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8021A - 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8021A
CN110938021A CN201911312843.4A CN201911312843A CN110938021A CN 110938021 A CN110938021 A CN 110938021A CN 201911312843 A CN201911312843 A CN 201911312843A CN 110938021 A CN110938021 A CN 110938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chloride
aniline
ethylene oxide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128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松鹏
夏光林
黄胜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men Likanyuan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men Likanyuan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men Likanyuan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men Likanyuan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128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380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38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80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03/00Preparation of esters or amides of sulfuric acids; Preparation of sulfonic acids or of their esters, halides, anhydrides or amides
    • C07C303/02Preparation of esters or amides of sulfuric acids; Preparation of sulfonic acids or of their esters, halides, anhydrides or amides of sulfonic acids or halides thereof
    • C07C303/04Preparation of esters or amides of sulfuric acids; Preparation of sulfonic acids or of their esters, halides, anhydrides or amides of sulfonic acids or halides thereof by substitution of hydrogen atoms by sulfo or halosulfonyl groups
    • C07C303/08Preparation of esters or amides of sulfuric acids; Preparation of sulfonic acids or of their esters, halides, anhydrides or amides of sulfonic acids or halides thereof by substitution of hydrogen atoms by sulfo or halosulfonyl groups by reaction with halogenosulfon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03/00Preparation of esters or amides of sulfuric acids; Preparation of sulfonic acids or of their esters, halides, anhydrides or amides
    • C07C303/02Preparation of esters or amides of sulfuric acids; Preparation of sulfonic acids or of their esters, halides, anhydrides or amides of sulfonic acids or halid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5/00Preparation of sulfones; Preparation of sulf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5/00Preparation of sulfones; Preparation of sulfoxides
    • C07C315/04Preparation of sulfones; Preparation of sulfoxide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硝基苯与氯磺酸通过氯磺化反应得到间硝基苯磺酰氯;采用焦亚硫酸钠对间硝基苯磺酰氯进行还原,反应过程中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7.4~7.7;反应完成后加入氯化钠,盐析得到还原产物;焦亚硫酸钠、间硝基苯磺酰氯、氯化钠的摩尔比(0.68‑0.685):1:(0.54‑0.58);在还原产物中加入环氧乙烷,控制PH值为7~7.5,反应得到缩合产物;采用氯化亚锡和Pd/C催化剂在对所述缩合产物进行还原,得到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缩合产物:Pd/C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45‑0.46):1:0.0012;本发明有效抑制了各工艺环节中副产物的产生,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减少了环境污染物,具有绿色环保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 苯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中国染料工业领域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染料产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一的位 置,大约占世界总份额的百分之六十左右,是中间体最主要的生产国家和供应地区。
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是一种重要的染料中间体,有着广泛的市场用途;
目前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在生产上以硝基苯为原料,经氯磺化、磺酰氯还原、缩合、铁粉还原而成;其中,在氯磺化环节,为了提高收率必须使用大量的氯磺酸 参与反应,产生大量硫酸废水,很难回收,对设备造成腐蚀;在缩合环节,采用环氧乙 烷或氯乙醇作为缩合剂,环氧乙烷或氯乙醇在高温下易于水解,导致缩合产物纯度低、 收率低;而使用过量的缩合剂,将导致成本升高;在还原环节,虽然采用铁粉作为还原 剂能够获得较高产率,但是反应之后有大量的铁泥难以处理,对环境污染严重;
综上所述,目前的3-(β-羟乙基砜基)苯胺合成工艺存在产品收率低、污染环境,不够绿色环保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 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在氯磺化工艺环节引入氯化亚砜氯磺酰化,使磺化反应的速率加快,反应平稳,磺化反应效率高,副反应少;可以有效的提高磺化反应的收率, 减少副产物的产生,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减少了废水排放量,降低材料消耗,达到 绿色环保的效果;亚还工艺环节中,在反应产物中加入工业盐,盐析效果好,析出晶体 大;在缩合工艺环节中加入磷酸钠作为缓冲剂,稳定PH值,抑制环氧乙烷的水解,提 高了缩合产物的纯度和收率,并且减少环氧乙烷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在还原工艺环节 中采用氯化亚锡替换传统的铁粉,并且采用Pd/C作催化剂,产物收率至少提高了5%, 并且反应产物不会污染环境,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硝基苯与氯磺酸通过氯磺化反应得到间硝基苯磺酰氯;
S2:采用焦亚硫酸钠对所述间硝基苯磺酰氯进行还原,反应过程中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7.4~7.7;反应完成后加入氯化钠,盐析得到还原产物;其中,焦亚硫酸钠、间 硝基苯磺酰氯、氯化钠的摩尔比(0.68-0.685):1:(0.54-0.58);
S3:在所述还原产物中加入环氧乙烷,控制PH值为7~7.5,反应得到缩合产物;
S4:采用氯化亚锡和Pd/C催化剂在对所述缩合产物进行还原,得到3-(β-羟乙基砜基)苯胺;其中,缩合产物:Pd/C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45-0.46):1:0.0012。
优选的,上述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其步骤S1中,在 硝基苯与氯磺酸的氯磺化反应过程中加入氯化亚砜;硝基苯、氯磺酸、氯化亚砜的摩尔 比为(0.57-0.6):1:(0.48-0.50)。
优选的,上述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其步骤S2中,所 述焦亚硫酸钠、间硝基苯磺酰氯、氯化钠的摩尔比0.685:1:0.55。
优选的,上述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其步骤S3中,在 添加环氧乙烷之前加入一定量的磷酸钠;其中,所述还原产物、环氧乙烷、磷酸钠的摩 尔比1:(0.52-0.63):0.0012。
优选的,上述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所述还原产物、环氧乙烷、磷酸钠的摩尔比1:0.625:0.0012。
优选的,上述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其步骤S2中具体 包括:
(1)通过液碱调节焦亚硫酸钠溶液的PH值为7.4~7.7后,添加间硝基苯磺酰氯;添加过程中通过液碱维持混合液的PH值为7.4~7.7并控制温度在25~28℃之间;间硝基苯磺酰氯添加完毕后,在温度25~28℃下搅拌保温反应1~2小时;
(2)保温完毕后加入氯化钠,搅拌0.5-1小时,通过盐析得到还原产物;
(3)对所述还原产物进行压滤处理,控制其含水量在5%以下。
优选的,上述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其步骤S3中具体 包括:
(1)将还原产物加入缩合釜中,抽真空后通入惰性气体,升温至70-80℃,加入磷酸钠;
(2)加入环氧乙烷,添加过程中加酸调节PH值为7~7.5;环氧乙烷添加完毕后, 在70-80℃下反应3-4小时。
优选的,上述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其步骤S4中具体 包括:
在反应釜中依次加入蒸馏水、氯化亚锡、Pd/C催化剂和冰醋酸,搅拌均匀后添加缩合产物,将混合液维持在沸腾状态反应2-3小时;反应完毕后加入氧化镁以中和Sn2+
优选的,上述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其步骤S4中还包括:
Sn2+中和完全后,添加蒸馏水调整反应液中氨基物的含量在9.5-10.5%,升温到95~100℃,维持2-3小时后,反应产物进行压滤处理。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 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亚还工艺环 节中,在反应产物中加入工业盐,盐析效果好,析出晶体大;在还原工艺环节中采用氯 化亚锡替换传统的铁粉,并且采用Pd/C作催化剂,产物收率至少提高了5%,并且反应 产物不会污染环境,节能环保。
(2)本发明提供的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在氯磺化工 艺环节引入氯化亚砜氯磺酰化,使磺化反应的速率加快,反应平稳,磺化反应效率高, 副反应少;可以有效的提高磺化反应的收率,减少副产物的产生,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 还减少了废水排放量,降低材料消耗,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在缩合工艺环节中加入磷 酸钠作为缓冲剂,稳定PH值,抑制环氧乙烷的水解,提高了缩合产物的纯度和收率, 并且减少环氧乙烷的使用量,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 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 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硝基苯与氯磺酸通过氯磺化反应得到间硝基苯磺酰氯,反应过程中加入氯化亚 砜;其中,硝基苯、氯磺酸、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0.57-0.6):1:(0.48-0.50);
由原来的氯磺酸单纯磺化引入氯化亚砜氯磺酰化,使磺化反应的速率加快,反应平 稳,磺化反应效率高,副反应少;可以有效的提高磺化反应的收率,减少副产物的产生,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减少了废水排放量,降低材料消耗,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加 入氯化亚砜后,磺化产物的收率至少提高了7%。
S2:采用焦亚硫酸钠对所述间硝基苯磺酰氯进行还原,反应过程中通过液碱调节反 应液的PH值为7.4~7.7;反应完成后加入氯化钠,盐析得到还原产物;其中,焦亚硫酸钠、间硝基苯磺酰氯、氯化钠的摩尔比(0.68-0.685):1:(0.54-0.58);
在反应产物中加入工业盐,盐析效果好,析出晶体大,产物收率至少提高5%。
S3:在所述还原产物中加入环氧乙烷和磷酸钠,控制PH值为7~7.5,反应得到缩合产物;其中,还原产物、环氧乙烷、磷酸钠的摩尔比1:(0.52-0.63):0.00.12;
本发明通过加入磷酸钠作为缓冲剂,稳定PH值,抑制环氧乙烷的水解,提高了缩合产物的纯度和收率,实验数据表明,产物收率提高了8%以上;并且减少环氧乙烷的 使用量,降低成本。
S4:采用氯化亚锡和Pd/C催化剂在对所述缩合产物进行还原,得到3-(β-羟乙基砜基)苯胺;其中,缩合产物:Pd/C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45-0.46):1:0.0012。
本发明采用氯化亚锡替换传统的铁粉,并且采用Pd/C作催化剂,产物收率至少提高了5%,并且反应产物不会污染环境,节能环保。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进 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氯磺化工艺环节
(1)向低温磺化锅中一次性加入计量好的氯磺酸,开启搅拌,控制温度≤30℃细流状加入定量硝基苯,加料时间控制在0.5~1小时,投完后维持2小时,温度控制在25-35℃;
(2)将低温磺化物料转入高温磺化锅中,升温至60℃,维持1小时后加入氯化亚砜;其中,硝基苯、氯磺酸、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硝基苯:氯磺酸:氯化亚砜=0.57:1:0.48;加入氯化亚砜后,温度控制在60℃;氯化亚砜的滴加时间控制在2-3小时左右,氯化亚 砜加完后开启蒸汽升温,升温过程2~3小时;由于本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先用微量蒸汽 升温到85℃左右,然后让其自然升温到105℃左右,在103~107℃保温4~6小时,得到 间硝基苯磺酰氯,取样测定反应终点。
二、亚还工艺环节
(1)在反应釜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加入焦亚硫酸钠150kg,搅拌使其溶解;细流加入30%液碱中和,控制温度25~28℃,检测PH在7.4~7.7之间,即为中和完成;
(2)加入间硝基苯磺酰氯约15kg,用30%液碱中和PH到7.4~7.7之间,继续加入间硝基苯磺酰氯,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计算量的间硝基苯磺酰氯全部加完,加完约需2~3小时,在加料过程中用30%液碱严格控制PH在7.4~7.7之间,反应温度在25~28℃之间;物料全部加完后,控制PH值7.4~7.7、温度25℃,搅拌保温反应1小时;
(3)保温完毕,加入称量好的精制盐(氯化钠),搅拌0.5小时,盐析得到间硝基 苯亚磺酸;其中,焦亚硫酸钠、间硝基苯磺酰氯、工业盐的摩尔比为焦亚硫酸钠:间硝 基苯磺酰氯:工业盐=0.68:1:0.54;
(4)采用压缩空气将盐析产物压料到压滤机,压滤机进料完毕后,关闭反应锅上压滤进料阀门,开启放空阀门,开启压缩空气进气阀门,将物料吹风0.5~1小时,到直 至无滤液流出,吹干出料;物料的含水量越低越好,取样分析应在5%以下。
三、缩合反应环节
(1)将还原产物间硝基苯亚磺酸加入缩合锅中,封盖,抽真空(负压为-0.01MPa 即可),关闭真空阀,充入氮气,锅内压力为正即可,然后升温至70℃,启动物料循环 泵投入一定量的磷酸钠;
(2)用氮气置换一下环氧乙烷进料管,防止堵塞;开始加入计量好的环氧乙烷, 同时打开稀酸进料阀,加环氧乙烷过程中控制PH值在7-7.5之间,不允许偏酸或偏碱; 温度控制在75℃;环氧乙烷的添加时间为3个小时;其中,间硝基苯亚磺酸、环氧乙烷、 磷酸钠的质摩尔比为间硝基苯亚磺酸:环氧乙烷:磷酸钠=1:0.52:0.0012;
(3)环氧乙烷加完后,升温到70℃,PH值始终维持在弱碱性环境,反应3个小 时,得到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取样分析,合格后开循环水降温至30℃时放料。
四、铁粉还原工艺
(1)在反应锅中加水2400kg,开启搅拌,直接采用蒸汽升温,温度升到80-85℃ 时加入定量氯化亚锡和Pd/C催化剂,继续升温到95℃加入定量冰醋酸,搅拌片刻测定 Sn2+是否存在,如有Sn2+存在,开始缓慢加入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在加料过 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有Sn2+存在,同时保持物料润圈中心无黄圈,如有黄圈应暂停加料, 待黄圈消失后再加;反应温度始终保持在沸腾状态;氯化亚锡:3-(β-羟乙基砜基)- 硝基苯:Pd/C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45:1:0.0012;
(2)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的添加时间控制在4个小时左右,维持沸腾状态 反应3小时,生成3-(β-羟乙基砜基)苯胺;取样测终点,未反应硝基物应在3~5%为 终点,终点越低越好;反应完毕,物料中氨基物的浓度在13%左右,然后加入氧化镁中 和至Sn2+消失,即在两者润圈相交处无蓝黑色存在;
(3)加入蒸馏水调整母液中氨基物的含量在9.5%,升温到100℃,维持搅拌2小 时后通过压滤机过滤,滤液去下一个工序。
实施例2
一、氯磺化工艺环节
(1)向低温磺化锅中一次性加入计量好的氯磺酸,开启搅拌,控制温度≤30℃细流状加入定量硝基苯,加料时间控制在0.5~1小时,投完后维持2小时,温度控制在25-35℃;
(2)将低温磺化物料转入高温磺化锅中,升温至60℃,维持1小时后加入氯化亚砜;其中,硝基苯、氯磺酸、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硝基苯:氯磺酸:氯化亚砜=0.58:1:0.50;加入氯化亚砜后,温度控制在60℃;氯化亚砜的滴加时间控制在2-3小时左右,氯化亚 砜加完后开启蒸汽升温,升温过程2~3小时;由于本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先用微量蒸汽 升温到85℃左右,然后让其自然升温到105℃左右,在103~107℃保温4~6小时,得到 间硝基苯磺酰氯,取样测定反应终点。
二、亚还工艺环节
(1)在反应釜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加入焦亚硫酸钠150kg,搅拌使其溶解;细流加入30%液碱中和,控制温度25~28℃,检测PH在7.4~7.7之间,即为中和完成;
(2)加入间硝基苯磺酰氯约15kg,用30%液碱中和PH到7.4~7.7之间,继续加入间硝基苯磺酰氯,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计算量的间硝基苯磺酰氯全部加完,加完约需2~3小时,在加料过程中用30%液碱严格控制PH在7.4~7.7之间,反应温度在25~28℃之间;物料全部加完后,控制PH值7.4~7.7、温度26℃,搅拌保温反应1.5小时;
(3)保温完毕,加入称量好的精制盐(氯化钠),搅拌0.6小时,盐析得到间硝基 苯亚磺酸;其中,焦亚硫酸钠、间硝基苯磺酰氯、工业盐的摩尔比为焦亚硫酸钠:间硝 基苯磺酰氯:工业盐=0.685:1:0.54;
(4)采用压缩空气将盐析产物压料到压滤机,压滤机进料完毕后,关闭反应锅上压滤进料阀门,开启放空阀门,开启压缩空气进气阀门,将物料吹风0.5~1小时,到直 至无滤液流出,吹干出料;物料的含水量越低越好,取样分析应在5%以下。
三、缩合反应环节
(1)将还原产物间硝基苯亚磺酸加入缩合锅中,封盖,抽真空(负压为-0.01MPa 即可),关闭真空阀,充入氮气,锅内压力为正即可,然后升温至75℃,启动物料循环 泵投入一定量的磷酸钠;
(2)用氮气置换一下环氧乙烷进料管,防止堵塞;开始加入计量好的环氧乙烷, 同时打开稀酸进料阀,加环氧乙烷过程中控制PH值在7-7.5之间,不允许偏酸或偏碱; 温度控制在75℃;环氧乙烷的添加时间为3个小时;其中,间硝基苯亚磺酸、环氧乙烷、 磷酸钠的质摩尔比为间硝基苯亚磺酸:环氧乙烷:磷酸钠=1:0.55:0.0012;
(3)环氧乙烷加完后,升温到75℃,PH值始终维持在弱碱性环境,反应3.5个小 时,得到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取样分析,合格后开循环水降温至30℃时放料。
四、铁粉还原工艺
(1)在反应锅中加水2400kg,开启搅拌,直接采用蒸汽升温,温度升到80-85℃ 时加入定量氯化亚锡和Pd/C催化剂,继续升温到95℃加入定量冰醋酸,搅拌片刻测定 Sn2+是否存在,如有Sn2+存在,开始缓慢加入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在加料过 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有Sn2+存在,同时保持物料润圈中心无黄圈,如有黄圈应暂停加料, 待黄圈消失后再加;反应温度始终保持在沸腾状态;氯化亚锡:3-(β-羟乙基砜基)- 硝基苯:Pd/C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455:1:0.0012;
(2)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的添加时间控制在4个小时左右,维持沸腾状态 反应3小时,生成3-(β-羟乙基砜基)苯胺;取样测终点,未反应硝基物应在3~5%为 终点,终点越低越好;反应完毕,物料中氨基物的浓度在13%左右,然后加入氧化镁中 和至Sn2+消失,即在两者润圈相交处无蓝黑色存在;
(3)加入蒸馏水调整母液中氨基物的含量在10%,升温到95℃,维持搅拌2.5小 时后通过压滤机过滤,滤液去下一个工序。
实施例3
一、氯磺化工艺环节
(1)向低温磺化锅中一次性加入计量好的氯磺酸,开启搅拌,控制温度≤30℃细流状加入定量硝基苯,加料时间控制在0.5~1小时,投完后维持2小时,温度控制在25-35℃;
(2)将低温磺化物料转入高温磺化锅中,升温至60℃,维持1小时后加入氯化亚砜;其中,硝基苯、氯磺酸、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硝基苯:氯磺酸:氯化亚砜=0.59:1:0.49;加入氯化亚砜后,温度控制在60℃;氯化亚砜的滴加时间控制在2-3小时左右,氯化亚 砜加完后开启蒸汽升温,升温过程2~3小时;由于本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先用微量蒸汽 升温到85℃左右,然后让其自然升温到105℃左右,在103~107℃保温4~6小时,得到 间硝基苯磺酰氯,取样测定反应终点。
二、亚还工艺环节
(1)在反应釜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加入焦亚硫酸钠150kg,搅拌使其溶解;细流加入30%液碱中和,控制温度25~28℃,检测PH在7.4~7.7之间,即为中和完成;
(2)加入间硝基苯磺酰氯约15kg,用30%液碱中和PH到7.4~7.7之间,继续加入间硝基苯磺酰氯,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计算量的间硝基苯磺酰氯全部加完,加完约需2~3小时,在加料过程中用30%液碱严格控制PH在7.4~7.7之间,反应温度在25~28℃之间;物料全部加完后,控制PH值7.4~7.7、温度27℃,搅拌保温反应2小时;
(3)保温完毕,加入称量好的精制盐(氯化钠),搅拌0.8小时,盐析得到间硝基 苯亚磺酸;其中,焦亚硫酸钠、间硝基苯磺酰氯、工业盐的摩尔比为焦亚硫酸钠:间硝 基苯磺酰氯:工业盐=0.685:1:0.55;
(4)采用压缩空气将盐析产物压料到压滤机,压滤机进料完毕后,关闭反应锅上压滤进料阀门,开启放空阀门,开启压缩空气进气阀门,将物料吹风0.5~1小时,到直 至无滤液流出,吹干出料;物料的含水量越低越好,取样分析应在5%以下。
三、缩合反应环节
(1)将还原产物间硝基苯亚磺酸加入缩合锅中,封盖,抽真空(负压为-0.01MPa 即可),关闭真空阀,充入氮气,锅内压力为正即可,然后升温至80℃,启动物料循环 泵投入一定量的磷酸钠;
(2)用氮气置换一下环氧乙烷进料管,防止堵塞;开始加入计量好的环氧乙烷, 同时打开稀酸进料阀,加环氧乙烷过程中控制PH值在7-7.5之间,不允许偏酸或偏碱; 温度控制在75℃;环氧乙烷的添加时间为3个小时;其中,间硝基苯亚磺酸、环氧乙烷、 磷酸钠的质摩尔比为间硝基苯亚磺酸:环氧乙烷:磷酸钠=1:0.60:0.0012;
(3)环氧乙烷加完后,升温到80℃,PH值始终维持在弱碱性环境,反应4个小 时,得到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取样分析,合格后开循环水降温至30℃时放料。
四、铁粉还原工艺
(1)在反应锅中加水2400kg,开启搅拌,直接采用蒸汽升温,温度升到80-85℃ 时加入定量氯化亚锡和Pd/C催化剂,继续升温到95℃加入定量冰醋酸,搅拌片刻测定 Sn2+是否存在,如有Sn2+存在,开始缓慢加入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在加料过 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有Sn2+存在,同时保持物料润圈中心无黄圈,如有黄圈应暂停加料, 待黄圈消失后再加;反应温度始终保持在沸腾状态;氯化亚锡:3-(β-羟乙基砜基)- 硝基苯:Pd/C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46:1:0.0012;
(2)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的添加时间控制在4个小时左右,维持沸腾状态 反应2.5小时,生成3-(β-羟乙基砜基)苯胺;取样测终点,未反应硝基物应在3~5% 为终点,终点越低越好;反应完毕,物料中氨基物的浓度在13%左右,然后加入氧化镁 中和至Sn2+消失,即在两者润圈相交处无蓝黑色存在;
(3)加入蒸馏水调整母液中氨基物的含量在10.5%,升温到100℃,维持搅拌3小时后通过压滤机过滤,滤液去下一个工序。
实施例4
一、氯磺化工艺环节
(1)向低温磺化锅中一次性加入计量好的氯磺酸,开启搅拌,控制温度≤30℃细流状加入定量硝基苯,加料时间控制在0.5~1小时,投完后维持2小时,温度控制在25-35℃;
(2)将低温磺化物料转入高温磺化锅中,升温至60℃,维持1小时后加入氯化亚砜;其中,硝基苯、氯磺酸、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硝基苯:氯磺酸:氯化亚砜=0.6:1:0.50;加入氯化亚砜后,温度控制在60℃;氯化亚砜的滴加时间控制在2-3小时左右,氯化亚 砜加完后开启蒸汽升温,升温过程2~3小时;由于本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先用微量蒸汽 升温到85℃左右,然后让其自然升温到105℃左右,在103~107℃保温4~6小时,得到 间硝基苯磺酰氯,取样测定反应终点。
二、亚还工艺环节
(1)在反应釜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加入焦亚硫酸钠150kg,搅拌使其溶解;细流加入30%液碱中和,控制温度25~28℃,检测PH在7.4~7.7之间,即为中和完成;
(2)加入间硝基苯磺酰氯约15kg,用30%液碱中和PH到7.4~7.7之间,继续加入间硝基苯磺酰氯,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计算量的间硝基苯磺酰氯全部加完,加完约需2~3小时,在加料过程中用30%液碱严格控制PH在7.4~7.7之间,反应温度在25~28℃之间;物料全部加完后,控制PH值7.4~7.7、温度28℃,搅拌保温反应1.5小时;
(3)保温完毕,加入称量好的精制盐(氯化钠),搅拌1小时,盐析得到间硝基 苯亚磺酸;其中,焦亚硫酸钠、间硝基苯磺酰氯、工业盐的摩尔比为焦亚硫酸钠:间硝 基苯磺酰氯:工业盐=0.68:1:0.56;
(4)采用压缩空气将盐析产物压料到压滤机,压滤机进料完毕后,关闭反应锅上压滤进料阀门,开启放空阀门,开启压缩空气进气阀门,将物料吹风0.5~1小时,到直 至无滤液流出,吹干出料;物料的含水量越低越好,取样分析应在5%以下。
三、缩合反应环节
(1)将还原产物间硝基苯亚磺酸加入缩合锅中,封盖,抽真空(负压为-0.01MPa 即可),关闭真空阀,充入氮气,锅内压力为正即可,然后升温至70℃,启动物料循环 泵投入一定量的磷酸钠;
(2)用氮气置换一下环氧乙烷进料管,防止堵塞;开始加入计量好的环氧乙烷, 同时打开稀酸进料阀,加环氧乙烷过程中控制PH值在7-7.5之间,不允许偏酸或偏碱; 温度控制在75℃;环氧乙烷的添加时间为3个小时;其中,间硝基苯亚磺酸、环氧乙烷、 磷酸钠的质摩尔比为间硝基苯亚磺酸:环氧乙烷:磷酸钠=1:0.63:0.0012;
(3)环氧乙烷加完后,升温到70℃,PH值始终维持在弱碱性环境,反应3个小 时,得到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取样分析,合格后开循环水降温至30℃时放料。
四、铁粉还原工艺
(1)在反应锅中加水2400kg,开启搅拌,直接采用蒸汽升温,温度升到80-85℃ 时加入定量氯化亚锡和Pd/C催化剂,继续升温到95℃加入定量冰醋酸,搅拌片刻测定 Sn2+是否存在,如有Sn2+存在,开始缓慢加入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在加料过 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有Sn2+存在,同时保持物料润圈中心无黄圈,如有黄圈应暂停加料, 待黄圈消失后再加;反应温度始终保持在沸腾状态;氯化亚锡:3-(β-羟乙基砜基)- 硝基苯:Pd/C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45:1:0.0012;
(2)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的添加时间控制在4个小时左右,维持沸腾状态 反应3小时,生成3-(β-羟乙基砜基)苯胺;取样测终点,未反应硝基物应在3~5%为 终点,终点越低越好;反应完毕,物料中氨基物的浓度在13%左右,然后加入氧化镁中 和至Sn2+消失,即在两者润圈相交处无蓝黑色存在;
(3)加入蒸馏水调整母液中氨基物的含量在10%,升温到95℃,维持搅拌2小时 后通过压滤机过滤,滤液去下一个工序。
实施例5
一、氯磺化工艺环节
(1)向低温磺化锅中一次性加入计量好的氯磺酸,开启搅拌,控制温度≤30℃细流状加入定量硝基苯,加料时间控制在0.5~1小时,投完后维持2小时,温度控制在25-35℃;
(2)将低温磺化物料转入高温磺化锅中,升温至60℃,维持1小时后加入氯化亚砜;其中,硝基苯、氯磺酸、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硝基苯:氯磺酸:氯化亚砜=0.58:1:0.48;加入氯化亚砜后,温度控制在60℃;氯化亚砜的滴加时间控制在2-3小时左右,氯化亚 砜加完后开启蒸汽升温,升温过程2~3小时;由于本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先用微量蒸汽 升温到85℃左右,然后让其自然升温到105℃左右,在103~107℃保温4~6小时,得到 间硝基苯磺酰氯,取样测定反应终点。
二、亚还工艺环节
(1)在反应釜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加入焦亚硫酸钠150kg,搅拌使其溶解;细流加入30%液碱中和,控制温度25~28℃,检测PH在7.4~7.7之间,即为中和完成;
(2)加入间硝基苯磺酰氯约15kg,用30%液碱中和PH到7.4~7.7之间,继续加入间硝基苯磺酰氯,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计算量的间硝基苯磺酰氯全部加完,加完约需2~3小时,在加料过程中用30%液碱严格控制PH在7.4~7.7之间,反应温度在25~28℃之间;物料全部加完后,控制PH值7.4~7.7、温度28℃,搅拌保温反应1小时;
(3)保温完毕,加入称量好的精制盐(氯化钠),搅拌0.5小时,盐析得到间硝基 苯亚磺酸;其中,焦亚硫酸钠、间硝基苯磺酰氯、工业盐的摩尔比为焦亚硫酸钠:间硝 基苯磺酰氯:工业盐=0.68:1:0.58;
(4)采用压缩空气将盐析产物压料到压滤机,压滤机进料完毕后,关闭反应锅上压滤进料阀门,开启放空阀门,开启压缩空气进气阀门,将物料吹风0.5~1小时,到直 至无滤液流出,吹干出料;物料的含水量越低越好,取样分析应在5%以下。
三、缩合反应环节
(1)将还原产物间硝基苯亚磺酸加入缩合锅中,封盖,抽真空(负压为-0.01MPa 即可),关闭真空阀,充入氮气,锅内压力为正即可,然后升温至70℃,启动物料循环 泵投入一定量的磷酸钠;
(2)用氮气置换一下环氧乙烷进料管,防止堵塞;开始加入计量好的环氧乙烷, 同时打开稀酸进料阀,加环氧乙烷过程中控制PH值在7-7.5之间,不允许偏酸或偏碱; 温度控制在75℃;环氧乙烷的添加时间为3个小时;其中,间硝基苯亚磺酸、环氧乙烷、 磷酸钠的质摩尔比为间硝基苯亚磺酸:环氧乙烷:磷酸钠=1:0.625:0.0012;
(3)环氧乙烷加完后,升温到70℃,PH值始终维持在弱碱性环境,反应3个小 时,得到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取样分析,合格后开循环水降温至30℃时放料。
四、铁粉还原工艺
(1)在反应锅中加水2400kg,开启搅拌,直接采用蒸汽升温,温度升到80-85℃ 时加入定量氯化亚锡和Pd/C催化剂,继续升温到95℃加入定量冰醋酸,搅拌片刻测定 Sn2+是否存在,如有Sn2+存在,开始缓慢加入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在加料过 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有Sn2+存在,同时保持物料润圈中心无黄圈,如有黄圈应暂停加料, 待黄圈消失后再加;反应温度始终保持在沸腾状态;氯化亚锡:3-(β-羟乙基砜基)- 硝基苯:Pd/C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46:1:0.0012;
(2)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的添加时间控制在4个小时左右,维持沸腾状态 反应2小时,生成3-(β-羟乙基砜基)苯胺;取样测终点,未反应硝基物应在3~5%为 终点,终点越低越好;反应完毕,物料中氨基物的浓度在13%左右,然后加入氧化镁中 和至Sn2+消失,即在两者润圈相交处无蓝黑色存在;
(3)加入蒸馏水调整母液中氨基物的含量在10%,升温到100℃,维持搅拌3小 时后通过压滤机过滤,滤液去下一个工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 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硝基苯与氯磺酸通过氯磺化反应得到间硝基苯磺酰氯;
S2:采用焦亚硫酸钠对所述间硝基苯磺酰氯进行还原,反应过程中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7.4~7.7;反应完成后加入氯化钠,盐析得到还原产物;其中,焦亚硫酸钠、间硝基苯磺酰氯、氯化钠的摩尔比(0.68-0.685):1:(0.54-0.58);
S3:在所述还原产物中加入环氧乙烷,控制PH值为7~7.5,反应得到缩合产物;
S4:采用氯化亚锡和Pd/C催化剂在对所述缩合产物进行还原,得到3-(β-羟乙基砜基)苯胺;其中,缩合产物:Pd/C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45-0.46):1:0.00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硝基苯与氯磺酸的氯磺化反应过程中加入氯化亚砜;硝基苯、氯磺酸、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0.57-0.6):1:(0.48-0.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焦亚硫酸钠、间硝基苯磺酰氯、氯化钠的摩尔比0.685:1:0.5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添加环氧乙烷之前加入一定量的磷酸钠;其中,所述还原产物、环氧乙烷、磷酸钠的摩尔比1:(0.52-0.63):0.00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产物、环氧乙烷、磷酸钠的摩尔比1:0.625:0.0012。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具体包括:
(1)通过液碱调节焦亚硫酸钠溶液的PH值为7.4~7.7后,添加间硝基苯磺酰氯;添加过程中通过液碱维持混合液的PH值为7.4~7.7并控制温度在25~28℃之间;间硝基苯磺酰氯添加完毕后,在温度25~28℃下搅拌保温反应1~2小时;
(2)保温完毕后加入氯化钠,搅拌0.5-1小时,通过盐析得到还原产物;
(3)对所述还原产物进行压滤处理,控制其含水量在5%以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具体包括:
(1)将还原产物加入缩合釜中,抽真空后通入惰性气体,升温至70-80℃,加入磷酸钠;
(2)加入环氧乙烷,添加过程中加酸调节PH值为7~7.5;环氧乙烷添加完毕后,在70-80℃下反应3-4小时。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具体包括:
(1)在反应釜中依次加入蒸馏水、氯化亚锡、Pd/C催化剂和冰醋酸,搅拌均匀后添加缩合产物,将混合液维持在沸腾状态反应2-3小时;反应完毕后加入氧化镁以中和Sn2+
(2)Sn2+中和完全后,添加蒸馏水调整反应液中氨基物的含量在9.5-10.5%,升温到95~100℃,维持2-3小时后,反应产物进行压滤处理。
CN201911312843.4A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9380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2843.4A CN110938021A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2843.4A CN110938021A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8021A true CN110938021A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11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12843.4A Pending CN110938021A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38021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78114A2 (en) * 2003-02-28 2004-09-16 Encysive Pharmaceuticals Inc. Pyridine, pyrimidine, quinoline, quinazoline, and naphthalene urotensin-ii receptor antagonists.
CN101037405A (zh) * 2007-04-20 2007-09-1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含2-羟乙基砜基苯胺衍生物的方法
CN110194729A (zh) * 2019-06-13 2019-09-03 台州市前进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间硝基-β-羟乙基砜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78114A2 (en) * 2003-02-28 2004-09-16 Encysive Pharmaceuticals Inc. Pyridine, pyrimidine, quinoline, quinazoline, and naphthalene urotensin-ii receptor antagonists.
CN101037405A (zh) * 2007-04-20 2007-09-1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含2-羟乙基砜基苯胺衍生物的方法
CN110194729A (zh) * 2019-06-13 2019-09-03 台州市前进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间硝基-β-羟乙基砜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VINCENT MORIZUR ET AL.: "Novel lithium and sodium salts of sulfonamides and bis(sulfonyl)imides: synthesis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NEW J. CHEM》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4518C (zh) 一种制备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87794B (zh) 一种蓝色活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4524B (zh) 一种酸性黑172的制备方法
CN103922973B (zh)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的制备方法
CN112645864A (zh) 一种克菌丹的制备方法
CN111170897A (zh) 一种间位酯的制备方法及间位酯
CN111056981A (zh) 一种对位酯合成方法及对位酯
CN110938021A (zh) 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CN103205134B (zh) 一种dsd酸三嗪类荧光增白剂的合成方法
CN111072527A (zh) 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的制备方法
CN111499508A (zh) 一种环丙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
CN115197107A (zh) 一种高收率、低磺化剂耗量的间位酯氯磺化合成方法
CN108003070B (zh) 一种h酸生产中磺化的方法
CN110590702B (zh) 一种制备2-巯基苯并噻唑的新方法
CN110845351A (zh) 一种氯丙酰谷氨酰胺的生产工艺
CN108558710B (zh) 一种n,n-二丁基间氨基苯酚的制备方法
CN103739449B (zh) 一种1,5-二羟基萘的制备方法
CN109705610A (zh) 一种直接混纺嫩黄d-gl的制备方法
CN103145593A (zh) 4,4’-二氨基苯磺酰替苯胺的制备方法
JPS6317057B2 (zh)
CN105439963B (zh) 硫酸催化下制备4,6‑二氯嘧啶的方法
CN110655806A (zh) 一种活性艳橙染料的制备方法
CN108558712A (zh) 一种以乙酰苯胺为原料合成高纯度对氨基苯磺酰胺的方法及对氨基苯磺酰胺
CN110407253A (zh) 一种铬酸钡制备氧化铬绿的方法
CN109456231A (zh) 一种2-硝基氯苯-4-磺酰胺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146, Hanjin Avenue, Shayang Town, Shayang County, Jingmen City, Hubei Province 448200

Applicant after: Hubei Likangyuan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448200 Shayang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gme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ngmen likanyuan Textile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