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4322A - 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4322A
CN111014322A CN201911392776.1A CN201911392776A CN111014322A CN 111014322 A CN111014322 A CN 111014322A CN 201911392776 A CN201911392776 A CN 201911392776A CN 111014322 A CN111014322 A CN 111014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eat
assembly
thin
positive
capillary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927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14322B (zh
Inventor
孟宝
刘义哲
赵越超
万敏
赵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3927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143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14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4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14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4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1/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metal wire, metal rods, metal tubes by drawing
    • B21C1/16Metal drawing by machines o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drawing action is effected by other means than drums, e.g. by a longitudinally-moved carriage pulling or pushing the work or stock for making metal sheets, bars, or tubes
    • B21C1/22Metal drawing by machines o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drawing action is effected by other means than drums, e.g. by a longitudinally-moved carriage pulling or pushing the work or stock for making metal sheets, bars, or tub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king tubular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专用设备,包括机架平台组件、驱动组件、导轨组件、载荷采集组件、夹具组件、加电组件、拉拔组件、防氧化组件。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可根据不同的拉拔道次选用不同尺寸的加电模具和拉拔模具,能够实现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的稳定进行,同时方便安装与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毛细管材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
背景技术
微纳制造技术是21世纪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代表着制造科学发展的最前沿。薄壁毛细管在汽车、电子、医疗和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其尺寸或特征尺寸在亚微米或微米量级。由于微纳制造过程中存在尺度效应、摩擦增加、定位困难等诸多问题,采用传统的拉拔工艺往往无法制造高精度、高可靠性、性能稳定的薄壁毛细管。
将电流引入材料的塑性成形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材料的成形力,并且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目前,电辅助拉拔工艺主要应用于丝材拉拔成形中,少有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工艺的研究。因此,亟需开发一种专用设备对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工艺进行研究。
对于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工艺的研究,有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向拉伸试验机的电辅助拉拔加电装置对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工艺进行研究,但未解决防氧化问题,可能会影响薄壁毛细管拉拔后的微观组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电辅助拉拔装置的缺陷,深入研究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工艺,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动力驱动、电流输入、绝缘保护以及防氧化保护等功能的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专用设备,能够有效地对薄壁毛细管进行电辅助拉拔。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平台组件、驱动组件、导轨组件、载荷采集组件、夹具组件、加电组件、拉拔组件和防氧化组件,其中,
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导轨组件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机架平台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载荷采集组件通过螺纹螺母配合连接,所述载荷采集组件、所述加电组件和所述拉拔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导轨组件上,所述夹具组件通过螺纹连接至所述载荷采集组件,薄壁毛细管穿过所述加电组件及所述拉拔组件与所述夹具组件相连,所述防氧化组件安装在所述加电组件和所述拉拔组件之间;
所述机架平台组件包括机架和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平台;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支撑件、行星减速机、伺服电机、伺服电动缸,其中,所述固定支撑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平台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行星减速机与所述伺服电动缸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动缸通过耳轴连接至两侧的所述固定支撑件;
所述导轨组件用于移动所述载荷采集组件,调节所述加电组件和所述拉拔组件的位置,所述导轨组件包括两个直线导轨、八个标准滑块及六个导轨钳制器,其中,第一标准滑块、第二标准滑块、第三标准滑块和第四标准滑块灵活安装于一个直线导轨上,第五标准滑块、第六标准滑块、第七标准滑块和第八标准滑块灵活安装于另一个所述直线导轨上,六个导轨钳制器能够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直线导轨上用于限位;
所述载荷采集组件包括滑动底座,连接件和力传感器,其中,所述滑动底座固定在所述第一标准滑块和所述第五标准滑块上,所述伺服电动缸的电动推杆与所述滑动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底座和所述力传感器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相连;
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夹具安装轴、夹具连接轴及夹具头,其中,所述夹具安装轴一端连接至所述力传感器,另一端与所述夹具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夹具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夹具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夹具头的另一端薄壁毛细管连接,用于夹紧固定薄壁毛细管;
所述加电组件包括正极加电组件和负极加电组件,其中,所述正极加电组件包括正极导电压板、正极加电模具、正极导电托台板、正极电缆及正极安装座;所述正极导电压板的边缘至中心孔处设置用于通过薄壁毛细管的通道,所述正极导电压板、所述正极导电托台板和所述正极安装座通过螺钉穿过同轴的通孔固定相连;所述正极加电模具为与所述正极导电托台板的托台配合的圆柱体,所述正极加电模具中心设置用于通过薄壁毛细管的通孔,通孔的直径与薄壁毛细管拉拔后的直径误差不超过5μm;所述正极导电托台板的边缘至中心孔处设置用于通过薄壁毛细管的通道,所述正极导电托台板与所述正极电缆的电极连接;所述正极电缆的一端连接外部电源,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正极安装座的托台处;所述正极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第二标准滑块和所述第六标准滑块上,设置用于通过薄壁毛细管的通孔,边缘设置托台用于安装所述正极电缆的电极接头;
所述负极加电组件包括负极导电压板、负极加电模具、负极安装座、及负极电缆;所述负极导电压板与所述负极安装座固定连接,中心设置用于穿过薄壁毛细管的通孔,所述负极导电压板与负极电缆的电极相连;所述负极加电模具为与所述负极安装座的沉孔处形成的托台配合的圆柱体,所述负极加电模具中心设置用于通过薄壁毛细管的通孔,通孔的直径与薄壁毛细管拉拔前的直径误差不超过5μm;所述负极安装座固定在在所述第四标准滑块和所述第八标准滑块上,设置用于穿过薄壁毛细管的沉孔,并形成可安装所述负极加电模具的托台,边缘设置托台用于安装所述负极电缆的电极接头,同时设置螺纹孔用于连接惰性气体罐的接头,所述负极安装座上设置气体流道与所述螺纹孔相通;所述负极电缆的一端连接外部电源,另一端安装在所述负极安装座的托台处;
所述拉拔组件包括绝缘压板、拉拔模具及拉拔安装座,其中,所述绝缘压板与所述拉拔安装座固定连接,中心设置用于穿过薄壁毛细管的通孔,所述拉拔模具为与所述拉拔安装座的托台配合的圆柱体,用于减小薄壁毛细管的直径;所述拉拔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第三标准滑块和所述第七标准滑块上,中心设置用于穿过薄壁毛细管的沉孔,并形成放置所述拉拔模具的托台;所述绝缘压板、所述拉拔模具和所述拉拔安装座中心处的孔同轴,所述绝缘压板和所述拉拔安装座设置同轴的通孔作为气体流道;
所述防氧化组件包括圆筒及密封圈,所述圆筒用于连接所述正极安装座与所述拉拔安装座、所述负极安装座与所述拉拔安装座,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正极安装座、所述负极安装座和所述拉拔安装座的凹槽内;
电流依次流过所述正极电缆、所述正极导电托台板、所述正极加电模具、薄壁毛细管、所述负极加电模具、所述负极导电压板、所述负极电缆;
惰性气体从所述负极安装座的气体流道流入,经所述负极安装座与所述拉拔安装座之间的所述圆筒、所述拉拔安装座及所述绝缘压板的气体流道、所述正极安装座与所述拉拔安装座之间的所述圆筒,最后从所述正极导电托台板的边缘至中心孔处的用于通过薄壁毛细管的通道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为型材焊接的三个结构相同的小型机架模块组成,所述平台由钢板直接切割而成,所述机架和所述平台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撑件为L型,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平台上,侧面设置通孔与所述伺服电动缸的耳轴铰接;所述行星减速机的型号为日本新宝减速机VRB-115C;所述伺服电机的型号为西门子伺服电机1FK7032;所述伺服电动缸的型号为力姆泰克IMB30。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底座为L型,底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标准滑块和所述第五标准滑块上,所述伺服电动缸的电动推杆前端穿过侧面中心设置的通孔后通过螺母与所述滑动底座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件为环形,中心孔外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螺纹孔,用于连接滑动底座和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的型号为HBM U10M。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安装座和所述负极安装座均为L型,由绝缘耐高温的电木板加工而成,所述正极导电压板、所述正极导电托台板、所述负极导电压板均由黄铜板加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压板为硬质橡胶材质;所述拉拔模具的模套为不锈钢材质,芯模为人造聚晶金刚石材质,芯模尺寸精度在IT6级以上;所述拉拔安装座为倒T型,由绝缘耐高温电木板加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圆筒为亚克力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导轨的型号为HGR15;所述标准滑块的型号为HGH15CA;所述导轨钳制器的型号为HKL1501-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卧式设计,加电组件和拉拔组件位置可调,操作方便,自由性较高;
2.本发明采用可快速更换力传感器、夹具、加电模具及拉拔模具的设计形式,适应各种实验需求;
3.本发明加电方式采用面接触,能够保证加电模具与薄壁毛细管的充分接触,为薄壁毛细管拉拔提供稳定的电流输入;
4.本发明防氧化组件形成的密闭空间体积较小,可以节省惰性气体的使用且具有较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机架平台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驱动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导轨组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载荷采集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夹具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正极加电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负极加电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拉拔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防氧化组件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设备使用方法的第三步的过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设备使用方法中第四步的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机架;2-平台;3-固定支撑件;4-行星减速机;5-伺服电机;6-伺服电动缸;7-直线导轨;81-第一标准滑块;82-第二标准滑块;83-第三标准滑块;84-第四标准滑块;85-第五标准滑块;86-第六标准滑块;87-第七标准滑块;88-第八标准滑块;9-导轨钳制器;10-滑动底座;11-连接件;12-力传感器;13-夹具安装轴;14-夹具连接轴;15-夹具头;16-正极导电压板;17-正极加电模具;18-正极导电托台板;19-正极电缆;20-正极安装座;21-负极导电压板;22-负极加电模具;23-负极安装座;24-负极电缆;25-绝缘压板;26-拉拔模具;27-拉拔安装座;28-圆筒;2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平台组件、驱动组件、导轨组件、载荷采集组件、夹具组件、加电组件、拉拔组件和防氧化组件,其中,
驱动组件和导轨组件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平台组件上,驱动组件与载荷采集组件通过螺纹螺母配合连接,载荷采集组件、加电组件和拉拔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导轨组件上,夹具组件通过螺纹连接至载荷采集组件,薄壁毛细管穿过加电组件及拉拔组件与夹具组件相连,防氧化组件安装在加电组件和拉拔组件之间;本发明的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为卧式设计,加电组件和拉拔组件位置可调,操作方便,自由性较高;
机架平台组件包括机架1和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的平台2;
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支撑件3、行星减速机4、伺服电机5、伺服电动缸6,其中,固定支撑件3固定安装在平台2上,伺服电机5通过行星减速机4与伺服电动缸6固定连接,伺服电动缸6通过耳轴连接至两侧的固定支撑件3;
导轨组件用于移动载荷采集组件,调节加电组件和拉拔组件的位置,导轨组件包括两个直线导轨7、八个标准滑块8及六个导轨钳制器9,其中,第一标准滑块81、第二标准滑块82、第三标准滑块83和第四标准滑块84灵活安装于一个直线导轨7上,第五标准滑块85、第六标准滑块86、第七标准滑块87和第八标准滑块88灵活安装于另一个直线导轨7上,六个导轨钳制器9能够分别安装于两个直线导轨7上用于限位;
载荷采集组件包括滑动底座10,连接件11和力传感器12,其中,滑动底座10固定在第一标准滑块81和第五标准滑块85上,伺服电动缸6的电动推杆与滑动底座10固定连接,滑动底座10和力传感器12通过连接件11固定相连;
夹具组件包括夹具安装轴13、夹具连接轴14及夹具头15,其中,夹具安装轴13一端连接至力传感器12,另一端与夹具连接轴14的一端连接,夹具连接轴14的另一端与夹具头15的一端连接,夹具头15的另一端通过云母层压板与薄壁毛细管连接,并采用螺栓螺母夹紧薄壁毛细管;
加电组件包括正极加电组件和负极加电组件,其中,正极加电组件包括正极导电压板16、正极加电模具17、正极导电托台板18、正极电缆19及正极安装座20;正极导电压板16的边缘至中心孔处设置用于通过薄壁毛细管的通道,正极导电压板16、正极导电托台板18和正极安装座20通过螺钉穿过同轴的通孔固定相连;正极加电模具17为与正极导电托台板18的托台配合的圆柱体,正极加电模具17中心设置用于通过薄壁毛细管的通孔,通孔的直径与薄壁毛细管拉拔后的直径误差不超过5μm;正极导电托台板18的边缘至中心孔处设置用于通过薄壁毛细管的通道,正极导电托台板18与正极电缆19的电极连接;正极电缆19的一端连接外部电源,另一端安装在正极安装座20的托台处;正极安装座20固定在第二标准滑块82和第六标准滑块86上,设置用于通过薄壁毛细管的通孔,边缘设置托台用于安装正极电缆19的电极接头;
负极加电组件包括负极导电压板21、负极加电模具22、负极安装座23、及负极电缆24;负极导电压板21与负极安装座23固定连接,中心设置用于穿过薄壁毛细管的通孔,负极导电压板21与负极电缆24的电极相连;负极加电模具22为与负极安装座23的沉孔处形成的托台配合的圆柱体,负极加电模具22中心设置用于通过薄壁毛细管的通孔,通孔的直径与薄壁毛细管拉拔前的直径误差不超过5μm;负极安装座23固定在在第四标准滑块84和第八标准滑块88上,设置用于穿过薄壁毛细管的沉孔,并形成可安装负极加电模具22的托台,边缘设置托台用于安装负极电缆24的电极接头,同时设置螺纹孔用于连接惰性气体罐的接头,负极安装座23上设置气体流道与螺纹孔相通;负极电缆24的一端连接外部电源,另一端安装在负极安装座23的托台处;
拉拔组件包括绝缘压板25、拉拔模具26及拉拔安装座27,其中,绝缘压板25与拉拔安装座27固定连接,中心设置用于穿过薄壁毛细管的通孔,拉拔模具26为与拉拔安装座27的托台配合的圆柱体,用于减小薄壁毛细管的直径;拉拔安装座27固定在第三标准滑块83和第七标准滑块87上,中心设置用于穿过薄壁毛细管的沉孔,并形成放置拉拔模具26的托台;绝缘压板25、拉拔模具26和拉拔安装座27中心处的孔同轴,绝缘压板25和拉拔安装座27设置同轴的通孔作为气体流道;
防氧化组件包括圆筒28及密封圈29,圆筒28用于连接正极安装座20与拉拔安装座27、负极安装座23与拉拔安装座27,密封圈29安装在正极安装座20、负极安装座23和拉拔安装座27的凹槽内;
电流依次流过正极电缆19、正极导电托台板18、正极加电模具17、薄壁毛细管、负极加电模具22、负极导电压板21、负极电缆24;
惰性气体从负极安装座23的气体流道流入,经负极安装座23与拉拔安装座27之间的圆筒28、拉拔安装座27及绝缘压板25的气体流道、正极安装座20与拉拔安装座27之间的圆筒28,最后从正极导电托台板18的边缘至中心孔处的用于通过薄壁毛细管的通道流出,用于防止薄壁毛细管拉拔过程中发生氧化;
为方便拆卸,机架1为型材焊接的三个结构相同的小型机架模块组成,平台2由钢板直接切割而成,机架1和平台2通过螺栓连接。
固定支撑件3为L型,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平台2上,侧面设置通孔与伺服电动缸6的耳轴铰接;行星减速机4的型号为日本新宝减速机VRB-115C;伺服电机5的型号为西门子伺服电机1FK7032;伺服电动缸6的型号为力姆泰克IMB30。
滑动底座10为L型,底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第一标准滑块81和第五标准滑块85上,伺服电动缸6的电动推杆前端穿过侧面中心设置的通孔后通过螺母与滑动底座10连接固定;连接件11为环形,中心孔外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螺纹孔,用于连接滑动底座和力传感器;力传感器12的型号为HBM U10M。
正极安装座20和负极安装座23均为L型,由绝缘耐高温的电木板加工而成,正极导电压板16、正极导电托台板18、负极导电压板21均由黄铜板加工而成。
绝缘压板25为硬质橡胶材质;拉拔模具26的模套为不锈钢材质,芯模为人造聚晶金刚石材质,芯模尺寸精度在IT6级以上;拉拔安装座27为倒T型,由绝缘耐高温电木板加工而成。
圆筒28为亚克力材质。
直线导轨7的型号为HGR15;标准滑块8的型号为HGH15CA;导轨钳制器9的型号为HKL1501-A。
下面是说明本发明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将外表面已均匀涂抹好薄薄的一层耐高温导电润滑脂的薄壁毛细管一端轧尖,穿过负极加电模具22,并将负极加电模具22放置在负极安装座23的托台处,将负极导电压板21及负极电缆24安装在负极安装座23上,采用导轨钳制器9固定负极安装座23下方的第四标准滑块84和第八标准滑块88;
S2:将薄壁毛细管轧尖一端穿过拉拔安装座27与负极安装座23之间的圆筒28,用导轨钳制器9固定拉拔安装座27下方的第三标准滑块83和第七标准滑块87;
S3:将薄壁毛细管轧尖一端穿过拉拔模具26、绝缘压板25及正极加电模具17,将拉拔模具26放置在拉拔安装座27的托台处,并使薄壁毛细管保持水平,安装绝缘压板25,控制伺服电动缸6的电动推杆移动,使夹具头15靠近薄壁毛细管,停止,移动正极安装座20和正极安装座20与拉拔安装座27之间的圆筒28,使其放置在夹具连接轴14处,连接夹具头15与薄壁毛细管,如图11所示;
S4:推动正极安装座20和正极安装座20与拉拔安装座27之间的圆筒28,使圆筒28两端放置在正极安装座20和绝缘压板25的凹槽内,用导轨钳制器9固定正极安装座20下方的第二标准滑块82和第六标准滑块86,移动电动推杆,直至夹具头15拉出正极安装座20外侧,正极导电压板16的通道穿过薄壁毛细管,将正极加电模具17推至正极导电托台板18的托台处,并将正极加电模具17、正极导电托台板18和正极电缆19一同安装在正极安装座20,如图12所示;
S5:将惰性气体罐的接头安装在负极安装座23侧面的螺纹孔,开通电磁阀,通入惰性气体,一段时间后改为缓慢通入,开通外部电源,温度稳定后,进行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实验。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平台组件、驱动组件、导轨组件、载荷采集组件、夹具组件、加电组件、拉拔组件和防氧化组件,其中,
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导轨组件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机架平台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载荷采集组件通过螺纹螺母配合连接,所述载荷采集组件、所述加电组件和所述拉拔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导轨组件上,所述夹具组件通过螺纹连接至所述载荷采集组件,薄壁毛细管穿过所述加电组件及所述拉拔组件与所述夹具组件相连,所述防氧化组件安装在所述加电组件和所述拉拔组件之间;
所述机架平台组件包括机架(1)和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平台(2);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支撑件(3)、行星减速机(4)、伺服电机(5)、伺服电动缸(6),其中,所述固定支撑件(3)固定安装在所述平台(2)上,所述伺服电机(5)通过所述行星减速机(4)与所述伺服电动缸(6)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动缸(6)通过耳轴连接至两侧的所述固定支撑件(3);
所述导轨组件用于移动所述载荷采集组件,调节所述加电组件和所述拉拔组件的位置,所述导轨组件包括两个直线导轨(7)、八个标准滑块(8)及六个导轨钳制器(9),其中,第一标准滑块(81)、第二标准滑块(82)、第三标准滑块(83)和第四标准滑块(84)灵活安装于一个直线导轨(7)上,第五标准滑块(85)、第六标准滑块(86)、第七标准滑块(87)和第八标准滑块(88)灵活安装于另一个所述直线导轨(7)上,六个导轨钳制器(9)能够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直线导轨(7)上用于限位;
所述载荷采集组件包括滑动底座(10),连接件(11)和力传感器(12),其中,所述滑动底座(10)固定在所述第一标准滑块(81)和所述第五标准滑块(85)上,所述伺服电动缸(6)的电动推杆与所述滑动底座(10)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底座(10)和所述力传感器(12)通过所述连接件(11)固定相连;
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夹具安装轴(13)、夹具连接轴(14)及夹具头(15),其中,所述夹具安装轴(13)一端连接至所述力传感器(12),另一端与所述夹具连接轴(14)的一端连接,所述夹具连接轴(14)的另一端与所述夹具头(15)的一端连接,所述夹具头(15)的另一端薄壁毛细管连接,用于夹紧固定薄壁毛细管;
所述加电组件包括正极加电组件和负极加电组件,其中,所述正极加电组件包括正极导电压板(16)、正极加电模具(17)、正极导电托台板(18)、正极电缆(19)及正极安装座(20);所述正极导电压板(16)的边缘至中心孔处设置用于通过薄壁毛细管的通道,所述正极导电压板(16)、所述正极导电托台板(18)和所述正极安装座(20)通过螺钉穿过同轴的通孔固定相连;所述正极加电模具(17)为与所述正极导电托台板(18)的托台配合的圆柱体,所述正极加电模具(17)中心设置用于通过薄壁毛细管的通孔,通孔的直径与薄壁毛细管拉拔后的直径误差不超过5μm;所述正极导电托台板(18)的边缘至中心孔处设置用于通过薄壁毛细管的通道,所述正极导电托台板(18)与所述正极电缆(19)的电极连接;所述正极电缆(19)的一端连接外部电源,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正极安装座(20)的托台处;所述正极安装座(20)固定在所述第二标准滑块(82)和所述第六标准滑块(86)上,设置用于通过薄壁毛细管的通孔,边缘设置托台用于安装所述正极电缆(19)的电极接头;
所述负极加电组件包括负极导电压板(21)、负极加电模具(22)、负极安装座(23)、及负极电缆(24);所述负极导电压板(21)与所述负极安装座(23)固定连接,中心设置用于穿过薄壁毛细管的通孔,所述负极导电压板(21)与负极电缆(24)的电极相连;所述负极加电模具(22)为与所述负极安装座(23)的沉孔处形成的托台配合的圆柱体,所述负极加电模具(22)中心设置用于通过薄壁毛细管的通孔,通孔的直径与薄壁毛细管拉拔前的直径误差不超过5μm;所述负极安装座(23)固定在在所述第四标准滑块(84)和所述第八标准滑块(88)上,设置用于穿过薄壁毛细管的沉孔,并形成可安装所述负极加电模具(22)的托台,边缘设置托台用于安装所述负极电缆(24)的电极接头,同时设置螺纹孔用于连接惰性气体罐的接头,所述负极安装座(23)上设置气体流道与所述螺纹孔相通;所述负极电缆(24)的一端连接外部电源,另一端安装在所述负极安装座(23)的托台处;
所述拉拔组件包括绝缘压板(25)、拉拔模具(26)及拉拔安装座(27),其中,所述绝缘压板(25)与所述拉拔安装座(27)固定连接,中心设置用于穿过薄壁毛细管的通孔,所述拉拔模具(26)为与所述拉拔安装座(27)的托台配合的圆柱体,用于减小薄壁毛细管的直径;所述拉拔安装座(27)固定在所述第三标准滑块(83)和所述第七标准滑块(87)上,中心设置用于穿过薄壁毛细管的沉孔,并形成放置所述拉拔模具(26)的托台;所述绝缘压板(25)、所述拉拔模具(26)和所述拉拔安装座(27)中心处的孔同轴,所述绝缘压板(25)和所述拉拔安装座(27)设置同轴的通孔作为气体流道;
所述防氧化组件包括圆筒(28)及密封圈(29),所述圆筒(28)用于连接所述正极安装座(20)与所述拉拔安装座(27)、所述负极安装座(23)与所述拉拔安装座(27),所述密封圈(29)安装在所述正极安装座(20)、所述负极安装座(23)和所述拉拔安装座(27)的凹槽内;
电流依次流过所述正极电缆(19)、所述正极导电托台板(18)、所述正极加电模具(17)、薄壁毛细管、所述负极加电模具(22)、所述负极导电压板(21)、所述负极电缆(24);
惰性气体从所述负极安装座(23)的气体流道流入,经所述负极安装座(23)与所述拉拔安装座(27)之间的所述圆筒(28)、所述拉拔安装座(27)及所述绝缘压板(25)的气体流道、所述正极安装座(20)与所述拉拔安装座(27)之间的所述圆筒(28),最后从所述正极导电托台板(18)的边缘至中心孔处的用于通过薄壁毛细管的通道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为型材焊接的三个结构相同的小型机架模块组成,所述平台(2)由钢板直接切割而成,所述机架(1)和所述平台(2)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件(3)为L型,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平台(2)上,侧面设置通孔与所述伺服电动缸(6)的耳轴铰接;
所述行星减速机(4)的型号为日本新宝减速机VRB-115C;
所述伺服电机(5)的型号为西门子伺服电机1FK7032;
所述伺服电动缸(6)的型号为力姆泰克IMB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底座(10)为L型,底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标准滑块(81)和所述第五标准滑块(85)上,所述伺服电动缸(6)的电动推杆前端穿过侧面中心设置的通孔后通过螺母与所述滑动底座(10)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件(11)为环形,中心孔外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螺纹孔,用于连接滑动底座和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12)的型号为HBM U1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安装座(20)和所述负极安装座(23)均为L型,由绝缘耐高温的电木板加工而成,所述正极导电压板(16)、所述正极导电托台板(18)、所述负极导电压板(21)均由黄铜板加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压板(25)为硬质橡胶材质;所述拉拔模具(26)的模套为不锈钢材质,芯模为人造聚晶金刚石材质,芯模尺寸精度在IT6级以上;所述拉拔安装座(27)为倒T型,由绝缘耐高温电木板加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28)为亚克力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7)的型号为HGR15;所述标准滑块(8)的型号为HGH15CA;所述导轨钳制器(9)的型号为HKL1501-A。
CN201911392776.1A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 Active CN111014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2776.1A CN111014322B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2776.1A CN111014322B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4322A true CN111014322A (zh) 2020-04-17
CN111014322B CN111014322B (zh) 2020-11-03

Family

ID=70195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92776.1A Active CN111014322B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1432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7585A (zh) * 2020-11-04 2021-01-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成形热电力间接耦合仿真方法
CN112355069A (zh) * 2020-12-04 2021-02-12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同轴热电偶瞬态热流传感器的分层拉拔式加工装置
CN112934995A (zh) * 2021-02-01 2021-06-11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一种合金毛细管制备方法和系统
CN113664060A (zh) * 2021-08-14 2021-11-19 广东速联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半钢线生产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3413C (zh) * 2001-05-10 2005-10-19 Sms米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拉拔细长材料的拉拔单元及拉拔机列
JP2008036640A (ja) * 2006-08-01 2008-02-2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内面溝付管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CN106807799A (zh) * 2016-12-27 2017-06-0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非晶合金丝的制备方法及电拉拔装置
CN206296315U (zh) * 2016-12-14 2017-07-04 福建紫金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毛细铜管拉伸装置
CN108015113A (zh) * 2018-01-23 2018-05-1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镁合金精密管材控温拉拔工艺及其控温拉拔机构
CN208098916U (zh) * 2018-04-10 2018-11-16 太仓市新盛毛细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毛细管生产的盘拉机
CN108896390A (zh) * 2018-04-19 2018-11-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微尺度双轴双向加载试验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3413C (zh) * 2001-05-10 2005-10-19 Sms米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拉拔细长材料的拉拔单元及拉拔机列
JP2008036640A (ja) * 2006-08-01 2008-02-2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内面溝付管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CN206296315U (zh) * 2016-12-14 2017-07-04 福建紫金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毛细铜管拉伸装置
CN106807799A (zh) * 2016-12-27 2017-06-0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非晶合金丝的制备方法及电拉拔装置
CN108015113A (zh) * 2018-01-23 2018-05-1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镁合金精密管材控温拉拔工艺及其控温拉拔机构
CN208098916U (zh) * 2018-04-10 2018-11-16 太仓市新盛毛细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毛细管生产的盘拉机
CN108896390A (zh) * 2018-04-19 2018-11-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微尺度双轴双向加载试验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7585A (zh) * 2020-11-04 2021-01-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成形热电力间接耦合仿真方法
CN112355069A (zh) * 2020-12-04 2021-02-12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同轴热电偶瞬态热流传感器的分层拉拔式加工装置
CN112355069B (zh) * 2020-12-04 2021-06-15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同轴热电偶瞬态热流传感器的分层拉拔式加工装置
CN112934995A (zh) * 2021-02-01 2021-06-11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一种合金毛细管制备方法和系统
CN113664060A (zh) * 2021-08-14 2021-11-19 广东速联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半钢线生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4322B (zh)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14322B (zh) 一种薄壁毛细管电辅助拉拔设备
CN109940809B (zh) 一种高温燃料电池用石墨双极板冲压成型模具及方法
CN102489802B (zh) 一种微冲压模具原位制造装置
CN112171210A (zh) 电池液冷板快速样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7123660A (zh) 一种多场耦合式弯管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17007B (zh) 石墨烯褶皱体成型设备
CN209935629U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尺寸加工的汽车零部件用冲压装置
CN112453603A (zh) 一种可加工各种复杂孔型的套筒状电解加工电极
CN216882580U (zh) 一种挂车桥管总成装配复合衬套的装置
CN217147441U (zh) 一种全自动在线组装测试通用设备
CN106493216A (zh) 板料电致塑性无模复合渐进成形系统
CN113042572B (zh) 一种航空长桁件模块化装夹校形装置与装夹方法
CN111482460B (zh) 一种强电流智能集流装置
CN202114171U (zh) 核电转子线圈铜排数控冲孔牵引送料装置
CN211028109U (zh) 一种装配高速电主轴的装置
CN113290185A (zh) 双夹模镦头设备
CN110307976B (zh) 电液伺服进给系统可靠性试验装置
CN219292990U (zh) 一种新能源电机铁芯单工位叠压焊接装置
CN218744357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模具头的冲压模具
CN110695610A (zh) 一种实现棒料表层梯度纳米化的电流辅助滚压加工装置
CN218004990U (zh) 一种双向压紧结构的化成夹具
CN210060636U (zh) 一种适用于调节不同尺寸的铝合金板材生产用的挤压磨具
CN220710363U (zh) 一种电芯化成加热层板组件
CN212122450U (zh) 一种一字轴钻孔定位工装
CN219457706U (zh) 一种电池包的压装工装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