未图示),冷媒M在从第2部分132向磁铁插入孔部135的缝隙流入后,从磁铁插入孔部135排出。
此外,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的那样的效果。
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多个电磁钢板(30、130)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电磁钢板(30、130)包括构成从轴(10)的冷媒供给口(11)供给的冷媒(M)所流通的流路(A2)的在径向延伸的槽状的第2部分(32、132)。由此,与在电磁钢板(30、130)设置在径向延伸的狭缝(孔部)而形成冷媒(M)的流路的情况不同,由于抑制由通过槽状的第2部分(32、132)形成流路(第2部分(32、132))所引起的电磁钢板(30、130)的强度的降低,因此在转子(100、200)高速地旋转时,施加于供永久磁铁(40、140)插入的磁铁插入孔部(35、135)的附近等的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而转子芯(20)的厚度(宽度)相对较小的部分(桥部)的应力减少。其结果是,即使在将冷媒(M)所流通的流路(A2)设置于转子芯(20)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转子芯(20)的强度降低。
另外,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电磁钢板(30、130)的第2部分(32、132)通过电磁钢板(30、130)在厚度方向被按压(冲压加工)从而形成(加工)为槽状。若像这样构成,则由于第2部分(32、132)加工硬化,因此能够使电磁钢板(30、130)的强度(刚性)提高。其结果是,能够更抑制转子芯(20)的强度降低。
另外,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电磁钢板(30、130)的第2部分(32、132)与通过多个永久磁铁(40、140)构成的多个极对应而设置多个。若像这样构成,能够高效地冷却多个永久磁铁(40、140)。其结果是,能够减少由永久磁铁(40、140)呈高温而引起的减磁。
另外,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设置于电磁钢板(30、130)的多个第2部分(32、132)具有相互相同的形状,并且多个第2部分(32、132)的各个旋转轴线方向的第2厚度(t2)相互相等。若像这样构成,则与多个第2部分(32、132)的形状以及厚度相互不同的情况相比,由于抑制在转子芯(20)的各部分的重量产生偏倚,因此能够使转子(100、200)平衡较好地旋转。
另外,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第2部分(32、132)设置为从电磁钢板(30、130)的轴插入孔部(33、133)至冷媒(M)的出口在径向延伸。若像这样构成,则由于通过将冷媒(M)的出口设置于永久磁铁(40、140)的附近,从而冷媒(M)在永久磁铁(40、140)的附近流通,因此能够有效地冷却永久磁铁(40、140)。
另外,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第2部分(32、132)设置为从电磁钢板(30、130)的切口部(34、134)至永久磁铁(40、140)侧在径向延伸。若像这样构成,则从轴(10)的冷媒供给口(11)供给的冷媒(M)经由切口部(34、134)(沿着旋转轴方向移动),而流入层叠的多个电磁钢板(30、130)的各个第2部分(32、132)。由此,能够不将轴(10)的冷媒供给口(11)沿着旋转轴方向设置多个,而使冷媒(M)流入层叠的多个电磁钢板(30、130)的各个第2部分(32、132)。
另外,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多个电磁钢板(30b)中的至少一部分从径向观察,构成为与轴(10)的冷媒供给口(11)重叠。而且,层叠的多个第2电磁钢板(30b)的切口部(34、134)构成连通于电磁钢板(30b)的第2部分(32、132)的、冷媒(M)的沿着旋转轴方向的方向的流路(A1)。若像这样构成,则能够使冷媒(M)从冷媒供给口(11)经由通过切口部(34、134)构成的流路(A1)而向多个第2电磁钢板(30b)的各个第2部分(32、132)流动。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第2部分(32)设置为从电磁钢板(30)的轴插入孔部(33)延伸至冷媒用孔部(36)。若像这样构成,则由于冷媒(M)流入设置于永久磁铁(40)的轴插入孔部(33)侧(内径侧)的冷媒用孔部(36),因此能够经由转子芯(20)而冷却永久磁铁(40)。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第2部分(132)设置为从电磁钢板(130)的轴插入孔部(133)延伸至磁铁插入孔部(135)。若像这样构成,则由于冷媒(M)流入磁铁插入孔部(135),因此能够通过冷媒(M)直接冷却永久磁铁(140)。由此,能够高效地冷却永久磁铁(140)。
另外,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设置了第2部分(32、132)的多个电磁钢板(30b)在层叠的多个电磁钢板(30、130)中配置于沿着旋转轴线方向的方向的中央部附近。若像这样构成,则在层叠的多个电磁钢板(30、130)中,在沿着旋转轴线方向的方向的两端部配置电磁钢板(30a),在中央部附近配置电磁钢板(30b)。由此,由于产生在旋转轴线方向的一方端侧与另一方端侧产生转子芯(20)的重量的偏倚,因此能够使转子(100、200)平衡较好地旋转。
[变形例]
此外,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应该认为在全部的方面为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而还包括在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转子构成为配置于定子的径向内侧的所谓的内转子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将转子构成为外转子。
另外,在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周方向,第2部分的宽度大致恒定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如基于图9所示的第1变形例的转子300那样,在周方向,第2部分232的宽度朝着外径侧缓缓地变大(变宽)。由此,能够使冷媒M顺畅地流动。
另外,在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旋转轴线方向,第2部分只设置于电磁钢板的一侧的表面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基于图10所示的第2变形例的转子400那样,第2部分332设置于电磁钢板330的两面。由此,由于层叠的电磁钢板330的第2部分332在旋转轴线方向彼此连结,因此能够增大流路的剖面积。其结果是,能够使冷媒M顺畅地流动。
另外,在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电磁钢板的第2部分通过电磁钢板在厚度方向被按压而被加工为槽状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刨削电磁钢板,而形成第2部分。
另外,在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转子的极的数量与第2部分的数量相等的例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对2个极设置1个第2部分。
另外,在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设置于电磁钢板的多个第2部分具有相互相同的形状,并且具有相同的厚度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设置于电磁钢板的多个第2部分的形状以及厚度不同。
另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2部分从轴插入孔部延伸至磁铁插入孔部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为将第2部分从轴插入孔部延伸至与磁铁插入孔部连续而设置的空隙(用于抑制磁通量的环绕的空隙)。
另外,在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层叠的电磁钢板中,在配置于沿着旋转轴线方向的方向的中央部附近的电磁钢板设置第2部分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全部的层叠的电磁钢板设置第2部分。
另外,在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冷媒的出口是冷媒用孔部或者磁铁插入孔部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第2部分形成为延伸至转子的外径侧的端部,而在转子的外径侧的端部设置冷媒的出口。
另外,在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2部分从切口部至冷媒的出口设置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设置切口部,而从轴插入孔部至冷媒的出口设置第2部分。
附图标记说明:
10...轴;11...冷媒供给口;20...转子芯;30、130、330...电磁钢板;30a...电磁钢板(第1电磁钢板);30b...电磁钢板(第2电磁钢板);31...第1部分;32、132、232、332...第2部分;33、133...轴插入孔部;34、134...切口部;35、135...磁铁插入孔部;36...冷媒用孔部;40、140...永久磁铁;100、200、300、400...转子;A1、A2、A3...流路;M...冷媒;t1...厚度(第1厚度);t2...厚度(第2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