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00162A - 一种滚轮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滚轮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00162A
CN110900162A CN201911316475.0A CN201911316475A CN110900162A CN 110900162 A CN110900162 A CN 110900162A CN 201911316475 A CN201911316475 A CN 201911316475A CN 110900162 A CN110900162 A CN 1109001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arc
relay
plate
shaft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164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g Qikai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g Qikai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g Qikai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xing Qikai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164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001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00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016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2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for detaching same
    • B23P19/027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for detaching same using hydraulic or pneumat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轮组装设备,涉及滚轮组装领域,其包括外框架、上转盘、位于上转盘下侧面边缘处的轴套对接机构、位于固定台上侧面上的出料机构、位于承载座上侧的轴套压合机构以及位于承载座内的轴套顶升机构,轴套对接机构包括限位板、磁铁块、推料板以及导轨槽,限位板通过支撑杆焊接固定连接上转盘下端面边缘处,磁铁块镶嵌在限位板一侧表面内,推料板焊接固定在导向杆底端表面所述导轨槽开设在外框架内壁上,导轨槽内滑动连接导向轮,本发明能够对滚轮以及轴套进行预组装,组装精度高,便于后期滚轮与轴套的快速压合,提高滚轮组装的合格率,同时能够自动下料,还能够完成轴套的快速组装以及拆卸,功能齐全。

Description

一种滚轮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轮组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轮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机械行业中常常用到滚轮,用来输送型材,其结构通常由轮毂和固定在轮毂外的胶轮构成,为便于单独使用,在滚轮外加装一个轮框形成滚轮组件,同时滚轮中间通常安装轴套,便于滚轮与转轴进行安装,目前通常采用人工对轴套进行对接,由于轴套与滚轮内孔直径公差小,对接过程中,极易造成对接不准确,后期轴套压合过程中,极易造成轴套偏移,使得滚轮组装合格率低,同时不便于后期进行组装,轴套压合效果不佳,组装后轴套不易拆卸,拆卸繁琐,为此,提出一种滚轮组装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滚轮组装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滚轮组装设备,包括下转盘、固定台、底座、传送带、外框架、驱动轴、上转盘、承载座、支撑框、承载台、位于上转盘下侧面边缘处的轴套对接机构、位于固定台上侧面上的出料机构、位于承载座上侧的轴套压合机构以及位于承载座内的轴套顶升机构,所述轴套对接机构包括限位板、磁铁块、推料板以及导轨槽,所述限位板通过支撑杆焊接固定连接上转盘下端面边缘处,所述磁铁块镶嵌在限位板一侧表面内,所述推料板焊接固定在导向杆底端表面,所述导向杆上段活动连接在导套内,所述导套镶嵌在上转盘下端面边缘处,所述导轨槽开设在外框架内壁上,所述导轨槽内滑动连接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安装在横杆一端,所述横杆另一端与导向杆下部焊接固定;
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推板以及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电动推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立板一侧表面,所述立板固定连接在固定台上侧面上,所述推板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一端表面,所述推板一侧表面中部安装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位于立板内,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第一继电器以及第二继电器相连接,所述电磁座镶嵌在下转盘上侧面内,所述第一继电器通过连接线与电动推杆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通过连接线与电磁座电性连接;
所述轴套压合机构包括液压杆、支撑板、第一压爪以及第二压爪,所述液压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框内下端面上,所述液压杆上端延伸至承载座内,所述支撑板焊接固定连接液压杆上端,所述第一压爪与第二压爪对称位于支撑板两侧,所述第一压爪下端与第二压爪下端均通过第一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内一侧安装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一侧安装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压爪中部位于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中部,所述第一压爪一端安装第一加力爪,所述第二压爪一端安装第二加力爪;
所述轴套顶升机构包括横向丝杠、弧形导向槽以及顶块,所述横向丝杠转动连接在槽体内,所述槽体开设在支撑板上端面中部,所述横向丝杠上安装滚珠丝杠副,所述滚珠丝杠副上端面上焊接固定移动块,所述弧形导向槽开设在移动块前侧面上,所述弧形导向槽内滑动连接圆杆,所述圆杆后端与连接杆焊接固定,所述顶块固定连接在连接杆顶端,所述顶块滑动连接套筒内,所述套筒焊接固定连接承载座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侧面上,所述外框架固定连接在底座外环形侧面上,所述驱动轴上端通过减速器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位于外框架顶端表面,所述驱动轴通过支架与下装盘固定连接,所述上转盘固定连接在驱动轴外侧面上,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外框架一侧,所述承载座安装在传送带一侧,所述支撑框固定在连接承载座下侧面上,所述承载台固定连接在支撑框底端表面。
优选的,所述下转盘位于固定台外周面上,所述下转盘内周面上安装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内,所述限位滑槽开设在固定台外周面上。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横截面呈圆弧形,所述限位板内弧形侧面与轴套外侧面贴合,所述推料板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推料板外周面与限位板内弧形表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爪一侧表面安装立板,所述立板一侧表面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气缸,所述气缸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一侧与第一加力爪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过连接线与第三继电器相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通过连接线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以及第三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与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与电磁座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板横截面呈圆弧形,且所述推板的一侧弧形表面上焊接固定弧形顶块。
优选的,所述弧形导向槽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弧形导向槽对称开设在移动块两侧表面,两个所述弧形导向槽内均滑动连接圆杆,两个所述圆杆均与连接杆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横向丝杠一端通过减速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连接线与伺服控制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限位板以及磁铁块,通过磁铁块的磁吸力,能够将轴套快速吸附在限位板上,便于轴套的快速安装,通过推料板、导轨槽以及导向轮的设置,能够通过导向轮沿着导轨槽的移动,带动推料板向下移动,推料板向下移动推动轴套向下移动,并将轴套卡入滚轮的内孔内,完成轴套与滚轮的预组装。
2,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控制器、电动推杆以及推板的设置,能够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实时检测滚轮的位置,并通过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运行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通过推板将滚轮移出下转盘,实现了滚轮的自动下料功能。
3,通过液压杆、支撑板、第一压爪、第二压爪、第一加力爪以及第二加力爪的设置,能够通过液压杆以及支持板同时带动第一压爪以及第二压爪向下移动,同时第一压爪以及第二压爪分别带动第一加力爪以及第二加力爪向下移动,第一加力爪以及第二加力爪将轴套压合在滚轮内,实现了轴套的快速压合功能,提高了轴套的组装效率。
4,通过横向丝杠、弧形导向槽以及顶块的设置,通过横向丝杠带动移动块移动,移动块带动弧形导向槽内,弧形导向槽带动圆杆往复向上移动,进而圆杆通过连接杆带动顶块往复向上移动,并对轴套进行顶升,完成轴套的拆卸功能,提高轴套的拆卸效率。
本发明能够对滚轮以及轴套进行预组装,组装精度高,便于后期滚轮与轴套的快速压合,提高滚轮组装的合格率,同时能够自动下料,智能化程度高,还能够完成轴套的快速组装以及拆卸,功能齐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轴套对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轴套与滚轮对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轴套与滚轮预压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轴套与滚轮预压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轴套压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压爪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轴套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轴套对接机构、2轴套、3滚轮、4固定台、5底座、6出料机构、7传送带、8外框架、9驱动轴、10驱动电机、11上转盘、12下转盘、13轴套压合机构、14轴套顶升机构、15承载座、16支撑框、17承载台、101磁铁块、102限位板、103导套、104导向杆、105横杆、106导轨槽、107导向轮、108推料板、131液压杆、132第一限位杆、133第二限位杆、134第一压爪、135第一加力爪、136第二加力爪、137第二压爪、138支撑板、141槽体、142滚珠丝杠副、143移动块、144圆杆、145弧形导向槽、146顶块、147连接杆、148横向丝杠、149套筒、601立板、602电动推杆、603推板、604弧形顶块、605红外测距传感器、606电磁座、1341气缸、1342连接耳、1343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11,一种滚轮组装设备,包括下转盘12、固定台4、底座5、传送带7、外框架8、驱动轴9、上转盘11、承载座15、支撑框16、承载台17、位于上转盘11下侧面边缘处的轴套对接机构1、位于固定台4上侧面上的出料机构6、位于承载座15上侧的轴套压合机构13以及位于承载座15内的轴套顶升机构14,轴套对接机构1包括限位板102、磁铁块101、推料板108以及导轨槽106,限位板102通过支撑杆焊接固定连接上转盘11下端面边缘处,磁铁块101镶嵌在限位板102一侧表面内,能够通过磁铁块101将轴套2固定在限位块,便于轴套2的的快速安装,推料板108焊接固定在导向杆104底端表面,导向杆104上段活动连接在导套103内,导套103镶嵌在上转盘11下端面边缘处,导轨槽106开设在外框架8内壁上,导轨槽106内滑动连接导向轮107,导向轮107安装在横杆105一端,横杆105另一端与导向杆104下部焊接固定,能够通过导向轮107沿着导轨槽106的移动,带动推料板108向下移动,推料板108向下移动推动轴套2向下移动,并将轴套2卡入滚轮3的内孔内,完成轴套2与滚轮3的预组装。
出料机构6包括电动推杆602、推板603以及红外测距传感器605,电动推杆60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立板601一侧表面,立板601固定连接在固定台4上侧面上,推板603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602一端表面,推板603一侧表面中部安装红外测距传感器605,红外测距传感器605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位于立板601内,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第一继电器以及第二继电器相连接,电磁座606镶嵌在下转盘12上侧面内,第一继电器通过连接线与电动推杆602电性连接,第二继电器通过连接线与电磁座606电性连接,实现了滚轮3的自动下料功能。
轴套压合机构13包括液压杆131、支撑板138、第一压爪134以及第二压爪137,液压杆131固定连接在支撑框16内下端面上,液压杆131上端延伸至承载座15内,支撑板138焊接固定连接液压杆131上端,第一压爪134与第二压爪137对称位于支撑板138两侧,第一压爪134下端与第二压爪137下端均通过第一转轴与支撑板138转动连接,支撑座内一侧安装第一限位杆132,第一限位杆132一侧安装第二限位杆133,第一压爪134中部位于第一限位杆132与第二限位杆133中部,第一压爪134一端安装第一加力爪135,第二压爪137一端安装第二加力爪136,能够通过液压杆131以及支持板同时带动第一压爪134以及第二压爪137向下移动,同时第一压爪134以及第二压爪137分别带动第一加力爪135以及第二加力爪136向下移动,第一加力爪135以及第二加力爪136将轴套压合在滚轮内,实现了轴套的快速压合功能,提高了轴套的组装效率。
轴套顶升机构14包括横向丝杠148、弧形导向槽145以及顶块146,横向丝杠148转动连接在槽体141内,槽体141开设在支撑板138上端面中部,横向丝杠148上安装滚珠丝杠副142,滚珠丝杠副142上端面上焊接固定移动块143,弧形导向槽145开设在移动块143前侧面上,弧形导向槽145内滑动连接圆杆144,圆杆144后端与连接杆147焊接固定,顶块146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47顶端,顶块146滑动连接套筒149内,套筒149焊接固定连接承载座15内,通过横向丝杠148带动移动块143移动,移动块143带动弧形导向槽145内,弧形导向槽145带动圆杆144往复向上移动,进而圆杆144通过连接杆147带动顶块146往复向上移动,并对轴套进行顶升,完成轴套的拆卸功能,提高轴套的拆卸效率。
固定台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座5上侧面上,外框架8固定连接在底座5外环形侧面上,驱动轴9上端通过减速器与驱动电机10相连接,驱动电机10位于外框架8顶端表面,驱动轴9通过支架与下装盘固定连接,上转盘11固定连接在驱动轴9外侧面上,传送带7固定连接外框架8一侧,承载座15安装在传送带7一侧,支撑框16固定在连接承载座15下侧面上,承载台17固定连接在支撑框16底端表面,能够通过驱动轴9转动同时带动上转盘11以及下转盘12同步旋转,同时便于轴套2预组装后的滚轮3进行输送。
下转盘12位于固定台4外周面上,下转盘12内周面上安装限位滑块,限位滑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内,限位滑槽开设在固定台4外周面上,提高了下转盘12转动时的导向性,进而提高其转动时的稳定性。
限位板102横截面呈圆弧形,限位板102内弧形侧面与轴套2外侧面贴合,推料板108横截面为圆形,推料板108外周面与限位板102内弧形表面贴合,增加了轴套2与限位板102的贴合度,提高了轴套2安装时的稳定性。
第一压爪134一侧表面安装立板,立板一侧表面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气缸1341,气缸1341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耳1342,连接耳1342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连接座1343转动连接,连接座1343一侧与第一加力爪135焊接固定,能够通过气缸1341带动第一加力爪135进行折叠,便于对第一加力爪135进行收纳,使其适用于不同的操作工序。
控制器通过连接线与第三继电器相连接,第三继电器通过连接线与驱动电机10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10的运行。
红外测距传感器605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以及第三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与电动推杆602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与电磁座606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三继电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10的输入端相连接。
推板603横截面呈圆弧形,且推板603的一侧弧形表面上焊接固定弧形顶块604,能够通过弧形顶块604将滚轮3移出下转盘12。
弧形导向槽145设有两组,两组弧形导向槽145对称开设在移动块143两侧表面,两个弧形导向槽145内均滑动连接圆杆144,两个圆杆144均与连接杆147焊接固定,提高连接杆147移动时的导向性,进而提高顶块146顶升的稳定性。
横向丝杠148一端通过减速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伺服电机通过连接线与伺服控制相连接,能够控制横向丝杠148的旋转方向。
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人工将轴套2放置在限位板102上,磁铁块101将轴套2进行吸附,并将滚轮3通过电磁座606吸附的下转盘12上,然后运行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带动驱动轴9转动,驱动轴9同步带动上转盘11以及下转盘12转动,上转盘11带动横杆105上的导向轮107在导轨槽106内移动,当随着导轨槽106高度的下降,横杆105随着导轨槽106下降,并带动导向杆104在导套103内向下移动,导向杆104推动推料板108向下移动,推料板108向下移动推动轴套2沿着限位板102向下移动,当横杆105移动至附图5中的导轨槽106位置时,推料板108将轴套2精确卡合在滚轮3的中心孔上,请参照附图6,随着横杆105沿着导轨槽106继续下降,推料板108继续将轴套2压入至滚轮3的中心孔内,请参照附图7,随着导轨槽106高度的上升,横杆105带动推料板108上升,并与轴套2上侧面分离,当预组装后的滚轮3转动至红外测距传感器605位置时,红外测距传感器605的型号为GP2D12,红外测距传感器605将距离信息输送至控制器内,控制器型号为AT89C51单片机,控制器对距离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并根据处理后的信息发出控制控制指令,通过第二继电器以及第三继电器切断电磁座606以及驱动电机10电路,并通过第一继电器控制电动推杆602运动,电动推杆602推动推板603移动,推板603通过弧形顶块604将滚轮3推动至传送带7上,并通过传送带7输送至承载座15上,然后运行液压杆131,液压杆131带动支撑板138向下移动,支撑板138同时带动第一压爪134以及第二压爪137向下移动,在第一限位杆132以及第二限位杆133的限位作用下,第一压爪134以及第二压爪137向滚珠3中心位置移动,同时第一压爪134以及第二压爪137向下移动,当第一加力爪135以及第二压力爪同时与轴套2贴合后,第一加力爪135以及第二加力爪136继续向下移动,并将轴套2压合至滚轮3内,此时第一压爪134以及第二压爪137与滚轮3贴合,当需要拆卸轴套2时,运行气缸1341,气缸1341通过连接耳1342以及连接座1343带动第一加力爪135转动,并使第一加力爪135与轴套2分离,同时使第二加力爪136与轴套2分离,然后通过伺服控制器控制横向丝杠148正转以及反转,进而滚珠丝杠副142带动移动块143往复移动,移动块143带动弧形导向槽145往复移动,弧形导向槽145往复移动带动圆杆144不断上升以及下降,圆杆144通过连接杆147带动顶块146不断上升以及下降,顶块146对轴套2不断顶升,进而将轴套2从滚轮3内顶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滚轮组装设备,包括下转盘(12)、固定台(4)、底座(5)、传送带(7)、外框架(8)、驱动轴(9)、上转盘(11)、承载座(15)、支撑框(16)、承载台(17)、位于上转盘(11)下侧面边缘处的轴套对接机构(1)、位于固定台(4)上侧面上的出料机构(6)、位于承载座(15)上侧的轴套压合机构(13)以及位于承载座(15)内的轴套顶升机构(14),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对接机构(1)包括限位板(102)、磁铁块(101)、推料板(108)以及导轨槽(106),所述限位板(102)通过支撑杆焊接固定连接上转盘(11)下端面边缘处,所述磁铁块(101)镶嵌在限位板(102)一侧表面内,所述推料板(108)焊接固定在导向杆(104)底端表面,所述导向杆(104)上段活动连接在导套(103)内,所述导套(103)镶嵌在上转盘(11)下端面边缘处,所述导轨槽(106)开设在外框架(8)内壁上,所述导轨槽(106)内滑动连接导向轮(107),所述导向轮(107)安装在横杆(105)一端,所述横杆(105)另一端与导向杆(104)下部焊接固定;
所述出料机构(6)包括电动推杆(602)、推板(603)以及红外测距传感器(605),所述电动推杆(60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立板(601)一侧表面,所述立板(601)固定连接在固定台(4)上侧面上,所述推板(603)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602)一端表面,所述推板(603)一侧表面中部安装红外测距传感器(605),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605)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位于立板(601)内,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第一继电器以及第二继电器相连接,所述电磁座(606)镶嵌在下转盘(12)上侧面内,所述第一继电器通过连接线与电动推杆(60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通过连接线与电磁座(606)电性连接;
所述轴套压合机构(13)包括液压杆(131)、支撑板(138)、第一压爪(134)以及第二压爪(137),所述液压杆(131)固定连接在支撑框(16)内下端面上,所述液压杆(131)上端延伸至承载座(15)内,所述支撑板(138)焊接固定连接液压杆(131)上端,所述第一压爪(134)与第二压爪(137)对称位于支撑板(138)两侧,所述第一压爪(134)下端与第二压爪(137)下端均通过第一转轴与支撑板(138)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内一侧安装第一限位杆(132),所述第一限位杆(132)一侧安装第二限位杆(133),所述第一压爪(134)中部位于第一限位杆(132)与第二限位杆(133)中部,所述第一压爪(134)一端安装第一加力爪(135),所述第二压爪(137)一端安装第二加力爪(136);
所述轴套顶升机构(14)包括横向丝杠(148)、弧形导向槽(145)以及顶块(146),所述横向丝杠(148)转动连接在槽体(141)内,所述槽体(141)开设在支撑板(138)上端面中部,所述横向丝杠(148)上安装滚珠丝杠副(142),所述滚珠丝杠副(142)上端面上焊接固定移动块(143),所述弧形导向槽(145)开设在移动块(143)前侧面上,所述弧形导向槽(145)内滑动连接圆杆(144),所述圆杆(144)后端与连接杆(147)焊接固定,所述顶块(146)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47)顶端,所述顶块(146)滑动连接套筒(149)内,所述套筒(149)焊接固定连接承载座(1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座(5)上侧面上,所述外框架(8)固定连接在底座(5)外环形侧面上,所述驱动轴(9)上端通过减速器与驱动电机(10)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0)位于外框架(8)顶端表面,所述驱动轴(9)通过支架与下装盘固定连接,所述上转盘(11)固定连接在驱动轴(9)外侧面上,所述传送带(7)固定连接外框架(8)一侧,所述承载座(15)安装在传送带(7)一侧,所述支撑框(16)固定在连接承载座(15)下侧面上,所述承载台(17)固定连接在支撑框(16)底端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盘(12)位于固定台(4)外周面上,所述下转盘(12)内周面上安装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内,所述限位滑槽开设在固定台(4)外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02)横截面呈圆弧形,所述限位板(102)内弧形侧面与轴套(2)外侧面贴合,所述推料板(108)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推料板(108)外周面与限位板(102)内弧形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爪(134)一侧表面安装立板,所述立板一侧表面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气缸(1341),所述气缸(1341)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耳(1342),所述连接耳(1342)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连接座(134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1343)一侧与第一加力爪(135)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通过连接线与第三继电器相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通过连接线与驱动电机(10)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605)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以及第三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与电动推杆(60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与电磁座(606)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10)的输入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603)横截面呈圆弧形,且所述推板(603)的一侧弧形表面上焊接固定弧形顶块(60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向槽(145)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弧形导向槽(145)对称开设在移动块(143)两侧表面,两个所述弧形导向槽(145)内均滑动连接圆杆(144),两个所述圆杆(144)均与连接杆(147)焊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丝杠(148)一端通过减速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连接线与伺服控制相连接。
CN201911316475.0A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滚轮组装设备 Withdrawn CN1109001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6475.0A CN110900162A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滚轮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6475.0A CN110900162A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滚轮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0162A true CN110900162A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26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16475.0A Withdrawn CN110900162A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滚轮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0016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6948A (zh) * 2021-01-11 2021-05-07 苏州超莱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润滑分配器装配生产线的主动压力反馈式压钢珠系统
CN113798667A (zh) * 2021-09-17 2021-12-17 南京开关厂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焊接工装平台
CN116900134A (zh) * 2023-07-17 2023-10-20 马鞍山市华能电力线路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电力金具冲压成型装置及其冲压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6948A (zh) * 2021-01-11 2021-05-07 苏州超莱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润滑分配器装配生产线的主动压力反馈式压钢珠系统
CN113798667A (zh) * 2021-09-17 2021-12-17 南京开关厂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焊接工装平台
CN116900134A (zh) * 2023-07-17 2023-10-20 马鞍山市华能电力线路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电力金具冲压成型装置及其冲压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00162A (zh) 一种滚轮组装设备
CN107351444B (zh) 一种压力机换模装置
CN108857207A (zh) 一种门板侧缝焊接定位装置
CN111533049B (zh) 一种多功能驱动桥自动搬运下线装置
CN111331272B (zh) 轮毂焊接生产线
CN111086687B (zh)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剪切包装一体化设备
CN110977388A (zh) 一种滚轮轴套预组装生产设备
CN111392408A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件点胶的传送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4308534B (zh) 一种用于刷焊道与扩管的一体机
CN217229328U (zh) 一种带定位机构的滑撬输送装置
CN115971697A (zh) 一种适用于金属材料加工的激光处理装置
CN212287155U (zh) 汽车桥壳板上下表面打磨装置
CN211469951U (zh) 一种医用导管模块推块传动机构
CN214039961U (zh) 一种车轮自动测量机
CN212173677U (zh) 钢板翻转机构
CN204269609U (zh) 轮轴自动探伤用工件探头定位装置
CN113419161A (zh) 一种射频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0949976B (zh) 一种顶升定位装置
KR101592367B1 (ko) 대형 타이어 마운터
CN112452645A (zh) 一种用于smt贴片中的点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1872824A (zh) 汽车桥壳板上下表面打磨装置
CN110893997A (zh) 医用导管模块推块传动机构
CN116460048B (zh) 一种自动化物流运输分拣装置
CN214450854U (zh) 一种新能源换电站车轮对中装置
CN219362289U (zh) 一种间歇式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