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23966B - 一种移料装置及袖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料装置及袖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23966B
CN110923966B CN201910823227.9A CN201910823227A CN110923966B CN 110923966 B CN110923966 B CN 110923966B CN 201910823227 A CN201910823227 A CN 201910823227A CN 110923966 B CN110923966 B CN 1109239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sewing
pad
sleeve
material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32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23966A (zh
Inventor
舒勤业
李广伟
简路易奇·托马塞利
安德烈·托马塞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a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a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ah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a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23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3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23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39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33/00Machines or appliances for folding the edges of collars, cuffs or the like while manufacturing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9/00Pressers; Presser feet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9/00Pressers; Presser feet
    • D05B29/02Presser-control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02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cilitating seaming; Hem-turning elements; Hemmer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06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ttaching bands, ribbons, strips, or tapes or for binding
    • D05B35/066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ttaching bands, ribbons, strips, or tapes or for binding for attaching small textile pieces, e.g. labels, belt loop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料装置,包括都用于按压缝料的外压料板和内压料板,外压料板中开设有收容腔,内压料板可运动地设置在收容腔中、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并对应地使内压料板的外边缘与收容腔的腔壁之间形成有第一缝纫区域、以及使内压料板的顶端与收容腔的端部之间形成有第二缝纫区域;移料装置还包括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收容腔方向运动的压垫;当内压料板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压垫位于第二缝纫区域中、并按压住第二缝纫区域中露出的缝料,内压料板的顶端和压垫之间形成有容许缝料露出的第三缝纫区域。本申请通过增设压垫,保证第二缝纫区域中的缝料能够被压牢,机针在第三缝纫区域中横向缝制时,线环形成稳定,不会出现跳针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移料装置及袖叉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料装置及安装有该移料装置的袖叉机。
背景技术
袖叉机通常用于生产各种服装,例如衬衫。通常,袖叉条是一条织物条带,其被折叠并缝合在由衬衫边缘制成的切口的边缘周围;例如:在每个袖子底部对应匹配袖口的切口处缝合袖叉条,袖叉条形成一个加强件、用于加工一个或多个纽扣孔,并提供装饰审美效果。
袖叉条的缝合通常由一条缝线从袖子的边缘沿着袖叉条的纵向且朝袖子的内侧延伸,之后缝线再沿着袖叉条的横向延伸、抵达袖子上袖叉条的折叠部分,缝线再沿着袖叉条的纵向且朝袖子的外侧延伸,最后,缝线再沿袖叉条的横向延伸、抵达到最初缝制的纵边,从而形成一个封闭区。基于此,用于缝制袖叉的袖叉机配备了缝制模板,该缝制模板同时可以移动缝料,故缝制模板也为移料装置。
通常,移料装置包括一个开有收容腔的外压料板、以及一个位于收容腔中的内压料板,内压料板能够相对于外压料板滑动,两者之间形成有缝制区域,用于机针对从缝制区域中裸露出的部分进行缝纫。比如:申请号为201711216166.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袖叉机中的移料机构。又比如:申请号为201710993326.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袖叉缝制设备的移料机构。
进一步地,上述两篇专利文献公开的移料机构中,内压料板能够沿外压料板中收容腔的纵向向移动,故内压料板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开始缝纫时,内压料板10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如图1所示,外压料板200的收容腔腔壁与内压料板100的外边缘之间形成有第一缝纫区域300,袖叉机中的机针在第一缝纫区域300内完成第一步的缝纫,此次缝纫形成的线迹依次沿袖叉条的纵向延伸、沿袖叉条的横向延伸、以及再沿袖叉条的纵向延伸。之后,内压料板100先后依次进行上翘、向远离收容腔端部的方向移动、以及下压的动作,则内压料板100处于第二工作位置,如图2所示,内压料板100的端部与外压料板200的收容腔的端部之间形成有第二缝纫区域400,袖叉机中的机针在第二缝纫区域400内完成第二步的缝纫,此次缝纫形成的线迹沿袖叉条的横向延伸、抵达到最初缝制的纵边。
但是,当内压料板100处于第二工作位置、袖叉机在第二缝纫区域400内进行缝制时,由于无任何结构压实第二缝纫区域400内裸露出的缝料,再结合内压料板100靠近第二缝纫区域400的端部为尖锐端部,导致缝料厚度有较大的变化,从而导致线环在缝制过程中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容易造成跳针,尤其是在进行双横线缝制时,更容易跳针,进而影响袖叉的缝制质量。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料装置,能够避免跳针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料装置,包括都用于按压缝料的外压料板和内压料板,所述外压料板中开设有收容腔,所述内压料板可运动地设置在收容腔中、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并对应地使内压料板的外边缘与收容腔的腔壁之间形成有容许缝料露出的第一缝纫区域、以及使内压料板的顶端与收容腔的端部之间形成有容许缝料露出的第二缝纫区域;所述移料装置还包括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收容腔方向运动的压垫;当所述内压料板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压垫位于收容腔的外部;当所述内压料板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压垫位于第二缝纫区域中、并按压住第二缝纫区域中露出的缝料,所述内压料板的顶端和压垫之间形成有容许缝料露出的第三缝纫区域,所述第三缝纫区域为第二缝纫区域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移料装置还包括驱动源、以及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源通过传动机构与压垫相连、驱动压垫绕一固定轴线摆动,所述固定轴线平行于收容腔的横向。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源铰接于外压料板、且具有可伸缩的伸缩驱动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伸缩驱动部相固定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铰接的连接柱、以及铰接于外压料板的摆臂,所述压垫和连接柱都固定于摆臂,所述摆臂和外压料板的铰接点的中心轴线构成所述固定轴线。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源铰接于外压料板、且具有可伸缩的伸缩驱动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铰接于外压料板的摆动杆,所述伸缩驱动部与摆动杆铰接,所述压垫固定于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和外压料板的铰接点的中心轴线构成所述固定轴线。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杆中开设有沿收容腔的纵向延伸的调节槽,所述压垫通过锁紧螺钉固定于摆动杆,所述锁紧螺钉穿设在调节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源为气缸、或电磁铁、或直线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内压料板和压垫都包括刚性主体、以及固定在刚性主体面向缝料一侧面上的缓冲体,所述内压料板上的缓冲体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内压料板的顶端处、并延伸至内压料板的顶端处,所述缓冲体能够被按压在刚性主体和缝料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内压料板和压垫还都包括具有弹性的抓料针、以及沿厚度方向贯通刚性主体和缓冲体的通孔,所述内压料板上的通孔分布在内压料板顶端的外周处,所述压垫上的通孔分布在压垫的外周处,所述抓料针的一端固定于刚性主体、另一端为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可活动地穿设在通孔中、并能够与缝料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内压料板的外边缘具有两条沿收容腔的纵向延伸的纵边部、一条沿收容腔的横向延伸且位于内压料板顶端处的横边部、以及连接在纵边部和横边部之间的斜边部,所述纵边部和横边部之间为钝角结构。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袖叉机,所述袖叉机中安装有如上所述的移料装置。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移料装置及袖叉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增设压垫,保证内压料板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二缝纫区域中的缝料能够被压牢,机针在构成部分第二缝纫区域的第三缝纫区域中横向缝制时,线环形成稳定,不会出现跳针现象,提高缝纫质量。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现有的移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的内压料板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图2中的内压料板处于第二工作位置。)
图3为本申请涉及的移料装置生产的一件衣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袖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移料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A至图6G为本申请中移料装置缝制袖叉的操作步骤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内压料板和压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8A和图8B为图7中内压料板和压垫按压缝料的原理图。
图9至图12为本申请中移料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9中内压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料装置,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涉及的移料装置可以用于袖叉机,用于衬衫的工业生产。图3为一个使用本申请生产出来的衬衫样品。如图3所示,每件衬衫100都包含两个袖子105,图3示出了两个袖子105中一个袖子105的一部分。通过边缘115在袖子105的底部处形成切口110,将一个袖叉条120折叠并通过缝线125沿切口110的边缘缝合于切口110,袖叉条120由比切口110稍长的织物形成;例如:边缘115的长度可以为10-15cm,袖叉条120的尺寸可以为13-18cm×3-6cm。从袖子105的边缘115开始,缝线125沿袖叉条120的纵向边缘朝向袖子105的内部延伸;缝线125继续沿着袖叉条120的横向边缘延伸、例如V字形,直至缝线125到达袖叉条120在袖子105的折叠处;缝线125沿袖子105上的袖叉条120的折叠部分朝向袖子105的外侧延伸。此时,缝线125横向跨越袖叉条120,直到缝线125再次抵达最初形成的纵边,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线迹。一对纽扣130固定在另一没有袖叉条120的衣片上,缝合有袖叉条120的衣片上开设有一对扣眼135,纽扣130与扣眼135一一对应。袖子105的边缘115处还缝合有袖英140,袖英14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纽扣145和一个扣眼150,纽扣145和扣眼150用于合上袖英140。本申请中,袖叉条120的纵向也为袖叉条120的长度方向,即为图3所示视图中的上下方向;相对地,袖叉条120的横向也为袖叉条120的宽度方向,即为图3所示视图中的左右方向。
图4所示的是一台袖叉机200,本申请涉及的移料装置可以应用与该袖叉机200。袖叉机200用于衬衫中袖叉的工业缝制。如图4所示,袖叉机200包含机架205、安装在机架205上的电机(图中未视出)、以及位于机架205正面的工作区210,机架205的正面是指面对坐在袖叉机200前面的操作人员的一面。工作区210包括一个水平横放且悬出于机架205的工作台215、两个折叠台220l,220r、移料装置225、缝纫台230、收料装置245、以及两个收料台250l,250r。两个折叠台220l,220r分别位于工作台215左右两侧,每个折叠台220l,220r都包含一个用于折叠袖叉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夹具和真空吸盘。移料装置225从折叠台220l,220r分别抓取折叠后的袖叉并移动到缝纫台230下。缝纫台230包含机头235、以及垂直安装在机头235下端的机针240,机针240上具有容缝线穿过的针孔;机针240与安装在工作台215下的旋梭相配合(图中未显示),以缝纫袖叉,缝纫过程中袖叉被移料装置225固定在工作台215上。在缝纫结束后,袖子和袖叉由位于缝纫台230后部的收料装置245抓取。收料装置245将成品分别移动至分别位于折叠台220l和220r后部的收料台250l和250r。
如图4所示,袖叉机200还具有控制系统225,控制系统225可以为工业PC,控制袖叉机200的运行。控制系统255包括通过一级或多级的总线结构彼此连接的各种单元。特别地,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μP)管理控制系统255的运行;非易失存储器(ROM)包含启动控制系统255的基础指令,易失储存器(RAM)用于储存微型处理器的信息。控制系统255配有记忆程序和数据的内存(例如E2PROM)。此外,控制系统255包含多个用于袖叉机200的外围设备或输入/输出(I/O)单元的各种控制器,例如电机控制器(driver),机械/气路驱动控制器,控制板(例如,触摸屏)等。
以下对本申请涉及的移料装置225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本申请涉及的移料装置225包括外压料板305和内压料板310,外压料板305和内压料板310构成一个缝纫用的夹具,该夹具用于压住折叠后的袖叉,同时留出袖叉中用于缝纫的部分。因此,外压料板305和内压料板310都用于按压缝料,缝料也即为构成袖叉的裁片,该裁片中包含有上述提及的袖叉条120。进一步地,内压料板310也沿袖叉条120的纵向延伸,外压料板305中开设有收容腔315,收容腔315沿袖叉条120的纵向延伸,收容腔315为长条形槽、且尾部为尖头状,或者说,收容腔315尾部的形状对应袖叉缝线的形状。内压料板310的形状与收容腔315的形状优选为一致、但内压料板310的尺寸略小于收容腔315的尺寸,使得内压料板310能够置于收容腔315中。较优地,当内压料板310的形状与收容腔315的形状一致时,内压料板310靠近收容腔315的顶端的形状也为尖头状,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内压料板310可运动地设置在收容腔315中,以在袖叉上动作,并能从收容腔315中抽出以从袖叉上分离;内压料板310的运动方式优选为:能够绕一沿内压料板310横向延伸的横轴摆动以远离或按压袖叉、以及能够沿内压料板310的纵向移动以远离或靠近收容腔315的尾部。具体表现为:在图5和图6A所示的初始位置,内压料板310的顶端近邻于收容腔315的尾部、并压贴在袖叉上,此时,内压料板310在第一工作位置,内压料板310的外边缘与收容腔315的腔壁微微分开、两者之间形成有容许缝料(即袖叉)露出的第一缝纫区域405。之后,内压料板310的顶端向远离袖叉的方向向上翘起、内压料板310在纵向上向远离收容腔315尾部的方向平移、最后内压料板310的顶端向靠近袖叉的方向向下按压住袖叉,如图6D所示,此时,内压料板310在第二工作位置,内压料板310的顶端与收容腔315尾部的距离分得更开、两者之间形成有容许缝料(即袖叉)露出的第二缝纫区域425。
针对上述内压料板310的移动方式,内压料板310的安装结构为:如图5、或图9和图10所示,移料装置225还包括滑座320、沿滑座320的横向固定在滑座320两侧的连接板604、固定在滑座320底面上的滑块、与内压料板310通过螺钉相固定的导轨605、与导轨605通过铆钉相固定的导轨连接件606、一对摆动驱动气缸330a,330b、以及一个移动驱动气缸325,导轨605和滑座320底面上的滑块滑动配合。连接板604通过横向延伸的螺钉铰接于外压料板305,一对摆动驱动气缸330a,330b都安装在外压料板305上,一对摆动驱动气缸330a,330b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连接板604铰接;移动驱动气缸325的活塞杆通过第二连接件607与导轨连接件606相连,第二连接件607可以为Y形叉,导轨连接件606为一折弯件。一对摆动驱动气缸330a,330b的活塞杆伸缩时,驱动连接板604绕其与外压料板305的铰接中心摆动,连接板604带动滑座320一起摆动,通过导轨605和滑块之间的滑动配合使得滑座320带动内压料板310一起绕连接板604与与外压料板305的铰接中心摆动,实现内压料板310绕一纵轴线旋转,使内压料板310的顶端远离袖叉或靠近并按压袖叉。移动驱动气缸325的活塞杆伸缩时,通过第二连接件607带动导轨连接件606一起伸缩,进而带动导轨605和内压料板310一起伸缩,实现内压料板310沿其纵向平移,内压料板310的顶端远离或靠近收容腔315的尾部。在其他实施例中,摆动驱动气缸330a,330b和移动驱动气缸325都可以用直线电机、电磁体等替代。
特别地,如图5、或图9和图10所示,移料装置225还包括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收容腔315方向运动的压垫335,压垫335用于将袖叉上的折叠部分按压在第二缝纫区域425中。具体说,当内压料板310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如图5或图9所示,压垫335位于收容腔315的外部、从收容腔315中移出,此时,压垫335处于休息位置、不作用于袖叉,压垫335的休息位置也可以成为压垫335的被动位置。当内压料板310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如图6C或图10所示,压垫335位于第二缝纫区域425中,此时,压垫335处于工作位置、按压住第二缝纫区域425中露出的袖叉的前端,同时,内压料板310的顶端和压垫335之间形成有容许袖叉露出的第三缝纫区域,第三缝纫区域为第二缝纫区域425的一部分,压垫335的工作位置也可以成为压垫335的活动位置。
较优地,压垫335的运动方式优选为:驱动压垫335绕一沿收容腔315的横向延伸的固定轴线摆动。基于此,移料装置225还包括驱动源345、以及传动机构,驱动源345通过传动机构与压垫335相连、驱动压垫335绕一固定轴线摆动,固定轴线平行于收容腔315的横向。驱动源345可以为气缸、或电磁铁、或直线电机。传动机构可以有多个实施例,使得移料装置225也具有多个实施例,下述提供移料装置225的两个优选实施例。
移料装置225实施例一、如图5所示,驱动源345铰接于外压料板305、且具有可伸缩的伸缩驱动部,伸缩驱动部为气缸的活塞杆、或为电磁铁的铁芯、或为直线电机的电机轴;传动机构包括沿外压料板305和内压料板310的纵向延伸的摆动杆340,摆动杆340在收容腔315尾部的附件铰接于外压料板305,以便相对于外压料板305围绕一横向延伸的轴线旋转;伸缩驱动部与摆动杆340铰接,压垫335固定在摆动杆340的自由端,摆动杆340和外压料板305的铰接点的中心轴线构成固定轴线。驱动源345的伸缩驱动部伸缩时,带动摆动杆340绕其与外压料板305的铰接点摆动,从而带动压垫335一起绕摆动杆340与外压料板305的铰接点摆动,使压垫335从收容腔315中移出位于休息位置、或者使压垫335压入收容腔315中的第二缝纫区域425内位于工作位置。
移料装置225实施例二、如图11和图12所示,驱动源345铰接于外压料板305、且具有可伸缩的伸缩驱动部,传动机构包括与伸缩驱动部相固定的第一连接件601、与第一连接件601铰接的连接柱602、以及通过一横向延伸的长销轴610铰接于外压料板305的摆臂603,第一连接件601可以为Y形叉,沿收容腔315的纵向、压垫335和连接柱602分别固定在摆臂603的两侧,摆臂603和外压料板305的铰接点的中心轴线(即长销轴610的中心轴线)构成固定轴线。驱动源345的伸缩驱动部伸缩时,通过第一连接件601和连接柱602驱动摆臂603绕长销轴610摆动,从而带动压垫335一起绕长销轴610摆动,使压垫335从收容腔315中移出位于休息位置、或者使压垫335压入收容腔315中的第二缝纫区域425内位于工作位置。较优地,驱动源345与外压料板305之间的铰接结构为:如图9所示,外压料板305的后部压板上通过螺钉固定有一支撑座608,驱动源345通过铰接轴609连接在支撑座608上。
先参考图6A至图6G,本申请缝制袖叉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叙述。
从图6A开始,在开始缝纫袖子105上的袖叉之前,内压料板310在第一工作位置、插入到收容腔315的尾部,压垫335在休息位置、位于收容腔315的外部,或者说,压垫335在收容腔315外周侧的空间内。在这种情况下,外压料板305和内压料板310都压住袖子105和折叠后的袖叉条120、将袖子105和折叠后的袖叉条120按压在袖叉机200的工作台215上;收容腔315的边缘410a和内压料板310的边缘410b之间、收容腔315的边缘415a和内压料板310的边缘415b之间、以及收容腔315的边缘420a和内压料板310的边缘420b之间的缝隙组成第一缝纫区域405,第一缝纫区域405为一条宽度为2-4mm的窄的缝隙。第一缝纫区域405能够让缝纫台230的机针240缝纫从第一缝纫区域405中露出的袖子105和折叠后的袖叉条120,缝纫后在袖子105和折叠后的袖叉条120上形成第一段缝线125a。压垫335始终位于休息位置、不动作,压垫335不干扰机针240的运动。缝纫时,机针240沿从袖子105的边缘115出发,机针240沿第一缝纫区域405的两边缘410a和410b出发,在两边缘410a和410b之间沿着袖叉条120的纵向缝纫,在两边缘415a和415b之间沿着袖叉条120的横向(或者说是收容腔315尾部的延伸方向)缝纫,在两边缘420a和420b之间沿着袖叉条120的纵向缝纫一段。在第一缝纫区域405中,由于内压料板310的顶端尖头形状与收容腔315尾部的尖头形状相适配,故外压料板305和内压料板310可以将袖子105和折叠后的袖叉条120牢牢地按压住,使得第一段缝线125a十分精准。
转接到图6B,此时缝纫暂时中断。一对摆动驱动气缸330a,330b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滑座320相对于外压料板305,从而带动内压料板310的顶端向上翘起、不会压住袖叉。之后,移动驱动气缸325的活塞杆伸出,带动内压料板310向远离收容腔315的尾部的方向平移,使内压料板310的顶部与收容腔315的尾部之间拉开1-3cm的距离。
转接到图6C,一对摆动驱动气缸330a,330b的活塞杆缩进、复位,带动滑座320和内压料板310反向摆动、复位,内压料板310在第二工作位置,内压料板310重新压住袖叉。同时,驱动源345的活塞杆伸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压垫335向靠近收容腔315的方向下压,直至压垫335位于收容腔315中。
转接到图6D,内压料板310在第二工作位置,压垫335在工作位置,内压料板310的顶部与收容腔315的尾部之间由压垫335隔开。在这种情况下。内压料板310、外压料板305和压垫335都抵靠袖叉机200的工作台215,故内压料板310、外压料板305和压垫335都按压着袖子105和折叠后的袖叉条120。此时,内压料板310顶端的边缘415b和收容腔315尾部的边缘415a之间形成有第二缝纫区域425,压垫335在第二缝纫区域425中、按压住第二缝纫区域425中露出的袖叉条120。在第二缝纫区域425中,压垫335使相应的缝制部分430暴露;特别地,缝制部分430的空间包括内压料板310顶端的边缘415b和压垫335面向内压料板310的边缘435之间的空间,例如:在内压料板310的顶端处具有2-4mm的最小宽度。上述内压料板310顶端的边缘415b和压垫335的边缘435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三缝纫区域,故第三缝纫区域允许袖叉条露出、且第三缝纫区域为第二缝纫区域425的一部分,同时,第三缝纫区域沿收容腔315的横向延伸。之后,重新开始缝纫,通过缝纫台230的机针240缝纫第三缝纫区域中暴露的缝制部分430,在第三缝纫区域中形成第二段缝线125b;机针240在内压料板310顶端的边缘415b和压垫335的边缘435跟随着缝制部分430,在第一段缝线125a上闭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压垫335使袖子105和折叠后的袖叉条120保持良好地压在第二段缝线125b的周围,袖叉条120在第二缝纫区域425中不再被内压料板310按压、而是被压垫335按压,避免或者至少基本上降低了缝纫过程中袖子105和折叠后的袖叉条120会抬高的可能性,从而避免跳针现象。因此,本申请有效提高了缝制精度,从而相应地提高了衬衫的缝纫质量,特别是当袖子105的外部部分搁置在袖叉机200的工作台215上、其面向旋梭的侧面。
进一步地,第二段缝线125b可以以各种方式延伸。例如:如图6E所示,处于工作位置的压垫335与内压料板310稍微间隔开,比如压垫335距内压料板310的顶端4-6mm,在缝制部分430中的第二段缝线125b形成在内压料板310附近、但仍然在内压料板310和压垫335之间,在任何情况下内压料板310和压垫335都保持良好地压在第二段缝线125b处袖子105和袖叉条120的周围。在这种情况下,缝纫继续,缝纫台230的机针240在缝制部分430中进行进一步的缝纫、形成第三段缝线125c,第三段缝线125c平行于第二段缝线125b、并位于第二段缝线125b和压垫335的边缘435之间。机针240在内压料板310顶端的边缘415b和压垫335的边缘435跟随着缝制部分430,但现在靠近衬垫335。
压垫335使袖子105和袖叉条120保持良好地压在第三段缝线125c的周围,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段缝线125c离内压料板310更远,但这种类型的缝制线迹也可以高精度地实现,从而得到具有相当价值的衬衫。
另外或可替代地,如图6F所示,驱动源345的活塞杆缩进,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压垫335向远离收容腔315的方向反向转动,使压垫335升高到收容腔315的外部,将压垫335从收容腔315中移出。
转接到图6G,相对于图6D的缝纫线迹,适用于图6E的缝制线迹。移料装置225中,内压料板310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状态、且与收容腔315的尾部隔开,压垫335处于休息位置、从收容腔315中抬起。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第二缝纫区域425露出,外压料板305和内压料板310按压袖子105和袖叉条120,使得缝纫台230的机针240在第二缝纫区域425中进行进一步的缝纫、形成第四段缝线125d,而压垫335不会干扰机针240的运动。第四段缝线125d可以具有任何形状,例如十字状。由于袖叉条120围绕第四段缝线125d的部分已缝合到袖子105上,故袖叉条120和袖子105即使没有被按压在第二缝纫区域425内,也不会产生任何问题,从而不会影响外压料板305和内压料板310的灵活性。
在袖子105上完成袖叉条120的缝制后,需将移料装置225复位、返回至图5所示的状态。压垫335由驱动源345驱动反向旋转至收容腔315的外部、复位,内压料板310先由一对摆动驱动气缸330a,330b驱动上翘、再由移动驱动气缸325驱动向靠近收容腔315尾部的方向平移、最后再由一对摆动驱动气缸330a,330b驱动下压,从而使得内压料板310和压垫335返回到图5所示的调节,以便后续连续重复相同的缝制操作。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内压料板310的顶部可以为尖头状、也可以为平头状,从而使得内压料板310有两个实施例。内压料板310实施例一、如图6A所示,内压料板310的边缘包括两条沿收容腔310的纵向延伸的纵边部410b,420b、以及顶部边缘415b,顶部边缘415b呈V形,使得内压料板310的顶部为尖头状。内压料板310实施例二、如图10和图13所示,内压料板310的边缘包括两条沿其纵向延伸的纵边部410b,420b、一条沿收容腔310的横向延伸且位于内压料板310顶端处的横边部440b、以及两条斜边部450b,两条斜边部450b分别连接在纵边部410b和横边部440b之间、以及纵边部420b和横边部440b之间,使得内压料板310的顶部为平头状,或者说,纵边部410b和横边部440b之间、以及纵边部420b和横边部440b之间都为钝角结构。内压料板310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而言,增加了压料面积,进一步保证内压料板310对缝料压紧效果,保证线环稳定,防止跳针,针对双横线的缝制效果特别好。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内压料板310包括刚性主体505、以及都固定在刚性主体505面向缝料下端面(即操作表面)上的缓冲体515和摩擦垫510,缓冲体515的厚度大于摩擦垫510的厚度。刚性主体505可以选用钢板,故刚性主体505在正常条件下基本不可变形。摩擦垫510用于作用在折叠后的袖叉条120上,摩擦垫510的一部分对应刚性主体505以远离内压料板310顶端的方向延伸,以改善抓握在袖叉条120上的抓握力。缓冲体515由相对较软的材料制成,比如海绵,缓冲体515延伸部分对应内压料板310的顶端,故内压料板310上的缓冲体515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内压料板310的顶端处、并延伸至内压料板310的顶端处,缓冲体515能够被按压在刚性主体505和袖叉条120之间。内压料板310顶端的外周处开设有多个通孔520,通孔520沿内压料板310的厚度方向贯通刚性主体505和缓冲体515。同时,内压料板310还包括具有弹性的抓料针525,抓料针525由薄的非尖头杆形成,例如由钢制成,以便灵活;抓料针525的末端为弯折部、被弯折成L型,弯折部的长度对应刚性主体505和缓冲体515的厚度。每个抓料针525的主要部分被布置在刚性主体505的上端面(即与操作表面相对的面)上,每个抓料针525的一端被固定板530锁定固定在刚性主体505上,每个抓料针525另一端被弯折成L形的弯折部插入到通孔520中、并能够与袖叉条120接触。
类似地,如图7所示,压垫335包括刚性主体535、以及固定在刚性主体535面向缝料下端面(即操作表面)上的缓冲体540,刚性主体535可以选用钢板,缓冲体540由相对较软的材料制成,比如海绵,缓冲体540能够被按压在刚性主体535和袖叉条120之间。压垫335顶端的外周处开设有多个通孔545,通孔545沿压垫335的厚度方向贯通刚性主体535和缓冲体540。同时,压垫335还包括具有弹性的抓料针550,抓料针550由薄的非尖头杆形成,例如由钢制成,以便灵活;抓料针550的末端为弯折部、被弯折成L型,弯折部的长度对应刚性主体535和缓冲体540的厚度。每个抓料针550的主要部分被布置在刚性主体535的上端面(即与操作表面相对的面)上,每个抓料针550的一端被固定板555锁定固定在刚性主体535上,每个抓料针550另一端被弯折成L形的弯折部插入到通孔545中、并能够与袖叉条120接触。
较优地,压垫335以可调节的方式安装在摆动杆340上。例如:如图7所示,在摆动杆340的自由端处形成有沿收容腔315的纵向延伸的调节槽560,调节槽560的长度可以为0.5-2cm,压垫335通过锁紧螺钉565固定于摆动杆340,锁紧螺钉565穿设在调节槽560中。当锁紧螺钉565松动时,锁紧螺钉565的柄部带着压垫335沿着调节槽560的长度方向滑动,调节压垫335在摆动杆340上的位置;之后,拧紧锁紧螺钉565,其将压垫335锁紧,从而将压垫335阻挡在相应的位置。该结构允许压垫335在其工作位置中距内压料板310的顶端的距离根据要进行的缝合类型可调,从而以非常简单的方式获得。
进一步地,如图8A所示,当内压料板310处于休息状态时,即内压料板310的顶端上翘、未按压袖叉条120时,同时,压垫335从收容腔315中移出、处于休息位置时,内压料板310上的缓冲体515和压垫335上的缓冲体540膨胀,同时,内压料板310上的抓料针525的弯折部深深地插入通孔520中、且相应的端部位于缓冲体515的自由表面(即背向刚性主体505的一表面)的水平面上;类似地,压垫335上的抓料针550的弯折部深深地插入通孔545中、且相应的端部位于缓冲体540的自由表面(即背向刚性主体535的一表面)的水平面上。
转接至图8B所示,当内压料板31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工作位置时,内压料板310按压住袖叉条120,此时,内压料板310上的缓冲体515在刚性主体505和袖叉条120之间被压缩,则穿设在通孔520中的抓料针525的弯折部被向上抬起,弯折部部分从通孔520的上端向上伸出,故抓料针525的主要部分弹性弯曲。同理,当压垫335处于工作位置时,压垫335按压住袖叉条120,此时,压垫335上的缓冲体540在刚性主体535和袖叉条120之间被压缩,则穿设在通孔545中的抓料针550的弯折部被向上抬起,弯折部部分从通孔545的上端向上伸出,故抓料针550的主要部分弹性弯曲。基于此,可弹性弯曲的抓料针525和抓料针550提升了对袖叉条120的抓地力,而缓冲体515和缓冲体540避免或至少基本上减少损坏袖叉120的风险。
综上所述,本申请涉及的移料装置225通过增加辅助压料的压垫335,保证缝料被压牢,使线环形成稳定,避免跳针现象,故本申请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当然,为了满足特定的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多种修改和/或逻辑和/或物理的变化,例如如下叙述的多个变化。
上述实施例中,移料装置225用于缝制衬衫的袖叉机200中,但是,移料装置225可以用于任何贴袋机、压料机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料机包括缝纫模板,用于在接缝期间将折叠的帘布层压在衣服的下摆部分周围。缝纫模板可用于在任何衣物(例如polo衬衫,T恤)的任何边缘部分(例如,具有各种形状和尺寸)周围按压任何帘布层。此外,折叠的帘布层可以任何方式缝在衣服上(例如,用一个或多个横缝部分,有或没有交叉缝合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缝纫模板包括具有窗口和条带的板,板的窗口和条带可以是任何类型,包括任何形状和尺寸、条带有或没有砂纸条带、有或没有任何弹性块、有或没有任何数量和类型的弹性针等等。将具有窗口的板定义为外压板,将条带的板定义为内压板,内压板能够相对于外压板运动、具有第一操作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力机包括引导装置,用于在第一操作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之间引导内压板相对于外压板移动,其中条带插入窗口中以作用在狭缝上。引导装置可以用任何结构实现,例如气缸、齿轮等。此外,条带可以以任何方式相对于外压板彼此移动;例如:通过使条带相对于外压板板围绕任何旋转轴线旋转,通过平行于外压板板提升条带,通过平移条带或平移外压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条带具有与窗口底部分离的自由端。然而,条带的自由端和窗口的底部可以是任何类型,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条带的自由端和窗口的底部的形状可以为尖头、或矩形、或圆形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条带的自由端以第一距离与窗口的底部分离,以在第一操作位置暴露类似U形的第一缝合区域。第一距离可以是任何值,第一缝合区域可以是任何类型,例如:由沿着所有边缘与板分开的板条定义,条带在一侧连接到板上,依此类推。
在一个实施例中,条带的自由端以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与窗口的底部分离,以在第二操作位置暴露的第二缝合区域。第二距离可以具有任何值,第二缝纫区域可以是任何类型,例如:包括整个第一接缝区域或仅包括其一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力机包括用于将U形钉压入第二缝合区域的缓冲垫。缓冲垫可以是任何类型,包括任何形状和尺寸、有或没有弹性块、有或没有弹性针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力机包括用于在被动位置和活动位置之间引导缓冲垫的附加引导装置。附加引导装置可以用任何结构(例如,气动缸,齿轮等)实现进一步的引导。此外,缓冲件可以以任何方式移动;例如:围绕任何旋转轴旋转、平移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被引导到被动位置,在该被动位置,缓冲被从窗口抽出,以便当条带处于第一操作位置时不作用在从第二缝合区域暴露出的部件上。缓冲垫可以以任何方式被引导到被动位置;例如:当条带移动到第一操作位置或之前)时,此外,被动位置可以是任何类型;例如:缓冲垫抬起和移动,简单地抬起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垫被引导到活动位置,在活动位置,缓冲垫被插入窗口中,以在条带处于第二操作位置时作用在从第二缝合区域暴露出的部件上。缓冲垫可以以任何方式被引导到活动位置;例如:当条带移动到第二操作位置或随后。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于活动位置的缓冲垫使第二缝合区域的接缝部分至少暴露在条带的端部和缓冲垫之间。缓冲垫可以使第二缝纫区域的任何接缝部分暴露;例如:条带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窗口的宽度,使第二缝纫区域暴露或甚至不暴露于窗口底部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窗口的底部的形状类似于落入外压板中的尖头形状。但是,尖头形状可以是其他任何类型,例如圆角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条带的端部的形状类似于与窗口底部的配合点。条带的尖端可以以任何方式(例如,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形状,按任何值缩放,等等)与外压板的尖端共轭。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力机包括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缓冲垫从条带的端部到活动位置的距离。然而,调节装置可以用结构实现,任何(例如,手动,自动等)调整任何范围内的距离,甚至可以完全省略。
在一个实施例中,另外的引导装置包括摇摆元件。摇摆元件可以是任何类型;例如杆、杆板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另外的引导装置包括旋转装置,用于使枢转构件围绕从缝纫模板横向于纵向轴线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然而,旋转装置可以用任何结构(例如气动缸、齿轮等)实现以旋转元件围绕任何旋转轴旋转(也不横向于缝合模板的纵轴)。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垫固定在旋转元件的自由端。然而,缓冲垫可以以任何方式固定(例如,可调节或以其他方式安装,焊接,倾斜构件的整体部分,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节装置包括滑动装置,用于沿着枢转元件的纵向轴线滑动垫。然而,滑动装置可以用任何结构(例如,纽扣孔,导轨等)实现,以允许滑动垫滑过任何延伸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节装置包括锁定装置,用于沿着倾斜构件的纵向轴线将缓冲垫锁定在选定位置。然而,锁定装置可以用任何结构(例如,螺栓螺钉,通过弹簧,棘爪等压在棉签上的栓钉)来实现,以将拭子锁定在任何选定的位置(自由和预先定义的任何数字)。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垫包括弹性块,用于在缓冲垫处于活动位置时作用在从第二缝合区域暴露出的部件上。然而,弹性块可以是任何形状、尺寸和材料;例如,在缓冲垫的整个工作表面上或仅在其一部分上延伸的海绵、橡胶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缓冲垫处于活动位置时,弹性块弹性地压缩。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垫包括多个弹性针,用于在缓冲垫处于活动位置时作用在从第二缝合区域暴露出的部件上。然而,弹性针可以是任何数量和位置;例如分布在整个缓冲垫上或仅其一部分、沿着其面向条带的边缘;其中每个弹性针具有任何形状、尺寸和材料;例如,由L形折叠杆、安装在弹簧上的栓钉等组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针从缓冲垫的操作表面突出,并且当缓冲垫处于活动位置时可弹性地至少部分地进入缓冲垫中。然而,弹性针可以任何延伸部分突出(例如,整个弹性块或当其存在时仅是其厚度的一部分)、并且可以缩回以用于任何延伸(当存在时与压缩的弹性块齐平或者否则与主体齐平)。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缝棒机(狭缝式机器)。然而,狭缝式机器可以是任何类型的;例如具有一个或两个折叠和卸载站、自动或手动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狭缝式机器包括上述压力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缝棒机包括用于执行缝合的缝纫台,缝纫台可以是任何类型;例如,自动、手动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狭缝式机器包括控制装置,用于通过控制引导装置以将条带引导到第一操作位置来控制缝合,并且附加引导装置将缓冲垫引导到被动位置,从而控制缝制以缝合第一缝合区域,控制引导装置以将条带引导至第二操作位置,并引导另一引导装置将缓冲垫引导至活动位置,并控制缝纫工位缝合部分。然而,控制装置可以用任何结构(例如,工业PC,PLC等)实现;另外,针迹可以以任何方式控制,例如,通过在将条带从第一操作位置到第二操作位置带到中断或更少的接缝,通过移动条带和连续地或部分同时地至少缓冲垫中,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缝纫机是一种衬衫钉拳机,用于加工的服装是衬衫袖。衬衫钉拳机可以在任何环境中使用(例如,本身或与其他机器集成,例如,连接袖带机)以制造任何类型的衬衫(例如,具有一个或两个袖口按钮,单个或双个袖扣,袖叉上有一个或两个按钮,等等)。
通常,如果压力机和可变形机器各自具有不同的结构或包括等同的部件(例如,在不同的材料中)或具有其他操作特性,则类似的考虑适用。在任何情况下,其任何组件可以分成几个元件,或者两个或多个组件可以组合成单个元件;此外,可以复制每个组件以并行地支持相应操作的执行。此外,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同组件之间的任何相互作用通常不需要是连续的,并且可以是任一种直接或间接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人。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袖叉机进行袖叉折叠缝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压力机的模板接缝按压门襟(与缝纫机夹具的在第一操作位置的条带,其中所述条带被插入到缝夹具的板的一个窗口,其中条带的自由端从所述窗口的底部分离到的第一距离,以暴露门襟接缝的第一区域,而一个加压缓冲垫被保持在其中,所述缓冲垫被从窗口中提取以免在套筒防护件作用)一个被动位置。该方法包括将袖叉缝合在第一缝纫区域中。该方法包括引导在第二操作位置上的条带(其中条被插入在窗口与从窗口的底部的第二距离比所述第一距离大的单独条带的自由端部以暴露门襟接缝的第二缝纫区域)。该方法包括驱动所述缓冲垫到主动位置(其中衬缓冲垫被插入窗口作用于门襟留下露出至少带材的端部与缓冲垫之间的第二缝纫区域的接缝的一部分),当条带处于第二个操作位置,该方法包括将袖叉缝合到接缝部分中。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移料装置,包括都用于按压缝料的外压料板(305)和内压料板(310),所述外压料板(305)中开设有收容腔(315),所述内压料板(310)可运动地设置在收容腔(315)中、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并对应地使内压料板(310)的外边缘与收容腔(315)的腔壁之间形成有容许缝料露出的第一缝纫区域(405)、以及使内压料板(310)的顶端与收容腔(315)的端部之间形成有容许缝料露出的第二缝纫区域(42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收容腔(315)方向运动的压垫(335);当所述内压料板(310)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压垫(335)位于收容腔(315)的外部;当所述内压料板(310)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压垫(335)位于第二缝纫区域(425)中、并按压住第二缝纫区域(425)中露出的缝料,所述内压料板(310)的顶端和压垫(335)之间形成有容许缝料露出的第三缝纫区域,所述第三缝纫区域为第二缝纫区域(425)的一部分;
所述内压料板(310)和压垫(335)都包括刚性主体(505,535)、固定在刚性主体(505,535)面向缝料一侧面上的缓冲体(515,540)、具有弹性的抓料针(525,550)、以及沿厚度方向贯通刚性主体(505,535)和缓冲体(515,540)的通孔(520,545),所述内压料板(310)上的缓冲体(515)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内压料板(310)的顶端处,所述缓冲体(515,540)能够被按压在刚性主体(505,535)和缝料之间;所述内压料板(310)上的通孔(520)分布在内压料板(310)顶端的外周处,所述压垫(335)上的通孔(545)分布在压垫(335)的外周处,所述抓料针(525,550)的一端固定于刚性主体(505,535)、另一端为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可活动地穿设在通孔(520,545)中、并能够与缝料相接触;
当所述内压料板(310)处于未按压袖叉条(120)的休息状态、且所述压垫(335)处于从收容腔(315)中移出的休息位置时,所述内压料板(310)上的缓冲体(515)和压垫(335)上的缓冲体(540)膨胀,所述内压料板(310)上的抓料针(525)的弯折部插入通孔(520)中、且相应的端部位于缓冲体(515)的自由表面的水平面上,所述压垫(335)上的抓料针(550)的弯折部插入通孔(545)中、且相应的端部位于缓冲体(540)的自由表面的水平面上;
当所述内压料板(31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内压料板(310)上的缓冲体(515)在刚性主体(505)和袖叉条(120)之间被压缩,穿设在通孔(520)中的抓料针(525)的弯折部被向上抬起,弯折部部分从通孔(520)的上端向上伸出,所述抓料针(525)弹性弯曲;当所述压垫(335)处于按压住袖叉条(120)的工作位置时,所述压垫(335)上的缓冲体(540)在刚性主体(535)和袖叉条(120)之间被压缩,穿设在通孔(545)中的抓料针(550)的弯折部被向上抬起,弯折部部分从通孔(545)的上端向上伸出,所述抓料针(525)弹性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源(345)、以及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源(345)通过传动机构与压垫(335)相连、驱动压垫(335)绕一固定轴线摆动,所述固定轴线平行于收容腔(315)的横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345)铰接于外压料板(305)、且具有可伸缩的伸缩驱动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伸缩驱动部相固定的第一连接件(601)、与第一连接件(601)铰接的连接柱(602)、以及铰接于外压料板(305)的摆臂(603),所述压垫(335)和连接柱(602)都固定于摆臂(603),所述摆臂(603)和外压料板(305)的铰接点的中心轴线构成所述固定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345)铰接于外压料板(305)、且具有可伸缩的伸缩驱动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铰接于外压料板(305)的摆动杆(340),所述伸缩驱动部与摆动杆(340)铰接,所述压垫(335)固定于摆动杆(340),所述摆动杆(340)和外压料板(305)的铰接点的中心轴线构成所述固定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340)中开设有沿收容腔(315)的纵向延伸的调节槽(560),所述压垫(335)通过锁紧螺钉(565)固定于摆动杆(340),所述锁紧螺钉(565)穿设在调节槽(560)中。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移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345)为气缸、或电磁铁、或直线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料板(310)的外边缘具有两条沿收容腔(315)的纵向延伸的纵边部(410b,420b)、一条沿收容腔(315)的横向延伸且位于内压料板(310)顶端处的横边部(440b)、以及连接在纵边部(410b,420b)和横边部(440b)之间的斜边部(450b),所述纵边部(410b,420b)和横边部(440b)之间为钝角结构。
8.一种袖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叉机中安装有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移料装置。
CN201910823227.9A 2018-09-20 2019-09-02 一种移料装置及袖叉机 Active CN1109239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201800008769 2018-09-20
IT102018000008769 2018-09-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3966A CN110923966A (zh) 2020-03-27
CN110923966B true CN110923966B (zh) 2021-07-23

Family

ID=64557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3227.9A Active CN110923966B (zh) 2018-09-20 2019-09-02 一种移料装置及袖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239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4577B (zh) * 2021-10-08 2022-06-03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622097B (zh) * 2021-10-12 2021-12-07 南通三景制衣有限公司 一种制衣用自动折叠袖叉机
CN114808283B (zh) * 2022-04-26 2023-09-12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袖衩的夹取中转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60423A (en) * 1978-08-17 1979-07-10 Kochs Adler Ag Device for making slit facings of a garment
CN106192236A (zh) * 2016-08-30 2016-12-07 常州智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衬衫袖叉机
CN106436047A (zh) * 2016-11-24 2017-02-22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袖侧车缝机构
CN206591261U (zh) * 2016-12-20 2017-10-27 佛山市日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袖衩机及其袖衩条折叠装置
CN107488946A (zh) * 2017-09-25 2017-12-19 上海威士机械有限公司 袖叉折叠缝纫一体机
CN108505229A (zh) * 2017-11-28 2018-09-07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袖叉机
CN108505223A (zh) * 2017-10-23 2018-09-07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料机构及袖叉缝制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60423A (en) * 1978-08-17 1979-07-10 Kochs Adler Ag Device for making slit facings of a garment
CN106192236A (zh) * 2016-08-30 2016-12-07 常州智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衬衫袖叉机
CN106436047A (zh) * 2016-11-24 2017-02-22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袖侧车缝机构
CN206591261U (zh) * 2016-12-20 2017-10-27 佛山市日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袖衩机及其袖衩条折叠装置
CN107488946A (zh) * 2017-09-25 2017-12-19 上海威士机械有限公司 袖叉折叠缝纫一体机
CN108505223A (zh) * 2017-10-23 2018-09-07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料机构及袖叉缝制设备
CN108505229A (zh) * 2017-11-28 2018-09-07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袖叉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3966A (zh) 2020-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23966B (zh) 一种移料装置及袖叉机
JP5759158B2 (ja) ベルトループ付けミシン及びベルトループの折り返し方法
KR101840882B1 (ko) 노루발 장치 및 노루발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재봉기
JP5993162B2 (ja) ミシン
US5584258A (en) Semi-automatic pocket and pocket flap setter
CA1276505C (en) Small cloth vise for a sewing machine
EP3455400A1 (en) Sewing machine
US5931108A (en) Process and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 for sewing a flap with a rough closing edge and a pocket on a fabric part in one operation
JP2006271467A (ja) ミシン
KR20080088436A (ko) 단추 구멍 사뜨기 재봉틀
CN105506867B (zh) 缝纫机
CN209890871U (zh) 一种缝纫机面线剪线辅助装置
JP2001198380A (ja) 玉縁縫い装置の上糸切断装置。
JPH0280081A (ja) ミシン
KR950011863B1 (ko) 동시에 다른 사이밍(seming)문양을 만드는 산업용 재봉기
JP3010858B2 (ja) 加工布折曲げ装置
CN206396444U (zh) 缝纫机
JP4235304B2 (ja) 玉布供給装置
JP4273034B2 (ja)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US2243211A (en) Tacking stitch sewing machine
US2660139A (en) Strip-collapsing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s
JPS6247554B2 (zh)
JPH0236456Y2 (zh)
JPH03143477A (ja) サイクル縫いミシン用生地供給装置
JPH0664Y2 (ja)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の糸寄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