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5069A - 连接器及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5069A
CN110915069A CN201880047468.2A CN201880047468A CN110915069A CN 110915069 A CN110915069 A CN 110915069A CN 201880047468 A CN201880047468 A CN 201880047468A CN 110915069 A CN110915069 A CN 110915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fixed
terminal
housin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74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坂上淳哉
塩田英生
大熊誉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rformance Of Actors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rformance Of Actor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rformance Of Actors filed Critical Performance Of Actors
Publication of CN110915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50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1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91Coupling devices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or self alig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6Pin or blade contacts for sliding co-operation on one side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01R13/41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by frictional grip in grommet, panel or b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5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mounted on a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连接器(10)包括:固定壳体(30);可动壳体(60),相对于固定壳体(30)能够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移动;固定端子(40),保持于固定壳体(30);以及可动端子(70),保持于可动壳体(60)并且包括与朝向向下方向插入的连接对象物(80)导通连接的接触部(75)。固定端子(40)和可动端子(70)相互接触并导通连接,并且在可动壳体(60)相对于固定壳体(30)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移动时,固定端子和可动端子在保持导通连接的状态下滑动,接触部(75)从与基板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与连接对象物(80)接触。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及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能够吸收连接对象物的安装位置偏差的连接器,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连接器。
该连接器包括:固定于基板、上方开口的框状壳体;以及一端保持于该壳体的悬臂梁状的触点(端子)。在触点的自由端弹性支撑有朝向壳体的开口且具有顶点的山状的触点部。
根据这样的连接器,通过将连接对象物所具有的端子的顶端面压靠于山状的触点部而能够进行导通连接,并且,即使连接对象物与连接器的相对安装位置产生偏差,在将顶端面压靠于触点部之后,山状的触点部也能够在顶端面的范围内滑动。
因此,即使连接器与连接对象物的相对安装位置产生偏差,也能够吸收这种偏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8-1708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7-018785号公报
但是,在这种连接器中,由于连接对象物始终与连接器按压接触,因此存在载荷被施加在设置有连接器的基板上且基板在板厚方向上容易翘曲的缺点。
如果基板翘曲,则在设置于基板平面上的电子部件的焊接部产生裂纹或者电子部件本身发生破损等,也会牵涉到电子设备的故障。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连接器包括:固定在基板的固定壳体和与固定壳体分离的可动壳体,端子的第一固定部固定于可动壳体,端子的第二固定部固定于固定壳体,可动壳体以从固定壳体的底面侧浮起的方式被保持。并且,通过端子中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的弹性部发生弹性变形,可动壳体能够相对于固定壳体移动,其结果,变得能够吸收与连接对象物的位置偏差。
然而,在这种连接器中,当连接对象物在与基板的平面平行的两个方向上均产生位置偏差时,这些所有的位置偏差都通过弹性部的弹性变形而被吸收。因此,应力集中在弹性部,有可能导致触点断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旨在对应处理以上问题而提出的。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及连接结构,能够吸收与连接对象物的相对位置偏差,同时端子不易破损并且基板不容易因与连接对象物连接而翘曲。
第一方式中的连接器包括:固定壳体,固定于基板;可动壳体,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在与所述基板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中的作为相互垂直的方向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能够移动;固定端子,保持于所述固定壳体;以及可动端子,与所述固定端子单独形成且保持于所述可动壳体,并且包括与朝向向下方向插入的连接对象物导通连接的接触部,该向下方向为垂直于所述基板的平面的方向中的朝向所述基板的方向,所述固定端子和所述可动端子相互接触并导通连接,并且在所述可动壳体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移动时,所述固定端子和所述可动端子在保持导通连接的状态下滑动,所述接触部从与所述基板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与所述连接对象物接触。
在该方式中,连接器包括:固定壳体,固定于基板;以及可动壳体,相对于该固定壳体能够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移动。在这些部件中,固定端子保持于固定壳体,可动端子保持于可动壳体。固定端子和可动端子相互接触并导通连接,可动端子包括与连接对象物导通连接的接触部。
而且,在可动壳体相对于固定壳体向前后左右方向移动时,固定端子和可动端子在保持导通连接的状态下滑动。也就是说,即使可动壳体相对于固定壳体在与基板的平面平行的两个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任一方向上移动,固定端子和可动端子也都在保持相互导通连接的状态下滑动。
因此,与在与基板的平面平行的两个方向的任一方向上产生了位置偏差的情况下其全部的位置偏差都通过弹性部的弹性变形而吸收的现有的连接器相比,应力难以集中于端子,能够抑制端子破损。
进而,与连接对象物导通连接的可动端子的接触部从与基板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即,与连接对象物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与连接对象物接触。
因此,与接触部从作为垂直于基板的方向的向下方向与连接对象物接触,从连接对象物受到向下方向(垂直于基板的方向)的反作用力来确保接触压力的现有的连接器相比,能够降低伴随与连接对象物的连接而施加于基板的载荷。由此,能够成为在与连接对象物连接之后基板不易翘曲的连接器。
对于第二方式中的连接器,在第一方式中,所述连接器包括上限制部,所述上限制部限制所述可动壳体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的向上方向的移动范围,该向上方向为拔出所述连接对象物的方向,所述上限制部与所述固定壳体一体化,通过所述上限制部,所述固定端子和所述可动端子的至少一个始终保持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该弹性变形产生的弹性力作用于所述固定端子和所述可动端子按压接触并导通连接的方向。
在该方式中,连接器包括上限制部,该上限制部限制可动壳体相对于固定壳体的向上方向(即,拔出连接对象物的方向)的移动范围。通过该上限制部,固定端子和可动端子的至少一个始终保持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该弹性变形产生的弹性力作用于固定端子和可动端子按压接触并导通连接的方向。因此,固定端子与可动端子的导通连接稳定。
另外,由于上限制部与固定壳体一体化,因此通过上限制部限制可动壳体的向上方向的移动范围而受到的载荷传递到固定壳体。
由于该载荷是向上方向的载荷,因此与固定壳体经由固定端子从可动端子受到的向下方向的载荷相抵消。其结果,降低了从连接器朝向基板传递的载荷。
综上所述,在该方式中,固定端子与可动端子的导通连接稳定,并且能够防止基板翘曲。
对于第三方式中的连接器,在第二方式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用于将所述固定壳体固定于所述基板的固定金属件,所述上限制部作为所述固定金属件的一部分而一体形成。
在该方式中,限制可动壳体相对于固定壳体的向上方向的移动范围的上限制部作为用于将固定壳体固定于基板的固定金属件的一部分而一体形成。因此,与上限制部与用于将固定壳体固定于基板的部件单独形成的方式相比,易于实装作业。
对于第四方式中的连接器,在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所述可动端子包括:可动侧滑动部,是所述可动端子中的与所述固定端子进行滑动的部分,并且以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以及U形部,位于所述可动侧滑动部的上方,并且包括与所述可动侧滑动部连接的底板部以及一对侧板部,所述接触部在从所述一对侧板部朝向上方延伸出的顶端侧形成一对,将所述连接对象物夹入接触,对于作为所述一对侧板部相对的方向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可动侧滑动部的尺寸比所述U形部的尺寸大。
在该方式中,可动端子中的作为与固定端子接触的部分的可动侧滑动部以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U形部位于可动侧滑动部的上方。U形部包括底板部以及一对侧板部,底板部与可动侧滑动部连接。与连接对象物接触的接触部在从一对侧板部朝向上方延伸出的顶端形成一对,并且将连接对象物夹入并接触。对于左右方向(一对侧板部相对的方向)上的尺寸,可动侧滑动部的尺寸比U形部的尺寸大,因此能够大大吸收连接对象物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偏差。
对于第五方式中的连接器,在第四方式中,所述可动端子还包括第一被固定部,所述第一被固定部从所述U形部的所述底板部向上方延伸出,压入并固定于所述可动壳体,在从下方观察所述可动端子的情况下,所述U形部的所述一对侧板部的根基部分未隐藏于所述可动侧滑动部。
在该方式中,压入并固定于可动壳体的第一被固定部从U形部的底板部向上方延伸出。并且,在从下方观察可动端子的仰视下,U形部的一对侧板部的根基部分未隐藏于可动侧滑动部。因此,通过从可动端子的下方侧朝向上方按压未隐藏于该可动侧滑动部的一对侧板部的根基部分,能够将第一被固定部适当地压入可动壳体。
对于第六方式中的连接器,在第四方式或第五方式中,在所述一对侧板部的顶端侧形成有卡合突起,所述U形部的一对侧板部成为压入并固定于所述可动壳体的第二被固定部。
在该方式中,在一对侧板部的顶端侧形成有卡合突起。由此,U形部的一对侧板部成为压入并固定于可动壳体的第二被固定部。
因此,能够抑制可动端子相对于可动壳体的以上下方向为旋转轴方向的晃动。
对于第七方式中的连接器,在第四方式至第六方式中,在所述接触部的更上方侧形成有与所述接触部相比板宽尺寸扩大的一对引导部。
在该方式中,由于在接触部的更上方侧形成有与所述接触部相比宽度尺寸扩大的引导部,因此能够引导使连接对象物适当地进行导通连接。
对于第八方式中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二方式中的连接器和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所述连接对象物,所述可动壳体位于所述上限制部限制的向上方向的限制位置。
在该方式中,由于可动壳体位于上限制部限制的向上方向的限制位置,因此向上方向的载荷经由上限制部作用于固定壳体。通过该载荷,利用端子的弹性力抵消施加于固定壳体的向下方向的载荷,从而降低了从固定壳体施加于基板的载荷。因而,能够成为基板不易翘曲的连接结构。
发明效果
如上所说明的,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异效果:能够吸收与连接对象物的相对位置偏差,同时端子不易破损,并且基板不容易因与连接对象物连接而翘曲。
附图说明
图1A是组装状态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B是组装状态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1C是沿垂直于连接器宽度方向的平面截取组装状态的连接器的截面立体图。
图1D是沿垂直于连接器前后向的平面截取组装状态的连接器的截面立体图。
图1E是沿垂直于连接器宽度方向的平面截取组装状态的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1F是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A是固定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B是固定侧部件的立体图。
图2C是固定侧部件的侧视图。
图2D是固定侧部件的侧视截面图。
图3A是可动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B是可动侧部件的侧视截面图。
图4A是示出固定端子保持于固定壳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B是示出固定端子保持于固定壳体的状态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C是示出固定端子保持于固定壳体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A是固定端子的立体图。
图5B是固定端子的侧视图。
图6A是固定壳体的立体图。
图6B是从固定壳体的另一角度观察的立体图。
图6C是固定壳体的平面图。
图6D是固定壳体的侧视图。
图7A是固定金属件的立体图。
图7B是固定金属件的侧视图。
图8A是可动端子的立体图。
图8B是从可动端子的另一角度观察的立体图。
图8C是可动端子的仰视图。
图9A是可动壳体的立体图。
图9B是可动壳体的侧视截面图。
图10A是可动屏蔽件的立体图。
图10B是可动屏蔽件的侧视截面图。
图11是连接对象物的截面图。
图12是连接器与连接对象物连接的连接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各图所示的箭头X作为连接器的向前方向、将箭头Y作为连接器宽度方向一侧(左侧)、将箭头Z作为连接器的向上方向进行说明。另外,在无特定记载而使用术语前后、上下、宽度(左右)时,设为表示连接器前后方向的前后、连接器上下方向的上下、连接器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宽度(左右)。
〔概略〕
图1A至图1E示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组装状态,图1F示出连接器10的分解状态。
连接器10大体由固定于基板90(参照图1B、图1E)的固定侧部件12以及相对于该固定侧部件12在规定的可动区域能够移动的可动侧部件14构成。
如图2A所示,其中固定侧部件12由固定金属件20、固定壳体30及固定端子40构成。另一方面,如图3A所示,可动侧部件14由可动屏蔽件50、可动壳体60及可动端子70构成。
在连接器10的组装状态下,固定端子40或固定金属件20的一部分(弹性弹簧部25)等处于弹性变形的状态,但在各图(例如图1C至图1E)中,为了简单起见,示出各部件在自由状态(未弹性变形的状态)下的形状。各部件重合所示的部分意味着重合的部件的两个或一个实际上发生了弹性变形。
下面,对各部分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固定壳体30>
图6A至图6D示出了固定壳体30。固定壳体30是固定于基板90的部件。具体而言,如图2B所示,由两个固定金属件20固定。固定壳体3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体构成。
固定壳体30具有保持固定端子40的端子保持部31。端子保持部31为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固定壳体30的贯通孔。如图1F或图4A至图4C所示,通过从固定壳体30的下方压入固定端子40,固定端子40保持于固定壳体30的端子保持部31。
如图6C所示,端子保持部31由俯视下大致为矩形的主体部31A和从主体部31A的宽度方向中心向前方扩大的压入部31B构成。主体部31A在俯视下为以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的矩形,压入部31B是相比主体部31A宽度形成为较小的部分。压入部31B的前端部形成为稍宽,固定端子40的被固定部42被压入该部分(参照图4C)。
另外,固定壳体30具有通过抵接于可动侧部件14的一部分(可动屏蔽件50的被限制部52)而限制可动侧部件14在向下方向上的移动范围的限制面部32。限制面部32为固定壳体30的上侧的面,且为在向上方向上朝向法线方向的平面。限制面部32从作为端子保持部31的贯通孔的上侧的缘部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延伸。
在限制面部32形成有固定金属件20的固定侧接触部27退避的凹部33(同样参照图2B)。凹部33成为使限制面部32向下方凹空的形状并且朝向上方开口。另外,凹部33不仅在上方,在宽度方向外侧也开口。凹部33形成于固定壳体30的左右两侧,在左右分别形成有2个,共计形成有4个。
另外,固定壳体30具有用于与固定金属件20一体化的金属件固定部34。金属件固定部34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形成于俯视下呈大致矩形的固定壳体30的四角附近。金属件固定部34是朝向固定壳体30的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孔。固定金属件20的两个压入部24从固定壳体30的右侧压入右侧的两个金属件固定部34,固定金属件20的两个压入部24从固定壳体30的左侧压入左侧的两个金属件固定部34。由此,固定金属件20与固定壳体30一体化。
另外,固定壳体30具有前后的立设面部35。立设面部35为从限制面部32的前端和后端朝向上方延伸的面。立设面部35为在前后方向中央侧朝向法线方向的平面。
<固定金属件20>
在图7A中示出了两个固定金属件20。固定金属件20是用于将固定壳体30固定于基板90的部件。另外,固定金属件20还是用于限制可动侧部件14的可动范围的部件。进而,固定金属件20还作为用于接地连接可动屏蔽件50的“固定屏蔽件”而发挥作用,所述可动屏蔽件50用于屏蔽可动端子70。
固定金属件20具有焊接固定于基板90且接地连接的基板固定部21。基板固定部21的板厚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形成有前后一对。从前侧的基板固定部21的前端形成有朝向上方延伸的前侧的纵壁部22,从后侧的基板固定部21的后端形成有朝向上方延伸的后侧的纵壁部22。纵壁部22的板厚方向朝向前后方向。
另外,固定金属件20具有上壁部23。上壁部23在前后方向上使前后的纵壁部22的上端相连。上壁部23的板厚方向朝向上下方向。上壁部23通过抵接可动侧部件14的一部分(可动遮蔽件50的被限制部52),作为限制可动侧部件14的向上方向的移动范围的“上限制部”而发挥作用。
另外,固定金属件20具有用于与固定壳体30进行一体化的前后的压入部24。压入部24从前后的纵壁部22的上下方向中间部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中央侧延伸出。压入部24以连接器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在板宽方向单侧(连接器的向上方向侧)形成有卡合突起24A。压入部24被压入固定壳体30的金属件固定部34。
另外,固定金属件20具有弹性弹簧部25。弹性弹簧部25从前后的纵壁部22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延伸出前后一对。弹性弹簧部25由弹性支撑部26和固定侧接触部27构成。
弹性支撑部26弹性支撑固定侧接触部27,固定侧接触部27从下侧与可动侧部件14的一部分(可动屏蔽件50的被限制部52)弹性接触(参照图1D)。弹性支撑部26朝向连接器前后方向中心侧沿连接器前后方向延伸。另一方面,固定侧接触部27从弹性支撑部26的顶端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中心侧延伸。弹性支撑部26和固定侧接触部27均为板厚方向朝向连接器水平方向,在弹性支撑部26和固定侧接触部27之间形成有屈曲部。固定侧接触部27的板厚方向朝向连接器前后方向。固定侧接触部27的板宽根据其延伸方向的位置而变化,根据该板宽的变化而形成朝向上方凸出的顶点部27A。
弹性支撑部26的根基部分附近的板宽尺寸(连接器上下尺寸)变大,顶端附近的板宽尺寸变小。另外,纵壁部22中的弹性弹簧部25延伸出的部分的板宽尺寸(连接器宽度方向)变小。具体而言,纵壁部22中的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成为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内侧凹空的形状。
如图2C或图2D所示,在固定壳体30的限制面部32与左右的固定金属件20的上壁部23之间形成有空间92。
<固定端子40>
图5A至图5B示出了固定端子40。固定端子40是信号端子。固定端子40是在对金属制的板材进行冲压加工之后实施弯曲加工而形成的。因此,固定端子40的表面和背面(板厚方向两侧的面)成为比通过冲压加工形成的面(连接表面和背面的面、冲压面)平滑的面。在本说明书中,将固定端子40表面或背面称为“平滑面”。以下,将固定端子40的平滑面中与可动端子70接触的一侧的平滑面作为表面,将相反侧的平滑面作为背面。
固定端子40从其一端朝向另一端依次具有基板连接部41、被固定部42、弹簧部43以及固定侧滑动部44。
基板连接部41是通过焊接与基板90的连接盘图案等连接的部分。基板连接部41的板厚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且从一端朝向另一端向后方延伸。
被固定部42是压入并固定于固定壳体30的压入部31B(参照图6C、图4C)部分。被固定部42的板厚方向朝向前后方向,并且从一端朝向另一端在向上方向上延伸。在被固定部42的板宽方向的两侧(连接器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卡合突起42A。通过卡合突起42A咬入固定壳体30,被固定部42固定于固定壳体30的压入部31B,固定端子40保持于固定壳体30。
弹簧部43是固定端子40中形成为容易发生弹性变形的部分。具体而言,当对固定端子40的固定侧滑动部44施加向下方向的载荷时,弹簧部43发生弹性变形,以使固定侧滑动部44向下方移位。弹簧部43从一端朝向另一端依次具有第一弯曲部43A、第一直线部43B、第二弯曲部43C以及第二直线部43D。
第一弯曲部43A向板厚方向的表面侧弯曲,并且具有向上方凸出的弯曲形状。第一弯曲部43A将从其一端到另一端的延伸方向转换90度以上(约110度)的方向。
如图2D所示,在固定端子40保持于固定壳体30的状态(且未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第一弯曲部43A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相比固定壳体30的限制面部32更靠上方。另外,第一弯曲部43A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相比固定金属件20的固定侧接触部27更靠前方。
第一直线部43B的板厚方向大致朝向上下方向,并且从一端朝向另一端沿相对于后方向下方倾斜的方向直线延伸。
第二弯曲部43C向板厚方向的背面侧弯曲,成为大致向后方向凸出的弯曲形状。第二弯曲部43C将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延伸方向转换接近180度(大约170度)的方向,并且在其另一端朝向向前方向且上方的倾斜方向延伸。
如图2D所示,在固定端子40被固定壳体30保持的状态(且未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第二弯曲部43C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与固定壳体30的限制面部32大致相同或者处于下方。另外,第二弯曲部43C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相比固定金属件20的固定侧接触部27更靠后侧。
第二直线部43D的板厚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且朝向前后方向的倾斜方向,从一端朝向另一端沿相对于向前方向向上方倾斜的方向(向前方向且向上方向的倾斜方向)直线延伸。
如图2D所示,在固定端子40保持于固定壳体30的状态(且未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第二直线部43D相比固定壳体30的限制面部32位于上方。
固定侧滑动部44是与可动端子70的一部分(可动侧滑动部71)接触并滑动的部分。固定侧滑动部44向板厚方向的背面侧弯曲,成为向上凸出的弯曲形状。由此,作为固定侧滑动部44的上侧的面的表面(平滑面)向上方凸出地弯曲。该固定侧滑动部44的平滑面的凸出地弯曲的部分从下侧与可动端子70的可动侧滑动部71接触。
如图2D所示,在固定端子40保持于固定壳体30的状态(且未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固定侧滑动部44相比固定壳体30的限制面部32位于上方,并且相比固定金属件20的上壁部23也位于上方。
在组装状态下,从固定侧滑动部44对可动侧滑动部71作用向上方向的载荷(弹性力)。即,固定端子40在被固定部42固定于固定壳体30的压入部31B,另一方面,在固定侧滑动部44从可动侧部件14(的可动端子70)受到向下方向的载荷。由此,固定端子40中的弹簧部43发生弹性变形。利用固定端子40的弹性力(和固定金属件20的弹性力),可动侧部件14被向上方推起,可动屏蔽件50的被限制部52成为被按压于固定金属件20的上壁部23(“上限制部”)的状态(参照图1B、图1D)。
<可动端子70>
图8A至图8C示出了可动端子70。可动端子70是信号端子。可动端子70在对金属制的板材进行冲压加工后实施弯曲加工而形成。因此,可动端子70的表面、背面(板厚方向的两侧的面)成为比通过冲压加工形成的面(连接表面和背面的面、冲压面)平滑的面。在本说明书中,将可动端子70的表面或背面称为“平滑面”。值得注意的是,将可动端子70的平滑面中与连接对象物80接触的一侧的面作为表面,将与其相反侧的面作为背面。
可动端子70作为主要结构具有可动侧滑动部71、U形部73、第一被固定部77以及接触部75。
可动侧滑动部71是与固定端子40的固定侧滑动部44接触并滑动的部分。可动侧滑动部71形成为板厚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平板状,俯视下为矩形。可动侧滑动部71下侧的平滑面与固定侧滑动部44的上侧的平滑面接触。
U形部73是截面形状(垂直于连接器上下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大致U形的部分。即,U形部73由板厚方向朝向前后方向的底板部73A、从底板部73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在向前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板部73B构成。一对侧板部73B的板厚方向均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相互平行地相对。
在一对侧板部73B的顶端侧(前端侧)形成有卡合突起73BA。通过使该卡合突起73BA咬入可动壳体60的内侧面,可动端子70的一对侧板部73B压入并固定于可动壳体60。也就是说,一对侧板部73B作为固定于可动壳体60的“第二被固定部”而发挥作用。
可动侧滑动部71与U形部73通过屈曲了的连结部72连结。连结部72连结可动侧滑动部71的后端中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和U形部73的底板部73A的下端中的宽度方向中央部。
U形部73的底板部73A的上端中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朝向上方延长而形成第一被固定部77。在第一被固定部77的板宽方向两侧(连接器宽度方向两侧)形成有卡合突起77A。通过该卡合突起77A咬入可动壳体60的内侧面,可动端子70的第一被固定部77压入并固定于可动壳体60。
另外,可动端子70具有一对弹簧片部78。一对弹簧片部78从U形部73的一对侧板部73B的上端朝向上方延伸出。弹簧片部78朝向顶端侧依次具有臂部74、接触部75和引导部76。
一对臂部74以使它们之间的间隔朝向上方逐渐变窄的方式,向连接器宽度方向的内侧倾斜。各个臂部74呈直线延伸。另外,臂部74的板宽(连接器前后方向的尺寸)朝向上方逐渐变窄。
一对接触部75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凸出地弯曲。一对接触部75从连接器宽度方向的两侧接触从上方朝向向下方向插入的连接对象物80的端子部82(参见图11)。接触部75的板宽与臂部74的上端的板宽相同。
一对引导部76是其板宽(连接器前后方向的尺寸)与接触部75的板宽相比扩大的部分。从接触部75至引导部76的板宽变化不是逐渐地扩大,而是在接触部75与引导部76的边界处急剧地扩大。也就是说,臂部74的顶端部成为T形。
可动侧滑动部71是使各边分别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连接器前后方向的矩形。可动侧滑动部71在连接器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尺寸比U形部73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大。因此,如图8C所示,在仰视时,U形部73的一对侧板部73B的大部分隐藏于可动侧滑动部71。另一方面,一对侧板部73B的根基部分(底板部73A与侧板部73B的边界部分)在仰视下未隐藏于可动侧滑动部71。通过从下方朝向上方按压该未隐藏的部分,将可动端子70压入可动壳体60。
<可动壳体60>
图9A至图9B示出了可动壳体60。可动壳体6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体构成。
可动壳体60具有保持可动端子70的保持部61(参照图9B)。具体而言,可动壳体60形成为以上下方向为轴向的筒状,将可动端子70保持于设置于其内部的保持部61(参照图1E)。
另外,如图9B所示,可动壳体60具有供可动端子70的第一被固定部77压入的第一固定部62、以及供可动端子70的U形部73的一对侧板部73B(第二被固定部)压入的第二固定部63。第一固定部62和第二固定部63形成于保持部61内。
在保持部61的上端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对方侧端子插通孔61U。对方侧端子插通孔61U形成为圆形。在对方侧端子插通孔61U的上部形成有引入连接对象物80的端子部82(参照图11)的锥形部61UA。
如图9A所示,若以外侧形状进行区分,可动壳体60由外侧形状为大致圆柱状的上部60U和外部形状为大致矩形柱状的下部60L构成。可动壳体60的上部60U的具体外部形状为前后部分呈圆弧面状,左右部分呈平面状。由此,可动壳体60的上部60U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方向性的形状,并且可相对于可动屏蔽件50在轴旋转方向上定位。
在可动壳体60的外周面形成有朝向外侧鼓出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鼓出部64。鼓出部64形成于可动壳体60的上部60U的下侧部分,并沿上下方向延伸。通过鼓出部64压接于可动屏蔽件50的内侧面,使可动壳体60与可动屏蔽件50在一体化的状态下难以脱落。
如图9A所示,可动壳体60下部60L具有前壁65F、左右侧壁65S及后壁65R。如图3B所示,在可动壳体60的下部60L中的保持部61配置有可动端子70的可动侧滑动部71。可动侧滑动部71在其宽度方向两侧与可动壳体60的下部60L的左右侧壁65S接触。
可动壳体60的下部60L的前壁部65F形成为其下端位置高于左右侧壁部65S。可动侧滑动部71的前端部(连结部72延伸出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从下侧与该前壁65F的下端接触(参照图3B)。具体而言,前壁65F的下端位置形成为在其宽度方向的中央侧高,在宽度方向的两侧低。并且,可动侧滑动部71的前端部从下侧与前壁65F中的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的下端接触。
<可动屏蔽件>
图10A至图10B示出了可动屏蔽件50。可动屏蔽件50由金属等良导体构成,采用压铸制造。
可动屏蔽件50具有从周向包围可动壳体60的筒状的筒部51和该筒部51的下方的被限制部52。
筒部51以从连接器前后左右方向包围可动端子70来屏蔽可动端子70的方式来发挥作用。可动屏蔽件50在筒部51以覆盖可动壳体60的方式与可动壳体60一体化(参照图3B)。
被限制部件52是被约束在空间92(参见图2C)内的部分。通过将被限制部52约束在空间92内,将可动侧部件14相对于固定侧部件12的移动范围限制于规定的可动区域。
如图1E或图10B所示,筒部51为圆筒状并且在内部具有保持可动壳体60的保持部53。保持部53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空间,上端以插入连接对象物80的端子部82的方式开口,下端以插入可动壳体60的方式开口。
筒部51的内侧形状形成可动壳体60的外侧形状嵌合的形状,在可动屏蔽件50的前后方向与可动壳体60的前后方向一致的状态下成为能够将两者一体化。
筒部51的外侧形状在俯视下呈圆形。详细地说,在筒部51的上部,直径随着朝向上方而逐渐变小(锥形部51A),在筒部51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在保持相同直径的同时沿上下方向延伸(铅直部51B),在筒部51的下部,直径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变大(伞部51C)。通过筒部51的上部的锥形部51A,能够将连接对象物80的屏蔽连接部84(参照图11)适当地引导至筒部51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的铅直部51B(参照图12)。
被限制部件52形成于筒形部件51的下方。被限制部件52左右形成并朝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被限制部52配置在固定壳体30的限制面部32的上方且固定金属件20的上壁部23的下方的空间92内。
当可动侧部件14向下方移动时,被限制部52的下面52L与固定壳体30的限制面部32抵接。当可动侧部件14向上方移动时,被限制部52的上面52U与固定金属件20的上壁部23抵接。由此,限制可动侧部件14相对于固定侧部件12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范围。
被限制部52具有长方体形状。被限制部52的下面52L形成以法线方向为向下方向的平面,而上面52U形成以法线方向为向上方向的平面。
另外,可动侧部件14能够在规定的可动区域(因可动屏蔽件50与固定壳体30的干扰或可动屏蔽件50与固定金属件20的干扰而受到限制的可动区域)相对于固定侧部件12在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上移动,能够在规定的可动区域绕上下方向的轴旋转,也能够以使上下方向的轴倾斜的方式移动。
固定金属件20的固定侧接触部27与被限制部52的下面52L接触(参照图1D)。由此,固定金属件20的弹性弹簧部25朝向下方发生弹性变形。因此,通过弹性弹簧部25的弹性力,固定侧接触部27朝向上方推动被限制部52。因此,在连接器10的组装状态下,被限制部52的上面52U处于与固定金属件20的上壁部23接触的状态。
〔与连接对象物的连接〕
图11示出了连接对象物80。图12示出了连接器10与连接对象物80连接的连接结构。
如图11所示,连接对象物80包括插入部86,所述插入部86是供连接器10的可动屏蔽件50插入的大致圆筒状的空间。另外,连接对象物80包括顶端配置于插入部86内的端子部82,以及配置于插入部86内的侧面的屏蔽连接部84。
如图12所示,通过将连接器10的可动屏蔽件50插入连接对象物80的插入部86,连接器10与连接对象物80连接。在连接状态下,连接器10的一对接触部75从连接器水平方向与连接对象物80的端子部82接触,连接对象物80的屏蔽连接部84从连接器水平方向与连接器10的可动屏蔽件50的筒部51的铅直部51B接触。
作用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0包括:固定壳体30,固定于基板90;以及可动壳体60,相对于该固定壳体30能够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移动。其中,固定端子40保持于固定壳体30,可动端子70保持于可动壳体60。固定端子40和可动端子70相互接触并导通连接,可动端子70包括与连接对象物80的端子部82导通连接的接触部75。
进而,当可动壳体60相对于固定壳体30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移动时,固定端子40和可动端子70在保持导通连接的状态下滑动。也就是说,即使可动壳体60相对于固定壳体30在与基板90的平面平行的两个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任一方向上移动,固定端子40和可动端子70都在保持相互导通连接的状态下滑动。
具体而言,固定端子40与可动端子70的接触位置在可动端子70的可动侧滑动部71的下侧的平滑面上沿前后左右方向移动(滑动)。
因此,与在与基板的平面平行的两个方向的任一方向上产生了位置偏差的情况下其全部的位置偏差都通过弹性部的弹性变形而吸收的现有的连接器相比,应力难以集中于端子,能够抑制端子的破损。
并且,由于固定端子40与可动端子70以平滑面彼此接触,因此与两者在板厚面(冲压面)接触的情况、或一方为板厚面而另一方为平滑面进行接触的情况相比,不易发生由固定端子40与可动端子70的滑动引起的磨损,另外,使固定端子40与可动端子70的导通连接稳定。
进而,与连接对象物80的端子部82导通连接的可动端子70的接触部75从与基板90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即,与连接对象物80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与连接对象物80接触。
因此,与接触部75从作为垂直于基板90的方向的向下方向接触连接对象物,从连接对象物受到向下方向(垂直于基板的方向)的反作用力来确保接触压力的现有的连接器相比,能够降低伴随与连接对象物80的连接而施加给基板90的载荷。因而,能够成为在与连接对象物80连接之后,基板90不易翘曲的连接器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0包括上限制部(固定金属件20的上壁部23),该上限制部限制可动壳体60相对于固定壳体30的向上方向(即,拔出连接对象物的方向)的移动范围。通过该上限制部,固定端子40始终保持弹性变形的状态,该弹性变形产生的弹性力作用在固定端子40与可动端子70按压接触并导通连接的方向上。因此,使固定端子40与可动端子70导通连接稳定。
另外,由于上限制部(固定金属件20的上壁部23)与固定壳体30一体化,因此通过上限制部限制可动壳体60的向上方向的移动范围而受到的载荷传递至固定壳体30。
由于该载荷是向上方向的载荷,因此与固定壳体30经由固定端子40从可动端子70受到的向下方向的载荷相抵消。其结果,从连接器10朝向基板90传递的载荷减少。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端子40与可动端子70的导通连接稳定,并且能够防止基板90的翘曲。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可动壳体60相对于固定壳体30的向上方向的移动范围的上限制部作为用于将固定壳体30固定于基板90的固定金属件20的一部分而一体形成。因此,与上述限制部与用于将固定壳体固定于基板的部件单独形成的方式相比,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A等所示,可动端子70中的作为与固定端子40接触的部分的可动侧滑动部71以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U形部73位于可动侧滑动部71的上方。U形部73包括底板部73A以及一对侧板部73B,底板部73A与可动侧滑动部71连接。与连接对象物80的端子部82接触的接触部75成为在从一对侧板部73B朝向上方延伸出的顶端处形成一对,并且将连接对象物80的端子部82夹入并接触。对于左右方向(连接器宽度方向、一对侧板部73B相对的方向)上的尺寸,可动侧滑动部71的尺寸变得比U形部73的尺寸大,因此能够大大吸收连接对象物80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偏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A等所示,压入并固定于可动壳体60的第一被固定部77从U形部73的底板部73A向上方延伸出。而且,从下方观察可动端子70的仰视下,U形部73的一对侧板部73B的根基部分不会隐藏于可动侧滑动部71。因此,通过从可动端子70的下方侧朝向上方按压未隐藏于该可动侧滑动部71的一对侧板部73B的根基部分,能够将第一固定部62适当地压入可动壳体6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突起73BA形成于一对侧板部分73B的顶端侧。由此,U形部73的一对侧板部73B成为压入并固定于可动壳体60的“第二被固定部”。
因此,能够抑制可动端子70相对于可动壳体60的上下方向为旋转轴方向的晃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接触部75的更上方侧形成有宽度尺寸相比接触部75扩大的引导部76,因此能够引导使连接对象物80的端子部82适当地进行导通连接。
另外,在将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连接至连接对象物80的连接结构中,可动壳体60处于位于由上限制部(固定金属件20的上壁部23)限制的向上方向的限制位置并且经由上限制部对固定壳体30作用向上方向的载荷的状态。通过该载荷,利用端子的弹性力抵消施加于固定壳体30的向下方向的载荷,并且降低了从固定壳体30施加于基板的载荷。因此,能够成为基板90不易翘曲的连接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0包括固定壳体30和可动壳体60。固定壳体30固定于基板90,可动壳体60能够相对于固定壳体30在与基板90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中的作为相互垂直的方向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移动。
并且,包括连接于基板90的基板连接部41的固定端子40保持于固定壳体30,包括与连接对象物80的端子部82接触的接触部75的可动端子70保持于可动壳体60。由此,变成接触部75追随着可动壳体60的移动。另外,基板连接部41和接触部75电连接。
因此,即使连接对象物80(的端子部82)相对于基板90的位置在与基板90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上产生偏差,通过可动壳体60相对于固定壳体30移动,接触部75也随之移动,从而能够吸收位置偏差。
(防止屏蔽件的应力集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0包括:可动屏蔽件50,与连接对象物80的屏蔽连接部84接触;以及固定金属件20,与可动屏蔽件50单独形成且与可动屏蔽件50接触并导通连接。并且,成为在可动壳体60相对于固定壳体30在与基板90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上移动时,固定金属件20和可动屏蔽件50在保持导通连接的状态下滑动。
因此,即使连接对象物80(的屏蔽连接部84)相对于基板90的位置在与基板90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上产生偏差,通过可动壳体60相对于固定壳体30移动,可动屏蔽件50随之移动,也能够吸收位置偏差。并且,由于通过固定金属件20和可动屏蔽件50滑动来吸收位置偏差,因此能够抑制在屏蔽部件(固定金属件20或可动屏蔽件50)集中应力而破损的事态。
因此,能够成为实施了电磁噪声的侵入以及辐射的对策的不易因应力集中而破损的连接器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屏蔽件5 0因为由其筒状的筒部51在前后左右方向包围可动端子70,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电磁噪声的侵入及辐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有效地防止电磁噪声的侵入及辐射。
即,为了包围可动端子70,例如也可以用经冲压加工的薄金属板构成可动屏蔽件,用该薄金属板覆盖可动壳体的外周。但是,在这种可动屏蔽件中,难以将金属板的两端部彼此无间隙地接合,在接合部会形成间隙。另外,在金属板一端部形成凹部并且在另一端部形成凸部并接合的情况下,在接合部也会存在微小的间隙。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可动屏蔽件50以压铸制造,成为对于可动屏蔽件50的筒部51在其周向的位置处不存在接合部的构造。因此,能够无间隙地包围可动端子70。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电磁噪声的侵入和辐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固定金属件20与可动屏蔽件50的导通连接被中断(瞬间中断)。
即,在可动壳体60相对于固定壳体30移动时,特别是受到振动或冲击时,固定金属件20与可动屏蔽件50变为非接触,有可能从可动屏蔽件50、固定金属件20辐射出噪声。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动壳体60的可动范围内,固定金属件20始终处于弹性变形的状态,该弹性力作用于固定金属件20与可动屏蔽件50按压接触并导通连接的方向。
因此,即使受到振动或冲击也能够抑制导通连接被中断(瞬间中断),能够成为实施了优异的噪声对策的连接器10。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固定金属件20的弹性弹簧部25难以破损。
即,假设在可动壳体60在向下方向上移动时从下侧抵接可动屏蔽件50的被限制部52而限制可动壳体60的向下方向的移动的是弹性弹簧部25,则有可能弹性弹簧部25屈服于该按压力而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固定工具20的上壁部23(“上限制部”)对可动壳体60在向上方向上移动时的移动进行限制,另一方面,利用固定壳体30的限制面部32对可动壳体60在向下方向上移动时的移动进行限制。因此,不会对固定金属件20施加过大的载荷。因而,能够抑制固定金属件20的弹性弹簧部25的破损。
另外,即使在限制面部32与被限制部52抵接期间,弹性弹簧部25的固定侧接触部27向凹部33的内侧退避,并通过凹部33的开口而从下侧继续弹性接触被限制部52。因此,可稳定地保持固定配件20与可动屏蔽件50的导通连接。
〔补充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连接器10包括可动屏蔽件50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由绝缘体构成上述实施方式的可动屏蔽件50而使其不具有屏蔽功能。另外例如,也可以用绝缘体一体成形与可动屏蔽件50一体化于可动壳体60的部件大致相同形状的部件来构成一个可动壳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可动壳体60(可动侧部件14)的可动范围内,固定金属件20(的弹性弹簧部25)始终保持弹性变形的状态,通过该弹性变形产生的弹性力确保固定金属件20与可动屏蔽件50的接触压力,另一方面,说明了可动屏蔽件50为压铸制造不发生弹性变形的例子。取而代之,也可以将可动屏蔽件50的一部分形成为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在可动壳体60(可动侧部件14)的可动范围内,使可动屏蔽件50的一部分始终处于弹性变形的状态,确保可动屏蔽件50与固定工具20的接触压力。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可动壳体60(可动侧部件14)的可动范围内,固定端子40始终保持弹性变形的状态,通过该弹性变形产生的弹性力确保固定端子40与可动端子70的接触压力的例子。取而代之,也可以在可动壳体60(可动侧部件14)的可动范围内,可动端子始终保持弹性变形的状态,通过该弹性变形产生的弹性力,确保固定端子与可动端子的接触压力。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固定金属件20的一部分(弹性弹簧部25)通过其弹性力从下侧弹性接触可动侧部件14的一部分(被限制部52)的例子,但取而代之,也可以是固定屏蔽件的一部分通过其弹性力从上侧弹性接触可动侧部件的一部分。例如,也可以在固定金属件20的上壁部23的一部分形成弹性弹簧部,从上侧与被限制部弹性接触,使上述实施方式的弹性弹簧部25的一部分形成为难以发生弹性变形而作为“下限制部”(通过从下侧抵接可动侧部件来限制可动侧部件的向下方向的移动范围的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也利用固定屏蔽件的一部分和下限制部从上下方向上将可动屏蔽件的被限制部夹入并弹性接触,使固定金属件20与可动屏蔽件50的导通连接稳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可动壳体60(可动侧部件14)在连接器上下方向的规定可动区域也能够移动的例子,但可动壳体60(可动侧部件14)也可以构成为连接器不能上下移动。
附图标记说明
10 连接器
20 固定金属件
23 上壁部(上限制部、限制部)
25 弹性弹簧部
26 弹性支撑部
27 固定侧接触部
30 固定壳体
32 限制面部
33 凹部
36 倾斜面
40 固定端子
41 基板连接部
44 固定侧滑动部
52 被限制部
60 可动壳体
70 可动端子
71 可动侧滑动部
73 U形部
73A 底板部
73B 侧板部
75 接触部
76 引导部
77 第一被固定部
80 连接对象物
82 端子部
84 屏蔽连接部
90 基板
2017年7月2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7-140987的日本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而整体并入本文。

Claims (8)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固定壳体,固定于基板;
可动壳体,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在与所述基板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中的作为相互垂直的方向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能够移动;
固定端子,保持于所述固定壳体;以及
可动端子,与所述固定端子单独形成且保持于所述可动壳体,并且包括与朝向向下方向插入的连接对象物导通连接的接触部,该向下方向为垂直于所述基板的平面的方向中的朝向所述基板的方向,
所述固定端子和所述可动端子相互接触并导通连接,并且在所述可动壳体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移动时,所述固定端子和所述可动端子在保持导通连接的状态下滑动,
所述接触部从与所述基板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与所述连接对象物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上限制部,所述上限制部限制所述可动壳体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的向上方向的移动范围,该向上方向为拔出所述连接对象物的方向,
所述上限制部与所述固定壳体一体化,
通过所述上限制部,所述固定端子和所述可动端子的至少一个始终保持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该弹性变形产生的弹性力作用于所述固定端子和所述可动端子按压接触并导通连接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用于将所述固定壳体固定于所述基板的固定金属件,
所述上限制部作为所述固定金属件的一部分而一体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可动端子包括:
可动侧滑动部,是所述可动端子中的与所述固定端子进行滑动的部分,并且以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以及
U形部,位于所述可动侧滑动部的上方,并且包括与所述可动侧滑动部连接的底板部以及一对侧板部,
所述接触部在从所述一对侧板部朝向上方延伸出的顶端侧形成一对,将所述连接对象物夹入并接触,
对于作为与所述一对侧板部相对的方向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可动侧滑动部的尺寸比所述U形部的尺寸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可动端子还包括第一被固定部,所述第一被固定部从所述U形部的所述底板部向上方延伸出,压入并固定于所述可动壳体,
在从下方观察所述可动端子的情况下,所述U形部的所述一对侧板部的根基部分未隐藏于所述可动侧滑动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一对侧板部的顶端侧形成有卡合突起,所述U形部的一对侧板部成为压入并固定于所述可动壳体的第二被固定部。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接触部的更上方侧形成有与所述接触部相比板宽尺寸扩大的一对引导部。
8.一种连接结构,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以及
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所述连接对象物,
所述可动壳体位于所述上限制部限制的向上方向的限制位置。
CN201880047468.2A 2017-07-20 2018-07-17 连接器及连接结构 Pending CN1109150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0987 2017-07-20
JP2017140987A JP6998694B2 (ja) 2017-07-20 2017-07-20 コネクタおよび接続構造
PCT/JP2018/026710 WO2019017329A1 (ja) 2017-07-20 2018-07-17 コネクタおよび接続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5069A true CN110915069A (zh) 2020-03-24

Family

ID=65016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7468.2A Pending CN110915069A (zh) 2017-07-20 2018-07-17 连接器及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69040A1 (zh)
EP (1) EP3657608A4 (zh)
JP (1) JP6998694B2 (zh)
CN (1) CN110915069A (zh)
WO (1) WO20190173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4854B (zh) * 2019-04-25 2024-02-02 苏州祥龙嘉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浮动式母座以及包括它的同轴连接器
JP7360919B2 (ja) * 2019-12-06 2023-10-13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16368693A (zh) * 2020-10-29 2023-06-30 意力速电子行业 连接构造
TWI820479B (zh) * 2021-09-07 2023-11-01 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浮動電連接器及電路連接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11002B2 (ja) * 2000-08-31 2005-10-2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US6558177B2 (en) * 2000-11-22 2003-05-0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Floating coaxial connector
JP2007018785A (ja) 2005-07-06 2007-01-25 D D K Ltd コネクタ
JP4192275B2 (ja) * 2005-09-21 2008-12-10 Smk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JP4623744B2 (ja) * 2007-01-12 2011-02-02 Smk株式会社 モジュール機器用電気機器
JP5038856B2 (ja) * 2007-11-09 2012-10-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グル型同軸コネクタ
JP2016024867A (ja) * 2014-07-16 2016-02-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用コネクタ
JP6041107B2 (ja) * 2014-09-16 2016-12-07 Smk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機構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JP6543961B2 (ja) * 2015-02-27 2019-07-17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これを備えるカメラ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183626B2 (ja) * 2015-08-04 2017-08-23 Smk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機構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JP6562848B2 (ja) 2016-02-12 2019-08-21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オットマ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98694B2 (ja) 2022-01-18
WO2019017329A1 (ja) 2019-01-24
US20200169040A1 (en) 2020-05-28
JP2019021572A (ja) 2019-02-07
EP3657608A1 (en) 2020-05-27
EP3657608A4 (en) 2021-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5069A (zh) 连接器及连接结构
CN108701941B (zh) 具备具有锁定机构的壳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
KR102538789B1 (ko) 다접점 커넥터
KR101658765B1 (ko) 금속 셸에 큰 개구를 형성함이 없이 희망 마찰 로크를 용이하게 획득할 수 있는 리셉터클 커넥터
JP2019021573A (ja) コネクタ
CN109193199B (zh) 插座连接器与线缆连接器
KR102682867B1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조립체
KR20210139138A (ko) 커넥터
US107419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20220155902A (ko) 커넥터 조립체
CN113273037A (zh) 连接器及外导体
CN114267976A (zh) 连接器
CN116325381A (zh) 屏蔽连接器
US1070047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22186850A (ja) 可動コネクタ
US12009615B2 (en) Movable support structure
CN114930653A (zh) 屏蔽连接器
CN115280606A (zh) 连接器装置
KR102674012B1 (ko) 플로팅 커넥터의 플러그 커넥터 구조
US20230369813A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JP7274007B2 (ja) ケーブル保持部材、及びケーブル保持部材を有するケーブルコネクタ装置
WO2024190297A1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691964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24128241A (ja) コネクタ
JP2022180022A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