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3361A - 眼睛佩戴物、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及眼睛佩戴物套组 - Google Patents

眼睛佩戴物、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及眼睛佩戴物套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3361A
CN111033361A CN201880054067.XA CN201880054067A CN111033361A CN 111033361 A CN111033361 A CN 111033361A CN 201880054067 A CN201880054067 A CN 201880054067A CN 111033361 A CN111033361 A CN 111033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yewear
power supply
temple
supply device
fron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40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菅龙贵
大户孝文
日野正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s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033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33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5/00Constructions of non-optical parts
    • G02C5/14Side-members
    • G02C5/146Side-members having special front en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11/00Non-optical adjuncts; Attachment thereof
    • G02C11/10Electronic devices other than hearing ai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2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position or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eams, i.e. deflection
    • G02F1/294Variable focal length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5Mechanical details of housing or structure aiming to accommodate the power transfer means, e.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coils, antennas or transducers into e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yeglas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眼睛佩戴物具备:前框,具有鼻抵接部;镜腿,一端部借助于连结部与所述前框的一端部连结;电气设备;非接触受电部,从外部接收对所述电气设备供给的电力,所述非接触受电部配置于位于所述镜腿内的区域,所述非接触受电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的长度比所述鼻抵接部与所述铰链之间的长度短。

Description

眼睛佩戴物、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及眼睛佩戴物套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睛佩戴物、尤其是具有电气设备的眼睛佩戴物、对眼睛佩戴物供电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以及眼睛佩戴物与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的套组即眼睛佩戴物套组。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电气设备的眼睛佩戴物用于各种用途中。作为其一例的3D眼镜公开在专利文献1中。
该3D眼镜具备非接触受电部,非接触受电部能够在非接触状态下从非接触供电部受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255160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3D眼镜具有比较大的非接触受电部。而且,该非接触受电部配置于在前框的端部设置的比较大的壁部内。该结构限制横向的视野,并且成为设计上的制约。由此,该结构难以转用于具有特定的用途,即,观看显示了3D图像的正面的显示器这一用途的3D眼镜以外的眼睛佩戴物。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以提供具备比较小的非接触受电部的眼睛佩戴物为课题。
另外,本发明以提供能够对具备比较小的非接触受电部的眼睛佩戴物进行供电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为课题。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眼睛佩戴物具备:前框,具有鼻抵接部;镜腿,一端部借助于连结部与所述前框的一端部连结;电气设备;蓄电部,对所述电气设备供电;以及非接触受电部,对所述蓄电部供电,所述非接触受电部配置于位于所述镜腿内的区域,所述非接触受电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的长度比所述鼻抵接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的长度短。
另外,本发明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具备:定位部,对眼睛佩戴物进行定位,该眼睛佩戴物具备内置有非接触受电部的镜腿、和一端部借助于连结部与所述镜腿的一端部连结的前框;以及非接触供电部,所述定位部通过与所述镜腿的一端部、所述连结部以及所述前框的一端部中的至少一者抵接,从而以所述非接触受电部与所述非接触供电部相对置的方式,对所述眼睛佩戴物进行定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具备比较小的非接触受电部的眼睛佩戴物。另外,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能够对具备比较小的非接触受电部的眼睛佩戴物进行供电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子眼镜的主视图。
图2是电子眼镜的局部透视俯视图。
图3是电子眼镜的局部透视左视图。
图4是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的局部透视俯视图。
图6是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的局部透视主视图。
图7A是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7B是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的另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7C是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的又另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7D是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的又另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8是具有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的眼镜盒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对展开了镜腿的状态下的电子眼镜进行供电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0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的主视图。
图12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的右视图。
图13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的局部透视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本发明的眼睛佩戴物的代表例,对具有视力矫正用的透明镜片的电子眼镜进行说明,该视力矫正用的透明镜片包含能够通过电气控制来使其光学特性变化的液晶镜片(电活性区域)。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眼镜具备液晶镜片作为电气设备。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眼镜10的主视图。电子眼镜10具有一对镜片110及镜框120。镜框120具有前框130、左侧镜腿140L及右侧镜腿140R。图1示出了折叠了各镜腿的状态。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配置有前框130的一侧作为电子眼镜10的前方来进行说明,将配置有各镜腿的一侧作为电子眼镜10的后方来进行说明。
图2是电子眼镜10的俯视图。图3是电子眼镜10的左视图。在图2及图3中,各镜腿的前方侧部分以透视的方式进行显示,还显示了配置于该部分的内部的部件。图2及图3示出了展开了各镜腿的状态。
在从正面观察电子眼镜10时,一对镜片110以呈大致左右对称的方式形成,具有彼此相同的构成要素。镜片110具有液晶镜片111及一对未图示的电极。液晶镜片111是多层结构,至少具有从前后夹着液晶层(未图示)的一对导电层(未图示)。一对导电层分别与电极连接。通过对一对导电层间施加电压,能够使液晶层活性化,使液晶镜片111的折射率变化。此外,使用ITO等的透明电极作为电极。
镜片110以成为与后面说明的镜圈131的形状相符的形状的方式,被从镜片坯件裁出而形成。
构成镜框120的前框130具有:分别保持一对镜片110的一对镜圈131以及将一对镜圈131彼此连接的鼻架132。
前框130在其左端附近具有左侧端部130L。左侧端部130L具有沿着与一对镜圈131和鼻架132排列的方向(左右方向)交叉的方向且向后方延伸的部分。另外,前框130在其右端附近具有右侧端部130R。右侧端部130R具有沿着与一对镜圈131和鼻架132排列的方向(左右方向)交叉的方向且向后方延伸的部分。
前框130具有与使用者的鼻子抵接的一对鼻垫133。鼻垫133相当于本发明中的鼻抵接部。如图2所示,鼻垫133是由镜圈131的一部分形成的部件。但是,鼻垫133也可以是在独立于镜圈131地形成之后,安装到镜圈131或鼻架132的部件。应予说明,镜圈131本身的一部分或镜片110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与使用者的鼻子抵接的鼻抵接部。
对于前框130的材料,不特别地进行限定,例如可从钛、铝及不锈钢等金属、聚酰胺、醋酸盐、赛璐珞、聚醚酰亚胺以及聚氨酯等树脂、或者碳等中适当选择。
左侧镜腿140L和右侧镜腿140R以彼此呈大致左右对称的外形的方式形成。
左侧镜腿140L在其一端部处借助于左侧铰链145L而可旋转地安装于前框130的左侧端部130L。右侧镜腿140R在其一端部处借助于右侧铰链145R而可旋转地安装于前框130的右侧端部130R。在此,左侧铰链145L及右侧铰链145R是本发明的连结部的一例,例如前框130的一端部、与左侧镜腿140L或右侧镜腿140R的一端部所连结的部分构成为可转动。以后,关于左侧镜腿140L及右侧镜腿140R,将使用者佩戴着电子眼镜10时处于前方侧的(与左侧铰链145L或右侧铰链145R连接的)一端部,根据需要而记载为前端部。应予说明,左侧铰链145L及右侧铰链145R是本发明的连结部的一例。
对于构成各镜腿的材料,不特别地进行限定,例如,可从聚酰胺、醋酸盐、赛璐珞、聚醚酰亚胺以及聚氨酯等树脂、或者碳等中适当选择。
在左侧镜腿140L的内部配置有蓄电部150,该蓄电部150储备电力并且对液晶镜片111及后面说明的控制部170供电。蓄电部150是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对于蓄电部150,可根据眼睛佩戴物具备的电气设备所需的电力等,从公知的可蓄电的装置之中选择适当的装置。
并且,在左侧镜腿140L的内部配置有非接触受电部160,该非接触受电部160从后面说明的外部的非接触供电部无线地接收电力,并对蓄电部150供电。非接触受电部160具有卷绕在受电部卷绕轴160A周围的、由未图示的导体(例如导线)构成的线圈。
非接触供电部与非接触受电部160之间的无线供电方式是在两者邻近的状态下进行供电的电磁感应方式。由此,能够小型化至可将非接触受电部160配置于左侧镜腿140L内的程度,能够不受设计上的制约地安装于本电子眼镜10等各种眼睛佩戴物。应予说明,本发明中的非接触供电是指,与蓄电部电连接的受电部、与针对受电部的供电部不通过导线等物理性地直接连接,而通过上述的电磁感应方式或者磁共振方式等,进行利用了磁场的供电。
非接触受电部160配置于位于左侧镜腿140L内的区域,非接触受电部160与左侧铰链145L之间的长度、比鼻垫133与左侧铰链145L之间的长度短。换言之,非接触受电部160配置于比鼻垫133更接近左侧铰链145L且位于左侧镜腿140L内的区域。又换言之,非接触受电部160配置于在折叠了左侧镜腿140L时位于鼻垫133与左侧铰链145L之间的、左侧镜腿140L内的区域。应予说明,鼻垫133与左侧铰链145L之间是指,在图2中以附图标记X表示的范围。
通过将非接触受电部160配置于这样的位置,可得到以下优点:电子眼镜10整体的前后方向的重量平衡良好,佩戴感及电子眼镜10的配适调整性得到提高。并且,可得到以下优点:在相对于后面说明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进行定位时,能够可靠地使非接触受电部160与非接触供电部相对置。
优选将非接触受电部160的配置位置设为,在折叠了左侧镜腿140L时位于左侧的镜片100或左侧的镜圈131的左右方向中央、与左侧铰链145L之间的、左侧镜腿140L内的区域。应予说明,在图2中,以附图标记Y表示左侧的镜片100的左右方向中央与左侧铰链145L之间的范围。若受电部卷绕轴160A位于距左侧铰链145L的旋转轴为5mm以上且50mm以下的距离处,则非接触受电部160配置于这样的位置。
通过将非接触受电部160配置于这样的位置,可得到以下优点:电子眼镜10整体的前后方向的重量平衡更良好,佩戴感及电子眼镜10的配适调整性进一步得到提高。并且,可得到以下优点:在相对于后面说明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进行定位时,能够更可靠地使非接触受电部160与非接触供电部相对置。
在左侧镜腿140L的左侧面及右侧镜腿140R的右侧面(电子眼镜10的外侧面)形成有凸条141(参照图3)。但是,将左侧镜腿140L的左侧面的、非接触受电部160的附近的区域设为平面形状。由此,使用者能够对非接触受电部160配置于何处进行识别,能够将电子眼镜10适当地定位于后面说明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另外,在非接触供电部以与左侧镜腿140L的左侧面侧相对置的方式被定位时,能够进一步减小非接触供电部与非接触受电部160之间的距离,使输电效率提高,进一步减小非接触受电部160。
此外,能够通过将蓄电部150和非接触受电部160配置于同一基板的同一面上,来紧凑地配置这些设备。
如图2所示,在右侧镜腿140R中内置有对液晶镜片111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70。控制部170具有检测部171及未图示的控制电路。
检测部171例如具有电容方式的检测垫。作为检测垫,使用可作为接触传感器使用的公知的检测垫。在对象物(使用者的手指等)接触到右侧镜腿140R的、与检测部171对应的位置时,检测部171检测通过该接触产生的电容的变化。
控制部170与检测部171的检测垫及液晶镜片111电连接。控制部170具有的控制电路控制对液晶镜片111施加的电压,来控制液晶镜片111的光学特性。例如,控制电路在检测部171检测出对象物的接触时,对一对液晶镜片111施加电压,或停止该电压的施加,以切换液晶镜片111的折射率。即,检测部171是液晶镜片111的操作部。
在前框130与镜片110之间配置有未图示的柔性基板等导电通路构成部件。导电通路构成部件将液晶镜片111、控制部170和蓄电部150电连接。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眼镜10中,在左侧镜腿140L内配置有蓄电部150和非接触受电部160,在右侧镜腿140R内配置有具有检测部171的控制部170。由此,可得到以下优点:电子眼镜10整体的左右的重量平衡良好,佩戴感得到提高。
另外,也可以在左右的某个镜腿内配置有蓄电部150、非接触受电部160以及具有检测部171的控制部170。通过这样配置,可得到以下优点:能够将连接这些设备的配线放进单一的镜腿内而简化。
接着,对向电子眼镜10供电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进行说明。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的立体图。图5是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的俯视图。图6是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的主视图。在这些附图中,还一起示出了以上下反转后的状态被定位且保持于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的电子眼镜10。另外,在图5中,示出了缺少了前框130的一部分的状态。
应予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了铅直方向或水平方向这些用语,但这些用语是用于使配置部件的位置或其方向的理解变得容易的,并不限定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的使用时的姿势。
在图5及图6中,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的一部分及左侧镜腿140L的前方侧部分以透视的方式进行显示,还显示了配置于这些部分的内部的部件。
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具备:定位部210、壳体220、配置于壳体220内的非接触供电部230。
定位部210具有:以在铅直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的第一平板211、和与第一平板211平行地配置的第二平板212。另外,定位部210在第一平板211与第二平板212之间,具有与第一平板211及第二平板212大致正交并且以在铅直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的第三平板213。并且,定位部210在第一平板211与第二平板212之间,具有以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的第四平板214。
在第二平板212上设置有槽212A,该槽212A在铅直方向上从第二平板212的上端至少延伸到设置有第四平板214的位置。槽212A设置于第三平板213的附近。以槽212A为基点而处于与第三平板213相反的一侧的第二平板212的一部分,构成定位片212B。定位片212B插入到折叠状态的左侧镜腿140L与前框130之间。
壳体220是在从正面观察时形状与第一平板211大致相同,且一面开放的箱体。壳体220安装于第一平板211的外表面。即,第一平板211起到作为壳体220的盖的作用。
在壳体220内配置有非接触供电部230。非接触供电部230具有将导体卷绕在供电部卷绕轴230A周围而成的未图示的线圈。
非接触供电部230配置于与定位片212B相对置的位置。具体而言,非接触供电部230配置于如下位置:在电子眼镜10通过定位部210被定位时,非接触受电部160具有的线圈的受电部卷绕轴160A、与非接触供电部230具有的线圈的供电部卷绕轴230A一致的位置。
在壳体220内配置有基板240,在基板240上配置有控制非接触供电部230的未图示的控制电路。
在壳体220的一端部设置有受电连接器250。受电连接器250连接着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缆端子。受电连接器250与控制电路及非接触供电部230连接。通过将电缆端子连接到受电连接器250,来从外部对非接触供电部230供电。应予说明,电缆端子及受电连接器250例如是USB端子及USB插口。
将电子眼镜10以上下倒置的状态,载置于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上。此时,左侧端部130L、左侧铰链145L和左侧镜腿140L的前端部插入到槽212A、以及第一平板211与第二平板212(定位片212B)之间,由定位部210对电子眼镜10进行定位。
具体而言,如图5所清楚表示的那样,定位片212B从水平方向右侧抵接前框130的左侧端部130L,以对电子眼镜10进行定位。或者,也可以是,第二平板212从水平方向左侧抵接前框130的左侧端部130L,以进行定位。此时,定位片212B或第二平板212作为水平方向抵接部发挥功能。由此,进行电子眼镜10的水平方向、尤其是左右方向上的定位。应予说明,定位片212B可以与电子眼镜10的外形设计相应地,与前框130的左侧端部130L、左侧铰链145L以及左侧镜腿140L的前端部中的某一个适当抵接,以对电子眼镜10进行定位。
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关于定位,“抵接”是指,在对电子眼镜10进行定位时,电子眼镜10的某一个部分与定位部210抵接,并不限定在定位后它们是否继续抵接。例如,本说明书所述的“抵接”也包括以下情况:在定位时,前框130或镜腿140的一端部及铰链145中的某一个、与定位片212B或第二平板212等抵接之后,它们成为非接触状态。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一端部”是指一端及其周边区域。例如,镜腿140的一端部包括镜腿140的一端及镜腿140的一端的周边区域。
因此,如图5及图6所示,非接触受电部160(受电部卷绕轴160A)的水平方向、尤其是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与非接触供电部230(供电部卷绕轴230A)的水平方向、尤其是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一致。
并且,如图5所清楚表示的那样,第一平板211从水平方向后侧抵接左侧镜腿140L的前端部(一端部)。此时,第一平板211作为水平方向抵接部发挥功能。由此,进行电子眼镜10的水平方向、尤其是前后方向上的定位。在该情况下,配置于左侧镜腿140L的内部的非接触受电部160隔着第一平板211与非接触供电部230相邻,因此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应予说明,也可以与电子眼镜10的外形设计相应地,由第一平板211与前框130的左侧端部130L、左侧铰链145L以及左侧镜腿140L的前端部中的某一个抵接,来进行电子眼镜10的前后方向上的定位。另外,也可以与电子眼镜10的外形设计相应地,由定位片212B与前框130的左侧端部130L、左侧铰链145L以及左侧镜腿140L的前端部中的某一个抵接,来进行电子眼镜10的前后方向上的定位。
另外,如图6所清楚表示的那样,前框130的左侧端部130L、左侧铰链145L以及左侧镜腿140L的前端部中的至少一者载置于第四平板214上,被第四平板214从铅直方向下方支撑。即,第四平板214从铅直方向下方抵接前框130的左侧端部130L、左侧铰链145L以及左侧镜腿140L的前端部中的至少一者的上表面。此时,第四平板214作为支撑部发挥功能。由此,进行电子眼镜10的铅直方向上的定位。应予说明,关于前框130的左侧端部130L、左侧铰链145L以及左侧镜腿140L的前端部中的哪一个被第四平板214支撑,是与电子眼镜10的外形设计相应地适当决定的。
因此,如图6所示,配置于左侧镜腿140L内的非接触受电部160(受电部卷绕轴160A)的铅直方向上的位置、与配置于壳体220内的非接触供电部230(供电部卷绕轴230A)的铅直方向上的位置一致。
应予说明,若要将右侧端部130R、右侧铰链145R以及右侧镜腿140R插入到槽212A、以及第一平板211与第二平板212之间,则右侧镜腿140R会与第三平板213发生干扰。由此,由第三平板213防止成为以下状态的情况:非接触受电部160不与非接触供电部230相对置的错误状态,即右侧端部130R、右侧铰链145R以及右侧镜腿140R中的至少一者被第四平板214支撑的状态。也就是说,第三平板213作为误支撑防止部发挥功能。
根据以上说明可知,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能够通过定位部210将电子眼镜10定位于规定的位置并进行保持。此时,非接触受电部160相对于非接触供电部230被准确地定位。由此,即使非接触受电部160及非接触供电部230均比较小,也能够在两者之间可靠地进行无线供电。
由于能够将非接触受电部160设为比较小,因此能够将非接触受电部160配置于左侧镜腿140L内。由此,没有了电子眼镜10的设计上的制约。
另外,由于能够将非接触供电部230设为比较小,因此能够使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小型化。并且,没有了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的设计上的制约。
这样,由于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适于对电子眼镜10进行无线供电,因此可以通过构成为使他们成套的眼睛佩戴物套组,来提高电子眼镜10的便利性。
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如图7A~图7D所示。
图7A所示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相当于从图4~图6所示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中去除第三平板213后的装置。
这样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也与图4~图6所示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同样地,能够在以非接触受电部160与非接触供电部230相对置的方式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下,保持电子眼镜10。
在图7B所示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中,作为定位部210,具有抵接部件215,该抵接部件215具有在长方体框中设置有在俯视时呈L字状的槽215A的形状。该定位部210具有与槽215A相邻的定位片215B。
这样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也与图4~图6所示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同样地,能够在以非接触受电部160与非接触供电部230相对置的方式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下,保持电子眼镜10。并且,在图7B中,以附图标记216表示的框部作为误支撑防止部发挥功能。由此,该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能够防止在非接触受电部160不与非接触供电部230相对置的状态下对电子眼镜10进行定位的情况。
图7C所示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与图7B所示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相比,仅槽215A的形状及定位片215B的形状不同。即,定位片215B具有在俯视时呈直角三角形的外形。另外,槽215A具有在俯视时呈五边形,即从长方形中去除直角三角形后的部分的形状。
这样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也与图4~图6所示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同样地,能够在以非接触受电部160与非接触供电部230相对置的方式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下,保持电子眼镜10。并且,在图7C中,以附图标记216表示的框部作为误支撑防止部发挥功能。由此,该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能够防止在非接触受电部160不与非接触供电部230相对置的状态下对电子眼镜10进行定位的情况。
图7D所示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与图7B所示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相比,仅配置槽215A及定位片215B的部分的结构不同。即,该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具备的定位部210在从长方体框的上端偏移了规定距离的位置具有俯视时呈长方形的偏移面217。并且,设置有从偏移面217向铅直方向上方延伸的圆柱形状的定位片215B。偏移面217作为支撑部发挥功能。
这样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也与图4~图6所示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同样地,能够在以非接触受电部160与非接触供电部230相对置的方式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下,保持电子眼镜10。并且,在图7D中,以附图标记216表示的框部作为误支撑防止部发挥功能。由此,该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能够防止在非接触受电部160不与非接触供电部230相对置的状态下对电子眼镜10进行定位的情况。
图4~图7D所示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例如也可以设置于眼镜盒的内部。图8是具有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的眼镜盒40的俯视图。在图8中虽然省略图示,但在图8所示的眼镜盒40的纸面跟前侧可开闭地设置有盒的盖部。
眼镜盒40是用于放入电子眼镜10的盒,在其内部设置有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眼镜盒40的俯视形状为大致长方形。如图8所示,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例如固定于该长方形状的眼镜盒40的四角中的一角。
虽然省略图示,但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的受电连接器以在眼镜盒40的外表面露出的方式配置。
电子眼镜10的使用了眼镜盒40的充电方法例如如下进行。电子眼镜10被设置于眼镜盒40内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的定位部210(参照图4~图7D)定位并保持。在该状态下通过将眼镜盒40的未图示的盖部关闭,将电子眼镜10以被定位的状态收容于眼镜盒40。如上所述,在电子眼镜10被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定位的状态下,电子眼镜10的非接触受电部160(参照图3等)相对于非接触供电部230(参照图5等)被准确地定位。由此,通过将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缆端子连接到设置于眼镜盒40的外表面的受电连接器,在电子眼镜10被眼镜盒40保护的状态下,可靠地进行无线供电。
应予说明,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固定于眼镜盒40的角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图4~图7D所示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构成为可拆装于眼镜盒40,而仅由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对电子眼镜进行无线供电,或设为能够将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的受电连接器250与设置于眼镜盒40的内部的端子等连接,由此构成为,在将电子眼镜收容于眼镜盒40的状态下进行无线供电。不管在哪种情况下,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只要配置于以下位置即可,即,只要配置于眼镜盒40的内部,且在进行了电子眼镜10的定位的状态下能使电子眼镜10收容于眼镜盒40内的位置即可。另外,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中,例如一端部也可以通过未图示的铰链等可旋转地与眼镜盒40的内表面连结。在该情况下,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通过铰链能够对以下两种状态进行相互转变:第一状态,不相对于眼镜盒40旋转;以及第二状态,相对于眼镜盒40旋转。在这样的眼镜盒40中,在第一状态下将电子眼镜10载置于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保持载置有电子眼镜10的状态而使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回到第二状态,由此,例如能将电子眼镜10容易地收容于眼镜盒40。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针对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的供电是通过设置于眼镜盒40的外表面的受电连接器进行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眼镜盒40内,设置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和对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进行供电的蓄电池。
然而,在图1~图3所示的电子眼镜10中,各镜腿借助于各铰链(左侧铰链145L及右侧铰链145R)可旋转地安装于前框130的端部。但是,作为电子眼镜10的其他形态,有时也采用各镜腿以相对于前框130不旋转的方式连结于前框130的形态。在采用了这样的形态的电子眼镜10中,未设置图1及图2所示的各铰链(左侧铰链145L及右侧铰链145R),如图2所示那样维持各镜腿展开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连结各镜腿和前框130的端部的部位成为本发明的连结部的一例。
以下,对相对于维持着各镜腿展开的状态的电子眼镜10进行定位、供电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相对于镜腿展开的状态的电子眼镜10进行供电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在图9中,与图4~图6同样地,电子眼镜10以上下反转后的状态被定位并保持、供电。图9所示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在当电子眼镜10通过定位部210的定位片212B而被定位时与展开的左侧镜腿140L抵接的位置,具有定位片213A。定位片213A只要构成为能够与电子眼镜10的展开的左侧镜腿140L适当地抵接即可,未必设置为与第一平板211及第二平板212大致正交。
在第一平板211与第二平板212之间,与定位片213A大致平行地设置有第三平板213B。在定位片213A与第三平板213B之间配置有非接触供电部160及基板240。更详细地,非接触供电部230配置于如下位置:在电子眼镜10通过定位部210的定位片212B而被定位时,非接触受电部160具有的线圈的受电部卷绕轴160A、与非接触供电部230具有的线圈的供电部卷绕轴230A一致的位置。虽然省略图示,但在基板240上也可以设置有控制非接触供电部230的控制电路。
应予说明,在图9中示出了将定位片213A和第三平板213B一体地构成的例子,但定位片213A和第三平板213B也可以被构成为不同个体。在该情况下,在被构成为不同个体的定位片213A与第三平板213B之间配置有非接触供电部160及基板240即可。
将维持为各镜腿展开的状态的电子眼镜10,上下倒置地载置于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上。此时,左侧端部130L及左侧镜腿140L的前端部插入到槽212A、以及第一平板211与第二平板212(定位片212B)之间。在该状态下,左侧镜腿140L的外表面与定位片213A抵接。由此,电子眼镜10通过定位部210而被适当地定位。
根据以上说明可知,即使对于维持着各镜腿展开的状态的电子眼镜10,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20也能够通过定位部210将电子眼镜10定位于规定的位置并进行保持。此时,非接触受电部160相对于非接触供电部230被准确地定位。由此,即使非接触受电部160及非接触供电部230均比较小,也能够在两者之间可靠地进行无线供电。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进行说明。图10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30的立体图。图10中还一起示出了以被定位的状态保持于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30的电子眼镜10。如图10所示,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30在使电子眼镜10的左侧位于铅直方向上侧的状态下,对电子眼镜10进行定位并且进行保持。
图11是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30的主视图。图12是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30的右视图。
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30具备定位部310、壳体320以及支柱360。
定位部310具有:以在铅直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的第一平板311、和与第一平板311平行地配置的第二平板312。第二平板312在其上端部具有缺口部312A。缺口部312A具有铅直面、水平面以及斜面这三个平面。另外,定位部310在第一平板311与第二平板312之间,具有将第一平板311与第二平板312的间隔规定为规定值的间隔件319。
图13是定位部310以透视的方式进行显示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30的局部透视主视图。如图13所示,间隔件319具有铅直面。
在电子眼镜10通过定位部310而被定位时,电子眼镜10的左侧镜腿140L插入到第一平板311与第二平板312之间。另外,第二平板312插入到折叠状态的左侧镜腿140L与前框130之间,如后面详细说明的那样,作为定位片发挥功能。
壳体320是在从正面观察时形状与第一平板311大致相同,且一面开放的箱体。壳体320安装于第一平板311的外表面。即,第一平板311起到作为壳体320的盖的作用。
如图13所示,在壳体320内配置有非接触供电部330。非接触供电部330具有将导体卷绕在供电部卷绕轴330A周围而成的未图示的线圈。
非接触供电部330配置于与第二平板312(定位片)相对置的位置。具体而言,非接触供电部330配置于如下位置:在电子眼镜10通过定位部310而被定位时,非接触受电部160具有的线圈的受电部卷绕轴160A、与非接触供电部330具有的线圈的卷绕轴330A一致的位置。
在壳体320内配置有基板340,在基板340上配置有控制非接触供电部330的未图示的控制电路。
在壳体320的一端部设置有受电连接器350。受电连接器350连接着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缆端子。受电连接器350与控制电路及非接触供电部330连接。通过将电缆端子连接到受电连接器350,来从外部对非接触供电部330供电。应予说明,电缆端子及受电连接器350例如是USB端子及USB插口。
支柱360从下侧依次具有底座部361、铅直部362以及倾斜部363。支柱360以将定位部310及壳体320从载置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30的面抬高规定的高度,且定位部310在水平方向上从铅直部362间隔开规定距离的状态,对定位部310及壳体320进行支撑。应予说明,支柱360的形状不限于图示的形状。
将电子眼镜10以在使电子眼镜10的左侧位于铅直方向上侧的状态下被悬挂的方式,载置于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30上。此时,左侧端部130L插入到缺口部312A内,左侧镜腿140L的前端部插入到第一平板311与第二平板312之间,由定位部310对电子眼镜10进行定位。
具体而言,缺口部312A的铅直面从水平方向右侧抵接前框130的左侧端部130L。此时,第二平板312(定位片)作为水平方向抵接部发挥功能。由此,进行电子眼镜10的水平方向、尤其是左右方向上的定位。应予说明,缺口部312A的铅直面可以与电子眼镜10的外形设计相应地,与前框130的左侧端部130L、左侧铰链145L及左侧镜腿140L的前端部中的某一个适当抵接。
因此,非接触受电部160(受电部卷绕轴160A)的水平方向、尤其是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与非接触供电部330(供电部卷绕轴330A)的水平方向、尤其是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一致。
并且,第一平板311从水平方向后侧抵接左侧镜腿140L的前端部。此时,第一平板311作为水平方向抵接部发挥功能。由此,进行电子眼镜10的水平方向、尤其是前后方向上的定位。在该情况下,配置于左侧镜腿140L的内部的非接触受电部160隔着第一平板311与非接触供电部230相邻,因此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应予说明,也可以与电子眼镜10的外形设计相应地,由第一平板311与前框130的左侧端部130L、左侧铰链145L及左侧镜腿140L的前端部中的某一个抵接,来进行电子眼镜10的前后方向上的定位。另外,也可以与电子眼镜10的外形设计相应地,由第二平板312(定位片)与前框130的左侧端部130L、左侧铰链145L及左侧镜腿140L的前端部中的某一个抵接,来进行电子眼镜10的前后方向上的定位。
另外,前框130的左侧端部130L载置于缺口部312A的水平面上,被该水平面从铅直方向下方支撑。即,第二平板312是悬挂折叠了左侧镜腿140L的电子眼镜10的部位,该水平面从铅直方向下方抵接左侧端部130L的鼻垫133侧的侧面。此时,第二平板312(定位片)作为支撑部发挥功能。由此,进行电子眼镜10的铅直方向上的定位。应予说明,关于前框130的左侧端部130L、左侧铰链145L以及左侧镜腿140L的前端部中的哪一个被第二平板312(定位片)支撑,是与电子眼镜10的外形设计相应地适当决定的。
因此,配置于左侧镜腿140L内的非接触受电部160(受电部卷绕轴160A)的铅直方向上的位置、与配置于壳体320内的非接触供电部330(供电部卷绕轴330A)的铅直方向上的位置一致。
应予说明,若要将右侧端部130R插入到缺口部312A内,将右侧镜腿140R插入到第一平板311与第二平板312之间,则左侧镜腿140L的后端部会与间隔件319的铅直面发生干扰。由此,由间隔件319防止了成为以下状态的情况:非接触受电部160不与非接触供电部330相对置的错误状态,即右侧端部130R、右侧铰链145R以及右侧镜腿140R中的至少一者被第二平板312从铅直方向下方支撑的状态。也就是说,间隔件319作为误支撑防止部发挥功能。
应予说明,缺口部312A具有的倾斜面具有以下功能:在将前框130的左侧端部130L插入到缺口部312A内时,将左侧端部130L引导至适当的位置。
根据以上说明可知,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30能够通过定位部310将电子眼镜10定位于规定的位置并进行保持。此时,非接触受电部160相对于非接触供电部330被准确地定位。由此,即使非接触受电部160及非接触供电部330均比较小,也能够在两者之间可靠地进行无线供电。
由于能够将非接触受电部160设为比较小,因此能够将非接触受电部160配置于左侧镜腿140L内。由此,基本上没有了电子眼镜10的设计上的制约。
另外,由于能够将非接触供电部330设为比较小,因此能够使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30小型化。并且,基本没有了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30的设计上的制约。
这样,由于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30适于对电子眼镜10进行无线供电,因此可以通过构成为使它们成套的眼睛佩戴物套组,来提高电子眼镜10的便利性。
另外,定位部310及壳体32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从支柱360拆下。这样的话,定位部310及壳体320易于携带。由此,在外出目的地等,容易对电子眼镜10进行充电。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本发明的眼睛佩戴物中包括:具有如视力矫正镜片那样用于用户的视力提高的辅助机构的眼镜(包括电子眼镜及太阳镜)及护目镜。另外,本发明的眼睛佩戴物中包括具有相对于用户的视野或眼睛进行信息提示的机构的各种设备(例如,眼镜型可穿戴终端、头戴式显示器等)。
另外,本发明的眼睛佩戴物只要是能够将用于视力或视野的提高的辅助机构或用于信息提示的机构等,保持于使用者的眼睛之前或周围的结构即可。本发明的眼睛佩戴物不限于挂在两耳的眼镜型,也可以是安装于头部或单耳等的类型。另外,本发明的眼睛佩戴物不限于双眼用的眼睛佩戴物,也可以是单眼用的眼睛佩戴物。
另外,电气设备的例子,包括摄像装置、录音装置、照明装置、图像显示装置或投影装置等。对于安装电气设备的位置,既可以在前框、镜腿等镜框构成部件,也可以在镜片。
另外,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也可以在基板上具备供电用蓄电部,该供电用蓄电部与受电连接器连接,能够储备电力。该供电用蓄电部在电缆端子未与受电连接器连接的状态下,对非接触供电部供电。由此,通过具备这样的供电用蓄电部,从而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在未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状态下,也能够对眼睛佩戴物供电。
另外,非接触供电部也可以内置于定位片。通过构成为这样,能够将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设为更紧凑的结构,能够提高外形设计的自由度。
在2017年9月2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7-181494中包含的说明书、附图及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作为具备电气设备的眼睛佩戴物、能够相对于该眼睛佩戴物进行无线供电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以及它们的套组即眼睛佩戴物套组,而适当地利用。
附图标记说明
10 电子眼镜
110 镜片
111 液晶镜片
120 镜框
130 前框
130L 左侧端部
130R 右侧端部
131 镜圈
132 鼻架
133 鼻垫
140L 左侧镜腿
140R 右侧镜腿
141 凸条
145L 左侧铰链
145R 右侧铰链
150 蓄电部
160 非接触受电部
160A 受电部卷绕轴
170 控制部
171 检测部
20、30 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
210、310 定位部
211、311 第一平板
212、312 第二平板
212A、215A 槽
212B、215B 定位片
213 第三平板
214 第四平板
215 抵接部件
216 框部
217 偏移面
220、320 壳体
230、330 非接触供电部
230A、330A 供电部卷绕轴
240、340 基板
250、350 受电连接器
312A 缺口部
319 间隔件
360 支柱
361 底座部
362 铅直部
363 倾斜部
40 眼镜盒

Claims (19)

1.一种眼睛佩戴物,其具备:
前框,具有鼻抵接部;
镜腿,一端部借助于连结部与所述前框的一端部连结;
电气设备;
蓄电部,对所述电气设备供电;以及
非接触受电部,对所述蓄电部供电,
所述非接触受电部配置于位于所述镜腿内的区域,所述非接触受电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的长度比所述鼻抵接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的长度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睛佩戴物,其中,
还具备保持于所述前框的镜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睛佩戴物,其中,
所述镜片具有所述电气设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睛佩戴物,其中,
所述镜片是液晶镜片。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睛佩戴物,其中,
所述连结部是铰链,所述镜腿的所述一端部借助于所述铰链可转动地连结于所述前框的所述一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睛佩戴物,其中,还具备:
第二镜腿,一端部借助于第二铰链可转动地连结于所述前框的另一端部;以及
操作部,用于对所述电气设备进行操作,
所述操作部配置于所述第二镜腿内的区域。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睛佩戴物,其中,
还具备操作部,用于对所述电气设备进行控制,
所述操作部配置于所述镜腿内的区域。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睛佩戴物,其中,
所述非接触受电部具有线圈,所述连结部与所述线圈的卷绕轴之间的距离为5mm以上且50mm以下。
9.一种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其具备:
定位部,对眼睛佩戴物进行定位,该眼睛佩戴物具备内置有非接触受电部的镜腿、和一端部借助于连结部与所述镜腿的一端部连结的前框;以及
非接触供电部,
所述定位部通过与所述镜腿的一端部、所述连结部以及所述前框的一端部中的至少一者抵接,从而以所述非接触受电部与所述非接触供电部相对置的方式,对所述眼睛佩戴物进行定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其中,
所述连结部是铰链,所述镜腿的所述一端部借助于所述铰链可转动地连结于所述前框的所述一端部。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其中,
所述定位部具有定位片,通过使所述定位片与所述镜腿的一端部、所述连结部以及所述前框的一端部中的至少一者抵接,来对所述眼睛佩戴物进行定位。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其中,
所述定位部具有水平方向抵接部,通过使所述水平方向抵接部从水平方向与所述镜腿的一端部、所述连结部以及所述前框的一端部中的至少一者抵接,来进行所述眼睛佩戴物的水平方向上的定位。
13.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其中,
所述定位部具有支撑部,通过从铅直方向下方支撑所述镜腿的一端部、所述连结部以及所述前框的一端部中的至少一者,来进行所述眼睛佩戴物的铅直方向上的定位。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其中,
所述眼睛佩戴物具备第二镜腿,该第二镜腿的一端部借助于第二连结部与所述前框的另一端部连结,
所述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还具备误支撑防止部,该误支撑防止部防止所述第二镜腿的一端部、所述第二连结部以及所述前框的另一端部中的至少一者被所述支撑部支撑。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部从铅直方向下方,抵接上下反转后的所述眼睛佩戴物的所述镜腿的一端部、所述连结部以及所述前框的一端部中的至少一者的上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部是悬挂折叠了所述镜腿的所述眼睛佩戴物的部位,从铅直方向下方抵接所述连结部或所述前框的一端部的鼻抵接部侧的侧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其中,
还具有支柱,该支柱支撑所述定位部及所述非接触供电部。
18.如权利要求9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其中,
还具备蓄电部,该蓄电部将所储备的电力向所述非接触供电部供给。
19.一种眼睛佩戴物套组,其具有:
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睛佩戴物以及权利要求9至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
CN201880054067.XA 2017-09-21 2018-09-19 眼睛佩戴物、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及眼睛佩戴物套组 Pending CN1110333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1494 2017-09-21
JP2017181494 2017-09-21
PCT/JP2018/034603 WO2019059220A1 (ja) 2017-09-21 2018-09-19 アイウェア、アイウェア用給電装置及びアイウェアセ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3361A true CN111033361A (zh) 2020-04-17

Family

ID=65810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4067.XA Pending CN111033361A (zh) 2017-09-21 2018-09-19 眼睛佩戴物、眼睛佩戴物用供电装置及眼睛佩戴物套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89605A1 (zh)
EP (1) EP3686654A4 (zh)
JP (1) JP6896086B2 (zh)
CN (1) CN111033361A (zh)
WO (1) WO201905922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2538A1 (en) * 2020-05-28 2021-12-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Wireless charging for optical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674A (ja) * 1995-06-21 1997-01-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立体映像再生システム用液晶シャッタ眼鏡
EP2378784A1 (en) * 2010-04-14 2011-10-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hree dimensional (3D) glasses, 3D display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harging 3D glasses
CN102326116A (zh) * 2009-01-09 2012-01-18 匹克塞尔光学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电激活眼镜和相关电子装置
CN102972037A (zh) * 2010-08-09 2013-03-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设备、及包含该光设备的充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02758A (ko) * 2010-03-11 2011-09-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3d 안경, 충전용 크래들, 3d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3d 안경 무선 충전 시스템
JP2011232550A (ja) * 2010-04-28 2011-11-17 Taiyo Yuden Co Ltd 眼鏡及びその給電器
JP5490626B2 (ja) * 2010-06-15 2014-05-14 東光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
US20120188501A1 (en) * 2011-01-26 2012-07-26 Lewis Page Johnson Eyeglass temple insert and assembly
JP5708440B2 (ja) * 2011-10-28 2015-04-30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2016161807A (ja) * 2015-03-03 2016-09-0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調光装置、調光システム、及び給電システム
JP6738749B2 (ja) 2016-03-25 2020-08-12 パナソニックセミコンダクタ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気体センサ、水素検出方法、及び燃料電池自動車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674A (ja) * 1995-06-21 1997-01-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立体映像再生システム用液晶シャッタ眼鏡
CN102326116A (zh) * 2009-01-09 2012-01-18 匹克塞尔光学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电激活眼镜和相关电子装置
EP2378784A1 (en) * 2010-04-14 2011-10-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hree dimensional (3D) glasses, 3D display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harging 3D glasses
CN102972037A (zh) * 2010-08-09 2013-03-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设备、及包含该光设备的充电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2538A1 (en) * 2020-05-28 2021-12-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Wireless charging for optical device
US11444488B2 (en) 2020-05-28 2022-09-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Wireless charging for optical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59220A1 (ja) 2019-03-28
US20210389605A1 (en) 2021-12-16
EP3686654A4 (en) 2021-08-11
JP6896086B2 (ja) 2021-06-30
EP3686654A1 (en) 2020-07-29
JPWO2019059220A1 (ja) 2020-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3151B (zh) 带有无线充电装置的眼镜
US11042045B2 (en) Electronic eyewear and display
US10379376B2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isplay
US20220244576A1 (en) Frame for a head mounted device
WO2018066346A1 (ja) アイウェアケース
JP7015378B2 (ja) アイウェア
KR20140120901A (ko) 안경류 도킹 스테이션 및 전자 모듈
JP6965414B2 (ja) 電子眼鏡
US20130021311A1 (en) Head mount display
JP6896086B2 (ja) アイウェア
US11294199B2 (en) Eyewear
KR102312259B1 (ko) 착용 가능한 표시 장치
JP3199958U (ja) 保護グラス
JP7015329B2 (ja) 検眼用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検眼用レンズセット
US20210041723A1 (en) Eyewear system
KR20210148602A (ko)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신체 착용형 전자 장치
CN114690417A (zh) 智能眼镜以及充电系统
JP2009237449A (ja) 電子眼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