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96617B - 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96617B
CN110896617B CN201880028623.6A CN201880028623A CN110896617B CN 110896617 B CN110896617 B CN 110896617B CN 201880028623 A CN201880028623 A CN 201880028623A CN 110896617 B CN110896617 B CN 1108966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shaft
rotation
supply shaft
tape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86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96617A (zh
Inventor
角井康之
阵内孝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to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to Holding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to Holdings Corp filed Critical Sato Holding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896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6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96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6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2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by selective transfer of ink from ink carrier, e.g. from ink ribbon or she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3/00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ribbons or like character-size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33/14Ribbon-feed devices or mechanisms
    • B41J33/16Ribbon-feed devices or mechanisms with drive applied to spool or spool spindle

Abstract

打印机(100)具备:壳体(10);罩(11),其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并覆盖壳体(10)的开口部;印字部,其在印字介质(M)进行印字;带供给轴(33),其保持向印字部供给的墨带(R);带卷绕轴(34),其卷绕在印字部使用了的墨带(R);以及印字单元(30),其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具有构成印字部的热敏头(32),带供给轴(33)和带卷绕轴(34)设置于印字单元(30),打印机在印字单元(30)收纳于罩(11)的状态下,允许带供给轴(33)的旋转,在印字单元(30)的敞开端(30a)侧从罩(11)分离且带供给轴(33)处于能够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时,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

Description

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
背景技术
在JP2009-179010A中公开有具备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的印字单元的打印机。在印字单元设置有保持墨带的带供给轴和卷绕使用完毕的墨带的带卷绕轴。
另外,上述打印机具备限位器,该限位器在使印字单元摆动时,在能够从带供给轴装卸墨带的状态下使印字单元停止。
在上述打印机中,可以想到在进行墨带的更换时,例如因印字单元停止后的反作用,带供给轴进行旋转而在墨带发生松弛。这样,存在若在进行墨带的更换时在墨带发生松弛,则难以进行墨带的更换作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技术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带的更换较为容易的打印机。
根据本发明的形态,提供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具备:壳体;罩,其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覆盖上述壳体的开口部;印字部,其在印字介质进行印字;带供给轴,其保持向上述印字部供给的墨带;带卷绕轴,其卷绕在上述印字部使用了的上述墨带;以及印字单元,其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具有构成上述印字部的热敏头,上述带供给轴和上述带卷绕轴设置于上述印字单元,打印机在上述印字单元收纳于上述罩的状态下,允许上述带供给轴的旋转,在上述印字单元的敞开端侧从上述罩分离并且上述带供给轴处于能够装卸上述墨带的带更换位置时,限制上述带供给轴的旋转。
根据该结构,在印字单元的敞开端侧从罩分离且能够从带供给轴装卸墨带的状态下,限制带供给轴的旋转。因此,在进行墨带的更换时,能够防止带供给轴旋转而在墨带发生松弛,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墨带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2是打印机的简要结构图。
图3是表示罩打开后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使带供给轴处于带更换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5是用于对带卷绕轴锁止机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表示锁止状态的带卷绕轴锁止机构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图。
图8是表示使带供给轴处于带更换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带供给轴锁止机构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进行说明。
打印机100是通过加热墨带R并将墨带R的墨转印至印字介质M从而进行印字的热转印方式的打印机。印字介质M例如是在带状的底纸上连续地临时附着了多个标签的标签连续体。
如图1、图2所示,打印机100具备壳体10和覆盖壳体10的开口部的罩11。
如图2所示,印字介质M在卷绕为辊状的状态下保持于介质供给轴12。此外,作为印字介质M,也能够使用无底纸标签、折叠式介质。
由支承轴13摆动自如地支承罩11的端部。通过以支承轴13为支点使罩11进行摆动,从而能够切换敞开壳体10的开口部的敞开状态和关闭壳体10的开口部的关闭状态。
在壳体10设置有将罩11维持在关闭状态的罩锁止机构(未图示)。通过操作图1所示的手柄14从而解除罩锁止机构。
在罩11的与支承轴1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壳体10之间形成有排出口16,该排出口16将在图2所示的印字部15印字的印字介质M从打印机100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的罩11安装有面向排出口16的剪切器17。由此,能够将从排出口16排出的印字完毕的印字介质M切断。此外,打印机100能够安装各种单元,例如有从带状的底纸剥离标签的剥离单元、将无衬标签(没有带状的底纸的标签)切断的剪切器单元。
另外,在罩11设置有用于操作打印机100的操作单元19。操作单元19具有各种操作按钮、显示器、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以及LED等。显示器也可以是触摸面板。
在打印机100的内部收纳有用于在印字介质M进行印字的印字单元30、和控制打印机100的动作的控制器40等。
印字单元30具备端部摆动自如地支承于支承轴13的主体部31、和安装于主体部31的热敏头32。
热敏头32与设置于壳体10侧的压纸辊20一起构成在印字介质M进行印字的印字部15。
另外,在印字单元30设置有将向印字部15供给的墨带R保持为辊状的带供给轴33、卷绕使用完毕的墨带R的带卷绕轴34、以及将墨带R与印字介质M之间隔开的分隔部件35。
带供给轴33可装卸地安装于分隔部件35。另外,带卷绕轴34可装卸地安装于主体部31。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墨带R是涂覆了墨的面为外侧的外卷的墨带。
另外,印字单元30具备:导轴36,其规定墨带R从带供给轴33向印字部15的输送通路;和导轴37,其规定墨带R从印字部15向带卷绕轴34的输送通路。此外,这里,对导轴在印字部15的上游设置一个并在下游设置一个的例子进行说明,但例如也可以在热敏头32的上游侧附近设置另一个导轴。
印字介质M从介质供给轴12向印字部15供给,并与墨带R一起被夹持在热敏头32与压纸辊20之间。
若在印字介质M和墨带R被夹持在热敏头32与压纸辊20之间的状态下进行向热敏头32的发热元件的通电,则利用发热元件的热将墨带R的墨转印至印字介质M,从而进行向印字介质M的印字。
另外,若通过压纸驱动马达(未图示)使压纸辊20正转,则将印字介质M和墨带R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并将印字介质M从排出口16向打印机100的外部排出。
另外,带卷绕轴34在罩11为关闭状态时经由齿轮61等(参照图5)与压纸驱动马达连结,由此被驱动而进行旋转。带供给轴33设置有反张力机构(未图示),墨带R在输送方向上游侧产生恒定的反张力的状态下被输送墨。
如图2所示,分隔部件35具有基座部35a、设置于基座部35a的一端侧的轴部35b、与轴部35b平行且转动自如地支承带供给轴33的支承部35d、以及形成于支承部35d的卡合部35e。
分隔部件35由轴部35b摆动自如地支承于主体部31。
如图2所示,卡合部35e构成为与设置于罩11的被卡合部11a卡合。若使分隔部件35处于卡合部35e与被卡合部11a卡合的位置(关闭位置),则将带供给轴33收纳于主体部31内。由此,带供给轴33变为向印字部15供给墨带R的带供给位置(第2位置)。
这样,通过卡合部35e与被卡合部11a卡合,从而将分隔部件35保持于带供给轴33处于带供给位置的关闭位置。另外,成为印字单元30与罩11结合的状态,印字单元30被保持在收纳于罩11的收纳位置。
在进行打印机100的印字时,罩11处于关闭状态,并且处于分隔部件35的卡合部35e与罩11的被卡合部11a卡合的状态。
因此,若打开罩11,则印字单元30与罩11成为一体并摆动,如图3所示,从而敞开壳体10的开口部。
由此,能够进行印字介质M向打印机100的设置、壳体10内的各部的维护。
并且,若从图3所示的状态中解除卡合部35e与被卡合部11a的卡合,并使分隔部件35朝向壳体10侧摆动,则分隔部件35变为图4所示的敞开位置。分隔部件35的基座部35a与印字单元30的主体部31抵接,从而在敞开位置处停止。
若以规定扭矩以上的扭矩使分隔部件35向壳体10侧摆动,则卡合部35e和被卡合部11a弹性变形,从而解除卡合部35e与被卡合部11a的卡合。
伴随着分隔部件35变为敞开位置,安装于分隔部件35的带供给轴33和保持于带供给轴33的辊状的墨带R相对于带卷绕轴34相对地进行移动,并在作为打印机100的前方侧的印字介质M的排出口16侧露出。
另外,通过解除卡合部35e与被卡合部11a的卡合,印字单元30本身也朝向壳体10侧摆动至规定的位置,以便敞开端30a侧从罩11分离。规定的位置是壳体10中的设置于支承轴13的附近的摆动限制部(未图示)与主体部31抵接的位置。
由此,带供给轴33变为能够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第1位置),从而能够进行墨带R的更换作业。
这样,若分隔部件35变为敞开位置,则印字单元30的敞开端30a侧从罩11分离,带供给轴33变为能够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
如图4所示,带供给轴33在处于带更换位置时,在打印机100的前方侧露出。因此,操作人员容易视觉确认带供给轴33,从而墨带R的更换作业变得容易。
此外,若以规定扭矩以上的扭矩使印字单元30向壳体10侧摆动,则摆动限制部弹性变形并且主体部31越过摆动限制部,从而解除基于摆动限制部的印字单元30的定位。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带供给轴33能够相对于带卷绕轴34自如地相对移动,在进行墨带R的更换时,能够使带供给轴33向可以容易地进行作业的位置移动。
另外,打印机100具备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该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在带供给轴33处于带更换位置时为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锁止状态,在带供给轴33处于带供给位置时为允许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非锁止状态。
参照图2~图4对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进行说明。
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具有:齿轮33a,其设置于带供给轴33;锁止部件(第1锁止部件)38,其设置为能够在爪部38a与齿轮33a啮合的啮合位置(参照图4)、与解除爪部38a与齿轮33a的啮合的非啮合位置(参照图2、图3)之间自如地移动;导轨31a,其设置于印字单元30的主体部31,与锁止部件38的端部38b抵接;以及弹簧(第1施力部件)39,其朝向导轨31a对锁止部件38施力。
在锁止部件38形成有长孔38c,并形成为设置于分隔部件35的支承部35d的矩形的凸部35c嵌入于长孔38c。由此,锁止部件38滑动自如地支承于凸部35c,并能够沿着长孔38c的长边方向在啮合位置与非啮合位置之间自如地移动。
弹簧39在压缩状态下设置于在分隔部件35的支承部35d设置的板部35k与锁止部件38之间,并朝向导轨31a对锁止部件38施力。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39为螺旋弹簧。对锁止部件38施力的施力部件也可以是板簧、扭簧以及橡胶等。
导轨31a具有:引导面31b,其形成为以分隔部件35的轴部35b为中心的圆弧状;和引导面31c,其形成于比引导面31b靠近轴部35b的位置。
伴随着分隔部件35在关闭位置与敞开位置之间摆动,被弹簧39施力的锁止部件38沿着引导面31b、31c滑动。
引导面31b形成为以分隔部件35的轴部35b为中心的圆弧状,因此在锁止部件38沿着引导面31b滑动的范围内使分隔部件35摆动的情况下,锁止部件38相对于在带供给轴33设置的齿轮33a的相对位置不变化。在该情况下,如图2、图3所示,锁止部件38维持在处于非啮合位置的状态。
而且,若使分隔部件35摆动至敞开位置,则锁止部件38移动至与引导面31c对置的位置。由此,如在图4中用箭头表示的那样,锁止部件38被弹簧39施力并向与引导面31c抵接的位置移动,从而变为爪部38a与齿轮33a啮合的啮合位置。在该状态下,通过锁止部件38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
另外,若使分隔部件35从敞开位置朝向关闭位置摆动,则锁止部件38压缩弹簧39并且与引导面31b搭接。由此,锁止部件38变为解除爪部38a与齿轮33a的啮合的非啮合位置。在该状态下,允许带供给轴33的旋转。
因此,在分隔部件35处于关闭位置并且印字单元30与罩11结合的状态下,即,在印字单元30处于收纳于罩11的收纳位置的状态下,允许带供给轴33的旋转。
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如以上那样构成,与分隔部件35的摆动动作连动地切换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锁止状态与允许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非锁止状态。
这样,对于打印机100而言,在使分隔部件35处于敞开位置时,即,在带供给轴33处于带更换位置(第1位置)时,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成为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锁止状态,在使分隔部件35处于关闭位置时,即,在带供给轴33处于带供给位置(第2位置)时,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成为允许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非锁止状态。
换言之,在印字单元30收纳于罩11的状态下,允许带供给轴33的旋转,在印字单元30的敞开端30a侧从罩11分离并且带供给轴33处于能够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时,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
因此,在进行墨带R的更换时,能够防止因分隔部件35在敞开位置停止后的反作用导致带供给轴33旋转而在墨带R发生松弛,以及防止在墨带R的更换作业中带供给轴33旋转而在墨带R发生松弛,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墨带R的更换。
另外,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与分隔部件35的摆动动作连动地自动地切换锁止状态与非锁止状态。
因此,无需为了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而操作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墨带R的更换作业。
另外,如图4所示,锁止部件38的爪部38a形成为将齿轮33a的外径的切线附近向切线方向移动并与齿轮33a啮合。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在锁止部件38处于啮合位置的状态下,爪部38a与设置于带供给轴33的齿轮33a啮合,但也可以构成为:与带供给轴33连结的其他的齿轮与爪部38a啮合。“齿轮与带供给轴33连结”是指向带供给轴33传递齿轮的旋转的状态。因此,齿轮33a也是与带供给轴33连结的齿轮。
此外,打印机100具备离合器机构(未图示),对于该离合器机构而言,即使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为锁止状态,若施加规定以上的扭矩,则带供给轴33也进行旋转。因此,例如,在带卷绕方向上向墨带R施加了较大的张力的情况下,带供给轴33进行旋转,因此能够防止墨带R破损。
另外,如图5、图6所示,打印机100具备带卷绕轴锁止机构60,若打开罩11,则该带卷绕轴锁止机构60变为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的锁止状态,若关闭罩11,则该带卷绕轴锁止机构60变为允许带卷绕轴34的旋转的非锁止状态。图5、图6为了易于理解而适当地省略了打印机100的结构进行记载。
带卷绕轴锁止机构60具有:齿轮61,其设置于印字单元30的主体部31,并与带卷绕轴34连结;锁止部件(第2锁止部件)62,其支承于在印字单元30的主体部31设置的支承轴31d,并设置为能够在爪部62a与齿轮61啮合的啮合位置(参照图6)、与解除爪部62a与齿轮61的啮合的非啮合位置(参照图5)之间自如地转动;第1定位部63,其设置于壳体10侧,与锁止部件62的凸部62b抵接,从而将锁止部件62定位于非啮合位置;第2定位部31e,其设置于印字单元30的主体部31,与锁止部件62的爪部62a抵接,从而将锁止部件62定位于啮合位置;以及弹簧(第2施力部件)64,其朝使锁止部件62从非啮合位置向啮合位置转动的方向对锁止部件62施力。
弹簧64在压缩状态下设置于在印字单元30的主体部31设置的板部31f与锁止部件62的凸部62c之间,并朝使锁止部件62从非啮合位置向啮合位置转动的方向对锁止部件62施力。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64是螺旋弹簧。对锁止部件62施力的施力部件也可以是板簧、扭簧、橡胶等。
齿轮61与设置于主体部31的齿轮65啮合。另外,齿轮65与设置于带卷绕轴34的齿轮34a啮合。即,齿轮61经由齿轮65和齿轮34a与带卷绕轴34连结。“齿轮与带卷绕轴34连结”是指向带卷绕轴34传递齿轮的旋转的状态。
如图5所示,在罩11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齿轮61与设置于壳体10侧的齿轮66啮合。
另外,在罩11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锁止部件62通过凸部62b与第1定位部63抵接,从而限制朝向啮合位置的方向的转动,并定位于非啮合位置。在该状态下,锁止部件62允许带卷绕轴34的旋转。
因此,在罩11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若向齿轮66传递压纸驱动马达的驱动力,则经由齿轮61、65、34a带卷绕轴34进行旋转。
如图6所示,若操作手柄14并打开罩11,则印字单元30与罩11成为一体并摆动。伴随着此动作,设置于印字单元30的锁止部件62也以远离第1定位部63的方式向上方移动。此时,锁止部件62利用弹簧64的作用力向朝向啮合位置的方向转动。
由此,若打开罩11,则锁止部件62变为爪部62a与第2定位部31e抵接的啮合位置。在该状态下,通过锁止部件62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
这样,随着罩11打开,带卷绕轴锁止机构60成为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的锁止状态。
相反地,若关闭罩11,则通过凸部62b与第1定位部63抵接,锁止部件62压缩弹簧64,并且向朝向非啮合位置的方向转动。由此,带卷绕轴锁止机构60变为非锁止状态。
随着打开罩11,带卷绕轴锁止机构60变为锁止状态,因此在带供给轴33处于带更换位置时,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带供给轴33处于能够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时,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和带卷绕轴34的旋转。因此,在进行墨带R的更换时,能够防止带供给轴33旋转而在墨带R发生松弛。另外,如上述那样,在带供给轴33设置有反张力机构。因此,若在带供给轴33处于能够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时,带卷绕轴34变为能够自由地旋转,则在安装墨带R时,由于向带供给轴33的上游侧的反卷作用力,带卷绕轴34也向上游侧反卷方向旋转,从而难以安装墨带R。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带供给轴33处于能够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时,也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墨带R的更换。此外,即使在带供给轴33没有设置反张力机构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带卷绕轴34旋转而在墨带R发生松弛。
此外,打印机100具备离合器机构(未图示),对于离合器机构而言,即使带卷绕轴锁止机构60为锁止状态,若施加规定以上的扭矩,则带卷绕轴34也进行旋转。因此,例如,在输送方向上游侧方向对墨带R施加了较大的张力的情况下,即使带卷绕轴锁止机构60为锁止状态,带卷绕轴34也进行旋转,因此能够防止墨带R破损。
另外,锁止部件62形成为在处于啮合位置的状态下,爪部62a与齿轮61啮合,但也可以构成为:与带卷绕轴34连结的其他的齿轮与爪部62a啮合。
如图2所示,分隔部件35的基座部35a延伸至与设置于壳体10的反射传感器21对置的位置。由此,在反射传感器21、与分隔部件35中的与反射传感器21对置的部位之间,形成印字介质M的输送通路。
反射传感器21是检测在与实施印字介质M的印字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以规定的间隔预先打印的对准标记的传感器。由此,能够检测印字介质M的在输送方向上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分隔部件35引导印字介质M,从而在距反射传感器21一定的距离内稳定地输送印字介质M。由此,能够使反射传感器21的检测精度提高。
此外,若使打印机100处于可印字的状态即图2所示的状态,则自动地成为分隔部件35引导印字介质M的状态。
这样,通过分隔部件35引导印字介质M,因此无需另外设置用于在距反射传感器21一定的距离内输送印字介质M的引导部件,也无需在引导部件插通印字介质M的作业。
另外,打印机100具备透过传感器22,该透过传感器22检测在输送方向上的印字介质M的位置。
透过传感器22是具有作为射出规定的光的发光部的发光单元22a、和作为接收从发光单元22a射出的光并输出与接收的光的强度对应的电信号的受光部的受光单元22b的传感器。
例如,在印字介质M是在带状的底纸上以规定的间隔连续地临时附着了多个标签的标签连续体的情况下,在相邻的两个标签之间,存在仅有底纸的部分。
在存在标签的部分与仅有底纸的部分处,从发光单元22a射出的光的透过量不同,因此受光单元22b接收的光的强度变化。由此,透过传感器22能够检测在输送方向上的印字介质M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发光单元22a设置于基座部35a中的与印字介质M的输送通路相反的一侧,即,设置于基座部35a的上表面侧。另外,在基座部35a形成有使从发光单元22a射出的光穿过的贯通孔35g。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受光单元22b隔着输送通路而设置于壳体10侧。
如上述那样,在使罩11和印字单元30摆动而敞开了壳体10的开口部的状态下,进行将印字介质M设置于打印机100的作业(参照图3)。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较大地敞开了发光单元22a与受光单元22b之间的状态下将印字介质M设置于打印机100,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印字介质M设置于打印机100的作业。此外,也可以互换发光单元22a与受光单元22b的位置。
打印机100形成为根据使用的印字介质M的形态,使反射传感器21与透过传感器22中的任一个工作,从而检测在输送方向上的印字介质M的位置。
例如,在使用未设置有对准标记的印字介质M的情况下,打印机100通过透过传感器22检测印字介质M的位置。
控制器40由微处理器、ROM、RAM等存储装置、输入输出接口、以及连接这些的总线等构成。经由输入输出接口向控制器40输入来自外部计算机的印字数据、来自反射传感器21的信号、以及来自透过传感器22的信号等。
控制器40通过微处理器执行储存于存储装置的各种程序,并控制向热敏头32的发热元件的通电、和向压纸驱动马达的通电等。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一并进行说明。
打印机100具备:印字部15,其在印字介质M进行印字;带卷绕轴34,其卷绕在印字部15使用的墨带R;带供给轴33,其保持向印字部15供给的墨带R,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带卷绕轴34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自如地相对移动;以及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其在带供给轴33处于第1位置时,成为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锁止状态,在带供给轴33处于第2位置时,成为允许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非锁止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位置是能够从带供给轴33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第2位置是向印字部15供给墨带R的带供给位置。
这样,通过在处于能够装卸墨带R的位置时,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从而在进行墨带R的更换时,能够防止带供给轴33旋转而在墨带R发生松弛,并能够容易地进行墨带R的更换。另外,通过防止在墨带R发生松弛,能够防止墨带R的不必要的消耗。
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具有:齿轮33a,其与带供给轴33连结;和锁止部件38,其在带供给轴33处于第1位置时,变为与齿轮33a啮合的啮合位置,在带供给轴33处于第2位置时,变为解除与齿轮33a的啮合的非啮合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实现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构造。
打印机100具备分隔部件35,分隔部件35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将墨带R与印字介质M之间隔开,带供给轴33和锁止部件38设置于分隔部件35,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具有伴随着分隔部件35摆动而供锁止部件38沿着引导面31b、31c滑动的导轨31a。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实现伴随着分隔部件35摆动而锁止部件38相对于带供给轴33的相对位置进行变化的构造。
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具有作为朝向导轨31a对锁止部件38施力的施力部件的弹簧39。
根据该结构,锁止部件38在导轨31a滑动时的追随性提高,因此能够使锁止部件38稳定地移动。
分隔部件35能够在带供给轴33变为第1位置的位置与带供给轴33变为第2位置的位置之间自如地摆动。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实现带供给轴33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构造。
打印机100具备印字单元30,该印字单元30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具有构成印字部15的热敏头32,带卷绕轴34、分隔部件35以及导轨31a设置于印字单元30的主体部31。
打印机100具备:印字部15,其在印字介质M进行印字;带供给轴33,其保持向印字部15供给的墨带R;带卷绕轴34,其卷绕在印字部15使用了的墨带R;分隔部件35,其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将墨带R与印字介质M之间隔开;以及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其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与分隔部件35的摆动动作连动地切换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锁止状态与允许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非锁止状态。
根据该结构,在进行墨带R的更换时,通过使分隔部件35摆动并使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处于锁止状态,能够防止带供给轴33旋转而在墨带R发生松弛,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墨带R的更换。另外,无需为了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而操作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墨带R的更换作业。
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具有:齿轮33a,其与带供给轴33连结;和锁止部件38,其设置为能够在与齿轮33a啮合的啮合位置、与解除与齿轮33a的啮合的非啮合位置之间自如地移动。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实现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构造。
打印机100具备:印字部15,其在印字介质M进行印字;带供给轴33,其保持向印字部15供给的墨带R;以及带卷绕轴34,其卷绕在印字部15使用了的墨带R,在带供给轴33处于能够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时,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和带卷绕轴34的旋转。
根据该结构,在进行墨带R的更换时,能够防止带供给轴33旋转而在墨带R发生松弛。另外,如上述那样,在带供给轴33设置有反张力机构。因此,若在带供给轴33处于能够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时,带卷绕轴34变为能够自如地旋转,则在安装墨带R时,因向带供给轴33的上游侧的反卷作用力带卷绕轴34也向上游侧反卷方向旋转,从而难以安装墨带R。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带供给轴33处于能够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时,也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墨带R的更换。此外,即使在带供给轴33没有设置反张力机构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带卷绕轴34旋转而在墨带R发生松弛。
打印机100具备壳体10、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并覆盖壳体10的开口部的罩11、以及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并具有构成印字部15的热敏头32的印字单元30,带供给轴33和带卷绕轴34设置于印字单元30,带供给轴33处于带更换位置的状态是罩11打开后的状态,并且是印字单元30的敞开端30a侧从罩11分离后的状态。
对于打印机100而言,随着罩11打开,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
根据该结构,若罩11打开,则自动地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因此无需用于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的操作。
对于打印机100而言,在带供给轴33处于带更换位置时,带供给轴33在打印机100的前方侧露出。
根据该结构,操作人员容易视觉确认带供给轴33,从而墨带R的更换作业变得容易。
打印机100具备:作为第1锁止部件的锁止部件38,其设置为能够在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位置、与允许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位置之间自如地移动;作为第2锁止部件的锁止部件62,其设置为能够在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的位置、与允许带卷绕轴34的旋转的位置之间自如地移动;作为第1施力部件的弹簧39,其朝向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位置对锁止部件38施力;以及作为第2施力部件的弹簧64,其朝向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的位置对锁止部件62施力。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锁止部件38定位于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位置,另外,能够容易地将锁止部件62定位于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的位置。
打印机100具备壳体10、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并覆盖壳体10的开口部的罩11、在印字介质M进行印字的印字部15、保持向印字部15供给的墨带R的带供给轴33、对在印字部15使用了的墨带R进行卷绕的带卷绕轴34、以及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并具有构成印字部15的热敏头32的印字单元30,带供给轴33和带卷绕轴34设置于印字单元30,在将印字单元30收纳于罩11的状态下,允许带供给轴33的旋转,在印字单元30的敞开端30a侧从罩11分离并且带供给轴33处于能够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时,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
根据该结构,在印字单元30的敞开端30a侧从罩11分离并且能够从带供给轴33装卸墨带R的状态下,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因此,在进行墨带R的更换时,能够防止带供给轴33旋转而在墨带R发生松弛,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墨带R的更换。
对于打印机100而言,在罩11打开的状态下,在印字单元30收纳于罩11的状态与印字单元30的敞开端30a侧从罩11分离的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下,都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
根据该结构,在打开了罩11的状态下,无论印字单元30收纳于罩11,还是敞开端30a侧从罩11分离,都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因此,能够在进行墨带R的更换时、在进行打印机100的维护时,防止带卷绕轴34旋转而在墨带R发生松弛。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图8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200进行说明。打印机200主要在带供给轴33与带卷绕轴34不相对地移动这一点上与打印机100不同。此外,在图7、图8中,对于与打印机100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为了易于理解而适当地省略记载,图7、图8所示的结构以外的打印机200的结构与打印机100相同。
以下,主要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打印机200的印字单元230具备:主体部231,其端部摆动自如地支承于支承轴13;和热敏头32,其安装于主体部231。
在主体部231设置有将墨带R保持为辊状的带供给轴33和卷绕使用完毕的墨带R的带卷绕轴34。
另外,在主体部231设置有与在罩211设置的被卡合部211a卡合的卡合部231a。
如图7所示,在印字单元230处于收纳于罩211的收纳位置的状态下,卡合部231a与被卡合部211a卡合。由此,成为印字单元230与罩211结合的状态。
在进行打印机200的印字时,罩211处于关闭状态,并且处于卡合部231a与被卡合部211a卡合的状态。在关闭罩211的状态下,带供给轴33变为向印字部15供给墨带R的带供给位置(第2位置)。
若打开罩211,则印字单元230与罩211成为一体并摆动,从而敞开壳体10的开口部。
由此,能够进行印字介质M向打印机200的设置、壳体10内的各部的维护。
并且,若从图7所示的状态中解除卡合部231a与被卡合部211a的卡合,并使印字单元230朝向壳体10侧摆动,则如图8所示,印字单元230变为敞开端230a侧从罩211分离的敞开位置。
若以规定扭矩以上的扭矩使印字单元230向壳体10侧摆动以使敞开端230a侧从罩211分离,则卡合部231a和被卡合部211a弹性变形,从而解除卡合部231a与被卡合部211a的卡合。
印字单元230的敞开位置是壳体10中的设置于支承轴13的附近的摆动限制部(未图示)与主体部231抵接的位置。
由此,带供给轴33变为能够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第1位置),从而能够进行墨带R的更换作业。
如图8所示,带供给轴33在处于带更换位置时,在打印机200的前方侧露出。因此,操作人员容易视觉确认带供给轴33,从而墨带R的更换作业变得容易。
若以规定扭矩以上的扭矩使印字单元230向壳体10侧摆动,则摆动限制部弹性变形,并且主体部231越过摆动限制部,从而解除基于摆动限制部的印字单元230的定位。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印字单元230处于敞开端230a侧从罩11分离的位置,可以使带供给轴33向能够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移动。
另外,打印机200具备带供给轴锁止机构250,该带供给轴锁止机构250在带供给轴33处于带更换位置时为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锁止状态,在带供给轴33处于带供给位置时为允许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非锁止状态。
带供给轴锁止机构250具有:齿轮33a,其设置于带供给轴33;锁止部件(第1锁止部件)238,其设置为能够在爪部238a与齿轮33a啮合的啮合位置(参照图8)、与解除爪部238a与齿轮33a的啮合的非啮合位置(参照图7)之间自如地移动;导轨211b,其设置于罩211,并与锁止部件238的端部238b抵接;以及弹簧(第1施力部件)239,其朝向导轨211b对锁止部件238施力。
在锁止部件238形成有长孔238c,并形成为设置于主体部231的矩形的凸部231b嵌入长孔238c。由此,锁止部件238滑动自如地支承于凸部231b,并能够沿着长孔238c的长边方向在啮合位置与非啮合位置之间自如地移动。
弹簧239在压缩状态下设置于在主体部231设置的板部231c与锁止部件238之间,并朝向导轨211b对锁止部件238施力。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239为螺旋弹簧。对锁止部件238施力的施力部件也可以是板簧、扭簧、橡胶等。
导轨211b具有:引导面211c,其形成为以支承轴13为中心的圆弧状;和引导面211d,其形成于比引导面211c靠近支承轴13的位置。
伴随着印字单元230在收纳位置(参照图7)与敞开位置(参照图8)之间摆动,被弹簧239施力的锁止部件238沿着引导面211c、211d滑动。
引导面211c形成为以支承轴13为中心的圆弧状,因此在锁止部件238沿着引导面211c滑动的范围内使印字单元230摆动的情况下,锁止部件238相对于在带供给轴33设置的齿轮33a的相对位置不变化。在该情况下,如图7所示,锁止部件238维持在处于非啮合位置的状态。
而且,若使印字单元230摆动至敞开位置,则锁止部件238移动至与引导面211d对置的位置。由此,如在图8中用箭头表示的那样,锁止部件238被弹簧239施力并向与引导面211d抵接的位置移动,从而变为爪部238a与齿轮33a啮合的啮合位置。在该状态下,通过锁止部件238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
另外,若使罩211向关闭的方向摆动,则印字单元230收纳于罩211。而且,越过摆动限制部并与罩211一起摆动。
此时,随着印字单元230变为收纳位置,锁止部件238压缩弹簧239并与引导面211c搭接。由此,锁止部件238变为解除爪部238a与齿轮33a的啮合的非啮合位置。在该状态下,锁止部件238允许带供给轴33的旋转。
这样,对于打印机200而言,在带供给轴33处于带更换位置时,带供给轴锁止机构250成为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锁止状态,在带供给轴33处于带供给位置时,带供给轴锁止机构250成为允许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非锁止状态。
因此,在进行墨带R的更换时,能够防止因印字单元230在敞开位置停止后的反作用导致带供给轴33旋转而在墨带R发生松弛,能够防止在墨带R的更换作业中带供给轴33旋转而在墨带R发生松弛,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墨带R的更换。
另外,带供给轴锁止机构250与印字单元230的摆动动作连动,自动地切换锁止状态与非锁止状态。
因此,无需为了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而操作带供给轴锁止机构250,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墨带R的更换作业。
另外,如图8所示,锁止部件238的爪部238a形成为将齿轮33a的外径的切线附近向切线方向移动并与齿轮33a啮合。
此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带供给轴锁止机构50相同地,锁止部件238的爪部238a啮合的齿轮也可以是齿轮33a以外的、与带供给轴33连结的齿轮。
另外,打印机200与打印机100相同地具备带卷绕轴锁止机构60,该带卷绕轴锁止机构60随着罩211打开而成为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的锁止状态。在罩211打开的状态下,在印字单元230收纳于罩211的状态与印字单元230的敞开端230a侧从罩211分离的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下,都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
因此,在带供给轴33处于能够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时,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和带卷绕轴34的旋转。
此外,对于打印机200而言,如上述那样,带供给轴33设置于印字单元230的主体部231。因此,如图9所示,也可以代替带供给轴锁止机构250而设置具有与带卷绕轴锁止机构60相同的构造的带供给轴锁止机构260。
带供给轴锁止机构260具有:齿轮33a,其设置于带供给轴33;锁止部件(第1锁止部件)262,其支承于在印字单元230的主体部231设置的支承轴231d,并设置为能够在爪部262a与齿轮33a啮合的啮合位置、与解除爪部262a与齿轮33a的啮合的非啮合位置(参照图9)之间自如地转动;第1定位部263,其设置于壳体10侧,与锁止部件262的凸部262b抵接,从而将锁止部件262定位于非啮合位置;第2定位部231e,其设置于印字单元230的主体部231,与锁止部件262抵接,从而将锁止部件262定位于啮合位置;以及弹簧(第1施力部件)264,其朝使锁止部件262从非啮合位置向啮合位置转动的方向对锁止部件262施力。
弹簧264在压缩状态下设置于在印字单元230的主体部231设置的板部231f与锁止部件262之间,并朝使锁止部件262从非啮合位置向啮合位置转动的方向对锁止部件262施力。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264是螺旋弹簧。对锁止部件262施力的施力部件也可以是板簧、扭簧、橡胶等。
在采用了具有与带卷绕轴锁止机构60相同的构造的带供给轴锁止机构260的情况下,对于打印机200而言,随着打开罩211,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和带卷绕轴34的旋转。
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带供给轴锁止机构260的锁止部件262与带卷绕轴锁止机构60的锁止部件62为连杆机构并连动。
根据该结构,无需带供给轴锁止机构260的弹簧264与带卷绕轴锁止机构60的弹簧64中的任一个。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一并进行说明。
打印机200具备:印字部15,其在印字介质M进行印字;带供给轴33,其保持向印字部15供给的墨带R;以及带卷绕轴34,其对在印字部15使用了的墨带R进行卷绕,在带供给轴33处于能够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时,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和带卷绕轴34的旋转。
根据该结构,在进行墨带R的更换时,能够防止带供给轴33旋转而在墨带R发生松弛。另外,如上述那样,在带供给轴33设置有反张力机构。因此,若在带供给轴33处于能够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时带卷绕轴34变为能够自如地旋转,则在安装墨带R时,因向带供给轴33的上游侧的反卷作用力,带卷绕轴34也向上游侧反卷方向旋转,从而难以安装墨带R。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带供给轴33处于能够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时也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墨带R的更换。此外,即使未在带供给轴33设置有反张力机构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带卷绕轴34旋转而在墨带R发生松弛。
打印机200具备壳体10、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并覆盖壳体10的开口部的罩211、以及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并具有构成印字部15的热敏头32的印字单元230,带供给轴33和带卷绕轴34设置于印字单元230,带供给轴33处于带更换位置的状态是罩211打开后的状态,并且是印字单元230的敞开端230a侧从罩211分离的状态。
对于打印机200而言,随着罩211打开,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
根据该结构,若罩211打开,则自动地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因此无需用于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的操作。
对于打印机200而言,在带供给轴33处于带更换位置时,带供给轴33在打印机200的前方侧露出。
根据该结构,操作人员容易视觉确认带供给轴33,从而墨带R的更换作业变得容易。
打印机200具备:作为第1锁止部件的锁止部件238,其设置为能够在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位置、与允许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位置之间自如地移动;作为第2锁止部件的锁止部件62,其设置为能够在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的位置、与允许带卷绕轴34的旋转的位置之间自如地移动;作为第1施力部件的弹簧239,其朝向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位置对锁止部件238施力;以及作为第2施力部件的弹簧64,其朝向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的位置对锁止部件62施力。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锁止部件238定位于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的位置,另外,能够容易地将锁止部件62定位于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的位置。
打印机200具备壳体10、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并覆盖壳体10的开口部的罩211、在印字介质M进行印字的印字部15、保持向印字部15供给的墨带R的带供给轴33、对在印字部15使用了的墨带R进行卷绕的带卷绕轴34、以及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并具有构成印字部15的热敏头32的印字单元230,带供给轴33和带卷绕轴34设置于印字单元230,在印字单元230收纳于罩211的状态下,允许带供给轴33的旋转,在印字单元230的敞开端230a侧从罩211分离并且带供给轴33处于能够装卸墨带R的带更换位置时,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
根据该结构,在印字单元230的敞开端230a侧从罩211分离并且能够从带供给轴33装卸墨带R的状态下,限制带供给轴33的旋转。因此,在进行墨带R的更换时,能够防止带供给轴33旋转而在墨带R发生松弛,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墨带R的更换。
对于打印机200而言,在罩211打开的状态下,在印字单元230收纳于罩211的状态与印字单元230的敞开端230a侧从罩211分离的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下,都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
根据该结构,在打开了罩211的状态下,无论印字单元230收纳于罩211还是敞开端230a侧从罩211分离,都限制带卷绕轴34的旋转。因此,能够在进行墨带R的更换时、在进行打印机200的维护时,防止带卷绕轴34旋转而在墨带R发生松弛。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示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之一,并不旨在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的结构。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适当地组合使用。
本申请主张基于在2018年7月13日向日本国专利局申请的专利2018-133724的优先权,该申请的所有内容通过参照而编入至本说明书中。

Claims (8)

1.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
罩,其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覆盖所述壳体的开口部;
印字部,其在印字介质进行印字;
带供给轴,其保持向所述印字部供给的墨带;
带卷绕轴,其卷绕在所述印字部使用了的所述墨带;以及
印字单元,其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具有构成所述印字部的热敏头,
所述带供给轴和所述带卷绕轴设置于所述印字单元,
所述打印机在所述印字单元收纳于所述罩的状态下,允许所述带供给轴的旋转,在所述印字单元的敞开端侧从所述罩分离且所述带供给轴处于能够装卸所述墨带的带更换位置时,限制所述带供给轴的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罩打开的状态下,在所述印字单元收纳于所述罩的状态、与所述印字单元的所述敞开端侧从所述罩分离的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中,都限制所述带卷绕轴的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伴随着所述罩打开而限制所述带卷绕轴的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带供给轴处于所述带更换位置时,所述带供给轴在所述打印机的前方侧露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机具备:
第1锁止部件,其被设置为能够在限制所述带供给轴的旋转的位置、与允许所述带供给轴的旋转的位置之间自如地移动;
第2锁止部件,其被设置为能够在限制所述带卷绕轴的旋转的位置、与允许所述带卷绕轴的旋转的位置之间自如地移动;
第1施力部件,其朝向限制所述带供给轴的旋转的位置对所述第1锁止部件施力;以及
第2施力部件,其朝向限制所述带卷绕轴的旋转的位置对所述第2锁止部件施力。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带供给轴处于所述带更换位置时,所述带供给轴在所述打印机的前方侧露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机具备:
第1锁止部件,其被设置为能够在限制所述带供给轴的旋转的位置、与允许所述带供给轴的旋转的位置之间自如地移动;
第2锁止部件,其被设置为能够在限制所述带卷绕轴的旋转的位置、与允许所述带卷绕轴的旋转的位置之间自如地移动;
第1施力部件,其朝向限制所述带供给轴的旋转的位置对所述第1锁止部件施力;以及
第2施力部件,其朝向限制所述带卷绕轴的旋转的位置对所述第2锁止部件施力。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机具备:
第1锁止部件,其被设置为能够在限制所述带供给轴的旋转的位置、与允许所述带供给轴的旋转的位置之间自如地移动;
第2锁止部件,其被设置为能够在限制所述带卷绕轴的旋转的位置、与允许所述带卷绕轴的旋转的位置之间自如地移动;
第1施力部件,其朝向限制所述带供给轴的旋转的位置对所述第1锁止部件施力;以及
第2施力部件,其朝向限制所述带卷绕轴的旋转的位置对所述第2锁止部件施力。
CN201880028623.6A 2018-07-13 2018-09-25 打印机 Active CN1108966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3724 2018-07-13
JP2018133724 2018-07-13
PCT/JP2018/035523 WO2020012673A1 (ja) 2018-07-13 2018-09-25 プリン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96617A CN110896617A (zh) 2020-03-20
CN110896617B true CN110896617B (zh) 2021-03-12

Family

ID=69142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8623.6A Active CN110896617B (zh) 2018-07-13 2018-09-25 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58396B2 (zh)
JP (1) JP7029472B2 (zh)
CN (1) CN110896617B (zh)
WO (1) WO20200126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73401B2 (ja) 2018-07-13 2022-05-23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USD1018660S1 (en) * 2022-12-16 2024-03-19 Hand Held Products, Inc. Printer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51170A (ja) * 1986-08-22 1988-03-04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H0890868A (ja) * 1994-09-26 1996-04-09 Tec Corp 転写式プリンタ
US5601373A (en) * 1996-01-29 1997-02-11 Intermec Corporation Spur gear ratchet mechanism for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JPH09272213A (ja) * 1996-04-04 1997-10-21 Nec Eng Ltd ライ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H11227282A (ja) * 1997-12-11 1999-08-24 Murata Mach Ltd インクリボン用カセット
JP2004122401A (ja) * 2002-09-30 2004-04-22 Phoenix:Kk リボンカセット
JP2004142113A (ja) * 2002-10-21 2004-05-20 Cano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Inc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
JP2005324555A (ja) * 2005-06-03 2005-11-24 Brother Ind Ltd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2009179010A (ja) * 2008-01-31 2009-08-13 Sato Knowledge &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stitute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15096336A (ja) * 2015-01-07 2015-05-21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8052U (zh) 1985-01-29 1986-08-11
JP2569031B2 (ja) * 1987-01-09 1997-01-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インク紙カセツト
JPH0356349A (ja) 1989-07-24 1991-03-11 Canon Inc 記録装置
US5833377A (en) 1996-05-10 1998-11-10 Monarch Marking Systems, Inc. Core, spindle and combination thereof
JP3764360B2 (ja) 2001-09-12 2006-04-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ンクフィルム保持装置
JP2007268816A (ja) * 2006-03-30 2007-10-18 Sony Corp プリンタ装置及びその印画紙
JP4294074B1 (ja) * 2008-02-08 2009-07-08 株式会社サトー知識財産研究所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TWM342281U (en) 2008-05-09 2008-10-11 Tsc Auto Id Technology Co Ltd Base mechanism for fixing ribbon
JP4964187B2 (ja) 2008-05-29 2012-06-27 株式会社サトー知識財産研究所 プリンタ
MX336797B (es) 2010-10-28 2016-02-02 Zih Corp Impresora con ensamble de cabeza de impresion, ensamble de embrague, y ensamble de transporte de cinta de impresora.
CN103465634B (zh) 2012-06-06 2016-03-23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热转印打印机
US9067447B2 (en) * 2013-09-05 2015-06-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ribbon cassette and printer apparatus
US9211744B2 (en) 2013-12-16 2015-12-15 Zih Corp.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with enhanced media and ribbon loading and unloading features
CN110582408B (zh) * 2017-09-26 2021-06-04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机
US10906327B2 (en) * 2017-09-26 2021-02-02 Sato Holdings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WO2019187230A1 (ja) * 2018-03-30 2019-10-03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US11279143B2 (en) * 2018-07-13 2022-03-22 Sato Holdings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JP7073401B2 (ja) 2018-07-13 2022-05-23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51170A (ja) * 1986-08-22 1988-03-04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H0890868A (ja) * 1994-09-26 1996-04-09 Tec Corp 転写式プリンタ
US5601373A (en) * 1996-01-29 1997-02-11 Intermec Corporation Spur gear ratchet mechanism for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JPH09272213A (ja) * 1996-04-04 1997-10-21 Nec Eng Ltd ライ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H11227282A (ja) * 1997-12-11 1999-08-24 Murata Mach Ltd インクリボン用カセット
JP2004122401A (ja) * 2002-09-30 2004-04-22 Phoenix:Kk リボンカセット
JP2004142113A (ja) * 2002-10-21 2004-05-20 Cano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Inc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
JP2005324555A (ja) * 2005-06-03 2005-11-24 Brother Ind Ltd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2009179010A (ja) * 2008-01-31 2009-08-13 Sato Knowledge &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stitute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15096336A (ja) * 2015-01-07 2015-05-21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58396B2 (en) 2022-06-14
CN110896617A (zh) 2020-03-20
JPWO2020012673A1 (ja) 2021-06-03
JP7029472B2 (ja) 2022-03-03
WO2020012673A1 (ja) 2020-01-16
US20210354479A1 (en) 2021-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3349B (zh) 打印机
CN110896618B (zh) 打印机
CN111108001B (zh) 打印机
CN110582408B (zh) 打印机
JP7197740B2 (ja) プリンタ
CN110896617B (zh) 打印机
CN110997336B (zh) 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