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92370A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92370A
CN110892370A CN201880046541.4A CN201880046541A CN110892370A CN 110892370 A CN110892370 A CN 110892370A CN 201880046541 A CN201880046541 A CN 201880046541A CN 110892370 A CN110892370 A CN 110892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on region
user
housing
stat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65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92370B (zh
Inventor
海老原宗毅
木暮公彦
藤泽聪
小林健
胜原智子
后藤哲郎
志贺文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892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2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92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2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display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46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the device orientation or free movement in a 3D space, e.g. 3D mice, 6-DOF [six degrees of freedom] pointers using gyroscopes, accelerometers or tilt-sens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62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1D translations or rotations of an operating part of the device, e.g. scroll wheels, sliders, knobs, rollers or be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64Position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目的]提供一种技术,该技术防止当用户握持壳体时违背用户的意图执行处理。[解决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显示部、压敏传感器和控制部。壳体具有正面和包括操作区域的子表面,并且能够由用户握持。显示部布置在正面上。压敏传感器检测相对于子表面的压力值。控制部基于压力值识别用户操作操作区域的状态和用户握持操作区域的状态,及在确定状态为操作操作区域的情况下,基于用户相对于操作区域的操作执行预定处理。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信息处理装置等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诸如能够由用户握持的智能电话之类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显示器通常仅布置在壳体的正面上。另一方面,近年来,已经知道不仅在正面而且在侧面上都布置有显示器的信息处理装置(例如,参见下面的专利文献1)。
在这种信息处理装置中,可以将GUI(图形用户界面)布置于在侧面上布置的显示器上。当用户通过手指操作布置在侧面上的GUI时,执行与GUI有关的处理。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15/0227227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顺便提及,壳体的侧面是通常由用户的手指握持的部分。因此,当用户握持壳体的侧面时,例如误认为操作了GUI并且可能不期望地违背用户的意图执行处理。
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了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该技术防止当用户握持壳体时违背用户的意图执行处理。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技术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显示部、压敏传感器和控制部。
壳体具有正面和包括操作区域的子表面,并且能够由用户握持。
显示部布置在正面上。
压敏传感器检测相对于子表面的压力值。
控制部基于压力值识别用户操作操作区域的状态和用户握持操作区域的状态,及在确定状态为操作操作区域的情况下,基于用户相对于操作区域的操作执行预定处理。
在信息处理装置中,由于其基于相对于子表面的压力值来识别用户操作操作区域的状态和用户握持操作区域的状态,所以可以准确识别状态。因此,当用户握持壳体时,它防止执行违背用户的意图的处理。
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在满足压力值在预定时间内连续取预定范围内的值的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可以确定用户操作操作区域。
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在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可以确定用户握持操作区域。
信息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压敏传感器,并且在满足由多个压敏传感器中的第一压敏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压力值在预定时间内连续取预定范围内的值的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可以基于由与第一压敏传感器相邻的第二压敏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压力值来识别用户操作操作区域和用户握持操作区域的状态。
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在第二压力值小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可以确定操作区域处于由用户操作的状态。
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在第二压力值是预定阈值或更大的情况下,控制部可以确定操作区域处于由用户握持的状态。
在信息处理装置中,控制部可以确定在子表面中设置操作区域的位置。
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运动传感器,该运动传感器检测壳体的姿态,并且控制部可以基于检测到的壳体的姿态来确定设置操作区域的位置。
在信息处理装置中,控制部可以基于压力值确定由用户握持的壳体的握持模式,并基于握持模式,确定设置操作区域的位置。
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当改变壳体的姿态时,控制部可以基于姿态的改变来新确定将操作区域设置在子表面上的位置。
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当改变握持模式时,控制部可以基于握持模式的改变来新确定将操作区域设置在子表面上的位置。
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当将操作区域设置在子表面上时,控制部可以致使在正面的显示部上显示示出设置操作区域的位置的指示。
在信息处理装置中,显示部可以布置在正面和子表面上,并且控制部可以致使GUI(图形用户界面)显示在与显示部的子表面上的操作区域相对应的位置处。
在信息处理装置中,还包括布置在子表面上的检测用户接触位置的接近传感器,并且在确定状态为用户操作操作区域的情况下,控制部可以基于检测到的接触位置执行预定处理。
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在确定状态为用户操作操作区域的情况下,控制部可以基于压力值执行预定处理。
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壳体可以具有可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改变的形状。
根据本技术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基于相对于壳体的子表面的压力值来识别用户操作操作区域的状态和用户握持操作区域的状态,所述壳体具有包括显示部的正面和包括操作区域的子表面,并且壳体能够由用户握持;及在确定状态为操作操作区域的情况下,基于用户相对于操作区域的操作执行预定处理。
根据本技术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基于相对于壳体的子表面的压力值来识别用户操作操作区域的状态和用户握持操作区域的状态,所述壳体具有包括显示部的正面和包括操作区域的子表面,并且壳体能够由用户握持;及在确定状态为操作操作区域的情况下,基于用户相对于操作区域的操作执行预定处理。
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技术,可以提供一种技术,该技术防止当用户握持壳体时违背用户的意图执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智能电话的透视图。
[图2]图2是示出智能电话的电气配置的框图。
[图3]图3是示出布置多个压敏传感器的位置的视图。
[图4]图4是示出操作区域的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图5]图5是示出当用户握持壳体时的状态的视图。
[图6]图6是示出当用户握持壳体时的状态的视图。
[图7]图7是示出当用户握持壳体时的状态的视图。
[图8]图8是示出当操作区域和GUI布置在壳体的侧周表面上时的状态的视图。
[图9]图9是示出当操作区域和GUI布置在壳体的侧周表面上时的状态的视图。
[图10]图10是示出当操作区域和GUI布置在壳体的侧周表面上时的状态的视图。
[图11]图11是示出当操作区域和GUI布置在壳体的侧周表面上时的状态的视图。
[图12]图12是示出当操作区域和GUI布置在壳体的侧周表面上时的状态的视图。
[图13]图13是示出指示的示例的视图。
[图14]图14是示出指示的示例的视图。
[图15]图15是示出识别握持状态和操作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6]图16是操作状态下的压力值与握持状态下的压力值之间的比较图。
[图17]图17是示出当确定状态为操作操作区域5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8]图18是示出将本技术应用于照相机应用的示例情况的视图。
[图19]图19是示出将本技术应用于照相机应用的示例情况的视图。
[图20]图20是示出将本技术应用于照相机应用的示例情况的视图。
[图21]图21是示出指示的示例的视图。
[图22]图22是示出指示的示例的视图。
[图23]图23是示意性示出压敏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24]图24是示出电路板的视图。
[图25]图25是示意性示出包括自电容型静电电容传感器的压敏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26]图26是示出压敏机构的电极结构的视图。
[图27]图27是示出包括折叠式壳体的智能电话的视图。
[图28]图28是示出接近检测机构的示例的视图。
[图29]图29是示出接近检测机构布置在压敏机构上方的状态的图。
[图30]图30是示出当在接近检测机构和压敏机构之间插入间隔物时的示例的视图。
[图31]图31是示出当在接近检测机构和压敏机构之间插入间隔物时的示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智能电话100的整体配置和每个部件的配置]
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智能电话100(信息处理装置)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智能电话100包括壳体10和布置在壳体10的表面上的显示部13。
壳体10具有能够被用户的手握持的尺寸。壳体10具有长方体,并且在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较薄,在较短方向(X轴方向)上较短,而在较长方向(Y轴方向)上较长。
壳体10具有正面1、背面2和侧周表面3(子表面)。侧周表面3具有四个表面:上表面3a(子表面)、下表面3b(子表面)、右侧表面3c(子表面)和左侧表面3d(子表面)。注意,在本说明书中,基于重力方向,将侧周表面3的四个表面,即上侧表面、下侧表面、右侧表面和左侧表面设置为上表面3a、下表面3b、右侧表面3c和左侧表面3d(即,相同的表面可以不同地指代)。
注意,壳体10包括听筒、话筒、连接器等(未示出)。
显示部13例如包括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显示部13布置在壳体10的整个正面1上,并且还布置在壳体10的整个侧周表面3上。
注意,在该实施例中,尽管将一个显示部13布置在壳体10的整个侧周表面3上,但是可以仅将显示部13布置在壳体10的侧周表面3的一部分上(例如,显示部13仅布置在右侧表面3c上)。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尽管在背面2上没有布置显示部13,但是可以在背面2上布置显示部13。
图2是示出智能电话100的电气配置的框图。如图2所示,智能电话100包括控制部11、存储部份12、显示部13、通信部14、天线15、扬声器16、麦克风17、摄像部18、运动传感器19、接近传感器20和多个压敏传感器21。
控制部11包括例如CPU(中央处理单元)等。控制部11基于存储在存储部12中的各种程序执行各种计算,并且整体地控制智能电话100的各个部件。稍后将详细描述控制部11的具体处理。
存储部12包括用于控制部11的工作区的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了控制部11的处理所需的各种程序。可以从诸如光盘和半导体存储器的便携式记录介质读取各种程序,或者可以从网络上的服务器装置下载各种程序。
通信部14对天线15发送和接收的无线电波的频率执行诸如转换、调制和解调的处理。天线15发送和接收用于呼叫的无线电波和用于分组通信的无线电波,例如电子邮件和Web数据。
扬声器16包括数字/模拟转换器、放大器等。扬声器16相对于用于从控制部11输入的呼叫的语音数据执行数字/模拟转换处理和放大处理,并经由听筒输出语音。
麦克风17包括模拟/数字转换器等。麦克风17将经由话筒从用户输入的模拟语音数据转换为数字语音数据,并将其输出至控制部11。对输出至控制部11的数字语音数据进行编码,然后经由通信部14和天线15进行发送。
摄像部18包括光学系统,例如物镜和图像捕获透镜;以及图像捕获器件,例如转换通过光学系统获得的光的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和CCD(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摄像部18从由图像捕获器件图像捕获的信号生成图像数据,并将其馈送到控制部11。
运动传感器19检测壳体10的运动和姿态。运动传感器19的示例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磁场传感器、大气传感器等(它们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组合)。
接近传感器20布置在壳体10的表面上(在显示部13上),并且检测用户的手相对于壳体10的表面的接近度。接近传感器20布置在壳体10的整个正面1上,也配置在壳体10的整个侧周表面3上。作为接近传感器20,例如使用静电电容型传感器或电阻膜型传感器。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接近传感器20。
多个压敏传感器21中的每一个检测用户的手相对于壳体10的侧周表面3的压力值。作为压敏传感器21,例如,使用静电电容型传感器、线圈型传感器等。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压敏传感器21。
图3是示出布置多个压敏传感器21的位置的视图。如图3所示,在壳体10的整个侧周表面3上布置多个压敏传感器21。具体而言,在显示部13内部预定间隔的位置上布置多个压敏传感器21。
<工作描述>
[操作区域5的设置处理]
接下来,将描述控制部11的处理。在关于控制部11的处理的描述中,将首先描述相对于壳体10的侧周表面3的操作区域5(参见稍后描述的图8至图12)的设置处理。注意,操作区域5是其中通过用户的操作的输入变为有效的区域。图4是示出操作区域5的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图5至图7示出了当用户握持壳体10时的状态。图5是示出当用户的右手握持处于竖直姿态(较长方向(Y轴方向)比较短方向(X轴)更接近重力方向的姿态)的壳体10时的状态的视图。图6是示出当用户的左手握持处于竖直姿态的壳体10时的状态的视图。图7是示出了当用户的双手握持处于水平姿态(较短方向(X轴)比较长方向(Y轴方向)更接近重力方向的姿态)的壳体10时的状态的视图。
注意,在本说明书中,执行诸如浏览器、邮件、音乐和地图之类的各种应用程序,在壳体10的正面1上的显示部13上显示各种类型的图像。
首先,控制部11基于由运动传感器19检测出的检测值来确定重力方向,并依据所确定的重力方向来确定当前壳体10的姿态(步骤101)。例如,在步骤101中,控制部11确定壳体10处于如图5和图6所示的竖直姿态,或者壳体10处于如图7所示的水平姿态。
接下来,控制部11基于由每个压敏传感器21检测出的压力值,确定当前壳体10的握持模式(模式表示用户如何握持壳体10)(步骤102)。
在步骤102中,控制部11首先确定由每个压敏传感器21检测到的压力值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将适当的值设置为此时用于确定用户是否握持壳体10的阈值。将该值设置为例如100gf至200gf。
在压力值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11确定布置有检测压力值的压敏传感器21的点,并确定该点被用户握持。然后,控制部11依据被确定为用户握持的各个点的位置确定当前壳体10的握持模式。
在图5至图7中,用虚线包围的圆圈示出了确定为用户握持的点的示例。
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在壳体10的右侧表面3c中确定在用户的右手的拇指的压力下在上侧的两个点和在用户的右手的手掌的压力下在下侧的三个点被用户握持。另外,在壳体10的左侧表面3d中,确定在用户的右手的第二根手指和第三手指的压力下在下侧的四个点被用户握持。
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在壳体10的左侧表面3d中确定在用户的左手的拇指的压力下在上侧的两个点和在用户的左手的手掌的压力下在下侧的三个点被用户握持。此外,在壳体10的右侧表面3c中,确定在用户的左手的第二根手指和第三手指的压力下在下侧的四个点被用户握持。
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在壳体10的上表面3a中确定在用户的右手的第一根手指的压力下在右侧的三个点和在用户的左手的第一根手指的压力下在右侧的三个点被用户握持。此外,在壳体10的下表面3b中,确定在用户的右手的拇指的压力下在右侧的两个点和在用户的左手的拇指的压力下在左侧的两个点被用户握持。
在确定了如图5至图7所示的用户所握持的各个点之后,基于各个点的点来确定握持模式。
例如,从总共九个点被确定为用户握持而将图5所示的示例确定为由右手(一只手)握持壳体10的一种握持模式。另外,从总共九个点被确定为用户握持而将图6所示的示例确定为由左手(一只手)握持壳体10的一种握持模式。另外,从总共十个点被确定为用户握持而将图7所示的示例确定为由双手握持壳体10的一种握持模式。
在确定了握持模式之后,控制部11接下来基于壳体10的姿态和握持模式来确定在壳体10的侧周表面3中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并将操作区域5设置在该位置(步骤103)。在控制部11设置操作区域5之后,将GUI 6布置在与操作区域5相对应的位置处(步骤104)。
图8至图12示出了在将操作区域5和GUI 6布置在壳体10的侧周表面3上时的状态。
参考图8,例如,在壳体10具有竖直姿态以及由右手握持的握持模式的情况下,将操作区域5设置在壳体10的右侧表面3c的上侧位置。然后,将GUI 6布置在与操作区域5对应的位置。
此处,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操作区域5,准备了两个操作区域5:滑动操作型操作区域5a和按压操作型操作区域5b。
图8示出了示例性情况:将滑动操作型操作区域5a设置在壳体10的右侧表面3c的上侧位置,并相对于滑动操作型操作区域5a设置用于滚动的GUI6a。
另外,图8示出了将按压操作型操作区域5b设置在壳体10的右侧表面3c的上侧位置并且相对于按压操作型操作区域5b布置用于切换图像的GUI6b(切换按钮)的示例情况。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假定操作区域5是由右手的拇指操作的。
顺便提及,分配给操作区域5的功能(分配给GUI 6的功能)不限于滚动和图像切换,而是可以适当地改变。例如,可以将包括回放、暂停、快进、倒退、确定、音量增大/减小、放大/缩小、电源开/关等的任何和全部功能分配给操作区域5。
此外,还可以适当地改变设置操作区域的位置(布置GUI 6的位置)。通常,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布置GUI 6的位置)可以是任何位置,只要在考虑到壳体10的姿态和握持模式的情况下用户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手指进行操作即可。
例如,如图9所示,可以将操作区域5设置在壳体10的左侧表面3d的上侧位置,并且可以将GUI 6布置在与操作区域5相对应的位置。顺便提及,在该示例中,假定操作区域5由右手的第一根手指或左手的手指(未握持壳体的手)来操作。
可替换地,如图10所示,可以将操作区域5设置在壳体10的右上角部分(连接上表面3a和右侧表面3c的部分),并且可以将GUI 6布置在与操作区域5相对应的位置。顺便提及,在该示例中,假定操作区域5由右手的拇指操作。
参考图11,例如,在壳体10具有竖直姿态以及由左手握持的握持模式的情况下,将操作区域5设置在壳体10的左侧表面3d的上侧位置。然后,将GUI 6布置在与操作区域5相对应的位置。
图11示出了示例性情况:将滑动操作型操作区域5a设置在壳体10的左侧表面3d的上侧位置,并且相对于滑动操作型操作区域5a布置用于滚动的GUI 6a。另外,图11示出了示例性情况:将按压操作型操作区域5b设置在壳体10的左侧表面3d的上侧位置,并且相对于按压操作型操作区域5b布置用于切换图像的GUI 6b(切换按钮)。在图11所示的示例中,假定操作区域5是由左手的拇指操作的。
参照图12,在壳体10的姿态是水平姿态并且壳体10的握持模式是用双手握持的握持模式的情况下,例如,将操作区域5设置在壳体10的右上角部分。然后,将GUI 6布置在与操作区域5相对应的位置。
图12示出了示例性情况:将滑动操作型操作区域5a设置在壳体10的右上角,并且相对于滑动操作型操作区域5a布置用于滚动的GUI 6a。另外,图12示出了示例性情况:将按压操作型操作区域5b设置在壳体10的上表面3a的右侧位置,并且相对于按压操作型操作区域5b设置有用于切换图像的GUI 6b(切换按钮)。
在将操作区域5设置在壳体10的侧周表面3上时,控制部11可以致使在壳体10的正面1处的显示部13上显示示出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的指示8。
图13和图14是示出指示8的示例的视图。图13示出了在壳体10的正面1上作为指示8a显示示出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布置GUI 6的位置)的箭头和示出分配给操作区域5的功能(分配给GUI 6的功能)的字符时的状态。顺便提及,在显示之后经过预定时间(例如几秒钟)之后,从显示部13删除指示8a。
图14示出了在将唤起操作区域5(GUI 6)的图形作为指示8b布置在壳体10的正面1的对应于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布置GUI 6的位置)的位置时的示例性状态。顺便提及,即使在显示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例如,几秒钟)之后,也不会从显示部13删除指示8b,但是即使用户操作指示8b,指示8b也没有响应。
注意,图13所示的指示8a和图14所示的指示8b可以组合。
再次参考图4,在将GUI 6布置在操作区域5上之后,控制部11接下来基于由运动传感器19检测到的检测值来确定壳体10的姿态是否发生了很大变化(步骤105)。在壳体10的姿态变化很大的情况下(步骤105中为“是”),控制部11返回步骤101,并再次执行步骤101至104中的处理。
例如,在壳体10的姿态从竖直姿态(见图5和图6)改变为水平姿态(见图7)或者在壳体10的姿态从水平姿态改变为竖直姿态的情况下,控制部11确定壳体10的姿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1新确定壳体10的姿态和握持模式,根据壳体10和握持模式新设置操作区域5,并执行在操作区域5上布置GUI 6的处理。
在壳体10的姿态没有很大变化的情况下(步骤105中的“否”),控制部11接下来确定握持模式是否发生了很大变化(步骤106)。基于检测到预定阈值以上的压力值的压敏传感器21的位置(确定用户握持的点)来确定握持模式是否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握持模式没有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步骤106中为“否”),控制部11返回到步骤105,并再次确定壳体10的姿态是否发生了很大变化。
另一方面,在握持模式变化很大的情况下(步骤105中为“是”),控制部11返回步骤101,并再次执行步骤101至104中的处理。
例如,在由右手(一只手)握持的握持模式(图5)改变为由左手(一只手)握持的握持模式(图6)的情况下(反之亦然),以及在由一只手握持的握持模式(图5,图6)改变为由双手握持的握持模式(图7)(相反亦然)的情况下,控制部11确定握持模式变化很大。
然后,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1新确定壳体10的姿态和握持模式,根据壳体10和握持模式新设置操作区域5,并执行相对于操作区域5布置GUI6的处理。
[握持状态或操作状态的识别处理]
接下来,将描述识别处理。控制部11识别握持操作区域5的状态(握持状态)或操作操作区域5的状态(操作状态)。图15是示出识别握持状态和操作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控制部11从布置在与操作区域5相对应的位置处的每个压敏传感器21获取每个压力值(步骤201)。接下来,控制部11对来自布置在与操作区域5相对应的位置处的每个压敏传感器21的每个压力值并行地执行步骤202至步骤207中的处理。
在步骤202中,控制部11确定压力值是否为阈值α或更大。阈值α的值被设定为小于用户轻触(或轻按)壳体10的侧周表面3上的操作区域5时的压力值的值,并且阈值α的值被设定至约10gf至20gf。
在压力值小于阈值α的情况下(步骤202中为“否”),控制部11返回至步骤202,并再次确定压力值是否为阈值α或更大。另一方面,在压力值为阈值α或更大的情况下(步骤202中为“是”),控制部11确定压力值是否为阈值β或更小(步骤203)。阈值β的值被设定为大于用户轻触(或轻按)壳体10的侧周表面3上的操作区域5时的压力值的值,阈值α的值被设定为约100gf至200gf。
在压力值是阈值β或更小的情况下(步骤203中为“是”),控制部11确定从压力值超过α的时间T1开始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t(例如,大约0.3到0.8秒)(步骤204)。
在未经过预定时间t的情况下(步骤204中为“否”),控制部11返回到步骤202,并再次确定压力值是否为阈值α或更大。
在从压力值超过阈值α的时间T1开始经过预定时间t(例如,约0.3至0.8秒)(参见步骤204)之前压力值超过β(步骤203中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11前进到步骤207。在步骤207中,控制部11确定布置有检测要确定的压力值的压敏传感器21的点(以下称为对应点)处于握持状态(步骤207)。
在压力值保持在大于等于阈值α且小于等于阈值β的范围(参见步骤202、203)内的同时经过了预定时间t的情况下(步骤204中为“是”),控制部11进行到下一步骤205。
在步骤205中,控制部11确定与检测要确定的压力值(第一压力值)的压敏传感器21(第一压敏传感器)相邻的两个压敏传感器21(第二压敏传感器)的每个压力值(第二压力值)是否是预定阈值或更大。阈值被设定为例如约10gf至20gf。
在相邻的两个压敏传感器21的压力值中的至少一个为预定阈值或更大的情况下(步骤205中为是),控制部11确定对应点处于握持状态(步骤207)。
另一方面,在相邻的两个压敏传感器21的两个压力值均小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步骤205中为“否”),控制部11确定对应点处于操作状态中(步骤206)。
图16是操作状态下的压力值与握持状态下的压力值之间的比较图。
如图16所示,操作状态下的压力值在时间T1达到阈值α(约10gf至20gf)或更大,然后在从经过预定时间t(大约0.3秒至0.8秒)到时间T2的时间段期间经常连续取在大于等于阈值α且小于等于阈值β的范围内的值。另一方面,在握持状态下的压力值在时间T1达到阈值α(大约10gf至20gf)或更大,然后在经过预定时间t(大约0.3至0.8秒)之后且在到达时间T2之前经常超过阈值β。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这种关系,控制部11识别握持状态与操作状态。典型地,在步骤202至步骤204中,控制部11确定是否满足压力值在预定时间(从压力值超过α的时间T1到经过预定时间t的时间)内连续取在预定范围(大于等于阈值α且小于等于阈值β的范围)内的值的条件。然后,如果满足上述条件,则控制部11确定对应点在预定条件下处于操作状态。另一方面,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则控制部11确定对应点处于握持状态。
此处,还假设握持状态下的压力值可以取类似于如图16所示的操作状态下的压力值的值。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握持状态如何,控制部11都可能会错误地判断它处于操作状态。为了防止错误的判断,控制部11在步骤205中确定相邻的压敏传感器21的压力值是否为预定阈值或更大。
即,如图5至图7所示,当用户握持壳体10时,具有以下特性:检测到具有预定阈值或更大的压力值的压敏传感器21的位置很可能相邻。在该实施例中,控制部11利用该特性来改善握持状态和操作状态的识别精度。具体地,即使满足上述条件,在两个相邻的压敏传感器21的压力值中的至少一个压力值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11也不确定为操作状态,而是确定为握持状态。然后,仅在满足上述条件并且相邻的两个压敏传感器21的两个压力值均小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才将其确定为操作状态。
[操作状态中的处理]
接下来,将描述当确定用户操作操作区域5的状态时的处理。图17是示出在将状态确定为操作操作区域5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控制部11确定包括被确定为处于操作状态中的点的操作区域5是否为滑动操作型操作区域5a(步骤301)。在操作区域5是滑动操作型操作区域5a的情况下(步骤301中为“是”),控制部11基于由接近传感器20检测到的检测值来确定用户手指的接触位置(步骤302)。
接下来,只要用户手指的接触位置不在操作区域5的外部,控制部11就根据用户手指的接触位置执行与分配给操作区域5的功能(GUI 6的功能)有关的处理(步骤303)。接下来,控制部11基于由接近传感器20检测到的检测值来确定用户手指的接触是否解除(步骤304)。
在用户手指的接触没有解除的情况下(步骤304中的“否”),控制部11返回到步骤302,并再次确定用户手指的接触位置。另一方面,在用户手指的接触解除的情况下(步骤304为“是”),控制部11结束处理。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一旦确定操作区域5处于操作状态(参见图16的步骤206),就由接近传感器20确定用户手指的接触位置。当用户手指在侧周表面3上滑动时并且如果接近传感器20可以检测到手指,即使压力值小于阈值α(例如,压力值为0gf)或超过阈值β,也执行与分配给操作区域5的功能(GUI 6的功能)有关的处理。
在步骤301中,在操作区域5不是滑动操作型操作区域5a的情况下(步骤301中为“否”),控制部11确定操作区域5是否为按压操作型操作区域5b(步骤305)。
在操作区域5是按压操作型操作区域5b的情况下(步骤305中为“是”),控制部11基于由压敏传感器21检测到的压力值来确定是否按压了操作区域5(步骤306)。此处,对于成为按压判定基准的阈值,通常设定大于阈值β的值。
在按压操作区域5的情况下(步骤306中为“是”),控制部11执行与分配给操作区域5的功能(GUI 6的功能)有关的处理(步骤308),并结束处理。
在未按压操作区域5的情况下(步骤306中为“否”),控制部11基于由接近传感器20检测到的检测值,确定用户手指的接触是否解除(步骤307)。
在用户手指的接触没有解除的情况下(步骤307中为“否”),控制部11返回到步骤306,并再次确定是否按压了操作区域5。另一方面,在用户手指解除的情况下(步骤307为“是”),控制部11结束处理。
[用户对操作区域5(GUI 6)的操作]
接下来,参考图8至图12具体描述当用户操作操作区域5时执行何种处理。
例如,当在用户的手指轻触(或轻按)滑动操作型操作区域5a(用于滚动的GUI 6a)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t(大约0.3至0.8秒)时,确定操作区域5处于操作状态(参见步骤201至206)。此后,当用户手指执行滑动操作(或轻拂操作)时,检测接触位置,并且根据接触位置滚动在正面1的显示部13上显示的图像(步骤301至304)。
另外,当在用户手指轻触(或轻按)按压操作型操作区域5b(用于切换图像的GUI6b)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t(约0.3至0.8秒)时,确定为操作区域5处于操作状态(参见步骤201至206)。此后,当用户手指进一步按压时,检测到按压并且将在正面1的显示部13上显示的图像切换为其他图像(步骤305至308)。
[相机应用]
接下来,将描述本技术应用于相机应用的情况。图18至图20是示出了将本技术应用于相机应用的示例性情况的视图。
顺便提及,在图18至图20中,用户试图对花朵进行图像捕获。图18至图20示出了在正面1的显示部13上显示要图像捕获的花朵的示例性情况。
控制部11确定壳体10的姿态,然后确定壳体10的握持模式(步骤101至102)。在图18至图20中,由虚线包围的圆圈示出了确定为用户握持的点的示例。
接下来,控制部11基于壳体10的姿态和握持模式在壳体10的侧周表面3上设置操作区域5,并且将GUI 6布置在与操作区域5对应的位置处(步骤103至104)。
图18至图20示出了相对于壳体10的侧周表面3布置操作区域5和GUI6的状态。
参考图18,在壳体10的姿态是水平姿态并且壳体10的握持模式是用双手握持的握持模式的情况下,例如将操作区域5设置在壳体10的上表面3a处并将GUI 6布置在操作区域5内。
图18示出了示例性情况:将滑动操作型操作区域5a设置在壳体10的上表面3a的左侧,并且相对于滑动操作型操作区域5a布置用于放大/缩小的GUI 6c。另外,图18示出了示例性情况:将按压操作型操作区域5b设置在壳体10的上表面3a的右侧并且相对于按压操作型操作区域5b布置用于快门的GUI 6d(快门按钮)。
顺便提及,在图18所示的示例中,假定用于放大/缩小的GUI 6c由左手的第一根手指操作,而用于快门的GUI 6d(快门按钮)由右手的第一根手指操作。
参考图19,例如,在壳体10处于竖直姿态并且壳体10的握持模式是由左手握持的握持模式的情况下,将操作区域5设置在壳体10的上表面3a并将GUI 6布置在操作区域5内。
图19示出了示例性情况:将滑动操作型操作区域5a设置在壳体10的上表面3a的左侧,并且相对于滑动操作型操作区域5a布置用于放大/缩小的GUI 6c。另外,图19示出了示例性情况:将按压操作型操作区域5b设置在壳体10的上表面3a的右侧,并且相对于按压操作型操作区域5b布置用于快门的GUI 6d(快门按钮)。
顺便提及,在图19所示的示例中,假定用于放大/缩小的GUI 6c和用于快门的GUI6d(快门按钮)由右手(未握持壳体10的手)的手指操作。
参考图20,例如,在壳体10处于竖直姿态并且壳体10的握持模式是由右手握持的握持模式的情况下,将操作区域5设置为壳体10的上表面3a并将GUI 6布置在操作区域5内。
图20示出了示例性情况:将滑动操作型操作区域5a设置在壳体10的上表面3a的右侧,并且相对于滑动操作型操作区域5a布置用于放大/缩小的GUI 6c。另外,图20示出了示例性情况:将按压操作型操作区域5b设置在壳体10的上表面3a的左侧并且相对于按压操作型操作区域5b布置用于快门的GUI 6d(快门按钮)。
顺便提及,在图20所示的示例中,假定用于放大/缩小的GUI 6c和用于快门的GUI6d(快门按钮)由左手(未握持壳体10的手)的手指操作。
从在图8至图12和图18至图20之间的比较可知,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布置GUI 6的位置)对于要执行的每个应用可以不同。另外,分配给操作区域5的功能(分配给GUI 6的功能)对于要执行的每个应用可以不同。
当设置了操作区域5时,控制部11可以致使在壳体10的正面1的显示部13上显示示出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的指示8。
图21和图22是视图,每个视图都显示了指示8的示例。图21所示的示例显示了在作为指示8c在壳体10的正面1上显示示出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布置GUI 6的位置)的箭头和示出分配给操作区域5的功能(分配给GUI6的功能)的字符时的状态。顺便提及,在显示之后经过预定时间(例如,几秒钟)之后,从显示部13删除指示8c。
图21示出了在将唤起操作区域5(GUI 6)的图形作为指示8d布置在壳体10的正面1的与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布置GUI 6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时的示例性状态。顺便提及,即使在显示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例如,几秒钟)之后,也不会从显示部13删除指示8d,但是即使用户操作指示8b,指示8d也没有响应。
注意,图21所示的指示8c和图22所示的指示8d可以组合。
例如,当在用户的手指轻触(或轻按)滑动操作型操作区域5a(用于放大/缩小的GUI 6c)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t(大约0.3至0.8秒)时,确定操作区域5处于操作状态(参见步骤201至206)。此后,当用户的手指执行滑动操作(或轻拂操作)时,检测接触位置,并且根据接触位置放大/缩小图像(步骤301至304)。
另外,当在用户的手指轻触(或轻按)按压操作型操作区域5b(用于快门的GUI 6d)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t(大约0.3至0.8秒)时,确定操作区域5处于操作状态(参见步骤201至206)。此后,当用户的手指进一步按压时,检测到按压并摄像(步骤305至308)。
<动作等>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压敏传感器21检测到的压力值,识别出操作区域5由用户操作以及操作区域5由用户握持。可以准确识别操作状态和握持状态。
因此,当用户握持壳体10时,可以防止违背用户的意图执行分配给操作区域5的功能(分配给GUI 6的功能)。另外,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可以在用手握持布置有显示部的侧周表面的同时,可靠地执行在侧周表面上分配给操作区域5的功能(分配给GUI 6的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是否满足压力值在预定时间(从压力值超过α的时间T1到经过预定时间t的时间)内连续取在规定范围(大于等于阈值α且小于等于阈值β的范围)的值的条件来识别操作状态和握持状态。因此,可以提高操作状态和握持状态的识别精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识别出操作状态和握持状态时,参考与检测要确定的压力值的压敏传感器21相邻的两个压敏传感器21的压力值。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操作状态和握持状态的识别精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壳体10的姿态来确定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因此,可以将操作区域5设置在侧周表面3的适当位置。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用户所握持的壳体10的握持模式来确定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因此,可以将操作区域5设置在侧周表面3的另一适当位置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壳体10的姿态变化时,基于姿态的变化来新确定在侧周表面3上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因此,可以随着壳体10的姿态的变化来适当地确定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改变握持模式时,可以基于握持模式的变化,新确定在侧周表面3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因此,可以随着握持模式的变化来适当地确定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设置了操作区域5时,在壳体10的正面1处的显示部13上显示示出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以及分配给操作区域5的功能)的指示8。因此,用户可以从壳体10的正面1容易地识别出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以及分配给操作区域5的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设置了操作区域5时,在与操作区域5相对应的位置处显示GUI6。因此,通过视觉上识别GUI 6,用户可以从壳体10的正面1容易地识别出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以及分配给操作区域5的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将状态确定为用户操作操作区域5的情况下,基于接近传感器20检测到的接触位置,进行预定的处理。因此,用户在操作区域5上执行滑动操作(或轻拂操作)(在用户轻触或轻按操作区域5之后),然后可以执行分配给操作区域5的功能(例如,滚动、放大/缩小)。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一旦确定操作区域5处于操作状态,就由接近传感器20确定用户手指的接触位置。因此,当用户的手指在侧周表面3上执行滑动操作(或轻拂操作)时,即使压力值小于阈值α(例如,压力值为0gf)或超过阈值β,也可以根据滑动操作适当地执行分配给操作区域5的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将状态确定为用户操作操作区域5的情况下,基于由每个压敏传感器21检测到的压力值来执行预定的处理。因此,用户在操作区域5上执行按压操作(或轻拂操作)(在用户轻触或轻按操作区域5之后),然后可以执行分配给操作区域5的功能(例如,图像切换、快门)。
此处,例如,可以将用于滚动的GUI 6a布置在壳体10的正面1上更靠近侧周表面3的位置处。如果用于滚动的GUI 6a布置在这样的位置,并且当用户的手指触摸侧周表面3时,壳体10的正面1处的接近传感器20检测到用户的手指,并且可能违背用户的意图执行滚动。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将用于滚动的GUI 6a(操作区域5)等布置在侧周表面3上,并且如上所述,可以准确地识别操作状态和握持状态。因此,可以防止故障。
此处,在典型的智能电话的情况下,不同于该实施例,在壳体10的侧周表面3上未布置压敏传感器21,并且不可能检测相对于侧周表面3的压力值。另外,在典型的智能电话的情况下,通过操作布置在壳体10的正面1上的用于滚动的GUI或轻拂操作壳体的正面来执行滚动。
控制部11可以识别出所关注的智能电话是否是如上所述的不能检测相对于侧周表面3的压力值的智能电话,或者是能够检测相对于侧面表面3的压力值的智能电话100(本实施例)。
在智能电话不能检测相对于侧周表面3的压力值的情况下,控制部11致使用于滚动的GUI 6显示在壳体10的正面1上,以基于GUI的操作执行滚动。可替代地,控制部11检测相对于壳体10的正面1的特定操作(例如,轻拂操作)并执行滚动。
另一方面,在智能电话(本实施例)能够检测相对于侧周表面的压力值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控制部11执行操作区域5的设定处理,对握持状态或操作状态的识别处理,以及侧周表面3上的操作状态下的处理。此时,控制部11可以在壳体10的正面1上显示用于滚动的GUI 6,但是与用于滚动的GUI 6有关的操作可能无效(禁止)(特别是在用于滚动的GUI 6布置在靠近侧周表面3的位置的情况下)。另外,此时,控制部11还可以检测到相对于壳体10的正面1的特定操作(例如,轻拂操作),但是特定操作(例如,轻拂操作)可能无效(禁止)。此处,作为示例描述了滚动,但是该构思可应用于诸如放大/缩小之类的其他各种处理。
<各种修改>
[压敏传感器]
接下来,压敏传感器21的示例具体示出了包括多个压敏传感器21的压敏机构30。图23是示意性示出压敏机构30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如图23所示,将压敏机构30布置在壳体10(侧周表面3)与保护盖31之间。保护盖31是覆盖压敏机构30的构件,并且通常由诸如橡胶和弹性体这样的弹性可变形材料形成。保护盖31保护壳体10免受跌落冲击,并且还将由用户施加到壳体10的力传递到压敏机构30。
压敏机构30包括电路板32、第一金属层33、第二金属层34、第一支撑件35和第二支撑件36。
图24是示出电路板32的视图。电路板32包括沿Y轴方向(纵向)以预定间隔排列的多个电容元件32。每个电容元件32s具有每个梳状公共电极32a和每个单独电极32b通过彼此面对而布置的结构。每个电容元件32s电连接到控制部11,并且通过从控制部11接收输入信号而被驱动。
顺便提及,一个电容元件32s、布置在相对于电容元件32s的位置处的第一金属层33、第二金属层34、第一支撑件35和第二支撑件35形成一个压敏传感器21。
第一金属层33和第二金属层34由固定到壳体10(侧周表面6)外部和保护盖31内部的诸如铜箔之类的金属箔形成,并且通常连接至地电位。第一支撑件35和第二支撑件36由在X轴方向(短方向)上可弹性变形的多个柱状材料形成,并且在X轴方向上跨电路板21排列成行。第一支撑件35布置在第一金属层33和电路板32之间,第二支撑件36布置在第二金属层34和电路板32之间。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压敏机构30(压敏传感器21)中,当力被施加到保护盖31的表面时,电路板21与第一金属层33和第二金属层34之间的相对距离局部改变。基于每个公共电极32a和每个单独电极32b之间的电容变化,在每个电容性元件21s中检测变化量,并且将该电容变化检测为压力值。
例如,通过使用互电容方法来检测每个电容元件21s的静电电容变化。互电容法是通过两个感测电极(公共电极32a和单独电极32b)之间的静电电容变化来测量诸如人和金属板之类的接地电极的接近度。从两个感测电极看来,当接地的人体、金属板等靠近时,电容减小。
互电容型静电电容传感器通常用于多点触摸式触摸面板。在多点触摸式触摸面板中,例如,在XY方向上以矩阵形式形成16线×10线的布线,可以提供160对感测电极,每对感测电极可以单独检测手指的接近。如果通过用可压力变形的金属板覆盖在XY方向上以矩阵形式的布线的表面而由接地的导电层形成压敏传感器21,则可以代替手指接近来检测金属表面上的压力。例如,由于对于160个感测电极对可以检测金属板的变形,因此不仅可以估计XY方向上的多个按压点的坐标,而且可以估计Z方向上的按压。此时,如图24所示,当两个感测电极以梳状形成时,感测电极易于电容耦合至金属板,从而以高精度检测电容变化。
如上所述,作为压敏机构30(压敏传感器21),使用了图23和图24所示的结构,但不限于此。通常,具有接地电位的金属层可以是一层。作为最小结构,金属壳体可以是作为一种修改金属层的替代。因此,传感器本身甚至不需要金属层。
代替互电容型静电电容传感器,可以使用自电容型静电电容传感器。图25是示意性示出包括自电容型静电电容传感器的压敏机构40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26是示出压敏机构40的电极结构的示意性平面图。
如图25所示,压敏机构40布置在壳体10和保护盖31之间。压敏机构40包括电路板42、金属层43和支撑件45。如图26所示,电路板40包括作为电容元件在Y轴方向(纵向)上以预定间隔排列的多个感测电极42s。每个感测电极42s经由布线部分46电连接到控制部11。为了避免电场集中,期望每个感测电极42s具有圆形或矩形的扁平形状并且形成为具有锥形或圆形的四角,如图所示。类似地,希望布线部分46的弯曲部分47不成直角地形成,而是如图所示例如45度的逐步地弯曲。
顺便提及,一个电容元件42s、布置在与电容元件42s相对应的位置处的金属层43以及支撑件45形成一个压敏传感器21。
金属层43由固定在保护盖31内部的诸如铜箔之类的金属箔形成,并且通常连接至地电位。支撑件45由在X轴方向(短方向)上可弹性变形的多个柱状材料形成。支撑件45布置在金属层43和电路板42之间。
自电容型静电电容传感器用于通过每个感测电极42s中的静电电容变化来测量诸如人和金属板之类的接地电极的接近度,并且通常用于静电触摸开关。压敏传感器可以被认为是通过压力改变其形状的电容器。从感测电极42s看来,当接地的人体、金属板等靠近时,电容增加。自电容型静电电容传感器需要测量静电电容变化的感测电极的布线数量,以便进行单独检测。作为压敏传感器,可以基于接地电极(金属层43)与各感测电极(感测电极42s)之间的面积、距离和介电常数来容易地设计电容变化。
作为压敏传感器,可以利用电阻变化、与金属变形相关的磁场变化、压电效应等,以及利用静电电容变化。
[压敏传感器+接近传感器]
除了上述压敏机构30和40之外,可以进一步布置用于检测用户的手指(人体)接近的接近检测机构(接近传感器20)。
图28是示出接近检测机构的示例的视图。图28所示的接近检测机构50包括电路板32'。电路板32'具有与图23和图24中的压敏机构30的电路板32相似的结构。
电路板32'包括在Y轴方向(纵向)上以预定间隔排列的多个电容元件32s'(也参见图24)。每个电容元件32s'具有每个梳状公共电极32a'和每个单独电极32b'通过彼此面对而布置的结构。每个电容元件32s'电连接到控制部11,并且通过从控制部11接收输入信号而被驱动。
顺便提及,图28所示的接近检测机构50具有通过从图23和24所示的压敏机构30去除第一金属层33、第二金属层34、第一支撑件35和第二支撑件36而仅包括电路板32'的结构。
接近检测机构50(接近传感器)例如是互电容型传感器。当将脉冲电压馈送到每个单独电极32b'(脉冲电极)时,在每个单独电极32b'与每个公共电极32a'(检测电极)之间产生电场(见虚线)。
在用户的手指(人体)靠近接近检测机构50的情况下,一部分电场被用户的手指中断,由公共电极32a'检测到的电场减小,并且每个公共电极32a'和每个单独电极32b'之间的静电电容减小。相反,在较近的用户手指远离接近检测机构50的情况下,由公共电极32a'检测到的电场增加,并且每个公共电极32a'与每个单独电极32b'之间的静电电容增加。通过检测静电电容变化,检测到用户的手指接近度。
图29是示出将接近检测机构50布置在压敏机构30上方的状态的图。如图29所示,在同时使用接近检测机构50和压敏机构30的情况下,可以想到可以由接近检测机构50检测用户的手指接近度(及其位置),并且可以由压敏机构30检测按压时的压力。
然而,如图29所示,如果将接近检测机构50“直接”布置在压敏机构30的上方,则存在以下问题:为了通过接近检测机构50来适当地检测用户的手指接近度,如图28所示,在每个单独电极32b'和每个公共电极32a'之间产生的电场应突出到接近检测机构50的外部(上侧)一定距离。
另一方面,如图29所示,如果将接近检测机构50“直接”布置在压敏机构30的上方,则在接近检测机构50中的每个单独电极32b'和每个公共电极32a'之间产生的电场可能受到压敏机构30的第一金属层33的影响。具体地,由于接近检测机构50更靠近压敏机构30,因此在每个单独电极32b'和每个公共电极32a'之间产生的电场的一部分可以转移到设置为地电位的第一金属层33侧。
因此,在接近检测机构50中,在每个单独电极32b'与每个公共电极32a'之间产生的电场不能突出到接近检测机构50的外部(上侧)一定距离。因此,接近检测机构50可能不能适当地检测用户的手指接近度。
另外,在图29中,如果代替压敏机构30而使用压敏机构40(参见图25和图26),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具体地,在每个单独电极32b'和每个公共电极32a'之间产生的电场的一部分可能转移到设置为地电位的金属层43侧,接近检测机构50可能不能适当地检测用户的手指接近度。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在接近检测机构50与压敏机构30(或压敏机构40)之间插入间隔物(间隔物可以是实际的物质,也可以仅是空间)。
图30是示出当间隔物插入接近检测机构50和压敏机构30之间时的示例的视图。图30示出了在使用绝缘材料诸如树脂和SiO2作为间隔物61的材料的情况下的示例。
如图30所示,通过将间隔物61插入接近检测机构50和压敏机构30之间,可以增加接近检测机构50的每个单独电极32b'和每个公共电极32a'与压敏机构30的第一金属层33之间的距离。
因此,防止了在每个单独电极32b'和每个公共电极32a'之间产生的电场受到压敏机构30的第一金属层33的影响。因此,接近检测机构50可以适当地检测用户手指的接近度。
图31是示出当间隔物插入接近检测机构50和压敏机构30之间时的另一示例的视图。图31示出了当使用高介电常数材料作为间隔物62的材料时的示例。
在使用高介电常数材料作为间隔物62的材料的情况下,在邻近检测机构50的每个单独电极32b'与每个公共电极32a'之间产生的电场在间隔物62内(上下方向:X轴方向)收缩。
因此,虽然接近检测机构50的每个单独电极32b'和每个公共电极32a'与压敏机构30的第一金属层33之间的距离可以短于图30所示的示例中的距离(即,可以减薄),但接近检测机构50可以适当地检测用户的手指接近度。
顺便提及,图30和图31示出了将压敏机构30用作压敏机构的情况,但是如果将压敏机构40用作压敏机构,也可以提供类似的效果(因为防止了电场受到金属层43的影响)。
[折叠式壳体]
本技术适用于包括折叠式壳体30的智能电话200。图27是示出包括折叠式壳体30的智能电话200的视图。在图27的上侧,示出了当壳体30处于展开状态时壳体30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图27的下侧,示出了当壳体30处于折叠状态时壳体30的状态。
如图27所示,在智能电话200中,壳体30的形状可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改变。尽管在图27所示的示例中壳体30是可双重折叠的,但是壳体30可具有可三重折叠或更多的结构。另外,在图27所示的示例中,描述了预先确定折叠部分(参见虚线),但是该折叠部分可以是不确定的(即,可折叠的任何位置)。
在处于展开状态的壳体30中,显示部13整个布置在正面31和背面32上方。此外,在处于展开状态的壳体30中,接近传感器20整个布置在正面31和背面32的显示部13上方。注意,在该示例中,尽管在处于展开状态的壳体30中,在侧周表面33上未布置显示部13和接近传感器20,但显示部13和接近传感器20可以布置在该位置处。
在展开状态下,将折叠部分(参见虚线)沿X轴方向设置在Y轴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在折叠部分上,多个压敏传感器21沿X轴方向以在预定间隔排列。
假定处于展开状态的壳体30如图27中的黑色箭头所示地折叠并且变为处于折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折叠状态的壳体30的正面41对应于处于展开状态的壳体30的正面31的左半部分,而处于折叠状态的壳体30的背面42对应于处于展开状态的壳体30的正面31的右半部分。另外,处于折叠状态的壳体30的右侧表面43c对应于处于展开状态的壳体10的正面1的中心附近。
在处于折叠状态的壳体30的右侧表面43c(折叠部分:布置有压敏传感器21)中,执行操作区域5的上述设定处理、对握持状态或操作状态的识别处理、及操作状态下的处理。注意,折叠状态下的壳体30的上表面43a、下表面43b及左侧表面43d中,也可以执行上述各种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压敏传感器21布置在相应的部分上)。
[其他]
在上面的描述中,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是壳体10或30的侧周表面3或43(子表面)。另一方面,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可以是壳体10或30的背面2、32或42(子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壳体10或30的背面2、32或42布置压敏传感器21。
在以上描述中,根据姿态和握持模式来确定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在不考虑姿态和握持模式的情况下将设置操作区域5的位置预先确定在特定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压敏传感器21仅布置在特定位置上。
在以上描述中,将操作区域5设置在其中布置显示部13的任何部分上。另一方面,可以将操作区域5设置在其中未布置显示部13的部分上。
例如,在图1中,可以省略侧周表面3上的显示部13,并且可以将操作区域5设置在侧周表面3上。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不将GUI 6布置在与操作区域5相对应的位置处(即,并不总是需要GUI 6)。另外,可以将操作区域5设置在其中布置了显示部13以及未布置显示部13的两个部分上。
在以上描述中,压敏传感器21的数量是多个,但是压敏传感器2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
在以上描述中,信息处理装置的示例是智能电话100或200,但是信息处理装置不限于此。例如,信息处理装置可以是平板PC(个人计算机)、移动游戏机、移动音乐播放器、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注意,上述控制部11中的各种处理可以由网络上的服务器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部11执行。
本技术还可以具有以下结构。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正面和包括操作区域的子表面,所述壳体能够由用户握持;
显示部,布置在所述正面上;
压敏传感器,检测相对于所述子表面的压力值;及
控制部,基于所述压力值识别用户操作所述操作区域的状态和用户握持所述操作区域的状态,及在确定状态为操作所述操作区域的情况下,基于用户相对于所述操作区域的操作执行预定处理。
(2)根据(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满足压力值在预定时间内连续取预定范围内的值的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确定用户操作所述操作区域。
(3)根据(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确定用户握持所述操作区域。
(4)根据(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多个压敏传感器,其中,
在满足由所述多个压敏传感器中的第一压敏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压力值在预定时间内连续取预定范围内的值的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基于由与所述第一压敏传感器相邻的第二压敏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压力值来识别用户操作所述操作区域和用户握持所述操作区域的状态。
(5)根据(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压力值小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确定所述操作区域处于由用户操作的状态。
(6)根据(4)或(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压力值是预定阈值或更大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确定所述操作区域处于由用户握持的状态。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确定在子表面中设置所述操作区域的位置。
(8)根据(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运动传感器,所述运动传感器检测所述壳体的姿态,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检测到的所述壳体的姿态来确定设置所述操作区域的位置。
(9)根据(7)或(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压力值确定由用户握持的所述壳体的握持模式,并基于所述握持模式,确定设置所述操作区域的位置。
(10)根据(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当改变所述壳体的姿态时,所述控制部基于姿态的改变来新确定将所述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子表面上的位置。
(11)根据(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当改变所述握持模式时,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握持模式的改变来新确定将所述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子表面上的位置。
(12)根据(7)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当将所述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子表面上时,所述控制部致使在正面的显示部上显示示出设置所述操作区域的位置的指示。
(13)根据(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部布置在正面和子表面上,并且
所述控制部致使在与所述显示部的子表面上的操作区域相对应的位置处显示GUI(图形用户界面)。
(14)根据(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布置在子表面上的检测用户接触位置的接近传感器,其中,
在确定状态为用户操作所述操作区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基于检测到的接触位置执行预定处理。
(15)根据(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确定状态为用户操作所述操作区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基于压力值执行预定处理。
(16)根据(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可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改变的形状。
(17)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基于相对于壳体的子表面的压力值来识别用户操作操作区域的状态和用户握持操作区域的状态,所述壳体具有包括显示部的正面和包括操作区域的子表面,所述壳体能够由用户握持;及
在确定状态为操作所述操作区域的情况下,基于用户相对于所述操作区域的操作执行预定处理。
(18)一种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基于相对于壳体的子表面的压力值来识别用户操作操作区域的状态和用户握持操作区域的状态,所述壳体具有包括显示部的正面和包括操作区域的子表面,所述壳体能够由用户握持;及
在确定状态为操作所述操作区域的情况下,基于用户相对于所述操作区域的操作执行预定处理。
附图标记列表
1、31、41 正面
2、32、42 背面
3、33、43 侧周表面
5 操作区域
6 GUI
10、30 壳体
11 控制部
13 显示部
19 运动传感器
20 接近传感器
21 压敏传感器
100、200 智能电话

Claims (18)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正面和包括操作区域的子表面,所述壳体能够由用户握持;
显示部,布置在所述正面上;
压敏传感器,检测相对于所述子表面的压力值;及
控制部,基于所述压力值识别用户操作所述操作区域的状态和用户握持所述操作区域的状态,及在确定状态为操作所述操作区域的情况下,基于用户相对于所述操作区域的操作执行预定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满足压力值在预定时间内连续取预定范围内的值的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确定用户操作所述操作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不满足所述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确定用户握持所述操作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多个压敏传感器,其中,
在满足由所述多个压敏传感器中的第一压敏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压力值在预定时间内连续取预定范围内的值的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基于由与所述第一压敏传感器相邻的第二压敏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压力值来识别用户操作所述操作区域和用户握持所述操作区域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压力值小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确定所述操作区域处于由用户操作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压力值大于等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确定所述操作区域处于由用户握持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确定在子表面中设置所述操作区域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运动传感器,所述运动传感器检测所述壳体的姿态,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检测到的所述壳体的姿态来确定设置所述操作区域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压力值确定由用户握持所述壳体的握持模式,并基于所述握持模式,确定设置所述操作区域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当改变所述壳体的姿态时,所述控制部基于姿态的改变来新确定将所述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子表面上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当改变所述握持模式时,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握持模式的改变来新确定将所述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子表面上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当将所述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子表面上时,所述控制部致使在正面的显示部上显示示出设置所述操作区域的位置的指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部布置在所述正面和所述子表面上,并且
所述控制部致使在与所述显示部的子表面上的操作区域相对应的位置处显示GUI。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布置在所述子表面上的检测用户接触位置的接近传感器,其中,
在确定状态为用户操作所述操作区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基于检测到的接触位置执行预定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确定状态为用户操作所述操作区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基于压力值执行预定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改变的形状。
17.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基于相对于壳体的子表面的压力值来识别用户操作操作区域的状态和用户握持操作区域的状态,所述壳体具有包括显示部的正面和包括操作区域的子表面,所述壳体能够由用户握持;及
在确定状态为操作所述操作区域的情况下,基于用户相对于所述操作区域的操作执行预定处理。
18.一种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基于相对于壳体的子表面的压力值来识别用户操作操作区域的状态和用户握持操作区域的状态,所述壳体具有包括显示部的正面和包括操作区域的子表面,所述壳体能够由用户握持;及
在确定状态为操作所述操作区域的情况下,基于用户相对于所述操作区域的操作执行预定处理。
CN201880046541.4A 2017-07-20 2018-06-25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Active CN1108923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0970 2017-07-20
JP2017-140970 2017-07-20
PCT/JP2018/024007 WO2019017153A1 (ja) 2017-07-20 2018-06-25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92370A true CN110892370A (zh) 2020-03-17
CN110892370B CN110892370B (zh) 2023-09-08

Family

ID=65015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6541.4A Active CN110892370B (zh) 2017-07-20 2018-06-25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9328B2 (zh)
JP (1) JP7184037B2 (zh)
CN (1) CN110892370B (zh)
DE (1) DE112018003675T5 (zh)
WO (1) WO20190171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2944A (zh) * 2018-12-11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486346B (zh) * 2019-09-12 2023-05-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按键模式设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971265A (zh) * 2019-11-18 2020-04-07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终端设备及信号发射方法
US11458367B2 (en) * 2020-07-28 2022-10-04 Tonal Systems, Inc. Filtering control signals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92719B1 (ko) * 2008-09-03 2013-08-01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측면 터치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방법
CN103238146A (zh) * 2010-10-01 2013-08-07 Flex Electronics ID Co.,Ltd. 智能板定向
US20130321329A1 (en) * 2012-05-29 2013-12-05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Terminal apparatus, display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4142813A (ja) * 2013-01-24 2014-08-07 Sharp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操作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40282051A1 (en) * 2013-03-13 2014-09-18 Immersi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Display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Based on User Contact
US20160062515A1 (en) * 2014-09-02 2016-03-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ent displa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reof
US20160162241A1 (en) * 2014-12-03 2016-06-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thereof
US20160225346A1 (en) * 2015-02-03 2016-08-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providing notific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same
US20170003874A1 (en) * 2015-07-01 2017-0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for displaying keypad and keypad displaying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75344B1 (en) 2008-10-06 2020-02-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depending on a user's contact pattern
US9851883B2 (en) * 2014-02-17 2017-12-26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nd moving a user interface for single handed use on an endpoint device
JP2015169948A (ja) 2014-03-04 2015-09-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EP3215920A4 (en) * 2014-10-30 2018-06-20 Szeto, Timothy Jing Yi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ressure-sensitive side(s)
KR101719208B1 (ko) 2015-06-17 2017-03-23 주식회사 하이딥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압력 검출 가능한 터치 입력 장치
KR102628789B1 (ko) * 2016-09-09 2024-0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92719B1 (ko) * 2008-09-03 2013-08-01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측면 터치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방법
CN103238146A (zh) * 2010-10-01 2013-08-07 Flex Electronics ID Co.,Ltd. 智能板定向
US20130321329A1 (en) * 2012-05-29 2013-12-05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Terminal apparatus, display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4142813A (ja) * 2013-01-24 2014-08-07 Sharp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操作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40282051A1 (en) * 2013-03-13 2014-09-18 Immersi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Display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Based on User Contact
US20160062515A1 (en) * 2014-09-02 2016-03-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ent displa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reof
US20160162241A1 (en) * 2014-12-03 2016-06-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thereof
US20160225346A1 (en) * 2015-02-03 2016-08-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providing notific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same
US20170003874A1 (en) * 2015-07-01 2017-0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for displaying keypad and keypad display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017153A1 (ja) 2020-07-16
WO2019017153A1 (ja) 2019-01-24
JP7184037B2 (ja) 2022-12-06
DE112018003675T5 (de) 2020-05-14
CN110892370B (zh) 2023-09-08
US11069328B2 (en) 2021-07-20
US20200168182A1 (en) 2020-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92370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US10162446B2 (en) Proximity edge sensing
US9176635B2 (en) Virtual buttons for a touch interface
JP5446626B2 (ja) センサ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EP301735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digitizer mode
US9110545B2 (e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KR102496531B1 (ko) 지문 인식을 위한 방법, 전자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US20110193791A1 (en) Capacitive touch sensitive overlay including touch sens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JP2012027875A (ja) 電子機器、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35356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11516985A (ja) 静電容量感知タッチスクリーン用のポインタデバイス
US9141224B1 (en) Shielding capacitive touch display
EP3518085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6325623B (zh) 在触摸屏上监测触摸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1084591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044480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6325574B (zh) 在触摸屏上监测触摸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060277A1 (en) Magnetic switch assembly and stylus having the same
KR101215756B1 (ko) 액추에이터를 위한 코팅 및 코팅을 도포하는 방법
WO2019017099A1 (ja) 電子機器、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WO2015126497A1 (en) Virtual buttons for a touch interface
CN109445635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KR20210050652A (ko) 모바일 기기의 핑거프린트 인식을 위한 방법
EP2357549B1 (en) Capacitive touch sensitive overlay including touch sens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KR20150073483A (ko) 휴대 단말기에 구비된 터치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