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2459B - 液体喷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62459B CN110962459B CN201910918402.2A CN201910918402A CN110962459B CN 110962459 B CN110962459 B CN 110962459B CN 201910918402 A CN201910918402 A CN 201910918402A CN 110962459 B CN110962459 B CN 1109624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portion
- joint member
- holding member
- joint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液体发生泄漏的可能性的液体喷出装置。该液体喷出装置具备:液体喷出头,其对液体进行喷出;供给流道,其具有接头部件,且被构成为能够向液体喷出头供给液体;连接部,其上连接有接头部件;以及保持部件,其能够安装于连接部上,在接头部件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上的状态下,所述保持部件能够安装到连接部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示例,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在供作为液体的一种的油墨流动的流道上具备接头部件以及连接接头部件的连接部。在该液体喷射装置中,通过使接头部件被连接在连接部上,从而能够将液体供给至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中。
在这种液体喷出装置中,接头部件和连接部有时无法被正确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存在有液体从流道的中途泄漏的可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811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出装置具备:液体喷出头,其对液体进行喷出;供给流道,其具有接头部件,且被构成为能够向所述液体喷出头供给所述液体;连接部,其连接所述接头部件;以及保持部件,其能够安装于所述连接部上,在所述接头部件被正确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状态下,所述保持部件能够安装于所述连接部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为表示供给流道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接头部件及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接头部件、连接部及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6为从连接部卸下了接头部件及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7为保持部件的后视图。
图8为连接部的主视图。
图9为连接部的后视图。
图10为被插入了接头部件的连接部的主视图。
图11为被连接了接头部件的连接部的主视图。
图12为被正确连接了接头部件的连接部的主视图。
图13为并未被正确连接接头部件的连接部的主视图。
图14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接头部件、连接部及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15为连接部的主视图。
图16为保持部件的后视图。
图17为被正确连接了接头部件的连接部的主视图。
图18为并未被正确连接接头部件的连接部的后视图。
图19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接头部件、连接部及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20为从连接部卸下了接头部件及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液体喷出装置例如为通过向纸张等介质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从而对文字、照片等图像进行记录的喷墨式的打印机。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框体12;安装部14,其上以可拆装的方式而安装有液体收纳体13;盒15,其能够对介质99进行收纳;支承台16,其能够对介质99进行支承;以及控制部100。液体收纳体13为能够对液体进行收纳的容器。盒15以可拆装的方式而被安装于框体12。控制部100例如以包括CPU、存储器等的方式而构成。控制部100通过使CPU执行被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从而对液体喷出装置11进行控制。
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具备1个或多个增设单元17。增设单元17例如被配置于框体12的下方。在增设单元17中,安装有能够对介质99进行收纳的盒18。
安装部14具有液体导入部19,所述液体导入部19能够对被收纳于所安装的液体收纳体13中的液体进行导入。在安装部14中,以可拆装的方式而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液体收纳体13。液体收纳体13通过被安装于安装部14上而与液体导入部19连接。
多个液体收纳体13既可以各自收纳不同的种类的液体,也可以各自收纳相同的种类的液体。本实施方式的安装部14能够供4个液体收纳体13进行拆装。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体13对蓝绿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等不同颜色的油墨进行收纳。
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液体喷出头21,其对液体进行喷出;以及供给流道22,其构成为能够向液体喷出头21供给液体的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21及供给流道22被收纳于框体12中。液体喷出头21具有一个或多个能够喷出液体的喷嘴23。液体喷出头21朝向被支承于支承台16上的介质99喷出液体。由此,在介质99上印刷出图像。
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滑架24,其对液体喷出头21进行保持;以及引导轴25,其引导滑架24的移动。本实施方式的滑架24及引导轴25被收纳于框体12中。滑架24以沿着引导轴25的方式进行往复移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1为,使液体喷出头21相对于介质99进行扫描的串行打印机。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被构成为,将液体喷出头21设置为长条的行式打印机。
供给流道22以连接安装部14和液体喷出头21的方式而延伸。供给流道22被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给流道22以与被安装在安装部14中的液体收纳体13的数量相对应的方式而被设置有四条。
供给流道22具有接头部件26。接头部件26例如为了对流道彼此进行接合而设置。本实施方式的供给流道22由多个流道构成。供给流道22例如具有第一流道27、第二流道28和第三流道29。液体收纳体13的液体通过在供给流道22中按照第一流道27、第二流道28、第三流道29的顺序进行流动,从而到达液体喷出头21。因此,在液体被供给的方向上,从上游朝向下游而依次设置第一流道27、第二流道28、第三流道29。构成供给流道22的流道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
第一流道27与液体导入部19连接。第三流道29与液体喷出头21连接。第二流道28被连接在第一流道27及第三流道29上。本实施方式的接头部件26对第一流道27和第二流道28进行接合。因此,第一流道27及第二流道28经由接头部件26而被连接。接头部件26被固定在第一流道27的下游端。
接头部件26既可以对液体收纳体13和流道进行接合,也可以对流道和液体喷出头21进行接合。即,接头部件26既可以对液体收纳体13和第一流道27进行接合,也可以对第三流道29和液体喷出头21进行接合。接头部件26还可以对第二流道28和第三流道29进行接合。因此,接头部件26在供给流道22中既可以位于其中途,也可以位于其端部。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流道27及第三流道29由具有挠性的管构成。通过由具有挠性的管构成,从而第三流道29能够以跟随于滑架24的移动的方式而发生变形。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流道28被构成为,包括:流道部件31,其上形成有槽32;以及罩33,其以对该槽32进行覆盖的方式而被安装于流道部件31上。在第二流道28中,液体于槽32中流动。流道部件31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罩33既可以为由树脂材料而构成的板,也可以为由树脂材料而构成的薄膜。流道部件31及罩33例如通过激光熔敷、热熔敷或超声波熔敷等方式而被相互安装在一起。
如图3所示,流道部件31具有对液体进行导入的导入管34。导入管34与槽32连通。导入管34构成第二流道28的上游端。导入管34与接头部件26连接。通过使接头部件26连接到导入管34上,从而第一流道27及第二流道28被接合。
流道部件31具有对液体进行导出的导出管35。导出管35与槽32连通。导出管35构成第二流道28的下游端。导出管35与第三流道29连接。通过使第三流道29连接到导出管35上,从而第二流道28及第三流道29被接合。
第一流道27也可以与第二流道28同样地由流道部件31及罩33构成。第三流道29也可以与第二流道28同样地由流道部件31及罩33构成。第二流道28也可以由具有挠性的管构成。
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连接接头部件26的连接部37。连接部37以能够对一个或多个接头部件26进行连接的方式而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部37以能够对4个接头部件26进行连接的方式而构成。通过使多个接头部件26连接在连接部37上,从而能够对多个第一流道27集中一起地进行处理。连接部37也可以与接头部件26的数量相对应地而设置有多个。例如,也可以将一个接头部件26连接在一个连接部37上。
液体喷出装置11具有保持部件38,所述保持部件38被安装在已连接接头部件26的连接部37上。保持部件38在接头部件26被连接至连接部37上之后,被安装到连接部37上。保持部件38例如从与接头部件26相反一侧而被安装于连接部37上。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接头部件26及保持部件38以夹着连接部37的方式而被安装。接头部件26从一方与连接部37连接,保持部件38从与一方相反的另一方被安装到连接部37上。
连接部37在已被安装保持部件38的状态下被安装到流道部件31上。通过使连接部37被安装于流道部件31上,从而被连接在连接部37上的接头部件26与导入管34被连接。
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具备对流道部件31和连接部37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39。固定部件39在流道部件31和连接部37已被连接的状态下被固定。固定部件39例如具有螺丝41和保护板42。在本实施方式中,螺丝41被设置有两根。螺丝41被插入于流道部件31所具有的贯穿孔43和连接部37所具有的螺孔44中。保护板42位于螺丝41的头部分与流道部件31之间。通过将保护板42设置在中间,从而能够保护流道部件31及罩33不受到螺丝41的紧固的伤害,并且能够对多个接头部件26和导入管34进行连接。
在供给流道22中,当接头部件26和连接部37并未被正确连接时,可能会有液体从其连接部位泄漏。因此,保持部件38被设为,在接头部件26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状态下,才能够安装到连接部37上。相反地,在接头部件26和连接部37并未被正确连接的情况下,是无法将保持部件38安装到连接部37上的。即,可以根据是否能够将保持部件38安装到连接部37上,来掌握接头部件26和连接部37是否已被正确连接。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连接部37构成为能够对多个接头部件26进行连接,在这些多个接头部件26被正确连接了的状态下,能够对固定部件38进行安装。如此,相对于多个接头部件26,连接部37及保持部件38的数量为一个即可。因此,和以与接头部件26为相同的数量的方式设置保持部件38、或以与接头部件26为相同的数量的方式设置连接部37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
保持部件38也可以以与接头部件26的数量相对应的方式而设置有多个。在这种情况下,在所对应的接头部件26已被正确连接在连接部37上的情况下,保持部件38能够安装到连接部37上。
接头部件26也可以被设为,在保持部件38被安装至连接部37上的状态下,无法进行与连接部37的连接解除。如此,能够在保持部件38被安装至连接部37上的状态下,抑制接头部件26不慎从连接部37上被卸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保持部件38作为接头部件26的防脱部件而发挥作用。保持部件38通过被安装到连接部37上,从而能够对被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接头部件26进行保持。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接头部件26、连接部37及保持部件38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头部件26以排列为一列的方式而被连接于连接部37上。螺孔44位于连接部37的两端部分处。螺孔44在连接部37上以夹着被连接在连接部37上的接头部件26的方式进行设置。
连接部37具有覆盖接头部件26的一部分的凹部45。将接头部件26中被凹部45所覆盖的一部分称为连接部分46。连接部分46包括接头部件26的一端在内。因此,凹部45覆盖被连接的接头部件26的一端。当将接头部件26的一端插入于凹部45中时,连接部分46被凹部45覆盖。通过使连接部分46在凹部45内与连接部37的一部分接触,从而接头部件26与连接部37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接头部件26被设置为圆筒状。将接头部件26中与连接部分46不同的部分称为轴部分47。轴部分47为,接头部件26中没有被连接部37的凹部45覆盖的部分。轴部分47包括接头部件26的与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在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轴部分47的直径被形成为与连接部分46的直径相比较小。
在凹部45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对接头部件26进行引导的槽48。接头部件26在被插入于凹部45中时,会被槽48引导。因此,槽48向接头部件26被插入于凹部45中的方向延伸。接头部件26被插入于凹部45中的方向与所插入的接头部件26的轴方向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槽48在一个凹部45中被设置有两个。在从被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接头部件26的轴方向来观察连接部37时,两个槽48在凹部45中被配置在对称的位置上。槽48既可以在凹部45中仅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
在接头部件26中与被连接至连接部37的端部相反的端部上,连接有构成供给流道22的管。即,在与被凹部45覆盖的一端相反的另一端上,被连接有管。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头部件26中与连接部分46不同的轴部分47上,固定有构成第一流道27的管。
如图5及图6所示,连接部37具有插入孔51。在连接部37中,将设置有插入孔51的面设为正面。因此,连接部37的正面即为与流道部件31对置的面。插入孔51为供导入管34插入的孔。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孔51被设置有多个,其以在连接部37中排列为一列的方式进行配置。插入孔51在连接部37中以被两个螺孔44夹着的方式被配置。插入孔51与凹部45连通。因此,当连接部37被安装到流道部件31上时,导入管34穿过插入孔51而进入到凹部45内。
保持部件38具有露出孔52。露出孔52为,在保持部件38被安装于连接部37上的状态下使插入孔51露出的孔。保持部件38以在从正面观察连接部37时露出孔52与插入孔51重叠的方式而被安装在连接部37上。将在保持部件38被安装至连接部37的情况下与连接部37对置的一面设为保持部件38的背面。
本实施方式的露出孔52的直径与插入孔51的直径相比较大。在连接部37被安装于流道部件31上时,导入管34被插入于插入孔51及露出孔52中。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38具有与插入孔51相同数量的露出孔52。保持部件38也可以具有少于插入孔51的数量的露出孔52。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露出孔52使多个插入孔51露出。
如图6所示,接头部件26具有供导入管34插入的导入孔53。通过使导入管34被插入于导入孔53中,从而第一流道27与第二流道28被接合。导入孔53在连接部分46处开口。导入孔53以如下方式进行设置,即,当接头部件26被插入于凹部45中时,在从正面观察连接部37时导入孔53与插入孔51重叠。因此,当连接部37被安装于流道部件31上时,导入管34被插入于露出孔52、插入孔51及导入孔53中。
接头部件26具有凸部。在接头部件26并未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情况下,通过使凸部与保持部件38接触,从而阻碍保持部件38被安装至连接部37上。在接头部件26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情况下,凸部并不阻碍保持部件38的安装。本实施方式的接头部件26具有作为凸部而发挥作用的突起54。
突起54被设置在接头部件26的外周面上。突起54例如被设置于连接部分46处,并朝向外方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54被设置有两个。在从轴方向观察接头部件26时,突起54在连接部分46上被配置在对称的位置处。
突起54被形成为与槽48相对应的形状。在将接头部件26插入到凹部45中时,是在使突起54的位置和槽48的位置对齐的状态下进行插入的。如此,在突起54被槽48引导的同时接头部件26被插入至凹部45中。在突起54的位置和槽48的位置偏离的状态下,由于突起54接触到凹部45的边缘,因此无法将接头部件26插入到凹部45中。
如图6及图7所示,保持部件38具有在将其安装到连接部37上时被插入至连接部37中的插入部分55。插入部分55被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38由金属板形成。插入部分55通过使金属板的边缘部分弯折而被形成。
插入部分55具有钩56及突出片57。钩56为用于将保持部件38安装到连接部37上的部件。通过使钩56挂住保持部件38的一部分,从而保持部件38被安装到连接部37上。突出片57以在插入部分55中从设置有钩56的部分突出的方式而被设置。在保持部件38被安装至连接部37上的状态下,在从正面观察连接部37时,插入部分55位于与凹部45重叠的位置处。
如图8所示,连接部37具有插入口58。插入口58为供保持部件38的插入部分55插入的开口。插入口58使凹部45内的一部分露出。插入口58以与插入部分55的数量相对应的方式而被设置有一个或多个。
连接部37具有能够与钩56嵌合的保持部59。保持部59被设置在与被插入于插入口58中的插入部分55相对应的位置处。当插入部分55被插入于插入口58中时,钩56与保持部59被嵌合。通过使钩56与保持部59嵌合,从而保持部件38被安装到连接部37上。
如图8及图9所示,连接部37具有被设置于凹部45的内周面上的引导部61、和以与引导部61相连的方式而被设置的接触部62。引导部61对在凹部45的内周面的周向上移动的突起54进行引导。引导部61从凹部45的内周面朝向内方突出。引导部61在凹部45的内周面上以在其周向上延伸的方式而被设置。引导部61以与槽48相连的方式而被设置。引导部61对通过槽48被引导的突起54进行引导。
接触部62被设置在凹部45的内周面上。接触部62与被引导部61引导的突起54接触。接触部62例如由突起54所接触的壁构成。接触部62以与在引导部61中和与槽48相连的端部相反的端部相连的方式而被设置。通过使突起54与接触部62接触,从而接头部件26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
接下来,对将接头部件26及保持部件38安装到连接部37上时的步骤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首先,在使突起54的位置和槽48的位置对齐的状态下,将接头部件26插入至凹部45中。此时,接头部件26的一端会插入直至接触到凹部45的底面为止。在接头部件26接触到凹部45的底面的状态下,突起54在接头部件26的轴方向上位于凹部45的底面和引导部61之间。
接下来,使被插入至凹部45中的接头部件26旋转。此时,以接头部件26的轴方向为轴心,以使突起54接近于接触部62的方式来使接头部件26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接头部件26在图10中成为逆时针旋转的方向上进行旋转。
当使被插入至凹部45中的接头部件26旋转时,突起54会在凹部45的内周面的周向上进行移动。此时,突起54被引导部61引导并且进行移动。在突起54被引导部61引导时,在从正面观察连接部37时,突起54位于与引导部61重叠的位置处。
在当从正面观察连接部37时突起54和引导部61重叠的情况下,通过使突起54挂住引导部61,从而无法将接头部件26从连接部37上拔出。即,引导部61作为抑制接头部件26从连接部37上脱落的防脱部件而发挥作用。因此,在突起54与引导部61重叠的状态下,接头部件26成为被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当从正面观察连接部37时突起54的位置与槽48的位置一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接头部件26相对于连接部37的插拔。
如图11所示,当使被插入至凹部45中的接头部件26旋转时,被引导部61引导的突起54最终会接触到接触部62。当使被插入至凹部45中的接头部件26旋转预定的角度时,突起54会从与槽48重叠的位置起朝向与接触部62接触的位置进行移动。通过使突起54接触到接触部62,从而接头部件26成为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状态。在当从正面观察连接部37时即使突起54和引导部61重叠,而突起54也没有接触到接触部62的情况下,接头部件26相对于连接部37的连接是不充分的,即,接头部件26相对于连接部37并未被正确连接。
如图12所示,在将接头部件26连接至连接部37上之后,在连接部37上安装保持部件38。为了将保持部件38安装于连接部37上,将保持部件38的插入部分55插入到连接部37的插入口58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保持部件38安装到连接部37上时,当从正面观察连接部37时,插入部分55位于与槽48重叠的位置处。特别是,在将保持部件38安装到连接部37上时,当从正面观察连接部37时,突出片57位于与引导部61中的靠槽48的端部重叠的位置处。
在接头部件26被正确连接到了连接部37上的情况下,当从正面观察连接部37时,作为凸部的突起54与插入部分55的突出片57并不重叠。此时,在从正面观察连接部37时,突起54位于与引导部61中的靠接触部62的端部重叠的位置处。另一方面,当从正面观察连接部37时,突出片57位于与引导部61中的靠槽48的端部重叠的位置处。因此,在接头部件26被正确连接到了连接部37上的情况下,当将保持部件38安装到连接部37上时,突起54和突出片57并不接触。即,保持部件38相对于连接部37的安装并不会被阻碍。由此,能够在接头部件26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情况下,将保持部件38安装到连接部37上。
在保持部件38被安装至连接部37上的状态下,作为凸部的突起54位于由接触部62与插入部分55所夹着的位置处。通过使接触部62和插入部分55夹着突起54,从而能够抑制突起54在凹部45的内周面的周向上移动。即,通过保持部件38来抑制被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接头部件26的旋转。由此,保持部件38作为接头部件26的止转部件而发挥作用。由此,可以抑制接头部件26不慎从连接部37上脱落的情况。
如图13所示,在接头部件26并未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情况下,当从正面观察连接部37时,作为凸部的突起54与插入部分55的突出片57有时会重叠。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突出片57接触到突起54从而无法将插入部分55插入于插入口58中,因此无法将保持部件38安装到连接部37上。即,在接头部件26并未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情况下,作为凸部的突起54会阻碍保持部件38被安装到连接部37上。如此,能够根据是否能够将保持部件38安装到连接部37上,来掌握接头部件26是否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1)在接头部件26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的状态下,保持部件38能够安装于连接部37上。即,在能够将保持部件38安装至已连接了接头部件26的连接部37上的情况下,能够掌握接头部件26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情况。相反地,在无法将保持部件38安装到已连接了接头部件26的连接部37上的情况下,能够掌握接头部件26并未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情况。如此,在要将保持部件38安装到已连接了接头部件26的连接部37上时,能够掌握接头部件26是否已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由此,能够抑制由于接头部件26并未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而使液体发生泄漏的情况。
(2)在保持部件38被安装至连接部37的状态下,接头部件26无法进行与连接部37的连接解除。由此,能够抑制接头部件26不慎从连接部37上脱落的情况。
(3)在接头部件26并未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情况下,突起54通过与保持部件38接触,从而阻碍保持部件38被安装到连接部37上。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根据突起54是否阻碍了保持部件38相对于连接部37的安装,来掌握接头部件26是否已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
(4)当在接头部件26的一部分被凹部45覆盖的状态下使接头部件26旋转时,突起54在被引导部61引导的同时在凹部45的内周面的周向上进行移动。当接头部件26被充分旋转时,突起54会接触到与引导部61相连的接触部62。相反地,在被插入于凹部45中的接头部件26的旋转不充分的情况下,突起54不会接触到接触部62。如此,能够根据突起54是否接触到了接触部62,来掌握接头部件26是否已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
(5)在保持部件38已被安装至连接部37上的状态下,突起54位于由接触部62与插入部分55所夹着的位置处。在这种情况下,在保持部件38已被安装至连接部37上的状态下,插入部分55会阻碍突起54以与接触部62分离的方式而移动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接头部件26不慎从连接部37上脱落的情况。
(6)在接头部件26中与被连接至连接部37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处,连接有构成供给流道22的管。由此,能够将接头部件26有效利用作为管的接头。
(7)连接部37构成为能够连接多个接头部件26,并且在这些多个接头部件26被正确连接的状态下,能够对保持部件38进行安装。如此,由于相对于多个接头部件26,连接部37及保持部件38的数量为一个即可,因此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1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连接部及保持部件的结构不同,而对于其他结构而言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部65被设为能够安装保持部件66。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66被安装至已连接了接头部件26的连接部65上。保持部件66具有在安装到连接部65上时被插入于插入口58中的插入部分67。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入部分67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部分55的形状不同。
如图15所示,连接部65具有钩68。钩68为用于将保持部件66安装到连接部65上的部件。通过使钩68挂住保持部件66的一部分,从而保持部件66被安装至连接部65上。钩68被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钩68被设置于与插入口58相对应的位置处。
如图16所示,保持部件66具有能够与钩68嵌合的保持部69。保持部69以与钩68的数量相对应的方式而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保持部69被设置在与插入部分55相对应的位置处。当插入部分67被插入于插入口58中时,钩68与保持部69被嵌合。通过使钩68和保持部69嵌合,从而保持部件66被安装至连接部65上。
如图17所示,在保持部件66被安装至连接部65上的状态下,当从正面观察连接部65时,多个插入部分67中的几个插入部分67位于与凹部45重叠的位置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正面观察连接部65时,插入部分67位于凹部45中与槽48重叠的位置处。具体而言,在从正面观察连接部65时,插入部分67位于与引导部61中的靠槽48的端部重叠的位置处。
在接头部件26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65上的情况下,当从正面观察连接部65时,作为凸部的突起54与插入部分67并不重叠。此时,在从正面观察连接部65时,突起54位于与引导部61中的靠接触部62的端部重叠的位置处。另一方面,在从接头部件26的轴方向进行观察时,插入部分67位于与引导部61中的靠槽48的端部重叠的位置处。因此,在接头部件26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65上的情况下,当将保持部件66安装到连接部65上时,突起54和插入部分67并不接触。即,不会阻碍保持部件66相对于连接部65的安装。由此,能够在接头部件26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65上的情况下,将保持部件66安装到连接部65上。
在保持部件66被安装至连接部65上的状态下,作为凸部的突起54位于由接触部62和插入部分67所夹着的位置处。通过使接触部62和插入部分67夹着突起54,从而能够抑制突起54在凹部45的内周面的周向上移动。即,通过保持部件66来抑制被连接至连接部65上的接头部件26的旋转。由此,保持部件66作为接头部件26的止转部件而发挥作用。由此,可以抑制接头部件26不慎从连接部65上被卸下的情况。
如图18所示,在接头部件26并未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65上的情况下,当从正面观察连接部65时,作为凸部的突起54与插入部分67有时会重叠。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插入部分67接触到突起54从而无法将插入部分67插入于插入口58中,因此无法将保持部件66安装到连接部65上。即,在接头部件26并未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65上的情况下,作为凸部的突起54会阻碍保持部件66被安装到连接部65上。如此,能够根据是否能够将保持部件66安装到连接部65上,来掌握接头部件26是否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65上。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上述的(1)至(7)同样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1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保持部件的结构不同,而对于其他结构而言,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如图19及图20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71与接头部件26同样地从连接部37的一方被安装。即,保持部件71从连接部37的背面被安装。
接头部件26具有作为凸部的突出部72。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突起54并不作为凸部而发挥作用,而是由突出部72作为凸部来发挥作用。因此,在接头部件26并未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情况下,突出部72通过与保持部件71接触,从而阻碍保持部件71被安装到连接部37上。突出部72被设置在接头部件26的外周面上。突出部72被设置在轴部分47上,且朝向外方而突出。
保持部件71例如由树脂制的薄片构成。保持部件71例如通过粘合剂而被安装在连接部37上。
保持部件71具有第一切口73。第一切口73为供被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接头部件26嵌入的切口。因此,第一切口73被形成为与接头部件26的轴部分47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切口73被形成为拱状。在保持部件71被安装至连接部37上的状态下,第一切口73与被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接头部件26的轴部分47的外周面接触。
保持部件71具有与第一切口73相连的第二切口74。第二切口74以从第一切口73凹陷的方式而形成。第二切口74为供作为凸部的突出部72嵌入的切口。因此,第二切口74被形成为与作为凸部的突出部72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第二切口74在被安装至连接部37上的保持部件71中,被形成于当从正面观察连接部37时与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接头部件26的突出部72重叠的位置处。即,在突起54与接触部62接触的状态下,第二切口74被设置于与突出部72重叠的位置处。
在接头部件26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情况下,当从正面观察连接部37时,接头部件26的突出部72的位置与保持部件71的第二切口74的位置一致。因此,在接头部件26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情况下,能够以使突出部72嵌入到第二切口74中的方式而将保持部件71安装到连接部37上。
当保持部件71被安装至连接部37上时,由于突出部72嵌入到第二切口74中,因此被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接头部件26无法进行旋转。即,保持部件71作为抑制被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接头部件26的旋转的止转部件而发挥作用。由此,可以抑制接头部件26不慎从连接部37上被卸下的情况。
在接头部件26并未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情况下,当从正面观察连接部37时,突出部72的位置与第二切口74的位置不一致。因此,在接头部件26并未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情况下,作为凸部的突出部72通过与保持部件71接触,从而阻碍保持部件71被安装到连接部37上。即,在接头部件26并未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情况下,作为凸部的突出部72会阻碍保持部件71被安装到连接部37上。如此,能够根据是否能够将保持部件71安装到连接部37上,来掌握接头部件26是否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
根据上述第三实施方式,除了与上述的(1)、(2)、(4)、(6)及(7)同样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8)在接头部件26并未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情况下,突出部72通过与保持部件71接触,从而阻碍保持部件38被安装到连接部37上。由此,由于保持部件71相对于并未被正确连接接头部件26的连接部37的安装被阻碍,因此能够掌握接头部件26是否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37上。
(9)保持部件71以使被连接至连接部37上的接头部件26的突出部72嵌入到第二切口74中的方式而被安装至连接部37上。因此,保持部件71通过被安装至连接部37上,从而对接头部件26旋转进行抑制。由此,能够抑制接头部件26不慎从连接部37上脱落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能够像以下方式那样进行变更而实施。本实施方式及以下的变更例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能够相互组合来实施。
·接头部件、连接部及保持部件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只需为如下结构即可,即,通过在接头部件上所设置的凸部不位于正确的位置处的情况下、即在接头部件并未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上的情况下,使保持部件接触到凸部,从而无法将保持部件安装到连接部上的结构。此外,只需为在保持部件被安装至连接部上的情况下保持部件妨碍凸部的移动的结构、即、妨碍接头部件相对于连接部的连接解除的结构即可。
·保持部件既可以使用螺丝来安装到连接部上,也可以使用封带来安装到连接部上。
·介质99并不限于纸张,也可以为塑料膜、金属薄膜、布帛等。
·液体喷出头21所喷出的液体并不限于油墨,例如也可以为由功能材料的粒子被分散或混合至液体中而形成的液状物等。例如,液体喷出头21也可以对被用于液晶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及面发光显示器的制造等的、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含有电极材料或像素材料等材料的液状物进行喷射。
以下,对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及变更例所掌握的技术思想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液体喷出装置具备:液体喷出头,其对液体进行喷出;供给流道,其具有接头部件,且被构成为能够向所述液体喷出头供给所述液体;连接部,其上连接有所述接头部件;以及保持部件,其能够安装于所述连接部上,在所述接头部件被正确连接至所述连接部上的状态下,所述保持部件能够安装到所述连接部上。
根据该结构,在能够将保持部件安装到已连接了接头部件的连接部上的情况下,能够掌握到接头部件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上。相反地,在无法将保持部件安装到已连接了接头部件的连接部上的情况下,能够掌握到接头部件并未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上。如此,在要将保持部件安装到已连接了接头部件的连接部上时,能够掌握接头部件是否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上。由此,能够抑制由于接头部件并未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上,从而液体发生泄漏的情况。
在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所述保持部件被安装至所述连接部上的状态下,无法进行所述接头部件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解除。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保持部件被安装至连接部上的状态下,抑制接头部件不慎从连接部上脱落的问题。
在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接头部件具有凸部,在所述接头部件并未被正确连接至所述连接部上的情况下,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凸部接触,从而来阻碍所述保持部件被安装到所述连接部上的情况。
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凸部是否阻碍保持部件相对于连接部的安装,来掌握接头部件是否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上。
在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凸部被设置于所述接头部件的外周面上,所述连接部具有:凹部,其覆盖所述接头部件的一部分;引导部,其被设置于所述凹部的内周面上,并对在所述凹部的内周面的周向上移动的所述凸部进行引导;以及接触部,其被设置成与所述引导部相连,且与所述引导部所引导的所述凸部接触,通过使所述凸部与所述接触部接触,从而使所述接头部件被正确连接至所述连接部上。
根据该结构,当在接头部件的一部分被凹部覆盖的状态下使接头部件进行旋转时,凸部在被引导部引导的同时在凹部的内周面的周向上进行移动。当接头部件充分旋转时,凸部会接触到与引导部相连的接触部。相反地,在被插入至凹部中的接头部件的旋转不充分的情况下,凸部不会接触到接触部。如此,能够根据凸部是否接触到了接触部,来掌握接头部件是否被正确连接至连接部上。
在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保持部件具有插入部分,在所述保持部件被安装到所述连接部上时所述插入部分被插入至所述连接部中,在所述保持部件被安装至所述连接部上的状态下,所述凸部位于在所述周向上由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插入部分所夹着的位置处。
根据该结构,在保持部件被安装至连接部上的状态下,插入部分会阻碍凸部以与接触部分离的方式而移动。由此,能够抑制接头部件不慎从连接部上脱落的情况。
在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所述接头部件中与被连接至所述连接部的端部相反的端部上,连接有构成所述供给流道的管。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接头部件有效利用作为管的接头。
在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连接部被构成为能够对多个所述接头部件进行连接,且在多个所述接头部件被正确连接至所述连接部上的状态下,所述保持部件能够安装到所述连接部上。
根据该结构,由于相对于多个接头部件,连接部及保持部件的数量为一个即可,因此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
符号说明
11…液体喷出装置;12…框体;13…液体收纳体;14…安装部;15…盒;16…支承台;17…增设单元;18…盒;19…液体导入部;21…液体喷出头;22…供给流道;23…喷嘴;24…滑架;25…引导轴;26…接头部件;27…第一流道;28…第二流道;29…第三流道;31…流道部件;32…槽;33…罩;34…导入管;35…导出管;37…连接部;38…保持部件;39…固定部件;41…螺丝;42…保护板;43…贯穿孔;44…螺孔;45…凹部;46…连接部分;47…轴部分;48…槽;51…插入孔;52…露出孔;53…导入孔;54…突起;55…插入部分;56…钩;57…突出片;58…插入口;59…保持部;61…引导部;62…接触部;65…连接部;66…保持部件;67…插入部分;68…钩;69…保持部;71…保持部件;72…突出部;73…第一切口;74…第二切口;99…介质;100…控制部。
Claims (6)
1.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喷出头,其对液体进行喷出;
供给流道,其具有接头部件,且被构成为能够向所述液体喷出头供给所述液体;
连接部,其上连接有所述接头部件;以及
保持部件,其能够安装于所述连接部上,
在所述接头部件被正确连接至所述连接部上的状态下,所述保持部件能够安装到所述连接部上,
所述接头部件具有凸部,
在所述接头部件并未被正确连接至所述连接部上的情况下,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凸部接触,从而阻碍所述保持部件被安装到所述连接部上的情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部件被安装至所述连接部上的状态下,无法进行所述接头部件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解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被设置于所述接头部件的外周面上,
所述连接部具有:凹部,其覆盖所述接头部件的一部分;引导部,其被设置于所述凹部的内周面上,并对在所述凹部的内周面的周向上移动的所述凸部进行引导;接触部,其被设置成与所述引导部相连,且与被所述引导部引导的所述凸部接触,
通过使所述凸部与所述接触部接触,从而使所述接头部件被正确连接至所述连接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插入部分,在所述保持部件被安装到所述连接部上时所述插入部分被插入至所述连接部中,
在所述保持部件被安装至所述连接部上的状态下,所述凸部位于在所述周向上由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插入部分所夹着的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头部件中与被连接至所述连接部的端部相反的端部上,连接有构成所述供给流道的管。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被构成为能够对多个所述接头部件进行连接,且在多个所述接头部件被正确连接至所述连接部上的状态下,所述保持部件能够安装到所述连接部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86491 | 2018-10-01 | ||
JP2018186491A JP2020055194A (ja) | 2018-10-01 | 2018-10-01 | 液体吐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62459A CN110962459A (zh) | 2020-04-07 |
CN110962459B true CN110962459B (zh) | 2022-07-22 |
Family
ID=70029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18402.2A Active CN110962459B (zh) | 2018-10-01 | 2019-09-26 | 液体喷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20055194A (zh) |
CN (1) | CN110962459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1232A (zh) * | 1998-10-02 | 2001-11-07 | 易通艾罗奎普有限公司 | 连接组件 |
JP2006307992A (ja) * | 2005-04-28 | 2006-11-09 | Nitto Kohki Co Ltd | 管継手連結装置 |
JP2006329426A (ja) * | 2005-05-27 | 2006-12-07 | Rasmussen Gmbh | 結合される2つの流体路の同軸の端部を有する接続システム |
JP2007007943A (ja) * | 2005-06-29 | 2007-01-18 | Canon Finetech Inc | インク充填方法及びインク充填機構 |
JP2008309280A (ja) * | 2007-06-15 | 2008-12-25 | Nitta Moore Co | 管継手 |
CN101876387A (zh) * | 2009-04-30 | 2010-11-03 | 哈特奇桑公司 | 用于将流体管连接到刚性端部接头且具有连接指示器的卡合式联接器以及检查该连接的方法 |
CN103717956A (zh) * | 2011-06-08 | 2014-04-09 | 纳科斯达格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联接流体管线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7116904A (zh) * | 2016-02-24 | 2017-09-0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87611B2 (ja) * | 2009-08-28 | 2013-09-1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流路接続装置、及び、これを含む液体吐出装置 |
-
2018
- 2018-10-01 JP JP2018186491A patent/JP2020055194A/ja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9-26 CN CN201910918402.2A patent/CN11096245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1232A (zh) * | 1998-10-02 | 2001-11-07 | 易通艾罗奎普有限公司 | 连接组件 |
JP2006307992A (ja) * | 2005-04-28 | 2006-11-09 | Nitto Kohki Co Ltd | 管継手連結装置 |
JP2006329426A (ja) * | 2005-05-27 | 2006-12-07 | Rasmussen Gmbh | 結合される2つの流体路の同軸の端部を有する接続システム |
JP2007007943A (ja) * | 2005-06-29 | 2007-01-18 | Canon Finetech Inc | インク充填方法及びインク充填機構 |
JP2008309280A (ja) * | 2007-06-15 | 2008-12-25 | Nitta Moore Co | 管継手 |
CN101876387A (zh) * | 2009-04-30 | 2010-11-03 | 哈特奇桑公司 | 用于将流体管连接到刚性端部接头且具有连接指示器的卡合式联接器以及检查该连接的方法 |
CN103717956A (zh) * | 2011-06-08 | 2014-04-09 | 纳科斯达格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联接流体管线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7116904A (zh) * | 2016-02-24 | 2017-09-0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62459A (zh) | 2020-04-07 |
JP2020055194A (ja) | 2020-04-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727515B2 (en) | Container installation guide for a fluid ejector assembly | |
US20220288939A1 (en) | Liquid supplying system including tank and liquid bottle connectable to the tank | |
US20230278345A1 (en) |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ink tank and ink supply container | |
JP6693076B2 (ja) | タンク | |
CN110962459B (zh) | 液体喷出装置 | |
JP2013119239A (ja) |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液体消費装置 | |
JP5533560B2 (ja) | 液体消費装置 | |
JP2017065140A (ja) | 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開閉ユニット | |
JP2023161025A (ja) | タンク | |
US20160339711A1 (en) |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WO2022181567A1 (en) | Printing liquid container | |
JP7388002B2 (ja) | 液体容器、装着体、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
JP2002234179A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US10752007B2 (en) | Supply apparatus | |
JP2016087848A (ja) | 液体消費システム | |
JP6365241B2 (ja) | 液体消費装置 | |
JP2018140503A (ja) | 液体収容容器 | |
US20170036449A1 (en) | Liquid supply unit | |
JP7131421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
JPS633958A (ja) | インク供給装置 | |
JP2019188607A (ja) | 液体容器、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
CN110171208B (zh) | 墨水连接针、墨水填充用器具、墨盒 | |
US20240239108A1 (en) | Connection mechanism for a liquid flow passage,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
JP7035678B2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US20230391094A1 (en) | Printing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