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7848A - 电梯驱动机构和电梯 - Google Patents

电梯驱动机构和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7848A
CN110877848A CN201910729906.XA CN201910729906A CN110877848A CN 110877848 A CN110877848 A CN 110877848A CN 201910729906 A CN201910729906 A CN 201910729906A CN 110877848 A CN110877848 A CN 1108778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m
wedging
radially
circular outer
rotation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99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7848B (zh
Inventor
J·赫勒纽斯
R·佩尔托-休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e Corp filed Critical K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877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7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7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7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5/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mining-hoist winding devices
    • B66B15/02Rope or cable carriers
    • B66B15/04Friction sheaves; "Koepe" pulle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65Roping
    • B66B11/008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4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 B66B11/043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actuated by rotating motor; Details, e.g. venti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4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 B66B11/08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B66B7/10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for equalising rope or cable ten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电梯驱动机构和电梯。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的驱动机构(M),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电梯的多个绳索(2)的可旋转驱动槽轮(1),以及用于旋转驱动槽轮(1)的马达;驱动槽轮(1)包括可围绕旋转轴线(X)旋转的驱动槽轮主体(3)以及多个轮辋装置(4A),多个轮辋装置(4A)沿旋转轴线(X)的方向并排安装在驱动槽轮主体(3)上,每个轮辋装置(4A)限定用于将牵引力传递至绳索(2)的圆形外轮辋(5),圆形外轮辋(5)彼此同轴。一个或多个轮辋装置(4A)的圆形外轮辋(5)的直径可单独调节,以增大或减小所讨论的绕过圆形外轮辋(5)的绳索(2)的转弯半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驱动机构的电梯。

Description

电梯驱动机构和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驱动机构和使用该驱动机构的电梯。电梯优选是用于运送乘客和/或货物的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通常包括驱动槽轮和挂绳,挂绳包括绳索,绳索与电梯轿厢连接并绕过驱动槽轮。牵引力可以经由绳索从驱动槽轮传递至轿厢。因此,可以通过驱动槽轮实现并控制轿厢移动。例如,驱动槽轮可以通过电动马达旋转。
由驱动槽轮驱动的绳索通常在驱动槽轮的一侧与电梯轿厢连接,并且在另一侧与配重连接。
牵引槽轮电梯容易具有或多或少不均匀的绳索力。理想地,平行绳索应具有相等的力,但是在实践中,由于非理想状况,如绳索厚度变化、绳索刚度变化、绳索涂层厚度变化或绳索槽直径变化,电梯中存在绳索力差异。如果电梯绳索的转弯直径(例如,节圆直径)存在差异,则绳索将在电梯运行时经历行程差异。这将产生平行绳索力的不均匀性。
由于在驱动槽轮上的小滑动,高摩擦绳索,例如具有聚合物涂层的绳索,尤其容易受到大的力变化。每次往返时发生的大绳索力变化导致承重部件(例如绳索固定件、绳索本身和导靴)上产生过大疲劳载荷。同时还会导致运行舒适感问题,增加滑轮磨损速率,缩短绳索寿命。与驱动槽轮强制啮合的绳索也会面临绳索力变化的问题。
已经存在已知的用于均衡挂绳的各个绳索上的绳索张力的解决方案,其中,在绳索端部处设置有绳索张力均衡器。例如,这种解决方案已在文献FI84803B中提出。另一已知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弹簧构件固定绳索端部,从而通过绳索端部相对于固定基部的弹簧使动移动,将力从绳索传递至固定基座。这些已知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仅允许绳索端部的非常有限的移动范围。当达到范围的端点时,绳索力无法进一步均衡。
已经注意到,对于高摩擦绳索,例如具有聚合物涂层的绳索,绳索和牵引槽轮之间几乎没有或没有滑动,因此,与钢丝绳的情况不同,行程差异难以通过滑动来补偿。当行程差异得不到补偿时,具有不同自由长度的绳索必须在绳头板和牵引槽轮之间伸长至相同长度。不同的伸长导致不均匀绳索力,尤其是当轿厢或配重接近井道顶部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悬吊绳索较短并且刚度较高。
还注意到,绳索行程差异容易随着牵引槽轮的每次旋转而累积。电梯的长行程距离、小牵引槽轮和2:1悬吊会增加槽轮的旋转数并使问题恶化。头上空间越小,轿厢或配重位于井道顶部时悬吊绳索越短且越刚性。
因此,已经注意到一个缺点在于,现有解决方案均衡张力的能力在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情况的电梯中是问题最大的:行程距离长,滑动量小,牵引槽轮直径小且2:1悬吊,头上空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由驱动机构驱动的电梯绳索的绳索张力均衡方面得到改进的解决方案。一个目的尤其在于,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点,和/或在说明书中其它地方讨论或暗示的问题。尤其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通过该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各个绳索之间的张力变化减小的电梯。尤其提出了即使电梯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情况(行程距离长、滑动量小、牵引槽轮直径小且2:1悬吊、头上空间小),也可以实现这一点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梯的新型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可旋转的驱动槽轮,用于驱动电梯的多个绳索,以及电机,用于旋转驱动槽轮;驱动槽轮包括驱动槽轮主体,驱动槽轮主体可绕旋转轴线旋转;以及多个轮辋装置,多个轮辋装置沿旋转轴线的方向并排安装在驱动槽轮主体上,每个轮辋装置限定用于将牵引力传递至绳索的圆形外轮辋,特别地,绳索可以放置在圆形外轮辋上以停靠,圆形外轮辋彼此同轴。一个或多个轮辋装置的圆形外轮辋的直径可以单独调节(即不改变其它轮辋装置的轮辋的直径),以扩大或减小所讨论的通过圆形外轮辋的绳索的转弯半径。
利用该解决方案,可以调节特定绳索相对于电梯的其它绳索的速度,绳索以该速度绕过驱动槽轮从其一侧到达另一侧。利用上述解决方案,可以消除特定绳索和其它绳索之间的张力差异,例如,由轿厢位置变化导致的张力差异。
利用该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上述优点和/或目的。下文中介绍了优选的其它特征,这些其它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意组合与驱动机构相结合。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轮辋装置的轮辋构件至少基本上不可围绕旋转轴线相对于驱动槽轮主体旋转。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轮辋装置的圆形外轮辋至少基本上不可围绕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驱动槽轮主体和多个轮辋装置彼此连接,从而可以一起通过电极围绕旋转轴线旋转。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单独调节直径可以单独调节,以相对于其它轮辋装置的圆形外轮辋的直径更大,和/或相对于其它轮辋装置的圆形外轮辋的直径更小。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单独调节直径可以单独调节,以相对于所有其它轮辋装置的圆形外轮辋的直径更大,和/或相对于所有其它轮辋装置的圆形外轮辋的直径更小。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个轮辋装置适用于仅向一个绳索传递牵引力。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可调节性在驱动槽轮旋转期间是可能的。也就是说,一个或多个轮辋装置的圆形外轮辋的直径可以单独调节,以在驱动槽轮旋转期间增大或减小所讨论的绕过圆形外轮辋的绳索的转弯半径。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个轮辋装置包括限定圆形外轮辋的单个轮辋构件,或共同限定圆形外轮辋的多个轮辋构件。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驱动槽轮还包括调节装置,用于单独调节(即不改变其它轮辋装置的轮辋的直径)一个或多个可调节轮辋装置中每一个轮辋装置的圆形外轮辋的直径。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用于旋转驱动槽轮的电机与驱动槽轮主体连接,优选直接或经由传动装置连接,从而使电机可以旋转驱动槽轮主体。驱动槽轮主体优选直接固定至电机的转子或与电机的转子一体形成。替代地,电机和驱动槽轮主体之间可以设置有力传动装置,例如齿轮。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调节装置安装在驱动槽轮主体上,从而可以与驱动槽轮主体一起围绕旋转轴线旋转。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调节装置是可控的。调节装置特别优选由电梯控制器电控制,电梯控制器配置为自动控制电机以旋转机构的驱动槽轮。优选地,调节装置包括电控制信号输入装置。可电控制的调节装置实现了对如何进行调节及基于哪些变量进行调节的自由选择。其优点在于,调节装置的控制可以被编程为智能地考虑任意数量的变量,分析多个变量并自由地比较变量。优选地,控制变量包括电梯的各个绳索的绳索张力。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调节装置适用于改变沿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限定可调节轮辋装置的圆形外轮辋的轮辋构件(即上述单个轮辋构件或多个轮辋构件一起)的位置,或至少在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上由轮辋构件限定的圆形外轮辋的位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直径调节布置为借助于楔入实现。在一个利用楔入的优选实施例中,调节装置包括(优选对于每个可调节轮辋装置)楔入装置,楔入装置可致动以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楔入限定可调节轮辋装置的圆形外轮辋的轮辋构件(即上述单个轮辋构件或多个轮辋构件一起),并释放该楔入。此外,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致动楔入装置的致动器。调节装置可以包括每个可调节轮辋装置的这种致动器,或者替代地,可以用共用致动器致动多个可调节轮辋装置的楔入装置。
在一个利用楔入的优选实施例中,楔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楔入构件,楔入构件位于旋转轴线和可调节轮辋装置的轮辋构件之间的径向方向上,该楔入构件可以相对于轮辋构件向前移动,以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楔入轮辋构件,并且向后移动以释放楔入并为轮辋构件让路以使其朝旋转轴线径向移动,并且致动器布置为致动楔入构件的前后移动。
在一个利用楔入的优选实施例中,楔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楔入构件,楔入构件位于旋转轴线和可调节轮辋装置的轮辋构件之间的径向方向上,该楔入构件可以沿旋转轴线的方向或旋转轴线的切线方向相对于轮辋构件向前移动,以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楔入轮辋构件,并且沿旋转轴线的方向或旋转轴线的切线方向向后移动,以释放楔入并为轮辋构件让路以使其朝旋转轴线径向移动,并且致动器布置为致动楔入构件沿旋转轴线的方向或旋转轴线的切线方向的前后移动。
在一个利用楔入的优选实施例中,楔入构件具有径向(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上)外侧部分,该外侧部分是倾斜的,并且可以抵靠轮辋构件的径向(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上)内侧部分移动,以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楔入轮辋构件。
在一个利用楔入的优选实施例中,轮辋构件具有径向内侧部分,该内侧部分是倾斜的,并且面向楔入构件的倾斜径向外侧部分。
在一个利用楔入的优选实施例中,楔入构件为环形并且包围旋转轴线。因此,其可以用于楔入轮辋构件,假设轮辋构件为单个或构件阵列,均匀且结构简单。
在一个利用楔入的优选实施例中,楔入构件具有锥形径向外侧。
在一个利用楔入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单个轮辋构件具有锥形径向内侧,或者轮辋构件阵列的径向内侧共同限定锥形形状。
在一个利用楔入的优选实施例中,致动器是电动马达或液压缸。
在一个利用楔入的优选实施例中,致动器是电动马达,并且马达的旋转(例如速度和/或方向)是可电控的。
在一个利用楔入的优选实施例中,致动器经由至少一个驱动构件与楔入装置连接,尤其是与楔入装置的楔入构件连接。
在一个利用楔入的优选实施例中,致动器是电机,例如电动马达,并且马达在一个方向上的旋转被配置为使楔入构件沿旋转轴线的第一方向向前移动,并且电机在另一方向(即相反方向)上的旋转被配置为使楔入构件沿旋转轴线的第二方向向后移动。
在一个利用楔入的优选实施例中,楔入由至少一个楔入构件导致。然而,优选的是,调节装置包括用于作用在同一轮辋构件上的两个楔入构件。而且,其优选实施为使得两个楔入构件具有彼此相反的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
在一个利用楔入的优选实施例中,致动器,例如马达或液压缸,可以通过旋拧移动楔入构件。
在一个利用楔入的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驱动构件包括螺钉构件,螺钉构件朝向为平行于旋转轴线的方向,并且楔入构件包括内螺纹,内螺纹与螺钉构件的外螺纹啮合。
在一个利用楔入的优选实施例中,调节装置包括两个楔入构件,楔入构件可由致动器沿旋转轴线的方向同时朝彼此移动,同时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楔入轮辋构件,和/或沿旋转轴线的方向同时远离彼此移动,以释放楔入并为轮辋构件让路以使其朝旋转轴线径向移动。
在一个利用楔入的优选实施例中,每个轮辋构件具有螺纹径向内侧部分,该内侧部分是倾斜的并与楔入构件的螺纹倾斜径向外侧部分啮合,并且楔入构件可通过致动器相对于轮辋构件旋转。例如,致动器可以是马达,如电动马达或液压缸。然而,优选地,致动器是与楔入装置,尤其是楔入装置的楔入构件连接的液压缸。在这种情况下,液压缸的伸展和收缩中的一个被配置为使楔入构件沿一个旋转方向相对于轮辋构件旋转,并且沿旋转轴线的方向在轮辋构件和楔入构件之间的螺纹啮合的引导下向前移动,从而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楔入轮辋构件。液压缸的伸展和收缩中的另一个被配置为使楔入构件沿另一旋转方向相对于轮辋构件旋转,并且沿旋转轴线的方向在轮辋构件和楔入构件之间的螺纹啮合的引导下向后移动楔入构件,从而释放楔入并且为轮辋构件让路以使其朝旋转轴线径向移动。
在一个利用楔入的优选实施例中,调节装置包括两个楔入构件,楔入构件可以通过致动器相对于轮辋构件旋转,如前所述,楔入构件可沿旋转轴线的方向同时朝彼此移动,同时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楔入轮辋构件,和/或同时远离彼此移动,以释放楔入并为轮辋构件让路以使其朝旋转轴线径向移动。特别地,每个楔入构件的倾斜螺纹径向外侧部分随后与轮辋装置的轮辋构件的倾斜螺纹径向内侧部分啮合。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直径调节布置为通过旋拧实现。在一个利用旋拧的优选实施例中,调节装置包括(优选对于每个可调节轮辋装置)旋拧装置,旋拧装置可被致动以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推压限定可调节轮辋装置的圆形外轮辋的轮辋构件(即上述单个轮辋构件或多个轮辋构件一起),并释放该推压。此外,上述装置包括用于致动旋拧装置的致动器。调节装置可以包括每个可调节轮辋装置的这种致动器,或者替代地,可以用共用致动器致动多个可调节轮辋装置的旋拧装置。致动器优选为电动马达。然后,优选地,电机的旋转速度和/或旋转方向是可电控的。
在一个利用螺钉的优选实施例中,旋拧装置包括可由致动器旋转的一个或多个螺钉。优选地,每个螺钉可通过致动器在两个旋转方向上旋转,最优选地,围绕沿驱动槽轮主体的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
在一个利用螺钉的优选实施例中,致动器布置为在设置在驱动槽轮主体上的螺纹开口内,或安装在螺纹开口上的元件内,使每个螺钉沿一个旋转方向旋转,以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推压轮辋构件,并且沿另一旋转方向旋转,以释放该推压并为轮辋构件让路以使其径向向后朝驱动槽轮主体的旋转轴线移动。
在一个利用螺钉的优选实施例中,每个螺钉布置为在由致动器沿一个旋转方向旋转时,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推压轮辋构件,并且在由致动器沿另一旋转方向旋转时,释放推压并为轮辋构件让路以使其朝旋转轴线X径向向后移动。
在一个利用螺钉的优选实施例中,致动器布置为经由锥齿轮机构旋转一个或多个螺钉。
在一个利用螺钉的优选实施例中,(致动器)电机的旋转轴线平行于驱动槽轮主体的旋转轴线。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直径调节布置为借助于液压技术实现。在一个利用液压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限定可调节轮辋装置的圆形外轮辋的每个轮辋构件(即上述单个轮辋构件或多个轮辋构件一起)包括含有液压液的至少一个液压室,以及径向外壁,径向外壁尤其在径向外侧上与液压室交界,该径向外壁的形状是弹性可变形的,并且该装置包括压力调节系统,如包括液压加压装置的压力调节系统(如液压泵或液压缸),用于调节液压室内的流体压力,尤其是增加或减小流体压力,压力调节系统可以操作为增加一个或多个液压室内的流体压力,使得径向外壁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隆起,并且释放该压力,尤其是使得径向外壁从隆起状态朝旋转轴线径向向后收缩。
在一个利用液压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限定可调节轮辋装置的圆形外轮辋的每个轮辋构件(即上述单个轮辋构件或多个轮辋构件一起)包括含有液压液的多个液压室,以及径向外壁,径向外壁尤其在径向外侧上与液压室交界,该径向外壁的形状是弹性可变形的,并且该装置包括压力调节系统,如包括液压加压装置的压力调节系统(如液压泵或液压缸),用于调节液压室内的流体压力,压力调节系统可以操作为增加每个液压室内的流体压力,使得径向外壁从旋转轴线径向向外隆起,并且释放该压力,尤其是使得径向外壁从隆起状态朝旋转轴线径向向后收缩。优选地,多个液压室在驱动槽轮主体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彼此相邻。
在一个利用液压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同一轮辋构件的液压室内的流体压力可以调节为互不相同。
在一个利用液压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压力调节系统包括分别与轮辋构件的液压室连接的流体通道,用于实现将轮辋构件的液压室内的流体压力调节为互不相同。
在一个利用液压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液压室内的流体压力可以通过压力调节系统单独调节,即压力调节系统可以调节轮辋构件的各个液压室内的流体压力,尤其是增加或减小流体压力,而不改变轮辋构件的其它液压室内的流体压力。
还提出了一种新电梯,包括如上文中任何地方所限定的驱动机构,以及多个绳索,多个绳索布置为绕过其各自的驱动槽轮,尤其是分别停靠在驱动槽轮的一个轮辋装置的外轮辋上。利用该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上述优点和/或目的。下文中介绍了优选的其它特征,以及在上文描述的驱动机构的上下文中,这些其它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意组合与电梯相结合。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绳索包括形成绳索外表面的涂层,其中,涂层与驱动槽轮的一个轮辋装置的外轮辋接触,并且涂层包括聚合材料。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梯包括张力感测装置,用于感测一个或多个绳索的单独张力,电梯布置为,优选利用上述调节装置,基于感测到的一个或多个绳索的单独张力,调节至少一个可调节轮辋装置的圆形外轮辋的直径。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梯布置为感测一个或多个绳索的单独张力,并且将所感测的单独张力与一个或多个参考张力进行比较,并基于所感测的单独张力,通过调节装置调节至少一个可调节轮辋装置的圆形外轮辋的直径,尤其是使得测量张力和参考张力之间的差异减小。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例如,参考张力可包括预设张力或多个绳索的测量单独张力平均张力,或者电梯的一个其它绳索的测量单独张力。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梯包括井道、可在井道中竖直移动的电梯轿厢,以及电梯控制器,电梯控制器配置为自动控制机构的电机。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梯轿厢的最大行程距离优选大于100米,更优选大于200米,最优选大于300米。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个绳索为带状,即在宽度方向上比在厚度方向上大得多。然后,绳索的宽度/厚度比优选大于2。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个绳索是扁平带或者绳索具有齿状图案,该齿状图案与驱动槽轮的圆形轮辋构件的外轮辋的对应齿状图案啮合,或者绳索包括平行于绳索的纵向方向的肋的肋状图案,该肋状图案与驱动槽轮的圆形轮辋构件的外轮辋的对应肋状图案啮合。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调节装置是调节设备。
电梯通常优选包括电梯轿厢,电梯轿厢可竖直移动至多个层台并从多个层台移动,即两个及以上竖直移位的层台。优选地,电梯轿厢具有内部空间,适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乘客,并且轿厢可以设置有门,用于形成封闭的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以举例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梯的驱动机构;
图2示出从驱动槽轮的旋转轴线的方向看到的图1的可调节轮辋装置的示意性可调节性;
图3示出实现图1的驱动机构的电梯的实施例;
图4示出与图1的驱动机构结合使用的绳索的优选细节;
图5和图6示出形成图1的可调节轮辋装置的圆形外轮辋的不同方式;
图7示出图1的驱动机构的第一种优选细节;
图8a和图8b示出图1的驱动机构的第二种优选细节;
图9示出图1的驱动机构的第三种优选细节;
图10示出图1的驱动机构的第四种优选细节;
图11示出图1的驱动机构的第五种优选细节;
图12示出图1的驱动机构的第六种优选细节;
图13示出电梯各部分之间的优选连接细节;以及
图14a和图14b示出有利于可调节轮辋装置的轮辋构件的变形的优选细节,尤其是用于根据图5的实施例。
根据附图及其相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梯的驱动机构M。驱动机构M包括可旋转驱动槽轮1,用于驱动电梯的多个绳索2,以及马达m,用于旋转驱动槽轮1。马达m优选为电动马达。驱动槽轮1包括驱动槽轮主体3,驱动槽轮主体3可以围绕旋转轴线X旋转。驱动槽轮1还包括多个轮辋装置4A,多个轮辋装置4A沿旋转轴线X的方向并排安装在驱动槽轮主体3上,每个轮辋装置4A限定用于将牵引力传递至绳索2的圆形外轮辋5,并且绳索可以放置在圆形外轮辋5上以停靠。轮辋装置4A的外轮辋5彼此同轴。旋转轴线X是圆形外轮辋5的旋转轴线。
驱动机构M适用于经由轮辋装置4A向绕过轮辋装置4A的绳索2施加牵引力。在图1中,驱动槽轮1布置为经由轮辋装置4A向绕过轮辋装置4A的绳索2施加牵引力。
驱动槽轮主体3和多个轮辋装置4彼此连接,从而使得它们能够一起通过马达m围绕旋转轴线X旋转。
如图2中示意性所示,一个或多个轮辋装置4A的轮辋5的直径可以单独调节(即不改变其它轮辋装置4A的轮辋5的直径),以扩大或减小所讨论的绕过轮辋5的绳索2的转弯半径。外轮辋直径可以单独调节的轮辋装置4A也可以称为可单独调节轮辋装置或可调节轮辋装置。
优选地,轮辋构件4相对于驱动槽轮主体构件3完全或至少基本上不可围绕旋转轴线X旋转。此时,轮辋构件4和驱动槽轮主体3之间不发生明显的相对旋转,这些部件均可以有效地一起旋转。这里,术语“基本上不可旋转”是指所讨论的轮辋装置4A不可围绕旋转轴线X相对于驱动槽轮主体3旋转超过10度。
优选地,轮辋装置4A的圆形外轮辋5完全或至少基本上不可围绕旋转轴线X相对于彼此旋转。当圆形外轮辋5之间不会发生明显的相对旋转时,无法通过圆形外轮辋5之间的相对旋转有效均衡绳索张力。在这种情况下,直径调节是特别有利的。这里,术语“基本上不可旋转”是指所讨论的轮辋装置4A不可围绕旋转轴线X相对于彼此旋转超过10度。
可单独调节直径尤其可以单独调节,以相对于其它轮辋装置4A的圆形外轮辋5的直径更大,和/或相对于其它轮辋装置4A的圆形外轮辋5的直径更小。更优选的是,可单独调节直径可以单独调节,以相对于驱动槽轮1的所有其它轮辋装置4A的圆形外轮辋5的直径更大,和/或相对于驱动槽轮1的所有其它轮辋装置4A的圆形外轮辋5的直径更小。因此,以这种方式可单独调节的绕过圆形外轮辋5的绳索2的速度可以在由绳索2形成的挂绳内最高或在由绳索2形成的挂绳内最低。因此,所讨论的绕过圆形外轮辋5的绳索2的张力可以快速且单独地被影响。同样优选的是,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圆形外轮辋5的直径可以调节为彼此相同,并且优选也与直径不可调节的轮辋装置4A(如果存在的话)的圆形外轮辋5的直径相同。因此,驱动槽轮1的所有圆形外轮辋5可以具有相同直径,这是安装新电梯的良好工作起点。
图2示出了当轮辋装置4A的外轮辋5的直径在d1和d2之间变化时,绳索2的路径如何变化。在给定角速度ω下,直径从d1增加到d2,切向速度从V1增加到V2。这意味着所讨论的绕过外轮辋5的绳索2的速度从V1增加到V2。当对单个外轮辋5进行这种调节,并且绳索围绕其行进的轮辋5的直径不增加时,绕过该轮辋的单个绳索2的速度相对于系统的其它绳索增加。相应地,通过减小外轮辋5的直径,可以减小绕过该轮辋的绳索2的速度。这样的一个优点在于,所讨论的存在于驱动槽轮1的相对侧上的绳索2的张力值可以朝存在于驱动槽轮1的相对侧上的其它绳索的张力值改变。因此,通过单独的轮辋直径调节,可以减少轿厢移动过程中产生的张力变化(例如,由电梯结构中存在的非理想情况引起的)。这缓解了电梯系统中的张力问题。
在优选实施例中,每个轮辋装置4A适用于仅向一个绳索2传递牵引力。这有利于张力调节仅集中在一个绳索上。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优选实施例。电梯包括如上所述的驱动机构M和多个绳索2,绳索2布置为绕过其驱动槽轮1。
电梯包括井道H、以及可在井道H中竖直移动的电梯轿厢C,以及电梯控制器100,电梯控制器100配置为自动控制机构M的马达m。电梯包括绕过驱动槽轮1的多个绳索2,每个绳索停靠在驱动槽轮1的一个轮辋装置4A的外轮辋5上。
电梯还包括配重CW,并且绳索2将轿厢C和配重CW互连。驱动槽轮1接合每根绳索2在轿厢C和配重CW之间延伸的部分。
电梯轿厢C的最大行程距离d为电梯用于服务乘客时轿厢C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之间的距离,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分别在轿厢C(尤其是其门槛)与其中轿厢可以被驱动的最高层台(尤其是其门槛)齐平时、以及轿厢C(尤其是其门槛)与其中轿厢可以被驱动的最低层台(尤其是其门槛)齐平时实现。最大行程距离d优选大于100米,更优选大于200米,可能大于300米,因为行程距离越长,该解决方案越有利。
图4示出绳索2的优选细节。在这种情况下,绳索2可以停靠在驱动槽轮1的一个轮辋装置4A的外轮辋5上,使得在绳索2和驱动槽轮1的外轮辋5之间几乎没有或没有滑动。在所示实施例中,这是因为绳索2包括含有聚合物的外表面材料。更具体地,在所提出的实施例中,绳索2包括承载构件9,承载构件9沿绳索2的纵向方向在其整个长度上延伸并且嵌入形成绳索2的外表面的涂层8中。涂层8包括聚合材料,例如聚氨酯,或者替代地,橡胶或硅胶。涂层8与驱动槽轮1的一个轮辋装置4A的轮辋构件4的外轮辋5接触。此外,绳索2为带状,即在宽度方向w上比在厚度方向t上大得多,这增加了绳索2与驱动槽轮1之间的接合牢固性。由此,这种绳索形状减少了绳索2与驱动槽轮1的外轮辋5之间滑动的可能性,因此,具有这种绳索2的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有利的。例如,带可以是扁平带。如果绳索2具有与驱动槽轮1的轮辋构件4的外轮辋5的对应齿状图案啮合的齿状图案,或者如果绳索2包括平行于绳索纵向方向并且与驱动槽轮1的轮辋构件4的外轮辋5上的对应肋状图案啮合的肋的肋状图案,则滑动的可能性甚至更低。上述替代和可选图案在图4中以虚线77和78示出。本发明的至少一些优点也可以用其它形状和材料的绳索2实现,例如具有圆形横截面并且包括含有聚合物的外表面材料的绳索。具有绕过未涂覆驱动槽轮的未涂覆钢丝绳的本发明也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绳索之间的张力差异不会因滑动而变得非常高。但是,滑动可能会导致绳索和驱动槽轮磨损。通过减小张力差异,本发明还可以用于减少滑动,从而延长未涂覆钢丝绳和未涂覆的驱动槽轮的使用寿命。
图5和图6示出形成圆形外轮辋5的不同方式。这些图分别示意性地公开了调节装置10、20、30、40、40、50、60如何适用于改变轮辋构件4的位置或者由一个/多个轮辋构件在旋转轴线X的径向方向上限定的至少圆形外轮辋5的位置。这些图分别公开了限定圆形外轮辋5的部分轮辋装置4A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在图5所示的解决方案中,轮辋装置4A包括限定圆形外轮辋5的单个轮辋构件。在这种情况下,限定圆形外轮辋5的一个轮辋构件4可以变形以具有不同直径,这可以通过弹性材料和/或结构来实现。调节时直径的变化不一定很大,因此,根据情况,即使轮辋构件4具有轻微变形能力可能也是足够的。例如,该材料可以是一些复合材料或塑料材料。无论如何,如果轮辋构件4的材料是非常刚性的材料,例如金属,则该结构优选设计为材料厚度较小,从而可以在没有非常大的力的情况下实现变形并且不脱离变形的弹性性质。在图6所示的解决方案中,轮辋装置4A包括多个轮辋构件4,这些轮辋构件4共同限定圆形外轮辋5。在这种情况下,多个轮辋构件4共同形成阵列轮辋构件4,每个轮辋构件4限定圆形外轮辋5的一段,用于将牵引力传递至绳索2。在图6的实施例中,轮辋构件4不需要是可变形的。
为了调节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轮辋5的直径,驱动槽轮1还包括调节装置10、20、30、40、50、60,用于单独调节每个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圆形外轮辋5的直径。
调节装置10、20、30、40、50、60是可电控的。特别优选地,调节装置可由电梯控制器电控制,电梯控制器配置为自动控制马达以旋转机构的驱动槽轮。为此目的,调节装置10、20、30、40、50、60包括用于电控制信号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i。电梯控制器100在图3和图10中示出。
图7-图9示出借助于楔入实现直径调节的优选替代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调节装置10、20、30包括:楔入装置11、21、31,楔入装置能够被致动以从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楔入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轮辋构件4(即上述单个轮辋构件4或多个轮辋构件4,其单独或共同限定圆形外轮辋5),并释放该楔入;以及致动器12、22、32,用于致动楔入装置11、21、31。驱动机构M优选地针对每个可调节的轮辋装置4A包括这种部件。
在图7-图9的实施例中,楔入装置11、21、31包括楔入构件11、21、31,楔入构件沿径向方向设置在旋转轴线X和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轮辋构件4之间,楔入构件11、21、31可以相对于轮辋构件4向前F移动,以从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楔入轮辋构件4,并且可以相对于轮辋构件4向后B移动,以释放楔入并为轮辋构件4让路以使轮辋构件4朝旋转轴线X径向移动,并且致动器12、22、32布置为致动楔入构件11、21、31在前后方向F、B上的移动。这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7和图8的实施例中,前后移动被定向为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方向,而在图9的实施例中,前后移动被定向在旋转轴线X的切线方向上。
在图7-图9的实施例中,楔入构件11、21、31具有径向(即旋转轴线X的径向方向上)倾斜外侧部,尤其是具有沿旋转轴线X的方向移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与旋转轴线X相距不同距离,楔入构件11、21、31可以抵靠轮辋构件4的径向(即旋转轴线X的径向方向)内侧部移动,以从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楔入轮辋构件4。
在图7和图8a-8b的实施例中,轮辋构件4具有径向内侧部,该径向内侧部面向楔入构件11、21、31的倾斜径向外侧部,并且也是倾斜的,尤其是具有沿旋转轴线X的方向移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与旋转轴线X相距不同距离。
楔入构件11、21、31优选为环形的并且包围旋转轴线X。因此,假设有单个轮辋构件或轮辋构件阵列(参见图5和图6),则楔入构件可以用于均匀地且结构简单地楔入轮辋构件4。
在图7和图8a-8b的实施例中,楔入构件11、21具有锥形径向外侧。类似地,轮辋构件4具有锥形径向内侧,或者如结合图6所描述的,阵列轮辋构件4的径向内侧共同限定锥形形状。
在图7和图8a-8b的实施例中,上述楔入可以由至少一个楔入构件11、21导致。然而,优选的是,有两个楔入构件11、21作用在同一轮辋构件4上。而且,其优选实施为使得两个楔入构件11、21具有彼此相反的向前F方向和向后B方向。这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紧凑性。而且,这提供了至少一部分相互抵消的力,从而更简单地为楔入提供反作用力。在图7和图8a-8b的实施例中,楔入被配置为使两个楔入构件11、21彼此靠近,并通过使两个楔入构件11、21进一步分开而释放。
在图7的实施例中,致动器12是马达。最优选地,马达是电动马达,并且马达12的旋转,优选旋转速度和/或旋转方向,是可电控的。
致动器12(这里是马达)经由至少一个驱动构件13与楔入装置11连接,特别是与楔入装置的楔入构件11连接。马达12在一个方向上的旋转被配置为使楔入构件11沿旋转轴线X的方向向前F移动,并且马达在另一方向(即与上述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旋转被配置为使楔入构件11沿旋转轴线X的方向向后B移动。
在图7的实施例中,致动器12,即马达12,可以通过螺钉移动楔入构件11。为此目的,上述至少一个驱动构件包括螺钉构件13,螺钉构件13朝向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方向,并且楔入构件11包括内螺纹,内螺纹与螺钉构件13的外螺纹啮合。
在图7的实施例中,用两个楔入构件11实现调节。特别地,调节装置10包括两个楔入构件11,楔入构件11可通过致动器12沿旋转轴线X的方向同时朝向彼此移动,同时从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楔入轮辋构件4,和/或沿旋转轴线X的方向同时远离彼此移动,以释放楔入并为轮辋构件4让路以使其朝旋转轴线X径向移动。
每个楔入构件11的倾斜外侧部面向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轮辋构件4的倾斜径向内侧,并且两个楔入构件11作用下的轮辋构件4的倾斜部分相对于驱动槽轮主体3的旋转平面p(附图中与轴线X垂直的平面p)呈镜面形状。
在所示实施例中,两个楔入构件11共用驱动构件,在所示情况下为延伸穿过楔入构件11的螺钉构件13,并且两个楔入构件11中的每一个包括内螺纹,内螺纹与螺钉构件13的外螺纹啮合。两个楔入构件11的内螺纹和螺钉构件13的外螺纹相对于驱动槽轮主体3的旋转平面p呈镜面形状。因此,通过螺钉构件13沿一个旋转方向的旋转,两个楔入构件11朝向彼此移动(分别沿方向F移动),并且通过螺钉构件13沿另一旋转方向的旋转,两个楔入构件11远离彼此移动(分别沿方向B移动)。例如,致动器12可以不可移动地安装在驱动槽轮主体3上。然而,可以将致动器12交替地不可移动地安装在楔入构件11上(图中的任一个),在这种情况下,螺钉构件13不需要与两个楔入构件11均螺纹啮合。
在图7的实施例中,驱动槽轮1还包括阻挡装置14a、14b,用于阻挡楔入构件11和圆形轮辋构件4之间的相对旋转。在所示实施例中,这些阻挡装置14a、14b包括阻挡构件14a,阻挡构件14a放置在形成于楔入构件11和轮辋构件4之间的凹槽中。凹槽14b比阻挡构件14a大,以允许楔入构件11和轮辋构件4在该楔入中沿旋转轴线x的方向相对移动。因此,阻挡构件14a不阻挡楔入构件11和轮辋构件4在该楔入中沿旋转轴线x的方向相对移动。
在图8a和图8b所示的实施例中,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轮辋构件4具有螺纹径向内侧,该内侧是倾斜的并与楔入构件21的螺纹倾斜径向外侧部啮合,并且楔入构件21可通过致动器22相对于轮辋构件4旋转。
在图8a和图8b所示的实施例中,致动器22是与楔入装置21,尤其是楔入装置21的楔入构件21连接的液压缸。液压缸22的伸展和收缩中的一个被配置为使楔入构件21沿一个旋转方向相对于轮辋构件4旋转,并且沿旋转轴线X的方向在轮辋构件4和楔入构件21之间的螺纹啮合的引导下向前F移动楔入构件,从而从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楔入轮辋构件4。液压缸22的伸展和收缩中的另一个被配置为使楔入构件21沿另一旋转方向相对于轮辋构件4旋转,并且沿旋转轴线X的方向在轮辋构件4和楔入构件之间的螺纹啮合的引导下21向后B移动楔入构件21,从而释放楔入并为轮辋构件4让路以使其朝旋转轴线X径向移动。楔入构件21与轮辋构件4之间的相对旋转可以替代地用马达,如结合图7所描述的电动马达实现。
在图8a-8b的实施例中,致动器22,即液压缸22,可以通过螺钉移动楔入构件23。在图8a和图8b所示的实施例中,用两个楔入构件21实现调节。特别地,调节装置20包括两个楔入构件21,楔入构件21可以通过致动器22相对于轮辋构件4旋转,并且可以沿旋转轴线X的方向同时朝彼此移动并同时从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楔入轮辋构件4,和/或同时远离彼此移动以同时释放楔入并为轮辋构件4让路以使其朝旋转轴线X径向移动。每个楔入构件21的倾斜螺纹径向外侧部随后与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轮辋构件4的倾斜螺纹径向内侧部啮合。随后,这两个楔入构件21(包括螺纹和倾斜形状)和与其接触的轮辋构件4的部件(包括轮辋构件的螺纹和倾斜形状)相对于驱动槽轮主体3的旋转平面(与轴线X垂直的图8中的平面p)呈镜面形状,该平面还与楔入构件21的旋转平面平行。因此,当两个楔入构件21沿一个方向相对于轮辋构件4一起旋转时,两个楔入构件12同时沿轮辋构件4的螺纹拧动,从而朝彼此移动(分别沿方向F移动),并且当两个楔入构件21沿另一方向相对于轮辋构件4一起旋转时,两个楔入构件12沿轮辋构件4的螺纹拧动,从而远离彼此移动(分别沿方向B移动)。致动器22优选地不可移动地或至少基本上不可移动地安装在驱动槽轮主体3上。
在图8a和图8b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槽轮1还包括同步装置24a,优选地至少是同步构件24a,用于同步上述两个楔入构件21的旋转。同步装置布置为允许两个楔入构件21沿旋转轴线X的方向相对移动,并且阻止楔入构件21之间的相对旋转。同步构件24a可以是,例如,朝向与旋转轴线X平行的的杆,其一端延伸至形成于两个楔入构件21中的一个中的孔中,并且另一端延伸至形成于两个楔入构件21中的另一个中的孔中,其中,孔也被定向为与旋转轴线X平行。
在图9的实施例中,楔入构件31具有多个径向(即旋转轴线X的径向方向上)外侧部,这些外侧部是倾斜的,尤其是具有沿旋转轴线X的切线方向移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与旋转轴线X相距不同距离,楔入构件31可以抵靠轮辋构件4的径向(即旋转轴线X的径向方向)内侧部移动,以从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楔入轮辋构件4。
在图9中,示出与图5一致的结构。用虚线绘制出连续轮辋构件4之间的接缝,以示出与图6一致的结构。
上述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单个轮辋构件4或阵列轮辋构件4共同(如结合图6所描述的)包括多个径向内侧部,该内侧部面向楔入构件31的倾斜径向外侧部并且也是倾斜的,尤其是具有沿旋转轴线X的切线方向移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与旋转轴线X相距不同距离。
楔入构件31可以沿旋转轴线X的切线方向相对于轮辋构件4或阵列轮辋构件4向前F移动,以从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楔入轮辋构件4,并且向后B移动以释放楔入并为轮辋构件4让路以使其朝旋转轴线X径向移动,并且致动器32布置为致动楔入构件31在前后方向F、B上的移动。在优选实施例中,致动器32是与楔入构件31和驱动槽轮主体连接的液压缸。上述轮辋构件4或阵列轮辋构件4完全或至少基本上不可围绕旋转轴线X相对于驱动槽轮主体3旋转,由此可以确保相对移动。
液压缸32的伸展和收缩中的一个被配置为使楔入构件31沿一个旋转方向相对于每个轮辋构件4旋转,并且使楔入构件31沿旋转轴线X的切线方向向前F移动,从而从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楔入每个轮辋构件4。液压缸32的伸展和收缩中的另一个被配置为使楔入构件31沿另一旋转方向相对于每个轮辋构件4旋转,并且使楔入构件31沿旋转轴线X的方向向后B移动,从而释放楔入并为每个轮辋构件4让路以使其朝旋转轴线X径向移动。楔入构件31与轮辋构件4或阵列轮辋构件4之间围绕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可以替代地用马达,如结合图7所描述的电动马达实现。
图10示出了通过螺钉实现直径调节的优选替代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调节装置40包括(优选对于每个可调节轮辋装置4A)旋拧装置41a-41d,旋拧装置能够被致动以从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推压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轮辋构件4(即上述限定或共同限定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圆形外轮辋5的单个轮辋构件4或多个轮辋构件4)。能够被致动的旋拧装置41a-41d能够被进一步致动以释放推压。调节装置40还包括用于致动旋拧装置41a-41d的致动器42。
在图10的驱动机构M中,致动器42优选为电动马达,并且马达42的旋转,优选旋转速度和/或旋转方向,是可电控的。致动器42在图10中用虚线示出。致动器42优选固定安装在驱动槽轮主体3上。
在图10的驱动机构M中,旋拧装置41a-41d包括可由致动器42旋转的螺钉41c。每个螺钉41c可以通过致动器42围绕沿旋转轴线X的径向方向延伸的轴线a沿两个方向旋转。仅示出一个螺钉41c的轴线a。马达42的旋转轴线与旋转轴线X平行。致动器42布置为经由锥齿轮机构41a、41b旋转每个螺钉41c。
每个螺钉41布置为在由致动器沿一个旋转方向旋转时,从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推压轮辋构件4,并且在由致动器沿另一旋转方向旋转时,释放推压并为轮辋构件4让路以使其朝旋转轴线X径向向后移动。
致动器42布置为在设置在驱动槽轮主体3上的螺纹开口41d内,或者替代地在固定安装在驱动槽轮主体上的元件内,使每个螺钉41c沿一个旋转方向旋转以从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推压轮辋构件4,并且沿另一旋转方向旋转以释放该推压并为轮辋构件4让路以使其径向后朝旋转轴线X移动。上述释放和让路还可以包括拉动轮辋构件4以使其朝旋转轴线X径向向后移动。
图11示出通过使每个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轮辋构件液压变形来实现直径调节的优选替代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每个轮辋构件4(即限定或共同限定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圆形外轮辋5的上述单个轮辋构件4或上述多个轮辋构件4)包括含有液压液54的液压室51,以及液压室的径向外壁4’,径向外壁4’尤其在径向外侧上与液压室51交界,径向外壁4’的形状是弹性可变形的。调节装置50包括压力调节系统52、53,用于调节轮辋构件4的液压室51内的流体压力,特别是增加或减小流体压力。压力调节系统52、53可以,例如,包括加压装置52(示意性地示出),例如液压泵或液压缸,其通过至少一个流体通道53与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每个液压室51连接。压力调节系统52、53还可以包括用于控制流体流量和/或流体压力的阀。
压力调节系统52、53可以操作为增加液压室51内的流体压力,使得径向外壁4’从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隆起,并且释放该压力,尤其是使得径向外壁4’从隆起状态朝旋转轴线X径向向后收缩。
图12示出通过使每个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轮辋构件4液压变形来实现直径调节的另一优选替代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每个轮辋构件4(即限定或共同限定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圆形外轮辋5的上述单个轮辋构件4或多个轮辋构件4)包括:含有液压液64的多个液压室61,以及液压室的径向外壁4’,径向外壁4’尤其在径向外侧上与液压室61交界,径向外壁4’的形状是弹性可变形的;以及压力调节系统62、63,用于调节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轮辋构件4的液压室61内的流体压力。压力调节系统62、63可以,例如,包括加压装置62(示意性地示出),例如液压泵或液压缸,其通过至少一个流体通道63与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每个液压室61连接。压力调节系统62、63还可以包括用于控制流体流量和/或流体压力的阀。
压力调节系统62、63可以操作为增加轮辋构件4的每个液压室61内的流体压力,使得径向外壁4’从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隆起,并且释放该压力,尤其是使得径向外壁4’从隆起状态朝旋转轴线X径向向后收缩。
如图12所示,上述轮辋构件4的多个液压室61优选沿旋转轴线X的方向位于彼此旁边。
轮辋构件4的液压室61内的流体压力优选可以调节为互不相同。
为了便于将轮辋构件4的液压室61内的流体压力调节为互不相同,在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液压室61内的流体压力可以通过压力调节系统62、63单独调节,即压力调节系统62、63可以调节轮辋构件4的各个液压室61内的流体压力,尤其是增加或减小流体压力,而不改变轮辋构件4的其它液压室内的压力。
为了便于将轮辋构件4的液压室61内的流体压力调节为互不相同,在优选实施例中,压力调节系统62、63优选包括分别与轮辋构件4的液压室61连接的流体通道63,用于实现将轮辋构件4的液压室61内的流体压力调节为互不相同。
上述将轮辋构件4的液压室61内的流体压力调节为互不相同提供的附加优点在于,可以调节轮辋构件4的轮廓以控制绳索2在旋转轴线X的方向上的位置。轮辋构件4的轮廓的弯度量可以增大或减小,通过该弯度,绳索可以在旋转轴线X的方向上朝凸形轮廓的峰值被引导。轮辋构件4的轮廓相对于驱动槽轮主体3的旋转平面p的不对称性也可以增大或减小,通过该不对称性,绳索可以在旋转轴线X的方向上朝期望位置被引导。
在图11和图12的实施例中,驱动槽轮1可以针对每个可调节轮辋装置4A具有液压加压装置52、62,但这不是必需的,因为液压压力可以共享以实现多个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调节,尤其是因为可以通过单个加压装置(例如泵或液压缸)对流体加压,并且将流体与多个液压室连接,并且在加压装置和每个液压室之间使用控制阀,控制阀是可调节的,以单独降低流体压力。
如上所述,一个或多个轮辋装置4A的轮辋5的直径可以单独调节,以增大或减小所讨论的绕过轮辋5的绳索2的转弯半径。最优选地,多个轮辋装置4A中的一个以上(可以是所有或除一个之外的所有)轮辋装置4A的轮辋5的直径可以单独调节,以扩大或减小绕过轮辋5的绳索2的转弯半径。驱动机构M可以,例如,包括2、3、4、5、6、7、8、9或10个轮辋装置4A,并且所有轮辋装置4A或除一个之外的所有轮辋装置4A的圆形外轮辋5的直径可以单独调节,以扩大或减小所讨论的绕过圆形外轮辋5的绳索2的转弯半径。
在优选实施例中,马达m与驱动槽轮主体3连接,优选地直接或经由传动装置连接,从而使马达m可以旋转驱动槽轮主体3。驱动槽轮主体3优选直接固定至马达m的转子r或与马达m的转子r一体形成。替代地,马达m和驱动槽轮主体3之间可以设置有力传动装置,例如齿轮。调节装置10、20、30、40、50、60优选安装在驱动槽轮主体3上,从而可以与驱动槽轮主体3一起围绕旋转轴线X旋转。
一般地,释放(即释放楔入和/或推压)和给轮辋构件4让路以使其朝旋转轴线X径向移动还可以包括拉动轮辋构件4以使其朝旋转轴线X沿径向往回移动。这可以简单地通过径向不可移动地或至少基本上不可移动地彼此机构连接各部件来实现。例如,这可以通过将楔入装置11、21、31(例如楔入构件11、21、31)径向不可移动地或至少基本上不可移动地机构连接至轮辋构件4,或通过将旋拧装置(例如螺钉41c)径向不可移动地或至少基本上不可移动地机构连接至轮辋构件4来实现。
电梯优选包括张力感测装置s,用于感测一个或多个绳索2的单独张力,并且电梯被配置为基于所感测的单独张力2,通过调节装置10、20、30、40、50、60调节至少一个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圆形外轮辋5的直径。如图3所示,张力感测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c和固定在电梯轿厢c上的绳索2的一端之间的力传感器,用于感测绳索2的单独张力,和/或设置在配重和固定在配重上的绳索的一端之间的力传感器,用于感测绳索2的单独张力。在2:1的解决方案中,力传感器优选位于固定至电梯轿厢c侧的静止固定基部(例如建筑物的静止结构)上的绳索的一端以感测绳索2的单独张力,和/或固定至配重侧的静止固定基部(例如建筑物的静止结构)上的绳索的一端以感测绳索2的单独张力。当然,还有许多测量单独绳索张力的替代方法。
优选地,电梯更具体地布置为感测一个或多个绳索2的单独张力,将所感测的单独张力与一个或多个参考张力进行比较,并基于所感测的单独张力2,通过调节装置10、20、30、40、50、60调节至少一个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圆形外轮辋5的直径,尤其是使得测量张力和参考张力之间的差异减小。
例如,一个或多个参考张力可以包括预设张力或多个绳索的测量单独张力平均张力,或者电梯的一个其它绳索的测量单独张力。
如上所述,在图5所示的解决方案中,可调节轮辋装置4A包括限定圆形外轮辋5的单个轮辋构件4。在这种情况下,限定圆形外轮辋5的一个轮辋构件4可以变形以具有不同直径,这可以通过弹性材料和/或结构来实现。可以在结构上促进圆形外轮辋5具有不同直径的可变形性,例如,通过提供具有多个腔cv的可调节轮辋装置4A的轮辋构件,如图14a和图14b所示。在这些图中,优选的是,虽然不一定存在其它特征,但轮辋构件4包括腔cv。在所示的情况下,轮辋构件4包括在旋转方向X上并排布置并且沿轮辋5的切线方向分布的多个腔cv。在所示的情况下,腔为细长腔,并且被定向在轮辋5的切线方向上。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描述和附图仅旨在教导发明人已知的制造和使用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构思可以以各种方式实现。因此,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教导所理解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以修改或改变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因此,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及其实施例不限于上文所描述的实例,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

Claims (17)

1.一种用于电梯的驱动机构(M),所述驱动机构(M)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电梯的多个绳索(2)的可旋转的驱动槽轮(1),以及用于旋转所述驱动槽轮(1)的马达(m);所述驱动槽轮(1)包括:
驱动槽轮主体(3),其能够围绕旋转轴线(X)旋转;
多个轮辋装置(4A),轮辋装置沿所述旋转轴线(X)的方向被并排地安装在所述驱动槽轮主体(3)上,每个所述轮辋装置(4A)限定用于将牵引力传递至绳索(2)的圆形外轮辋(5),所述圆形外轮辋(5)彼此同轴,
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装置(4A)中的一个或多个轮辋装置的所述圆形外轮辋(5)的直径(d1、d2)能够被单独调节,以增大或减小绕过所述圆形外轮辋(5)的绳索(2)的转弯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M),其中,能够被单独调节的直径(d1、d2)能够被单独调节成相对于其它轮辋装置(4A)的所述圆形外轮辋(5)的直径变得更大,和/或相对于其它轮辋装置(4A)的所述轮辋(5)的直径变得更小。
3.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驱动机构(M),其中,每个所述轮辋装置(4A)包括:限定所述圆形外轮辋(5)的单个轮辋构件(4),或者共同限定所述圆形外轮辋(5)的多于一个的轮辋构件(4)。
4.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驱动机构(M),其中,所述驱动槽轮(1)包括调节装置(10、20、30、40、50、60),用于单独调节可调节的所述轮辋装置(4A)中的每个轮辋装置的圆形外轮辋(5)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机构(M),其中,所述调节装置(10、20、30、40、50、60)被安装在所述驱动槽轮主体(3)上,使得所述调节装置能够与所述驱动槽轮主体(3)一起围绕所述旋转轴线(X)旋转。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M),其中,所述调节装置(10、20、30、40、50、60)是可电控的。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M),其中,所述调节装置(10、20、30、40、50、60)适于改变在所述旋转轴线(X)的径向方向上限定可调节的轮辋装置(4A)的所述圆形外轮辋(5)的所述轮辋构件(4)的位置,或者至少改变在所述旋转轴线(X)的径向方向上由所述轮辋构件(4)限定的所述圆形外轮辋(5)的位置。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M),其中,所述调节装置(10、20、30)包括
楔入装置(11、21、31),能够被致动为:从所述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楔入限定可调节的轮辋装置(4A)的所述圆形外轮辋(5)的所述轮辋构件(4),以及释放所述楔入;以及
致动器(12、22、32),用于致动所述楔入装置(11、21、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机构(M),其中,所述楔入装置(11、21、31)包括至少一个楔入构件(11、21、31),所述楔入构件(11、21、31)沿径向方向位于所述旋转轴线(X)与可调节的轮辋装置(4A)的轮辋构件(4)之间,所述楔入构件(11、21、31)能够相对于所述轮辋构件(4)向前(F)移动从而从所述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楔入所述轮辋构件(4),并且所述楔入构件(11、21、31)能够相对于所述轮辋构件(4)向后(B)移动从而释放所述楔入,并且为所述轮辋构件(4)让路以使所述轮辋构件朝所述旋转轴线(X)径向地移动,并且所述致动器(12、22、32)被配置为致动所述楔入构件(11、21、31)的向前(F)移动和向后(B)移动。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M),其中,所述致动器(12、22、32)是电动马达(12)或液压缸(22、32)。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M),其中,所述致动器(12、22)是马达,并且所述马达在一个方向上的旋转被配置为使所述楔入构件(11、21)沿所述旋转轴线(X)的第一方向向前(F)移动,并且所述马达在另一方向、即相反方向上的旋转被配置为使所述楔入构件(11、21)沿所述旋转轴线(X)的第二方向向后(B)移动。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M),其中,所述调节装置(10)包括所述楔入构件中的两个楔入构件(11),所述两个楔入构件(11)能够通过所述致动器(12):沿所述旋转轴线(X)的方向同时朝向彼此移动,使得所述两个楔入构件同时从所述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楔入轮辋构件(4);和/或沿所述旋转轴线(X)的方向同时远离彼此移动,使得所述两个楔入构件同时释放所述楔入,并且为轮辋构件(4)让路以使所述轮辋构件朝所述旋转轴线(X)径向移动。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M),其中,每个所述轮辋构件(4)具有螺纹径向内侧部分,所述螺纹径向内侧部分是倾斜的并且与所述楔入构件(21)的倾斜螺纹径向外侧部分啮合,并且所述楔入构件(21)能够通过所述致动器(22)相对于所述轮辋构件(4)旋转。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M),其中,所述调节装置(40)包括:
旋拧装置(41a-41d),所述旋拧装置(41a-41d)能够被致动为:从所述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推动限定可调节的轮辋装置(4A)的所述圆形外轮辋(5)的所述轮辋构件(4),以及释放所述推动,以及
致动器(42),用于致动所述旋拧装置(41a-41d)。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M),其中,限定可调节的轮辋装置(4A)的所述圆形外轮辋(5)的所述轮辋构件(4)中的每个轮辋构件包括含有液压流体(54、64)的至少一个液压室(51、61),以及径向外壁(4’),所述径向外壁(4’)尤其在所述液压室的径向外侧上与所述液压室(51)交界,所述径向外壁(4’)的形状是能够弹性变形的,以及所述调节装置(50)包括:压力调节系统(52、53、62、63),诸如包括加压装置(52、62)的压力调节系统,用于调节所述液压室(51、61)内的流体压力,所述压力调节系统(52、53、62、63)能够操作为:增加所述至少一个液压室(51、61)内的流体压力,使得所述径向外壁(4’)从所述旋转轴线(X)径向向外隆起;以及释放所述压力,尤其使得所述径向外壁(4’)从隆起状态朝所述旋转轴线(X)径向往回收缩。
16.一种电梯,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M),以及多个绳索(2),所述多个绳索(2)被配置为绕过其驱动槽轮(1),特别地每个绳索停靠在所述驱动槽轮(1)的所述轮辋装置(4A)中的一个轮辋装置的圆形外轮辋(5)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电梯包括张力感测装置,用于感测所述绳索(2)中的一个或多个绳索的单独张力,所述电梯被配置为基于所感测的单独张力(2)来调节至少一个可调节的轮辋装置(4A)的圆形外轮辋(5)的直径,特别地通过调节装置(10、20、30、40、50、60)来调节。
CN201910729906.XA 2018-09-05 2019-08-08 电梯驱动机构和电梯 Active CN1108778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192683.3A EP3620420B1 (en) 2018-09-05 2018-09-05 Elevator drive machinery and elevator
EP18192683.3 2018-09-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7848A true CN110877848A (zh) 2020-03-13
CN110877848B CN110877848B (zh) 2023-02-03

Family

ID=63517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29906.XA Active CN110877848B (zh) 2018-09-05 2019-08-08 电梯驱动机构和电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45574B2 (zh)
EP (1) EP3620420B1 (zh)
CN (1) CN1108778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85302A1 (en) * 2020-03-26 2021-09-29 KONE Corporation Rope wheel, traction wheel, elevator drive machinery and elevator
WO2023012865A1 (ja) * 2021-08-02 2023-02-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昇降機用シーブ
CN115432533A (zh) * 2022-09-14 2022-12-06 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防卷入控制方法、系统、电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06263A (ja) * 2004-01-20 2005-08-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駆動装置
CN1762783A (zh) * 1998-12-22 2006-04-26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电梯系统
CN201092501Y (zh) * 2007-06-13 2008-07-30 张卫华 电梯曳引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器
CN102892702A (zh) * 2010-03-11 2013-01-23 通力股份公司 制造或现代化改造牵引槽轮电梯的方法及牵引槽轮电梯
CN203392684U (zh) * 2013-07-22 2014-01-15 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涨紧装置
CN103562121A (zh) * 2011-04-22 2014-02-05 伊特里克有限责任公司 双卷筒牵引绞盘
CN105173975A (zh) * 2015-09-27 2015-12-23 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绳缠绕式提升机的同步天轮平衡调整方法
CN105384036A (zh) * 2014-09-01 2016-03-09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
JP2017197300A (ja) * 2016-04-25 2017-11-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用綱車偏摩耗自動調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5276A (en) * 1876-12-12 Improvement in hoisting apparatus
DE859362C (de) * 1949-01-01 1952-12-15 Eisen & Stahlind Ag Vorrichtung zum Lastenausgleich bei Unterseilfoerderungen
FI84803C (fi) 1989-10-18 1992-01-27 Kone Oy Anordning foer utjaemning av krafterna i bredvid varandra loepande hisslinor.
WO2016096726A1 (en) * 2014-12-19 2016-06-23 Inventio Ag Pulley for elevator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2783A (zh) * 1998-12-22 2006-04-26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电梯系统
JP2005206263A (ja) * 2004-01-20 2005-08-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駆動装置
CN201092501Y (zh) * 2007-06-13 2008-07-30 张卫华 电梯曳引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器
CN102892702A (zh) * 2010-03-11 2013-01-23 通力股份公司 制造或现代化改造牵引槽轮电梯的方法及牵引槽轮电梯
CN103562121A (zh) * 2011-04-22 2014-02-05 伊特里克有限责任公司 双卷筒牵引绞盘
CN203392684U (zh) * 2013-07-22 2014-01-15 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涨紧装置
CN105384036A (zh) * 2014-09-01 2016-03-09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
CN105173975A (zh) * 2015-09-27 2015-12-23 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绳缠绕式提升机的同步天轮平衡调整方法
JP2017197300A (ja) * 2016-04-25 2017-11-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用綱車偏摩耗自動調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71134A1 (en) 2020-03-05
CN110877848B (zh) 2023-02-03
EP3620420B1 (en) 2021-10-27
EP3620420A1 (en) 2020-03-11
US11345574B2 (en) 202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7848B (zh) 电梯驱动机构和电梯
US7798290B2 (en) Arrangement in an elevator without counterweight
US6371448B1 (en) Rope drive element for driving synthetic fiber ropes
CN1973082B (zh) 用于电梯调速装置的缆绳和带及其滑轮
EP3611125B1 (en) Friction liner and traction sheave
EP3071504B1 (en) Idler or deflector sheave for elevator system
NO336874B1 (no) Heis med kompakt drivverk
EP3243785B1 (en) Rope, elevator arrangement and elevator
KR20080029909A (ko) 합성섬유 케이블 및 그 합성 섬유 케이블을 구비한 승강설비
EP3255007B1 (en) Elevator rope, elevator arrangement and elevator
EP2969876B1 (en) Traction sheave for elevator system
CN111201193A (zh) 包括具备不同的沟槽几何形状的转向元件的电梯设备
CN104444739A (zh) 一种提升用钢丝绳张力平衡自动调节装置
CN110562829B (zh) 电梯驱动机械装置和电梯
EP2969877B1 (en) Asymmetric and steered sheaves for twisted multi-belt elevator systems
KR102520029B1 (ko) 엘리베이터 벨트를 위한 종단
EP1097101B1 (en) Elevator system having drive motor located at the bottom portion of the hoistway
CN101580200B (zh) 电梯牵引机械
CN114408714B (zh) 一种绳索更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