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5773A - 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5773A
CN110975773A CN201911313756.0A CN201911313756A CN110975773A CN 110975773 A CN110975773 A CN 110975773A CN 201911313756 A CN201911313756 A CN 201911313756A CN 110975773 A CN110975773 A CN 110975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oxy resin
self
microcapsule
repairing function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137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荣国
徐忠海
赫晓东
蔡朝灿
白玉娇
刘文博
苗琳琳
邹肖灿
董旭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Haite Composit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Haite Composit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Haite Composit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Haite Composit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13137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757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75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57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2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Epoxy Resin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涉及有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微胶囊壁材强度低、耐热性能差并且不具备自修复功能的问题。方法:将介孔二氧化硅、碳纳米管粉末与固化剂混合均匀,加入到蒸馏水中,超声处理,得到混合液A;将石墨烯和环氧树脂置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蒸馏水中,超声分散,得到乳液B;将混合液A加入到乳液B中,搅拌,得到微胶囊悬浮液;将微胶囊悬浮液用去离子水清洗,过滤后进行干燥,得到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胶囊是指一种具有聚合物或无机物壁的微型容器或包装物,微胶囊技术是指用一种成膜材料包覆一种活性物质以形成具有核壳结构或囊芯结构的微球,粒径处于微米级,大多为几十微米,并随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的不同发生变化。微胶囊的包覆作用使实现膜内物质与外界发生物理阻隔,一旦壳受到外界的作用发生破裂或软化坍塌时,膜内物质就被释放或扩散出来,与壳外物质发生接触产生反应。由于微胶囊具有特殊结构,可以保护囊芯物质不受外界环境如温度、紫外线和湿度等的影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农药、涂料以及催化剂等多种工业领域中。但是,微胶囊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外部温度、压力、温度以及壁材强度低、耐热性能差等条件影响,内部容易产生以微裂纹形式存在的损伤,这些微裂纹的形成和扩展会引起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从而导致材料的整体失效。
因此,制备一种壁材强度高、耐热性能优异并且具备自修复功能的微胶囊,成为微胶囊技术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制得的微胶囊壁材强度高、耐热性能优异并且具备自修复功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完成:
一、将介孔二氧化硅、碳纳米管粉末与固化剂混合均匀,加入到蒸馏水中,超声处理20min~40min,得到混合液A;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与碳纳米管粉末的质量比为3:(2~3),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与碳纳米管粉末的总质量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3);
二、将石墨烯和环氧树脂置于含有油性表面活性剂的蒸馏水中,在50℃~70℃下超声分散25min~40min,得到乳液B;所述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2):10,所述石墨烯和环氧树脂的总质量与油性表面活性剂的体积的比为(15mg~20mg):1mL;
三、将混合液A加入到乳液B中,在50℃~90℃下以200r/min~4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4h~8h,得到微胶囊悬浮液;将微胶囊悬浮液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5次,过滤后进行干燥,得到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以介孔二氧化硅和碳纳米管粉末混合体作为壁材,兼具有机及无机材料高强度和高韧性的性能,并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及存储稳定性;环氧树脂为油溶性物质,加入适当的油性表面活性剂后很容易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并且石墨烯均匀分布在环氧树脂体系内,可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
二、本发明制备的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在150℃~200℃的温度条件下,2h可完成固化,即完成自修复;能在材料产生损伤、裂纹形成的初始阶段立刻就对损伤进行有效的修复,从而避免了微裂纹扩展给材料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使用的介孔二氧化硅、碳纳米管粉末、石墨烯和环氧树脂等材料易得,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经测定,本发明制备的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25μm,包覆率达75%以上,室温储存期大于15个月。
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完成:
一、将介孔二氧化硅、碳纳米管粉末与固化剂混合均匀,加入到蒸馏水中,超声处理20min~40min,得到混合液A;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与碳纳米管粉末的质量比为3:(2~3),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与碳纳米管粉末的总质量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3);
二、将石墨烯和环氧树脂置于含有油性表面活性剂的蒸馏水中,在50℃~70℃下超声分散25min~40min,得到乳液B;所述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2):10,所述石墨烯和环氧树脂的总质量与油性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5~20):1;
三、将混合液A加入到乳液B中,在50℃~90℃下以200r/min~4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4h~8h,得到微胶囊悬浮液;将微胶囊悬浮液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5次,过滤后进行干燥,得到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
一、本实施方式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以介孔二氧化硅和碳纳米管粉末混合体作为壁材,兼具有机及无机材料高强度和高韧性的性能,并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及存储稳定性;环氧树脂为油溶性物质,加入适当的油性表面活性剂后很容易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并且石墨烯均匀分布在环氧树脂体系内,可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
二、本实施方式制备的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在150℃~200℃的温度条件下,2h可完成固化,即完成自修复;能在材料产生损伤、裂纹形成的初始阶段立刻就对损伤进行有效的修复,从而避免了微裂纹扩展给材料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本实施方式制备方法简单,使用的介孔二氧化硅、碳纳米管粉末、石墨烯和环氧树脂等材料易得,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经测定,本实施方式制备的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25μm,包覆率达75%以上,室温储存期大于15个月。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介孔二氧化硅的孔径为4nm~8nm,粒径为40nm~90nm。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碳纳米管粉末按以下步骤制备:将碳纳米管以200r/min~400r/min的球磨速度球磨0.5h~1h,得到碳纳米管粉末;所述碳纳米管的长度为15μm~30μm,直径为35nm~55nm。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5~35),所述的固化剂为二氨基二苯砜或双氰胺。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与碳纳米管粉末的质量比为3:2,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与碳纳米管粉末的总质量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2。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所述的石墨烯的粒径为0.5um~1.5um。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双酚F型、双酚S型、多官能基缩水甘油醚树脂或多官能基缩水甘油胺树脂。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所述的油性表面活性剂为司班-80。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所述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10,所述石墨烯和环氧树脂的总质量与油性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5:1。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三中所述的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10μm~800μm。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相同。
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一: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完成:
一、将介孔二氧化硅、碳纳米管粉末与双氰胺混合均匀,加入到蒸馏水中,超声处理40min,得到混合液A;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与碳纳米管粉末的质量比为3:2,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与碳纳米管粉末的总质量与双氰胺的质量比为1:2;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的孔径为4nm,粒径为50nm;
步骤一中所述的碳纳米管粉末按以下步骤制备:将碳纳米管以400r/min的球磨速度球磨1h,得到碳纳米管粉末;所述碳纳米管的长度为30μm,直径为35nm;
二、将粒径为1um石墨烯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置于含有司班-80的蒸馏水中,在65℃下超声分散40min,得到乳液B;所述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10,所述石墨烯和环氧树脂的总质量与司班-80的体积的比为15mg:1mL;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双氰胺的质量比为100:35;
三、将混合液A加入到乳液B中,在80℃下以4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8h,得到微胶囊悬浮液;将微胶囊悬浮液用去离子水清洗5次,过滤后进行干燥,得到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
经测定,本实施例制备的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25μm,包覆率达75%以上,室温储存期大于15个月。

Claims (10)

1.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完成:
一、将介孔二氧化硅、碳纳米管粉末与固化剂混合均匀,加入到蒸馏水中,超声处理20min~40min,得到混合液A;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与碳纳米管粉末的质量比为3:(2~3),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与碳纳米管粉末的总质量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3);
二、将石墨烯和环氧树脂置于含有油性表面活性剂的蒸馏水中,在50℃~70℃下超声分散25min~40min,得到乳液B;所述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2):10,所述石墨烯和环氧树脂的总质量与油性表面活性剂的体积的比为(15mg~20mg):1mL;
三、将混合液A加入到乳液B中,在50℃~90℃下以200r/min~4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4h~8h,得到微胶囊悬浮液;将微胶囊悬浮液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5次,过滤后进行干燥,得到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介孔二氧化硅的孔径为4nm~8nm,粒径为40nm~9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碳纳米管粉末按以下步骤制备:将碳纳米管以200r/min~400r/min的球磨速度球磨0.5h~1h,得到碳纳米管粉末;所述碳纳米管的长度为15μm~30μm,直径为35nm~55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5~35),所述的固化剂为二氨基二苯砜或双氰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与碳纳米管粉末的质量比为3:2,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与碳纳米管粉末的总质量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石墨烯的粒径为0.5um~1.5u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双酚F型、双酚S型、多官能基缩水甘油醚树脂或多官能基缩水甘油胺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油性表面活性剂为司班-8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10,所述石墨烯和环氧树脂的总质量与油性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5: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10μm~800μm。
CN201911313756.0A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9757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3756.0A CN110975773A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3756.0A CN110975773A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5773A true CN110975773A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95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13756.0A Pending CN110975773A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7577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5926A (zh) * 2020-08-14 2020-11-27 吉林大学 一种石墨烯改性自愈合微胶囊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52251A (zh) * 2020-12-23 2021-05-28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光热自修复碳纳米管增强环氧耐磨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01506A (zh) * 2021-09-24 2021-12-17 肇庆市海特复合材料技术研究院 一种耐高温耐腐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13908782A (zh) * 2021-08-13 2022-01-11 深圳市深赛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环氧树脂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13908782B (zh) * 2021-08-13 2024-05-24 深圳市深赛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环氧树脂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9311A (zh) * 2008-04-25 2008-09-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修复纳米级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40533A (zh) * 2011-06-02 2011-11-16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增强环氧树脂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3694635A (zh) * 2013-12-06 2014-04-02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微胶囊化的环氧树脂及超强酸固化剂的室温快速自修复复合材料
CN104624132A (zh) * 2013-11-07 2015-05-2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环氧树脂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2086A (zh) * 2015-04-02 2015-07-15 苏州大学 一种环氧树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1245A (zh) * 2015-04-02 2015-07-29 苏州大学 一种环氧树脂填充取向碳纳米管束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60770A (zh) * 2016-06-22 2016-08-17 唐山学院 一种变色涂料
WO2017141935A1 (ja) * 2016-02-15 2017-08-24 岡本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的立体造形用組成物
CN108499497A (zh) * 2018-04-18 2018-09-07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微胶囊、智能调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92407A (zh) * 2018-07-27 2018-11-27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双壳层环氧树脂微胶囊自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96851A (zh) * 2019-02-18 2019-05-24 中南大学 一种缓释型石墨烯重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9311A (zh) * 2008-04-25 2008-09-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修复纳米级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40533A (zh) * 2011-06-02 2011-11-16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增强环氧树脂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4624132A (zh) * 2013-11-07 2015-05-2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环氧树脂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4635A (zh) * 2013-12-06 2014-04-02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微胶囊化的环氧树脂及超强酸固化剂的室温快速自修复复合材料
CN104772086A (zh) * 2015-04-02 2015-07-15 苏州大学 一种环氧树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1245A (zh) * 2015-04-02 2015-07-29 苏州大学 一种环氧树脂填充取向碳纳米管束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141935A1 (ja) * 2016-02-15 2017-08-24 岡本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的立体造形用組成物
CN105860770A (zh) * 2016-06-22 2016-08-17 唐山学院 一种变色涂料
CN108499497A (zh) * 2018-04-18 2018-09-07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微胶囊、智能调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92407A (zh) * 2018-07-27 2018-11-27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双壳层环氧树脂微胶囊自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96851A (zh) * 2019-02-18 2019-05-24 中南大学 一种缓释型石墨烯重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福华 等: ""碳纳米管 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5926A (zh) * 2020-08-14 2020-11-27 吉林大学 一种石墨烯改性自愈合微胶囊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52251A (zh) * 2020-12-23 2021-05-28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光热自修复碳纳米管增强环氧耐磨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08782A (zh) * 2021-08-13 2022-01-11 深圳市深赛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环氧树脂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13908782B (zh) * 2021-08-13 2024-05-24 深圳市深赛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环氧树脂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13801506A (zh) * 2021-09-24 2021-12-17 肇庆市海特复合材料技术研究院 一种耐高温耐腐涂料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5773A (zh) 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7384326B (zh) 明胶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多核相变储能微胶囊制备方法
CN111299104A (zh) 一种超疏水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1639A (zh) 二氧化硅核壳型液相色谱填料的制备方法
CN107055556B (zh) 一种亲水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90365B (zh) 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US20160346217A1 (en) Polydopamine-coated capsules
CN105536349B (zh) 一种用于空气过滤的纳米气凝胶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3788815B (zh) 一种室温快速自修复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2133513A (zh) 单分散性多孔无机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6749790A (zh) 一种二氧化钛/聚苯乙烯核/壳微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70027B (zh) 一种SiO2/ZrO2/Al2O3复合纳米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CN105964194B (zh) 一种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967697B (zh) 生物可降解的固-固相变纳米纤维或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5601953A (zh) 一种具有pH敏感性的剪切增稠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12275228A (zh) 一种基于复凝聚法制备多层囊壁微胶囊的方法及产品
CN106955652A (zh) 一种香精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4765B (zh) 一种聚乙二醇/乙基纤维素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46580A (zh) 一种长贮存期环氧树脂用ppma包裹微胶囊型快速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70464A (zh) 碳纳米管胶囊及制备方法,其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629747A (zh) 一种空心碗状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88385B (zh) 一种使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水凝胶光子晶体颗粒的方法
CN104212297A (zh) 一种苯乙烯接枝中空二氧化硅超疏水薄膜的制备方法
Al-Shannaq et al. Methods for the synthesis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 microcapsules with enhanced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A state-of-the-art review
CN109455730A (zh) 一种球形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